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实验报告(DOC)

计算机实验报告(DOC)

计算机实验报告(DOC)
计算机实验报告(DOC)

电气信息学院

电力系统分析计算机算法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分析计算机算法

实验项目:潮流计算实验

报告撰写人:

学号:

PSD-BPA电力系统分析程序

实验1——潮流计算一、EEE 9节点原理图:

二、程序清单:

(POWERFLOW,CASEID=IEEE9,PROJECT=11)

/SOL_ITER,DECOUPLED=2,NEWTON=15,OPITM=0\

./P_INPUT_LIST,ZONES=ALL\

/P_OUTPUT_LIST,ZONES=ALL\

/RPT_SORT=ZONE\

/NEW_BASE,FILE=IEEE90.BSE\

/PF_MAP,FILE = IEEE90.MAP\

/P_ANAL YSIS,LEVEL=2\

/NETWORK_DATA\

BS 发电机1 16.501 999. 999. 1.01 B 母线1 230.01

B 母线A 230.01 125. 70.0 20.

B 母线B 230.01 90. 40.0 10.

B 母线

C 230.01 100. 55.0 20.

B 母线2 230.01 35.0 10.0

BE 发电机2 18.001 163. 999 1.01 B 母线3 230.01

BE 发电机3 13.801 85 999 1.01

.L ----------------- transmission lines ----------------------------

L 母线1 230. 母线A 230. .0100 .0850 .0440

L 母线1 230. 母线B 230. .0170 .0920 .0395

L 母线A 230. 母线2 230. .0320 .1610 .0765

L 母线B 230. 母线3 230. .0390 .1700 .0895

L 母线2 230. 母线C 230. .0085 .0720 .03725

L 母线C 230. 母线3 230. .0119 .1008 .05225

.T ----- transformers ---------

T 发电机1 16.5 母线1 230. .0567 16.5 242. T 发电机2 18.0 母线2 230. .0625 18.0 242. T 发电机3 13.8 母线3 230. .0586 13.8 242. (END)

三、运行结果:

例2-1 在图2-6所示的简单电力系统中,网络各元件参数的标幺值如下

01413

.040.008.001920.050.012.01.1,3.001528.040.010.042024024410140141321012012j y y j z j y y j z k j z j y y j z ==+===+=====+=

系统中节点1、2为PQ 节点,节点3为PV 节点,节点4为平衡节点,已给定

005.1,10.1,5.013.055.018.030.04332211∠===--=+--=+s s s s s s s V V P j jQ P j jQ P

容许误差510-=ε。试用牛顿法计算潮流分布。

节点电压的计算结果同例2-1的结果是吻合的。迭代的次数相同,也是3次。

表格如下:

支路号 节点I 节点J 电阻(R) 电抗(X) 电纳(B) 变比(K) 1 BUS3 BUS5 0.163 0.754 0.014 1.0000 2 BUS1 BUS5 0.082 0.427 0.028 1.0000 3 BUS2 BUS3 0.104 0.518 0.018 1.0000 4 BUS4 BUS3 0.031

0.248 0.000

0.95

5

BUS1

BUS2

0.145

0.581

BUS1:0.061

BUS2:0.021

1.0000

节点号 节点类型 节点无功负荷

节点有功负荷

BUS5 Slack 0.00 0.00 BUS4 PV 0.00 0.00 BUS1 PQ 0.22 0.14 BUS2 PQ 0.18 0.09 BUS3

PQ

0.27

0.13

图2-6 例2-1的电力系统

实验程序:

(POWERFLOW,CASEID=IEEE9,PROJECT=IEEE_9BUS_TEST_SYSTEM)

/ SOL_ITER,DECOUPLED=2,CURRENT=0,NEWTON=20,OPITM=0 \

/ MV A_BASE=100. \

/ NEW_BASE,FILE=IEEE90.BSE \

/ PF_MAP,FILE=IEEE90.MAP \

/ P_INPUT_LIST,FULL \

/ P_OUTPUT_LIST,FULL \

/ P_ANAL YSIS_REPORT,LEVEL=4 \

T Bus4 13.8 Bus3 230. 0.031 0.248 13.11230.

B Bus2 230. 18. 9.

B Bus1 230. 22. 14.

B Bus3 230. 27. 13.

BE Bus4 13.8 35. 1.

BS Bus5 230. 1.050

L Bus3 230. Bus5 230. 0.163 0.754 0.014

L Bus1 230. Bus5 230. 0.082 0.427 0.028

E Bus1 230. Bus2 230. 0.145 0.581 0.061 0.021

L Bus2 230. Bus3 230. 0.104 0.518 0.018

/CHANGES\

(END)

潮流方式名: IEEE9 工程名: IEEE9BUSTESTSYSTEM * * * * 详细的输出列表* * * * 时间: 2014-06-04

Bus1 230.0 228.32kV/ -5.7度22.0有功负荷14.0无功负荷0.993电压pu B

Bus2 230.0 3.6线路有功-4.0线路无功0.024有功损耗-7.91无功损耗 6.011充电功率

Bus5 230.0 -25.6 -10.0 0.587 -2.79 2.759

-22.0PNET -14.0QNET

Bus2 230.0 224.49kV/ -6.7度18.0有功负荷9.0无功负荷0.976电压pu B

Bus1 230.0 -3.5线路有功-3.9线路无功0.024有功损耗-7.91无功损耗 2.001充电功率

Bus3 230.0 -14.5 -5.1 0.241 -2.36 1.715

-18.0PNET -9.0QNET

Bus3 230.0 232.79kV/ -2.6度27.0有功负荷13.0无功负荷 1.012电压pu B

Bus2 230.0 14.7线路有功 2.8线路无功0.241有功损耗-2.36无功损耗 1.844充电功率

Bus4 13.8 -34.6 -10.9 0.398 3.19 230.0/ 13.1

Bus5 230.0 -7.1 -4.8 0.099 -2.52 1.434充电功率

-27.0PNET -13.0QNET

Bus4 13.8 13.80kV/ 1.8度35.0有功出力0.0无功出力1.000电压pu BE

Bus3 230.0 35.0线路有功14.1线路无功0.398有功损耗 3.19无功损耗13.1/230.0

35.0PNET 14.1QNET 14.103未安排无功

Bus5 230.0 241.50kV/ 0.0度33.3有功出力0.0无功出力1.050电压pu BS

Bus1 230.0 26.1线路有功7.2线路无功0.587有功损耗-2.79无功损耗 3.087充电功率

Bus3 230.0 7.2 2.3 0.099 -2.52 1.544

33.3PNET 9.5QNET 9.501未安排无功

整个系统的数据总结(MW) (MV AR)

