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三十年来佛教与文学关系研究综述

近三十年来佛教与文学关系研究综述

近三十年来佛教与文学关系研究综述
近三十年来佛教与文学关系研究综述

2011年第1期

(总第124期)黑龙江社会科学H e il o ng ji a ng Soc ial Sciences N o 1,2011G ene ra.l N o .124

近三十年来佛教与文学关系研究综述

陈薪羽,赵小琪

(武汉大学文学院,武汉430072)

摘 要:近三十年来,中国当代学者对于佛教与文学的关系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大致看来,这些研究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佛教与文学理论的关系,研究佛教与文学题材、主题、人物的关系,研究佛教与文

学语言、文体、方法的关系。这些研究极大地促进了对于宗教史、文学史与文化史等领域的研究。

关键词:佛教;文学理论;文学内容;文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J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4937(2011)01-0127-06

收稿日期:2011-01-10

作者简介:陈薪羽(1987-),女,湖南郴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赵小琪(1962-),男,湖南邵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比较文化与现当代文学研究。

中国佛教与文学关系之研究,一直不是佛教研究或中国文学研究中的主流。但言及中国文学理论、文学内容及文学技巧等各方面则无法避开佛教。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动荡不安,风起云涌,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错综复杂,这种社会现象投射到文学与宗教关系的研究中,便是政治意识形态的强烈表述。如丰子恺,把佛教当成了乱世中的精神家园;胡适研究佛教与白话文之关系,其目的在于革新中国之语言,以拯救国家与民众。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全国仍处于高度政治化的状态之中,论及佛教,大多将其定义为封建迷信的落后思想,相关论著少之又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在宗教与文学关系研究领域,许多研究者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突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单一的思维模式和学术政治化的价值取向,从多方面跃入禁区,探索多样的宗教与文学关系研究道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

一、佛教与中国文学理论关系研究

佛教产生于印度,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思想体系,自传入中国以来,就不断地对中国人的思想文化产生着影响。并且,在中国悠久的传播过程中,也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多种宗派,如天台、华严、唯识、禅宗等,其中以禅宗的影响为最大,南禅宗的顿悟思想又比北禅宗的渐修思想更为盛行。南禅宗认为,人皆有佛性,顿悟即可成佛, 顿见真如本性 、 一悟即至佛地 。该思想对中国古典文论的影响十分深远。

1980年代以前,该领域内的研究并未引起国内学者的充分重视。偶有提及佛教与中国古代文论之关系的,大多都是些旁涉性的论述。为数不多的几篇论文,目的都在于指出中国古代文论曾受到佛学的影响,以重新阐释文论中某些理论的意义和内涵。然而,却忽视了佛教文化体系本身的复杂性,只将普及意义上的佛教教义与诗学相比,使得这一领域的研究并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1980年代以后,随着文化热的兴起,对该领域的研究,也因此走向了一个更为深广的层面。纵观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研究该领域的著作、论文大多从如下三个方面考察了佛教文化对中国文论的影响。

1.真实论

在佛教传入中土以前,中国传统的文学思想,是受儒学影响而形成的功利性的文学思想,重伦理,重政治。具体表现是儒家的 兴、观、群、怨 。这种观念并没有涉及文学的真实问题,更没有察觉到文学的审美特质。佛教传入后,中国古代文论重新定义文学的真实性,产生了新的文学观念和理论。当代学者们对此展开了大量的研究,认为中国古代有关文学真实性的观点大多受到了佛教思想观念的影响。

禅宗对自然的看法,继承了佛教大乘宗空的心物观,把自然看空,在禅宗这里,自然成为假象或心相!127!

(心境),而心才是真正的存在。这一观念,改变了中国文学家对文学的真实与虚构的认识,并高扬了作家的主体意识。

孙昌武在?六朝佛教义学的发展与文学观念的演变#一文中认为佛教 空观对中国新的文学真实观生成具有重要作用。他说: 正是在这种?空%观影响之下,六朝时代的文人们开始形成一种不同于传统看法的?真实%观。早期接受佛教的著名文人孙绰、许询、支遁等。孙绰就努力摆脱?世教%的束缚,而追求一种?方外%的?至真%。从佛教对文论影响的角度,谈文学真实观的演变,是颇有见地的。蒋述卓在?佛教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一书中认为: 佛教的这一观念影响到中国小说、戏曲创作,促使中国艺术家及美学家对艺术真实、艺术虚构的认识在观念上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蒋的论述不仅仅是指出佛教与文艺理论的一一对应关系,还力图指出佛教影响文论的途径以及过程,并有大量实例为证,思路清晰地论证了佛教之于文学真实论的关系。

除了总论佛教影响了文学的真实性以外,学者们还具体论述了佛教观念对诗人的诗学观、佛教具体范畴对文学理论范畴的影响。刘艳芬在?佛教与六朝诗学#一文中认为, 佛教认为?神%是可以脱离形体而独立存在的法身或佛性,这是唯心的、荒谬的;但佛教对精神现象的高度重视和深刻阐析,不仅丰富了中国?神%范畴的内涵,而且催生了六朝美学?神%范畴,强化了六朝诗学重视?神%的特征。作者详细论述了佛教中神的观念对文学观重神特征的影响。又如何二元指出 佛学?言意之辨%与文学?言意之辨%回环往复,互见因果,已呈复杂之关系[1]。明晰分析了文学史上的四种言意之辨,并指出相互之间的联系。刘丹、宋国庆在?从元好问看宗教与文学的互动关系#中认为, 诚信历来是禅宗禅悟的前提,而禅的 诚信 思想成为了元好问诗论的理论来源,实现了他?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的夙愿。

2.思维论

以禅入诗的传统,古已有之。在南宗看来,顿悟即可成佛, 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识心见性,自成佛道。禅宗的顿悟说实质上是一种灵感思维,有着明显的艺术心理学特征。当代学者对此有高度的研究兴趣。

程亚林的?诗与禅#在跨文化、跨学科的视野下对诗禅关系作出了溯其本而追其源的多层次、立体化的论述。一般而言,人们更为关注的是 以禅入诗和 以禅喻诗,而作者却在占有较丰富材料的基础上提出了 以禅助诗的观点。他认为,移植和改造禅宗的超然心态观照理论,使之成为说明诗歌创作心理现象的直觉性审美观照理论,突出 以物观物的观照方式在审美派诗歌创作中的作用,并以此相标榜形成与 言志派、 缘情派鼎足而立的审美诗派的理论,就是 以禅助诗。这个观点,无疑是极具建设性和启发性的。张晶的?禅与唐宋诗学#在中国诗学、西方美学、佛学理论多重视野的融合中,以翔实的资料论证了佛教对中国文学最为深远的影响是对中国文学艺术思维的启发的观点。在作者看来,禅宗的顿悟说对唐宋诗歌理论的影响巨大而深远,王昌龄的 三境说,苏轼的 空静说,姜夔的 高妙和 自悟说,严羽的 妙悟说,就都是禅宗思想直接影响下生成的诗学命题。刘艳芬的?佛教与六朝诗学#则将自己的研究眼光延伸到了佛教和六朝诗学相互影响的关系之上。该书论证了佛教对六朝诗学主体、诗学意象和诗学范畴三个大方面的影响。该书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是,作者对佛教与六朝诗学关系的考察始终是在一种极富逻辑性和思辨性的思维中进行的。她认为,由于佛教思想的影响,士族文人逐渐形成了开放而宽容、辩证而折中、直观而超越的思维方式;而佛教对诗学主体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渗透,又带来了诗人人生观和审美观的改变,而诗论家的理论观是对诗人创作实践的概括和提升,因而也必然有所影响。

此外,周裕锴的?中国禅宗与诗歌#在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的视野中,比较分析了禅宗对艺术思维的积极影响和中国诗学发展举足轻重的意义。张伯伟的?禅与诗学#独出心裁地提出了禅宗各宗派对宋代诗学思维的不同影响。曾祖荫的?中国佛教与美学#着重研究了佛教的基本思想参与、影响中国古代审美思维论范畴的生成的途径、方式。孙昌武的?佛教与中国文学#强调了禅宗心性学说对中国古代一系列重视心性表达的诗歌思维理论形成的重要促进作用。

3.境界论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道: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在中国当代,对于境界的研究仍不失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

叶嘉莹先生的?王国维及其文学评论#立论新颖,自出机杼。叶先生认为,与境界的一般用法不同,王氏作为评词之基准的 境界从词源上讲出于佛家语。简要地说,就是唯有由 六根所具备的六知功能而感知的六种感受,才能被称为境界。叶嘉莹由此推出境界 专以感受经验之特质为主。 凡作者能把自己所感知之?境界%在作品中作鲜明真切的表现,使读者也可以得到同样鲜明真切之感受者,如!

128

!

