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阅读10篇(含答案)

中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阅读10篇(含答案)

中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阅读10篇(含答案)
中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阅读10篇(含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阅读10篇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柳宗元传

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

[注释] 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得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质:抵押。④没:没收。⑤营护:料理,护送。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与/禹锡执友B.裴度/亦奏其事

C.宗元革其/乡法D.请以柳州/授禹锡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偕()易()妻子()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2)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

4.选文体现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个方面什么样的特点?试用自己的话概括。

(1)为友:

(2)为官:

(3)为师: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杨继盛七岁失母。庶母妒,使牧牛。继盛经里塾,睹里中儿读书,心好之。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兄言于父,听之学,然牧不废也。年十三岁,始得从师学。家贫,益自刻厉。

贬狄道典史①。其地杂番②,俗罕知诗书,继盛简子弟秀者百余人,聘三经师教之。鬻③所乘马,出妇服装,市田资诸生。县有煤山,为番人所据,民仰④薪二百里外,继盛召番人谕之,咸服曰:“杨公即须我曹⑤穹帐,亦舍之,况煤山耶!”番民信爱之,呼曰“杨父”。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九)

【注释】:①典史:知县下属最低级官吏。②杂番:指汉人和少数民族杂居。③鬻柳宗元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节选自《古文观止》,略改动)

【注释】①灌水:水名;后文“潇水”也是水名。②家:安家。③龂龂(yín yín):形容争辩的样子。④见……于:古代汉语表示被动的一种格式。见辱于愚:被愚这个名称污辱。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灌水之阳,有溪焉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B.故更之为愚溪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C.皆山水之奇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D.大舟不可入也潭中鱼可百许头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3.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4.“是溪”“名莫能定”的原因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5.作者文中说自己“愚”,他的“愚”和《愚公移山》中愚公的“愚”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褚玠,字温理,河南阳翟人也。九岁而孤,为叔父骠骑从事中郎随所养。早有令誉,先达多以才器许之。起家王府法曹,历转外兵记室。迁太子庶子、中书侍郎。

太建中,山阴县多豪猾,前后令皆以赃污免,高宗患之,谓中书舍人蔡景历曰:“稽阴大邑,久无良宰,卿文士之内,试思其人。”景历进曰:“褚玠廉俭有干用,未审堪其选不?”高宗曰:“甚善,卿言与朕意同。”乃除戎昭将军、山阴令。县民张次的、王休达等与诸猾吏贿赂通奸,全丁大户,类多隐没。玠乃锁次的等,具状启台,高宗手敕慰劳,并遣使助玠搜括,所出军民八百馀户。时舍人曹义达为高宗所宠,县民陈信家富于财,谄事义达,信父显文恃势横暴。玠乃遣使执显文,鞭之一百,于是吏民股栗,莫敢犯者。信后因义达谮玠,竟坐免官。玠在任岁馀,守禄俸而已,去官之日,不堪自致,因留县境,种蔬菜以自给。皇太子知玠无还装,手书赐粟米二百斛,于是还都。

1.下列句中的“之”与“高宗患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至之市B.无案牍之劳形

C.久之,目似瞑D.撤屏视之

2.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A.褚玠少年丧父,是叔叔褚随将他抚养成人。褚玠小时就有美好的声誉。

B.褚玠由于中书舍人蔡景历的推荐,出任山阳县令的。高宗一开始并不赞同,后来才勉强同意了。

C.山阴县民张次的、王休达与诸奸吏互相贿赂勾结,把丁口多的大户都隐匿起来,不交纳国家的赋税。褚玠就将张次的等人关押起来。

D.皇太子知道褚玠没有钱返回京城,亲自写信给他,并赐给赐粟米二百斛,于是褚玠才得返京。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先达多以才器许之许:②高宗患之患:

③乃除戎昭将军除:④鞭之一百鞭:

4.翻译下列句子。

(1)时舍人曹义达为高宗所宠。

译:

(2)于是吏民股栗,莫敢犯者。

译:

