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形成与发展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形成与发展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形成与发展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形成与发展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姓名:黄飞学号:S100073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西方主要代表学派的价值理论,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形成提供比较材料,同时,也是对我国近年来关于西方价值理论源头予以较少,然后用劳动价值理论与这些非劳动价值论进行比较分析。文章最后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提出劳动价值论应至少在服务、管理、科技等方面进行深化认识,以与时俱进。

关键词:价值理论、要素价值论、效用价值、劳动价值论、

1、价值理论的回顾

1.1、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价值理论

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色诺芬、亚里士多等著名思想家从“值”和“真实价格”来讨论商品交换的内容与本质了;在中世纪经院哲学家阿奎那提出“公平价格”等一系列朴素的价值论。到了15世纪到17世纪,重商主义者只关心财富增量上的价值计算,对商品的买卖价格差价感兴趣,而忽视对商品价格基础的探讨,但他们对于价值和财富关系的研究推动了价值为主体的研究动力。直到17世纪中叶,英法两国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有了一定的

发展,资本主义积累取代了原始积累,产业资本逐渐取代了商业资本的支配地位。这时,主流经济学家的研究才逐渐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于是,古典经济学诞生了。这个理论体系的代表人物,在英国是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在法国是皮埃尔贝尔、弗朗斯瓦·魅奈和让·西斯蒙第。

1.1.1威廉·配第的价值理论

威廉·配第在劳动价值论上的主要贡献是“用商品中所包含的劳动的比较量来确定商品的价值”,并在其名著《赋税论》一书中,他区分了“自然价格”、“政治价格”和“真正的市场价格”。他所说的政治价格就是经常发生涨落的市场价格,他认为政治价格的涨落是有中心的,这个中心就是自然价格。而配第所说的自然价格实际上就是价值。同时,他认为决定自然价格的因素是劳动,即在生产商品中所消耗的劳动时间。他把生产谷物和生产白银的不同劳动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各种商品相交换的共同东西是由劳动决定的,而且认识到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呈反比例变化的。

1.1.2、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

英国古典政治学家亚当·斯密在其著名的《国富论》一书中,系统地发展了配第提出的劳动价值论。亚动价值论的主要贡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斯密认为,使用价值就是特定物品的效用。交换价值就是指人们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并且二者有时候不成比例。比如,水和钻石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就是如此。而另一方面认为,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也有交换价值,这是错误的。

第二,区分了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

市场价格就是指市场上实际出售的价格,自然价格就是与工资、利润、地租率或平均率相一致的价格。斯密还进一步揭示了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变动关系,涉及到了市场机制的作用。斯密所说的自然价格就是市场价格运动的中心。

第三,关于交换价值的尺度

斯密从分工出发,每个人所需要的物品,只有小部分是他自己的劳动生产出来,部分是从他处交换的物品。那么,对他来说,这个交换物品的价值等于使他能够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斯密同时指出任何物品的真实价格,即取得这个物品实际所付出的代价,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就是说,一个物品在交换时的真正价值,是因占有它而能自己省去并转加到其他的辛苦和麻烦。在斯密看来,购得劳动和消费劳动在量上是相等的。商品与商品交换,就是劳动与劳动在等价交换的条件下,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与耗费的劳动量是相等的。所以他提出劳动是衡量一切产品的交换价值的真正尺度。

第四,区分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斯密认为劳动程度和精巧程度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价值。并认为复杂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比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多。

1.1.3 、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李嘉图的价值学说是在批判地继承斯密的价值论的基础上,对劳动价值论的主要贡献包括:

第一,澄清了斯密在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者关系上的混乱。

李嘉图接受了斯密关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分和界定,但是批判了

斯密的错误。斯密曾认为,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甚至没有。嘉图正确地指出使用价值不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当然没有交换价值。

第二,关于交换价值,提出了商品交换价值是由生产时所耗费劳动决定李嘉图同意斯密的说法,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控制下的社会,交换价值已分解为三种收入;但不同意斯密倒转过来的说法,即交换价值是由各种收入构成的。李嘉图认为已经生产出来的价值,无论如何分割,都不能变更其本身的量。价值是第一派生因素。价值可分割为工资、利润、地租,但不能倒过来说价值是由这三决定价值的。这里李嘉图一贯地坚持了劳动价值论的一元论。

第三,区分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个别劳动和必要劳动

在斯密分析的基础上,李嘉图认为,直接劳动是指直接品上的劳动,也就是工人的活劳动;间接劳动是指投在劳动器具、工具、工场和建筑上的劳动。李嘉图认为,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有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直接劳动创造商品价值,间接劳动只把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耗费在生产资料中的劳动较多,则转移到产品中去的价值也较多;生产资料的使用时间越长久,则转移到产品中去的价值也较少。个别劳动是指每个生产者生产商品所实际耗费的劳动;必要劳动是指在件下必须耗费的劳动,也就是指所需产量使人们不得不在这种条件下生产。李嘉图认为,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不是个别劳动,而是必要劳动。

1.2、古典政治经济学反对者的价值理论

古典经济学反对者的价值理论就是被马克思称为“庸俗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萨伊、马尔萨斯、李嘉图学派等,他们各自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观点。

1.2.1、萨伊的“要素价值论”和“效用论”

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在反对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时提了“要素论”和“效用论”。

1.2.1.1要素价值论

斯密在《国富论》中经常把商品中包含的劳动决定商品价值同价值决定商品价值混为一谈。他断言,劳动决定价值只适用于“社会的原始状即小生产者的简单商品经济,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价值则由工资、利润、三种收入构成。萨伊把斯密这一观点进一步系统化发展,萨伊认为,劳动、资本这“生产三要素”在生产中分别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因而分别创造和获得了收入,即劳动创造了工资、资本创造了利息、土地创造了地租,而这些收入就构成生产费用,决定商品的价值。

1.2.1.2.效用论

萨伊说:“人们所给物品的价值,是由物品的用途产生的……当人们承认某东西有价值时,所依据的总是它的有用性。这是没有用的东西,谁也不肯给与价值。现在让我们把物品满足人的需要的内在力量叫做用。我还要接下去说,创造具有任何效用的物品,就等于创造财富。这是因为效用就是物品价值的基础,而物品的价值就是财富所由构成的”。①可见,萨伊的效用就是使用价值。他所说的“物品的效用就是物品的价值的基础。”也就是说使

①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59页转引自张鹏侠《劳动价值论研

究》第15页

用价值决定的。以物品的效用说明物品的价值,它的悖论性是一目了然许多物品对人类的生存来说具有无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但它们没有价值。

