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游戏论模拟试题与讲解

学前游戏论模拟试题与讲解

学前游戏论模拟试题与讲解
学前游戏论模拟试题与讲解

学前游戏论模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透过实验研究发现游戏不同于探索行为,探索在先,游戏在后的人是【)

A.社会学家B.人类学家C..心理学家D.语言学家

2.认为“工作时儿童沉浸在顺应活动中,紧皱双眉,躯体紧张;而当儿童面露微笑,有轻松的表情和件展自如的躯体时,游戏就开始了”的人是《)

A。哈洛B陈鹤琴C,维果茨基D.皮亚杰

2。“松弛说”的代表人物是【]

A.席勒B扎鲁斯C,霍尔D.康德

4. 20世纪70年代,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游戏可以促进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人是【】

A.布鲁纳B.加维C.皮亚杰D.维果茨基

5.认为“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典型游戏,研究儿童游戏应当以角色游戏为主要的对象”的人是( 】

A.艾里康宁B.艾利斯C.赫特D.舒尔茨

6.认为”游戏在儿童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的,人是A.弗洛伊德B.埃里克森C.皮亚杰D.维果茨基

?,运用人类学、逻辑学和数学的理论来研究游戏,试图揭示游戏的意识与信息,交流过程的实质的学派是【】

A.社会文化历史学派B.认知发展学派

C,精神分析学派D.游戏的元交际理论

8.根据不同的游戏方式,幼儿园的游戏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其中”利用现有的物件或玩具,凭自己的想象力来进行想象性的扮演角色的游戏”属于【】

A.操作性游戏B.建造性游戏

C.想象性游戏D.创造性游戏

9.法国心理学家马塞尔。吕福认为儿童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宜超过【)

A.30分钟B.60分钟C.90分钟D.120分钟

10.儿童在不同的游戏角落会表现出不同层次的社会性游戏,常常出现在积木区域和娃娃家的是【】

A.单独游戏B.平行游戏 C.团体游戏D.自由游戏

11.下列不属于创造性游戏场地的是()

A.娃娃家 B.沙区 C.秋千D.水区

12.我国最早的一本关于儿童游戏的专著是刘焱著的【】

冬《儿童游戏的当代理论与研究》B.《幼儿园游戏教学论)

C.《儿童游戏论》D.《儿童游戏通论>

12。从教师所用指导语言的类型看,“你什么时候给你的病人开刀?”属于()

A.建议式语言B.询问式语言

C.澄清式语言D.指令式语言

14.游戏空间是指同一时间内进行游戏活动的【】

A.儿童人数B.区域

C.种类D.材料

15.根据阿西莫瑞等提出的游戏与场地规划的指标,30人以下的托儿所,每人大约要需要

的游戏空间是【】

A.9平方米

B.12 平方米

C. 14 平方米D.16平方米

16.“动物园”的动物,“理发店”的工具、“娃娃家”的餐具等属于【】

A.智力游戏玩具B.表演游戏玩具

C.结构游戏玩具主题游戏玩具

17.把玩具分为成型玩具和末成型玩具,其分类是依据玩具的

A内部结构B.材料

C形状 D.功能

18.教师为幼儿提供大量反映细节特征的玩具及丰富多彩的半成品及废旧物品,促进其创造及合作意识的增强,这考虑的是哪个年龄班幼儿的特点?

A.小班中班

C.大班D。婴班

19.在常用的观察游戏的方法中,适合于了解一个主题或一个区域幼儿游戏的情况的方法是

A.扫描法B定点法

C.追踪法D.综合图示法

20.就各年龄班游戏观察的重点来看,哪个年龄班的观察重点在新主题与原有经验之间的冲突及在此基础上的创新?

A.小班B中班

C.大班D.学前班

21.儿童游戏的特质包括

A.游戏是儿童的需要B.游戏是儿童的工作

C.游戏是儿童的生活D游戏是儿童的权利

F.游戏是儿童的专利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韵,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2.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

A.强调游戏的社会本质,反对本能论

B,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c强调成人的教育影响

D.强调儿童与成人的交往在游戏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E.主张游戏不会自然而然得到发展,没有教育的作用游戏就不会产生,或者停滞不前

23.布瑞恩,萨顿,史密斯根据游戏的内容,将游戏分为

A.扮演游戏B.探索游戏C.尝试游戏

D.造型游戏E.模仿游戏

24.我国幼儿园实用的游戏分类中,主动性游戏包括

A.操作性游戏B.音乐游戏C,建造性游戏

D.想象性游戏 E.创作性游戏

25.幼儿园根据各种材料辅助进行的表演分为

A.桌面表演B.木偶表演C.影子戏表演

D.小舞台区表演E.讲故事表演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三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判断正误,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翅上“V”错误的划上“X”,并改正错误。

26.我国学者刘焱认为,驱使儿童游戏的需要主要有身体活动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及社会交往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7.从出生到2岁,儿童的游戏以亲子游戏及孤独游戏为主,逐渐过渡到平行游戏,并逐渐

结成稳固的游戏伙伴关系。

28.维果茨基认为,游戏是社会性实践活动?儿童看到周围成人的活动,就把他模仿迁移到游戏中,强调游戏的社会情感诱因。

29.托尔等人的研究表明,儿童看慢节奏的儿童电视节目比看快节奏的儿童节目会引起更多的幻想游戏、专注品质和社会交往。

31.结构游戏在幼儿园中主要是幼儿根据文学作品的内容进行表演,包括故事表演、童话剧、歌舞剧等,幼儿在游戏中自己扮演角色,自娱自乐,不在乎有无观众。

四、筒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简述自主性游戏的特征。

32.简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33.简述民间儿童游戏的教育作用

34.室内游戏环境创设的一般要求

35.如何对玩具进行有效管理。

五.论述题20分

36.结合实际分析引导幼儿讨论游戏的方法。

37.说说大班幼儿的结构游戏特点,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指导大班幼儿的结构游戏。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C 2. D 3. B 4 5

6. B 7. D 8. C 9A10C

11. D 12. A 13.B 14 A15C

16. D 17.C 18.C 19B

20. 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 22. 23. 24.

25.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

26. (√)(4分)

27.(√)(4分)

28. (√)(4分)

29. (√)(4分)

30.(X)(2分)将“结构游戏”改成“表演游戏”(2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 (1)游戏计划的生成性(1.5分)

(2)游戏环境的多样性(1.5分)

(3)教师角色的多重性(1.5分)

(4)游戏机会的均等性(1.5分)

32. (1)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看,幼儿园绝大部分时间要以游戏性活动为主;空间环境的创

设药体现游戏性。(2分)

(2)从方法和手段的角度来看,游戏作为一种方法和手段融人幼儿园教育的一日活动。(2分)

(3)从内容和形式的角度来看,游戏作为一种内容和形式融八幼儿园教育,游戏不应该是

孤立的、分割的,它应该以反映幼儿园完整的经验为活动目的。(2分)

33. (1)促进儿童综合感知能力的发展(2分)

(2)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2分)

(3)促进儿童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2分)

34. (1)给游戏环境以清晰的边界和路线标注(1.5分)

(2)规划通道和空置空间(1分)

(3)划分不同的区域(1分)

(4)扩大空间利用率。

(5)给儿童留出自由支配的空间(1。5分)

35.(1)建立玩具的管理和使用常规(1.5分)

(2)所有玩具向儿童开放,并便于儿童取放(1:5分)

(3)建立定期检修和清洗的玩具制度(1.5分)

(4)合理利用经费,定期添设玩具(1.5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 (1)情景讲述法(2.5分)

教师将游戏中观察到的典型事例,以情景描述的形式提出来,供幼儿讨论,以便帮助幼儿将游戏中的错误经验及违反常规的行为纠正过来。

(2)绘画法(2.5分)

指导教师在讲评游戏时,以绘画的形式让幼儿来表达自己在游戏中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成功的经验等。

(3)角色反串法(2.5分)

教师在讲评游戏的时候,不妨大胆尝试与幼儿互换角色,让幼儿作为游戏讲评的主持人。

(4)点面结合法(2.5分)

教师在讲评游戏的时候,根据部分幼儿对游戏情况的讲述,大概了解幼儿游戏的过程,然后对其中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目的在于引导幼儿纠正错误、分享成功的经验,以幼儿的方式解决游戏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

(注:各点有阐述才给全分)

37. 特点

(1)结构的目的性、计划性和持久性增强(1分)

(2)能合作选取丰富多样的材料(1分)

(3)建构技能日趋成熟V1分)

(4)根据游戏情景需要,不断产生新的建构主题(1分?2.指导

(1)培养独立建构的能力,并按要求机会、有序地进行构造(1分)

(2)让儿童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建构时,学习表现物体的细节和特征,会使用结构材料和辅助材料。(1.5分)

(3)在欣赏自己及同伴作品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的能力。<1分)(4),鼓励儿童集体进行建构活动,共同设计方案,确定规则,分工合作,开展大型结构游戏(1.5分)

(5)提供适合大班幼儿特点的结构材料(1分)

《学前游戏论》

第一章游戏及其特征

第一节游戏的定义

一、文化视野中的游戏

游戏优于文化,超越于文化,游戏数量的多少,标志着文化繁荣的程度。

游戏先于文化,文化反过来又制约着游戏的行为。

游戏在不同文化中的角色是不一样的。不论是何种文化、种族、社会经济背景的儿童,都有游戏行为,游戏行为在形态上可能呈现不同,但本质上是没有什么差异的。

二、社会学视野中的游戏

美国社会学家米德第一个指出:儿童社会化过程有两个步骤。一是模仿阶段,二是游戏阶段。游戏是儿童学习社会生活的关键步骤。

社会学家认为:游戏是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的一种表现。他们主要从“游戏”与“工作”的根本差别来认识游戏的本质。他们认为:游戏与工作是对立的。

社会学研究还认为,游戏的魅力在于它处于人生的像与不像之间。像使游戏存在,而不像则使游戏超越于现实。

三、语言学视野中的游戏

汉语中的游戏有随心所欲的意思,有玩世不恭之意。

不同语言表达游戏的含义上存在着差别。但是他们却有相似之处。那就是都同意游戏是与运动、动作相关的;游戏是一种轻松、松散、休闲、自在的娱乐活动;游戏是无价值、不认真、不严肃的。

四、人类学视野中的游戏

人类学家着重研究人类生活的本质,认为游戏是人类从生存需要发展到追求享受的需要,是人类从儿童成长为大人的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儿童,都是在游戏的欢乐中获得发展而长成大人的。