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选自晋·陈寿《进<诸葛亮集>表》)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教学内容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 读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下面谈谈人物传记类文言文的阅读技巧。 一、要把握人物的名、字、号 人物传记类的开头几乎是一种公式化的开头,如2004年选的许逖传:(许)君讳逖,字景山,世家歙州;2008年选的白居易传: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2010年选的胡叟传: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也;2011年选的张文瓘传:张文瓘,字稚圭,贝州武城人。都简略地介绍人物的字和哪里人,特别是单个的字,在下文中常常会出现,因此你在阅读的时候要特别重视,这虽然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但是在翻译句子的时候如果是断章取义就会出现翻译的错误,所以一开始读人物传记的时候就要留心人物的字,这对考查时出现在翻译的句子里是很有用的。 如2009福建卷考的是《张自新传》,其中有要求翻译的句子: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如果你注意到人物传记的开头:张自新,原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就很清楚句中的“鸿”是张自新的原名,翻译成:况且我怎么能因为衣食问题让我母亲担忧呢?如果不仔细阅读,翻译的时候就容易望文生义了。 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幼年时由父母命名。男子20岁时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名和字一般由意义上的联系。号是名和字以外的称号,古代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其字,而称其号。号和名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 二、要熟悉官职变动常用的词语。

在人物传记类的文言文阅读中,往往会写主人公一生的身世沉浮,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些官职的变动的词语,如果能够熟练掌握是有助于阅读和理解的。2008年浙江卷中考了白居易传,在实词的解释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1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2.A.会昌初致仕(致仕:做官)、 13.B.居易累以忠鲠遭摈(累:屡次) 14.C.与胡杲……李文爽燕集(燕:通“宴”,宴饮) 15.D.不赏艰难(艰难:艰涩)。 如果你熟悉人物传记中官职的变动,你会很快判断出“致仕”的意思是指“交还官职,即退休”。 在传记类文言文阅读中,常见的官职变动有: (1)表授予官职的:除(任命、授予官职)、拜(授予官职)、授(授予官职)、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荐(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起(起用人任以官职)等; (2)表罢免官职的:罢(免去、解除官职)、黜(废掉官职)、免(罢免)、夺(削除)等; (3)表提升官职的有:擢(在原关上提拔)、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加(加封)、拜(授予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等; (4)表降低官职的:谪(因罪降职或流放)、贬(降职)、左迁(降职)、出(离开京城外调)、废(废黜)、黜(贬退)等;

七年级语文 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阅读10篇(含答案)

华海建明英语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阅读10篇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柳宗元传 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 [注释] 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得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质:抵押。④没:没收。⑤营护:料理,护送。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与/禹锡执友B.裴度/亦奏其事 C.宗元革其/乡法D.请以柳州/授禹锡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偕()易()妻子()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2)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 4.选文体现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个方面什么样的特点?试用自己的话概括。 (1)为友: (2)为官: (3)为师:

杨继盛七岁失母。庶母妒,使牧牛。继盛经里塾,睹里中儿读书,心好之。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兄言于父,听之学,然牧不废也。年十三岁,始得从师学。家贫,益自刻厉。 贬狄道典史①。其地杂番②,俗罕知诗书,继盛简子弟秀者百余人,聘三经师教之。鬻③所乘马,出妇服装,市田资诸生。县有煤山,为番人所据,民仰④薪二百里外,继盛召番人谕之,咸服曰:“杨公即须我曹⑤穹帐,亦舍之,况煤山耶!”番民信爱之,呼曰“杨父”。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九) 【注释】:①典史:知县下属最低级官吏。②杂番:指汉人和少数民族杂居。③鬻柳宗元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节选自《古文观止》,略改动) 【注释】①灌水:水名;后文“潇水”也是水名。②家:安家。③龂龂(yín yín):形容争辩的样子。④见……于:古代汉语表示被动的一种格式。见辱于愚:被愚这个名称污辱。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灌水之阳,有溪焉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B.故更之为愚溪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C.皆山水之奇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D.大舟不可入也潭中鱼可百许头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3.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4.“是溪”“名莫能定”的原因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5.作者文中说自己“愚”,他的“愚”和《愚公移山》中愚公的“愚”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中考文言文专题:人物传记篇

