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职业女性工作家庭的冲突思考

当代职业女性工作家庭的冲突思考

当代职业女性工作家庭的冲突思考
当代职业女性工作家庭的冲突思考

当代职业女性工作家庭的冲突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就业渠道的拓宽,女性以广泛就业的方式全面参与社会发展已成为世界潮流,由于当代职业女性扮演着双重角色(职业角色和家庭角色)承担着三重责任(员工、妻子和母亲),并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大多数职业女性承担的职业和家庭双重角色必然会发生冲突,如果职业女性不能很好地协调处理这些冲突,将会对其生活和工作产生许多负面影响。本文以职业女性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当代职业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原因,并提出了相对应的缓解策略。

关键词:职业女性;工作家庭冲突;角色

一、工作家庭冲突的概念

工作家庭冲突并非是一种静态的现象,而是一个持续进行的动态过程。工作家庭冲突是当代职业女性面临的重要问题。工作家庭冲突描述的是工作和家庭两个领域间的冲突,Greenhaus和Beutell将工作家庭冲突定义为一种角色间冲突,该冲突产生于工作和家庭领域内的压力之间,在某些方面是不可协调的。也就是说,参与工作(家庭)角色就会使得参与家庭(工作)角色变得更加困难。工作和家庭两种角色都有自己的需求,这些需求之间存在不可协调性,满足一种角色需求就会使得另外一种角色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角色需求源自组织和家庭成员的期望以及个体对待工作和家庭的态度,当个人的时间和精力不足以同时满足工作和家庭两个角色的需求时,就会产生工作家庭冲突。

二、工作家庭冲突

(一)工作与家庭的关系

工作和家庭是人类生活中相互依赖,紧密相连的两个领域,是个体最重要的两个生活环境。工作和家庭之间的链接对于组织、家庭和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家庭需要个体承担相应的家庭角色和一定的家庭任务,家庭的过多需求也妨碍了个体履行工作职责,影响了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从个体水平上来说,工作和家庭之间的链接机制主要有四种:分离、溢出、补偿和工作家庭冲突[6]。

(二)工作家庭冲突理论

工作家庭冲突是指当来自工作和家庭两方面的压力在某些方面出现难以调和的矛盾时产生的一种角色交互冲突,是一种角色间冲突。工作家庭冲突一般被认为是无法同时兼顾工作角色与家庭角色,无法满足两种角色要求时所形成的角色冲突。角色要求可能产生于工作角色发送者和家庭角色发送者的期望,也可能来自个体有关自己工作和家庭行为的价值观[2]。

三、职业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因素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下,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和家庭生活的变化,许多职业女性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女性的成就意识、自我价值实现意识不断增强,她们不再为拥有一份工作而满足,她们追求的不仅仅是获得经济独立和走向社会,她们追求的是事业的成功和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这种追求无疑加剧了职业女性社会角色的负担。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许多职业女性又拘于传统家庭主妇角色的束缚,力求使自己成为“贤妻良母”式的女性。这样,许多女性要么陷入双重角色和谐统一的完美理想的艰苦追求之中,要么陷入双重角色难以统一的痛苦矛盾之中。

(一)社会因素

受传统观点的影响,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角色存在双重标准。当今社会,对于男性,只要事业成功就是

成功者。而已婚职业女性同时肩负着事业和家庭的双重重任,作为家庭角色,“贤妻良母”是标准;而作为社会角色,它对女性始终持有双重期望:一方面期望女性积极地参与社会工作,对社会付出;一方面又不忘对其扮演的家庭角色的期望。在时间与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女性要同时扮演好每个角色往往容易造成角色间的冲突[1]。

(二)组织因素

组织中,工作对时间、地点的要求,超额的工作负担,工作信息不透明,复杂的人际关系圈,工作危机等导致职业女性产生了精神紧张状态,进而影响了家庭生活。

(三)家庭因素

在工作中耗费了大量精力的一些女性,回到家也承担多数的家庭责任,一方面家务劳动、教育孩子甚至照顾老人牵扯了职业女性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她们对工作的投入,降低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丈夫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家庭事务。所以,职业女性在工作上的疲劳以及在家人身上也得不到应有的理解,从而导致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的产生,且难以化解。还有些女性,事业进取心强但家庭负担过重,责任重心不得不从工作转到家庭,从而影响到工作,也会使其产生工作家庭冲突。

(四)自身因素

社会的发展,女性的解放,使得女性在社会发展中也参与到商业与政坛的竞争大潮中。一些女性对于事业的进取心使得其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事业的发展中,但同时她也想兼顾好家庭的责任。社会和家庭角色都想扮演好,时间和精力却是有限的,在精神上并不想对任何一个角色的期待降低,这就使得好多女性在内心就产生了工作家庭冲突[1]。

四、工作家庭冲突对职业女性的影响

许多研究指出,女性工作家庭冲突会造成个体生理及心理的负面影响,包括个人身体健康受到威胁、情绪低落、无法称职地扮演母性角色,从而造成家庭、婚姻及生活满意度下降等[3];在工作中,会造成生产力下滑、迟到、缺席、离职、士气低落、工作满足感降低[4],以及降低组织承诺等现象[5]。

五、职业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缓解策略

在众多职场女性中,杨澜是幸运的,她被很多女性视为偶像,其原因就是因为她在事业和家庭这个平衡木上走得十分稳健。镜头下的杨澜自信、睿智、机敏,是个成功的大女人;家庭中的杨澜笑容温婉,是个幸福的小女人。对于如何兼顾工作和家庭,杨澜在博客里向大家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即使很累,心情愉快也容易恢复精神。第二,建立明确的目标。把平衡家庭和事业本身作为努力的目标,这样会更容易达成。第三,建立支持系统。谁也不是神仙,每天都只有 24小时,你一定要适时发出求救信号,及时得到亲戚朋友的帮助。

