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开放大学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期末复习题(单选题、多选题、辨析题).doc

国家开放大学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期末复习题(单选题、多选题、辨析题).doc

国家开放大学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期末复习题(单选题、多选题、辨析题).doc
国家开放大学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期末复习题(单选题、多选题、辨析题).doc

1.屮国古代较普遍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

a.蛮夷

b.族类

c.夷族

d.夷狄

正确答案是:族类

2.目前所查到的我国最早使用“民族” 一词是在()时期。

a.隋唐

b.南朝

c.春秋战国

d.秦汉

正确答案是:南朝

3.孙中山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

a.血统

b.风俗习惯

c.语言

d.自然力

正确答案是:自然力

4.使民族定义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而彻底否定了“民族文化

自治”论的是()。

a.列宁

b.马克思

c.斯大林

d?恩格斯

正确答案是:斯大林

5.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从新屮国成立不久开始,基本完成是在()。

a.1954 年

b.1965 年

c.1978 年

d.1987 年

正确答案是:1987年

三、多项选择题

1.民族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种的繁衍现象,具有()等多维属性。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文化属性

d.生物属性

e.人文属性

The correct answers are:自然屈性,社会属性,生物属性

2.孙中山在1924年《三民主义》一文中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然力,其中包括()。

a.语言

b.血统

C.宗教

d.风俗习惯

e.生活

The correct answers are:血统,生活,语言,宗教,风俗习惯

3.斯大林提出的民族的共同特征是()。

a.共同经济生活

b.共同语言

c.共同心理素质

d.共同地域

e.共同文化

The correct answers are: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4.从民族社会属性的角度,也就是民族社会发展程度和社会性质,可以把民族划分为()。

a.社会主义民族

b.封建主义民族

c.共产主义民族

d.奴隶制民族

e.资本主义民族

The correct answers are:奴隶制民族,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

5.我国的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是()。

a.历史依据

b.现实依据

c.就近认同

d.民族意愿

e.民族特征

The correct answers are:民族特征,历史依据,民族意愿,就近认同

四、辨析题

1.民族是一种社会人们共同体,具有的属性就是社会属性。

错。民族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种的繁衍现象,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生物属性等多维属性。

2.民族是在生产方式、语言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的稳定的人类共同体。

错。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而具有共同的特征,把个别特征拿来作为民族的定义是不够的。

3.我国在民族识别工作中是完全按照斯大林的民族特征理论进行民族考察的。

错。是辩证地、科学地运用了斯大林的民族定义,在工作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实际调查和科学研允相结合,科学研允人员和民族工作者相结合。

五、论述题

1.我国现阶段提出的民族的基本特征和斯大林所述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史上,笫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民族定义,是由斯大林1913年在《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由此可知,斯大林主张的是民族四特征说,即民族具有四个共同特征,即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斯大林的民族定义固然是一个科学的概念,但并不能完全套用于中国的实际。经过长期的思索与实践,2005年5月,中国共产党在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的阐述中提出:民族是在

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的六特征说。它是在总结中国和外国民族理论及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既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的理论,又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民族的认识,还合理借鉴了国外关于民族的论述,可以说是集中国、世界的民族理论Z大成。与斯大林的四特征理论相比,更强调民族的历史渊源、风俗习惯等, 视野更加宽阔,更加合理地确认诸要素的整体性和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以上要点须联系实际)。

1.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是()。

a.部落联盟

b.部落

c.民族

d.氏族

正确答案是:民族

2.民族发展,是在民族自身因素,民族所处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民族生

存和()的质与量的提高。

a.进化

b.演进

c.形成

d.变化

正确答案是:演进

3.民族(),是指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失去本民族的特征,接受其他

民族的特征,变成其他民族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3.融合

b.同化

c.退化

d.演变

正确答案是:同化

4.民族同化分为强迫同化与()同化。

a.自然

b.自觉

c.自由

d.自愿

正确答案是:自然

三、多项选择题

1.各民族的多种多样的发展过程,可以归纳为几种基本的发展模式,即()。

a.渐进式发展

b.常态发展

c.跳跃式发展

d.异态发展

e.突变式发展

The correct answers are:常态发展,异态发展,跳跃式发展

2.民族的发展变化,取决于它的()。

a.地理位置

b.内部交往程度

c.社会生产

d.外部交往程度

e.社会分工

The correct answers are:社会生产,社会分工,内部交往程度,外部交往程度

3.民族发展包括()等。

a.经济发展

b.环境发展

c.文化发展

d.政治发展

e.人口发展

The correct answers are: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人口发展

4.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等内部和外部条件。

a.民族结构

b.社会环境

c.民族素质

d.自然环境

e.民族关系

The correct answers are:民族结构,民族素质,民族关系,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5.民族同化的特点有()。

a.民族自然同化是一种向佼高经济和文明发展程度接近的形式

b.民族同化首先涉及显露于外的民族特征

c.民族同化中人为和自然因素并存

d.民族同化是民族过程的局部现象

e.民族同化是一个过程

The correct answers are:民族同化是一个过程,民族同化中人为和自然因素并存,民族自然同化是一种向较高经济和文明发展程度接近的形式,民族同化首先涉及显露于外的民族特征,民族同化是民族过程的局部现彖

四、辨析题

1.民族分化,是指一个民族的一部分从原属民族实体中分化出來的现象,它往往是由民族内部的文化差异造成的。

错。民族分化往往是由民族迁徙等原因导致民族居住地域隔离而造成的。

2.民族灭亡,是指世界各民族经过民族融合,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实体作为客观存在自行消失的现象。

错。这种现象是民族消亡而不是民族灭亡。

3.民族融合,是指部分民族或者其中的一部分,在特定条件下组合成为新的民族的现象。错。这是民族组合。

4.民族组合,是指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

民族差别最终整体消失的现象。

错。这是民族消亡的含义。民族组合是指某些民族或其中的一部分,在一定的条件下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民族的现象。

5.我国历史上出现过的所谓“民族融合”,实际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融合。对。那些历史上出现过的所谓“民族融合”,实际是民族同化。

1.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的关系。

a.民族自治地方与个人之间

b.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之间

c.民族个体之间

d.民族群体之间

正确答案是:民族群体之间

2.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的关系。

a.各民族与各自治机关之间

b.不同民族之间

c.各族劳动人民之间

d.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政府Z间

正确答案是:不同民族之I'可

3.民族关系的内容或者叫基本特征,是由民族关系的()决定的。

a.性质

b.社会基础

c.发展规律

d.结构

正确答案是:性质

4.2005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

a.互助

b.和谐

c.平等

d.团结

正确答案是:和谐

5.当今世界,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是()。

a.和平与发展

b.和平共处

c.互助与互利

d.求同存异

正确答案是:和平与发展

三、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主要表现为()。

a.习俗交流交融关系

b.社会和睦协调关系

c.政治平等团结关系

d.经济互助合作关系

e.文化共存繁荣关系

The correct answers are:政治平等团结关系,经济互助合作关系,文化共存繁荣关系,社会和睦协调关系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是()。

a.民族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b.民族间互利合作的有限性和互助与竞争的共生性

c.民族团结的相对性

d.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

e.民族和谐的初步性

The correct answers are: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民族团结的相对性,民族间互利合作的有限性和互助与竞争的共生性,民族和谐的初步性

