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507采煤工作面瓦斯抽放设计

1507采煤工作面瓦斯抽放设计

贵州国源矿业集团赫章县顺安煤矿1507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施工设计

赫章县顺安煤矿

二零一五年八月五日

1507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施工设计

一、编制目的

为了贯彻《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相关内容,结合矿井实际情况,编制了1507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施工设计。

二、编写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

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3、《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

4、《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

5、《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2006)

6、其他相关规定及标准

三、工作面煤层、瓦斯、地质构造等基本情况

1、工作面布置情况

①1507回采工作面位于矿井三条下山(运输下山、皮带下山、回风下山的)北东方向;东边以切眼为界(矿井东部井田边界);北部以原1505回采工作面与现1507回采工作面之间巷煤柱为界(煤柱宽为16米);南为未开采区;西部以停采线为界。

②以下导线点连接确定工作面范围:(1)21837.159,84772.244(2)21907.513,84666.442(3)22025.972,84843.339(4)21903.120,84843.339,工作面回风巷走向长213m,运输巷走向长97米,切眼长123m,回采工作面斜面积17230m2。

③工作面标高+1478~+1501m;工作面对应无村庄、河流、公路、房屋、梯田等设施,地表标高+2020~+1990m,地势西高东低,煤层平均埋深516米,对地表无影响,本面开采煤层位于长兴组段内,对应上覆无其它可采煤层。下距C409煤层间距约为10米,C409煤层距其下覆C407煤层层间距约25米。

2、工作面地质构造概况

本面为走向N55°E的单斜构造,倾向N,煤层平均倾角12°,本工作面在掘进过程中只揭露出一条断层,断层要素为:N29W/45EW,落差为1.5米,断层性质为逆断层,对回采有一定影响。

3、工作面煤层情况及顶底板岩性概况

①本工作面所采煤层为C504煤层,全区基本稳定。煤层厚度在

1.6~1.9m,平均煤厚度为1.75m。煤层有分岔现象,分岔时最大夹矸

厚度达0.7米左右,煤质属无烟煤主要由亮煤和镜煤组成,其次为暗煤和丝碳、高发热值、低磷、低硫煤种。

②本工作面煤层直接顶板为砂质页岩,厚度约0.3m以上不等,灰黑灰色,薄-中厚层状,水平纹理,断口平坦;老顶为中粗至细砂岩。直接底为铝泥岩,含植物根部化石,遇水易膨胀,老底为粉砂岩。

4、工作面瓦斯概况

(1)1507采煤工作面煤层原始瓦斯含量经公司瓦斯室工作人员井下现场取煤芯后做DGC实验测定为14.00 m3/t,采用被动法测定其瓦斯压力最大值为0.35 Mpa,工作面属于突出危险区。

(2)根据赫章县哲庄顺安煤矿2012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为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CH4:8.15m3/min,CO2:1.28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CH4:39.13m3/t,CO2:6.2m3/t。属高瓦斯矿井。

四、瓦斯抽采钻孔设计

该工作面瓦斯涌出主要来源为本煤层的瓦斯涌出与开采后邻近层卸压瓦斯,根据以往工作面瓦斯治理经验,将对该面采用上隅角瓦斯抽放、高位钻孔抽放、煤层顺层钻孔抽放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

1、高位钻孔

(1)上巷(1507采煤工作面回风巷)下帮,每隔40米依次布置1个钻场,钻场净长*净宽*净高=3*3*2.2米,累计布置4个钻场。

(2)每个钻场布置7个钻孔,倾斜控制和预抽上巷向下30米,走向60米。工作面冒落带为5米,裂隙带高度为7米,钻孔有效长度为40米,钻孔有效长度全部布置在裂隙带当中。(见附图)。

(3)钻孔成1排布置,钻场顶板处孔口平距0.43米,孔底间距为4.3米。 (钻孔参数见附表)

(4)钻孔总工程量为1848米。

附表高位钻孔参数表

2、上隅角瓦斯抽放

采用直径为159mm抽放管抽放上隅角采空区内的瓦斯。

3、顺层钻孔

(1)在1507工作面下巷(1507采煤工作面运输巷)上帮施工152个上行钻孔,孔径为Φ75mm,开孔间距为0.7m,终孔间距为0.7米,孔深70米,工程量为10640米。

(2)1507采煤工作面“三角带”处施工上行钻孔45个,最长钻孔长度为53.25米,按每个钻孔依次减少0.76米,直到第45个钻孔长度为:19.81米,累计“三角带”处需施工钻孔总工程量为1643.85米。

(3)在1507工作面上巷(1507采煤工作面回风巷)下帮施工205个下行钻孔,孔径为Φ75mm,开孔间距为0.7m,终孔间距为0.7米,孔深50米,工程量为10250米。

(4)1507采煤工作面“三角带”处施工下行钻孔50个,最长钻孔长度为53.25米,按每个钻孔依次减少0.76米,直到第50个钻孔长度为:16.01米,累计“三角带”处需施工钻孔总工程

量为1731.5米。

综上所述:1507采煤工作面顺层钻孔总工程量为24265.35米。(见附图)

五、瓦斯抽采钻孔施工

1、施工设备

(1)顺层钻孔选用设备: 2台ZY-780型钻机,钻杆为Φ50mm,钻头为Φ75mm,1507采煤工作面上、下巷各一台平行施工。

(2)高位钻孔选用设备:一台ZY-780型钻机,钻杆为Φ50mm,钻头为Φ75mm。

2、钻孔工程量

高位钻孔工程量为1848m,顺层钻孔工程量为24265m,钻孔累计工程量为26113m。

3、进度计划

本煤层顺层钻孔施工时间定为2015年7月份至2015年10月,用时三个月,现已按计划竣工。高位抽放钻孔定为2015年9月初至2015年9月底结束,具体根据工作面生产情况的变化,施工时

间可做适当调整。

4、施工要求

(1)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如有特殊情况需改变设计时,必须经通防科决定。

(2)施工人员必须熟悉钻孔设计要求和有关安全技术措施。

(3)打钻前首先必须检查施工地点的支护、顶板等情况,必须由班长或有经验的老工人负责找掉活煤活矸,以免片帮伤人。

(4)钻场所有电器设备必须上台挂牌管理,电缆吊挂整齐,物品码放整齐,确保电器设备完好、防爆。

(5)钻机工必须对所使用的各种设备性能进行全面了解、检查,按要求进行操作,严禁违章操作。

(6)钻机工必须能处理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故障,在施工和处理故障时,必须明确1人专门负责安全工作。

(7)钻机工在架设钻机之前,必须保证设备处于安全位置,钻机必须安设牢固,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严禁施工。在安设过程中必须保证钻机及附属设备垫平、稳定、牢固、安全。

(8)必须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交接时,必须把当班工作情况及发现的问题向下一班交代清楚。

(9)施工时当瓦斯浓度超过1%时,停止作业;当瓦斯浓度超过1.5%时,所有人员撤离至新鲜风流中,并及时汇报调度室。在瓦斯浓度低于1%时才可继续作业。

六、瓦斯抽采

1、矿井瓦斯抽采系统

(1)地面建立永久瓦斯抽放系统,其中高负压一套抽放泵型号为2BEC-42型,抽采量110m3/min、电机功率132千瓦,(一套工作,一套备用);低负压一台套其型号2BEC-42型,抽采量110m3/min、电机功率132千瓦,(一套工作一套备用);高负压负担矿井本煤层瓦斯抽放及高位钻孔与其它穿层钻孔的瓦斯抽放工作,低负压负担矿井采空区上隅角瓦斯抽放工作。

