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展经济学习题答案延伸

发展经济学习题答案延伸

发展经济学习题答案延伸
发展经济学习题答案延伸

保护性的出口促进战略并不是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的简单折中,它强调保护本国工业,但更强调促进出口,它是管理贸易理论在中国的运用,管理贸易强调贸易双方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贸易折衷方案,彼此谅解,彼此相容,既注重争取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又兼顾对方利益,从而避免极端形式的贸易冲突,限制贸易大战,减轻破坏程度,是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博弈的结果。

实际上的进口促进战略:既不鼓励进口替代又不主张出口,实际上推动进口且限制出口的情形,寻求出口极小化和进口极大化,以提供国内所需的资源。

现阶段我国国情和经济国情:

我国当前基本国情的表现:(1)、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2)、科技水平、民族文化素质不够高;(3)、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到二十一世纪中叶,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

现阶段我国基本经济国情的具体表现:我国已形成庞大的工业生产能力,钢材、水泥、化肥、发电量以及主要家用电器等200余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2000年以来,我国工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接近或超过50%;工业制成品在我国出口产品中所占比重已超过90%;我国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工业和为工业服务的流通业;我国工商业已经开始“反哺”农业,等等。尽管我国已经是工业大国,但还不是工业强国,表现为我国支柱产业核心技术占有率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等。他着重阐述了我国从工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强国的战略选择。一要重视自主创新和品牌创新,大力发展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二要切实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节能减排上下大力气,推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三要积极探索工业现代化战略和产业政策。在产业结构方面,重新定位三次产业的使命,以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在工业现代化方面,要特别重视支柱产业的现代化;决不能忽视农业的发展,要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四要鼓励各地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特点的工业化模式和道路。五要继续深化改革,加快经济市场化的进程,逐步消除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各种体制障碍。六要根据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调整和完善我国利用外资的战略和政策。一方面要继续鼓励拥有高精尖技术或先进经营管理方式的外资企业投资我国,另一方面要逐步限制高污染、高能耗和单纯靠榨取廉价劳动力获利的。

第一章导论

1、发展中国家具有哪些经济特点?试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和现阶段的状况说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答:物价飞涨、银元风潮、米棉之战、统一财经、

1949年的中国,新诞生的人民共和国是在经济基础极为薄弱的情况下进行“战后经济恢复工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恶劣,整个社会仍然处在十分贫穷与落后的状态中;人民政府提出“勤俭建国”,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都实行“供给制”,以身作则地组织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奋发图强,不计报酬地忘我劳动。——于是,随着国内局势的逐渐稳定,中国的工农业生产在1950年进入快速地恢复与发展时期。1952年,中国的工农业生产总值就比49年前的最高年份1936年还高出20%,提前完成“战后经济恢复”任务,年平均经济发展速度约为19%!

从人均GDP来看,2008年中国为3263美元,在世界排名第98位,只及世界平均水平9054美元的三分之一,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落在不少发展中国家之后,例如仅为巴西(8400美元)的约2.6分之一。

当今中国的工业发展有以下特点:首先,工业发展在“量”的方面突飞猛进,而在“质”的方面却进步不大,许多原材料及低端工业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而高性能材料、核心部件

和大型设备却依赖进口,“中国制造”的总体水平处在国际产业链低端。其次,中国的工业化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国际行为”的态势,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形成强大制造能力,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端技术产品,使中国出口规模持续膨胀。最后,中国的工业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过度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根据国际能源署的统计,2007年中国单位GDP能耗为每千美元0.82吨标准油(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而世界平均水平是每千美元0.30吨标准油,美国和日本分别为每千美元0.20吨标准油和每千美元0.10吨标准油。长期延续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已使我国面临资源制约严重、环境难以承受的局面。总之,中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工业化道路可谓是任重道远。

中国确实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经济之所以如此庞大,主要因为它拥有13亿人口,若以人均收入计算,中国去年的人均收入才3600美元,属于发展中国家水平。谈到庞大的军队,面对各种因素,其中包括美国、朝鲜因素等,庞大的军队从国家安全角度来看是必要的,而从另一角度来看,中国也是骑虎难下,每年有众多的年轻人进入职场,军队若不吸收,年轻人失业率飙升,影响社会稳定;外汇储备数额虽然巨大,但大部分是“不动产”——美国债券,中国只要开始脱售美国债券,其价值必定狂跌,直接影响中国外汇储备价值;在富翁方面,中国有13亿人口,自然有较多的富翁,而这显示的其实是中国财富的分配不均,而不是中国整体的富裕。

中国依然是个发展中国家是个不争的事实,到过中国并走出其大城市的人都会感觉到。中国在很多领域仍需要先进发达国家的援助,无论是在落后地区发展、环保科技的转移等。此外,近年来屡次遇到自然灾害的中国各地,在重新建立家园时,也需要外国的援助,其中就包括建设爱心学校。

2、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两个概念区分有什么体会?试从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论证这种区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答:经济发展的内涵比经济增长更广泛、深刻,它强调经济系统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是一个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概念,不仅包含生产要素投入变化,而且包括发展的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就业、分配、消费、生态和环境等因素,涵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各个方面。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不一定包含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重视经济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更强调经济系统的协调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成果的共享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按着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经济发展诸因素的配置方式和利用方法,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命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进一步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这就要求在经济总量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发展的质量,增加发展的“绿色”成分,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国民经济提质升级的必经路径。十七大以来,学术界对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理论与实践上的深入探索,本版特刊发几位学者的论文,以促进学习与交流。

3、了解发展经济学的产生和演变过程后,你对这门学科有何基本认识?

答:发展经济学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方国家逐步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经济学分支学科,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兴起,在经济学的体系中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主要研究贫困落后的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经济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美三洲广大地区的殖民地和附属国纷纷走向独立,经济上各自选择不同的道路和方式谋求发展,世界上出现了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出现过对发展问题较有研究的经济学家,发达国家也有一些激进经济学家试图以他们所认识的马克思主义去解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但主流派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们在传

统的和当代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体系和框架中研究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还以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去对照比较发展中国家的现状和前景。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经济学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研究内容趋于具体化2.研究范围趋于国别化3.与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密切融合

4、如何对待西方发展经济学?

答:发展经济学是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具有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固有的庸俗性质。但也有一些有益的成份。它所分析研究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和教训,其本身是有参考价值的。发展经济理论中对一些局部的、具体的问题的分析,并非都是谬误。发展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各个侧面如人口、工业、农业、贸易、财政、金融以及教育等等,作了相当细致的研究,得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论点,如两缺口模式指出了一个开放经济利用外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发展极的概念说明了中心城市对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投资项目估价分析使人们认识到,利用资源时应当把眼光从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扩大到社会经济效益。发展经济学中有一些学说和理论,与新古典学派并不一致,对它们应当区别对待。尽管新古典学派是发展经济学的正统,但西方经济学界还是有人能以动态的观点从互相联系的因果关系中去研究经济发展问题,提出了比较切合实际的主张。在发展经济学的文献中,还可以看到激进学派的理论。激进学派是作为主流派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在有关经济发展的许多重要问题上,持有与新古典学派完全不同的观点。例如,关于发展中国家不发达的性质和根源,激进学派就提出了比较中肯的意见。

5、如何认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规律?

答:“发展中国家”,通常是指那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尚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的国家,即指经济上较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与发达国家相对。通常指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区的130多个国家,占世界陆地面积和总人口的70%以上。发展中国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有广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许多战略要地,无论从经济、贸易上,还是从军事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发达国家,又称已发展国家,是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技术较为先进,生活水平较高的国家,又称作工业化国家、高经济开发国家(MEDC)。以前人们界定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发达国家,都是用人均GDP来界定,但单独用人均GDP显然存在很多缺点。对此,联合国的开发计划署编制了“人类发展指数”,用以取代单一的人均GDP衡量体系,以此来界定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发达国家,就相对全面客观了。目前的具体标准是:人类发展指数不低于0.9即为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最本质差别,在于两者具有不同的资源配置能力。这种能力的形式是资源配置机制,表现是资源配置效率。衡量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主要标准就是这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OP)与人均收入水平以及社会发展态势,人民生活是否安定等。人均住房标准也在收入水平中。

6、经济发展究竟有没有规律?

答:经济增长的涵义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个经济体系生产内部成员生活所需要商品与劳务潜在生产力之扩大(亦即生产可能曲线向外扩张)。生产力之成长主要决定於一个国家自然资源禀赋、实质资本累数量累积与质量提升、人力资本累积、技术水准提升以及制度环境改善。因此,经济增长也意涵决定生产力之诸多因素的扩展与改善。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实现模式,它可分为两种形式:粗放型和集约型。根据总量生产函数分析和资本产出弹性与劳动产出弹性的计算,可将一个时期的经济增长率进行分解,即由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导致的经济增长和由要

素生产率提高导致的部分。如果要素投入量增加引起的经济增长比重大,则为粗放型增长方式;如果要素生产率提高引起的经济增长比重大,则为集约型增长方式。但经济增长方式的区分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二者有时还是互相交叉的。

第二章经济增长理论和论证经济经济发展问题的基本思路

1、简评四种经济增长模式。

2、对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有何看法?

答:罗斯托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分为6个阶段,依次是传统社会阶段、准备起飞阶段、起飞阶段、走向成熟阶段、大众消费阶段和超越大众消费阶段。走向成熟阶段这是指一个社会已把现代化的技术有效地应用到了它的大部分产业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国家的产业以及出口的产品开始多样化,高附加值的出口产业不断增多,厂家和消费者热衷新的技术和产品,投资的重点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了资本密集型产业,国民福利、交通和通讯设施显著改善,经济增长惠及整个社会,企业开始向国外投资,一些经济增长极开始转变为技术创新极。中国目前也已经进入了这一发展阶段。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的优点: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是在考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后提出的,它正确地强调了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对落后国家追赶先进国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化理论。一些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曾经自觉地实践了罗斯托的理论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罗斯托的理论的局限性:一方面,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是一种线性的发展理论,不具备周期理论的预见性,我们注意到,罗斯托的理论中最初只包含了5个阶段,后来被他扩展成6个阶段,那么只要人类社会不灭亡,肯定就还会存在第7个阶段,这第7个阶段是什么?有什么特征?根据罗斯托的理论我们都无从知晓。所以,罗斯托的理论虽然对落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对发达国家的发展却没有多大参考价值。另一方面,罗斯托的理论忽略了多种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可能性,实际上,小的经济体——如新加坡这样的城市国家——完全可能以其他的路径实现现代化,或者实现跳跃性的发展。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是最有代表性的阶段理论之一,其他的一些经济发展理论和现代化理论也涉及经济发展的阶段,虽然划分的方法不同,但这些理论同罗斯托的理论具有同样的局限性,即缺乏预见性,不适合作为分析产业革命的理论。

3、经济增长极限理论的要害(关键)是什么?其中有无可以借鉴之处?

