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2015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几何综合题复习题

2014-2015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几何综合题复习题

2014-2015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几何综合题复习题
2014-2015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几何综合题复习题

2015年七年级下学期《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几何综合题》

2015-07

一.解答题(共17小题)

1.(2015春?玉环县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B(b,0),(﹣1,2).且|2a+b+1|+=0.(1)求a、b的值;

(2)①在y轴的正半轴上存在一点M,使S△COM=S△ABC,求点M的坐标.(标注:三角形ABC的面积表示为S△ABC)

②在坐标轴的其他位置是否存在点M,使S△COM=S△ABC仍成立?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

2.(2015春?汕头校级期中)如图,在下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0,a),B(b,0),C(3,c)三点,其中a、b、c满足关系式:|a﹣2|+(b﹣3)2+=0.

(1)求a、b、c的值;

(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m,),请用含m的式子表示四边形ABOP的面积;

(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负整数m,使四边形ABOP的面积不小于△AOP面积的两倍?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2015春?鄂城区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a,0),B(b,0),且a、b满足a=+﹣1,现同时将点A,B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B的对应点C,D,连接AC,BD,CD.

(1)求点C,D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的面积S四边形ABDC.

(2)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连接PA,PB,使S△PAB=S四边形ABDC?若存在这样一点,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3)点P是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C,PO,当点P在BD上移动时(不与B,D重合)的值是否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

4.(2014春?富顺县校级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B(b,0),C(﹣1,2)(见图1),且|2a+b+1|+=0 (1)求a、b的值;

(2)①在x轴的正半轴上存在一点M,使△COM的面积=△ABC的面积,求出点M的坐标;

②在坐标轴的其它位置是否存在点M,使△COM的面积=△ABC的面积仍然成立?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

件的点M的坐标;

(3)如图2,过点C作CD⊥y轴交y轴于点D,点P为线段CD延长线上的一动点,连接OP,OE平分∠AOP,

OF⊥OE.当点P运动时,的值是否会改变?若不变,求其值;若改变,说明理由.

5.(2014春?泰兴市校级期末)已知:如图①,直线MN⊥直线PQ,垂足为O,点A在射线OP上,点B在射线OQ上(A、B不与O点重合),点C在射线ON上且OC=2,过点C作直线l∥PQ,点D在点C的左边且CD=3.(1)直接写出△BCD的面积.

(2)如图②,若AC⊥BC,作∠CBA的平分线交OC于E,交AC于F,求证:∠CEF=∠CFE.

(3)如图③,若∠ADC=∠DAC,点B在射线OQ上运动,∠ACB的平分线交DA的延长线于点H,在点B运动

过程中的值是否变化?若不变,求出其值;若变化,求出变化范围.

6.(2014春?江岸区期末)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B(b,3),C(4,0),且满足(a+b)2+|a

﹣b+6|=0,线段AB交y轴于F点.

(1)求点A、B的坐标.

(2)点D为y轴正半轴上一点,若ED∥AB,且AM,DM分别平分∠CAB,∠ODE,如图2,求∠AMD的度数.(3)如图3,(也可以利用图1)

①求点F的坐标;

②点P为坐标轴上一点,若△ABP的三角形和△ABC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P点坐标.

7.(2014春?黄陂区期末)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B的坐标是(a,0)(b,0),a,b满足方程组,

c为y轴正半轴上一点,且S△ABC=6.

(1)求A、B、C三点的坐标;

(2)是否存在点P(t,t),使S△PAB=S△ABC?若存在,请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若M是AC的中点,N是BC上一点,CN=2BN,连AN、BM相交于点D,求四边形CMDN的面积是.

8.(2014春?海珠区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a,b)是第四象限内一点,AB⊥y轴于B,且B(0,b)是y轴负半轴上一点,b2=16,S△AOB=12.

(1)求点A和点B的坐标;

(2)如图1,点D为线段OA(端点除外)上某一点,过点D作AO垂线交x轴于E,交直线AB于F,∠EOD、∠AFD的平分线相交于N,求∠ONF的度数.

(3)如图2,点D为线段OA(端点除外)上某一点,当点D在线段上运动时,过点D作直线EF交x轴正半轴于E,交直线AB于F,∠EOD,∠AF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N.若记∠ODF=α,请用α的式子表示∠ONF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9.(2014春?黄梅县校级期中)如图,在下面的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0,a),B(b,0),C(b,4)三点,其中

a,b满足关系式.

(1)求a,b的值;

(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m,),请用含m的式子表示四边形ABOP的面积;

(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点P,使四边形ABOP的面积与△ABC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0.(2014春?通州区校级期中)在如图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0,a),B(b,0),C(b,c)三点,其中a、b、c 满足关系式+(b﹣3)2=0,(c﹣4)2≤0.

(1)求a、b、c的值;

(2)如果点P(m,n)在第二象限,四边形CBOP的面积为y,请你用含m,n的式子表示y;

(3)如果点P在第二象限坐标轴的夹角平分线上,并且y=2S四边形CBOA,求P点的坐标.

11.(2014春?鄂州校级期中)如图,A、B两点坐标分别为A(a,4),B(b,0),且a,b满足(a﹣2b+8)2+=0,

E是y轴正半轴上一点.

(1)求A、B两点坐标;

(2)若C为y轴上一点且S△AOC=S△AOB,求C点的坐标;

(3)过B作BD∥y轴,∠DBF=∠DBA,∠EOF=∠EOA,求∠F与∠A间的数量关系.

12.(2014春?东湖区期中)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0),B(3,0),现同时将A、B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A、B的对应点C、D,连接AC、BD

(1)直接写出C、D的坐标:C D及四边形ABCD的面积:

(2)在y轴负半轴上是否存在点M,连接MA、MB使得S△MAB>S四边形ABCD?若存在,求出M点纵坐标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点P为线段BD上一动点,连PC、PO,当点P在BD上移动(不含端点)现给出①的值不变,②的值不变,

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请你找出这个结论并求其值.

13.(2014春?台州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0,α),B(b,α),且α、b满足(a﹣2)2+|b﹣4|=0,现同时将点A,B分别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B的对应点C,D,连接AC,BD,AB.