(2)矿井瓦斯抽放主管路布置情况

高负压管路:地面瓦斯抽放泵房→回风斜井→回风下山落

脚水平(+1475m),管径为¢219mm,材质为PVC注塑管。

低负压管路:地面瓦斯抽放泵房→回风斜井→回风下山落脚水平(+1475m),管径为¢219mm,材质为PVC注塑管。

(3)1507采煤工作面瓦斯抽放支管路辅设情况

①1507采煤工作面上、下巷抽放支管均使用¢159mmPVC管道,在其下巷的入口及上巷的出处均安装一套瓦斯抽放计量装置,计量组件型号为G100型,可监测浓度、负压、流量及温度四个参数,可独立监测计量迎头瓦斯抽放量并与监控主机联网。每个抽放孔抽放管与集流器连接前设有闸阀,可据单孔瓦斯浓度而调节其流量,以保证最佳抽放效果。抽采管路安装的放水器齐全,保持干管不被堵。

②1507下巷瓦斯抽放管路辅设

1507下巷→1507下巷专用回风通道→回风下山→回风斜井→地面瓦斯泵站。

③1507上巷瓦斯抽放管路辅设

1507上巷→1507上巷专用回风通道→回风下山→回风斜井

→地面瓦斯泵站。(见附图3)

各瓦斯管路连接均采用螺栓紧固法兰盘连接方式,中间夹橡胶垫圈,1507工作面采用高位抽放、本煤层抽放、上隅角瓦斯抽放,在上巷铺设一趟瓦斯管路,下巷铺设一趟抽放管路。

2、封孔

(1)本煤层长顺层钻孔,采用“二次封孔”工艺,抽放钻孔封孔深度不低于8米;封孔材料为马林散、抽放管、膨胀粉料、PVC管及封孔麻布或棉纱,采用卷缠药液法进行第一次封孔,封孔长度3~4m,同时在3~4m到孔口预留一根PCV管,为第二次封孔做准备;抽放一段时间后,待孔内抽放瓦斯浓度衰减至20%或低于30%后,用麻布或棉纱堵住孔口,联接设备,注入膨胀粉料进行第二次封孔。保证封孔严密、不漏气,单孔抽放负压不小于13KPa。

(2)高位钻孔打好后下钢管,作为抽放瓦斯套管,套管打密集花眼。套管外露不得少于0.2m。钻孔封好后用弹簧管将钻孔内的套管与抽放主管路混合器连接好,每个钻孔与混合器之间必须

设导流管、闸门等,抽放管路沿途设放水器及放碴器,以免煤层内的水、碎煤等进入抽放管。

3、有效预抽时间

矿井瓦斯抽采钻孔按照“打一个、封一个、抽一个”的管理原则,一般情况下,采煤工作面预抽煤层瓦斯时间不少于3个月。

七、抽放量及抽放效果预期

1、瓦斯抽放量

参考2012年顺安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报告批复数据: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8.15m3/min,结合邻近1505回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瓦斯涌出量及风排瓦斯浓度情况,预计1507工作面的绝对瓦斯涌出量在10m3/min左右,抽采瓦斯量在7 m3/min左右,工作面风量900m3/min以上,平均瓦斯浓度0.33%左右。

2、预期效果

(1)工作面瓦斯抽采率在50%以上。

(2)工作面残余瓦斯量降到4.5m3/t以下。

(3)工作面瓦斯浓度降低到0.35%以下。

八、组织管理

1、矿长对工作面瓦斯抽采负全面责任。

2、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相关单位对抽采设计进行会审。

3、生产矿长负责生产安排与瓦斯抽采工作的统一与调配。

4、安全矿长负责监督检查瓦斯抽采工作的执行落实情况

5、通防科长负责组织落实瓦斯抽采工作。

6、通防科负责编制抽采设计,会审后报送生产单位、技术科、通风队、调度室、安监科、防突队等相关单位和有关领导,并负责监督抽采设计的现场落实,根据现场条件及时修改抽采设计。公司瓦斯实验室负责落实测定煤层瓦斯含量及抽放后残存瓦斯含量。

7、调度室负责瓦斯抽采设计落实过程中的全面协调等。

8、安监科负责对瓦斯抽采设计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9、防突队负责瓦斯抽采钻孔施工,瓦斯抽放管路维护、瓦斯抽采参数测定。

10、通风队负责对工作面风量、瓦斯浓度等进行监测,计算

风排瓦斯量。

11、班队跟班领导负责当班的安全工作,是监督检查瓦斯抽采施实情况的第一责任人。到岗后首先要查看工作面执行情况,在设计没有落实的情况下,不得擅自指挥生产。

九、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准备工作:

(1)钻机运输及拆装:

①钻机在地面装运过程中,由钻机队人员用手葫芦,利用起重钢梁将钻机吊起装入罐车或平板车。然后用螺丝将钻机大件固定在平板车,并使用不小于6分的钢丝绳将钻机大件绑紧固牢,经检查没有隐患时方可入井。

②大巷运输过程中由运输队机车负责向里运送,在运送前,钻机人员应再一次检查平板车的捆绑钢丝绳是否牢固,确保安全。在运送过程中,严禁任何人乘坐罐车或平板车。

③在斜巷运输前,钻机人员必须首先检查绞车的固定,钢丝绳勾的安好状况,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在斜巷运输过程中,要严

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定,钻机平板车两侧及下方严禁站人,并使用好“一坡三档”。

④将钻机运送到安全地点,从平板车卸下之前,首先检查安装地点的顶板及两帮的不安全因素,必须进行处理;在起吊前必须检查起吊锚杆的牢固性及导链的可靠性,有无退扣,滑链现象,保证导链完好,严禁用其他物品代替起重梁;起吊过程中必须由专人统一指挥,除起吊人员外其他人应远离钻机,在落下过程中应缓慢下放,下放时严禁用手托;钻机在拆卸过程中,应拆卸成几个部分,钻机的大件用平板车运送,装车过程中,要使用手拉葫芦配合起重锚杆起吊,严禁人工硬抬硬扛。

(2)抽放管路的运输及安装:

①软质管或较短管材、配件可装矿车运送;凡矿车装不下的管材均装叉车运送。管材的装载高度不准超出矿车或叉车两帮高度,并要捆绑牢固。

②在电机车运输巷道运送时,应事先与运输队取得联系,并严格执行电机车运输有关规定。

③斜巷运输时严格执行斜巷运输管理规定。

④管材、物料运到现场后,应放在指定地点,堆放整齐、牢稳,不得妨碍行人、运输和通风。

⑤安装管路前,应根据管路的安装用途和施工场所的条件要求,带齐所需用具;安装前应详细检查管材质量,有无堵塞物,管盘完好,配件齐全。

⑥拆接管路时,施工人员要相互配合,两人托住管子,一人拆、紧螺丝。

⑦管路要托挂或垫起,吊挂要平直,拐弯处设弯头,不拐急弯。管子的接头接口要拧紧,用法兰盘连接的管子必须加垫圈,做到不漏气、不漏水。

⑧敷设瓦斯抽放管路时,要严格按设计线路及要求施工,并按要求安齐人工或自动放水装置。

2、钻进安全技术要求

(1)钻孔施工中,班长为当班安全第一责任人,每班开工前必须进行安全确认,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汇报。

