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地质灾害地理学

第三章地质灾害地理学

第三章地质灾害地理学
第三章地质灾害地理学

第三章地质灾害地理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地质灾害的概念;了解研究地质灾害的特点;掌握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掌握地震的基本特点、形成与影响因素、世界地震的地理分布规律;了解地震对策;掌握火山活动的地理分布规律。

【教学重点】

地质灾害的概念;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掌握地震的基本特点、世界地震的分布规律、火山活动的地理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

地震形成与影响因素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幻灯机、幻灯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课时

【教材分析】

地质灾害的概念;研究地质灾害的特点;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地震的基本特点、形成与影响因素、世界地震的分布规律;地震对策;火山活动的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

1、定义

(1)地质灾害由地球内营力作用引起的地壳变形、位移及地表物质运动所产生的有害过程和现象。

(2)灾害地质也是指有害的地质现象,有人也把研究灾害地质的学科称为灾害地质学,是地质学的分文学科。我们认为,从研究灾害角度出发,使用“地质灾害”一词更为适宜,也不易于混淆,它是灾害的一种类型。

(3)地质灾害地理学是用地理学理论、观点和方法研究地质灾害的学科。.

2、灾害地理学研究地质灾害的特点

(1)主要研究地质灾害的宏观规律及诱发因素、灾链、人为对策等,而不是具体地探讨地质灾害(地震学)的形成机理、理化特性和监测方法手段‘

(2)研究地质灾害的区域分异规律与区域差异性。

(3)普及防灾知识相措施。

3.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根据地质灾害活动主体的物质状态,几种类型。

(1)固体活动灾害地震、地裂缝

(2)液体活动灾害火山等

(3)气体活动灾害即地气灾害,如氨气,特别是氨222;它主要是从花岗岩中自然放出的一种放射性气体,“一方面可直接使人死亡,全球每年约有l一2万人死于氨气;另一方面还可引起肺癌,英国每年就有1500入死于氨气引起的肺癌。另外一种地气灾害就是火山活动产生的有毒气体,特别、是C02:、S02和甲烷,它们比重大,覆盖子地表,极易使人窒息死亡。非洲喀麦隆尼奥斯火山湖,1986年8月21日夜晚喷发毒气,造成1700多人死亡,3000多头牲口丧生。分析证明,其原因是C02气体从地下通过火山通道渗漏到湖底,并慢慢溶解于水中,遇上岩崩、地震、风暴等任何一种情况,就可使湖中CO 2气体溢出,造成重大灾难。据研究,尼奥斯湘还有发生新灾难的可能。瓦斯活动也是一种地气灾害。

(4) “超自然力”灾害这种灾害的具体成因还不清楚,可能是由地球巨大的内力所产生,如魔鬼三角区等。世界著名的四大死亡谷,也是不解之谜。美国的死亡谷位于加利福尼亚与内华达州之间,它是一条长达225公里,面积约为1408平方公里的大谷。死亡谷两侧是顽石突冗的峭壁。1841年,美国一支寻找金矿的勘察队因迷失方向而误入谷中,结果不可思议地交道催难,全军覆没。1949年,又有一支探险队偶入谷地,也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所杀,仅有几人侥幸逃脱。然而,没过多久,他们也莫名其妙地一一死去,连死因都无法查明。后来,也曾有数批前去探险的人员屡遭身亡,原因至今未晓。科学家们经过调查,却发现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怪现象。这个凶险莫测的地方竟是鸟兽们的“天堂”。据统计,在这里大约繁衍着200多种鸟类,10多种蛇类和1000多头野驴。

苏联堪察加半岛的克罗诺基自然保护区内,也有一个死亡谷,它长2公里,宽100至300米,约8000平方米。这里象基地一般的死寂,到处躺着狼耀、狗熊及其他野兽的尸体,阴森可怖。这条死亡谷已吞噬了近30条人命。科学家们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前去考察探险,但其原因众说纷结。奇怪的是,就在离死亡谷几百米远的地方有几户农民

却安然无样。关于这个死亡谷的成因有如下解释。这里为火山分布区,地下经常冒出SO2、H2S、CH4及惰性气体组成的热气,这些气体由于比重较大,不容易上升至高空的大气层中。同时,这里有一块长100米、宽50米的凹地,凹地三面是峭壁,只有一7条小热泉河缺口,使地下冒出的上述气体很难散逸出去。结果这里的上述气体越积越多,越来越浓,任何生灵一旦误入,也就迅速被毒死了。

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和瓦维尔诺附近有两条死亡谷。与美国的死亡谷相反,这里的死亡谷对人类倒挺“和善”,受害的只是那些飞鸟走兽。

印尼爪哇岛上有一条更为怪诞的死亡谷,谷中有六个大山洞,每个洞都有一种“超自然的魔力”,无论是入或走兽,只要在距洞口6—7米内经过,均会被这股魔力吸入洞内,在劫难逃,因此,如今各个山洞里已堆满了人和各种走兽的尸骸。

4.地质灾害的基本特点

(1)危害最大,人员伤亡最多。

(2)分布广泛而有规律,呈点状,线状分布。

(3)具有突发性,人类最难预防,研究早、投资多,见效甚微。

地震灾害的基本特点(1)死亡人数多且危害大据联合国统计,从1900年至1985年,世界地震死亡265万人,约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死亡总人数的58%,年经济损失约几十亿美元,尽管大陆地震只占全球地震总数的15%,但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到85%。

地震灾害不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可诱发多种次生灾害,造成更大的危害。就地震灾害的类型而言,包括直接灾害、次生灾害(二次灾害)和广义次生灾害(三次灾害)。①宜接灾害:由地震动、地震断层等造成的建筑物、工程设施的破坏及由此引起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叫直接灾害;②次生灾害:由直接灾害派生的火灾、水灾、放射性和毒气污染、细菌蔓延(瘟疫)、高层建筑的“玻璃雨”、火药库和油库(台大型贮油罐)爆炸、泥石流、滑坡、石崩、海啸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叫次生灾害;②广义次生灾害:由地震灾害所造成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法律职能失调,如电脑控制系统破坏(记忆毁灭),指挥系统失灵,生命线工程失调(生活必需品、供水、供电、医疗、通讯、交通等得不到保证),社会混乱,无家可归人员不能及时安置,造成人员外逃,伤员得不到及时抢救等造成的社会影响为广义次生灾害。总之,一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不仅可对二三百公里范围内的避筑物造成破坏,对数万人造成恐慌的心理,而且在震前或震后不采取有效的地震对策,将会带来更广泛的社会问题,造成更加严重的灾难。

(2)时空分布的广泛性世界七大洲、四大洋中均有地震活动,就大陆地震而言,主要集中于环太平洋带和地中海一一喜马拉雅带。地震活动十分频繁,从1900—1981年间,全世界6级和6级以上的地震7936坎,其中7级和7级以上1483次,8级和8级以上98次。1988年地震活动增加,全球发生7级以上地震16次,特别是年底发生的中园云南、苏联亚美尼亚地震,造成巨大损失

(3)爆发时间短且有周期性一次地震的前兆仅有几秒钟至十几秒钟,平均约几秒,再加入们易于忽略或慌忙,及时躲避很困难。另一方面,同一地区发生同一大级别的地震所需时间及周期较长,一般为几十年或几百年,同一地方发生同样大的强烈地震需要1000年。我国西南地区7级以上地震有40年的周期,关中大地震也有600年的周期,苏联亚美尼亚的大地震也需上千年的时间才重复一次,日本东京大地震有60+-13年的重复规律。美国洛杉矾8.3级的强烈地震在100—180年间重复一次,上一次是1857年发生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每年地震次数和平均复发周期,有如下特点:3级地震每年228次,复发周期1.6天;4级为31次11,8天;5级为4。18汰87,3天66级为0.57次1.8年;7级为0.076次13.2年;8级为o.010次100年;9级为0.0014次720年。

(4)最难预报在很难对付的地质灾害中,又以地震为最,人们目前还不可能淮确地预报它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期望有一天能够真正准确地预报它。

(5)地震有利于形成矿藏尽管一次地震可以带来灾难,然而沿这些断层发生的地震还是地质过程的一部分,这些地质过程可能在地下形成14公里长的丰富黄金矿脉。在这些断层发生地震以后,出现了好象起“安全阀门”作用的断裂,这个过程排放出高得不正常的流体压力,在流体通过断裂网涌出之后,压力就减小了。这种压力减小过程使溶解于流体中的大量C0:逸出,由此发生的化学变化最后可形成石英和黄金。

2.形成与影响因素

(1)地球内力因素及分类这是产生地震灾害的根本原因。由于人们目前还不能直接观察地内活动情况,只能间接地了解有关活动规律,因此对地震成因的解释有诸多理论和观点,如板决理论等。板块构造学说以一种十分简明的假说,比较圆满的解释了全球主要地震带上的地震活动,与板块构造运动之间的关系(当然也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通常认为,由于岩石层板块下部的地慢物质对流(有入认为是热对流),驱动着上部岩石层板决运动,地慢物质从地壳薄弱处的洋脊处涌出,也推动着板块向两侧移动。海底扩张、地怪物质上涌,形成新的地壳,在洋脊裂谷带产生频繁、小而浅的地震,

根据地震机制分析,这里的地震都属于张裂性质。在涌出的物质向两侧不均匀移动过程中,形成特有的转换断层。当推移的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并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在碰撞俯冲带上形成强烈的地震活动带,如上面说到的环太平洋地震带。这里不同深度的浅、中、,深源地震,反映了大洋板块俯冲的深度不同,由全球地震台网观测分析,得到的这些不同深度地震的断层错动性质,正好反映了岩石层板块的俯冲机制。当大陆板决相互碰撞时,可能引起宽大而强烈的地完变动带,并形成相应宽大的地震带,如欧亚地震带。在某些地段,两个大陆板决相撞,岩石层板块可能被卷入较深,产生中源地震,如兴都库什山等地,有的大陆板块正在分裂,成为大陆裂谷,产生浅源、张裂性质的地震。板块运动使大陆内部不均一的决体之间相互挤压、剪切变形,产生板内地震。根据地震的成因特点,人们把地震划分为三类: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陷落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3%,如溶岩陷落、矿井陷落等(但这种地震不是地球内力作用形成的,因此严格讲陷落地震应属于地貌灾害)。

(2)自然外力诱发因素主要包括:

①宇宙线。我国学者对近半个世纪有记录的五次大的宇宙线地面增强事件作了周密的研究分析后,认为宇宙线活动不仅与人类疾病、气象灾害有关,而且与地震灾害也有关。本世纪我国已发生七次8级以上地震,其中至少有六次是在宇宙线异常后不久发生的。因为宇宙线粒子具有较高的能量,对地球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及人类本身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②太阳黑子活动。有人研究了1950年到1963年7月30日期间全球的地震(M)=5.5级,共22561个)与太阳活动的几个指标的关系,发现在长趋势方面地震每日领数与太阳黑子数有对应的关系:太阳黑子数多的时候,地震每日频数也变大。若太阳黑子数为150,则发生地震的或然率将要比太阳黑子数为50时的或然率大31%,若太阳黑子数比前一天差十20或—20,则地震发生的或然串将比黑于数无变化时约高26%。可见,地震活动与太阳黑子数有关。由于2万多个地震中大量是6级以下地震,因此这个统计关系反映了中等强度地震与黑子数的关系。

太阳活动的三种周期值。

地震资料也表明,地震活动的强弱,也有11年左右的周期有人根据M>=7.5和M<=7.5地震曲线的对比推测,地球上存在着两种类型的11年周期的地震活动情况。第一种是由于外源的触发作用而造成的,只有具备10年或10年以上前兆的M>=7.5的地震才会有这种效应。因此,在11年周期的最大值时,地球上此类事件的次数和地