此才是有境界的作品。

孙昌武的?唐代文学与佛教#则从佛教的唯识论的立场来阐释古代文论中 境界说的产生。他认为,佛家的 境界说包含 六境(色、声、香、味、触、法)、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和 六识三部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三部分的关系是互为因缘的。在他看来,最早论述境界问题的是诗僧皎然,而在皎然那里,境界论和唯识的认识论在三个方面表现了高度的一致性,即 取境、 造境、 缘境。

与上述的将视点集中在佛教与文艺理论的某一特定关系的研究不同,一些研究者的研究视野表现出了整体化、系统化的特点。蒋述卓的?佛教与中国文艺美学#以宏阔的眼光对佛学与文艺美学对应的一系列范畴和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在这种系统化的眼光下,佛教境界说与艺术意境理论关系的探讨就不再停留在简单的类比和归纳的层面,而是进入了更为深入、广博的层面。由此,他就从新的视野提供了佛教境界说与艺术意境理论关系的理解,富有创见地指出了佛教境界说转换为艺术意境理论的三种途径:佛学仗境而生的图缘和合论生成了古代美学的思与境偕、情与景合的意境论,佛学非有非无的虚空境界论生成了古代美学的虚实结合的意境特征论,佛学的极象外之论生成了古代美学的景外景、象外象、味外味的理想意境论。李淼的?禅宗与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则以整体化的视野推进了佛教境界说与艺术意境理论关系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一般学者习惯于用情景交融说来阐释意境理论,然而,该书作者以翔实的材料证明,意境论与情景交融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情景交融说是比兴说、意象说的翻版,是建立在可知解、言能尽意基础上的形象说;而意境论则是佛教的境界说催化而成的,它具有佛教的境界说强调的虚无缥缈、神妙莫测、不可把捉的特性。

此外,曾祖荫的?中国佛教与美学#、韩经太的?中国诗学与传统文化精神#等论著,袁行霈的?王维诗歌的禅意与画意#、柳倩月的?唯识宗、禅宗对 境界理论的构建作用#等论文,也对佛教境界说与古代文论中的意境论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寻。

二、佛教与中国文学思想内容关系研究

在中国当代,研究佛教与中国文学理论关系的论著,不在少数。而直接研究佛教与中国文学思想内容关系的学者更是数量繁多。纵观当代的研究情况,我们试图做以下归类。

1.佛教对中国文学主题思想的影响

佛教的轮回思想、超脱思想、因缘果报思想如何作为一种必要的 元素介入到中国不同时期的文学之中,成为不同时期中国文学中的主题思想?不同时期的中国作家的宗教体验又是如何沉淀在他们的作品之中,奠定了他们作品的深刻而又博大的内在质地?这些成了当代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蒋述卓的?佛教与中国文艺美学#以翔实的材料,从多方面对中国文学中的佛教思想影响进行了细致的考证。他认为,佛教的 空的观念对魏晋文学中的人生无常、人生空幻思想发生了重要的影响,而?窦娥冤#、?长生殿#、?牡丹亭#、?西厢记#、?琵琶记#等文学作品中则沉淀着浓厚的佛教因果报应的思想。

谭桂林的?20世纪中国文学与佛学#在国内学界第一次对20世纪中国文学与佛学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全书在广阔的思想文化背景上将俞平伯、许地山、丰子恺、鲁迅、周作人、施蛰存、废名等受到佛教思想影响的现代作家划分为四大类型,即信念型、修养型、研究型和实用型。他们或者受到佛教 超脱思想的影响,在作品中表现出强烈的平和超越意识;或者受到佛家 空的观念的影响,在作品中极力凸显一种人生虚无意识。

哈迎飞的? 五四作家与佛教文化#就佛教对中国现代重要作家的影响一一进行了颇为独到的探讨。研究者不仅注意将现代作家放入中西方文化碰撞的大环境中看待,还注意到了在传统价值体系崩溃后的佛教思想在知识分子之间的蔓延。如鲁迅、周作人、胡适等作家就在经历了无数人生挫折和精神磨难之后将眼光由向外寻求真理转向了宣扬 超悟的佛学,佛教的超脱、空的思想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抗拒外界风雨摧残的理想精神家园。由于政治与历史的关系,有关现代作家与佛教关系的较为全面的研究,长期以来在学术界几乎是空白。谭著与哈著的问世,极大地拓展了佛教思想与中国文学关系的研究空间。

此外,谭桂林的?俞平伯:人世无常与刹那主义&&&现代文学主题的佛学分析之一#将俞平伯与古代文人思想中的佛教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对比中富有创见地指出了俞平伯思想的独特性:企求用一种 刹那主义作为精神力量来抗御无常对自己的重压。葛兆光的?死后世界&&&中国古代宗教与文学的一个共同主题#对佛教生死观促进中国文学独特的 达观的人生观的生成的重要作用做了富有说服力的论证。王红升的?佛教思想对苏轼黄州时文学创作的影响#、赵毅的? 红楼梦 的佛教思想略论#、佟金丹的?自色悟空&&&从爱情描写透视徐訏小说的佛教思想#对佛教的人生无常、万物皆空的世界观

!

129

!

在不同时期作家作品中的体现进行了具体的论述。赵杏根的?佛教因果说与中国文学#、何清清的?佛教因果观与六朝至初唐志怪小说#、吕丽梅的?论佛教因果观对唐传奇艺术的影响#、毛慧萍的?论佛教因果律与 聊斋志异 的伦理思想#等,对佛教因果律与伦理观念在中国文学中的表现也做出了细致而又深入的分析。

佛教对中国人的影响,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佛教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也与中国的儒、道两家融合交织,形成了复杂的思想体系。表现在文学思想里,则可看到各种佛教思想的痕迹,对其做整理研究工作,难度尤甚。当代有关佛教与文学关系的研究,由个案分析趋向思潮研究,这也从客观角度反映了文化热在当代社会的盛行。而从实证性研究走向思辨性研究则可看到有关佛教与文学关系研究之深刻化。这两种研究方式各有裨益,在对待具体问题时,当代的研究者已作出了较为准确地把握。

2.佛教对中国文学题材、形象的影响

对于该领域的研究,大部分学者们用的是描述性的研究范式。如:张中行在?佛教与中国文学#中提道: 俗文学作品的题材是从现实生活中来的;现实生活中有佛教的成分,题材中自然也会有佛教的成分。如果深入地考察,把凡是与佛教有关系的事物都包容在内,那就几乎可以说,中国俗文学作品的大部分,题材与佛教都或多或少地有些关系。举例说,作品的故事内容不管是用什么体裁表现的,它常常会提到僧徒、寺院、修持、神通、菩萨、罗汉、乃至阎罗、地狱、鬼魂、报应等等,这样的题材当然是从佛教来的。接下来,他便对该情况进行归类,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描述了文学作品的题材来自于佛教的情况。张先生把文学归为雅、俗两类,分别进行论述,这种做法是有待商榷的,但佛教对文学题材及内容造成的影响,已然是无异议的了。

1990年代及以后的研究者,在谈及佛教对文学题材的影响则更为深入和细致,开始从泛论走向了具体。如:研究佛教中的龙对中国小说的影响,台静农在?佛教故实与中国小说#的第二部分?佛书中龙的故事对唐人传奇的影响#中,指出唐人传奇?柳毅传#的取材是来源于佛经中龙女遇难的故事。

除了细致地实证研究佛教题材、形象对文学产生了影响外,研究者们还从具体性形象入手阐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如孙昌武?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和夏广兴的?观世音信仰与唐代文学创作#等,该类著作侧重于清理民间的各种神佛故事对中国文学的影响。由此展开的论述,可以直接展示出民间的社会形态,以及佛教民间的传播特点,为我们打开了另一个生动广阔的研究视角。

有关具体形象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者们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佛教题材、形象的研究,挖掘其背后的佛教文化在中国各个时代的传播、影响以及阐释等情况,由此显示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广阔空间,大大推进了佛教与文学关系的研究。

3.佛教对中国文学类型与母题的影响

学者们从母题和类型入手解析佛教与文学的关系,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研究现象。此类著述涉及面广,一类文章大多从故事母题入手,研究其文化意蕴。如刘卫英在?金庸小说动物求医报恩母题的佛教文献溯源#中指出金庸小说中侠义人以疗病医伤救助动物,又幸运地蒙 侠义兽报恩的故事,可能受到西域传来象求医报恩的佛经故事启发[2]。范军?佛教 地狱巡游故事母题的形成及其文化意蕴#则表明 对最集中地收录 入冥故事的?冥祥记#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佛教地狱观念为中国冥界思想增添的新内容,以及佛教地狱观与中国固有文化相融合的轨迹[3]。这些论述大多从具体故事母题的角度切入,上升到对文化的剖析,是一个较为新颖的视角。但是上升到文化层次时,容易流于泛论,因此,该领域还期待有更为深入的研究。

由以上的综述可见,佛教在东传过程中,对中国文学的主题思想、题材、形象产生了复杂深远的影响,研究者在这些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成绩喜人。近年来,随着比较文学的兴起,研究者们也开始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深入研究佛教与文学的关系。这些都说明,佛教将以更为具有活力的形态继续对中国文学产生影响。

三、佛教与中国文学语言形式关系研究

佛教的原始经典与教义大多用梵文书写。因而,佛教经典与教义要想在中国发生广泛的影响,它就必须被翻译成中文。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佛教翻译促成了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同时也在推动着中国文学的发展。因为,佛教翻译作为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在精神上的对话过程,译者愈是能与原作者和译本进行不断的对话,那么,译者就能从原作者和译本那里获得不断的领悟,他的固有的文化图式也会因在与译文图式反复的顺应或同构中而有所调整、有所改变。而在这些改变中,自然也包括文学语言、形式和技巧的变化。

1.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学语言之影响

现代学者瞿秋白曾给予佛经翻译很高的评价: 佛经的翻译的确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相当的功劳。!