(2)所有钻机工必须持证上岗,穿戴整齐利落、衣襟、袖口、裤脚必须束紧,施工进程中严格按《井下钻探操作规程》操作,坚守岗位。

(3)检查钻头旋转方向,经空载运转没有异常现象时,方可装上钻头开孔钻进。开孔时要缓慢钻进,要保护好钻头。

(4)在施工进程中,瓦斯检查员检查钻场现场风流中瓦斯浓度,同时班长将所带瓦斯便携仪悬挂在施工钻孔上方偏下风口0.5m位置,当瓦斯浓度达到1%时,必须停止打钻作业,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在钻进过程中若出现煤岩破碎、漏水、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大或由于孔内瓦斯高而出现顶钻等现象,要立即停钻,汇报调度室查明原因,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待现象解除后方可继续进尺,防止孔内事故的发生;

(6)打钻人员要精力集中,认真操作,防止孔内、机械和人身事故的发生,每班开工前要检查机械设备是否正常,发现有螺丝松动或零件松动应及时处理,以免造成重大机械事故;

(7)钻孔要按钻孔质量标准化要求施工,钻具摆放整齐,钻场环境清洁。

(8)接送钻杆人员必须站在钻机的两侧接送钻杆,以防发生顶钻伤人事故。

(9)在钻进过程中钻机班长要随时注意观察各压力表的读数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0)现场交接班时,必须把当班工作情况及隐患交代清楚。

3、机电管理

(1)供电设备线路中,各种保护必须齐全、灵敏可靠,设备放置合理、平稳;电缆吊挂整齐,开关上架,电气设备实现“三无”,杜绝“失爆”;认真管理好各种机电设备,检修制度化,维护正常化。

(2)接地系统必须完善,接地极、接地线符合规定,严禁使用铝接头连接地线,严禁串联接地。

(3)处理机电设备、线路故障时,必须切断上级电源,开关打到停止位置并加闭锁,悬挂“有人工作,严禁送电”的停电牌,

用同电源电压相适应的验电笔验电,处理好后方可送电,必须坚持“谁停电,谁送电”的原则。

(4)对所有机电设备进行完好及防爆检查;大班电工每天检查一次。

4、安全防护措施

(1)所有施工人员必须随身佩戴隔离式自救器。

(2)钻场附近10m范围内必须有一组压风自救系统,且至少能满足5—8人同时使用。

(3)瓦斯浓度达到1%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打钻;电动机及其开关附近20米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必须停止运转,撤出人员,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4)钻场附近必须有电话。

5、人员避灾路线:

(1)瓦斯、火灾避灾路线:1507上巷→1507采煤工作面→1507下巷→轨道下山→副平硐→地面。

(2)水灾避灾:1507上巷→1507回风联络巷→轨道下山→

综采工作面通风设计

综采工作面通风设计 一、工作面概况 (1)****回采工作面相应地表南段位于老猫顶西侧山坡,北段位于茶叶沟上端。地表地势南高北低,高程971~1132米,盖山厚441~492米。地表大部分为原岩裸露,零星分布着黄土覆盖层。地表无建筑物,北部有林地。 (2)井下:****回采工作面位于2118工作面采空区西侧40米,南邻矿界,西部为未采区,北与12#煤的采区轨道巷相接。工作面与下部15#煤层8122工作面采空区水平投影位置相距65米。工程自北向南推进,南北延伸长980米。 二、通风方式及方法 ****工作面采用“U+L”全负压通风。即:运输顺槽作为进风巷,回风顺槽作为回风巷,尾巷作为专用排瓦斯巷。在回风顺槽和尾巷每隔30米布置一个联络巷,平时封闭,当工作面推进到联络巷附近时,把密闭拆开,调节回风、尾巷的风量,解决上隅角瓦斯。另外****尾巷利用采外配风,选用2×22KW对旋局扇通风,风机位置在****尾巷进风联巷调节窗外,风筒直径800 mm,风筒出口距尾巷掌头必须小于5米。 三、配风量计算 1、按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计算(考虑抽放因素) 2008年瓦斯等级鉴定12#煤瓦斯相对涌出量在43.04m3/t,回采时按日产量2000t计算,瓦斯绝对涌出量为59.78 m3/min,根据以往工作面回采经验,工作面抽放率在80%以上,因此****工作面风排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1.95m3/min。 Q采回=q回ch4/1.0%×K回ch4=4.5/1.0%×1.6=720m3/min Q采尾= q尾ch4/2.5%×K尾ch4=7.45/2.5%×1.6=480m3/min Q采=Q采回+Q采尾=1200m3/min(含采外配风300 m3/min) 通过工作面的风量为:1200-300=900 m3/min。 其中: Q采——采煤工作面所需风量m3/min; q回ch4、q尾ch4——采煤工作面回风、尾巷瓦斯绝对涌出量m3/min;(取2008年瓦斯等级鉴定值计算得); K回ch4、K尾ch4——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6; 2、按工作面温度与风速计算 Q采=60V采S采=60×2×6.06=727m3/min 其中:Q采——采煤工作面所需风量m3/min; V采——工作面良好气候条件下的风速m/s; S采——工作面断面 6.06m2。 3、按工作面人数计算 Q采=4N=4×60=240m3/min 其中:4——每人所供给风量不得少于4 m3/min; N——采煤工作面同时工作最多人数。 4、风速验算: 依照《煤矿安全规程》第101条规定,12#煤****综采工作面在采取煤层注水、采煤机喷雾降尘等综合防尘措施后的最低风速为0.25m/s,最高风速不得高于 5 m/s,通过上面三种方法计算后,取最大值进行验算。 0.25×60×S大≤Q采≤5×60×S小 0.25×60×6.69≤900≤5×60×5.43(不含采外配风) 100.35≤900≤1629

