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工艺设计基本要素

化工工艺设计基本要素

化工工艺设计基本要素
化工工艺设计基本要素

化工工艺设计基本要素(适合初学者)

1. 概述

要建设一个化工厂,必须具有一批化工工艺专业技术人员,这批化工工艺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①掌握化工基本理论:如化工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工程)。

②掌握化工工艺设计方法和技能

工艺设计的任务、设计范围、工艺设计人员职责。

化工基本理论的应用(化工设计方法)。

工艺设计基本程序(工艺设计技能)。

工艺设计的成品文件(内容及深度)。

工艺设计的质量保证程序。

③熟悉环保、安全、消防等方面的法规,如:

HG20667-1986 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SH3024-95 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HG20571-95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SH3047-93 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

GBJ16-87(2001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160-92(1999版)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058-92 爆炸和危险性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④一定的工作经验

化工建设项目阶段

1.2.1 建设项目阶段的划分以工程公司为主体,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项目前期:项目建议书→ 批准后即为立项

可行性研究报告→ 批准后即可展开工程设计

工程设计:按国内审批要求分为:初步设计→ 批准后建设单位即可开工。

施工图设计

按国际常规做法分为:基础设计、详细设计

施工、安装、试车、性能考核及国家验收(验收后工厂投入正常运行)

1.2.2 建设项目阶段的划分以建设单位为主体,通常分为四个阶段

项目前期、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工厂投入生产

2. 工艺设计的内容和深度

工艺设计的文件包括三大内容:

文字说明(工艺说明)、图纸、表格

2.1.1 文字说明(工艺说明)

1)工艺设计的范围。

设计基础: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原料,催化剂,化学品,公用工程燃料规格、产品及

副产品规格。

2)工艺流程说明:生产方法、化学原理、工艺流程叙述。原料、催化剂、化学品及燃料消耗定额及消耗量。

3)公用工程(包括水、电、汽、脱盐水、冷冻、工艺空气、仪表空气、氮气)消耗定额及消耗量。

4)三废排放:包括排放点、排放量、排放组成及建议处理方法

5)装置定员

6)安全备忘录(另行成册)

7)技术风险备忘录(通常为对内使用,另行成册)

8)操作指南(通常为对内使用,另行成册。供工艺系统、配管等专业使用)

2.1.2 图纸

1)PFD:是PID的设计依据,供基础设计使用(通常分版次逐版深化)。

包括全部工艺设备、主要物料管道(表示出流向、物料号)、主要控制回路、联锁方案、加热和冷却介质以及工艺空气进出位置。

2)建议设备布置图:是总图布置、装置布置的依据,供基础设计使用(通常为平面布置图)。根据工艺流程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布置。

3) PCD:通常是设计院内部设计过程文件、最终体现在终版PFD中(通常由自控专业完成)。

2.1.3 表格

1)物料平衡表:包括物流组成、温度、压力、状态、流量、密度、焓值、粘度等理化常数(热负荷表示在此表中或PFD 图上)。

2)工艺设备数据表:根据设备形式不同、作用不同以及介质不同可分为容器、塔器、换热器、工业炉、机泵、搅拌器的等。工艺设备数据表需表示出设备位号、介质名称、操作压力、设计压力、操作温度、设计温度、材质、传动机构、外形尺寸、特征尺寸及特殊要求。(各设计院均有各种规定的表格)。

3)工艺设备表

4)取样点汇总表?

5)装置界区条件表:通常由工艺系统专业来完善并最终发表(包括原材料、公用工程、产品、副产品、进出界区条件等)。

补充说明:化工工艺专业尚需参加前期工作,主要前期工作有: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编制工作。

项目报价书;投标书、技术文件编制工作。

引进项目:包括询价书、投标书的评标、合同技术附件谈判。

大中型联合装置总体规划设计。

3. 工艺设计方法(化工基本理论的应用)

工艺路线的选择

原料来源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产成本)

环境保护

其它,如操作条件、安全、消防、投资、工艺先进性,可行性,合理性。

工艺流程方案优化

①“洋葱头”模型(由史密斯、林霍夫提供的模型)

从图中可以看出设计的核心是反应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洋葱头”模型强调过程开发和设计的有序和分层性质。

②反应流程优化

反应流程优化需要考虑的问题较多,问题复杂。如反应动力学、反应收率、催化剂特性、反应历程、反应途径。

反应器的最优操作条件有如何保证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混合要求、换热要求、各物料配比、给定条件下的生产成本等等。

③精馏流程的优化

精馏流程如需要分离R个组份,就需要有R-1个精馏塔。

精馏优化需要考虑:那种组份为主产品,那种组份为付产品。

产品的规格要求。

精馏流程的优化法1):试探法,主要规则如下:

优先使用普通精馏。

尽量避免减压操作和使用冷量。

产品数应最少。

腐蚀性、危险性的组份应优先分出。

难分离的组分最后分出。

最大量组份应优先分出。

塔顶、塔釜产物最好等摩尔分离。

精馏流程的优化法2):调优法

精馏流程的优化法3):数学规划法

④蒸发流程的优化

1)单效、双效、三效蒸发。

2)热泵蒸发、膜式蒸发。

3)多级闪蒸。

4)强制循环蒸发、自然循环蒸发、。

结合蒸发器的类型(标准、悬框、列文、强制循环蒸发器)进行选择。

工艺设备的选择

①反应器:

连续 1)均相 1)活塞流(管式)

2)半连续 2)非均相 2)全混釜(搅拌釜)

3)间歇

以上反应器的选择要根据物料性质、稳定性、反应复杂性、产品规模、反应时间、温度、压力等因素综合考虑。

不同类型的反应器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见P-547。

气液相反应器及固相反应器的使用情况见P-548。

固体催化反应器的使用情况见表7.4.3-3(P-548)。

②气液传质设备:

1)板式塔:泡罩、浮阀、筛板等。板式塔塔板流体流向分布类型可分为U形流,单溢流,双溢流等

2)填料塔:a拉西环、鲍尔环、矩鞍环等填料。

b散堆、规整填料。

c实体填料、丝网填料。

以上传质设备的选择要根据分离难易程度、压降大小、真空(热敏性物料)、物料性质、投资情况、腐蚀情况、物料清洁情况、安全要求、弹性大小、发泡等情况选择。(见P-549)

