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民法上的因果关系

论民法上的因果关系

论民法上的因果关系
论民法上的因果关系

论民法上的因果关系

刘欢欢

【摘要】

因果关系是一对哲学概念。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具有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法学上的因果关系来源于哲学又不同于哲学,是法学家长期研究至今仍颇有争议的一个课题,而且并未从实际和理论的角度真正的加以解决。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是追究当事人民事责任的要件之一。本文浅析民法上的因果关系,简述我国民法因果关系的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了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希望从中能探索因果关系的精髓。

【关键词】因果关系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必然因果关系相当因果关系

【目录】

引言

一、民法上因果关系的理论来源与特殊性

二、因果关系的主要理论研究

三、我国民法对因果关系理论问题的研究

四、浅析我国民法上的因果关系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引言

因果关系问题首先是个哲学问题,哲学领域里人们对因果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入,对整个法学范畴的因果关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法学的因果关系问题一直是法学家们研究的重点问题,对民法因果关系的讨论是以侵权法为模型的。但在现在民法上,由于学说上的众说纷纭,立法上的含糊不清,实践上的举措不定,使因果关系问题日趋复杂。本文以因果关系理论为出发点,阐述民法上因果关系问题的理论现状,重点阐述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希望从中更深入的了解因果关系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一、民法因果关系的理论来源与特殊性

因果关系首先是个哲学问题,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哲学上的因果关系不断应用于其他学科并日益发挥作用。法学上的因果关系来源于哲学又不同于哲学,它与哲学是一般与特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一)哲学上的因果关系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具有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因为原因的作用所引起的现象。

先因后果是因果关系的特点之一,但原因和结果必须同时具有必然的联系,具体如下:

1、因果关系具有客观性。因果关系作为客观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它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因果关系的相对性。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说明,整个客观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在此种联系中作为原因,在另外一个联系中可能是结果,即原因和结果是相对存在的。因此,为了了解单个现象,我们必须把它们从普遍联系中孤立出来,正确分析原因和结果。

3、因果关系的时间序列性。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二者的顺序不能颠倒。

4、因果关系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因果关系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一种行为能引起何种结果并不确定,所以必须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研究分析,才能正确认识因果关系。

5、因果关系的复杂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了因果关系的复杂性。因此,要具体分析各种复杂的因果关系,抽象理解各种复杂的因果关系。

(二)法学上的因果关系[1]

法学因果关系理论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因果关系理论为指导,但是,指导并不是代替。法学上的因果关系就其研究的对象、目的、范围来说,又有其特殊性。只有把辩证唯物主义因果关系理论基本原理与法学所研究的社会现象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科学的解决法学中的因果关系问题。

因果联系作为法律责任认定和归结的原因之一,在法律责任的认定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认定和归结法律责任时,必须考虑因果联系,即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应当与损害结果或危害结果具有某种联系,也就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在认定和归结法律责任时,不仅要确认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引起了损害结果或危害结果,而且要确认这种违法行为和违约行为与其所引起的损害结果或危害结果之间具有内在的、直接的、逻辑的联系。这种因果关系表现为存在的客观性、因果的顺序性、作用的单向性、内容的决定性。

(三)民法上因果关系的特殊性

哲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因此法学中的因果关系必然与哲学范畴中的因果关系有一定的联系。法学上的因果关系不是研究一般自然想象的因果关系,而是研究具有法律意义的社会现象中的因果关系。

法学因果关系理论中既有民法上的因果关系,又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而且二者之间也有很大的不同。

具体表现如下:[2]

1、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一定的人的社会危害行为同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目的在于确认一定的危害行为形成何种危害结果,即确认行为人的行为是造成危害结果的原因;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行为人违反民事义务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目的在于确认特定损害结果是由谁造成的,从而确定责任主体。

2、刑法上研究因果关系时,作为原因的行为多是积极地行为,即作为;而民法上可作为原因的行为大多是消极的行为形式,既不作为。

3、刑法上作为原因的行为,是犯罪主体一人的行为,而民法上却往往是双方的行为。刑法上一般只考虑犯罪主体一方的因素,而民法上要考虑各个行为在诸多原因中的作用,有时还要区分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4、刑法上的原因一般都是个人的行为。而民法上的原因往往是集体行为。就行为人的具体行为而言,在刑法上一般只是本人实施该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由本人承担责任;而在民法上会考虑是法人的行为,因此法人会因此承担民事责任。

综上所述,法学上的因果关系来源于哲学,因而受其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但是,法学上的因果关系又有其特殊性,有不容忽视的特点。尤其民法上因果关系与刑法上因果关系,在价值取向和适用规则上,都表现出极大的差别。

二、因果关系的主要理论研究[3]

因果关系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复杂多样,由于法学家们长期不懈的研究,各种因果关系理论层出不穷,并且各种理论都有其特点和适用领域。

加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虽然是客观上的,但是对其认定具有主观性,这是因为最终决定民事责任范围的因果关系是司法审判人员依据一定的理论和规则,对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损害结果、具体环境等因素及其之间联系分析判断出来的。为了明确民法上的因果关系,确定其责任人和责任范围,针对在理论上如何确定因果关系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

1、条件说。①该说认为,凡是引起损害结果发生的条件都是损害结果发生的原因,这种理论不承认事实上因果关系与法律上因果关系的区别,而在逻辑上将导致结果出现的所有条件都视为法律上的原因,行为人都要承担责任,适用性不太强。

2、原因说。该说也叫“限制条件说”,它主张应对原因和条件加以严格区分,仅承认原因和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不承认条件和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其中原因是对结果发生起主要作用的条件,而其他条件对结果的发生仅起辅助作用,因而不具有对结果的原因力。这一学说应用广泛,后形成了多种主张,其中以必然因果关系说最为严格。

3、相当因果关系说。②该说也叫适当条件说。该说认为,某一事实仅于现实情况发生某种结果,并不能认为有因果关系,而必须依据一般观点,在相同条

件下也发生同样的结果,才认为有因果关系。相当因果关系是目前各国的通说,其可取之处在于它是根据一般观念,社会的一般见解,是直观认识与客观世界的结合。

三、我国民法对因果关系理论问题的研究

我国民法上对因果关系理论问题的研究要远远落后于其它问题的研究,合同法上的因果关系问题的研究则更是匮乏。在因果关系理论问题研究前期,必然因果关系说占主导地位,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其地位逐渐动摇,相对因果关系说的地位则日趋提升,很多国家和地区逐渐使用相当因果关系来判断民事责任的承担问题。

(一)必然因果关系说主导地位的确立

辩证唯物主义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普遍联系的客观世界的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思考一切问题都应站在辨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客观全面的分析问题,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所谓因果关系,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指的是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之间存在的合乎规律的客观联系。确定因果关系就要从客观现象中寻找揭示它们之间存在的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4]确认民法上的因果关系,就是确认违反民事义务的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的必然的因果关系,即违反民事义务的行为是引起一定损害结果发生的原因,一定的损害结果是由该违反民事义务的行为引起的。有此行为,才有此损害结果;无此行为,就不会有此损害结果。[5]

必然因果关系说曾长期作为我国学者的通说,在确定民事责任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其缺陷也日趋显露,其地位逐渐动摇。