震的能量均有增加的趋势。

周期的第二种类型看来是由强震的连锁反应所决定的,在太阳活动最频繁的时期,强烈地震的发生可促使这个时期M<7的弱强震次数的减少。

7<M<7,5地震曲线没有明显的极值,大概这些震源均经受住了触发作用和连锁反应这两种类型周期的影响,弱震(4<M<5)显示出了太阳活动最高值时连锁型所特有的最小值的稳定周期。’

这两种类型的11年周期,可看作是假设太阳活动对固体地球有影响的理由。

③行星运动周期。目前发现太阳系有围绕太阳运动的九大行星。地球及行星相对于太阳运动的不同位置,仅引力作用可对人球及人类产生影响(当然对其他行星也有影响)。

有人研究了行星运动周期与地震的关系,发现有下列特点:

行星、月球和太阳处在某些确定的相对位置时,引力和耗散力加大;

地震发生的地方时,在许多情况下受一些行星和月球位置的

控制;

全球破坏性地震(如中国1976年7月28日,罗马尼亚l 977年内行星:水星、金星外行用:火、木、土、天、海

3月4日,意大利1980年11月23日等地震)震中所在子午线在赤道平而上的投影,要么跟水星与太阳、月球和地球的连线平行或逆平行,要么与它构成接近90。的角;

M>=5.75地震最显著的活动周期与月球和行星(主要是木星、水星、金星及火星)连成一线的时间相吻合;

几个行星同时冲(合),又恰值行星合月的时期,才发生M>=5.75的地震;

地球某些地区两次地震之间最可能的时间间隔等于六七个月和十二个月,或为木星围绕太阳运行的恒星周期的整倍数,以及83年;’

奥布明斯克地震悄报中心研究了1975—1977年间M>=6的10组地震(共254次地震)及1979年10月11日至1981年8月31日的165次地震后,得到如下结论:所有这些地震都发生在正值几个行星台或冲的时段(±1天),或者是行星合月之时(行星主要指木星、水星、火星)o

④月球的影响科学事实表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不仅影响着海洋,也同样影响着陆地,它可使陆地每天上涨和下降有15厘米之多。

美国研究者审查了过去50年在南加利福尼亚的窄带(北纬33°至36°)中发生地震的记录,他们发现大地震(6级以上)与月出和月落、满月和新月、月球轨道的偏斜以及

月球在轨道上的摆动有关。月球的摆动使月球时而偏向赤道以南,时而又偏向赤道以北。

每过18.6年,月球将有一次最大的向北的偏斜,科学家们称之为月球的极限偏斜。他们发现1933年、1953年和1971年的强震正是发生在月球处于其最大偏斜的这段时期,而其它的大地震也都发生在接近于这个最大偏斜时期。下一次月球的最大偏斜时间是1987年11月,他们相信南加利福尼亚在1987年前后很可能发生强地震。事实结果:1987年10月1日,洛杉矾发生6.2级地震。

从我国河北沿海发震时间与当地高潮时刻的关系也可以发现,月球对地球的影响,还应包活诱震在内。

⑤地球自转与地震。1976年上半年,我国监测地球自转速度和方向的台站的观测图象上突然出现明显的起伏异常现象。这情况一结束,发生了唐山7.8级大地震。这一自然现象促使人们去探索地球自转和地震的关系。

众所周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进行着不均匀的自转运动。由于自转的不均匀,造成地球两极向赤道推压,或自赤道向两极拉伸。在这种情况下打破了地幔物质的平衡状态,产生差异运动。这种作用和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导致了地壳的不同块体受力的差异。块体运动的变化,使一些地区应力场发生变化,从而又影响地球自转的速率。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已被许多观测记录证明。1956年月23日,地球自转速度发生瞬间变化,日长增加9、7毫秒;1959年7月21日,日长突然延长0.85毫秒;1972年8月初,日长又发生延长变化。有关资料统计,本世纪以来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时段是:1902——1935年,1949——II1962年以女口快为主;1936——1948年、1963——1972年以减:侵为主。在1900—1979年的0年间,地球自转加快为46年,减慢为34年。加快年份大陆各分区发生6级以上地震59次,减慢年份发生6级以上地震28次,发震概率则分别为57%和43%。

此外,地震也有日变化(周期)。

⑥气象与地震。干旱与地震的关系前面已有论述,即干旱是地表皮肤病,而地震则是皮肤病的根源。此外,暴雨也与地震有关。撇开历史上雨涝后往往会有地震的记载和传说不谈,仅就近年的大震来看,这种事实是屡见不鲜的。如1976华唐山大震的前一年,震区下了一场罕见的大暴雨,中心雨量接近500毫米。更有甚者,内蒙和林格尔强震前两年,当地下了场雨量达600毫米的特大暴雨。而1966年邢台大地震前二年多,华北平原发生了以震区为中心的特大洪涝。

据初步统计,我国自解放以来大多数大震有这种涝一一震现象。从涝到震间隔有

几个月或一二年之久,并且其间还有小震活跃现象,其时间序列特征是大降水一小震活跃一大震。正是这种非“立竿见影”式的时间滞后效应提供了降水与地震关系的线索。因此,有必要介绍一下水在孕震过程中的作用。

经过实验发现,岩石浸水后由于物理化学作用,其强度大为降低,据此形成了有效应力理论,即若提高岩石孔隙水压,能降低其有效应力,导致岩石抗剪强度减弱。后来在野外进行人工注水和抽水的试验证实了这个理论。当抽水时,随着断层面逐渐缺水,导致岩石强度增加和摩擦力的增大,因而断层被“锁住”,地震活动的水平随之下降到几乎停止。而注水时,随着孔隙水压的上升,超过某临界值时,断层蠕动“复活”,地震重新活跃。

水文地质学表明,水在地壳岩石圈中平均可下伸到20多公里深处。通常把从地表到20公里处这一层称为水圈。而我国破坏性地震多数为位于水圈的浅源地震。问题在于孕震过程中是否会缺水,以及大气降水又怎么进入地下到达震源7这是由于我国大陆地壳不是完整的和均匀的,而是被断裂分割为大小不等的块体的缘故。在巨大地应力作用下,这些块体彼此挤压和扭动。如果块体之间处处都能顺利蠕滑,那就没有地震的发生。但事实上,有些地段介质较完整、强度较高、块体互相咬合得饺紧、摩擦力较大,对滑动起锁住作用,因而可以积累应力,称为应力积累单元。而那些介质较破碎、摩擦阻力较小的地段则在应力作用下可以相对蠕滑,因而它不能积累应力,只是把应力转移到积累单元上去,故称为应力调整单元。一个震源要由积累单元和其两端的调整单元组合而成。显然,积累单元的存在决定了震源的位置及震级的大小,而调整单元的运动导致应力局部集中于积累单元,调整单元运动的快慢与否决定了孕震的时间进程。由图可见,调整单元的两侧决体相对蠕滑形成了压缩区和拉伸区的象限分布。在拉伸区,由于岩石孔隙扩张,即使原来充满水也变为不饱和;在压缩区,应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岩石会产生微裂隙,伴之以体积非弹性扩大,‘这现象称为“扩容”。新产生的微裂隙是无水的,因而压缩区也变为不饱和。孕震区逐渐进入缺水的状态。当孕震进入晚期后,随着调整运动的加速,压缩区和拉伸区范围愈来愈大,地下水的动态平衡也受到愈来愈大的破环,震源缺水状态也愈来愈严重。根据有效应力理论,这导致岩石强度增大和断层面抗滑阻力的加强,矛盾终于向相反方向转化,即调整运动受阻,孕震过程进入“相持”阶段。如果在这前后,调整单元上适逢有大降水,那么,由于调整单元本身就是介质较破碎的断裂带,是雨水进入地下深部的最好通道,因而雨水可直渗而下。当然,雨水的渗透毕竞不同于瀑布奔泻,而是需要时间的。调整单元得水“复活”后,即表现为小震

的活跃。由于这时已进入孕震时期,调整单元以更快的速度把应力调整到积累单元使震源进入不稳定状态直到发震,这也是需要时间的,它可以说明上述大降水一小震一大震的时间序列特征。水库地震也有蓄水一小震一主震的时间序列特征,而且其滞后时间也多为几个月到一二年。

当然,如果调整单元上没有大降水,那么水也能由正常的降水水以及由邻区向震源缓慢渗入,但孕震时间因此而会延长。

⑦地震诱发地震。有人研究认为,陆地上的地震能在数十年后引起海洋地震。他们研究了从1600年开始有可靠记录以来在日本东北部和附近的太平洋海域记录到的所有主要地震后,发现一次陆地地震的冲击波缓慢地穿过地球地幅软的粘性层。一些大的陆地地震所产生的冲击波以平均一年5,6公里的速度向外传播,当这些脉冲击波在海底传播到地质断层时,便引起海底地震。她们还发现,海震平均在相应陆地地震的36年后发生,发生地点距陆地地震200公里远

(3)人为诱发因素主要包括:

①核爆炸引起地震。据报道,仅美国1968年完成的地下核试验,就引起1万次余震。l 976年内华达核试验后几分钟,危地马拉地震死亡几万人。1985年法国在穆鲁尼亚一个环形珊瑚岛上进行威力很大的该工程,核试验刚结束,墨西哥发生了强烈地震,此后危地马拉、哥斯达黎加、波多黎各相继发生了一个强度较弱的地震序列。其原因在于核试验时,地下冲击波使岩石产生了大量裂缝,这些裂缝有的长达4—5公里。这种诱发地震多数发生在核试验地区之外即相邻地区而不是之内。

②水库诱发地震。

水库蓄水后对库区附近地震活动的影响,目前巳发现有如下三种情况:其一是未诱发地震的占绝大多数,其二是已诱发地震的。据资料证实,当今世界上已诱发水库地震的有近百处(我国有13处),仅占水库总数的千分之几,其中震级达4.5级以上的30处(我国防4处),6.0级以上的有4处,它们是1962年3月19日中国新丰江水库6.1级地震,1963年9月23日赞比亚和津巴布韦交界,的卡里巴水库6.1级地震,1966年2月5日希腊的克里马斯塔水库6.3级地震,1967年12月10日印度柯伊纳水库6.5级地震;其三是抑制地震的,这更是极个别的情况,目前仅发现巴基斯坦的塔贝拉水库、美国的弗莱明峡、格伦谷、安德森水库及我国台湾的曾文水库属此情况。第二种情况对国民经济影响最大,下面主要谈谈水库诱发地震的特点。

第一、烈度高震感强这主要是因为水库诱发地震的震源较浅,深度一般小于

5公里,甚至有的只有几百米。比如我国湖南邵东的南冲水库地震只有2,8级,其震中烈度就达六度;浙江的乌溪江水库地震,震级2.8级,震中烈度达五度,都远远超过相同震级的天然构造地震的烈度。即使只有l级左右的地震,震中区的人们也能普遍感觉到,并常伴有强烈的地声。

第二、地震分布集中在水库影响区虽然在水库地震活动的不同阶段,其分布有迁移现象,但基本部是在水库淹没区及其影响区范围之内。一般在坝区、深水区相对应的库岸附近,特别在基岩裸露的峡谷地段地震较多。

第三、地震活动与水库蓄水过程及运笛有密切关系一般水库蓄水后1—2月内开始发现有微震活动,1—2年内发生主震。而地震活动起伏与水库水位的变化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这种相关关系十分复杂,不同的库区条件其规律亦不尽一致。多数是在水库水位猛烈上升时,地震的额度、强度增加,下降时减弱。但也有相反的情况,水位下降过程中地震反而增强(如苏联的努列克水库)。