系统注入:

发电机出力68.3 0.0

负荷-67.0 -36.0

节点并联导纳0.0 0.0

未安排的电源0.0 23.6

小结(注入) 1.3 -12.4

系统损耗:

等值并联导纳0.0 0.0

线路和变压器损耗-1.3 12.4

线路充电功率20.4

直流换流器损耗0.0 0.0

小结(损耗)-1.3 12.4

系统净输出功率: 0.0 0.0

潮流方式名: IEEE9 工程名: IEEE9BUSTESTSYSTEM * * * 输出分析列表* * * 时间: 2014-06-04

******************************************************************************* *****************************************************

*

*

* 说明: F = 输出全网的分析结果

* Z = 输出指定分区的分析结果*

* O = 输出指定拥有者的分析结果*

* B = 输出指定分区和拥有者的分析结果*

* 空= 不输出*

*

*

* 输出选择输出分析列表的名称*

* -------- -------------------------------------------------- *

* (F) 未安排无功的节点列表*

*

*

* (F) 各拥有者的发电和负荷数据列表*

* (F) 各分区的发电、负荷、损耗和并联负荷数据列表*

* (F) 低电压和过电压的节点列表*

* (F) 线路负载超过额定值80.0%的数据列表*

* (F) 变压器负载超过额定值80.0%的数据列表*

* (F) 变压器激磁超过 5.0%的数据列表*

* (F) 按所有者分类的系统损耗数据列表*

* (F) 按分区分类的系统损耗数据列表*

* (F) 直流系统分析列表*

* (F) 并联电容器和电抗器列表*

* (F) 带负荷调压变压器列表*

* (F) 带负荷调压变压器无功使用情况列表*

* (F) 移相器数据列表

* (F) 无功受控节点列表*

* (F) AGC控制列表*

* (F) 带有可投切并联无功装置节点列表*

* (F) 无功补偿可调节点列表*

* (F) UPFC列表*

* (F) 串补数据列表*

*

*

* (F) 节点电压、功率等数据列表*

*

*

* (F) 旋转备用列表*

* (F) 线路效率分析列表*

* 负载大于额定值90.0%的线路*

* (F) 变压器效率分析*

* 整体损耗大于额定值0.04%的变压器*

* (F) 变压器效率分析*

* 铁心损耗大于额定值0.02%的变压器*

*

*

******************************************************************************* *****************************************************

* 未安排无功的节点列表

拥有者分区节点类型未安排无功电压

(MVar) (kV)

Bus4 13.8 E 14.1 13.8

Bus5 230.0 S 9.5 241.5

未安排的容性无功23.6

未安排的感性无功0.0

未安排无功总和23.6

* 按照拥有者输出系统发电和负荷数据列表

拥有者/---------- 发电----------//---------------------------------- 综合负荷---------------------------------/

总负荷恒功率负荷恒电流负荷恒阻抗负荷

(MW) (MVar) 功率因数(MW) (MVar) 功率因数(MW) (MVar) (MW) (MV ar) (MW) (MVar)

68.3 0.0 1.0000 67.0 36.0 0.8809 67.0 36.0 0.0 0.0 0.0 0.0

------- ------- ------- ------- ------- ------- ------- ------- ------- ------- ------- -------

总结68.3 0.0 1.0000 67.0 36.0 0.8809 67.0 36.0 0.0 0.0 0.0 0.0

* 按分区输出发电、负荷、损耗和并联负荷数据列表

分区/-------- 发电--------//------------------------------ 综合负荷----------------------------//------ 损耗-----//并联负荷/

总负荷恒功率负荷恒电流负荷恒阻抗负荷

(MW) (MV ar) 功率因数(MW) (MVar) 功率因数(MW) (MVar) (MW) (MV ar) (MW) (MVar) (MW) (MV ar) (MVar)

0.0 0.0 0.0

------- ------- ------ ------- ------- ------- ------ -------

总结68.3 68.3 0.0 0.0 0.0 0.0 0.0 0.0

说明:

1. 有功旋转备用不包含所有同步电动机的功率(如抽水蓄能电机)。

有功出力为负值的发电机(包括电动机)作为负荷处理,不统计在内。

当最大出力值小于实际出力时,统计时最大出力值用实际出力值代替。

2. 无功旋转备用不包含同步调相机的无功功率。

无功旋转备用只统计有功出力大于0并且基准电压小于30kV的发电机。

* 线路效率分析数据列表-- 线路负载超过额定值90.0%的线路

拥有者线路长度额定电流/--- 负载---/

/-------- 损耗--------/ 百公里损耗比例

(km) (A) (MV A) (A) (MW) (MW/km) 占负载% %/100km

没有符合条件的线路

潮流方式名: IEEE9 工程名: IEEE9BUSTESTSYSTEM 时间: 2014-06-04

* 潮流计算迭代过程和平衡节点相关信息数据

计算结果收敛。牛顿-拉夫逊法迭代次数为5次。

各区域平衡机出力数据列表

区域平衡机电压额定有功有功出力无功出力有功负荷无功负荷所属分区

SYSTEM Bus5 230.0 1.050 0.00 33.35 0.00 0.00 0.00

潮流方式名: IEEE9 工程名: IEEE9BUSTESTSYSTEM * * * 错误、警告等提示信息总结* * * 时间: 2014-06-04

* 提示信息包括0 类型"I" (提示信息)错误

0 类型"W" (警告)错误

0 类型"E" 错误

0 类型"F" (致命)错误

0 类型"A" (异常终止)错误

* 没有遇到错误信息

《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实验报告

《大学计算机基础》 上机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授课教师: 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操作......................................................... - 1 - 二、Word文字处理基本操作 .............................................................. - 4 - 三、Excel电子表格基本操作 ............................................................ - 6 - 四、PowerPoint幻灯片基本操作....................................................... - 8 - 五、网页设计基本操作 ...................................................................... - 9 - 六、Access数据库基本操作 ............................................................ - 10 - 上机实验作业要求: ○1在实验报告纸上手写并粘贴实验结果; ○2每人将所有作业装订在一起(要包封面); ○3全部上机实验结束后全班统一上交; ○4作业内容不得重复、输入的数据需要有差别。