(二)必然因果关系说的动摇和其他因果关系说的崛起

必然因果关系说曾经得到多数学者的支持而取得通说的地位,然而近年来学者们的质疑之声不断,其他因果关系学说也逐渐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魏振瀛教授认为要正确认识民事责任中的因果关系首先必须正确认识哲学因果关系、法律因果关系、民法因果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正确掌握因果关系的相对性原理;正确区分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6]

张佩霖教授也对必然因果关系说提出质疑,认为首先应确定因果关系的有无,不应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要通过科学鉴定。确定责任有无或大小,不能仅仅依靠因果关系的存在与否,而必须与其他因果关系构成要件结合起来考虑才能正确认识民事责任。[7]

梁慧星教授在反对必然因果关系说的同时主张相当因果关系说,认为相当因果关系说与必然因果关系说相比更具合理性。必然因果关系说的缺陷是未能严格区分哲学上的因果关系与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以哲学上的因果关系概念代替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概念。必然因果关系说形式上符合辩证唯物主义,但实质上却是形而上学。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通过实践可以认识不断变化发展的客观世界。在坚持可知论的立场上,他认为人们可以认识客观事物的变化规律。但是,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必定受到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所以要真正的穷尽真理又是极其困难的,因此他认为必然因果关系说违背了法律之本质。法律的任务在于协调社会各种利益冲突,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所以在适用法律时必须考虑当时的社会生活条件,考虑社会上的一般见解,依据社会生活的共同准则,那么必然因果关系说也就相对片面。相当因果关系说并不要求在适用法律时去追求所谓的必然的联系,只要证明违反民事义务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在通常情况下存在的可能性。[8]

由于必然因果关系说的缺陷日趋显露,其作为通说的地位亦被动摇。但是,在它没有被完全取代的情况下,其在司法实践中还发挥着一定的作用。相当因果关系说开始被一些国家和地区采纳,此说会在下一个问题中详细阐述。

四、浅析我国民法上的因果关系

民法上的因果关系包括侵权责任中的因果关系以及合同责任中的因果关系,其中侵权责任中的因果关系尤为重要,所以,民法上的因果关系大都是以侵权行为法为模型的,合同责任中的因果关系基本与之相同。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的意义在于对侵权责任加以限定,一方面是受害人得到救济,另一方面又不至于无限扩大责任范围,限制行为自由。

(一)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的概念

侵权责任中的因果关系是指侵权人实施的违法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存在的因果联系。此种因果关系是行为人对损害事实承担民事责任的必备要件之一。而在实行公平责任和无过错责任的情形下,因果关系是确定责任范围的直接依据。认定因果关系应单独注意区分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而不能简单的认为人对间接原因概负全责或概不负责。直接原因是必然引起某种损害结果的原因。间接原因,是指通常不会引起特定损害结果的发生,但由于其他原因(如第三人的行为或受害人自身因素)的介入造成特定损害的原因。如以刀刺进他人肢体,造成人身伤害,后因医疗事故导致截肢。以刀刺入肢体是人身伤害的直接原因,是截肢的间接原因。行为人对截肢不承担责任,但仍对人身伤害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

(二)事实因果关系与法律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可分为事实因果关系和法律因果关系。

首先,事实因果关系指行为与权益被损害之间客观存在的因果关系。法律因果关系指事实因果关系中具有法律意义的部分因果关系。前者是一种客观存在,其中的因果关系有些可以为人类思维所认识,有些可能不被人类思维所知晓。但后者的因果关系一定可以被人类思维所认识,并赋予法律意义的因果关系。即事实上的因果关系是一种纯粹的客观存在。而法律因果关系是一种主观判断。

其次,事实因果关系中有证据证明的可能构成侵权行为的因果关系。法律因果关系是指事实因果关系中构成侵权行为要件的因果关系。即事实因果关系包含法律因果关系。法律因果关系是事实因果关系的一部分,两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三)相当因果关系

行为与权益之间的关系极其纷繁复杂。但是,作为法律概念需要一定的确定性及限定性。如何判断行为与权益之间的因果关系,有不同学说,目前,相当因果关系说为通说。

相当因果关系说是大陆法系国家认定因果关系的一种比较合理的、科学的理论,该说经过长期的发展,已被德国、我国的台湾地区等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所接受。

所谓相当因果关系,是指“依一般观察,在同一条件下发生同样的结果,即认为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9]

相当因果关系说是指如果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相当因果关系,在其它构成要件具备的情况下,则可构成侵权行为。相当因果关系有两个构成要件,即条件性和相当性。条件性是指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条件关系,即有此行为,通常足以导致损害结果;无此行为,便无此损害结果。相当性是指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关系达到一定程度,从而使得该侵权行为人对其损害行为承担法律后果具有正当性。[10]

将因果关系的相当性和条件性结合起来,相当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即异常情况下发生损害结果无因果关系,非异常情况下发生损害结果则有因果关系。

相当因果关系说之重点,在于注重行为人之不法行为介入社会之既存状态并对现存之危险程度有所增加或者改变。亦即行为人增加受害人既存状态之危险,或者行为人使受害人暴露于原本危险不相同之危险状态,行为人之行为即构成结果发生之相当行原因。[11]

无论条件性还是相当性,都不仅是一种法律技术,更是一种法律政策工具机以及值评价。因此,对因果关系的判断,需假以时日,不断积累人生及法律思考的经验,方能够作出适当判断。

(四)因果关系的证明与推定[12]

由于因果关系的复杂性,许多情况下,因果关系的证明就变成责任成立的关键。

一般情况下,因果关系是否存在,由受害人承担证明责任。但是,在有些情况下,法律也会要求行为人来证明因果关系的不存在,即举证责任倒置。如果不能证明。则推定因果关系存在。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4条第1款第3项规定,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第7项规定,因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实施危险行为的人就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第8项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在因果关系推定的场合,行为人比受害人更有条件、需要更低成本就可能证明因果关系。因此,法律才将因果关系倒置,行为人页可能无法证明因果关系的不存在,此时,行为人就要承担不利后果,这也是法律政策的体现。

结论

因果关系作为追究当事人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之一,与民事责任的其他构成要件联系紧密,起着桥梁的作用,把行为人的行为与造成的损害结果联系起来,使损害最终由加害人承担,满足了人们道德情感的需要,体现了社会正义。因果关系作为民法领域的一个基础性难题,依旧在围绕着世界各国的法院和学者。民法上的因果关系认定,任重而道远。本文浅析民法上的因果关系,希望能加深对其的理解,更好的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注释:

①为奥地利刑法学家格拉塞所提出,认为造成损害的所有条件具有相同价值,都是法律上的原因,依此说原因关系泛滥以至归责不当之弊,故已为近世所不采。

②诞生于19世纪80年代,由德国富莱堡大学生理学家冯·克里斯首创。

参考文献:

[1]张文显主编:《民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4页;

[2]杜俊豪,黄超:《如何认定民法上的因果关系》,中国法院网2004年1月20日发布;

[3]柴振国主编:《民法学》,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41页;

[4]李由义主编:《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03页;

[5]陈国柱主编:《民法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49页;

