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师《德育论》离线作业答案

福师《德育论》离线作业答案

福师《德育论》离线作业答案
福师《德育论》离线作业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小题,计20分)

1、家庭教育

答: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

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

2、德育内容

答:德育内容是指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具体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及其体系。

3、德育课程

答: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德育过程也称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的积极作用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4、德育方法

答:德育方法是批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活动方式与手段的结合。

二、简述题(每小题8分,共2小题,计16分)

1、评语鉴定测评法

答:所谓评语鉴定测评法,又称操行评语法、品德评语法、思想品德鉴定法、思想政治表现鉴定、操行评定、定性描述法、评语法。这种方法一般是指品德测评者,根据自己对测评对象长期的观察与了解,参照有关标准内容(例如“五育”情况或评定标准)用陈述句的形式,对学生某一时期中的品德水平与状况概括地作出个人鉴定意见。

虽然单独使用评语鉴定法的学校还是大多数,但发展的趋向表明,评语鉴定法正倾向与其他测评方法结合使用,对其他品德测评方法的测评结果起一种补充、说明、解释或指导的作用。因此,它是以某些变式的形式出现。例如附言,补充意见,希望,特殊说明,甚至简称意见。这种方法目前的操作步骤是,了解情况民主评议(包括个人、集体、干部、课任教师、家庭几方面),依据鉴定内容与要求,结合自己观察事实进行评语鉴定,最后反馈给学生、教师、家长与学校领导,大多数只让领导审定或征求有关人员的意见。应用评语鉴定法的另一创举,是要求对学生进行分项评语鉴定,实践中人们应用评语鉴定法,一般都是对学生品德进行总体性的鉴定或说明。

评语鉴定法既汲取了总体印象测评法的优点,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它的不足。

首先,评语鉴定法的测评者,一般事先知道自己的身份与职责,会对测评对象作比较系统而有目的的观察与了解,减少了测评信息搜集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其次,评语鉴定者一般要求由那些受过专门训练,或者具有一定专业素养与观察鉴定经验的人担任。因此,测评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再次,它是针对一定的规范标准(例如《规范》《守则》)作出鉴定,不像总体印象测评法那样缺乏明确的标准而随其自然。因此测评的结果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与针对性;另外,它的测评结果是由一系列观点明确的语句表述。而且一般对测评象在各个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行为表现都有鉴定,比较全面,能使第三者对被测评者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测评者还可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或详或略地评定,评一人像一人。然而,评语鉴定法在很大的程度上仍然还是以总体印象测评法作基础。每一条评语的鉴定仍然是以测评者个人对测评对象的总体印象为根据,只不过每次鉴定侧重某一个方面而已。因此,其缺点类似总体印象测评法,要么鉴定主观随意、凭印象,要么差不多,大多数学生套用同一等级语言,分不出张三李四。甚至有人整个地套用总体印象测评法,首先按印象把学生分为上、中、下三等,各写好一个模型后,逐个学生“对号入座”,内容大致相同,有时稍为变换几

个词语或调换一下句子顺序。同一个学生,则将前几个学期或上一个学期的评语底稿拿出来,抑或照搬抑或摘录,还有的地方出现了评语复写的天下奇事。因此人们提出评语鉴定要做到“准”、“实”、“像”,要恰如其分,不要扩大也不要缩小;要内容具体,不要笼统含糊;要突出重点,不要面面俱到;要注意个性,不要千篇一律;要肯定成绩,点出薄弱环节;要措词确切,切忌绝对片面。

2、现代学校德育管理的特点

答:(一)德育目标的变化

现代德育目标主要是个人品德全面发展性的,这是德育目标的第一点变化。第二点变化从德育目标的社会内容来看,古代学校德育目标的根本内容是政治。

现代德育的目标也有政治方面的内容,并且占有重要地位,但它不是唯一的,它还包含有思想的、法纪的、道德的等方面的内容,而且包含有社会安全性乃至自然性要求的内容,第三点变化是品德心理保健和品德能力培养方面的目标日益突出。

(二)德育作用的变化

现代德育除了发挥它的促使人的品德社会化,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的作用外,还要发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从社会作用来说,现代德育除了政治性、思想文化性的作用外,它还发挥着推动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科技发展和保护自然环境的作用。

(三)德育结构的变化

在现代,德育的整体结构化的趋势日益显著。第一,德育日益社会化和社会日益德育化。第二,德育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也日益整体结构化。

(四)德育内容和方法的变化

现代德育内容已由单一的政治伦理教育的内容,转变为现代社会道德教育和民主政治教育的内容,以及法纪教育、人道主义教育、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教育的内容。现代德育重视德育方法和德育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

(五)德育社会地位的变化

这个变化表现在现代德育在与社会的关系中日益确立它的超前、先行、主导的地位。在德育与人的品德发展的关系上,现代德育不只是向受教育者传授社会思想政治准则,而且积极推动人的精神解放和主体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六)德育本性的变化

变革性是现代德育的本性。德育不仅要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要站在时代的前面,引导人们观念的变革、推动社会的变革、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对现代德育的涵义可以作如下表述:现代德育是以现时代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为基础,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代化为中心,促进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德育。

三、述评题(每题10分,共2题,计20分)

1、美国学校德育的特点。

答:美国学校德育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项:

德育目标在美国各类学校中,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表述的德育的目标,这是美国学校教育多元化、多样化的具体表现,但并不能说不存在德育目标。从美国学校德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以及大量的德育活动中,可以窥测到美国学校德育目标的基本内涵。其特点可以概括为:

1、学校德育目标是一种“大众型”目标。美国学校德育目标的基点在于培养合格的美国公民。爱国、爱他人、守法、履行公民义务健全的人格在美国被认为是合格美国公民的基本素质。整个社会并没有要求通过德育把学生培养成思想道德水平较高的一部分人,而是强调学校德育目标与公民教育目标的等同性。

2、学校德育目标强调健全人格和个人完善。在美国追求个性自由、个人发展、自我完善是社会和个人的共同价值目标。这一价值目标也反映到学校德育目标中。这是美国社会强调个人是比社会更本质、更中心的存在这一价值观的反映。

3、政治性要求寓于学校德育目标之中。美国学校德育的政治性要求表现在爱国和守法之中,爱国主义精神和守法精神看成是社会政治制度在学校德育中的体现。培养遵守法律和忠于美国制度的公民是学校对社会和学生应负的责任。