③传热设备:

按功能分:冷却器、冷凝器、加热器、换热器、再沸器、蒸汽发生器、过热器、废热锅炉等。

按结构型式分:采用二物流换热的换热器从结构上分有以下5种型式:

A.管壳式(固定管板式、浮头式、填料函式、U型管式)

B.板式(板翅式、螺旋板式、伞板式、波纹板式)

C.管式(空冷器、套管式、喷淋管式、箱管式)

D.液膜式(升降膜式、刮板薄膜式、离心薄膜式)

E.其它型式(板壳式、热管式)

以上型式换热器的选择依据是:

A.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即两端管板和壳体连接成一体,由于壳程不易检修和清洗,因此选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时,壳方流体应是较清洁且不易结垢的物料;两流体温差较大(大于60℃)时应考虑热补偿,两流体温差不易大于120℃。

B.浮头式换热器

该换热器壳程易清洗,但内垫片易渗漏,适用于需要补偿热膨胀的换热器,两流体温差大于120℃。

型管式换热器

该换热器制造、安装方便,造价较低,管程耐高压,但结构不紧凑。适用于高温和高压的场合,且管内流体必须洁净。

D.板式换热器

板翅式:紧凑、效率高、可多股物料同时换热。使用温度不大于150℃。

螺旋板式:可用于带颗粒物料,物位利用好。不易检修。

伞板式:制造简单、紧凑、易清洗,使用温度不大于150℃,使用压力不大于。

波纹板式:紧凑、效率高、易清洗,使用温度不大于150℃,使用压力不大于。

E.空冷器的选择依据

a.空气入口温度(即设计温度)低于38℃。

b.热流体的出口温度高于50~65℃,并允许有一定的波动范围(3~5℃)。

c.对数平均温差大于40℃。

d.流体接近温度(即热流体的出口温度与冷流体入口温度之差)至少大于15℃。

e.管内给热系数小于。

f.冷却水的污垢系数大于/W。

g.水源较远,取水费用大。

h.热流体的凝固点较低(小于0℃)。

⑤化工用泵:

根据物料性质、物料的腐蚀性、易燃易爆、有毒、高温、高压、低温、粘度大小、挥发性、固体颗粒等因素综合考虑,此外还要考虑泵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密封等要求。

1)

⑥容器(储罐):

根据物料性质、物料的腐蚀性、易燃易爆、有毒、高温、高压、低温、粘度大小、挥发性、固体颗粒等因素综合考虑。压力容器分类见表7.4.5-5(P-557)。

4. 工艺设计工作程序

5. 设备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的确定

压力:

正常操作(工作)压力、最高工作压力、设计压力的选取

温度:正常操作温度、最高操作温度、设计温度的选取

6. 过程控制方案的确定

过程控制方案确定的原则

保证装置运行的平稳、生产安全、控制简单适用。

用单回路简单控制系统可以解决的,决不要用复杂的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的分类

压力、温度、流量、物位、化学成分和物性数据

选用控制仪表的要求

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反应迅速、滞后小、使用维护方便、价格便宜

典型化工单元的控制方案

6.4.1反应

①反应控制的要求

达到规定的转化率、产品浓度。

处理量平稳。

当出现不正常工况时,能报警、联锁或自动选择性调节系统。

②反应控制方案

以反应转化率为控制变量见图7.7.3-1(P-564)。

以反应工艺状态变量为控制对象见图7.7.3-2(P-565)。

6.4.2精馏

精馏是常见的液液分离方法,精馏控制主要目的是达到规定的分离要求。主要变量有进料量、组成、温度、操作压力、冷却和加热介质、压力及温度的变换。精馏控制可分为:

按精馏段指标的控制方案

按提馏段指标的控制方案

塔顶压力控制方案

真空度控制方案

其它控制方案

6.4.3传热设备

控制载体的流量、控制传热面积、控制载体的气化温度、工艺介质旁路控制

6.4.4流体输送设备

离心泵控制方案

改变转速的控制方案

往复泵(位移式旋转泵)的控制方案

7. 能耗计算

目前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是保护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化工生产中传热过程是经常的发生的事,因此合理使用能源,节约能源消耗是每个化工工艺设计人员应尽的职责。

过程能量分析的常用方法有:夹点分析法和三环节能量分析法

夹点分析法

将需要优化的换热网络用冷、热流复合线表示在温焓图(T-*****)上,热流复合线位于冷流上方,冷、热流体的复合线中间垂直距离最短处称为夹点,其温差△Tmin称为夹点温差。

夹点分析法应遵循三个原则:

尽量避免有热流体通过夹点

夹点上方避免引入公用设施冷却物流?

夹点下方避免引入公用设施加热物流

三环节能量分析法

重点研究热能在化工装置的利用,从下述三个环节出发:

能量转换、能量利用、能量回收

夹点分析法和三环节能量分析法实际应用可参考有关文献资料。

8. 与工艺设计相关的基本知识

与工艺设计相关的基本知识包括消防、劳动安全卫生、环境保护三个方面,必须遵守国家相关的标准、法规。

消防

安全

环保

废气、废水(废液)、废固、噪音、放射性、排放总量控制

化工工艺图识图基础知识

工艺流程图识图基工艺流程图是工艺设计的关键文件,它以形象的图形、符号、代号,表示出工艺过程选用的化工设备、管路、附件和仪表等的排列及连接,借以表达在一个化工生产中物量和能量的变化过程。流程图是管道、仪表、设备设计和装置布置专业的设计基础, 也是操作运行及检修的指南。 在生产实际中我们经常能见到的表述流程的工艺图纸一般只有两种,也就是大家所知道的PFD和P&ID。PFD实际上是英文单词的词头缩写,全称为Process Flow Diagram,翻译议成中文就是“工艺流程图”的意思。而P&ID也是英文单词的词头缩写,全称为Piping and Instrumentation Diagram,“&”在英语中表示and。整句翻译过来就是“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二者的主要区别就是图中所表达内容多少的不同,PFD较P&ID内容简单。更明了的解释就是P&ID图纸里面基本上包括了现场中所有的管件、阀门、仪表控制点等,非常全面,而PFD图将整个生产过程表述明白就可以了,不必将所有的阀门、管件、仪表都画出来。 另外,还有一种图纸虽不是表述流程的,但也很重要即设备布置图。 下面就介绍一下大家在图纸中经常看到的一些内容及表示方法。 1 流程图主要内容 不管是哪一种,那一类流程图,概括起来里面的内容大体上包括图形、标注、图例、标题栏等四部分,我们在拿到一张图纸后,首先就是整体的认识一下它的主要内容。具体内容分别如下: a 图形将全部工艺设备按简单形式展开在同一平面上,再配以连接的主、辅管线及管件,阀门、仪表控制点等符号。 b 标注主要注写设备位号及名称、管段编号、控制点代号、必要的尺寸数据等。 c 图例为代号、符号及其他标注说明。 d 标题栏注写图名、图号、设计阶段等。 明确了图纸的四个主要组成,我们就可以逐一了解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在读工艺施工流程图时,首先了解标题栏和图例说明,从中掌握所读图样的名称、各种图形符号、代号的意义及管路标注等;然后在掌握设备的名称和代号、数量的基础上,了解主要物料流程线,按箭头方向逐一找其所通过的设备、控制点和经每台设备后的生

实验设计的要素与原则

实验设计的要素与原则

第一节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一个良好的科学实验设计是顺利进行科学研究和数据统计分析的前提,同时也是或得预期结果的重要保证。一个完善的统计学研究设计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受试对象、处理因素和试验效应。例如,研究某降压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其中高血压患者即为受试对象,这种降压药为处理因素,血压的变化便是试验效应。科研工作者在进行医药方面的科学研究之前,必须要制定完善的统计研究设计方案,如何选择这三个要素,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因此,任何实验研究在设计时,必须明确这三个要素。 一、受试对象 受试对象是处理因素作用的客体,应该根据研究目的来确定。受试对象的选择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形:l、一般医学科研——常用动物、离体标本或人体内取得的某些样本作为受试对象;2、新药的临床前试验——一般用动物作为受试对象;3.新药的临床试验阶段——一般用人作为受试对象。新药临床试验一般分为4期,在1期临床试验阶段,通常用健康志愿者作为受试对象;而在其他各期临床试验阶段,常用患特定疾病的患者作为受试对象。选择什么样的患者,应有严格的规定。 选择受试对象应有明确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首先,受试对象应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对处理因素敏感;二是反应必须稳定。其次是为是研究结果普遍性和推广价值,需保证受试对象的同质性和代表性。

二、处理因素 处理因素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而施加的特定的实验因素,例如给予的某种降压药。实验研究的目的不同,对实验的要求也不同。若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影响观察结果的因素很多,就必须结合专业知识,对众多的因素做全面分析,必要时做一些预实验,区分哪些是重要的实验因素,哪些是非重要的实验因素,以便选用合适的实验设计方法妥善安排这些因素。水平选取的过于密集,实验次数就会增多,许多相邻的水平对结果的影响十分接近,不仅不利于研究目的的实现,而且将会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反之,该因素的不同水平对结果的影响规律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来,易于得出错误的结论。除此以外,处理因素应当标准化,在实验过程中同一处理组的处理因素应始终保持不变,包括处理因素的施加方法、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等。在缺乏经验的前提下,应进行必要的预实验或借助他人的经验,选取较为合适的若干个水平,如药物的种类、处理方法的种类等。应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选取质最因素的水平,千万不能不顾客观条件而盲目选取。 三、实验效应 实验效应是反映在处理因素的作用下,受试对象的反应或结局,它必须通过具体的指标来体现。要结合专业知识,尽可能多地选用客观性强的指标,在仪器和试剂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多选用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客观指标。对一些半客观(如读取病理切片或X片上所获得的结果)或主观指标(如给某些定性实验结果人为打分或赋

办公室设计要点

做公装室内装修设计,上名设网! 七天极速出图(平面图,概念图,方案图,施工图) 超低设计价格(全网最低设计价格,最低低至20元/㎡) 先设计后付费(先设计出图,满意后付款,不满意不收费)严格质量把关(设计稿专业设计师审核,保障设计稿质量输出) 高档办公区给员工一种事业的优越感和成就感。这就要求公司必须重视办公室装修设计这一块。可是办公环境毕竟是办公的,装修过于豪华会显得华而不实,过于简单又显得太简陋。办公室的设计要体现一定的企业文化。 Num 1.会议室色调设计 很多公司为了形象统一把会议室装修着跟办公室几乎一模一样,唯一的不同是把办公桌换成会议桌。这就给人造成的感觉是在工作,而不是在开会,会减少人们的发言积极性。会议室的装修色调应尽量活泼也开发人大脑的思维性和创造性。 Num 2.会议室设计 会议室设计要考虑到会议室空间,灯光,屏幕和座位距离,会议桌摆放,供电系统。 Num 3.老总办公室设计 董事长办公室是处于企业决策层的的领导,由于其工作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重大作用,能否有一个良好的日常办公环境,对决策效果、管理水平都有很大影响;此外,在保守企业机密、传播企业形象等方面也有一些特殊的需要。结合这个特点,总结出总经办的装修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1.相对宽敞,2.相对封闭,3.方便工作,4.特色鲜明。 Num 4.吊顶设计 会议室的吊顶应该突破传统的矿棉板,而应该用一些高档板材,安装和拆卸方便而且用意情节,可拆可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装起来比较高档,价格也不是很贵。 Num 5.前台接待区设计 办公室前台设计要注重整体形象。形象墙,logo墙,标志墙都要在前台有所展示。前台装修设计和logo墙设计要考虑到色彩搭配,造型设计,材质选择。