1.2.2、马尔萨斯的“供求论”

马尔萨斯反对李嘉图的耗费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提出购买劳动是价值尺度。其理论就是资本(机器)在生产中有重大的作用,因而资本是决定价值的因素之一。只有在仅使用劳动就能生产商品的场合,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才是价值尺多数情况下,生产商品不仅使用劳动,还使用资本。使用资本就要求得利润供给的一个条件、成为价值的一个因素。这时,耗费劳动不能成为价值尺度品所能购买到或能支配到的劳动,后者的量包括生产商品所实际耗费的累积化劳动)、直接劳动(活劳动)和预付资本的利润。马尔萨斯认为,“在任何地点,商品的估值总是决定于需求的供给和相对状况。”②

1.2.3、约翰·穆勒的“综合价值论”

穆勒的价值理论是要素价值论、效用论、供求论的综合,唯独抛弃了劳动价值论。穆勒的价值论试图调和李嘉图与萨伊等人在价值理论上的对立,寻找一种双方都能接受的解释。

穆勒认为价值是相对的,并否定价值实体的存在。只承认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就是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就是效用,价值或交换价值是指一种总的购买。

他认为,物品要有价值必须有两个条件,即效用和它是比较难以得到的。他区分了市场价值与自然价值。市场价值是指在短期内商品的市场价格,由

②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55页转引自张鹏侠《劳动价值论研究》

第16页

供求关系决定。自然价值是指长期中商品的价值,不同的商品,它的自然价值不同。他还分析了国际贸易中的商品价值的决定,提出了国际价值的概念。认为不能决定国际价值,因为劳动和资本不能在国与国之间自由转移,他以贸易国给和需求关系来说明国际价值的决定。

1.3边际效用价值论

奥地利的门格尔、英国的杰文斯和瑞士的瓦尔拉斯被认为是边际革命的奠基人。他们创建了以边际分析方法为特点的边际效用于他们在古典经济思想史上的作用和影响,被人们称为边际革命。19世纪末,经济学在其演进过程中发生了一次综合,形成了所谓新古典经济学派。其代表人物就是著名大学教授马歇尔。他于1890年出版的名著《经济学原理》奠定了新古典经济论体系。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价值理论被称为现代边际主义价值理论(实际是价格理论)

1.3.1、边际效用价值论

边际效用学派是以“经济人”最终如何获得最大效用或最大满足为研究对象,合理使用或最优配置为研究范围;它强调消费、效用、需求;它以边际均衡为原理来阐明“经济人”所遵循的法则,并以数学方式(特别是边际增量的分析)或数学模型加以解说。这样,边际效用学派把传统经济学改造成以消费、交换、生产为序的理论体系,经济学走向主观和数量分析。

1.3.1.1.奥地利学派的价值理论

门格尔创建了奥地利学派,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三位:卡尔·门格尔、

弗里德·维塞尔和欧根·庞巴维克。

门格尔假设“经济人”是作为消费者的经济人,而且是最一般意义上的是舍掉制度因素的消费者。他们的行为动机是财物既定条件下,追求欲望满化。

维塞尔全盘接受了门格尔的边际效用价值论,并首次运用“边际效用”这一术语。他认为人们的满足随着消费物品数量的增加而递减,最后状态,其效用下降为零。但大多数物品都是稀少有限的,在达到饱和状态之前弃自己的需要,处于最后一点的需要为“边际需要”,它所提供的满足为“边际需要”。这个“边际效用”决定商品的价值。

庞巴维克在继承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基础上,指出不单纯取决于其本身的边际效用,而且取决于可用来代替它的其他物的边际效用,人们一般是通过交换来取得替代物的,因此,上述观点提出的边际效用价值在门格尔的孤立个人那里走进了交换经济,有助于说明交换经济下物品的主观评价如何形成。

1.3.1.

2.英国学派的价值理论

杰文斯反对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在大多数场合是决定价值的条件,这就是:劳动或生产费用决定供给;供给决定最后效用程度;最后效用程度决定交换率或价值。他提出“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

杰文斯认为,效用是苦乐所产生的反映,物品能给人提供快乐就是有效物品所固有的属性,它的产生和人的需要密切相关。随着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增量的效用是递减的,“最后效用程度”这个概念就是反应效用的递减。效用成都就是指增加的单位商品与它所提供的效用的比率,最后效用程度就是

指现在商品或无限小的最后增量的效用程度,它随着商品量的增加而递减的。

杰文斯认为价值不是商品的内在属性,它仅仅表示商品之间的数量关换比率”来替代“价值”。市场上,交换者为了通过交换取得利益,总是比商品的最后效用程度,以此来决定他愿意放弃多少自己的商品,而从交换中用。交换者只要从交换中有所收益,交换就会继续下去;当交换双方的最后等时,交换就会停止,交换也达到了平衡。因此,最后效用程度决定商品的价值)。两种商品的交换比率等于其最后效用程度的比率倒数。

1.3.1.3.洛桑学派的价值理论

法国的里昂·瓦尔拉斯也提出了类似的理论。他以稀缺性来解释价值的来源。所谓“稀缺”,就是消费一定量商品所满足的最后欲望强度即人们从商品中所感受的满足程度。随着商品供给量的增加,欲望强度是不断递减的。商品的价格就是交换价值的比率,交换者要从交换中取得最大满足,就是使最后欲望强度的比率等于价格。

1.3.2、现代边际效用价值论

马歇尔认为,价值是由需求和生产成本共同决定的,可以把他的价值理论概括为供求决定论。马歇尔把边际效用价值理论中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当作需求规律的基础。他提出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的概念。需求价格是消费者在货币购买力和拥有的货币时,购买一定量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它由这一定量商品的边际效用由于商品的边际效用随商品数量的增加而减少,所以,当一个人对某物需求量他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就越小。这就是需求价格与商品数量之间的依存规律。一种供给价格是厂商在提供一定量的商品

时所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它由这一定量商品边际生产费用决定。在短期内,随产量增加、生产规模的扩大,边际生产费用逐供给价格增加。因此,供给价格与供给数量之间呈正向变化关系。然后,他便从供求关系来说明价值的形成,认为价值由供求双方达到的均衡决定,即商品的价格如果使购买者对它的需求量和生产者对它的出售量相等,市场上的供求就处于均衡状态,这时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即商品的价值。

2、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是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集中阐述在《资本论》的第一卷和第三卷。主要贡献如下:

第一、科学地分析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等基本范畴之间的联系

(1).从商品分析开始,从物品的一般有用性引伸到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必须即具有交换价值;

(2).从交换价值形成入手,然后引出价值的内容或实体,即抽象的人类劳动第一次把价值从交换价值中抽象出来。

(3).揭示了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体,二者是对立的,又是统一含着商品经济的一切矛盾的胚芽。马克思在说明价值理论时强调:“我不是从‘概念’出发,因而也不是从‘价值概念’出发,……我的出发点是劳动产品在现代社会所表现的最简单的社会形式,‘商品’。”

第二、科学地论证了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并对创造价值劳动的丰富内涵(1).第一次揭示了劳动二重性原理

马克思指出:“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是由劳动二重性引起并决定的。

(2).劳动是指抽象劳动

马克思所分析的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指“己经化为没有质的区别的人抽象劳动。这种抽象劳动是简单平均劳动,是生产性的简单平均劳动;所谓抽象劳动,就是指将各种不同的有用劳动的具体形式抽掉,还原为般人类劳动力的耗费的那种劳动……也就是把它们劳动的有用性质撇开们都只剩下一个共同点: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即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这就是抽象劳动。马克思指出:“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的本身。”③“我们劳动能力,理解为一个人的身体即活劳动的人身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④所以,马克思把劳动定义为撇开劳动的具体只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抽象劳动形成为商品的价值实体,商品价值量决于抽象劳动的时间多少。形成商品价值体系的抽象劳动,既然是一般劳动力的耗费,因而它的内为平均的简单劳动力的耗费。简单劳动力,就是每个没有专长的普通人的机的简单劳动力的耗费。而包含比较多的技巧和知识的复杂劳动,是自乘的或劳动。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20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195页

(3)、劳动是指生产商品和价值的劳动

马克思所分析的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指生产商品和价值的劳动,而不是都存在的、作为人类生产条件的“劳动”本身。在历史上,生产价值和剩余比原始社会非商品经济的劳动,出现得晚,生产商品和价值的劳动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产生的。

(4)、劳动是指物质生产和创造剩余价值的生产劳动

马克思所分析的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指物质生产劳动。从一般意义上来劳动就是指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从其资本主义的特殊含义来说,就是生产价值的劳动。马克思指出:“如果整个生产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

(5)、提出了“整体工人”的概念,指出凡属总体劳动构成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

“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也就必须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器官,完成它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马克思认为,不仅那些直接作用于劳产品的劳动是生产劳动,就是那些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的劳动也是生产劳动。

第三、马克思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价值形式理论

(1)、界定了商品的价值形成

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价值通过另一种商品交换,以另一种商品为对象,表现为一定的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是抽象劳动的凝结,它不像使用价值那样,其属性可以通过自然形式来,人们可以直接感触到。商品的

价值既不能成为人们可以感觉到和触摸到的物质也不能由自己直接表现出来。因此,商品的价值只有在商品交换中才能表现出来

价值的表现形式,就是交换价值。

(2)、揭示了价值形式的发展阶段

科学地阐明了从商品的简单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的发展过程。也就是由个别等价物特殊等价物一一一般等价物——货币的发展过程,这种对价值形式“所作的抽象、有时好像是纯粹演绎式的叙述,实际上是以交换和商品生产发展史的大量实际材料作根据的。

(3)、揭示了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着重分析了简单的价值形式,这是因为“一切价值形式的秘密都隐藏在这个价值形式中。”通过分析,指出了等价形式的三个特点,即使用价值成为它的对价值的表现形式,具体劳动成为它的对立面即抽象人类劳动的表现形式,私人劳动成为它的对立面即直接社会形式的劳动。这样,就彻底揭去了作为一般等价物黄金加在等价形式上迷人的炫目的色彩,科学地说明了货币的起源与本质,解决了“商品怎样、为甚么、通过什么成为货币”的问题,从而揭穿了货币之谜。

第四、对商品价值量决定问题的深入分析

(1)、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是抽象劳动的凝结和物化,所以,商品的价值商品所包含的形成价值实体的劳动的量来计量。那么劳动量本身又是怎样来衡量动量有个天然的尺度,这就是劳动时间。这样,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2)、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的反比关系

商品价值量是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而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是随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的。劳动生产力,是指劳动者在生产某时所发挥的能力。这种生产能力的发挥和使用,是表现为一定形式的具体劳动的大小。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主要影响劳动生产力变化的原因,劳动生产力的影响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劳动生产力越高,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于生产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少,其价值量就越少;反之,亦然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劳动生产力的大小,是与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而与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重含义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在正常的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使用的劳动时间”。它反映了同一部门内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在生产单位商品的劳动相比较的关系。提出了“另一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既价值规律所影响的不是更别商品,而是总是各个特殊因分工而相互独立的社会生产领域的总产品;因此,不仅在每一个商品上只使用必要的劳动时间,而且在社会中,也只把必要的比例量使用在不同类的商品上。”马克思这里明确指出了“另一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同样制约着或决定着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第五、对价值转化形式理论的全新论述

(1)、马克思发现了劳动力这一范畴,从而科学的揭示了劳动力和劳动

的马克思以劳动力这一创造价值的属性代替了劳动,因而资本和劳动的相互交换与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规律无法相容这个难题。马克思确定了劳动力和劳动时间的差别,得出劳动是价值的实体和内在尺度,但是它本身没有价值。而劳动力则应是“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身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工人本身来说,劳动力是归他所有的一种商品的形式。”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也就具有价值。同任何其他商品的价值一样,劳动力的价值也是再生产这种特殊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价值的最低限度就是维持身和其家庭所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不是劳动。

(2)、提出了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理论

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到利润和利润率的转化之后,进而分析平均利润的转化,发现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市场价价格波动不再围绕着价值而围绕着生产价格进行,生产价格的出现掩蔽了价值决定价格的基础。但生产价格却以价值为前提;在质上,生产价格表现着转化了的价值。生产规律就是价值的规律,只不过是它的变形规律,即有了另一种表现形式的规律而已。

3、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提出之后,在西方经历了三次大争论,建国后,页在我国引起了五次争论。

3.1国外辩论

第一次就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文出现的庞巴维克利用边际价值论系统的批评马克的劳动价值论,认为马克思只是纯逻辑来证明价值,没有提出经验和心理上的证明,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遇上了现实的礁石而成膜了。法希亭对旁氏的主观主义发起了系统的批判;布哈林对旁氏的方法论也展开了批判。