职业女性在事业生涯中面临的工作家庭冲突比非事业生涯中面临的问题更复杂,根据这一实际问题,我个人给出以下几点缓解策略:

(1)培养支持性的社会环境,包括工作环境、社会舆论环境及家庭环境。支持性的社会环境能提高女性的被认同感,同时缓解源于女性自身角色认知与社会对女性角色认知矛盾而引发的角色冲突。同时,取得家人支持能使职业女性拥有一个轻松、自由的家庭环境,这对于缓解女性的工作家庭冲突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2)提高女性的受教育水平,倡导正确的性别观念。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女性更好地建立男女平等的观念,客观评价现实面临的压力,同时更好地处理内心矛盾与心理冲突。

(3)形成明确的角色期待,确立角色代偿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女性根据自己的能力在根本上确立责任重心,才能真正缓解女性内心的工作家庭冲突[1]。

综上所述,工作家庭冲突对职业女性个人造成身心健康受损,情绪低落,家庭不和谐,工作效率降低,

工作满意度不高,只有通过社会、组织、家庭、自身四方面的共同努力,针对当代职业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特征及产生原因,及时采取对应的缓解策略,才能提高职业女性的工作满足感及家庭幸福感,达到工作家庭两平衡。

参考文献:

[1] 安娜,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的分析研究[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宫火良,张慧英,工作家庭冲突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6(1);

[3] Frone M R,Russell M,Copper M L.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work - family conflict:Testing

a model of the work - family interface[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2,77(1):

65 – 78;

[4] Greenhaus J H,Beutell N J.Sources of conflict between work and family rol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5,10(1):76 – 88;

[5] O’Dris coll M P,Ilgen D R,Hildreth K.Time devoted to job and off –job activities,interrole

conflict,and affective experience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6,77(3):272 –279;

[6] Robbins S P.Organizational behavior:Concepts,controversies,applications[M].6th

ed.Englewood,Clifs,NJ:Prentice Hall.1992.

工作-家庭冲突研究综述及其解决策略

)的基模, 工作-家庭冲突研究综述及其解决策略 (周利霞 2010-03 ) 在工作与家庭不均衡的背后是一个"富者愈富” (Success to the Successful 两个增强回路在争夺一个共同的资源,工作和家庭在争夺时间,越是表现出色的一方越 可以争得更多资源而更加出色,从而向一方倾斜。因此,不打破这个模型(环路)无法 改变现实。一一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 目录 1前言 2什么叫工作-家庭冲突?(概念界定) 3工作-家庭冲突的表现形式及压力源 3.1工作-家庭冲突的表现形式 3.2工作一家庭冲突的压力源 3.2.1工作层面的因素 3.2.2家庭层面的因素及相关研究汇总 3.2.3个体层面的因素及相关研究汇总 3.2.4小结 4工作-家庭冲突相关理论 4.1工作家庭冲突的关系理论 4.2工作家庭冲突的发展理论

4.3工作家庭冲突的边界理论 5工作-家庭冲突相关研究 6 工作家庭冲突的解决策略 6.1 国外工作家庭冲突平衡策略研究启示 6.2 组织应对工作家庭冲突的策略 6.2.1 为员工减轻工作压力 6.2.2 为员工完成家庭义务提供正式的组织支持措施 6.2.3 为员工平衡工作家庭生活提供非正式组织支持策略 6.3 个人应对工作家庭冲突的策略 6.3.1 结构角色再定义 6.3.2. 个人角色再定义 6.3.3. 反应性的角色行为 6.4 家庭层面的工作-家庭冲突应对战略 7 总结 参考文献 1 前言 工作和家庭就像人的左腿和右腿,是人生的两个基本支点。工作被界定为个体为维持生计而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工具性活动领域,而家庭被定义为个体通过生物性纽带、婚姻、社会习俗和收养方式与他人联系在一起的生活性活动领域(Budros ,1999) 。两者关系紧密,联 系重大。工作和家庭之间的联系对于组织、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蔓延,