130

!

第一,佛经的翻译是中国第一次用自己的?最简单的语言%去翻译印度日耳曼语族之中最复杂的一种语言&&&梵文。第二,佛经的翻译事实上开始了白话的运用&&&宋儒以来的语录其实是模仿佛经而来的。不但如此,照现在已经发现的材料来说,中国最早的白话文学也是在佛经影响之下发生的??佛经的翻译从汉到唐的进化,正是从文言到白话的进化。(王秉钦:?再论翻译#)这一观点站在文学史的高度考量了佛教对于中国文学语言的影响。当代学者研究佛教与语言的关系时,更从泛泛的全面谈论走向了具体个案的深入分析。

在论及佛教与词汇方面关系的有张美兰的?五灯会元动量词研究#、颜洽茂的?魏晋南北朝佛经词汇研究#和?南北朝佛经复音词研究#、朱庆之的?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等。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朱庆之的?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该著充分挖掘了翻译佛典对中古汉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该领域的研究,过去大多以中古文言典籍为主,朱庆之先生的研究重点则是更为接近当时日常用语的汉译佛典,他的研究解决了语言学界若干疑难问题。

在佛教对语言的影响中,最为热门的,当数音韵类的研究,而在音韵类的研究中,最为热门的,又属对声律论的讨论。 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梵语的拼音法启发人们去分析汉语的声音结构,分析出汉语的声母和韵母,于是产生了反切。而反切欲求准确,就自然会发展到对汉字声调的注意[4]。著名的学者陈寅恪先生最早提出 四声与佛教的关系,他认为 四声是受到了佛经转读的影响而产生的, 故中国文士依据及摹拟当日转读佛经之声,分别定为平上去之三声。合入声共计之,适成四声,于是创为四声之说[5]。当代学者游国恩等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刘大杰著?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曹道衡、沈玉成编著?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罗根泽著?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等,大多采用此观点以论述永明声律论。但也有人对此质疑。如郭绍虞先生认为 陈氏谓平上去三声实依据及摹拟中国当日佛经转读之三声固极有理,但只能说是受佛经的启发才完成这个文字音韵学的新发明; 汉字的读音早已打好了这个基础,所以沈约等受到转读佛经声调的影响,自然会受到启发而创为四声之论(?永明声律说#、?声律说考辨#、?文笔说考辨#)。

有关四声与佛教的关系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双方各圆其说。其结论是否正确有待探讨,但笔者认为,佛经转读即使没有对 四声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但完全否定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有些偏颇的。

纵观当代学者对于佛教与文学语言关系的研究,可看到佛教对语言影响的研究不仅层面广,而且有深度。这些成果不论对佛教研究本身还是对语言学的研究都是极具意义的。

2 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学体裁之影响

佛教给中国文学体裁形式带来的变化,也是十分明显的,从诗歌,到小说,都显示出明显的佛教影响的痕迹。

首先,佛教对中国文学体裁影响最为深远的,在于叙事文学方面。学者对于该领域的研究也最为充分。俞晓红在?佛教与唐五代白话小说#中明确指出: 从?变文%的体式、题材诸方面看,其中一部分已经具备了白话小说的诸种美学特征,可以视为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发端,并且影响到后世白话小说的发展,拥有明显的小说史价值。有的学者甚至直接把中国古代小说的起源直接归为古印度史诗。如:普慧、张进在?佛教故事&&&中国五朝志怪小说的一个叙事源头#中说: 中国古代的整个叙事文学就有了一个从源到流的完整的发展线索了,那就是:天竺史诗&佛本生故事&五朝小说(志怪、志人)&唐变文、传奇&宋元话本&明清章回小说。这种观点固然使人耳目一新,但它几乎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完全否定了中国本土文化对小说形成的作用。这在佛教与中国文学关系的研究中,是需要警惕的。但这种研究现象,也客观地说明了佛教在中国叙事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其次,是研究佛教对抒情文学体裁的影响。高华平在?论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学体裁的影响#一文中指出: 中国古代诗体由?古体%到?近体%的?新变%,实际是受佛教影响的结果。佛教使中国古代诗体的发展由重音乐节奏,转向了重平仄声律的方向。张中行在?佛教与中国文学#一书中指出: 由此可见,在南朝齐梁之际,沈约等人是受到佛经转读的启发,才提出四声的理论;然后把四声的理论运用到诗的格律上,因而开创了永明体。永明体是唐朝严格的律诗的前锋,此后,近体诗迅速地成长、发展,不久就取得主宰诗坛的地位。推源溯流,这个影响是很重大的。高文强在?佛教与永明文学批评#一文中,注重从整体考察佛教与永明体的关系,并得出 佛教影响声韵学的兴起与发展是声律论出现的前提,而佛教徒对佛经中声律问题的研究,则推动了诗歌声律问题的讨论,并为声律论提供了相应的概念的结论。有关永明体的研究,以往的学者大多过于关注声律论中的 四声之说,而对永明文学批评的其他方面则有些忽视。这容易导致对永明体认识的片面,也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声律论。而高文强的论述从整体出发,则有效地避免了以上问题。

当代学者对佛教与中国文学体裁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上两个方面。当然,佛教对中国文学体

!

131

!

裁的影响,以及学者们所做的相应的研究远不止于此, 变文的讲唱交替的形式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它影响到各个时期文学体裁的形成,如鼓子词、诸宫调、宝卷、弹词、鼓词等,当代学者在这些方面均有涉及,由于篇幅有限,笔者在此不一一列举。

3.佛教对中国文学创作方法的影响

佛教对于中国文学的影响,还表现在佛教三界的世界图式,神佛鬼怪的种种变化等对中国文学新的创作方法的促进、生成之上。

有学者认为: 有些佛教经文衍生出小说,其影响作用不仅在于题材,也不仅在于宣扬佛教观念或学说,更值得重视的是佛教空幻、夸张和奇特诱人的想象力,对小说创作的浪漫主义艺术起了积极的诱发作用。佛经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那就是超凡的玄想和极度的夸张??有些佛教典籍,其中某些经文不但以其故事题材供给后代,而且它那变幻多端、想象奇特的思想艺术特点也对后来小说创作起到了启发、哺育的作用。[6]论文学中的想象,自古以来大多追溯到庄骚传统,研究者在中国文学中,看到源于佛教的奇特想象,是极有眼力的。与郭豫适一样,丁永忠也注意到了佛教影响下的中国文学想象思维的空幻特质: 佛教(大乘)哲学所具有的?性空幻有%的?空观%思想,决定了它始终以?一切皆空,譬如幻化%的?梦幻%眼光来审视人间万象。这样一来,必然促使一切佛经故事或由佛经故事派生出来的一切文学作品,会处处泯灭现实与幻想,物质与精神的界线。[7]除了实证佛教给中国文学带来了空前广阔的想象世界,以及分析其形成特点以外,学者们还注意到了在佛教影响下的创作手法与主题之间的关系。如学者夏广兴在?佛教与魏晋南北朝梦文学#一文中指出: 佛教的传入,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及表现手段,特别是佛教与梦幻的勾连,把人生的虚幻、不实,通过梦境,巧妙地展示出来,使小说在表达这一主题思想方面更具震撼力。独特的创作手法是在佛教思想下影响而形成的,反过来,这种创作手法又更好地推进了佛教思想的传播。由此可见,对此领域的研究是有进一步的拓展空间的。

改革开放以来,古老的中国越来越以开放的姿态迎接西方文化的冲击。宗教等文化热潮因此而兴起。由此看来,研究佛教与文学之关系,就不只是一个学术课题,而且也是在为现代人的精神困境谋求一条出路。此工作不仅意义重大,且任务艰巨。综上所述,我们在此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是要注意辨析佛教与佛教文化、佛教形式与佛教意识的区别。许多学者在谈及文学与佛教的关系时,往往将佛教与佛教文化、佛教形式与佛教意识混为一谈。而事实上,对文学发生影响的一般是佛教文化和佛教意识,而不是佛教与佛教形式。其次,作为两种文化意识形态,佛教与文学在长期的发展历史中一直处于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状态中,然而,现有的佛教与文学关系的论述,探讨佛教对文学影响的成果多,研究文学对佛教影响的成果少之又少;探讨佛教与文学同一性的成果多,研究佛教与文学差异性的成果少之又少。这种研究既没有全面地反映佛教与文学的历史发展的真实情况,也对佛教与文学关系研究的进一步展开不利。因而,加强文学与佛教互动关系的研究,加强佛教与文学差异性的研究,已是势在必行之事。再次,在现有佛教与文学关系的研究中,研究佛教与古代文学关系的成果偏多,论述佛教与当代文学关系的成果偏少。我们认为,佛教与古代文学关系固然值得重视,而处于正在进行时的佛教与文学关系同样值得我们特别加以关注。只有这样,佛教与文学关系的研究才会永远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何二元 论四种 言意之辨[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

[2] 刘卫英 金庸小说动物求医报恩母题的佛教文献溯源刘[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

[3] 范军 佛教 地狱巡游故事母题的形成及其文化意蕴[J] 华侨大学学报,2005,(3)

[4] 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5] 陈寅恪 金明馆丛稿初编[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328-329

[6] 郭豫适 论儒教是否为宗教及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的关系[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3)

[7] 丁永忠 浪漫陶诗与魏晋佛教[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责任编辑:王晓春) !