美国学校德育目标的特点,也是其政治制度、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学校教育状况等因素的综合反映。由于美国高等教育得到较大程度普及,学校成了一个为公众服务的机构,接受教育被看着是一种职业需要。在公众眼中,学校仅仅是平行于其它社会机构的场所,没有什么特殊性,这就使学校德育目标从实质上讲是一种“大众型”的目标。

2、德育研究的调查法。

答:德育调查法是有目的,有计划的通过访谈,发问卷等方式来了解德育现状,收集有关事实,数据等材料的方法。调查法的特点是:主要研究当前的德育现象,具有间接性,不控制调查对象。德育调查法是一种效率较高且不受时间和空间严格限制的最常用的方法。调查法有各种类型,依据调查母的可分为常模调查法和比较调查法。依据调查范围大小,项目多寡,可分为综合调查法和专题调查法两种。实施时一般要进行制定调查计划,查阅有关资料、访谈、发问卷、平定和测验等工作。

四、德育设计(本题14分)

在中小学生的课堂上,西方社会有些国家是这样安排提问的:把每个同学的名字各写在一张卡片上,放在一个杯子(或者盒子)里,老师提问的时候,随机抽取一张卡片,请抽到的同学回答问题。如果这个同学不愿意回答问题,他(她)可以放弃,也可以请另外一个同学替他(她)回答问题。回答过问题的同学的名卡,就放在另外一个杯子(盒子)里。这样,保证每个同学都有提问的机会与权利。

请你用德育的相关说法,评价这样的教学。也请你设计一个课堂公平的计划。

答:教育必须是公平的。过去的严师出高徒,板起脸孔教学,师道尊严,已经逐渐远离我们的中小学课堂,教育公平的主流化趋势已浮出水面。然而,要让我们的学生确实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感受到课堂中的公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老师要正视学生的闪光点,而不是揪住学生的不足而不放。可是现实中的课堂,我们许多的教师往往忽略了这点,或者认为无足轻重。

课堂计划:

国庆节就要到了,三二班举办“给祖国妈妈献祝福”活动,要求每个同学都要把自己的祝福通过诗朗诵的方式先给祖国妈妈。

首先,把所有同学所要朗诵的诗歌名称写好纸条放在不透明的箱子里. 其次,在班里选出五位同学作为评委,给班里的同学进行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就是朗诵的同学最终得分。

然后,由班主任进行抽签,抽到的同学就可以站在讲台上朗诵自己为祖国妈妈准备的诗歌了。

最后,选出朗诵优秀的同学给予小红花奖励。

五、综合分析题(每题15分,共做2题,计30分。其中第1题必做,第2题,第3题任选一题。)

1、德育过程。

答: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施加影响,通过受教育者能动的认识、体验和实践,从而使其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

想品德的教育活动过程。在我国,德育是指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总称,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活动。这里的思想品德,包括人们的政治立场、世界观以及道德品质等。德育过程,也称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的积极作用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德育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要求、熏陶与感染之下,自觉地将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同时,德育过程又是一个管理过程,是教育者运用各种手段,创造各种环境,对影响德育的诸多因素进行调控使之达到最优化的过程。从德育过程的内涵来看,构成德育过程的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目标、内容、方法、环境以及德育过程调控等。其中,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校教师与学校的团队组织、学生会、社会文化团体和家庭,都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则包括个体教育对象和各种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团体教育对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关系,但受教育者作为教育客体不应被看作消极被动的纯承受者,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外在影响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运动起作用。德育目标是受教育者应该达到的德育素质的预期结果和基本要求。德育内容是为实现目标服务的,是培养青年一代所采用的某种社会政治观、世界观以及相应的道德准则。德育方法是根据目标和内容,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采取的各种方式的总和,它包括说服教育、实际锻炼、陶冶教育以及指导自我教育等。德育环境对德育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作用,包括教育环境与社会环境,它们之间又是逐层包含的关系,但由于各自的特殊性,必须将教育环境与社会环境区别对待。德育过程调控就是对德育过程中的各个因素与环节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以达到优化德育过程的目的。

2、你认为农耕文明下的道德教育是什么样的?

答:农耕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部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我国农耕文化耕耘蓄养已经绵延上万年。年复一年的春种夏耕、秋收冬藏,不仅养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而且创造了辉煌的农耕文明。为了使学生领略到农耕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满足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的需求。我们以农耕文化为内容开展德育系列活动,把农耕文化教育融入学校德育活动中,让学生在系列德育活动中培育农民特有的精神,并逐步将农民精神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品格。

国家正在积极提倡新农村建设,同时小店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工程确立我校为基地校。通过专家培训,我们认识到学校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必须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及走适合本校实际的特色学校建设之路。田园文化,是传统文化与庄稼人文化紧密结合的一种文化现象。我校结合我校实际,根据学生发展情况,制定我校独具特色的“田园文化”特色校建设。从以农耕教育为基础,加强对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同时在课堂上穿插德育教育。打造“快乐教学”的教师团队,倡导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并以此影响学生的家庭生活。把田园文化的内涵及内容影响师生,达到教育的目的。通过对教师、学生及家长的认识和了解,我校把“田园文化”作为学校的特色建设方向。把“师生生活更贴近自然,享受田园文化意识”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因此,我们把创建工作的目标定位为:依托农耕文化,打造田园教育特色品牌,让学生学会,快乐学习,教师愉悦工作,师生健康共长。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师生的整体素养。学校力求借助田园文化这一独特的资源,把“田园历史文化”与少先队道德建设活动相结合,通过读诗、了解传统文化,并亲手参与农作物实践,品味劳动的乐趣、传承古代田园文化的精髓,接受现代田园文化思想,让学生接受田园文化的熏陶,感受田园文化“快乐、自然、健康”的精神。我校注重田园文化教育基地氛围的营造,激发学生对田园常识探究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以农耕文化作为教育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学农实践活动,以达到对田园文化的独特诠释,同时通过“实践、体验——感悟、思

