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药登记审查技术规范

农药登记审查技术规范

农药登记审查技术规范
农药登记审查技术规范

农药登记审查技术规范

农业部农业检定所

二零一零年六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产品化学资料审查原则

第三章毒理学资料审查原则

第四章药效资料审查原则

第五章残留资料审查原则

第六章环境影响资料审查原则

第七章标签审查原则

第八章综合审查原则

第九章续展登记审查原则

第十章相同产品认定原则

第十一章广告审查原则

附件:1、农药产品规格要求

2、几种特殊作物药效试验点数要求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统一农药登记审查标准,规范审查行为,确保农药登记审查工作科学、合理、公正、公平,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和《农药登记资料规定》等有关法规规章,结合农药登记审查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农药田间试验审批、农药临时登记、农药正式登记、农药续展登记、农药广告审查等行政许可事项的技术审查。

第三条本规范规定了农药登记审查的通用技术规范,对特殊农药应结合其实际特点并参照本技术规范进行审查。

第四条农药登记实行分专业审查,从事分析、生测、毒理、残留、环境、监督和药政的人员,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产品化学、药效、毒性、残留、环境影响、标签和综合资料的相关审查工作。

第五条农药登记权分析、药效、毒理、残留、环境影响等试验应由农业部考核确认的试验单位完成。

除《农药登记资料规定》要求必须在我国进行的试验项目外,其他项目可以使用根据我国签署的双边或多边协定确定的或登记评审委员会审议认可的境外机构出具的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为中文或英文,内容应符合我国农药登记试验的有关规定,英文报告应附加中文摘要资料。GLP试验机构出具的报告应同时附获得GLP认证的相关证明材料。

对特殊农药的有关试验,如目前尚无农业部认可的试验单位能够承检或试验单位暂时不具备试验条件,生产企业可与农业部农药检定

所商定,委托具有试验能力的单位进行。

第二章产品化学资料审查原则

第六条形式审查

(一)完整性审查

提供的产品化学资料项目应完全符合《农药登记资料规定》。(二)有效性审查

新农药应提交国家级质检报告和方法验证报告,其他类型登记农药应提交省级以上法定质量检测机构出具的质检报告和方法验证报告。产品质量报告和方法验证报告应由同一检验单位出具。

全组分分析试验应由农药部认可的全组分分析试验单位完成,同时应提交全组分试验备案表。

格项目的检验方法应优先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公认的检测方法。

第七条技术审查

(一)原药(母药)

1.有效成分识别各项数据应完整、准确。

有效成分的中文通用名称、英文通用名称、中文化学名、化学文摘(CAS)登录号、结构式参照GB4839-2009《农药中文通用名称》的规定;英文化学名称参照IUPAC名称或英国作物保护委员会(BCPC)的e-Pesticide Manual 。

国际农药分析协作委员会(CIPAC)数字代号,可登录

https://www.doczj.com/doc/5613535737.html,查询。

有效成分如异构体,则异构体的命名及其异构体比例应准确;如有效成分以酯或盐等形式存在,应明确有效成分存在的形式的具体名称。

结构式、实验式应与有效成分名称相对应。

2.有效成分纯品的物化性质

纯品的理化性质是纯度不低于98%时,该化合物所具有的理化性质。新农药有效成分理化性质应提供测定报告,但已在其它国家获得登记的新农药,其有效成分理化性质可以查询。

理化性质的测定如采用已有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方法检测的,可提交标准方法代码,不必重复标准方法中的内容,但需补充相关的试验细节。自创测定方法的,应提供完整的检查方法。

理化性质检测报告应符合试验导则或方法标准中的规定,通常包括的内容有:被试物和对照物信息、材料与方法的描述、实验现象描述、试验结果、统计方法、结果讨论与评价、结论、试验开始时间和试验完成时间、试验地点、试验单位等。

有效成分理化性质的查询,应详细说明:

a.数据来源,如文献名称、期刊的卷、期、页等;

b.与上述查询数据对应样品的纯度,来源;

c.测定方法。若采用国际或国内标准方法,应标明方法号,否

则,应提供完整的检测方法。

3.原药(母药)的物化性质

原药产品一般不能引用文献资料数据,需给出检测方法和测定结果;如采用已有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方法的,可提供标准方法代码,不必重复标准方法中的内容,但需补充相关的试验细节。自创测定方法应提供完整的检测方法。如果原药含量达到98%以上,可以引用有效成分理化性质数据。

原药理化性质检测报告的要求同有效成分理化性质。

4.控制项目及其指标

(1)有效成分含量明确有效成分的最低含量(以质量分数表示),不设分级。

有效成分含量的确定,可以参照全组分分析试验报告中的数据,以平均值减去3倍标准偏差作为含量的下限(允许申请人制定更严格的下限,如2倍标准偏差)。

若在合成过程中采用专门技术,有目的地提高了某个或某几个异构体的含量时,必须注明异构体比例关系。注意与名称相符。

(2)相关杂质含量明确相关杂质的最高含量(一质量分数表示),并说明确定最高含量的主要依据,一般以检测结果的最高值或平均值加上3倍标准偏差作为确定杂质最高含量的依据。

农药产品中应该控制的相关杂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A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有限量要求的杂质;

B属于农药有效成分,但在登记产品中作为杂质的;

C农药登记管理部门对某农药或杂质做出禁、限制规定的;

D专家审查确定应加以限量的杂质。

(3)其他添加成分含量根据实际情况对所添加的稳定剂、安全剂等,应明确其名称和含量。稳定剂和安全剂要求提供基本的理化性质及相关参数,安全剂还需要提供有关检测方法。

(4)酸度、碱度或pH范围酸度或碱度以硫酸或氢氧化钠质量分数表示,不考虑其实际存在形式。PH值范围应当规定上下限。企业根据产品的特性确定具体范围,以保持产品的稳定为原则。

(5)固体不容物规定最大允许值,以质量分数表示。应根据化合物性质选择能使有效成分完全溶解并且毒性相对较低的溶剂,如丙酮、水、乙醇。

(6)水分或加热减量规定最大允许值,以质量分数表示。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限量指标,以保持产品的稳定为原则。

5.与产品质量控制项目及其指标相对应的检测方法和方法确认

所有产品质量控制项目都应有相对应的检测方法,并要求对有效成分、相关杂质和安全剂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方法确认。

检测方法包括方法提要、原理(如化学反应方程式等)、试剂、仪器、操作条件、试液配制、测定步骤、结果计算、允许差和相关谱图等。

检测方法的确认应包括方法的线性关系、精密度、准确度、原始谱图等,对低含量(<0.01%)的控制项目及其指标还应当给出最低检出浓度。

(1)原始谱图内标法要求有标样、样品、内标物、标样+内标物、样

品+内标物等5个谱图;外标法要求有标样和样品2个谱图。谱图

应有时间轴、峰强度轴,并注明峰的名称。

(2)线性关系被试物响应的线性范围要求至少应在标明浓度的±

20%范围进行测定。至少选择3个浓度,每个浓度重复测定2次。

应提供线性方程、斜率、截距和相关系数等数据。线性相关系数(γ)应>0.99。

(3)精密度至少作5次平行样品的测定,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γ%。

数据结果的合格性应以修改的Horwits公式为依据:

RSDγ%<2(1-0.5logc)×0.67

式中c表示样品中分析物浓度,以小数计。

(4)准确度采用标准品添加方式测定,一般平均添加回收率应满足表1的要求:

表1 有效成分和杂质不同含量回收率要求表

(5)最低检出浓度(LOQ)含量低于0.01%时,需要提供检测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采用信噪比S/N=3来计算最低检测浓度。

6.控制项目及其指标确定的说明

对控制项目及其指标的制定依据和合理性做出必要的解释。

7.原药5批次全组分分析报告

全组分包括有效成分0.1%以上含量的任何杂质和0.1%以下的相关杂质。

对农药产品中的相关杂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⑴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有限量要求的杂质;

⑵属于农药有效成分,但在登记产品中作为杂质;

⑶农药登记管理部门对某农药或相关杂质做出禁、限制规定的;

⑷FAO/WHO农药标准中规定的杂质;

⑸科学推测可能存在的新相关杂质。

A.定性分析

对有效成分提供: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质谱(MS)和核磁共振谱(NMR)的试验方法、解析过程和结构式。

对杂质提供: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中至少一种定性试验方法、解析过程、结构式、和杂质名称。

反离子的鉴别:当有效成分以一种盐等形式存在时,而有效成分的鉴别方法不能鉴别其反荷离子时,应单独提供适应于其反荷离子的鉴别方法。这个方法对原药或母药尤其重要,以便于让制剂加工者确认他们使用的原材料。反荷离子的鉴别试验可以是有效成分鉴别试验的一部分。例如,反荷离子可以用熔点法,或有效成分采用红外光谱法进行鉴别时,其盐的特征谱带应满足分析要求。

B.定量分析

提供各组分的质量分数、测定方法及方法确认过程。

8.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和方法验证报告

提供符合规定的法定质量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和方法验证报告,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和方法验证报告应由同一检测机构出具。

产品质量检测报告项目应当包括产品质量控制项目中规定的所有项目。

方法验证报告包括:色谱条件的改变、仪器的改变、样品制备的改变、平行测定的所有结果、色谱图(包括标样和样品),并对方法的可行性进行评价,加盖检测单位公章。

如果涉及到异构体拆分、也应当对拆分方法进行验证,含量低于1%的母药除外。

方法验证报告主要对有效成分、相关杂质、安全剂的测定方法进行验证,对于其他项目的方法由企业自行完成相关数据,可不提供检验机构出具的方法验证报告。

9.生产工艺

应包括:

⑴原材料的名称、代码、纯度。代码可以是CAS号或供应商个规定的代码。

⑵反应方程式(包括主产物、副产物)。

⑶生产流程图。

10.包装

应包括材料、形状、尺寸、重量、运输和贮存注意事项、安全警

示、验收期等。

(二)制剂

1.有效成分的识别

具体要求同原药。

2.原药(母药)基本信息

制剂生产厂家应提供原药(母药)产品中有效成分(实际存在的形式)含量、相关杂质含量、异构体比例等。

若加工制剂使用的原因对异构体的比例有规定,在制剂中叶应做出相应的规定。

3.产品组成

制剂产品中所有组分的具体名称、含量及其在产品中的作用。对于限制性组分,如渗透剂、增效剂、安全剂等,还应当提供其想名称、结构式、基本物化性质、来源、安全性、境内外使用情况等资料。

4.加工方法描述

应描述主要设备和加工过程。加工方法的描述应充分反映出有效成分在加工过程中是否转化为其衍生物。

5.鉴别试验

如采用化学法作为鉴别试验方法,应提供知识2中鉴别方法。

异构体的鉴别应与所用原因或母药相对应。

反离子的鉴别:当有效成分以某种盐的形式存在,而不同的盐活性又有明显差异时,有效成分的鉴别方法应能鉴别盐的种类。

《农药登记资料规定》中规定“对有效成分含量低于1%的卫生

用药,在对产品有效成分的鉴别试验(包括异构体的鉴别)做出说明的情况下,可以不提供相应的异构体拆分方法”。根据上述规定,企业可以不提供制剂异构体拆分方法及方法验证报告,但提交的资料中应包含下列内容:

(1)当产品中有效成分含量是某一特定异构体的含量时,有效成分含量应当是总含量乘以所使用原药中有效异构体比例系数。

(2)当有效成分由一个以上异构体按不同比例组成时,应规定总含量,及不同异构体所占的比例。

(3)鉴别试验中,应说明原药中异构体的比例范围,及原药异构体的拆分方法和色谱图。

6.理化性质

此项数据不能查询,需要提供该产品理化性质的测定结果和检测方法。

制剂理化性质检测报告要求同有效成分理化性质。

不同剂型的农药产品,至少应提交以下理化性质资料。

⑴气雾剂:药液外观、药液密度、产品可燃性(资料中明确标明为易燃易爆产品的除外)、产品腐蚀性、产品爆炸性(资料中明确该产品包装为压力容器,注明相关注意事项,并提交推进剂的爆炸性数据范围等资料的产品除外);

⑵蚊香、蝇香、电热蚊香片:外观、可燃性(以自然温度表示);

⑶电热蚊香液:外观、密度、粘度、闪点、腐蚀性、爆炸性;

⑷饵剂:外观、可燃性(可根据产品组成加以说明);

⑸防霉防蛀剂:对二氯苯、樟脑需提交外观、密度、其他理化性质可引用原药的理化性质资料;

⑹花露水、趋避剂、涂抹剂:外观、密度、粘度、闪点、腐蚀性、爆炸性;

⑺烟剂:外观、密度或堆密度、可燃性;

⑻粉剂、颗粒剂:外观、密度或堆密度、可燃性、爆炸性、腐蚀性;

⑼乳油、微乳剂、可溶液剂:外观、密度、闪点、爆炸性、腐蚀性;

⑽可湿性粉剂、可溶粉剂、可溶粒剂、可溶片剂、水分散粒剂、可分散片剂:外观、密度或堆密度、可燃性、爆炸性、腐蚀性;

⑾悬浮剂、悬浮种衣剂、悬乳剂、水乳剂、微囊悬浮剂:外观、密度、粘度、闪点、爆炸性、腐蚀性;

⑿可分散油悬浮剂:外观、密度、粘度、爆炸性、腐蚀性;

⒀水剂:外观、密度、闪点、爆炸性、腐蚀性;

⒁油剂、超低容量液剂:外观、密度、粘度、闪点、爆炸性、腐蚀性。

7.产品质量控制项目

(1)有效成分含量(包括异构体比例)