丹山中学文言文专题人物传记篇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晔自临其狱,出囚坐庭中,出其桎梏而饮食。讫,悉劳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今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验也!”囚涕泣服罪。 1.解释加点词语 (1)欧阳晔治.鄂州(_______) (2)狱.久不决(_______) 2.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公曰杀人者汝也! 【答案】 1.(1)治理,管理(2)案件 2.公曰 / 杀人者 / 汝也! 【解析】 参考译文:宋朝人欧阳晔(字日华)治理鄂州政事时,有州民为争船互殴而死,案子悬了很久没有判决。欧阳晔亲自到监狱,把囚犯带出来,让他们坐在大厅中,除去他们的手铐与脚镣,给他们吃完食物,善加慰问后再送回监狱,只留一个人在大厅上,这个人显得很惶恐不安。欧阳晔说:“杀人的是你!”这个人不承认,欧阳晔说:“我观察饮食的人都使用右手,只有你是用左手,被杀的人伤在右边胸部,这就是你杀人的明证。”这个人才哭着认罪。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①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从先主就刘表。表卒,曹公②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曹公追至当阳长坂,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先主牧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③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当与益德④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节选自中华书局《三国志·关羽传》,有删节)【注释】①先主:指刘备。②曹公:指曹操。③孟起:马超的字。④益德:张飞的字。 3.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主于乡里合.徒众合:聚集 B.先主斜趣.汉津趣:奔赴 C.适.与羽船相值适:前往 D.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拒:抵御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A.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B.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C.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D.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5.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羽流亡到涿郡后,与张飞一起帮助刘备抵御外侮。 B.关羽、张飞和刘备情同兄弟,同吃同住,任何场合都不分彼此。 C.曹操平定荆州后,刘备从樊城南渡长江,派关羽率战船到江陵会合。 D.诸葛亮认为马超文武双全,能与张飞比肩,但两人的才能都不及关羽。 【答案】 3.C4.C5.B 【解析】选自《三国志》作者:陈寿年代:西晋年代:陈寿 参考译文: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人。逃命到涿郡时,正碰上刘备在乡里集合兵马,关羽与张飞替他抵御侵侮。刘备任平原相时,以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分管属下士兵。刘备与他们两人同床共寝,亲如兄弟。在人多广众的场合,他们两人整天侍立在刘备左右,跟随刘备应酬交接,不避艰险。关羽后来跟随刘备投靠刘表。刘表死后,曹操挥兵平定了荆州,当时刘备想从樊城走,往南渡长江,另外派遣关羽领了数百艘船到江陵会合。曹操一直追,追到当阳县长坂那个地方,刘备连忙转向汉津港,正好与关羽的水军会合了,那么他们就一起去了夏口。后面,孙权借兵给了刘备抵抗曹操,曹操看他有兵了赚不到什么便宜就退兵了。后面刘备占领了江南的几座城市,那个时候就封拜关羽的官阶,让他当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军在长江以北,抵抗曹操,守咽喉之地。刘备西征平定益州,有拜关羽为管理荆州一片的都督。关羽听说马超来投降,而马超并不是自己的老朋友,便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的人品才能可与什么人相比。诸葛亮知道关羽好强护短,于是答复他说:“孟起兼有文武天赋,雄健刚烈超过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专题训练【4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专题训练 【4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阅读下文(15分)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②。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 【注】①张弘范:元军将领②张世杰:崖山战役中的宋军将领。 【小题1】原文横线上应填入的一句是。(1分)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与俱入山崖()(2)使为书招张世杰()(3)其末二句云() 【小题3】文中划线句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你)如果能改变情感不事奉宋朝皇帝而事奉我们皇上 B.(你)如果能够改变心意用奉宋的心态事奉我们皇上 C.(你)只能改变情感用对待宋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皇上 D.(你)只能改变心意不事奉宋朝皇帝而事奉我们皇上 【小题4】“不拜”表明文天祥的精神。文中最能体现其忠贞品德的句子是(4分) 【小题5】文天祥固然是英雄,张弘范也颇有君子之风。因为张弘范是一个的人,理由 是(4分) 【答案】 【小题1】留取丹心照汗青。 【小题2】(1) 一起 (2)写 (3)说 【小题3】B 【小题4】威武不能屈“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小题5】豁达大度(或“深明大义”)。理由;“弘范遂以客礼见之”或“弘范笑而置之”(或“弘范义之”等)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根据知识记忆直接作答即可,此诗源自文天祥《过零丁洋》。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2017高中语文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第11天人物传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第11天人物传记类文本阅读 (2017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辛弃疾的悲歌人生 南宋绍兴十年(1140),辛弃疾出生于山东济南。辛弃疾虽然出生在金人占领的地区,但他自幼接受祖父辛赞爱国思想的熏陶,始终把南宋视为自己的祖国。辛弃疾幼时不但诵习经典,撰写诗文,而且熟读兵书,苦练武艺。辛弃疾绝非宋代文坛上常见的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而是一位肤硕体壮、颊红眼青、目光有棱的壮士。 绍兴末年,河北、山东一带的汉族人民苦于金人的残暴统治,大大小小的抗金起义风起云涌,烽烟遍地,其中以济南耿京率领的义军规模最大。二十二岁的辛弃疾被耿京任命为掌书记。不久,辛弃疾力劝耿京归附南宋朝廷。次年正月,辛弃疾奉命到达建康(今江苏南京)觐见宋高宗,完成使命后即返回山东。没想到才到半途,便知悉耿京已被叛徒张安国杀害,麾下义军也已溃散大半。在此紧要关头,辛弃疾亲率骑兵五十人,深入金境六百里,直奔济州,乘其不备直入五万人的敌营,生擒张安国系于马上,然后星夜兼程,渡过淮河、长江,直抵临安(今浙江杭州),献俘于朝廷而戮之。这段战斗生活给辛弃疾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正如《鹧鸪天》中所云:“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 南归之后,辛弃疾被任命为江阴军签判。不久,宋高宗内禅,孝宗即位。孝宗素有恢复之志,登基后即任命主战派张浚为枢密使。辛弃疾前往建康求见张浚,面陈伐金之计。隆兴二年(1164),辛弃疾改任广德军通判。次年,他不顾官职低微,越职上书,向孝宗上呈《美芹十论》。辛弃疾的“十论”,就体现了他对敌我双方实际形势的深刻理解,从而提出深谋远虑且切实可行的战略方针。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南宋的求和路线之不可行:“秦桧之和,反以滋逆亮之狂。彼利则战,倦则和,诡谲狙诈,我实何有?”还鼓励孝宗效法扫平突厥以雪国耻的唐太宗:“惟陛下留乙夜之神,沈先物之几,志在必行,无惑群议,庶乎‘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之烈无逊于唐太宗。” 乾道三年(1167),辛弃疾升任建康府通判。又过了三年,辛弃疾任满回临安,授司农寺主薄。不久,他作《九议》上呈宰相虞允文。《九议》也是长篇奏议,它不但对《十论》中的意见作了更深入细致的解说,还补充了关于练兵、造舰、用间等具体的战术。更重要的是,《九议》旗帜鲜明地阐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测试人物传记类(有标准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 1、文言文阅读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 (乙)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其先邠州人也,后徙家江南,遂为苏州吴县人。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 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录毕,走送之()(2) 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 (3)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 ) (4)既长,知其世家( ) (5)无从致书以观( ) (6) 色愈恭,礼愈至( ) 2.翻译 (1)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也。”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3.下列句中加点虚词意义、用法与“以中有足乐者”中的“以“相同的是( ) A 必以分人 B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C以水沃面D不以千里称也 4.从宋濂和范仲淹的成功经历中,你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至少谈两点)? 2、阅读《赵普》一文,完成下列问题 (1)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人教版中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专项练习