第四、有丰富的前震序列水库地震有两种序列类型,一种是主震一余震型;一种是震群型,不管那种序列类型都有丰富的前震。

正因为水库地震的烈度高、震中距离坝区近、与水库的蓄水过程和运营情况有密切关系,所以常常威胁水利枢纽工程的安全,成为诱发地震中数量多、能量高、危害最大的一种。

人工注水诱震。主要是指人工抽液、注液而诱发的地震,包括油田注水、高压注工业废液等活动。美国得克萨斯州与溪斯油田于1925年发生一系列地震(烈度3—4度),是国外较早诱发地震的震例。本世纪30年代,美国西部几个油田的开发也曾引起了一系列的小震活动(如加利福尼亚州的威尔明顿油田、得克萨斯州的南休斯顿油田等),并伴随着地面沉降及断层复活现象,人们才认识到石油开采过程也可诱发地震。

我国任丘油田1975年开发,1976年注水以后诱发了一系列地震活动,1979年5月26日发生3.9级地震。1986年9月一1987年2月任北油田发生了罕见的震群活动,震感强烈,局部建筑物出现裂纹,引起了石油系统和地震部门的重视。经过认真分析,认为震群活动系注水诱发地震,于是采取了停止注水和减少注水的措施,震情才得以缓和。

3.世界地震分布规律

从全球地震及火山分布与板块构造的关系图上可清楚看出,大地震主要沿着全球板块边界集中分布。

(1)环太平洋地震带西文从太平洋最北部的阿留申群岛起,向西经堪察加半岛、干岛群岛到日本;至此,向南绕菲摔宾板块分成东西两支,西文经疏球群岛、台湾、菲样宾和冰拉威西;东交经小笑原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到巴布亚新几内亚、新赫布里底群岛,而后经新西兰与南太平洋洋脊汇合。东支由阿留申群岛向东,经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亚、墨西哥、加勒比海以东,向南经秘鲁到智利。环太平洋带上分布着全球大部分浅源(地下70公里)大地震和中源(地下70—300公里)地震,以及几乎全部深源(地下300一700公里)地震。这里浅源大地震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球浅源地震总释放能量的75%;中、深源地震,占全球中、深源地震总释放能量的90%左右。其中尤以日本、堪察加半岛和智利一带为最强烈,这里不仅集中着大量浅源地震,而且中源、深源地震也很活跃。在整个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中源地震分布比较普遍,深源地震多分布在西太平洋一些地区,如我国的吉林省也有深源地震。全球地震的最大深度约达700公里。中源、深源地震分布,大多依次倾向大陆一侧,只有台湾南部和新赫布里底群岛的中、深源地震倾向海洋一侧。中源、深源地震与浅源地震一起,构成倾斜的震源带,称作板块俯冲带。俯冲带酌倾角有的很陡,如马里亚纳群岛和澳大利亚北部的震源带;有的倾斜很缓,如自日本海沟向我国吉林省延伸过来的震源带。中源、深源地震是在岩石层板块进入软流层后,由于板块的巨大厚度,使之难于被全部熔融而保持了一定的刚性,巨厚的岩石层板块,在俯冲运动中遭受破裂而产生地震。

(2)欧亚地震带又称阿尔卑斯一喜马拉雅地震带,它经印度尼西亚、缅甸、喜马拉雅山、帕米尔高原、伊朗、小亚细亚、巴尔干到意大利。这里分布着除环太平洋地震带以外的大部分浅源大地震和其余全部中源地震。浅源地震的能量约占全球浅源地震总能量的20%左右,中源地震约占11%。自有近代地震仪器记录以来,这里仅观测到一次深源地震,就是1954年3月29日发生在西班牙南部,震级为5级,震源深度在600公里以上。这一地层带上的中源地震,在某些地区比较集中,如缅甸西部、兴都库什山、罗马尼亚的弗郎恰、爱零海、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北部等地区。浅源地震多分布在板决碰撞带南北两侧一个相当宽(达1000多公里)的范围内,这和环太平洋带上的地震分布,在一个较窄的地带上有着显著的差别。在整个欧亚地震带内,地震活动员强的地方,当推喜马拉稚山脉东西两侧的阿萨姆地区和帕米尔高原,这里的地震不仅额度高,强度也大。如1897年和1950年分别在印度阿萨姆和中国察隅一一墨脱一带,发生高达8.6级世界罕见的特大地震。

(3)裂谷带是现代地壳张裂的地带,也是地震活动的另一地带。地震活动主要

集中在裂谷带内,离开裂谷带则很少;震源深度均在30公里以内,没有中源和深源地震。裂谷在大陆、海洋和陆、洋过渡地带都有。大陆裂谷,包括东非、贝加尔、莱茵和美国的盆地山脉等裂谷带,这些都是大陆内部地完破裂的地方,常与第四纪火山,甚至近代火山相伴随。东非裂谷带中,地震活动最强的是西裂谷带,它在20世纪初,有过强烈的地震活动,19l o年在坦噶尼喀湖南部发生过7.3级的地震。近年来,这一裂谷带上只有6级左右的地震,且都集中在卢旺达一带。苏联贝加尔裂谷也是大陆内部有名的地震带。本世纪最大的地震,是1957年发生在贝加尔湖东北端的7,5级地震。欧洲莱苗裂谷的.地震,活动性不高,近200年来,最大的震级达6.5级。盆地山脉裂谷是美国西部的重要地震带,历史上发生过多次7—7,5级地震。

海洋裂谷,包括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中的海岭洋脊部分。它们是近代地壳扩张的地带,地震大部发生在洋脊附近或转换断层处,成狭窄带状分布。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岛也是大洋中的裂谷,这里大地震不多,有现代火山活动,其中许多小地震的发生直接与火山活动有关。

陆、洋过渡型裂谷带,包括亚丁湾、红海等地区,这类裂谷带内,地震强度不高,最大震级约为7级。

(4)其他地区大洋盆地内部,是由年轻的(约85—25百万年)刚性强的海洋地壳组成,除上述洋脊弱震带外,内部几乎很少发生地震;大陆内部,如加拿大、巴西、西伯利亚、北欧、阿拉伯和南极等地,它们多系古老的(约2500万年以前)岩石组成的大陆地壳,这里很少或几乎没有发生大地震。以格陵兰和南极大陆为例,经过20多年来的观测,虽在格陵兰和南极大陆边缘记录到几次4.5级以上地震,但在大陆内部一次也没有观察到。除了岩石古老因素外,还在于巨厚的冰层。格陵兰全土约有80%的面积是厚冰,南极大陆也有约90%的厚冰,冰层厚度都达3000米以上,由于这层厚冰的压力,冰层底部变成接近融点状态。1969年在南极的钻探,发现2164米深处有水。另外,因为冰层过重,在垂直方向引起强烈压缩,相反,应变被分散掉了。由于这些原因,在厚冰层下面不易产生地震。在有些大陆内部,虽然也是由坚硬的大陆地壳组成,但由于内部破碎,分布着众多断层,这些断层后来又重新7舌动,因此容易发生大地震。这类地震称板内地震,如中国的华北地区、蒙古杭爱山区、涣大利亚、印度和美国东部地区。这些地方的地震分布零散,频度低,但强度高,有时会发生8级,甚至个别大于8级的地震。

(5)时间分布规律地震活动在时间上的分布规律性,正是地震学家探索的一个

重大问题。为了使读者对全球地震活动有个大致的了解,同时考虑到对人类危害最大的是浅源大地震,这里选用震级等于和大于7.7级的巨大地震进行统计作图。自1900—1985年的86年间,全球共发生7.7级以上地震359次,平均每年发生约3。2次,少数年份没有,1970年云南通海地震和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震级为7,8级,也载入此巨大之列。因中表示本世纪初,全球巨大地震的次数较多,这可能是当时仪器观测的水平不高,测定震级有偏高的情况。总的说来,本世纪全球巨大地震每年的发生次数,并没有出现特别多的年份。自1966年到1976年期间,我国接连发生许多大地震,只是在1970年前后,全球的地震活动出现略高现象。唐山地震以后十年来,全球地震活动相对偏底些,在这期间,我国地震活动水平和全球地震活动水平大致相适应。

4.近年世界地震活动特点

(1)1986年根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1986年全球发生7级以上地震7次。最大震级为8.1,包括两次中源地震,能量释放总量为1.5431015T。极低的频次和较低的能量释放表明,自1979年以来全球地震活动的低水平进入第8个年头。

强震活动仍主要位于环太平洋带,尤其在北带和南带上,5月8日阿留申地震是该地区20年以来最强烈的一次活动。11月15日台湾花莲东地震终于打破该地区l 978年以来地震活动的平静状态。

(2)1 987年该年全世界发生重大地震76次,稍少于1976年的79次(重大地震是指震级至少为里氏地震强度6.5级或造成伤亡或相当大破坏的地震)。因地震死亡的人数超过1000人,为1976年以来的最高数字。重大地震中有l 0次发生在美国或近海水域,其中最强的一次是10月23日发生在阿拉斯加海湾的7.6级地震。破坏最严重的地震是3月发生在哥伦比亚、厄瓜多尔边境,强度为里氏6.9级。这次地震使1000人丧生,20000人无家可归。其次是发生在印尼蒂汉的地震,至少有37人死亡,38000座建筑物遭破坏。

(3)1988年本年全世界发生7级以上地震16次,其中喜马拉雅地震带发生l 5次,另一次发生在西太平洋地区。与1987年相比,不仅地震次数增多,而且多集中在人口积密区,死亡入数多,仅苏联亚美尼亚地震和中国云南地震,就使25260多人丧生,远远超过丁1987年的1000多人。5.主要地震国家的地震研究预报情况(1)日本日本是世界上地震最频繁的围家,其所占面积不到全球表面积的o.5%,但释放出的地震能量却占全球地展总能量的10%。日本人的旧三伯(爸爸、雷电、地震)和新四伯(交通事故、地震、火灾、艾滋病)都有伯地震。因此日本对地震研究十分重视,大地震预报技术开

发已列为日本优先研究的科研项目。

早在1960年,有关专家就讨论地震预报问题,并决定成立专门研究小组,1962年这个小组提出初步方案,以十年的时间,集中力量,累积必要的基础资料,主要包括大地测量、地壳形变观测、地震仪器观测、地震波速度分析、活动断层的调查相测量以及地磁、地电观测等方面的资料。每项工作都规定了指标和进程,例如大地测量,是在全国范围内,每五年进行一次水准测量,每十年进行一次三角测量。1964年,在新泻日本海岸边发生大地震(M=7.5),现场现象使人们注意到:①有些建筑物完整无损地卧倒下来,说明单靠预防远不够,须有预报,才可使人摆脱危险;②事后查明新港市区的水准点早巳发生高程变化,这证明地震是有前兆的。1965年又在松代出现举世少有的地震群,使日本全国震惊,民众殷切要求地震科学工作者作出预报,于是根据上述方案,正式提出了预报研究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1965—1969)是根据十年研究方案加以拓大订制的,经政府批准,正式列入国家预算。

计划一开始,便集中力量研究松代地震群的问题。当1966年震群活动达到高潮时,曾根据各种观测结果估计了较大地震发生的大致时间、地区和震级,第一次由官方发布了警报。这在日本地震历史上是创举,后来果真发生了5级左右的较大地震。1968年,在太平洋日本悔沟的内侧,十胜冲发生大地震(M=7.9)引起很大津浪(海啸),日本本州和北海道南部广大滨海地区遭受严重破坏,而事前一无所知。于是将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修订,是周新五年计划(第二个五年计划)。

