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过程中危险点及防控措施

施工过程中危险点及防控措施

施工过程中危险点及防控措施
施工过程中危险点及防控措施

施工过程中危险点及防控措施

1、土建开挖阶段危险点及防控措施

【危险点17】误入有电间隔,发生高压电击、感应触电。

【防范措施】严格执行保证施工安全的组织术措施,实行专职安全员监护制度,实行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监护。施工地点做好安全隔离措施。长的物件应放倒两人搬运,严禁竖立搬运。

【危险点18】风镐使用不当

【防范措施】风镐使用时,严禁操作人员直视打击点。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眼睛和必要的劳防用品。管道连接应使用专用夹头夹紧,以免皮管脱出伤人及触及运行设备。

【危险点19】基础开挖未按规定自然放坡,特殊地质条件的深坑施工未采取井点降水措施,基坑边缘违规堆土或其它物品。

【防范措施】严格执行弃土堆高≤1.5 m、一般土质条件下弃土堆底至基坑顶边距离≥1.2 m、垂直坑壁边坡条件下弃土堆底至基坑顶边距离≥3 m的规定,软土场地的基坑边不应堆土。坑边如需堆放材料机械,必须经计算确定放坡系数,必要时采取支护措施。

【危险点20】基坑开挖和基础工程施工中,未及时监测基坑及周边条件的变化。

【防范措施】应特别注意监测:有无支护结构变形、坑外地面沉降或坑底隆起变形、地下水位变化、及塔机基础、周边建筑物及道路和地下管线等设施沉降及变形等现象,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和处理。

【危险点21】挖土过程中土体产生裂痕

【防范措施】加强对土体及周边的定期监控,作好记录,及时分析,发现异常,立即停工采取措施。

【危险点22】雨后作业前未检查土体和支护的情况

【防范措施】雨前对土体和支护进行检查并采取排水、防护措施,雨后作业前对土体和支护情况检查。

【危险点23】夜间施工照明、人员换班制度。

【防范措施】施工作业现场应配置有效可靠的照明设施。防止疲劳作业,应制定夜间施工作业人员换班制度,保持施工人员良好的精神面貌。

2、土建浇灌阶段危险点及防控措施

【危险点24】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未经承力计算

【防范措施】施工前须编制模板施工专项施工措施。

【危险点25】悬空、登高作业无可靠有效的作业平台。

【防范措施】悬空、登高作业须搭设可靠的作业平台,并设置必要的护栏。

【危险点26】支模、装修、粉刷、砌墙、架子的拆除等各工种进行交叉作业时,可能出现在同一垂直方向上下作业的情况。

【防范措施】应尽量避免上下交叉作业。若确有必要,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

【危险点27】拆除的模板、脚手架等未及时清理,获未按指定位置堆放、木模板有“朝天钉”。

【防范措施】现场应坚持安全文明施工,做到工完、料清场地清,并将“朝天钉”及时清除或打弯。

【危险点28】拆模后未及时封盖预留洞口

【防范措施】拆模后应及时封盖预留洞口,盖板必须可靠牢固,并设立警示标志。

【危险点29】模板支撑与脚手架联体、拆模不按顺。

【防范措施】模板支撑不得与脚手架联体、拆模必须按顺序进行。【危险点30】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不规范

【防范措施】脚手架搭设必须规范,绑扎应牢固,杜绝“探头板”。脚手架的两端、转角处及每隔6-7根主立杆应设支杆和剪刀撑,支杆、剪刀撑、地面三者之间夹角不得大于60度,脚手架高度每隔4 m、水平每隔7 m处设置与建筑物牢固的连接点。钢管立杆(主杆)间距为2.0 m;大横杆间距为1.2 m;小横杆间距为1.5 m。脚手板应满铺,不应有空隙和探头板,脚手板与墙面距≤20 cm;脚手板搭接长度应≥20 cm,接头处应设双排小横杆且间距≤20 cm;拐弯处的脚手板应交错搭接;脚手板铺设平稳并绑牢,不平处用木块垫平钉牢,不得用砖垫;架子上放脚手板应由2人由里向外顺序进行,作业人应拴好安全带、下设安全网。经施工及使用部门验收合格并挂牌后方可交付使用。拆除脚手架时,必须设置安全围栏,确定警戒区域、挂好警示标志并指定监护人,应自上而下顺序,不得上下同时拆除;严禁将脚手架整体推倒;拆下的架材有专人传递,不得抛扔。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正确配戴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带应挂在结实牢固的主材或物件上,并

随时检查是否栓牢,不得低挂高用。

【危险点31】脚手架的外侧、斜道、平台无安全防护措施。

【防范措施】脚手架的外侧、斜道、平台应设1.05 m高的栏杆和18 cm 高的挡脚板或防护立网,在临街和靠近带电设施处应采取封闭措施。【危险点32】拉结不标准、设置不牢固,不按规定标准设置剪刀撑【防范措施】脚手架应按工程施工需要和承载重量,按规程搭设。特殊脚手架单独设计搭设方法和安全措施。

【危险点33】脚手板未满铺、四角未用铅丝绑扎,脚手架外侧未设置密目网。

【防范措施】脚手板满铺、四角用铅丝绑扎,脚手架外侧用密目网封闭,施工每间隔10m高加一道安全平网。

【危险点34】搭拆作业人员未佩戴安全防护用具

【防范措施】工作前须检查搭设人员是否安全保护用品佩戴齐全。【危险点35】接地带、接地钢筋留甩头处伤人

【防范措施】接地网敷设要尽可能减少留甩头,留甩头处须做平整处理;设备与地网处不得留甩头,要在地面下连接;主要过道及施工通道的接地甩头处须设警示牌或围栏。

【危险点36】现浇基础模板支撑不牢

【防范措施】模板的支撑应牢固,并应对称布置,高出坑口的加高立柱模板应有防止倾覆的措施。

【危险点37】上料平台结构不稳定,未设护栏。

【防范措施】上料平台不得搭悬臂结构,中间应设支撑点并结构可靠,

平台应设护栏。

【危险点38】振捣器振捣过程漏电

【防范措施】使用前检查振捣器绝缘情况,确保绝缘良好。受电侧应安装漏电保安器并指定专人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操作。

【危险点39】打夯机手柄无绝缘套或绝缘套破损

【防范措施】使用前检查打夯机手柄绝缘套,发现破损立即更换。【危险点40】搅拌机、夯路机、钢筋剪切机、弯曲机、电焊机、卷扬机、提升式井架、塔吊、砂轮切割机、圆盘锯、平刨机等建筑施工机械无操作规程。

【防范措施】应建立相关各种机械、电气设备的操作规程,并严格按规程操作。

【危险点41】空压机压力表和安全阀未检验,空压机、储气罐未检验。

【防范措施】事前必须对空压机、储气罐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构支架吊装阶段危险点及防控措施

【危险点42】高处作业人员位置不当

【防范措施】高处作业人员在构支架根部及临时拉线未固定好之前,严禁登杆作业。检查无误后方可作业。横梁就位时,构架上的施工人员严禁站在节点顶上,横梁就位后应及时固定。合理施工,尽可能减少和缩短作业人员在高处作业时间。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携带工具袋,传递物品用传递绳,横梁上方及两端不许放置悬浮物品。

