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教学大纲

化学教学大纲

化学教学大纲
化学教学大纲

《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化学

英文名称:Chemistry

总学时: 144 理论 132 实验 12

适用专业:五年制大专护理-药学-检验-影像

开课学期:□春季学期√秋季学期

课程考核:□考试√考查

二、课程概述(100字以内)

(一)课程任务

《化学》是专业基础课程,是临床医学的基础,是医学院校学生必修的课程。课程讲授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基础理论,并要求能反映国内外先进理论水平,扩大学生知识面。讲授时主要采用启发式,以问题为中心等的教学方法,突出三基内容,删繁就简,但基本概念必须讲清楚,并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图象,录像或多媒体方式加强形象教学,以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复习。实验项目内容的设置主要以培养学生科学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主要目的。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懂得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与医学、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初步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能综合应用化学和其他科学知识、技能解释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为学习有关医学基础课,临床医学及预防医学课程打下基础。通过本门课程学习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重要支撑及明显促进作用,且为后续课程衔接做好铺垫。其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实用型高等医学专业人才,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机构和综合性医院从事医疗预防卫生保健工作。课程使用《化学》(杨艳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2013年5月)为教材。

【知识目标】

掌握与医学相关的化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能利用基本术语从事相关工作。能利用化学知识,理解和掌握与护理、检验、药学、影像专业相关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疾病进行解释和分析,为人类健康服务。初步掌握医用化学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实验结果,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释分析实验现象,写出实验报告,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素质目标】

1 具有勤奋学习,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2.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和为发展医学事业和人民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课程学时分配

四、教学目的要求及内容

第一章绪论【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2学时

【目的要求】

1.运用:化学的研究对象;

2.解释:化学与医学的关系;

3.描述: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有益的学习方法。【重点】

1.化学的研究对象。

2.怎样学好医学化学

【难点】

怎样学好医学化学

【教学内容】

一、化学研究的对象

二、化学与人类社会

三、化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教学组织形式】

多媒体讲授直观教学(如:情景模拟、视频、小组讨论)

第二章卤素

【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2学时

【目的要求】

1.运用:氯气的化学性质

2.解释:卤素的通性及卤离子的检验

3.描述:卤素及常见卤化物在医学上的用途

【重点】

1.氯气的化学性质。

【难点】

1.氯气的化学性质

2.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及其活泼性的变化规律

3.卤离子的检验

【教学内容】

第一节氯气

第二节卤族元素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直观教学(如:情景模拟、视频、小组讨论)

第三章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6学时

【目的要求】

1.运用:原子结构和组成;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关系;

2.解释:核外电子排布及表示方式;

3.描述:同位素应用。

【重点】

原子结构和组成。

【难点】

核外电子排布及表示方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原子结构和同位素

第二节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和排布

第三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第四节化学键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直观教学(如:情景模拟、视频、小组讨论)

第四章溶液

【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6学时

【目的要求】

1.运用: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及有关计算。

2.解释:溶胶和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的性质,溶液的渗透压在医学上的应用。

3.描述:分散系的概念和分类。

【重点】

1.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2.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难点】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物质的量

第二节胶体溶液及高分子溶液

第三节溶液的浓度

第四节溶液的渗透压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直观教学(如:情景模拟、视频、小组讨论)

【实践教学】

一、学时安排:2学时

二、教学内容:

溶液配制

1.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规范和要求(讲解)

2.托盘天平的使用(操作)

3.溶液的配制方法(操作)

三、教学方法:

教师先示教,学生分组进行互相配合操作,教师巡查指导,进行提问、撰写报告考核。

第五章氧化还原反应和化学能

【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2学时

【目的要求】

1.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概念及特点。

2.解释: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及其判断。

3.描述:原电池的原理及常见的原电池等化学能源。

【重点】

1.判断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2.原电池的原理。

【难点】

1.判断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2.原电池的原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节原电池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直观教学(如:情景模拟、视频、小组讨论)

【实践教学】

一、学时安排:2学时

二、教学内容:

1.学会722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2.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测定。

三、教学方法:

教师先示教,学生分组进行互相操作,教师巡查指导,进行提问考核。

第六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2学时

【目的要求】

1.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移动原理。2.解释:可逆反应,化学平衡主要特征。

3.描述:活化能与化学平衡常数。

【重点】

1.化学平衡。

【难点】

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化学平衡

【教学内容】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节化学平衡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直观教学(如:情景模拟、视频、小组讨论)

第七章电解质溶液

【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6学时

【目的要求】

1.运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同离子效应,溶液阳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盐类水解的实质及其溶液的酸碱性,缓冲作用和缓冲溶液等基本知识和理论。

2.解释: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缓冲作用原理和缓冲对的基本类型。

3.描述:盐的水解、溶液的酸碱性和缓冲溶液等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重点】

1.缓冲溶液及缓冲作用。

【难点】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2.缓冲溶液及缓冲作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pH

第三节离子反应和盐的水解

第四节缓冲溶液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直观教学(如:情景模拟、视频、小组讨论)

【实践教学】

一、学时安排:2学时

二、教学内容:

1.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并试验及性质。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教师先示教,学生分组进行互相操作,教师巡查指导,进行提问考核。

第八章元素及其化合物

【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4学时

【目的要求】

1.描述:各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与疾病

【重点】

1.各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与疾病。

【难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硫和氮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钠、铝和铁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直观教学(如:情景模拟、视频、小组讨论)

第九章有机化合物概述

【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4学时

【目的要求】

1.运用: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学的概念以及有机化合物的特点。2.解释:有机化合物结构理论和有机化合物分类。