答:增长极限论由美国经济学家麦多斯1972年在《增长的极限》一书中提出的。该书认为,在以往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只要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正反馈回路继续产生更多的人和更高的人均资源需求,这个系统就会被推向它的极限—耗尽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资源”。

基本观点:如果实际上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关系不发生重大变化,由于粮食短缺,资源耗竭,污染严重,世界人口和工业生产能力等因素的变化,人类社会将要发生非常突然的和无法控制的崩溃。

意义:我们应发现人类生存的地球极限性的存在,承认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等问题都关系到全球命运和人类前途,增强人类全球性的意识,使全球性问题成为人们探索和研究的中心热点。经济增长中,不能仅仅追求产量和速度,不能忽视了人口、资源、环境和生态等问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增长的极限》所提出的“全球问题”的严峻性,已为世人所认同。不时向人类社会袭来的能源危机和资源短缺现象,在事实上已说明了这样一个真理,即在一定的时期内,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人类所能发现的资源和可供人类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合理利用资源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4、比较四种论证经济发展问题的基本思路并略加评论

5、如何从本章的论述看到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答:发展观问题极为重要,发展观是关于发展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或者说发展观就是关于发展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发展观要回答的问题概括起来说有四个方面,也就是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怎样才能发展和怎样衡量评价发展的问题。那么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的、全局的重大影响。所以胡锦涛同志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强调指出确立科学发展观对于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至关重要。科学发展观既是我国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解决我们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所以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落实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这里我想强调四点。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正确选择。

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总结,是我国关于发展的指导思想的新的认识成果。树立科学发展观目的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国发展的实践。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全体社会主义建设者都深入理解和认识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才能充分发挥。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之一就是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加强环境保护,维持生态平衡,减少污染,就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是人人能够贡献一份力量的,因此,树立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社会的建设者,所以,在学校、在整个社会上通过舆论引导、理论宣传、道德感召等手段促使人类意识的觉醒,促使全体社会成员树立科学发展观,自觉贯彻科学发展观。只有调动全社会的力量,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才能实现我国更好、更快的发展。

6、最近3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

答:(1)、根本原因(历史必然性)人类最近五百年来处于历史进步的加速度运动之中,从欧洲取得突破的人类进步推动了全人类的巨大进步,至今世界上的每个民族与国家都处于人类进入文明史以来的最快发展时期。这段时间人类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在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取得的进步超过了过去一万年的成就总和。中国作为全世界诸国中的一国,也一起上了这趟高速列车。

(2)、具体原因(历史偶然性)

a、欧洲最近500 年的发明创造大部分都免费传入了中国。得益于自由的社会环境,欧洲在最近500 年中在科技与政治文明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而在科技与政治文明巨大进步的直接推动之下,欧洲的经济取得了让人类过去历史略显暗淡的惊人成就。欧洲的这些无法计量的发明创造大部分都免费传入了中国,并被中国人所采用,这使得中国人创造出巨大的工业财富成为可能。

b、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海外华人的影响。由于中华民族在过去几千年中教育与社会管理方面的己有的根基,以及中国人勤劳吃苦聪明的本性,使得中华文化圈在接受欧洲先进文明的时候反应较为迅速。而且由于中国人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以及普通百姓在物质享受方面的极低要求,使得中国能够以很低的劳动力成本参与世界竞争。

c、某集团在制度性方面的错误有所收敛。某集团自从靠枪杆子控制了大陆地区以来,接连几十年都在走错误的制度道路。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从这种一大二公的制度性错误方面收敛了一点,放开了私有制在部分领域的发展,中国的经济活力与创造力随之部分复苏。中国的经济成功得益于中国有高效且有所追求的官僚体系。中国的经济成功是由于中国政府追求基于表现的合法性的结果。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共产党党内的制度化。

7、是否存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

答:中国之所以选择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因为:1、在经济体制上,中国处于经济体制的转轨阶段,国有经济在经济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在开放上,中国采取渐进

式的开放路线,资本市场和服务业的开放滞后于制造业。3、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国内区域和居民的收入差距在经济发展中扩大,劳动者工资收入增长率小于国内生产增长率。4、中国政府部门在经历多年改革开放后仍然存在着大量的资源控制和干预经济的激励,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的占比高于其他任何一个出口导向型的东亚国家。5、、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选择充分考虑了“四主型”制度。

当然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需要在实践中根据新情况而发展变化。当前,中国模式正发生下述重要变革:从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向内需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从传统成本优势转向技术优势和新成本优势,在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巨大压力下形成环境友好型与节约型社会,在资本化进程中有效控制资产泡沫化问题,在激发经济活力中有效解决贪婪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中国模式不同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也与西方模式、拉美模式、东亚模式等有着明显的区别,贯穿于其中的主题和核心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还是一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中国作为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还是一种转轨模式。因此,作为一种成功的经济发展模式的中国模式可以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借鉴是理所当然的,中国模式当然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意义。

8、世界一般发展中国家经济停滞的原因。

答:(1)、贫穷使这些国家的人民不能为未来进行储蓄,不能积累使其摆脱当前困境的人力资本。(2)、许多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为高昂的交通成本所困,因为这些国家或处于内陆,或位于高山地区,或者缺少可航行的河流、漫长的海岸线、天然港口。许多国家陷于贫瘠的自然条件之中,或者农业生产率很低,或者易于遭受持续的旱灾。

(3)、政府缺乏财政资源来提供这些公共物品。这至少出于三个原因。第一,人民本身非常贫困,因此无法征税。第二,政府可能是不称职的、腐败的或者低效率的,因此不能征收足够的税收。第三,政府可能已经负有巨大的债务(例如,十年前借的债务),必须使用其有限的税收收入来偿还债务而不是将其用于新的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取消债务可能是这个国家重新走上经济发展道路的惟一途径。

(4)、政治不稳定,这些经常爆发战争、革命、动乱,经济环境恶化。

(5)、文化环境成为发展的障碍,许多传统的因素阻碍了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6)、外国设定的贸易障碍会阻碍穷国的经济发展。这些障碍有时是政治性的,除了贸易之外,还有很多源于国外的地缘政治因素可能影响一国的发展。

(7)、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创新活动的巨大差距当然是造成最富的国家与最穷国家发展差异的最根本原因,它也是造成最贫穷的国家未能踏上发展之梯的最根本原因。富国从创新中获得了更大的财富,从而进一步激励了创新;而穷国则做不到这一点。

(8)、当贫困家庭选择生育更多的孩子时,人口陷阱就成为贫困陷阱出现的一个理由。选择生育多个孩子是可以理解的,但其结果却是灾难性的。当贫穷的家庭拥有很多孩子时,他们便不能负担每个儿童的营养、健康和教育方面的投资。他们可能仅能负担一个孩子的教育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是送一个儿子去上学。因此,一代人的高生育率导致儿童生活在更为贫困的境地中,并且使得下一代的生育率更高。快速的人口增长也为土地和环境资源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由此使贫困状况更为恶化。

第三章资本形成

1、从贫困循环论、低水平均衡陷阱等理论得到什么启发?如何认识这些理论的不足之处?

2、发展中国家如何提高国内储蓄水平?从本章第三节介绍的一些论点反思我国国内储蓄状况。

答:(1)、提高储蓄存款利率,刺激居民存款的积极性(2)、收消费税,消费越高,付出的税收代价越高,从而降低消费,增加储蓄。(3)、尽一切努力提高居民收入。

要使居民进行储蓄,首先要使他们得到温饱。在那些大部分人口生活消费处于或接近温饱水平的国家中,私人储蓄的利率敏感度将几近为零。的确,由于大多数重大变化发生在国家从低收入向下中等收入状态转变之时,而从中等收入到高收入之间转变时的变化相对较小,因而维持生计的模型可能预示着储蓄行为与发展水平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当然,即使在中等收入国家,如果收入分配倾斜到致使大部分人民生活处于或接近温饱水平,储蓄的利率敏感度也会降低。

流动性有限和储蓄的预防动机可能会产生相反的储蓄率格局。如果贫穷的消费者不能借到钱却面临着收入不保的风险,对预防性储蓄的需求就会上升。因此,流动性限制/预防性储蓄假设可能预示着,正是没有机会进入信贷市场的最贫穷的消费者可能储蓄最多。

在许多低收入国家,增加低收入国家的储蓄可能需要推出一项替换战略。世界银行最近对高业绩的亚洲国家的一项研究,强调了降低公共部门赤字的作用,它是实现更高的国民储蓄的重要手段;降低通货膨胀水平并减少其反复性,推动宏观经济更全面的稳定也被视为促进储蓄增长的有效途径。在某些亚洲国家,强制性储蓄计划对于增加储蓄可能也起到了作用。在上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中,在利率上升时,居民储蓄率似乎也明显上升,其反应与工业国中一般可观察到的情况似乎没有较大差异。

近20多年中,我国储蓄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储蓄率大体维持在38%至40%左右,而同期储蓄率同样较高的日本、韩国,其储蓄率则处于31%至32%左右。近10年间,中国人民银行已连续数次调整储蓄利率。尽管利息一降再降,但我国的居民储蓄率却节节攀升,每年以0.5个百分点的速度一路高涨。

高储蓄率带对我国经济发展既有好处也有危害,这都与中国不同时期的具体国情有关。

(1)、高储蓄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高储蓄率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充足资金来源,是支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其次,源源不断的资金流保证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增强了银行的稳定性。最后,高储蓄率伴随着高投资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显著。最近10年间,中国以远高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率,实现经济高速增长,最根本原因在于高投资是以充分的国内储蓄为保障。储蓄是投资的来源,有了充足的资金供给,加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很高,存在着巨大的投资需求,在外部条件上形成了投资率上涨的压力(2)、高储蓄率对我国经济的危害事物都是两面性的,储蓄率居高不下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最近几年,在宏观经济总体形势的影响下,高储蓄率带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过高的储蓄率值得担忧,不希望这种现象再继续下去。首先,储蓄的高增长加大了银行的压力,极易形成和加剧银行的系统性风险。由于目前我国金融改革还没有到位,金融市场规模偏小,投资渠道狭窄,银行除了贷款给企业,很少有其他渠道来消化存款。储蓄转化投资的效率不高,就有可能导致银行业的风险累积。其次,储蓄的高增长使我国形成了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格局,而债券和股票市场等直接融资却发展总体滞后,导致间接融资比例过大。结果企业融资高度依赖于银行体系,银行承担了一些本应由金融市场承担的风险,金融风险向银行业集中。最后,我国经济中存在的投资率过高、较多依赖出口、消费率偏低等问题的根本原因,也在于我国的储蓄率过高。

高储蓄率必然导致高投资率,也就造成了产能过剩的局面,而我国连续多年高增长的投资依然无法完全吸收过高的储蓄率,而高投资率所形成的产能又不能被国内消费吸纳,这就形成了我国对外贸易顺差较大,而国内需求相对不足的局面。

3、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利率政策?

答:(1)、低利率刺激投资。

(2)、差别利率引导投资方向。

(3)、有管理的利率政策(最好是钩住)有利于稳定经济,避免过大波动

鼓励投资。农村适当增加利息,城市则减少利息,鼓励投资,形成向农村投资的势头,比例调控一下,应该是流向增加20%~30%,以形成稳定的基石,然后这个比例便会固定下来形成一个基础,常期的循环下,可以保证整个循环的良好运行与稳定。。。

第一,不囿于传统理论和传统做法,讲求实际,大胆灵活地对利率进行调整,实行积极的利率政策。提高利率有助于经济的稳定。它首先增加了人们储蓄存款的要求,由此减慢了货币的流通速度,虚假需求的减少,也就限制了货币的扩张,从而减少赤字,抑制通货膨胀,信贷扩张有所缓解。为了不增加企业的利息支出,首先保持贷款利率相对稳定,同时提高存款利率,待金融储蓄猛增之后,再随着通货膨胀率的降低,逐步降低利率。其间还要灵活频繁地调整不同期限的利率比差。第二,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发展中国家采取的利率政策应随着通货膨胀的不同水平而有所差异。就如我国,在高通货膨胀的时期,央行应该首先致力于维护金融稳定,以避免通货膨胀对实际经济增长带来的损害。而在低通货膨胀的时期,央行的利率政策则应首先致力于促进经济发展,但要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第三,发展中国家为了提高利率政策的效应,充分发挥利率对宏观经济的杠杆作用,必须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低通货膨胀国家可以实施逐步放开利率的计划,它能保持住实际利率的正值,前提条件是对银行的监督是强有力的,而且得到了有效的实施,另外,需求管理和其他政策也有利于保持经济的稳定。在这一组中,适于全面放开利率的是那些主要通过执行良好和可信的宏观经济政策而实现了较长时期价格稳定的国家,它们还需要强化关于银行系统的审慎的规章制度体系。已经放开利率的低通货膨胀国家将希望维持经济的稳定,并继续改善银行监督工作。

在高通货膨胀国家,强有力的和可信的稳定化计划,以及同样强有力的成套的规章制度,通常是最佳的初始政策措施。在货币形势稳定和银行监督得以加强之后,再行取消利率限制应该是适当的。经验性证据表明,取得成功的国家既实现了价格的稳定,又实行了灵活的名义利率。在利率上升时,必须预先公布上升的幅度。已经放开利率的高通货膨胀国家,可以强化对银行部门进行审慎控制的系统,实施刺激私营部门发展的强有力的和可信的稳定化计划。而这又会相应地使宏观经济不稳定的局面更加严重。在过渡时期,如果利息将要失控,那么就有必要重新规定名义利率,并将其保持在正值的实际水平上。一旦恢复了对银行系统的信心,旨在稳定物价的政策已见成效,而且企业部门的金融形势确已改善,就可以放心地取消对贷款利率的限制。

4、如何认识资本的作用

答:福利性投资通常为功利性投资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功利性投资是建立在福利性投资基础之上的,没有福利性投资也就没有功利性投资。先期的福利性投资演变为后期的功利性投资,进而形成专用性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承载着具有了普遍性和专用性人力资本。

虽然说资本的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但那是革命时期的说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资本是有可能为人、为劳动者服务的。投资或资本的作用,劳动价值得到提升,收入增加。如果资本收益过高,则劳动所得递减,相对而言,资本的积极性越高,但劳动者的积极性越低。所以投资是有选择性的。在以资为本的社会,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劳动者得到的收益增加值很少。国家作为左手托人民右手托资本的裁判,应该有一个说法。区别在于是以资为本还是以人为本。如果资本收益过高,则是以资为本,如果劳动有合适的收益,则是以人为本。多少合适,随着社会的前进,这个比例是变化的。在改革开放初期,资本处于原始积累阶段,人民的期望值也不是很高,可能资本收益的比例要高一点是可以接受的。但资本积累的速度是几何级数的增长,而劳动的收益是线性增长的,这就会造成差距越来越大,引起社会矛盾越来越多。所以劳动收益的比例应该是增长的,而资本收益的比例