[6]魏振瀛:《论构成民事责任的因果关系》,《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二期;

[7]张佩霖:《民事损害赔偿中的因果关系探疑》,《政法论坛》1986年第2期;

[8]梁慧星:《雇主承包厂房拆除工程违章施工致雇工受感染死亡案评释》,《法学研究》1989年第6期;

[9](台)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魏振瀛主编:《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687页;

[11]陈从富:《因果关系与损害赔偿》,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10页;

[12] 魏振瀛主编:《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688页。

试论刑法上的偶然因果关系

试论刑法上的偶然因果关系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在刑法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犯罪构成理论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也是司法实践中须求解决的棘手问题之一。刑法界的专家、学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从不同的视角,对刑法因果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力图从理论上找到可供司法机关据以办案的理论依据,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新观点,可惜,至今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仍然处于争论不休的状态。笔者试对刑法上的偶然因果关系谈些自己粗浅的认识,以求教于同行。 一、刑法因果关系应包括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 在理论界,关于刑法因果关系问题,我国有“必然说”和必然偶然“两分说”之争。“必然说”认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只存在必然因果关系,不存在偶然因果关系。作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必须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只有必然因果 关系才能成为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只有当某种或某些危害社会行为,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地、不可避免地引起某种或某些危害结果的时候,才能认为这些危害社会行为与危害社会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不具有这样的联系,即使行为与结果的发生有一定的偶然联系,那也不是刑法中的原因,而只能是条件,条件 不能成为刑法中的原因。“必然说”强调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和合乎规律性。

应当承认,“必然说”的出发点是正确的。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认为刑法上的原因只能是必然原因,作为原因的行为,只是对结果的发生起决定性作用的危害行为;作为结果的 危害结果,也只能是危害行为所直接引起的结果。这势必将那些 仅对结果的产生起了非决定作用的行为,一律不作为刑法上的原 因,缺乏理论依据。第二,在多因一果的情况下,如果认为数个原因都对结果的产生起决定作用,就会产生困难,特别是在多个 行为人不是共同犯罪的情况下,要确定每个行为都必须是对结果产生起了决定作用,可能更加困难。第三,“必然说”主张,必然原因的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配合,但条件又不能当原因,这在 实践中也会出现问题,如果起作用的“条件”正好是危害行为时,就无法使其承担责任。 “两分说”认为刑法上存在必然与偶然两种因果关系,不同意刑法中只存在必然因果关系。“两分说”针对“必然说”适用 面过窄之不足,提出将偶然因果关系也归入刑法因果关系之中,其结论也符合刑事案件的一些实际情况。不过,该学说还存在一 些问题。如对于偶然因果关系的解释有些过窄,受传统刑法因果 关系研究影响过深等。 对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进行偶然与必然的区分,也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把因果关系说成是必然的和偶然,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对立统一的基本原理。对于偶然因果关系作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偶然因果关系概念比较含混,何种联系属于

刑法因果关系问题再研究(一)

刑法因果关系问题再研究(一) 关键词:单独犯因果关系;共同犯罪因果关系;共同犯罪因果关系个案考察 内容提要:从胡某案件入手,对国内外单独犯因果关系的学说进行了评述,并对共同犯罪因果关系的学说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肯定了毕克迈耶与牧野英一的共同犯罪因果关系学说的现代价值,以此为借鉴分析胡某案件中涉及的共同犯罪的因果关系问题,提出考察本案因果关系应遵循的整体性原则,即共犯行为间有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它们互为条件、互相配合、纵横交错,具有单个犯罪所不具有的特殊性;各共犯的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无论是直接的因果关系还是间接的因果关系,都是一种不容否认的客观存在;共犯的因果关系还具有双重性的特征,即大因果关系与小因果关系。由此得出胡某与张某、江某均应以故意伤害罪论处的结论。 引言 2005年6月4日凌晨1时许,被告人江某、张某与胡某、李某(胡、李二人均在逃)等人在本市福田区一的士高歌舞厅内跳舞,期间胡某与被害人黄某因找舞伴发生口角后约定到门外解决问题。后胡某告知被告人江某、张某去歌舞厅门口,并告知二被告人对方要和其打架。随后,胡某又找来了三至四人过来帮忙,被害人黄某也找来了几人到门口。双方在门口发生争吵继而发生打斗,被告人江某、张某用拳头殴打对方,在打斗过程中胡某用随身携带的小刀将被害人黄某腹部捅伤(经法医鉴定为重

伤)后逃跑①。 审查起诉过程中,对于该案的二被告人江某、张某应定聚众斗殴罪还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罪,存在不同的认识:一方认为,根据刑法第292条第2款之规定,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234条、第232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因此,严格依照刑法条文,本案二被告人的行为已转化为故意伤害罪。另一方则认为,被害人黄某腹部被捅成重伤系在逃人员胡某所致,而非二被告人所为,因此,二被告人的聚众斗殴的行为与被害人受重伤的后果没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江、张二被告人的行为仅构成聚众斗殴罪,而不能转化为故意伤害罪。本案当中,二被告人的行为应如何定性,涉及刑法理论中的一个疑难问题即共同犯罪的因果关系问题。 因果关系问题是刑法理论中的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从哲学意义上讲,一种现象引起另一种现象,前一种现象为原因,后一种现象为结果。刑法中的因果关系虽与哲学意义的因果关系具有共性特征,但并非完全相同,它是指刑法上的行为与危害结果或者损害结果之间的引起与被引起、决定于被决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具有客观性、相关性、时间先后顺序性等特征。研究刑法因果关系的目的是为了正确解决行为人(包括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问题。中外众多专家学者对因果关系问题进行过一定程度的研究②,学说很多,但至今没有形成解决因果关系问题的较为科学的学说。由于共同犯罪因果关系的研究要以单独犯因果关系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上述情况决定了研究共同犯罪因果关系的复杂性与必要