!

132

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印度、尼泊尔一带。根据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曾禁止修建佛寺,由此推断佛教传入中国内地最早的时间应在秦始皇时代。从古至今,佛教不仅影响着我们的历史发展,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国文学作品的创作和发展。佛教中的许多思想在我国文学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一、否定宿命论 佛教认为人有命运,但是不鼓励人听天由命,而是希望人开创命运。佛教主张诸法因缘而生,命运也是如此。坏的命运可以凭借着多做善事、进行忏悔而加以改变。因此命运并不是必然的不可更改的。再坏的命运也能透过自身道德和行为上的修行加以改造。同样地,好的命运如果不加以维护,也会失却堕落。在鲁迅的作品《祝福》中,祥林嫂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封建礼教的迫害之下,却是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的人物。她进行过自发的抗争。为了赎“罪”,她去土地庙里捐了门槛,是因为她希望土地庙的门槛能代替她遭受万人践踏,在来世改变自己现在的处境以获得的幸福。 二、顺其自然的思想 人生皆苦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思想,它相信地狱轮回,因果报应。人生是苦的,在现在人们可以通过修行提高自身的修养获得来生的幸福。但对于当下的苦难,则应当顺其自然。出家是看破红尘的话,那么涅槃则是最终的解脱。许地山《命命鸟》中的敏明和加陵通过涅槃以及生死轮回,最终实现了摆脱人生苦痛的愿望和理想。在佛教中,涅槃意味着生死相续,是佛教徒力求达到的一种不死不灭的最高理想境界。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更是有着凤凰涅槃的典故,意思是指历经艰险而后浴火重生。 三、丰富多样的佛教意象 佛经中涉及到大量的动物和植物形象,它们随着佛经的翻译而进人了中国文学的画廊,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就是来源佛经之中的神猴形象。佛经文学中的植物形象,也在佛教文化的东传过程中,渗透到中国文化的精神层面。其中最典型的是莲花意象。周敦颐《爱莲说》中盛赞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直至今天,藏传佛教仍然被认为象征着最终的目标,即修成正果。

比较文学相关的论文例文

比较文学相关论文参考例文 比较文学大致可分为法国的影响比较文学、美国的平行比较文学、俄苏的类比比较文学和中国的阐发比较文学等四大派别。下文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比较文学相关论文参考例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比较文学相关论文参考例文篇1 浅析比较文学的源流 摘要:1829年,法国学者阿?福?维尔曼首次提出了“比较文学”这一术语,自此,开始了比较文学的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是法国学派,法国学派以一整套理论、方法和操作模式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相当坚实的基础。由于其局限性,法国学派的弊端日益凸显,由此美国学派登场。美国学派以平行研究的方式对作品、现象加以比较分析,探讨并发现其内在联系、共同规律和民族独特性等。 关键词:比较文学 ;研究;源流 一、引言 1829年,法国学者阿?福?维尔曼首次提出了“比较文学”这一术语。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出版《比较文学》一书,该书对文学的本质、相对性、发展的原理、比较研究等许多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并从氏族文学、城市文学、世界文学、

国家文学等角度出发,对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作了比较考察,堪称比较文学的先驱。标志着比较文学已真正成为一门学科。 二、比较文学发展的源流 比较文学是一门研究跨越国界和超越同一文化背景的文学思潮、流派、运动、作家、作品以及和文学发展有关的各种现象的学问。作为一门学科,它和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一样,都是文学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纵观全世界比较文学发展史,我们可以追溯当今比较文学发展的源流。 1、法国学派 按照学者们通常的看法,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是由法国学派所奠定的“影响研究”。法国学派是形成最早、影响较大的一个学派。法国学派的先驱者,如基内、维尔曼和安培等人的讲座和课程,戴克斯特(J.Texte)的第一本专著《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为比较文学作为学科的发展并成为大学体制性的课程作出了很好的铺垫。 这一阶段是法国学派的形成初期,它以个体的、创造性的思考和写作为特点,学派、学科意识和学术方向并不是十分明确的。巴登斯贝格曾在《比较文学杂志》中撰写了著名发刊词“比较文学的名与实”。他批判性地总结了学界的观

网络文化文献综述

网络文化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文化成为信息网络时代人类文化演进的一种新形态,引起了学术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网络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生活的一个日趋重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和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近年来,学界对网络文化的研究不断扩展和深化。本文尝试对目前网络文化研究所集中的网络文化概念、网络文化特征、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网络文化产业研究这几个领域进行系统回顾和文献梳理。 关键词:网络媒体网络文化文献综述 20世纪90年代开始,网络媒体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网络文化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日益凸显。鉴于此,对于网络文化的研究也显得愈发重要。近年来,学界对网络文化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对网络文化的研究视角不断扩展,从而使得对网络文化概念的相关研究内容也逐渐丰富。 一、网络文化概念研究 “文化”一直被认为是学术史上最复杂的术语之一,对文化的定义一直众说纷纭。网络文化属于文化的范畴,因此对网络文化的界定自然也是有所差异。“网络文化”是什么?这一问题因研究者不同的研究视角而得到了不同的答案。当前,学界对网络文化的研究视角主要由以下几种: 1、从网络本身的技术特性出发,强调网络这一载体,认为网络文化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是对网络文化的一种狭义理解。例如,李仁武在《试论网络文化的基本内涵》一文中提出:从狭义的角度理解,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所进行的教育、宣传、娱乐等各种文化活动;从广义的角度理解,网络文化是指包括借助计算机所从事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活动在内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1。匡文波认为,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一种崭新文化2。尹韵公也认为网络文化是“以人类最新科技成果的互联网和手机为载体,依托发达而迅捷的信息传输系统,运用一定的语言符号、声响符号和视觉符号等,传播思想、文化、风俗民情,表达看法观点,宣泄情绪意识等等,以此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联系和友谊,共同垒筑起一种崭新的思想与文化的表达方式”3。 1鲍宗豪.《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2匡文波.《论网络文化》,《图书馆》,1999,(2)。 3尹韵公.《论网络文化》,《新闻与写作》,2007(5)。

济南佛教发展概况

济南佛教的简要发展概况: 济南佛教历史悠久,早在东晋时期,著名高僧朗公,创建了山东地区最早的佛教寺院——朗公寺。位于历城柳埠,朗公寺在隋开皇三年改名神通寺。南北朝时期,朗公又创建了长清的大灵岩寺。 隋唐时期,济南佛教兴盛,兴建了千佛山兴国禅寺、开元寺、净居寺等100多座寺院。明清时期,济南佛教兴衰不定。直到解放前,济南还保存30余座寺院。这时期香火最旺的当属千佛山兴国禅寺。解放后,仍有千佛山兴国禅寺,崇实佛学会等5处佛教寺院,佛事活动不断。 到了文革时期,济南佛教寺院遭到严重破坏,僧人被逐到原籍,所有寺院都停止了佛事活动。直到1984年,党和政府落实宗教政策,开始恢复了千佛山兴国禅寺。于1993年成立了济南市佛教协会,现济南共开放8处佛教寺院,共有僧尼50多位,信徒近8万。 济南佛教现在的旅游资源: 济南的佛教文化历史悠久,现存的佛教文化资源异彩纷呈、种类繁多,可以分为佛教物质景观、佛教活动和佛教饮食三大类。目前,济南市佛教正式开放场所6处(千佛山兴国禅寺、长清区灵岩寺、历城区神通寺、平阴县翠屏山宝峰寺、天桥区泺口兴隆寺、章丘市莲华山胜水禅寺),出家僧尼30余人,信众近8万人。

一,主要的佛教物质景观: 1、济南市千佛山兴国禅寺 千佛山古称历山,风景优美,层峦迭嶂,苍秀深幽,是济南市著名的游览胜地。相传舜虞曾躬耕于此,故有舜耕山之称。隋唐时期,山东佛教昌盛,这里的悬崖峭壁上雕凿了众多佛像,又建千佛寺,故称名“千佛山”。其中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建造的兴国禅寺规模最大,被称为千佛山首刹。 兴国禅寺座落在千佛山北侧半山腰上。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1984年10月交给僧人管理使用,1985年4月20日开始对外开放,接待四方信众及中外来宾。1987年开始修复钟、鼓楼及大雄宝殿。兴国禅寺依山而建,共有7座殿堂,分四个院落,禅院深邃幽静,殿宇雄伟壮观,殿堂分布错落有致。整座寺庙迤逦山腰,古朴庄严,是千佛山的主体建筑。 2、济南市长清区大灵岩寺 地处济南市长清区的灵岩古刹,冠居天下名兰“四绝之首”,坐落在泰山西北气势威伟尊雄的昆仑山(亦称方山、玉符山)南麓。黄河北绕,岱顶南瞻,群山拱环,别是乾坤,为泰山背最幽绝处。 寺院经历一千六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名胜众多,枚举难周。现存古建筑有金刚殿、天王殿、钟鼓楼,大雄