有效成分由多种存在形式(例如盐或酯)的,除标明有效成分母体含量外,还应当标明制剂中其衍生物的含量。

有效成分含量一般以质量分数表示,并按表2的要求规定有效成

分含量的允许波动范围。

表2 产品中有效成分含量范围要求

注意事项:

a.如液体制剂产品以质量浓度(g/L)表示有效成分含量,同时要注

明有效成分质量分数(%)。

b.电热蚊香片的含量通常以mg/片表示,它的含量限量允许波动范

围,先折算成质量分数,然后从表2中选择适当的对应值。

c.对有效成分质量≤2.5%的气雾剂或≤2.5mg/片的电热蚊香片产

品,允许波动范围是有效成分含量的±25%。

d.对盘香产品,其有效成分含量范围,应当不高于标明值的40%,不

低于标明值的20%。

e.特殊产品可以参照表2,制定有效成分含量范围要求。

f.对气雾剂产品,应当提交抛射剂(不能将氯氟化碳类物质作为抛

射剂)的名称及含量等资料,但不必再产品质量控制项目中作出规定。

g.对应含一种或几种不同生物活性同分异构体的产品,应根据异构

体的名称,在控制指标中规定相应异构体的含量,或规定总酯含量,同时规定相应异构体比例。

h.允许波动范围涉及到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也考虑了生产、取样和

分析中存在的误差,但不包括特殊情况下要求的超量。如果制剂加工时需要有一个超量来补偿贮存中的分解量,可以偏离表中给出的上限,但在资料中,应说明这一超量的合理性。

(2)相关杂质含量同原药产品化学资料审查原则。对农药产品中的相关杂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a.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有限量要求的杂质;

b.属于农药有效成分,但在登记产品中作为杂质的,应对该杂质进行限量规定和检测;

c.农药登记管理部门对某农药或相关杂质做出禁、限制规定的,应按规定要求执行;

d.专家审查确认应加以限量的杂质。

(3)其他限制性组分同原药产品化学资料审查原则。

(4)其他与剂型相关的控制项目详见附件1.附件1中未列出的剂型,可参照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规格要求。创新剂型的控制项目可根据有效成分的特点、施用方法、安

全性等因素制定相关的控制项目。

(5)贮存稳定性

包括低温稳定性(适用于液体制剂)、热贮稳定性(适用于固体、液体制剂)、冻融稳定性(适用于微胶囊制剂)。

a.低温稳定性:测定方法应执行国家标准(GB/T19137-2003),并给

出低温稳定性合格的判断依据。如在农药产品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b.热贮稳定性:测定方法执行国家标准(GB/T19136-2003),并给出

热贮稳定性合格的判断依据。一般热贮稳定性有效成分分解率不大于5%,有机磷产品人热贮分解率不大于10%,卫生用农药的分解率不大于10%,热贮后相关杂质的含量应符合产品规格要求。如在农药产品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c.冻融稳定性:微胶囊悬浮剂的冻融过程,可能导致无法预料的、

不可逆的反应,包括无法控制的有效成分结晶所引起的胶囊的失效。因此该制剂是否具体抵御反复的结冻和融化过程的能力,是应该考虑的一项重要的性质。除非另有协议,结冻和融化稳定性试验应在室温、(20±2)℃和(-10±2)℃之间做4个循环,每个循环为结冻18小时,融化6小时。

8与质量控制项目及其指标相对应的检测方法和方法确认

所有产品质量控制项目都应有对应的检测方法,并要求对有效成分、相关杂质、安全剂、渗透剂和增效剂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方法确认。检测方法应包括方法提要、原理(如化学反应方程式等)、试剂、仪

器、操作条件、试液配制、测定步骤、结果计算、允许差和相关谱图等。

检测方法的确认应包括方法的线性关系、精美度、准确度、原始谱图等,对含量(<0.01%)的控制项目及其指标还应当给出最低检测浓度。具体要求同原药。

9.质量控制项目及其指标确定的说明

对控制项目及其指标的制定依据和合理性做出必要的解释。

10产品质量检测与测定方法验证报告

同原药审查要求。

11.包装、运输和贮存注意事项、安全警示、有效期等

农药产品有效期审查应遵循以下原则:

⑴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国农药生产和使用的实际情况,原则上有效期为两年,最多不超过三年。

⑵对已制定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产品,对有效期的要求从其规定。

⑶申请有效期为三年的产品,应提交三年常贮存稳定性试验报告,并经相关处室审批通过。常温贮存稳定性试验报告的内容、产品保质期质量要求以及审查标准应符合《农药常温贮存稳定性试验通则》(NY/T1724-2007)的规定。

⑷当企业对某些特殊产品欲规定三年以上的有效期时,企业应提交相应周期的常温贮存稳定性试验报告,由我所组织专家综合审查并做出

决定。

12.常温贮存报告

常温贮存稳定性试验应执行《农药常温贮存稳定性试验通则》(NY/T1427-2007)的规定。对某些已知比较稳定的有效成分,可提供0和24个月两个时间点的检测数据。

产品有效期审查的基本要求:

(1)有效成分分解率不大于10%,但分解率大于5%时,应提交分解产物的资料。

(2)相关杂质含量符合标准规定。

(3)样品的主要质量控制指标和贮前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

(4)包装材料耐制剂腐蚀。

13.30℃贮存18周稳定性试验报告(仅限于质量无明显差异的相同产品)

取3批次正常生产的原包装产品进行试验。在贮存过程中应于贮存初始和贮存结束2个时间点对样品进行检测。

试验报告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外观、有效成分含量及分解率、相关杂质含量、分解产物含量(当有效成分分解率大于5%时)和制剂的主要质量控制指标(参见NY/T1427-2007附录),观察包装物是否变形、渗漏和其他被腐蚀现象,并提交1批次原始记录及原始谱图(包括标样和样品)的复印件。

产品有效期审查的基本要求同常温贮存报告。

第八条专业审查结论

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对产品化学资料进行评价,并给出产品化学资料是否符合登记要求的结论:

1.产品化学资料是否齐全;

2.产品质量控制指标是否合理;

3.分析方法是否可行;

4.质检报告和方法验证报告是否符合要求;

5.剂型是否合理,产品组成是否符合该剂型的要求。

第三章毒理学资料审查原则

第九条形式审查

(一)完整性审查

根据产品申报的登记阶段和登记类别,对照资料要求,检查毒理学试验资料项目是否齐全。

(二)有效性审查

1.毒理试验单位应在农业部920号公告公布的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单位名单中。

2.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单位资质分A/B/C三级,不同资质级别试验单位可承担的试验项目范围不同,试验单位在其资质范围内完成的试验报告才予认可。

3.试验单位在2008年8月1号以后承接的毒理试验,报告封面上应注明协议备案号。

第十条技术审查

(一)试验规范性审查

审查试验的设计、方法、观察和检查指标已经结果处理等是否原则上符合《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15670)的要求,不得出现可能影响试验评价的偏差或信息缺失。