(1)求点C,D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的面积S四边形ABCD

(2)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连接MC,MD,使S△MCD=S四边形ABDC?若存在这样一点,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3)点P是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A,PO,当点P在BD上移动时(不与B,D重合)的值是否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

14.(2014春?海安县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的坐标分别为(﹣1,0),(3,0),(0,2),图中的线段BD是由线段AC平移得到.

(1)线段AC经过怎样的平移可得到线段BD,所得四边形是什么图形,并求出所得的四边形ABDC的面积S四边形

ABDC;

(2)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连接PA,PB,使S△PAB=S四边形ABDC?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3)点P是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C、PO,当点P在BD上移动时(不与B,D重合)给出下列结论:

①的值不变;②的值不变,

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找出这个结论并求其值.

15.(2014春?武汉月考)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0,m),点B(n,0),m、n满足(m﹣3)2=﹣;(1)求A、B的坐标;

(2)如图1,E为第二象限内直线AB上一点,且满足S△AOE=S△AOB,求E的坐标.

(3)如图2,平移线段BA至OC,B与O是对应点,A与C对应,连AC.E为BA的延长线上一动点,连EO.OF 平分∠COE,AF平分∠EAC,OF交AF于F点.若∠ABO+∠OEB=α,请在图2中将图形补充完整,并求∠F(用含α的式子表示).

16.(2013秋?江岸区校级月考)如图,已知点A(﹣m,n),B(0,m),且m、n满足+(n﹣5)2=0,点C 在y轴上,将△ABC沿y轴折叠,使点A落在点D处.

(1)写出D点坐标并求A、D两点间的距离;

(2)若EF平分∠AED,若∠ACF﹣∠AEF=20°,求∠EFB的度数;

(3)过点C作QH平行于AB交x轴于点H,点Q在HC的延长线上,AB交x轴于点R,CP、RP分别平分∠BCQ 和∠ARX,当点C在y轴上运动时,∠CPR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度数;若变化,求其变化范围.

17.(2013春?武汉校级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1,0)、B(3,0).现同时将点A,B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B的对应点C、D,连接AC,BD.

(1)直接写出点C、D的坐标,求四边形ABDC的面积S四边形ABDC;

(2)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S△PAC=S四边形ABDC?若存在这样一点,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

明理由.

(3)如图3,在线段CO上取一点G,使OG=3CG,在线段OB上取一点F,使OF=2BF,CF与BG交于点H,求四边形OGHF的面积S四边形OGHF.

初一下册数学几何图形练习

D C B A F E D C B A B A F E D C B A 初一数学几何图形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对于直线AB ,线段CD ,射线EF ,其 中能相交的是( )。 2、C 是线段AB 上一点,D 是BC 的中点,若AB =12cm ,AC =2cm ,则BD 的长为( )。 A 、3cm B 、4cm C 、5cm D 、6cm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经过一点的直线可以有无数条 B .经过两点的直线只有一条 C .一条直线只能用一个字母表示 D .线段CD 和线段DC 是同一条线段 4、如图所示,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 折叠后,点D 、C 分别落在点D ′、C ′位置,若∠EFB=65°, 则∠AED ′等于( )。A 、50° B 、55° C 、60° D 、65° 5、已知一个学生从点A 向北偏东60°方向走40米,到达点B ,再从B 沿北偏西30°方向走30米,到达点C ,此时,恰好在点A 的正北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点A 到BC 的距离为30米 B 、点B 在点 C 的南偏东30o方向40米处 C 、点A 在点B 的南偏西60o方向30米处 D 、以上都不对 二、填空题。 6、若时钟2点30分时,分针与时针夹角 度。 7、已知线段AB ,延长AB 到C ,使BC =2AB ,D 为AB 的中点,若BD=2.5cm ,则AC 的长 为 cm 。 8、30°的余角是 ,补角是 。 (第9题图) (第10题图) 9、如图,若AO ⊥OC ,DO ⊥OB ,∠AOB ∶∠BOC=2∶1,则∠COD= 。 10、如图,三条直线AB 、CD 、EF 相交于同一点O ,如果∠AOE=2∠AOC ,∠COF= 2 3 ∠AOE , 那么∠DOE= 。 三、解答题。 11、计算。⑴ (180°-98°32′24″)÷3 (2)34°25′×2+35°56′ 65° C / D / F D C O D C B A O F E D C B A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几何专题

