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物流与可持续发展

现代物流与可持续发展

现代物流与可持续发展
现代物流与可持续发展

现代物流与可持续发展

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现代物流不仅是一种成熟的理论,而且在实践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并已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各地兴起了发展现代物流业热潮。许多省、市把物流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予以重点发展,并制订了相应的城市物流发展规划。然而,在目前这股物流热潮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经济利益,无论从微观角度提出的物流是“第三利润源泉”,还是从宏观角度提出的物流是经济发展“加速器”的观点,都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一倾向性。

事实上,物流过程存在着巨大的“外部负效应”(Spillovers)。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如废气污染、噪音污染、资源浪费、交通堵塞、废弃物增加等等,这些后果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客观上为我们探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现代物流的发展策略提供了坚实而可靠的依据。但是,我国目前的物流研究还没有照亮这块“黑暗大陆”,对它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正是本文唯一的出发点和潜力所在。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以系统论为手段,分析现代物流系统的运行机理。

并在综合考虑物流、经济、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前提下,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多角度探讨我国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现代物流发展模式。在理论上,克服目前物流研究的“阻塞”现象,即改变原来由“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模式,而构成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物流系统。在实践上,建立起高效运行的环境共生型绿色物流系统,从而在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架起了彼此联系的“桥梁”,提高物流系统及整个供应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终实现物流经济与环境的“双赢”。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1)现代物流的形成与发展“物流”的概念起源于美国,最早使用的英语词汇为“Physical Distribution”,以后演变为“Logistics”,同时其内涵也在不断地变化与丰富,以适应物流活动发展的需要。

今天,人们提到“物流”一词一般是指现代物流。所谓现代物流是指原材料、产成品从供应地到消费地以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流通加工、包装、配送、信息传递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的一体化服务。现代物流是流通的物质基础,是企业的“第三

利润源泉”,同时又是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

我国已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列为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涉及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它同样引导着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2)现代物流与可持续发展的冲突现代物流最具合理性的一面就是它的整体性,即以全局的观点来看待物流活动,以系统论的方法来管理物流活动。但是,现代物流也有其局限性,那就是它的单向性(One 1<WP=9>现代物流与可持续发展Way),即:只关注从资源起始地到产品消费地的物流活动,只关注带来经济价值增值的物流活动。

这种单向性物流发展模式不仅在总体结构上违背了可持续发展原则,而且在物流活动的具体环节上也不可能主动考虑生态效益,所以,我们看到的现实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活动的非持续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现代物流的诸多环节如运输、仓储保管、流通加工、包装和装卸等都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现代物流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它所产生的非持续性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忽视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巨大的“环境成本黑洞”,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物流活动系统性的缺乏所造成的巨大的资源浪费,例如,第三方物流发展不足——缺乏规模经济效益;物流行业标准不统一——造成市场分割和资源浪费;物流基础设施规划无序——造成资源浪费等。(3)可持续发展现代物流模式探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生态系统既是经济活动所需资源的供给者,又是经济活动产生的废弃物的容纳场所。因此,在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两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物质流动与能量交换的关系。

由于物流首先是物质流,从这个角度来讲,物流正是生态、经济两个系统间物质、能量交换的重要渠道,本文认为用“桥”这一概念能更形象地表述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而现代物流正是构成这个联络桥的主体。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物流模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①必须彻底改变目前的单向物流模式,构建循环物流系统。即在经济系统内建立一个闭环物流系统,使经济系统的物流自身循环起来,自然资源得以充分利用。②必须尽可能地减少物流系统自身运作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物流系统的绿色化。

广义上的绿色物流应该包含循环物流在内,然而,目前绿色物流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具体物流活动的绿色化,特别是单向物流的绿色化问题,可称其为狭义的绿色物流。③必须提高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提高物流系统的资源利用率。不能

单纯局限于提高企业物流的经济效益或发展一地、一市的物流,而应在最大可能的范围内构建社会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④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速物流现代化发展步伐,实现以信息消耗替代资源消耗的目标。

(4)可持续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管理我国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