【危险点43】杆体滚动挤手压脚

【防范措施】作业人员要站在杆转动的相反方向,定位后用专用木楔垫块垫牢,设备杆件堆放处要用进行围护。

【危险点44】杆段倾倒,横梁摇晃。

【防范措施】在起吊过程中,须有专人负责,统一指挥,各临时拉线设专人松紧,各受力地锚设专人看护,动作要协调。吊物离地面10cm 时,应停止起吊,检查吊车支撑、钢丝绳扣、吊物吊点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方可继续起吊,起吊要平稳。固定构架的临时拉线应使用钢丝绳,不得用综绳、尼龙绳替代,绑扎工作必须由技工担任,A型杆拉线不得少于4根。固定在同一临时地锚上的拉线不得超过两根,严禁用小型基础和非固定物做地锚使用。起吊横梁应在横梁两端用大绳做溜绳,控制横梁方向,在杆根部没固定好之前及二次灌浆未达到规定强度前,不得拆除临时拉线。

【危险点45】过耐张绝缘子串及骑线作业失控

【防范措施】在连线上安装引流线及设备连线作业前,应检查金具连接是否良好,横梁是否牢固。只能在导线截面积不小于120mm2的母线上使用竹杆横放在导线上骑行作业,过耐张绝缘子串时要先系好安全带,防止绝缘子旋转发生高空坠落。

【危险点46】吊装找正过程中随意解除浪风控制晃绳,造成构架倾倒。

【防范措施】任何浪风控制晃绳的解除必须得到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安全员、起重指挥共同批准。吊装过程中必须解除浪风控制晃绳。

由项目经理、安全员、起重指挥共同制定设置替代浪风的方案,安全员监督实施。

【危险点47】切割、钻孔时伤人。

【防范措施】使用人员工作前要认真学习切割机、钻孔机安全操作规程,要将安全操作牌悬挂于显眼处;定期保养、及时维修电动机械。【危险点48】管母线吊装弯曲、倾斜、脱落、支持瓷瓶断裂。

【防范措施】大型支持型铝管母线应采用吊车多点吊装,铝管就位前施工人员严禁登上支持绝缘子,吊装前将吊点测量精确,保证在平稳状态下起吊,两端用溜绳调整方向。大型悬吊式铝管母线吊装应编写作业指导书及详细的安全施工措施,吊装时两端应同时起吊,同时就位悬挂。支持绝缘子安装前应认真检查有无破损。,铝管母线弛度应在地面上调整好。

【危险点49】吊装过程中吊车松钩过早造成柱倒梁塌

【防范措施】吊柱时,起重指挥要寻问初步找正人员、四角浪风控制晃绳工作人员,在柱体基本垂直、钢塞已塞好、四角浪风控制晃绳已固定好等得到确认后,起重指挥方可指挥松钩。吊梁时,横梁与柱顶联接螺栓须全部穿入并平帽,并经梁上工作人员确认后,起重指挥方可指挥松钩。

【危险点50】雨后土质松软,地锚承载力下降,可能造成构架倾倒。【防范措施】大雨时,加强现场巡视,地锚逐个检查,发现隐患应立即处理。雨后应立即全面检查地锚,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危险点51】人字柱拼装时倒塌

【防范措施】枕木地基要平整坚实,枕木面应基本水平,枕木不准超过三层。杆段两侧应用木塞掩牢,防止杆段滚动;杆段必须放置在枕木中央,防止沉降造成枕木歪斜。每次工作前,要检查A型杆稳定情况,尤其是雨后更应仔细检查。

4、电气安装阶段危险点及防控措施

【危险点51】检修作业时高空落物伤人或伤及设备

【防范措施】进入作业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严禁人员站在作业处的垂直下方。高处作业必须使用工具袋,物件应用绳索栓牢传递,严禁抛掷,在易掉落物体的下方应设置封闭围栏。使用检修平台时,需将安全带绑在牢固的金属件上。检修架各连接固件需紧固,底角稳固,护栏安装牢靠,无固定围栏时必须使用安全带,安全带要系在牢固的部件上。在变压器上方进行高空作业时,应使用传递绳或绝缘杆固定和传递引线,工器具应用系绳索固定在作业斗或安全带上,避免工器具失手掉落,伤及套管瓷套或瓦斯继电器等关键附件。

【危险点52】吊装作业时与带电部位安全距离不足

【防范措施】工作负责人应在开工前检查吊车司机证照齐全并合格,应选用合适吨位、臂长的吊车车型。吊车车况应完好,对吊车、升降车的液压操控系统、机械传动系统、起重工器具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工作。吊车司机及起重指挥人员应纳入工作票管理。工作负责人应对吊车司机及起重指挥人员进行现场交底和安全教育,应告知其带电部位、危险点及安全注意事项,经确认后应在现场安全交底措施记录本机工作票上签名;吊车在工作负责人或专职监护人的带领下方可进入

变电站及工作现场。带电设备区域内使用吊车时,车身应使用不小于Φ16mm2的多股软铜线可靠接地,并设专人指挥和监护,统一由一人指挥,派专人监护带电部位距离。

【危险点53】SF6充气工作中人员受伤害

【防范措施】必须戴防毒面具。室内工作,需在工作前开启强力通风装置。身体各种的皮肤不得直接接触有毒气体。作业人员身体置于上风口。

【危险点54】隔离开关调试及试验工作中人员伤害

【防范措施】作业人员的站立位置应躲开触头的动作半径和拉杆动作区。拉开隔离开关时将操作机构手柄锁固,并断开操作电源。作业人员严禁踩压水平传动拉杆。登高作业(超过2m)必须系好安全带,使用防滑梯。工作中严格执行“两穿一戴”,安全帽必须系好帽带。工作中应认真谨慎,防止工器具和设备脱手或脱落。

【危险点55】现场使用的吊车、升降车无专人指挥、专人监护,易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恶劣环境下进行吊装等高空作业工作易造成人、设备、电网事故。

【防范措施】现场使用的吊车、升降车应指派专人指挥、专人监护,指挥人员与起重司机应就指挥信号、手势、哨声、语音达成一致。作业时,起重机应置于平坦、坚实的地面上,机身倾斜度不准超过制造厂的规定。不准在暗沟、地下管线等上面作业。起重的吊物不准让其长期悬在空中。有重物悬在空中时,监护人应禁止驾驶人员因故离开驾驶室或作其他工作。在变电站使用吊车或升降车时,遇有6级以上

的大风时,禁止露天进行起重工作。当风力达到5级以上时,受风面积较大的物体不宜起吊。遇有大雾、照明不足、指挥人员看不清各工作地点或起重机操作人员未获得有效指挥时,不得进行起重工作。【危险点56】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中设备损坏、人员伤害。

【防范措施】在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时,应使用第二种工作票,落实防止互感器二次回路短路或接地的措施。在带电的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完毕,运行人员应专门对互感器巡视检查一次并按验收规范详细验收。当发现互感器二次回路短路或接地时应及时汇报有关部门,申请将可能误动作的保护退出,并按现场规程进行处理。互感器二次接线改动后,必须认真核对,防止接线错误导致保护拒动或两段电压互感器并列时造成短路。互感器二次回路工作结束后,应按验收规范进行完工验收,对动过的端子和连接片应逐个检查、坚固。