3.在民族关系的发展中,核心问题或中心问题是()。

a.民族团结的实现

b.民族经济的进步

c.民族利益的照顾

d.民族发展的促进

e.民族权利的保障

The correct answers are:民族利益的照顾,民族权利的保障,民族发展的促进

4.从宏观上看,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可概括为()。

a.经济因素

b.民族自身因素

c.政治因素

d.自然因素

e.社会因素

The correct answers are:自然因素,民族自身因素,社会因素

5.从微观角度看,经常影响具体的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包括()。

a.民族间经济交流情况

b.民族居住混杂状况

c.民族间互通语言情况

d.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状态

e.民族间通婚情况

The correct answers are:民族居住混杂状况,民族间互通语言情况,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状态, 民族间通婚情况

四、辨析题

1.我们不能把不同民族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一概纳入民族关系之屮。

对。只有这种关系中具有民族性的内容才应将其纳入民族关系之中。

2.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不同民族的单个人之间的关系。

错。民族关系虽有个人之间的关系,但基本表现形式是民族群体之间的关系。

3.不应把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所涉及的所有问题都作为民族关系。

对。虽然有些民族关系是通过这种关系表现出来,但不能把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之间的一般行政等关系都说成是民族关系。

4.社会主义社会己不存在民族间的不平等现象。

错。有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事业的事实上不平等还存在;实际生活中民族

平等的法律保障还不健全;社会生活领域享受民族平等权利时还受到各种制约因素的影响。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屮的竞争只会给民族关系的发展带来促进因素。

错。竞争也会给民族关系带來一些消极因素和作用。

五、论述题

1.私有制社会里产生民族问题的主要根源是()。

a.社会因素

b.文化因素

c.经济因素

d.自然因素

正确答案是:社会因素

2.广义的民族问题是指民族自身的发展,以及民族之间、()、民族与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问题。

a.民族与环境

b.民族与阶级

c.民族与自然

d.民族与社会

正确答案是:民族与阶级

3.现今世界上共有()多个民族,居住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屮。绝大多数国家都是

多民族国家,严格意义上的单一民族国家正在消失。

a.12000

b.1000

c.3000

d.10000

正确答案是:3000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民族差別为前提的民族矛盾,往往表现为各利益群体间以()为基础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在内的各种权利的矛盾。

a.不同发展水平

b.政治利益

c.经济利益

d.不同历史传统

正确答案是:经济利益

三、多项选择题

1.以下各项中,属于民族问题的共同特征的有()。

a.连锁反应性

b.普遍性

c.国际性

d.不定性

e.敏感性

The correct answers are:普遍性,国际性,敏感性,连锁反应性

2.狭义的民族问题是指在()发生的,表现在民族诸特征及具体形式上的民族间复杂

的社会矛盾问题。

a.民族与国家Z间

b.民族与阶级之间

c.民族的活动中

d.民族自身的发展方面

e.民族的交往联系中

The correct answers are:民族的活动屮,民族的交往联系屮

3.即使在同一时代一国内的民族问题,也由于()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和发展趋势。

a.文化

b.地域

c.经济

d.体制

e.民族

The correct answers are:地域,民族,经济,文化

4.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的民族问题往往表现为()。这是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一些

鲜明特点。

a.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交织在一起

b.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

c.政治问题与军事问题交织在一起

d.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

e.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

The correct answers are: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 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交织在一起

四、辨析题

1.封建社会民族问题的发展规律是:民族问题具有长期性,并具有两个历史发展趋势,即民族的繁荣发展与民族间联系不断加强,各民族在各方面日益接近。

错。这是社会主义社会民族问题的发展规律。

2.在民族问题理论屮,有关民族问题概念的理论观点是最基本和最基础的理论。

对。民族问题概念的合理确定,将直接关系到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与社会革命、社会发展和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民族的产生和存在与国家的产生和存在有着密切的联系。

对。人类社会发展中最早形成的民族与最早出现的国家大体上是同时产生的,在民族形成后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二者的存在和发展密切相关。

4.民族问题涉及的是民族自身发展的问题。

错。除此之外,述涉及民族与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之间、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而引起的问题。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集中表现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要求加快发展经济。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集屮表现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要求加快发展经济文化事业。

1.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边嗨地区与()个国家接壤。

a.11

b.7

c.21

d.14

正确答案是:21

2.全国的绝大多数县、市都有()以上民族共居。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两个

正确答案是:两个

3.民族自治地方地广物博,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a.54%

b.74%

c.44%

d.64%

正确答案是:64%

4.我国大陆地区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

a.31 个

b.41 个

c.24 个

d.36 个

正确答案是:31个

5.新屮国成立前,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只有()。

a.19 个

b.18 个

c.16 个

d.20 个

正确答案是:18个

6.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的问题上。

a.扩大民族干部队伍

b.提高文化教育水平

c.加强民族区域自治

d.加快经济文化发展

正确答案是:加快经济文化发展

三、多项选择题

1.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少数民族中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有()。

a.回族

b.壮族

c.蒙古族

d?满族

e.维吾尔族

反馈

The correct answers are:壮族,满族

2.以下被誉为我国少数民族英雄史诗的是()。

a.《格萨尔》

b.《嘎达梅林》

c.《江格尔》

d.《玛纳斯》

e.《阿诗玛》

The correct answers are:《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

3.新屮国成立前,我国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结构大体有如下类型()。

a.封建制度

b.封建农奴制

c.原始公社制度残余

d.资本主义制度

e.奴隶制度

The correct answers are:封建制度,封建农奴制,奴隶制度,原始公社制度残余

4.民族问题是屮国的一项基本国情,它关系到()。

a.人民团结和社会稳定

b.国家统一和边防巩固

c.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

d.屮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e.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The correct answers are:人民团结和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和边防巩固,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1.目前我国并不是所有少数民族人口的民族成分均已确定。

对。还有儿十万人的民族成分尚待确定。

2.我国的民族问题集屮表现在民族关系方面。

错。民族问题既表现在民族发展方面,又表现在民族关系方面。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发展的问题上。

1.()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总政策。

a.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经济发展

c.民族文化教育发展

d.民族平等团结

正确答案是:民族平等团结

2.民族平等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

a.前提

b.基本出发点

c.根本原则

d?总政策

正确答案是:根本原则

3.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的核心是()。

a.同等的观念和要求

b.同等的地位和权利

c.同等的待遇和利益

d.同等的原则和政策

正确答案是:同等的地位和权利

4.我国有约3000万少数民族人口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农村地区,包括1200多2/31/21/32/5 a.b.Gd.

个民族乡、镇中,约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

正确答案是:1/3

三、多项选择题

1.民族平等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的相互关系中,处在同等地位,具有同样

的权利,包括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的平等。

a.待遇

b.权利

c.财富

d.利益

e.地位

The correct answers are:地位,待遇,权利,利益

2.()是我国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a.实现民族平等

b.促进各民族发展繁荣

c.从而使我国的民族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d.实行邦联制

e.加强民族团结

The correct answers are:实现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发展繁荣,从而使我国的民族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3.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含义主要是()。

a.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环境保护的义务方面完全平等

b.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的一切权利上完全平等

c.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形式上、法律上,乃至事实上的完全平等

d.承认和坚持一切民族的一律平等。坚决反对任何民族亭受任何特权

e.无条件地保护一切少数民族的权利

The correct answers are:承认和坚持一切民族的一律平等。坚决反对任何民族享受任何特权, 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的一切权利上完全平等,无条件地保护一切少数民族的权利,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形式上、法律上,乃至事实上的完全平等

4.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

a.友好

b.和睦

c.联合

d?协调

e.融合

The correct answers are:和睦,友好,联合,协调

5.保障我国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a.有利于国家的稳定

b.有利于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

c.有利于加速散居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d.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

e.有利于加速散居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The correct answers are:有利于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有利于加速散居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有利于国家的稳定,有利于加速散居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四、辨析题

1.民族平等团结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体系中的总政策。

对。我们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并把它作为民族政策中的总政策。

2.新中国成立以來,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散居少数民族权利的法律和政策措施,其中包括:保障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保障族籍权利;保障散居少数民族的参政权;保障散居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的权利;保障散居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及保持或改革风俗习惯自由的权利;保障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

对。以上各项均已体现在相关的法律、措施之屮。

五、论述题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选择一项:

a.自治机关的民主化

b.自治权的行使

c.自治机关的民族化

d.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

反馈

Your an swer is in correct.