采煤工作面设计规范

采煤工作面设计规范 一、范围 1、本规范规定了采煤工作面设计的程序、依据、技术内容、设计说明书编写的格式。 2、本规范适用于综采工作面、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水采工作面的设计。 二、设计程序 1、采煤工作面设计由矿生产技术部门按采煤工作面衔接安排,确定工作面设计或项目设计负责人。 2、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科(部)室,根据采区设计研究确定采煤工作面设计的具体原则。 3、设计负责人根据设计指令下达设计通知单,通知有关单位提供相关基础资料或者通知各专业根据相关基础资料进行专业设计。 4、设计负责人或者各专业根据确定的设计原则及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采煤工作面设计。 5、编制采煤工作面设计说明书。 6、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单位负责人对采煤工作面设计进行审查。经修改通过后报送长治公司进行审核备案。 三、设计依据 1、长治公司批准的采区设计。 2、矿总工程师批准的掘进地质说明书。 3、采面位置、范围,井上、下关系及四邻采面的地质情况。包括煤层赋存情况、水文地质、瓦斯及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赋存情况与涌出特征,煤层爆炸倾向,煤层自燃发火倾向及分类情况。 4、采面内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岩移特点及上、下煤层间及夹矸关系;邻近工作面同一煤层的矿压观测资料。 5、邻近工作面及边界小窑采空区、积水情况资料。 6、编制内容必须符合《矿产资源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7、采煤工作面设计的编制必须以经集团、公司和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设计文件(矿井设计、矿井改扩建设计、水平延深设计、区域设计等)和经审批的采区地质说明书为依据。 四、工作面设计内容 1、工作面所处位置及编号,所采煤层位置(编号),巷道布置、巷道断面,支护形式及支护材料的选择计算,掘进设备。 2、工作面几何尺寸、位置、边界、煤柱,邻近工作面开采情况,采动对地面的影响预测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工作面储量计算及回采率。 3、采煤方法、生产工艺、顶板管理、设备选型、生产能力及其确定的依据、可采期及工作制度。 4、根据煤层赋存条件、顶底板岩性和矿压资料,确定液压支架选型设计和顶板管理方法。 5、通风、运输、供电、注浆、供排水、综合防尘、煤层注水、防灭火、瓦斯抽放、钻场钻孔、防治水、通讯照明和监测监控等系统的设施选型、布置和能力配套的设计,并附各种系统图及相关图纸。 6、综合防尘、防火、防瓦斯、煤尘爆炸的隔爆设施、措施及灌浆系统的确定。 7、防治瓦斯、煤层突出、火灾、透水及其它危险现象的安全技术措施。 8、采煤工作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9、六大系统(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讯联络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包括避难硐室和救生舱)设计。 五、采煤工作面设计说明书的编制 设计说明书包括封面、会审签字表、会审记录表、章节目录、章节内容及附图。 概述 1、工作面的井上下位置及对地表的影响、盖山厚度和四邻关系、主要大巷的关系。 2、工作面周围开采状况。 3、工作面所采煤层及开采顺序。 4、该工作面计划接替时间及安装时间。

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专项措施

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专 项措施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专项措施为我矿达到安全生产目的,也为进一步落实关于煤矿瓦斯治理的专项安排部署,努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治理十二字工作体系,着实搞好我矿瓦斯治理工作,按矿实际情况,为杜绝瓦斯事故,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经矿认真研究决定特制定本采煤工作面专项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矿成立采煤工作面瓦斯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康候应 副组长:田小兵冯胜利王炳耀穆二奴刘探明 成员:高泽明陈宝清刘探明闫三信高金柱 郭明王金忠苏四龙 高泽明(通风矿长)负责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的日常工作。

2 、瓦斯治理小组岗位责任制瓦斯治理小组组长的职责 (1)全面负责采面的瓦斯治理工作。 (2)对瓦斯治理小组成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指导。 (3)负责每年一次的瓦斯等级鉴定工作,煤层发火期、自燃倾向性和煤层爆炸性的鉴定工作。 (4)负责进行每年一次的矿井反风演习和救灾演习。 (5)坚持参加、主持月度“一通三防”例会和矿长月度“一通三防” 述职制度,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专题会研究瓦斯治理工作。 (6)对矿井的安全监控系统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保证正常运行。 (7)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负责对矿井的风量及时进行调节,以风定产。 (8)保证瓦斯治理各项规章制度的顺利实施。 二、回采面瓦斯治理工作目标

我矿主要有一个采煤工作面和两个掘进工作面,对于采面的坚持“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着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治理工作体系。完善瓦斯监控系统的安装、探头配齐、按时调校,确保瓦斯监控系统、瓦斯抽放系统运行正常,成立瓦斯治理机构,配备瓦斯治理装备,完善瓦斯治理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现场管理和技术管理,实现安全生产条件根本好转,瓦斯治理水平不断提高,有效遏止瓦斯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 三、矿井概况 1、通风方式及方法 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 矿井采用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 通风系统∶我矿目前通风系统采用主要通风机FBCDZ-10-NO28/2×250KW 对旋轴流抽出式通风,一台使用,一台备用。 2、进、回风井筒数量及风量

1271回采工作面瓦斯抽放设计

筠连县xxxx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xxx煤矿) 1271回采工作面瓦斯抽放设计 二〇一六年三月

会审表 单位签字时间 矿长 技术负责人 生产副矿长 安全副矿长 机电副矿长 通风科 安全管理科 生产技术科 机电科 生产调度室 编制 会审意见: 目录

一、编制目的 (1) 二、编写依据 (1) 三、工作面煤层、瓦斯、地质构造等基本情况 (1) 四、瓦斯抽采钻孔设计 (2) 五、瓦斯抽采钻孔施工 (3) 六、瓦斯抽采 (4) 七、抽放量及抽放效果预期 (6) 八、组织管理 (6) 九、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7) 十、附图 (11)

1271回采工作面瓦斯抽放设计 一、编制目的 为了贯彻《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相关内容,结合矿井实际情况,编制了1271采回工作面瓦斯抽放设计。 二、编写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 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3、《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 4、《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 5、《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2006) 6、其它相关规定及标准 三、工作面煤层、瓦斯、地质构造等基本情况 1、工作面布置情况 该工作面位于二区段东翼,上至+525m标高,下至+500m标高,东至矿区边界保安煤柱,西至井筒保护煤柱。 工作面北为未采动区域,开切眼东为矿区边界保安煤柱,南为1171采空区隔离煤柱,西为回风暗斜井保护煤柱。本面与上覆为已开采的1221工作面采空区。 2、工作面地质构造概况 矿区位于落木柔复式背斜北翼官田湾向斜南东翼倾没端,其构造特征是北东方向的构造大量发育,主要表现为一系列走向N10°~40°E的宽缓褶曲和规模不等的断层。东西向和南北向的构造相对较

2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设计编制指南

附件2 XX公司XX煤矿 XX釆煤工作面抽釆设计 编制单位:编制人:审核:单位负责人:

会审时间:年—月—日 主持人:(必须是总工程师或矿长)会审意见: 1. 会审意见共条 会审人员必须包括通防副总、地质副总、安全副总,通风、技术、安监、地测、调度室、施工单位部门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必须有助理以上职称) 参加。 审批意见:(必须经总工程师和矿长审批) 审批人签字: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1) 第二章既况 (2) 一、矿井(采区)基本情况 (2) 二、工作面情况 (2) 第三章安全系统 (4) 一、通风系统 (4) 二、抽采系统 (4) 三、监控系统 (4) 四、供电系统 (4) 五、人员定位系统 (4) 六、通信联络系统 (5) 七、矿井压风系统 (5) 八、紧急避险系统 (5) 九、供水施救 (5) 第四章XX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情况 (6) 一、XX工作面邻近煤层瓦斯含量情况 (6) 二、XX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计 (6) 第五章XX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措施 (9) 一、工作面瓦斯综合抽采治理 (9) 二、瓦斯抽采管路选型 (14) 三、采煤工作面需风量计算 (15) 第六章抽采工程计划 (18) 一、钻孔施工计划 (18) 二、瓦斯管路施工计划 (18) 三、有效预抽时间及预抽效果 (18)

XX采煤匚作而抽釆设计 第一章编制依据 一、《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 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煤安监技装(2019) 28号); 三、《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 1 ) 163号); 四、《煤矿瓦斯抽采规范》(AQ1 027-2006); 五、《煤层瓦斯含量井下直接测定方法》(CB/T23250); 六、《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压力的直接测定方法》(AQ/T1047-2007); 七、《煤矿瓦斯抽采工程设计标准》(CB50471-2018); 人、《煤矿矿井风量计算方法》(MF/T634-2019); 九、《XX工作面地质预测预报资料》; 十、贵州省相关规定及要求 (相关规定如有变化,以最新版本为准)