工作家庭冲突研究综述

工作家庭冲突研究综述 李国伟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陕西西安710100) 摘 要:首先阐述了工作家庭冲突的定义、维度、及其相关理论,接着对国内外对工作家庭冲突研究的文献进行了综述,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工作家庭冲突;工作家庭平衡;干预策略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3198(2009)12 0035 02 1 工作家庭冲突定义 国外关于工作 家庭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Near等学者于1980年首次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工作与家庭的关系,他们的研究受到了相关学者的密切关注,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涉足这一领域,研究的主题集中于工作家庭的冲突问题。Kahnetal(1964)认为工作家庭冲突是指自工作和家庭两方面的压力在某些方面不可调和时产生的一种角色交互冲突。Greenhouset.al (1985)认为工作家庭冲突是一种角色间的冲突,该冲突产生于工作和家庭领域内的压力之间,在某些方面是不可调和的。也就是说,参与工作(家庭)角色就会使得参与家庭(工作)角色变得更加困难。Froneet.al(1992)认为工作家庭冲突是一种双向的概念,可分为工作干扰家庭与家庭干扰工作两种情况。如果个人工作上的问题和不信任干扰到家庭任务的履行时,这些未完成的家庭任务便会反过来干扰其工作情况;同样的,当个人家庭上的问题和不信任干扰到工作任务的完成时,这些未完成的工作任务亦会反过来干扰其家庭生活。Netem eyeret.al(1996)将工作家庭冲突定义为工作内需求、时间投入与引发的压力,阻碍了家庭相关资任表现的一种角色冲突的形式。从以上定义我们不难看出,虽然Kahnetal最早明确了工作家庭冲突的含义,但是因其定义侧重于强调工作和家庭这两个领域之间客观存在的不相容情形,所以并没有被多数学者所认可。而Greenhouset.al的观点较为客观、全面,成为今天被广泛引用的定义。 2 工作家庭冲突的维度 早期的研究者,仅仅是单方向的测量,仅仅考虑工作对家庭的干涉,到了后来,研究者才开始从两个方向进行研究,即工作干涉家庭(Work Interference w it h Family,以下简称WIF)和家庭干涉工作(Family Interference with Work,以下简称FIW)。国外学者所作的分析也表明工作 家庭冲突(Work-to-Family Conflict,以下简称WFC)和家庭 工作冲突(Family to Work Conflict,以下简称FWC)是相关但不相同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前因和后果,需要不同的干预和解决方案来预防或降低其发生率。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研究表明,WIF比FIW更为普遍。这表明家庭界线比工作界线更容易被渗透,WIF比FIW的水平更高或更强烈。换句话说,个体可能会认为在家庭承诺和责任上自己拥有更多的灵活性。具体地,雇佣契约或者组织通常已经规定了工作的时间;而对于家庭时间,个体则有更多的自主权。因此,人们可能会更多地感受到家庭对工作环境的负面影响,而非相反的方向。但这并不意味着FIW对人们的态度、行为和福利的影响必然会小于WIF。 工作 家庭冲突有三种形式:基于时间的冲突、基于压力的冲突和基于行为的冲突。基于时间的冲突指的是将时间投入于满足一个领域的需求会消耗投入于其它领域的时间,可以是身体上或心理上的占据;基于压力的冲突指的是一个领域内产生的压力(例如不满意、紧张、焦虑和疲惫等)会导致很难满足另外一个领域的需求;基于行为的冲突指的是一个领域内培养起来的行为对于另外一个领域的角色需求来讲是不相容的,并且个体在领域间变换时无法调整行为。后来,Gutek等在研究中发现,工作 家庭冲突三种形式的每一种都有两个方向,即工作干涉家庭(WIF)和家庭干涉工作(FIW)。由此,基于工作 家庭冲突的方向和形式,构成了工作 家庭冲突的六个维度。 3 工作家庭冲突的相关理论 3.1 工作家庭冲突的关系理论 早期对工作家庭冲突的研究是在静态的层面上展开的。1980年,Staines回顾了之前研究者们对工作和家庭之间关系的讨论,从中区分出了三种类型:分割、溢出和补偿。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占主导地位的是传统的性别角色意识形态。男主外,负责挣钱、养家糊口;女主内,主持家务、相夫教子。男性和女性各自为阵,对于他们而言,工作和家庭是两个独立的维度,他们可以清楚地将工作的感情、态度、意志和行为与家庭的心理过程分割开来。也即,工作和家庭不仅不会出现冲突,而且还不会相互影响。这种分割理论一直被予以肯定,直到1977年,社会学家Rosabcthnter 在其研究中,发现了工作、家庭之间的关联性。于是,学术界出现了诸多理论,用来解释工作与家庭的关系。 目前,学术界对工作家庭关系所持的最普遍的观点是,尽管个体在工作和家庭两个环境中,存在身体上的暂时分离,但是他们的影晌可以从一个领域溢出,影响到另一个领域。有研究表明,工作者将他们在工作上的态度、意志、情绪和行为带进了家庭领域,反之亦然。这种溢出可以是积 35

女性如何处理家庭与工作的关系

女性领导者如何处理好家庭关系 内容摘要: 男主外女主内,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扮演领导者甚至高级管理者的角色,频繁出差,各种商务聚会,交际应酬……她们越来越忙碌,对家庭的照料也会越来越少。那么,女领导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经营家庭?怎样才能维护家庭的幸福、稳定与和谐? 关键词: 事业与家庭家庭角色社会角色平衡 女性领导者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事业辉煌而家庭失败的女性领导者,中国家喻户晓的吴仪,就因为想一心扑在事业上而做出了一个对于一个女人在说很难理解的选择——一辈子不结婚。她甚至还没有感受到夫妻之间的相敬如冰的幸福,也没有感受到儿女成群的快乐,就这样将自己的一生都花在了事业上,作为女人,我觉得她是不成功的。成功的女人会把会把事业和家庭都打点的几乎没有一点瑕疵,但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成功道路,那么,女性领导者要做到这点,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呢?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平衡。 在探寻“平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儒家哲学中的“中庸之道”和老庄哲学中的“无为而治”思想,是实现女性“平衡”之道的非常实用的一种哲学思想。我们常讲,“清官难断家务事”,维持一个家庭幸福美满的要素更多靠的是情感而不是道理,所以通常在家里的情况是有理说不清,其实也不需要说清,正应了庄子那句名言,“难得糊涂”,在事业的道路上要“明白”,而在家庭的关系上要“糊涂”,多一点“糊涂”,就少一点冲突,就多一分和谐。治理家庭应该是“中庸”式的多元化,而不是一元化,也不是“有为”,而是“无为”,有了这样的哲学治家理念,家庭的和谐程度将大大提高,家庭和谐了,必将有利于促进事业的发展。当女性有足够的能力在事业上打造出自己的一块天空时,往往忽略了自己所必须承担的另一半责任。而这种责任,有时并非能力所不可及,很大程度上是价值天平上发生了倾斜,家庭是一个温馨的港湾,是女性生存和事业走向成功和辉煌的基础,女性无论在外面是多么重要的社会角色,在家庭中仍是普通的一员,有责任担负起孝敬老人、关爱丈夫、教育子女的责任。现实生活中,