因此,儿童的游戏一方面是学习面对真实的生活,另一方面又超越真实生活的限制,寻求个人的自由。

儿童人类学家朗格威尔认为:儿童的世界就是学习的世界。儿童的世界具有三种意义:开放、无拘无束、创造的世界。

五、心理学视野中的游戏

1、游戏是由内在动机引起的,自动自发、自由选择的。

2、游戏有着明显的欢乐、幽默感、身体的自发性、认知的自发性、社会的自发性。

3、游戏不同于探索行为,探索在线,游戏在后。

科尼赫特1966年进行了“超级玩具实验”,说明了探索和游戏之间的区别。

4、游戏不受外在规则的限制。

5、游戏需要游戏者积极主动的参与,带有愉悦的体验。

人们一般试图有三种方法来解说游戏:一是按照心理学上倾向和定势;二是按照可观察的行为种类;三是按照情景来界说游戏。

第二节游戏的特征

一、游戏的描述性特征:

1、游戏是内部动机控制的行为;

2、游戏是重过程、轻结果的行为;

3、游戏是与探究不同的行为;

4、游戏是一种模拟的、假装的行为;

5、游戏是令人愉快的、有趣的活动。

二、游戏的本质性特征

1、游戏是一种快乐的行为,具有愉悦性;

2、游戏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具有主动性;

3、游戏是一种假装的行为,具有虚构性;

4、游戏是一种有规则的行为,具有有序性。

第三节儿童游戏的特质

一、游戏是儿童的需要

刘焱把儿童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划分为三个层次九种需要。

驱使儿童游戏的需要主要有身体活动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及社会交往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基本的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的满足时儿童游戏的前提。

二、游戏是儿童的工作

儿童的工作于成人的工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儿童的游戏与成人的游戏也是不一样的。

萨顿史密斯认为,当目的比方法手段更重要时,活动趋向于工作;但当方法手段比目的更重要时,活动更应归属于游戏。

维果茨基的观点,游戏是随着儿童的发展而变得更加严肃,并真实地描述着发展的重要性,即从游戏到工作。

皮亚杰常根据儿童的面部表情来识别工作在何时转换成了游戏。工作时儿童沉浸在顺应活动中,紧皱双眉,躯体紧张;而当儿童面露微笑,有轻松的表情和伸展自如的躯体时,游戏就开始了。

陈鹤琴明确指出儿童游戏与工作的关系是: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

三、游戏是儿童的权利

1、儿童有满足游戏愿望的权利;

《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从事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儿童均有权享有足以促进其生理、心理、精神、道德和社会发展的生活水平,因地制宜地位儿童游戏的开展提供物质条件,鼓励提供从事游戏活动的适当的均等的机会。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应因地制宜地为儿童创设游戏的时间、空间和材料等条件,以促进儿童全棉发展。

2、儿童有自主游戏的权利;

席勒指出:只有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

3、儿童有充分游戏的权利。

第二章游戏与儿童身心发展

第一节游戏与儿童认知的发展

一、游戏与儿童的语言发展

布鲁纳认为儿童最复杂的语法和言语符号往往最先在游戏情境中使用,游戏活动中语言掌握最快。

加维指出儿童之间的语言交往最初是围绕游戏进行的。

斯米兰斯基的观点:想象性游戏替代现实一般有四种方式:改变人的身份、改变物体的性质、替代动作、描述情景。

二、游戏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1、自由游戏能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集中性游戏受条条框框限制,容易是幼儿产生固定化的倾向;扩散性游戏未受条条框框

限制,使幼儿有可能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扩散性游戏更有利于儿童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

辛格夫妇还强调象征性游戏在社会心理方面的意义:参加假想游戏较多的儿童在遇到新环境时可能会感到更快到、更能灵活适应其变化。

三、游戏与儿童问题解决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认知能力,对一个不熟悉的问题情景进行分析,寻求解决办法的心理活动,它是认知能力的重要部分。

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等实验研究了游戏对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影响。集中性游戏经验的效果具有特殊性,而扩散性游戏的效果则具有一般性、迁移性。

第二节游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

一、游戏室自我意识发展的催化剂

游戏室一种将自我为中心的个体转变成适应社会化需要的个体的途径。

二、游戏帮助幼儿“去自我中心”,逐渐学习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游戏特别是角色游戏对幼儿从他人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游戏能促进幼儿自我调适能力的发展。

游戏中,儿童还要逐渐学会使自己的一件和别人的看法协调起来,学会相互理解和帮助。

三、游戏与同伴关系

儿童在游戏中结成两种类型的关系:一是现实伙伴关系;一是角色关系。

从出生到两岁,儿童的游戏是以亲子游戏及孤独游戏为主,逐渐过渡到平行游戏,并逐渐结成稳固的游戏伙伴关系。随着游戏类型的发展,儿童的同伴关系也随之发展起来了。

四、游戏与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主要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

游戏中提供的模样能引起儿童的共享行为。

第三节游戏与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一、游戏与儿童情绪体验

游戏成为儿童表现积极情绪、调整消极情绪的媒介。

游戏与消极情绪的宣泄:

1、游戏是客服情绪紧张的一种手段;

2、游戏能帮助孩子消除愤怒的心情;

3、在儿童受到挫折和困扰时,游戏可以宣泄儿童的焦虑、害怕、气愤和紧张等情绪,从而

减轻或克服不良心理。

二、游戏与儿童情感的发展?

1、游戏可以丰富和深化儿童的情感;

2、游戏可以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

第四节游戏与儿童身体发展

游戏是发展基本动作的重要途径。

游戏能满足儿童生长时对运动的需要,并促进其运动能力的发展:

1、攀登、追逐、跳绳、滑滑梯、走平衡木等促进了儿童大肌肉群的发育,是动作趋于协调;

2、折纸、捏泥、插塑、串珠等则能锻炼幼儿手部小肌肉群的协调能力,使动作趋于精细。第三章游戏的理论流派

第一节经典的游戏理论?

一、精力过剩论(剩余精力说)

从19世纪下半页到20世纪30年代左右,是儿童游戏研究的初兴阶段。这个时期出现的游戏理论被称为经典的游戏理论。

代表人物:席勒、斯宾塞

主要观点:游戏是由于机体内剩余精力需要发泄而产生的。

二、娱乐论(松弛说)

代表人物:拉扎鲁斯

主要观点:游戏不是发泄精力,而是松弛、恢复精力的一种方式。

三、复演论(种族复演说)

代表人物:霍尔

主要观点: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复演。

四、生活预备说(联练习说)

代表人物:格罗斯

主要观点:儿童游戏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无意准备,是为成熟做预备性练习。

经典的游戏理论,带有浓厚的生物学色彩,有着明显的从先天的、本能的、生物学的标准看待儿童的游戏,否认游戏的社会本质的缺陷;他们是主观思辨的产物,缺乏可靠的实验依据。第二节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20世纪40年代开始,到五六十年代,是儿童游戏研究的缓慢发展阶段。

一、弗洛伊德的游戏思想

1、游戏的“发泄”“补偿”说。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敌意或报复冲动的宣泄,儿童就是为了追求快乐、宣泄不满而游戏。

2、游戏的动机是“唯乐原则”

儿童游戏就是为了追求快乐,宣泄不满。游戏中由于愿望的满足和痛苦的消失而获得情感上的快乐。

3、游戏的时期是短暂的

二、埃里克森的掌握论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从积极的方面发展了弗洛伊德的观点。他认为游戏是自我的一种技能,是一种身体的过程与社会性的过程同步的企图,游戏可以降低焦虑,使愿望得到补偿性的满足。

三、佩勒的角色扮演

佩勒认为,儿童对于角色的选择,基于他对于某个角色的感情,游戏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情绪原因,对角色的选择具有高度的选择性。

四、门宁格的宣泄说及相关研究

门宁格强调游戏的益处在于宣泄和降低焦虑。游戏最重要的价值就是为了释放被抑制的攻击性提供了机会。门宁格突出了游戏对减低被抑制的过分冲动的价值。

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强调早期经验对健康的成年生活的重要意义,强调游戏对于人格发展、心理健康的价值,这对人们重视儿童早期的发展与教育,重视想象性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左右,都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40年代开始,托幼机构里开始重视开展想象性游戏,主要就是精神分析学派思想的影响,对人们重视早期教育有促进作用。

第三节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

代表人物:皮亚杰

皮亚杰把儿童游戏发展分成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练习性游戏(0-2岁)。这是游戏的最初形式。

第二阶段:象征性游戏(2-7岁)

第三阶段:规则游戏(7-11、12岁)

象征性游戏是儿童游戏的高峰,它反映了富豪技能的出现和发展。即理解一种东西能代表另一种东西。

象征性游戏活动有两个特征。首先,这些活动是从实际获得、使用或实践这些活动的情境中分离出来的;其次,尽管这些活动是从这些情境中分离出来的,并且与这些情境不同,但儿

童仍然把它们归属于那些情情境。

对认知发展学派游戏理论的评析?

1、皮亚杰的游戏理论开拓了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考察儿童游戏的崭新途径;

2、强调活动的重要性;

3、强调儿童游戏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结构;

4、强调游戏的情感发展价值;

5、皮亚杰从认知角度研究儿童游戏,对于传统的游戏与学习相对立的观点,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从他以后,学前教育领域开始由注重想象性游戏活动的价值,开始注意融游戏与智力发展为一体,注意促进儿童在智力、情感、社会性、身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第四节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也称维列鲁学派。主要成员有:维果茨基、列昂节夫、鲁宾斯坦、艾里康宁。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对游戏主要的观点是?

