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三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题秋江独钓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模仿读写诗歌的方法,并加以运用。

2、诵读古诗,并通过想象将诗意转化成图画。

教学难点:

1、学习模仿读写诗歌的方法,并加以运用。

2、诵读古诗,并通过想象将诗意转化成图画。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目标:

1、学习模仿读写诗歌的方法,并加以运用。

2、育读古诗,并通过想象将诗意转化成图画。

教学过程:

(诵读与欣赏)

1、教学第一部分

(1)要求学生对照注释自读古诗。(注意“蓑、扁”的读音)

(2)指名朗读古诗,齐读古诗。

(3)让学生发现这首诗的一个特点。(四句诗用了九个“一”,这是体现诗题中“独”)

2、教学第二部分

(1)在背诵的基础上提问:同学们的头脑中是否有一幅画?(引导学生将诗意的形象具体化)

(2)介绍古诗中的题画诗,这类诗“诗中有画”。(进一步让学生根据诗句展开想象,将原画在学生头脑中还原。)

(3)让学生自我感悟:读了《题秋江独钓图》,你能感受到诗中有画吗?

3、小结。

进学之道

一.导入:

1、简介《礼记》

《礼记》是中华传世名著经典,共四十九篇。《礼记》是一部先秦至秦汉时期的礼学文献选编,其内容还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文艺、教育等诸多方面。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也是我们今天普遍采用的注解。

2、读选段(15分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注解:善,善于。逸,闲适。而,但是。从,跟……一样。庸,归功于。怨,埋怨。问,探讨,研究。坚,坚硬,结实。节目,枝杈。说,读tuō,通“脱”,脱离。待,对待。问,问题。叩,敲,打。待,等待。进,增进,深入理解。译文: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安闲,而教育效果反而加倍的好,学生更把功劳归诸于老师教导有方;对于不善学的人,老师教得很辛苦,效果却仅得一半,学生反而归罪于老师。

二、如何读

1、朗读: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

2、朗诵:指大声诵读诗文,带有情韵地朗读,既可表现声音抑扬顿挫之美,还可传达情感信息,更能感染人。诵读

3、吟诵:有节奏地诵读诗文,接近于唱,也可以说是无乐谱的自由唱。

三、小组合作学习:

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选段,运用以上三种读书的方法中的一种来读你选择的选段,推举小组中读得最精彩的同学进行展示。读后概括所读选段的中心内容思想。

四、联系实际(14分钟)

(一)、观看情景剧(3分钟)

(二)、小组合作讨论分析(3分钟)

(三)、发表看法

(一)学习小结:《学记》思想的启发

(二)方法小结:课外自学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读——思——悟——行

五、课外拓展

六、齐读选段,作为回礼(如有时间)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进学之道

方法:读——思——悟——行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是写诗人日暮逢雪投宿的经历。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正确朗读和背诵积累古诗文。

2.理解关键词的表达作用。

3.理解作品表现的作者情感。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场

板书:《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二、读好诗歌——做一个朗诵家

1.欣赏范读视频

2.设计朗读节奏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是一首五绝,可按如下节奏和重音试读: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3.自主训练,展示成果。

三、发现精彩——做一个欣赏家

【学生活动】寻千金一字,赏风雪人归

第一步:学生自主探索

过渡语:《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你认为哪一句写得好或哪一个词语用的精彩?请你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说说见解。

学生自由举手发言,解读诗中一词、一句,彰显自己独特的悟性。

第二步:围绕预设题目再度加深理解。

预设题目:

1.苍山为什么会“远”?

2.“天寒白屋贫”中,一个短语“白屋贫”好在何处?

3.“柴门闻犬吠”中,一声犬吠使意境有何改变?

4.请同学们发挥想象:除“闻犬吠”外,旅人还听到什么声音?