正确答案是:自治权的行使

题目7

未冋答

满分4.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是()。

选择一项:

a.自治机关的民主化

b.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

c.自治权的行使

d.自治机关的民族化

反馈

Your an swer is in correct.

正确答案是:白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

题目8

未冋答

满分4.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3.日前,我国已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有()个。

选择一项:

a.165

b.135

c.155

d.145

反馈

Your an swer is in correct.

正确答案是:155

题目9

未回答

满分4.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4.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有()个。

选择一项:

a.28

b.35

c.55

d.44

反馈

Your an swer is in correct.

正确答案是:44

题目10

未回答

满分4.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5.我国处理民族自治机关与上级国家机关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选择一项:

a.政治协商制

b.地方自主制

C.民主集屮制

d.中央集权制

反馈

Your an swer is in correct.

正确答案是:民主集屮制

未标记标记题目

信息文本

三、多项选择题

题目11

未冋答

满分4.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尊重民族自治权利的原则

b.坚持民族团结的原则

c.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

d.维护国家统一的原则

e.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反馈

Your an swer is in correct.

The correct answers are: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坚持民族团结的原则,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维护国家统一的原则,尊重民族自治权利的原则

题目12

未回答

满分4.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主要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有利于调动少数民族的积极性,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b.有利于巩固祖国的统一

c.有利于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d.有利于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e.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

反馈

Your an swer is in correct.

The correct answers are: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有利于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有利于调动少数民族的积极性,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巩固祖国的统一

题目13

未回答

满分4.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3.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的正确结合

b.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正确结合

c.民族自治权利的广泛性

d.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正确结合

e.自治机关的两重性、民族化

反馈

Your an swer is in correct.

The correct answers are: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正确结合,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正确结合, 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的正确结合,民族自治权利的广泛性,自治机关的两重性、民族化题目14

未回答

满分4.00

未标记标记题FI

题干

4.民族自治机关建设要注意的民族特点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民族风俗

b.民族语言文字

c.民族干部

d.民族文化

e.民族形式

反馈

Your answer is in correct.

The correct answers are:民族干部,民族语言文字,民族形式题目15

未回答

满分4.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5.处理好民族自治地方内的民族关系,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切实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

b.坚决维护各民族的团结

c.充分尊重各民族的自主权

d.积极促进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e.坚持民族自治地方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

反馈

Your an swer is in correct.

The correct answers are:切实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坚决维护各民族的团结,坚持民族自治地方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

未标记标记题目

信息文本

四、辨析题

题目16

未回答

满分4.00

未标记标记题FI

题干

1.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政府。

反馈

错。除此之外,还有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

题目17

未回答

满分4.00

未标记标记题FI

题干

2.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问题就是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

反馈

错。除此之外,还有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的行使问题。

题目18

未回答

满分4.00

未标记标记题FI

题干

3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不仅指自治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反馈

对。自治权不仅包插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也包插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

题目19

未回答

满分4.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4.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特指行政管理权。

反馈

错。还包括地方性立法权等。这是由自治机关包括两个部分一一人民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所决定的。

题目20

未回答

满分4.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5.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民族问题所创造的一个重要原则。

反馈

错。民族区域自治是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多民族民主国家的一般普遍原则。

未标记标记题FI

信息文本

五、论述题

题目21

未回答

满分16.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1.1950年11月24日,屮央人民政府颁布了(),规定了“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

选择一项: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

d.《对西北少数民族工作的指示》

反馈

正确答案是:《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

题目7

未回答

满分5.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2.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的中心环节。

选择一项:

a.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

b.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c.长治久安

d.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反馈

正确答案是:长治久安

题目8

未回答

满分5.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3.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和实现民族平等的标志。

选择一项:

a.进一步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

b.彻底解决民族问题

c.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d.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反馈

正确答案是:真正实行民族区域白治

未标记标记题目

信息文本

三、多项选择题

题目9

未回答

满分5.00

未标记标记题冃

题干

1.少数民族干部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各少数民族人民自己当家做主的标志

b.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c.把千百万各族群众组织起来从事革命和建设的骨干力量

d.带领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前进的先锋

e.党和政府联系各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

反馈

The correct answers are:党和政府联系各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各少数民族人民自己当家做主的标志,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把千百万各族群众组织起来从事革命和建设的骨干力量,带领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前进的先锋

题目10

未回答

满分5.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2?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意义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长治久安的中心环节。

b.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真正实行民族区域口治和实现民族平等的标志。

c.大力培养、选拔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进一步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社会主义事业在各民族中深深扎根并取得彻底胜利的根本保证。

d.努力培养一支具有高度觉悟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彻底解决民族问题的可靠保证。

e.努力培养和任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带领各族人民群众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才是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关键所在。

反馈

The correct answers are:大力培养、选拔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进一步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社会主义事业在各民族中深深扎根并取得彻底胜利的根本保证。,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实现民族平等的标志。,努力培养和任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带领各族人民群众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才是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关键所在。,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长治久安的中心环节。,努力培养一支具有高度觉悟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彻底解决民族问题的可靠保证。

题目11

未回答

满分5.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3.随着民族地区社会改革的基本完成,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乂提出了除培养少数民族的政治干部以外,还必须在少数民族中加速培养()的方针、原则。

选择一项或多项:

a.科学技术干部

b.理论干部

c.建立起一支又红又专的少数民族知识分子队伍

d.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知识分子

e.军事干部

反馈

The correct answers are:科学技术干部,理论干部,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知识分子, 建立起一支又红又专的少数民族知识分子队伍

未标记标记题目

信息文本

四、辨析题

题目12

未回答

满分10.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1.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任用是体现民族平等团结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民族平等团结的主要标志。

反馈

错。这只是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还有许多内容。

题目13

未回答

满分10.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2.少数民族干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反馈

对。少数民族干部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中起着桥梁作用、组织保证作用、骨干作用和带头作用。他们在解决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地区局部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关系、维护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题目14

未回答

满分10.00

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题.pdf

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题 1-1、自重为P=100kN的T字形钢架ABD,置于铅垂面内,载荷如图所示。其中转矩M=,拉力F=400kN,分布力q=20kN/m,长度l=1m。试求固定端A的约束力。 解:取T型刚架为受力对象,画受力图. 1-2 如图所示,飞机机翼上安装一台发动机,作用在机翼OA上的气动力按梯形分布: q=60kN/m,2q=40kN/m,机翼重1p=45kN,发动机重2p=20kN,发动机螺旋桨的反作用力1 偶矩M=。求机翼处于平衡状态时,机翼根部固定端O所受的力。 解:

1-3图示构件由直角弯杆EBD以及直杆AB组成,不计各杆自重,已知q=10kN/m,F=50kN,M=,各尺寸如图。求固定端A处及支座C的约束力。

1-4 已知:如图所示结构,a, M=Fa, F F F, 求:A,D处约束力. 12 解: 1-5、平面桁架受力如图所示。ABC为等边三角形,且AD=DB。求杆CD的内力。

1-6、如图所示的平面桁架,A端采用铰链约束,B端采用滚动支座约束,各杆件长度为1m。在节点E和G上分别作用载荷 F=10kN,G F=7 kN。试计算杆1、2和3的内力。 E 解:

2-1 图示空间力系由6根桁架构成。在节点A上作用力F,此力在矩形ABDC平面内,且与铅直线成45o角。ΔEAK=ΔFBM。等腰三角形EAK,FBM和NDB在顶点A,B和D处均为直角,。若F=10kN,求各杆的内力。 又EC=CK=FD=DM

2-2 杆系由铰链连接,位于正方形的边和对角线上,如图所示。在节点D沿对角线LD方向作用力D F。在节点C沿CH边铅直向下作用力F。如铰链B,L和H是固定的,杆重不计,求各杆的内力。

民族学专业

民族学专业 专业简介 学科:历史学 门类:历史学类 专业名称:民族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民族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中国民族和族群、中国社会与文化基本情况;掌握民族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受到体质人类学、语言学及考古学等方面的基本训练,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社会团体和各类企事业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信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民族学基本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民族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社会团体和各类企事业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民族学的基本理论,了解中国民族和族群、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基本情况;掌握民族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受到体质人类学、语言学及考古学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民族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对有关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掌握基本的民族学调查方法与分析方法,以及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从事民族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熟悉我国有关少数民族、社会文化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了解国内外民族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向;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抽样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主干学科:历史学、社会学。 主要课程:人类学、民族学导论、文化人类学、民族学、人类学史、生态人类学、民族学调查方法、中国民族概论、世界民族概论、民族考古学、民族经济学、族群与家族、宗教文化、民俗学、社会学、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等。 实践教学: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论文写作等,一般安排10周左右。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学位。 相近专业:历史学、社会学。 原专业名:民族学、民族史、藏学、人类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就业数据 本专业2005年没有本科毕业生 表1民族学专业地区流向百分比(%)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题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 1、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与其他四个分支关系密切,它通过横向的审视,侧重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它指导和制约着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等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2.文学批评:文艺学三分支之一,指分析评价具体的文学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学科,是批评主题按照一定的理论思想和批评标准,对批评对象进行分析鉴别阐释判断的理性活动,表达着主体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 3.文学史:文艺学三分支之一,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理清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4.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从对象任务上看,1、对象以文学的普遍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说,是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2、任务: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5.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6、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 第三章 1.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体现在客体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 2.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指文学活动不同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围绕作品这个中心,作者与世界、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话语伙伴关系。其中,分别够成了若干对主体间性关系,包括自我与自我、自我与现实他者、自我与超验他者以及自我与潜在他者。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 3.游戏发生说的代表人物:康德、席勒、谷鲁斯 4.简要论述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 答:把劳动作为文学发生的起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①、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②、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③、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④、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5.试辨证说明文学发展的诸多原因。 答:1、经济因素决定着文学的发展。2、上层建筑各部门的相互影响制约着文学的发展。3、诸多因素形成合力,共同影响着文学发展。 第四章 1.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2.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3.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答: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具体的说,文学的双眸意识形态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力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利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力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缠绕在一起。如果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方面来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为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状况。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在无功利、形象、情感中隐含功利、理性和认识。文学具有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这实际上告诉我们,文学的属性不是单一的而是双重的;审美与意识形态复杂地缠绕在一起,由此看,文学具备审美与社会的双重属性;即是审美的又是社会的。 4.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广西民族大学毕生登记表样例

广西民族大学毕生登记表样例

————————————————————————————————作者:————————————————————————————————日期: 2

广西民族大学 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登记表 姓名自己填 学号自己填 专业填自己的专业 层次专升本(或高升专) 学习形式函授(注:英语专业要填业余)身份证号填自己的身份证号 填表日期: 2011 年 12 月 20 日 3

填表说明 1.本表一式两份,一律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填写。字迹要清楚,不能涂改。 2.封面“层次”栏填写“专升本”或“高升专”。“学习形式”栏填写“函授”、“业余”或“脱产”。 3.“本人简历”自初中起,依时间顺序详细填写,年月要衔接,中途间断学习和工作时间也要填入,并加以说明。 4.“联系电话”一栏请填写确定能联系到本人的号码。 5..相片贴近期2寸彩色免冠相片。 6.“自我鉴定“栏是对毕业生本人在校期间德、智、体等方面的总结和评价。 7.“班主任鉴定“栏,班主任要对毕业生本人作认真负责的鉴定。 8.“学习成绩”栏由办学学院填写并盖章。 9.如有其他问题要说明时,可另纸附上。 4

5 姓名 性别 出生 年月日 相 片 曾用名 民族 籍贯 通讯 地址 联系 电话 政治面貌 何时何地加入何种党派 本 人 简 历 从何年何月起 至何年何月止 在何地、何校(或单位) 学习(或任何职) 证明人 自初中起,依时间顺序详细填写,年月要衔接,中途间断学习和工作时间也要填入,并加以说明。 家庭主要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他们的姓名、年龄、在何地、何单位、任何职,政治面貌。

《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题(A)