3.描述:有机反应类型及有机化学与医学的关系。

【重点】

1.有机化合物。

2.有机化学的概念。

3.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难点】

1.有机化合物结构理论和有机化合物分类。

2.有机反应类型,有机反应机制和同分异构体。

【教学内容】

一、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

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三、有机化学反应的类型

四、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直观教学(如:情景模拟、视频、小组讨论)

【实践教学】

一、学时安排:2学时

二、教学内容:

认识有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1.有机化学实验室常见玻璃仪器洗涤(操作)

2.酒精喷灯使用(操作)

3.玻璃棒简单加工(操作)

三、教学方法:

教师先示教,学生分组进行互相配合操作,教师巡查指导,进行提问、撰写报告考核

第十章烃

【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4学时

【目的要求】

1.运用: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系统命名法和主要化学性质;苯和苯的同系物结构、命名和化学性质。

2.解释:烷烃、烯烃、炔烃和苯的物理性质;脂烷烃的结构和性质。

3.描述:致癌烃的结构及危害。

【重点】

1.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系统命名法和主要化学性质。

2.苯和苯的同系物结构、命名和化学性质。

【难点】

1.苯的化学性质和苯的同系物命名。

2.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化学鉴别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烷烃

第二节不饱和链烃

第三节环烃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直观教学(如:情景模拟、视频、小组讨论)

第十一章醇、酚、醚

【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4学时

【目的要求】

1.运用:醇、酚和醚的命名方法及醇的主要化学性质。

2.解释:醇、酚和醚的分类及低级醇的物理性质。

3.描述:常见的醇、酚和醚。

【重点】

1.醇、酚和醚的命名方法及醇的主要化学性质。

【难点】

1.醇、酚和醚易发生化学反应的部位及原因。

2.从诱导效应理解醇的酸性比水还弱的原因,用共轭效应解释酚具有弱酸性和较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教学内容】

第一节醇

第二节酚

第三节醚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直观教学(如:情景模拟、视频、小组讨论)

第十二章醛和酮

【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2学时

【目的要求】

1.运用:醛、酮的分类、命名方法和化学性质。

2.解释:醛、酮的结构特征。

3.描述:常见的醛、酮。

【重点】

1.醛、酮的分类、命名方法和化学性质。

【难点】

醛和酮性质上的差异。

【教学内容】

一、醛、酮的分类和命名

二、醛和酮的性质

三、常见的醛和酮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直观教学(如:情景模拟、视频、小组讨论)

第十三章羧酸和取代酸

【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4学时

【目的要求】

1.运用:羧酸、羟基酸、酮酸的结构及化学性质。

2.解释:羧酸、羟基酸、酮酸的分类、命名,酮式与烯醇式的互变异构现象。3.描述:常见的羧酸、羟基酸、酮酸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酮体及其医学含义。【重点】

羧酸、羟基酸、酮酸的结构及化学性质。

【难点】

1.羧酸的结构及其化学性质。

2.羟基酸和酮酸的性质。

【教学内容】

第一节羧酸

第二节取代酸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直观教学(如:情景模拟、视频、小组讨论)

第十四章对映异构

【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2学时

【目的要求】

1.运用:物质的旋光性、旋光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及对映异构体构型的表达方法。2.解释:比旋光度和手性碳原子的概念。

3.描述:偏振光和旋光性。

【重点】

1.物质的旋光性。

2.旋光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3.对映异构体构型的表达方法。

【难点】

1.对映异构体构型的表达方法。

2.旋光方向与构型的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偏振光和旋光性

第二节对映异构体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直观教学(如:情景模拟、视频、小组讨论)

第十五章脂类

【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2学时

【目的要求】

1.运用:油脂的组成、结构、命名及主要的性质,甾体化合物的基本结构。

2.解释:皂化值、碘值、酸值的意义及与油脂组成的关系。

3.描述:常见甾体化合物的结构和生理功能。

【重点】

1.油脂的组成、结构、命名及主要的性质。

2.甾体化合物的基本结构。

【难点】

1.油脂的组成和性质。

2.皂化值、碘值、酸值的意义。

3.磷脂的组成。

4. 甾体化合物的基本结构。

【教学内容】

第一节油脂

第二节类脂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直观教学(如:情景模拟、视频、小组讨论)

第十六章含氮有机化合物【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2学时

【目的要求】

1.运用:胺和酰胺的结构特点、命名,胺的性质。

2.解释:尿素的性质。

3.描述:苯胺、季铵碱。

【重点】

1.胺和酰胺的结构特点、命名。

2.胺的性质。

【难点】

1.胺和酰胺的结构特点和分类。

2.胺的碱性及不同胺的碱性强弱比较。

3.胺的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内容】

第一节胺

第二节酰胺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直观教学(如:情景模拟、视频、小组讨论)

第十七章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2学时

【目的要求】

1.运用: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命名和几种重要的生物碱的生理活性。2.解释: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的概念、一般性状、生理功能。

3.描述: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的分类方法。

【重点】

1.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命名。

2.几种重要的生物碱的生理活性。

【难点】

1.杂环化合物的定义、分类和命名。

2.五元、六元杂环的价键结构以及杂原子的未共用电子对是否参与共轭。3.生物碱的一般性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杂环化合物

第二节生物碱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直观教学(如:情景模拟、视频、小组讨论)

【实践教学】

一、学时安排:2学时

二、教学内容:

1.重结晶、抽滤等基本操作技术。

2.酰化反应的原理和阿司匹林的制备方法。

三、教学方法:

教师先示教,学生分组进行互相操作,教师巡查指导,进行提问考核。【实践教学】

一、学时安排:2学时

二、教学内容:

1.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原理、提取及分离方法。

2.索氏提取器的使用。

3.蒸馏、升华等实验技术。

三、教学方法:

教师先示教,学生分组进行互相操作,教师巡查指导,进行提问考核。

第十八章糖类

【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2学时

【目的要求】

1.运用:糖的定义、分类,单糖的链状结构和环状结构,单糖的主要化学性质,二糖的结构和性质,淀粉的显色反应。

2.解释:单糖的物理性质。

3.描述:重要的单糖及重要二糖的用途,重要多糖的结构和主要性质。

【重点】

1.糖的定义、分类,单糖的链状结构和环状结构。

2.单糖的主要化学性质。

3.二糖的结构和性质。

4.淀粉的显色反应。

【难点】

1.单糖的链状结构。

2.葡萄糖的环状结构及哈沃斯式。

3.各种二糖是否有还原性。

【教学内容】

第一节单糖

第二节双糖

第三节多糖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直观教学(如:情景模拟、视频、小组讨论)

【实践教学】

一、学时安排:2学时

二、教学内容:

1.验证羧酸及糖类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

2.羧酸和糖类化合物的鉴别方法。

三、教学方法:

教师先示教,学生分组进行互相操作,教师巡查指导,进行提问考核。

第十九章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

【学时安排】

自学

【目的要求】

1.运用:α-氨基酸的结构、分类和性质。

2.解释:蛋白质的结构和一般性质。

3.描述:核酸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重点】

1.α-氨基酸的结构、分类和性质。

【难点】

1.氨基酸和蛋白质的两性解离和等电点。

2.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

【教学内容】

第一节氨基酸

第二节蛋白质

第三节核酸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直观教学(如:情景模拟、视频、小组讨论)

五、主要参考资料

主要参考书:《化学》杨艳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2013年5月

六、其他说明

成绩考核:

考核分为理论考核和平时学习态度考核,期末理论考试占60%;平时成绩构成为实践操作占20%,学习态度出勤占10%,期中测验和平时作业占10%,总评不合格的不计学分。

浅谈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浅谈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摘要】:化学实验既是教学手段,更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倡导以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来实现课改新理念的今天,由于农村学校优质生源的流失以及实验经费的不足等原因,造成很多教师在意识上和行动上对化学实验的不重视。在教学中“重讲授,轻实验”,针对这种情况,宜采用多种策略来改进实验,增强学生探究实验的乐趣,促使学生更热衷于实验探究。 【关键词】:农村初中实验教学现状分析改进策略 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指出:“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化学学科素质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化学实验以其丰富的内涵在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素质中以发挥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可见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更是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化学教学的灵魂。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化学教学效果和开发学生创造能力,在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更加突出,尤为重要。那么,在广大的农村乡镇中,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如何?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农村化学教师如何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有效的改变中学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笔者作为一名农村初中化学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改变策略浅谈几点看法。 一.当前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1.实验教学的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理解。 少部分农村初中虽然器材和药品配备较齐全。但由于教师短缺,化学教师兼几门学科的教学,除担任化学教学外,还担任数学、生物等课的教学,即使不兼这些课,也代几个平行班的化学教学,同时兼任实验管理员,基本上农村的乡镇中学并没有专职的实验员,都是由化学教师担任。而一节分组化学实验课从准备实验仪器到使用完毕清洗收拾实验仪器至少需要两三节课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即使认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由于力不从心将分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甚至放弃实验干脆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 2.不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按课程设置,初中三年级才开化学课,化学课开设既是起始年级,又是毕业年级,本来上课时数较少,教学上赶进度现象比较严重,因而无时间圆满完成实验教学任务,不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注重的主要是化学知识及解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对化学实验的研究不够,平时的听课也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与思维能力的研究,至于实验的成功与否、实验经验的积累、实验的后记则往往不被重视。从工作量上讲,化学实验是一项费时费力、颇为麻烦的工作,而有的学校在计算教师的工作量时,对化学教师准备化学实验和预做化学实验都不计工作量,因而也影响了化学教师和实验员开展实验教学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怕麻烦、怕失败的倾向,使得本来有条件做的实验也省略不做,能够补充的实验也不补充。更有甚者,干脆就不开学生实验,造成人力和财力上的浪费。 3.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必需教具不足、实验教学严重缺乏。 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且这不足的经费配置又严重不公平,“重城轻乡”。由于经费的限制,办学条件受到制约,虽然我县部分农村初中都通过了教育强镇的评估,实验器材和药品配备只是看起来较齐全。可实际上化学教具很少,尤其农村中学化学教具很少, 象我们学校连一些基本教学挂图和模型都没有,教师也难以将某些有规律可循的知识迁移到挂图或模型上。缺仪少药较严重,致使学校无能力开足开全演示实验或探究实验。另外,因化学实验是一种消耗实验,一些仪器需时常添补,化学药品用完不能再生,更需及时添补,而有的学校只注重一次性投资而不能够时常补充,从而造成仪器药品不全而难以开足开全实验,尤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参考书:天津大学主编,《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5月第五版 王岩主编,《物理化学学指导》,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于春玲主编,《物理化学解题指导》。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 开课单位: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基础化学教学中心 简介: 物理化学课程是化工类专业重要理论基础课,其内容主要包括: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化学动力学三大部分。其先行课要求学生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是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联系入手,采用数学的手段研究化学变化的规律的一门科学。研究方法多采取理想化方法,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其实验是采用物理实验的方法。 化学热力学采用经典的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从宏观上研究化学变化过程的规律,通过理论计算来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化学平的衡位置)、以及平衡状态时系统的相变化、界面变化、电化学变化、胶体化学变化的规律,同时,研究影响这些变化规律的因素(如:温度、压力、浓度、组成等等)。 统计热力学则从微观上,用统计学的方法,研究化学反应的变化规律。试图通过理论的计算热力学的状态函数。 化学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以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如:温度、压力、浓度、组成、催化剂等等)。通过化学反应的条件控制化学反应的进行,通过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确定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 第一章气体的pVT性质 考核内容: 一、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二、理想气体混合物 三、气体的液化及临界参数 四、真实气体状态方程 五.对应状态原理及普遍化压缩因子图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考核内容: 一、热力学基本概念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三、恒容热、恒压热,焓 四、热容,恒容变温过程、恒压变温过程1.热容