第二次是20世纪上半期,西方经济经过短暂的繁荣之后陷入了危机,无法自拔。这一阶段,西欧围绕社会主义经济结算、社会主义计划可行性及资源有效配置的论战。这场争论对以后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三次是在20世纪70、80年代,对劳动价值论延伸的“转形理论”的大讨论,萨缪尔森首先发难。他认为价格可以直接由技术的生产函数引出,因而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是一个多余的步骤或一种不必要的迂回过程,并指出劳动价值论在资本有机构成不等的条件下难以成立。还有以斯拉法来反对劳动价值论,甚至提出放弃劳动价值论。原苏联和东欧经济学界页开展了在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劳动价值论的使用变化和地位作用的讨论,者讨论大多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进行的。

3.2国内辩论

1949年至今,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讨论大约有五次:

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的讨论。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以孙冶方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开始关注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地位、作用问题。

第二次是20世纪70年代末关于价值规律问题的讨论。这场讨论涉及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等问题。

第三次是20世纪80年代初关于“生产劳动”的讨论。在60年代初关于生产劳动问题讨论的基础上,于光远又提出:只要是参与物质产品生产的,包括教育、科研、文艺、服务等行业的劳动,都属于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孙冶方不同意于光远的观点,指出: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只能是物质生产劳动。由此引发了理论界的讨论和争鸣,并逐步形成了“宽派”、“中派”、“窄派”三种不同观点。

第四次是20世纪90年代初关于“价值创造源泉”的讨论。苏星针对南开大学谷书堂关于非劳动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的观点,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劳动价值一元论》,提出:只有物质生产领域的活劳动,才是价值的惟一源泉。于是,由“谷、苏之争”,引发了“一元论与多元论”的讨论。

第五次是中共中央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和研究”后,全国上下展开的新一轮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学习和讨论。这次讨论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从深化对当代劳动的认识入手,探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新特点;二是结合新的实际,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形成的源泉问题,提出了多种不同观点和见解。

3.3、对我国争论的劳动价值理论与其它价值理论的比较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成分多元化,科技在生产中的运用,以及西方经济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一些西方的陈词滥调又在我国大地上兴起,比如要素价值论,供求价值,效用价值论,但最迷惑人心的还是知识价值论和虚幻价格论。下面对这些机制理论与劳动价值论进行总结对比:

3.3.1要素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也不时出现要素价值论的影子。当高科技受到重视时,有人提出高科技创造价值;当知识经济成为时髦时,又有人提出知识创造价值;当资本市场受到青睐时,又有人提出资本创造价值;如此而已,不一而足。

当讨论劳动价值问题时,往往有人把知识、科技当作独立于劳动之外的要素,当作独立创造价值的实体。其实,不能把知识、科技等要素与劳动者的劳动要素对立起来,看成独立于劳动之外的实体,应当把它们如实地看作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内在的因素。知识、科技不外两种形态:一种是理态的观念的形态,这种形态的知识、科技存在于劳动者的体内,当劳动者劳动时,它们就充分发挥作用,使劳动者的效率更高;另一种是实物形态,它们存在于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之内,并且不断增加,不断积累,使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不断改进,日新月异。现代的劳动工具比过去的劳动工具更先进更科学了。也就是科技含量、知识含量更多了。任何一种新机器、新设备、新材料,都是新知识和高科技的晶体。

知识、科技由何而来?它们是人类劳动结果,或者说,它们是知识化的劳动,科技化的劳动。知识、科技如何发挥作用?如果没有人类劳动的推动,任何知识、科技都难以发挥作用。由现代知识、现代科技武装起来的劳动者,去推动知识含量、科技含量日益增多的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结果就产生出价值与使用价值。这就是现代化的劳动生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始终处于原动者和主导者的地位。知识、科技本身不过是劳动的凝结。由此可以说,劳动创造了价值,用新知识和高科技武装起来的劳动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以资本为代表的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这是争论较多的问题。在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上以实物形态存在的资本,或者说,在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形态上存在的机器、设备、原材料等物化劳动,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有巨大的作用,缺了它们,任何生产劳动都无法进行,任何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无法创造。但是,它们只把自身被消耗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并不创造新价值。理由有:(1)物化的资本是由过去的活劳动转化或异化而来的。它们的原本物是活劳动或者说它们本身就是活劳动的凝结,是活劳动的物化。追根溯源,活劳动在先,物化劳动在后,是活劳动的变形。(2)物化的资本只有靠活劳动的推动,并且只有与活劳动结合在一起,才能运行起来,发挥作用。否则,只是一堆死物废物。这就是说,物化形态上的资本的经济生命是由活劳动注入的给予的。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相比,不能不占首位;生产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相比,不能不占首位。这就是活劳动或者说生产的主观因素创造价值的理由。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人类、劳动创造世界,三位一体,这就是劳动价值论的本质所在。

3.3.2供求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供求价值论也日渐盛行起来。商品是生产的结果,其价值理应由生产商品时消耗的人类抽象劳动决定。马克思认为,生产过程创造价值,而流通过程实现价值,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辩证统一。在肯定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劳动决定价值的前提下,我们并不否定供求关系在价值形成与实现时的作用。供求有长期供求与短期供求之分。短期供求关系影响着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使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但不涉及价值的形成。长期供求关系,尤其是全局性的长期供求关系,不仅影响着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而且也影响价值的形成与实现,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决定价值的形成与实现。这是因为,全局性的长期供求关系制约着全社会的劳动资源在宏观上的配置状态,制约着各个部门各个行业的劳动总量,也就制约着所谓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根据长期的全局性的供求关系,马克思曾经把价值决定区分为三种情况或类型:严重供过于求者,价值由优等条件下的劳动消耗决定;严重供不应求者,价值由劣等条件劳动消耗决定;供求基本平衡者,价值由中等条件下劳动消耗决定。

3.3.3效用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

近20年,随着我国改革和开放的发展,不时听到这种理论的声音。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效用或有用性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则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的物质财富,而价值则是商品所有者之间的关系;使用价值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而价值则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总之使用价值与价值之间有严格的界限,不能混淆。当然,使用价值与价值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它们在商品之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又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并在一定条件下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推荐名单

专业教科书 1、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黄楠森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史》四卷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3年8月版 专业基础著作 1、陈先达、靳辉明:《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 2、陈先达:《走向历史的深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孙伯鍨:《探索者道路的探索》,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苏】纳尔斯基等:《十九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上、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5、马绍孟等:《恩格斯和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6、侯惠勤:《准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英]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丰子义:《发展的反思与探索——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著作: 1、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 3、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 西方马克思主义卷》上下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版。