作业规程(回采工作面通风设计)

通风设计 第一节工作面通风瓦斯概况 1、预测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由通风区提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单位为m3/min)。 2、煤尘爆炸性(由通风区提供本煤层煤尘爆炸指数,单位%)。 3、煤层自然发火期(由通风区提供本煤层自燃发火情况,林西矿煤层自燃发火期为12个月)。 第二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在本节要计算工作面的服务年限,主要是判定工作面服务年限是否超过自然发火期。 第三节通风系统 1、工作面的通风系统。 描述工作面的进风和回风路线,(附本生产区域通风系统图) 2、工作面风量计算 (1)按气象条件计算工作面需风量: Q采 = Q基本×K采高×K采面长×K温 式中 Q采——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 Q基本——不同采煤方式工作面所需的基本风量,m3/min; Q基本——60×工作面控顶距×工作面实际采高×70%×适宜风速适宜风速取 m/s K采高——回采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取 K采面长——回采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取 K温——回采工作面温度与对应风速调整系数取

注:K采高、K采面长、K温等系数依照《开滦集团公司矿井风量计算方法》选取。 (2)按照瓦斯涌出量计算工作面需风量。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按回采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的要求计算 Q采=100×q采×K CH4/(C-C O) (m3/min) 式中 Q采—回采工作面实际总需要风量,m3/min; q采—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的绝对平均量,瓦斯涌出量取 m3/min (通风瓦斯概况中已经提供) K CH4—采面瓦斯涌出不均衡通风系数。取。(正常生产条件下,连续观测1个月,日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与月平均日瓦斯绝对涌出量的比值)。 C:回风流瓦斯允许浓度。取1 C O:进风流瓦斯浓度。取0 (3)按工作面温度选择适宜的风速进行计算(见表3)Q采= 60×V采×S采(m3/min) 式中 V采——采煤工作面风速,m/s; S采——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断面积,m2。 (4)按采煤工作面同时作业人数计算 Q采=4×N ×K (m3/min) 式中 N——工作面同时作业人数。(取循环作业劳动组织设计人数,为人) K:备用系数。取1.25

2021版采煤工作面设计验收管理办法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1版采煤工作面设计验收管 理办法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2021版采煤工作面设计验收管理办法 一、生产矿井采区设计管理工作程序 1、采区(水平)设计要提前三到五年规划、编制,并经有资质的部门设计,图纸应齐全。 2、开拓巷道掘进超过采区准备巷不少于50米,满足采区准备巷道开工的需要。 3、准备巷道掘进提前一个月超过回采巷道开口位置不少于200米,为各系统的调整、完善及回采巷道的开口准备提供足够的时间。 4、回采工作面形成采煤系统到正式生产前,必须保证至少三个月的“坑透”、钻探、巷探等整理巷道和工作面准备时间。 二、生产矿井回采工作面设计管理工作程序 1、采区准备巷道掘到具备回采工作面巷道开口时,根据本单位衔接计划,在回采巷道开口前必须有经吕梁煤业公司生产技术部批准的综采工作面(普采)设计方可施工。

2、工作面设计包括工作面设计说明书:防火系统、注浆系统、防尘洒水系统、通风系统、监测监控系统、运输系统、供电系统、避灾路线、巷道布置、生产系统图(1:2000)、巷道断面图(1:50)、巷道剖面图(1:50)、柱状图等图纸、采煤方法等,施工前上报公司生产部。 3、工作面设计要绘制出工作面采煤过程中通风系统示意图。工作面巷道施工中,确保巷道的直线度,否则追究施工单位和有关单位的责任。 4、各矿必须严格按工作面设计组织巷道施工,建立严格的质量验收制度,确保施工质量。 三、工作面验收 1、巷道工程竣工后,由矿负责组织验收。验收不合格必须返工。验收合格后,要进一步搞好地质调查工作,必须进行物探、钻探或地震勘探工作,并绘制采煤工作面地质构造图和巷道地质构造剖面图。 2、工作面安装准备必须按设计进行,工作面设备试运转时,矿

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

编号:SM-ZD-56438 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 技术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瓦斯综合治理技术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是仅采用通风方法稀释瓦斯;二是采用先抽放、再用通风进行稀释,以确保工作面和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在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仅依靠通风稀释方法很难有效治理瓦斯的情况下,瓦斯抽放是瓦斯综合治理的有效技术途径。 1 工作面概况及瓦斯涌出情况分析 41120工作面开采11#煤层,是煤与瓦斯突出煤层,煤层瓦斯含量15m3/t。煤层厚度2.8m,倾角8°~12°,走向长502m,倾向宽160m,相邻北侧为41118采空区。老顶为灰白色中厚层状细砂岩,厚度为6~8m,直接顶为灰色泥岩,厚度2.3~3.5m,顶板容易垮落,采空区冒落高度为10~15m。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布置,综合机械化采煤,全部垮落

矿井瓦斯抽采设计说明

矿井瓦斯抽采设计 一、矿井概况 1、矿井位置及资源储量 地方永安煤业位于禹州市文殊镇南村,由原文殊镇顺利煤矿和兴发煤矿两个煤矿整合而成。系股份制企业,隶属于省煤层气开发利用。为“四证”齐全矿井。 矿井开采二1煤层,资源储量526.61万吨,累计动用资源储量74.22万吨,保有资源储量452.39万吨,可采储量206.46万吨。设计生产能力21万吨/年。 2、矿井瓦斯等级 根据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煤层气公司所属煤矿2010年度矿井瓦斯等级及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豫工信煤〔2010〕200号),永安煤业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2.66m3/t,绝对瓦斯涌出量8.12m3/min,矿井为高瓦斯矿井。 3、煤尘爆炸性和煤层自燃倾向性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矿山机械检测检验中心》于2009年10月26日所做的煤尘爆炸性和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永安煤业有煤尘爆炸性。二1煤层为Ⅲ类,即不易自燃煤层。

4、矿井开拓 矿井采用“三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方式。其中主立井承担提升煤炭,辅助进风任务;副井承担提升人员、升降物料及主进风等任务;回风立井作为矿井专用回风井。 矿井开拓水平为-134m,全矿划分为11采区和12采区,其中11采区为上山采区,12采区为下山采区(因瓦斯高,治理难度大,予以密闭)。11采区为矿井首采区,老副井煤柱工作面目前为隐患整改工作面。 5、瓦斯参数测定情况 为合理开采11采区,地方永安煤业首先于2015年8月委托中国矿业大学对11采区-100m标高已浅二1煤层瓦斯含量及瓦斯压力进行测定,编制了《地方永安煤业11采区-100m标高已浅二1煤层瓦斯含量及瓦斯压力测定报告》,结果如下:二1煤层瓦斯含量为3.67~4.35m3/t,平均值为4.02 m3/t;瓦斯压力为0.075~0.090MPa,平均值为0.083 MPa。两个指标均小于“双六”,符合《强化煤矿瓦斯防治十条规定》。 其次,于2017年9月地方永安煤业委托中国矿业大学对11采区二1煤层顺层钻孔抽采半径进行测定,编制了《地方永安煤业11采区二1煤层顺层钻孔抽采半径测定报告》,结果如下: 1、当抽采40天,顺层钻孔抽采半径为1.0m,钻孔间距2m;