论民法上恶意串通行为之效力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论民法上恶意串通行为之效力 朱建农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关键词: 恶意串通通谋虚伪表示法律行为无效 内容提要: 我国民法上关于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行为无效之规定,系在前苏联民法立法和理论的影响下产生的,该规定不具体分析当事人与第三人的利益关系,也不区分行为人意思表示之真实与否,这样一项极其含糊的规定,在实践中极易被曲解和误用,其实际效果必然与立法初衷相悖,是一项不合理的规定,故在今后我国制定民法典时应予取消,对于涉及第三人利益的法律行为之效力,应当斟酌具体情况,加以规定。 我国《民法通则》第58条规定:“下列民事行为无效:……(四)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法》第52条也有类似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上述规定系直接移植前苏联民法的规定而产生。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5年10月起草的第一次民法总则草稿,系完全模仿1922年苏俄民法典而制定。 [1]该草稿第45条之规定“由于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行为人的一方,同对方的代理人或第三入恶意通谋而做出的法律行为,经申请后,法院得确认为无效”,与苏联民法有近乎相同的结构。1955年10月民法典(第二次草稿)第42条也有规定。 [2]但1957年以后的立法草案对此问题的规定大都是一笔带过。上世纪60年代的几个草稿或草案,受计划经济影响,抛弃法律行为概念,对恶意串通问题也根本未涉及。80年代初的四个征求意见稿中,1980年和1981年4月两稿恢复法律行为章节,对恶意串通问题作了一般性规定,但1981年7月草案第三稿和1982年第四稿再次取消法律行为规定,仅在合同章节中涉及到恶意串通问题。 [3]1986年《民法通则》第58条对恶意串通的规定仅为其中的一项,1999年《合同法》几乎没有改动。 《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上述条文,其含义如何,如谜一般,有权机关至今未作出一般性解释,学者论此问题大多言简意赅,但各家学说却也令人眼花缭乱,其中反映出对恶意串通相关制度的基本结构的分歧。学术上的百家争鸣虽非坏事,但也提出了对立法的严谨性和科学性的拷问。上述条文的司法适用情况也各有不同。这种状况的存在,不能不使人对其法条的真正意义、规范功能及合理性产生疑问,在我国制定民法典的过程中,须重新加以探讨,以确保法规范的科学性。 一、恶意串通行为与大陆法系民法上通谋虚伪表示之比较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客观可归责性) 一、因果关系概念 因果关系是实行行为的客观危险性向构成要件结果现实化的过程。 1、因果关系的起点是实行行为,预备行为引起结果的,不成立犯罪既遂。 2、因果关系首先是存在实行行为引起结果这样的事实关系(事实判断);然后是基于 刑法目的而对因果关系的规范限定(价值判断)。 二、事实关系的判定——条件说 (一)条件公式: “没有前者行为就没有后者结果时,前者就是后者的原因”。 1、条件关系是肯定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最低限度要求。完全遵循条件公式,意味着任 一条件都是原因(等价理论)。 2、构成要件的结果必须是具体的结果。 (二)代替的原因 1、因果关系的断绝:条件公式意味着“没有前者行为,也会有后者结果时,前者就不是后者的原因”。 2、择一的因果关系:甲、乙都在被害人的饮料中单独投入足以致死的毒药。 3、假定的因果关系:被害人亲属在死刑犯执行现场先于法警开枪。 三、对因果关系的规范限定——客观归责 (一)相当因果关系说 在条件关系的基础上,追加认定因果关系的要件,通过“相当性”来限定因果关系: 1、要求实行行为通常会发生构成要件的结果;实行行为与构成要件的结果之间的关系 不是异常的、不适当的。(经验上的通常性,此所谓“相当性”) 2、实行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人可能认识、预见的,或者行为人特别认识、预 见的。 (二)客观可归责性 实行行为产生的危险被现实化为构成要件的结果,行为就是结果的原因。 1、实行行为制造了或者将已有风险升高到不被容许的风险。 2、风险以一般人能够预料(非罕见)的方式被实现为构成要件的结果。 3、因果过程的异常,是与实行行为的危险性不同的其他危险实现为结果。 四、具体应用 根据当初行为的危险性是否现实化成了结果,作为因果关系的判断基础。 (一)被害人特殊事情 【典型】对被害人实施了暴行,因其存在着特殊的事情而死亡。 【处理】在考虑被害人特殊事情的基础上,再去判断因果关系(即被害人的特殊事情是因果关系发生的背景) 例:(1)开枪射人,造成被害人失足坠崖死亡。(2)挥拳打人,引发被害人原有疾病,导致死亡。

刑法因果关系学说

浅论刑法因果关系的不同学说 因果关系一词本是哲学概念,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被广泛使用,刑法上也使用这一概念,但是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有其定型性,它是“实行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对于刑法因果关系,中外学者发表了诸多的专著和论文,然而至今为止,有关刑法因果关系的纷争并未停止,这也就导致了无论是在中国第一考“司法考试”还是审判时间中遇到刑法因果关系的问题,大家总是迷惑不解,其实在应用中因果关系还是一个判断标准的问题,本文作者就是想通过对中外各界对刑法因过关系判断标准的阐述中为大家理出一条思路。 刑法因果关系不是笼统的概念,它是指刑事个案中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为了对刑事个案中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做出判断,我们必须确立判断刑事个案中行为与结果之间有无刑法因果关系的标准,中外学者对刑法因果关系的研究事实上都是为了明确刑法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本文作者就从中国刑法学界、大陆法系国家和英美法系国家的因果关系理论进行阐述: 一、中国刑法学界因果关系理论 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的研究由于受前苏联理论研究的影响,形成了同前苏联相类似的以哲学因果关系作指导的刑法因果关系理论,主要是必然因果关系说和偶然因果关系说。 (一)必然因果关系说认为,刑法因果关系是危害行为同危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内在必然的联系,因此,刑法因果关系论的研究对象只有必然因果关系,没有偶然因果关系。如果某人的行为在事件发生的具体条件下,不是必然不可避免地要发生这种危害结果的时候,那么,尽管这个人的行为表面上与所发生的危害结果之间有着某种联系,也不能认为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行为与结果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就不能使行为人对这一结果负刑事责任。仅考虑英国关系的必然性势必有放纵罪犯的可能性,不符合一般的社会认知,也不利于实现刑罚的目的。[1储怀植。刑事一体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157] (二)刑法偶然因果关系论者说:”必然性是事物内部的、根本的原因决定的;偶然性是由事务外部的非根本的原因决定的。把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根据与它们的辩证统一形成的结果分别联系起来,就自然得出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这两种因果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偶然性已过关系理论虽然在理论上纠正了必然性因果关系的局限性,但是也有扩大因果关系范围的弊端。必然性因果关系论和偶然性因果关系论的共同点是都注意到了刑法因果关系的客观性,这也为两种理论的并存和博弈打下了基础。[2李光灿,张文,龚明礼。刑法因果关系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二、大陆法系刑法学界因果关系理论 (一)条件说 条件说亦称条件即原因说、同等说或等价说、共同原因说。该说主张,一切行为在理论上可以成为发生结果的条件,都是结果发生的原因。条件说求证的方法是”排除思维法”,设想该事实不存在时,结果是否会同样发生。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该事实是结果发生的必要条件;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可能将该事实排除于原因之外。 由于这一学说认为所有的条件关系都是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导致处罚范围广成为其特色。但条件说也对条件进行了一些限制,例如,条件说所说的结果,只限于现实产生的结果,等等。尽管如此,条件说还是由于其不完善之处受到广泛批判。 (二)原因说 原因说又称差别原因说、个别观察说、限制条件说、原因条件区别说或个别化说。该说主张,在先行的众多事实之中,存在原因与条件的区别,前者即原因,对后行事实的发生有原因力,从而与后行事实有因果关系。反之,后者即条件,与后行结果没有因果关系。在原因说内,根据以何种标准区别原因与条件,又分为最有利条件说、优势条件说、最终条件说、离规条件说、必要条件说等。