解决方案:第1、2题可举手发言,3、4题可按小组讨论后再代表回答。

参考答案:

1.一个“远”字,点活画面、托出诗境。从这一个字,读者自会想见有人在暮色来临的山路上行进,并推知他的孤寂劳顿和急于投宿的心情。

2.“白屋贫”,应当是从遥遥望见茅屋到叩门入室后形成的印象,反映了借宿人

家境况的萧条,和“日暮苍山”一起共同渲染冷色调和暗淡的情绪。

3.一声犬吠,使意境在这里发生了默默的转折。本来画面是冷色调、无声的,犬吠带来一点热闹,无声转为有声,这种热闹的气息打破了视觉的冷清。

4.实际听到的不只是犬吠声,应当还有风雪声、叩门声、柴门启闭声、家人应答声等。只有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才足以勾勒出一幅风雪人归的画面。

板书:苍山远白屋贫闻犬吠

四、思辨真情——做一个评论家

【学生活动一】品诗情,绘折线。

指导语:在《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作者的情感有什么微妙的变化?请结合具体诗句作验证分析。然后绘制一幅作者情感变化的折线图。

背景链接

刘长卿(709—780?),字文房,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大历中,官至鄂岳转运留后,为观察使诬奏,系姑苏狱,后贬南巴尉。终随州刺史。本诗可理解为表现被贬羁旅风雪途中的经历。

第一步:分组探讨,梳理离人情怀。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作者情感的变化,形成统一看法。

第二步:代表陈情,各家争鸣归一。

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参考:首句“日暮”又逢雪隐含着作者茫然、焦灼的情绪,“天寒白屋贫”更给人以暗淡的情绪,“柴门闻犬吠”中一声狗叫为冷寂的黑夜带来了一点热闹。主人的归来带给作者更多的温暖与安慰。

第三步:绘制折线,图文并茂展才艺。

1.学生根据讨论归纳结果,绘制作者情感变化折线图,并标注相关诗句。

2.教师用实物投影器展出优秀作品,师生共同绘制折线图。(见下面效果图)

五、读书诵诗——与古人谋

教师:一代代大师已成为古人,但他们的诗篇仍然熠熠生辉,今天读来,哲理与智慧仍感同身受。下面我们一起背诵这永恒的经典,让那些可贵的精神永远流芳,让我们永远能与古人交流。

师生一起背诵《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囊萤夜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解古诗的大致意思,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识字。2、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步骤:

一、激情入境,引趣揭题。

今天咱们一起学习古诗《囊萤夜读》。板书:囊萤夜读---读题释意。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感受美。

1、打开书借助横条里的拼音自由读古诗,遇到不会读是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字音,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都可以。

2、请同学再读一遍古诗,争取把字音咬得更准。

3、看同学们读得那么认真,我也想读了,同学们在心里和我一块儿读好吗?

4、让同学们把古诗读给同桌听听,相互提提意见。

5、教师从诗里请出了这些词,你们一定觉得眼熟吧,自己读一读你一定能读准。

6、抽读词卡。

7、再读古诗,这一遍要争取把每句诗读通顺。

8、指名读,互相评议。

9、齐读

三、细读诗文,深入领会,品味美。

1、图文结合,远近对照,品悟第一、二句。

你觉得这两句诗是什么意识呢?让学生谈自己对字词的初步理解。

指导朗读这两句:

学生自主试读,体会感情及语气。

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

激励赛读。

2、探究协作,读中悟情,品读第三、四句。

过渡,接下来咱们读第三、四句。小组交流各自理解。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句。

四、拓展延伸,内化情感,表现美。

a、自由读。

b、指名读、互评互议、教师相机指导。

c、齐读。

让学生列举自己喜欢的表达形式。

①开朗读会。②绘画。③写话。④当解说员。

3、学生根据自己不同喜好,自由组合自己表现。

五、古诗表演大看台,群英聚会展示美。

1、组织各小组展示各组不同的表达赞美的方式,并适当讲解点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内化情感。

2、指导背诵古诗,师扮演角色创设情境。

其中有意设置语音、语意障碍以纠正学生读音,强化学生理解,增强学生记忆。

3、激励学生课外多读经典诗文。

《天地玄黄》教学设计

教材说明

《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训蒙教材,用一千个汉字勾划出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化史的基本轮廓,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千字文》通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既是一篇四言长诗,也是一部袖珍百科知识全书。

教学内容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教学目标

1. 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能够读准字音,认识汉字。

2. 理解意思,懂得文中所涉及到的故事。

3.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读的基础上背诵。

4. 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文字并从中受到熏陶。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诵读,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2. 通过熟读成诵,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3. 通过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汉字进行运用并进行拓展延伸。

课前准备

1. 故事:《盘古开天地》

2. 歌曲《千字文》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