工艺包设计内容和深度规定

工艺包设计内容和深度规定 1总则 本标准规定了工艺包设计的内容和深度,参加工艺包设计的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标准规定的内容和深度进行设计,本标准是工艺包设计的重要依据。 对于特殊的工艺装置,本工艺包设计内容和深度不能完全满足要求时,项目经理可作适当调整,但要经有关部室确认,公司总经理批准。 当委托方(用户)另有要求时,可在工艺包设计合同的有关条款中加以说明,项目经理按合同要求作出补充规定,经工艺包设计有关部室确认,公司总经理批准,项目经理才可组织实施。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进行工艺包设计:本公司已经熟练掌握并成为公司技术专有的化工产品;与科研单位、生产单位共同开发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已具备工艺包设计所需的各项要求;用户专有技术并提供相近规模的工程设计文件或现有运行的生产装置可供设计参考;无专利权或专利有效期已过的成熟工艺技术。 由化工工艺、工艺系统、分析化验、自控、材料(需要时)、安全卫生(需要时)、环保(需要时)等专业共同完成该化工产品的工艺包设计工作。 工艺包设计的设计程序与公司标准规定的各个有关专业在基础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工作程序 相同。 工艺包的成品应包括说明书、工艺流程图(PFD)、初版管道仪表流程图(P&ID)、建议的设备布置图、工艺设备一览表、工艺设备数据表(附设备简图)、催化剂及化学品汇总表、取样点汇总表、材料手册(需要时)、安全手册(包括职业卫生、安全和环保),操作手册(包 括分析手册)、物性数据手册以及有关的计算书。 工艺包设计的质量控制与公司设计标准规定的各个有关专业在基础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质量 控制要求相同。 2工艺包设计内容和深度的规定 2.1说明书 工艺包设计说明书是工艺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包括下列内容: 2.1.1概述 a)生产方法、装置特点 描绘工艺包设计所采用工艺生产方法的先进性、可靠性以及装置特点。 b)产品名称及规模产品名称及规模年操作时间装置运行方式,按五班三运转或四班三运转,或者其他方式运转。 c)装置组成 按工艺过程的先后顺序,列出组成装置各工段的名称。 d)三废排放数量及组成列出产生三废的装置设备名称以及三废名称、数量、组成及排放形式,有关三废综合利用和处理的说明。 2.1.2设计基础 a)原料及催化剂、化学品规格分别列出有关原料、催化剂及化学品的名称及规格。 b)公用工程规格。分别列出水、电、气、汽等公用工程的名称及规格。 2.1.3工艺设计 a)工艺叙述 1)工艺原理 叙述工艺过程原理,列出工艺过程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包括主、副反应),说明所采用的催化剂。 2)工艺流程叙述 按照工艺过程顺序,分工段及系统(塔系统、反应器系统、压缩机系统)详细叙述工艺流程。 b)正常生产主要操作条件

实验设计的三要素与六原则

实验设计的三要素与六原则 一般来说,完善的设计方案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实验所需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实验设计的“三要素”和“六原则”均符合专业和统计学要求,对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等有一套规范的规定和正确的方法。而其中准确把握统计研究设计的“三要素和六原则”,是科学实验设计的核心。 一、实验设计的“三要素” 1)实验对象。实验所用的材料即为实验对象。如用小鼠做实验,小鼠就是本次实验的实验对象,或称为受试对象。实验对象选择的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实验实施的难度,以及别人对实验新颖性和创新性的评价。一个完整的实验设计中所需实验材料的总数称为样本含量。最好根据特定的设计类型估计出较合适的样本含量。样本过大或过小都有弊端。 2)实验因素。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都称为影响因素,实验研究的目的不同,对实验的要求也不同。影响因素有客观与主观,主要与次要因素之分。研究者希望通过研究设计进行有计划的安排,从而能够科学地考察其作用大小的因素称为实验因素(如药物的种类、剂量、浓度、作用时间等);对评价实验因素作用大小有一定干扰性且研究者并不想考察的因素称为区组因素或称重要的非实验因素(如动物的窝别、体重等);其他未加控制的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统称为实验误差。最好通过一些预实验,初步筛选实验因素并确定取哪些水平较合适,以免实验设计过于复杂,实验难以完成。 3)实验效应。实验因素取不同水平时在实验单位上所产生的反应称为实验效应。实验效应是反映实验因素作用强弱的标志,它必须通过具体的指标来体现。要结合专业知识,尽可能多地选用客观性强的指标,在仪器和试剂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多选用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可靠的客观指标。对一些半客观(比如读pH试纸上的数值)或主观指标(对一些定性指标的判断上),一定要事先规定读取数值的严格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分析自己的实验结果,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自己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二、实验设计的“六原则” 1)随机原则:即运用“随机数字表”实现随机化;运用“随机排列表”实现随机化;运用计算机产生“伪随机数”实现随机化。尽量运用统计学知识来设计自己的实验,减少外在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干扰。 2)对照原则:空白对照组的设立——只有通过对照的设立我们才能清楚地看出实验因素在当中所起的作用。当某些处理本身夹杂着重要的非处理因素时,还需设立仅含该非处理因素的实验组为实验对照组;历史或中外对照组的设立一一这种对照形式应慎用,其对比的结果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推理的依据;多种对照形式同时并存。 3)重复原则:所谓重复原则,就是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必须做多次独立重复实验。一般认为重复5次以上的实验才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4)平衡原则:一个实验设计方案的均衡性好坏,关系到实验研究的成败。应充分发挥具有各种知识结构和背景的人的作用,群策群力,方可有效地提高实验设计方案的均衡性。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时间上的分配,只有在时间上分配好了,才不会出现一段时间特别忙而一段时间特别闲的情况。 5)弹性原则:所谓空格,指的是在时间分配图上留有空缺。适当的空缺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富有弹性的实施实验计划,并不断地调整好自己的实验进度。 6)最经济原则:不论什么实验,都有它的最优选择方案,这包括在资金的使用上,也包括人力时间的损耗上,必要时可以预测一下自己实验的产出和投入的比值,这个比值越大越好,当然是以你所拥有的实验条件作基础的。