人物传记类专项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一二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⑴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⑵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所累,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⑶矣。苟能起,又不艾⑷。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注】 ⑴卬ánɡ:高举着头。⑵踬zhì仆:跌倒。⑶病:疲惫。⑷艾yì:停止,悔改。1.解释划线字的意思。(4分) 辄持取()人或怜之() 苟能行()又持取如故() 2.选出划线词用法不同的一项。()(3分) A、以厚其室B、为去其负C、日思高其位D、大其禄 3.选出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 A、蝜蝂者,善负小虫也今世之嗜取者 B、其背甚涩极其力不已 C、卬其首负之人或怜之 D、虽困剧不止也虽其形魁然大者也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人或怜之,为去其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则寓言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主要寓意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下面谈谈人物传记类文言文的阅读技巧。 一、要把握人物的名、字、号 人物传记类的开头几乎是一种公式化的开头,如2004年选的许逖传:(许)君讳逖,字景山,世家歙州;2008年选的白居易传: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2010年选的胡叟传: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也;2011年选的张文瓘传:张文瓘,字稚圭,贝州武城人。都简略地介绍人物的字和哪里人,特别是单个的字,在下文中常常会出现,因此你在阅读的时候要特别重视,这虽然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但是在翻译句子的时候如果是断章取义就会出现翻译的错误,所以一开始读人物传记的时候就要留心人物的字,这对考查时出现在翻译的句子里是很有用的。 如2009福建卷考的是《张自新传》,其中有要求翻译的句子: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如果你注意到人物传记的开头:张自新,原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就很清楚句中的“鸿”是张自新的原名,翻译成:况且我怎么能因为衣食问题让我母亲担忧呢?如果不仔细阅读,翻译的时候就容易望文生义了。 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幼年时由父母命名。男子20岁时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名和字一般由意义上的联系。号是名和字以外的称号,古代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其字,而称其号。号和名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 二、要熟悉官职变动常用的词语。 在人物传记类的文言文阅读中,往往会写主人公一生的身世沉浮,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些官职的变动的词语,如果能够熟练掌握是有助于阅读和理解的。 2008年浙江卷中考了白居易传,在实词的解释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1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2.A.会昌初致仕(致仕:做官)、 13.B.居易累以忠鲠遭摈(累:屡次) 14.C.与胡杲……李文爽燕集(燕:通“宴”,宴饮) 15.D.不赏艰难(艰难:艰涩)。 如果你熟悉人物传记中官职的变动,你会很快判断出“致仕”的意思是指“交还官职,即退休”。 在传记类文言文阅读中,常见的官职变动有: (1)表授予官职的:除(任命、授予官职)、拜(授予官职)、授(授予官职)、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荐(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起(起用人任以官职)等; (2)表罢免官职的:罢(免去、解除官职)、黜(废掉官职)、免(罢免)、夺(削除)等; (3)表提升官职的有:擢(在原关上提拔)、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加(加封)、拜(授予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等; (4)表降低官职的:谪(因罪降职或流放)、贬(降职)、左迁(降职)、出(离开京城外调)、废(废黜)、黜(贬退)等; (5)表官职调动的: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调(变换官职)、出(京官外调)、转(调动官职)等; (6)表辞去官职的:悬车(辞职居家)、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乞骸骨(自请