4、[英]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 5、[加]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6、叶卫平:《西方“马克思学”研究》,北京出版社1995年版。 7、孙伯鍨等:《西方“马克思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8、陈先达等:《被肢解的马克思》,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9、鲁克俭:《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10、余文烈:《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11、徐艳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2、周凡、李惠斌主编:《后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13、复旦大学编:《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 2007》,人民出版社,2007。 14、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 15、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 16、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商务印书馆,1984。 17、霍克海默:《批判理论》,重庆出版社,1989。 18、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重庆出版社,1988。 19、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学林出版社,1999。 五、传记: 1、梅林:《马克思传》,三联书店,1965。 2、科尔纽:《马克思恩格斯传》第Ⅰ、Ⅱ、Ⅲ册,三联书店,1965. 3、费多谢耶夫等:《卡尔·马克思》,三联书店,1980. 4、格姆科夫等:《恩格斯传》,三联书店,1980. 5、麦克莱伦:《卡尔·马克思》(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1)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原理 使用价值--------具体劳动价值----------------抽象劳动 2)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3)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结阶段。 4)价值规律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逻辑线索和基础地位:(1)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比较,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最大贡献是证明了“劳动的二重性”;(2)在劳动二重性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3)在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并由此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概括地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揭示资本主义从产生到灭亡的历史规律的基础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理论基石,是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为工人阶级争取经济和政治主体地位的学说。马克思从“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源泉”入手,无情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的异化和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罪恶,并由此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结论。

劳动价值论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ww.doczj.com/doc/5a7597030.html,/) 劳动价值论(Labor theory of value) [编辑] 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是关于商品价值由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所创造的理论。劳动决定价值这一思想最初由英国经济学家配第提出。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也对劳动价值论做出了巨大贡献。 资产阶级古典学派的代表亚当·斯密特别是李嘉图对劳动形成价值的理论和价值量的分析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还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中的资本家、雇佣工人、土地所有者这一阶级结构,并阐述了三者之间的阶级矛盾。由于他们是把资本主义这一制度和阶级结构看作是当时最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所以他们在这方面的研究是无所顾忌的,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结构。但是随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尖锐,他们的学生则越来越丢弃他们老师的科学性,把为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剥削关系作辩护当成自己的唯一任务了。政治经济学日益走向庸俗化。否定劳动价值理论是其主要内容之一。 马克思继承了亚当·斯密、李嘉图理论的科学成分,用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从根本上改造了劳动价值论,论证了它的历史性质,并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科学地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后来的利润、平均利润理论,指出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作用,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 [编辑]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创立并完成的,包括以下内容: (1)商品具有二重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具有不可比较性。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构成商品交换的基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等范畴,是马克思用来说明商品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概念,深刻地揭示了商品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程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程教学大纲 2015年09月18日18:08卢婷婷点击:[308]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英文名称: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m. 开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编码:S0305202 学分:2总学时:36 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 修读基础:修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本科课程。 主讲教师:建屯(副教授)、晓辉(讲师、博士)、卢婷婷(讲师、博士)。 二、课程目的任务 1.课程地位作用 该课程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主要是从历史、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高度,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科学规律,使学生清晰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涵、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的在统一性,真正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以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社会主义信念。

2.课程主要容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一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规律的科学。课程的主要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历史阶段,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历程,科学世界观的公开问世,唯物史观的发现过程,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革命,剩余价值理论的伟大发现,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和策略理论的新探索,资本主义的时代变化与伯坦修正主义的出现,列宁对俄国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探索和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和指导实践的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在不同历史阶段上发展的特殊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史。 3.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学生能够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真正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更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真正分清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的理论判断,以更有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现时代的创新;真正分清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以更切实地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真正分清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以更利于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科学涵;学生能够紧密结合当代世界发展的实际,紧密结合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紧密结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实际,探索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科学规律及当代趋势。

历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真题

2002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1、名词解释(4*5=20) 马克思主义《反杜林论》实践哲学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 2、论述题(25*2=50) 列宁对经验批判主义的批判 从《共产党宣言》到《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认识的深化 3、论证题(30*1=30) 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的珍贵理论品质 2003年 1、名词解释(5*5=25) 普鲁东主义伯恩斯坦《哥达纲领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经验批判主义 2、简述题(15*5=75)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马克思对巴黎公社革命经验的理论总结 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的社会主义商品货币观 卢卡奇的阶级意识理论 曼德尔的晚期资本主义理论 3、论述题(25*2=50) 恩格斯晚年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展及其对我们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启示 列宁在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对社会主义的全新认识及其现实意义 2004年 1、名词解释(5*5=25)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普鲁东主义伯恩斯坦主义 2、理论综述题(15*5=75)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分析 马克思晚年对东方社会的探讨综述 斯大林同布哈林在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理论上的争论评析 列宁《哲学笔记》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 梅洛庞蒂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评述 3、综合分析题(25*2=50)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理论、实践与教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警示 举出马恩著作中至少两个观点的演变,论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2005年 1、名词解释(4*5=20) 合法马克思主义者超帝国主义论垄断资本学派 《“论俄国社会问题”跋》《哥达纲领批判》 2、原著理解(10*3=30) 马克思指出:“品二重的存在这个简单的事实,既一方面作为一定的产品而存在,而这个产品在自己的自然存在形式中观念的包含着(潜在的包含着)自己的交换价值;另一方面