中外文学比较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doczj.com/doc/5d8347675.html, 中外文学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外文学比较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论外国文学研究与中外文学比较的关系. 《安康学院学报》.2014年6期.朱云. [2].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 《江苏社会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7年6期. [8].湖南外国文学研究三十五年.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6期.吴正锋. [9].苏曼殊的比较文学研究及其特点.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5年4期.袁荻涌. [10].中外文学作品比较中的"文化"问题. 《海外英语(上)》.2015年8期.邱佳. 二、中外文学比较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梦想在泥泞中放飞:自由·自觉·自卑·自毁——老舍与曹禺比较研究. 作者:王俊虎.中国现当代文学兰州大学2008(学位年度) [2].中外网络文学比较分析.被引次数:11 作者:张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陕西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 [3]“撒种在荆棘”——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研究. 作者:杨世海.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湖南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 [4].中小学语文中外同题材文本比较教学研究.被引次数:2 作者:李军飒.学科教学(语文)河南大学2011(学位年度) [5].中外“小城”文学的审美特征及叙事模式初探.被引次数:1 作者:王骁勇.中国现当代文学兰州大学2009(学位年度) [6]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和80年代小说研究.被引次数:2 作者:方贤绪.中国现当代文学苏州大学2003(学位年度)

中国古代文学与佛教文献之间的关系

中国古代文学与佛教文献之间的关系 引言 从文献的定义可知,文献是记录知识的载体,佛教文献则是记录佛教一切知识与活动的载体,佛教文献是一种有形的东西,可以保存下来,不像佛教文学那样不可以看见。我国研究佛教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则是通过佛教文献来完成的,由于佛教文化是一种外来文化,在其传入到我国的时候,佛教文献也记载了我国古代的一部分文学作用,佛教文献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包含佛教文献,总的来说,佛教文献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是比较深远悠长的,本文着重说明佛教文献对于中国古代文学产生的影响,从此方面来解释中国古代文学与佛教文献之间的关系。 一、佛教文献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内容,促进中国古代文学的繁荣 佛教文献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内容的丰富主要体现在对诗歌、戏曲、小说及俗文学的影响等方面,佛教文献成为很多文人进行文学创作所借鉴的情节,其思想渗透到古代文学各个领域。创作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的文学发展受政策影响比较大,比较明显的是唐代,唐代的对外开放程度是中国前所未有的,这项政策加强了唐代的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使这个时候的文学展示了空前的活力[1],让我国在文学发展上跨入了一大步,这个跨越性的发展与这个时期的佛教文化在唐朝广泛流传是离不开关系的。自从佛教文学传入我国以后,文学创作也开始改变以往的陈旧思想,渐渐取材于佛教故事,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与佛教里的故事结合,充实自己的文学创造内容,使文学作品更加有内涵、有深度,比如流传甚广的《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这个形象及其部分情节就是借鉴了佛教的经典情节。并且,佛教文化的传入也改变了一些词的含义,比如龙的含义发生变化就是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在六朝还催生了一种新的诗体,即宫体诗,佛教文献影响到佛教僧侣文人,大量比较华丽的诗歌从他们笔下诞生,中国的戏曲则是由印度传入,其中的三世轮回、因果报应思想就是佛经里面的鲜为人知的代表观念。 二、佛教文献影响文人的思想观念,促使中国古代文学理念的形成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原本也有形、神、言、意只说,只不过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部分文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功名利禄而忽视了文学作品的形、神、言、意,而一些成绩比较显著的文人在追求自己的文学作品上已经达到了一个极端,佛教文献强化了中国古代文学对形、神、言、意的追求,在其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文学作品愈加丰富,文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逐渐形成了中国文学的又一独特理念,即境界说。佛教文献的形近神不灭打破了文人们对原来的形神关系的理解局限,将文学当中的形神关系的论述推向一个历史高度,并促使中国新的文学理念的形成,比如传神写照、以形写神和重神轻形理念。佛教文献解放了文人的思想,使其不再局限于固有的认识,对于文学创作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同时,佛教文献促使了中国古代文学新的理念形成,至今这些理念还被应用到现代文学创作当中[2]。 三、佛教文献创新了古代文学的体裁,对今天的文化繁荣产生深远影响 佛教文学影响到古代的文学创作思想与理论,从而影响到文学体裁与形式,另一方面,佛教文献的传播方式对于文体的产生也具有一定意义。在文人进行文学创作的中,佛教文献对文人的思想形成冲击,使其寻找更加新颖的创作体裁与形式,满足自己对文学的追求,比如永明体的出现,这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是中国古代诗歌体裁发生变化的根本性标志,也使中国古代文体的发展方向彻底改变。值得一提的是,佛教文献促进了中国古代文体形式俗文体的诞生,从此,俗文学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开始在我国出现并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佛教文献对我国今天的文学发展依然具有重要意义,文学是文化的一个方面,文学的进步发展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在今天的文化发展中,复杂的国际形势又使文学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3]。 结语

宗教文化对我国文学的影响

宗教对我国文学的影响

摘要: 宗教作为一种成熟的意识形态,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观念、情绪和活动的相当严整的体系,具有极宽广的文化涵盖功能。 梁漱溟曾指出:“人类文化都是以宗教开端,且每依宗教为中心。人群秩序及政治,导源于宗教;人的思想知识以致各种学术,亦无不导源于宗教……非有较高文化不能形成一大民族;而此一大民族的统一,却每都有赖于一大宗教。”[1]自然宗教对我国的文学发展或多或少都是会产生影响。对我国文学产生影响的宗教主要是从上古时期便开始的一种并不统一且系统的天帝的崇拜和一种灵魂观念、本土的道教、外来的佛教以及到了近现代才有较大影响的基督教。伊斯兰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我国也有众多教徒,但是其主要存在与我国少数民族当中,对我过主流的汉文学影响并不大。 关键词:宗教 中国文学 影响

内容目录 摘要: (2) 1. 宗教丰富了古代文学创作题材 (4) 2. 佛教丰富了古代文体和词汇 (4) 3. 道教与佛教影响了古代文人的意识 (5) 4. 基督教对我国近、现代文学的影响 (5) 参考文献: (7)