中考文言文人物传记类阅读10篇(含答案)

中考文言文人物传记类阅读10篇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柳宗元传 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 [注释] 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得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质:抵押。④没:没收。⑤营护:料理,护送。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与/禹锡执友B.裴度/亦奏其事 C.宗元革其/乡法D.请以柳州/授禹锡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偕()易()妻子()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2)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 4.选文体现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个方面什么样的特点?试用自己的话概括。 (1)为友: (2)为官: (3)为师: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杨继盛七岁失母。庶母妒,使牧牛。继盛经里塾,睹里中儿读书,心好之。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兄言于父,听之学,然牧不废也。年十三岁,始得从师学。家贫,益自刻厉。 贬狄道典史①。其地杂番②,俗罕知诗书,继盛简子弟秀者百余人,聘三经师教之。鬻③所乘马,出妇服装,市田资诸生。县有煤山,为番人所据,民仰④薪二百里外,继盛召番人谕之,咸服曰:“杨公即须我曹⑤穹帐,亦舍之,况煤山耶!”番民信爱之,呼曰“杨父”。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九) 【注释】:①典史:知县下属最低级官吏。②杂番:指汉人和少数民族杂居。③鬻柳宗元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文言文阅读_人物传记类阅读10篇(

2018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阅读10篇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与先主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 之甚厚。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 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 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 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 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 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节选自《三国志·关羽传》,有删改)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既而辽以问羽()②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 2.翻译下面句子。 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译文: 3.下列与“羽尝为流矢所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百里溪举于市D.帝感其诚 4.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儒称圣、释称菩萨、道称天尊。根据选文内容,概括说明关羽被尊奉神化的原因。 答:

强项令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 A.后特征为洛阳令/事物特征B.流血被面/唯见布被覆尸 C.大言数主之失/不计其数D.威不能行一令乎/行之有效 2.翻译下面的句子。 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译: 3.皇帝称董宣为“强项令”,而京师号之“卧虎”。这两个称呼都从侧面反映了董宣什么样的精神?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从而使人物形象丰满动人。 B.皇上本来要箠杀董宣,但董宣的义正词严、宁死不屈,使得皇上引咎自责,向他道歉。 C.董宣在洛阳任上,奋力打击豪强,豪强们没有不害怕他的,纷纷敛声匿迹,百姓多有口 碑。 D.董宣一生廉洁,去世后家里只有几斛大麦和一辆破车。光武帝得知他一贫如洗,为之感 伤叹息。

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阅读

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阅读10篇(

2018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阅读10篇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与先主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 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 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 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节选自《三国志·关羽传》,有删改)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既而辽以问羽()②时羽 适请诸将饮食相对() 2.翻译下面句子。 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译文: 3.下列与“羽尝为流矢所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B.中峨冠而 多髯者为东坡 C.百里溪举于市D.帝感其诚 4.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儒称圣、释称菩萨、道称天尊。根据选文内容,概括说明关羽被尊奉神化的原因。 答: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强项令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人物传记类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阅读10篇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与先主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擒羽以 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 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 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 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节选自《三国志·关羽传》,有删改)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既而辽以问羽()②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 () 2.翻译下面句子。