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资本论的现实意义 摘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由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多元价值论演绎而来的一元价值论,其理论目标是特定历史条件所赋予的为暴力革命提供理论依据的任务。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本身就是继承与发展西方古典经济学家劳动价值论的结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必然要有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必须是继承基础上的发展,要结合新的现实,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当代意义 引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在批判吸收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学说的基础上所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全部经济学说的理论基础,又是其经济分析的核心。所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必须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若离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从根本上背离了马克思的经济学说;若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所以,应该从本质上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即应该从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科学概括的意义上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再次强调:“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进程中,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价值论问题既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本质 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因素 马克思严格区分使用价值与价值的不同概念。《资本论》正是从分析商品两因素,即分析使用价值与价值入手的。 使用价值是物的自然属性,是商品存在的物质基础,如衣服挡寒、食品充饥、车船代步、房屋供居、电灯照明等。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社会化分工条件下人们相互交换劳动的一种特有形式,即通过物与物或者说商品与商品的交换而间接反映的一种人与人的经济关系。 马克思认为,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两个因素对商品来说是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的物质基础,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谁也不会要它,谁也不会同它交换。同样,不经过劳动、如存在于自然界的空气,就没有价值,也不可能成为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共存,构成为商品的实体。 价值是劳动的产物,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从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或者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商品内所包含的价值量就会不断减少,或者说单位劳动所能提供的使用价值量就会不断增多,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单位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成反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提纲>>是马克思在1845年春写成的一份只供自己研究用的笔记,在它生前并没有发表。1888年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附录,首次公诸于世。《提纲》虽然十分简短,却是非常宝贵的,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提纲》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纲领和一系列重要思想。《提纲》中的基本思想在随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形态》中得到了系统地阐述,因此这两部著作是唯物主义历史观诞生的标志。 2、异化劳动 异化劳动是指劳动者的劳动及其产品反对、奴役、控制劳动者的劳动形态。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发生了异化,因而人的本质也发生了异化。异化有四个基本规定: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劳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私有制是异化劳动的前提和结果。消灭私有制的共产主义革命是消灭异化劳动的必然途径。 3、亚细亚生产方式 亚细亚生产方式是马克思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正式提出来的概念,用以指称人类社会的最早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土地公有制和专制主义并存。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研究的深入,马克思认识到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个概念并不能概括原始公社生产方式的所有特征,在原始氏族中不存

在阶级、私有制和国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生形态。亚细亚生产方式中的公社所有制的存在,并不能作为社会原生形态的标志或者依据。因此,以后马克思就不再用亚细亚生产方式来指称整个原始公社生产方式这一社会的原生形态了。 4、普列汉诺夫 普列汉洛夫(1856-1918),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在与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论战中,在与俄国民粹主义的论战中,在与各种错误思潮的论战中,他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等方面对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理论作了较为全面的批判,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作了较为冷静的思考。普列汉洛夫翻译和出版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许多著作,撰写了大量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优秀著作,为捍卫、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 5、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是斯大林晚年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在总结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同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它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等重大问题作了探讨。它是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30多年的实践最重要和最集中的理论阐述。 二、简答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观 答:(1)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阶级主要是根据人们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不同经济地位来划分的。 (2)被压迫阶级反对压迫阶级的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为在阶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练习题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练习题 1、为什么说实践观点对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具有根本意义? 答:对马克思来说,实践的观点是思想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其哲学思想的建构原则。可以说,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的来源和活力、目的和归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理论体系的一条主线。因此,实践观点也可以说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根本动力。马克思的哲学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实践精神的精华,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马克思的哲学活动基本是围绕实践展开的。他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做实践去理解。他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形态的现代唯物主义。这种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创立的思想机制。实践观点不仅是批判的锐利武器,而且是同的分界线,并由此终结了传统哲学。 马克思的哲学是与时俱进的,是随着实践的变革而不断处于变革之中。因此,实践观点在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过程中具有根本意义。 2、如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 答: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思想的基本内容有: 1)生产力的发展和交往的扩大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动力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们为了生存,必然要进行生产,产生共同的活动,形成一定的交往关系。这些交往关系随着生产力发展而发展,又对生产力的发展有重大的反作用。“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95年版,P80)“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95年版,P107)世界历史是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长期交往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内在的根本原因。它们决定着本地区、本民族交往的发展水平和要求,也决定着各地区、各民族之间交往关系的发展程度。这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程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讲座 教学大纲 授课对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课程性质:学位课 学 分:2 开课学期:春季学期 开课单位:公共管理学院政治理论部 开课教师:张志忠教授 一、课程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进行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三个代表”思想为中心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教育,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以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社会主义信念。 二、讲授提纲与内容 第一部分 (一)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对象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与指导意义 第二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困惑 2、马克思恩格斯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二)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发现 1、唯物史观的发现历程及其伟大意义 2、经济学上的科学革命和马克思的第二个伟大发现 3、两个伟大发现的关系及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化和多方面的展开 1、《反杜林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系统阐述 2、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文艺观、伦理观、宗教观、军事观 3、马克思晚年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与研究

4、新的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发展趋势与无产阶级革命问题的探索 5、恩格斯晚年对唯物史观的贡献 (四)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及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批判 1、时代的新变化及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挑战 2、伯恩施坦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 3、德国社会民主党内反对伯恩施坦主义的斗争 4、法国、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批判 (五)列宁主义的产生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划时代贡献 1、捍卫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斗争 2、对辩证法的深刻研究 3、帝国主义理论的形成 4、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理论 5、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六)斯大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苏联模式 1、关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论战 2、关于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理论 3、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 4、斯大林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贡献与失误 (七)苏联东欧的改革理论、实践及其剧变 1、苏联的改革及其“新思维” 2、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理论 3、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与社会主义的严峻挑战 (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 1、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 2、关于毛泽东思想 3、关于邓小平理论 4、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5、关于科学发展观 (九)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 1、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潮: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2、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潮: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3、苏东剧变以来的国外马克思主义 第三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与实践品格 (二)正确认识与评价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分野与互补问题 三、学习的基本要求 在明确开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的教学目的、任务和意义的同时,要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理论素养和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信念。学习本课必须做到: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资料.

兰州大学 2011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一、名词解释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提纲 >>是马克思在 1845年春写成的一份只供自己研究用的笔记,在它生前并没有发表。 1888年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附录,首次公诸于世。《提纲》虽然十分简短,却是非常宝贵的,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提纲》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 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纲领和一系列重要思想。《提纲》中的基本思想在随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形态》中得到了系统地阐述,因此这两部著作是唯物主义历史观诞生的标志。 2、异化劳动 异化劳动是指劳动者的劳动及其产品反对、奴役、控制劳动者的劳动形态。在马克思看来, 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 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劳动发生了异化, 因而人的本质也发生了异化。异化有四个基本规定: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劳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私有制是异化劳动的前提和结果。消灭私有制的共产主义革命是消灭异化劳动的必然途径。 4、普列汉诺夫 普列汉洛夫(1856-1918 ,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在与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论战中, 在与俄国民粹主义的论战中, 在与各种错误思潮的论战中, 他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等方面对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理论作了较为全面的批判, 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作了较为冷静的思考。普列汉洛夫翻译和出版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许多著作, 撰写了大量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优秀著作, 为捍卫、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

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现实意义

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市场经济;发展意义;[摘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学说史上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马克思也在《资本论》中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发现剩余价值,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规律,为我们正确理解商品经济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在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论述劳动价值论以及其在当今现实生活中了意义。 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通过劳动价值理论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也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我们也都知道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从创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很多年,现在的社会与当时马克思生活的社会相比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它所展示的市场经济规律可以指导我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经济中出现的新问题。虽然由于在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而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使劳动价值论成为人们近年来讨