第二个五年计划(U69—1973),其特点是进一步拓充仪器设备,加强各项观测工作,并指定东京及其周围为特定地区,集中更多力量进行各项观测研究工作,以期首先实现地震预报。为了将各部门的成果能够迅速集中和及时交流会商,还设有“地震预报联络会”。从1969年至l 973年,核计划进行了很多工作,特别是在相模湾周围南关东一带,用多种方法进行了试探,其中包括海底地震观测,但总结各方面的结果,却不见有所突破。于是提出了第三个五年计划。

第三个五年计划(1974—1978)是在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础上经过多方讨论制成的,其目的是要最终(1978年底)实现地震预报。根据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工作经验,观测仪器的精度尚不足以应付最微小的异常活动,因此,仍将提高仪器的灵敏度,建立更好更完善的观测系统列为本计划的重要项目。工作重点地区还是在与东京相连的南部关东一带,即第二个五年计划规定的特定区。

第四个五年计划(1979—1983)。1980年5月,制定了地震防灾对策强化区的地震

对策紧急整备事业的国家财政特别措施法律(地震财特法)。关于地方公共团体等在地震防灾上应急整备的费用,采取国家担负或按比例补助的特例和国家财政上的其他特例措施。这个法律是到1985年3月31日止的限时法。但是,估计在限期内完成事业是有困难的,所以,在1985年作了修正,把该法的有效期限延长至1990年3月31日。

第五个五年计划(1984一1988),有计划地推进加强长期预报观测研究,充实以观测强化地区等为中心的、有效于短期预报的观测研究,以及地震发生机制的研究。

为进行地震观测研究机关的情报交换,以及进行情报的综合判断,在1969年设置的地震预报联络会上,指定2个地区为观测强化地区,8个地区为特定观测强化地区根据设在中央防灾会议内的专门委员会的研究,于1979年8月指定了静岗县、神奈川:县、山梨县、长野县以及爱知县这6个县170个市、镇、村、地区(由于市、镇的合并目前为169个市、镇、村) 作为地震防灾对策强化地区判定会在判断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大时,气象厅长官则要向内阁总理大臣报告地震预报情报,接到报告的内阁总理大臣认为有必要实施地震防灾应急对策时,内阁会议决定公开发布警戒宣言,并呼吁强比地区内的居民等采取警戒态势,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要设置警成本部。警戒宣言和地震预知情报,通过国家、都、道、县、府、市、镇、村以及电视台、广播台等方法迅速传达到地区的居民。

据报道,日本首相主持的政府防灾委员会会议宣布,日本正式预报20年内东京地区将发生7级地震。1987年9月,日本科学家作出预测,到2007年突破地震预报难关。

为了减少地震损失,日本研制了许多抗震建筑,其中消震大楼就是一例它是根据地震冲击不能波及停泊船体的原理,采用在地震波传到建筑物之前就把它吸收掉的安全工程法,在地基上设置了铜弹簧装置和将特殊橡胶与铁板叠成蜂窝夹层结构的“隔离层”,并把两者组合在一起,再象叠故箱子那样逐层建造消震大楼。

为了试验大楼的消震能力,对它进行了一项类似关东大地震那样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即使象关东大地震那样强烈的地震,该建筑物也丝毫无损,甚至连室内的家具和架子也未翻倒,而该大楼的造价却稍低于一般的抗震建筑。

日本地震灾害频繁,早在1877年,东京医学院的法语教师保罗梅特博士发表了《房屋总括保险论》,提倡各种灾害造成房屋破坏的国营保险。以后,人们要求实施地震保险的呼声越来越高。

1944年4月至1945年12月期间,根据“战时特殊损失保险法”,日本曾实施

过国营地震保险,但只不过短暂的一年半时间。2.:

1952年,日本损失保险业开始了地震、火灾、风灾的民营保险研究。1964年6月16日新涓地震,日本保险业趁此机会一举实观了地震保险。1966年5月,日本公布了地震保险有关法律,并于该年6月1日起实施。

自1966年实施地震保险后,地震保险制度几度修改,逐步完善。现行的地震保险制度是l 980年7月1日修订的。

日本目前实施的地震保险分两种情况,一是以住宅和家具为对象,二是以工厂、仓库、事务所、店铺等建筑物和机械设备、原材料、制品、商品等为对象。两种不同情况的保险分别采取不同的保险制度。.’

以住宅和家具为对象的地震保险,称为家什物件地震保险,在日本称为地震保险,其目的是保证国民生活安定。家什物件地震保险委以民办,根据1980年5月24日第59号有关地震保险的—法律运营。

以企业为对象的地震保险,称企业物件地震保险,它是由火灾保险扩大担保来进行的。它不接收政府舶援助,纯以民间经办。

(2)美国从1958年开始,美国为了侦察核爆破试验,大力开展了地震观测监视工作。在所谓“维拉计划”内,建立大小台阵观测和全球性地震观测系统,大大丰富了世界各地地震活动性的资料,并促进了观测技术的大发展,推动了地震预报的研究。早在1958年,美曾在一次专家小组会议上提出过一个包括20个专题的地震研究计划。1964年3月,阿拉斯加发生了大地震(M=8.5),首府安科雷季是一个新建都市,主要建筑物都考虑了抗震问题,但仍未免于破坏,震中地区及其附近出现大规模的地面升降,并引起津浪,冲刷了北美西海岸城市。这次地震造成的灾害引起白宫朗注意,遂在总统府科技办公厅属下成立了一个专家小组进行专门研究。一年之后,1965年9月,这个以普勒斯为首的小组提出一个地震预报与地震工程研究的十年规划。内容很广泛,包括地震的物理基础研究、地震工程研究、地震现场调查及研制新技术装备,即发展檄震仪、倾斜仪、应变仪、地磁仪及良动控制和集中数据处理等。初期拟在加利福尼亚一内华达和阿留申一阿拉斯加两个强烈地震区进行试验性的观测和研究,特别是在沿圣安德烈斯断层带设置多种性能的仪器观测点,组成监视系统,集中试探。

1965年,美国地质调查所即在加利福尼亚地震区,设立了“国家地震研究中心”,专门研究地震预报问题,并特别着重研究断层活动、人工注水等引起的地震及有关问题。几年间由于地震侦察工作的需要,仪器观测技术,包括遥测、数据处理各方面,

发展得特别快。7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机构和实验宣(主要在加利福尼亚和纽约等地)对于地震预报理论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并试图预报一些小地震,亦获得成功。美国人民一直担心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还会重演,遂于1973年,将全国固体地球科学研究机构作了调整,制定了一个统一的“震害降低研究计划”,1974年开始执行,年度预算为2000万美元。其中地震预报和控制为此计划的主要研究项目之一,约占全部预算的l /4,由中心统一承担,然后将具体研究课题分配到各大学各专业机构或试验室并给予必要的经费,分头进行研究。

此后10多年来,美国政府以及工业、商业和科学界就认识到,地震研究除了震源机制和预报两方面外,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地震工程。按照国家计划,需要建立一个致力于地震灾害减轻研究的协调和综合机构,旨在促进地震工程的技术交流和高层次教育。于是,作为国家地震灾害减轻计划成员机构之一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以500万美元的资助,于1986年9月16日成立了美国国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该中心设在布法罗纽约洲成立大学,此外,它还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列海大学等相应的地震工程研究实验室和观测站。而学术研究活动几乎遍及全美国,涉及地震工程研究的各个部门。

1987年10月1日美国洛杉矶市发生的里氏6.2级地震,仅有7人死亡,1500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只有1.25亿美元,象洛杉矶这样近700万入口、凶民生产总值占美国的9。1%的国际性大城市,而且义位于圣安德烈斯断层带地震活动区内,地震的损失这样轻,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索。

美全国科学院一份报告指出,10月1日的地震说明,如果不是因为最近几十年做了众多的各种淮备,人们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可能要增加上干倍。例如,70年代美园地质调查局组织了一项关于洛杉矾地区地震灾害区划的研究报告中曾预测未来一次中强地震如果在傍晚发生可能使2.3万人丧生,9100人受伤,财产损失达690亿美元,稍后的一项预估可能达到千亿美元。这是一种综合的有可靠依据的中长期预报。虽然强烈地震的发生不可避免,但通过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并采取长期的防震准备和应急措施,可以大大减轻损失。

根据长期的、短期的和应急计划的安排,洛杉矶市政府承担了一系列组织领导和管理工作,动员政府各部门、公共事业、社团和群防组织定期检查防灾意识和行动措施的落实方案。就在地震发生的前几个月,洛杉矶市政府组织了第二次国际地震会议,同时宣布了1987年4月为加利福尼亚州的防震月,对公众进行防震重要性的教育,并鼓励

社区内的一切人员落实具体措施,以减轻破坏性地震造成的损失。还需要指出的是,洛杉矶市是美国50个州中较早编制出城市抗震防灾计划的17个城市之一。在计划中规定了减轻灾害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提供了地震区划、地震危险性分析、震害估计等基本资料,并规定长期和应急的防灾准备措施。

1985年,美国地质调查所发布预报说1993年前,将有一个5级地震发生在蒙特雷郡的帕克菲尔德。这个预报被誉为“美国第一个公开的地震预报”。木区大约每22年发生一次6级左右的地震。美国地质调查所、加州采矿局和地质局巳在那里安装了高精度的地球物理仪器,其中有能够观测帕克菲尔德附近的虽轻微的地球活动的激光仪。这些仪器是专门用来捕捉未来地震的前兆的。

(3)苏联 1948年l 0月5日阿什哈巴德(上库曼加盟共和国首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地震(M=7.25)破坏,1949电苏联乃正式拨款,在科学院设立地震工作委员会,开始大地层研究,提出地震预报的课题。1953年制定了研究计划,内容包括震前现象的模拟探索、水准测量、地倾斜及相关的地球物理现象观测等工作。此计划没有全面执行,只在测震、地展区域划分和抗震工程方面做了一些研究。比较突出的是1954年成立塔吉克综合地震考察队,以塔吉克加盟共和国的加尔姆强烈地震活动区为试验基地,设置观测台网,进行综合研究。1960年又提出较为全面的研究计划,共分以下八大项:①全国一般性地震活动的研究;②有关地震活动的地质、地貌特征的研究,③强震的地壳物理条件的研究;①地球深部构造的研究;⑤各地震区发生地震的详细调查研究;②地震对建筑物破坏的研究;⑦地震区域划分的研究及编制地震活动团;③地震前兆现象的综合分析和地震预报研究。

该计划包括的研究项目也只进行了其中一部分。在1967年的一次座谈会上,一些科学家仍认为目前还没有条件作出关于地震时间的预报,还有持于广泛搜集、积累有关资料,并需要特别注重地震波的传播及震源物理等方面的基础研究。

虽然如此,苏联的地震预报研究工作,在有些地方还是连续进行着,还选取了l0个区域作为地震预报的实验场,其中以下三个地区更为重要。①加尔姆。这是一个地震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区,位于塔吉克加盟共和国的西天山与帕米尔之间。自1954年,作为地震预报研究的一个试点,开展了综合研究。在震情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地震活动的全部过程,结合本地区地质构造特征,研究地震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标志,寻求地震前兆,作为预报依据,所谓谢苗诺夫波速异常法,就是从这里首先总结出来的。