5、电气试验阶段危险点及防控措施

【危险点57】进行耐压试验时发生人员触电

【防范措施】应检查试验仪器是否可靠接地,试验人员应穿绝缘鞋,加压时应站在绝缘垫上。试验时,试验围栏要规范到位,“止步,高压危险!”的警示应朝外。在未解开引线的情况下,应事先通知处于同一电气连接部分的其他班组人员,在得到所有人员均已达到足够安全距离的回复后才可加压试验。每次加压前应进行大声呼唱,在试验区域内所有不同工种的工作负责人均确认可以加压后才可加压。试验完毕后应将被试品对地充分放电并接地。进行变压器(电抗器)绕组直流电阻测试时,在未放电完毕的情况下,严禁触碰套管和试验导线。

使用钳形电流表测量铁芯(夹件)接地电流时,应注意与设备带电部位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动作幅度不要过大过猛。

【危险点58】油微水分析、闪点测试等使用易挥发药品时造成人员中毒。

【防范措施】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加强自我保护能力。油微水分析、闪点测试等使用易挥发药品时应在通风橱里进行,工作后应洗手。在工作前必须先开启通风装置。试验后的废液或过期药品不得随意倒掉,应有专用的容器盛装做专项处理。

【危险点59】进行套管试验后末屏未恢复接地或接地不可靠,造成设备损坏。

【防范措施】在套管试验完毕后,应认真检查末屏是否已恢复接地,接地是否可靠。可以用尖嘴钳调节末屏盖上的簧片松紧,以保证末屏接地良好。

【危险点60】隔离开关本体上进行试验接线时,发生人身高空坠落。【防范措施】高处作业必须按照要求系好安全带。在隔离开关上移动时,应使用安全绳进行保护。若需要使用梯子,应有相应的防滑措施,扶梯子的人员应集中注意力,防止梯子倾倒。禁止直接攀爬隔离开关瓷瓶。

【危险点61】进行测控装置虚负荷校验时发生人员触电

【防范措施】应检查试验仪器是否可靠接地。试验前应仔细检查试验线有无裸露部分,若有裸露部分则应用绝缘胶带进行包扎。端子排上的接线端子要拧紧。二次回路通电试验前,须检查回路上确无人工作

后,应与其他人员联系妥当,防止二次回路通电伤人。加压前应检查确认应该断开的电压端子已断开、应该短接的电流端子已短接。工作负责人应监督作业人员正确使用试验仪器,量程应选择适当。二次回路加压应坚持监护制度,不得单人操作,防止误合电压回路上的空气开关或闸刀。

【危险点62】拆装接线时引起电压回路短路,导致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

【防范措施】应采取措施确保电压回路不得短路,拆、装接线时要注意安全。应正确使用绝缘工器具。应仔细检查有无金属导体短接电压回路,防止电压短路。严禁电压二次回路多点接地。

【危险点63】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短路或失去接地点造成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

【防范措施】要按规定把防止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短路或接地的措施填写进二次作业安全措施票中,并严格执行。工作中严禁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短路造成弧光伤人。工作时应有专人监护,严禁将回路的安全接地点断开。在带电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工作时,应使用绝缘工具,戴手套,并站在绝缘垫上。使用测量仪表前,应检查确认测量仪表完好,并正确使用。接临时负载时,必须使用专用的隔离开关和熔断器。

【危险点64】送电校CT极性时有造成CT开路的危险

【防范措施】须设专人监护,测量人员注意钳形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并使用绝缘工具,戴线手套,穿绝缘鞋;送电前应紧固所有CT回路

端子,防止用力不当或拉扯电缆导致电缆松动,造成CT开路;送电前选好测量点,并整理好CT回路电缆以方便钳形电流表测量。用钳形电流表检测CT回路电流时,应一手扶住被钳电缆芯线,另一手持钳头。严禁将钳形电流表直接悬挂在电缆芯线上测量。被钳电缆芯与其它运行电缆芯之间应留有足够的距离,以避免测量时钳头误碰运行电缆芯。

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分析

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 险源分析预防控制预案建筑施工现场是建筑施工的作业场所,也是建筑施工生产中易发生伤亡事故的场地。这主要是建筑施工产品固定性,生产式多样性,生产流动性,作业环境特殊性等多面因素造成的。根据我公司多年来生产实际,有五个面是事故多发性的隐患。现制定预防及预案措施。 一事故原因分析 1.高处坠落:主要发生在脚手架作业,各类登高作业,洞口临边作 业所涉及的部位。其主要原因如下; (1)作业不系安全带: (2)四口(楼梯口.电梯井口.予留洞口.通道口)五边(阳台 边.屋面边.楼层边.上下跑道两侧卸料平台外侧)处不设 防护拦杆。 (3)搭设脚手架时,材质过细,钢木混用,立杆间距过大, 连墙杆过少,拉结不牢,基础不平以及脚手架跳板不满 铺,架体防护不密。 (4)龙门架安装和拆除是发生倒塌。 (5)横板支撑体系不经过计算,无剪刀撑和拉杆数量不够, 立杆排列混乱,造成整体失稳。 (6)塔吊安装拆卸中,违反安装拆除程序或使用中超载,斜 拉斜吊。 (7)违章乘坐吊盘(吊蓝),钢丝绳断裂和断绳保险,吊蓝停

靠装置,超高限位失误失灵 2.坍塌:主要发生在施工基坑.边坡.桩壁.模板胀撑及施工现场临 时建筑倒塌等。其主要原因是: (1)开挖基坑.基槽时,未按图纸情况设置安全放坡或支护。 (2)在人工挖桩中,没按设计进行护壁等安全措施 (3)在刚施工的楼板上堆放过多的物料。 (4)在拆除工程,设备施工中,没按施工案进行,野蛮施工。 3触电:多发生在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中。(未按TN-S系统几两级保护)其主要原因是: (1)工程外侧边缘与外电高压线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没有增设遮拦或保护网。 (2)施工机械漏电。 (3)手持式电动工具未进行有效的接地零保护。 (4)电线.电缆破皮,老化造成漏电。 (5)移动式照明未使用安全电压或电极接错漏电。 3.物体打击:该种事故来源存在多面,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 面: (1)作业人员不带安全帽 (2)支撑.粉饰.砌筑等多工种进行立体交叉作业,没有采取隔离封闭措施。 (3)各种拆除作业(模板.脚手架)上面拆除时,下面同时进行清理作业。

萃取过程及危险性分析

编号:SM-ZD-43628 萃取过程及危险性分析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萃取过程及危险性分析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工业上对液体混合物的分离,除了采用蒸馏的方法外,还广泛采用液—液萃取。例如,为防止工业废水中的苯酚污染环境,往往将苯加到废水中,使它们混合和接触,此时,由于苯酚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大部分苯酚从水相转移到苯相,再将苯相与水相分离,并进一步回收溶剂苯,从而达到回收苯酚的目的。再如,在石油炼制工业的重整装置和石油化学工业的乙烯装置都离不开抽提芳烃的过程,因为芳香族与链烷烃类化合物共存于石油馏分中,它们的沸点非常接近或成为共沸混合物,故用一般的蒸馏方法不能达到分离的目的,而要采用液—液萃取的方法提取出其中的芳烃,然后再将芳烃中各组分加以分离。 液—液萃取也称溶剂萃取,简称萃取。这种操作是指在欲分离的液体混合物中加入一种适宜的溶剂,使其形成两液相系统,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相中分配差异的性质,

梯恩梯生产工艺危险性分析及预防措施(通用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梯恩梯生产工艺危险性分析及预 防措施(通用版)