化工工艺设计基础 个人总结

本文由scutbiao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 本机查看。 《化工工艺设计》讲座化工工艺设计》 1. 概述要建设一个化工厂,必须具有一批化工工艺专业技术人员, 1.1 要建 设一个化工厂,必须具有一批化工工艺专业技术人员,这批化工工艺专业技术人员 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掌握化工基本理论 如化工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工程) . 如化工热 力学,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工程) 掌握化工工艺设计方 法和技能熟悉环保,安全,消防等方面的法规熟悉环保,安全,消防等方面的法规 环保一定的工作经验 1.2 化工建设项目阶段 1.2.1 建设项目阶段的划分以工程 公司为主体,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建设项目阶段的划分以工程公司为主体, 项目前期工程设计按国内审批要求分为按国内审批要求分为: 批准后建设单位即可开工. 初步设计→ 批准后建设单位即可开工. 施工图设计按国际常规做法分为: 按国 际常规做法分为: 工艺设计基础设计详细设计施工,安装,试车,性能考核及国家验收(验收后工厂投入正常运行) 施工,安装,试车,性能考核及国家验收(验收后工 厂投入正常运行) 建设项目阶段的划分以建设单位为主体, 1.2.2 建设项目阶段的划分以建设单位为主体,通常分为四个阶段项目前期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工厂投 入生产 2. 工艺设计的内容和深度工艺设计的文件包括三大内容文件包括三大内容: 2.1 工艺设计的文件包括三大内容: 文字说明(工艺说明) 文字说明(工艺说明) 图纸表格文字说明(工艺说明) 2.1.1 文字说明(工艺说明) 工艺设计的范围. 工艺设计的范围. 设计基础: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原料,催化剂,化学品,公用工程燃料规格, 设计基础: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原料,催化剂,化学品,公用工程燃料规格, 产品及副产品规格. 产品及副产品规格. 副产品规格工艺流程说明:生产方法,化 学原理,工艺流程叙述. 工艺流程说明:生产方法,化学原理,工艺流程叙述. 原料, 催化剂,化学品及燃料消耗定额及消耗量. 原料,催化剂,化学品及燃料消耗定额及 消耗量. 公用工程(包括水, 公用工程(包括水,电,汽,脱盐水,冷冻,工艺空气,仪表空气,氮气)消耗脱盐水,冷冻,工艺空气,仪表空气,氮气) 定额及消耗量. 定额及 消耗量. 三废排放:包括排放点,排放量, 三废排放:包括排放点,排放量,排放组成 及建议处理方法装置定员安全备忘录(另行成册) 安全备忘录(另行成册) 技术风险备忘录(通常为对内使用,另行成册) 技术风险备忘录(通常为对内使用,另行成册) 操作指南(通常为对内使用,另行成册.供工艺系统,配管等专业使用) 操作指南(通 常为对内使用,另行成册.供工艺系统,配管等专业使用) 2.1.2 图纸 PFD: 的设计 依据,供基础设计使用(通常分版次逐版深化) PFD:是 PID 的设计依据,供基础设计使用(通常分版次逐版深化) . 包括全部工艺设备,主要物料管道(表示出流向,物料号) 主要控制回路, ,主要控制回路包括全部工艺设备,主要物料管道(表示出流向,物料号) 主要控制回路,联锁 , 方案,加热和冷却介质以及工艺空气进出位置. 方案,加热和冷却介质以及工艺空气进出位置. 建议设备布置图:是总图布置,装置布 置的依据,供基础设计使用( 建议设备布置图:是总图布置,装置布置的依据,供基础设计使用(通常为平面布置图) 根据工艺流程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布置. .根据工艺 流程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布置布置图) 根据工艺流程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布置. . PCD:

办公室窗帘设计要点要素标准范本

编号:QC/RE-KA1096 办公室窗帘设计要点要素标准范 本 In the collective, in order to make all behaviors have rules and regulations, all people abide by the unified norms, so that each group can play the highest role and create the maximum value. (管理规范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办公室窗帘设计要点要素标准范本 使用指南:本管理规范文件适合在集体中为使所有行为都有章可偱,所有人都共同遵守统一的规范,最终创造高效公平公开的的环境,使每个小组发挥的作用最高值与创造的价值最大化。文件可用word 任意修改,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编辑。 办公室窗帘设计要点与要素 办公室窗帘设计与其他空间窗帘设计有所不同,别墅窗帘设计和酒店窗帘设计不多会使用布艺窗帘,尤其是酒店设计大多数都会运用布艺窗帘,而办公室窗帘就会选择使用卷帘窗帘。 我们在对办公室窗帘进行设计之前,首先要考虑到与办公室家具设计、办公室墙面设计、办公室灯光设计和办公室装饰品设计等等其他因素在整体空间造型、办公室色调相互协调,从而突显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和品味。除此之外,我们对于不

同的季节也可以考虑使用不同材质的窗帘,在夏季我们可以使用冷色调、质地轻薄的窗帘;在冬季我们则可以使用暖色调、质地厚实的窗帘。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老总办公室窗帘的选择,通常来说我们应当选择庄重、典雅能承托老总个人气质的窗帘。 对于办公室窗帘设计的要求无非就两点:遮光性和隔音性。 1、办公室窗帘的遮光性 众所周知,遮光性是窗帘必备的功能,除此之外还能保证空间的私密性,对于开放式的办公空间来说,我们可以在朝向室外一面的窗帘上涂一层银粉这样不仅仅有遮光作用,还起到了装饰作用,其