②堪察加。这里地质背景是岛弧构造,包括干岛群岛,属于太平洋地震带上的强烈地震

活动区。自1965年,开始地层预报研究,它的主要项目是研究大地震发生的周期性、填空性并开展微展观测、地电异常观测、波速异常观测等工作,在此基础上,还要将结果综合分析研究,以求得预报的依据。⑧塔什干。塔什干附近区域地震活动并不很强烈。1965年发生一次较强的地震,经过调查,发现震中区泉水的氡含量变化与地震有密切关系。l 967年再次发生地震,氡含量又发生类似变化。于是引起入们的注意,认为氡是从地震断层缝里出来溶入于地下水的,它在水中含量增加当是地震前兆,可以作为预报的依据,从而观测水氧变化发展成为地震预报手段之一。至1988年,全苏地震台网有三级:①试验场性质的地震台700一800个,能记录2.8级以上的地震;②加盟共和国性质的台站400个,记录3级以上地震;⑨全国共有70个基准台,负责记录4.5级以上的全国地震,兼管北高加素的地方台。资料传到奥布宁斯克中心,统一汇编出目录。

6.地震对策

(1)地震对策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古代地震对策阶段。远古——19世纪近代地震学开始之前。处于蒙昧状态,断天由命完全被动。

②近代地震对策阶段。近代地震学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中期。从蒙昧到科学性,积极抗衡。用科学手段预测地震,最早是美国科学家哈利.里德在1910年提出的。

③当代地震对策阶段。60年代中期至今,向自由王国发展.苏联1971年、美国1973年正式预报地震,我国1975年海城地震预报成功。日本宣布到2007年突破地震预报难关。

(2)地震研究预报趋势包括三个方面。

①从太空观察地球,利用现代化及卫星手段,监测地球外部变化预报地震。

②向地下深层进军,了解地内物质运动规律。

③综合手段更为重要。依靠单方面因素预报地震的可靠性比较差,由此又产生了许多新的理论,特别是中医理论。经络理论等吏被人重视。

目前,我们进行地震预报研究的前兆手段,多是采用微观解析的方法。在最近几十年内,某些前兆手段的精度已经提高了几个数量级,但并没能带来地震预报的突破,可见微观解析方法所从属的理论具有局限性。因此我们认为还可借鉴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中医理论的基础是整体现念。中医认为,个体是个整体有明显的层次,人体内脏和体表各组织及器官之间都是有机的联系,彼此不可分割。基于这个整体观念,中医提出,在临床诊断中不应只着眼于疾病的局部症状而忽视其他部分所受的影响,不应重视共一发病因素而忽视其他因素。按照“扶正祛那”的施治方针,一方面要切除病邪相改善病况,另一方面要调理病人的生理机迎,增强其自然的抵抗力,以恢复健康,运用这个理论以及随之建立的一整套辩证诊治法则,中医可以不要微观分析数,如血据的含量、咀固醇的指标,也不要心电图、肺透造影等实验室图象,就使发生了障碍的人体得以恢复正常。

微观解析方法产生于西方,它带来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在数理化等领域中,由于研究对象是个别的运动形式(如机械运动、化学运动等),具有实验室可区复性以及系统的封闭性,微观解析方法是很适用的。但是在天、地、生研究领域,研究对象却是一系列互相关联和互相转化的运动形式,如天体史、地球史、生物史等等,包括多种运动在不同时空层次上的不同组合。这时,微观解析的方法就显出了局限性。而中国古代的中医理论,就显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认为,今后的地震科学研究,一方面应该在前兆手段的监测和地震孕震理论的研究上继续定量化和数字模型化;而另一方面,也应加强宏观的综合研究,加强大气中场、宇宙环境、动植物异常、电磁波、人的特异功能对地层的感知等方面的研究。应以系统性、整体性原则为基础,综合研究能量、物质、信息的传输和交换,以掌握系统的内部规律。微观解析和宏观综合两者互相配合,取长补短,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地展,有助于地震预报水平的提高。

(3)动物异常与地震据研究,地震前兆有300多种,约有100多种动物震前有异常反应,较为普遍、人们能观察到的主要有狗、鸡、鼠、蛇、乌、鱼、猫、猪和大牲畜9种。这9种动物震前反应出现的时间迟早不同,根据我国情况有如下规律①蛇、鼠、鱼。发生前兆时间相同,震前3天甚至30多天就有反应,海城地震前34天就有反应。⑧鸡、狗。发生前兆时间基本相同,一股在震前1—2天内出现反应。⑦猪及大牲畜。发生前兆时间基本相同,一般在震前l天内才出现反应。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顺藤摸瓜发现蛇等有异常,继而观察鸡、狗是否有异常最后再观察猪等,如果都发生异常,有可能预兆地震的到来。不同动物震前异常的表现不同,鱼类异常有下列特点跳跃:是最普通、最常见的类型。鱼在水面跳跃,是由于受到某种刺激,使鱼处于惊恐状态曲纪果。性情胆怯的鱼,如鲢、鳙震前跳跃反应尤为明显。

土壤地理学课后答案

1 怎样理解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土壤和人的关系?地位及作用:土壤是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部分,处于人类智慧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界面和相互作用交叉带,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境节,也是结合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纽带。P6~P7 土壤与人的关系: 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协调水分、养分、温度、空气等营养条件,向人类和陆生动物提供食物、纤维物质,故土壤是人类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 通过土壤形成发育过程分解和净化人类生存环境中的污染物和废弃物,因而土壤即是陆地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首端,又是维持生存环境质量的净化器。 2 解说土壤剖面中的新生体和侵入体,并说明研究它们的意义。 新生体: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新产生的或聚积的物质称为新生体。新生体是判断土壤性质,土壤组成和发生过程等非常重要的特征。 侵入体:位于土体中,但不是土壤形成过程中聚积和产生的物体。一般常见耕作土壤,是判断人为经营活动对土壤层次影响所达到的深度,以及土层的来源等的重要依据。

3 土壤形态是怎样形成的,研究土壤形态的意义是什么?、 土壤形态指土壤和土壤剖面外部形态特征上,包括土壤剖面构造、土壤颜色、质地结构、土壤结持性、孔隙度、干湿度、新生体和侵入体。 4 人类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和利用土壤? 5 土壤的基本组成是什么?如何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 土壤由固相、液相和气相物质组成。 土壤的三类基本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封肥力的物质基础。 6 结合我国土壤粒径分级系统,简述进行土壤粒径分级的意义和作用? 中国土壤料径分级系统为 <0.001mm为黏粒 0.001mm~0.005mm为粗黏粒 0.005~0.01为细粉粒 0.01~0.05为粗粉粒 0.05~0.25为细砂粒 0.25~1.0为粗砂粒 1.0~3.0为细砾 3.0~10.0为粗砾 >10.0为石块。

土壤地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 1、19世纪提出“矿质营养学说”的是李比希。 2、19世纪70-80年代俄国学者道库恰耶夫提出了土壤形成因素学说。 3、20世纪20年代美国学者希拉格德就受了道库恰耶夫土壤形成因素学说的影响。 4、18世纪以后,西欧土壤地理学派的三个代表学派是农业化学土壤学派、农业地质土壤学派和土壤形态发生学派。土壤发生学的奠基人是俄国的科学家道库恰耶夫。 5、土壤的功能表现为:有肥力及生产性能、缓冲与净化功能。 6、试列举三中复杂土壤剖面:异源母质剖面、埋葬剖面、多元发生剖面、堆叠剖面、人造剖面。 7、俄国学者道库恰耶夫认为影响土壤形成发育的因素有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及时间。 8、土壤是固态地球表面具有生命活动,处于生物与环境间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疏松表层。 9、土壤的特征表现为:生物活性、孔隙结构的介质。 10、土壤剖面指从地面垂直向下至母质的土壤纵断面。 11、土壤圈是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 12、土壤肥力指土壤为植物生长发育供应、协调营养因素(水分和养分)和环境条件(温度和空气)的能力。 13、马伯特创建了美国第一个土壤分类系统。 14、土壤分类专家史密斯建立了标准化、定量化的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体系。 15、土壤地理学是以土壤及其与地理环境系统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它是研究土壤的发生发育、土壤分类及时空分异规律进而为调控、改造和利用土壤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的学科。 16、在绘制自然土壤剖面中,标出各土壤发生层名称并用相应代号表示。 层次国际土层代号 枯枝落叶层O 腐殖质层 A 淋溶层 E 淀积层 B 母质层 C 母岩层R 二、名词解释 土壤:土壤是固态地球表面具有生命活动,处于生物与环境间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疏松表层。 1、土体构型:在土壤剖面之中土层的数目、排列组合形式和厚度,统称为土壤剖面构造或土体构型。 2、聚合土体:在空间上相邻物质组成和形状相近的多个单个土体组成聚合土体。 3、土壤生态系统:指自然界特定地域的土壤生活在其中的生物群落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不断演变,并逐步趋向动态平衡的综合体。 4、土壤圈:土壤圈是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 5、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指土壤为植物生长发育供应、协调营养因素(水分和养分)和环境条件(温度和空气)的能力。包括:自然肥力、人工肥力、有效肥力、潜在肥力。 6、土壤自净能力:土壤自净能力是指对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通过复杂多样的物理过程、化学及生物化学过程,使其浓度降低、毒性减轻或者消失的性能。

自然地理学书本归纳

第二章地壳 第一节地壳的组成部分 一、化学成分与矿物 1.矿物的概念及自然界矿物形成的主要方式 矿物: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物理化学性质的单质或者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 主要方式:气体凝华、液体或熔融直接结晶及固体再结晶作用。 二、岩浆岩 1.依据成因可以将岩石分为哪几类? 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2.岩浆岩的概念及其分类 岩浆是来自地幔的高温熔融状物质,温度一般为800~1200℃,具有较强粘性,主要成分为硅酸盐、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和部分挥发物。当其沿岩石圈断裂带上升侵入地壳时,冷凝结晶形成侵入岩;喷出地壳则迅速冷凝成火山岩或喷出岩。 按矿物组成: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 3.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 结构:①玻璃质结构:喷出熔岩因快速冷却不及而结晶形成的。 ②显晶质结构:岩浆在地下缓慢冷却而形成的 ③斑晶:冷却速度先慢后快形成粗大晶体后形成细粒或微粒晶体即基质从而形成斑状结构。构造:①块状构造:因矿物排列无定向而形成。②斑杂构造:矿物成分、结构、颜色、粒度杂乱排序或分布不均匀而形成。③气孔构造:气体逸出后残留的。④杏仁状构造:喷出岩气孔被次生矿物填充而形成。

4.岩浆岩的主要类型; 依据化学和矿物组成: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岩 依据其结构、构造与产状:深成岩、浅层岩、喷出岩 三、沉积岩 1.沉积岩的概念、成因、特征、主要类型。 概念: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成因:原有沉积物不断被后续沉积物覆盖而与上层水分隔离,有机质在厌氧环境中产生各种还原性气体,碳酸基矿物溶解为重碳酸盐,某些金属元素的高价氧化物还原成低价硫化物,软泥中水的矿物度增加,介质由酸性氧化环境变为碱性还原环境,沉积物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次生矿物,胶体脱水陈化为固体,碎屑经压缩,胶结作用固结为岩石。若埋藏很深,还产生压熔、交代与重结晶作用,使晶体变粗和晶体进一步压固。 基本特征:①沉积岩富有层理,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并有生物化石。 ②沉积岩具有碎屑结构和非碎屑结构之分。 ③沉积岩层面呈波状起伏,或残留波痕、雨痕。干裂、槽模、沟模等印模,或层内出现锯齿状缝合线或结核,均属沉积岩原生构造结构。 主要类型:①碎屑岩类,主要指母岩分化碎屑搬运再堆积后胶结而成的岩石。 ②黏土岩类:具泥状结构,由黏土矿物及其他细粒组成,硬度低。 ③生物化学岩类:多由化学和生物化学形成物组成并主要见于海相或湖相沉积物。 四、变质岩 变质岩的概念及变质作用类型。 概念: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统称变质作用,其形成的岩石即为变质岩。