胶体及表面化学教学大纲

《胶体及表面化学》教学大纲 学时: 45学时 学分: 2.5 学分 理论学时:45 实验学时:0 适用专业:应用化学,材料化学 课程号: BF001004 大纲执笔人:路福绥 大纲审定人:姜林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胶体及表面化学是研究胶体及表面特性的科学。本课程是应用化学等专业的方向模块选修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胶体及表面化学的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学生在学完物理化学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对胶体分散体系及表面特性的理论及方法进一步学习,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胶体及表面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 3、课程教学改革 本课程的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跟踪学科发展前沿。在授课方式上,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 二、教学大纲内容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1.1 胶体的概念 什么是胶体,胶体的分类 1.2 胶体化学发展简史 1.3 胶体化学的研究对象 表面现象,疏液胶体,缔合胶体,高分子溶液。 本章重点与难点:胶体概念及类型,胶体及表面化学研究内容及方法。 思考题:胶体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教学方法建议: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对胶体及表面化学的兴趣。 第二章 胶体的制备及性质(8学时) 2.1 胶体的制备和净化

胶体制备的条件、方法,凝聚法原理,溶胶的净化,单分散胶体,超细颗粒。 2.2 溶胶的运动性质 扩散,Brown运动,沉降。 2.3 溶胶的光学性质 光散射,超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粒子大小及形状的测定。 2.4 溶胶的电学性质 电动现象及其应用,表面电荷的来源,双电层结构模型,电动电势。 2.5 胶体的稳定性 溶胶的稳定性,溶胶的聚沉,高聚物稳定胶体体系的理论。 2.6 流变性质 流变基本概念和术语,胶体稀溶液的粘度,浓分散体系的流变性质。 2.7 胶体的形貌 胶体的形状、大小与分散度,分形理论。 本章重点与难点:胶体的制备原理及方法,胶体的性质与稳定性。 思考题:如何提高胶体的稳定性? 教学方法建议:讨论式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第三章 凝胶(6学时) 3.1 概述 凝胶及其通性,凝胶的分类。 3.2 凝胶的形成 凝胶形成的条件,凝胶形成的方法。 3.3 凝胶的结构 质点形状,质点的柔性和刚性,质点间联结力。 3.4 胶凝作用及影响因素 胶凝现象,影响胶凝作用的因素。 3.5 凝胶的性质 触变作用,离浆作用,膨胀作用,吸附。 3.6 凝胶中的扩散和化学反应 扩散作用,化学反应。 3.7 几种重要的凝胶

无机化学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2009031028 课程名称:无机化学 课程名称:Inorganic Chemistry 开课单位:药学院化学学科 学分:6 总学时:120 理论学时:72 实验学时:48 先开课程:无 授课对象:药学、药物制剂本科专业考核方式:考试 执笔人:杨怀霞编写日期:2009年8月28日 前言 【开设目的】 《无机化学》是药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训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基本化学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学习,不仅能够培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及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的基本知识,掌握酸碱平衡、沉淀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配位平衡的基本规律,熟悉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的基本理论,理解s区、p区、d区、ds区主要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同时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正确、规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教学目的要求、内容和方法

绪论 【目的要求】 了解该课程发展史,发展方向,内容安排,与药学的关系。掌握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教学内容】 无机化学的发展和研究内容,化学与药学的关系,无机化学的学习方法,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自学。

第一章溶液 【目的要求】 掌握溶液浓度的五种表示法:质量分数,摩尔分数,质量摩尔浓度,质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熟悉稀溶液的依数性的四个性质,了解离子强度,活度,活度系数的概念。 【教学内容】 溶液的浓度,稀溶液的依数性,电解质在水中的存在状态。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自学。 。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 【目的要求】 掌握状态函数的特点;标准生成焓、标准生成吉布斯能的定义,会用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吉布斯能变,标准吉布斯能变。熟悉反应过程的熵变计算,利用吉布斯公式能进行有关计算。了解热力学常用术语和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 热力学常用术语:体系、环境、过程、途径、状态函数、热、功。热力学第一定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盖斯定律;焓、熵、吉布斯自由能及反应的自发性。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自学。 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有着广泛的联系,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初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基础。 一、化学教学的目的 1.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初步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 二、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 (一)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 根据教学的目的、课程计划中规定的课时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教学内容。1.加强基础,培养能力 教学内容要有利于加强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培养能力。要选择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化学所必需的一些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要选编一些有助于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并能培养他们的技能、能力的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 .坚持联系实际2. 教学内容要联系实际。多介绍一些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和生产劳动等方面有密切联系的化学知识和技能。 3.注意课程间的联系 选择教学内容应注意与自然、数学、物理、生物、地理等课程间的联系。(二)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计算、化学实验。 下面各部分所列条目只反映知识、技能的内容和要求,不表示它们的系统和顺序。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理解,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化学变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了物理性质、化学性 了解涵义,记住并会正确书写下列元符号HNN元元素符CCAAMSHAACMFZB单质和化合理 了解,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混合物和纯净合物和纯净物分原离了 化学理解涵义,掌握应用 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了解.