考——内化、升华——外显、行动”的教育规律,丰富学生文化底蕴,促进孩子们树立结合古今,让传统和现代文化结合的思想,有探究精神,达到主动发展、和谐发展目的。

3、玛格丽特·米德从文化传递的方式出发,将整个人类的文化划分为3种基本类型: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你根据中国社会当前的变迁,试从品德的时代特征与德育的关系角度,分析我国青少年的相关情况。

2017年8月福师离线作业《计算机应用基础》期末试卷

▆ ■■■■■■■■■■■■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题目12345678910答案 A A A A A A A A A A 题目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 C B B B C C C C C A 题目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 C D C C C D D B B B 题目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 B D D D D D D D D D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对的打“√”, 错的打“ⅹ”) 题目1234 5 67 89 10 答案√√√ ⅹ ⅹ √ ⅹ √ ⅹ ⅹ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格式刷”的功能。如果要将同一格式复制到文档中多处,应如何操作? 答:功能:格式刷的功能主要是复制你想的文字或段落的格式,并应用到另一段文字或段落。 操作:1、选定要复制的格式的文本,2、双击“格式刷”按钮,此时光标变为刷子形状,3、然后分别单击并拖动鼠标选择目标区域,4、完成复制后,按键盘上的ESC 键或再次单击“格式刷”按钮即可取消格式刷。 2、简述随机存储器RAM 与只读存储器ROM 的区别。 答:只读存储器又称ROM 这里面的数据写进去后是不可以改变的,就和我 们看的VCD 盘一样,但是必要的时候也是可以改变的,这里面一般存的是一些系统信息,和系统设置,电脑的BIOS 芯片就是ROM,随机存储器又称RAM,它是一种临时存放数据的地方,它的存取速度很快,所以在电脑运行软件的时候就把程序调入内存(RAM),你对程序所做的更改都是在内存中进行,当你退出了程序后系统就自己把分它的那部分内存收回,又分给其他的程序,RAM 也就是内存条,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储器最大的区别是,Rom 中的信息是固化的写入之后不会改变,而RAM 可读可写但掉电后信息丢失。 3、请写出在指定文件夹test 下完成如下操作的步骤:(1)在指定文件夹test 下建立名为“图片”的文件夹;(2)将指定文件夹test 下名为“第一次作业.jpg”文件设为只读文件。 (3)在指定文件夹test 下查找所有的jpg 文件,并将文件移动到“图片”文件夹中; (1)打开文件夹test ,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新建文件夹”,修改文件夹的默认名称“新建文件夹”为图片 (2)打开文件夹test ,右击第一次作业.Jpg 文件,选择属性,单击只读前复选按钮,单击“确定” (3)打开test 文件夹,找到文件夹下所有的jpg 文件,选择这些文件并右击,选择“剪切”,再打开“图片”文件夹,右击,选择“粘贴” 4、Excel 中,完成任务的步骤: (1)计算学生成绩表中的总成绩。 在f3区域输入=SUM(B3:E3)再下拉到F12区域 (2)利用自动筛选功能筛选出语文成绩≥60,同时英语成绩 ≥75的所有学生记录; 1.选中A2至G12区域,在工具栏中找到“数据”中“筛选”一栏 2.点击B2中的筛选工具,设置数字条件为>=60;点击D2中的筛选工具。设置数字条件为>=75 (3)将筛选结果中的学生姓名、语文及英语成绩用簇状柱形 图表示出来。 答:选中A2至B2,D2至D12,在插入中选中图表,找到簇状柱形图,点击确定即可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请在答题纸上填写答案,否则不计分。) 1、计算机可以进行自动处理的基础是( )。 A)存储程序 B)快速运算C)能进行逻辑判断 D)计算精度高 2、计算机中的所有信息都是以二进制方式表示的,主要理由是()。 A)所需的物理元件最简单 B)运算速度快C)数据处理方便 D)设备配置方便 3、固定在计算机主机箱箱体上的﹑起到连接计算机各种部件的纽 带和桥梁作用的是()。 A)主板 B)硬盘 C)CPU D)内存 4、在Windows 环境中,若应用程序出现故障或死机,如果要弹出“任务管理器”窗口,通过“结束任务”结束出现故障的程序。这时按组合键( )。 A)Ctrl +Alt +Del B)Ctrl +Alt +Shift C)Ctrl +Alt +Tab D)Ctrl +Alt +End 5、Windows控制面板的“用户账户”中不可以进行的操作是( )。 A)修改某个用户账户的桌面设置B)添加、删除用户账户C)修改用户账户 D)修改用户账户的口令

(完整版)东师19秋教育心理学离线作业

离线作业考核 《教育心理学》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什么是遗忘?遗忘的原因是什么? 答:遗忘对识记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或回忆。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除时间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材料的性质。一般认为,形象材料比抽象材料遗忘得慢,有意义材料比无意义材料遗忘得慢。 (2)学习材料的数量。在学习程度相等的情况下,一次学习的材料越多,遗忘越快,材料少,则遗忘得较慢。 (3)学习程度。对所学习的材料达到恰能背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称之为过度学习。心理学实验证明:在达到100%的学习程度以后,再继续多学几遍并不是浪费,而是很有必要,过度学习无论从保持量还是防止遗忘的数量来看,都要好于恰能背诵的学习。因此,学习不要满足于刚刚记住,但过多的过度学习也是不必要的。实验证明:150%的过度学习是最适宜的。 (4)加工程度。学习时是否对所学材料做认知加工,对遗忘有重要影响。单纯地复述材料,保持的效果较差,遗忘较多。经过学习者精制和组织的材料遗忘得较慢。 2、如何增强学业自我效能感? 答:(1)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更多的成功 (2)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示范 (3)指导学生树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 (4)给学生以积极的归因反馈,并指导学生学会适当的自我归因 (5)给学生以适当奖励 (6)给学生以学习策略的指导,使学生学会自我监控 3、简述抗拒诱惑实验,它说明什么? 答:抗诱惑实验是沃尔斯特等人1963年所做。被试为5岁儿童,实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将儿童带入放有玩具的房间,让他们参观,并告诉儿童说:“这些玩具禁止玩,但可以翻字典。第二阶段,让儿童看一部短的影片。这时,儿童被分为三组,一组为榜样奖励组,看到的影片是:一个男孩在玩一些被告知不准玩的玩具,不久,男孩的妈妈进来了,夸奖他并和他一起玩;一组为榜样训斥组,看到的影片是:男孩在玩被禁止的玩具,男孩的妈妈进入房间后,严厉训斥孩子违反禁令,男孩显出害怕的样