浅论刑法因果关系的介入问题

浅论刑法因果关系的介入问题 【摘要】刑法因果关系因为其重要性和复杂性的关系,一直都是刑法学领域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时至今日,对刑法上因果关系的理解和具体的认定,学术界也没有达成一致的认识,仍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刑法因果关系存在着多种理论和学说,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在因果关系的问题中,中断和介入是最复杂的问题,怎样在刑事案件中准确判断介入后的因果关系,是刑事案件中关键的一环。只有解决了介入因素这个环节,才能正确认定刑事责任中的是非问题。 【关键词】刑法;因果关系;介入因素 一、因果关系概述(一)刑法中因果关系的概念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是存在于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一种非具体的、抽象的因果关系。一个人只能对自身所实施的危害行为以及该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这种因果关系成为行为人对危害结果负责的必要条件。(二)相关因果关系学说 因果关系学说在不同的国家之间有着不同的发展,不同法系之间对于因果关系的研究也有着不同的见解。大陆法系国家的相关学说主要包括:条件说、原因说、相当因果关系说;而英美法系国家的因果关系学说主要包括近因说和预见说。两个法系对因果关系的研究都各有长处和不足,必须综合运用才能全面剖析[1]。 二、因果关系的介入因素(一)刑法因果关系中的介入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主要包括一因一果和多因一果两种形式。相对于单一的因果关系,多因一果的因果关系在刑事案件中更加常见。《犯罪通论》的观点认为,可以中断原先因果关系的介入因素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必须介入另一个确实存在与危害结果性质相同的原因,及介入因素与危害结果存在这同一性;二是阻断原先因果关系的因素必须是异常的;三是介入的因素引起危害结果的发生必须是合乎规律的。而介入的因素又是多种多样的,它可能是自然因素、可能是第三人、甚至可能是被害人自己的行为[2]。(二)介入因素的分类 因果关系的介入主要存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类型,自然因素的介入比较简单,在此主要分析人为因素的介入。 人为因素阻断因果关系的案例屡见不鲜,这个环节的判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第三人的介入 第三人故意行为的介入。若第三人的故意介入是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直接、主要原因,而之前实行人的危害行为只能成为危害结果发生的条件而存在,是第三人的行为介入的基础和前提,这样的情况下应当认定第三人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则不存在因果关系[3]。另一种情况,即行为人的实行行为是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主要原因,而第三人的介入是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起到了辅助的作用时,行为人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还是成立因果关系。 第三人过失或无过错行为的介入。行为人的实行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出现了第三人过失或者无过错行为介入的情形下,如果行为人的危害行为是导致危害结果出现的主要原因,该实行行为包含了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时,即使是第三人的介入导致了危害结果的直接发生,也应成立实行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

民法总论复习提纲

民法总论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民事权利能力 [P65] 所谓民事权利能力,指据以充当民事主体,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法律地位或法律资格。又称法人格,或人格。 [魏振瀛《民法》]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2.民事行为能力 [P66] 所谓民事行为能力,指民事主体据以独立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以自己的法律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或承担民事义务的法律资格。 [魏振瀛《民法》]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能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3.支配权 [P73] 指权利人得直接支配其标的,而具有排他性的权利。 4.请求权 [P73] 指权利人得请求他人为特定行为(作为、不作为)的权利。 5.宣告失踪 [P109] 公民下落不明满两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 [魏振瀛《民法》]宣告失踪是指自然人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其为失踪人的法律制度。 6.宣告死亡 [P111] 指依照法定程序,推定失踪人为“已死亡”,使之产生与事实死亡同样的法律后果。 [魏振瀛《民法》]宣告死亡是指自然人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宣告其死亡的法律制度。 7.法人 [P116] 所谓法人,指由法律规定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人合组织和财合组织。 [民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8.不动产 [P151] 所谓不动产,指依自然性质或者法律规定不可移动物,包括土地及其定着物。 [魏振瀛《民法》]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或移动会损害其用途或价值的物,不动产主要指土地及土地上的定着物。 9.民事法律行为 [P159] 所谓民事法律行为,指以发生私法上效果的意思表示为要素之一种法律事实。 [民通54条]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10.无效的民事行为 [P195] 无效的民事行为,指因欠缺民事行为的生效要件,在法律上确定的、当然、完全不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 [魏振瀛《民法》]无效民事行为是指欠缺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不发生行为人预期的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 11.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P197] 所谓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指民事主体形式撤销权消灭民事行为的法律效力。区别于完全

试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河南科技大学 阶段论文 题目试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姓名__胡世豪__ 院系__法学院__ 专业__法学__ 指导教师__张胜全__ 2011年6月10日

试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ANALYSE THE CAUSALITY OF CRIMIANL LAW

摘要:刑法因果关系在刑法理论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实践中由于各种相关事实因素之间相互纠结缠绕,任何理论似乎都有一定道理,但亦都有难以自圆其说之处。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的条件说随会导致刑法因果关系的认定范围不当扩大,但在我国的犯罪成立体系下,可以通过实行行为、危害结果、主观罪过有无的判断来合理限缩刑事责任的范围. 关键词:我国的学说;评价;支持条件说的理由 Abstract: Causality of criminal law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criminal law. but in practice ,any doctrine is both reasonable and defective Condition-theory expands the scope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but in our criminal law system ,we can limit the range of criminal liability by dangerous act , dangerous result and subjective aspects of crime. Key words:Domestic schools; Evaluation ;Advocacy of condition theory

试论刑法上的偶然因果关系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在刑法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犯罪构成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也是司法实践中须求解决的棘手问题之一。刑法界的专家、学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从不同的视角,对刑法因果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力图从理论上找到可供司法机关据以办案的理论依据,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新观点,可惜,至今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仍然处于争论不休的状态。笔者试对刑法上的偶然因果关系谈些自己粗浅的认识,以求教于同行。一、刑法因果关系应包括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在理论界,关于刑法因果关系问题,我国有“必然说”和必然偶然“两分说”之争。“必然说”认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只存在必然因果关系,不存在偶然因果关系。作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必须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只有必然因果关系才能成为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只有当某种或某些危害社会行为,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地、不可避免地引起某种或某些危害结果的时候,才能认为这些危害社会行为与危害社会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不具有这样的联系,即使行为与结果的发生有一定的偶然联系,那也不是刑法中的原因,而只能是条件,条件不能成为刑法中的原因。“必然说”强调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和合乎规律性。应当承认,“必然说”的出发点是正确的。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认为刑法上的原因只能是必然原因,作为原因的行为,只是对结果的发生起决定性作用的危害行为;作为结果的危害结果,也只能是危害行为所直接引起的结果。这势必将那些仅对结果的产生起了非决定作用的行为,一律不作为刑法上的原因,缺乏理论依据。第二,在多因一果的情况下,如果认为数个原因都对结果的产生起决定作用,就会产生困难,特别是在多个行为人不是共同犯罪的情况下,要确定每个行为都必须是对结果产生起了决定作用,可能更加困难。第三,“必然说”主张,必然原因的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配合,但条件又不能当原因,这在实践中也会出现问题,如果起作用的“条件”正好是危害行为时,就无法使其承担责任。“两分说”认为刑法上存在必然与偶然两种因果关系,不同意刑法中只存在必然因果关系。“两分说”针对“必然说”适用面过窄之不足,提出将偶然因果关系也归入刑法因果关系之中,其结论也符合刑事案件的一些实际情况。不过,该学说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于偶然因果关系的解释有些过窄,受传统刑法因果关系研究影响过深等。对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进行偶然与必然的区分,也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把因果关系说成是必然的和偶然,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对立统一的基本原理。对于偶然因果关系作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偶然因果关系概念比较含混,何种联系属于刑法上偶然的因果关系?是否所有存在条件联系的事物关系都可能被认定为偶然因果关系?是否所有的偶然因果关系都必须被归责?笔者认为,将因果关系分为必然和偶然,并没有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对立统一的基本原理。具体理由是:1、从哲学概念上来讲,不能混淆因果性与必然性。研究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否则将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之争于无形中变成了不同的哲学观之争,使因果关系研究误入歧途。因果关系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而不是“同一”。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都是密切联系、相互渗透的,但也是有区别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是必然性趋势的具体化;原因引起结果,结果由原因引起。不能仅仅看到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必然联系而看不到偶然联系。2、从结果的角度看,必然性与偶然性不同。偶然性是指由事物外部的、不稳定的、非本质的联系所产生的现象的情况。这一现象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能这样出现,也可能那样出现,偶然性是事物发展的或然结果。事物外部、不稳定的、非本质的联系产生了某现象,就是偶然性;没有产生另现象时,就是必然性。3、从原因的角度看,必然性与偶然性也是不同的。必然性是指由事物的内在矛盾所决定的、确定不移的发展趋势,它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制约。两者产生的原因不同,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必然性与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的两种不同的趋势。4、从司法实践来看,也有必要划分偶然必然因果关系。如果