实验名称一、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1、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方法。 2、学会使用“画图”和PrntScr快捷键。 3、学会使用“计算器”和Word基本操作。 实验内容1、日历标注 利用“画图”和Word软件,截取计算机上日历的图片并用文字、颜色、图框等标注出近期的节假日及其名称,并将结果显示保存在下面(参考下面样图)。 运行结果是: 主要操作步骤是: 2、科学计算 利用“计算器”和Word软件,计算下列题目,并将结果截图保存在下面(参考样图)。 ○1使用科学型计算器,求8!、sin(8)、90、74、20、67、39、400、50.23、ln(785)的平均值、和值,并用科学计数法显示。 运行结果是: ②将以下十、八、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894.8125)10、(37.5)8、(2C.4B)16 运行结果是:(需要下载使用“唯美计算器”) ○3计算下列二进制数的加法与乘法:101.1+11.11;1101*1011 运行结果是:(参考样图) 写出主要操作步骤: 3、实验心得体会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姓名:郭子玉 学号:2012211632 班级:计算机12-2班 实验地点:逸夫楼507 实验时间:15.04.10 15.04.17

实验一 1 实验目的和要求 理解直线生成的原理;掌握典型直线生成算法;掌握步处理、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编程实现DDA 算法、Bresenham 中点算法;对于给定起点和终点的直线,分别调用DDA 算法和Bresenham 中点算法进行批量绘制,并记录两种算法的绘制时间;利用excel 等数据分析软件,将试验结果编制成表格,并绘制折线图比较两种算法的性能。 2 实验环境和工具 开发环境:Visual C++ 6.0 实验平台:Experiment_Frame_One (自制平台) 3 实验结果 3.1 程序流程图 (1)DDA 算法 是 否 否 是 是 开始 计算k ,b K<=1 x=x+1;y=y+k; 绘点 x<=X1 y<=Y1 绘点 y=y+1;x=x+1/k; 结束

(2)Mid_Bresenham 算法 是 否 否 是 是 是 否 是 否 开始 计算dx,dy dx>dy D=dx-2*dy 绘点 D<0 y=y+1;D = D + 2*dx - 2*dy; x=x+1; D = D - 2*dy; x=x+1; x

3.2程序代码 //-------------------------算法实现------------------------------// //绘制像素的函数DrawPixel(x, y); (1)DDA算法 void CExperiment_Frame_OneView::DDA(int X0, int Y0, int X1, int Y1) { //----------请实现DDA算法------------// float k, b; float d; k = float(Y1 - Y0)/float(X1 - X0); b = float(X1*Y0 - X0*Y1)/float(X1 - X0); if(fabs(k)<= 1) { if(X0 > X1) { int temp = X0; X0 = X1; X1 = temp; }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的参考范文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的参考范文 篇一 一、实验题目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二、实验目的 1.熟悉Windows XP的文件系统。 2.掌握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方法。 3.熟练掌握在Windows XP资源管理器下,对文件(夹)的选择、新建、移动、复制、删除、重命名的操作方法。 三、实验内容 1.启动资源管理器并利用资源管理器浏览文件。 2.在D盘创建文件夹 3.在所创建文件夹中创建Word文件。 4.对所创建文件或文件夹执行复制、移动、重命名、删除、恢复、创建快捷方式及设置共享等操作。 四、实验步骤 (一)文件与文件夹管理 1.展开与折叠文件夹。右击开始,打开资源管理器,在左窗格中点击“+”展开,点击“—”折叠 2.改变文件显示方式。打开资源管理器/查看,选择缩略、列表,排列图标等

3.建立树状目录。在D盘空白处右击,选择新建/文件夹,输入经济贸易学院,依次在新建文件夹中建立经济类1103 4..创建Word并保存。打开开始/程序/word,输入内容。选择文件/另存为,查找D盘/经济贸易学院/1103班/王帅,单击保存 5.复制、移动文件夹 6.重命名、删除、恢复。右击文件夹,选择重命名,输入新名字;选择删除,删除文件 7.创建文件的快捷方式。右击王帅文件夹,选择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 8.设置共享文件。右击王帅,选择属性/共享/在网络上共享这个文件/确定 9.显示扩展名。打开资源管理器/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高级设置,撤销隐藏已知文件的扩展名 (二)控制面板的设置。 1.设置显示属性。右击打开显示属性/桌面、屏幕保护程序 2.设置鼠标。打开控制面板/鼠标/按钮(调整滑块,感受速度)、指针 3.设置键盘。打开控制面板/键盘/速度(调整滑块,感受速度)、硬件 4.设置日期和时间打开控制面板/日期和时间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 (2)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实验地点科技楼四楼 实验日期2014年6月 指导教师 学生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提交日期2014年6月

实验一Window图形编程基础 一、实验类型:验证型实验 二、实验目的 1、熟练使用实验主要开发平台VC6.0; 2、掌握如何在编译平台下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简单的Windows图形应用程序; 3、掌握Window图形编程的基本方法; 4、学会使用基本绘图函数和Window GDI对象; 三、实验内容 创建基于MFC的Single Document应用程序(Win32应用程序也可,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程序可以实现以下要求: 1、用户可以通过菜单选择绘图颜色; 2、用户点击菜单选择绘图形状时,能在视图中绘制指定形状的图形; 四、实验要求与指导 1、建立名为“颜色”的菜单,该菜单下有四个菜单项:红、绿、蓝、黄。用户通过点击不同的菜单项,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进行绘图。 2、建立名为“绘图”的菜单,该菜单下有三个菜单项:直线、曲线、矩形 其中“曲线”项有级联菜单,包括:圆、椭圆。 3、用户通过点击“绘图”中不同的菜单项,弹出对话框,让用户输入绘图位置,在指定位置进行绘图。