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译文: 3.下列与“羽尝为流矢所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百里溪举于市D.帝感其诚 4.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儒称圣、释称菩萨、道称天尊。根据选文内容,概括说明关羽被尊奉神化的原因。 答: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强项令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 A.后特征为洛阳令/事物特征B.流血被面/唯见布被覆尸

中考文言文(人物传记)

玠大更敝政,遴选守宰,筑招贤之馆于府之左,供张一如帅所居,下令曰:“集众思广忠益,诸葛孔明所以用蜀也。欲有谋以告我者,近则径诣公府,远则自言于郡,所在以礼遣之,高爵重赏,朝廷不吝以报功,豪杰之士趋期立事,今其时矣。”士之至者,玠不厌礼接,咸得其欢心,言有可用,随其才而任之,苟不可用,亦厚遗谢之。 播州冉氏兄弟进、璞,有文武才,隐居蛮中,前后阃帅辟召,坚不肯起。闻玠贤,相谓曰:“是可与语矣。”遂诣府上,玠素闻冉氏兄弟,刺入即出见之,与分庭抗礼,宾馆之奉。冉安之若素有,居数月,无所言。玠将谢之,乃为设宴,玠亲主之。酒酣,坐客方纷纷竞言所长,进兄弟饮食而已。玠以微言挑之,卒默然。玠曰:“是观我待士之礼何如耳。”明日,更别馆以处之,且日使人窥其所为。兄弟终日不言,惟对踞,以垩画地为山川城池之形,起则漫②去.如是又旬日,请见玠,屏人曰:“某兄弟辱明公礼遇,思有少裨益,非敢同众人也,为今日西蜀之计,其在徙合州城乎?”玠不觉跃起,执其手曰:“此玠志也,但未得其所耳。”曰:“蜀口形胜之地莫若钓鱼山,请徙诸此,若任得其人,积粟以守之,贤于十万师远矣,巴蜀不足守也。”玠大喜曰:“玠固疑先生非浅士,先生之谋,玠不敢掠以归己。”遂不谋于众,密以某谋闻于朝,请不次官之。昭以王进为承事郎,璞为承务郎。徙城之事,悉以任之…… 卒筑青居、大获、钓鱼、云顶凡十余城,皆因山为垒,棋布星分,为诸郡治所,屯兵聚粮为必守计。又移金③戎于大获,以护蜀口;移沔戎于青居;兴戎先驻合州旧城,移守钓鱼,共备内水④。移利戎于云顶,以备外水。于是如臂使指,气势联络。又属嘉定(知府)开屯田于成都,蜀以富实。 [注]①玠,南宋淳祐时曾任四川安抚制置使。②漫,抹掉。③金,金州;后文“沔”、“兴”、“利”即沔州、兴州、利州。④内水,蜀人以涪江为内水,以岷江为外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供张一如帅所居。供张:指陈设之物 B.所在以礼遣之。遣:送 C.请不次官之。不次:不差的 D.又移金戎于大获。戎:军队、军事力量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与现代汉语通常使用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朝廷不吝以报功。B.进兄弟饮食而已。 C.玠以微言挑之,卒默然。D.于是如臂使指,气势联络。 3.对下列语句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豪杰之士趋期立事,今其时矣。(豪杰之士随时世而动建立功业,现在正是时机。) B.刺入即出见之。(余玠见到名贴请冉氏兄弟进底邸并马上出来会见他们。) C.此玠志也,但未得其所耳。(这正是我的意志,只是没有得到合适的人选。) D.皆因山为垒,棋布星分。(都依山势修筑堡寨,如棋子、星星一样错落分布。)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朝廷的支持下,余玠镇守蜀中广开言路、重用人才,除弊兴良,收到显著成效。 B.在余玠贤德感召下,冉氏兄弟毅然出山,慎思之后,提出在西蜀合理布防的策略。 C.“是观我待士之礼何如耳。”这是余玠的内心独白,他的耐心是出于对人才的尊重。 D.冉氏兄弟认为巴蜀之地不值得戍防,余玠甚以为然,于是将军队移至钓鱼山一带。