2013年元马中学春季学期七年级(下)几何解答题专题 一、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 1.如图, (1)∵∠A= _________ (已知) ∴AB∥FD(_________ ) (2)∵∠1= _________ (已知) ∴AC∥ED(_________ ) (3)∵∠A+ _________ =180°(已知) ∴AC∥ED(_________ ) (4)∵∥______ (已知) ∴∠2+∠AF D=180°(_________ ) (5)∵∥_____ (已知) ∴∠2=∠4(_________ ) 2.根据下列证明过程填空。 (1)如图D-1甲所示,已知:AB∥CD,∠ B=120°,CA平分∠BCD,求证:∠1=30° ∵AB∥CD() ∴∠B+∠BCD=__________() ∵∠B=_________() ∴∠BCD=__________,又CA平分∠BCD () ∴∠2=_________°() ∵AB∥CD() ∴∠1=__________=30°() (2)如图D-1乙所示,已知:AB∥CD,AD ∥BC,求证:∠BAD=∠BCD。 ∵AD∥BC()∴∠4=∠3() ∵AB∥CD()∴∠1=∠2() ∴∠1+∠3=∠2+∠4() 即∠BAD=∠BCD (3)如图D-1丙所示, 已知:∠ADE=∠B,∠1=∠2,FG⊥AB,求证: CD⊥AB。 ∵∠ADE=∠B() ∴DE∥__________() ∴∠1=∠3() ∵∠1=∠2() ∴∠2=∠3() ∴GF∥ __________ () 又∵AB⊥FG () ∴CD⊥AB () 3、已知,如图2-1,∠1=∠2,∠A=∠F。 求证:∠C=∠D。 证明:∵∠1=∠2(已知) ∠1=∠3(对顶角相等) ∴∠2=∠( ) ∴BD∥( ) ∴∠FEM=∠D,∠4=∠C ( ) 又∵∠A=∠F(已知) ∴AC∥DF( ) ∴∠C=∠FEM( ) 又∵∠FEM=∠D(已证)∴∠C=∠D (等量代换) 4.已知,AB∥CD,∠A=∠C,求证:AD∥BC. 图D—1 N M A B C D E F 4 3 2 1 (2-1)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综合题(供参考)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综合题 必胜中学2018-01-30 15:15:15 题型专项几何图形综合题 【题型特征】以几何知识为主体的综合题,简称几何综合题,主要研究图形中点与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数量关系,以及特定图形的判定和性质.一般以相似为中心,以圆为重点,常常是圆与三角形、四边形、相似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解题策略】解答几何综合题应注意:(1)注意观察、分析图形,把复杂的图形分解成几个基本图形,通过添加辅助线补全或构造基本图形.(2)掌握常规的证题方法和思路;(3)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几何证明问题,运用方程的思想解决几何计算问题.还要灵活运用其他的数学思想方法等. 【小结】几何计算型综合问题,是以计算为主线综合各种几何知识的问题.这类问题的主要特点是包含知识点多、覆盖面广、逻辑关系复杂、解法灵活.解题时必须在充分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及题设的基础上挖掘几何图形中隐含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在复杂的“背景”下辨认、分解基本图形,或通过添加辅助线补全或构造基本图形,并善于联想所学知识,突破思维障碍,合理运用方程等各种数学思想才能解决. 【提醒】几何论证型综合题以知识上的综合性引人注目.值得一提的是,在近年各地的中考试题中,几何论证型综合题的难度普遍下降,出现了一大批探索性试题,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减少几何中推理论证的难度,加强探索性训练,将成为几何论证型综合题命题的新趋势. 为了复习方便,我们将几何综合题分为:以三角形为背景的综合题;以四边形为背景的综合题;以圆为背景的综合题.

类型1操作探究题 1.在Rt△ABC中,∠C=90°,Rt△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到Rt△ADE的位置,点E在斜边AB上,连接BD,过点D作DF⊥AC于点F. (1)如图1,若点F与点A重合,求证:AC=BC;

最新七年级下册数学几何压轴题集锦

在矩形ABCD 中,点E 为BC 边上的一动点,沿AE 翻折,△ABE 与△AFE 重合,射线AF 与直线CD 交于点G 。 1、当BE :EC=3:1时,连结EG ,若AB=6,BC=12,求锐角AEG 的正弦值。 2、以B 为原点,直线BC 和直线AB 分别为X 轴、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AB=5,BC=8,当点E 从原点出发沿X 正半轴运动时,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AEG 成等腰三角形,若存在, 求出点E 的坐标。 1、 2 a b m b a-+b+3=0=14.ABC A S 如图,已知(0,),B (0,),C (,)且(4), o y =DC FD ADO ⊥∠∠∠(1)求C 点坐标 (2)作DE ,交轴于E 点,EF 为AED 的平分线,且DFE 90。求证:平分; (3)E 在y 轴负半轴上运动时,连EC ,点P 为AC 延长线上一点,EM 平分∠AEC ,且PM ⊥EM,PN ⊥x 轴于N 点,PQ 平分∠APN ,交x 轴于Q 点,则E 在运动过程中,

MPQ ECA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其值。 2、如图1,AB//EF, ∠2=2∠1 (1)证明∠FEC=∠FCE; (2)如图2,M 为AC 上一点,N 为FE 延长线上一点,且∠FNM=∠FMN ,则∠NMC 与∠CFM 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 图1 图2 3、(1)如图,△ABC, ∠ABC 、∠ACB 的三等分线交于点E 、D ,若∠1=130°,∠2=110°,求∠A 的度数。 x B C B C

(2)如图,△ABC,∠ABC 的三等分线分别与∠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D,E 若∠1=110°,∠2=130°,求∠A 的度数。 4、如图,∠ABC+∠ADC=180°,OE 、OF 分别是角平分线,则判断OE 、OF 的位置关系为? 5、已知∠A=∠C=90°. (1)如图,∠ABC 的平分线与∠ADC 的平分线交于点E ,试问BE 与DE 有何位置关 B C A C F A

初三数学几何综合练习题

初三数学几何综合练习题 1.在△ABC中,∠C=90°,AC=BC,点D在射线BC上(不与点B、C重合),连接AD,将AD绕点D顺时针旋转90°得到DE,连接BE. (1)如图1,点D在BC边上. ①依题意补全图1; ②作DF⊥BC交AB于点F,若AC=8,DF=3,求BE的长; (2)如图2,点D在BC边的延长线上,用等式表示线段AB、BD、BE之间的数量关系 (直接写出结论). 图1图2

B A C 2. 已知:Rt △A ′BC ′和 Rt △ABC 重合,∠A ′C ′B =∠ACB =90°,∠BA ′C ′=∠BAC =30°,现将Rt △A ′BC ′ 绕点B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角α(60°≤α≤90°),设旋转过程中射线C ′C 和线段AA ′相交于点D ,连接BD . (1)当α=60°时,A ’B 过点C ,如图1所示,判断BD 和A ′A 之间的位置关系,不必证明; (2)当α=90°时,在图2中依题意补全图形,并猜想(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不必证明; (3)如图3,对旋转角α(60°<α<90°),猜想(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你的结论;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如图1,已知线段BC =2,点B 关于直线AC 的对称点是点D ,点E 为射线CA 上一点,且ED =BD ,连接DE ,BE .