A 卷 第 1页 蚌埠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理论力学Ⅱ》期末考试试题(A ) 注意事项:1、适用班级:2012级土木工程班、2012级水利水电班、2012级车辆工 程班 2、本试卷共2页。满分100分。 3、考试时间120分钟。 4、考试方式:“闭卷”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 )1.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任意两个力成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两个力的作用线 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2.已知质点的质量和作用于质点的力,质点的运动规律就完全确定。 ( )3.质点系中各质点都处于静止时,质点系的动量为零。于是可知如果质点系的动 量为零,则质点系中各质点必都静止。 ( )4.刚体在3个力的作用下平衡,这3个力不一定在同一个平面内。 ( )5.用解析法求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问题时,所建立的坐标系x ,y 轴一定要相互 垂直。 ( )6.一空间任意力系,若各力的作用线均平行于某一固定平面,则其独立的平衡方 程最多只有3个。 ( )7.刚体的平移运动一定不是刚体的平面运动。 ( )8.说到角速度,角加速度,可以对点而言。 ( )9.两自由运动质点,其微分方程完全相同,但其运动规律不一定相同。 ( )10.质点系总动量的方向就是质点系所受外力主矢的方向。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若平面力系对一点A 的主矩等于零,则此力系 。 A.不可能合成为一个力 B.不可能合成为一个力偶 C.一定平衡 D.可能合成为一个力偶,也可能平衡 2.刚体在四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若其中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第四个力的作用线 。 A.一定通过汇交点 B.不一定通过汇交点 C.一定不通过汇交点 D.可能通过汇交点,也可能不通过汇交点 3.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 。 A.变形体 B.刚体 C.刚体系统 D.任何物体或物体系统 4.在点的复合运动中,牵连速度是指 。 A.动系原点的速度 B.动系上观察者的速度 C.动系上与动点瞬时相重合的那一点的速度 D.动系质心的速度 5.设有质量相等的两物体A 和B ,在同一段时间内,A 作水平移动,B 作铅直移动,则 两物体的重力在这段时间里的冲量 。 A.不同 B.相同 C.A 物体重力的冲量大 D.B 物体重力的冲量大 三、计算题(每小题14分,共70分) 1.质量为 100kg 的球,用绳悬挂在墙壁上如图所示。平衡时绳与墙壁间夹角为 30°,求墙壁反力和绳的张力 2.某三角拱,左右两个半拱在C 由铰链连接,约束和载荷如图所示,如果忽略拱的重量,求支座A 和B 的约束反力。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往届文学理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文学理论》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 一、概念题(共 30 分每题 5 分) 1、文学决不是单个人的精神过程,而是一种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们中间的复杂的社会活动。(1分)它包含着美国批评家艾布拉姆斯所谓四要素——作品、世界、作者和读者,因而应当有一种通盘的和全面的思索,不能仅仅看到一个而忽略其它。(3分)不妨说,文学是一种以作品为中心的包含世界、作者和读者等多重环节的社会活动。(1分) 2、在读者阅读时,文学媒介往往先于语言而发挥作用。我们把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必须首先接触媒介的状况,称作媒介优先。(5分) 3、陌生化是指俄国形式主义对于语言的阻拒性、反常性的强调,(2分)它意在打破人们在经验中形成的惯常化、自动化反应,使人重新关注周围的世界,带着惊奇的眼光和诗意的感觉去看待事物,(2分)它是文学性艺术性的真正源泉。(1分) 4、二分法是指中国古代和希腊分别出现的一种以有无韵律为标准的文类划分方法。(5分) 5、意象,在人文学科中通常有四类:(1分)一是心理意象,即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呈现于脑际的感性形象;二是内心意象,即人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构想的意向性设计图像;三是泛化意象,是文艺作品中一切艺术形象的泛称,可简称“形象”;四是观念意象,即一种特殊的表意性艺术形象。(4分) 6、艺术构思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基础上,在创作动机指导下,以心理活动和艺术概括方式,创造完整的意象系列的思维过程。(4分)它是文学创造过程最实际、最紧张、也最重要的阶段。(1分) 二、简答题(共 40 分每题10分) 1.文学概念的三种含义:广义文学、狭义文学、折中义文学。(1分)广义的文学是作为文化的载体,文学作为文化的基本含义是:(1)理解文学首先必须建立一个开阔的文化视野;(2)文学发展是人类文化积淀的历史结果;(3)文学现象归根到底是某一文化形态的体现。(3分)狭义的文学是作为审美的对象;文学作为审美的基本含义是:(1)文辞华美,“达意达得好,表情表得妙”;(2)对激情的体验和调动;(3)文学作为一种诗意的表达。(3分)折中义的文学是作为惯例的规范;惯例的三方面要求是:首先,呈现形象的世界;其次,传达完整的意义;再次,蕴含特殊的意味。(3分) 2.意境是指抒情形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5分)特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意境的产生同庄禅精神的影响以及色空观念的催化有很大关系。(5分)3.共鸣是指人们在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所产生的同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相通、类似或交流融汇的思想感情活动,(4分)其要点有二:一是读者与作品之间的感应与交流,二是不同读者面对同一作品时的共识;(2分)产生共鸣的原因有:读者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优秀作品表现了人类的共同美,读者人生体验与作品情境的一致,基本人性的相通以及主体心理的同构。(4分)

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B

工程力学(Ⅱ)期终考试卷(A ) 专业 姓名 学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题分 25 15 15 20 10 15 100 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 1. 杆AB 绕A 轴以=5t ( 以rad 计,t 以s 计) 的规律转动,其上一小环M 将杆AB 和半径为 R (以m 计)的固定大圆环连在一起,若以O 1 为原点,逆时针为正向,则用自然法 表示的点M 的运动方程为_Rt R s 102 π+= 。 2. 平面机构如图所示。已知AB //O 1O 2,且 AB =O 1O 2=L ,AO 1=BO 2=r ,ABCD 是矩形板, AD =BC =b ,AO 1杆以匀角速度绕O 1轴转动, 则矩形板重心C '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分别 为v =_ r _,a =_ r 。 并在图上标出它们的方向。

3. 两全同的三棱柱,倾角为,静止地置于 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将质量相等的圆盘与滑块分 别置于两三棱柱斜面上的A 处,皆从静止释放, 且圆盘为纯滚动,都由三棱柱的A 处运动到B 处, 则此两种情况下两个三棱柱的水平位移 ___相等;_____(填写相等或不相等), 因为_两个系统在水平方向质心位置守恒 。 4. 已知偏心轮为均质圆盘,质心在C 点,质量 为m ,半径为R ,偏心距2 R OC =。转动的角速度为, 角加速度为 ,若将惯性力系向O 点简化,则惯性 力系的主矢为_____ me ,me 2 ;____; 惯性力系的主矩为__2 )2(22α e R m +__。各矢量应在图中标出。 5.质量为m 的物块,用二根刚性系数分别为k 1和k 2 的弹簧连接,不计阻尼,则系统的固有频率 为_______________,若物体受到干扰力F =H sin (ωt ) 的作用,则系统受迫振动的频率为______________ 在____________条件下,系统将发生共振。 二、计算题(本题15分)

(完整word版)文学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文学理论期末考复习 1、生活活动对文学活动的意义 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前提。人的创造是依靠自己头脑的思考,在创造过程开始之前就已考虑到了自己创造的结果。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人的生活活动对文学活动的美学意义。 ①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对象”指客体,“诗意情感”是指诗化客体。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对象化是指外化,呈现,形式化。人的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在于,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其感觉可以和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这样才能生发出诗化的关系,而不像动物的生命活动完全从属于自然。在生活活动的过程中,人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条件自由地选取感觉事物的角度,人感觉事物的角度又是多样化的,人的生活活动除了经济技术和革命实践意义之外,就是审美创造意义。 ②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自觉”在哲学意义上自己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能动”指能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人的生活活动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合目的性”是指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根据一定的需要而设计的,“合规律性”是指人的生活活动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合乎或遵循一定规律的。文学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形态,它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一种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自觉能动的创造,在这种创造中,可以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也就是达到全面地表现人的本质特性。 ③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人的生活活动是对人“本质力量的确认”。人的生活活动作为对人的本质

力量的确认,实际上是审美产生的基础。在审美活动中,人在直观的层次上是审“对象”,而在深蕴的层次上,却是通过对象来审“自己”。只有在先在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审己”。同时,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认。通过创造和欣赏文学,人的本质力量可以尽情展现出来,使人更深切地体会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2、模仿论和表现论有什么区别。 ①在文学本质论上突出作者的决定作用。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 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英国浪漫诗人华兹 华斯曾说:“诗是强烈情感的自我流露。” ②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虽不否认这一 点,但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因而看重考据 式的批评。 ③表现论不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而是将文学创作同科 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高扬“文学天才”的作用。 3、劳动在文学发生中的意义。 ①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其他基 本活动的前提,这一方面在于人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才能从事 其他活动,另一方面在于人就是在这种生产活动中生成的。 ②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人的活动都伴随着一个自觉的目 的,而这一目的又是源于某种需要而设定的。如,史前人类在集 体进行的劳动中,为了协调行动,交流情感与信息,减轻疲劳等,就由这些需要产生了语言和最初的文学。 ③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远古时代遗存的作品中大都描