五、实验结果: 六、实验主要代码 1、画直线:CClientDC *m_pDC;再在OnDraw函数里给变量初始化m_pDC=new CClientDC(this); 在OnDraw函数中添加: m_pDC=new CClientDC(this); m_pDC->MoveTo(10,10); m_pDC->LineTo(100,100); m_pDC->SetPixel(100,200,RGB(0,0,0)); m_pDC->TextOut(100,100); 2、画圆: void CMyCG::LineDDA2(int xa, int ya, int xb, int yb, CDC *pDC) { int dx = xb - xa; int dy = yb - ya; int Steps, k; float xIncrement,yIncrement; float x = xa,y= ya; if(abs(dx)>abs(dy))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答案讲解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102 学号109074057 姓名王徽军 组号一组D 指导教师毛绪纹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二○一二年十二月

目录 实验总体说明 (3) 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构成 (3) 实验三路由信息协议RIP (8) 实验四传输控制协议TCP (10) 实验五邮件协议SMTP、POP3、IMAP (12) 实验六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14)

实验总体说明 1.实验总体目标 配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TCP/IP协议)的深刻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实验环境 计算机网络协议仿真实验室: 实验环境: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通用版)一套 硬件设备:服务器,中心控制设备,组控设备,PC机若干台 操作系统:Windows 2003服务器版 3.实验总体要求 ●按照各项实验内容做实验,记录各种数据包信息,包括操作、观察、记录、分析, 通过操作和观察获得直观印象,从获得的数据中分析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 ●每项实验均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可参照实验的具体要求,但总体上应包 括以下内容:实验准备情况,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算法描述,程序段,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思考问题的解答等,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不需要写入实验报告中。 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构成 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 实验角色:_____________ 同组者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一:领略真实的MAC帧 q....U 00000010: 85 48 D2 78 62 13 47 24 58 25 00 00 00 00 00 00 .H襵b.G$X%...... 0000002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 0000003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 练习二:理解MAC地址的作用 ●记录实验结果 表1-3实验结果 本机MAC地址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是否收到,为什么 主机B 8C89A5-7570BB 8C89A5-757113 8C89A5-7570C1 是,主机A与主机B接在同一共享模块 主机D 8C89A5-771A47 8C89A5-757113 8C89A5-7570C1 是,主机C与主机D接在同一共享模块 主机E 8C89A5-757110 无无否,与主机A、C都不在同一共享模块 主机 F 8C89A5-7715F8 无无否,与主机A、C都不在同一共享模块 练习三:编辑并发送MAC广播帧 ●结合练习三的实验结果,简述FFFFFF-FFFFFF作为目的MAC地址的作用。 答:该地址为广播地址,作用是完成一对多的通信方式,即一个数据帧可发送给同一网段内的所有节点。 练习四:编辑并发送LLC帧 ●实验结果 帧类型发送序号N(S)接受序号N(R) LLC 001F 0 ●简述“类型和长度”字段的两种含义 答:一是如果字段的值小于1518,它就是长度字段,用于定义下面数据字段的长度;二是如果字段的值大于1536,用于定义一个封装在帧中的PDU分组的类型。 思考问题: 1.为什么IEEE802标准将数据链路层分割为MAC子层和LLC子层? 答:出于厂商们在商业上的激烈竞争,IEEE的802委员会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最佳的局域网标准,而是被迫制定了几个不同标准,如802.4令牌总线网、802.5令牌环网等。为了使数据链路层能更好地适应多种局域网标准,802委员会就将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拆成两个子层,即逻辑链路控制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

目录

实验一直线的DDA算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DDA算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DDA直线扫描转换算法。 3.深入了解直线扫描转换的编程思想。 二、【实验内容】 1.利用DDA的算法原理,编程实现对直线的扫描转换。 2.加强对DDA算法的理解和掌握。 三、【测试数据及其结果】 四、【实验源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GLsizei winWidth=500; GLsizei winHeight=500; void Initial(void) { glClearColor(1.0f,1.0f,1.0f,1.0f); glMatrixMode(GL_PROJECTION); gluOrtho2D(0.0,200.0,0.0,150.0); } void DDALine(int x0,int y0,int x1,int y1) { glColor3f(1.0,0.0,0.0); int dx,dy,epsl,k; float x,y,xIncre,yIncre; dx=x1-x0; dy=y1-y0; x=x0; y=y0; if(abs(dx)>abs(dy)) epsl=abs(dx); else epsl=abs(dy); xIncre=(float)dx/(float)epsl; yIncre=(float)dy/(float)epsl; for(k=0;k<=epsl;k++) { glPointSize(3); glBegin(GL_POINTS); glV ertex2i(int(x+0.5),(int)(y+0.5)); glEnd(); x+=xIncre; y+=yIncre; } } void Display(void) { glClear(GL_COLOR_BUFFER_BIT); DDALine(100,100,200,180); glFlush(); }

大学计算机实验报告

《大学计算机基础Ⅰ》课程 实验报告 (以上由学生填写) 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计算机基础教育系 2017年12月8日 实验成绩记载 课程Array实验报告一 一、实验题目:Win7得基本操作、文件管理与控制面板得使用 二、实验目得: 1.掌握“计算机"(资源管理器)得使用。 2.掌握文件与文件夹得基本操作。 3.了解显示属性得相关内容,掌握显示属性得设置。 4.掌握鼠标、键盘得属性设置。 5.掌握应用程序得添加/删除功能。 6.掌握输入法得设置方法.