如何解决工作上和家庭矛盾的问题

如何解决工作上和家庭矛盾的问题 职业女性要学会将工作压力关在家门外,不让工作压力“污染”宁静的家园。工作固然重要,但不能以牺牲家庭生活为代价,学会“关门”和“换档”,在家庭和工作中寻求平衡,就能拥有快乐和完整的生活。 情景1:王芳带着一脸的疲惫,一边接工作电话,一边走进家门,她忙着记录电话的内容,顾不上和丈夫打招呼。直到1小时后,才挂上电话,她连忙对丈夫说:“我快累死了,咱们叫外卖吧。”“好吧,反正也不是吃一天两天了。”丈夫勉强答应了她的请求。 情景2:丈夫生日这天,小雅本来约好在一家餐厅吃饭。但临下班时却被领导紧急安排一项工作,等完成以后,已错过约定时间,出门又赶上堵车。等她到了餐馆,才发现忘记买生日礼物。她刚想说“对不起”,丈夫却愤然起身,拂袖而去。 情景3:小丽无端被老板批评,一回家就对丈夫发火:“你怎么就知道看电视呀?都几点了,怎么还不开始做饭?”“别生气了,饭早做好了,就等你了。”丈夫努力克制自己,避免争吵。 情景4:小娟刚结婚一年,由于经常出差,婚姻已经面临危机。最近出差前夕,他丈夫开始抱怨:“这一年你出差了10次,咱这个家快…重组?了。” 工作能给人带来成就感,但家庭生活中的成就感同样不可或缺,它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平衡。与丈夫的关系越亲密,婚姻生活越稳定,越有安全感。心理专家为此提出8个建议,只要你对号入座,就能找到解决工作和家庭矛盾的“金钥匙”。 建议1:在各种纷杂中学会“关门”。在贴着“情感”标签的房间充分享受情感,在贴着“工作”标签的房间充分展现工作能力,在贴着“休息室”标签的房间安心休息。但是,享受每一刻纯粹生活的前提是,关掉其它房门。也就是说,走进情感房间就要关上工作之门,开始工作时就关掉休息室的大门。 建议2:根据不同情况、不同路段进行“换档”、“减速”或“加速”。如果不顾一切快速前行,最终要出大问题,毕竟“路面”情况变化万千。在调整之前,要先明确你是在为生活而工作,还是为工作而生活?还是希望兼顾生活与工作,在两者之间学会平衡?只要明确这两个问题之后,我们要随机应变,适时“换档”,适时“提速”。 建议3:创造小环境。在刚刚到家的那段时间里,可以用这样几种方法调节心境,如换上一件宽松舒服的衣服放松心情,运用音乐与灯光的变化梳理心情。此外,还可通过播放欢

一个工作家庭冲突的双向模型:一个在中国双职工夫妇中的研究

A Dyadic Model of the Work–Family Interface:A Study of Dual-Earner Couples in China Man Yee Ho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Xuefei Chen Chinese Foreign Affairs University Fanny M.Cheung and Huimin Liu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Everett L.Worthington,Jr.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This study adopted a spillover–crossover model to examine the roles of personality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s antecedents of the work–family interface among dual-earner couples in China.Married couples (N ?306)from 2major cities in China (Shanghai and Jinan)completed questionnaires measuring a relationship-oriented personality trait (i.e.,family orientation),perceived family and work support,and work–family conflict and enhancemen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amily orientation and perceived family support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family-to-work enhancement and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family-to-work conflict for both husbands and wives.Perceived work support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family-to-work enhancement for wives and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work-to-family conflict for husbands.Similarities in family orientation between partner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individual’s family-to-work enhancement.This study also illustrated the crossover of the work–family interface between dual-earner couples by using the 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The pattern of associations between personality trait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varied by gender.Husbands’family orientation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work-to-family enhancement experienced by wives,and husbands’perceived work support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work-to-family enhancement experienced by wives.Wives’perceived work support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family-to-work conflict experienced by husbands. Keywords:work–family enhancement,work–family conflict,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dual-earner couples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work on employees’personal lives is far reaching,affecting not only the employees but other family mem-bers as well (Edwards &Rothbard,2000).However,work–family research has been overly individual-focused.Existing research has generally lost sight of the fact that individuals do not live in a social vacuum:They affect and are affected by coworkers and family members.Moreover,most studies of the work–family in-terface have relied on single-source,self-report data,and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crossover effects in dual-earner cou-ples.The number of dual-earner families has increased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producing the need to understand how individuals meet their work and family responsibilities and how each member of the “dual-earner”dyad affects and is affected by his/her part-ner’s work and family experiences.Evidence suggests,for exam- ple,that depressive symptoms “cross over”from one working family member to another (Hammer,Cullen,Neal,Sinclair,&Shafiro,2005).Furthermore,most work–family research has taken place in countries that tend toward the individualistic end of the “individualistic–collectivistic”continuum (Hofstede,2001).There is evidence that individuals and couples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experience work and family differently (F.M.Cheung &Halpern,2010;Spector et al.,2004;Yang,Chen,Choi,&Zou,2000).For instance,family-to-work conflict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job satisfa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representing an individualistic culture),but was negatively related in Singapore (representing a collectivistic culture;Galovan et al.,2010).Consequently,the overarching goal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dentify important correlates of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work–family spillover and crossover on a dyadic level (with couple data)in a collectivistic (i.e.,Chinese)context. Work and family are intertwined domains of human life.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harmony between work and family lives are generally regarded as being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individuals,families,organizations,and society as a whole.In various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ies,about 50%to 75%of women are expected to participate in paid employment at different stages of life (Halpern &Cheung,2008).As a result,the number of dual-earner couples in China is growing rapidly.Research has showed Man Yee Ho,Department of Psychology,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Xuefei Chen,Department of Diplo-macy,Chinese Foreign Affairs University,Beijing,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Fanny M.Cheung and Huimin Liu,Department of Psychology,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Everett L.Worthington,Jr.,Depart-ment of Psychology,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Correspondence concerning this article should be addressed to Man Yee Ho,Department of Psychology,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Shatin,N.T.,Hong Kong.E-mail:myho@https://www.doczj.com/doc/5615633055.html,.hk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2013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3,Vol.18,No.1,53–631076-8998/13/$12.00DOI:10.1037/a0030885 53 T h i s d o c u m e n t i s c o p y r i g h t e d b y t h e A m e r i c a n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A s s o c i a t i o n o r o n e o f i t s a l l i e d p u b l i s h e r s .T h i s a r t i c l e i s i n t e n d e d s o l e l y f o r t h e p e r s o n a l u s e o f t h e i n d i v i d u a l u s e r a n d i s n o t t o b e d i s s e m i n a t e d b r o a d l y .