(1) 依题意补全图1,并证明:△BDE 为等边三角形; (2) 若∠ACB =45°,点C 关于直线BD 的对称点为点F ,连接FD 、FB .将△CDE 绕点D 顺时针旋转α度(0°<α<360°)得到△''C DE ,点E 的对应点为E ′,点C 的对应点为点C ′. ①如图2,当α=30°时,连接'BC .证明:EF ='BC ; ②如图3,点M 为DC 中点,点P 为线段'' C E 上的任意一点,试探究:在此旋转过程中,线段PM 长度的取值范围? 4.(1)如图1 ,在四边形ABCD 中,AB=BC ,∠ABC =80°,∠A +∠C =180°,点M 是AD 边上一点,把射线BM 绕点B 顺时针旋转40°,与CD 边交于点N ,请你补全图形,求MN ,AM ,CN 的数量关系; 图1 图2 图3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学期几何部分测试题

1.如图所示,∠1 和∠ 2是对顶角的是( ) A B C D 121 2 1 2 1 2 2、已知点P的坐标是(—3,-5),则点P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 下列图案中,可以由第一个图案平移得到的是() 4.如图,a∥b,∠1=720,则∠2的度数是() A.720 B.800 C. 820 D.1080 5. 如图,1245 ∠=∠=?,370 ∠=?,则4 ∠的度数是() A.70°B.110°C.45°D.35° 6. 已知点() A m n ,在第四象限,则() B n m ,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7.如图,不能推出a∥b的条件是() A、∠1=∠3 B、∠2=∠4 C、∠2=∠3 D、∠2+∠3=1800 A. D. . B C2 1b a 4题图 c 1 l 2 l 3 l 4 l 1 2 3 4 5题图 7题图 43 2 1 c b a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三角形各点的纵坐标都减去3,横坐标保持不变,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相比是( ) A 、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 B 、向左平移了3个单位 C 、向上平移了3个单位 D 、向下平移了3个单位 9.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B 、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 C 、邻补角一定互补 D 、互补的两角一定是邻补角 10 .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与∠2是同位角 B.∠2与∠3是同位角 C.∠1与∠3是同位角 D.∠1与∠4是内错角 二、填空(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直线a 、b 相交于点O, ∠1=40o,则∠2= o ,∠3= o 2.把命题“对顶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 的形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有序数对(10,25)表示第10排第25列的位置, 那么第28排第30列的位置则用有序数对 _____来表示。 4、.如图 ,若∠1+∠2=280°,则∠3= o 2 1 3 4 10题图 a b 3 1题图 1 2 1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几何专题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几何专题 Written by Peter at 2021 in January

2013年元马中学春季学期七年级(下)几何解答题专题 一、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 1.如图, (1)∵∠A= _________ (已知) ∴AB ∥FD ( _________ ) (2)∵∠1= _________ (已知) ∴AC ∥ED ( _________ ) (3)∵∠A+ _________ =180°(已知) ∴AC ∥ED ( _________ ) (4)∵ ∥ ______ (已知) ∴∠2+∠AF D=180°( _________ ) (5)∵ ∥ _____ (已知) ∴∠2=∠4( _________ ) 2.根据下列证明过程填空。 (1)如图D-1甲所示,已知:AB ∥CD ,∠B=120°,CA 平分∠BCD ,求证:∠1=30° ∵AB ∥CD ( ) ∴∠B+∠BCD=__________( ) ∵∠B=_________( ) ∴∠BCD=__________,又CA 平分∠BCD ( ) ∴∠2=_________°( ) ∵AB ∥CD ( ) ∴∠1=__________=30°( ) (2)如图D-1乙所示,已知:AB ∥CD ,AD ∥BC ,求证:∠BAD=∠BCD 。 ∵AD ∥BC ( )∴∠4=∠3( ) ∵AB ∥CD ( )∴∠1=∠2( ) ∴∠1+∠3=∠2+∠4( ) 即∠BAD=∠BCD (3)如图D-1丙所示, 已知:∠ADE=∠B ,∠1=∠2,FG ⊥AB ,求证:CD ⊥AB 。 ∵∠ADE=∠B ( ) ∴DE ∥__________ ( ) ∴∠1=∠3( ) ∵∠1=∠2( ) ∴∠2=∠3( ) ∴GF ∥__________( ) 又 ∵AB ⊥FG ( ) ∴CD ⊥AB ( ) 3、已知,如图2-1,∠1=∠2,∠A =∠F 。求证:∠C =∠D 。 证明:∵∠1=∠2(已知) ∠1=∠3(对顶角相等) ∴∠2=∠ ( ) ∴BD ∥ ( ) ∴∠FEM =∠D ,∠4=∠C ( ) 又∵∠A =∠F (已知) 图D — N M A B C D E F 4 3 2 1 (2-1)

北师大数学七年级下册几何专题

2013年元马中学春季学期七年级(下)几何解答题专题 一、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 1.如图, (1 )???/ A= _ _ (已知) ??? AB // FD ( _ 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 ???/ 仁 (已知) ? AC // ED ( 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 ???/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0 ° (已知) ? AC // ED ( _____________ ) (4 )T _________ // __________ (已知) ? / 2+ / AFD=180 ° ( _____________ ) (5 )??? ___________ // _ _ (已知) ???上 2= Z 4 ( ____________ ) 2?根据下列证明过程填 空。 ? 7 B+ 7 BCD= ( ) 7 B= ( ) ? 7 BCD= ,又CA 平分7 BCD ( ) ? 7 2= ° ( ) AB // CD ( ) ? 7 1 = =30 ° ( ) (2)如图D-1乙所示, 已知:AB // CD , AD // BC ,求证:7 / BAD= 7 BCD 。 AD // BC ( )? ? 7 4= 7 3 ( ) AB // CD ( )? ? 7 1= 7 2 ( ) (1)如图 D-1 甲所示,已知: AB // CD ,/ B=120 ° , CA 平分/ BCD ,求证:/ 1=30 ?/ AB // CD ( ) ? / 1 + / 3= / 2+ / 4 ( ) 即/ BAD= / BCD (3)如图D-1丙所示, 已知:/ ADE= / B ,/ 1 = / 2, FG 丄 AB ,求证:CD 丄 AB 。 ???/ ADE= / B ( ) ? DE // _________ ( ) ? / 1 = / 3 ( ) ???/ 1 = / 2 ( ) ? / 2= / 3 ( ) ? GF // _________ ( ) 又?/ AB 丄 FG ( ) ? CD 丄 AB ( ) 3、已知,如图 2-1,/ 1 = 7 2,/ A =Z F 。求证:/ C =Z D 。 证明:T/ 1=7 2 (已知) 7 1 = 7 3 (对顶角相等) ?7 2 = 7 ________ ( ) ? BD// ______ ( ) ? 7 FEM =7 D,7 4 =7 C ( ) 又???/ A =7 F (已知) ? AC// DF ( ) ? 7 C =7 FEM( ) 又???/ FEM =7 D (已证)?/ C =7 D (等量代换) 4.已知,AB // CD , 7 A= 7 C ,求证:AD // BC . B C (2-1) 5.如图,7 ABC= 7 ADC , BF 、DE 是7 ABC 、7 ADC 的角平分线,7 1= 7 2,那么 DC // AB 吗?说出你的理由.