1、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本质,反对本能论;

2、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性活动。

3、强调成人的教育影响,强调儿童与成人的交往;

4、他们主张游戏不会自然而然得到发展,孩子不会生来就会游戏的,“没有教育的作用,游戏就不会产生,或者停滞不前。”

一、维果茨基

维果茨基认为游戏是社会性实践活动,儿童看到周围成人的活动,就把它模仿迁移到游戏中,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情感诱因。

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思想,认为游戏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二、列昂节夫

著作《学前儿童游戏的心理学基础》

列昂节夫认为,游戏的特点是游戏行为的动机不在于行为的结果而在于行为过程本身。三、艾里康宁

艾里康宁是苏联现代游戏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艾里康宁认为,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典型游戏,研究儿童游戏应当以角色游戏为主要对象。社会文化历史学拍的游戏理论把象征性游戏的象征的发展看做是在成人的教育与影响支配下的过程,是儿童与成人的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的产物,肯定了成人在儿童游戏中的作用。第五节游戏的觉醒理论

第六节游戏的元交际理论

贝特森运用人类学、逻辑学、数学的理论来研究游戏,试图揭示游戏的意识与信息交流过程的实质。

第七节游戏的生态学理论

游戏的生态学理论,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游戏设施如何影响儿童的行为上,他们认为游戏材料、活动类型都会影响儿童注意的广度、相互交往及谈话的数量和形式。

第八节其他的游戏研究

布鲁纳提出,游戏环境的安全允许有机体免除对行动后果的担忧,使有机体集中注意于动作

本身,注意于动作的方法,而不是动作的结果。

第四章儿童游戏的分类

第一节儿童游戏的分类方法

认知的分类?

皮亚杰:

1、感觉运动游戏(练习性游戏);

2、象征性游戏;

3、结构游戏;

4、规则游戏。

情绪体验的分类?

比勒:

1、机能性游戏;

2、想象性游戏;

3、接受性游戏;

4、制作性游戏。

以游戏的特征分类?

萨拉斯米兰斯基:

1、功能游戏;

2、建构游戏;

3、扮演游戏;

4、规则游戏。

萨拉斯米兰斯基界定的这四个游戏阶段,他们会相互交叉或相互平行,有的甚至延续终身。以游戏的内容分类?

布瑞恩萨顿史密斯:

1、模仿游戏;

2、探索游戏;

3、尝试游戏;

4、造型游戏。

依据游戏教育作用的分类?

1、创造性游戏

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这类游戏由儿童自由玩。

2、有规则游戏

包括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等。这类游戏由教师组织儿童进行。

第二节幼儿园游戏分类

主动性游戏可以再分为?

1、操作性游戏;

2、建造型游戏;

3、创作性游戏;

4、想象性游戏。

创造性游戏(玩耍游戏)与有规则游戏的区别:

1、创造性游戏的本意是不追求外在结果的自由玩耍,它强调的是自娱自乐;有规则游戏的本意是遵守规则的游戏、追求共同目标的比赛,它强调的是整体的相互关联。

2、从游戏的态度倾向来看,玩耍游戏是以自我为中心,自娱自乐地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

享受过程体验,不在乎别人的想法。规则游戏是帮助幼儿去自我中心化的方式。

3、从经验的角度看,儿童在玩耍游戏中所反映的经验是零散的,是他们对现实生活中别人经验的模仿和学习,是一种将外在经验逐步内化为自身经验的过程;儿童在规则游戏中所运用的经验是他自己的经验,是已经内化为儿童自身经验体系中的经验。

4、从游戏规则的额角度来看,玩耍游戏的规则是隐性的、多元化的;规则游戏的规则是显性的、单一化的。

5、从儿童人格发展来看,儿童在玩耍游戏中是模仿别人,没有自己明确的性格,也没有明确的人格;而规则游戏是使有组织的人格从其中显现出来的情景。

创造性游戏与有规则游戏的联系?

1、都是幼儿自愿自发的活动;

2、活动的主题都是幼儿;

3、是有别于日常生活的活动。

★游戏分类在幼儿园游戏中的运用?

1、幼儿园各年龄班游戏的类型是不同的;

2、幼儿园各年龄班游戏的材料是全面的;

3、幼儿园教学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手段。

第三节自主性游戏

儿童对游戏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和能力,包含儿童对游戏活动的决定权和参与权。自主性游戏包括了所有的游戏,它是相对于幼儿园游戏不自主的现状提出的。

★自主性游戏的特征

1、游戏计划的生成性;

2、游戏环境的多样性;

3、教师角色的多重性;

4、游戏机会的均等性。

有人以为自主性游戏中儿童是绝对自由的,他们可以为所欲为、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是错误的观点。游戏中的自由必须是建立在一定规则约束之上的。在培养儿童自主性的同时,也要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自主与规则是同步的。

在游戏中,儿童是游戏的主任,教师是指导游戏的主人。

游戏就是儿童的主要活动,儿童在游戏中既体验快乐,又获得发展。

第五章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

第一节外在客观条件的影响

影响儿童游戏的外在客观条件?

1、游戏机会

2、游戏时间

游戏时间是开展游戏活动的重要保证。

在较长的游戏时段(约30分钟)儿童才有时间逐步发展出社会和认知层次较高的游戏形式,其中既包括完整的游戏活动、团体游戏、建构游戏、团体戏剧游戏。

3、游戏场地

室内环境的空间密度会影响儿童游戏的行为。

空间密度为2.32平方米是有效的可用空间。

室内空间的安排方式也会对游戏的质量产生影响。将大型托儿所分隔成较小的区域,可降低粗暴行为的发生,并使自由活动时社会交往的机会增多。

儿童在不同的游戏角落,会表现出不同层次的社会性游戏。单独的游戏常常出现在桌面游戏角,而平行游戏多在图书角或美工区产生;团体的游戏往往在积木区域娃娃家出现。

当设备放置在重要位置时,其使用率较高,且可导致儿童产生更多的相互作用的游戏。

户外游戏场地包括传统的游戏场和现代化的游戏场。

现代化的游戏场又叫创造性游戏场或有规划的游戏场。

创造性游戏场明显地刺激戏剧性和建构性游戏的出现,而传统游戏场产生较多的功能性游戏、平行游戏或有规则游戏。

4、游戏材料

年龄小的儿童在想象游戏中需要使用与现实物品较接近的结构化玩具,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表征能力的发展,儿童游戏对现实物品的依赖逐渐减少。

高结构化玩具对3岁半儿童的非交往性假装游戏有促进作用,玩具过于逼真,与家庭生活联系过于密切,或玩具的机械结构过于复杂,功能过于危险等,都会对儿童运用玩具开展想象游戏造成不利影响。

只有中等熟悉和复杂程度的材料比较容易导致儿童的象征性游戏盒练习性游戏行为的产生。玩具材料的提供并非越多越好。

玩具设备可以使用的数量跟儿童游戏的社会性互动水平成反比,玩具设备的数量越少,越能促进儿童之间发生社会性交往,其中既有分享、合作等积极的社会性交往,也有攻击性行为等消极的社会性交往。当游戏中出现了太多的攻击性行为,就应增加玩具设备。

第二节游戏者自身条件的影响?

一、同伴

儿童是通过游戏与同伴交往的,而儿童与比自己年长儿童的社交经验有助于促进其社交技能与水平的提高。

同性别的儿童一起游戏时,要比单独一人或与异性的儿童一起游戏时,对所出现的事物更感兴趣,且进行更多的共同探究,而在熟悉的玩具上所花的时间更少。

儿童与同伴在一起的时间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长。

二、儿童自身的年龄、性别

三、健康状况

四、认知风格

个体的认知风格指个体不同的理解、记忆和思维方式,它包括感知方式、个性、智力和社会性行为的因素,其中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这两种认知风格对儿童的游戏行为有普遍影响。

第三节家庭的影响

一、父母

父母对儿童游戏的影响主要是从外部实现的。

二、电视

1、看电视的时间影响游戏行为。现在的儿童开展合作游戏的时间减少了,其主要原因是现在的儿童把大量时间花在了看电视上。

2、电视能促进儿童的想象和游戏

托尔等人研究证明,儿童看慢节奏的儿童电视节目比看快节奏的儿童节目会引起更多的幻想游戏、专注品质和社会交往。因此,我们应该给儿童选择和提供节奏偏慢的儿童电视节目。

马塞尔吕福认为,儿童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否则将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分散。

第六章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地位

第一节游戏在幼儿园的法规地位

1989年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首次明确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1999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再次强调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纲要》在关于游戏的论述上,主要体现了这样几方面的精神?

1、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2、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3、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第二节游戏在幼儿园课程的地位

游戏是早期儿童课程的核心。

课程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而出现,游戏却是渗透于课程的方方面面。

★我国游戏与课程融合的几种形式?

1、分离型——游戏和教学在时间段上彼此是分离的、独立存在的。

2、交叉型——教学的内容在游戏中得以运用,活在游戏中发现的问题又回到教学中来解决。

3、融合型——教学追随和支持着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

游戏与课程的融合是一个趋势。

第三节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实现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就是幼儿园所开展的活动本质上应该是具有游戏的性质。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应关注的问题?

1、从实践和空间的角度来看,幼儿园绝大部分时间要以游戏游戏性活动为主;空间环境的创设要体现游戏性。

2、从方法和手段的角度来看,游戏作为一种方法和手段融入幼儿园教育的一日活动。

3、从内容和形式的角度来看,游戏作为一种内容和形式融入幼儿园教育。

以多种形式的游戏充实进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之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度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的现象。

瓦瑟纳提出了“游戏—询问—再游戏”的课程建构模式。

第七章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概况

第一节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历史

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儿童游戏研究的中国化时期

★论游戏的价值?

1、发展身体

2、培养高尚道德;

3、使脑筋敏锐;

4、为休息之灵丹。

陈鹤琴先生奠定了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基础。

二、儿童游戏研究的全盘“苏化”时期

建国初期至“文革”前期,是我国儿童游戏研究全盘“苏化”的时期。

三、儿童游戏研究的停滞时期

★民间儿童游戏的特点?

1、游戏过程的趣味性;

2、游戏开展的随机性;

3、玩具操作的简便性。

★民间儿童游戏的教育作用?

1、促进儿童综合感知能力的发展;

2、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儿童在民间游戏中通过玩具或材料等结成现实的伙伴关系,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如果缺乏相互配合,游戏将很难开展或失去趣味性。

在游戏中,每个儿童轮流担任角色,可以培养及锻炼儿童的责任感和组织能力,促进积极交往的发展。

3、促进儿童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

四、儿童游戏研究的复苏时期

文革后至80年代末,是我国儿童游戏研究重新起步的复苏时期。

五、儿童游戏研究的发展时期

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我国儿童游戏研究迅速发展的时期。

第二节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现状

刘焱著《儿童游戏的当代理论与研究》是我国最早的一本关于儿童游戏的专著。

幼儿园游戏存在的问题?

1、对游戏的功能认识不足;

2、对儿童游戏的年龄特征缺乏了解;

3、对儿童游戏的分类认识不清;

4、对游戏评价的内容把握不清;

5、对儿童游戏缺乏系统的观察。

第八章幼儿园游戏指导策略

第一节教师在游戏中的作用

★★教师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作用?