女性如何处理家庭与工作的关系心得体会

女性如何处理家庭与工作的关系心得体会 前不久,我在电视上看《赢在中国》节目,评委对参赛选手提出了当工作和家庭发生冲突时你该怎么办?,当场每个人的回答却大相径庭:其中有两人的回答都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而另一个人的回答却是要视事情的轻重缓急而定。闲来细想,我还是赞同后者的观点,尤其是他在答辩时的一句话很值得人深思:如果把家当作事业来经营,把事业当作家来爱,一切矛盾都会迎刃而解。 是啊,对于我们每一个女同志来说,事业和家庭都很重要。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的特殊性决定了女性的需求除了在工作中实现外,还要承担家庭的责任。如结婚、生育、承担对子女的培养和教育、对父母的照顾等。因此,女性的发展更具复杂性、矛盾性。女性面临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工作和家庭是一对矛盾体。工作搞好了,会给家庭带来收益和欢乐,而工作不顺心也会使家庭乌云密布;同时家庭生活的优劣也会反作用于工作,使工作或成或败。要处理好这对矛盾体,客观上一定要有一个合理的生活计划,而主观上自己对工作、对生活积极热情的态度也尤为重要。生活像一面镜子,你对它微笑,它也会给你微笑。 我们都知道工作是幸福家庭的保障,而美满、和谐、幸福的家庭能促进我们更好地工作。家庭是一个温馨的心灵载体,是我们生存和事业走向成功和辉煌的后盾。在社会里无论我们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在家庭中,我们仍是普通的一员,作为女人,应该也必须有担负起孝敬老人、爱护妻儿、教育好子女的责任。现实生活中,夫妻在情感的表达、情绪的理解和行为感知方面,有着极为不同的方式,我们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去考虑问题,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情况,努力去维系一个实实在在的幸福之家。许多人渴望在攀登事业高峰的同时能成为好妻子、好母亲,走二者兼顾的道路,成为有孩子和家庭的成功职业女性。这两者就像天平两端的砝码,有一头偏沉,天平就会失衡,工作和家庭都会受到影响。事实上,没有必要把工作与家庭截然分开,相反,可以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只要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就能做到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但是,当工作和家庭有冲突的时候,我们又怎么去平衡呢?我认为处理好家庭和工作的关系有一下几点: (1)系好感情纽带。家庭是事业的巨大支柱,一个女性在事业上奋斗离不开丈夫的理解和支持。对此,作为妻子首先应在感情上给予丈夫充分的满足。感情是家庭的纽带,无论工作多忙,都不可置丈夫的感情需求于不顾,当丈夫事务繁忙的时候,病倒在床的时候,事业受挫、苦闷彷徨的时候,或为生活的重负精疲力竭的时候,妻子若能送去温柔亲切的话语、体贴宽慰的爱抚或风趣幽默的笑谈,都能给对方精神上带来极大的满足。 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玫琳凯女士就是一位在平衡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冲突上做得很成功的一位,她处理家庭与事业关系的诀窍就是换帽子。玫琳凯说,女人有多重角色,要做女儿,要做母亲,要做妻子,要做管理者,要做领导者,这样多的角色,一定会很累,因为有很多顶帽子,但是如果你把帽子戴好了,不同的时间段戴不同的帽子,你就会很轻松,就能平衡得很好。她的做法是,早上出门,戴上管理者的帽子走进办公室,下班后,先把管理者的帽子摘掉,戴上妻子的帽子,回到家里就全身心的去对先生,陪先生聊天,陪先生看电视;当她跟儿子在一起的时候,她又脱下妻子的帽子,戴上母亲的帽子,全身心的放在儿子身上面。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不断的换帽子,从而使角色冲突变成角色平衡,这就是戴帽子故事,给我们的启发。 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向往的一种生活模式,但不是人人都能获得这样的生活模式,就象事业需要学习经营一样,家庭也需要经营学习,成功一定有方法,事业与家庭的平衡也有方法,关键在于我们要用心去学习与经营。作为女性必须在事业与家庭之间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只有实现二者的平衡,我们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卓越,实现家庭的和谐。