梯恩梯生产工艺危险性分析及预防措施(通 用版) 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梯恩梯是一种重要的军用炸药,也是生产其他合成炸药的原料。在生产中所用主要原料为浓硫酸、浓硝酸和甲苯,浓硫酸、浓硝酸具有严重腐蚀性和氧化性,甲苯易燃,梯恩梯和其中间物的有火灾和爆炸危险,因此,很容易发生爆炸、火灾和灼烫事故,这些事故会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造成极大威胁,做好梯恩梯安全生产工作,非常重要。 1梯恩梯生产工艺流程 我国目前采用的梯恩梯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梯恩梯生产工艺简图 2火灾事故危险性分析 2.1原料泄漏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 生产梯恩梯的原料主要有甲苯、浓硝酸和浓硫酸,这些原料储存在原料工段的大型储罐中,由离心泵通过压力管道送往硝化工段。如

甲苯的泄漏,可能在局部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或静电易发生火灾。而浓硫酸和浓硝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很容易造成设备和管线腐蚀破坏,浓酸一旦喷出,会给操作人员带来巨大危害。1979年,某梯恩梯生产厂家,由于浓硝酸从离心泵填料处喷出,造成一名工人终身致残。 2.2硝化机具有爆炸危险 硝化机是制造梯恩梯的核心机械,也是容易造成恶性事故的地方。硝化机由容器壳体、搅拌系统、分离系统及蛇管冷却系统等组成。这些系统均在强腐蚀介质中工作,很容易发生故障。如某梯恩梯生产厂三段硝化中采用碳钢蛇管冷却,蛇管在运行中发生泄漏,使少量水进入硝化机,与浓硫酸发生剧烈反应,使机内压力骤然升高,将机盖和搅拌系统炸起10m高。搅拌桨叶片脱落,会使机内局部温度过高,引起爆炸。 2.3自动仪表失灵会引起恶性事故 目前,梯恩梯生产厂家均采用自动控制和人工操作双保险安全措施,由于长时间的自动控制,使操作人员麻痹大意,责任心弱,有时甚至脱岗,一旦仪表失灵,会造成严重后果。20世纪80年代,曾发生过此类事故,造成整个生产线被炸毁。

蒸馏装置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

蒸馏装置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 摘要运用美国道化学公司(DOW)“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第七版),对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炼油某厂蒸馏装置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进行分析评价,暴露出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得出评价结果,给出采取的对策和措施,厂内安排积极整改,降低了生产装置的危险性。 关键词蒸馏装置;火灾爆炸;分析评价 1前言 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炼油某厂蒸馏装置(以下简称“蒸馏装置”)采用成熟的三级蒸馏(即初馏、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方法,对原油进行加工处理,生产过程中所用物料多为易燃易爆物质,生产操作连续性强,近几年曾先后几次发生着火事故,具有较大的火灾爆炸危险性。本文采用美国道化学公司(DOW)“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第七版),对该装置进行详细分析,评价出生产装置的火灾爆炸危险度等级、导致事故发生的潜在隐患,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 2蒸馏装置简介 蒸馏装置由中国石化建设工程公司设计,燕山建筑安装公司承建,2005年7月开始建设,2006年12月建成竣工,2007年6月投产,加工能力800万吨/年。蒸馏装置利用成熟的蒸馏工艺技术原理,将原油分离成各种不同沸点的馏份,送至不同的下游装置,进一步加工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装置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化学品有原油、石脑油、航煤、液化气、硫化氢、燃料气、氨等,另外还存在柴油、蜡油、渣油、缓蚀剂、破乳剂等一般化学品。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包括火灾、爆炸、硫化氢中毒等。蒸馏装置流程方框图见下页图—1。 3DOW“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简介 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是由美国道化学公司首创的安全评价方法,自1964年提出第一版至1994年的近三十年中,共进行了六次修改,目前已经发展到第七版。它是以单元重要危险物质在标准状态下的火灾、爆炸或释放出危险性潜在能量大小为基础,同时考虑工艺过程的危险性,计算初期单元火灾爆炸指数(F&EI),确定危险等级;再针对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进行火灾爆炸指数的补偿计算,得出单元补偿火灾爆炸指数(F&EI)’,确定危险等级,使危险降低到人们可以接受的程度。

液氨贮罐危险性分析及预防措施

液氨储罐生产运行过程中危险性分析及预防措施 赵新文 (山西天泽煤化工集团股份公司 048026) 1概述 氨是生产尿素、硝铵、碳铵等氮肥的中间产品,也是其它化工产品的基础原料。因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等危险特性,被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规定氨临界储存量大于10吨就构成了重大危险源。所有液氨储罐均属于三类压力容器。因此,液氨储罐从设计、制造、安装使用,运行、充装到贮存,都必须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等安全规定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规定,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定期技术检测、检验制度,严禁超温、超压、超量存放,确保安全运行。现将液氨储罐生产运行过程中的危险特性和危险性分析,提出一些预防性和应急处置措施,与氮肥生产企业同行进行交流探讨。 2 液氨储罐运行过程的危险性分析 2.1氨的危险特性 氨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带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易液化成液态氨。氨比空气轻,极易溶于水。由于液态氨易挥发成氨气,氨气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比例时遇明火能爆炸,爆炸范围为15-27%,车间环境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泄漏氨气可导致中毒,对眼、肺部黏膜、或皮肤有刺激性,有化学性冷灼伤危险。 2.2 生产运行过程危险性分析 2.2.1在氨合成生产岗位的液氨主要通过氨分离器和冷交换器下部的放氨阀输送至液氨储罐,因此氨液位的控制非常关键。如果放氨速度过快、

液位操作控制过低或其它仪控失灵等原因,会导致合成高压气窜入液氨储罐,造成储罐超压,氨气大量泄漏,危害极大。 2.2.2 液氨储罐的存储量超过储罐容积的85%,压力超出在控制指标范围或者在液氨倒槽操作,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规定程序、步骤操作,会发生超压泄漏爆炸事故。 2.2.3 液氨充装时未按规程规定过量充装、充装管道爆破会导致泄漏中毒事故。 2.3 设备、设施危险性分析 2.3.1 液氨储罐的设计、检测、维护保养缺失或不到位,液位计、压力表和安全阀等安全附件存在缺陷或隐患时,可能会导致储罐泄漏事故。 2.3.2 夏季或气温高时,液氨储罐未按要求设置遮阳棚、固定式冷却喷淋水等预防性设施,会造成储罐超压泄漏。 2.3.3 防雷、防静电设施或接地损坏、失效,可能会导致储罐遭受电击。 2.3.4 生产工艺报警、联锁、紧急泄压、可燃有毒气体报警仪等装置失效,会使储罐发生超压泄漏事故或事故扩大。 2.4 其他作业的危险性分析 2.4.1 在生产巡检和设备内检修过程中,容易发生高处坠落、受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等事故。 2.4.2 液氨罐区防爆区内动火、动土作业措施未落实到位,会引发着火爆炸事故。 3 事故预防措施 3.1 生产工艺操作预防措施 3.1.1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必须十分重视合成岗位放氨操作,控制好冷交、氨分液位,保持液位稳定控制在1/3~2/3指标范围内,防止液位过低