7.掌握系统属性得设置方法。 8.掌握计算机名或域得查瞧及更改方法。 三、实验主要内容及过程(实验主要内容得介绍、主要得操作步骤) (列出实验主要内容通过截屏显示出操作过程以及实验结果) (一)文件与文件夹得管理 1、双击桌面上“计算机"→选择D盘→空白处右击选择“新建”重命名 文件夹→改名为“windows练习”→双击“windows练习"→右击空白处分别新建三个文件夹为“LX1”、“LX2”、“LX3”. 2、双击“C盘”打开→搜索框搜索“*、wmf”单击搜索按钮→选择任 意三个图片文件→右击→选择“复制”→粘贴至“LX1"文件夹中→并对三个文件分别重命名为“图片1、wmf”、“图片2、wmf”、“图片3、wmf”。 3、打开“LX1”文件夹→右击图片“1、wmf”→剪切→打开“LX2” 文件夹→右击空白处点击“粘贴”→选中剩下得两个文件→复制→打开“LX3”文件夹→右击选择“粘贴”→右击“LX2”选择“剪切” →打开“LX1”文件夹→右击选择“粘贴”

4、右击“LX3”文件夹→选择“属性”→选择“常规”属性卡→勾选“隐 藏”→右击“LX2"文件夹→选择“常规"属性卡→勾选“已读"

大学计算机实验报告2

《大学计算机基础Ⅰ》课程 实验报告手册 \ 实验教师(签字) 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计算机基础教育系 年月日

一、实验说明 本课程实验分为一般性实验(验证和简单设计)和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两部分。从第3周开始参考实验任务书(本报告中的五部分)完成每周规定的实验,并根据进度按要求认真填写本实验报告中的六、七部分,此实验报告将作为实验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 本课程实验从开课学期第3周开始实习,每周2学时,16周结束,共28学时。除统一安排的时间外,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适当安排课余时间上机。上机内容参见本报告中的“五、实验任务书”部分。 二、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能够学会知识的运用与积累,能够举一反三,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培养学生熟练地使用常用软件的能力及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验要求 1、每次实验课将考勤,并作为实验成绩的重要依据。 2、每次实验前学生必须充分准备每次的实验内容,以保证每次上机实验的效果。实验过程中必须独立完成。 3、学期结束时,每位同学应将自己的《实验报告》交各专业班长或学习委员,由班长或学习委员以专业为单位、按学号从小到大排列好统一交给实验指导老师,否则无实验成绩。 四、实验报告要求 一共要求填写3个阶段性实验报告、1个综合性实验报告和1份学期总结,与每份实验报告对应产生的电子文档交由实验老师指定的位置,该电子文档也将作为实验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 五、实验任务书 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实验参考书:《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实验一:指法练习、汉字录入 实验目的: 1.掌握鼠标和键盘的使用及正确的操作指法。 2.掌握微型计算机的打开和关闭操作 3.熟悉键盘指法和文字录入 4.了解中英文切换,全半角的切换 实验任务: 1.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1-1中的[任务1](7页) 2.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1-1中的[任务3](7页) 实验二: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文件管理操作 实验目的: 1.掌握Windows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2.掌握“Windows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的使用 实验任务: 1.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2-1中的全部任务(14页) 2.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2-2中的全部任务(18页)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

计算机图形学 实验报告 姓名:谢云飞 学号:20112497 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1-2班实验地点:逸夫楼507 实验时间:2014.03

实验1直线的生成 1实验目的和要求 理解直线生成的原理;掌握典型直线生成算法;掌握步处理、分析 实验数据的能力; 编程实现DDA算法、Bresenham中点算法;对于给定起点和终点的 直线,分别调用DDA算法和Bresenham中点算法进行批量绘制,并记 录两种算法的绘制时间;利用excel等数据分析软件,将试验结果编 制成表格,并绘制折线图比较两种算法的性能。 2实验环境和工具 开发环境:Visual C++ 6.0 实验平台:Experiment_Frame_One(自制平台)。 本实验提供名为 Experiment_Frame_One的平台,该平台提供基本 绘制、设置、输入功能,学生在此基础上实现DDA算法和Mid_Bresenham 算法,并进行分析。 ?平台界面: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示 ?设置:通过view->setting菜单进入,如错误!未找到引 用源。所示 ?输入:通过view->input…菜单进入.如错误!未找到引用 源。所示 ?实现算法: ◆DDA算法:void CExperiment_Frame_OneView::DDA(int X0, int Y0, int X1, int Y1) Mid_Bresenham法:void CExperiment_Frame_OneView::Mid_Bresenham(int X0, int Y0, int X1, int Y1)

3实验结果 3.1程序流程图 1)DDA算法流程图:开始 定义两点坐标差dx,dy,以及epsl,计数k=0,描绘点坐标x,y,x增 量xIncre,y增量yIncre ↓ 输入两点坐标x1,y1,x0,y0 ↓ dx=x1-x0,dy=y1-y0; _________↓_________ ↓↓ 若|dx|>|dy| 反之 epsl=|dx| epsl=|dy| ↓________...________↓ ↓ xIncre=dx/epsl; yIncre=dy/epsl ↓ 填充(强制整形)(x+0.5,y+0.5); ↓←←←← 横坐标x+xIncre; 纵坐标y+yIncre; ↓↑ 若k<=epsl →→→k++ ↓ 结束 2)Mid_Bresenham算法流程图开始 ↓ 定义整形dx,dy,判断值d,以及UpIncre,DownIncre,填充点x,y ↓ 输入x0,y0,x1,y1 ______↓______ ↓↓ 若x0>x1 反之 x=x1;x1=x0;x0=x; x=x0;