最新民法学案例题答题要领

民法学案例题答题要领 2005年11月08日王利明 1.确定法律关系 于民法的案例分析题,很多考生往往看完案例题干以后,觉得一团雾水,不知该从何处下手。首先应当明确题干中纸上画出一个法律关系结构图,将题干中涉及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都画在结构图上。无论这些法律关系在问题一目了然,既可以节省时间,也可以避免忙中出错。 于如何确定法律关系,我认为,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确定当事人。民事案件的特点是当事人多,因此分析案件的第一步就是确定当事人,将其中没有意义的当事人剔定这些当事人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 )确定客观事实及当事人的行为性质。各个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往往是基于一定的法律事实(民事法律关系变动行为。其中当事人之间的行为又有事实行为与民事行为之分。 )确定法律关系的性质。在确定客观事实及当事人的行为性质以后,法律关系的性质也就明确了。但要注意两个当律关系,也可能是一个行为导致的多个法律关系。在一个行为导致的多个法律关系中,要注意分清两个以上法律关 .根据问题确定涉案法律关系的法律后果 于涉案法律关系的法律后果,主要是根据案例中提供的事实,确定具体的法律后果。因为同一类型的法律关系,根的返还后果,要根据不当得利占有人的主观状态的不同确定不同的返还责任。效力待定的合同,要根据追认权人是要根据案件的具体事实确定。同时要特别注意案例问题中的假设性问题。因为目前的考试中,往往在问题中又增加 3.答题的具体要点: (1)一定要就题答题,不能随意发挥题意。 (2)先写结论,后写理由。 (3)答题尽量一点一段,有条理。最好用数字或者连接词标明。

(4)不要在解题时大量重复案情。 (5)原则上不要写明具体法条,但如果你刚好记住了,则可以写明具体条文。 [案例一] 南某某是某中学学生,15岁。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南某某看到商场正在进行有奖销售,每消费元的洗发水,领到一张奖券。几天后,抽奖结果公布,南某某所持奖券中了最高奖,南某某非常高兴,将中奖元钱放到家里的箱子中。 第二天,南某某与萧某发生争执,南某某一气之下,便偷偷将柜子中的5000元钱拿出,到商场中购物消气,其某要购买股票,想用箱中的钱,却发现箱中的钱已不见,于是质问南某某,南某某在质问之下说出真相。但南认为南某某还小,钱应当由自己和南某某的父亲支配。于是马上拉着南某某到商场,说南某某购买钻戒未征得问:1.南莱某购买洗发水的行为的法律效力如何?奖金究竟属谁所有?为什么? 2.南某某购买钻戒的行为的法律效力如何?萧某能否要求退货?为什么? 3.萧某是否有权持此笔钱用于购买股票?请说明理由。 4.假设南某某没有告诉萧某,直接到商场领奖,商场能否以南某某是未成年拒绝兑奖? [解题思路] 本案例中,涉及到限制行为能力人的行为能力、监护人的职责等问题。所涉及的法律关系有南某某与商场的附的结构图表如下: [参考答案] 1.南某某购买洗发水的行为属于与其年龄、智力及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行为,故有效。限制民事行为能法通则》的规定,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行为能力人,故南某某是限制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适用的民事行为;二是接受奖励、赠与、获得报酬等纯获益的民事行为。 2.南某某购买钻戒的行为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行为。萧某有权要求遇掉钻戒。理由是: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应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而该合同在法定代理人追认之前,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如果的数额较大的民事行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须征得其父母的同意或者追认。既然其母亲萧某拒绝追认退掉钻戒。 3.萧某无权将此笔钱用于购买股票。理由是: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理被监护人的财产。萧某购买股票井非为被监护人的利益,故其无权将此笔钱用于购买股票。 4.商场不能以南某某是未成年人为由拒绝兑奖。根据《民通意见》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制民事行为能力为由,主张以上行为无效。在本案例中,南某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购买洗发水获得主张无效。因此,商场不能以南某某是未成年人为由拒绝兑奖。 [解析] 1.《民通意见》第6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报酬,他人不得以行故此,南某某对获得的奖金享有所有权。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补充)

补充: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一、条件说 一般而言,条件关系是否存在是容易判断的。但是,是否存在条件关系,也不是没有争议。 1、假定的因果关系。在行为人“故意地”实施危害行为的场合,假设没有类似行为,结果也会发生的,一般作为刑法上的“假定因果关系”问题加以讨论。例如:将一座处于烈火中的建筑物的未烧毁部分纵火予以烧毁,仍然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即使大火在很短的时间内将烧毁一切。又如,精神病医生通过药物杀害了某一名病人,假设医生不杀他,其长期饱受折磨的家属也会实施类似的杀害行为。 A将一块石头砸向B家花园中的郁金香。正当石头砸到郁金香时,石头遇到天上下降的冰雹,而该冰雹若没有因被撞击而改变方向的话,那么本也会和石头一样损坏郁金香。 因果关系需要考虑的只是事实上存在的、对于因果地解释结果的发生不可或缺的那些情况,根本未实现的那些情况,在因果的解释中也是不需要考的。 2、择一的竞合(替代的因果关系、双重因果关系)。指两个以上的行为分别都能导致结果的发生,但在没有意思联络的情况下,竞合在一起发生了结果。例甲乙在没有意思联络的情况下,分别在丙的杯子里投放了致死量的毒药,并在同一时间产生作用而致丙死亡。 在这种存在多个条件的情形中,如果除去一个条件结果仍会发生,但除去所有条件之后,结果将不发生,因而所有行为同结果之间都具有条件关系。甲乙均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应当依照规范化世界的标准进行解释归属:在考察A的归属问题时,应当认定B是合法行事和没有在S 的汤中下毒;在考察B时,则应当假定A是合法行事的。 不存在双重因果关系:人们无法获知,两个潜在引发结果的条件中,哪一个在事实上可以认定成为原因。例如C和D分别独立地朝Q射击。在这两枪(枪枪致命的)射击中,有一枪是先射出的。但是现在无法查清,Q是谁射杀的。因为只有一粒子弹真实地命中受害人并引发死亡,这粒命中的子弹导致了围绕另一粒子弹而产生的因果流程的中断。“疑罪从无”,均为未遂。 3、重叠(累积)的因果关系。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行为,单独不能导致结果的发生,但在没有意思联络的情况下,合并后在一起导致了结果的发生。例如甲乙没有意思联络而分别向丙的杯子各投放50%的毒药,致丙死亡,一般承认甲乙的行为同死亡结果之间都存在条件关系。 4、流行病学的因果关系理论。在食品卫生、环境污染等公害犯罪