女性处理家庭与工作的关系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

女性处理家庭与工作的关系心得体会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女性处理家庭与工作的关系心得体会,感谢您的阅读! 女性如何处理家庭与工作的关系心得体会 前不久,我在电视上看《赢在中国》节目,评委对参赛选手提出了"当工作和家庭发生冲突时你该怎么办?",当场每个人的回答却大相径庭:其中有两人的回答都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而另一个人的回答却是"要视事情的轻重缓急而定"。闲来细想,我还是赞同后者的观点,尤其是他在答辩时的一句话很值得人深思:"如果把家当作事业来经营,把事业当作家来爱,一切矛盾都会迎刃而解。" 是啊,对于我们每一个女同志来说,事业和家庭都很重要。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的特殊性决定了女性的需求除了在工作中实现外,还要承担家庭的责任。如结婚、生育、承担对子女的培养和教育、对父母的照顾等。因此,女性的发展更具复杂性、矛盾性。女性面临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工作和家庭是一对矛盾体。工作搞好了,会给家庭带来收益和欢乐,而工作不顺心也会使家庭乌云密布;同时家庭生活的优劣也会反作用于工作,使工作或成或败。要处理好这对矛盾体,客观上一定要有一个合理的生活计划,而主观上自己对工作、对生活积极热情的态度也尤为重要。生活像一面镜子,你对它微笑,它也会给你微笑。 我们都知道工作是幸福家庭的保障,而美满、和谐、幸福的家庭能促进我们更好地工作。家庭是一个温馨的心灵载体,是我们生存和事业走向成功和辉煌的后盾。在社会里无论我们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在家庭中,我们仍是普通的一员,作为女人,应该也必须有担负起孝敬老人、爱护妻儿、教育好子女的责任。现实生活中,夫妻在情感的表达、情绪的理解和行为感知方面,有着极为不同的方式,我们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去考虑问题,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情况,努力去维系一个实实在在的幸福之家。许多人渴望在攀登事业高峰的同时能成为好妻子、好母亲,走"二者兼顾"的道路,成为有孩子和家庭的成功职业女性。这两者就像天平两端的砝码,有一头偏沉,天平就会失衡,工作和家庭都会受到影响。事实上,没有必要把工作与家庭截然分开,相反,可以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只要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就能做到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但是,当工作和家庭有冲突的时候,我们又怎么去平衡呢?我认为处理好家

工作家庭冲突研究综述

理|论|广|角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年第6期/2月(下)—176工作家庭冲突研究综述 杨美玲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上海200062)摘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工作与家庭作为人们主要的活动领域,逐渐呈现出不平衡的现象,因此近些年对工作家庭冲突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本文对国内学者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一些未来可能的研究趋势。关键词工作家庭关系工作家庭冲突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 由于工作家庭平衡的议题来源于国外,将其应用至其他 国家,需考虑一定的文化背景差异,我国也如此。在研究对象 方面主要是:护士、职业女性、中小企业员工、科研人员、教师、 女性服务员、女白领、创业女性、女性管理者等。可看出,女性 员工占据研究对象的很大一部分,尤其是工作压力较大的一 些职位。这主要是由于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 进入劳动力市场,在工作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就 容易造成女性工作与家庭角色的冲突。 在工作家庭冲突(以下简称WFC )研究方面,我国研究起 步较晚,从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的检索数据来看,我国较 早对WFC 进行研究是在2002年。在2002-2006年间虽有研 究但不多,呈现零散的特点。此后对WFC 的研究迅速增加, 研究深度逐步扩展。下面我将自2002年以来国内学者对WFC 的研究进行梳理。 从早期来看,国内学者的WFC 主要集中于文献综述以及 初步研究。陆佳芳、时勘通过在银行、科研单位以及高新技术 企业进行调查,对WFC 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发现女性员工 相比于男性员工,更容易受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随后开始 对女性及其他主体这方面的研究,李超平、时勘等对医护人员 WFC 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吴谅谅、冯颖等研 究职业女性的WFC 的压力源。安砚贞等对已婚职业女性的 WFC 进行了初步研究。张慧英、宫火良研究高中教师WFC 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如前所述,从2006年开始,对WFC 的研究呈现猛增,比早期更加多样化。李永鑫等等从跨文化 视角出发对WFC 进行研究。在研究内容、设计及方法上对 WFC 的研究都在不断深入。 从前因变量来看,李晔采用问卷法通过对448名文教卫 生系统的员工进行调查,来研究WFC 的影响因素,发现WFC 主要与工作相关的因素(诸如工作时间、加班与轮班、工作卷 入等)有关。刘永强、赵曙明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弹性工作制与 工作氛围对工作家庭平衡的影响。谢义忠、时勘通过对电信 员工的问卷调查,发现工作要求对WFC 的影响。除了工作方 面因素,唐美玲通过对青年白领进行调查,验证了个体特征、 子女观同样成为WFC 的影响因素。张伶、刘宁等将影响高科 技企业员工WFC 的因素归结为外部环境因素(技术进步、竞 争手段等)、企业内部因素以及员工自身因素三大类。刘玉新、 张建卫以全国1868名企业经理人作为研究对象,经调查,发 现组织的"政策友好"、"上司友好"、"文化友好"均对工作家庭 冲突具有显著作用,人格特质中的尽责性对FIW 具有显著的 负向作用,神经质对WFC 正向的直接效应显著。孙健敏、焦 海涛等通过对207名企业员工进行调查研究,表明工作投入对时间冲突和行为冲突都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金家飞、徐姗等通过在中国五个区域调查的2030份样本,实证发现工作时间、性别和性别角色态度对WFC 存在三向正向交互影响,具体来说,工作时间对中国员工的WFC 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尤其是对女性的WFC 的影响更加明显。赵晨、高中华基于人口特征差异交互效应的视角,以来自高科技企业的500名新生代知识员工为样本,发现其WFC 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与工龄差异,职位差异不显著。风笑天、乌静通过全国五城市的调查,以是否有孩子为标准,分别对他们的WFC 进行了研究,发现对于无孩子的青年而言,夫妻关系对WFC 具有显著影响,对于有孩子的青年而言,除了夫妻关系,影响因素还有职业特征、职业价值观和育儿观念分歧。许琪、戚晶晶实证研究发现来自工作和家庭两方面的角色压力是引发WFC 的主要原因,不论是工作影响家庭还是家庭耽误工作,员工都会对工作表达不满。贺琪对企业知识型女性员工WFC 的影响因素,发现职业生涯发展对WFC 和FWC 都呈现正相关关系,配偶支持程度与两类冲突呈现高度负相关。随着研究的深入,对WFC 的与其结果变量之间的中介或者调节变量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早期主要集中在社会支持这一变量上,后来逐步扩展,有人格特质、组织承诺、工作自主性、组织支持感等变量。鞠蕾基于668份问卷数据发现心理困扰在辱虐管理与员工WFC 之间起中介作用,而组织公正对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又是通过心理困扰实现的。万鹏宇、徐明津等通过对酒店员工的调查发现性别对WFC 与工作投入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而心理资本在两者之间起中介作用。祁玉龙以房产中介公司的467个雇员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心理韧性对WFC 与FWC 和工作满意感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陈学军研究表明个人应对策略对WFC 与生活满意感之间具有调节作用,具体说来,员工家庭优先策略可以缓解WFC 对生活满意感之间的负面影响,员工工作完美策略能够缓解WFC 所带来的压力感。张建卫、刘玉新通过对制造业员工的调查,发现家庭友好实践与工作意义对WFC 与退缩行为有调节作用。王华锋、贾生华等研究显示,女性员工比男性员工受到更高的WFC ,但是会受到晋升关系、工作报酬、配偶支持、家庭时间需求等工作与家庭相关变量的中介。综合上述,可见我国关于WFC 的研究由早期的概念、理论回顾及文献综述等基础性研究发展到对WFC 前因变量、结果变量及两者之间的中介、调节变量的深入研究。在研究内容方面,除对WFC 的研究外,还开始对FWC 、WFC 与FWC