施工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

第一节施工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 风险管理是本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工程项目风险是指所有影响该项目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的综合,任何一项工程从项目立项及各种分析、研究、设计、计划等都是基于对未知因素预测之上的,基于正常的技术、管理、组织之上的。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这些预测的因素有可能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使得原定的方案受到干扰。我们把这些事先不能确定的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因素称之为风险。天津西站交通枢纽配套市政工程具有规模大、基坑深、技术新颖、施工时间长、参建单位多、与周边接口复杂等特点,因而本工程施工中风险比较大,在工程实施前编制应急预案和快速反应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小节 4.2.1 工程项目风险的概念 1 工程项目风险 是指工程项目在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等各个阶段可能遭到的风险。这些风险所涉及的当事人,主要是工程项目的业主/项目法人、工程承包商和工程咨询人/设计人/监理人。 2 风险具备的要素 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的后果、风险发生的原因和环境,构成风险的要素,具体见图4.2.1-1所示。 图4.2.1-1 风险具备的要素内容 第二小节 4.2.2 工程项目风险分类 1 土建主承建单位的风险

土建主承建是业主的合作者,但在各自的利益上又是对应的双方,即双方既有共同利益,双方各自又有风险;土建主承建单位的行为对业主构成风险,业主的举动也会对承建单位的利益构成威胁;其中土建主承建单位的风险,具体内容见表4.2.1-2所示。 第三小节 4.2.3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1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1)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 是指项目主体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等来分析工程项目的风险,并以此为基础,使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对项目活动涉及风险实行有效的控制,尽量扩大风险事件的有利结果,妥善地处理风险事件造成不利后果全过程的总称。 2)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特点 (1)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必须与该项目的特点相联系,一起考虑,包括项目复杂性、系统性、规模、新颖性、工艺的成熟程度等;项目的类型,项目所在领域;项目所处的地域,如环境条件等。 (2)风险管理需要大量地占有信息、了解情况,要对项目系统及系统环境有十分

有机溶剂使用、蒸馏过程中的安全建议及要求

编号:SM-ZD-63007 有机溶剂使用、蒸馏过程中的安全建议及要求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有机溶剂使用、蒸馏过程中的安全 建议及要求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有机溶剂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对策: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绝大部分的化学反应都是在溶剂中进行的。溶剂是一个重要的媒介,它可以使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分子得以均匀分布,增加分子间碰撞接触机会,加速反应的进程。溶剂可以传导热量,通过它可以向反应物质提供热量,促进反应的进行;通过它也可以将反应放出的热量传出,保证反应的安全。溶剂的选择还可以直接影响反应的速度、反应的方向、反应的完全程度以及反应产物的构型等等。因此,正确地选择和使用溶剂,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对实现有机合成的经济目标和安全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机溶剂主要危险: 1、大多为易燃物质,遇引火源容易发生火灾; 2、大多具有较低的闪点和极低的引燃能量,在常温或较

丙烯腈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及有害因素分析(新版)

丙烯腈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及有害因素分析(新版) 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823

丙烯腈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及有害因素 分析(新版) 【摘要】丙烯腈的生产过程中具有较大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并且毒物危害严重,因而,采取有效的安 全措施是正常生产的保障。 【关键词】丙烯腈;氢氰酸;火灾爆炸;中毒 1前言 丙烯腈是生产腈纶的原料,近几年来销售形势良好。丙烯腈的生产采用丙烯、氨、空气(氧)化法,生产工序主要由氧化、回收和精制组成。生产过程中存在火灾爆炸、电气危害、毒物危害、噪声危害等危险和有害因素,其中,以主反应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和氢氰酸的毒物危害性尤为严重。因此,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使危险源和危害源得到较好的控制,降低火灾爆炸危

险性和毒物危害性,使反应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和氢氰酸的毒物危害性达到“允许的限度”。是实现安全生产,经济运行,预防事故,保障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保证。 2工艺流程 (1)反应 丙烯与氨按一定比例混合送入氧化反应器,由分布器均匀分散到催化剂床层中。空气按一定比例从反应器底部进入,经分布板向上流动,与丙烯、氨混合并使催化剂床层流化。丙烯、氨,空气在440℃~450℃和催化剂作用下生成丙烯腈。同时生成氰化氢、乙腈、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丙烯醛、丙烯酸及水等。主反应方程式为:C3H6+NH3+3/202-~C3H3N+3H20+Heat 反应生成热由高压冷却水管产生高压蒸汽移出。反应生成气体进入急冷塔。· (2)急冷 急冷塔分两段,反应气体进入急冷塔下段,在下段循环废水经一层喷咀喷淋将反应气体骤冷。骤冷后通过升气管上升至急冷塔上

最新整理生产与工程建设施工同步进行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docx

最新整理生产与工程建设施工同步进行中的危险因 素分析及对策 目前,石油化工企业正向生产装置大型化发展,生产过程中从原料投入到产品的产出,要经过多道工艺和复杂的加工工序,辅助的公用工程如:供热、供水、供风、供电系统庞大,管线密如蛛wang,生产运行中的炉、塔、罐、槽、压缩机、泵等设备相互贯通。生产过程中各工序之间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具有高度的连续性。特别是在石油化工行业,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强等许多潜在的危险因素。安全生产难度也越来越大,尤其在生产与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免不了要进行明火作业。在明火作业过程中,防范措施稍有一点不到位,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所以如何做到边生产,边建设,保证企业在安全生产的同时作好工程建设顺利施工,是企业决策者认真思考的问题,同时也向安全生产的主管部门,提出了一个如何保证生产与工程建设施工同步进行中的一个重要的安全问题。 一、施工的组织 工程建设施工的组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他是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与工程建设施工中关键的安全工作。因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新建、改建、扩建、技改、大修等工程建设施工,而工程建设施工又离不开施工用火,所以施工前的安全组织是非常重要的。 1、新项目的建设是在老企业的生产环境中进行的,安全生产措施落实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的安全。所以施工组织管理必须严格按审核后的施工图纸编制施工方案,报请企业主管领导或总工程师批准。工程项目中的所有施工方案,都必须有安全技术措施。特殊工程施工如:爆破、大型吊装、深坑作业,必须编制单项施工安全技术方案,批准后方可施工。 2、施工合同的签订是整个工程建设施工的重要一环,它涉及到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有关安全条款为重要,特别是隐藏着许多危险因素,如:地下的工艺管线、地下电缆、通信电缆、地下污油管wang系统等。在施工中如不加以确认,一旦损坏,遇到火源,极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事故,同时还会秧及临

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

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 1概述 1.1锅炉的基本知识 1.1.1锅炉的定义 锅炉是能量转换设备,是把燃料燃烧(氧化反应),是燃料的化学能转换为热能的统一体。 1.1.2锅炉的工作过程 锅炉的工作过程包括三个部分: (1)燃料不断剧烈氧化的燃烧过程, (2)火焰和高温烟气不断把热量传递给锅内水的传热过程, (3)水在锅内不断流动循环,吸热、升温和汽化(热水锅炉达不到沸腾汽化温度)的过程。这三个过程在锅炉内不断进行,通过锅炉燃烧设备、附属设备及仪表附件三个工作系统来实行。 1.2锅炉行业概况 我国的工业锅炉制造业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到目前为止,全国持有各级锅炉制造许可证的企业超过一千家,生产各种不同压力等级和容量的锅炉。 从八十年代起,我国开始对锅炉制造企业的管理实行许可证制度,许可证分为A、B、C、D、E(包括E1、E2)级。2000年国家对锅炉制造许可证等级的划分作了调整,同时对常压热水锅炉也采用了制造许可证制度,调整后新的许可证分为A、B、C、D四级。新的A级相当于原来的A、B级;B级相当于原来的C、D 级;C级相当于原来的E1级;D级相当于原来的E2级。级别调整前后企业的构成情况见表1-1。 表1-1