民法学试题库51079

《民法学》试题一、判断题1、民法的调整方式包括事前调整和事后调整。其中quot返还财产,恢复原状quot的方式属于事前调整。()2、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由民法调整,但亲属间形成的财产共有和分配等横向财产关系则不属民法调整。()3、我国《民法通则》在民事立法中具有普通法的性质,故其应属形式意义的民法,是我国尚待修订和完善的民法典。4、某国驻华使馆的官员驾车外出,与中国公民发生民事侵权纠纷,在其同意适用我国民法时,法院可依我国民法作为审判依据。()5、“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是两种立法体例的具体表现,并不是否认民商法是私法的理由。6、就民法原理而言,民法的渊源除法律外还应包括判例和法理,其具有弥补制定法局限的功能。7、民事法律关系包括所有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8、民事法律关系中的财产关系,当事人地位上都是平等的,且在经济利益上也是等价有偿的。9、我国民法规定的享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主体只有自然人和法人两种。10、法人作为民事主体的资格是法律赋予的,而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的资格是基于人的自然属性自然取得的。11、甲到非禁渔区钓鱼的行为,属于事实行为。12、一个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动,只能相应地由一个自然事实或人的行为引起。13、不以主观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的、能引起法律关系变动的法律事实,即指自然事实,包括事件和状态。14、甲自杀身亡,其财产由甲之配偶继承。引起这

一法律关系变化的是甲的自杀行为。15、不当得利能够引起债权债务关系的发生,属于法律事实中的事件。16、无行为能力人同完全行为能力人一样享有人格权。17、小明虽未满7 周岁,但因经常随父母购买食物,已知一些食品的价格,故小明单独实施购买其已知价格食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18、胎儿没有权利能力,不能作为民事主体,故对胎儿的任何利益一律不予保护。19、人的权利能力终于死亡,故法律无理由再对此种非民事主体的利益予以保护。20、监护人是被监护人的法定代理人。21、精神病患者陆某在住院治疗期间逃出,将某百货店柜台玻璃砸碎造成经济损失500 元。该损失应由精神病患者陆某的监护人和精神病院共同赔偿。 22、甲失踪已达6年,甲的配偶不愿意申请宣告甲死亡,但甲的债权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出宣告甲死亡的申请,法院必须受理。23、被宣告死亡的自然人即使事实上没有死亡,其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也终止。24、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从战争结束之日起满两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其死亡。25、被撤销死亡宣告的人有权请求返还财产。依照继承法取得他人财产的法人或者组织,应当返还原物;原物不在的,应给予适当补偿。26、我国民法既规定宣告死亡又规定宣告失踪,这意味着宣告失踪是宣告死亡的必经程序。27、法人与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资格都是法律赋予的,故二者的权利能力应相同。28、企业法人自愿解

李文华:司法考试刑法:专题《因果关系》

李文华:司法考试刑法:最新专题《因果关系》

————————————————————————————————作者:————————————————————————————————日期:

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实行行为)与危害结果(构成要件意义上的实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一、认定因果关系的意义 1.影响罪数认定。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存在因果关系,表明该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属于同一个案件,成立一罪;否则,该行为与危害结果可能属于两个案件。 2.影响故意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判定。在故意犯罪中,如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存在因果关系,则成立既遂。例如,甲骗乙钱财,乙识破但基于怜悯给甲5000元,甲成立诈骗罪未遂。因为甲取得财物和诈骗行为没有因果关系。 3.影响过失犯罪是否成立的判定。在我国刑法中,所有过失行为要成立犯罪,必须导致特定实害结果,即要求过失行为与特定实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二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过失行为就不能成立犯罪。 4.影响结果加重犯的认定。基本犯罪行为与加重结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才能认定结果加重犯。例如,甲只想伤害乙,致乙轻伤,又送乙去医院,途中第三人车祸致乙死亡。甲的伤害行为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因此甲只构成故意伤害罪,而非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 二、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认定 司法考试坚持的学说:以条件说为基础的因果关系理论。 条件说公式:实行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着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的条件关系时,前者就是后者的原因。 (一)条件因果关系说 ①条件关系的限定(刑法上因果关系与生活中因果关系的区别)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与现实危害结果之间的关系,生活中因果关系是日常生活行为与现实危害结果之间的关系。 危害行为是指对法益产生危险或实害的行为。如果对法益不创设任何危险,则属于日常生活行为。注意:日常生活行为偶然产生的危害结果,不属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这是很重要的考点。 例1,甲劝说乙自驾车旅游,希望乙发生交通事故而死亡,后来乙果真死于交通事故。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不存在因果关系,甲对乙的死亡不负刑事责任。 例2,乙很想让王某死亡,便劝其坐飞机,心想:如果飞机坠毁,王某必然死亡。王某便去坐飞机。飞机竟真的坠毁,王某死亡。乙的劝说行为属于日常生活行为,与王某的死亡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例3,丙经过铁路道口时,遇见正在值班的熟人项某,便与其聊天,导致项某未及时放下栏杆,火车通过时将黄某轧死。丙的聊天行为不会给黄某的生命创设危险,与其死亡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例4,丈夫赌博后回家,妻子不开门,丈夫在门外站一夜被冻死。妻子的行为与丈夫的死亡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例5,甲为了逗乙,向湖中扔三百元,乙跳入湖中去捡,被湖水淹死。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②条件关系的特殊情形