谈谈新课标下的农村初中化学教学方法

谈谈新课标下的农村初中化学教学方法 《课标》中指出: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研究,促进化学教学改革。教学不折不扣是一门艺术,从教农村化学17年,我现在才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无论是教什么, 要想搞好教学,其实都有其共性。 一、以“实验”为基础,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主要手段,是化学教学成功之母。只有通过实验,学生才能认识事物的感性材料,并且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农村初中的学生来说,好在他们起初学习化学几乎是带有好奇心理。为此,我们必须充分抓住学生这一心理,来激发他们的化学学习兴趣,通过实验满足他们的好奇欲望,自然从中掌握化学理论基础知识。例如在讲燃烧条件的时候,增加两个实验:①向盛有白磷的冷水中通入氧气(水温く40℃);②向盛有白磷的热水中通入氧气(水温>40℃)。从这两个实验,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①白磷不能在冷水中燃烧②白磷在热水中燃烧起来,并产生大量的白烟。这两个实验可以进一步说明物质燃烧的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通过这些化学实验,让学生看到了水中物质可以燃烧,并且明白燃烧是有条件的,产生了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去探索化学奥妙,自然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这样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为学好化学奠定了基础,是化学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 二、以“口诀”为途径 化学知识点较多,不利于记忆,要使学生一下记住很多知识,死记硬背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解决这样的问题呢?笔者认为,理解记忆“化学口诀”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方法。化学口诀是对某个知识点的总结,它把某个知识点归纳成简单的一两句话,简洁顺口,便于记忆。例如教学化合价时,我可以把它编成口诀:“一价钾钠银和氢;二价氧钡钙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一、五、七氯铁二、三;硫有二、四、六;通常是金属显正价,非金属显负价”这样的口诀学生记忆轻松、方便。还有一些化学口诀是通过它的谐音,显得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在地壳元素的含量中“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把它编成“养闺女贴给哪家美”。这样,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学习兴趣充分被调动起来,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活力。 三、以“公式”为突破口 初中化学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简单的“无机化学”,教学中对于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很难掌握,甚至无从着手,而课本只介绍“最小公倍数配平”和“观察配平”这两种方法,但是有很多化学方程式用这两种方法是很

《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 普通化学、材料物理、必修、3学分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 课程简介:普通化学课程主要讲授化学原理,包括气体和液体的基本定律, 热化学和化学反应方向,化学平衡(包括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氧化还原反 应等)及其在容量分析中的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原子的电子结构,分子结 构和理论,晶体结构配位化学以及常见元素及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有机化学、 高分子化学、仪器分析等基础知识内容。此课程也是高等学校材料、化学、 化工、药学、轻工、纺织、环境、冶金地质等有关专业的第一门化学基础课, 因此它是培养上述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 部分,同时也为后继材料、化学及其它课程打下基础。 目标与任务:《普通化学》是一般工科学生大学阶段唯一的化学必修课,因此 本课程介绍学生所应具备的化学最基本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与化学 密切相关的社会热点、科技前沿发展、学科渗透交叉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 具有较高的化学素质和知识水平,建立化学的思维方式,增加用化学方法解 决实际问题,尤其是材料领域研究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 先修课:高中化学;高中物理;高中数学 后续相关课程:材料科学基础;陶瓷材料;功能材料;物理化学;固体化学(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参考书:1、张淑民著:《无机化学》,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 2、华彤文主编:《普通化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编:《普通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介绍化学的定义; 第二节化学变化的特征; 第三节化学的疆域;

材料表面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表面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材料表面技术课程编号:0603024D 考核方式:考查学时/学分:32/2 适用专业:应用化学课程类别/性质:专业特色课/选修课 一、课程定位: 材料表面技术是高等工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的一门的专业选修课,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材料表面技术的相关知识的基本理论原理、基本知识和技能。课程的任务学习现代表面技术的涵义、分类、应用和发展,介绍了表面科学的某些基本概念和理论,分析了各类表面技术的特点、应用范围、技术路线、典型设备、工艺措施和应用实例,为学生以后进行材料的表面改性提供了思路。 课程的教育内容是专业教育,隶属于专业特色课,定位于专业基础知识领域的一般知识单元。 二、课程间相互关系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后续课程:毕业论文(设计) 相关课程间衔接及互补关系:材料表面技术课程内容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课程知识的提升和深化,是毕业论文(设计)等的理论基础。。 三、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目标 1.知识培养目标 (1)现代表面技术的涵义、分类、应用和发展。 (2)介绍表面科学的某些基本概念和理论。 (3)分析各类表面技术的特点、应用范围、技术路线、典型设备、工艺措施和应用实例。 2.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技术管理的能力,并注意渗透相关学科的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3.素质培养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培养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初步具备应用化学工程师的基本意识和能力。 四、课程基本内容和学时安排 1. 绪论(2学时) 表面技术的含义,表面技术的分类,表面技术的应用。 2. 表面工程技术的物理、化学基础(4学时) 表面晶体学的基本知识,金属的吸附、润湿、黏着及金属表面反应现象,表面缺陷和表面扩散现象,涂层的形成机制有关知识。 3. 表面淬火和表面形变强化技术(6学时) 金属表面形变强化的原理及方法,表面热处理的方法。 4. 热喷涂技术(6学时) 热喷涂的原理,热喷涂技术的种类和特点,典型热喷涂技术的方法和工艺。