(二)判定产品毒性级别

1.农药产品的毒性级别根据急性经口、经皮和吸入毒性试验的LD50或LC50来判定。三项试验所用试验动物一般应为大鼠。

2.每项试验中应分别对雌、雄性动物分别判定毒性级别(见表3)。当农药对两种性别的实验动物毒性级别不一致时,按毒性级别高的计。

表3 农药毒性分级标准

3.当根据不同试验判定的毒性级别不同时,取最高级别作为该产品的毒性级别。

注:急性吸入毒性试验中,当受试物浓度已达最大可能达到的浓度时,仍无动物死亡,则此试验结果可不作为判定毒性级别的主要依据。

农药管理条例新修订

农药管理条例新修订 为了加强对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监督管理,保证农药质量,保护农业、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维护人畜安全,制定农药管理条例。下文是农药管理条例最新消息,欢迎阅读! 2017年2月8日,《农药管理条例》经过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这是中国农业的一大盛事,农药行业的一件大事,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就要颁布实施。可以预期,随着新修订条例的颁布实施,我国 农药行业将迎来又一个春天,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 态环境安全将得到保障,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 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将得到执行,《农药生产许可》《农药登记许可》《农药试验单位许可》《农药经营许可》将实施。农药将与人 药一样,生产、登记、经营、使用全程化实行一体化由农业部门管理,做到农药全生命周期可追溯。 据了解,即将新颁布的《农药管理条例》对农药管理制度、登记制度、生产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假冒伪劣农药定义、农药的 使用回收以及违法惩处等进行了重大修订。按照上报国务院的版本,修订重点有如下内容(实施以颁布的《农药管理条例》版本为准): 1.改革农药管理体制:一件事情一个部门管。强化农业部门监管手段(第41条)进入农药生产、经营、使用场所实施现场检查;对生产、经营、使用的农药实施抽查检测;向有关人员调查了解有关情况;查阅、复制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查封、扣押违法生产、经营、使用的总要,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使用农药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查封违法生产、经营、使用农药的场所。 2.明确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经营者应当对其生产、经营的农药的安全性、有效性负责,自觉接受政府监管和 社会监督;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经营者应当加强行业自律,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农药管理条例2017 2017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全文

农药管理条例2017 2017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全文 国务院2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持续为实体经济减负;部署深化建筑业“放管服”改革,推动产业升级发展;确定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政策措施,夯实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基础;通过《农药管理条例》。那么,最新版的2017农药管理条例内容是什么?下面小编整理的2017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全文,一起来看看吧。2017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全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监督管理,保证农药质量,保护农业、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维护人畜安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期制剂。 前款农药包括用于不同目的、场所的下列各类: 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鼠、软体动物等有害生物的; 预防、消灭或者控制仓储病、虫、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 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 用于农业、林业产品防腐或者保鲜的; 预防、消灭或者控制蚊、蝇、蜚蠊、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 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河流堤坝、铁路、机场、建筑物和其他场所的有害生物的。 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和使用农药的,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国家鼓励和支持研制、生产和使用安全、高效、经济的农药。 第五条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农药登记和农药监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协助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登记,并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化学工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国农药生产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监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化学工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药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农药登记 第六条国家实行农药登记制度。 生产农药和进口农药,必须进行登记。 第七条国内首次生产的农药和首次进口的农药的登记,按照下列三个阶段进行: 田间试验阶段:申请登记的农药,由其研制者提出田间试验申请,经批准,方可进行田间试验;田间试验阶段的农药不得销售。 临时登记阶段:田间试验后,需要进行田间试验示范、试销的农药以及在特殊情况下需要使用的农药,由其生产者申请临时登记,经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发给农药临时登记证后,方可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田间试验示范、试销。 正式登记阶段:经田间试验示范、试销可以作为正式商品流通的农药,由其生产者申请正式登记,经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发给农药登记证后,方可生产、销售。 农药登记证和农药临时登记证应当规定登记有效期限;登记有效期限届满,需要继续生

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 规范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农药登记试验管理,规范农药登记试验行为,确保农药登记试验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和真实性,保证农药登记评审工作的科学、有效,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为申请农药登记提供数据而进行的试验,包括产品化学、药效、毒理学、残留和环境影响等试验。 第三条农药登记试验单位开展农药登记试验应当遵循本规范。 第二章组织和人员 第四条农药登记试验单位(以下简称“试验单位”)应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配备试验单位负责人、试验项目负责人(试验技术负责人)、质量保证人员、试验人员、档案管理员、样品管理员等。 第五条试验单位负责人应当为法定代表人或者取得法人授权的人员,主要职责包括以下方面: (一)全面负责试验单位的建设和组织管理,确保试验单位能够履行本规范; (二)配备相应的设施、仪器设备、材料和人员,确保项目及时正常开展; (三)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档案管理,留存每位工作人员的任职资格、培训情况、经历和工作职责的记录; (四)明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加强业务培训;

(五)组织制修订标准操作规程,保存所有版本及修订记录,确保按最新版本执行; (六)设立质量保证部门,任命质量保证人员,并确保其履行职责; (七)制定并及时更新试验主计划表,掌握各试验项目的进展,每个试验项目启动前任命试验项目负责人,在多场所试验中根据需要任命试验分项负责人; (八)确保试验项目负责人、试验分项负责人、质量保证人员和试验人员之间信息交流通畅; (九)监督试验项目负责人书面批准试验计划,并提供给质量保证人员; (十)建立计算机系统,并按照本规范要求进行系统验证、运转和维护; (十一)提供良好的安全防护措施; (十二)与委托方签订委托协议或合同,明确试验计划、完成期限等,及时将协议或合同、样品封样编号及产品名称、试验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预计启动和完成日期、试验地点等信息上传至农业部规定的农药管理信息平台。 第六条试验项目负责人应当对试验全过程和最终试验报告负责,主要职责包括以下方面: (一)批准试验计划,确保试验计划满足委托方的技术要求;核查试验条件,确保满足试验要求; (二)及时向质量保证人员提交试验计划副本,在试验过程中与质量保证人员保持有效沟通; (三)确保试验人员可随时获取试验计划,并按照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或试验准则开展试验,确保安全防护措施执行到位;

[2017农药管理条例全文和实施办法规定]农药管理条例2017

[2017农药管理条例全文和实施办法规定]农药管理条例2017 最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是为了加强对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监督管理,保证农药质量,保护农业、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维护人畜安全而制定的法规,那么,2017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规定内容有什么变化?下面小编整理的2017农药管理条例全文,一起来看看吧。2017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规定全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监督管理,保证农药质量,保护农业、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维护人畜安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期制剂。 前款农药包括用于不同目的、场所的下列各类: 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鼠、软体动物等有害生物的; 预防、消灭或者控制仓储病、虫、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 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 用于农业、林业产品防腐或者保鲜的; 预防、消灭或者控制蚊、蝇、蜚蠊、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 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河流堤坝、铁路、机场、建筑物和其他场所的有害生物的。 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和使用农药的,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国家鼓励和支持研制、生产和使用安全、高效、经济的农药。 第五条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农药登记和农药监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协助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登记,并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化学工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国农药生产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监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化学工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药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农药登记 第六条国家实行农药登记制度。 生产农药和进口农药,必须进行登记。 第七条国内首次生产的农药和首次进口的农药的登记,按照下列三个阶段进行: 田间试验阶段:申请登记的农药,由其研制者提出田间试验申请,经批准,方可进行田间试验;田间试验阶段的农药不得销售。 临时登记阶段:田间试验后,需要进行田间试验示范、试销的农药以及在特殊情况下需要使用的农药,由其生产者申请临时登记,经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发给农药临时登记证后,方可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田间试验示范、试销。 正式登记阶段:经田间试验示范、试销可以作为正式商品流通的农药,由其生产者申请正式登记,经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发给农药登记证后,方可生产、销售。 农药登记证和农药临时登记证应当规定登记有效期限;登记有效期限届满,需要继续生产或者继续向中国出售农药产品的,应当在登记有效期限届满前申请续展登记;