福师德育论在线作业一

福师《德育论》在线作业一 福师《德育论》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V 1. 德育过程理论的研究对象是()A. 德育的客观运动过程 B. 德育方法 C. 德育网络 D. 德育评价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2. 人的品德是由思想、政治、道德的三种基本品质组成的有机整体。从个体的品德发展来说,这三种基本品质发展变化的顺序是:()A. 道德品质→政治品质→世界观 B. 政治品质→道德品质→世界观 C. 道德品质→世界观→政治品质 D. 世界观→政治品质→道德品质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3. 德育在发展过程中要吸收和利用以往时代在德育思想、内容、原则、方法等方面的成果来丰富、发展自己,这表明德育具有()。A. 民主性 B. 变革性 C. 继承性 D. 滞后性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4. 德育过程的实质是()。A. 将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品德行为 B. 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C. 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D. 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5. 从系统观来看德育过程,()仍然是德育系统运作过程的主要控制者或发轫者。A. 受教育者 B. 教育者 C. 思想家 D. 教育家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6. “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这表明,道德品质是( )A. 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的行为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准则 B. 一个人在长期的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 C. 一个人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自愿选择的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 D. 一个人在一次、两次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偶尔的内心状态、心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教育心理学离线作业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作业 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由桑代克和吴伟士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B A. 形式训练说 B. 共同要素说 C. 概括化理论 D. 关系理论 2、心理练习对动作技能的影响是( )B A. 对技能的改进没有帮助 B. 取决于任务的性质 C. 有显著作用 D. 不明确 3、由某些具体的道德情境引起的初级的态度体验叫( )A A. 道德情绪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情操 D. 道德意志 4、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 )B A. 学习动机 B. 认知内驱力 C. 自我提高内驱力 D. 附属内驱力 5、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的结合叫( )A A. 才能 B. 一般能力 C. 天才 D. 特殊能力 6、教师期望效应是由( )研究发现的。C A. 皮格马里翁 B. 勒温 C. 罗森塔尔 D. 夸美纽斯 7、关于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下面哪个描述是不正确( )B A. 从他律到自律 B. 从动机到效果 C. 从别人到自己 D. 从片面到全面 8、提出道德发展的“三期六段论”的心理学家是( )C A. 皮亚杰 B. 布鲁纳 C. 科尔伯格 D. 班图拉 9、小学时期,最为突出的内驱力是( )C A. 自我提高内驱力 B. 认知内驱力 C. 附属内驱力 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10、下面所列的哪一种因素所引起的动机属于外部动机( )D A. 需要 B. 学习兴趣 C. 求知欲 D. 竞赛 11、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D

A. 皮亚杰 B. 斯陶布 C. 章志光 D. 柯尔伯格 1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是需要。()B A. 归属 B. 自我实现 C. 尊重 D. 生理 13、一般而言,把学习成败归因于何种因素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A A. 努力程度 B. 能力高低 C. 任务难度 D. 运气好坏 14、为了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应扮演的角色是()D A. 权威者 B. 告状者 C. 指导者 D. 协商者 15、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C A. 小学阶段 B. 初中阶段 C. 高中阶段 D. 大学阶段 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简述记忆的主要规律。 记忆的主要规律有:①目的律:记忆的目的任务越明确、越具体,记忆效果越好。②操作律:当记忆材料成为学习者活动、操作的直接对象时,记忆效果好。③理解律:在理解基础上记忆效果好。④特征律:不同性质、不同数量和不同部位的材料,记忆效果不同。⑤态度律:记忆者有强烈的自信心、主动积极的态度,记忆效果好。⑥相关律:凡对个体具有重大意义、符合需要、能引起兴趣和强烈情绪体验的材料,记忆效果好。⑦联想律:正确运用各种联想,能提高记忆效果。等等。 小学生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1)自我评价由“他律性”向“自律性”发展。(2)从依据具体行为进行评价向应用道德原则进行评价发展。(3)从根据行为的效果进行评价向把动机与效果结合起来进行评价。(4)从正确评价别人的行为向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发展。 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试论述增进儿童心理健康的途径。 增进儿童心理健康的途径有: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②注意用脑卫生。如用脑时间不宜过长,有节律用脑,合理安排课程等等③培养健全的情绪生活。具体又可以从以下方法进行;a培养全面的自我评价能力与自我接纳的态度;b创造良好的气氛;c培养幽默感;d教育学生调控自己的情绪④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⑤进行适当的性教育。

福师10春学期《德育论》在线作业一【附答案】

福师10春学期《德育论》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曾经指出“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 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 A. 马克思 B. 亚里士多德 C. √恩格斯 D. 皮亚杰 满分:2 分 2.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 A. 《论语》 B. 《大学》 C. √《中庸》 D. 《道德经》 满分:2 分 3. ()坚信体谅关心青少年是道德教育的起点与归宿。 A. 马卡连柯 B. 柯尔伯格 C. 杜威 D. √麦克菲尔 满分:2 分 4. 国际课程理论领域的隐性课程的概念出现于() A. 20世纪40年代后期 B. 20世纪50年代后期 C. √20世纪60年代后期 D. 20世纪70年代后期 满分:2 分 5. 以下不属于德育评价的原则的是()

A. 教育性原则 B. √主观性原则 C. 客观性原则 D. 科学性原则 满分:2 分 6. 德育评价的核心是() A. √品德评价 B. 思想评价 C. 能力评价 D. 学习评价 满分:2 分 7.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是哪一位教育家说的 () A. 孔子 B. 荀子 C. 老子 D. √孟子 满分:2 分 8. 品德评测的指标只能以()要求为参照加以设计。 A. 德育内容 B. 德育方法 C. 德育评价 D. √德育目标 满分:2 分 9. 首先提出“隐性课程”概念的,是() A. 马卡连柯 B. √杰克逊