初中数学中考几何综合题

中考数学复习--几何综合题 Ⅰ、综合问题精讲: 几何综合题是中考试卷中常见的题型,大致可分为几何计算型综合题与几何论证型综合题,它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几何知识的能力,这类题往往图形较复杂,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题设和结论之间的关系较隐蔽,常常需要添加辅助线来解答.解几何综合题,一要注意图形的直观提示;二要注意分析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发展条件,为解题创造条件打好基础;同时,也要由未知想需要,选择已知条件,转化结论来探求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解几何综合题,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 注意观察、分析图形,把复杂的图形分解成几个基本图形,通过添加辅助线补全或构造基 本图形. ⑵ 掌握常规的证题方法和思路. ⑶ 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几何证明问题,运用方程的思想解决几何计算问题.还要灵活运用数 学思想方法伯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 Ⅱ、典型例题剖析 【例1】(南充,10分)⊿ABC 中,AB =AC ,以AC 为直径的⊙O 与AB 相交于点E ,点F 是 BE 的中点. (1)求证:DF 是⊙O 的切线.(2)若AE =14,BC =12,求BF 的长. 解:(1)证明:连接OD ,AD . AC 是直径, ∴ AD⊥BC. ⊿ABC 中,AB =AC , ∴ ∠B=∠C,∠BAD=∠DAC. 又∠BED 是圆内接四边形ACDE 的外角, ∴∠C =∠BED . 故∠B =∠BED ,即DE =DB . 点F 是BE 的中点,DF ⊥AB 且OA 和OD 是半径, 即∠DAC =∠BAD =∠ODA . 故OD ⊥DF ,DF 是⊙O 的切线. (2)设BF =x ,BE =2BF =2x . 又 BD =CD =21BC =6, 根据BE AB BD BC ?=?,2(214)612x x ?+=?. 化简,得 27180x x +-=,解得 122,9x x ==-(不合题意,舍去). 则 BF 的长为2.

七年级下册数学几何答案说课讲解

七年级下册数学几何 答案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如图,已知在直角△ABC 中,∠C=90°, BD 平分∠ABC 且交AC 于点D 。 (1)若∠BAC=30°,求证交BD 于P ,求∠BPA 的度数。 解:(1)∵∠BAC= 30°,∠C=90°, 0°, ∴∠ABD=∠BAD, ∴AD= P =180°-∠ABC -∠BA AC ) =180°-×90°=135°。 如图,在△ABC 中,∠B=22.5°,边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D ,DF⊥AC 于F ,并与BC 边上的高AE 交于G .求证:EG=EC . 证明: 连接AD , ∵边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D , ∴BD=AD, ∴∠B=∠BAD=22.5°, ∴∠ADE=22.5°+22.5°=45°, ∵AE⊥BC, ∴∠AEC=∠AED=90°, ∴∠DAE=45°=∠ADE, ∴DE=AE, ∵DF⊥AC, ∴∠DFC=90°=∠AEC, ∴∠ACE+∠FDC=90°,∠ACD+∠CAE=90°, ∴∠CAE=∠FDC, 在△DEG 和△AEC 中 ∠DEA=∠AEC DE =AE ∠GDE=∠CAE ∴△DEG≌△AEC(ASA ), ∴EG=EC. 如图,在△ABC 中,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AE=3. (1)若AC 长为13,求△ABC 的周长. 解:(1)∵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AE=3, ∴AC=2AE=6, ∴AC=BC=6,线,AE=3, ∴AD=DC ,AC=2AE=6, ∵L △ABD= 13, ∴AB+AD+BD=13, ∴+AC=13+6=19. 答:△ABC 的周长是19.

七年级下册数学几何专题

几何复习专题训练 一、三角形三边关系及内角和问题 1、(1)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x-1,3,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2)一个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2cm 和7cm ,第三边的长是偶数,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__ 2、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2∶3∶4,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__________三角形 3、在△ABC 中, ∠A -∠B =36°,∠C =2∠B ,则∠C =___________ 4、如图,∠A+∠B+∠C+∠D+∠E+∠F=_______________ 5、(1)如图,在△ABC 中,P 是∠ABC 和∠ACB 的平分线的交点,试探索∠A 与∠P 的数量关系,并说出你的理由。 (2)如图,在△ABC 中,P 是∠ABC 与∠ACE 的平分线的交点,试探索∠A 与∠P 的数量关系,并说出你的理由。 (3)如图,PB 、PC 别是△ABC 的∠ABC 、∠ACB 的外角角平分线,BP 、CP 相交于P ,试探索∠BPC 与∠A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出你的理由. 6、如图,在 中,D 是BC 上任意一点,E 是AD 上任意一点。 求证:(1)∠BEC >∠BAC ; (2)AB +AC >BE +EC 。 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转化问题 1、如图,AB=AC ,DE 垂直平分AB 交AB 于D ,交AC 于E ,若△ABC 的周长为28,BC=8,求△BCE 的周长。 变式:如图,如图,△ABC 中边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AB 于点D ,E ,AE=3cm ,△ADC 的周长为9cm ,则△ABC 的周长是____________ 2、如图,已知在△ABC 中,AD 垂直平分BC ,AC=EC ,点B 、D 、E 在同一直线上,那么AB+DB=DE 会成立么为什么 E C D B A H F E I D C B G A P E D C B A D E C B A P C B A P E C B A

