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D)

A.社会主义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

C.半社会主义半资本主义社会D.新民主主义社会

2.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内在驱动力是(B)

A.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

B.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与政治条件的积累和增长

C.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

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3.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多种经济成分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有(A)种?

A.三B.四C.五D.六

4.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多种经济成分中,代表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是(B) A.国营经济B.合作社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D.私人资本主义

5.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多种阶级构成中,(B)不代表一种独立的发展方向?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6.党的( B )全会上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A.七届一中 B.七届二中 C.七届四中 D.七届五中

7.建国初期,党内关于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预期时间约为(C)

A.三到五年B.十到十五年

C.十五到二十年D.二十到二十五年

8.毛泽东在( C )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A.1952年9月 B.1950年6月

C.1953年6月 D.1954年2月

9.(D)形成关于总路线的完整表述

A.1952年9月B.1950年6月

C.1953年6月D.1953年12月

10.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可以被概括为(B)

A.一体两翼 B.一化三改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四马分肥

1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体是(A)

A.社会主义工业化B.第一个五年计划

C.社会主义现代化D.社会主义科技化

12.马克思、恩格斯在(C)中最早提出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问题?

A.《哥达纲领批判》B.《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C.《共产党宣言》D.《资本论》

13.(C)最早提出落后国家在先进国家无产阶级的帮助下,可以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过渡到共产主义?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

14.毛泽东在下列哪部文献中提出了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构想?( C )

A.《论十大关系》

B.《新民主主义论》

C.《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D.《革命的转变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5.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全面推开是从(B)开始的

A.1952年B.1953年C.1954年D.1955年

16.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在( D )基本完成

A.1953年B.1954年C.1955年D.1956年

17.在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发展阶段为(D)

A.合作社B.互助组 C.高级社 D.初级社

18.在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入社参加集体劳动的人员采取(A)的分配方式

A.按劳分配 B.按需分配C.平均分配D.自行分配

19.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我党采取的主要方法为(B) A.直接剥夺B.和平赎买 C.说服教育D.自愿捐献

20.所谓国家资本主义指的是(D)

A.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运作形式

B.垄断资本主义的别称

C.战时共产主义的资源调配方式

D.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

21.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采取的利润分配方式为( D )

A.按劳分配 B.按资本分配C.平均分配D.四马分肥 22.(D)年全行业公私合营进入高潮,同时标志着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A.1953年B.1954年C.1955年D.1956年23.在一五期间的大规模建设中,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重点是:( A )

A.重工业B.轻工业C.国防安全 D.农业机械24.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一文中说,“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式是(D)的方法”:

A.革命B.科学C.斗争D.和平

25.(B)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1953年B.1954年C.1955年 D.1956年

26.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 C )

A.辛亥革命推翻帝制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D.改革开放

27.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指的过渡时期是(C)

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国民经济恢复

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8.新民主主义社会是(B)

A.固定不变的社会 B.过渡性的社会

C.独立的社会形态 D.从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

29.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过渡形式是(D)

A.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 B.高级社、初级社、互助组

C.互助组、高级社、初级社 D.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30.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开始的标志是(A)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过渡时期的结束

31.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其中掌握了国家主要经济命脉的是(A)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32.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物质基础是(A)

A.相对强大的国营经济的建立

B.土改的完成和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的建立

C.以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对工商业的调整

D.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援助

3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D)

A.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B.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C.把私营工商业的生产经营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

D.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34.我国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家实行(C)

A.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 B.斗争、限制、改造的方针

C.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 D.团结、教育、利用的方针

35.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C)

A.政治条件 B.经济条件 C.制度条件 D.思想条件

36.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D)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人民群众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发展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

37.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是(C)

A.独立的社会形态 B.固定不变的社会形态

C.过渡性质的社会 D.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之一

38.1956 年我国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D)

A.新民主主义时期 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C.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39.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是(B)

A.照搬马克思主义的结论 B.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成果C.与马克思主义无关 D.背离了马克思主义