1、为游戏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工作,创设宝库哦游戏经验、游戏时间、游戏环境等几方面的条件;

2、观察游戏,了解游戏的发展情况。

3、视游戏需要参与游戏,促进游戏的发展,参与介入的方式有平行式介入、交叉式介入、垂直式介入。

4、根据游戏开展情况引导幼儿分享、提升幼儿游戏经验,并为下次游戏做好准备。

第二节参与介入游戏

当幼儿游戏中出现下列三种情形时,教师可以介入幼儿的游戏:

1、当幼儿并不投入自己所安排的想象或虚构的游戏时;

2、当幼儿产生难以与其他同伴一起相处的游戏时;

3、当幼儿进行想象或虚构的游戏时,想一再重复自己玩过的情节,或是将游戏延续下去有困难时。

幼儿园游戏介入法:

1、平行式介入:示范

2、交叉式介入:角色指导

3、垂直式介入:以教师身份介入

★★教师指导语言的类型?

1、询问式语言;

2、建议式语言;

3、澄清式语言;

4、鼓励式语言;

5、邀请式语言;

6、角色式语言;

7、指令式语言。

第三节通过讨论的建构指导

讨论的形式?

1、评判是非型;

2、总结概括型;

3、陈述答案型;

4、解决问题型;

5、分享经验型。

前三种讨论的形式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游戏评价。

★★引导幼儿讨论游戏的方法?

1、情境讲述法;

2、绘画法;

3、角色反串法;

4、点面结合法。

第九章游戏环境的创设

第一节游戏环境的概念

创设良好游戏环境的意义?

1、有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游戏观;

2、有利于儿童与环境发生积极的相互作用。

★游戏环境的要求?

1、具有安全性;

2、具有丰富的刺激性;

3、具有可参与性;

4、注意教育性与可控性相结合。

第二节游戏空间规划的模式

游戏空间是指同一时间内进行游戏活动的儿童人数。包括游戏单元和预备区两个部分。

基本单元是指单有一项主要的游戏目的,且通常一次只针对一个儿童和特定的使用目的。复合单元是具有附属部分或由两种不同的游戏材料组成的游戏单元。

高级单元是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额外游戏材料的复合单元,即三个或三个以上并列的游戏材料。

预备区是房间或庭院中的控制空间,可放置各种游戏材料。

可以从环境的变化性和复杂度两个方面考察游戏空间。

第三节游戏环境的创设

★游戏环境设置的一般要求?

1、给游戏环境以清晰的边界和路线标注;

2、规划通道和空置空间;

3、划分不同的区域;

4、扩大空间利用率;

5、给儿童留出自由支配的空间。

★室内游戏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1、游戏环境的设置缺乏刺激性;

2、游戏环境的设置缺乏层次性;

3、游戏环境的设置缺乏合理性;

4、游戏环境的设置缺乏计划性。

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认为环境既能提供机会,也能产生潜在的危机,如果儿童在环境中被剥夺了经验,就会产生压力感和紧张感,从而影响其发展;如果环境提供了机会,儿童就会朝着社会文化目标的方向发展。他从生态学的观点提出儿童是自己发展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各年龄班游戏环境创设的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游戏环境的创设以幼儿的现实经验为基础,具有可变性;

2、游戏环境的创设以幼儿的操作为基础,具有可操作性;

3、游戏环境的创设要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体现层次性。

亨尼格研究指出,户外游戏空间应该有四个主要特点:儿童可以在游戏空间里进行有益健康的冒险、接受渐进式挑战、玩不同形态的哟西以及操作材料和设备。

30人以下的托儿所,每人大约要有14平米的游戏空间;30人以上的托儿所,每人要有9 1/3平米的游戏空间。

★户外游戏场地的基本构成

1、大型组合运动玩具区;

2、玩沙池;

3、玩水区;

4、自然区;

5、跑道或车道;

6、休闲区。

第十章玩具和游戏材料

玩具是儿童的教科书,是儿童游戏的工具,是儿童的亲密伴侣。

第一节玩具概述

玩具在游戏中的作用?

1、玩具激发儿童游戏的动机;

2、职称游戏开展,促进游戏水平的提高;

3、玩具为儿童提供练习能力的机会。

根据玩具自身的内部结构,玩具可分为:静态玩具、机动玩具、电子玩具。

根据玩具的外部形态及其用途来分,可将玩具分为成型玩具和未成型玩具。

成型玩具包括主题游戏玩具、表演游戏玩具、结构游戏玩具、智力游戏玩具、体育游戏玩具、音乐游戏玩具、民间娱乐玩具、技术玩具等。(每个种类的例子)

第二节玩具及游戏材料的提供

★选择提供玩具及游戏材料的原则?

1、玩具应具有教育性

2、玩具要具有可操作性;

3、玩具要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4、玩具应当经济实惠;

价格昂贵的玩具不一定是好的玩具。越简单的玩具越有价值,因为它没有固定的功能和形状,可以让儿童依自己的操作去发现、去创造,可以一物多用,是玩具千变万化。

4、玩具应该符合儿童年龄特点。

为不同年龄班幼儿提供相适宜的玩具材料:

小班:

中班:

大班:

为儿童提供玩具和游戏材料时:熟悉和新异的材料都需要,成型和未成型的玩具材料都要准备。

★玩具的管理?

1、建立玩具的管理和使用常规;

2、所有玩具向儿童开放,并便于儿童取放;

3、建立定期检修和清洗玩具的制度;

4、合理利用经费,定期添设玩具。

第十一章游戏观察指导

第一节观察的意义?

1、对游戏的观察是了解幼儿的最佳途径;

2、观察是对游戏实施有效指导的前提;

3、观察是对游戏进行正确评价的保证;

4、观察是制定下次游戏计划的依据。

第三节幼儿园游戏观察的方法

扫描法:即时段定人法。对班里的全体幼儿平均分配时间,在相等的时间里对每个幼儿轮流进行扫描观察。适合于了解全体幼儿的游戏情况。一般在游戏开始和结束的时候选用较多。定点法:即定点不定人法。观察者固定在游戏中的某一地点进行观察,见什么观察什么,只

要来词典的幼儿都可以作为观察对象。适合于了解一个主题或一个区域幼儿游戏的情况。追踪法:即定人不定点法。观察者事先确定一到两个幼儿作为观察对象,观察他们在游戏中的活动情况。被观察的幼儿走到哪里,观察者就追随到哪里,固定人不固定地点。适合与观察了解个别幼儿在游戏全过程中的情况,了解其游戏发展的水平,获得更详细的信息。

综合图示法:

线索提示法:实现提供几个观察的药店,让观察者在观察游戏时根据提示对照使用,增加观察的目的性。适用于缺乏观察技能的教师。

游戏观察的主要内容:游戏中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游戏中角色与材料的关系。

主题方面;材料方面;行为习惯方面。

各年龄班的观察重点:

小班:

中班:

大班:

第十二章幼儿园各类游戏的指导

第一节幼儿园游戏的特点?

1、游戏时间的固定性;

2、游戏环境的教育性;

3、伙伴关系的稳定性;

4、教育者的指导性。

第二节角色游戏的指导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通过模仿、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

角色游戏一般由主题、角色、材料、情境、规则等组成。它包括:角色的扮演、对物品的假想、游戏动作、情境的假设、游戏的规则、主题。

★★幼儿角色游戏结构具有以下特征?

1、扮演角色的多样性;

赔了系统分析了儿童在游戏中常扮演的角色及支配其游戏的动机,他认为,儿童的许多游戏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情绪原因;孩子对角色的选择,给予他们对于某个人的爱、尊敬、嫉妒或愤怒的情感:

a、模仿爱戴的、尊敬的人;

b、对恐惧害怕的人或事物的模仿,可以征服恐惧;

c、扮演“低于他们身份”的角色。

一般认为,支配、促使孩子做出角色选择的主要原因有?

a、情绪、情感的作用;

b、幼儿性别差异的影响;

c、幼儿对角色的熟悉程度。

2、游戏中物品的假想性;

3、假想游戏动作和情境的——概括性;

4、游戏规则的内隐性;

5、游戏主题的社会性。

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共同特点是?

1、创造性:对人类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创造性再现;

2、过程性:从开始到结束有完整过程,所占时间较长,条件较复杂;

3、变化性:与人类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内容随社会生活变化而变化。

★★小、中、大班角色游戏的特点和指导要点?

第三节结构游戏的指导

结构游戏是指儿童操作各种结构材料,来构造物体的一种游戏。

★★结构游戏的指导方法?

1、模拟结构的指导方法

让幼儿看平面图结构物体或看实际物体结构,从中学习结构的技能,获得结构的基本方法。

2、主题结构的指导方法

结构主题的产生,取源于对周围生活环境的观察和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主要通过参观——讨论——结构等形式,指导幼儿的目的性。

3、自由结构的指导方法

根据儿童的兴趣,自由构造后再去玩其他的游戏,老师在旁边给予适当的随机指导,引导儿童分享成果及构造经验。

★★中班儿童结构游戏的特点和指导要点?

★★大班儿童结构游戏的特点和指导要点?

第四节表演游戏的指导

表演游戏在幼儿园主要是幼儿根据文学作品的内容来进行表演,包括股市表演、童话剧、歌舞剧等,是幼儿园主要的表演游戏形式。幼儿在游戏中自己扮演角色,自娱自乐,不在乎有无观众。

幼儿园运用辅助材料进行表演的形式?

1、桌面表演;

2、木偶表演;

3、影子戏表演;

4、小舞台区表演。

小舞台区各年龄班的特点:

1、小班:通常情况下没有观众;处于平行游戏阶段;彼此间很少合作;

2、中班:动作比小班丰富很多;对装扮非常重视;出现了联合游戏;

3、大班:动作更为丰富;联合游戏的比例加重还出现了很多合作游戏的成分;出现了“游戏头”。

★★表演游戏的指导方式?