应该是递减的。这样的资本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资本,这样的发展是脱离人民的发展,这样的GDP不是科学的GDP。另一个方面,如果劳动者要致富,就必须要投资,增加劳动的价值。投资的选择性与人民的致富。投资的目的是赚钱,资本对人民致富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要条件。目前片面追求GDP的情况下,只要是投资就一股脑地上,那是得不到人民支持的。所以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第一要拉投资,第二要选择投资,要选择以人为本的投资。因为资本的选择性,又要发展和使人民致富。那就是提高劳动者的技能,使其适合现代投资的选择性。知识改变命运不是空话,当然这只是一个必要条件不是充要条件。第五个问题,税收与政府积极性。理想中的资本,是以人为本的资本,是帮助人民,提高劳动价值的资本,他不是以赚取最大利润为根本目的,而是以资本和劳动双赢为根本目的。理想中的发展,是资本与劳动和谐共赢得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资本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为发展服务的,更不是为赚钱服务的。发展是为劳动者服务的,而不是为政绩服务的。

5、如何认识资本逐利性与落后地区资本形成的矛盾

答:揭示资本的逐利性和贪婪性时,马克思指出,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决不会放弃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基本性是逐利的。马克思对于资本有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保证被到处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资本逐利和贪婪的本性,贯穿资本主义整个发展史。在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发展初期,逐利和贪婪是靠榨取工人的剩余劳动,甚至不惜借助于战争进行殖民掠夺,“资本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毛孔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就当今世界而言,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发达国家是纯粹靠所谓民主制度发展强盛起来的,而是靠早期的殖民掠夺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用别人的鲜血和汗水筑起少数几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成熟”。什么叫资本主义?简而言之,把资本当作主义,迷信资本的逐利本能,核心就是私利。最近的华尔街金融危机充分揭示,资本被极端化,必然导致具有巨大破坏力的危机爆发。

马克思在论述资本的贪婪性的同时,也指出了资本对社会进步和推动的积极的一面:资本的出现是相对于等级制社会的巨大历史进步,因为它具有推进社会进行扩大再生产的强大动力。资本对利润的追逐,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刺激了人们获取利益的积极性,刺激了人们的消费;资本的自由流动,改变了人身依附,社会活力增加,生产力得到发展,“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发展市场经济,要充分利用资本对社会进步和推动的积极一面,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的伟大成就也证明了这一点。

第四章人力资源

1、利用人口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分析我国的人口问题,并认识作为一项国策的计划生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答:根据中国国情研究小组近年研究成果显示,我国已相继面临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增长的“三线交叠增长”的非常时期:总人口继续直升,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量将持续增长到2020年,社会赡养负担最轻,另一方面,未来一二十年我们在面临劳动人口比重和绝对量增长的同时,还将面对失业人口继续上升的趋势。这就是说,如果我们不能作出劳动就业战略决策的合理选择,从根本上解决失业问题,丧失的不仅仅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很有可能会因此而失去国家财力和自身养老金积累的“黄金时代”;更为严峻的是,我们还面对着人口年龄加速老化的挑战。

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中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继续得到有效遏制,过去十年我国处于人口低增长阶段,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人口流动速度加快。与此同时,出生性别

比失调、老龄化等人口结构性问题进一步凸显。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从过去高生育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的“高、低、高”模式,很快过渡到目前的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低、低、低”模式。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人口出生率低,缘于人口计划生育政策。

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要发展经济,一方面要控制保持人口适度的增长,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就体现了人口陷阱理论。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宪法还规定:“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而婚姻法则将计划生育作为一个基本原则确立在总则之中。概括的讲,计划生育就是指有计划的调节人口的增长速度,使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控制人口增长的唯一正确选择。计划生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家庭健康发展的需要。今后十几年,人口惯性增长势头依然强劲[2],总人口每年仍将净增800-1000万人;难以适应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的要求;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流动迁移人口持续增加,对公共资源配置构成巨大挑战;贫困人口结构趋于多元,促进社会均衡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总之,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少的国情,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压力沉重的局面,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紧张的状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2、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不得其用的原因何在?

答:发展中国家的公开失业的原因是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化。劳动力供大于求,除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外,主要因为农村人口迁移。刘易斯在其《二元经济论》一书中对人口迁移的原因,表述为发展中国家存在占统治地位的农业部门和现代发达的工业部门,在工业化过程中,城乡间收入、福利差距扩大,农业边际收益递减,教育发展,城市的吸引力扩大,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必然流入发达工业部门,最终的结果是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发展。而劳动力的转移率依赖于工业部门利润的增长率,如果工业部门的投资过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减少,使工业部门就业停滞。而城市工业部门出现就业停滞状况的原因在于:第一,工业部门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劳动力就业比以往更为困难;第二,工业部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劳动力需求相对下降;第三,经济发展使工资成本呈现上涨趋势,这反过来又促使了资本的集约化倾向。

(1)、劳动力供给迅速增长。劳动力供给已经远远超过解决创造就业的能力,从而引起人力资源的大量闲置。(2)、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大(3)、知识失业问题较为严重(4)、自营职业所占比重较大

具体说来:(1)、体制落后导致开发萎缩。经济体制是人们在生活过程中各种经济关系的具体形式,是经济活动的具体组织形式和调控、管理方式。一般来说,人力资源的实际质量的高低,即一个人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他的实际知识和技能水平,这是需要由人力资源开发来实现的。推动西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不仅要靠思想动员,根本上要靠改革体制、调整经济利益关系,要建立起激励人力资源开发热情的机制。

(2)、教育行为没有形成良性循环。从经济利益方面来考虑,教育过程结束后,最终的直接受益者主要是受教育者个人,它可以提高受教育者个人的劳动技能与知识水准,扩大就业的选择空间。作为教育成果的接受者,必须支付相应的代价,这是基本的经济原则。然而,发展中教育体制改革落后,割断了支出与收益的关系,导致教育劳动得不到价值实现,教育投资得不到正常回收,从而制约着教育的健康发展,不仅影响更多的人接受教育,也影响了西部地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3)、专业教育与实际需求相脱离。教育培训部门总是希望政府重视教育,因为这和他们的投人直接有关。然而,这类部门一个根本性的困境在于,它虽然希望得到社会重视,但却不重视教育事业的产出是否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在我国,由于教育经费开支不是来源

于经济循环系统的内部支出,其他产业部门所需要的教育成果也不是直接来源于教育部门,而是由国家行政力量插手其间,其结果不仅导致教育发展缺乏必要的资本供给,教育与教学的发展失去了专业方向的市场引导,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相脱离,教育结构、知识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大纲都存在脱离实际的倾向,从办学效果看不能不说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浪费。而且还造成许多用人单位不考虑职位需求,造成不合理的“人才高消费”,本可由中专生干的非要大专生,本来可用大学生的,却偏要用研究生等等。

(4)、人力资源配置非市场化. 资源只有在市场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的作用一下才能实现优化配置。人力资源作为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置的非市场化,也必然导致利用效率低下。西部地区由于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滞后,人力资源配置还存在计划性和非市场化配置,使市场价格不能反映人力资源价值,不能形成以工资为信号的调节机制,没有这一机制去反映和联结人力资源的配置,人力资源开发的投人就不会得到合理的回报,人力资源在工作中干多干少一个样,必然不能激励人力资源努力工作,相反,形成的是一种奖勤罚懒的逆向调节机制。人力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化阻碍了人力资源的流动和竞争机制的形成。对用人单位来讲,往往会出现人才积压和人才短缺的结构性失衡局面。

(5)、缺乏吸引人才的大环境。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的严重流失说到底还是西部缺乏一种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以及激励和开发人才的大环境。发达国家之所以对其他地区的人才产生强有力的吸引,根本原因在于该地区的市场经济日益成熟,人力资源价值的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公平竞争和能力至上的社会环境以及相应的文化氛围逐渐形成,从而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人才磁场,反观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制度和文化比较保守,价值观单一,开放性不足。各种因素使得西部人力资源价值在社会上得不到充分的认可,个人的发展空间有限,因而形成外流。西部宏观及微观人力资源环境的紧张是造成成西部人才外流的根本原因。如果西部的这种人力资源制度和文化环境没有改变,那么无论国家投入多少资金,也不可能会导致东部的人才大批西进。

3、如何进一步开发我国的人力资源?

答:在打破旧体制方面,至少有这么几项工作要做。一是进一步打破劳动力市场上的壁垒,特别是城乡壁垒。否则,它会严重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完善。二是消除劳动力市场的歧视。这些歧视在我们的劳动力市场上是很公开的,甚至到了习以为常的地步。国外很多研究表明,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会大大降低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这是我们必须予以重视的,必须逐步减少和消除歧视。三是打破行业性的垄断。部分行业的行政性垄断是目前劳动力市场还不够有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某些行业的行政性垄断人为地限制了这些行业的发展,致使这些垄断性的行业不能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和就业机会。劳动者不能公平地进入这些行业进行竞争,限制了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行业垄断一定要打破。

第二,在建设新体制方面,需要政府发挥积极作用。

政府的作用:第一是对劳工权益的保护。这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外部环境。劳工权益的保护包括:一是制定劳工标准,如劳动条件、劳动时间、劳动报酬、劳动保护等。国际上对这一方面的讨论越来越多,下一步它将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当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但我们应逐步同国际接轨,以提升我们的竞争力。二是社会保险体系的建设。我们需要尽快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工商保险制度。这些方面是制约人力资源开发的瓶颈。除了劳工权益的保护外,政府的作用还应体现在公共培训上,这是积极的劳动力就业政策。现在各国都在把解决失业问题的重点转向了培训方面,特别是政府机构提供的公共培训。这个问题不能要求基础教育来承担,因为他们已经离开了学校,进入了劳动力队伍。政府应利用公共传媒提供提高技能的培训。

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原则:(1)“以人为本”的综合开发原则。我国人力资源开发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工作的重心和最终目标,

优先发展和保证有利于人口素质提高和社会福利改善的开发内容;(2)“弱势人群”优先受益的原则。为缩小不同人群之间的差距,人力资源开发要避免单纯地为富人“锦上添花”、使健康的人更健康,而应该向低收入的穷人“雪中送炭”,积极发展有利于低收入人群的教育和培训项目,优先为其提供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3)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开发西部人力资源时要协调好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间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将更加紧密结合,教育将更加注重质量和人才素质,为此,对新世纪教育的使命和作用,必须站在未来发展的新战略的高度上进行重新评估。我国西部地区教育发展滞缓,固然有其体制和机制等方面的原因,但长期以来投入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为加快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步伐,必须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市场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体系,明确人力资源市场的供求主体,建立公平合理的劳动力价格机制,建立人力资源市场的服务体系,建立政府对人力资源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人力资源市场的组织规范和立法工作,保证人力资源市场的有序运行。

4、如何认识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答: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段;

3、教育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推动现代经济知识化

5、发展中国人口普遍较多,究竟是资源还是包袱

人口增长过快给发展中国家造成的消极影响是多方面的。第一,经济发展负担沉重。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口的持续增加,为了解决数量日益庞大的人口的衣食住行和教育等基本生存和发展权利问题,国家不得不将本来并不多的国民收入的大部分用于国民的基本生活消费。特别是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率超过了其粮食产量的增长率,粮食自给率下降,不得不拿出本来就很紧缺又来之不易的外汇进口粮食,致使消费基金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过大,用于投资的积累基金所占比例过小。许多发展中国家因此而难以进行设备的更新改造和扩大再生产,其结果是经济增长乏力,其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束缚和制约;第二,加剧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过于庞大,必然导致其个人在生活资料和资源的获取与占有上出现严重短缺,从而导致严重的社会贫困问题;第三,两极分化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个人之间在获取和占有社会经济资源的机会和能力的差别,再加上其他各种不合理现象的存在,必然导致社会分配不公的出现并加剧。

目前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是廉价劳动力,廉价劳动力将吸引全球资本和技术的输入,拉动制造和加工,由此拉动就业,出口,贸易顺差,政府税收和财政收入,以及外汇储备。一旦劳动力成本上升,全球资本和技术将转移到下一站,这一过程导致了全球资本,技术和制造加工业不断从高工资国家向低工资国家的转移,导致全球经济地理的重新分布,以及导致了中国崛起与第三世界国家的相继发展。