郑大计算机实验报告答案

习题及实验(一) 第一部分习题 一、简答题 1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发展阶段:1946-1956年电子管计算机的时代。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美国宾西法尼亚大 学,它由冯·诺依曼设计的。占地170平方,150KW。运算速度慢还没有人快。是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ator and calculator)全称叫“电子数值积分和计算机”。 第二个发展阶段:1956-1964年晶体管的计算机时代:操作系统。 第三个发展阶段:1964-1970年集成电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 (1964-1965)(1965-1970) 第四个发展阶段:1970-现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 第一代计算机 1946 1957 电子管运算速度较低,耗电量大存储容量小。 第二代计算机 1958 1964 晶体管体积小,耗电量较少,运算速度高,价格下降。第三代计算机 1965 1971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体积功能进一步减少,可靠性及速度进一步提高。 第四代计算机 1972年至今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性能到规模提高,价格大幅度降低,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走进办公室和家庭 2.主要应用:计算机的应用极其广泛,早期的计算机主要体现在科学计算机,数据处理,计算机控制等几个方面.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发慌和迅速普及,计算机的应用

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总门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现代计算机除了传统的应用外,还应用于以下几个大方面. 1.办化自动化 2.计算机辅助系统 3.虚拟现实 4.人工智能 5.电子商务 3. 1.管理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1)监视资源 2)决定分配资源策略 3)分配资源 4)回收资源 2.为用户提供友好的界面。 1)命令行界面 2)图形化界面 4.操作系统大致可分为6种类型。 简单操作系统。分时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操作系统。智能操作系。目前微机上常见的操作系统有DOS、OS/2、UNIX、XENIX、LINUX、Windows、Netware等。 5. 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用以实现计算机系统的管理、控制、运行、维护,并完成应用程序的装入、编译等任务的程序。系统软件是开发和运行应用软件的平台,系统软件的核心是操作系统。

大学生计算机实验报告(完整版)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3.1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经贸1103 姓名——- 学号201118910315 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1.10 一、实验题目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二、实验目的 1.熟悉Windows XP的文件系统。 2.掌握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方法。 3.熟练掌握在Windows XP资源管理器下,对文件(夹)的选择、新建、移动、复制、删除、重命名的操作方法。 三、实验内容 1.启动资源管理器并利用资源管理器浏览文件。 2.在D盘创建文件夹 3.在所创建文件夹中创建Word文件。 4.对所创建文件或文件夹执行复制、移动、重命名、删除、恢复、创建快捷方式及设置共享等操作。 四、实验步骤 (一)文件与文件夹管理 1.展开与折叠文件夹。右击开始,打开资源管理器,在左窗格中点击“+”展开,点击“—”折叠 2.改变文件显示方式。打开资源管理器/查看,选择缩略、列表,排列图标等

3.建立树状目录。在D盘空白处右击,选择新建/文件夹,输入经济贸易学院,依次在新建文件夹中建立经济类1103班/王帅、王鹏 4..创建Word并保存。打开开始/程序/word,输入内容。选择文件/另存为,查找D盘/经济贸易学院/1103班/王帅,单击保存 5.复制、移动文件夹 6.重命名、删除、恢复。右击文件夹,选择重命名,输入新名字;选择删除,删除文件 7.创建文件的快捷方式。右击王帅文件夹,选择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

8.设置共享文件。右击王帅,选择属性/共享/在网络上共享这个文件/确定 9.显示扩展名。打开资源管理器/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高级设置,撤销隐藏已知文件的扩展名 (二)控制面板的设置。 1.设置显示属性。右击打开显示属性/桌面、屏幕保护程序 2.设置鼠标。打开控制面板/鼠标/按钮(调整滑块,感受速度)、指针 3.设置键盘。打开控制面板/键盘/速度(调整滑块,感受速度)、硬件 4.设置日期和时间打开控制面板/日期和时间 5.设置输入法。打开控制面板/区域与语言选项/详细信息/文字服务与输入语言

计算机实验报告

实验指导 实验一 Visual C++开发环境使用 大气科学专业实验日期 4月 18日姓名:学号 1.实验目的 (1)熟悉Visual C++集成开发环境。 (2)掌握C语言程序的书写格式和C语言程序的结构。 (3)掌握C语言上机步骤,了解C程序的运行方法。 (4)能够熟练地掌握C语言程序的调试方法和步骤 2. 实验内容 输入如下程序,实现两个数的乘积。 #include ; int main() { x=10,y=20 p=prodct(x,t) printf("The product is : ",p) int prodct(int a ,int b ) int c c=a*b return c } (1)在编辑状态下照原样键入上述程序。 (2)编译并运行上述程序,记下所给出的出错信息。 (3)再编译执行纠错后的程序。如还有错误,再编辑改正,直到不出现语法错误为止。 3.分析与讨论 (1)记下在调试过程中所发现的错误、系统给出的出错信息和对策。分析讨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2)总结C程序的结构和书写规则。 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到C语言的特点,初步认识程序设计方法和程序设计一般步骤,掌握C语言程序编译、链接和运行过程,为我进一步学好C语言打下了基础。

实验二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大气科学专业实验日期4 月 25日姓名:刘园园学号327 1.实验目的 (1)理解常用运行符的功能、优先级和结合性。 (2)熟练掌握算术表达式的求值规则。 (3)熟练使用赋值表达式。 (4)理解自加、自减运算符和逗号运算符 (5)掌握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的求值 2.实验内容 (1)整数相除 #include<> int main() { int a=5,b=7,c=100,d,e,f; d=a/b*c; e=a*c/b; f=c/b*a; printf("d=%d , e=%d ,f=%d\n",d,e,f); return 0; } (2)自加、自减运算 #include<> int main() { int a=5,b=8; printf("a++=%d\n",a++);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

计算机图形学 实验报告 学号:20072115 姓名: 班级:计算机 2班 指导老师:何太军 2010.6.19

实验一、Windows 图形程序设计基础 1、实验目的 1)学习理解Win32 应用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SDK 编程); 2)掌握Win32 应用程序的基本结构(消息循环与消息处理等); 3)学习使用VC++编写Win32 Application 的方法。 4)学习MFC 类库的概念与结构; 5)学习使用VC++编写Win32 应用的方法(单文档、多文档、对话框); 6)学习使用MFC 的图形编程。 2、实验内容 1)使用WindowsAPI 编写一个简单的Win32 程序,调用绘图API 函数绘制若干图形。(可选任务) 2 )使用MFC AppWizard 建立一个SDI 程序,窗口内显示"Hello,This is my first SDI Application"。(必选任务) 3)利用MFC AppWizard(exe)建立一个SDI 程序,在文档视口内绘制基本图形(直线、圆、椭圆、矩形、多边形、曲线、圆弧、椭圆弧、填充、文字等),练习图形属性的编程(修改线型、线宽、颜色、填充样式、文字样式等)。定义图形数据结构Point\Line\Circle 等保存一些简单图形数据(在文档类中),并在视图类OnDraw 中绘制。 3、实验过程