表演游戏的指导时一种间接指导。

1、教师示范表演;

2、运用讲解、谈话等方式帮助幼儿选择与熟悉表演内容;

3、通过编制联系性游戏使幼儿掌握表演技能;

4、通过参与幼儿的表演对游戏进行指导;

5、以观众的身份在表演外指导。

第五节规则游戏的指导

规则游戏是由成人选编的以规则游戏为中心的游戏。包括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

智力游戏:把智育因素和游戏形式结合起来,以生动有趣的形式使幼儿在资源的、愉快的活动中增进知识、发展智力。

体育游戏:以发展基本动作为主要任务的游戏。

音乐游戏:以发展幼儿音乐感受能力为目标,在音乐伴奏或歌曲伴唱下进行的游戏。

学前游戏论综合练习十套题目(带问题详解)

学前游戏论试题库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 ) A.科学教育活动B.日常生活活动C.游戏D.上课 2.我国学前游戏理论与实践全面向联学习是在下列哪一个阶段?( ) A.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建国初期 B.第二阶段,建国初期到十年浩劫之前 C.第三阶段,“十年浩劫”时期D.第四阶段,“十年浩劫”后至今 3. 按儿童的认知发展来分类,游戏可分为() A. 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 B. 单独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C. 运动性游戏、智力性游戏、装扮性游戏、操作性游戏 D. 探索游戏、创造性游戏、模仿性游戏、渲泄性游戏 4.儿童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往往比在独自游戏和伙伴游戏中所获得的更丰富、更有益于认知发展,这种现象主要表明亲子游戏具有( ) A.情感性B.象征性C.开放性D.发展性 5.“复演说”的代表人物是() A.霍尔 B.皮亚杰 C.夸美纽斯 D.康德 6.学前儿童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是( ) A.感觉运动游戏B.象征性游戏C.结构游戏D.规则游戏 7.一个孩子在他的认知图式中没有羊的概念,在第一次看到羊以后,他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了调整,增加了羊的概念,这一现象属于() A.冲突 B.顺应 C.同化 D.平衡 8. 游戏的概念逐渐由抽象到具体、思辩到实用的演变,主要是由于游戏的 ( )A.非自觉性理解B.社会性本质观的建立C.生物性本质观的建立D. 生物—社会性理解 9.象征性游戏是儿童的典型游戏,象征性在下列哪一个时期成为游戏的基本特

征?( )A.感知运动期B.前运算期C.具体运算期D.形式运算期 10.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游戏的教育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教育家是()A.蒙台梭利 B.福禄培尔 C.皮亚杰 D.夸美纽斯 11.“我们来玩过家家吧!”“这是我的,不给你玩!”,儿童在游戏中出现 的类似言语属于( )A.游戏性语言B.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C.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D.伙伴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12.游戏本质的最基本属性的表现是指游戏的( ) A.生物性B.社会性C.自主性D.工具性 13. 亲子游戏的基本特点包括情感性和( ) A. 教育性 B. 发展性 C. 长期性 D. 随机性 14.一般而言,混合班幼儿有更多的积极交往行为,且平行游戏和小组游戏比同龄班幼儿()A.显著增多 B.显著减少 C.差不多 D.完全相同 15.最早的游戏理论是在下列哪一种思想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 ) A.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思想 C.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D.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 16.在象征性游戏和智力类游戏中,主导性动机是( ) A.活动性动机B.探究性动机C.成就性动机D.亲合性动机 17. 坚持游戏的本质观是前联游戏理论研究的典型特征。()A.生物性 B. 社会性 C. 主体性 D. 自主性 18.心理学对儿童游戏价值的研究,侧重了游戏对( ) A.儿童思维集中发展的作用B.儿童情感发展的作用 C.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D.儿童身体发展的作用 19.研究证明,影响儿童游戏社会性品质的因素是( )

学前游戏论套题 答案

1.第1题 游戏的内部主观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和___。 您的答案:答案:体验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 2.第2题 有规则游戏有:智力游戏、体育游戏、___等。 您的答案:答案:音乐游戏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 3.第4题 以游戏者身份参与的游戏有平行游戏和-----------。 您的答案:答案:共同游戏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 4.第5题 教师对儿童游戏过程的介入和指导,就是对游戏活动本身的___。 您的答案:答案:现场指导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 5.第6题 3岁前幼儿常玩的游戏是-----------------。 您的答案:答案:活动性游戏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 6.第13题 现代学前教育的两种重要手段是___。 您的答案:答案:游戏与教学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 7.第14题 教育史上系统研究游戏的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第一个教育家是___。

您的答案:答案:福禄贝尔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 8.第15题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儿童游戏需要的性质是___。您的答案:大案:生物性的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 9.第16题 幼儿园教育实施的游戏一般主要分为创造性游戏和___两大类。您的答案:答案:有规则游戏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 10.第17题 为幼儿园设计了“恩物”和作业体系的是___ 您的答案:答案:福禄贝尔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 11.第18题 英国心理学家___将游戏看做是剩余精力的无目的的消耗。 您的答案:答案:斯宾塞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 12.第19题 游戏的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因素是___、动作、活动对象和言语。 您的答案:答案:表情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 13.第20题 幼儿阶段最常见的典型游戏形式是___。 您的答案:答案:象征性游戏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

自学考试00399《学前游戏论》历年真题全套试题

自考00399《学前游戏论》历年真题集电子书

目录 1. 目录 (3) 2. 历年真题 (4) 2.1 0399学前游戏论200710[福建] (4) 2.2 0399学前游戏论200810[福建] (7) 2.3 0399学前游戏论200910 (10) 2.4 0399学前游戏论200910[福建] (14) 2.5 0399学前游戏论201004 (16) 2.6 0399学前游戏论201010[福建] (20) 2.7 0399学前游戏论201110 (22) 3. 相关课程 (23)

1. 目录 历年真题() 0399学前游戏论200710[福建]() 0399学前游戏论200810[福建]() 0399学前游戏论200910() 0399学前游戏论200910[福建]() 0399学前游戏论201004() 0399学前游戏论201010[福建]() 0399学前游戏论201110()

相关课程() 2. 历年真题 2.1 0399学前游戏论200710[福建] 学前游戏论试卷 课程代码039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松弛说”的代表人物是【】 A. 拜敦代克 B.格罗斯 C.霍尔 D.拉扎鲁斯 2.幼儿在游戏中往往不按物体的社会意义来使用材料,这是游戏动作的【】 A.非常规性 B.重复性 C.灵活性 D.随意性 3.将儿童游戏分为探索游戏、创造性游戏、消遣性游戏、模仿游戏和宣泄游戏,这是【】 A.儿童游戏的体验形式分类 B.儿童游戏的活动动机分类 C.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分类 D.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 4.4岁以后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发展达到【】 A.独自游戏的阶段 B.平行游戏的阶段 C.联合游戏的阶段 D.合作游戏的阶段 5.游戏场地的空间密度包括游戏的【】 A.人口密度和场地密度 B.人口密度和材料密度 C.室内场地密度和室外场地密度 D.场地密度和材料密度 6.划分活动区时要考虑幼儿可能出现的将一个活动区的内容延伸至另一个活动区的需要,这是考虑【】 A.各活动区之间的独立性 B.各活动区之间的相容性 C.各活动区之间的转换性 D.各活动区之间的界限性 7.3—4岁的幼儿,主要选择【】 A.感官玩具 B.体育玩具 C.结构玩具 D.形象玩具 8.教师指导幼儿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适合采用的策略是【】 A.平行游戏策略 B.合作游戏策略 C.领导游戏策略 D.指导游戏策略 9. 下面哪一种不属于幼儿的创造性游戏【】 A.表演游戏 B.智力游戏 C.结构游戏 D.角色游戏 10.亲子游戏的特点之一是【】 A.教育性 B.情感性 C.交往性 D.交互性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游戏的宣泄说

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试卷 及答案

(课程代码 039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 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儿童游戏研究始于() A.18世纪下半叶 B.18世纪上半叶C19世纪下半叶 D 19世纪上半叶 2. 精神分析游戏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弗洛依德 B 班都拉 C 福禄贝尔 D 陈鹤琴 3.预示着练习性游戏在感知运动领域中发展终结的是() A 象征性游戏的出现 B 练习性游戏的出现 C 非练习性游戏的出现 D 非象征性游戏的出现 4.皮亚杰认为象征性游戏的结束期是() A 6—11岁 B 7—12岁 C 8—13岁 D 9—14岁 5.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认为,游戏是儿童的() A 非能性活动 B 本能性活动 C 非社会性活动 D 社会性活动 6.不属于纽曼的游戏的特征的是() A内部控制 B 内部虚拟 C 内部真实 D 内部动机 7.带有“好像”和“假装”特点,是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 A 结构游戏 B 感觉运动游戏 C 练习游戏 D 象征性游戏 8.把游戏分为未分化型游戏、累积型游戏、连续型游戏、分节型游戏、统一型游 戏的分类标准是() A 根据儿童在游戏中身心体验不同 B 学前儿童游戏的动机不同 C 学前儿童游戏活动对象不同 D 学前儿童游戏的时间不同 9.用雪堆雪人属于() A 感觉运动游戏 B 象征性游戏 C 结构游戏 D 规则游戏 10.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社会性交往需要属于() A 第一层次的需要 B 第二层次的需要 C第三层次的需要D第四层次的需要 11.以下不属于有规则的游戏是() A 智力游戏 B 体育游戏 C音乐游戏 D玩雪游戏 12.在角色游戏中关注的焦点在于游戏的规则及角色扮演的逼真程度的是() A 托班幼儿 B小班幼儿 C中班幼儿D大班幼儿 13.幼儿结构游戏的基础是() A活动目的 B结构材料 C 建构成果D 游戏规则 14.“按颜色分类”的游戏属于() A活动性游戏 B语言游戏C感官游戏 D智力游戏 15.“依照简单模型搭建房子”的游戏适用于() A一岁左右 B两岁左右 C三岁左右 D四岁左右 16.保证儿童游戏权利得以实现的决定性条件是() A 合理的学期计划 B 足够的游戏空间 C 充足的游戏时间 D足量的游戏人数 17.评价游戏作用的大小或游戏是否成功的根本出发点是() A 教师是否是游戏的指导者 B 儿童是否是游戏的参与者 C儿童是否是游戏的主人 D教师是否是游戏的参与者 18.提出“就教育效果而言,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关系如何”观点的是()