C. 杜威 D. 皮亚杰 满分:2 分 10. 德育过程理论的研究对象是() A. √德育的客观运动过程 B. 德育方法 C. 德育网络 D. 德育评价 满分:2 分 11. 人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是人类生活的第一要义。 A. √生存 B. 发展 C. 德育 D. 工作 满分:2 分 12. 认识性德育课程的最主要功能就在于() A. 发扬传统美德 B. √传授道德知识,发展道德认识能力 C. 提倡良好社会风气 D. 打破封建观念 满分:2 分 13. ()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具有人类生活的普活性。 A. √基本文明规范 B. 传统美德 C. 伦理观念 D. 社会风气

教育心理学离线作业答案 (1)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教育心理学》课程作业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特指桑代克于1903年写成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一般认为,该书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形成的标志。中译本由陆志韦译,商务印书馆1926年出版,书名改为《教育心理学概论》。 2、实证研究:采用观察或实验在实际资料中求取结果,以验证假设并建立理论体系的研究。 3、教学设计研究:针对教学中的问题,通过教学设计和形成性评价,获得教学新产品以满足教学需要的研究。 4、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5、学习:由经验引起的能力或倾向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6、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加涅将人类学习的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五种类型。 7、奥苏伯尔的两维学习分类:奥苏伯尔根据机械与有意维度和接受与发现维度将学习分为:(1)机械的接受学习,(2)机械的发现学习,(3)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4)有意义的发现学习四种典型的类型。在有意义的与机械的和发现与接受之间还有许多中间类型。如有指的发现学习。 8、学习理论:研究学习结果的性质,学习的分类、学习过程和有效学习的条件的各种学说。 9、经验主义:哲学认识论之一学派,主张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心理学的一种观点:主张心理学理论只能借由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才能获得。 10、系列学习:人类联想学习的一种范型,指呈现的刺激材料的顺序不变,要求被试将学习材料原封不动依次回忆出来。 11、强化:任何有助于机体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凡施加某种影响并有助于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叫正强化;凡移去某种不利的影响并有助于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叫负强化。 12、桑代克三大学习定律:指桑代克在实验基础上提出的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练习律指联结的应用会增强这个

福师《软件过程管理》离线作业一

福师《软件过程管理》离线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软件过程工程 软件过程是人们用于开发和维护软件及其相关过程的一系列活动, 包括软件工程活动和软件管理活动。 2、CMM中的关键过程域 在CMM 中每个成熟度等级(第1 级除外)规定了不同的关键过程域,一个软件组织如果希望达到某一个成熟度等级,就必须完全满足关键过程域所规定的不同要求,即满足每个关键过程域的目标。所谓关键过程域是指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操作活动,这些活动反映了一个软件组织改进过程时必须集中精力改进的几个方面。换句话说,关键过程域标识了达到某个成熟度等级时所必须满足的条件。在CMM 中一共有18 个关键过程域,分布在2~5 级中。 3、SWEBOK 软件工程知识体系 4、PSP PSP是PlayStation Portable(プレイステーションポータブル)的简称,是日本SONY公司开发的多功能掌机系列,具有游戏、音乐、视频等多项娱乐功能。 二、简答题 1、TSP中的SUMQ的作用。 项目管理者根据质量计划通过SUMQ质量总结表协助团队成员跟踪绩效。SUMQ包括主要比率、无缺陷比率PDF、缺陷数/页、缺陷数/KLOC、缺陷比率、开发时间比率、质检过失比A/FR、复核比率、检查比率、缺陷引入比率、缺陷除去比率、阶段成品率、过程成品率。它提供了对质量问题的估计方法、深入分析设计和代码复核质量的方法以及对整个过程的评估方法使软件开发人员对质量问题更加敏感和小心以便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产品。在TSP中质量计划SUMQ的制订与计划小结SUMP的制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计划小结的制订又需要参考产品规模摘要SUMS和任务计划TASK而任务计划又与进度计划SCHEDULE密切相关。除此而外质量计划的制订还需要参考质量标准QUAL的要求。质量计划与进度计划之间的内在联系下图所示。在团队成员订出质量计划SUMQ后质量经理就要依据该计划协助团队成员追踪绩效。对于系统的每个部分质量经理要在每个阶

东师期末离线作业(教育心理学)

期末作业考核 《教育心理学》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如何? 答:根据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和加涅等人的观点,程序性知识的获得通常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陈述性阶段。学习者获得有关步骤或程序的陈述性知识。比如陈述分数加法的规则或者能够描述在驾驶汽车时该如何换档。在此阶段,学习者对活动的完成是非常艰辛的,需要逐条记忆每一项规则,并缓慢地操作每一步骤。 第二阶段:联合阶段。在这一阶段,学习者仍需思考各个步骤的规则,但经过练习和接收到的反馈,学习者已能将各个步骤联合起来,流畅地完成有关的活动。 第三阶段:自动化阶段。随着进一步的练习,学习者最终进入自动化阶段。在此阶段,学习者常常无需意识的控制或努力就能够自动完成有关的活动步骤。例如,一个人在开车时可以一边说话,一边流利地换挡,在交通拥挤的路面上连续地改变方向;或者一个学生不用想着分数加法的各项规则就能快速准确地计算分数加法题,表明他们已达到自动化阶段,即获得了有关的程序性知识或技能。 2、简述维纳的归因理论。 答:维纳认为可以根据控制的位置把对成就行为的归因划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但是,他还提出要增设一个“稳定性”的维度,把行为的原因分成稳定的原因和不稳定的原因。维纳认为,在某些成就任务上成功和失败时,人们倾向于把结果归因于以下四个原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这四个原因可以用稳定性和控制的位置两个维度加以划分。 3、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和表征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答: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和表征问题,主要有4个方面的原因:(1)缺乏明确问题的经验。实际上,学生在学校中解决问题的经验往往来自于数学、化学、物理等课程;而所解决的问题

福师201708《课程与教学论》离线作业

课程与教学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 1、课程 答: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2、“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答: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材观。“教教材”,即(教师)教教材(上的内容)给(学生),考虑的出发点是传授,是强调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的;“用教材教”,即(教师)用教材(上的内容)教(给学生),立足点是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相谐,注重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 3、学习方式 答: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它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1).主动性,(2).独立性,(3).独特性,(4).体验性,(5).问题性,(6).交互性,(7).生成性。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 1、简述有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 答:根据学生学习有效性的三个考量指标。学习速度: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学习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或取得的成绩;学习体验:所伴随或发生的心理感受。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2、如何处理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答:(1)以预设为基础,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 。 (2)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 。 ①以生成的主体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 ; ②以生成的随机性(不可预知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开放性 ; ③以生成的动态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可变性。 (3)让预设与生成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3、如何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 答: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主要表现在师生间互相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效应上。作为人民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积极探索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为社会培