廉价劳动力资源不仅为国内的制造企业所利用。同时也吸引了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在国际市场的大门打开后,遍布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加工制造企业便如雨后春笋般林立,这些企业中决大部分是引进资金和一条生产线便可以开工的低级制造企业,如玩具、纺织、制鞋业等。即使是高段如需要较大规模的机电制造业,倚靠的依然是廉价劳动力,因为技术工艺可以引进,最终需要的仍然是装配流水线的熟练工人。利用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所形成的竞争优势,我国的加工制造企业在国际上以惊人的低价迅速抢占市场。同时还有更多的企业在国内市场上进行激烈争夺。

从表面上看,我国低廉的劳动力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留下了较高的利润空间,成为吸引外资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但是长此以往,“低廉劳动力”带来的只能是忧患而不是优势。首先,“廉价劳动力”,使我们陷入低技术的陷阱.高工资、高收入反映了高技术含量。“廉价劳动力”引进的往往是高污染、低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夕阳工业”、“淘汰工厂”。

廉价的低端劳动力,遏制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其次,“廉价劳动力”,严重影响了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劳动者收入过低,维持低水准的生活,没有条件对自己和自己的下一代进行教育与培训,劳动力素质无法提高,甚至出现所谓的“盲流的孩子还是盲流,民工的孩子还是民工”的局面。最终的结果,是劳动生产率的停滞。

第五章人口流动

1、从我国的社会经济特点,论证二元结构分析理论的优缺点。

答:二元结构模型运用到中国时,显然是夸大了城市部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因为中国“二元经济结构”既受到传统工业化道路和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也取决于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农村工业化推进“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非城市化道路,这使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更为复杂,不仅工业化未能成功吸收庞大的乡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又形成了庞大的城市失业大军。张桂文认为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突出特征是:就业结构的转换严重滞后于产值结构的转换,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郭建雄从资本存量结构的变化,投资结构的非农化倾向,相对国民收入的变动和城乡收入水平的变动揭示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矛盾日益扩大和不断强化的发展态势。陈迪平则更是从中国的城市化问题,中国农村经济状况,中国城市工业状况,中国的消费问题,中国的人口问题,中国二元社会结构问题等方面全面揭示了中国二元经济运行的不良后果,如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社会分配的严重不公,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安定。

通过将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与中国经济的实际的结合,我们大大深化了对我国经济结构特征及转换的认识,并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措施,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并没有在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的同时,使经济结构,收入分配格局和失业问题等得到根本的改观。国家存在的诸多经济社会问题表明,上述经济结构理论及其政策措施的实际效果是有限的,严峻的现实促使我们必须以更加审慎的目光来看待以往的理论成果及政策措施。笔者认为,国内对经济结构的研究主要存在三个不足。(1)、在研究方法上重实证研究,而轻基础理论研究。(2)、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划分主要以工业化为目标采取了产业划分法,而忽略了产业内部传统与现代的差异。(3)、对我国体制转轨与经济结构的转换之间的内在联系重视不够。

刘易斯的二元论对中国不完全适用,在于他的理论基础,他的“二元变为一元”的依据是古典时期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史和在此上发展起来的古典经济学。凡不合于古典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的情况和条件,均被作为模型的例外或限制条件而不予讨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具有“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的国家的最大贡献,是指出了劳动力在资本短缺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可以起到替代物质资本、对社会总资本的积累起到特殊重大作用。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看到,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对于中国的实际,确有某些重要方面之不足,它还不能解答中国经济发展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成为分析乃至指导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理论工具。总之,完全套用古典经济学分析的中国二元结构,从理论的背景条件看,是明显不合适的。

2、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如何制定农村人口流动政策?

答:我国从1953年起,开始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是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建立的,是为了保证农业为工业积累而建立的。就政策而言,一系列控制农村人口流动的政策,从总体上讲,也是适应工业的要求而出台的。例如,起作用最大的户籍制度,以及粮油供应、住房、福利、医疗、就业等制度的产生,最主要的原因是城市工业落后,城市工业规模太小,以及由此决定的城市第三产业规模太小,容纳不了更多的人在二、三产业就业,在城市定居。如果没有这些制度,让农民自由流动,自由进城,可以想象那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那就必然造成城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大量失业,到处是贫民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化迅速发展。适合工业发展的需要,原来束缚农村人口流动

的政策、制度,有的被废除,有的逐渐松动(如户籍制度),并将被彻底改革。这种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化的发展,总体上说是和工业化在不同时期的规模相适应的,是和工业化发展的阶段相适应的。从工业发展阶段看,1990年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工业规模较小,所需劳动力较少。1990年后,开始步入中期阶段,工业的规模有了相当大的扩大,所需劳动力也大量增加。这就需要农村人口比较自由的流动,从而满足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人口政策的松动,农民获得到城市就业的机会,于是,在我国出现大规模人口流动潮,农民得以在城市就业、生活和学习。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就业时时常遭遇这种身份尴尬,他们很难和本地居民平等地享有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权利。无疑,中国城乡对垒的户籍制度极大地伤害了农民的感情,损害了他们的经济利益,影响了农村居民素质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农民自由迁徙的权力,这不仅阻滞了我国城市化的步伐、延缓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同时也不利于城市经济持续发展。在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如何消除二元体制下户籍制度对人口流动的阻滞,确保人口有序流动,使农村流动人口能在城市正常工作就业和生活,这仍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工业化是农村人口流动的根本原因,我国各个时期的农村人口流动规模、政府采取的各种农村人口流动的政策,都可以从工业发展的状况得到解释,都应主要从工业化的角度去认识。我们今天也应从工业化的角度认识和预测今后一个时期农村人口流动的规模和速度,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使之健康发展。可以预测,我国在工业化中期(到2020年),农村人口流动的规模是相当大的。面对大量的农民要进城,要转为城市人口,需要加快城市化步伐,需要加强城市建设,要加速发展第三产业,要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要改革户籍制度,要给予农村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特别是政府要发挥好引导、组织、培训、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首先,指导方针: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出发,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对流动人口特别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因势利导,宏观控制,加强管理,兴利除弊。要通过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发展乡镇企业和加强小城镇建设等,就地消化和吸纳绝大部分剩余劳动力。同时,应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组织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有秩序地跨地区或进城镇就业,并逐步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教育、服务措施。

其次,指导思想:由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专项服务,体现在由社会防范控制为主的治安管理向城市统筹规划、综合服务和管理转变;由过去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的方式向流入地、流出地政府密切协作配合转变;由以户籍人口管理为主向以实有人口服务和管理为主转变;还将由政府职能部门管理为主向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基层组织广泛参与的社会化服务和管理转变。

3、乡镇企业在我国工业化和农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答:乡镇企业,这种充分体现中国国情的经济实体、就业实体和产业群体,世界上发达国家没有,发展中国家也学不到,是中国的独创。它的产生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党领导农业和农村改革开放的丰硕结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乡镇企业是亿万农民群众的伟大创举,在国民经济中所起的作用越大,地位也就越高。其在国民经济中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国家出口创汇作出了贡献。它的发展大量吸纳了农村富余的劳动力,增加了农民个人收入,并推动了小城镇建设。

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也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就是有乡镇企业发展的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之路。一是中国农业现代化靠乡镇企业去带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乡镇企业发挥农产品加工业的龙头带动作用。从长远看,只有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在建设现代农

业中的龙头作用,才能使千家万户小农经济与大市场连接起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进而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二是中国农村工业化需要乡镇企业的发展。中国的工业化必须是伴随着农民转移就业的深层次发展,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工业化就是不成功的。乡镇企业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成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最大载体。中国特色的工业化,乡镇企业的作用不可替代。三是中国的城镇化必须有乡镇企业支撑。中国不是城市越大越好,而是要把重点放在城镇化建设上。因为大城市已难承载更多的农民工进城。但是打造小城镇必须有乡镇企业支撑,否则小城镇就缺乏发展的动力。综上所述,乡镇企业的产生和发展,绝非偶然,它是由中国国情所决定的,有其特殊必然性。

乡镇企业的基本贡献:(1)、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乡镇企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体上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反映:第一是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第二是对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第三是对国家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2)、对经济结构调整的贡献。第一,乡镇企业的发展,对改变我国的劳动力就业结构,吸纳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做出了巨大贡献。第二,乡镇企业的发展,对改变我国工业企业的规模结构,也做出了巨大贡献。第三,乡镇企业的发展,还大大改善了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使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部门,减轻了人口对土地的压力。(3)、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贡献。乡镇企业的发展对经济体制改革做出的贡献,不仅仅反映在宏观层次上改善了国民经济的二元结构状态,而且反映在微观层次上,为集体和国有企业的制度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4、联系我国民工潮的情况,分析托达罗模式的基本观点。

答: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是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提出的,是旨在解释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的从农村向城市移民过程原因的一种理论。该模型的出发点是发展中国家存在着普遍失业,而人口是在普遍失业这一条件下流动的。托达罗认为,促使人们作出流入城市决策的,是预期的城乡收入差异。所谓的预期的收入差异,是由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和获得城市就业机会的可能性二者组成。当前发展中国家城市移民人数猛增,这主要是城乡预期收入差异扩大的结果。由于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大量失业现象,新的迁移者在城市很难马上能找到他所预期的高收入职业,因而当农民在作出迁移决策时,除了考虑收入因素外,还必须在获得高收入职业的可能性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失业或就业不足之间进行权衡。

民工潮产生的背景在于我国几十年来形成的城市分割的二元体制至今未被打破,由此而产生的城乡之间贫富差距并没有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而消失,反而有日益严重的趋势。由此可见驱使农民从乡村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的真正原因是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化的结果,而不是因为剩余劳动力的本身。

民工潮实质上是在城乡分割二元体制下,预期收入扩大化的产物。它大大超出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般含义,给整个社会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严重冲击了整个社会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实际上,民工潮不但加大了社会成本,同时也无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农民工在城里打工,由于受户籍及本身文化素质的限制,他们只能处于次级劳动力市场,一般就业于收入低、福利差、不稳定的职业。所以,虽然可以从城里获得比农村里更高的收入,但仍远远低于城市居民的收入。

解决民工潮问题的措施:(1)、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且素质低,而资金、技术等要素相对稀缺,这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基本国情。因此,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当前解决农民增收,扩大就业,进而有效缓解.. 民工潮.. 问题的重要战略选择。(2)、加快城镇化步伐。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这主要是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农村工业“离土不离乡”的政策使然。我国城市化水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一方面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萎缩了第三产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3)、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中国农村经济中的一个新生事物。其最显著的外部特征是农业与有关产业形成系列,最本质的持征是农业与

有关产业之间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一体化制约。(4)、打破农民增收的制度障碍。农民为了摆脱贫困自发地流向城市,但由于户籍的限制,他们受到许多歧视性政策的束缚。这一方面加大了他们在城市里生存的成本,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他们谋取较高和稳定收入的权力。

5、联系我国民工荒的情况,分析托达罗模式的基本观点。

答:托达罗假定农业劳动者迁入城市的动机主要决定于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差异越大,流入城市的人口越多。由于绝大多数迁移者是14—24岁的青少年,因此,迁移者往往要等好几年时间才能在现代部门找到工作。这样,为了更加接近现实,人口流动性为模式应该建立在较长的时间范围基础上。

(1)、p ( t) ——迁移者累加的就业概率似乎并不低。原有企业的扩张和新增企业的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社会用工需求的增长大大超过了劳动力的增长速度。供给增长平稳而需求增长劲升,因此,若是农民迁入城市,他们并非找不到工作,只是他们不愿从事这样的工作,那么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很多农民选择留在乡村必然有其他的原因。(2)、Y ( t) ——农民工在城市的实际工资率的效用少得可怜。当前的民工荒,不是因为农民工不足,而是因为在当前价格水平上农民工不足。当前民工荒就是因为总需求上升太快,而工资的调整相对滞后,没有伴随物价的上升特别是粮价的上涨而相应调整。城市生活艰辛,有限的实际工资带来的实际效用更小。民工所挣的这点微薄的工资是建立在牺牲自己健康的基础上。

(3)、Y’(t)——农民的实际收入有所提高,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切实推行“三农”的各项政策,大力加强对农业的扶持和投入,给予广大农民优惠政策,表现在农产品价格的上扬,农业税费的减免,农业科技与信息的普及和推广等,提升了其留守家园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而且,在农闲时间,农民还可以从事家庭经营活动,虽然日工资会明显降低,但劳动条件要比工厂做工好得多,工资的实际效用降低。(4)、C ( 0 ) ——迁移成本是一个门槛。农民迁入城市的迁移成本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机会成本和启动成本。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说,农民迁入城市的成本就是对土地经营权的放弃。从启动成本的角度来说,一些政策性因素也是限制他们迁入城市的重要因素。