综采工作面通风设计

****综采工作面通风设计 一、工作面概况 (1)****回采工作面相应地表南段位于老猫顶西侧山坡,北段 位于茶叶沟上端。地表地势南高北低,高程971~ 1132米,盖山 厚441~ 492米。地表大部分为原岩裸露,零星分布着黄土覆盖层。地表无建筑物,北部有林地。 (2)井下:****回采工作面位于2118工作面采空区西侧40米,南邻矿界,西部为未采区,北与12#煤的采区轨道巷相接。 工作面与下部15#煤层8122工作面采空区水平投影位置相距65米。工程自北向南推进,南北延伸长980米。 二、通风方式及方法 ****工作面采用“U+L”全负压通风。即:运输顺槽作为进风巷,回风顺槽作为回风巷,尾巷作为专用排瓦斯巷。在回风顺槽和 尾巷每隔30米布置一个联络巷,平时封闭,当工作面推进到联 络巷附近时,把密闭拆开,调节回风、尾巷的风量,解决上隅角瓦斯。另外****尾巷利用采外配风,选用2×22KW对旋局扇通风,风 机位置在****尾巷进风联巷调节窗外,风筒直径800 mm,风筒 出口距尾巷掌头必须小于5米。 三、配风量计算 1、按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计算(考虑抽放因素) 2008年瓦斯等级鉴定12#煤瓦斯相对涌出量在43.04m3/t,回采时按日产量2000t计算,瓦斯绝对涌出量为59.78 m3/min,根据以往工作面回采经验,工作面抽放率在80%以上,因此****工 作面风排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1.95m3/min。 Q采回=q回ch4/1.0%×K回ch4=4.5/1.0%×1.6= 720m3/min Q采尾= q尾ch4/2.5%×K尾ch4=7.45/2.5%×1.6= 480m3/min Q采=Q采回+Q采尾= 1200m3/min(含采外配风300 m3/min)通过工作面的风量为:1200-300=900m3/min。 其中: Q采——采煤工作面所需风量m3/min; q回ch4、q尾ch4——采煤工作面回风、尾巷瓦斯绝对涌出量 m3/min;(取2008年瓦斯等级鉴定值计算得); K回ch4、 K尾ch4——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6; 2、按工作面温度与风速计算 Q采=60V采S采=60×2×6.06=727m3/min 其中:Q采——采煤工作面所需风量m3/min; V采——工作面良好气候条件下的风速m/s;

采煤工作面设计

第一章概述 一采煤工作面位置及开采范围 5015N工作面位于该矿第一水平,该工作面上以-40m煤层底板等高线的保护煤柱为界,下以-400m煤层底板等高线的边界保护煤柱为界。左以工作面的运输斜巷为界,右以工作面的回风斜巷为界。 二采煤工作面与相邻煤层及相邻已采条带的关系 相邻条带对本条带无影响。 三采煤工作面与地面相对位置关系 地面无保护物。

第二章地质概述 一煤层的赋存情况 西安矿工作面走向为东西走向。工作面的长度为280m,工作面推进长度为1718m。煤层倾角12°左右,平均煤厚5m,煤质中硬,煤的密度为1.33t/m3。 二围岩的性质及对煤的影响 无伪顶。直接顶为8m厚的细沙岩(Ⅰ)类,基本顶为11m厚的石灰岩(Ⅱ)类。煤层底板为中砂岩。邻近条带对本条带无影响。三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情况 西安矿工作面的左以断层为界,留20m保护煤柱。采区的正常涌水量为150m3/h。 四瓦斯,煤尘和自燃发火期 采区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6m3/t。煤尘具有爆炸性。自燃发火期为6个月。

第三章可采储量及可采期 一可采储量的计算公式: ? ? ? ? =K M Z S = R L ? 33.1 91 % 280 5 1738= ? ? ? 式中 Z—工作面的可采储量,万t S—工作面的倾向长度,1738m L—工作面的长度,280m M—煤层的厚度,5m R—煤的实体密度,t 33 .13 m/ K—工作面的采出率 二可采期的计算公式: Z 1.2a T = = AK 式中 T—可采期,a A—工作面年生产能力,334Wt K—储量备用系数 1.4

第四章巷道布置与生产系统 第一节巷道布置概述 在靠近 F断层保护煤柱线处沿煤层的倾向在煤层中掘进第一带 10 区的回风斜巷在距第一带区中心右侧在煤层中沿煤层的倾向掘进第一带区的运输斜巷二条斜巷掘至保护煤柱线处在煤层中沿走向掘一条平巷使二条斜巷相通该巷道称开切眼,待各巷道检查合格后安装采煤机设备进行采煤工作。 同时做好下一条带的准备工作。 将采区车场布置在停采线上部的煤层底板岩石中,材料斜巷通过平巷和材料斜巷与大巷相通,同时,材料斜巷与回风大巷相通,绞车房在材料斜巷上端。采区煤仓一端与运输斜巷相通,另一端与水平大巷相通。进风行人斜巷一端与水平运输大巷相通,另一端与运输斜巷相通。 第二节生产系统 一运煤系统(附图1) 采煤工作面→运输斜巷→采区煤仓→运输大巷→井底煤仓 二运料系统

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专项措施完整版

编号:TQC/K753 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专项 措施完整版 Through the proposed method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deal with, common types such as planning scheme, design scheme, construction scheme, the essence is to build accessible bridge between people and products, realize matching problems, correct problems. 【适用制定规则/统一目标/规范行为/增强沟通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专项措施完整 版 下载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合用于解决各类问题场景,通过提出的方法与对策来应付,常见种类如计划方案、设计方案、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本质是人和产品之间建立可触达的桥梁,实现匹配问题,修正问题,预防未来出现同类问题。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为我矿达到安全生产目的,也为进一步落实关于煤矿瓦斯治理的专项安排部署,努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治理十二字工作体系,着实搞好我矿瓦斯治理工作,按矿实际情况,为杜绝瓦斯事故,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经矿认真研究决定特制定本采煤工作面专项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矿成立采煤工作面瓦斯专项治理工

工作面回采瓦斯抽采设计方案

2305工作面回采瓦斯抽采设计 2305工作面正在安装,预计2018年8月开始正式回采。根据2303工作面回采期间瓦斯涌出量统计,瓦斯绝对涌出量1.69m3/min~16.86 m3/min,相对涌出量 1.40m3/t~3.28m3/t(见2303工作面回采瓦斯情况分析图>。 2305工作面按平均日产10000吨<每日均产吨,富裕系数1.2)计算,回采期间瓦斯绝对涌出量在 2.72m3/min~15.97m3/min,平均瓦斯绝对瓦斯量9.35m3/min。因此工作面回采需要投入瓦斯抽采系统,采取瓦斯抽采措施,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 一、2305工作面概括 2305工作面开采煤层为下二迭统山西组下部的3#煤. 1、地质情况 2305工作面东高西低,东西高差85m,煤层展布基本呈单斜构造,单斜产状为倾向225——255°、倾角2—8°。 另外,2303运巷揭露两条小型正断层,可能会延伸到2305工作面内,影响工作面掘进和回采。F1正断层西距23排水进风巷130m,产状为:倾向120°、倾角60°、落差H=0.7m;F2正断层西距23排水进风巷525m,产状为:倾向319°、倾角60°、落差H=0.2m。施工前需作好过断层准备并且施工中加强支护。 根据三维地震勘探结果显示:工作面西部发育一陷落柱X8,长轴方向为南北向,长约116m,东西向长约98m。掘进中需要进一步探明X8陷落柱准确边界。