理论力学 期末考试试题 A卷

理论力学 期末考试试题 A 卷 1-1、自重为P=100kN 的T 字形钢架ABD,置于铅垂面内,载荷如图所示。其中转矩M=20kN.m ,拉力F=400kN,分布力q=20kN/m,长度l=1m 。试求固定端A 的约束力。 解:取T 型刚架为受力对象,画受力图. 1-2 如图所示,飞机机翼上安装一台发动机,作用在机翼OA 上的气动力按梯形分布: 1q =60kN/m ,2q =40kN/m ,机翼重1p =45kN ,发动机重2p =20kN ,发动机螺旋桨的反作 用力偶矩M=18kN.m 。求机翼处于平衡状态时,机翼根部固定端O 所受的力。 解:

1-3图示构件由直角弯杆EBD以及直杆AB组成,不计各杆自重,已知q=10kN/m,F=50kN,M=6kN.m,各尺寸如图。求固定端A处及支座C的约束力。

1-4 已知:如图所示结构,a, M=Fa, 12F F F ==, 求:A ,D 处约束力. 解: 1-5、平面桁架受力如图所示。ABC 为等边三角形,且AD=DB 。求杆CD 的内力。

1-6、如图所示的平面桁架,A 端采用铰链约束,B 端采用滚动支座约束,各杆件长度为1m 。在节点E 和G 上分别作用载荷E F =10kN ,G F =7 kN 。试计算杆1、2和3的内力。 解:

2-1 图示空间力系由6根桁架构成。在节点A上作用力F,此力在矩形ABDC平面内,且与铅直线成45o角。ΔEAK=ΔFBM。等腰三角形EAK,FBM和NDB在顶点A,B和D处均为直角,又EC=CK=FD=DM。若F=10kN,求各杆的内力。

文学理论期末考试试题库整理

1、什么是文艺学? 2、什么是文学理论?(学科归属、研究对象、品格) 3、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4、艾布拉姆斯《镜与灯》中的“镜”与“灯”各指什么? 5、文学活动的构成?例:什么是模仿论/表现论等?(四要素即四种理论视角) 6、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例:巫术发生说等概念?哪一种最合理?为什么?文学活动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的原因? 7、文学的含义?(三种含义) 8、什么是审美?审美指什么? 9、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的属性? 10、怎么理解文学是一般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 11、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表现? 12、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13、文学语言的主要特征? 14、什么是话语蕴藉? 15、什么是精神/物质生产?关系? 16、文学创造与科学、宗教活动的区别? 17、文学创造的客体与主体? 名词解释 1.话语:文学是一种话语。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 即一定的说话人和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含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 2.陌生化(P142):以不常见的称谓来描写事物,而以作者或任务似乎从未见过此事物。 而不得不以陌生化的眼光把事物原原本本的具体的描写出来。从而使艺术描写不落俗套,产生一种奇特的新鲜感。 3.有意味的形式(P176):由英国文艺批评家克莱夫·贝尔提出,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有 意味的形式”。“意味”是指形式背后表现或隐藏的艺术家的独特的审美情感,情感是意味的唯一来源。艺术是艺术家创造的,能激发观赏者审美情感的纯形式,是美的形式,即“有意味的形式”。 4.艺术真实(P153):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 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这是一种特殊真实,是主体把自己的“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儿创造出来的审美化真实。) 5.熟悉的陌生人:别林斯基认为,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都是熟悉的陌生人。“熟悉”是因 为它来自生活,使读者能从这一典型形象联想到某些类似的人物。“陌生”是因为有这样个性特征的人似乎从来没有过,是寄托作家审美理想的新生命,指文学典型具有独特的个性,文学典型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是古今唯一的独创,是一个读者熟悉的陌生人。 6.艺术发现(P127):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地依据自己 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 7.期待视野P324:在文学阅读之先河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 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即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定心理图示,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

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民族大学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试题科目代码_________35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汉语基础__________________ 适用学科专业______________汉语国际教育______________ 研究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生须知 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定在试题上无效。 2.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作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3.交卷时,请配合监考人员验收,并请监考人员在准考证相应位置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凭证)。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负。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0小题,共30分)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不是()。 2.Y、W不是真正的声母,只起()的作用。 3.音节“壮zhuàng”音素有|()个 4.汉语的声调具有()的作用。 5.语音同自然界其他声音的本质区别体现在它的()属性。 6.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轻声现象同语音的()有关。 7.( 0是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8.舌面前不送气清塞擦音是()。 9.普通话上声的调值是不是) 10.现代汉语普通话大约有()个音节。 11.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系统。

12.现行汉字一般记录汉语单音节语素,因此被称为()文字。 13汉字字体中称作“真书”的是() 14.汉字笔画的组合的三种方式,即相离、()和相交。 15.现行汉字的造字法主要四种,其中()造字法应用最为广泛。 16.现代汉语语素可分为自由语素和()两类。 17.基本词汇具有稳固性、()和全民常用性等特点。 18.现代汉语词汇中占绝大多数的是不是()音节词语。 19.汉语中唯一的不能独立成音节的定位语素(后缀)是()。 20.()是最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21.“颜色浅”中的“浅”用的是这个词的()义。 22“鼓励”和“怂恿”是区别是()不同。 23.“洗澡”、“鞠躬”等词的两个语素之间可以插入别的成分,这类词叫做|()词。 24.“早晨—上午—中午—傍晚”等时间词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这种现象反映出词义具有()性。 25.当语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主要是语序和()。 26.“哎哟”属于非谓句中的()句。 27.大多数“被”字句中,“被”所引出的是()。 28.根据句子结构特点分出来的句子类型叫()。 29.从主谓关系上看,主语可以分为施事主语、受事主语和()。 30.“小鸟在欢唱,溪水在奔流,人们在嬉笑。”中运用的修辞格是()。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每小题1分,共20小题,共20分) 1.“官话”就是专为官吏阶层使用的官场雅语或阶级习惯语。 2.er是舌面、央、中、卷舌、不圆唇元音。 3.“师、丝”的韵母和“伊”的韵母是同一音素。 4.u和ü的发音区别在于舌位的高低。

2016年广西民族大学综合考试考研真题A卷

2016年广西民族大学综合考试考研真题A 卷 考生须知 1.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无效。 2. 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作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3. 交卷时,请配合监考人员验收,并请监考人员在准考证相应位置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 凭证)。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负。 一、请将下列加有着重点的繁体字改写为简体字(每字2分,共32分) 廣、西慶遠、、府宜山縣、奏:本縣大安定地方因猺獞作耗,撥與、、 思恩府土官 岑瑛管治,至今不敢為惡、、,今小安定等處複、、 作耗弗靖,亦宜撥付瑛帶 管,其稅糧、、仍屬、本縣為便,奏下戶部行總、兵巡按等官覆實、,從、 之。 廣( )慶( )遠( )縣( )撥( )與( )為( )惡( ) 處( )複( )稅( )糧( )屬( )總( )實( )從( ) 二、文献阅读能力考察题(共38分) 请阅读《明英宗实录》卷282,“景泰四年夏四月庚子”条: 请对以下文字加注标点符号(10分)。