高考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常用词语归类(很详细哦)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常用词语归类 一、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官府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3)太史:记史,管文件。 (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20)主簿:秘书。 (21)官名。全称为别驾从事史,亦称别驾从事。汉置,为州刺史的佐吏。因其地位较高,刺史出巡辖境时,别乘驿车随行,故名。 2、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②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③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④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⑤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⑥表恢复的:复、还 ⑦表辞去的:辞、致仕、告退、退、归故里 3、和官职有关的词语 廪锡:俸禄 致仕:退休 乞骸骨:请求告老还乡 下车:官员初到任 丁忧:遭父母之丧,又叫“丁艰” 归沐:官吏例行休假 休沐、出沐: 用事:执掌政权 当国:当权 处分:处理,处置 3、表人物个性的: 耿、(仁)厚、(仁)矜(庄重)、耿介(光明正大;正直;孤高)、刚毅、周密、宽厚、正直、梗(正直)、鲠(直,梗直)、骨鲠(正直,刚强,如“骨鲠之臣”)、鲠切、聪、慧、敏(敏捷;聪慧)、木讷、佞、诈、阿谀、谄谗、谲 4、表人物品行的: 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文言文人物传记类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转.中司马转:改任 B.徐复托事造.端造:前往 C.权曾因事望.之望:怨恨 D.暂省.瑾言者省:考虑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于时服其.弘雅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B.蒙生成之.福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权闻之怆然,乃.曰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陛下若.抑威损忿若.入前为寿 8.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A.汉末避乱(于)江东 B.如有未合,(则)舍而及他