【奥鹏教育】19春福师《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一2满分答案

19春福师《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一2 试卷满分:100 试卷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15题,30分) 1、个别教育的对象是() A专指后进生 B专指特殊学生 C不包括优秀生 D既包括后进生,也包括优秀生、一般生和特殊学生 [仔细阅读上述试题,并作出正确选择] 正确答案是:D 2、那一个教育家的道德教育理论是以社会为本位的,强调社会是道德教育的最后根据()A涂尔干 B卢梭 C赫尔巴特 D裴斯泰洛齐 [仔细阅读上述试题,并作出正确选择] 正确答案是:A 3、品德是一种什么现象()。 A是一种社会现象 B属于个人意识范畴,是一种个体现象 C是一种生物现象 D是人的偶然的表现 [仔细阅读上述试题,并作出正确选择] 正确答案是:B 4、现代德育在德育方法上() A更侧重于教育者施教传道的方法

B只强调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方法 C强调施教传道方法和受教修养方法的综合统一 D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可以不相联系的综合统一 [仔细阅读上述试题,并作出正确选择] 正确答案是:C 5、决定了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的是: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B德育目标 C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水平 D当前形势和学生的思想实际 [仔细阅读上述试题,并作出正确选择] 正确答案是:D 6、现代德育在德育方法上()。 A更侧重于教育者施教传道的方法 B只强调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方法 C强调施教传道方法和受教修养方法的综合统一 D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可以不相联系的综合统一 [仔细阅读上述试题,并作出正确选择] 正确答案是:C 7、哪一种方法是教育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提高其道德认识的教育方法()。 A说理教育法 B品德修养法 C榜样示范法 D实际锻炼法 [仔细阅读上述试题,并作出正确选择] 正确答案是:A

福师现代汉语二离线作业

福师现代汉语二离线作 业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现代汉语(二)期末考试B卷专业学号姓名成绩 一、将下列句子按句型的不同填入表内(请直接填入句子的序号)。(15分) (1)什么东西?(2)冬天。(3)跑!(4)慢!(5)多好看的姑娘呀!(6)老王离开了上海。(7)禁止吸烟!(8)哎呀!(9)刮大风了。(10)明天星期四。(11)前台坐着主席团。(12)外面很冷很冷。(13)那个小男孩已经四岁了。(14)周庄风景优美。(15)孩子们又停了下来。(16)他的身体比我好多了。(17)这本书我没看过。 二、把下列词语按所属词类的不同填入表内:(16分) 条、何尝、但是、即使、对于、去、漂亮、我们、打从、尽管、欧式、一概、桌子、回想、其他、吗、非常、哪儿、特级、笔直、忽然、呢、银、关于、四、精装、刚刚、一致、思想、吧、担心、所、偶尔、经常、过、突然、亩、红彤彤、什么、了、时期、遇

到、几、次、私营、似的、一百、那会儿、是、经验、丈、下来、条件、或者、自己、第四、遍、平时、现在、初六 三、下列都是多义短语,请通过改写消除它们的歧义,并使不同的意思用不同的短语来表示。(15分) 1、参考资料是必要的 2、这个人谁也不相信 3、她做好衣服了 四、“同意、喜欢、想”都能受“很”的修饰,可是我们把它们看作动词,而不归入形容词,这是为什么?(10分) 五、修改病句(16分) 1、全厂没有一个人不认为今年能全面完成国家计划不是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 2、通过他的教学经验的报告,使我深切地感到教育事业是崇高的。 3、他那高大的形象,和蔼的表情,永远烙印在我的记忆的深处。

东师《教育心理学》18秋在线作业1(满分)

(单选题) 1: ()是指在学习活动中个体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 A: 学习策略 B: 元认知策略 C: 精加工策略 D: 组织策略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联结主义的学习观是由()提出来的。 A: 桑代克 B: 华生 C: 斯金纳 D: 巴浦洛夫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就是用系统论来考察心理现象,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的、动态的系统加以考察。 A: 客观性原则; B: 系统性原则; C: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D: 整体性原则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的思想来源于普莱西发明的教学机器,但程序教学的真正首创者应归功于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 A: 掌握学习 B: 程序教学 C: 合作学习 D: 发现学习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原有观念为上位,新学习的观念是原有观念的下位观念,这种学习称为 A: 下位学习 B: 上位学习 C: 并列学习 D: 结合学习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布卢姆提出了()的思想。 A: 发现学习 B: 指导学习 C: 模仿学习 D: 掌握学习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下列属于元认知的实例是. A: 学生考试后,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分数 B: 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 C: 学生能利用复述策略进行记忆 D: 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立即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 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在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的主要特点是学习者忙于领会技能的基本要求,掌握技能的局部动作,因而注意范围比较狭窄,精神和全身肌肉紧张,动作忙乱,呆板而不协调,出现很多多余的动作,不能察觉自己动作的全部情况,难以发现错误和缺点。 A: 认知阶段 B: 分解阶段 C: 联系定位阶段 D: 自动化阶段 正确答案: (单选题) 9: ()是指能满足有机体需要的物体、情境或活动,是有机体趋向或回避的行为目标。 A: 动机 B: 内驱力 C: 诱因 D: 强化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0: 提出“ 试误说”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福师《素描》离线作业二