农药登记管理办法【最新版】

农药登记管理办法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三章申请与受理 第四章审查与决定 第五章变更与延续 第六章风险监测与评价 第七章监督管理 第八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农药登记行为,加强农药登记管理,保证农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使用的农药,应当取得农药登记。 未依法取得农药登记证的农药,按照假农药处理。 第三条农业部负责全国农药登记管理工作,组织成立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制定农药登记评审规则。 农业部所属的负责农药检定工作的机构负责全国农药登记具体工作。 第四条省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农业部门)负责受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登记申请,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查,提出初审意见。 省级农业部门负责农药检定工作的机构(以下简称省级农药检定机构)协助做好农药登记具体工作。

第五条农药登记应当遵循科学、公平、公正、高效和便民的原则。 第六条鼓励和支持登记安全、高效、经济的农药,加快淘汰对农业、林业、人畜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等风险高的农药。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七条农药名称应当使用农药的中文通用名称或者简化中文通用名称,植物源农药名称可以用植物名称加提取物表示。直接使用的卫生用农药的名称用功能描述词语加剂型表示。 第八条农药有效成分含量、剂型的设定应当符合提高质量、保护环境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制剂产品的配方应当科学、合理、方便使用。相同有效成分和剂型的单制剂产品,含量梯度不超过三个。混配制剂的有效成分不超过两种,除草剂、种子处理剂、信息素等有效成分不超过三种。有效成分和剂型相同的混配制剂,配比不超过三个,相同配比的总含量梯度不超过三个。不经稀释或者分散直接使用的低有效成分含量农药单独分类。有关具体要求,由农业部另行制定。

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办法

---------------------------------------------------------------范文最新推荐------------------------------------------------------ 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办法 《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办法》已经农业部2018年第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8月1日起施行。这是小编提供的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办法,欢迎阅读。 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证农药登记试验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和真实性,加强农药登记试验管理,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申请农药登记的,应当按照本办法进行登记试验。 开展农药登记试验的,申请人应当报试验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农业部门)备案;新农药的登记试验,还应当经农业部审查批准。 第三条农业部负责新农药登记试验审批、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认定及登记试验的监督管理,具体工作由农业部所属的负责农药检定工作的机构承担。 省级农业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农药登记试验备案及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具体工作由省级农业部门所属的负责农药检定工作的机构承担。 第四条省级农业部门应当加强农药登记试验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及时将登记试验备案及登记试验监督管理信息上传至农业部规定的 1 / 22

农药管理信息平台。 第二章试验单位认定 第五条申请承担农药登记试验的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或经法人授权同意申请并承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二)具有与申请承担登记试验范围相匹配的试验场所、环境设施条件、试验设施和仪器设备、样品及档案保存设施等; (三)具有与其确立了合法劳动或者录用关系,且与其所申请承担登记试验范围相适应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 (四)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配备机构负责人、质量保证部门负责人、试验项目负责人、档案管理员、样品管理员和相应的试验与工作人员等; (五)符合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 (六)有完成申请试验范围相关的试验经历,并按照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运行六个月以上; (七)农业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申请承担农药登记试验的机构应当向农业部提交以下资料: (一)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考核认定申请书; (二)法人资格证明复印件,或者法人授权书; (三)组织机构设置与职责; (四)试验机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标准操作规程)清单;

农药登记管理办法

2017年第3号 《农药登记管理办法》已经农业部2017年第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8月1日起施行。 2017年06月21日 农药登记管理办法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三章申请与受理 ?第四章审查与决定 ?第五章变更与延续 ?第六章风险监测与评价 ?第七章监督管理 ?第八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X农药登记行为,加强农药登记管理,保证农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XX国境内生产、经营、使用的农药,应当取得农药登记。 未依法取得农药登记证的农药,按照假农药处理。 第三条

农业部负责全国农药登记管理工作,组织成立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制定农药登记评审规则。 农业部所属的负责农药检定工作的机构负责全国农药登记具体工作。 第四条 省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农业部门)负责受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登记申请,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查,提出初审意见。 省级农业部门负责农药检定工作的机构(以下简称省级农药检定机构)协助做好农药登记具体工作。 第五条 农药登记应当遵循科学、公平、公正、高效和便民的原则。 第六条 鼓励和支持登记安全、高效、经济的农药,加快淘汰对农业、林业、人畜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等风险高的农药。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七条 农药名称应当使用农药的中文通用名称或者简化中文通用名称,植物源农药名称可以用植物名称加提取物表示。直接使用的卫生用农药的名称用功能描述词语加剂型表示。 第八条 农药有效成分含量、剂型的设定应当符合提高质量、保护环境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制剂产品的配方应当科学、合理、方便使用。相同有效成分和剂型的单制剂产品,含量梯度不超过三个。混配制剂的有效成分不超过两种,除草剂、种子处理剂、信息素等有效成分不超过三种。有效成分和剂型相同的混配制剂,配比不超过三个,相同配比的总含量梯度不超过三个。不经稀释或者分散直接使用的低有效成分含量农药单独分类。有关具体要求,由农业部另行制定。 第九条 农业部根据农药助剂的毒性和危害性,适时公布和调整禁用、限用助剂及限量。 使用时需要添加指定助剂的,申请农药登记时,应当提交相应的试验资料。 第十条

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附件6 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农药登记试验管理,规范农药登记试验行为,确保农药登记试验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和真实性,保证农药登记评审工作的科学、有效,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为农药登记提供数据而进行的产品化学、药效、残留、毒理和环境影响等试验。 第三条农药登记试验全过程,包括人员、设施、设备、材料、试验设计、质量保证、记录和报告等应遵从本规范。 第二章组织和人员 第四条承担农药登记试验的机构(以下简称试验机构)应具有明晰的组织体系架构,至少应包括试验机构管理者、质量保证部门、试验项目负责人(多场所试验的主要研究者)、试验人员、档案管理员、样品管理员等。 第五条试验机构管理者应为法定代表人或者取得法人授权,主要职责包括以下方面:

(一)确保试验机构具有履行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以下简称质量管理规范)的声明。 (二)确保配备足够数量人员以及相应的设施、设备和材 料,保证试验项目及时正常地进行。 (三)确保留存每位专业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培训情况、 经历和工作职责的记录。 (四)确保每位工作人员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责,接受必要 的岗位培训。 (五)确保建立适当的、可行的标准操作规程,所有标准 操作规程都得到批准和执行。 (六)确保设立质量保证部门,任命专职人员,并保证其 依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履行职责。 (七)确保在每项试验项目启动前,任命试验项目负责人。 (八)确保在多场所试验中,根据需要任命主要研究者。 (九)确保多场所试验中试验项目负责人、主要研究者、 质量保证人员和试验人员之间信息交流通畅。 (十)确保试验项目负责人书面批准试验计划。 (十一)确保质量保证人员可以获取试验项目负责人批准的试验计划。 (十二)确保保存所有标准操作规程历史卷宗。 (十三)确保指定专人负责档案管理。 (十四)确保主计划表及时更新与管理。 (十五)确保机构的供应满足相应登记试验的需要。 (十六)确保被试物、对照物和试验样品标示明确。