C .瑾揣知其故,(且)不敢显陈 D .臣谢过不暇,(诚)不敢有言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A .为了消除孙权的怀疑,诸葛瑾出使蜀国时与诸葛亮聚面只谈论公务,私下不相往来。 B .诸葛瑾能够揣摩孙权的心理,选择劝谏的最佳时机和方式,所以往往能够取得成功。 C .刘备为给关羽报仇讨伐东吴。诸葛瑾写信给他,劝他以大局为重,放弃对东吴动武。 D .诸葛瑾之所以能取得孙权的信任,是因为他一贯以国事为重,忠心耿耿,谨慎做事。 10.把上文中画曲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值孙策卒,孙权姊婿见而异之,荐之于权。 ②虞翻以狂直流徙,惟瑾屡为之说。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吴与弼,字子传,崇仁人。与弼年十九,见《伊洛渊源图》,慨然响慕,遂罢举子业, 尽读四书、五经、洛闽①诸录,不下楼者数年。中岁家益. 贫,躬亲耕稼,非其义,一介不取。四方来学者,约己分少饮食,教诲不倦。 正统十一年,山西佥事何自学荐于.朝,请授以. 文学高职。后御史涂谦复荐之,俱不出。尝叹曰:“宦官、释氏不除,而欲天下治平,难矣。”天顺元年,石亨欲引贤者为己重,谋于.大学士李贤,属草疏荐之。帝乃命贤草敕..加束帛,遣行人曹隆,赐玺书,赍礼币,征与弼赴.阙. 。比至,帝问贤曰:“与弼宜何官?”对曰:“宜以宫僚②,侍太子讲学。”遂授左春坊左谕德,与弼疏辞。贤请赐召问,且. 与馆次供具。于是召见文华殿,顾语曰:“闻处士义高,特行征聘,奚辞职为?”对曰:“臣草茅贱士,本无高行,陛下垂听虚声,又不幸有狗马疾。 束帛造门..,臣惭被异数③,匍匐京师,今年且. 六十八矣,实不能官也。”帝曰:“宫僚优闲,不必辞。”赐文绮酒牢,遣中使送馆次。顾谓贤曰:“此老非迂阔者,务令就职。”时帝眷遇良厚,而与弼辞益.力。又疏称:“学术荒陋,苟冒昧徇禄,必且旷官。”诏不许。乃请以白衣..就邸舍,假读秘阁书。帝曰:“欲观秘书,勉受职耳。”命贤为谕意。与弼留京师二月,以疾笃请。贤请曲从放还,始终恩礼,以. 光旷举。帝然之,赐敕慰劳,赍银币,复遣行人送还,命有司月给米二石。与弼归,上表谢,陈崇圣志、广圣学等十事。 成化五年卒,年七十九。所着《日录》,悉自言生平所得。 [注]①洛闽:洛学和闽学,代表人物分别为程颢兄弟和朱熹。②宫僚:太子属官。③异数:这里指皇帝给予的特殊优待。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帝乃命贤草敕.. 加束帛草敕:起草诏书。 B .征与弼赴阙.. 赴阙:到朝廷来。 C .束帛造门.. 造门:装点门面。 D .乃请以白衣.. 就邸舍白衣:无官职的士人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中岁家益.贫而与弼辞益. 力 B .请授以.文学高职以. 光旷举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方法指导和练习答案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方法指导和练习(答案) 一、《明史·于谦传》 1.B (延:邀请) 2.B(因为。A为:第一个“对”;第二个“成为”。C乃:第一个“于是,就”;第二个“才”。D之:第一个是代词;第二个是助词“的”。) 3.C(使动用法,其他是意动用法) 4.B(A和尚没有向朝廷作推荐,而是于谦自己考上了进士;C于谦被从监狱里放出来不是因为受到王振的器重;D向皇上请示不是体现于谦处事谨慎,为是爱护百姓。) 5.①顾佐任都御史,对下属很严厉,惟独对于谦很客气,认为他的才能超过顾佐自己。 ②等到英宗(宣德皇帝)在土木堡被俘,京师大为震惊,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参考译文]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七岁的时候,有个和尚对他很惊奇,说:“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呀。”永乐十九年,于谦考中了进士。 宣德初年,任命于谦为御史。奏对的时候,他声音洪亮,语言流畅,使皇帝很用心听。顾佐任都御史,对下属很严厉,只有对于谦很客气,认为他的才能超过顾佐自己。护从皇帝驻扎在乐安时,高煦出来投降,皇帝让于谦口头数说高煦的罪行。于谦义正词严,声色俱厉。高煦伏在地上发抖,自称罪该万死。皇帝很高兴。班师回到北京,给于谦的赏赐和各大臣一样。 于谦外出巡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几百个囚犯。他上疏奏报陕西各处官校骚扰百姓,诏令派御史逮捕他们。皇帝知道于谦可以担此重任,当时刚要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接派驻各省的巡抚,于是亲手写了于谦的名字交给吏部,越级提升他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于谦到任后,轻装骑马走遍了所管辖的地区,访问父老,考察当时各项应该兴办或者革新的事,都全部上疏提出。一年上疏几次,稍有水旱灾害,马上上报。 当初,杨士奇、杨荣、杨博三个姓杨的主持朝政,都很器重于谦。于谦所奏请的事,早上上奏章,晚上便得到批复,都是“三杨”主办的。但于谦每次进京商议国事时,都是空着口袋进去,那些有权势的人不能不感到失望。到了这时,“三杨”已经去世,太监王振掌权,正好有个姓名和于谦相似的御史,曾经冒犯过王振。于谦入朝,推荐参政王来、孙原贞代替自己。通政使李锡逢承王振的指使,弹劾于谦因长期未得晋升而不满,擅自推举人代替自己。把他投到司法部门判处死刑,关在狱中三个月。后来王振知道搞错了,把他放出来,降为大理寺少卿。 十三年,于谦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第二年秋天,也先大举进犯,王振挟持皇帝亲征。于谦和兵部尚书邝埜极力劝谏,但皇上不听。邝埜跟随皇帝管理军队,留于谦主持兵部的工作。等到英宗在土木堡被俘,京师大为震惊,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郕王临时处理国事,命令群臣讨论作战和防守的方略。侍讲徐珵说星象有变化,应当迁都南京。于谦厉声说:“主张南迁的,该杀。京师是天下的根本,一摇动则国家大计完了,难道没有看见宋朝南渡的情况吗!”郕王认为他说得对,防守的决策就这样定下来了。当时京师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精锐的骑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疲惫的士卒不到十万,人心震惊惶恐,朝廷上下都没有坚定的信心。于谦请郕王调南北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所属各府的运粮军,马上开赴京师,依次策划部署,人心稍为安定。立即提拔于谦为兵部尚书,负责指挥各营军马。而也先挟持着上皇(英宗)攻破紫荆关直入,进窥京师。石亨建议收兵固守使敌兵劳累衰竭。于谦不同意,说:“为什么要向敌人示弱,使敌人更加轻视我?”马上分别调遣各路将领带领二十二万兵士,在九门外摆开阵势,自己亲自督战。下令:临阵将领不顾部队先行退却的,斩将领。军士不顾将领先退却的,后面的部众斩前面退下来的部众。于是将士知道必定要死战,都听从命令。 当初,也先部队深入,以为早晚就可以攻下京城,及至见到明朝官军严阵以待,有些丧气。相持了五天,也先的邀请没人理,作战又失利,知道不可能达到目的,又听说各地勤工的部队马上要开到,恐怕截断他的归路,也先于是拥着上皇由良乡向西而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