学前儿童游戏论

期末作业考核 《学前儿童游戏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象征性游戏 又称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它是学前儿童通过模仿和想象来扮演角色,完成以物代物、以人代人的象征过程,从而反映儿童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形式。2.恩物 福禄倍尔为儿童设计的游戏玩具,他认为恩物是神赐给儿童的东西,是适合儿童特点的恩赐物,恩物能够使儿童得到知识和发展各种能力。 3.复演说 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它认为,游戏重演了人类进化的过程,重现了人类进化过程中祖先的动作和活动,游戏是人类遗传活动的表现。 3.前练习说:又称生活预备说,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格鲁斯,它认为,在童年时代就要游戏,游戏提供了儿童准备参加严肃生活的途径,游戏是儿童未来生活最好的预备。4.游戏的觉醒理论 又称内驱力理论,代表人物是伯莱因,它认为,觉醒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环境刺激是觉醒的重要源泉,当机体缺乏刺激时,机体采取游戏的方式来增强刺激,提高觉醒水平,使机体感到舒适。 5.学前儿童游戏的评价 是指对学前儿童游戏的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前儿童游戏指导的评价,包括对游戏环境创设、游戏组织实施和游戏现场指导的评价,二是对学前儿童游戏发展水平的评价。 二、辨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1.感觉运动游戏是学前儿童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 答:说法正确。 感觉运动游戏也称机能性游戏或练习性游戏,主要是2岁前儿童进行的游戏,是学前儿童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它是由简单的重复动作或运动构成,使学前儿童的感觉或运动器官在运用过程中获得快感的一种游戏形式。 2.纽曼的游戏特征“三内说”是指内部控制、内部真实和内部体验。 答:说法错误。

西南大学0243 《学前游戏论》第一次作业答案

请同学们将试卷所有题目做答完毕再提交,否则零分处理! 一、名词解释 1、角色游戏 2、"剩余精力”说 3、游戏主题 4、自我导向 答: 角色游戏:是幼儿依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借助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其生活环境、生活体验和生活感受的游戏 剩余精力说:代表人物是席勒与斯宾塞。主要观点是:生物都有维持自己生存的能力,身体健康的儿童除了维持正常生活外,还有剩余精力,剩余精力需要发泄,而游戏就是一种剩余精力的发泄方式。 游戏主题:是教师按照某一种逻辑,将相关的内容整合进去,在一段时间内围绕着某一中心内容(即主题)来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自我导向:指一个人的行动总是他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结果,意味着儿童本人决定自己本人的活动,并且计划并实现自己的活动。 48、内在动机产生于本人或活动本身参与活动的动机或内驱力,其报偿产生于所从事的活动本身 二、简答题 1、简述弗洛伊德游戏思想的唯乐原则。 2、简述学前儿童游戏规则发展的一般规律。 3、简述游戏与儿童智力发展的关系。 答: 1、弗洛伊德认为整个精神机关的基本促进动力,来自没有得到满足的愿望或者没有得到平息的激动——一个释放由此而产生的未满足感(不快)的愿望,从而消解紧张,得到快乐。 2、游戏的规则是指游戏中必须遵守的某种规定。儿童在游戏中对规则的理解是循序渐进的,其游戏行为对规则的遵守程度也是逐步提高的。在儿童游戏发展过程中,游戏的规则呈逐渐明朗化的趋势。在儿童游戏发展过程中,游戏规则的这种由隐性状态向显性状态的改变,一方面反映出游戏重心的转化过程,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遵守游戏规则对儿童不断提高的要求和儿童在规则遵守上的不断自觉化。 3、游戏是一种智力活动。任何游戏在不同程度上包含着智力因素。游戏与智力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其一,智力游戏是儿童智力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法;其二,游戏中问题的解决或新颖的联想,能够改善或优化儿童的智力结构,使智力转化为一种认知策略和机制;其三,游戏过程中,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智力活动。有关研究表明,象征性游戏能提高儿童智商,促进发散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学前游戏论历年考试题之选择题集(附答案)

历年考试题之选择题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亲子游戏的显著特点是( ) A. 规则性 B.开放性 C.情感性 D.目的性 2. 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为游戏中心,有达到目标的方法,活动有严格的组织,小组里有分工,常有 较明显 的组织者或领导者,这种游戏是( ) A. 单独游戏 B.平行游戏 C.联合游戏 D.合作游戏 3. 按儿童的认知发展来分类,游戏可分为( ) A. 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 B. 单独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C. 运动性游戏、智力性游戏、装扮性游戏、操作性游戏 D. 探索游戏、创造性游戏、模仿性游戏、渲泄性游戏 4. 儿童在游戏中,把冰棍棒当注射器或拿椅子当汽车开;把自己假装成另外一个人,如当医生或 布娃娃 的妈妈等,这种游戏属于( ) A. 感觉运动游戏 C.结构游戏 5. “复演说”的代表人物是( ) A. 霍尔 B.皮亚杰 然后根据儿童的表现加以解释,从而帮助儿童妥善解 决情 ) B. 非指导性游戏治疗 C. 分析性游戏治疗 7. 一个孩子在他的认知图式中没有羊的概念,在第一次看到羊以后,他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了调整, 增加了羊的概念,这一现象属于( ) A. 冲突 B.顺应 C.同化 D.平衡 8. “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观点的提出者是( ) A. 维果茨基 B.皮亚杰 C.夸美纽斯 D.席勒 9. 游戏觉醒理论建立在下列哪一学说的基础上?( ) A. 内驱力学说 B.外驱力学说 C.活动学说 D.情绪学说 10. 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游戏的教育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教育家是 () A. 蒙台梭利 B.福禄培尔 C.皮亚杰 D.夸美纽斯 11. 游戏中儿童通过模仿范例或对象(如司机)的一两个最富特色的典型角色动作(如转方向盘) 志 他所模仿的对象,此时儿童所扮演的角色属于( ) A.机能性角色 B.互补性角色 C.想象的角色 D.虚幻性角色 12. “医生,我的孩子生病了,请您给看看” ,儿童在游戏中出现的类似言语属于( ) A.伙伴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B.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C.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 D.互补性语言 13. 从性质上看,影响儿童游戏的环境因素可以分成( ) A.物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B.物理因素和主观因素 B.象征性游戏 D.规则游戏 C.夸美纽斯 D.康德 6.用游戏和玩具来鼓励儿童表达幻想、焦 虑、 感上的问题,这种游戏治疗方法称为( 错选、 ,来标 D.发泄性游戏治疗

学前游戏论B卷答案word精品文档5页

《学前游戏论》B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象征性游戏: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 2、结构游戏:利用积木、积塑、沙、泥等结构材料进行建造的游戏。 3. 内部动机:动机作为推动人去活动的心理力量,指向于解释个体活动的原因。我们可以把活动动机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活动本身来自于活动主体自身的需要。 4. 活动区的相容性:所谓相容性是指在布置活动区时要考虑各个区域的性质,尽量把性质相似的活动区安排在一起,以免相互干扰。 二、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 2 个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下列题正确错误均需要说明,判断 5 分,说明 10 分,判断错误,全题无分。) 1、答:正确。自主性是游戏的最本质特征之一。游戏由儿童的直接需求而产生,适应幼儿内部的需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和发展水平,它不受外部强制目的的控制,同时,幼儿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时期,他们的体力日趋加强,思维力、想象力有了一定的发展,语言交往能力和活动能力增强,对周围事物感兴趣,对活动感兴趣,在游戏中表现积极主动,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具有极强的积极主动性。 2、答:错误。幼儿的游戏活动和人类的社会活动不同。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有明确的目的,按实际要求严格遵守操作方式,按社会要求生产社会实用价值的财富。游戏虽然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形式,但游戏活动只是反映周围生活中人们的各种劳动,它不能直接为社会创造

物质财富,它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3个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简述游戏的内部主观心理因素在游戏活动中的重要性。 答:游戏的内部主观因素主要包括儿童游戏的动机和游戏性的体验,它们在儿童的游戏活动中均有重要的作用。动机是推动儿童游戏的内在心理力量。游戏活动的动机特征决定着游戏活动的外部面貌特征。正是因为游戏是由内部动机、直接动机支配,由内部控制的活动,游戏才是儿童积极主动的、愉快的、丰富多样的创造性活动。游戏性体验是儿童游戏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心理成分和构成因素。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活动,关键在于儿童能否把这种活动体验为游戏性的。游戏性体验是一种正向的情绪体验或“快乐体验”。它与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兴趣、态度等构成了游戏活动动机的连接体,对于儿童的游戏起着积极的强化作用。 2、请简述和评价传统游戏理论的主要思想。 答: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30年代,最早的一批游戏理论,主要研究游戏的原因和结果。有代表性的流派:(1)剩余精力说。代表人物:德国的席勒,英国的斯宾塞。主要观点:游戏是人的机体内部的剩余的力量产生的。(2)松弛说。代表人物:德国的拉扎鲁斯。主要观点:游戏不是剩余精力的发泄,而是为了精力的恢复。(3)生活预备说。代表人物:德国的格罗斯。主要观点:游戏是为了将来生活做准备。(4)复演说。代表人物:美国的霍尔。主要观点:游戏是是种族行为的复演。(5)生长说。代表人

学前儿童游戏选择题(答案)

1.儿童游戏的前提和基础是( A )。 A.基本生存的需要和安全需要的满足 B.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 C.身体活动需要的满足 D.社会交往需要的满足 2.儿童在游戏中可以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获得成功的喜悦,这种现象表明游戏可以满足儿童( D ) A.认知发展的需要 B.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C.生理发展的需要 D.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 3.游戏中儿童可以自由变换动作、姿势,可以多次重复感兴趣的动作而不受限制,可以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调到最佳水平,说明游戏可以满足儿童( A ) A.生理发展的需要 B.认知发展的需要 C.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D.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 4.游戏活动的外显因素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 B ) A.表情 B.动作 C.角色扮演 D.言语 5.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现代动机心理学的研究,儿童第三层次的需要即社会性与自我发展的需要,这一层次包括三种需要,分别是( BCD ) A.身体活动的需要 B.社会性交往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尊敬(认可)的需要 E.认知水平的需要 6.游戏复演说的提出者是( C ) A.拜敦代克 B.艾里康宁 C.霍尔 D.斯宾塞 7.建国初期到“十年浩劫”之前,对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幼儿园教育实践产生巨大影响的游戏理论是( C ) A.精神分析学派 B.认知发展学派 C.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D.元交际理论 8.强调游戏可以降低焦虑和达成愿望的补偿性满足,而且把游戏的这种作用与人格发展联系起来,突出游戏在自我发展中的作用的心理学家是( C ) A.皮亚杰 B.蒙尼格 C.埃里克森 D.伯勒 9.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为了完成某种目标而尝试新的图式或技能,这个过程是( B ) A.同化 B.顺应 C.平衡 D.协调 10.在某个情景中,儿童使用他已经获得的图式或技能从事并完成活动。这种情况皮亚杰称之为( A ) A.同化 B.顺应 C.平衡 D.协调 11.游戏觉醒理论建立在下列哪一学说的基础上?( B ) A.外驱力学说 B.内驱力学说 C.活动学说 D.情绪学说 12.“游戏仅仅被作为获取大纲要求所规定的知识的补充教学手段。教师常常像组织作业那样领导幼儿的游戏。”,这种游戏组织方式的理论基础是( B ) A.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 B.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 C.游戏的主体性本质观 D.游戏的历史性本质观 13.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强调( A ) A.成人与教育影响在游戏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B.游戏是儿童自由、自发的活动 C.游戏是剩余精力的发泄或运用 D.游戏是种族过去活动习惯的延续和再现 14.20世纪50年代,游戏价值观受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比较注重游戏的( A ) A.身心全面发展价值 B.认知发展价值 C.行动发展价值 D.情感发展价值 15.用认知发展的术语来说,游戏的实质在于( A ) A.同化超过了顺应 B.顺应超过了同化 C.就是一种同化 D.就是一种顺应 16.在游戏治疗中,首先采用了“娃娃游戏”技术的学派是( B ) A.认知发展学派 B.精神分析学派 C.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D.元交际理论