论民法上的注意义务

论民法上的注意义务 文章来源:互联网发布日期:2010-12-08,是从刑法学界介入并逐渐深化我国法学界对注意义务(dutyofcare)的关注与研究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刑法学界对于刑法上的注意义务的研究,世纪80年代以来的。自20我国民法学界对于注意义务的研讨则较[1]。相对于刑法学界对于注意义务的研究现状,果主要局限在合同法领域的附随义务以及公,直到最近几年才逐渐有学者予以探讨[2],为落后,司法中的董事义务等有限的几个领域。在民事立法上,我国已有许多具体注意义务的规定以为引玉之本文拟对注意义务的重要理论问题予以探讨,但缺乏理论的完整性。基于此,砖。一、注意义务在民法上的地位民法上的注意义务亦源于对过错(主要是与刑法上的注意义务源于过失犯理论相类似[3],也为许多大陆法国家流行于英美法中,过失)的判定,作为过失判断的一种主要理论和学说,注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换言之,在现代侵权法上,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所采纳[4],过失包括注意义务的存在以及违反注意义务意义务是过错侵权责任的核心要素,一般认为[5]。两个层面,即通过判定行为人主观心理状态来确定在古典侵权法时代,过失的判定主要采用主观标准。随着侵权法的现代化,,过错责任原则是侵权法的基本的归责原则[6]其有无过错,而那时,如可能不适当地开脱行为人的责任、无主观过失理论(标准)日益暴露出许多固有的问题法确定法人的过失、常常给归责带来困难而使受害人的救济不能及时得到实现、因法官很难对每个人的预见能力作出准确判断而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性较难把握、不能很好地对行即采用过失的客观标,客观过失理论(标准)应运而生,为人起到教育作用等等[7]。由此用注,把过失界定为一种对法定或者约定的注意义务的违反行为而非一种主观心理状态,准既能解决对受害如此,意义务的违反对受害人权益的侵害作为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的标准,还适应了侵权责任的发展趋势。人合法利益的保护又能维护行为人的行为自由,客观世纪以来侵权法的重大变化是主观过失向客观过失的转化。其实,在大陆法系国家,20 ,就曾以“善良家父”行为来判定行为人有无过失说早在罗马法中就已经萌芽。在罗马法中过失的标准。而“善良家父”则是一个细心的、谨慎的、勤勉的人的标准。“在大多数大,即一个细心的、谨慎的、顾及他人的人在同样的陆法国家中,过错是指未能像一个良家父)根据罗马法的精神指出:“一切世纪著名的法官多马(17Domat外部情况下行为”[8]。损失和损害可能因任何人的不谨慎、不注意、不顾及理应知道的情况或其他类似的过失行,,行为人仍应恢复不谨慎和其他过失所致的损害”[9]。可见此种过失尽管轻微为所引起,或者说,“善良家父”即负有注意义务的人。也许正因为其中已经包含了注意义务的精神,,并把过失作为违反了,在法国,法官极注重运用“善良家父”标准来衡量行为人的过失如此在交通事[10]。以违反注意义务的标准认定行为人的过失,“善良家父”应负的注意义务故、产品责任、医疗事故等领域运用得愈来愈广泛。德国法虽然摒弃“善良家父”的标准[11],但《德国民法而改用“以同职业、同年龄人的行为来衡量行为人的行为”的客观标准并负同一义务”的规定。依,款做出了“违反以保护他人为目的的法规者2条第823典》第 德国学者的解释,此处是针对保护他人的法律而言,即违反保护他人法律的过失,至于被告人 是否预见违反保护他人法律会造成损害,则不予考虑;同时,行为人对某行为的结果,是否预 见或能否预见,也不影响责任成立。从此规定出发,德国学者又总结出了“交通安全义务” 和“制造商的侵权行为危险防止义务”,违反这些义务都视为过失。学者一般认为,德国最

刑法上因果关系研究

目录 目录 (1) 摘要 (2) 关键词 (2) 一、刑法上因果关系的概念 (2) 二、大陆法系关于刑法因果关系的几种代表学说 (一)条件说 (2) (二)原因说 (2) 三、我国刑法理论关于刑法因果关系研究的现状 (3) (一) 必然因果关系说 (3) (二) 偶然因果关系说 (3) (三) 认定因果关系应注意的几点 (4) 四、因果关系涉及和应区分的几个问题 (4) (一) 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 (4) (二) 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 (4) 五、对完善我国因果关系的几点建议和设想 (5) (一) 构建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理论体系的设想 (5) (二) 以罪刑法定主义和犯罪构成要件从基本原则和具体立法司法中发挥刑法的保障功能 (5) (三) 犯罪构成要件的改变对因果关系的影响 (5) 注释 (5) 参考文献 (6) .............................................................. .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研究 摘要刑法因果关系是刑法理论和刑事司法实践中的难题,关于刑法因果关系的争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各形成了自己关于刑法因果关系的理论学说,我国当然也不例外。大陆法系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代表学说有:条件说、原因说、相当因果关系说;英美法系的代表理论为:双层次因果关系说;前苏联和我国传统因果关系理论的代表学说有:必然因果关系说、偶然因果关系说。这些理论抽象地阐释了各自的因果关系理论主张,似乎在客观上解决了刑法因果关系的问题,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只要遇到了稍为复杂的、与因果关系有关的疑难案件,司法人员就会束手无策,或者各自根据自己的理解用不同的因果关系理论来阐释案件。为了使刑法因果关系理论能够统一、明确及更具操作性,我们有必要对刑法因果关系理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刑法因果关系理论学说相当因果关系不作为犯刑事责任 一、刑法因果关系的概念 因果关系本来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后来被引入刑法中。哲学上的因果关系是一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引起别的现象产生的现象是原因,被引起的现象则是结果,即外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①。具体到刑法中是指危害结果的产生首先在于客体事物内部具有在这种外在力量作用下产生有害变化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是一种抽象可能性,本来事物存在的实在可能性是朝着有利于社会的方向发展的,由于外部危害行为的干扰,影响原来实在可能性的继续发展,而是原来处于抽象可能性位置的危害可能性变成了新的实在可能性,成为事物发展新的必然趋势,并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现实性,就产生了危害结果。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二、大陆法系关于刑法因果关系的几种代表学说 在当代刑法理论中,关于刑法因果关系的学说,就大陆法系而言,以“条件说”与“原因说”两大分歧理论为代表。 “条件说”认为,凡是引起结果发生的一切条件,皆为刑法上的原因;凡是原因,对结果的发生均有同等的原因力。这种不分轻重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显然失当,为了弥补缺陷,则提出“因果关系中断论”,其大意是说,前行之条件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因之后有责任能力的故意行为之介入而中断,后行之条件行为与结果继而发生因果关系;但如前行为与结果之间介入的是自然力、无责任能力人的行为或过失行为时,则不中断前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原因说”则认为,刑法应当在引起结果发生的诸条件中,区分原因条件与单纯条件,即在引起犯罪结果的多数条件行为中,择其一、二为刑法中的原因,其他行为皆为单纯条件,单纯条件对结果无原因力。关于区分原因与单纯条件的标准,又有各种不同见解,如“必生原因说”、“直接原因说”、“最重要原因说”、“决定原因说”等等②。 “条件说”与“原因说”各持一端,前者否认了刑法因果关系的特殊性,把哲学因果关系与刑法的因果关系等同起来,混为一谈;后者则夸大了刑法因果关系的特殊性,把哲学因果关系与刑法因果关系对立起来。“条件说”与“原因说”相比较,原因说是限制条件说的,因而条件说所确定的因果关系范围大于原因说。对于条件说的批评正在于此,认为它会无限制地扩大追究刑事责任的范围。如果仅从事实上的因果关系考虑,这一批评似乎有理,但如果考虑到条件说只是为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提供事实根据,其并不直接导致刑事责任,这一批评就失之偏颇。至于原因说,力图限制条件的范围,缩小刑事责任的范围,使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刑法因果关系定型化,因而具有合理性。但原因说并未提供条件与原因相区分的可操作性标准。但原因说并未提供条件与原因相区分的可操作性标准。更为重要的是它仍然只是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