初中科学 教学大纲

七年级上 第1章科学入门 第1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第2节实验和观察 第3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第4节温度的测量 第5节质量的测量 第6节时间的测量 第7节科学探究 第2章观察生物 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 第2节常见的动物 第3节常见的植物 第4节细胞 第5节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第6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7节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第3章地球与宇宙 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 第3节太阳和月球 第4节观测太空 第5节月相 第6节日食和月食 第7节探索宇宙 第4章物质的构成和特性 第1节物质的构成 第2节熔化与凝固 第3节汽化与液化 第4节升华与凝华 第5节物质的溶解性 第6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实验与制作 第1章科学入门

实验一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 实验二温度计的使用 实验三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第2章观察生物 实验一观察蚯蚓 实验二认识显微镜结构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三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实验四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 第3章地球与宇宙 制作一制作小型地球仪 制作二活动星图的制作 第4章物质的构成和特性 实验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科学第二册 第1章对环境的察觉 第1节感觉世界 第2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第3节耳和听觉 第4节光和颜色 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 第6节眼和视觉 第7节信息的获取和利用 第二章运动和力 第1节运动和能的形式 第2节机械运动 第3节力的存在 第4节力的图示 第5节物体为什么会下落 第6节磨擦的利和弊 第7节牛顿第一定律 第8节二力平衡的条件 第3章代代相传的生命 第1节动物的生命周期 第2节新生命的诞生 第3节走向成熟

第4节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 第5节植物一生 第6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第4章不断运动的地球 第1节地球的自转 第2节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第3节地球的绕日运动 第4节日历上的科学 第5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第6节地球表面的七巧板一板块 第7节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 实验与制作 第1章对环境的察觉 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2章运动和力 制作制作水火箭 实验测量平均速度 第3章代代相传的生命 实验嫁接 第4章不断运动的地球 实验观察当阳光照射下物影长度变化制作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 科学第三册 第1章生活中的水 第1节水在哪里 第2节水的组成 第3节水的密度 第4节水的压强 第5节水的浮力 第6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第7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第8节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第9节水的利用和保护 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 第1节大气层

浅谈农村初中化学的有效教学

浅谈农村初中化学的有效教学 农村初中化学的有效教学方法,我认为核心就是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如何进行农村初中化学的有效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优化新课导入的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虽是一门自然科学,若对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安排,就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例如:在第一课时的教学可这样设计:课一开始,并不急于叫学生马上看课文,而是先设置一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调动学习兴趣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注重教学时理论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的实际,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所学知识的用途,能够亲身去体念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乐趣,也就进一步调动了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解到《硬水的软化》时,就可以联系生活的实际,要求学生亲身去测量自己家里所用的自来水的硬度,并且自主去运用所学知识软化硬水。这样,经过对知识的运用,进一步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并且还会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学习的兴趣。 三、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采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奋感和愉快感,而且在这种气氛下学生能牢固地掌握知识。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可以采取边讲边实验法、对抗赛法、听题判断法、化学游戏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素质及能力。 总之,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在新课标下,我们更要在农村初中化学科进行有效教学,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有效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工科大学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工科大学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5010031 课程名称:工科大学化学实验 英文名称:Chemistry Experiment 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适应专业:矿物、冶金、环境、材料、粉体等专业 执笔人:古映莹 实验指导书: (1)关鲁雄主编,《化学基本操作与物质制备实验》,中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2)李元高主编,《物理化学实验研究方法》,中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 (3)邓珍灵主编,《现代分析化学实验》,中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 (4)罗一鸣,唐瑞仁主编《有机化学实验与指导》中南大学出版社 2012年 一、学时学分 总学时:136 课内学时:104 学分:3 课外学时;32 学分:1 二、实验课的任务、性质与目的 (一)工科大学化学实验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任务

“工科大学化学实验”是化学系列课程经过重大改革后形成的“四大化学”融合的实验教学新课程,是冶金、材料、环境等专业工科人才培养重要的基础课程。通过工科大学化学实验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巩固和加强课堂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工科大学化学实验课程性质和任务 《工科大学化学实验》是将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和《物理化学实验》四大化学实验融合成的一门新的实验课程。该课程以物质制备(含无机合成和有机合成)为主线,将化学基本操作、物理化学实验研究方法和现代分析手段等进行有机融合,呈现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工科化学实验知识体系。 (三)工科大学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 1.理论联系实际,使工科大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理论和概念得到巩固和深化,并扩展课堂中所获得的知识。 2.通过以物质制备为主线的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正确地掌握物质制备的技术和方法,注重学生实验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有机合成和无机合成的一般物质制备实验方法和技能。掌握研究物质的程序,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和结果。熟悉和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了解、掌握各种实验技能、技术、手段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了解各种实验研究方法的应用。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学会联系理论知识,独立设计和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学会正确处理数据及解释现象,从中得出科学的结论,并且撰写科学报告和论文。 4.培养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习其他课程和今后从事化学领域的科研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诱导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和创新意识。 三、基本原理 (一)基本操作实验 基本操作实验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化学实验技能训练,分为三大类:

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大纲概要

《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70203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总学时: 48 学时 总学分: 3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适用专业:应用化学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后续课程:材料化学、涂料化学、助剂化学及工艺等大纲执笔人:FFF 参加人:FGG 审核人:NGN 编写时间: 2011 年7月 编写依据: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09 )年版 一、课程介绍 本课程系统的阐述了精细化学品的定义、分类、制备方法和涉及的理论,同时围绕染料、荧光增白剂、香料、农药、药物中间体、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和典型产品的工艺和应用作了重点详细的介绍。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精细化学品化学的制备方法、应用范围和发展方向有较全面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积累从事精细化工科研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二、本课程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应用化学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是应用化学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精细化学工业的基本面貌、范畴、各系列主要产品、基本原理、性能、应用和发展趋势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将来能从事精细化学(表面活性剂、化妆品、工业助剂、涂料与粘合剂、油田化学品等)方面教学、科研、生产等方面的工作。 三、本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本课程培养具备精细化工知识,能够从事精细化工教学、科研、生产应用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 四、学生学习本课程应掌握的方法与技能 要求学生对精细化学工业的基本面貌、范畴、各系列主要产品、基本原理、性能、应用和发展趋势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重点掌握典型的表面活性剂、化妆品、工业助剂、涂料与粘合剂、油田化学品的性质特点和制备工艺。并对以上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以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胶体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等为基础的一门专业课。重点介绍以上述及的九章内容所涉及的系列产品的基本原理和性能应用。对工艺生产条件和流程安排不作过多叙述。 六、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 【第一章】绪论(共2学时)

能源化学教学大纲

能源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 100107Z1 课程名称(中/英文):能源化学 Energy Chemistry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能源动力类专业(包括: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教材、教学参考书:《普通化学(第六版)》,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能源化学是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从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结构和化学反应出发,密切联系能源工程技术中遇到的如化石燃料燃烧、化学电源、节能技术、新能源开发利用、环境的污染与保护等有关化学问题,深入浅出地介绍有现实应用价值和潜在应用价值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能有意识的运用化学观点去思考、认识和解决问题。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阐述本课程所承载的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具体知识内容。 掌握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内容;对基本概念、基本定律理解透彻,运用恰当。使学生在高中化学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运用能源化学重点内容的能力,能将能源领域中的化学问题和课程学习相结合,给出自己的分析和结论。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无。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根据课程类型、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及特点,确定适合的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考核内容重点考核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考核方式采用多种形式(笔试、口试、答辩、测验、论文等)、多个阶段(平时测试、作业测评、课外阅读、社会实践、期末考核等)、多种类型(作品、课堂实训、课堂讨论、社会调查、竞赛等)等全过程的考核;成绩评定加大过程考核及阶段性考核成绩比例(原则上≥40%),减少期末成绩的占分比例。

初中化学教学大纲(最新)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 化学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有着广泛的联系,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初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基础。 一、化学教学的目的 1.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初步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 二、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 (一)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 根据教学的目的、课程计划中规定的课时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教学内容。 1.加强基础,培养能力 教学内容要有利于加强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培养能力。要选择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化学所必需的一些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要选 编一些有助于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并能培养他们的技能、能力的化学实验和化学计 算。 2.坚持联系实际 教学内容要联系实际。多介绍一些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和生产劳动等方面有密切联系的化学知识和技能。 3.注意课程间的联系 选择教学内容应注意与自然、数学、物理、生物、地理等课程间的联系。

浅谈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论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摘要】:化学实验既是教学手段更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倡导以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来实现课改新理念的今天由于农村学校优质生源的流失以及实验经费的不足等原因造成很多教师在意识上和行动上对化学实验的不重视。在教学中“重讲授轻实验”,针对这种情况,宜采用多种策略来改进实验增强学生探究实验的乐趣促使学生更热衷于实验探究。 【关键词】:农村初中实验教学现状分析改进策略 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指出:“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化学学科素质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化学实验以其丰富的内涵在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素质中以发挥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可见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更是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化学教学的灵魂。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化学教学效果和开发学生创造能力,在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更加突出,尤为重要。那么,在广大的农村乡镇中,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如何?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农村教学教师如何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有效的改变中学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笔者作为一名农村初中化学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改变策略谈谈几点看法。 一.当前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1.实验教学的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理解。少部分农村初中虽然器材和药品配备较齐全。但由于教师短缺,化学教师兼几门学科的教学,除担任化学教学外,还担任数学、生物等课的教学,即使不兼这些课,也代几个平行班的化学教学,同时兼任实验管理员,基本上农村的乡镇中学并没有专职的实验员,都是由化学教师担任。而一节分组化学实验课从准备实验仪器到使用完毕清洗收拾实验仪器至少需要两三节课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即使认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由于力不从心将分组实验改为演示实

教学大纲-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绿色化学(Ⅱ)教学大纲 (非化学类专业用)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绿色化学课程组 2004.10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绿色化学(Ⅱ)-1(Green Chemistry(Ⅱ)-1) 课程号(代码):20318620 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 学时:36 学分:2 二、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绿色化学(Ⅱ)”是非化学类(文管等类)本科生的素质教育选修课程,总学时数36学时,一学期完成。 绿色化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研究如何节约资源、开发新资源和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的化学,是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科学技术基础。在大学生中普及绿色化学基本知识,培养绿色化学意识,普及如何利用科学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知识,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十分重要。 本课程面对全校非化学类学生开出,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将系统学习绿色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发展规律。了解如何通过发展科学技术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使用、节约使用和循环使用,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延长现有资源的使用时间;了解如何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课程以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主线,通过绿色化学发展的实例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普通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术解决人类面临的主要挑战,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通过课堂讲授、专题讲座、课堂讨论、演算习题、自学和课程小论文等教学环节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三、讲授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10学时) 第一节化学是中心的、适用的、创造性的学科 化学是中心的、适用的、创造性的学科;化学与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由猿到人――火(燃烧化学反应的利用);铜器时代(还原反应的利用);铁器时代(还原反应、合金技术的利用);聚合物时代(聚合反应的发明与使用);可持续发展时代(绿色化学)。 英国的发达与化学,德国的发达与化学,美国的发达与化学,日本战后的发展与化学。 化学与生命科学,疾病的防治,基因工程;化学与信息科学,硅革命与计算机的发展,分子器件,量子计算机; 第二节人类目前面临的环境危机与化学 造成目前人类社会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的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核冬天的威胁;臭氧层破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臭氧层破坏的化学本质;光化学烟雾的化学本质;大气污染的化学本质及其危害;酸雨及其危害;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的破坏;荒漠化。 第三节人类面临的资源问题与化学 能源问题,能源对国民经济和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石油、煤和天然气的有效使用与化学,生物质资源与化学。 其他资源问题,矿产资源,土地资源。 第四节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与化学 现代医药的发展与化学,手性分子的概念,治疗目前不治之症的新药的开发与化学,分子修饰的概念及其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减少药