学前游戏论a卷答案

学前游戏论 A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复演说”的代表人物是( C ) A.席勒 B.格罗斯 C.霍尔 D.拉扎鲁斯 2.“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自己直接控制活动的过程与方式方法”,这说明儿童游戏动机是( B )A.内部动机 B.内部控制 C.直接动机 D.间接动机 3.将儿童的游戏分为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游戏,这是( D ) A.儿童游戏的动机分类 B.儿童游戏的教育作用分类 C.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分类 D.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 4.构成游戏的外壳是( C ) A.游戏主题 B.游戏情节 C.游戏形式 D.游戏材料 5.幼儿游戏的物质条件是( D ) A.玩具 B.场地 C.时间 D.生活 6.布置活动区时要考虑各个区域的性质,以免相互干扰,这是考虑( B ) A.各活动区之间的界限性 B.各活动区之间的相容性 C.各活动区之间的转换性 D.各活动区之间的渗透性 7.选择玩具的最基本标准是( C ) A.具有教育性 B.符合年龄特点 C.符合卫生、安全要求 D.具有多样化和新颖性 8.教师指导幼儿游戏首选的策略是( A ) A.平行游戏策略 B.合作游戏策略 C.领导游戏策略 D.指导游戏策略 9.有规则游戏的核心是游戏的( D ) A.任务 B.玩法 C. 结果 D.规则 10.在亲子游戏中,父亲倾向于和孩子玩( B ) A.教学性游戏 B.嬉戏性游戏 C.体育游戏 D.结构游戏 二、名词解释 1.游戏形式:是儿童在游戏中展现于外的一切行为表现的方式,它构成游戏的外壳。 2. 同化和顺应:所谓同化,是指在某个情景中,儿童使用他已经获得的图式或技能从事并完成活动。而顺应是儿童为了完成某种目标而尝试新的图式或技能。 3、练习性游戏:又称机能性游戏。是在感知运动水平上出现的一种最初形式的游戏。它由动作构成,婴幼儿在重复的动作中获得机能性的快乐。 4、智力游戏:以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使幼儿在自愿和愉快的情绪中,增进知识,发展智力的游戏。 三、简答题 1、答:亲子游戏可以丰富家庭生活,密切亲子关系,既有利于成人,也有利于儿童。近年来关于家庭教育的一些调查研究都表明,家庭的影响与教育对于儿童的认知与个性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儿童年龄越小,这种影响越明显。其中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等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我国倡导亲子游戏有其特殊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中国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是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忽视儿童的游戏与交往; 2、强调家长权威,教育方式成人化,家庭关系紧张。在我国家庭教育这种

浙江2011年1月高等教育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

浙江2011年1月高等教育学前游戏论自考试 题7 题 课程代码:00399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5分) 1.“恩物”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为幼儿园里做游戏和进行作业设计的玩具和材料?( ) A.福禄培尔 B.卢梭 C.陶行知 D.陈鹤琴 2.在早期亲子游戏中,父亲往往倾向于与婴儿期孩子玩( )。 A.练习性游戏 B.规则性游戏 C.嬉戏性游戏 D.教学性游戏 3.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也是幼儿阶段最常见的游戏是( )。 A.感觉运动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结构游戏 D.规则游戏 4.一般以为,象征性游戏发生的标志是( )。 A.情景转变 B.以物代物 C.以人代人 D.角色认知 5.婴幼儿反复地拍击盆子里的水,绕着房子四周跑,或反复把某件东西拉过来,再推开,以体验运动过程中的快感,这类游戏属于( )。A.感觉运动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结构游戏 D.规则游戏 6.预示着练习性游戏在感知运动领域中发展的终结的游戏是( )。 A.平行游戏 B.联合游戏 C.象征性游戏 D.规则性游戏 7.不用控制和改变儿童,只提供合适的环境,让人内在的自主力量出现,然后自己作出改变,这种治疗方法称为( )。 A.关系性游戏治疗 B.非指导性游戏治疗 C.分析性游戏治疗 D.发泄性游戏治疗 8.生活预备说的代表人物是( )。 A.皮亚杰 B.格鲁斯

C.夸美纽斯 D.康德 9.荷兰生物学家拜敦代克的游戏成熟说认为,游戏是( )。 A.人恢复精力、解除疲劳的需要 B.人的剩余精力的发泄 C.种族的过去活动习惯的延续和再现 D.个体适应环境、寻求自由和解放欲望的表现 10.游戏中儿童扮演的角色往往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常来源于故事、电视等文学作品,此时儿童扮演的角色属于( )。 A.机能性角色 B.互补性角色 C.想象的或虚幻性角色 D.再现性角色 11.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认为,游戏是( )。 A.个体认知水平的表现形式 B.儿童潜意识中的本能和欲望在活动中的宣泄或补偿 C.对原有知识技能的练习和巩固 D.具有元交际特征 12.关于儿童游戏,正确的说法是( )。 A.儿童在游戏中反映的是周围生活的翻版 B.游戏中儿童注重的是活动的最终目的 C.游戏是儿童的一种探究行为 D.游戏是儿童自主的、自愿的活动 13.游戏动作可分为探索、象征和嬉戏三种基本类型,划分的依据是( )。 A.根据游戏动作的不同性质 B.根据游戏的表情 C.根据游戏表演的情景 D.根据游戏探索的结果 14.儿童游戏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 )。 A.表情 B.动作 C.语言 D.探索 15.在一种游戏活动中,不一定出现的游戏性体验是( )。 A.兴趣性体验 B.自主感体验 C.胜任感体验 D.幽默感 16.儿童游戏所需要的第一个外部条件是( )。 A.儿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与可能 B.活动的方式方法由儿童自行决定 C.活动的难度与儿童的能力相匹配

学前儿童游戏论期末考试及答案

《学前儿童游戏论》 期末考试试卷 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90分钟。 3.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4.填写内容不得超出密封线。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21分) 1.“复演说”的代表人物是 ( ) A .席勒 B .格罗斯 C .霍尔 D .拉扎鲁斯 2.“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自己直接控制活动的过程与方式方法”,这说明儿童游戏动机是 ( ) A .内部动机 B .内部控制 C .直接动机 D .间接动机 3.将儿童的游戏分为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游戏,这是 ( ) A .儿童游戏的动机分类 B .儿童游戏的教育作用分类 C .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分类 D .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 4.构成游戏的外壳是 ( ) A .游戏主题 B .游戏情节 C .游戏形式 D .游戏材料 5.幼儿游戏的物质条件是 ( ) A .玩具 B .场地 C .时间 D .生活 6.选择玩具的最基本标准是 ( ) A .具有教育性 B .符合年龄特点 C .符合卫生、安全要求 D .具有多样化和新颖性 7.教师指导幼儿游戏首选的策略是 ( ) A .平行游戏策略 B .合作游戏策略 C .领导游戏策略 D .指导游戏策略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20分) 1.游戏形式: 2. 同化和顺应: 3、练习性游戏: 4、智力游戏: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简述在我国倡导亲子游戏的特殊意义。 2、游戏对儿童的身体发展有什么意义 3、请简述表演游戏的意义及指导要点。

4、简述游戏的内部主观心理因素在游戏活动中的重要性。四、论述题(本大题19分。) 1、试论埃里克森关于儿童游戏发展价值的主要观点并进行简单评价。

(精选)《学前儿童游戏论》期末考试及答案

《学前儿童游戏论》 期末考试试卷 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90分钟。 3.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4.填写内容不得超出密封线。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21分) 1.“复演说”的代表人物是 ( ) A .席勒 B .格罗斯 C .霍尔 D .拉扎鲁斯 2.“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自己直接控制活动的过程与方式方法”,这说明儿童游戏动机是 ( ) A .内部动机 B .内部控制 C .直接动机 D .间接动机 3.将儿童的游戏分为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游戏,这是 ( ) A .儿童游戏的动机分类 B .儿童游戏的教育作用分类 C .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分类 D .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 4.构成游戏的外壳是 ( ) A .游戏主题 B .游戏情节 C .游戏形式 D .游戏材料 5.幼儿游戏的物质条件是 ( ) A .玩具 B .场地 C .时间 D .生活 6.选择玩具的最基本标准是 ( ) A .具有教育性 B .符合年龄特点 C .符合卫生、安全要求 D .具有多样化和新颖性 7 .教师指导幼儿游戏首选的策略是 ( ) A .平行游戏策略 B .合作游戏策略 C .领导游戏策略 D .指导游戏策略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20分) 1.游戏形式: 2. 同化和顺应: 3、练习性游戏: 4、智力游戏: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简述在我国倡导亲子游戏的特殊意义。 2、游戏对儿童的身体发展有什么意义? 3、请简述表演游戏的意义及指导要点。