医学科研实验设计的三大要素

医学科研实验设计的三大要素[关键词] 医学科研要素健康网讯: 熊国强(湖南医科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长沙410078)贺石林(湖南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长沙410078)科研的基本要素包括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和实验效应。如用某种传统西药或中成药治疗缺铁性贫血病人,观察比较两组病人血红蛋白的上升趋势,该研究中所用的两种药物称为处理因素,缺铁性贫血病人称为受试对象,血红蛋白称为实验效应。如何正确选择三大要素是科研中专业设计的关键问题。处理因素(受试因素) 通常指由外界施加于受试对象的因素,包括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或内外环境的。但是生物本身的某些特征(如性别、年龄、民族、遗传特性、心理因素等)也可作为处理因素来进行观察。因此,研究者应正确、恰当地确定处理因素。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抓住实验研究中的主要因素。研究中的主要因素是按以往研究基础上(本人或他人)提出的某些假设和要求来决定的。一次实验涉及的处理因素不宜太多,否则会使分组增多,受试对象的例数增多,在实施中难以控制误差。然而,处理因素过少,又难以提高实验的广度和深度。因此,需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与实施的可能来确定带有关键性的因素。②找出非处理因素。除了确定的处理因素以外,凡是影响实验结果的其他因素都称为非处理因素,所产生的混杂效应也影响了处理因素产生的效应对比和分析,这些非处理因素又称混杂因素。例如上述两种不同药物治疗缺铁性贫血病人的试验,非处理因素可能有年龄、性别、营养状况等。如果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营养等构成不一,则可能影响药物疗效的比较。因此设计时便设法控制这些非处理因素,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它们的干扰作用,减小实验误差。③处理因素必须标准化。处理因素的强度、频率、持续时间与施加方法等,都要通过查阅文献和预备试验找出各自的最适条件,然后订出有关规定和制度,并使之相对固定,否则会影响试验结果的评价。如处理因素是药物,必须正确选择批号,给药途径和时间也应标准化和相对固定化。受试对象(研究对象) 受试对象的选择十分重要,对实验结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大多数医学科研的受试对象是动物和人,也可以是器官、细胞或分子。但中药种植中培育品系的研究则将药用植物列为受试对象。在医学科研中,作为受试对象的前提是所选对象必须同时满足两个基本条件:①必须对处理因素敏感;②反应必须稳定。因此,在观察新药的临床疗效试验中,应当选择中等程度中青年患者,只有这样才能显示疗效率高低的差别。受试对象的疾病应诊断明确(依照国内或国际统一的诊断标准),且表现具有典型性。研究者必须深知病人的心理状况、情绪起落、病情程度、病程长短、生活习惯、个人嗜好、家庭经济收入、食品种类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疗效,这些影响因素必须很好地加以控制,使组间均衡化。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对实验动物的选择要求也不同。动物的选择应有针对性地注意种类、品系、年龄(月龄)、性别、体重、窝别和营养状况等。为保证实验效应的精确性,某些动物的生活环境还有严格要求。 [!--empirenews.page--] 试验效应试验效应内容包括试验指标的选择和观察方法两个部分。指标的选择有以下要求:①指标的关联性,选用的指标必须与所研究的题目具有本质性联系,且能确切反映被试因素的效应。所选指标是否具有关联性,充分反映了研究者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水平。②指标的客观性,指标数据来源决定它的主、客观性质。主观性指标来自观察者或受试对象,易受心理状态与暗示作用的影响,在科研中一般尽量少用。客观性指标是指通过精密设备或仪器测定的数据,能真实显示试验效应的大小或性质;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③指标的灵敏度,通常是由该指标所能正确反映的最小数量级或水平来确定。如溶液中物质含量的测定,除测出下限值以外,还可测出最低改变浓度来反映灵敏度。一般要求其灵敏度能正确反映处理因素对受试对象所引起的反应就够了,并非灵敏度越高越好。④测定值的精确性,精确性具有指标的精密度与准确度双重含义。准确度是测定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精密度是重复测定值的集中程度。从设计角度来分析,第一强调准确,第二要求精密。既准确又精密最好,准确但精密度不理想尚可,而精密度高但准确度低则不行。应当强调指标的精确性除与检测指标的方法、仪器、试剂及试验条件有关外,还取决于研究者的技术水平及操作情况。⑤指标的

化工工艺设计基础-个人总结

化工工艺设计基础-个人总结.txt丶︶ ̄喜欢的歌,静静的听,喜欢的人,远远的看我笑了当初你不挺傲的吗现在您这是又玩哪出呢?本文由scutbiao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化工工艺设计》讲座化工工艺设计》 1. 概述要建设一个化工厂,必须具有一批化工工艺专业技术人员, 1.1 要建设一个化工厂,必须具有一批化工工艺专业技术人员,这批化工工艺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掌握化工基本理论如化工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工程) . 如化工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工程) 掌握化工工艺设计方法和技能熟悉环保,安全,消防等方面的法规熟悉环保,安全,消防等方面的法规环保一定的工作经验 1.2 化工建设项目阶段 1. 2.1 建设项目阶段的划分以工程公司为主体,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建设项目阶段的划分以工程公司为主体, 项目前期工程设计按国内审批要求分为按国内审批要求分为: 批准后建设单位即可开工. 初步设计→批准后建设单位即可开工. 施工图设计按国际常规做法分为: 按国际常规做法分为: 工艺设计基础设计详细设计施工,安装,试车,性能考核及国家验收(验收后工厂投入正常运行) 施工,安装,试车,性能考核及国家验收(验收后工厂投入正常运行) 建设项目阶段的划分以建设单位为主体, 1.2.2 建设项目阶段的划分以建设单位为主体,通常分为四个阶段项目前期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工厂投入生产 2. 工艺设计的内容和深度工艺设计的文件包括三大内容文件包括三大内容: 2.1 工艺设计的文件包括三大内容: 文字说明(工艺说明) 文字说明(工艺说明) 图纸表格文字说明(工艺说明) 2.1.1 文字说明(工艺说明) 工艺设计的范围. 工艺设计的范围. 设计基础: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原料,催化剂,化学品,公用工程燃料规格, 设计基础: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原料,催化剂,化学品,公用工程燃料规格, 产品及副产品规格. 产品及副产品规格. 副产品规格工艺流程说明:生产方法,化学原理,工艺流程叙述. 工艺流程说明:生产方法,化学原理,工艺流程叙述. 原料,催化剂,化学品及燃料消耗定额及消耗量. 原料,催化剂,化学品及燃料消耗定额及消耗量. 公用工程(包括水, 公用工程(包括水,电,汽,脱盐水,冷冻,工艺空气,仪表空气,氮气)消耗脱盐水,冷冻,工艺空气,仪表空气,氮气) 定额及消耗量. 定额及消耗量. 三废排放:包括排放点,排放量, 三废排放:包括排放点,排放量,排放组成及建议处理方法装置定员安全备忘录(另行成册) 安全备忘录(另行成册) 技术风险备忘录(通常为对内使用,另行成册) 技术风险备忘录(通常为对内使用,另行成册) 操作指南(通常为对内使用,另行成册.供工艺系统,配管等专业使用) 操作指南(通常为对内使用,另行成册.供工艺系统,配管等专业使用) 2.1.2 图纸 PFD: 的设计依据,供基础设计使用(通常分版次逐版深化) PFD:是 PID 的设计依据,供基础设计使用(通常分版次逐版深化) . 包括全部工艺设备,主要物料管道(表示出流向,物料号) 主要控制回路, ,主要控制回路包括全部工艺设备,主要物料管道(表示出流向,物料号) 主要控制回路,联锁 , 方案,加热和冷却介质以及工艺空气进出位置. 方案,加热和冷却介质以及工艺空气进出位置. 建议设备布置图:是总图布置,装置布置的依据,供基础设计使用( 建议设备布置图:是总图布置,装置布置的依据,供基础设计使用(通常为平面布置图) 根据工艺流程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布置. .根据工艺流程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布置布置图) 根据工艺流程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布置. . PCD:通常是设计院内部设计过程文件, PCD:通常是设计院内部设计过程文件,最终体现在终版 PFD 中(通常由自控专业完成) . 完成) 2.1.3 表格物料平衡表工艺设备数据表工艺设备表取样点汇总表装置界区条件表工艺设计方法(化工基本理论的应用) 3. 工艺设计方法(化工基本理论的应用) 3.1 工艺路线的选择 原料来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产成本)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产成本) 环境保护其它,如操作条件, 其它,如操作条件,安全,消防,投资,工艺先进性,可行性,合理性. 消防,