福师《素描》离线作业二 1.什么是原线?消失线?视域?视点?视平线?视线?灭点?(素描透视的 基础知识) 2.结构素描的特点? 3.明暗素描? 4.静物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5.形体的明暗关系即调子的变化要受哪五个方面的制约? 1答:原线:指不产生透视变化的线。原线平行于画面,包括水平线、垂直线和斜线。原线没 有消失点。 消失线:指产生透视变化的线。消失线包括直角线(与地面平行,与画面垂直的线)、 成角线(与地面平行与画面呈倾斜)。两条互为平行的消失线,在视觉上呈现出越远越窄,并消失一点。 视域:指视角为60度时,人的眼睛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称为“正常视域”。 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视平线: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视线:视线,又称视中线,指视点与心点假设的一条连接线。 灭点:又称消失点,它是消失线透视消失的汇集点。灭点一共有4个,即主点、 余点、天点、地点。 2答:特点是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不施明暗,没有光影变化,而强调突出物象的结构特征。 3 答:素描是通过光与影在物体上的变化,体现对象丰富的明暗层次。明暗是表现 物象立体感、空间感的有力阶段,对其真实地表现对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4 ⑴观察与思考 分析对象的比例关系,形体结构,主次关系及画面的总色调、色彩关系。⑵构图起稿: a、先用几条直线将所有物品的形体用几何体来概括,确定其上、下左、右,画出物体的暗部和阴影,确定好大的素描关系。 b、可用群青、熟褐等色之间勾勒出物体的轮廓线⑶着色:要求: a、从暗部开始画起。 b、力求在色度,色相上准确。 c、先湿后干、先深后浅、先薄后厚。 次序: a、不要孤立的一个一个去画,自始至终要有一个整体的感觉。 b、将基本的

福师德育论离线作业答案修订稿

福师德育论离线作业答 案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小题,计20分) 1、家庭教育 答: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 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 2、德育内容 答:德育内容是指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具体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及其体系。 3、德育课程 答: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德育过程也称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的积极作用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4、德育方法 答:德育方法是批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活动方式与手段的结合。 二、简述题(每小题8分,共2小题,计16分) 1、评语鉴定测评法 答:所谓评语鉴定测评法,又称操行评语法、品德评语法、思想品德鉴定法、思想政治表现鉴定、操行评定、定性描述法、评语法。这种方法一般是指品德测评者,根据自己对测评对象长期的观察与了解,参照有关标准内容(例如“五育”情况或评定标准)用陈述句的形式,对学生某一时期中的品德水平与状况概括地作出个人鉴定意见。 虽然单独使用评语鉴定法的学校还是大多数,但发展的趋向表明,评语鉴定法正倾向与其他测评方法结合使用,对其他品德测评方法的测评结果起一种补充、说明、解释或指导的作用。因此,它是以某些变式的形式出现。例如附言,补充意见,希望,特殊说明,甚至简称意见。这种方法目前的操作步骤是,了解情况民主评议(包括个人、集体、干部、课任教师、家庭几方面),依据鉴定内容与要求,结合自己观察事实进行评语鉴定,最后反馈给学生、教师、家长与学校领导,大多数只让领导审定或征求有关人员的意见。应用评语鉴定法的另一创举,是要求对学生进行分项评语鉴定,实践中人们应用评语鉴定法,一般都是对学生品德进行总体性的鉴定或说明。 评语鉴定法既汲取了总体印象测评法的优点,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它的不足。 首先,评语鉴定法的测评者,一般事先知道自己的身份与职责,会对测评对象作比较系统而有目的的观察与了解,减少了测评信息搜集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其次,评语鉴定者一般要求由那些受过专门训练,或者具有一定专业素养与观察鉴定经验的人担任。因此,测评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再次,它是针对一定的规范标准(例如《规范》《守则》)作出鉴定,不像总体印象测评法那样缺乏明确的标准而随其自然。因此测评的结果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与针对性;另外,它的测评结果是由一系列观点明确的语句表述。而且一般对测评象在各个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行为表现都有鉴定,比较全面,能使第三者对被测评者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测评者还可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或详或略地评定,评一人像一人。然而,评语鉴定法在很大的程度上仍然还是以总体印象测评法作基础。每一条评语的鉴定仍然是以测评者个人对测评对象的总体印象为根据,只不过每次鉴定侧重某一个方面而已。因此,其缺点类似总体印象测评法,要么鉴定主观随意、凭印象,要么差不多,大多数学生套用同一等级语言,分不出张三李四。甚至有人整个地套用总体印象测评法,首先按印象把学生分为上、中、下三等,各写好一个模型后,逐个学生“对号入座”,内容大致相同,有时稍为变换几个词语或调换一下句子顺序。同一个学生,则将前几

福师2017年《计算机应用基础》期末试卷A(A3版)离线作业

▆■■■■■■■■■■■■ 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试试卷 姓名: 学号: 专业: 学习中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A A A A A A A A 题目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B B C C C C C A 题目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D C C C D D B B B 题目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D D D D D D D D D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对的打“√”, 错的打“ⅹ”)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ⅹⅹ√ⅹ√ⅹⅹ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格式刷”的功能。如果要将同一格式复制到文档中 多处,应如何操作? 功能:格式刷的功能主要是复制你想的文字或段落的格式,并应用 到另一段文字或段落。 操作:1、选定要复制的格式的文本,2、双击“格式刷”按钮,此 时光标变为刷子形状,3、然后分别单击并拖动鼠标选择目标区域,4、完 成复制后,按键盘上的ESC键或再次单击“格式刷”按钮即可取消格式刷。 2、简述随机存储器RAM与只读存储器ROM的区别。 只读存储器又称ROM这里面的数据写进去后是不可以改变的,就和我们 看的VCD盘一样,但是必要的时候也是可以改变的,这里面一般存的是一些 系统信息,和系统设置,电脑的BIOS芯片就是ROM, 随机存储器又称RAM, 它是一种临时存放数据的地方,它的存取速度很快,所以在电脑运行软件的 时候就把程序调入内存(RAM),你对程序所做的更改都是在内存中进行,当 你退出了程序后系统就自己把分它的那部分内存收回,又分给其他的程 序,RAM也就是内存条, 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储器最大的区别是,Rom中的 信息是固化的写入之后不会改变,而RAM可读可写但掉电后信息丢失。 3、请写出在指定文件夹test下完成如下操作的步骤: (1)在指定文件夹test下建立名为“图片”的文件夹; (2)将指定文件夹test下名为“第一次作业.jpg”文件设 为只读文件。 (3)在指定文件夹test下查找所有的jpg文件,并将文件 移动到“图片”文件夹中; (1)打开文件夹test,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新建文件夹”,修改文 件夹的默认名称“新建文件夹”为图片 (2)打开文件夹test,右击第一次作业.Jpg文件,选择属性,单击只读 前复选按钮,单击“确定” (3)打开test文件夹,找到文件夹下所有的jpg文件,选择这些文件 并右击,选择“剪切”,再打开“图片”文件夹,右击,选择“粘贴” 4、Excel中,完成任务的步骤: (1)计算学生成绩表中的总成绩。 在f3区域输入=SUM(B3:E3)再下拉到F12区域 (2)利用自动筛选功能筛选出语文成绩≥60,同时英语成绩 ≥75的所有学生记录; (2) 1.选中A2至G12区域,在工具栏中找到“数据”中“筛选”一栏 2.点击B2中的筛选工具,设置数字条件为>=60;点击D2中的筛选工具。设 置数字条件为>=75 (3)将筛选结果中的学生姓名、语文及英语成绩用簇状柱形图表 示出来。 (3)将课程名和最低分用簇状柱形图表示出来存放在当前工作表中。 选中A2至B2,D2至D12,在插入中选中图表,找到簇状柱形图,点击确 定即可