1. 宗教丰富了古代文学创作题材 早在道教诞生和佛教以及更后来传入中国的基督教之前我国就有了原始的天帝崇拜以及灵魂观念。胡适也曾明确说,“我们看殷墟(安阳)出土的遗物和文字可以明白殷人的文化是一种宗教的文化。”[2]只是这些并没有系统的形成某个宗教而仅仅是对某个神进行崇拜,望其 保护一方平安,如屈原《九歌》的众神。”战国时代楚墓中的'镇墓兽'和漆器花纹上的怪兽,是楚人'信巫鬼'的表现。”[3]而之所以产生这些鬼神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的科学技术并不发达,很多的现象无法作出集体解释,同时人类也无法对抗自然的强大力量,然而当某个人掌握了某些事物发展的规律并作出语言的时候,众人发现通过其预言可以避免灾祸时对其产生一种敬畏之情。久之在当时容易产生一种偶像崇拜将其神化,便诞生了一些神灵如伏羲神农等。而另一些则是在自己无法解释的前提下臆造出某些神灵,并其拥有某些神秘力量,以此来解释无法解释的事情,这样的神灵就诞生了,比如盘古等。或是将某些自然灾害的起因归为鬼怪作恶。 就在当时的人民对某些偶像进行神化或者臆造出某些神灵时,必定会附上一些超自然的力量,以显示其力量的异于常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他们为什么能抵抗自然的力量。然而很明显,这些神的力量是不存在的或者这些神根本连原型都没有。所以必须对其进行创作,当其以文字形式保存下来的时候就形成了早期的神话。诸如《后裔射日》、《嫦娥奔月》之类。 之后又有人将这些内容进行了总结于是便产生了诸如《山海经》、《搜神记》之类的书籍。然而这时的宗教并未形成体系,这时的此类文学作品算是神话作品。真正系统的宗教在我国出现则是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以及道教的诞生。 “佛教传入以前中国传统的思想中只有今生此世,既无前世也无来世,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先进》)庄子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庄子 大宗》)佛教带来了三是(前世、今世、来世)的挂念,因果、轮回的观念,以及三界、五道的 挂念。”[4]因此,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丰富了文学家的想想世界,有了三世、轮回这些题材可 以创作。 像《西游记》就是一个集我国各种宗教文化进行创作的结果,其中既有道家的天庭,又有佛教的轮回转世因果报应,又有传统的对天地、山川、湖泊的敬畏和崇拜。如果没有宗教,必定不会产生这些内容的。 2. 佛教丰富了古代文体和词汇 “因了印度文学的输入,我们乃于单纯的诗歌和散文之外,产生许多伟大的新文体,像变文、像戏文、像小说等等出来。在思想方面,在题材方面,我们也收到了不少从印度来的恩惠。我们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印的结婚,如果佛教文学不输入中国,我们的中世纪文学究竟要成了一个什么样子的局面却是无人能指的”[5]佛家信徒为了布道自然要四处唱颂佛经,讲述佛经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1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佛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中国哲学从它产生以后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无神论和有神论相互斗争的历史。但从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这两种认识论和思想体系的斗争就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局面。佛教哲学的基本点是否认现实世界的存在而设想出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西方极乐世界”。佛教各派都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证据来论证客观世界的虚幻性,同时又千方百计地论证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性,因此佛教哲学属于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只不过禅宗所主张的“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是进一步否定了佛教所设想的“西方极乐世界”,只承认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存在罢了。这样,禅宗就把佛教哲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化为主观唯心主义。在这个过程中,儒`佛`道三家,互相排斥又互相影响,互相斗争又互相吸收,在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中结为一体。宋明理学,在思维模式、修行方法等方面,受到佛教的影响十分明显,宋代以来的唯心主义思想几乎都从佛教哲学中吸取营养。程颐`朱熹的程朱理学借用了华严宗的某些命题,陆九渊和王守仁的陆王心学则吸收了禅宗的某些思想,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懂得佛教的本体论思维模式和“明心见性”的修行方法,对于理学就如同隔岸观火。而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思想也是在批判佛教哲学的斗争中不断成长和发展起来,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发展到较高的水平。我们说汉唐以后的中国哲学史,根本就离不开佛教思想史,而且成为中国哲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以题材而论,历代描写佛教的诗文不计其数。从全唐诗来看,共唐诗约五万首,其中与佛教有关的诗占了近十分之一。这些诗,赞美佛寺风光,歌颂僧俗有宜,有不少写得相当精彩和生动。唐宋以来,名僧的社会地位很高,文人纷纷为他们树碑立传,留下许多渗透佛理的散文。其次,以艺术风格而论,由于佛教追求自我解脱,主张离尘出世,至禅宗而而宣扬心中求佛,使文学界形成一种清淡悠远的艺术流派。如唐代诗人王维、韦应物奉佛最盛,如王维大约在四十岁以后就开始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最初隐居终南别业,后在宋之问的别墅,优闲自在,吃斋奉佛,(2)“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3)这种风格也体现得最盛,即使是其他流派的的作家,其世界观和创作实践都不同程度地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如唐代白居易、宋代的苏轼等。第三,以诗歌理论而言,唐宋以后,主张“以禅论诗”,讲究诗歌创作要“物象超然”、“意境空蒙”,认为“说禅作诗,本无差别”。最后,以创作队伍而论,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不少和尚诗人,史书上称作“诗僧”。著名的如唐代诗僧寒山、皎然、齐己、贯休,都有诗集留传后世。宋朝重显、文莹、祖可及至清代八指头陀、近代苏曼殊等等都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三、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尤其是绘画和雕塑更能显示出佛教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印度以及西域的石窟艺术也跟着传入。人们知道,古印度的佛教佛教艺术主要就是石窟壁画和雕塑,以犍陀罗(今巴基斯坦白沙瓦一带)和阿旃陀(在

比较文学情境母题研究

比较文学情境母题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和古希腊神话中的 死而复生情境母题研究 一、情境母题 德国学者弗伦泽尔认为:“母题这个字所指明的意思是较小的主题性的(题材性)单元,它还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情节和故事线索,但它本身却构成了属于内容和形式的成分,在内容比较简单的文学作品中,其内容可以通过中心母题概况为一种浓缩的形式。一般来说,在实际的文学体裁中,几个母题可以组成内容。”我国学者乐黛云做了更为具体的阐释:“主题学研究中的母题,指的是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的基本行为、精神现象以及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诸如生、死、离别、爱、时间、空间、季节、海洋、山脉、黑夜,等等”。 “情境”有时也可译作处境、形式、局面。情境主要包含三个因素:特定的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时空;特定的情况——事件;特定的人物关系。在比较文学中,情境就是特定个人、群体和诸多环境因素共同组合而成的某种典型的人生境遇。每个特定的情境都展示出人物间的某种关系,同时又交织着作家以及作品中人物的观点和感情。 母题依赖于情境,它的产生离不开情境,其本身是情境的模式化和概括。相同情境可以产生不同母题,同时,不同情境也可产生相同母题。所以情境母题是对情境的模式化概括。 二、中国古代文学和古希腊神话中的死而复生情境母题的异同 “死而复生”顾名思义就是人在死亡之后灵魂或精神回归物质世界,并在新躯体中获得新生。在中国古代文学和古希腊神话中存在大量死而复生的故事,在产生原因和蕴含的文化内涵方面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一)相同点 1、死而复生的基本类型相同 (1)为情复生 中国古代文学中上演了一幕幕死而复生的爱情故事。如《聊斋志异.连城》就是因为爱情起死回生的故事,贫穷的豪侠之士乔生因其杰出的才能受到富有的孝廉之女连城的爱慕,连城身染疾病,乔生不惜以心头肉救之。孝廉将连城许以富商之子王化成,连城含恨而死,乔生悲痛而绝。二人阴间相会,爱情使他们复活,复活之前他们唯恐在发生变故,便结为夫妻,二人得以返魂。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众多为情死又为情生的至情男女,如《连城》篇,中为爱魂魄相从、死而复生的连城与乔生。还有干宝在《搜神记》也描写了贾文合与弋阳令之女死而复生后结为夫妻的故事。 古希腊神话中同样也有因爱情复生的神话最著名的莫过于俄尔普斯和欧律狄刻的故事。欧律狄刻被毒蛇咬伤而死,俄尔普斯赴冥府寻妻,冥后怜悯允许其妻返回阳世,但是返回途中俄尔普斯回头观望妻子,从此两人阴阳两隔。阿尔刻提斯代夫受死的刻骨铭心的爱情亦为人熟知,阿波罗为报答阿德墨托斯之恩,许诺若有人代死,其可免地狱之苦,国王之妻阿尔刻提斯愿为夫替死。赫拉克勒斯被其爱情所感动,下冥府救出阿尔刻提斯。为爱情从地府复活在希腊神话故事中还有阿多尼斯与阿芙洛狄忒,阿多尼斯被野猪杀死,阿芙洛狄忒痛不欲生,直入地府要人,宙斯特准阿多尼斯每年返回阳世六个月。 (2)、变形复生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男女主人公彼此相爱,但因家世地位的不同遭到父母反对,在为爱死去后魂魄化为蝴蝶获得重生。 古希腊神话中变形复生故事如高傲自大的阿拉克涅与雅典娜比赛纺织的故事。雅典娜嫉妒其纺织技术,便撕碎织布,阿拉克涅上吊而亡,雅典娜心生怜悯,用毒液洒在她身上,从此她变成了蜘蛛。还有刻宇克斯和哈克西翁的故事,刻宇克斯和哈克西翁非常恩爱。刻宇克斯出海受到海浪袭击而遇难,哈克西翁闻讯悲

论网络文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论网络文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普及,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在写作方式、传播途径、接受特征等方面显示出崭新的特点。本文力图在信息网络、社会巨变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对中文网络文学的起源、现状、特征、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藉此对网络文学有一个较为准确的把握。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第二部分分析网络及网络文学产生、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第三部分为网络文学对传统道德观造成的巨大冲击。第四部分探讨网络文学的特质,分析网络文学的缺陷。第五部分网络文学的现状及前景分析。第六部分为结束语。 关键词:网络、网络文学、现状、特性、缺陷、前景 一、引言 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学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不断地冲击我们的文化意识,它正在悄无声息地影响或改变我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人际交往方式和文化交流方式。一波一波的网络阅读和出版狂潮显示着今日网络文学的繁荣发展。因此,对网络文学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汉语网络文学的兴起最早源于海外的中国留学生。他们由于特定的文化疏离和对祖国的思念,产生对中文的留恋和相互沟通的需要。当时参与中文网的建设者都是理工出身的留学生,写作的目的主要为了交流,没有明显的专业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文学的美感,打破了文学的成规,但是却突出了文学活动自由交流的重要特色,为文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成长另辟了一条新路。“1994年国际互联网进入中国大陆,接着开始有本土的文学网站加入国际互联网,从此,开始了国内网络的发展历程。1995年橄榄树文学网站成立、1996年我国第一个女子文学网站花招成立、1997年我国最大的中文原创文学网站榕树下在上海设立,它们走出了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第一步。至今,网络文学经历了十几年的风雨历程,是否已经走上正途或已取代了传统