办公室设计的基本要素分析

办公室设计的基本要素分析了解办公室装修设计的基本要素对办公室装修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办公室设 计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今天,昂渤装饰就和大家一起来探究一下,从办公室的特征与功能要求来看,办公室有如下几个基本要素: (一)秩序感 所谓的秩序,在设计中是指形的反复、形的节奏、形的完整和形的简洁。办公室设计也正是运用这一基本理论来创造一种安静、平和与整洁环境。秩序感是办公室装修设计的一个基本要素。 要达到办公室设计中秩序的目的,所涉及的面也很广,如家具样式与色彩的统一;平面布置的规整性;隔断高低尺寸与色彩材料的统一;天花的平整性与墙面不带花俏的装饰;合理的室内色调及人流的导向等。这些都与秩序密切相关,可以说秩序在办公室设计中起着最为关键性的作用。 从办公室的特征与功能要求来看,办公室有如下几个基本要素: (二)明快感 办公室设计装修中最基本的一项要求就是让办公室给人一种明快的感觉,办公环境明快是指办公环境的色调干净明亮,灯光布置合理,有充足的光线等,这也是办公室的功能要求所决定的。在装饰中明快的色调可给人一种愉快心情,给人一种洁净之感,同时明,快的色调也可在白天增加室内的采光度。 目前,有许多设计师将明度较高的绿色引入办公室,这类设计往往给人一种良好的视觉效果,从而创造一种春意,这也是一种明快感在室内的创意手段。(三)现代感 目前,在我国许多企业的办公室,为了便于思想交流,加强民主管理,往往采用共享空间--开敞式设计,这种形式的办公室装修设计已成为现代新型办公室的特征,它形成了现代办公室新空间的概念。 现代办公室设计还注重于办公环境的研究,将自然环境引入室内,绿化室内外的环境,给办公环境带来一派生机,这也是现代办公室的另一特征。 现代人机学的出现,使办公设备在适合人机学的要求下日益增多与完善,办公的科学化、自动化给人类工作带来了极大方便。我们在设计中充分地利用人机学的知识,按特定的功能与尺寸要求来进行设计,这些是设计的基本要素。

实验设计的三要素与四原则

实验设计的三要素与四原则 众所周知,科研工作者在进行医药方面的科学研究之前,需要制定完善的统计研究设计方案,那么什么样的设计方案才称得上是完善的呢? 完善的设计方案需具备六个条件 一般来说,应具备以下条件:人力、物力和时间满足设计要求;实验设计的“三要素”和“四原则”均符合专业和统计学要求;重要的实验因素和观测指标没有遗漏,并做了合理安排;重要的非实验因素(包括可能产生的各种偏性)都得到了很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已考虑在内,并有相应的对策和严格的质量控抗对操作方法、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等均有一套规范的规定和正确的方法。而其中准确把握统计研究设计的“三要素和四原则”,无疑是其设计方案科学严谨的象征。 实验设计的“三要素” 实验设计三要素应着重考虑: 一、受试对象的种类问题。这里面包含以下几种情形:l、一般医学科研——常用动物、离体标本或人体内取得的某些样本作为受试对象;2、新药的临床前试验——一般用动物作为受试对象;3.新药的临床试验阶段——一般用人作为受试对象。新药临床试验一般分为4期,在1期临床试验阶段,通常用健康志愿者作为受试对象;而在其他各期临床试验阶段,常用患特定疾病的患者作为受试对象。选择什么样的患者,应有严格的规定。 二、实验因素。实验研究的目的不同,对实验的要求也不同。若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影响观察结果的因素很多,就必须结合专业知识,对众多的因素做全面分析,必要时做一些预实验,区分哪些是重要的实验因素,哪些是重要的非重要的实验因素,以便选用合适的实验设计方法妥善安排这些因素。水平选取的过于密集,实验次数就会增多,许多相邻的水平对结果的影响十分接近,不仅不利于研究目的的实现,而且将会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反之,该因素的不同水平对结果的影响规律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来,易于得出错误的结论。在缺乏经验的前提下,应进行必要的预实验或借助他人的经验,选取较为合适的若干个水平。所谓质量因素,就是因素水平的取值是定性的,如药物的种类、处理方法的种类等。应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选取质最因素的水平,千万不能不顾客观条件而盲目选取。 三、实验效应。实验效应是反映实验因素作用强弱的标志,它必须通过具体的指标来体现。要结合专业知识,尽可能多地选用客观性强的指标,在仪器和试剂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多选用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客观指标。对一些半客观(如读取病理切片或X片上所获得的结果)或主观指标(如给某些定性实验结果人为打分或赋值),一定要事先规定读取数值的严格标准,必要时还应进行统一的技术培训。 实验设计的“四原则” 实验设计四原则的实施主要包括:

完整版化工工艺设计

化工与药学院化工工艺学课程设计Array 设计题目:牛磺酸加成反应器的设计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郭孝天 2011年12 月26日