2019新农药管理条例

2019 新农药管理条例 肥料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属于违法行为 根据 2019 年新出台的《农药管理条例》指出,植物生长调节剂属农药管理的范畴,依 法施行农药登记管理制度,凡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必须进行农药登记。 肥料为什么添加调节剂违法?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假农药: (一)以非农药冒充农药; (二)以此种农药冒充他种农药; (三)农药所含有效成分种类与农药的标签、说明书标注的有效成分不符。 禁用的农药,未依法取得农药登记证而生产、进口的农药,以及未附具标签的农药,按照 假农药处理。 只要肥料里面添加了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该产品就属于农药,应该按照农药进行登记、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管。未办理农药登记证的,即属于未依法取得农药登 记证而生产的农药。 新的农药管理条例是对假农药如何处罚的? 第五十二条未取得农药生产许可证生产农药或者生产假农药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 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的产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的工具、 设备、原材料等,违法生产的产品货值金额不足 1 万元的,并处 5 万元以上 10 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 1 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 10 倍以上 20 倍以下罚款,由发证机关吊销农药生产许可证和相应的农药登记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 5 万元以上的行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犯罪行为是生产、销售行为。

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办法

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办法 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证农药登记试验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和真实性,加强农药登记试验管理,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申请农药登记的,应当按照本办法进行登记试验。 开展农药登记试验的,申请人应当报试验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农业部门)备案;新农药的登记试验,还应当经农业部审查批准。 第三条农业部负责新农药登记试验审批、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认定及登记试验的监督管理,具体工作由农业部所属的负责农药检定工作的机构承担。 省级农业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农药登记试验备案及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具体工作由省级农业部门所属的负责农药检定工作的机构承担。 第四条省级农业部门应当加强农药登记试验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及时将登记试验备案及登记试验监督管理信息上传至农业部规定的农药管理信息平台。 第二章试验单位认定 第五条申请承担农药登记试验的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或经法人授权同意申请并承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二)具有与申请承担登记试验范围相匹配的试验场所、环境设施条件、试验设施和仪器设备、样品及档案保存设施等; (三)具有与其确立了合法劳动或者录用关系,且与其所申请承担登记试验范围相适应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 (四)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配备机构负责人、质量保证部门负责人、试验项目负责人、档案管理员、样品管理员和相应的试验与工作人员等; (五)符合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 (六)有完成申请试验范围相关的试验经历,并按照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运行六个月以上; (七)农业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申请承担农药登记试验的机构应当向农业部提交以下资料: (一)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考核认定申请书; (二)法人资格证明复印件,或者法人授权书; (三)组织机构设置与职责; (四)试验机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标准操作规程)清单; (五)试验场所、试验设施、实验室等证明材料以及仪器设备清单; (六)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名单及相关证明材料; (七)按照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要求运行情况的说明,典型试验报告及其相关原始记录复印件。 申请资料应当同时提交纸质文件和电子文档。 第七条农业部对申请人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查,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

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单位管理办法

附件: 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单位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做好农药登记管理工作,保证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农药登记资料要求》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是为评价农药毒理学安全性而进行的试验(详见附件1)。 第三条农业部农药检定所负责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单位考核、委托和管理的具体工作。 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方可承担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具备A级资质的单位可以承担附件1中全部试验,具备B级资质的单位可以承担附件1中第一、二部分试验,具备C级资质的单位只能承担附件1中第一部分试验。 第二章申请与受理 第四条具备下列条件的试验机构可以自愿向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申请承担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得到独立法人的授权,具备承担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工作条件的科研和教学等单位。 (二)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单位的实验室应符合《农药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良好实验室规范》(NY/T 718)的相关要求。 (三)申请承担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的单位技术人员应熟悉《农

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 15670)。 第五条申请承担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的单位应提交下列资料:(一)单位概况和实验室基本情况; (二)实验设施; (三)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及主要试验人员情况,包括职称、学历、专业、培训情况、工作能力和简历等; (四)动物使用和动物实验室合格证书; (五)相关仪器设备清单及使用情况; (六)近五年相关工作总结和典型试验报告; (七)管理制度及其它参考资料; (八)自身诚信情况申明。 第六条农业部农药检定所负责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单位申请资料的受理和初审。对资料齐全的,组织专家考核组进行技术考核(包括资料审查和现场评审)。对资料不全或不具备申请条件的,退回申请,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第三章考核 第七条农业部农药检定所聘请相关领域有资质的技术人员建立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单位考核专家库。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根据考核领域从专家库中抽取专家组成考核组进行技术考核,与被考核机构有利害关系的考核人员应当回避。 第八条技术考核按照组织机构、人员、设施、仪器设备和试验系统、质量管理、试验工作等内容分为若干单项,分项打分。考核合

农药管理条例2017全文

农药管理条例 (1997年5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16号发布根据2001年11月2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农药管理条例〉的决定》修订2017年2月8 日国务院第16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农药管理,保证农药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畜安全,保护农业、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鼠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前款规定的农药包括用于不同目的、场所的下列各类: (一)预防、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包括昆虫、蜱、螨)、草、鼠、软体动物和其他有害生物; (二)预防、控制仓储以及加工场所的病、虫、鼠和其他有害生物; (三)调节植物、昆虫生长; (四)农业、林业产品防腐或者保鲜; (五)预防、控制蚊、蝇、蜚蠊、鼠和其他有害生物; (六)预防、控制危害河流堤坝、铁路、码头、机场、建筑物和其他场所的有害生物。 第三条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药监督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农药监督管理经费列入本级政府预算,保障农药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五条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经营者应当对其生产、经营的农药的安全性、有效性负责,自觉接受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 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经营者应当加强行业自律,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专项方案专家论证审查表

专项方案专家论证审查表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审批表

欣光·万州名车广场地下车库工程 深 基 坑 开 挖 支 护 施 工 专 项 方 案 施工单位:重庆渝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二0一一年十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一)工程简介 (1) (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 (三)工程特点 (5) (四)施工要求 (5) (五)技术保证条件 (5) 二、编制依据 (6) 三、施工计划 (7) (一)施工进度计划 (7) (二)工程主要材料供应及进场计划 (7) (三)施工机械设备配备及进场计划 (7) (四)劳动力计划 (8) 四、施工程序及施工段划分 (8) (一)施工工艺流程 (8) (二)施工段划分 (9) 五、地下室施工方法 (9) (一)施工用临时截排水沟设置 (9) (二)抗滑桩施工方法 (9) (三)地下室基坑放坡施工方法 (12) (四)土钉墙及放坡挂网喷浆施工及技术要求 (14) 六、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6) 七、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6)

(一)施工安全生产目标 (16) (二)安全生产组织机构 (17) (三)主要管理人员安全职责 (17) (四)安全设施设置 (19) (五)对高压电源电杆的保护措施 (22) 八、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2) (一)文明施工目标 (22) (二)文明施工组织机构 (22) (三)文明施工措施 (22) 九、施工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24) (一)应急救援预案区域范围 (24) (二)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依据 (24) (三)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原则 (24) (四)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机构及分工职责 (24) (五)应急设备及药品配备 (27) (六)个体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28) (七)各类事故的处理程序和抢险措施 (31) (八)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33) 十、施工监测 (33) (一)施工监测控制内容 (33) (二)主要监测内容及监测频 (34) (三)监测方法 (34) (四)施工监测要求 (35)