40.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国营经济主要是(A)建立起来的

A.通过没收官僚资本 B.通过原来解放区的公有经济

C.通过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D.通过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41.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是(B)

A.个体经济 B.公有制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42.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B)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43.1953 年到 1956 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B)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的矛盾

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4.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B)

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B.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45.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C)

A.定息 B.国家资本主义 C.公私合营 D.“四马分肥”

46.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B )

A.《中华民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47.1956 年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D)

A.新民主主义时期 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C.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8.在我国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C)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全国大陆的统一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土地改革的完成

49.我国农业合作化采取的第一个步骤是(A)

A.互助组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D.人民公社

50.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 D )

A.加工定货B.统购统销C.公私合营D.和平赎买

5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D)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52.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的标志是( C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国民经济的恢复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D.党的八大的召开

53.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根本保证是( B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

B.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在全国范围的建立

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

D.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壮大

54.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B )

A.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55.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 C)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56.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D)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生产和需求之间的矛盾

C.敌我之间的矛盾、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

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57.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中不包括的是(B) A.统筹兼顾,适当安排B.有理、有利、有节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58.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是(A)。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59.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中,占绝对优势的是(C)。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60.在新民主主义时期,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 )。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C.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D.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61.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 D )。

A.发展生产力

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D.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6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D)。

A.发展生产力 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D.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63.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步骤是( C )。

A.积极领导 B.稳步前进 C.循序渐进 D.国家帮助

64.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全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D )

A.推翻三座大山 B.消灭民族资产阶级

C.土地改革 D.发展社会生产力

65.我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是( C )

A.暴力 B.革命 C.和平 D.暴力与和平相结合

66.手工业供销小组的性质是( D )

A.新民主主义性质 B.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67.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 B )过渡形式

A.和平赎买 B.国家资本主义 C.暴力革命 D.集体没收68.手工业供销合作社的性质是( C )

A.新民主主义性质 B.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69.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是( B )

A.新民主主义性质 B.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70.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互助组的性质是( A )

A.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B.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新民主主义性质

71.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高级社的性质是( B )

A.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B.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D.新民主主义性质

72.通过没收官僚资本,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 B )

A.集体经济 B.国营经济C.混合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7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最显著的特点是( A )

A.实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辩证统一

C.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最主要目标

D.符合当时的基本国情,反映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74.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国家对合营企业进行( B )

A.四马分肥 B.定股定息C.无偿没收 D.核价收购 75.党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步骤,逐步实现过渡。其中第二步是组织( C )

A.农业生产变工队 B.农业生产互助组

C.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76.我国在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采取的方针是( A )

A.积极领导、稳步前进B.利用、限制、改造

C.和平赎买D.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

77.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 B ) A.基本建成 B.初步确立C.基本完善 D.完全建成

二、多项选择题

1.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的经济成分有( ABCD )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C.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2.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各种经济成分及与之相联系的各种基本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集中体现为(AD)两组矛盾。

A.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新民主主义之间的矛盾

C.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D.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其中“三改”指的是:( ABC )

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政治生活的社会主义改造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包括(BCD)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主要有( ABD )

A.在土地改革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B.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

C.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

D.采取从互助到初级合作社到高级合作社的逐步过渡形式

6.在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制定并实行了下列哪些方针?( ABCD )

A.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B.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C.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D.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7.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走过了三个步骤,分别是:( ACD )

A.办手工业供销小组 B.办手工业高级社

C.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D.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8.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其中包括:( ABD )

A.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B.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C.多种方式并举帮助私营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D.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9.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我们采取了“四马分肥”的方式来分配企业利润,下列属于“四马”的是:( ABCD )

A.国家所得税 B.企业公积金 C.工人福利费D.资方红利

10.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其中包括:(ACD )

A.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D.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1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具有的两面性是指(BD)

A.革命性 B.剥削工人获取利润

C.动摇性D.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12.下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的步骤表述正确的是(ACD)

A.第一步主要是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B.第一步主要是实行委托加工

C.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D.第三步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13.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坚持的基本原则有(ACD)