缓解民工荒的政策建议:(1)、应调整其发展战略,应用资本节约型的技术降低成本。(2)、建立健全民工权益保障体系,充分维护民工各项合法权益。(3)、改革户籍制度和附属的相关制度。(4)、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6、从刘—拉—费模式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答:刘—拉—费模式把经济增长与工业化进程及劳动力转移(人口流动)过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一点与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道路有一致之处,对当今发展中国家制订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但同时在刘—拉—费模式提出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发展中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新问题不断出现。对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该模式也逐渐显示出一些缺陷和不适应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该模式假设农业部门存在剩余劳动力,而工业部门不存在失业。这一假设我国现实状况明显不符,我国农村存在着大量劳动剩余,但我国城市工业部门的失业问题也很突出。二是刘易斯、拉尼斯和费景汉都把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看成是由农业部门的收入水平决定的。但在实际中,我国尽管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城市工业存在失业,城市的工资水平还是上升的。三是拉尼斯和费景汉假定农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不会因为农业生产率变化而变化,这与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也是不相符的。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劳动者收入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四是刘易斯、拉尼斯和费景汉都没有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农业的剩余劳动力,特别是中年剩余劳动力,由于文化素质的限制,他们并不能很顺利的向现代非农产业转移。

农村劳动力向工业的大规模转移,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我国工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城市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给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许多

就业的机会。根据调查,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进入工业的,主要是农村青年劳动力。18到34岁的农村青年劳动力,由于他们负担较小,大部分都受过初中或初中以上的教育,以及他们年龄的优势,使得许多工厂企业愿意接收他们。按照刘易斯—拉尼斯—费模型的劳动力转移理论,这批青年劳动力,由于自身的优势,能够比较顺利的向工业部门转移。而农村35岁以上的中年剩余劳动力,所受教育基本是初中以下,文化素质不高。这决定了他们不能象青年农村劳动力那样,顺利的向第二产业的工业转移。

政府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应该加强对农村服务业技能培训的投入,让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农村中年劳动力掌握服务技能,更好的与第三产业批发零售和餐饮服务业要求相适应。(2)、应当重视对刘—拉—费模型的研究,在继续控制我国人口增长的同时,积极发展大城市现代化工业,把我国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和我国工业化对劳动力的需求有效结合起来。(3)、我国城市的容纳能力有限,解决农村劳动力问题的根本,还需要发展农村本地经济,将农业现代化、小城镇化和城市化结合起来。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现代化非农经济。让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部分转移向农村当地的第二、第三产业。

7、试分析我国从“民工潮”到“民工荒”的现象

答:“民工潮”和“民工荒”是中国农民非农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非持久性的特殊现象,是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顺畅、不合理的表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各种制度上的缺陷,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和创新制度,扫清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制度障碍,使大多数农民顺利有效、持久稳定地实现非农化和城镇化,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民工潮”和“民工荒”这两种延长转移过程、增加转移成本、损害农民利益、不利于“三农”问题解决的非正常现象。

“民工潮”本质上是一种大规模的乡城人口流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工业化、经济市场化和农业现代化等紧密相关。工业化是乡城人口流动的根本动力,乡城人口流动是经济市场化的必要条件,农业现代比是决定乡城人口流动的重要因素。“民工潮”也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有现象,是经济体制转轨、经济发展战略和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转换共同作用的结果。“民工潮”带来巨大的交通运输压力,流动费用和管理成本太高;流动人口犯罪现象严重,影响城市社会治安;加剧城市住房紧张,形成脏、乱、差的“棚户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农民工就业与城市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的矛盾;在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等方面给城市带来不利影响;农村流出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子女教育困难,农民工缺乏社会保障;农村人口流出引起土地抛荒,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

在“民工潮”还没有消退、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没有实现持久稳定转移,农民工就业仍然相当困难的情况下,却出现了所谓“民工荒”,原因在于:(1)、工资偏低又遭遇物价上涨。(2)、用工不规范且合法权益屡遭侵害。(3)、农业比较效益提升使部分农民工回流。(4)、计划生育和教育事业发展减少青壮年劳动力供给。(5)、企业需求迅猛扩张引发用工短缺。(6)、全方位开放和地区经济发展分流部分农民工。(7)、缺乏教育培训使农民工不能满足技术岗位的需求。(8)、企业用工理念加剧用工短缺的矛盾。“民工荒”使部分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对局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不利影响,而且使农民的非农化受阻、推迟,不利于“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

“民工潮”和“民工荒”都不利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有效、持续转移,均暴露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中阻碍农民非农化、城镇化的制度弊端。国家为了解决“民工潮”和“民工荒”问题,应当采取以下措施:1、创新户籍制度实现劳动力合理流动。城镇化是“民工潮”消失的根本出路,也是消除“民工荒”的重要途径。2、创新劳动就业制度实现平等就业。深化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建立市场导向、公开招聘、公平竞争、择优上岗、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就业机制。3、创新城镇住房制度实现居者有其屋。创新城镇庄房制度实现农民工居者有其屋,逐步改善居住条件,最

终纳入城市住房体制。

8、试用刘易斯模型分析民工荒问题

答:2004年至2008年的“民工荒”产生原因,可归纳为:从供给看,农民外出打工的收入务农收入的几倍,现在随物价的上涨,农民工外出务工成本有所提高,同期中央又出台了一系列利农政策,使得外出务工的收入与务农的收入差距缩小或几乎持平。根据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及成本收益理论进行分析,不难得出“民工荒”是农民工对外出打工的预期收益与所花费的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后做出的选择。从需求看,企业的生存之道就是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刻意压低农民工的工资,并让农民工加班加点呈现为常态,无形中恶化了劳动力需求环境。同时,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许多企业需求熟练的技术工、高级工,这与农民工的低素质形成矛盾,使得结构性的“民工荒”凸现。

随着我国经济的复苏,自2009年又出现了新一轮的“民工荒”。跟以往出现的“民工荒”现象相比,此次“民工荒”表现出的特点是在我国经济逐渐回暖前提下,企业订单大幅回升而普工短缺。造成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企业用工制度的不合理,2008年由于受到经济危机影响,中国外部市场受到较大冲击,很多外向型企业在订单减少的情况下有意让员工自然流失,甚至出现大量裁员现象。这一行为严重损害了农民工利益,也暴露了我国整个社会用工及劳资制度方面的缺失。

刘易斯假定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的大多数国家,高工资经济和低收入经济的二元经济是并存的,即一个是传统的、人口过剩的“维持生计”部门(以传统农业部门为代表);一个是劳动生产率较高的“资本主义”部门(以工业部门和城市为代表)。其中农业部门人口多、增长快,与十分有限的土地资源形成尖锐的人地矛盾。刘易斯理论的关键点是假设边际生产率为零,甚至为负。在两种不同经济部门中,只要工业部门提供的工资稍大于维持农村人口最低生活水平的既定工资,那么农业部门就会为工业部门的扩张提供无限的劳动力供给。“无限”意味着劳动力供给曲线在现行工资水平下具有无限弹性。刘易斯拐点就是由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逐步转移,直到农村富余劳动力被全部吸收的时点。

在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中,虽然低工资可以增加资本的积累,但同时也抑制了农民工的有效需求。现代部门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不得不提升工资为。增加农民工工资虽然直观上是减少了资本积累的速度,延缓了“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但实际并非如此。现代部门为了继续获得扩大再生产的积累,就必须重新调整产业结构,进行结构升级,而且高工资也会提高农民工劳动的积极性。在考虑到我国存在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情况下,原来在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有序向中西部转移。这样既降低了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机会成本;又带动了产业的结构优化,使东部地区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所以增加农民工的工资同样可以增加资本积累。

在研究我国“民工荒”现象的时候,必须注意:我国是在农村仍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出现了大批农民工返乡的现象,这与“刘易斯拐点”中描述的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被现代部门全部吸收完相矛盾。出现所谓民工荒”问题的唯一原因就是,企业没有及时提高工人的工资,劳动力价格对供求的反应显得不够敏感,而解决民工荒问题的基本措施是提高支付给农民工的实际工资。如果随时根据供求提高工资,则不会有什么民工短缺问题。因此,我国出现的民工荒并不能说明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我国趋近“刘易斯拐点”的过程将是一个亦步亦趋的复杂过程,不应急于求成。当“民工荒”现象出现时,应根据当前情况积极解决,加快传统部门剩余劳动力的全面转移。

9、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基于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与托达罗模型

答:刘易斯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发展中国家城乡经济发展要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逐步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由城乡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

转变。刘易斯认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城乡经济关系是一个二元经济关系,存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经济部门,一个是以现代方式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较高的城市工业部门,该部门集中了大量资本;另一个是传统的农业部门,该部门缺乏资本,劳动生产率极低,农民仅能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但拥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刘易斯指出.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而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又需要农业部门提供丰富廉价的劳动力。由于传统农业部门的低效率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劳动边际生产率趋近于零,致使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缺乏丰富廉价劳动力的现代工业部门。一方面,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现代部门的转移,可以缓解劳动力与耕地之间的紧张关系;另一方面,劳动力向现代部门的转移,既可以解决工业发展所需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又可因工业部门的高收入而提高城乡整体收入水平,从而扩大对工业品的需求。现代工业部门通过利润再投资形成新的资本积累,从而进行扩大再生产,进一步吸引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这一发展态势一直持续到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为止。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工资待遇与农业竞争,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就会提高,城乡经济发展差距逐渐缩小,农村收入水平也会相应提高,二元经济也就变成了一元经济,这就是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转变过程。当今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第一阶段。

费景汉和拉尼斯进一步完善了刘易斯的劳动力转移理论。他们认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现代部门的转移,应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剩余的增加为前提,应该更关注城市现代部门和农村传统部门之间的平衡发展,形成了刘易斯-拉尼斯-费劳动力转移模型。

刘易斯-拉尼斯-费模型的政策含义在于,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形成农业传统部门和城市现代部门的结构差异,这种结构差异促使现代部门的发展和资本积累的增长,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现代部门对传统部门劳动力转移的拉动。同时,保持工业部门与农业部门平衡增长,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有效的保证了农村劳动力的持续转移,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刘易斯-拉尼斯-费模型较好地解释了近十多年来为什么我国有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流动,又解释了总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向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但是,现阶段一些城市已出现劳动力的相对短缺,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城市的“民工荒”逐渐显现,劳动力已经出现“刘易斯拐点”,已经逐渐走向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也就是城乡二元经济已经快速向一元经济转变。

10、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评述

答:刘易斯模型是建立在三个假设基础上:第一,“零值劳动力”假设,即“在那些相对于资本和自然资源来说人口如此众多,以至于在这种经济的较大的部门里,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很小或等于零、甚至为负数的国家里,劳动力的无限供给是存在的”。第二,“工资不变”假设,即“维持生计部门的收入决定资本家部门工资的下限”,“在最低收入水平时,存在着无限的劳动力供给”。第三,“资本家剩余”假设,即“资本主义部门由于把剩余再投资于创造新资本而扩大,并吸收更多的人从维持生计部门到资本主义部门就业。剩余越来越多,资本形成也越来越大,而且这个过程要一直继续到剩余劳动力消失为止”。由此,刘易斯阐述了二元经济的发展过程:(1)欠发达经济中存在两个部门:一个是以传统生产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很低、收入仅够维持生计的传统部门;另外一个是以现代化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超过传统部门的城市工业部门。(2)传统部门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劳动供给的弹性是无限的,因此工业部门只要支付略高于农村维持生计收入水平的工资,就会获得无限的劳动力供应。(3)二元经济的发展表现为一个现代部门不断扩张和传统部门逐渐缩小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通过收入分配向利润倾斜所导致的现代部门迅速的资本积累以及现代工业部门从传统部门吸收劳力和经济剩余来实现的。

刘易斯的模型两阶段划分过于粗糙,而且忽视了农业发展的作用。针对这些缺陷,费景

汉与拉尼斯在刘易斯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二元经济发展的三阶段模型。费景汉—拉尼斯模型首先假设由于制度性原因,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是固定的,在此基础上将经济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农业劳动力的边际产品接近于零,劳动力是无限供给的,劳动力的转移不会受到阻碍。第二阶段,农业劳动力的边际产品大于零,但低于“制度工资”水平,农业部门存在“隐蔽失业”。在此阶段,农业产出水平将会下降,因而可能发生粮食短缺,并引起粮食价格上涨和工业部门工资水平上升,最终引起经济增长和劳动力转移过程减缓甚至停滞。因此,费景汉与拉尼斯认为需要保持农业生产率的同步提高,以此来增加农业剩余和释放农业劳动力。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农业生产实现了资本化,因此工业部门要想通过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扩大再生产就必须在劳动力市场上与农业部门展开竞争,而竞争的前提条件是必须使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大于或等于农业部门的边际生产率水平,结果,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也将加速增长。费景汉—拉尼斯模型与刘易斯模型的不同在于前者揭示了二元经济发展中劳动力配置的全过程,而且更重视工业与农业两个部门的平衡增长,强调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本身要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而二元经济发展的关键是通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获取更多的农业剩余。