农药登记资料要求内容

农药登记资料要求 第一章总则 1.1 为科学评价申请登记的农药产品,规范农药登记申请资料,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和《农药登记管理办法》,制定本要求。 1.2 农药登记申请资料包括登记试验资料及评估报告、农药产品质量标准及其检测方法、标签和说明书样张、综述报告、与登记相关的其他证明文件、产品安全数据单、申请表、申请人证明文件、申请人声明、参考文献等。 申请资料引用的文献或者数据应当注明著作名称、刊物名称及卷、期、页等;未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应当提供资料所有者许可使用的证明文件。外文资料应当按照要求提供中文译本。 1.3 登记试验资料包括产品化学、毒理学、药效、残留和环境影响等试验报告及评估报告。因安全性、稳定性等原因在使用时添加指定助剂的农药产品,应当提交添加该助剂的农药样品完成的登记试验资料。 本要求第三章至第七章明确了化学农药、生物化学农药、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卫生用农药的登记试验资料要求。 1.4 农药原药(母药)、制剂、卫生用农药、杀鼠剂、登记变更和用于特色小宗作物的农药等登记资料要求见附件1?6。

药效试验区域选择应当符合附件7的有关规定。残留试验的作物分类和试验点数应当符合附件8和附件9的有关规定。 1.5申请人应提供1份纸质文件原件,按附件中的资料分类和项目排序,编排目录和页码,中文字号不小于宋体4号字,英文字号不 小于11号,用A4纸以单册或分册装订。同时提交电子文档,电子文档应当与纸质文件的内容一致。 1.6申请新农药登记,应提供有效成分标准品2克,主要代谢物和相关杂质标准品0.5克,原药(母药)样品100克(毫升),制剂样品250克(毫升)。 1.7申请相同农药登记应进行相同农药认定,相同农药认定规范见附件10。 1.8农药名称应当使用中文通用名或简化通用名,不得使用商品名称。新农药登记应当提供有效成分中文通用名称命名依据。农药名称命名原则见附件11。 1.9农药产品有效成分含量和剂型的设定应当符合提高产品质量、保护环境、方便质量检测和有效使用的原则。农药产品有效成分含量设定原则见附件12 ;农药制剂不同剂型产品质量规格及其理化性质项目见附件13。国家标准中未规定的剂型,应当提交剂型确定依据或说明。 1.10农药产品毒性按急性毒性分级,农药产品毒性分级标准见附 件14。 1.11本要求未涉及的特殊情形,按照《农药登记管理办法》第二

如何做好田间农药登记试验

贵州省全省农药管理工作会交流材料 余庆县如何做好农药田间小区登记试验工作总结 (余庆县植保植检站) 农药田间小区药效登记试验,是对农药产品特性、应用技术、药害及药效进行观察和记载,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农药的登记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农药田间小区登记试验报告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是做好农药登记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和重要保证。农药田间小区登记试验是农业部药检所对生产厂家进行农药登记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其进行登记提供依据,是确保广大消费者安全使用农药的前提和保证。如何做好农药登记试验,结合我站多年来工作经验,就农药田间小区登记试验中常见的技术问题,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供同行参考。 一、了解当地病虫发生情况和试验田基本情况,是做好农药登记试验的基础 1、了解当地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种植面积,种植区域,能否达到做试验的要求。 2、了解当地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为害情况,要求做到了解发生为害种类,发生种类的发生规律,防治适期,防治指标,分布区域,为害情况。 3、了解试验田的田间肥力情况,⑴根据试验田的地形,如试验田的面坎面的肥力比后坎面的肥力高,做小区时处理与面坎平行,重复与面坎垂直;⑵根据田间作物的长势确定田间小区的分布,做到重复内小区间作物长势基本一致;⑶作物播种前撒播油菜等小粒种子植物,根据长势了解田间肥力情况;⑷根据上季作物的田间长势情况了解肥力情况。 二、拟定试验实施方案,是做好农药田间小区试验的前题和保障 在接到省站下达的农药登记试验后,根据协议书试验对象和要求,认真学习《农药田间试验准则》中的相关内容,根据《农药田间试验准则》的要求拟定农药试验的具体实施方案,为农药登记试验提供了保证。拟定试验方案时结合当地作物的生长情况,根据防治对象的发生情况和特点,明确防治适期 三、签定试验协议,明确奖惩,是做好农药登记试验的关健 每个试验实行负责制,由一个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牵头负责,实行经费包干,签定试验协议书,责任到人,明确奖惩,对不能完成试验的,每个试验惩试验负责人200元,其参加它人员100元,确保了试验的顺利完成。

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办法

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办法 索 引 号:QH200-2036-2018-00014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常年公开 发布日期:2018-03-02 分 类:行政公文与政策解读 成文时间:2018-03-02 地 区:光山县 单 位:光山县农业农村局 公文号: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保证农药登记试验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和真实性,加强农药登记试验管理,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申请农药登记的,应当按照本办法进行登记试验。开展农药登记试验的,申请人应当报试验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农业部门)备案;新农药的登记试验,还应当经农业部审查批准。第三条 农业部负责新农药登记试验审批、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认定及登记试验的监督管理,具体工作由农业部所属的负责农药检定工作的机构承担。省级农业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农药登记试验备案及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具体工作由省级农业部门所属的负责农药检定工作的机构承担。第四条 省级农业部门应当加强农药登记试验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及时将登记试验备案及登记试验监督管理信息上传至农业部规定的农药管理信息平台。第二章 试验单位认定第五条 申请承担农药登记试验的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或者经法人授权同意申请并承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二)具有与申请承担登记试验范围相匹配的试验场所、环境设施条件、试验设施和仪器设备、样品及档案保存设施等;(三)具有与其确立了合法劳动或者录用关系,且与其所申请承担登记试验范围相适应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四)建立完善的

组织管理体系,配备机构负责人、质量保证部门负责人、试验项目负责人、档案管理员、样品管理员和相应的试验与工作人员等;(五)符合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六)有完成申请试验范围相关的试验经历,并按照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运行六个月以上;(七)农业部规定的其他条件。第六条 申请承担农药登记试验的机构应当向农业部提交以下资料:(一)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考核认定申请书;(二)法人资格证明复印件,或者法人授权书;(三)组织机构设置与职责;(四)试验机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标准操作规程)清单;(五)试验场所、试验设施、实验室等证明材料以及仪器设备清单;(六)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名单及相关证明材料;(七)按照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要求运行情况的说明,典型试验报告及其相关原始记录复印件。申请资料应当同时提交纸质文件和电子文档。第七条 农业部对申请人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查,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者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补正资料的,予以受理。第八条 农业部对申请资料进行技术评审,所需时间不计算审批期限内,不得超过六个月。第九条 技术评审包括资料审查和现场检查。资料审查主要审查申请人组织机构、试验条件与能力匹配性、质量管理体系及相关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适宜性。现场检查主要对申请人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试验设施设备条件、试验能力等情况进行符合性检查。具体评审规则由农业部另行制定。第十条 农业部根据评审结果在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符合条件的,颁发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证书;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第十一条 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证书有效期为五年,应当载明试验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住所、实验室地址、试验范围、证书编号、有效期等事项。第十二条 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证书有效期内,农药登记试验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名称或者住所发生变更的,应当向农业部提出变更申请,并提交变更申请表和相关证明等材料。农业部应当自受理变更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变更决定。第十三条 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证书有效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农业部重新申请:(一)试验单位机构分设或者合并的;(二)实验室地址发生变化或者设施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三)试验范围增加的;