教育心理学_在线作业二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_在线作业二 总共30题共100分 一. 单选题(共10题,共40分)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组合学习 2. 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对刺激情境作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联结力量就会增加,这符合下列哪一条学习规律? () (4分) A.准备律 B.效果律 C.练习律 D.近因律 A.斯皮罗 B.维特罗克 C.列昂节夫 D.马斯洛 4. 有一种学说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智慧对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该学说的创立者是()。(4

分) A.布鲁纳 B.奥苏贝尔 C.加涅 D.苛勒 A.求知需要 B.自尊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6. 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认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4分) A.布鲁纳 B.奥苏贝尔 C.桑代克 D.加涅 7. 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有机体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与其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一现象称之为()。(4分) A.消退

B.泛化 C.获得 D.分化 A.内部稳定性的归因 B.外部而不稳定的归因 C.外部而稳定性的归因 D.内部而不稳定的归因 A.尝试一错误 B.顿悟 C.形成条件作用 D.模仿 A.支架式教学 B.情境教学 C.探索学习

D.合作学习 二. 多选题(共10题,共40分) 2.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被公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领导人物之一,他以()为理论基础,创建 3. 学习结果的及时反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利用学习结果反馈应把握如下原则:()。(4分)

18秋福师《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一

(单选题) 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从二十世纪50年代以前集中于学习问题转向对教学问题的极大关注,这种转变最初源于教育心理学家()所进行的教育与课程改革。 A: 布鲁纳 B: 布鲁姆 C: 奥苏贝尔 D: 斯金纳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于1913年首先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旗帜。是美国第一个将巴氏的研究结果作为学习理论的基础的人。 A: 巴甫洛夫 B: 桑代克 C: 华生 D: 斯金纳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为信条,进行改革教学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成为进步教育的带路人。 A: 罗杰斯 B: 布鲁纳 C: 杜威 D: 桑代克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当你熟悉塑料袋装东西的功能后,就很不容易想到或发现它在急情况下可以当“小便袋”使用。这种心理现象叫做()。 A: 功能固着 B: 解决问题方法 C: 环境局限 D: 思维狭窄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首字联词法属于()。 A: 复述策略 B: 精致策略 C: 组织策略 D: 回忆策略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听者把讲话人的交谈作为生成和加工新观念的一种刺激,这种倾听属于()。 A: 鸡尾酒式的倾听 B: 内容的倾听 C: 承担义务的倾听 D: 创造性的倾听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称之为()。 A: 差生行为 B: 问题行为 C: 逆反行为 D: 心理障碍行为 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历史课中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属于()。 A: 命题学习 B: 概念学习 C: 词汇学习 D: 符号学习

福师《德育论》离线作业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小题,计20分) 1、家庭教育 答: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 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 2、德育内容 答:德育内容是指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具体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及其体系。 3、德育课程 答: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德育过程也称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的积极作用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4、德育方法 答:德育方法是批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活动方式与手段的结合。 二、简述题(每小题8分,共2小题,计16分) 1、评语鉴定测评法 答:所谓评语鉴定测评法,又称操行评语法、品德评语法、思想品德鉴定法、思想政治表现鉴定、操行评定、定性描述法、评语法。这种方法一般是指品德测评者,根据自己对测评对象长期的观察与了解,参照有关标准内容(例如“五育”情况或评定标准)用陈述句的形式,对学生某一时期中的品德水平与状况概括地作出个人鉴定意见。 虽然单独使用评语鉴定法的学校还是大多数,但发展的趋向表明,评语鉴定法正倾向与其他测评方法结合使用,对其他品德测评方法的测评结果起一种补充、说明、解释或指导的作用。因此,它是以某些变式的形式出现。例如附言,补充意见,希望,特殊说明,甚至简称意见。这种方法目前的操作步骤是,了解情况民主评议(包括个人、集体、干部、课任教师、家庭几方面),依据鉴定内容与要求,结合自己观察事实进行评语鉴定,最后反馈给学生、教师、家长与学校领导,大多数只让领导审定或征求有关人员的意见。应用评语鉴定法的另一创举,是要求对学生进行分项评语鉴定,实践中人们应用评语鉴定法,一般都是对学生品德进行总体性的鉴定或说明。 评语鉴定法既汲取了总体印象测评法的优点,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它的不足。 首先,评语鉴定法的测评者,一般事先知道自己的身份与职责,会对测评对象作比较系统而有目的的观察与了解,减少了测评信息搜集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其次,评语鉴定者一般要求由那些受过专门训练,或者具有一定专业素养与观察鉴定经验的人担任。因此,测评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再次,它是针对一定的规范标准(例如《规范》《守则》)作出鉴定,不像总体印象测评法那样缺乏明确的标准而随其自然。因此测评的结果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与针对性;另外,它的测评结果是由一系列观点明确的语句表述。而且一般对测评象在各个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行为表现都有鉴定,比较全面,能使第三者对被测评者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测评者还可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或详或略地评定,评一人像一人。然而,评语鉴定法在很大的程度上仍然还是以总体印象测评法作基础。每一条评语的鉴定仍然是以测评者个人对测评对象的总体印象为根据,只不过每次鉴定侧重某一个方面而已。因此,其缺点类似总体印象测评法,要么鉴定主观随意、凭印象,要么差不多,大多数学生套用同一等级语言,分不出张三李四。甚至有人整个地套用总体印象测评法,首先按印象把学生分为上、中、下三等,各写好一个模型后,逐个学生“对号入座”,内容大致相同,有时稍为变换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