A.自愿互利 B.听从上级安排

C.典型示范 D.国家帮助

14.在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是(ABD )

A.互助组 B.初级社 C.人民公社 D.高级社

15.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遗留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ABCD)

A.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

B.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

C.要求过急,发展过快

D.工作过粗,改造形式过于简单划一

16.1949 年 10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ABCD)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B.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D.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开始

17.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内容是(ABCD)

A.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通过一系列逐步过渡的由低级到高级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

C.和平改造特别是对资产阶级实现了和平赎买

D.对经济制度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相结合

18.从社会发展的主体选择性的角度看,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原因在于(ACD)

A.社会主义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B.在历史进程中没有多种道路可供人们选择 )

C.中国人民在国际交往中受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启示

D.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必然性及本国国情的正确把握

19.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ABCD)

A.委托加工 B.计划订货C.统购包销D.委托经销代销 20.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ABCD) A.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B.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C.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必要条件 21.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主要有(ABC)

A.严格区别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界限,实行和平赎买,和平地实现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

B.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多种形式,采取了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形式 C.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资本家的改造结合起来,把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D.对私人资本主义的赎买政策应始终坚持采取“四马分肥”

22.毛泽东指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 AB )。

A.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

B.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C.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开始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开始

23.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是(ABC)。

A.社会主义经济 B.个体经济

C.资本主义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4.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主客观条件和必然性在于(ABCD)

A.政治上实现了全国大陆的解放和统一,建立了各级地方人民政权,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B.经济上没收了官僚买办资本,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经济,奠定了相当的物质基础

C.积累了利用、限制、改造私营工商业和引导农民进行互助合作的实践经

D.二战后欧亚一批国家先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25.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及与之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集中表现为( CD )。

A.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

C.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的矛盾

D.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

26.从1949年至1952年,党领导人民开始为将来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条件,这些准备主要有(ABC)。

A.广泛发展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B.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C.在完成土地改革以后的农村及时地开展互助合作运动

D.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27.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这些经验主要有( ABD )。

A.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C.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D.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28.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这条道路的特点主要有(ABC)。

A.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B.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C.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D.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29.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理,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这条道路的特点主要有(ABCD )。

A.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B.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C.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D.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30.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有(ABC)

A.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C.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D.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31.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成分中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有( AB )

A.国营经济B.合作社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个体经济

3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为( ABCD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33.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ABCD )

A.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已经被清除出中国大陆

B.官僚资产阶级在中国内地被消灭

C.原来的地主和富农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D.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

34.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建立的同时,我国的政治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ABCD )

A.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政治制度

B.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5.对于工人阶级和社会主义革命来说,民族资产阶级是(ABCD )

A.剥削阶级 B.被消灭对象

C.团结对象D.改造对象

36.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BCD)

A.消灭资本家 B.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C.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D.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7.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私人资本主义采取的赎买政策有( AB )

A.“四马分肥” B.定息 C.公私合营 D.全行业公私合营 38.下列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D)