在改革前的这30年中,由于国家为了推行重工业优先的工业化战略而逐渐建立了以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严格控制人口流动的户籍迁移制度以及农村的人民公社制度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到了很大阻碍,以至于就业结构的转换大大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转换,农村也因此积累了大量剩余劳动力。从资本积累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中国工业化的重心与刘易斯所关注的问题是一致的,而且事实上这三十年也的确为中国的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两点区别需要强调:其一,对于这样一种战略而言,经济社会结构的二元性以及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剩余不是前提而是结果,而在刘易斯那里,二元结构以及劳动力的大量剩余是被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提和起点的;其二,这一时期资本的积累主要不是通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的,而是通过把大量农业剩余以“剪刀差”的形式转移到城市与工业部门以及资本在工业部门内部的自我循环方式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二元经济发展战略的问题并不在于忽视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而在于其自身确定的目标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本身就是冲突的。

80年代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由此产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何处去”的大讨论。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应当以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与乡镇企业就地转移为主,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最终需要通过开通城乡走城市化异地转移的道路。进入90年代,农民流动现象日益引起关注并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尽管一直到90年代后期,农村转移劳动力在本乡以外就业的比例才开始超过本乡内就业的比例,但是农民成批外出就业现象早在1984年中央政府出台允许农民自带口粮进城务工经商政策以后就开始出现,到了80年代后期,农民外出就业已经迅速扩大到千万以上的规模,初步形成了浩浩荡荡的“民工潮”。由于“民工潮”的出现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政府最初的政策是强调引导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和消化,防止出现大量农村劳动力盲目进城找活干的局面” 。民工潮从一个特定的方面既反映了我国农民社会流动的困难,又反映了这种流动正在日益加快。当代中国农民社会流动研究真正要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时期中的中国农民,将通过哪些形式和经历什么样的发展阶段或途径,实现自身的根本性改造和变化。由此可见,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本来就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早期阶段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存在本质差异。

11、刘易斯—拉尼斯—费模型不足之处。

答:刘易斯—拉尼斯—费模型假设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一个是以传统生产方式进行的、劳动生产率极低的农业部门;一个是以现代方式进行的、劳动生产率和

发展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发展经济学》课后练习题 第一章导论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一门学科。 2、OECD组织的全称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常被称为(富人)俱乐部,现有成员国(30)个。 3、发展中国家可以被划分为(综合发展国)、(出口加工国)、(石油出口国)、(农矿原料生产国)四类。 4、全世界共有194个国家,其中发展中国家总数占全球(6/7),人口占全球(3/4),土地占全球(2/3),但经济总量仅占全球的(1/5)。 5、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是(经济增长),以及社会三大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制度结构)的升级,变迁。因为只有这种引起社会进步的经济增长,才能保障人民大众从中获得好处并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6、“经济发展观”经历了(传统发展观)、(以人为本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三阶段。 7、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即人类自身发展。人类自身发展主要体现为人的各种能力的扩大如( 获得收入的能力)、(获得更多知识的能力)、(享受健康身体的能力)、(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延长寿命的能力)等能力。 8、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是由美国海外开发署大卫-(莫里斯)博士于1975年提出。这个指数是由(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成人识字率)三项指标加权平均而得到。 二、问答题 1、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共同特征?中国是不是发展中国家? 答:①贫穷-人均收入低-生活水平低; (吃、穿、住、行、医疗、教育不好、寿命短); ②生产效率低下; (资本不足、科技落后、制度落后、劳动者缺乏创新、进取精神) ③人口多,赡养负担重; (15岁以下人口比重大,人多地少) ④劳动就业不充分;(隐性失业问题严重) ⑤二元经济,严重依赖农业; (农业经济比重较大,农业就业人口多) ⑥生态环境恶化 ⑦市场体系不健全; (与市场相关的法律制度缺失,如契约、产权、货币、信用、信息等方面;基础设施缺乏) ⑧国际关系中地位低下。 2、经济发展的含义是什么?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什么关系? 答:经济发展是指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社会经济结构,制度结构和文化结构的升级、变迁和广大民众素质能力的提高。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系 ①增长是发展的物质前提,这里的增长必需是全民参与的增长,否则增长不一定导致发展; ②发展反过来为增长创造新的机制条件; ③增长的目的是增加供给,发展的目的是增加有效需求,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各种能力; 3、“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印度的经济学教授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的根源是能力不足而不是收入低下,收入低下只是贫困的表现。”请结合第七个填空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答:这句话是正确的,从发展的角度来讲,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广大民众的素质和能力,只有广大民众的素质和能力真正提高了,生活水平和质量才能得以根本的改观和不

【良心出品】发展经济学试题答案

发展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几种不同形式的平衡增长理论共同强调的是( ) A.经济增长率是第一位的 B.大规模投资的重要性和全面平衡的增长 C.不采取国家干预 D.通过引致投资最大化项目带动其它项目 2.尽管新的生产要素能够提高农业产量,但在现实中往往能看到许多传统农民拒绝接受 和采用这种包含着新的技术变化的许多生产要素。这是因为( ) A.传统农民是保守的 B.传统农民懒惰 C.传统农民不愿进行过多的劳动 D.农民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差 3.以下可用于衡量一个国家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是( ) A.金融比率 B.流动性金融资产 C.国民生产总值 D.净金融资产 4.发展中国家税收中的征收成本较低的税是( ) A.进口关税 B.所得税 C.土地税 D.农业税 5.以下关于政府政策失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指政府制定和执行的政策扭曲环境和资源使用的真实成本,从而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B.指政府制定和执行的政策反应环境和资源使用的真实成本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C.由于市场存在不完全性导致市场经济作用被削弱的现象 D.由于市场存在不完全性导致市场经济作用被加强的现象 6.( )认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才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A.资本决定论 B.技术决定论 C.人力资本决定论 D.制度决定论

7.20世纪50年代,舒尔茨发现,促使美国农业生产的产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本存量的增加 B.土地的增加 C.劳动力数量增加 D.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 8.发展中国家就业增长严重落后于工业增长的原因是( ) A.现代产业部门容纳就业的数量有限 B.工业增长速度太慢 C.发展中国家对就业问题不够重视 D.发展中国家就业人口增长过快 9.学生为了就学由个人或家庭直接承担的各种费用及机会成本称为( ) A.教育的社会成本 B.教育的个人成本 C.教育的直接成本 D.教育的间接成本 10.强调发展中国家经济中特有的市场不完全性、刚性、短缺、过剩、低供给弹性等固 有经济特点,这正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现实与西方传统经济理论的( ) A.内在联系的表现 B.基本相同之处 C.重要区别 D.毫不相干的论述 11.新古典主义回潮理论建立在两种理论基础之上,这两种理论基础是( ) A.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和新增长理论 B.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C.新增长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D.公共选择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 12.功能分配也叫要素分配,它最注重的是在总体国民收入中( ) A.各个个人从各要素中获得收入是多少 B.各个个人从某个要素中获得收入是多少 C.每种要素获得的收入所占的百分比 D.各个个人从某个要素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 13.如果发展中国家政府采纳现代微观经济学家庭理论分析所得出的政策建议,就可能 ( )

《发展经济学》思考题1--3题

《发展经济学》思考题 1、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对“起飞”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罗斯托把起飞定义为一种工业革命。即它是一种发生在较短时期内的在生产方法、经济和社会结构方面的重大性质上的而非程度上的变化,它是在一个社会历史上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过渡阶段。罗斯托认为,确定一个经济是否处于起飞阶段需要有3个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的条件:一是生产性投资率由国民收入的5%或不到5%增加到10%以上;二是有一种或多种重要制造业部门成为主导部门;三是出现一个有助于国内筹集资金的政治、社会和制度结构,以保证成长的持续性。(出自课本) 2、发展中国家技术选择应注意哪些问题? 适用技术选择应满足三重目标要求:一是环境目标。即该项技术能够节约能源,循环使用各种材料,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二是社会目标。即能够最大限度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提供创造性的,能与传统文化相融的技术,并能促进社会和睦和使人们分享益处。三是经济目标。能够协助克服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因素,广泛提高就业机会,采用地方资源并生产地方消费品,取得较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的平衡发展。 由于发展中国家各自国情不同,即使是同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发展阶段,所制定的发展目标也不相同。因此在技术选择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根据不同技术选择标准引进技术。同

时,还应该发展教育,推动科学技术研究,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技术人员,吸收、消化引进的先进技术,并创造条件自主研发,逐渐更多的依靠本国力量进行技术创新。(出自课本) 3、谈谈“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战略的优缺点。 答:进口替代的优点:一是实行工业化,避免国际剥削。二是排斥出口,鼓励内销。三是政府统制和保护。进口替代的缺点:一是进口替代工业缺乏活力,经济效率低。二是进口替代不利于出口发展,造成国际收支恶化。三是进口替代不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失业问题。四是进口替代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均衡。 出口导向的优点:一是它能使资源的配置比较合理,并能得到有效使用。二是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需要一席之地,强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推动出口企业与出口相关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促使企业改变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率,把技术结构和产品质量提高到世界水平。三是随着出口贸易的发展,国内企业和外部世界接触的机会日益增多,从中能较快的旗手先进技术、科学的企业管理经验和最新的产品设计等。四是对于政策中错误发现和纠正较快。出口替代的缺点:一是这种战略受到国际市场的极大限制。二是实行出口替代战略使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开放度大大提高,内部经济容易受到外部经济冲击的影响。三是出口替代战略选哟实行一些保护措施,这些措施也会扭曲市场价格体系,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四时出口替代战略对于发展中大国来说存在很多局限性。(以上出自课本,但进口替代优点不明晰,又上网搜索以下答案,请同学们参考)

《发展经济学》课后笔记

本课程的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以课程考试大纲为标准,其重点内容为: 第一章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学的概念,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特征,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概念及其联系与区别,发展的涵义和发展水平的衡量,发展经济学的发展阶段。 第二章重点掌握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刘易斯的两部门模型,并能对他们做出简要评价;重点掌握新旧增长理论的区别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启示。 第三章掌握收入的规模分配与功能分配、吉尼系数与洛伦兹曲线的概念,吉尼系数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的方法及其缺陷,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关系及库兹涅茨倒U曲线,发展中国家对解决经济增长与贫困之间关系的政策取向及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增长率的概念,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原因,人口过渡理论及其对解决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的意义,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缺陷,并分析为什么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基本上是错误的,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家庭生育理论及其对控制人口、制定人口政策的意义和作用,领会关于人口问题的两个基本观点的涵义,分析解决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所应采取的人口政策。 第五章人力资本的概念,人力资本的形成途经,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教育与收入分配、计划生育的关系,教育的个人成本与收益、社会成本与收益,掌握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领会发展中国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与政策。 第六章掌握公开失业与隐蔽失业的概念,分析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的特点及其严重性,分析无就业的增长和产出滞后现象,领会产出与就业增长之间关系的两种不同观点,分析发展中国家的过渡城市化和人口劳动问题,掌握托达罗的乡-城人口迁移模型,并分析其对解决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的政策涵义。 … 第七章掌握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卡尔多的阶级收入假说,领会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水平对投资率的基本要求,理解为什么提高资本利用效率有时比资本的量的增长更重要,各种储蓄行为理论的主要论点及其对资本形成的意义,理解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为什么资本决定论是错误的,了解经济发展的其他决定因素及其作用。 第八章关于经济增长源泉和决定因素的主要传统观点及缺陷;认识新增长理论对解释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决定因素的贡献;摒弃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入以科技进步为基础的集约经济增长方式是发展中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途经;技术知识与属性知识、知识差距与信息问题。发展中国家政府在缩小知识差距过程中的作用。为了缩小知识差距、解决信息问题,发展中国家应当执行的政策;熊比特的创新理论及其意义。国家创新体系。 第九章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及其对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影响和意义。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及影响和控制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途径。市场失灵与政策失灵。在环境治理、资源利用和保护方面,经济手段与其他手段相比的优越性。