请将以下文言文翻译为白话文(28分)。 命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马昂往两广总督军务……赐之敕曰王政必济以兵而后远人可靖军令必出于一而后大功可成近年以来广东广西各处地方贼寇生发往往命将出兵剿杀盖不得已为此止盗安边之计奈何总兵者多不得其人或谋虑不逮或号令不严或拥兵坐视纵贼殃民或受命夹攻互相推调失机误事视为泛常科敛钱财全无忌惮故寇盗暂止而复作军马徒敝而无功此等将官已加降黜今特授尔总督关防往广东广西总督军务所在总兵等官并听节制所有一应军务升赏悉从尔等便宜而行务在齐心协力设策运谋湔除宿毙振起军威除盗安民肃清岭海凡遇地方有警即相机抚捕若果官军调用不敷广西则拘各该土官宣明朝廷优待授以爵位之意量加奖劳令起狼家军士相兼官军调用广东则将士兵并各卫所舍人余丁尽数选拣协助官军守战其广西狼家兵须许以有功之日重加升赏必不吝惜如军职官自都指挥而下敢有退怯怀奸误事听尔等以军法从事或径奏闻区处尔为朝廷大臣尤须持廉秉公勤劳率下庶人有所视效如违责有所归一

(完整版)文学理论考试试题D卷(附参考答案)

文学理论考试试题(D卷) 一、填空(共8分)。 1、叙事类文学作品中,最常用的两种叙述视角:第三人称叙述称叙述,第一人称叙述则称叙述。 2、《文学理论教程》共五编,第一编是导论,接下去的四编与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理论相对应,分别是________ 、、、。 3、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把文学作品分为、_______ 、________ 、三种类型;而中国流行的“四分法”则把文学作品分为________ 、________ 、、四种体裁。 二、术语解释(共20分) 1、创作个性 2、文学典型 3、文学传播 4、文学批评 5、期待视野 三、辨析题(共27分) 1、“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2、“一切景语皆情语” 3、“形散神不散” 四、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30分) 1、举例说明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关系。 2、如何理解文学的地域风格? 3、举例说明文学言语的主要特点。 四、理论应用题(15分) 作为文学作品的读者,有时一行行一页页地读下去却心不在焉,有时认真地一字一句地读下去,对其中的内容了如指掌却没什么感觉,有时则会全身心沉浸到作品所描写的对象世界中获得极大的精神愉悦。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其原因何在?请你结合自己的文学阅读体会,用相关的文学接受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

文学理论考试试题(D卷)参考答案 一、1、文学活动论文学创造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消费与接受论 2、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诗散文小说戏剧文学 3、写实直接抒情暗示 4、无焦点式内在焦点式 二、1、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水平、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的习惯方式,是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是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 2、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它是指文学言语系统中显示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3、文学传播是文学生产者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方式赋予文学信息以物毛贼载体,将文学作品或文学信息传递给文学接受者的过程。通俗地说,它指的是文学作品的出版、制作和发行活动。 4、文学批评指对作品、作家、文学现象进行分析、鉴别、阐释、判断的理性活动。 5、在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即期待视野。 三、答题要点 1、(1)这说明文学接受中的差异性。(2)文学接受的效果受读者因素的制约很大,具有再创造的性质,正是读者的经历、审美趣味等不同导致阅读效果的不同。(3)差异性中也有共同性,一千个观众心目不同的哈姆莱特,毕竟都是哈姆莱特,而不是别的人物。 2、(1)这说明了文学意境理论中的“情景交融”现象,是王国维先生提出来的。(2)景是由抒情话语组织和表现出来的,被赋予了情感内涵的画面,它有灵性,情趣盎然;而其中的情常常附丽于写景的话语上,由景象征性地表现出来的。 3、(1)散文理论中最有影响的一个命题,主要指的是散文创作既具有随意性特点,同是又要求主题集中。(2)这一理论的合理性。(3)这一理论的局限性。 四、答案要点 1、(1)文学生产规定文学消费。主要表现在:第一,文学生产规定文学消费的对象;第二,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的方式;第三,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的需要。(2)文学消费反作用于文学生产。具体表现在:第一,文学消费决定着文学生产的最后完成;第二,文学消费制约着文学生产的方式和规模;文学消费体现为文学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2、(1)文学风格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比如古代的屈、庄相通,诗、骚不同,现代的京派与海派风格之迥异即是明证。(2)地域风格首行缘于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如南方的温和湿润与南方作家的敏感细腻,北方寒冷干燥与北方作家的开朗豪爽等。(3)地域风格与社会环境,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等同样密切。 3、(1)内指性。(2)心理蕴含性。(3)阻拒性。(4)。以上三个个方面分别举例,并略作解释。

《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卷A

D 《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题A 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分,每小题3分,请将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 1. 物块重P ,与水面的摩擦角o 20m ?=,其上作用一力Q ,且已知P =Q ,方向如图,则物块的状态为( C )。 A 滑动状态 B 临界平衡状态 C 静止(非临界平衡)状态 D 不能确定 2. 一个平面任意力系加一个平行于此平面力系所在平面的平行力系组成的空间力系的独立平衡方程数目为( B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3. 图示偏心轮顶杆机构中,轮心为C ,ω=常量。选杆端A 为动点,在C 点固连平移系(动系), 则牵连速度和牵连加速度的方向分别为( B )。 A 垂直于AO ,沿AO 方向 B 垂直于CO ,沿CO 方向 C 沿AO 方向,垂直于AO D A 点切线方向,沿AC 方向 4、正方形薄板由铰链支座A 支承,并由挡板B 限制,使AB 边呈铅垂位置,如图所示。若将挡板B 突然撤去,则在该瞬时支座A 的反力的铅垂分量的大小将( C )。 A 不变 B 变大 C 变小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本题共26分,请将答案填入括号) 1(本小题4分). 如图所示,沿长方体不相交且不平行的棱上作用三个大小等于F 的力。问棱长a ,b ,c 满足( 0c b a --= )关系时,该力系能简化为一个力。 2(本小题4分). 正方形板ABCD 以匀角速度ω绕固定轴z 转动,点1M 和点2M 分别沿对角线BD 和边线CD 运动,在图示位置时相对板的速度分别为1v 和1v ,则点1M 和点2M 科氏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12v ω )和( 0 )。 y x z O c b a 3 F 2 F 1 F

往届文学理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1)

《文学理论》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B 一、概念题(共30 分每题 5 分) 1、文学文本又称本文,是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2分)它是包含完整意义的实际语言形态和形象系统,也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3分) 2、期待视野是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在阅读之先或之中,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在心理上形成的一个既成的心理结构图式。(5分) 3、典型人物的共性指典型人物应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普遍性,(2分)能概括一个较大范围内的社会生活本质内容。(3分) 4、文学消费在广义上是指人们用文学作品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过程,也即文学阅读或欣赏;(2分)在狭义上则是指近代以来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条件下,人们把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而对它的购买、阅读以及传播行为,(2分)它是文学生产的最终完成。(1分) 5、文学文本总是被创造出来供读者阅读和接受的,在由作者写作成而进入读者阅读之前,它的意义还是不完全确定的,期待着读者通过阅读而加以具体化和确定化。(3分)也就是说,文学文本的意义是由读者阅读去加以具体化的。(2分) 6、艺术发现是作家在积累材料基础上,依据自己认识和评价生活的原则及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获得的一种独特感知。(5分) 二、简答题(共40 分每题10 分) 1、影响文学发展的上层建筑因素包括:政治、道德、哲学、宗教,它们对文学的影响更为直接,文学发展是在诸多因素的“合力”中进行的。(2分)政治影响:(1)制度、政策对于推动或扼杀文学的巨大作用;(2)特定的政治思想对文学思想的深刻介入;(3)统治者的个人好恶对于文学的有力影响。(2分)道德影响:(1)道德观念是评价文学的基本尺度;(2)道德冲突是文学的魅力之所在;(3)道德评价与历史评价的矛盾。(2分)哲学影响:(1)哲学思潮深刻影响文学面貌;(2)哲学精神影响作家对生活的理解;(3)哲学意识表达是作品获得深刻性的条件之一。(2分)宗教影响:(1)思考彼岸影响文学思维层次;(2)想象方式启迪文学运思境界;(3)思维方式影响文学批评观念。(2分) ( 2、文学意蕴层面,是指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所呈现的丰富意味,(1分)一般又可分出三个层面:(1)历史内容层:作为生活的折光、作为文化的积淀、作为诗意的表现;(3分)(2)哲学意味层:作者对人生真谛的刻骨铭心的体验、作品中深藏的超越时空的永恒的人生精义、读者所悟到的可喻不可说的生命的灵境;(3分)(3)审美意蕴层:感官的愉悦、体验的丰富、生命的激情。(3分) 3、共鸣是指人们在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所产生的同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相通、类似或交流融汇的思想感情活动,(4分)其要点有二:一是读者与作品之间的感应与交流,二是不同读者面对同一作品时的共识;(3分)产生共鸣的原