A.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社会阶段

B.不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形态

C.具有两种社会形态的因素

D.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D

2、B

3、A

4、B

5、 B

6、B

7、C

8、C

9、D 10、B

11、A 12、C 13、C 14、C 15、B

16、D 17、D 18、A 19、B 20、D

21、D 22、D 23、A 24、D 25、B

26、C 27、C 28、B 29、D 30、A

31、A 32、A 33、D 34、C 35、C

36、D 37、C 38、D 39、B 40、A

41、B 42、B 43、B 44、B 45、C

46、B 47、D 48、C 49、A 50、D

51、D 52、C 53、B 54、B 55、C

56、D 57、B 58、A 59、C 60、A

61、D 62、D 63、C 64、D 65、C

66、D 67、B 68、C 69、B 70、A

71、B 72、B 73、A 74、B 75、C

76、A 77、B

二、不定项选择题答案

1、ABCD

2、AD

3、ABC

4、BCD

5、ABD

6、ABCD

7、ACD

8、ABD

9、ABCD 10、ACD

11、BD 12、ACD 13、ACD 14、ABD 15、ABCD 16、ABCD 17、ABCD 18、ACD 19、ABCD 20、ABCD 21、ABC 22、AB 23、ABC 24、ABCD 25、CD 26、ABC 27、ABD 28、ABC 29、ABCD 30、ABC 31、AB 32、ABCD 33、ABCD 34、ABCD 35、ABCD 36、BCD 37、AB 38、AD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期 (区分:1840—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从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 毛泽东指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人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是私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度的形式。所以,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这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及与之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就集中表现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主要矛盾。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必然使中国社会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这一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仍然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既有剥削工人的一面,又有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一面。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比重。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术语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 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中提出,使中国“稳步地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两个转变”同时并举的思想。 1951年前后,党内大体形成了先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搞工业化建设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识。即在过渡的时间上,认为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在转变条件上,认为只有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才能实现私营工业国有化和农业集体化;在过渡的步骤和方式上,认为当工业发展了、国营经济壮大了的时候,就可以进一步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从1949到1952年,当领导人民集中恢复国民经济、继续完成民众革命遗留下来的任务。 1952年9月毛泽东提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时间基本上完成向社会主义过不读,而不是10年以后才开始过渡,这是酝酿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开始。 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1953年12月形成关于总路线的完整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作者: ————————————————————————————————日期: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教学目标】通过对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学习,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了解我国是如何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使学生东得我国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历史的选择。 【教学重点、难点】 1、过渡时期总路线 2、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课时分配】 4 课时 第一、二课时 【教学课题】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施教时间】 【教学目标】 1、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的必然性 2、理解掌握过渡时期总路线 3、理解掌握农业和手工业谁注意改造的基本经验 【重点难点】1、过渡时期总路线 2、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经验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准备】教案、电影《活着》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1949 年3月5日~13日,在中国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举行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主持会议并作了重要报告。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点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阐明在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由农业国家转变为工业国家,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基本途径。报告着重分析了当时中国各种经济成分,指出在全国胜利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在第三章,我们学习了贸总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在这一章,我们来学习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看一看我们党是如何领导人民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 【讲授新课】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的过渡时期是指( B ) A.从抗日战争胜利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C.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的成立 D.从1953年提出的”一化三改”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2.建国初期(1949-1956)我国的社会性质属于( A ) A.新民主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D ) A.加工订货的实行 B.单个企业公私合营的实现 C.统购包销的实行 D.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4.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我国占绝对优势的经济成分是( B ) A.资本主义经济B个体经济C.国营经济D.合作社经济 5.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C ) A.固定不变的社会 B.独立的社会形态 C.过渡性的社会 D.从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 6.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国对农业进行改造的方式依次是(B ) A.初级社高级社互助组B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C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 D.高级社互助组初级社 7.社会主义基本改造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 C ) A.调动一切力量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 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8.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D ) 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 D.四马分肥 9.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国家的主人是(D) A.工人 B.知识分子 C.劳动群众 D.人民 10.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国体是(C)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 D.人民当家做主 11.在我国的过渡时期,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性质是( C ) A.对抗性的 B.非对抗性的 C.既有对抗性的一面又有非对抗性的一面 D.没有矛盾 12.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 D )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及答案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根本保证是(B)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 B.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在全国范围的建立 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 D.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壮大 2 .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A) A.资本主义体系 B.社会主义体系 C.民主主义体系 D.共产主义体系 3 .新中国初期(民主主义共和国)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B)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剥夺地主阶级的财产 4.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规定对待富农的政策是(A) A.征收富农的多余土地财产 B.消灭富农经济 C.保存富农经济 D.限制富农经济 5.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D)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6. 毛泽东系统阐发农业合作化理论的重要文献是(C) A.《介绍一个合作社》 B.《组织起来》 C.《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D.《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 7 .我国农业合作化采取的第一个步骤是(A)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8.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D) A.加工订货的实行 B.单个企业公私合营的实现 C.统购包销的实行 D.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实现 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D) A.加工定货 B.统购统销 C.公私合营 D.和平赎买 10.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D)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二、多项选择题 1.建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有 (ABC DE) A.没收四大家族的官僚垄断资本 B.对外国资本主义在华的企业采取管制、征用等做法,使之逐步归国家所有 C.没收民族资本家的企业 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 E.把分散的个体经济引导向合作社经济方向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 ( DE)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课题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授课时数 2 教学方法讲授、举例、讨论授课课次 4 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授课类型综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掌握适合中国 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能力目标 能够吸取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作更大贡献 情感目标树立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2、三大改造的道路 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什么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 完成之后? 板书设计 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教研室 审阅意见 备 教学过程 注