1.3锅炉制造业的发展特征 1)中国锅炉制造企业实行许可证制度。自锅炉制造企业实行许可证以来,锅炉制造业得到了规范并壮大,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但行业发展极不平衡,生产集中度不高,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普遍存在。近十多年来,全国工业锅炉年产量一直在710万蒸吨间徘徊。行业规模却由1987年的551家企业增加到2001年的969家,扩大将近一倍,可见厂点太多,大多没有形成规模生产,而且所增加的企业绝大多数是规模很小的C、D 两级企业,锅炉年产量平均不过50万蒸吨左右。 2)1991-2001 年工业锅炉产品发展情况经过五十多年来的发展,中国工业锅炉行业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产品体系,但近十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同时受国家能源结构变化和日益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的制约,工业锅炉锄品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无论从锅炉容量、参数、炉型还是从燃烧方式、燃料种类来看,中大容量锅炉所占比例显著上升( ≥10t/h 的锅炉由1991年的25 %增至2001年的54 %) ,热水锅炉产量的比例有所增长,水火管锅炉所占比例显著下降(在容量上由1991年的45%降至2001年的21%) ,流化床锅炉快速发展(在锅炉总容量中所占比例由1991 年的3 %增至2001 年的10 %以上) ,燃油气锅炉所占比例增加(由1991 年的不足6 %增高至2001 年的15 %以上) 。另外,电热锅炉及垃圾锅炉等特种锅炉开始出现,但所占比例不高1.4锅炉发生事故的原因 1.4.1锅炉本身有先天性缺陷 (1)结构不合理。如主要受压部件采用不合理的角焊连接形成,水循环不良,锅炉某些部位不能自由膨胀等。 (2)金属材料不符合要求,质量不合格。 (3)制造质量不好。如几何形状严重超差,焊接质量不合格等。 (4)受压元件强度不够。 (5)安装不合理。如最低安全水位低于最高火界,不能自由膨胀,该绝缘处未绝缘等。

精馏原理及危险性分析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6674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精馏原理及危险性分析 正式样本

精馏原理及危险性分析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由蒸馏的分离原理可知,如将苯—甲苯溶液加热,使之进行一次部分汽化,两组分便得到部分分离。汽化所得的气相(一级)中苯浓度比原有溶液提高了,若将此气相引出进行部分冷凝,则重新得到一呈平衡的汽液两相。其气相(二级)中苯的浓度又将进一步提高。该气相(二级)再一次部分冷凝所得的下一级气相(三级),其苯浓度又可得以增加。显然,这种依次进行部分冷凝的次数(即级数)愈多,所得到的蒸气的浓度也愈高,最后可得高纯度的易挥发组分苯。 同样由蒸馏原理知,初始溶液加热部分汽化后,所残留的液相中甲苯的浓度比原溶液提高了。若将此

液相引进另一加热釜再一次发生部分汽化,由于甲苯难挥发,则汽化后剩余的液相中甲苯的浓度又将进一步增加,如此继续下去,部分汽化的次数愈多,所残留的液体中甲苯的浓度就愈高,最后可得高纯度的难挥发组分甲苯。 生产中,上述过程是在精馏塔内同时进行的,温度相对较低的液体自塔顶在重力作用下从上往下流动,而温度较高的气体(蒸汽)则在压力的作用下自下往上流动,当两者相遇时,气相部分冷凝而液相部分汽化,从而同时实现多次部分汽化与多次部分冷凝。 由此可见,精馏就是多次运用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的方法,使混合液得到较完全分离,以获得接近纯组分的操作。 工业上精馏装置由精馏塔、再沸器、冷凝器等构成,如图10—1所示。在精馏塔内每隔一定高度安装

施工现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 作业场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在生产中,与生产过程有关而产生的粉尘叫做生产性粉尘。该项目产生粉尘的主要工艺有:切割、磨削等。 这些粉末被人吸入后可能对呼吸系统带来一定损害,长期吸入可能造成矽肺或尘肺病变等职业危害;误入人眼可能对眼睛造成伤害。该项目中切割修磨工序较多,如果抽排风系统工作不正常,通风不良,将使厂房内产生的粉尘不能及时抽排出去,将对现场人员身体健康造成伤害。长期接触职业危害性粉尘,如果未采取的防尘措施或不按规定佩带劳动防护用品,会导致人员产生多种职业病,如尘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皮肤疾患、眼疾患、致癌作用等。 3.3.2高温灼烫 热处理炉作业为高温环境作业,主要危害如下: 1、在高温环境下作业,尤其在夏季,可能影响到人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及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使工人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力分散,工作能力降低,因此,有导致工伤事故的危险。 2、高温环境作业受到热辐射危害。热辐射可引起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心血系统变化,因此,有中暑危险。 且高温环境作业,接触炽热物易引起灼烫危险。 3.3.3噪声危害 该项目的噪声振动源主要为带锯机、金属加工机械、起重机械、运输机械等机械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机械噪声和机械振动,以及金属切割修磨等作业产生的工作噪声。 噪声会引起人员的心理恐惧、烦躁,同时对安全报警信号起一定的掩蔽作用,容易造成生产事故。且长期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噪声可引起耳鸣、耳痛等症状,严重时能引起

听力减退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改变,并有明显的神经衰弱综合症。 3.3.4高处坠落 1、伤害方式 桥式起重机械检修、维护过程中或车间顶部维护作业时,需进行登高作业,登高作业可能造成人员滑跌或高处坠落事故。 2、原因分析 如果登高装置自身结构方面的设计缺陷,如支撑基础下沉或损坏,安装、检修、维护不当造成结构失效或不平衡,梯面不防滑等;操作者负重爬高,攀登方式不规范或未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等,都可能造成操作者滑跌和高处坠落事故。 更换厂房内照明灯时,如登高用具等存在缺陷或现场监护人履职不力,登高人员有发生高处坠落的危险。 在其它作业工作面距坠落基准面高度大于2m的登高作业中,工业直梯防护不力或无防护,在登高过程中可能由于操作不当、注意力不集中等因素造成脚打滑而形成事故,也可能由于直梯焊接质量不佳导致断裂,而造成人员坠落。在登高后,如未系安全带或安全带未系牢,因为天气原因,如风大等影响下,且无其它安全防护措施或存在缺陷、现场监护人履职不力,也可能造成人员高处坠落。 设备设施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车(镗)床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车(镗)床是本项目的生产工艺工程中必须的加工设备,其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1)机械设备运行部件; (2)旋转的主轴、进给工件; (3)工具、工装、加工工件;