中考数学几何综合题汇总.doc

如图 8,在Rt ABC中,CAB 90,AC 3 , AB 4 ,点 P 是边 AB 上任意一点,过点 P 作PQ AB 交BC于点E,截取 PQ AP ,联结 AQ ,线段 AQ 交BC于点D,设 AP x ,DQ y .【2013徐汇】 (1)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及定义域;( 4 分) (2)如图 9,联结CQ,当CDQ和ADB相似时,求x的值;( 5 分) (3)当以点C为圆心,CQ为半径的⊙C和以点B为圆心,BQ为半径的⊙B相交的另一个交点在边 AB 上时,求 AP 的长.( 5 分) C Q D E A P B (图 8) C Q D E A (图 9) P B C A B (备用图) 【2013 奉贤】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AB=8,点C在半径OA上(点C与点O、A不重合),过点 C作 AB的垂线交⊙ O于点 D,联结 OD,过点 B 作 OD的平行线交⊙ O于点 E、交射 线CD于点 F. (1)若 ⌒ ED BE⌒ ,求∠ F 的度数; (2)设CO x, EF y,写出y 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3)设点 C 关于直线 OD 的对称点为 P ,若△ PBE 为等腰三角形,求 OC 的长. 第 25 题 【 2013 长宁】△ ABC 和△ DEF 的顶点 A 与 D 重合,已知∠ B = 90 . ,∠ BAC = 30 . , BC=6,∠ FDE = 90 , DF=DE=4. (1)如图①, EF 与边 、 分别交于点 ,且 . 设 DF a ,在射线 上取 AC AB G 、H FG=EH DF 一点 P ,记: DP xa ,联结 CP. 设△ DPC 的面积为 y ,求 y 关于 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 出定义域; (2)在( 1)的条件下,求当 x 为何值时 PC // AB ; ( 3)如图②,先将△ DEF 绕点 D 逆时针旋转,使点 E 恰好落在 AC 边上,在保持 DE 边与 AC 边完 全重合的条件下, 使△ DEF 沿着 AC 方向移动 . 当△ DEF 移动到什么位置时, 以线段 AD 、FC 、BC 的长度为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图① 图② 【 2013 嘉定】已知 AP 是半圆 O 的直径,点 C 是半圆 O 上的一个动点 (不与点 A 、P 重合),联结 AC ,以直线 AC 为对称轴翻折 AO ,将点 O 的对称点记为 O 1 ,射线 AO 1 交半圆 O 于 点 B ,联结 OC . (1)如图 8,求证: AB ∥ OC ; (2)如图 9,当点 B 与点 O 1 重合时,求证: AB CB ;

七年级下册数学几何部分练习题

1 / 5 第八章、第九章、第十三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下面四个图形中,能用O AOB ∠∠∠,,1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的图形是( ) A B C D 2.以下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是( )①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 ②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相等;③两条直线相交,有一组邻补角相等; ④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互补.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自己画出图形,∠1=15°,∠AOC=90°,点B 、O 、D 在同一直线上,则∠2的度数为( ) A.75° B.15° C.105° D.165° 4.两个锐角的和( )A.一定是锐角 B.一定是直角 C.一定是钝角 D.可能是钝角、直角或钝角 5.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这点到这条直线的( )A.垂线段 B.垂线的长 C. 长度 D.垂线段的长度 6.如右图,已知∠AOC=∠BOD=90o,∠AOD=150o,则∠BOC 的度数为( ) A.30o B.45o C.50o D.60o 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1)互补的两个角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直角;(2)一个角的补角 必是钝角;(3)两个锐角一定互为余角;(4)直角没有补角;(5)一个角的补角一定比这个角大。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A.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B.周角就是一条射线 C.小于平角的角是钝角 D.一周角等于四个直角 9.从钝角的顶点,在其内部引一条射线,那么图形中出现( ) A.2个锐角 B.1个锐角 C.至少2个锐角 D.至少1个锐角 10.如图,DE ∥BC ,EF ∥AB ,图中与∠BFE 互补的角共( )个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1.如图a ∥b ,∠1与∠2互余,∠3=115°,则∠4等于( )A.115 B.155° C.135° D.125° 12.如图,AB ∥CD ,且∠BAP=60°-α,∠APC=45°+α,∠PCD=30°-α,则α=( ) A.10° B.15° C.20° D.30° 13.将一张长方形纸片如图所示折叠后,再展开,如果∠1=56°,那么∠2等于( ) A.56° B.68° C.62° D.66° 第12题图 第11题图 第10题图 第15题图 第14题图 第13题图 C D B O

中考数学综合专题训练【以圆为基础的几何综合题】精品专题解析

中考数学综合专题训练【以圆为基础的几何综合题】精品专题解析 几何综合题一般以圆为基础,涉及相似三角形等有关知识;这类题虽较难,但有梯度,一般题目中由浅入深有1~3个问题,解答这种题一般用分析综合法. 【典型例题精析】 例1.如图,已知⊙O的两条弦AC、BD相交于点Q,OA⊥BD. (1)求证:AB2=AQ·AC: (2)若过点C作⊙O的切线交DB的延长线于点P,求证:PC=PQ. P 分析:要证A B2=AQ·AC,一般都证明△ABQ∽△ACB.∵有一个公共角∠QAB=∠BAC,?∴只需再证明一个角相等即可. 可选定两个圆周角∠ABQ=∠ACB加以证明,以便转化,题目中有垂直于弦的直径,可知AB=AD,AD和AB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2)欲证PC=PQ, ∵是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线段, ∴可证∠PQC=∠PCQ(等角对等边) 将两角转化,一般原地踏步是不可能证明出来的,没有那么轻松愉快的题目给你做,因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BQC=∠AQD=90°-∠1(充分利用直角三角形中互余关系) ∵∠PCA是弦切角,易发现应延长AO与⊙交于E,再连结EC,?利用弦切角定理得∠PCA=∠E,同时也得到直径上的圆周角∠ACE=90°, ∴∠PCA=∠E=90°-∠1. 做几何证明题大家要有信心,拓展思维,不断转化,寻根问底,不断探索,?充分发挥题目中条件的总体作用,总能得到你想要的结论,同时也要做好一部分典型题,?这样有利于做题时发生迁移,联想. 例2.如图,⊙O1与⊙O2外切于点C,连心线O1O2所在的直线分别交⊙O1,⊙O2于A、E,?过点A作⊙O2的切线AD交⊙O1于B,切点为D,过点E作⊙O2的切线与AD交于F,连结BC、CD、?DE. (1)如果AD:AC=2:1,求AC:CE的值; (2)在(1)的条件下,求sinA和tan∠DCE的值; (3)当AC:CE为何值时,△DEF为正三角形?