发展经济学-马春文主编-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经济世界新兴工业化国家 二、问答 1.什么是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有哪些基本特征? 2.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共同特征? 3.经济发展的含义是什么?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什么关系? 4.为什么用经济增长指标不能全面衡量经济发展的水平? 5.什么是千年发展目标?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经济世界:按照法国年鉴派史学大师布罗代尔的解释,经济世界是在全球形成一个经济整体的情况下,地球上一个部分的经济。一个经济世界有三个组成要素:首先,它占据着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有其特定的界限:其次,一个经济世界总要有一个或几个中心;第三,每个经济世界都分解为延续的区域。 新兴工业化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是指工业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变化显著,制成在出口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均收入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第三世界:第三世界最初是由法国人口统计学阿尔弗雷德·索维提出的,它作为一个新的世界政治范畴使用,泛指战后新建的不结盟国家。逐渐的第三世界被用来泛指西方发达国家以外的发展中国家。 二、问答 1.什么是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有哪些基本特征? 现代经济增长指的是指一个特殊的时代,它是从18世纪末开始,范围是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按照库兹涅茨的分析,它具有以下6个基本特征: 第一,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很高。18世纪以后的200多年中,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人口增长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都远远快于18世纪末工业革命开始前的整个时期。 第二是生产率的快速增长。按库兹涅茨的估算,人均产量增长的50%~75%来自生产率的增长。也就是说,技术进步对现代经济增长起了很大作用。 第三,经济结构迅速转变化。库兹涅茨指出,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而工业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服务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呈上升趋势,但其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发展经济学学习题库

发展经济学习题库 一、选择题 1.根据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经济“起飞”所需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C ) A.农业和工业中采取了现代的组织技术与方法 B.储蓄率不低于国民收入的10% C.人口增长率不高于3% D.经济中出现了新的重要的工业部门,而且能带动辅助部门发展 2.如果资本产出比是3,经济增长率为9%,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计算,储蓄率应为( D ) A.3% B.6% C.12% D.27% 3.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科学技术水平是( A ) A.内生变量 B.外生变量 C.常数 D.变量 4.人口过渡理论认为,人口增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的变化,发达国家正处于第三阶段,其特点是( C ) A.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B.高出生率和低死亡率 C.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 D.低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5.根据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我们知道:在城乡收入差距一定的条件下,城市创造的就业机会越多,则( C ) A.城市的失业率越低 B.农村的失业率越高 C.城市的失业率越高 D.城市和农村的失业率同步下降 6.已知某国家的通货膨胀率是15%,名义利率是8%,则实际利率为( B ) A.-8% B.-7% C.7% D.23% 7.绿色革命就是( B ) A.对动物和森林实现彻底的保护,避免对野生动物乱捕乱杀,对森林乱砍乱伐 B.推广和应用粮食优良品种 C.农业生产广泛运用基因工程技术 D.广泛播种和生产绿色食品 8.纳克斯提出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属于( B ) A.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 B.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 C.完善的平衡增长理论 D.不平衡增长理论 9.熊彼特认为,正是由于企业家群体的创新,才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熊彼特所说的创新活动不包括( D ) A.引进一种新产品 B.开辟一个新市场 C.实现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D.扩大生产规模 10.环境污染对社会福利造成的损失是( D ) A.人们的健康状况会受到损害 B.社会生产效率下降 C.优美的环境给人们带来的愉悦感和舒适感可能消失 D.以上三项 11.一个人的学历证书或培训证明是要解决( D ) A.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 B.教育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C.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D.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 12.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来说,两类知识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这两类知识是( B ) A.科技知识和经济学理论知识 B.技术知识和属性知识 C.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 D.工程技术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 13.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忽视了一个关键因素,它就是( C ) A.土地的收益递减 B.劳动的收益递减 C.科学技术进步 D.人口增长放缓 14.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理论是(A ) A.李斯特的“幼稚工业论” B.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假说 C.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D.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发展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马工程 高教出版社

考试科目:发展经济学 一、释意 1.贸易条件 2.工业化模式 3.肤浅的金融战略 4.可持续发展 5.属性知识 6.教育的收益 7.幼稚工业论 8.绿色革命 9.发展经济学 10.吉尼系数 11.配第—克拉克法则 12.充分就业 13.深化的金融战略 14.信息问题 15.出口替代 16.配第一克拉克法则 17.可持续发展 18.诱导性技术变革 19.进口替代 20.自由贸易区 21.经济全球化 22.隐蔽失业 23.人力资本 24.创新 25.贸易条件 26.中间技术 27.可持续发展 28.资本形成

29.发展级 30.进口替代 31.诱致性技术变革 32.联系效应 33.收入的功能分配 34.国家创新体系 35.库兹涅茨倒U曲线 二、简答 1、罗斯托认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是“起飞”阶段,他认为一个国家经济起飞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2、凯恩斯就业模式为什么不适合发展中国家? 3、简述赫斯曼的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 4、从经济上解说发展中国家“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原因。 5、发展中国家为了推动技术进步,必须要建立激励机制。与激励机制相配合所需要设计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包括哪些? 6、简述发展经济学中涉及论证工业化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本理论。 7、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发展经济学家们为什么特别强调工农业协调发展。 1.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有哪些? 2.怎样认识新经济增长理论对认识经济增长源泉和决定因素的贡献? 3.国家财政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人口增长过快在哪些方面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5.为什么工业化未能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失业问题? 6.简述两缺口分析理论及其政策意义。 7.两缺口分析的主要内容。 8.工业化的涵义及衡量指标。 9.简述发展中国家改造传统农业的途径。 10.教育成本的主要涵义是什么? 11.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基本特征?

发展经济学复习题答案整理

发展经济学复习题答案整理

1、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①收入水平低下;②生活状况较差,贫困现象严重;③技术进步缓慢,生产率水平低下; ④人口增长率高,赡养负担重;⑤失业问题严重,尤其是隐蔽性失业显著;⑥农业所占比重大,二元经济显著;⑦生态环境恶化;⑧政治不稳定、办事效率低下、腐败现象严重;⑨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受支配、依附和脆弱的地位。 2、发展经济学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产生的 历史背景是什么? 答:发展经济学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产生的历史背景包括二战后两种制度竞赛、国际机构的成立、发达国家经济的繁荣等。 3、发展经济学的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每 个阶段的发展经济学分别有什么特点?答:三个阶段:①形成与繁荣时期,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特点有:强调物质资本积累、工业化和计划化等少数几个问题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具有反新古典主义的倾向、强调内向发展战略、受结构主义的影响、

热衷建立宏大的理论体系;②新古典主义的复兴时期,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特点有:关注贫困和不平等问题,重新确定发展目标、重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重新强调和论证了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强调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国别研究;③新制度主义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特点有:影响发展的制度因素受到重视和强调、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应用、新增长理论的兴起、生态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关注社会资本的作用。(预测为A卷的论述题) 4、试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两个概念之间 的关系。 答:经济增长是指社会财富即社会总产品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是指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发生的社会经济多方面的变化。经济发展除了经济增长之外,它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如投入结构的变化,产出结构的变化和产品构成的变化与质量的改进,分配状况的改善和贫困的下降,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

发展经济学整理(完整版)

第一章和第二章: 发展国家的主要特征: 1、低下的生活水平。(低下的人均收入水平、悬殊的收入差距、大范围贫困、恶劣的卫生 保健状况、低下的教育水平) 2、低下的生产率水平。 3、人口的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 4、高失业低就业 5、对农业生产的严重依赖 6、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 7、不发达的市场经济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和联系 (一)两者的联系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于就业人数的增加、资本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经济发展,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量的增长 与经济结构的优化,包括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一定速度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升级换代 在内的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与综合国力的提高。 从理论上讲,经济发展是基于经济增长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及政治结构的变化,基于有效益的增长的前提下发展,因此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数量的增长就没有经济发展。产生经济效益的增长意味着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最终是依托于经济增长的。如果经济增长并未带来效益和相应结构的变化,那么增长就是“无发展的增长”。 如果经济增长导致了结构的失衡或者人类生存质量的下降,则这种增长就是发展的倒退。 (二)两者的区别 第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含义不一样。从新的发展观看,经济发展既包含产生有效益的经济增长,同时也包含经济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等含义。可以说,经济发展是经济较快增长与较好效益的统一,持续、快速、健康是其本质涵义。显然,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含义是不同的。 第二,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不一样。GDP是单纯的经济增长指标,它只反映国民经济收入总量,它不统计也不可能统计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要素。衡量经济发展的核算指标是“绿色 GDP”,它是一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指标,即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 现行 GDP 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费用,其计算结果即绿色GDP。相对而言,经济发展是一个衡量国民经济的综合指标,而经济增长则是衡量国民经济增长快慢的单 一指标。 发展经济学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形成和繁荣时期(1940s 末至 1960s 中或末) ①唯资本论、认为唯有资本—以机器、设备或可投资金为主的物质资本及形成的快慢才是促 进或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首要条件。 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如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纳克斯( Nurkse, R.)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缪尔达尔(Myrdal, C.)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大 推进”理论、钱纳里(Chenery, H. B.)的“两缺口”理论、等。 ②唯工业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就要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如刘易斯(Lewis, W. A.)的“二元经济” 理论、赫希曼(Hirschman, A. O.)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平衡增长”理论和普雷维什(Prebisch, R.)的“贸易条件恶化”理论等。 ③唯计划论、强调发展中国家应当在经济发展中发挥计划管理或计划指导的作用。

发展经济学习题

《发展经济学》复习纲要 一、选择题 1、发展经济学是在(B )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A.产业革命以后B.二战以后 C.本世纪以来D.《国富论》出版以后 2、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C)。 A.经济增长B.制度创新 C.结构变迁D.可持续发展 3、(D)不是发展经济学早期的重要特征。 A.重视资本积累B.唯工业化或工业主义 C.强调经济计划化D.强调结构变迁 4、罗斯托认为起飞过程中,储蓄率应达到(A) A.10% B.12% C.20% D.30% 5、(B)不能算是“结构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 A.罗森斯坦—罗丹B.缪尔达尔C.钱纳里D.刘易斯 6、“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提出者是(A) A.纳克斯B.辛格C.缪尔达尔D.赫希曼 7、在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中,最重要的储蓄形式是(B) A.家庭储蓄B.企业储蓄C.政府储蓄D.国外储蓄 8、在“生育的微观经济分析”模型中,对“孩子”的需求和“孩子” 的净价格之间的关系是(B) A.正向关系B.反向关系C.不存在的D.最不重要的关系9、人力资本形成不具有(D) A.逆周期性B.“固定资本”属性C.柔性D.品质可逆性 10、托达罗人口理论的最大特征是(B) A.城市失业与人口向城市迁移并行 B.预期在人口流动中占据重要的决定与影响地位 C.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来减少城市失业 D.迁移成本不是制约人口流动的障碍因素 11、熊彼特认为(C)是有利于技术创新的 A.充分竞争市场B.完全垄断市场 C.垄断竞争市场D.消除了正确定性之后的经济环境 12、制度的一般功能是(A) A.消除外部性B.减少交易费用 C.提供激励机制D.制止“搭便车”现象 13、拉尼斯—费模式对刘易斯理论的重大发展在于(C) A.充分考虑城市失业B.考虑了资本有机构成的后果 C.全面研究工农业之间的互动关系D.将劳动力转移划分为三个阶段14、赫希曼是(A)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品 A.不平衡B.“温和的”平衡 C.“年衰的”平衡D.“极端的”平衡 15、发展中国家经济平衡增长的最大制约因素是(A) A.资本稀缺B.企业家能力低下 C.联系效应较弱D.社会分摊资本较少 16、(C)不是佩鲁所认为的“发展极”形成的主要条件