化工典型工艺过程危险性分析

化工典型工艺过程及危险性分析 Lhjlyby: 吸附过程及危险性分析 吸附是利用某些固体能够从流体混合物中选择性地凝聚一定组分在其表面上的能力,使混合物中的组分彼此分离的单元操作过程。 吸附现象早已被人们发现和利用,在人们生活中用木炭和骨灰使气体和液体脱湿和除臭已有悠久的历史。18世纪末在生产上已应用骨灰脱除糖水溶液中的色素,20世纪20年代首次出现从气体中分离酒精和苯蒸气以及从天然气中回收乙烷等碳氢化物的大型生产装置。 目前吸附分离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化工、医药、冶金和电子等工业部门,用于气体分离、干燥及空气净化、废水处理等环保领域。如常温空气分离氧氮,酸性气体脱除,从各种混合气体中分离回收H2、C02、CO、CH4、C2H4等气相分离;也可从废水中回收有用成分或除去有害成分,石化产品和化工产品的分离等液相分离。在吸附过程中选用的吸附剂活性炭等材料由于吸附热的积累或者由于空气进入吸附系统可能会引起活性炭的自燃,进而引起系统介质的燃烧。 吸附是一种界面现象,其作用发生在两个相的界面上。例如活性炭与废水相接触,废水中的污染物会从水中转移到活性炭的表面上。固体物质表面对气体或液体分子的吸着现象称为吸附,其中具有一定吸附能力的固体材料称为吸附剂,被吸附的物质称为吸附质。与吸附相反,组分脱离固体吸附剂表面的现象称为脱附(或解吸)。与吸收—解吸过程相类似,吸附—脱附的循环操作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吸附过程。吸附过程所放出的热量称为吸附热。 根据吸附剂对吸附质之间吸附力的不同,可以分为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是指当气体或液体分子与固体表面分子间的作用力为分子间力时产生的吸附,它是一种可逆过程。吸附质分子和吸附剂表面分子之间的吸附机理,与气体液化和蒸汽冷凝时的机理类似。因此,吸附质在吸附剂表面形成单层或多层分子吸附时,其吸附热比较低,接近其液体的汽化热或其气体的冷凝热。 化学吸附是由吸附质与吸附剂表面原子间的化学键合作用造成,即在吸附质和吸附剂之间发生了电子转移、原子重排或化学键的破坏与生成等现象。因而,化学吸附的吸附热接近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比物理吸附大得多,化学吸附往往是不可逆的。人们发现,同一种物质,在低温时,它在吸附剂上进行的是物理吸附;随着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就开始产生化学变化,转为化学吸附。 在气体分离过程中绝大部分是物理吸附,只有少数情况如活性炭(或活性氧化铝)上载铜的吸附剂具有较强选择性吸附CO或C2H4的特性,具有物理吸附及化学吸附性质。 萃取过程及危险性分析 工业上对液体混合物的分离,除了采用蒸馏的方法外,还广泛采用液—液萃取。例如,为防止工业废水中的苯酚污染环境,往往将苯加到废水中,使它们混合和接触,此时,由于苯酚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大部分苯酚从水相转移到苯相,再将苯相与水相分离,并进一步回收溶剂苯,从而达到回收苯酚的目的。再如,在石油炼制工业的重整装置和石油化学工业的乙烯装置都离不开抽提芳烃的过程,因为芳香族与链烷烃类化合物共存于石油馏分中,它们的沸点非常接近或成为共沸混合物,故用一般的蒸馏方法不能达到分离的目的,而要采用液—液萃取的方法提取出其中的芳烃,然后再将芳烃中各组分加以分离。 液—液萃取也称溶剂萃取,简称萃取。这种操作是指在欲分离的液体混合物中加入一种适宜的溶剂,使其形成两液相系统,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相中分配差异的性质,易溶组分较多地进入溶剂相从而实现混合液的分离。在萃取过程中,所用的溶剂称为萃取

丙烯腈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及有害因素分析(最新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丙烯腈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及有害因素分析(最新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丙烯腈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及有害因素 分析(最新版) 【摘要】丙烯腈的生产过程中具有较大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并且毒物危害严重,因而,采取有效的安 全措施是正常生产的保障。 【关键词】丙烯腈;氢氰酸;火灾爆炸;中毒 1前言 丙烯腈是生产腈纶的原料,近几年来销售形势良好。丙烯腈的生产采用丙烯、氨、空气(氧)化法,生产工序主要由氧化、回收和精制组成。生产过程中存在火灾爆炸、电气危害、毒物危害、噪声危害等危险和有害因素,其中,以主反应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和氢氰酸的毒物危害性尤为严重。因此,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使危险源和危害源得到较好的控制,降低火灾爆炸危

险性和毒物危害性,使反应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和氢氰酸的毒物危害性达到“允许的限度”。是实现安全生产,经济运行,预防事故,保障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保证。 2工艺流程 (1)反应 丙烯与氨按一定比例混合送入氧化反应器,由分布器均匀分散到催化剂床层中。空气按一定比例从反应器底部进入,经分布板向上流动,与丙烯、氨混合并使催化剂床层流化。丙烯、氨,空气在440℃~450℃和催化剂作用下生成丙烯腈。同时生成氰化氢、乙腈、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丙烯醛、丙烯酸及水等。主反应方程式为:C3H6+NH3+3/202-~C3H3N+3H20+Heat 反应生成热由高压冷却水管产生高压蒸汽移出。反应生成气体进入急冷塔。· (2)急冷 急冷塔分两段,反应气体进入急冷塔下段,在下段循环废水经一层喷咀喷淋将反应气体骤冷。骤冷后通过升气管上升至急冷塔上