(完整版)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几何专题

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2013年元马中学春季学期七年级 (下)几何解答题专题 一、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 1.如图, (1)∵∠A= _________ (已知) ∴AB ∥FD ( _________ ) (2)∵∠1= _________ (已知) ∴AC ∥ED ( _________ ) (3)∵∠A+ _________ =180°(已知) ∴AC ∥ED ( _________ ) (4)∵ ∥ ______ (已知) ∴∠2+∠AFD=180°( _________ ) (5)∵ ∥ _____ (已知) ∴∠2=∠4( _________ ) 2.根据下列证明过程填空。 (1)如图D-1甲所示,已知:AB ∥CD ,∠B=120°,CA 平分∠BCD ,求证:∠1=30° ∵AB ∥CD ( ) ∴∠B+∠BCD=__________( ) ∵∠B=_________( ) ∴∠BCD=__________,又CA 平分∠BCD ( ) ∴∠2=_________°( ) ∵AB ∥CD ( ) ∴∠1=__________=30°( ) (2)如图D-1乙所示,已知:AB ∥CD ,AD ∥BC ,求证:∠BAD=∠BCD 。 ∵AD ∥BC ( )∴∠4=∠3( ) ∵AB ∥CD ( )∴∠1=∠2( ) ∴∠1+∠3=∠2+∠4( ) 即∠BAD=∠BCD (3)如图D-1丙所示, 已知:∠ADE=∠B ,∠1=∠2,FG ⊥AB ,求证:CD ⊥AB 。 ∵∠ADE=∠B ( ) ∴DE ∥__________( ) ∴∠1=∠3( ) ∵∠1=∠2( ) ∴∠2=∠3( ) ∴GF ∥__________( ) 又 ∵AB ⊥FG ( ) ∴CD ⊥AB ( ) 3、已知,如图2-1,∠1=∠2,∠A =∠F 。求证:∠C =∠D 。 证明:∵∠1=∠2(已知) ∠1=∠3(对顶角相等) ∴∠2=∠ ( ) ∴BD ∥ ( ) ∴∠FEM =∠D ,∠4=∠C ( ) 又∵∠A =∠F (已知) ∴AC ∥DF ( ) ∴∠C =∠FEM ( ) 又∵∠FEM =∠D (已证)∴∠C =∠D (等量 代换) 4.已知,AB ∥CD ,∠A=∠C ,求证:AD ∥BC . 5.如图,∠ABC=∠ADC ,BF 、DE 是∠ABC 、∠ADC 的角平分线,∠1=∠2,那么DC ∥AB 吗?说出你的理由. 图D —1 N M A B C D E F 4 3 2 1 (2-1)

初二数学几何综合训练题及答案

初二几何难题训练题 1,如图矩形ABCD对角线AC、BD交于O,E F分别是OA、OB的中点(1)求证△ADE≌△BCF:(2)若AD=4cm,AB=8cm,求CF的长。 2,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B∥DC,∠ABC=90°,AB=2DC,对角线AC⊥BD,垂足为F,过点F作EF∥AB,交AD于点E,CF=4cm. (1)求证:四边形ABFE是等腰梯形; (2)求AE的长.

3,如图,用三个全等的菱形ABGH、BCFG、CDEF拼成平行四边形ADEH,连接AE与BG、CF分别交于P、Q, (1)若AB=6,求线段BP的长; (2)观察图形,是否有三角形与△ACQ全等?并证明你的结论 4,已知点E,F在三角形ABC的边AB所在的直线上,且AE=BF,FH//EG//AC,FH、EC分别交边BC所在的直线于点H,G 1 如果点E。F在边AB上,那么EG+FH=AC,请证明这个结论 2 如果点E在AB上,点F在AB的延长线上,那么线段EG,FH,AC的长度关系是什么? 3 如果点E在AB的反向延长线上,点F在AB的延长线上,那么线段EG,FH,AC的长度关系是什么? 4 请你就1,2,3的结论,选择一种情况给予证明 5,如图是一个常见铁夹的侧面示意图,OA,OB表示铁夹的两个面,C是轴,CD⊥OA于点D,已知DA=15mm,DO=24mm,DC=10mm,我们知道铁夹的侧面是轴对称图形,请求出A、B两点间的距离.

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B作BE⊥CD,垂足为E,连接AE,F为AE上一点,且∠BFE=∠C,(1)求证:△ABF∽△EAD ;(2)若AB=5,AD=3,∠BAE=30°,求BF 的长 7,如图,AB与CD相交于E,AE=EB,CE=ED,D为线段FB的中点,GF与AB相交于点G,若CF=15cm,求GF之长。 8, 如图1,已知四边形ABCD是菱形,G是线段CD上的任意一点时,连接BG交AC于F,过F作FH∥CD交BC于H,可以证明结论FH/AB =FG /BG 成立.(考生不必证明)(1)探究:如图2,上述条件中,若G在CD的延长线上,其它条件不变时,其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计算:若菱形ABCD中AB=6,∠ADC=60°,G在直线CD上,且CG=16,连接BG 交AC所在的直线于F,过F作FH∥CD交BC所在的直线于H,求BG与FG的长.(3)发现:通过上述过程,你发现G在直线CD上时,结论FH /AB =FG /BG 还成立吗?