发展经济学复习题

发展经济学 一、填充题 1、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认为,国民财富的增长决定于两个条件,即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从事生产性劳动人数的多寡。 2、马尔萨斯的经济增长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人口原理》和《政治经济学原理》两部重要著作中。 3、卡尔·马克思以历史唯物论为工具,深入具体解剖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乃至灭亡的历史进程。 4、熊彼特认为,经济增长主要是一种数量上的变化,没有产生质上的新变化;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以定义为执行新的组合,也就是创新。 5、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教授,是公认的国际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1945年写成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被认为是发展经济学最早的奠基之作。 6、西方发展经济学的演进经历了几个阶段,20世纪40—60年代是西方发展经济学的形成阶段。 7、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1960年出版的《经济成长阶段:非共产党宣言》一书中,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5个阶段:传统社会、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和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8、有学者总结早期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有三大特点,即唯资本论、唯工业化论和唯计划论。 9、发展经济学主要是研究不发达条件下经济发展的特点、过程和规律的经济学科。 10、发生在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纺织技术的机械化为开端,以蒸汽机的改进和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 11、当前公认的发达国家有20多个,其中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法国、意大利、加拿大等7个国家则是最发达的。 12、“第三世界”是法国人口统计学家阿尔弗雷德·索维1952年在一篇题为“三个世界,一个星球”的文章中最先提出的。 13、1974年2月22日,毛泽东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曾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观点。 14、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发展应包括五大目标,即增长、公平、民主、稳定、自主。 15、英国经济学家西尔斯认为,发展应包括三大目标,即消除贫困、实现公平、促进就业。 16、资源即生产要素,通常包括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 17、在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因素中,最重要的有技术和制度两大类。 18、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认为,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的大小又主要取决于三个基本心理规律,即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流动偏好规律。 19、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提出了两种增长率概念,即自然增长率和有保证的增长率。 20、新古典学派经济增长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索洛和英国经济学家米德。 21、新古典学派经济增长理论的突出特点是,不仅考察了投资这一增长要素,而且还考察劳动、自然资源、技术进步等要素,把技术进步看作是影响其他要素生产率的手段。 2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罗默、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对新古典增长理论重新思考的基础上,发表了一组以“内生技术变化”为核心的论文,探讨了长期增长的可能前景,掀起了一股“新增长理论”的研究潮流。 23、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将增长核算方法应用于分析中国的经济增长,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者有舒元和李京文等。 24、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农业剩余是发展中国家初始资本的主要来源。 25、197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两位教授肖和麦金农分别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两部著作,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金融体系和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并提出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 26、1954年,刘易斯发表了题为“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提出了他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7、刘易斯认为,在二元经济结构下,资本主义部门的工资取决于生存部门的收入。 28、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第一种形态的两个假定是:(1)经济是封闭的;(2)两个部门间没有贸易往来。 29、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第二种形态的两个假定是:(1)经济是封闭型经济;(2)资本主义部门依赖于与非资本主义部门的贸易。 30、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第三种形态的两个假定是:(1)经济是开放型经济;(2)资本主义部门与非资本主义部门都与外部世界有贸易往来。 31、1985年迈因特在《亚洲发展评论》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组织二元结构与经济发展”的论文,提出了“组织二元结构论”。 32、现代中国社会具有典型的“多重二元性”,然而在“多重二元结构”中,城乡二元结构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发展经济学思考题

发展经济学期末复习 书目——《发展经济学》,车维汉主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02 ISBN:7-302-12225-3 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二战后发展中国家是如何兴起的?他们有哪些共同特征? 2、发展中国家的分类方法主要有哪些? 3、发展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发展经济学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阶段?每阶段发展思路有什么变化、强调重点各是什么?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念 1、举例说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2、如何评价各种经济发展指标? 3、经济发展的障碍有哪些?思考发展中国家该如何克服这些障碍? 第三章经济发展理论(一) 1、简要说明实际增长率、有保证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含义; 2、简述索洛-斯旺经济增长模型的内容并对其进行评价; 3、比较新增长模型、索洛-斯旺经济增长模型和新增长模型对发展中国家有何意义? 4、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对“起飞”提出了哪些要求? 5、简述卡尔多模型的内容及其在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 第四章经济发展理论(二) 1、说明几种二元经济模型的异同; 2、简述“临界最小努力”模型的内容; 3、说明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 4、“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和“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有何意义; 5、解释“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的含义并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6、简述“中心-外围”理论中“中心”与“外围”的关系; 第五章经济发展中的资本形成 1、如何看待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储蓄的种类有哪些?特点? 3、简述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动力和渠道; 4、比较影响家庭储蓄的几种假说,并指出其缺陷; 5、简述最小资本-产出率准则和时间序列准则内容; 第六章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 1、试述人口转变理论的主要内容? 2、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3、什么是人力资本?其有哪些形成途径? 4、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失业有什么特点? 5、简述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意义;

发展经济学第12章 思考题答案要点

第一章发展中国家与发展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 A.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B.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C.所有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D.以上都不对 2.—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投人得越多,其产出的边际产品会() A.越多B.越少C不变D.不一定 3.传统的主要以经济指标进行衡量的发展概念认为经济发展主要是( D )。 A.可持续的发展B.注重社会公平的发展C.依赖政府计划的发展D.经济增长 4.下列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 A.绝对的贫困是一种不能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状态 B.可持续发展理论表明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衡量指标 C.每个国家的人均收入与物质生活质量指数是一一对应的 D.以上说法均不对 二、多项选择题 1.二战后取得民族独立的面临着经济发展的广大国家,被称为( acd )。 A.发展中国家B、南方国家C.第三世界国家D、欠发达国家E.传统国家 2.贫困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经济特征主要指( ac )。 A.人均收人水平低 B.类似于富裕国家前资本主义时期的贫因 C.贫富收入差距比发达国家中的差距更大D.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低 E.通过追随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道路而可以解决的贫困 3.与发达国家不同,发展中国家的失业除公开的失业外,必须加上( bd )。 A.临时的失业B.隐蔽的失业C.摩擦性失业 D. 就业不足E.结构性失业 4.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发展的含义也在不断演变,主要有下列几种理解( ABBDE )。 A.经济发展主要是经济增长问题 B.经济发展不仅是增长的问题,也是缩小经济中的不平等状况、消灭绝对贫因的过程 C、经济发展除了经济增长外,还必须伴随思想观念、政治体制、文化法律的发展变化 D.经济发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 E.经济发展是一种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发展 三、名词解释 1、二元经济结构 是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并存的经济结构。 2、人类发展指数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从1990年开始建立了相应的人类发展指数。用以衡量联合国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它包括人们的预期寿命,受教育程度和人均收入水平。 四、简答题 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异同是什么 经济增长是以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经济指标来衡量一国居民的经济福利增长。 经济发展是不发达国家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除了经济增长外,伴随着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法律的发展,乃至风俗习惯、思想观念更新的伟大变革,是国民经济发生质的飞跃。

2020年自学《发展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

2020年自学《发展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将正确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很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指标是(C ) A.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 B.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C.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 D.实际经济增长率 2.美国经济学家W.W.罗斯托提出的经济成长阶段论将经济发展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他认为其中最重要的阶段是(B ) A.传统社会阶段 B.起飞阶段 C.为起飞创造条件的阶段 D.向成熟推进的阶段 3.通过不同国家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B ) A.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的收益率较低 B.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的收益率高于发达国家 C.在发展中国家,教育层次越高,投资收益率也越高 D.在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的私人收益率低于社会收益率 4.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用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比例衡量工业化程度,其中世界各国工业化程度最高的霍夫曼比例是(A ) A.小于1 B.1±0.5 C.2.5±1 D.5±1 5.从理论上讲,在发展中国家进行资本积累比较适宜的农业税种是( B)

A.农产品税 B.土地税 C.土地转让税 D.农产品出口税 6.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一些特征包括(ABCDE ) A.人们的生活水平低下,收入差距较大 B.劳动生产率较低下 C.劳动力失业率高,利用不充分 D.国内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E.人口出生率高,平均寿命较短 7.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瑟·刘易斯在50年代提出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要由这样几个部门组成,它们是(AC ) A.传统的农业部门 B.现代农业部门 C.现代工业部门 D.传统工业部门 E.第三产业部门 8.以提高教育投资效率为中心的教育发展战略和政策包括(ABCDE ) A.改革各级教育体制 B.调整教育投资方向 C.刺激和增加教育投资的个人收入 D.重视发展非正规教育 E.实施适当的教育机会限额分配制度 9.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形成过程包括(ABCDE ) A.吸引外资 B.通过金融和信用机制集聚发展资金 C.投资形成实物资本 D.通过国家征税筹集资金 E.增加实际储蓄数量 10.传统农业具有以下特征(AE ) A.技术落后 B.农民虽然贫穷,但是他们的生产很有效率 C.农民对市场价格反应灵敏

发展经济学第三章

第三章 资本形成 资本形成率 资本 ?资本的概念 ?指物质资本,即由人类生产出来的一种非用于目前消费而用于扩大生产能力的耐用品。 ?资本的特征 ?是投资过程的结果,投资过程也叫做资本形成过程,投资结果即为资本形成; ?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本期和未来时期的生产能力; ?具有耐用性,因而存在磨损和折旧的问题。 资本的贡献 ?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资本形成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前提,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的先决条件,是实现工业化的物质基础 ?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贡献 ?资本投入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发展中国家要大于发达国家;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发达国家要大于发展中国家。 ?因此,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以技术进步为核心的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相对较小,而资本投入的增加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第一节 资本匮乏对经济发展的障碍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理论的提出 ?1953年,罗格纳·纳克斯(R.Nurkse),《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 ?基本观点 ?“一国穷是因为它穷”(A country is poor because it is poor)!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从供给方面看 ?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水平过低。低收本意味着人们将绝大部分收入用于生活消费,而很少用于储蓄,从而导致储蓄水平低、储蓄能力小;低储蓄能力导致资本稀缺、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引起低经济增长率,低增长率又造成了新的一轮低收入。 ?“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从需求方面看 ?发展中国家几落后,入均收入低,生活贫困。低收入意味着低消费和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导致资本形成不足; 资本形成不足造成生产规模狭小、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导致低产出和低收入水平。 ?“低收入-低购买力-投资引诱不足-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 -低收入”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政策含义 ?资本形成是打破贫困恶性循环的关键,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同时作用,进入良性循环; ?促进资本形成必须大规模增加储蓄,扩大投资,产生相互需求,扩大市场容量(资本存量、市场容量、收入、储蓄、投资)。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对该理论的批评 ?认为储蓄和投资增加就能促进经济增长、打破贫困恶性循环的观点过于乐观和简单(储蓄结构和消费习惯); ?即使有了足够的储蓄和资本形成,经济增长还受到其他许多因素的限制;?纳克斯将个人储蓄作为储蓄的唯一来源,忽略了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低估了发展中国家的储蓄能力(实则不小,如中国)。 “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理论的提出 ?1956年,纳尔逊(R.R.Nelson)发表《不发达国家的一种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一文。考察了不发达国家人均资本与人均收入增长、人口增长与人均收入增长、产出的增长与人均收入增长的关系,并综合研究了在人均收入和人口按不同速率增长的情况下人均资本的增长与资本形成问 题,从而形成了“低水平均衡陷阱”( Low-level equilibrium trap)理论。

发展经济学习题.doc

发展经济学课程作业练习题 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D ) A、经济增长是产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是人均产量的增加 B、只要经济增长了,也就意味着经济发展了 C、经济增长是由经济发展促成的 D、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2.经济发展是反映不发达国家(B ) A.经济逐步增长的过程 B.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实现现代化的过程 C.人均收入不断提高的过程机 D.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过程 3.发展中国家最主要的经济特征是(B ) A.失业 B.贫困 C.缺乏物质资木 D.辍学率高 4.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的特征中没有(D ) ? ? A.唯资本化 B.唯计划化 C.唯工业化 D.唯市场化 5.提出经济发展线性阶段理论的经济学家是(D ) A.西奥多-舒尔茨 B.阿瑟-刘易斯 C.罗森斯坦一罗丹 D.W. W.罗斯托 6.在国际依附理论中,中心与外围的关系是(A ) A.发达国家处于中心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依附地位 B.发展中国家处于中心地位,发达国家处于边缘地位 C.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处于同等地位 D.发达国家依附发展中国家 7.新增长理论将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最终源泉归结为(C ) A.持续的实物资木投资 B.人口的持续增长 C.人力资木和知识的积累 D.经济制度的变革 8.根据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一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C ) A.与储蓄率成反比,与资本一产出比成正比 B.与储蓄率成反比,与投资率成正比 C.与储蓄率成正比,与资本一产出比成反比 D.与投资率成反比,与资木一产出比成正比 9.新增长理论强调(D ) A.物质资木积累 B.技术进步是一个外生变量 C.规模收益递减 D.技术进步是一个内生变量 10.罗斯托的线性阶段经济发展理论认为:经济成长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是(B ) A.为社会起飞创造条件阶段 B.起飞阶段 C.向成熟推进阶段 D.大规模消费阶段 11.增长理论中,特别强调技术进步的内生性质,即认为技术进步由经济体系内部因素决定,并且是与经 济增长相互促进的(B ) A、哈岁德-多马模型 B、新增长理论 C、索洛新古典模型 D、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 12.刘易斯模型描述了( C ) A.传统农业部门经济的发展过程B,现代工业部门经济的发展过程 C.从传统农业部门为主]何现代工业部门为主的经济过渡过程 D.因经济结构转换使国民生产总值直线上升的过程 13.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以基尼系数衡量分配不平等的程度,即随人均收入的增加,基尼系数的数值呈现(A )。 A.倒U字型 B.正U字型 C.S型 D.直线型 14.关于生育的微观经济学表明,发展中国家生育率高于发达国家,其原因之一是(C ) A、发展中国家认为劳动力的增加可以增加产量,从而鼓励生育 B、发展中国家的孩童存活率低于发达国家 C、养存小孩的机会成木在发展中国家比在发达国家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