《土壤地理学》复习重点

土壤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名称解释▲▲▲ 1.土壤(soil):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是成土母质在一定的水 热条件和生物作用下,经一系列的生化物理过程形成的独立历史自然体。(包括海、湖浅水区) 特征:具有肥力、有生物活性、多孔隙结构。 功能:有肥力及生产性能;可更新性和再生性;缓冲和净化功能。 2.土壤剖面(soil profile):从地面垂直向下至母质的土壤纵断面称为土壤剖面。 3.土体构型(profile construction):在土壤剖面之中土层的数目、排列组合形式和厚度。 (也称为土壤剖面构造) 4.单个土体(pedon):土壤剖面的立体化构成了单个土体。 5.聚合土体(poly pedon):指在空间上相邻、物质组成和性状上相近的多个单个土体便组 成聚合土体。(相当于土壤分类中最基本的分类单元-土系) 6.土壤圈(pedosphere):指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联系 体或覆盖层。 7.土壤肥力(soil fertility):指土壤为植物生长发育供应、协调营养因素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8.土壤自净能力(soil purification):指土壤对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通过复杂多样的物理过 程、化学及生物化学过程,使其浓度降低、毒性减轻或者消失的性能。 9.土壤地理学:指以土壤及其与地理环境系统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它是研究土壤的发生 发育、土壤分类及时空分异规律。 二、土壤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⑴关于土壤发生发育、诊断特性与系统分类的研究。 ⑵关于土被结构和土壤-地形数字化数据库的研究。 ⑶关于土壤调查、制图和土壤资源评价的研究。 ⑷关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与土壤圈相互作用的研究。 ⑸关于土壤资源保护及被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 三、土壤地理学研究方法(了解) ⑴土壤野外调查与定位观测研究法 ⑵实验室化验分析与实验模拟研究法 ⑶遥感技术在土壤调查中的运用 ⑷数理统计与SGIS在土壤研究中运用 ⑸土壤历史发生研究法 四、土壤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a)起源:土壤地理学是土壤科学中发展历史最悠久的一个重要基础性分支学科,它最早可 追溯到人类农耕的起始阶段。公元前5~3世纪,中国《尚书·禹贡》篇记述了九州土壤及其等级。《管子·地员》篇论述了土壤与地形、地下水、植物的关系。 b)创建期:土壤地理学奠基人道库恰耶夫(1846-1902) 发表了《俄国的黑钙土》,论述了 俄国广阔草原地带一种松软、暗色的富含腐殖质的土壤特征及其空间分布,揭示了土壤发生与成土环境的密切联系,创建了成土因素学说,即土壤是气候、生物、母质、地形和时间等综合作用的产物。 c)发展期:18世纪以后在西欧逐渐形成了近代土壤地理学。对土壤科学发展产生了巨大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四版 第三章 重点总结

第三章大气圈与气候系统 1、通常把除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它是地球大气的主体,主要成分是氮、氧、氩、二氧化碳。 2、只要发生在最大高度上的某种现象与地面气候有关,便可定义这个高度为大气上界。 3、从观测高度到大气上界单位面积上(横截面积1cm2)垂直空气柱的质量为大气压强,简称气压。气象学把温度为0℃、维度为45°的海平面气压作为标准大气压,称为1个大气压,相当于1.01Kpa。 根据各地同一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值,在地图上用等压线绘出高、低气压的分布区域,就是水平气压场。 气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地面暖区气压常比周围低,而高空气压往往比同高度的临区高。 4、按照温度和运动情况,大气圈可以分为5层。 5、表示太阳辐射强弱的物理量,即单位时间内垂直投射在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称为

太阳辐射强度。 6、在日地平均距离(D=1.496×108km)上,大气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每分钟接受的太阳辐射称为太阳常数。 7、大气获得能量的具体结构为? 1)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吸收。大气中吸收太阳辐射的物质主要是臭氧、水汽和液态水,占大气体积99%以上的氮和氧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微弱。 2)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地表吸收了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能的50%,变成热能使本身温度升高,而后再以大于3um的长波(红外)向外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几乎全被近地面40-50m 厚的大气层所吸收。 3)潜热输送。海面和陆面的水分蒸发使地面热量输送到大气中。 4)感热输送。陆面、水面温度与底层大气温度并不相等,因此地表和大气间便由感热交换产生能量输送。 8、大气获得热能后依据本身温度向外辐射,称为大气辐射。其中一部分外溢到宇宙空间,一部分向下投向地面,后者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略少于以长波辐射放出的能量,因此地面得以保持一定的温暖程度。这种保温作用,通常称为“花房效应”或“温室效应”。 9、把地面直到大气上界当做一个整体,其辐射能净收入就是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地气-系统的辐射能净收入包括地面吸收的太阳总辐射能及整层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能之和再减去大气上界向空间放射的长波辐射能。 10、全球气温水平分布特点? 1)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等温线分布的总趋势大致与纬圈平行。 2)同纬度夏季海面气温低于陆面,冬季海面气温高于陆地,等温线发生弯曲。 3)洋流对海面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影响。 4)近赤道地区有一个高温带,称为热赤道。 5)南半球不论冬、夏,最低气温都出现在南极,北半球最低气温夏季出现在极地,冬季出现在高纬地区。 11、近地面层常因夜间地面辐射降温而形成逆温层(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的现象),称为辐射逆温。较暖的空气流到较冷地面或水面上时,也会形成逆温,称为平流气温。 12、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压力叫水汽压。温度一定时,单位体积空气中容纳的水汽量有一定限度,达到这个限度,空气呈饱和状态,称为饱和空气。饱和空气的水汽压,称为饱和水汽压。饱和水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13、单位容积空气所含的水汽质量,称为绝对湿度或水汽密度。大气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称为相对湿度。 14、湿空气等压降温达到饱和的温度就是露点温度,简称露点。气温降低到露点是水汽凝结的必要条件。 15、水汽凝结条件? 既要使水汽达到饱和或者过饱和(一方面增加空气的水汽含量,另一方面使含有一定量水汽的空气冷却,使之达到露点),还必须有凝结核(少量尘埃、烟粒等)。

自然地理学课后习题第四章

自然地理第四章作业 4-1 1、地球内部有哪两个不连续面?它们对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有什么意义? ①地球内部不连续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莫霍面:在大陆地面以下平均33千米处,1909年由奥地利地震学者莫霍洛维奇首先发现。在这个不连续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古登堡面:在地下2900千米处,1914年由德国地震学者古登堡首先发现。在这个不连续面下,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 ②根据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可以将地球内部圈层分为三个部分:地壳、地幔和地核莫霍面以上的是地壳,地幔位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古登堡面以内的是地核2、地壳结构有哪两个主要特点? 地壳厚度的不均与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状态 3、地壳与岩石圈有什么不同? 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之外,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 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成为岩石圈 4-2 1、组成地壳的主要化学元素有哪些? 根据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自然界存在的化学元素或多或少都能在地壳中找到,其中以氧、硅、铝、铁、钙,纳、镇、钾八种元素的含量最多,共占地壳总重量的97%,其余元素只占3%。 2、什么是矿物?主要造岩矿物有哪些? ①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成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称为矿物。矿物是构成岩石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矿物在地球上的分布十分广泛。 ②目前已发现的矿物有三千多种,其中成为岩石主要组成成分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约有几十种。在造岩矿物中,硅酸盐类矿物和氧化物类矿物合占地壳总重量的90%以上,是构成地壳的主要造岩矿物。就单种矿物来说,长石是地壳中最大量的矿物,其次是石英,二者都常见于各类岩石中。其他主要的造岩矿物还有云母、方解石、辉石、角闪石、橄榄石等。 3、什么叫岩石?岩石可分为哪三类? ①岩石是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产状的地质体。主要由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

土壤地理学 第二章第三章

土壤地理学第二章/第三章 第二章: 影响土壤形成的环境因素: 俄国道库恰耶夫成土学说: 主要观点:土壤成土因素主要有五个 气候、生物、母质、地形。时间 影响土壤发育的五个主要因素: 1、母质因素(不同岩石风化壳) 2、生物因素(不同植被类型:草地与森林) 3、气候因素(影响风化,控制植被生长) 4、地形因素(影响物质与能量的分配) 5、时间因素(控制土壤发育进程) 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的关系: 1.大循环是小循环的基础,也是土壤形成的基础(矿质养分); 2.小循环是土壤形成的核心(腐殖质); 3.大循环大于小循环,自然界会发生水土流失现象; 4.大循环小于或者等于小循环,自然界水土保持。 总之,土壤的形成过程是物质的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过程矛盾与统一。 形成土壤的两个基本作用: ◆风化作用:致密的岩石被破坏,营养元素得以释放,并形成疏松的风化层; ◆生物作用:有机质加入,营养元素积聚。 1)土壤胶体及结构 ①土壤胶体:通常所说的土壤胶体实际上是指直径在1—100 mμm之间的土壤颗粒。 ②土壤胶体的种类 土壤矿物质胶体(无机胶体):次生铝硅酸盐、铁铝化合物 有机胶体:腐殖质、有机酸、蛋白质等 有机-无机复合胶体 ③土壤胶体结构 微粒核:胶核 双电层:内外吸附层、扩散层 2)土壤胶体的性质 ①巨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能 ②带电性带电的原因是什么?电性如何? ③土壤胶体离子交换作用 ④分散和凝聚作用 第一:粘土矿物胶体带电

土壤中粘土矿物胶体一般都带负电荷,其电荷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同晶置换作用 粘土矿物晶质中的一种离子被另一种离子取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改变了矿物质的化学成分,而矿物的结晶构造不变,故叫做同晶置换作用。 晶格破碎边缘带电 矿物质风化破碎过程中,晶格边缘离子一部分电荷未被中和而产生剩余电荷,使晶体边缘带电。 第二:腐殖质胶体带电 意义? 由于腐殖质分子量大、功能团多,解离后带电量大,对土壤保肥供肥性有重要影响。 第三:两性胶体带电,什么是两性胶体? 表面既带负电荷,亦带正电荷的土壤胶体称两性胶体。 两性胶体种类:氢氧化铝、腐殖质等 土壤的离子交换作用是由土壤胶体引起的。 第四章: 美国的土壤诊断学分类 分类单元: 土纲、亚纲、大土类、亚类、土族和土系等六级。 生学分类:以成土因素、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作为发生分类的基础。 第一节冻土 定义:指地表直至100cm范围呢永冻土壤温度状况,地表具有多边形或石环等冻融形态特征的土壤。 包括(冰沼土和冻漠土) 分布:高纬地带和高山垂直的上部。 成土条件 1、气候:苔原气候或高原气候; 低温、低蒸发、水分饱和、永冻层。 2、植被:苔藓地衣为主; 多年生、旱中生草本植被、垫状植被。 3、冰川地形; 4、母质差异大。 成土过程 1.具有泥炭化成土过程 2.具有潜育化成土过程 土壤性状