中国的农药登记管理制度

中国的农药登记管理制度 1 农药登记制度 1.1 农药管理法规 1978年根据国务院对《关于加强农药管理工作的报告》[农林(保)字第26号]批转报告的精神,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恢复建所,负责农药管理等工作。1982年,农业部、林业部、化工部、卫生部、商业部和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联合颁发《农药登记规定》([82]农业保字第10号),并成立了全国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同年,农业部发布《农药登记规定实施细则》。 1997年5月8日,国务院发布《农药管理条例》,对农药实施登记管理制度。该《条例》明确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农药登记和农药监督管理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管协助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登记,并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监督管理工作。目前正在修订《条例》,其修改的最大变化将是取消农药临时登记,完善登记的再评审制度等。 1.2 农药登记程序 目前,农药登记可分为药效试验、临时登记和正式登记三阶段。药效试验证有效期3年,临时登记证有效期1年(可续展3年),正式登记证有效期5年(可续展)。 根据农业部第517号公告(2009年第971号公告修订)规定,自2005年7月15日起,农药田间试验审批、农药临时登记、农药正式登记、农药分装登记、农药续展登记和农药广告审查6项农药行政许可纳入农业部行政审批综合办公业务范围,应当按照《农业部行政审批综合办公办事指南》规定办理。 申请人按农药登记程序,首先由省所农药检走机构初审,通过后送交农业部行政审批综合办公大厅(境外的直接在综合办公大厅办理),经受理后转农药检定所。

随后,农药检定所所各专业处室(生测、分析、毒理、环境、残留、监督和药政综合)审批通过,对特殊的药效试验、所有的临时登记和新农药分别提交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讨论(见图l)。对通过的上报农业部批准,并分别颁发批准证书和登记证。 根据农药检(药政)[2010]35号文,自2010年6月1日,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和山东6省市(直辖市)开展农药登记网上审批试点。 农药临时登记评审委员会由18名专家组成(任期三年),每月开会对每个产品进行审查,超过2/3票数的产品才能通过评审。 农药正式登记评审委员会由农业部、五业和信息化部、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商务部、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国家工商总局、国家检验检疫总局、林业局、海关总署和国家粮食局等单位的35名专家组成(任期三年),另外还有1名特邀毒理学专家,每年开会对每个新产品进行审查,超过2/3票数的产品才能通过评审。 2007年12月8日,农业部发布《农药登记资料规定》第10号令,废止2001年的《农药登记资料要求》农农发[2001]8号。 1.3 试验单位管理 (1)根据农药登记药效试验单位认证管理办法(农农发[2001]25号),125个具有农药登记田间药效 试验资质的单位和37个具有农药登记卫生杀虫剂药效试验资质的单位被批准(农业部第745号公告,2006.11.13);37个农药登记室内活性验证试验单位被批准(农业部第992号公告,2008-02-29)。 (2)根据农药登记残留试验单位认证管理办法(农农发[2002]10号),60个具有农药登记残留试验资质的单位被批准(农业部第802号公告,2007-01-19)。

农药登记规定

农药登记规定 农药登记规定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的有关规定,为保护环境,保障人民健康,促进农、林、牧业发展,加强农药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用于防治农、林、牧业的病、虫、杂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农药品种(包括化学农药的原药和加工制剂及生物农药),均属本规定的管理范围。 第三条在我国使用的农药应符合高效、安全、经济的原则。 第四条凡国内生产的农药新产品,投产前必须进行登记,未经批准登记的农药不得生产、销售和使用。登记分如下三类: (一)品种登记有效成分未经登记过的农药须申请品种登记; (二)补充登记有效成分已登记过的农药品种,改变剂型(包括改变含量)或变更使用范围,应申请补充登记。其他单位投产已登记过的品种和剂型,经化工部批准后报农业部备案; (三)临时登记凡农药进行大田药效示范或在特殊情况下使用,须申请临时登记。 第五条申请农药品种登记时须提供下列资料和样品。 (一)资料

1、概述名称、结构式、原药和制剂的组成及主要理化性质; 2、生产技术原料、生产工艺路线和三废治理等简述; 3、产品标准技术条件、检验规则、检验方法、包装、标志、贮存条件和期限、运输注意事项等; 4、应用技术药效、药害、使用方法和范围,防治对象、标签和说明书等; 5、毒性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和致畸、致癌、致突变等试验结果; 6、残留在作物及其产品中的残留、代谢、降解和分析方法以及对食品卫生、劳动卫生和安全使用等标准的建议; 7、环境质量影响对大气、水、土壤、植物和生态系统的污染和影响。 (二)样品 原药、制剂、纯品或标准品。 申请补充登记和临时登记,参照上述规定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样品。 第六条各单位申请农药品种登记时,须按第五条规定提供资料一式四份和样品。经化工部对其生产技术和产品标准、卫生部对其毒性和允许残留量、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对其环境质

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办法

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证农药登记试验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和真实性,加强农药登记试验管理,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申请农药登记的,应当按照本办法进行登记试验。 开展农药登记试验的,申请人应当报试验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农业部门)备案;新农药的登记试验,还应当经农业部审查批准。 第三条农业部负责新农药登记试验审批、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认定及登记试验的监督管理,具体工作由农业部所属的负责农药检定工作的机构承担。 省级农业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农药登记试验备案及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具体工作由省级农业部门所属的负责农药检定工作的机构承担。 第四条省级农业部门应当加强农药登记试验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及时将登记试验备案及登记试验监督管理信息上传至农业部规定的农药管理信息平台。 第二章试验单位认定 第五条申请承担农药登记试验的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或者经法人授权同意申请并承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二)具有与申请承担登记试验范围相匹配的试验场所、环境设施条件、试验设施和仪器设备、样品及档案保存设施等; (三)具有与其确立了合法劳动或者录用关系,且与其所申请承担登记试验范围相适应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 (四)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配备机构负责人、质量保证部门负责人、试验项目负责人、档案管理员、样品管理员和相应的试验与工作人员等; (五)符合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 (六)有完成申请试验范围相关的试验经历,并按照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运行六个月以上; (七)农业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申请承担农药登记试验的机构应当向农业部提交以下资料: (一)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考核认定申请书; (二)法人资格证明复印件,或者法人授权书; (三)组织机构设置与职责; (四)试验机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标准操作规程)清单; (五)试验场所、试验设施、实验室等证明材料以及仪器设备清单; (六)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名单及相关证明材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