论的热点,也出现了不少争议,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科学的认识和正确的对待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真分析和梳理其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那么我们也会受益匪浅的。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提出背景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时间是19世纪下半叶,当时英美法等主要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改革,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展,但先进的科学技术尚未被发明更不用说投入到工业化生产中,劳动率低下,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能源的消耗来推动。因此,当时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只能借助简单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并依靠人类体力劳动的消耗。所以,马克思在《资本论》开篇分析劳动论价值时仅限于物质生产部门,并且以产业工人的生产劳动为分析对象。 二、马克思价值论 1、马克思价值论的一般认识 马克思把价值定义为:价值时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由抽象的劳动所凝结。劳动价值论吧价值定义为人类劳动,因此在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定义范围内“不能说劳动创造价值”,《资本论》也没有“劳动创造价值”的语句,只是说:具体的人或者劳动者能创造价值[1]。价值的实体是抽象劳动,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是财富之父。也就是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早期阶段: 浪漫主义(理想主义)1835以前 理性理想主义1835-1836 理性现实主义1837-1842 感性现实主义1843-1844 实践唯物主义1845以后 麦克莱伦:《马克思思想导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第一章1837-1843年 事件: 1835-1836波恩大学 1836-1841柏林大学 1841夏,波恩谋求教职,后放弃 1842头几个月,为《德意志年鉴》写稿:《评普鲁士的书报检查令》 1842年4月为《莱茵报》写稿;1842年10月,任《莱茵报》主编;1843年3月,《莱茵报》被查封,查封前马克思辞职。随后马克思与卢格商定到巴黎办《德法年鉴》1843年6月至10月,克罗茨纳赫笔记: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学笔记、黑格尔《历史哲学》的评论文章 1843年10月,去巴黎 著作: 《中学作文》1835 《给父亲的信》1837 《博士论文》1838-1841 《为〈莱茵报〉写的文章》1842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3 为《博士论文》所做的笔记: “有一条心理规律是这样的:一旦理论理性在自身内达到自由,就转变成实践能量,并任意从冥国的阴影里显现出来,面对世界的外部现实……但是哲学的实践本身就是理论的。正是这种批判以其本质衡量个别的事物,以思想衡量特殊的现实。但是哲学的这种直接实现,在其最内在的本质中是充满矛盾的,而且正是其本质显现于现象中并在现象中留下印迹。”①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基本批判是,正如在宗教中人创造了创造者上帝而人又依赖于他一样,黑格尔从国家观念出发,并让所有其他东西——家庭和各种社会群体——依赖于这种观念。马克思说:“思想被彻底主观化了。家庭和市民社会对国家的现实关系被理解为它们的内在虚构活动。家庭和市民社会都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才下下是积极的形式;而在思辨的思维中这一切却是颠倒的。可是由于思想被主观化了,所以现实的主体——市民社会、家庭等等——就变成思想的非现实客观环节,指的是别的东西。”① 马克思手稿的其余部分讨论黑格尔的三个特定问题:民主、官僚政治和选举权。 在对民主的评论中,马克思所概述的观点,是人道主义的,因为人被看作社会的基本因素;是自由主义的,因为人被看作是一个自由的主体;是社会主义的,因为人被说成是一种公共的存在;最后,马克思通过预言国家的灭亡而超越了共和主义。马克思说:“正如同不是宗教创造人而是人创造宗教一样,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民主制是一切国家制度的本质,是作为国家制度特殊形式的社会化的人;……最近,法国人以这样的方式构想了这一点:政治国家消失于真正的民主制。只有这样的政治国家,即作为制度的政治国家,不再适用于整体时,那么这一点才是真的。”② 黑格尔宣布,官僚政治拥有国家和各种社会集团之间的调解功能。然而,马克思认为,官僚政治促进政治分裂(对于它自身的存在来说,这是基本的),为追求自身利益而损害了社会:“国家的目的变成了行政办事机构的目的,反过来也一样。官僚政治是无人能逃脱的圈子。它的等级制是信息的等级制。上级认为下级洞察了详细情况,而下级认为上级洞察了普遍的东西,他们就这样互相欺骗。”③黑格尔过于重视进入官僚政治的竞争本质,但是对于马克思来说:“……在真正的国家中,问题不在于每个市民是否有可能献身于作为特殊等级的普遍等级,而在于这一等级是否有能力成为真正普遍的等级,即成为一切市民的地位。”④在手稿的结尾处,马克思解释了他是如何思考关于克服社会分裂的问题的,答案在普遍选择权里可以发现:“这里并不涉及:市民社会应该通过议员行使立法权,还是全体人员都应该单个地行使立法权。这里涉及的倒是:扩大选举并尽可能普及选举,即扩大并尽可能普及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无论在法国或在英国,这都是围绕着政治改革进行的争论焦点。”⑤马克思继续用他复杂的语言,描述普遍选举权如何通过将人作为公共存在的社会本质带回到社会,来造成市民社会的改革。人的社会本质被窃取,而转交给制度领域,从而对人的真正生活没有任何影响;“只有在不受限制的选举中(选举和被选举),市民社会才第一次真正上升到自身的抽象,上升到政治存在,作为自己真正普遍的和基本的存在。但是,这种抽象之完成同时也就是抽象之扬弃。市民社会使自己的政治存在成为现实的存在,成为真正的存在,它也就使自己的市民存在成为非根本的存在,从而与自己的政治存在相对立。随着一方的分离,另一方,即它的对立面也就垮台了。在抽象的政治国家中,选举改革就是市民社会的瓦解。”⑥ 第二章1843-1844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②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0、41页。 ③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07页。 ⑤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96页。