【复习提问】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什么?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什么 【导入新课】 毛泽东思想体系中有三个重要的内容: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二是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三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前面已学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今天来学习的是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讲授新课】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它是近代中国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 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 经济方面,是一种多元的经济结构,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及个体经济同时并存。政治方面,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也是多元的,它不是一个阶级的专政,而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文化方面,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练习题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 【过渡】 1.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指的过渡时期是( C ) 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国民经济恢复 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 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是指( D ) A、1949年10月到1952年12月 B、1953年1月到1956年12月 C、1957年1月到1966年4月 D、1949年10月到1956年12月 3.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开始的标志是( A )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过渡时期的结束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 D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B.全国土地改革完成之后 C.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之后D.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 5.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体是( A )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B ) A、固定不变的社会 B、过渡性的社会 C、独立的社会形态 D、从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 7.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 B ) A.“四清五反” B.“一化三改” C.“两个转变”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8.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过渡形式是( D )

A、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 B、高级社、初级社、互助组 C、互助组、高级社、初级社 D、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社会主义改造】 9.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其中掌握了国家主要经济命脉的是( A )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10.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是( A ) A、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B、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的确立 C、广大劳动人民成为掌握生产资料的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D、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成为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 11.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 C ) A、政治条件 B、经济条件 C、制度条件 D、思想条件 12. 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 D ) A、赎买 B、统购统销 C、公私合营 D、合作化 13. 社会主义改造的和平性,体现在( C ) 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 B、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 D、对官僚垄断资本的改造中 14.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是( B ) A、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B、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C、合作化的最初表现形式 D、合作化的最高表现形式 15、新中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B)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剥夺地主阶级的财产 16、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D )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 A.社会主义社会 B.封建社会C.新民主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A.资本主义体系 B.封建主义体系 C. 社会主义体系 D.前资本主义体系 3.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然走向()。 A.社会主义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 封建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4.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是()。 A. 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 没收民族资本 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 5.为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的是建立了()。 A.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B.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C.个体经济 D.国营经济 6.建国初期,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富农的政策是()。 A.没收富农的土地财产 B.消灭富农 C.保存富农经济 D.限制富农 7.1951年~1952年开展的“三反”运动是()。 A.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B.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C.反贪污、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 D.反腐败、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8.1952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提出了加快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 A.土地革命的总路线 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C.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9.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10.毛泽东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来源是()。 A马克思的合作化理论B.恩格斯的合作化理论C.列宁的合作化理论D.斯大林的合作化理论11.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政策是()。 A加工订货 B.统购统销 C.和平赎买 D.公私合营 12.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公私合营阶段和平赎买的形式是()。 A“四马分肥” B.定息 C.核价收购 D.无偿没收 13.标志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是实现了()。 A.手工业合作社的建立 B.农业合作化 C.全行业公私合营 D.生产责任制 14.中国共产党提出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最初设想是在()。 A.民主革命时期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 D.“文化大革命”时期15.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在()。 A 1949年 B. 1952年 C. 1956年 D. 1958年 16.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17.1955年,毛泽东系统阐发农业合作化理论的一篇重要文章是()。 A.《论十大关系》 B.《不要四面出击》 C.《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D.《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18.制定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依据是()。 A.国民经济的恢复和调整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实现国家工业化 D.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9.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的时间是()。 A1955年 B.1956年 C.1957年 D.1958年