建筑施工危险性分析与安全管理 许柳忠

建筑施工危险性分析与安全管理许柳忠 发表时间:2018-06-15T11:28:37.26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4期作者:许柳忠[导读] 近年来,我国建设施工中安全问题事故屡出不断,对人员、财产以及社会都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柳州 545001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设施工中安全问题事故屡出不断,对人员、财产以及社会都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现状作以分析和总结,包括其管理特点,所存在问题以及具体的事故分类,其次运用危险性分析方法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作以评价分析,最后针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措施,便于施工方的现场管理。 关键词:建筑施工;危险性分析;安全管理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其在国民经济总值中也占据了较大比例,对我国的就业率贡献巨大。同时我国十分重视建筑施工方面的安全问题,并出台相关政策,但是因施工所出现的安全事故仍然屡出不穷,对人员安全、财产及社会舆论都造成了极大影响。许多学者针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提出很多见解,对我国控制建筑施工安全施工的发生,保障从业者人身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1.建筑施工管理的现状 1.1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的特点 1.1.1安全隐患多 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的较多的安全隐患,一方面由于建筑施工本身的性质,施工噪音、热量以及有害气体、灰尘对员工造成了或多或少的物理伤害,另一方面由于大多建筑施工现场为露天环境,因此工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与天气、温度、湿度以及照明度等密切相关。同时,施工周期也易造成安全事故。若对施工周期要求较高,造成工人作业强度加大,体力负荷加重,发生不必要的安全的事故。 1.1.2单个部门实施安全管理 由于项目部需实时跟进并控制整体施工进度,以此项目部往往处于施工现场,对施工现场安全进行直接管理。而公司距施工现场较远,也无法集中管理所有项目,因此公司所制定的施工安全措施无法得到深刻落实,项目部则承担了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职责。但由于项目部人员、资金以及精力上的不充分,造成了重视生产、效率、速度却忽略了人员安全管理的现象,使得公司承担极大风险。 1.1.3施工作业不规范 建筑施工过程中工作技术含量较低,对人员基本素养、知识储备以及专业技能要求不高,并且每一个建筑项目需要招聘大量的人力资源,与工人一般达成短期雇佣关系,人口流动大,因此施工单位缺乏对员工的专业操作培训,造成工人不规范作业、违章操作等问题,增加施工的安全隐患。 1.2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因素的分类 对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根据人员、物料以及管理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1.2.1人员因素 部分建筑商没有配置相关的安全人员,人员的安全素质欠缺以及对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不足等。 1.2.2物料因素 首先是安全维护方面,应设定相应的安全标语以及特殊工作者应持证上岗,其次是设备方面,设备的超负荷工作,维修程度低,机器配件供应不足等原因都会使得安全隐患增加。1.2.3管理因素 安全检查形式单一,对工作人员检查不到位,造成建筑过程中偷工减料,无法按照要求施工。 2.危险性分析方法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1危险性分析方法 危险性分析方法是一种对系统内部的危险因素和程度进行定性分析的方法,主要用来识别鉴定系统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并科学评估危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针对危险因素,提出改进系统,降低事故发生可能性的安全管理措施。应用危险性分析方法对系统进行科学的危险因素排查步骤如下:一、收集基本信息,包括所分析系统的功能、工作构成、原理以及工艺顺序、工作环境等,二、调查了解系统所发生过的所有安全事故的详细信息,分析事故发生原因、责任追究以及处理方案等,三、对造成安全隐患影响因素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调查,确保操作安全标准规范,四、分析系统现存状态、危险源以及危险源发生的概率大小、辐射范围、影响程度等等,五、针对危险因素提出有效措施,六、绘制危险分析表,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影响安全因素作以评价和分析。 2.2危险性分析方法的实际应用 通过危险性分析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整个系统进行科学评价和分析,识别各个环节中的危险因素,确定施工过程中的危险环节、危险措施,对施工损失进行估计,寻找造成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便于制定适当措施,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制度、标准法规进行重新整顿,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对整个施工流程环节进行详细了解和分析,将整个施工系统分为各个独立的小系统,按照之前安全事故的总结规律,得出需要重点分析的部分小系统。将整个施工系统按照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可分为土方系统、基础工程系统、墙体工程系统以及地面房屋系统、内外施工系统等等,各个系统之间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以及工作人员都有可能存在交叉情况,彼此影响,因此对所有小系统的工作流程将环境条件结合起来进行危险性分析,控制施工安全隐患点。 二、对每个小系统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首先确定其危险发生可能性的等级,分为“频繁”、“很可能”、“偶然”、“很少”以及“不可能”五种情况,其等级分别为A、B、C、D以及E。其次确定危险后果的严重性,分为“灾难性的”、“危险的”、“边缘的”以及“可忽略的”四种情况,其对应等级为1、2、3、4。最后确定各个小系统分析环节的危险等级及危险情况。

蒸馏过程及危险性分析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2405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蒸馏过程及危险性分析详 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蒸馏过程及危险性分析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化工生产中常常要将混合物进行分离,以实现产品的提纯和回收或原料的精制。对于均相液体混合物,最常用的分离方法是蒸馏。如从发酵的醪液提炼饮料酒,石油的炼制分离汽油、煤油、柴油等,以及空气的液化分离制取氧气、氮气等,都是蒸馏完成的。混合物的分离依据总是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性质上的差异。蒸馏便是以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能力的不同作为依据的。对大多数溶液来说,各组分挥发能力的差别表现在组分沸点的差别。因为蒸馏过程有加热载体和加热方式的安全选择问题,又有液相汽化分离及冷凝等的相变安全问题,即能量的转换和相态的变化,同时在系统中存在,蒸馏过程又是物质被

沥青路面施工危险危害因素分析及安

沥青路面施工危险危害因素分析及安 全对策措施沥青路面由于有足够的力学强度,能承受车辆荷载施加到路面上的各种作用力;有一定的弹性和塑性变形能力,能承受应变(应力)而不破坏;与汽车轮胎的附着力较好,可保证行车安全;有较好的减振性,可使汽车快速行驶时有很好的平稳性;同时沥青路面还具有噪音低、不扬尘,比较容易清扫和冲洗;维修养护简单的优点。正是由于沥青路面具有上述多种优点,才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等级的公路路面。 但是沥青路面在工程施工中还具有战线长、机械广、温度高、人员多、工序杂、事故频发等特性,在安全生产方面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对沥青路面工程施工进行危险、危害因素的分析,并对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采取相对应的安全防范对策措施。 沥青路面施工中到底有哪些危险、危害因素?针对这些危险危害因素应采取怎样的对策措施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沥青路面施工中危险、危害因素辨识 危险因素: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根据本人多年参与工程施工和管理的经验,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分析沥青路面施工中存在着以下10类危险、危害因素: ①火灾:存在于封层和垫层的沥青洒布过程中和施工现场的沥青罐车,施工机械加油车和机械加油过程中, ②车辆伤害:压路机、转运车、震动压路机、皮轮压路机、沥青运料车、平地机、沥青洒播机、摊铺机、压力泼油车等带来的伤害,其他车辆闯入施工现场造成的伤害。 ③机械伤害:维修机械时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④触电:沥青路面施工时遭遇雷电袭击,施工现场的临时发电设施、夜间的照明设施、施工机械在高压电线下作业造成的伤害。

蒸发过程及危险性分析

编号:AQ-JS-06504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蒸发过程及危险性分析 Evaporation process and risk analysis

蒸发过程及危险性分析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在化工、医药和食品加工等工业生产中,常常需要将溶有固体溶质的稀溶液加以浓缩,以得到高浓度溶液或析出固体产品,此时应采用蒸发操作。 蒸发就是通过加热的方法将稀溶液中的一部分溶剂汽化并除去,从而使溶液浓度提高的一种单元操作,其目的是为了得到高浓度的溶液。 例如:在化工生产中,用电解法制得的烧碱(NaOH溶液)的质量浓度—般只在10%左右,要得到42%左右的符合工艺要求的浓碱液则需通过蒸发操作,由于稀碱液中的溶质NaOH不具有挥发性,而溶剂水具有挥发性,因此生产上可将稀碱液加热至沸腾状态,使其中大量的水分发生汽化并除去,这样原碱液中的溶质NaOH的浓度就得到了提高。又如:食品工业中利用蒸发操作将—些果汁加热,使一部分水分汽化并除去,以得到浓缩的果汁产品。

除此之外,蒸发操作还常常用来先将原料液中的溶剂汽化,然后加以冷却以得到固体产品,如食糖的生产、医药工业中固体药物的生产等都属此类。 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蒸发操作时,需认识蒸发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①蒸发的目的是为了使溶剂汽化,因此被蒸发的溶液应由具有挥发性的溶剂和不挥发性的溶质组成,这一点与蒸馏操作中的溶液是不同的。整个蒸发过程中溶质数量不变,这是本章物料衡算的基本依据。 ②溶剂的汽化可分别在低于沸点和沸点时进行。在低于沸点时进行,称为自然蒸发。如海水制盐用太阳晒,此时溶剂的汽化只能在溶液的表面进行,蒸发速率缓慢,生产效率较低,故该法在其他工业生产中较少采用。若溶剂的汽化在沸点温度下进行,则称为沸腾蒸发,溶剂不仅在溶液的表面汽化,而且在溶液内部的各个部分同时汽化,蒸发速率大大提高。本章只讨论工业生产中普遍采用的沸点汽化。 较慢的那一步过程的速率,即热量传递速率,因此工程上通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