工作-家庭冲突研究综述及其解决策略

工作-家庭冲突研究综述及其解决策略 (周利霞 2010-03)在工作与家庭不均衡的背后是一个“富者愈富”(Success to the Successful)的基模,两个增强回路在争夺一个共同的资源,工作和家庭在争夺时间,越是表现出色的一方越可以争得更多资源而更加出色,从而向一方倾斜。因此,不打破这个模型(环路)无法改变现实。——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 目录 1 前言 2 什么叫工作-家庭冲突?(概念界定) 3 工作-家庭冲突的表现形式及压力源 3.1 工作-家庭冲突的表现形式 3.2 工作一家庭冲突的压力源 3.2.1 工作层面的因素 3.2.2 家庭层面的因素及相关研究汇总 3.2.3 个体层面的因素及相关研究汇总 3.2.4 小结 4 工作-家庭冲突相关理论 4.1 工作家庭冲突的关系理论 4.2 工作家庭冲突的发展理论 4.3 工作家庭冲突的边界理论 5 工作-家庭冲突相关研究 6 工作家庭冲突的解决策略 6.1 国外工作家庭冲突平衡策略研究启示 6.2 组织应对工作家庭冲突的策略 6.2.1 为员工减轻工作压力 6.2.2 为员工完成家庭义务提供正式的组织支持措施 6.2.3 为员工平衡工作家庭生活提供非正式组织支持策略 6.3 个人应对工作家庭冲突的策略 6.3.1结构角色再定义 6.3.2. 个人角色再定义 6.3.3. 反应性的角色行为 6.4 家庭层面的工作-家庭冲突应对战略 7总结 参考文献

1 前言 工作和家庭就像人的左腿和右腿,是人生的两个基本支点。工作被界定为个体为维持生计而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工具性活动领域,而家庭被定义为个体通过生物性纽带、婚姻、社会习俗和收养方式与他人联系在一起的生活性活动领域(Budros,1999)。两者关系紧密,联系重大。工作和家庭之间的联系对于组织、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蔓延,很多组织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业务,经常需要员工出差或者在国外工作。这种工作安排可能会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影响员工满意度,甚至迫使员工退出或辞职,继而阻碍了组织的全球业务扩展。同时,家庭需要个体承担相应的家庭角色和一定的家庭任务,家庭的过多需求也妨碍个体履行工作职责,影响了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 鉴于工作和家庭这两个重要领域对于个人、组织及社会的重要意义,几十年来工作家庭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从1980年到2002年之间,研究人员对于工作-家庭的研究主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作家庭冲突;(2)工作角色压力;(3)工作家庭辅助;(4)性别及工作和家庭领域之间的关系;(5)职业和工作相关结果;(6)有关工作的再分配;(7)工作安排;(8)双职工夫妇;(9)家庭领域之间的关系[1]。其中,最核心的主题就是工作家庭冲突。2002年之后,研究人员也对于工作家庭冲突的研究进一步细化和集中,主要研究工作家庭冲突的诱因,对员工生活工作品质的影响,以及实现工作家庭平衡的具体措施。 工作家庭冲突对个体、对家庭、对企业而言都是不可漠视的课题。工作和家庭的任何一方都会对彼此造成影响,给个人、组织和社会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家庭的压力会造成个体的紧张和焦虑,从而影响个人在工作中的表现,如降低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感、缺勤、离职等;而工作中的不满意和压力也会导致家庭生活的不满意和整体生活质量的降低。因此,工作家庭冲突是组织和家庭共同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工作家庭冲突的解决对于组织和个人都有重要意义。 2什么叫工作家庭冲突?(概念界定) 早期的工作家庭研究集中在西方国家,主要的研究是阐述了工作家庭冲突的范围和对个体生活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对女性。而近期的工作家庭冲突的研究,更多的是以角色定位的理论模式为框架,对于工作家庭冲突的内部过程和冲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而且研究的范围也由西方国家扩大到了东方国家。 使用工作和家庭冲突来描述工作和家庭之间冲突的特征。对于工作家庭冲突的定义是基于角色间冲突概念的综合。 Robbins将角色冲突定义为:当个体面对分歧的角色期望时所产生的不平衡状态[2]。个体如果顺从某个角色的要求,就很难顺从另一角色的要求,当无法同时满足各种角色的要求时,角色间冲突就出现了。Kahn等描述工作家庭冲突(Work-Family Conflict, WFC)为一种角色间冲突的形式,在该形式中,来源于工作角色的需求同来源于家庭角色的需求相互矛