佛教文献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关系

佛教文献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关系 作者:高华平 字体:【大中小】 我们这里所说的“佛教文献”,主要指佛教各种的藏经和续藏经中的佛典文献,当然也包括敦煌等出土文书中的佛教资料。佛教作为一种宗教信仰,除了有自己的经典之外,还包括各种宗教体验、宗教仪规和宗教活动及其活动场所和法器等。但是,我们今天考察中国古代佛教对文学的影响,主要只能借助现存的佛教文献和文学文献来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讲,“佛教文献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关系”问题,也就是“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关系问题。 近代以来,将佛教文献与中国古代文学结合起来研究的学者很多,而且涌现出了一大批大师。梁启超、胡适、陈寅恪、郑振铎、季羡林、金克木等老一辈学者,是本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们的成就令人高山仰止。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学者,其学术的素养虽难以与前辈比肩,但他们各有独特的视野,陈允吉、孙昌武、项楚等人是其代表。此后,在老一辈学者的启发和带领下,加之日趋自由的学术空气,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加入到该研究领域,而且做了可喜的学术尝试。在海外,日本学者加定哲地在深浦正文、小野玄妙等人“佛教文学”概念的基础上,确立了“中国佛教文学”的范畴。加定哲地的《中国佛教文学》一书,实际上是将“佛教文献与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范围更加明晰化了。因为其中所说“中国佛教文学”的内容,除了“佛典的翻译”之外,主要指中国古代正统文学中的“佛教文学”和俗文学中的“佛教文学”,以及一些佛教僧侣的诗偈创作,而并不包括佛教中的文学性经典或佛教经典的文学性问题。欧美的学者,则多在“敦煌学”的框架内讨论佛教与中国古代俗文学的关系,尤其重视对中国古典诗歌体裁之佛教源头的探讨,如美籍学者梅维恒(Victor.H.Meir)和梅祖麟(Tsu-LinMei)合著的长篇论文《论近体诗的梵文来源》,即是其中一例。港台学者对佛教文献中的禅诗、变文有较多的研究;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饶宗颐结合佛经和敦煌文献,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许多理论问题做出了全新的阐释,成绩斐然。 综合考察佛教文献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关系,我认为佛教经典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佛经中的内容、观念渗透到了中国古代文学领域,被中国文学广泛地采用 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学题材内容及思想观念的渗透,涉及中国古代文学的小说、诗歌、戏曲及俗文学等许多方面。中国古代小说的许多情节都取材于佛经,如六朝“志怪小说”刘义庆《宣验记》中的“鹦鹉灭火”的故事、吴均《续齐谐记》中的“阳羡笼鹅”的故事,唐代传奇小说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沈既济的《枕中记》、陈立佑的《离魂记》、张荐的《灵怪录》、李亢的《独异志》、戴君孚的《广异记》等,一直到著名的神魔小说《西游记》及其孙悟空的形象和孙悟空与妖怪斗法的情节等,都取材于佛教的经典。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谈六朝小说发达的原因时说:“还有一种助六朝人志怪思想发达的,便是印度

佛教传入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有着久远而辉煌的历史,是最早的世界性宗教,所以中华自古以来,就有信奉佛教的记载。佛教创始者为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知错就改,随时改变错误的信仰,即是佛教。不脱离实际的、发展的、辩证的思维,是佛教徒的思维。所以,佛教的特点是:既自由思想,又理性科学。 根据查阅相关资料得知,佛教最初传入中国的年代,是有不同说法的。其中大家公认的是汉明帝遣使西域求佛之说。也有学者考证,秦始皇也曾派使者前往印度取经,佛学因此传入中国。所以应该说,佛教最早传入中国是在秦朝而盛行于汉代。 佛教传入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可谓是深刻而久远的。 首先是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包括中国文人、中国文学语言、中国文学体裁、和中国文学思想。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文人的影响上。进而才有了对其余各项的影响,实际上是一个“因果”关系。我所知道的,受佛教影响的文人有王维、王羲之、白居易、苏轼和冰心等人,当然,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受佛教影响的文人不计其数。这些文人之所以与佛教结下缘分,主要有涉足了佛教或者结交了名僧。他们因与佛教结缘,为中国文坛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学语言的影响,在于为中国文学语言增添了大量新的词汇。我们大家都熟知的有“当头一棒”、“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心心相印”、“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清规戒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恍然大悟”、“临时抱佛脚”、菩萨心肠”……在文学创作上面,增添了生动形象的一笔。 然后就是,佛教文化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佛教经典中有许多故事与传说,随着佛经的翻译传入中国,并且流传到民间,它们为中国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比如我喜欢看的电视剧《搜神传》,就讲述了很多有关佛教的神话故事。介绍了诸如“六道轮回”、“十八层地狱”和“修炼成仙”一类的佛学典故。而且,中国四大名著和《儒林外史》,这些旷世之作,可以说或多或少,与佛教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取材。尤其是《西游记》贯穿全篇的线索就是佛教的取经活动。可以这样说,佛经故事为中国文学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再就是对中国艺术的影响:主要有书法、绘画和雕塑。与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大致相同,基本上,艺术作品的取材和创作元素都来自佛教。我们家乡的桃雕艺术,大部分的创作题材都是来自佛教,比如“十八罗汉”和“弥勒佛”。佛教够在东方地区好多国家广泛流传至今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佛教本身的宗教思想与东方文化的吻合。

[佛教,与,中国文学,其他论文文档]佛教与中国文学二

佛教与中国文学二 (一)文的题材 在中国的正统文学里,题材与佛教有关涉的文章,数量也很不少。其中有的是成部的著作,如北朝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作者在尔朱荣乱后重过洛阳,目睹“城郭崩毁,宫室倾复,寺观灰烬,庙塔丘墟”①,追忆当年佛寺兴盛时期的华美壮丽,写成这部怀旧的书。文笔清隽秀丽,到处流露着叹惋的情思,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少见的优美作品。下面举《景明寺》一则为例。 ①《洛阳伽蓝记》原序。 景明寺,宣武皇帝所立也。景明年中立,因以为名。 在宣阳门外一里御道东。其寺东西南北方五百步,前望嵩山少室,却负帝城,青林垂影,绿水为文,形胜之地,爽垲独美。山悬堂光观盛(原有脱误),一千余间。复殿重房,交疏对霤,青台紫阁,浮道相通。虽外有四时,而内无寒暑。房檐之外,皆是山池。松竹兰芷,垂列阶墀,含风团露,流香吐馥。至正光年中,太后始造七层浮图一所,去地百仞。是以邢子才碑文云“俯闻激电,旁属奔星”,是也。妆饰华丽,侔于永宁。金盘宝铎,焕烂霞表。寺有三池,萑蒲菱藕,水物生焉。或黄甲紫鳞,出没于蘩藻,或青凫白雁,沈浮于绿水。硉磑舂簸,皆用水功,伽蓝之妙,最为称首。时世好崇福,四月七日京师诸像皆来此寺,尚书祠部曹录像凡有一千余躯。至八日,以次入宣阳门,向阊阖宫前受皇帝散花。于时金花映日,宝盖浮云,旙幢若林,香烟似雾,梵乐法音,聒动天地。百戏腾骧,所在骈比。名僧德众,负锡为群;信徒法侣,持花成薮。车骑填咽,繁衍相倾。时有西域胡沙门见此,唱言佛国……① ①周祖谟校释本卷三。 题材与佛教有关涉的零篇文章,历代的典籍里随处可见。 体裁是多种多样的。下面举几篇为例。 1.谢安《与支遁书》 思君日积,计辰倾迟。知欲还剡自治,甚以怅然。人生如寄耳,顷风流得意之事,殆为都尽。终日戚戚,触事惆怅,唯迟君来,以晤言消之,一日当千载耳。此多山县,闲静差可养疾,事不异剡,而医药不同。必思此缘,副其积想也。(慧皎《高僧传》卷四《支遁传》) 2.白居易《游大林寺序》 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广平宋郁,安定梁必复,范阳张时,东林寺沙门法演、智满、中坚、利辩、道深、道建、神照、云皋、息慈、寂然,凡十有七人,自