土壤地理学第一章

土壤地理学绪论/第一章 1.土壤剖面:自地表直至母质的土壤纵切面 2.单个土体:它是土壤剖面的立体化,是土壤类型基层单元的最小体积单位。 3.聚合土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土体所组成的群体。 4.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 5.土壤肥力 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水肥气热的能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6.土壤生产力 土壤在一定的管理系统下能生长某种植物或植物系列的能力。 原生矿物 是指土壤中各种岩石只受到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而未经化学风化的碎屑物,其原来的化学组成和结晶结构均未改变的矿物。 次生矿物 定义:原生矿物在风化和成土过程中新形成的矿物称为次生矿物,它包括简单盐类、次生氧化物和铝硅酸盐类 次生矿物的分类: 1)简单盐类:碳酸盐、重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等。 2)次生氧化物(类型及其特性) 氧化硅类:土壤新生体(蛋白石-玉髓)。 氧化锰类:土壤新生体,使土壤具有金属光泽。 氧化铁类(包括氢氧化铁):种类较多,使土壤染色:红色、砖红色、棕色、黄色氧化铝类(包括氢氧化铝):调节土壤的酸碱平衡,起到“两性胶体”的作用。2)次生铝硅酸盐类矿物 包括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等。它们是构成土壤粘粒的主要成分。 结构:晶体是由硅氧四面体片和铝氧八面体片是由四个氧原子围绕一个硅原子,形成具有四面构造而得名。一系列的硅氧四面体通过共同氧原子联结成平面,形成一个片状的四面体层,或称硅氧片。两种基本晶片连接而成的薄片层状结晶体。 根据晶层结构分类为: 1∶1型非胀塑性矿物典型代表是高岭石和埃洛石。 2∶1型膨胀性矿物典型代表是蒙脱石和蛭石。 2∶2型膨胀性矿物典型代表是伊利石、蛭石。 土壤有机质 定义:是泛指土壤中以各种形态和状态存在于土壤中的各种含碳有机化合物。 分类: 普通土壤有机质:糖类、蛋白质、脂肪类等。 土壤腐殖质: 胡敏酸、富里酸等,60-70

自然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地球 1. 宇宙的天体分为哪几种?P5 答: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等。 2. 太阳系包含哪八大行星?可分为哪两组?P6 答:地组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体积小,密度大,自转速度快,卫星数少) 木组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体积大,密度小,自转速度快,卫星多) 3. 度量天体距离的单位?P9 答:天文单位:14960×410千米,光年:94600×8 10千米。 4. 行星的运动特征。P6 (1)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小,近乎圆形 (2)各行星轨道面都近似位于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即黄道面的倾斜也都不大 (3)所有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自转也自西向东 (4)除天王星外其余行星的赤道面对轨道面的倾斜都比较小 (5)绝大多数卫星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其轨道面与母星轨道面也比较接近 (6)绝大多数卫星包括土星环内,公转方向均与母星公转方向相同 5. 简述地球自转的意义。P15-16 答: ①地球自转决定了昼夜的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一昼夜的节奏;(节奏) ②由于地球自转的结果,所有在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偏移) ③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时差) ④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地球体发生弹性变形,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而地球自转又使潮汐变为方向与之相反的潮汐波,并反过来对它起阻碍作用;(潮汐) ⑤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例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大陆漂移、地震、潮汐摩擦、洋流等现象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流体运动) ⑥当地球自转加快时,离心力把海水抛向赤道,可以造成赤道和低纬区的海面上升,而中高纬度区海面则相应下降。 6.什么是黄赤交角?其地理意义?P17 答:地球自转产生的赤道面与地球公转产生的黄道面之间的夹角为黄赤交角,为23度27分。 地理意义:(1)产生四季更替;(2)产生五带 7.简述地球圈层构造,外圈层对自然环境的意义。P21-24 答:地球圈层构造:地球内部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圈(地球内部构造); 地球外部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地球外部构造) 外圈层对自然环境的意义: ① 大气圈影响一个地区的气候基本特征水文特点 、地貌类型、土壤发育、生物类型。 ② 水圈参与和改变地球发展和自然地理环境 ③ 生物圈改变大气和地壳的物质成分;参与岩石的破坏和建设作用; ④ 参加土壤的形成发育。推动地球和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8.简述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P27 ① 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太阳辐射) ② .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同时并存于地表,使海洋表面成为液+气界面,海底成为液+固界面,陆地表面成为气- 固界面,而沿岸地带成为三相界面。(相态) ③ 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地貌) ④ 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能量流动) ⑤ 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异质性) ⑥ 地球表面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人类场所)

《土壤地理学》试题集整合版(附答案)

《土壤地理学》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 1.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威胁人类生存的时候“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最热门的话题,在发展低碳农业中提倡发展的“白色农业”是指农业生产中的() A.微生物利用 B.太阳能利用 C.化学合成物利用 D.水能利用 2.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土壤系统分类为首的美国土壤科学家是() A.史密斯 B.詹尼 C.马伯特 D.道库恰耶夫 3. 18世纪以后,西欧地理学派的三个代表学派中,农业化学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 A.李比希 B.法鲁 C.李希霍芬 D.库比纳 4. 土壤中最主要的原生矿物是() A.氧化物类 B.硅酸盐和铝硅酸盐类 C.硫化物类 D. 磷灰石类 5. 土壤粘土矿物中膨胀性能最强的是() A.伊利石 B.高岭石 C.蒙脱石 D.绿泥石 6. 土壤毛管空隙和非毛管空隙的孔径界限是() A.0.1mm B.0.01mm 泰安地区土壤水分类型属于() A.淋溶型与周期淋溶型 B.非淋溶型 C.渗出型 D.停滞型 E.冻结型 8. 土壤返潮现象是土壤吸收作用的哪种类型() A.机械吸收 B.物理吸收 C.化学吸收 D.生物 9. 控制土壤形成方向及其地理分布,尤其是地带性分布规律因素是() A.气候 B.生物 C.母质 D.地形 10. 聚合土体相当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基层分类单元中的() A.土族 B.土纲 C.土类 D.土系 二、填空题(每空分,共 10分) 1.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和。 2. 水解作用的三个阶段是、和。 3.世界上有关土壤分类和肥力评价的最早专著是。 4.土水势主要包括、压力势、和重力势。 5.对于土壤形成的时间因素,可以从土壤和来分析。6.根据土壤腐殖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可将其分离为、 、和。 7.土壤酸度可以分为酸度和酸度。

《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

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 . 考试性质与试题命制的原则 一、考试性质 《自然地理学》是普通高等学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或相邻专业(环境类、农林生态类、化学化工类)本科插班生专业课考试科目,是本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地球与地质基础、大气与气候、海洋与陆地水、地貌、土壤基础与土壤地理、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综合自然地理研究。《自然地理学》课程考试目的是:准确、简明地考核考生对《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要素、分析方法及其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然地理的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试题命制的原则 、根据《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教学要求,考试命题具有一定的覆盖面且重点突出,侧重考核考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项选拔性考试,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本科插班生《自然地理学》考试试题在设计上具有必要的区分度和合理的难度系数。 、考试主要参考书为《现代自然地理学》(第一版),王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年月第版。 n.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分钟,试卷满分为分。 、试卷能力层次结构的分数比例为:识记占,理解占,应用占。 、试卷的难度结构:试题难易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其分数比例为,易约占,较易约占,较难约占,难约占。 、试卷的题型结构:名词解释()、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等五种题型。(各种题型的具体样式参见题型示例) 皿.考核内容和要求 下面分章节列出《自然地理学》的考核内容及要求,其考试目标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类:识记是要求记住有关基本知识;理解是要求能够领会知识要点,掌握其内在联系;应用是指能够运用有关知

土壤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绪论 土壤发生学研究土壤形成因素-土壤发生过程-土壤类型及其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的学说。 土壤分类学土壤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是以土壤及其与地理环境系统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它是研究土壤的发生发育、土壤分类及时空分异规律,进而为调控、改造和利用土壤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的学科第一章土壤形成因素分析 1、成土因素学说的发展:道库恰耶夫、土壤发生学派土壤是历史自然体西比尔采夫三个土纲 1)显域土纲(Zonal soil)地带性土壤2)隐域土纲(Introzonal soil)隐地带性土壤3)泛域土纲(Azonal soil)泛地带性土壤 2、气候因素是怎样影响土壤的形成发育的? 1、气候影响有机质积累和分解过度湿润和长期冰冻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干旱和高温有利于 有机质的矿化 2、气候影响岩石矿物风化强度温度增加10℃,化学反应速度平均增长2—3倍热带风化强 度比寒带高10倍,比温带约高 3 倍 —热带地区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速度,风化壳和土壤厚度>温带和寒带地区 3、气候影响粘土矿物的形成不同气候带的土壤中,具有不同次生粘土矿物:干冷地区的土 壤—水云母温暖湿润或半湿润气候条件下—蒙脱石和蛭石 湿热地区—高岭石类高度湿热地区—铁、铝氧化物岩石的原始矿物的风化演化系列,即从脱钾、脱盐基和脱硅三个阶段性系列,形成伊利石(脱K)、蒙脱石(缓慢脱盐)、高岭石(迅速脱盐)和三水铝石(脱硅)等,这些阶段性与其风化的环境条件——即气候条件有关。 4、物质迁移随水分和热量的增加而增加从风化和成土过程产物的迁移规律看:在湿润地区(如灰化土地区),土壤中游离的盐基遭到强烈的淋洗;在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如黑钙土地区),土壤中易溶性盐分受到淋洗,而碳酸盐则在土体中相对聚积;在干旱地区(如棕钙土地区),易溶盐分仅在土壤上层遭到淋洗。 5、气候影响土壤分布规律 温度:寒温带——灰化土温带——暗棕壤暖温带——棕壤亚热带和热带——红壤、砖红壤等 干湿程度:温带湿润气候区——淋溶土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区——弱淋溶土,钙积土温带干旱区——荒漠土 3、岩石的原始矿物的风化演化系列:脱K、脱盐基等各形成什么矿物?岩石的原始矿物的风化演化系列,即从脱钾、脱盐基和脱硅三个阶段性系列,形成伊利石(脱K)、蒙脱石(缓慢脱盐)、高岭石(迅速脱盐)和三水铝石(脱硅)等,这些阶段性与其风化的环境条件——即气候条件有关。 4、生物成土因素是如何影响土壤形成发育的?生物因素是土壤发生发展中最主要、最活跃的成土因素。 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从土壤质地特征具有肥力这个认识出发,由于生物的作用,才把大量太阳能引进了成土过程的轨道,才有可能使分散在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的营养元素向土壤聚积,从而创造出仅为土壤所固有的肥力的特征,并推动了土壤的发育和演变。从这种意义上说生物因素在成土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生物因素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1)、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 (2)绿色植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绿色植物是土壤有机质的初始生产者。它的作用首先表现在把分散在母质、水圈和大气中的营养元素选择性地吸收起来,利用太阳辐射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成有机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再以有机残体的形式,聚积在母质表层。然后,

最新自然地理学考题答案总结

自然地理学复习思考题 绪论 1、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系统 答:①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自然环境:由地球表面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分为人为环境和天然环境) 经济环境: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 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人口、社会、国家、民族、民俗、语音、文化等地域分布特征和组成结构,还涉及各种人群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本身构成的一种地理环境。 ②自然地理系统:包括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地质循环等复杂的能量转化和物质交换。在其过程中还伴随着信息传输,从而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自然地理系统。 2、地理环境的研究范围 答: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一部分的人类环境。所谓地球表层,实际上是指海陆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范围,而不包括地球高空和内部的地球表层。 3、地球表层具有哪些特征? 答:具有独特的物质结构状态和一定厚度的圈层,其中高空和地球内部的圈层呈独立的环状分布,而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相互渗透。 4、自然地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包括哪些? ①自然地理要素(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界等)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 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彼此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动态过程 ③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 ④参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 ⑤人为环境(受人类干扰、控制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动向和存在的问题,寻求合理利用和改造的途径及整治方法 第一章地球 1、日地距离、地球的质量、地球的形状环境效应及地理意义? 答:地球的形状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理意义。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最主要的能量来源,而太阳同地球的平均距离长达14960*10^4km,这样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光就为平行光线,当平行光照到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各不相同。由于太阳辐射使地表增温,最后造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所有与地表热状况相关的自然现象(气候、植被、土壤等)的地带性分布。地球的巨大质量,使它能够吸着周围的气体,保持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 2、试述地球自转的环境效应。 ①决定昼夜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奏 ②产生地转偏向力(科氏力) ③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 ④同局部运动(如地壳运动、海洋运动、大气运动等)有密切关系 ⑤自转使潮汐变为方向与之相反的潮汐波,并反过来对它起阻碍作用 3、试述地球公转的环境效应。