工作家庭冲突研究综述

?综 述? 工作家庭冲突研究综述 宫火良Ξ1,2 张慧英3 (1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广州,510631)(2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开封,475001) (3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开封,475001) 摘 要 随着职业女性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调整自己在工作和家庭上的责任与投入,由此日益凸显的工作家庭冲突问题近年来得到大量管理者和研究者的关注。该文从工作家庭冲突的概念、理论、相关研究等方面总结了对工作家庭冲突的研究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关键词:工作家庭冲突 关系理论 前提变量 结果变量 1 引言 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工作家庭冲突(work -family conflict )研究领域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大量工作岗位中体力含量的降低和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激励着越来越多的女性投身于工作之中及对社会生活更广泛的参与。相应地,女性对工作相关需要的增加限制了她们对家庭角色的参与和贡献,而男性也比以往较多地卷入了家庭角色。国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工作家庭冲突与个体的身心健康及许多工作相关变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Frone (1997)等人[1]发现,长期的工作家庭冲突预示着绝望、抑郁、身体健康状况差和压力过大等。同样,工作家庭冲突还会对人们的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及工作生活质量等带来消极的影响。 2 工作家庭冲突的定义 在早期研究中,人们对工作家庭冲突这个术语的表述显 得较为混乱,Greenhaus 和Beutell (1985)[2]列举了许多用来刻画工作家庭冲突的表述,如job -family role strain ,work -family tension ,family/work role incompatibility 以及interrole conflict 等。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工作家庭冲突总是与角色联系在一起的。Greenhaus 和Beutell (1985)[2]将工作家庭冲突定义为“一种角色间冲突的特殊形式,在这种冲突中来自工作和家庭生活领域的角色压力是不相容的”。在此基础上,工作家庭冲突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分类:基于时间的冲突(time -based conflict )、基于压力的冲突(strain -based con 2flict )和基于行为的冲突(behavior -based conflict )。然而,到目前为止,人们在实际的工作家庭冲突研究中较少采用这种划分方法,这可能是因为个体活动往往同时传递了包括多重维度在内的相关信息,难以明确区分。 Greenhaus 等人还进一步指出,工作家庭冲突具有双向性的特征。因工作的时间、压力等对家庭相关责任的干扰是工作→家庭冲突(work -to -family conflict );因家庭方面的需求而产生的对工作责任的干扰则是家庭→工作冲突(fami 2ly -to -work conflict )。一些研究[3,4]表明工作→家庭冲突和家庭→工作冲突之间是一种正的交互作用关系。在元分析 研究中,K ossek 和Ozeki (1998)[3]发现,双向的工作家庭冲突和工作满意度有更强的相关。尽管后来的研究者大多都接受了Greenhaus 等人依据双向性特征对工作家庭冲突结构所作的二分法观点,但在实际研究中人们往往较少涉及家庭→工作冲突。这是由于人们体验到的工作→家庭冲突往往高于家庭→工作冲突,如有研究[4]表明,人们体验到的工作→家庭冲突是家庭→工作冲突的三倍。 3 工作家庭冲突的理论与相关研究回顾 3.1 工作家庭冲突的关系理论 早期对工作家庭冲突的研究是在静态的层面上展开的。 1980年,Staines [5]回顾了之前研究者们对工作和家庭之间关系的讨论,从中区分出了三种类型:分割(segmentation )、溢出(spillover )和补偿(compensation )。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根据传统的性别角色意识形态,人们认为工作和家庭是两个独立分割的维度,个体可以清楚地将工作部分的感情、态度和行为与家庭部分分割开来,两个维度既不会相互影响也不会相互冲突。这就是分割理论的基本思想。 与之相对应,目前被普遍接受的溢出理论则认为,人们会将在工作中建立的情感、态度、技能和行为带进家庭领域,反之亦然。这种溢出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积极的溢出包括满意和激励,它可以扩展到家庭中带来高水平的能量和满意。而消极的溢出是:工作中的问题和冲突消耗了个体的时间和精力,并因个体全力投入到工作中,使他们很难充分地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来。相对而言,大多数研究者更为关注消极的溢出,即工作家庭冲突。 补偿理论是对溢出理论的补充。补偿理论相信工作和家庭的关系是负向的,当个体在工作领域有高水平的卷入时,在家庭领域的卷入水平就会降低,相反,在家庭领域的高水平卷入会导致个体在工作领域的低水平卷入[6]。3.2 工作家庭冲突的发展理论 与关系理论不同,工作家庭冲突的发展理论对一个人或一对夫妻生活范围内的工作→家庭联系进行了纵向的动态分析。该观点采用心理的、发展的构架在个体或夫妻的生活范围中探讨了个体、家庭和职业发展的关系动力学[7]。其核 Ξ通讯作者:宫火良,男。E 2mail :ghl1976@https://www.doczj.com/doc/5615633055.html, 124 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6,29(1):124-12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