4、简述游戏的内部主观心理因素在游戏活动中的重要性。四、论述题(本大题19分。) 1、试论埃里克森关于儿童游戏发展价值的主要观点并进行简单评价。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00399学前游戏论【试卷】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游戏论试卷 (课程代码00399)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儿童相互模仿,操作相同或相近的玩具或开展相类同的游戏,我们称之为()。 A.规则性游戏 B.平行游戏 C.合作游戏 D.联合游戏 2.教师当成“邻居”到娃娃家,假装发现娃娃发烧,并劝“爸爸、妈妈”应带娃娃到“医院”看病或请医生,使原本平淡的游戏情节得以扩展。这种游戏指导方式称为()。 A.平行游戏指导 B.合作游戏指导 C.旁观者指导 D.非言语指导 3.游戏开始真正成为理论研究的对象,并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游戏理论,是在()。 A.18世纪中期 B.19世纪初 C.19世纪中期 D.20世纪初 4.学前儿童末期,由于儿童认知范围的扩大、思维能力以及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游戏发展到了一个新水平即()。 A.感觉运动性水平 B.象征性水平 C.规则性水平 D.社会性水平 5.游戏中儿童通过模仿范例或对象(如司机)的一两个最富特色的典型角色动作(如转方向盘),来标志他所模仿的对象,此时儿童所扮演的角色属于()。 A.机能性角色 B.互补性角色 C.想象的角色 D.虚幻性角色

6.玩具的教育性取决于()。A.玩具的复杂程度 B.玩具的新颖性与多样化 C.玩具的外形美观 D.一物多用,富于变化,有启发性 7.5--6岁的幼儿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发展,运动技能更加成熟,下列较为适合他们的玩具是()。 A.娃娃玩具、秋千、转椅等 B.摇鼓、音乐盒、小熊打鼓等 C.积木、皮球、积塑等 D.镶嵌板、图片接龙、电动玩具等 8.学前游戏实施的计划通常是()。 A.学年计划 B.学期计划 C.月计划 D.周计划 9.教师通过言语方式试探或协商性地要求或暗示儿童去做什么和如何做,重在对学前儿童游戏行为的引导。这种指导言语方式是()。 A.评论 B.建议 C.描述 D.询问 10.评价儿童游戏是否成功的关键是()。 A.游戏任务是否完成 B.儿童是否积极参与 C.儿童是否得到教育 D.儿童是否愉悦 11.有规则游戏最大的特点是()。 A.有一定的玩法与规则 B.有明确的任务 C.学习任务与游戏形式的结合 D.具有竞赛性质 12.前苏联游戏理论硏究的典型特征是坚持游戏的()。 A.生物性本质观 B.社会性本质观 C.主体性本质观 D.科学性本质观

2015学前游戏论作业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学前游戏论》课程作业答案 第一章幼儿游戏概论 、名词解释游戏:荷兰学者胡伊青加把游戏定义为:游戏是在某一固定时空中进行的自愿活动或事业,依照自觉接受并完全遵从的规则,有其自身的目标,并伴以紧张、愉悦的感受和“有别于” “平常生活”的意识。 游戏精神:游戏精神不是指从事游戏的人的心境或精神状况。而是指游戏做为一个自律自足的统一体,其本身体现着意义,它将游戏者卷入其中,使它充满了它的精神。包括 自由的精神、体验的精神、对话的精神和和谐的精神。 二、辨析题(请判断以下儿童行为是否是游戏) 1、明明在数学区里,拿起卡片,对应卡片上的数字夹夹子,夹好之后立起来,数字小人就 可以站好了,他看起来对自己的本领很自豪。(是) 2、今天莉莉选择的是玩橡皮泥,老师请她做一个小胖猪试试,并为她提供了范例,莉莉就 努力做起来。(否) 3、浩浩早上一到幼儿园就拉上他的好朋友袁帅进了建构区,两个人插了一把机关枪、一 把手枪,接着就对着打起来,一边嘟嘟地开着枪,一边炫耀着自己的枪最厉害。(是) 三、简答题 1、游戏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游戏的基本特征:1、积极的情绪体验。2、内在动机。3、自主性。4、特殊的真实与想象5、重过程、轻结果。6、内在规则与秩序 2、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答:(一)游戏与儿童身体发展 1、游戏能促进儿童身体生长发育 2、游戏能促进儿童肢体动作和运动力能力的发展 (二)游戏与儿童认知发展 1、游戏能促进儿童感官的发展 2、游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3、游戏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 4、游戏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三)游戏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1、游戏有助于儿童良好自我意识的发展。 2、游戏有助于儿童学习交往规则,掌握交往技能,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3、游戏有助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四)游戏与儿童情绪情感发展1、游戏可以是儿童有更多积极的情绪情感

2010年10月自考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

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游戏论试卷 (课程代码 0039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复演说”的代表人物是【】 A.席勒 B.格罗斯 C.霍尔 D.拉扎鲁斯 2.“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自己直接控制活动的过程与方式方法”,这说明儿童游戏动机是 【】 A.内部动机 B.内部控制 C.直接动机 D.间接动机 3.将儿童的游戏分为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游戏,这是【】 A.儿童游戏的动机分类 B.儿童游戏的教育作用分类 C.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分类 D.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 4.构成游戏的外壳是【】 A.游戏主题 B.游戏情节 C.游戏形式 D.游戏材料 5.幼儿游戏的物质条件是【】 A.玩具 B.场地 C.时间 D.生活 6.布置活动区时要考虑各个区域的性质,以免相互干扰,这是考虑【】 A.各活动区之间的界限性 B.各活动区之间的相容性 C.各活动区之间的转换性 D.各活动区之间的渗透性 7.选择玩具的最基本标准是【】 A.具有教育性 B.符合年龄特点 C.符合卫生、安全要求 D.具有多样化和新颖性 8.教师指导幼儿游戏首选的策略是【】 A.平行游戏策略 B.合作游戏策略 C.领导游戏策略 D.指导游戏策略 9.有规则游戏的核心是游戏的【】 A.任务 B.玩法 C. 结果 D.规则 10.在亲子游戏中,父亲倾向于和孩子玩【】 A.教学性游戏 B.嬉戏性游戏 C.体育游戏 D.结构游戏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学前儿童游戏练习试题库及答案

《学前儿童游戏》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本科 一、填空题 1、在游戏的研究领域,研究人员把精神分析的理论和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叫做______的研究式样。 2、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了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教育家是_______。 3、1903年我国创办第一所官办学前教育机构即_湖北幼稚园_____,标志着我国学前社会教育 机构的诞生。 4、从建国初期到“十年浩劫”之前,在我国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一套来自前苏联学前教育学的领导游戏的“____、三段论式____”的方法模式。 5、生活预备说也叫预演说或能力练习说、前练习说,代表人物是德国的生活学家和心理学家______,他是第一个在心理学中把游戏作为专家对象来研究的人。 6、弗洛伊德认为,_____是自我调节本我与超我矛盾的机制,是儿童人格完善的途径。 7、弗洛伊德认为,游戏可满足儿童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是受“________”的驱使。 8、埃里克森认为,游戏是自我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机能,是生物性因素与_______的协调与整合。 9、认知发展的心理学派的代表人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________。游戏是智力(认知)活动的一个方面,是__________。 10、皮亚杰认为,游戏的功能:以_______作用改变现实,满足自我的________。 11、前苏联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之一是________,他的游戏学说奠定了前苏联现代游戏理论的基石。 12、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游戏是儿童________的活动。 13、由于0~2岁的婴儿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因而婴儿游戏以________为主。 14、游戏的元交际理论是由________提出的。 15、游戏特征“三内说”的代表任人物是 ______。 16、纽曼提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指标来确定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 17、游戏的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因素有______、动作、________、言语、材料(玩具)等。 18、根据游戏动作的不同性质,我们可以把游戏动作分为_________、象征和________三种基本类型。 19、儿童所扮演的角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想象的或虚幻性角色。 20 、游戏的内部主观心理因素是________与________。 21、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_______,是幼儿阶段最常见的。 22、通过关于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将儿童(2~6岁)的游戏行为按照儿童在游戏中社会行为的不同表现以及参与游戏的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划分成六种的人是_______。 23、依据儿童游戏的关键特性的不同,可将游戏分为两类:_________、_________。 24、象征性游戏的基本构成因素是情景转变、______、_______。 25、儿童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形体动作、表情、言语等来模仿或假装成他人或某一非属于自己真实身份的角色的行为及其特征的是_____,即角色扮演。它是儿童象征性认知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26、角色扮演是儿童象征性认知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心理结构较复杂,它主要包括角色行为、_________、_______等。 27、指儿童在游戏中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中事物或现象的范围规定是________。它构成游戏的核心。它的发展一方面表现为游戏主题的发展,另一方面表现为_________的发展。 28、_________是指贯穿于游戏过程的富有故事性或艺术性的具体细节,是构成游戏内容的基本要素。_________是儿童在游戏中展现于外的一切行为表现的方式,它构成游戏的外壳。

(完整版)学前游戏论简答题答案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 形成性考核册简答题、论述题答案 1.幼儿园玩具使用的常规有哪些? 答:根据个人或集体游戏的需要,有计划地拿取玩具,教育幼儿不要多占或独自占有玩具,需要其他小朋友手中的玩具时,应在取得对方同意后再使用,教育幼儿不争不抢;大家都喜欢的玩具应轮流使用,要爱惜每一件玩具,做到轻拿轻放,并主动地拣起掉在地上的玩具,不丢不乱扔玩具;不把玩具放入口中,游戏后需要洗手;发现玩具损坏及时向教师报告;游戏结束后,应把全部玩具收拾得井然有序;要定期对玩具消毒、清洗、修补等。 根据玩具的功能及教育意义具体可以把玩具分为哪些类型? 答:社会性玩具,认知性玩具、活动性玩具、科学性玩具、语言表演玩具、音乐玩具、娱乐玩具、结构游戏玩具。 3.创设户外游戏场地的要求是什么? 答:第一,地质地貌多样化;第二,设备、材料多样,注重搭配;第三,合理的区域分布;第四,保持环境的自然性。 4.如何进行规则游戏的指导? 答:(1)做好游戏的准备工作 1.选编适合幼儿的规则游戏; 2.熟悉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3.准备游戏场地和所需材料。 (2)游戏过程中的指导 1.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2.帮助幼儿了解游戏的玩法、规则; 3.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 4.做好游戏的结束工作。 5、规则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原则 答:(1)游戏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处理好规则游戏的游戏性与教育性的关系;充分发挥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与教育性的关系) (2)灵活性原则(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变换游戏玩法、规则;逐步提高游戏的难度)6.影响儿童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哪些? 1.家庭,包括亲子关系、育儿态度、家庭结构,2.同伴,3.电视,4.课程方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