自然地理学题库

自然地理学习题库 绪论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地球科学是一个复杂的科学体系?当代地球科学关注那些前沿领域? 2、试述现代地理学的显著特征和发展趋势。 3、地球表层系统中的事件和过程可以区分为哪几种事件尺度?为什么自然地理学注重研究中间尺度的事件和过程? 4、自然地理学在地理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它有哪些主要的分科? 5、自然地理学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是什么?举例说明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所要回答的问题。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1、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围绕太阳运动有哪些共同特征?简要回答太阳对地球表层系统的影响。 2、日食和月食是如何形成的?简述月球对自然地理系统的影响。 3、列举出四个关于地球的形状是近似于球体的简明例证,埃拉托色尼是怎样测量地球的圆周长度的?提出地球的形状是个椭球体而不是一个真实的球体的证据什么? 4、通过地球两极横切地球所得的剖面是什么样的几何形状?什么叫地球的扁平率?用什么样的分式可近似地来表达这一扁平率? 5、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有什么重要的自然地理意义? 6、什么叫大圆?怎么可以得到一个大圆?什么叫小圆?列出大圆的六种特征,大圆有何重要的实用意义? 7、什么叫经线?地球仪上的经线是怎么组成的?列举出经线的一些特点。 8、什么是纬线?纬线是怎样构成的?列举出纬线的一些特征。 9、经度的定义是什么?经度通常是怎样表示的?试举例。什么是本初子午线?格林威治子午线是在何处?在赤道上经度是1度的长度是多少?在纬度60度处是多长?在极地处又是多长?10、纬度的定义是什么?怎样表示纬度?试举例。纬度1度的长度是多少?从赤道到两极纬度的长度是变更的吗?变化有多大?为什么? 11、什么是地球自转?什么是根据太阳而来的地球自转周期?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什么? 12、试描述和解释傅科摆实验。这一实验证明什么?你能否根据傅科摆来测定你所在的纬度?为什么? 13、什么是地球公转?有哪两种方法可以计算一年的长度和起点?我们的历法系统是用哪一种方法?这种历法的一年有多少日?为什么这种理发必须定期校正才能与我们现在的历法一致?地球公转的方向是什么? 14、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对地球表层系统有哪些重要影响? 15、地球的轨道是什么形状?什么是近日点?什么是远日点?它们是在哪一天?在近日点和远日点时,日地间的距离各为多少?这种距离上的差异对季节有什么影响? 、试描述地轴与地球轨道相倾斜的情况。什么是倾角?这种角度全年中是否有变化?16. 17、什么是恒星年、回归年?为什么目前采用回归年计年,而不采用恒星年计年? 18、地球内圈分为哪几层?简述各层在结构、物理性质、化学和矿物组成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19、简述地球表层系统中六大圈层的基本性质与功能,以河流为例,说明地球表层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及其如何形成地球表层系统。 20、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有什么特点?简述陆地和海底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其划分依据。 21、试比较地球与火星、金星、水星、月球和外层行星的表面环境。地球的表面环境在哪些方面

土壤地理学试题库汇总

第一章 一、选择 1.19世纪提出“矿质营养学说”的是 A德国化学家李比希B德国地质学家法鲁C李希霍芬D拉曼 2.19世纪70~80年代国学者提出了土壤形成因素学说。A俄国威廉斯 B德国马伯特C 俄国道库恰耶夫D 美国马伯特 3.20世纪20年代美国学者接受了道库恰耶夫土壤形成因素学说影 响。 A马伯特 B史密斯 C H.詹尼 D威廉斯 二、名词解释 1.土壤: 2.土体构型: 3. 聚合土体: 4.土壤生态系统: 5.土壤圈: 6. 土壤肥力: 7.土壤自净能力: 8.土壤的物理自净: 9.土壤生物自净: 三、简答 3.土壤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4.土壤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5.土壤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四、综合分析 1.土壤圈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土壤在人类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3.土壤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一、选择 1. 构成了土壤的骨骼,他对土壤矿质元素含量和性质等影响甚大。 A原生矿物 B次生矿物 C可溶性矿物 D土壤矿物 2.下列属于原生矿物的是 A石英、蒙脱石 B高岭石、蒙脱石 C正长石、白云母 D铁铝氧化物、水花云母3. 占地壳重量的50~60%,占土壤圈重量的10~15%,是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的较稳定的原生矿物,多集中在土壤粗粒级中。 A硅酸盐及硅铝酸盐类 B长石类矿物 C云母类矿物D橄榄石类矿物 4.土壤细砂或粉粒中常有云母碎片,其风化物是植物的最重要来源。 A .N元素 B. P 元素 C. K元素 D Fe元素 5. 是土壤中极为稳定,是土壤的基地物。 A石英 B辉石 C角闪石 D硫化物 6.下列属于次生矿物的是 A碳酸盐、氯化物、角闪石 B 石英、二氧化硅、蒙脱石 C 氧化铁、氧化锰、三水铝石 D高岭石、绿泥石、白云母 7.一般来说,土粒越细,含量越少,AL 2O 3 、Fe 2 O 3 等越少。 A Sio 2B cao C K 2 O D Mgo 8.下列不属于反映土壤物理特性定量指标的是 A土壤颗粒密度 B土壤密度和孔隙度 C土壤磁性和土壤颜色 D土壤结构类型 9.下列有关土壤孔隙度正确的是 A质地变细,孔隙度会增加,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孔隙度也高 B质地变细,孔隙度会增加,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孔隙度低 C质地变细,孔隙度会降低,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孔隙度低 D质地变细,孔隙度会降低,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孔隙度高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四版-第四章

第四章xx和陆地水 1、水的作用? 1)灌溉 2)运输 3)医疗 4)工业中广泛用于能量转化和力的传递介质,例如热电厂、水压机和各种冷却装置。 5)其中含有大量动植物,可提取重要的矿物和元素 2、水的存在形式?地球上除了存在于各种矿物质中的化合水、结合水以及岩石圈深部封存的水分外,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大气水分和冰雪共同构成地球的水圈。 3、地球上的水从来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不断通过运动和相变从一个地圈转向另一个地圈,或从一种空间转向另一种空间,这种现象称为水循环。 4、全球水量平衡特点? 全球降水量等于全球蒸发量;大洋年降水量加入海径流量等于大洋年蒸发量1)海陆降水量之和等于海陆蒸发量之和,说明全球水量保持平衡,基本上长期不变 2)海洋蒸发量提供了海洋降水量的85%和陆地降水量的89%,海洋是大气水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 3)陆地降水量中只有11%来自于陆地蒸发,说明大陆气团对陆地降水的作用远不及海洋气团的作用。 4)海洋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陆地蒸发量小于降水量。海洋和陆地最后通过径流达到平衡

5、洋的主体指远离大陆,面积广阔,深度大,较少受大陆影响,具有独立的洋流系统和潮汐系统,物理和化学性质也比较稳定的水域。 6、大洋的边缘因为接近或伸入陆地而或多或少与大洋主体相分离的部分称为海。 内海(地中海),四周几乎完全被陆地包围,只有一个或多个海峡与洋或临海相通。 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或岛屿与大洋或临海相分割,但直接受外海洋流或潮汐的影响。外海,位于大陆边缘,但与洋有广阔联系的海。 7、海水的盐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质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克数表示。氯离子大约在海水的溶解固体中占55%,每千克海水中所含氯的克数,称海水的氯度。 8、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引起的海面周期性升降现象称为潮汐。 地球中心所受太阳和月球的引力是这两种引力的平均值,而地球上任何地点所受到的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同这一平均值比较,大小有差别,方向也不同。正是这一引力差使海面发生升降,所以称为引潮力。 9、海水受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而发生潮位升降的同时,还发生周期性的流动,这就是潮流。 10、海洋中的波浪是指海水质点以其原有平衡位置为中心,在垂直方向上做周期性圆周运动的现象。因地震或风暴而引起的波浪称为海啸。 11、海水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的水平流动就是洋流。 12、洋流的成因和分类? 按照成因,洋流可分为摩擦流(主要为风海流)、重力-气压梯度流(倾斜流、密度流、补充流)、潮流 根据海水温度的高低,洋流可分为暖流和寒流。

土壤地理学练习

土壤地理学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灰化过程脱硅富铝化过程等电点土壤质地土壤肥力FC 硅铝比率土壤呼吸 土壤通气性阳离子交换量潜性酸黄化作用土壤比重BSP 活性酸凋萎系数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4个备选答案中选1个正确答案,将其题号填入括号内) 1、在森林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脱硅富铝化过程可发生在()条件下。 A高温少雨B低温多雨C高温多雨D低温少雨 2、在森林土壤形成过程中,SiO2在土体亚表层残留的过程是()。 A粘化过程B灰化过程C钙化过程D白浆化过程 3、土体内盐基大量流失,铁铝相对富积的过程称为( )。 A粘化过程B灰化过程C钙化过程D富铝化过程 4、富含有机质的土层是( )。 A A层 B B层 C C层 D D层 5、膜状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叫做( )。 A最大吸湿量B最大分子持水量C田间持水量D凋萎系数 6、小麦的凋萎系数在下列土壤中最大的是( )。 A.砂土B.壤砂土C.壤土D.粘壤土 7、土壤中的水分可以分为多种形态,其中对植物生长影响最大的水分形态是()。 A气态水B固态水C膜状水D毛管水 8、有效水含量范围最大的土壤是( )。 A 石砾土B砂土C壤土D粘土 9、土壤空气组成特点是氧气少、二氧化碳( )和水气饱和。 A多B少C较少D最少 10、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盐基离子可以被代换到土壤溶液中供植物吸收利用。下例正确的代换方式 是()。 A等离子价代换B等离子代换C正负电荷代换D不对等代换 11、酸性土和碱性土淹水后,土壤酸碱性的变化规律是( )。 A酸土更酸,碱土更碱B均无变化C均向酸方向发展D均向中性发展 12、土壤容重指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包括孔隙)土壤的()。 A烘干土重B风干土重C湿土重D自然土重 13、土壤结构体是指土壤中的单粒相互胶结成为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土块或土团。理想的土壤结构体 是指()。 A粒状B团粒状C块状D片状 14、在土壤中有利于土壤结构体的形成的物质是( )。 A胡敏酸B富里酸C有机酸 D 无机酸 15、在土壤中有利于土壤养分有效化的物质是( )。 A胡敏酸B富里酸C木质素 D 单宁 16、适宜大多数细菌生长的土壤酸碱性环境是( )。 A 碱性B中性 C 酸性 D 强酸性 18、在我国东部地区由南到北土壤带谱的排列正确的是() A砖红壤、红壤和黄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棕色针叶林土 B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红壤和黄壤、砖红壤 C砖红壤、红壤和黄壤、暗棕壤、棕壤、黄棕壤、棕色针叶林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