胶体与表面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303181 课程英文名称:Colloid and Surface Chemistry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课程负责人:王英滨 胶体与表面化学教学大纲 (总学时:40讲课:40) 一、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为材料化学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同时也可作为材料学、环境工程等专业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大学物理化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胶体与表面的基本理论问题,并能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加以应用。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2学时,了解胶体的定义与特点,胶体化学发展简史,胶体化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胶体与表面化学的发展。 第二章胶体的制备和性质 6学时,掌握溶胶的制备和净化,溶胶的动力学性质,溶胶的光学性质,溶胶的电学性质和胶团结构,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流变性质。 第三章凝胶 6学时,掌握凝胶通性及分类,凝胶的形成与结构,胶凝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凝胶的性质,几种重要的凝胶。 第四章界面现象和吸附 8学时,掌握表面张力和表面能,弯曲界面的一些现象,润湿和铺展,固体表面的吸附作用,吸附等温方程式,固体-溶液界面吸附 第五章常用吸附剂的结构、性能和改性 6学时,掌握多孔性物质物理结构的测定方法,常用吸附剂的结构和性能,固体的表面改性第六章表面活性剂 6学时,掌握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和结构特点,表面活性剂在界面上的吸附,表面活性剂的体相性质,胶束理论,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HLB)问题,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第七章乳状液 6学时,掌握乳状液的制备和物理性质,影响乳状液类型的因素和乳状液类型的鉴别,影响乳状液稳定性的因素,乳化剂的选择,乳状液的变形和破乳,乳状液的应用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学习本课程需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基础。 四、教学方式 主要以课堂讲授方式进行,使用多媒体教学。 五、成绩评定方法 本课程的考核以课堂提问情况、完成作业等平时成绩和期末撰写读书报告成绩综合评

普通化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公共课

《普通化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公共课) 课程名称(中文)普通化学实验 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课程属性公共基础 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普通化学实验教程》 学时学分:总学时72总学分 4 实验学时21实验学分 1 应开实验学期一年级一学期 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 《普通化学实验》是普通化学课程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普通化学是化学的导言,它包含了现代化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习后续的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化学课程及其它专业课程的必备基础,是现代大学生应该掌握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农、林、水产院校食品、农学、土壤、水产、环保、动医、园林、生物等绝大多数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普通化学实验课程的任务在于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普通化学的基本知识、深化对普通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一些常见化学实验问题,训练有关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综合实验素质。 通过对《普通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在理论知识方面使学生掌握普通化学的有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主要是有关溶液和分散体系的知识,化学反应热力学、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基本理论,溶液中的酸碱平衡、沉淀平衡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了解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的基础理论及其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在实验能力及技能方面: 1、使学生熟悉大学化学实验及实验室的基本规则;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并能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实验素质。 2、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能够合理布置实验台面,统筹安排实验过程;熟练

初中化学教学大纲

初中化学教学大纲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初中化学教学大纲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有着广泛的联系,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初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基础。 一、化学教学的目的 1.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初步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 二、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 (一)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 根据教学的目的、课程计划中规定的课时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教学内容。 1.加强基础,培养能力 教学内容要有利于加强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培养能力。要选择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化学所必需的一些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要选编一些有助于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并能培养他们的技能、能力的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 2.坚持联系实际 教学内容要联系实际。多介绍一些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和生产劳动等方面有密切联系的化学知识和技能。 3.注意课程间的联系 选择教学内容应注意与自然、数学、物理、生物、地理等课程间的联系。 (二)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计算、化学实验。 下面各部分所列条目只反映知识、技能的内容和要求,不表示它们的系统和顺序。

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日期:

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初中的化学教学是主要以化学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初中化学教学的的成果的好坏主要是由化学实验教学所决定的。本文就化学实验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然后探讨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为所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实验对策研究 从初中化学教学的内容中来看,化学实验教学占取了半壁江山,足以看出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化学实验是一项激发学生好奇心的重要的教学手段,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增强对化学教学内容的记忆力。化学实验的开展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也是课堂氛围的活跃剂。所以通过化学实验教学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钻研精神,还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一个良好的科学态度与学习习惯。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学校与教师都应该重视化学实验的作用,加强化学实验的教育。但是现如今农村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尚且需要不断的改进、完善。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化学实验教学的外在条件的制约 (1)化学课程是初中三年级学生开始接触的课程,特别是农村的学生对化学课程基本上没有什么概念。现如今的班级化的教学模式决定了一个教室要面对整个班级的学生,通常每个班级的人数较多,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实验的内容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的学生相对来说有些难度,所以需要教师手把手的进行教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