曾国藩文学研究综述

曾国藩文学研究综述 周圣煌 (赣南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曾国藩散文师承桐城,却又不乏创新。曾氏以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为湘乡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曾国藩;文论;古文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11)05-0103-02 到目前为止,学界对湘乡派的领军人物—— —曾国藩的研究是比较全面深入的,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1整体研究状况 在全国第一次曾国藩学术研讨会[1]上,有10余篇论文对曾氏文学的文论、诗论、美学三方面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看法。但对曾氏古文理论与桐城派的关系和在桐城派中的地位,论者多有分歧;本次学术研讨会存在重文论轻诗论,重文学理论轻文学实践的问题,对《经史百家杂钞》《十八家诗钞》的评估以及对湘乡派和宋诗运动的探讨涉及甚少。[2] 2006年,张静在《曾国藩文学研究》的第四章专门论述了曾氏散文创作的背景、成就、影响,第六章专门论述了湘乡派与桐城派的关系,资料翔实,论述完备。 2006年,苏州大学胡影怡撰写了题为《曾国藩文学思想研究》的硕士论文。论文分三章,其中湖湘文化与曾国藩之关系部分比较有新意,开拓了新的研究空间。作者认为湖湘文化对曾国藩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以“经世致用”为治学著文之重心;第二,文风硬朗,气象峥嵘;第三,兼收并蓄,吐故纳新。 2007年,安微师大汪磊从批评史角度撰写了《曾国藩文学思想研究》的硕士论文,论文分上下篇,论文以咸丰二年为界,将其文学思想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论文从社会文艺思潮、义理心性之学为核心的哲学观、古文理论等方面对曾氏文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研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篇第四节,作者用了大量篇幅从创作军歌、戏曲小说等方面研究了“曾国藩的俗文学观”。这是一个新的领域,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 复旦大学翔云发表《曾国藩文学研究意义之探析》一文。文章回顾了曾国藩研究从重政治、军事、经济思想到重文学研究的历程,给出了比较明朗的线索,可资参考。 2与桐城派关系研究 探讨曾国藩与桐城派关系的论文共13篇,博士论文1部。 2008年,上海大学邰红红以《曾国藩与桐城中兴》为题撰写博士论文。论文从五个方面对曾国藩与桐城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第三章“中兴时期曾国藩的文学思想”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有比较文学研究的意义。 曾光光的《曾国藩兴桐城与倡洋务之间的联系》,该文从洋务运动的视角对曾氏的文论思想进行了阐述。 潘志和的《从“古文辞类纂”到“经史百家杂钞”—— —论曾国藩与桐城派的承传关系》,该文从创作实践角度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 3与湘乡派关系之论文 此类论文只有2篇,分别为万陆的《曾国藩与湘乡派》和翔云的《曾国藩与湘乡派之论析》。前者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曾氏进行了论述,有很明显的时代特色;后者从社会发展、文学发展的规律的角度对此进行解读,更加客观。 4曾国藩文论思想研究 此类论文共有19篇,以下论文比较有价值: 娄底师专胡志泽的《曾国藩文论的纲、目、质》一文把曾氏文论本身作为一个有机的学科体系来考察,探寻得其文论的总纲—— —文道一统、明体达用,分目—— —兼收并蓄、博大圆通,和本质—— —实事求是、识时达变,从而为之归纳总结起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南通大学黄伟的论文《曾国藩古文理论平议》从“文化品格与治学胸襟”、“古文理论的承祧与追求”等方面对曾氏文论进行了解读,力图挖掘其隐藏的文化涵义,进而达到认识曾氏古文理念的目的。 湖南社科院周颂喜的《曾国藩古文理论评述》一文从“义理、词章、经济、考据四者缺一不可”、“汉宋调和,骈散相兼,道文俱至”等四个方面总结曾氏古文理论。目前文论研究大概也是在这个范围之内,只是研究的更深入更具体。 湘潭大学冯霞的《曾国藩文论与书论的互通》一文,从书法角度研究文论,很有新意。 5曾国藩文论之创作论研究 此类论文共9篇,较有代表性的论文为: 首都师大刘可的《瑰玮奇丽,气象峥嵘—— —曾国藩论文章风格》,该文从作者个性、文气、形式、内容等方面探讨了曾氏古文风格形成的原因。 湖南师大燕良轼的《曾国藩的文艺创作心理思想》从文艺心理学角度对创作论进行了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复旦大学翔云的《曾国藩的振世诗文》从内忧、外患、求索三个方面揭示曾氏古文创作的原因及其影响。(下转第105页) 作者简介:周圣煌(1984-)男,汉族,江西赣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宋元明清文艺思潮与文学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论当下网络小说创作》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题目: 论当下网络小说创作 专业:汉语言文学 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 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 (正文:字体:楷体,小三号字,行距1.5倍) 网络文学作为近几年兴起的新生事物,引起了一股新的风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着一领域。各大原创文学网站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大量的网络写手涌入这一领域,以及读者群随之出现并逐渐庞大起来。笔者想要通过对这些年来网络文学发展,简单分析当前网络文学创作的现状,以及网络小说在网络文学中的地位及创作概况,并结合具体的网络小说范例重点分析其主题、人物形象及小说情节的设计,以及语言的特征。同时,研究网络小说盛行的原因。 网络文学的研究首先围绕着“网络文学”概念内涵的界定。有人将网络文学视作文学的一个新种类,也有人将它当做一种文学现象。【1】所谓网络文学,就是以网络为载体而发表的文学作品。但是一般认为,网络文学包括印刷类文学的网络化(广义的网络文学);二:是网络原创文学(狭义的网络文学)。而网络原创文学中,又包括在网络上的文学创作,以及充分运用超文本链接及交互等网络技术进行的多媒体写作。【2】但是事实上,到

现在网络文学本身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 由于网络文学是新生事物,因而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就像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碰撞,由于双方媒介载体不同;文本形式不同;创作主体不同;创作模式不同;传播方式不同;价值功能不同等,引来了多方面的争论。它们主要表现为, 文学从“载道经国”走向“孤独的狂欢”,文学从“反映生活”走向“闲适自足”,价值取向上由艺术真实走向虚拟现实变迁。【3】 更多的人认为目前的网民在文学素质上有所欠缺,这就决定了网上文学是“快餐文化的一部分,不能久存。”作家莫言将网络文学的无序与低俗的状态比作“乱写大字报”,作者言所欲言,风格内容上肆无忌惮,毁掉读者的胃口。桑地说,网络文学其实就是“聊天文学”,网虫对现实生活的厌倦,依恋于那种虛拟世界,其作品比“垮掉的一代”还要让人沉沦,实在看不出这些网络文学究竟好在哪里。【4】汤小俊称“网络文学史芦苇文学”,它“头重”——自我标榜太过分了:“脚轻”——没有一个明确定义和范畴,“就像一只筐,每个人都按自己的理解往里面扔东西。”【5】 然而,也有一部分作家对网络文学持肯定态度。资深作家陈村用“前途无量”四个字来描述网络文学的前景,同时陈村也为网络空间的文学生态进行了辩护:“文学的全部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它有高峰。许许多多的人在文学中积极参与并有所获得,难道不是又一层十分伟大的意义吗?”著名网络文学的评论家吴过

20世纪以前佛教音乐文献研究综述.docx

20世纪以前佛教音乐文献研究综述 “不懂佛教音乐,就无法全面看待和认识中国传统音乐。不研究佛教音乐的历史,中国音乐史上将有很多关键性的问题将无处寻找答案。”佛教自公元前后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并形成了以“儒释道”为核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佛教音乐也随着佛教入华与中国音乐相融合,最终成为中国传统音乐重要组成部分。佛教音乐是我国宗教音乐历史最为悠久的一个类型,但佛教音乐的研究总体上却处于初期阶段。“佛教音乐学”虽然未正式的以独立的学科层面被提出,但其作为传统音乐研究的一个拓展领域,学科化发展的趋势却也逐步的显现。所以,摸清佛教音乐发展的历史脉络,了解历史上佛教音乐文献之状况,是一条不可逾越的基础性工作。 一、《出三藏记集》 南北朝僧人僧?v(公元445-518)编撰的《出三藏记集》,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佛教文献目录,共15卷,包括4部分:1.撰缘记;2.铨名录;3.总经序;4.述列传,是研究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的珍贵资料。其中卷十二《法苑杂缘原始集》中的《经呗导师集》中,有关于“鱼山梵呗”的缘由和经过描述:“陈思王感鱼山梵声制呗”,虽然仅是目录,但也是对梵呗的最早记录。而在《三国志补注》卷三引刘宋刘敬叔《异苑》中也有记载:“陈思王尝登鱼山,临东阿,忽闻岩岫里有诵经,清遒深亮,远谷流响,肃然有灵气,不觉敛衿?敬,便有终焉之志,即效而则之,今梵唱,皆植依拟所造。”同时,在《魏书?释老志》和梁慧皎《高僧传》中也都有对“鱼山梵呗”的记载。“鱼山梵呗”也被视为中国佛教音乐的起源,在其影响下,此后又有了“联句梵呗”“泥洹梵呗”“高声梵呗”和“六言梵呗”的产生,对中国佛教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齐竟陵王肖子良(公元460-494)著有《转读法并释滞》是对后世梵呗传承的最大贡献,其还著有《赞梵呗偈文》《梵呗序》和《帝释乐人般遮琴歌呗》,被认为是转读和呗赞音乐系统在中国成立的标志。 二、《百丈清规》 历史上,那种带有音乐旋律音调的唱念诵经制度,与寺院僧人的生活起居、人事关系等规定是在一起的。据《出三藏记集》卷十二《齐太宰竟陵王文宣王法集录》中目录载,南朝齐代的萧子良撰制《僧制》,只是其仪文散失,其中内容不得而知,但参照后世仪文,想必定有课诵唱念之内容。而从清代僧人仪润的《百丈清规证义气记》中得知,唐代百丈山禅僧怀海(720-814)又创立了《百丈清规》,规定“朝参夕聚”,其中有包括佛菩萨诞辰唱念佛事的仪文,包括当今寺院中所唱诵的《宝鼎热茗香》《药师赞》《三皈依》等均为《百丈清规》之内容。而寺院中的“朝暮课诵”,也源于此。后北宋宗赜又编撰《禅苑清规》,但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