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井然有序地开启了颇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改造的重点在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的力量是巨大的,得民心者的天下,所以如何顺利地将几亿农民的个体所有制改造为集体所有制,并且得到农民的支持,绝非易事。为此,党中央依据马克思主义,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土地革命完成后,我国广大农民从封建剥削制度下解放出来,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但当时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会导致两极分化的局面出现。党中央正确分析现状,提出一方面不能挫伤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把农民组织起来,发展互助合作的积极性。 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毛泽东认为,关键在于教育农民。农民既是私有者又是劳动者,对他们不能采取剥夺的方法,只有引导,说服和教育,使他们自愿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3,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土改后,贫农和雇农由于分得了土地等生产资料,有半数人迅速上升为中农。当时,贫下中农约占农村人口的60%到70&,都是党在农村的依靠力量。在此基础上,党制定并贯彻执行了依靠贫下中农,巩固地团结其他中农,发展互助合作,由逐步限制到最后消灭富农剥削的农村阶级政策。 4,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在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各级领导机关主动加强领导采取逐步过渡的方法,使农民易于接受。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发展互助组,同时试办初级社。第二阶段主要是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第三阶段只是发展高级社。 到1956年底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已达1.17亿户,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与人民生活有密切关系,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低位。但作为个体经济的手工业存在诸多弊病,如经营分散,规模偏小,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对此,党中央采取了类似改造个体农业的逐步过渡的方法。对于手工业与农业有差异的地方,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在具体的方法步骤上,先从供销合作入手,再逐步发展到走生产合作的道路,经历了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小组。加入这个组织的成员,由国营商业或供销社供给原料,包销产品。它虽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但是已经把个体手工业者组织起来了,使之开始脱离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供销轨道,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第二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它是由供销小组合并起来的,开始统一供销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从新中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1949年--1956年),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征 政治上: 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经济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经济形态。 文化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介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如何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结论: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一个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它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中国必须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社会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在民主革命时期已经明确。但是对于何时过渡?怎样过渡?毛泽东和党的其他领导人的认识经历了发展变化过程。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过程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 1、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 1951年前后,党内大体形成了先用三个五年计划搞工业化建设,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识。 2、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 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而不是10年或者以后才开始过渡。 ——毛泽东在1952年9月中央书记处会议上的讲话大意1953年12月,毛泽东形成了关于总路线的完整的表述。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4年7月,中共七届四中全会正式批准这条总路线。9月全国一届人大把总路线写入宪法的总纲。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化三改造”。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教学目得与要求: ?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得性质及中国共产党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得基本内涵,深刻领会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得历史必然性。 ?了解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得历史经验。深刻领会对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得必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得必由之路。 ?深刻领会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历史与人民得选择,社会主义制度得确立,就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得历史巨变,也就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得伟大胜利。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得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就是一个过渡性得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理论上得一个重大贡献,就就是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得理论,这就是对新民主主义理论得重大发展。 ?新中国得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得基本结束与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得开始。从中华人民共与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就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得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得性质就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就是一个独立得社会形态,而就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得过渡性得社会形态。 ?新民主主义社会得五种经济形态 ?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得合作社经济就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得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就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得形式。所以,主要得经济成分就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 ?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得主要经济成分联系,中国社会得阶级构成主要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与其她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基本得阶级力量。 ?新民主主义社会民族资产阶级得两面性 ?这一时期得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剥削工人得一面,又有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得一面。因此,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得矛盾也具有两重性,既有剥削者与被剥削者得阶级利益相互对立得对抗性得一面,又有相互合作、具有相同利益得非对抗性得一面。对于工人阶级与社会主义革命来说,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剥削阶级就是被消灭得对象,作为可以接受共产党与工人阶级领导得社会力量,又就是团结与改造得对象。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得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就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得比重。由于社会主义因素得优越性与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得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与改造。 ?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得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就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得,就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适合得过渡性质得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得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1、党在过渡时期得总路线得提出 在1948年9月召开得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提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胜利以后,大约还需要经过10年、15年或20年再向社会主义过渡得设想。 ?党得七届二中全会提出要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两个转变”同时并举得思想。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习题库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要特征是 A.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 B.既有社会主义经济又有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既有社会主义经济又有个体经济 D.既有工人阶级又有资产阶级 3.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C.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求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4.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是指 A.1949年10月----1952年12月 B.1949年10月----1956年12月 C.1957年1月----1966年4月 D.1953年1月----1956年12月 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征是 A.重视工业建设 B.强调三大改造 C.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D.尤其重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二、多项选择题 1.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有 A.社会主义经济 B.个体经济 C.资本主义经济 D.国营经济 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遗留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 A.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 B.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 C.要求过急,发展过快 D.工作过粗,改造形式过于简单划一 3.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遵循的原则有 A.自愿互利 B.典型示范 C.国家帮助 D.重点突破 4.建国初期对民族工商业采取的政策是 A.利用 B.限制 C.教育 D.改造 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的步骤有 A.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B.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C.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D.实行统购包销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关系问题上,有人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四、思考题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2.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 3.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5.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毛概第3章题库《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提出把中国“稳步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 义国家”的思想是在()。 A.中共七大B.七届二中全会C.七届三中全会D.中共八大答案: B;考题来源:教材第一节p68-3; 2、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社会的性质是()。 A.新民主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 C.共产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A;考题来源:教材第一节p66-2; 3、国民经济恢复是在()年间。 A.1949-1950 B.194-1951 C.1949-1952 D.1949-1953 答案:C ;考题来源:教材p68-3 4、下列几种经济成分,不存在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有()。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D.地主土地私有制经济 答案:D;考题来源:教材第一节p66-2 5、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 A.私营经济B.国营经济C.合作社经济D.公私合营经济 答案:B;考题来源:教材第一节p67-3 6、下列几种阶级中不存在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有()。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官僚资产阶级 答案:D;考题来源:教材第一节p67-2 7、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A.固定不变的社会B.过渡性的社会 C.独立的社会形态D.从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 答案:B;考题来源:教材p66-2 8、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所指的过渡时期是()。 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国民经济恢复 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答案:C ;考题来源:教材第一节p69-1