老顶:灰色,以石英为主,含云母,夹泥岩,平均厚度 2.8 m。 直接顶: 黑色,质均,含植物化石,断口不平坦,泥岩,平均厚度3.7m。 底板:泥岩,黑色块状,致密质均。平均厚度6.4m。 2、工作面位置及四邻关系 2305工作面位于23采区南部,东面为23采区大巷,西面为我矿与常村矿井田边界,北面为正在回采的2303工作面,南面为未采区。 23排水进<回)风巷延伸段:位于23采区西部,东面为2305工作面<未采),西面为常村矿井田边界。 3、工作面参数及储量 2305工作面走向长度181.7m,倾向长度1466m,停采线距23皮带巷中53m,理论可采长度 1413 m,煤层平均厚度为6.2m,可采储量210万t。设计可采长度891M,设计可采储量1302891吨。 4、工作面通风系统 2305工作面采用“U+L”型通风系统,即新鲜风流从地面→新进风井→23皮带巷→2305运巷→2305工作面→2305风巷<2305瓦斯巷)→23集中回风巷→新回风巷 5、工作面瓦斯、煤尘情况 2009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表明:23采区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0.34m3/min,相对涌出量为 2.4m3/t,瓦斯涌出相对较高;煤尘具有爆炸性,火焰长度20mm。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Ⅲ级,自燃倾向性为不易自燃。

110902工作面瓦斯抽采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宣威市慈罡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田坝镇海子煤矿 110902回采工作面 瓦斯抽采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技术科 2020年9月10日

审批意见表

宣威市慈罡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田坝镇海子煤矿 110902回采工作面 瓦斯抽采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云南省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做到“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建立科学合理的瓦斯抽采系统、有效管用的监测监控网络,借鉴当地煤矿安全生产的先进经验,力争把本矿井建设成为技术先进、安全基础牢固、经济效益好的本质安全型煤矿。 一、基本情况 1、矿井条件 矿区总体为一向南东倾斜的单斜构造,属中等倾斜地层,总体断层较发育,褶皱不发育,除详细查明和基本查明的断层外,局部见隐伏小断层多条,因此,矿区构造复杂程度为属中等类型;根据“生产勘探报告(2018年)”、“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内容,结合矿井生产实践和水害情况分析,矿井以往的采掘工程基本没有受到水害影响,矿井防治水工作简单易行。根据《煤矿防治水细则》第十三条表2—1的分类依据,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以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中等类型;矿2010、2011、2012、2020四年的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矿井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为 6.58~15.22m3/t,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62~1.29m3/min,矿井属高瓦斯矿井;矿井和相邻矿井多年来未发生煤的煤尘爆炸现象。根据云南省煤炭质量检验站以及陕西煤田地质化验测试有限公司(生产勘探报告提供)对海子煤矿区内开采煤层煤尘爆炸性鉴定结果煤层均有煤尘爆炸性;本矿井和相邻矿井多年来未发生煤的自燃发火现象。

第七章---矿井通风系统与通风设计

第七章 矿井通风系统与通风设计 本章主要内容 1、矿井通风系统----类型、适应条件、主要通风机工作方式 、安装地点、通风系统的选择 2、采区通风----基本要求、进回风上山选择、采煤工作面通风系统 3、通风构筑物及漏风----风门、风桥、密闭、导风板;矿井漏风、漏风率、有效风量率、减少漏风措施 4、矿井通风设计----内容与要求、优选通风系统、矿井风量计算、阻力计算、通风设备选择 5、可控循环通风 第一节 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系统是向矿井各作业地点供给新鲜空气、排出污浊空气的通风网路、通风动力和通风控制设施的总称。 一、矿井通风系统的类型及其适用条件 按进、回井在井田内的位置不同,通风系统可分为中央式、对角式、区域式及混合式。 1、中央式 进、回风井均位于井田走向中央。根据进、回风井的相对位置,又分为中央并列式和中央边界式(中央分列式)。 2、对角式 1)两翼对角式 进风井大致位于井田走向的中央,两个回风井位于井田边界的两翼(沿倾斜方向的浅部),称为两翼对角式,如果 只有一个回风井,且进、回风分别位于井田的两翼称为单翼对角式。 2)分区对角式

进风井位于井田走向的中央,在各采区开掘一个不深的小回风井,无总回风巷。 在井田的每一个生产区域开凿进、回风井, 分别构成独立的通风系统。如图。 4、混合式 由上述诸种方式混合组成。例如,中央分列与两翼对角混合式,中央并列与两翼对角混合式等等。 二、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式与安装地点 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式有三种:抽出式、压入式、压抽混合式。 1、抽出式 主要通风机安装在回风井口,在抽出式主要通风机的作用下,整个矿井通风系统处在低于当地大气压力的负压状态。当主要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时,井下风流的压力提高,比较安全。 2、压入式 主要通风机安设在入风井口,在压入式主要通风机作用下,整个矿井通风系统处在高于当地大气压的正压状态。在冒落裂隙通达地面时,压入式通风矿井采区的有害气体通过塌陷区向外漏出。当主要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时,井下风流的压力降低。 3、压抽混合式 在入风井口设一风机作压入式工作,回风井口设一风机作抽出式工作。通风系统的进风部分处于正压,回风部分处于负压,工作面大致处于中间,其正压或负压均不大,采空区通连地表的漏风因而较小。其缺点是使用的通风机设备多,管理复杂。 三、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 根据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煤层赋存条件、表土层厚度、井田面积、地温、矿井瓦斯涌出量、煤层自燃倾向性等条件,在确保矿井安全、兼顾中、后期生产需要的前提下,通过对多种个可行的矿井通风系统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中央式通风系统具有井巷工程量少、初期投资省的优点。因此,矿井初期宜优先采 用。