初中数学几何综合试题

初中数学几何综合试题 班级____ 学号____ 姓名____ 得分____ 一、 单选题(每道小题 3分 共 9分 ) 1.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 A.sin 1 2 =30 B.tg1=45C.tg30=3 D.cos60= 12 2. 如图,已知AB 和CD 是⊙O 中两条相交的直径,连AD 、CB 那么α和β的关系是 [ ] A B C D .... 1 2 12 2 3. 在一个四边形中,如果两个内角是直角,那么另外两个内角可以 [ ] A .都是钝角 B .都是锐角 C .一个是锐角一个是直角 D .都是直角或一个锐角一个钝角 二、 填空题(第1小题 1分, 2-7每题 2分, 8-9每题 3分, 10-14每题 4分, 共 39分)

1. 人们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图形的基本性质,我们把它叫做_______. 2. 小于直角的角叫做______;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角叫做________. 3. 已知正六边形外接圆的半径为R , 则这个正六边形的周长为_______. 4. 在中若则Rt ABC,C=90,cosB= 2 3 , sinA= . 5. 如果圆的半径R增加10% , 则圆的面积增加_____________. 6. cos sin cos sin . 4530 6030 7. 已知∠a=60°,∠AOB=3∠a,OC是∠AOB的平分线,则∠a=___∠AOC. 8. 等腰Rt△ABC, 斜边AB与斜边上的高的和是12厘米, 则斜边AB= 厘米. 9. 已知:如图△ABC中AB=AC, 且EB=BD=DC=CF, ∠A=40°, 则∠EDF 的度数为________. 10. 在同一个圆中, 当圆心角不超过180°时, 圆心角越大, 所对的弧______;所对的弦_______, 所对弦的弦心距_______.

七年级下册数学几何复习题

9.(2011·扬州)如图,C 岛在A 岛的北偏东60°方向,在B 岛的北偏西45°方向,则从C 岛看A 、B 两岛的视角∠ACB =________. 答案 105° 解析 如图,∵(60°+∠CAB )+(45°+∠ABC )=180°,∴∠CAB +∠ABC =75°,在△ABC 中,得∠C =105°. 12.如图所示,在△ABC 中,∠A =80°,∠B =30°,CD 平分∠ACB ,DE ∥AC . (1)求∠DEB 的度数; (2)求∠EDC 的度数. 解 (1)在△ABC 中,∠A =80°,∠B =30°, ∴∠ACB =180°-∠A -∠B =70°. ∵DE ∥AC , ∴∠DEB =∠ACB =70°. (2)∵CD 平分∠ACB , ∴∠DCE =1 2∠ACB =35°. ∵∠DEB =∠DCE +∠EDC , ∴∠EDC =70°-35°=35°. 13.已知,如图,∠1=∠2,CF ⊥AB 于F ,DE ⊥AB 于E ,求证:FG ∥BC .(请将证明补充 完整) 证明 ∵CF ⊥AB ,DE ⊥AB (已知), ∴ED ∥FC ( ). ∴∠1=∠BCF ( ). 又∵∠1=∠2(已知), ∴∠2=∠BCF (等量代换), ∴FG ∥BC ( ). 解 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

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4.如图,已知三角形ABC,求证:∠A+∠B+∠C=180°. 分析:通过画平行线,将∠A、∠B、∠C作等角代换,使各角之和恰为一平角,依辅助线不同而得多种证法,如下: 证法1:如图甲,延长BC到D,过C画CE∥BA. ∵BA∥CE(作图所知), ∴∠B=∠1,∠A=∠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相等). 又∵∠BCD=∠BCA+∠2+∠1=180°(平角的定义), ∴∠A+∠B+∠ACB=180°(等量代换). 如图乙,过BC上任一点F,画FH∥AC,FG∥AB,这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能证明∠ A+∠B+∠C=180°吗?请你试一试. 解∵FH∥AC, ∴∠BHF=∠A,∠1=∠C. ∵FG∥AB, ∴∠BHF=∠2,∠3=∠B, ∴∠2=∠A. ∵∠BFC=180°, ∴∠1+∠2+∠3=180°, 即∠A+∠B+∠C=180°. 15.(2010·玉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相交和平行两种位置关系. (1)如图a,若AB∥CD,点P在AB、CD外部,则有∠B=∠BOD.又因∠BOD是△POD 的外角,故∠BOD=∠BPD+∠D,得∠BPD=∠B-∠D.将点P移到AB、CD内部,如 图b,以上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说明理由;若不成立,则∠BPD、∠B、∠D之 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

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有答案)中考数学压轴题必做(经典)

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
题目背景
07 年课改后,最后一题普遍为抛物线和几何结合(主要是与三角形结合)的 代数几何综合题,计算量较大。几何题可能想很久都不能动笔,而代数题则可以 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这就让很多考生能够拿到一些步骤分。因此,课改之后,武 汉市数学中考最后一题相对来说要比以前简单不少,而这也符合教育部要求给学 生减轻负担的主旨,因此也会继续下去。要做好这最后一题,主要是要在有限的 时间里面找到的简便的计算方法。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加强本身的观察力,二 是需要在平时要多积累一些好的算法,并能够熟练运用,最后就是培养计算的耐 心,做到计算又快又准。
题型分析
题目分析及对考生要求 (1)第一问通常为求点坐标、解析式:本小问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待定系 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属于送分题。 (2)第二问为代数几何综合题,题型不固定。解题偏代数,要求学生能够熟练 掌握函数的平移,左加右减,上加下减。要求学生有较好的计算能力,能够把题 目中所给的几何信息进行转化,得到相应的点坐标,再进行相应的代数计算。 (3)第三问为几何代数综合,题型不固定。解题偏几何,要求学生能够对题目 所给条件进行转化,合理设参数,将点坐标转化为相应的线段长,再根据题目条 件合理构造相似、全等,或者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将这些线段与题目构建起联系, 再进行相应计算求解,此处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韦达定理,本小问综合性较强。
在我们解题时,往往有一些几何条件,我们直接在坐标系中话不是很好用, 这时我们需要对它进行相应的条件转化,变成方便我们使用的条件,以下为两种 常见的条件转化思想。 1、遇到面积条件:a.不规则图形先进行分割,变成规则的图形面积;b.在第一 步变化后仍不是很好使用时,根据同底等高,或者等底同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这 一性质,将面积进行转化;c.当面积转化为一边与坐标轴平行时,以这条边为底, 根据面积公式转化为线段条件。 2、遇到角度条件:找到所有与这些角相等的角,以这些角为基础构造相似、全 等或者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转化为线段条件。
二次函数与三角形综合
【例1】. (2012 武汉中考)如图 1,点 A 为抛物线 C1:y= x2﹣2 的顶点,点 B 的坐标为(1,
0)直线 AB 交抛物线 C1 于另一点 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