毛概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案例资料

毛概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案例资料 红色资本家荣毅仁 1916年,出生于江苏无锡荣氏家族。 1949年,决定留在大陆。 1956年,将自己的商业帝国上交给政府。 1979年,创办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1993年—1998年,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 2005年10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1957年他曾被陈毅副总理誉为“红色资本家”。 1979年,在邓小平的支持下,荣毅仁创办“中信”,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借中国改革开放春风,荣毅仁运用荣氏经营家法,呼风唤雨,得心应手,荣毅仁与国家获得了“双赢”,“中信”成为荣氏财富的引擎。 1986年,他被美国《幸福》半月刊评为世界50名知名企业家之一,是建国后国内企业家跻身世界知名企业家行列的第一人。 2000年荣毅仁及其家族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为中国50富豪第1位。其个人及其家族财产为19亿美元。 1956年1月,荣毅仁就社会主义改造答记者问 记者直率地问:“消灭剥削,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对于你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荣毅仁很快就答道:“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于我,失去的是剥削阶级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互不信任;得到的是作为劳动人民的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信任,而这是金钱所买不到的。因为我积极拥护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自愿接受改造,在工商界做了一些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工作,我受到了政府的信任和人民的尊重,得到了荣誉和地位。从物质生活上看,实际上我并没有失去什么,我还是过得很好。” 案例:同仁堂的新生 工商界人士听到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消息时,心情是极其矛盾和复杂的。1953 年,各家企业正是蒸蒸日上,大家想大干一场的时候,国家提出把私营企业改造为社会主义企业,具体来说就是要实行公私合营,这对大家的震动很大,思想上没有什么准备,心里真是“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有的说:“ 1949 年为什么不讲总路线?那时讲,人就都跑了。”还有的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953 年,北京市地方工业局选择了同仁堂首先行公私合营,这对于同仁堂的经营者震动很大。同仁堂到这时已存在了几百年。它始建于清朝康熙八年(1669 年)。北平解放前夕,北平同仁堂有职工190 多人,资金约80 万元,年产值约16 万元,年零售额约30 万元,设备陈旧,管理落后。1949 年北平解放时,同仁堂由乐氏十三世乐松生经营,他同时是天津达仁堂管理处总负责人。1950 年抗美援朝开始,同仁堂向国家捐献99000 元。 同仁堂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公私合营的消息传来时,对乐氏家族的震动很大,他们对经营了几百年的老铺,将要失去所有权,经营统治权和企业利润分配,确实十分痛惜。乐松生经过反复考虑,认识到: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历史潮流,不可违背,而且,合营后,自己仍任经理,生活待遇也不错,因此决定,同仁堂带头公私合营。 公私合营后, 企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同仁堂虽然是个大药店,但以往的经营管理