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

浅论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 孙善研 (黑龙江龙煤矿业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黑龙江七台河154600) 摘要该文介绍了利用顶板走向抽放、沿煤层抽放系统技术,对采煤工作面及采空区瓦斯进行综合治理。解决了回采工作面上隅角及回风瓦斯超限的问题,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采空区瓦斯高位钻孔顶抽底抽高抽巷道 中图分类号TD712+.54文献标识码C On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gas coal face Sun Shan-yan (Heilongjiang Coal Design&Research Institute Co.,Ltd.Dragon,Heilongjiang,Qitaihe,154600) Abstract Introduced to the use of roof drainage,drainage system along the seam technology,the coal face and gob gas in comprehensive fashion.Recov-ery work to solve the upper corner and return air gas gauge problems,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Key words gob gas high drilling field elevation drill field top pumping at bay high pumping roadway 对于高瓦斯矿井而言,井下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抽放治理技术是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加大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检测、瓦斯管理、瓦斯抽放等治理技术是确保矿井高产高效和安全生产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 1采煤工作面的瓦斯 1.1采煤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瓦斯分析 采煤面及其回风流中的瓦斯积聚或超限的原因,主要存在于采煤面落煤时段煤壁瓦斯的大量涌出及浮煤散发的瓦斯。因此,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抽放治理技术应视为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和控制手段的关键技术措施。 1.2采空区瓦斯分析 瓦斯主要构成部分为甲烷,由于甲烷比空气重量轻,所以采空区瓦斯的运动呈向上部逐渐递增的发展态势。采空区中的瓦斯还通过煤岩体的裂隙不断向采煤面上隅角移动,造成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与超限,从而造成瓦斯事故发生。因此,治理采煤工作面的瓦斯,应从治理现采空区瓦斯涌出量着手,切断涌向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源的通路,以减少涌向采煤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的瓦斯量。 2采空区瓦斯抽放治理技术 根据本井田煤层赋存条件及井下实际情况,采空区瓦斯抽放治理技术主要有顶板走向钻孔抽放(俗称:高位钻孔)、高抽巷道。 2.1顶板走向钻孔技术 2.1.1顶板走向钻孔设定理论 *收稿日期:2011-09-29 作者简介:孙善研(1984-),男,汉族,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学士学位,初级职称,研究方向:矿业技术。 为了更有效地抽出采空区高浓度的瓦斯,顶板走向钻场应布置在预抽煤层上部,与煤层间距保持平行,待采煤面推进至抽放区域时,采空区顶板垮落后产生诸多裂隙,抽放钻孔通过裂隙将采空区积聚的瓦斯抽出。不仅减少上隅角瓦斯积聚,还可以减少涌向采煤面的瓦斯量。 2.1.2顶板走向钻孔层位选择 钻孔最佳层位应使抽放钻孔布置在采空区冒落带的上部与裂隙带的下部为佳。七台河矿区煤厚一般为1.0 2.0m,冒落带厚度一般为3 10m,设定顶板走向钻孔布置距离煤层高度在15 20m为宜。 2.1.3顶板走向钻孔间距选择 目前,七台河矿区采煤面走向长度一般在300 800m,工作面长度一般在120 150m,钻场间距应由钻孔深度决定,大部分矿井配备ZDY-3200S型钻机,适用于煤(岩)层钻孔,钻孔深度200 400m,每个钻场布置6 8个钻孔,钻孔呈扇形分布,以5?左右的放射角施工。两个钻场间距确定原则为前一个钻场终孔位置应超出后一个钻场开孔位置20m左右。这样可避免抽放盲区,以便于更好的保障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根据现场实践,顶板走向钻孔抽放在七台河西部新兴煤矿、新建煤矿等广泛应用,瓦斯抽放率最高可达到40%以上。新建煤矿三采区90#右六区段普采工作面使用此项抽放技术,其上隅角瓦斯浓度由0.8%降至0.5%左右,而且降低了工作面的配风量,控制住了上隅角瓦斯积聚超限的现象,确保工作面的稳产高产。2.2高抽巷道技术 2.2.1高抽巷道设定理论 高抽巷道的应用是建立在顶板走向钻孔抽放的理论之上的,来应对瓦斯涌出量较高的采煤面且顶板岩性强度不够,使得顶板走向钻孔不能正常抽取采空区瓦斯的情况。为更大程度上抽取采(下转第187页) 581 2012年第2 期

工作面瓦斯抽采设计

织金县三甲煤矿 12104工作面 瓦斯抽采设计 编制人: 编制时间:2014年3月15日 目录 第一章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工作面概况 (2) 二、矿井与工作面通风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4 四、瓦斯抽放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计 (5) 第三章 12104回采工作面瓦斯抽采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12104工作面瓦斯抽采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瓦斯抽采方法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瓦斯抽采管路得铺设?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瓦斯抽采计量装置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瓦斯抽采方法 (8) (一)掘进期间迎头顺层瓦斯抽采方法?8 (二)本煤层瓦斯抽采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瓦斯抽采系统安装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12) 第六章瓦斯抽采泵站运行安全技术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04工作面掘进、回采期间瓦斯抽采设计

第一章概况 设计说明 12104工作面布置在M21煤层标高+1066m以上,根据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M16煤层在标高+1025m以上得M21煤层属于无突出危险性煤层。为确保矿井安全顺利生产,执行“多措并举、可保必保、应抽尽抽、效果达标”得原则。根据12104工作面煤层地质条件、瓦斯赋存等实际情况,对该工作面得瓦斯抽采设计方案如下: 设计依据 (1)《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煤炭工业出版社,2012、03; (2)AQ1026-2006《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煤炭工业出版社; (3)AQ1027-2006《煤矿瓦斯抽采规范》,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04; (4)《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03; (5)《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07; 一、工作面概况

xxx掘进工作面瓦斯抽采施工设计

xxx掘进工作面瓦斯抽采施工设计 一、编制目的 为了确保我矿安全生产及职工的生命安全,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结合矿井实际情况,特编制了1124工作面运输巷掘进工作面瓦斯抽采施工设计。二、瓦斯防治的必要性 煤矿瓦斯事故是制约煤炭企业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影响地区和社会安全稳定好转的突出问题,煤矿必须认识瓦斯防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矿为高瓦斯矿井,地质构造不发育,但随着开采深度和开采范围增大,瓦斯涌出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势必会制约矿井安全生产,为此,加大我矿瓦斯防治力度不但必要,而且势在必行。 为切实搞好瓦斯综合防治,必须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排除隐患、综合利用”的瓦斯防治二十四字工作体系,紧紧抓住矿井通风系统、抽采抽放、监测监控、现场管理四个关键环节,根据我矿的安全生产条件及危害因素分析,采取行之有效的针对措施,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进一步完善瓦斯防治机构,落实瓦斯防治管理制度,提高装备水平和提高矿井防治瓦斯灾害能力,建立健全稳定可靠的矿井通风系统,科学合理的瓦斯抽采体系,有效实用的监测监控网络和严格规范的现场管理制度,树立矿井瓦斯事故是可控、可防、可治的思想。因此,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严的态度、更扎实的措施,锲而不舍地打好瓦斯防治攻坚战。 三、编写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 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3、《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 4、《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 5、《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2006) 四、工作面煤层、瓦斯、地质构造等基本情况 1、工作面布置情况 1124工作面运输巷布置在+838m水平一带区,其巷道呈东西走向,其总长度445m,1124工作面运输巷的+850m运输巷以上220m已于2016年度6月掘进完毕,现已形成全风压通风。剩下445m(+850m 运输巷至+748m上下连回风巷段)未掘进。该巷北面为1124a工作面回风巷;东面为+748m水平回风巷,南面距1123a工作面运输巷,西面有荥经县杨湾煤业鱼泉杨湾煤厂(现已关闭),该煤厂的井下涌水通过采空区巷道流入我矿+878m排水巷,不存在水害威胁。 2、工作面瓦斯地质特征 根据2014年9月9日四川省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提供的《检测报告》,矿井开采的上下连煤尘无煤尘爆炸危险性,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Ⅲ类,属不易自燃煤层。 根据雅市安监[2017]12号文件《雅安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2016年度雅安市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通知》,本矿井绝对涌出量21.236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59.07 m3/t。相邻掘进面实测瓦斯风量120m3/min,瓦斯浓度为0.54%,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648m3/min。 3、工作面煤层情况及顶底板岩性概况 直接顶厚为1.5--2m砂质泥岩,之上为1--1.5m的泥质页岩,老顶为1--1.3m细粒砂岩。直接底板为砂质泥岩厚4.8--5.5m。煤层及其顶底板结构如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