理论力学期末考试题20121

大 连 理 工 大 学 课程名称: 理论力学 试卷:A 考试形式:闭卷 授课院系: 力学系 考试日期:2012年1月5日 试卷共6页 一、简答题,写出求解过程。 (共25分, 每题5分) 1.(5分)求图示平面桁架各杆内力。 2.(5分)均质圆轮A 与均质杆AB 质量均为m ,在A 点铰接,杆AB 长为4R ,轮A 的半径为 R ,在斜面上作纯滚动。系统由静止开始运动,初始瞬时轮心A 的加速度为a ,杆的角加速度为 ,试利用达朗贝尔原理求系统的惯性力并画在图上。 装 订 线 题一.1图 题一.2图

3.(5分)如图所示构件中,均质圆环圆心为O ,半径为r ,质量为2m ,其上 焊接钢杆OA ,杆长为r ,质量为m 。构件质心C 点距圆心O 的距离为4 r ,求 此构件对过质心C 与圆环面垂直轴的转动惯量C J 。 4.(5分)曲柄滑道机构如图所示,已知圆轮半径为r ,绕O 轴匀速转动,角速度为ω,圆轮边缘有一固定销子C ,可在滑槽中滑动,带动滑槽DAB 沿水平滑道运动,初始瞬时OC 在水平线上,求滑槽DAB 的运动方程、速度方程和加速度方程。 5.(5分)杆CD 与轮C 在轮心处铰接,在D 端施加水平力F ,杆AB 可绕A 轴转动,杆AB 与C 轮接触处有足够大的摩擦使之不打滑,轮C 的半径为r , 在杆AB 上施加矩为M 的力偶使系统在图示位置处于平衡。设力F 为已知,利用虚位移原理求力偶矩M 的大小。 A A 题一.3图 题一.4图 题一.5图

二.(15分)图示正圆锥体底面半径为r ,高为h ,可绕其中心铅垂轴z 自由转动,转动惯量为J z 。当它处于静止状态时,一质量为m 的小球自圆锥顶A 无初速度地沿此圆锥表面的光滑螺旋槽滑下。滑至锥底B 点时,小球沿水平切线方向脱离锥体。一切摩擦均可忽略。求刚脱离瞬时,小球的速度v 和锥体的角速度ω。 三.(15分)长度均为2l 的两直杆AB 和CD ,在中点E 以铰链连接,使两杆互成直角。两杆的A 、C 端各用球铰链固结在铅垂墙上,并用绳子BF 吊住B 端,使两杆维持在水平位置,如图所示。F 和C 点的连线沿铅垂方向,绳子的倾角 45=∠FBC 。在D 端挂一物体重N 250=P ,杆重不计,求绳的张力及支座A 、C 的约束反力。 装 订 线 y

文学理论试题

文学理论考试试题(B卷) 一、填空(共8分)。 1、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__________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_______________的方式再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__________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2、按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理论,可以将文本分为三个层次:________ 、、。 3、在具体的文学阅读过程中,阅读经验期待视野主要呈现为三个层次:________ 、、。 4、文学形象的三种理想形态是:________ 、、。 5、叙事作品中的人物,对整个事件进展产生推力的,叫_________;注重人物鲜明性格特征的,叫________。在同一个叙事中并行着两个甚至更多的声音的叙述方式,借用音乐的术语称之为__________式叙述;一个事件在故事中出现的次数与该事件在文本中的叙述的次数,称为。 二、术语解释(共20分) 1、审美意象 2、文学典型 3、文学传播 4、文学批评 5、隐含读者 三、辨析题(共24分) 1、“文如其人” 2、“读者是文学作品的最后完成者” 3、“一切景语皆情语” 四、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32分) 1、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是一种审美交流活动? 2、如何理解文学的地域风格? 3、举例说明文学形象的特征。 4、什么是文学欣赏中的共鸣?试结合自己的文学接受体会予以简要说明。 四、理论应用题(16分) 在一次文稿拍卖会上,很多著名作家的新作无人问津,而一位电影明星所报的一个书名(《从电影明星到亿万富姐》,当时并没有文稿交到拍卖会上)却在竞拍中与某出版社以100多万元的价格成交。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其原因何在?请你结合当下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学境遇,用相关的文学消费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 文学理论试题3 (A) 一、填空题(每控1分,共17分) 1.艺术的类型分为(),(),(). 2.19世纪初,()的文学,不断得到发展,()年代, 便形成了()文学思潮. 3.诗是一种()(),()和(),高度集中地反映()和()的文学体裁. 4.剧本分为(),()与(), 5.视角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和()的角度. 二、连线题(每题1分,共8分) 1.薄伽丘《十日谈》 2.郭沫若《屈原》 3.杜莆《兵车行》 4.亚里士多德《诗学》 5.孔子饿国

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同济大学课程考核试卷(A 卷) 2006— 2007学年第一学期 命题教师签名: 审核教师签名: 课号: 课名:工程力学 考试考查: 此卷选为:期中考试( )、期终考试( )、重考( )试卷 年级专业学号姓名得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题分 30 10 15 15 15 15 100 得分 一、 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 1刚体绕O Z 轴转动,在垂直于转动轴的某平面上有A ,B 两点,已知O Z A =2O Z B ,某瞬时a A =10m/s 2,方向如图所示。则此时B 点加速度的大小为__5m/s 2;(方向要在图上表示出来)。与O z B 成60度角。 2刻有直槽OB 的正方形板OABC 在图示平面内绕O 轴转动,点M 以r =OM =50t 2(r 以mm 计)的规律在槽内运动,若t 2=ω(ω以rad/s 计),则当t =1s 时,点M 的相对加速度的大小为_0.1m/s 2_;牵连加速度的大小为__1.6248m/s 2__。科氏加速度为_22.0m/s 2_,方向应在图中画出。方向垂直OB ,指向左上方。 3质量分别为m 1=m ,m 2=2m 的两个小球M 1,M 2用长为L 而重量不计的刚杆相连。现将M 1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且M 1M 2与水平面成?60角。则当无初速释放,M 2球落地时,M 1球移动的水平距离为___(1)___。 (1)3 L ; (2)4 L ; (3)6 L ; (4)0。 4已知OA =AB =L ,ω=常数,均质连杆AB 的质量为m ,曲柄OA ,滑块B 的质量不计。则图示瞬时,相对于杆AB 的质心C 的动量矩的大小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