广东专插本统考政治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 2. 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经济成分。 3. 一化三改 4.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和存在的问题。 5.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步骤。 6. 四马分肥 7.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 8. 新民主主义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9.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实现的可能性。 10. 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1.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12. 中国在20识记50年代选择社会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13. 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 是一个过渡性社会。主要矛盾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2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经济成分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3一化三改 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是对个体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和存在的问题 一、对农业改造的经验: (一)在土地改革基础上趁热打铁,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走出了一条先实现合作化,再逐步实现机械化的道路。(二)改造方针: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三)改造原则: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 (四)改造发展阶段:(1)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2)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3)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五)改造阶级路线:(1)依靠贫下中农,团结中农,对富农剥削限制到逐步消灭。(2)对经济制度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把消灭剥削、剥削阶级同改造富农分子结合。 (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及中国共产党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涵,深刻领会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了解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深刻领会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深刻领会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这是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形态 ?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所以,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基本的阶级力量。 ?新民主主义社会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这一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剥削工人的一面,又有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一面。因此,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也具有两重性,既有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阶级利益相互对立的对抗性的一面,又有相互合作、具有相同利益的非对抗性的一面。对于工人阶级和社会主义革命来说,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剥削阶级是被消灭的对象,作为可以接受共产党和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力量,又是团结和改造的对象。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由于社会主义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 ?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适合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 在1948年9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提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胜利以后,大约还需要经过10年、15年或20年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要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两个转变”同时并举的思想。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简答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是什么?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 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有哪些?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所以,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些经济成分中,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形成的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而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体的个体经济,则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新民主主义社会要继续向前发展,就要不断扩大国营经济,同时逐步将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改变为社会主义经济,使社会主义经济逐步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 3、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是什么?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这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明确要求。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用不同的办法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二、论述题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基本经验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基本经验 【复习提示】 此模块需要重点掌握的考点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识记;易考选择题) 独具特色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考点: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广大农民从封建剥削制度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这种积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体经济的积极性;二是互助合作的积极性。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党制定并贯彻执行了依靠贫农、下中农,团结其他中农,发展互助合作,由限制到逐步消灭富农剥削的农村阶级政策。这就使农业合作化进程有了坚实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互助组(社会主义萌芽性质)、初级社(半社会主义性质)和高级社(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三个发展阶段。 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识记;易考选择题)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特点和经验是:【考点: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党和政府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方法步骤上,从供销合作入手,逐步发展到走生产合作的道路。 第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三个步骤。第一步,办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业供销小组;第二步,办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第三步,建立具有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性质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创造了由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手工业生产小组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供销合作化,再到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合作化的过渡形式。 第三,通过耐心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办法,提高手工业者的社会主义觉悟,引导他们自愿地组织到手工业合作社中来从而把手工业的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 第四,毛泽东规定了手工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方针,就是为农业生产服务,为服从生活服务,为出口贸易服务。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识记;易考选择题) 适合中国情况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考点:适合中国情况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所谓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资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赎买的具体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获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方针的重要意义在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有利于发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