安启念---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

导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社会经济学的分析手段,擅长于用矛盾冲突的观点分析社会中利益存在冲突的社会群体,是一套“经典”的社会学理论。马克思采取了唯物的看待历史的观点,假设社会变化的原动力在于阶级之间的冲突。认为历史有其客观的支配规律,认为社会变化是辩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阶层冲突的分析来帮助理解系统性的经济社会变迁。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阶级冲突是由于资产所有者所拥有的高生产率生产资料与无产者从事的社会化劳动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导致的。由无产者劳动所得的价值剩余未能公平的分配给劳动者而集中在资产所有者手上。冲突的后果便是劳动所有者的“异化”,这将导致社会动荡引发革命。革命的最终结果便是社会主义的建立——一种基于社会公有产权的生产模式,基于个人贡献所得的分配模式以及按需生产的经济模式。尽管马克思并未预言共产主义社会的模样,但他指出基于科技及生产率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将会过渡到共产主义。到那时阶级,国家,社会将被公有制取代。各尽其用,各取所需。马克思其实也是一种早期的社会经济学理论,其供需理念分析了物质条件即生产中的生产资料,经济活动以及社会需求的关系。认为这些关系组成了社会结构的基础以及其上层建筑。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生产要素在一个社会政治体制安排下没能被很好的利用是阶级冲突产生的一个原因。 2、革命实践的需要如何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服务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精神武器,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种强烈的实践性,而且是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的实践性,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表现出与其他哲学明显不同的特点。首先,接受、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纯学术问题看待的学者教授,而是革命家,即使是学者教授,也是致力于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否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对这种哲学的接受、运用和发展,本身就是政治实践的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否定。其次,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殊国情,即使是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也有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习心得

姓名: 学号: 班级:思政2班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读书报告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名学生,一个和马克思主义接触很多的专业,这学期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我不仅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本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性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性发展中国家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给我们留下了大量文献典籍,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不光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即使在今天也无愧地称得上是博大精深。所以在一学期的学习里我还是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学习到很多知识,也有很多心得体会。 首先,我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历史进程和发展条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产物,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机器生产提高了社会化的程度,使得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不断的激化,是创立新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相继在西欧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占据统治地位,社会历史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这为科学地提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奠定了社会历史前提。进入19世纪后,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以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等三大科学发现,

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的基础。而且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也有丰富的理论来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复辟时期法国历史学家的思想。其次,我了解到了马克思的思想是有过许多次思想转变的,他的思想转变历程是:(1)1835—1841年的大学生时期,参加青年黑格尔派,这是其思想的起点;(2)1841—1843年,《莱茵报》时期,认识到研究经济问题的重要性,开始了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3)1843—1844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德法年鉴》时期,对人类社会发展达到了初步的唯物主义认识,明显地转到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立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进行了系统的经济学研究,初步解剖了资本主义社会,对共产主义的实现作了论证,实现了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经历了这几次思想的转变马克思思想基本形成了。 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这门课程实在是有太多需要知识我们去学习,所以在这学期短暂的学习中我并没有学习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全部东西,我就不详细介绍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内容了。在这学期的学习中我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中国化的部分,有很多体会与感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简单说来,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也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能很好

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对当今社会发展的意义

——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对当今社会发展的意义 摘要:本文是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论述课题。文中在分析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观点的基础上,阐述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当今社会经济的重要现实意义,并强调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关键词:价值经济发展意义 参考文献:中国期刊杂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通过对商品关系的深刻分析,马克思阐明了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形成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创立至今,已经过去了一百五十多年,经济社会与人类劳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作为揭示商品内在矛盾的科学理论,它所揭示的市场经济规律是指导我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经济中出现的新问题的指针。但由于在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而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使劳动价值论成为人们近年来讨论的热点。因此要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全面把握它的主要观点,了解其重要现实意义,并使它在指导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观点(一)使用价值与价值马克思从分析商品二因素入手分析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内在联系,指出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人的具体劳动和物质资料是形成使用价值财富的源泉;人类的抽象劳动则是形成价值财富的唯一源泉;劳动者的一定体力和脑力的凝结则是构成价值的实体。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二)价值源泉 人的生产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劳而各种生产资料不是形成商品价值的源泉和实体,但却 是价值创造和形成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三)价值 量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 时间。商品价值量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四)价值转化为价格 价值的创造是在生产过程进行的,商品的价值转化为商品的价格则必须要依靠市场,在流通过程中得于实现,从而使商品的本质形态转化为现象形态。因此,就出现了价格与价值、现象与本质的不一致,甚至出现现象掩盖本质的假象。价值的本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人和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重要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

研读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心得体会

研读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心得体会 马克思指出:“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在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等理论文献循序渐进的仔细阅读和分析后,马克思主义这个既神圣又有些抽象的名词渐渐在我的脑海里明晰起来,纵观历史,横看世界,马克思主义使人类真正从蒙昧中睁开眼睛,推动人类意识实现了大觉醒,引导人类社会发生了大变革。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整、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我也更深一层的体会到,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坚定信仰的教育史、实事求是的科学史、与时俱进的创新史。 一、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问题,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首要问题。马克思自从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将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之后,便毅然地同以往的信仰实行决裂,并对这些信仰进行了清理和批判。他坚信自己的新学说是科学真理和行动的指南,并为之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列宁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坚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遵循着马克思的理论的道路前进,我们将越来越接近客观真理(但决不会穷尽它);而遵循着任何其他的道路前进,除了混乱和谬误之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列宁坚定不移地为捍卫、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奋斗了一生。

毛泽东坚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坚持并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的第一次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是捍卫、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杰出代表,他把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规定为立国之本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在要求说“新话”的同时,强调“老祖宗不能丢”。邓小平理论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创新。这一重大贡献正是建立在“老祖宗不能丢”的坚定信仰之上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只有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才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集中体现。只有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做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新论断、新举措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推动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

浅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浅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涵及其现实意义摘要: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论述主要集中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中,由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立场、观点贯穿于其整个理论体系之中,所以应当从马克思的整个经济理论体系出发来把握劳动价值论的内容内涵。劳动价值论在当今时代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劳动价值论;经济改革;现实意义 劳动价值论,即劳动创造价值。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程中提出来的关于解释私有制主导下的工人工资大大低于工人创造的价值原因的理论,创造性地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找到了资本剥削劳动的根源,揭示了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它所揭示的市场经济规律是指导我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重要指针。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根基。经济现象往往能够带来政治与社会文化层面的变动,经济层面的矛盾往往容易激化为政治与社会文化层面的矛盾。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开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期、机遇期、挑战期,深入研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研究指导。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社会发育成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日益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矛盾。一方面,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庸俗经济学逐渐取代古典经济学而居于统治地位;另一方面,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客观上要求从“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转变,迫切需要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作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在批判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辨证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构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贡献,但其性质上是为资产阶级统治作辩护,不可避免地存在理论上偏颇不足。他们不能正确区分价值和交换价值;在解释价值的转变形态上缺乏说服力,把剩余价值的特殊形式和它的纯粹形式混淆起来;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作是自然的、永恒的。它的局限性决定了它的历史命运。马克思是在批判和继承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建立的科学劳动价值理论体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