1)使用MFC AppWizard(exe)建立一个SDI 程序,选择单文档; 2)在View类的OnDraw()函数中添加图形绘制代码,说出字符串“Hello,This is my first SDI Application”,另外实现各种颜色、各种边框的线、圆、方形、多边形以及圆弧的绘制; 3)在类视图中添加图形数据point_pp,pp_circle的类,保存简单图形数据,通过在OnDraw()函数中调用,实现线、圆的绘制。 4、实验结果 正确地在指定位置显示了"Hello,This is my first SDI Application"字符串,成功绘制了圆,椭圆,方形,多边形以及曲线圆弧、椭圆弧,同时按指定属性改绘了圆、方形和直线。成功地完成了实验。 结果截图: 5、实验体会 通过实验一,了解了如用使用基本的SDI编程函数绘制简单的图

实验5 循环及其应用实验报告答案

实验五循环及其应用 【实验类型】设计性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目的】 1、熟悉掌握用while语句,do-while语句和for语句实现循环的方法。 2、掌握在程序设计中用循环语句实现一些常用算法(如穷举、迭代、递推等)。【实验内容】 编程序并上机调试运行。 1.输入两个正整数m和n,求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输入时,使m void main() {int hcf(int,int); int lcd(int,int,int); int m,n,h,x; printf("请输入两个整数m,n:\n"); scanf("%d,%d",&m,&n); h=hcf(m,n); x=lcd(m,n,h); printf("最大公约数是%d,\n最小公倍数是%d。\n",h,x); } int hcf(int m,int n) {int r; if((r=m%n)!=0) {m=n;n=r;} return(r); } int lcd(int m,int n,int h) {return (m*n/h);} (2) #include void main() {int hcf(int,int); int lcd(int,int,int); int m,n,h,x; printf("请输入两个整数m,n:\n");

scanf("%d,%d",&m,&n); h=hcf(m,n); x=lcd(m,n,h); printf("最大公约数是%d ,\n 最小公倍数是%d 。\n",h,x); } int hcf(int m,int n) { int t,r; if(n>m) {t=n;n=m;m=t;} while((r=m%n)!=0) {m=n;n=r;} return(n); } int lcd(int m,int n,int h) { int j; if(m>=n) j=m; else j=n; for(;!(j%m==0&&j%n==0);j++); return j; } 2.编写程序利用公式:! n 1!21!111e ++++= 求e 的近似值,精确到小数后6位 解: (1) #include void main() { int i=1; double e=1,k=1; do { e=e+1/k; i++; k=k*i; }while(1/k>=1e-6); printf("e 的近似值e=%f\n",e); } (2) #include void main() { int i;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

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 graphics)的基本含义是使用计算机通过算法和程序在显示设备上构造图形。图形是人们通过计算机设计和构造出来的,不是通过摄像机、扫描仪等设备输入的图像。这里的图形可以是现实中存在的图形,也可以是完全虚拟构造的图形。以矢量图的形式呈现,更强调场景的几何表示,记录图形的形状参数与属性参数。例如,工程图纸(drawing),其最基本的图形单元是点、线、圆/弧等,其信息包含图元的几何信息与属性信息(颜色、线型、线宽等显式属性和层次等隐式属性)。 图像处理(image processing)则是研究图像的分析处理过程,图像处理研究的是图像增加、模式识别、景物分析等,研究对象一般为二维图像。图像以点阵图形式呈现,并记录每个点的灰度或色彩。例如,照片、扫描图片和由计算机产生的真实感和非真实感图·形等,最基本的图像单元(pels,picture elements)是点—像素(pixel),其信息实际上是点与它的属性信息(颜色、灰度、亮度等)。 计算机视觉(computer vision)包括获取、处理、分析和理解图像或者更一般意义的真实世界的高维数据方法,它的目的是产生决策形式的数字或者符号信息。

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视觉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向。计算机图形学将抽象的语义信息转化成图形,计算机视觉则从图形中提取抽象的语义信息,图像处理研究的则是一个图像或一组图像之间的相互转化和关系,与语义信息无关。下表从输入和输出的角度对三者的区别进行辨析: 表2 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形学对比 计算机图形学,输入的是对虚拟场景的描述,通常为多边形数组,而每个多边形由三个顶点组成,每个顶点包括三维坐标、贴图坐标、RGB 颜色等。输出的是图像,即二维像素数组。 计算机视觉,输入的是图像或图像序列,通常来自相机、摄像头或视频文件。输出的是对于图像序列对应的真实世界的理解,比如检测人脸、识别车牌。图像处理,输入的是图像,输出的也是图像。

(完整word版)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中点Bresenham直线扫描转换算法的思想。 2掌握边标志算法或有效边表算法进行多边形填充的基本设计思想。 3掌握透视投影变换的数学原理和三维坐标系中几何图形到二维图形的观察流程。 4掌握三维形体在计算机中的构造及表示方法 二、实验环境 Windows系统, VC6.0。 三、实验步骤 1、给定两个点的坐标P0(x0,y0),P1(x1,y1),使用中点Bresenham直线扫描转换算法画出连接两点的直线。 实验基本步骤 首先、使用MFC AppWizard(exe)向导生成一个单文档视图程序框架。 其次、使用中点Bresenham直线扫描转换算法实现自己的画线函数,函数原型可表示如下: void DrawLine(CDC *pDC, int p0x, int p0y, int p1x, int p1y); 在函数中,可通过调用CDC成员函数SetPixel来画出扫描转换过程中的每个点。 COLORREF SetPixel(int x, int y, COLORREF crColor ); 再次、找到文档视图程序框架视图类的OnDraw成员函数,调用DrawLine 函数画出不同斜率情况的直线,如下图:

最后、调试程序直至正确画出直线。 2、给定多边形的顶点的坐标P0(x0,y0),P1(x1,y1),P2(x2,y2),P3(x3,y3),P4(x4,y4)…使用边标志算法或有效边表算法进行多边形填充。 实验基本步骤 首先、使用MFC AppWizard(exe)向导生成一个单文档视图程序框架。 其次、实现边标志算法或有效边表算法函数,如下: void FillPolygon(CDC *pDC, int px[], int py[], int ptnumb); px:该数组用来表示每个顶点的x坐标 py :该数组用来表示每个顶点的y坐标 ptnumb:表示顶点个数 注意实现函数FillPolygon可以直接通过窗口的DC(设备描述符)来进行多边形填充,不需要使用帧缓冲存储。(边标志算法)首先用画线函数勾画出多边形,再针对每条扫描线,从左至右依次判断当前像素的颜色是否勾画的边界色,是就开始填充后面的像素直至再碰到边界像素。注意对顶点要做特殊处理。 通过调用GDI画点函数SetPixel来画出填充过程中的每个点。需要画线可以使用CDC的画线函数MoveTo和LineTo进行绘制,也可以使用实验一实现的画直线函数。 CPoint MoveTo(int x, int y ); BOOL LineTo(int x, int y ); 实现边标志算法算法需要获取某个点的当前颜色值,可以使用CDC的成员函数 COLORREF GetPixel(int x, int y ); 再次、找到文档视图程序框架视图类的OnDraw成员函数,调用FillPolygon 函数画出填充的多边形,如下: void CTestView::OnDraw(CDC* pDC) { CTestcoodtransDoc* pDoc = GetDocument(); ASSERT_VALID(pDoc);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书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书答案 习题及实验(一) 第一部分习题 一、简答题 1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发展阶段:1946-1956年电子管计算机的时代。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美国宾西法尼亚大 学,它由冯〃诺依曼设计的。占地170平方,150KW。运算速度慢还没有人快。是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ator andcalculator)全称叫“电子数值积分和计算机”。 第二个发展阶段:1956-1964年晶体管的计算机时代:操作系统。 第三个发展阶段:1964-1970年集成电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 (1964-1965)(1965-1970) 第四个发展阶段:1970-现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 第一代计算机1946 1957电子管运算速度较低,耗电量大存储容量小。 第二代计算机1958 1964晶体管体积小,耗电量较少,运算速度高,价格下降。 第三代计算机1965 1971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体积功能进一步减少,可靠性及速度进一步提高。第四代计算机1972年至今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性能到规模提高,价格大幅度降低,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走进办公室和家庭 2.主要应用:计算机的应用极其广泛,早期的计算机主要体现在科学计算机,数据处理,计算机控制等几个方面.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发慌和迅速普及,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总门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现代计算机除了传统的应用外,还应用于以下几个大方面. 1.办化自动化 2.计算机辅助系统 3.虚拟现实 4.人工智能 5.电子商务 3. 1.管理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1)监视资源 2)决定分配资源策略 3)分配资源 4)回收资源 2.为用户提供友好的界面。 1)命令行界面 2)图形化界面 4.操作系统大致可分为6种类型。 简单操作系统。分时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操作系统。智能操作系。目前微机上常见的操作系统有DOS、OS/2、UNIX、XENIX、LINUX、Windows、Netware等。5.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用以实现计算机系统的管理、控制、运行、维护,并完成应用程序的装入、编译等任务的程序。系统软件是开发和运行应用软件的平台,系统软件的核心是操作系统。 应用软件是为了某一个专用目的而开发的软件。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书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书答案 习题及实验(一) 第一部分习题一、简答题 1 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发展阶段:1946-1956 年电子管计算机的时代。1946 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美国宾西法尼亚大 学,它由冯〃诺依曼设计的。占地170 平方,150KW。运算速度慢还没有人快。是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ator andcalculator) 全称叫“电子数值积分和计算机”。 第二个发展阶段:1956-1964 年晶体管的计算机时代:操作系统。第三个发展阶段:1964-1970 年集 成电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1964-1965)(1965-1970) 第四个发展阶段:1970-现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第一代计算机1946 1957 电子管运 算速度较低,耗电量大存储容量小。 第二代计算机1958 1964 晶体管体积小,耗电量较少,运算速度高,价格下降。 第三代计算机1965 1971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体积功能进一步减少,可靠性及速度进一步提高。第四代计算机1972 年至今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性能到规模提高,价格大幅度降低,广 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走进办公室和家庭 2. 主要应用:计算机的应用极其广泛,早期的计算机主要体现在科学计算机,数据处理,计算机 控制等几个方面.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发慌和迅速普及,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总门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现代计算机除了传统的应用外,还应用于以下几个大方面. 1. 办化自动化 2. 计算机辅助系统 3. 虚拟现实 4. 人工智能 5. 电子商务 3. 1.管理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1) 监视资源 2) 决定分配资源策略 3) 分配资源 4) 回收资源 2. 为用户提供友好的界面。 1)命令行界面 2)图形化界面 4. 操作系统大致可分为6 种类型。简单操作系统。分时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操作系统。智能操作系。目前微机上常见的操作系统有DOS、OS/2、UNIX、XENIX、LINUX、Windows、Netware 等。 5. 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用以实现计算机系统的管理、控制、运行、维护,并完成应用程序的装入、编译等 任务的程序。系统软件是开发和运行应用软件的平台,系统软件的核心是操作系统。 应用软件是为了某一个专用目的而开发的软件。 6. 1.机器语言: 是最初级的计算机语言,它依赖于硬件,是由1,0 组成的二进制编码形式的指令集合.不易被人识别,但可以被计算机直接执行. 2. 高级语言:是一类面向问题的程序设计语言,且独立于计算机的硬件,对具体的算法进行描述所以又成为" 算法语言",它的特点是独立性,通用性和可移植性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