第一章设计任务综述 1.1 设计题目: 牛磺酸加成反应器的设计 1.2、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1、设计任务: 环氧乙烷处理能力(进料量): 6000 吨/年 生产时间: 8000 小时/年 2、操作条件 控制反应温度70~75℃ 反应压力≤0.1MPa 反应器出口pH值≥11.0 反应停留时间0.5小时 填料系数为0.85 基准温度为25℃ 物料流量取单位时间(1h)的流量 3、物料的物性参数 物料分子量 m ol g 密度 3 3 10m Kg 熔点 C? 燃烧热 mol KJ 纯度(工业一级) % 环氧乙烷44.05 1.48 -112.2 1262.8 ≥98.0 亚硫酸氢钠104.06 0.87 150.0 ≈0 5. 99 ≥ 羟乙基磺酸钠148.11 ——191 ——≥98.0 1.3、设计内容: 1、物料衡算,确定反应器的体积类型,样式及其各种参数。 2、热量衡算,确定反应器是否需要传热以及传热的方式等。 3、反应器的辅助设计 4、画出反应器的设计图

第二章 综述 牛磺酸(taurine),因最初来自牛的胆汁,故又得名牛胆酸、牛胆素,化学名称:2~氨基乙磺酸,呈白色结晶或粉末状,无毒、无臭,微酸味,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或丙酮;熔点:328~329C (分解);分子式:372NS O H C ;结构式:3222SO CH CH N H ---,分子量:125.14,CAS:[107-35-_7]。 牛磺酸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含硫氨基酸,它以游离形式大量存在于人和动物的几乎所有脏器中,其中以脑、心脏及肌肉中含量最高,是人和动物的重要营养物质,具有特殊的药理作用和生理功能,可消炎、镇痛、解热、抗惊厥、降血压、降血糖、维持正常机能、调节神经传导、调节脂类消化与吸收,并能参与内分泌活动,增强脏收缩能力,提高人体免疫力等。牛磺酸可以体内合成,但婴幼儿时期因牛磺酸合成所需CSAD 活性较低,合成量不能满足需要,必须通过食物或药物来加以补充,为此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已规定在全部婴幼JD-%制品中添加牛磺酸,一些保健饮品中也要适量添加牛磺酸。鉴于牛磺酸在医药和保健中的重要作用,单靠从生物体内提取牛磺酸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所以上世纪50.年代国外便开始了人工合成牛磺酸的研究。70年代中期,国外相继推出多种化学合成牛磺酸的方法。合成法较之天然提取牛磺酸具有产量大,成本低等优点,为牛磺酸的广泛应用奠定了物质基础。目前,美、日等发达国家牛磺酸的销量很大,已超过上万吨/年,其中90% 以上用作食品添加剂,饮料行业中的消费量也呈上升趋势,逐渐成为大众化产品。而我国上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研制并小批量生产,虽然1990年牛磺酸获准用于食品添加剂,但国内销量一直不大,主要用于出口。随着牛磺酸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及国内外需求量的增加,近年来国内对牛磺酸合成工艺路线研究较为活跃,在借鉴国外技术的基础上,经不断探索、改进,小试收率指标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工业化生产水平却始终徘徊在52—62%之间,有的企业生产水平甚至更低,导致成本高,效益低,严重制约了牛磺酸的生产和发展。为此,相关企业和科研人员有必要对以往的合成工艺路线进行归纳,比较和分析,达到相互借鉴,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牛磺酸合成工艺的目的。 国内外尝试过的合成方法达l0种之多,根据所用原料的不同可归纳为五条合成工艺路线,具体如下:(1)乙醇胺法:用乙醇胺为原料,通过与酸反应或脱水环合,再与亚硫酸盐经磺化反应制得牛磺酸。(细分为:酯化法、卤化法、乙撑亚胺法)(2)二氯乙烷法:用二氯乙烷为原料,与无水亚硫酸钠磺化,制得2一氯乙磺酸钠,在加热加压条件下与氨反应得2—氨基乙磺酸钠,再经盐酸酸化得牛磺酸(3)环氧乙烷法:用环氧乙烷为原料,先与亚硫酸氢钠开环加成反应制得2一羟基乙磺酸钠,然后在加压加热条件下与氨反应,制得2一氨基乙磺酸钠,再用盐酸酸化得牛磺酸(4)乙烯基烷基酰胺法:用乙烯基烷基酰胺为原料,与亚硫酸氢钠进行磺化反应后,再经水解得牛磺酸。(5)二烷基噻唑法:将2,2一二甲基噻唑烷用过氧化氢氧化制得牛磺酸。 环氧乙烷法具体的生产过程如下:(1)亚硫酸氢钠的制备 32NaHSO NaOH SO =+ (2)羟乙基磺酸钠的制备 Na SO CH HOCH NaHSO O CH CH 322322=+ (3)牛磺酸钠的制备 O H Na SO CH CH NH NH Na SO CH HOCH 232223322+=+

办公室设计原则

实用、经济、美观是总的原则。 1.了解企业类型和企业文化,才能设计出能反映该企业风格与特征的办公空间,使设计具有个性与生命。 2.对企业内部机构设置及其相互联系的了解,确定确定各部门所需面积设置和规划好人流线路。 3.办公室网络布线的其整体性和实用性。 4.在规划灯光、空调和选择办公家具时,应充分考虑人体工程学,注重其适用性和舒适性。 从办公室的特征与功能要求来看,办公室有如下几个基本要素: (一)秩序感:在设计中的秩序,是指形的反复、形的节奏、形的完整和形的简洁。办公室设计也正是运用这一基本理论来创造一种安静、平和与整洁环境。秩序感是办公室设计的一个基本要素。 要达到办公室设计中秩序的目的,所涉及的面也很广,如家具样式与色彩的统一;平面布置的规整性;隔断高低尺寸与色彩材料的统一;天花的平整性与墙面不带花俏的装饰;合理的室内色调及人流的导向等。这些都与秩序密切相关,可以说秩序在办公室设计中起着最为关键性的作用。 (二)明快感:让办公室给人一种明快感也是设计的基本要求,办公环境明快是指办公环境的色调干净明亮,灯光布置合理,有充足的光线等,这也是办公室的功能要求所决定的。在装饰中明快的色调可给人一种愉快心情,给人一种洁净之感,同时明,快的色调也可在白天增加室内的采光度。 目前,有许多设计师将明度较高的绿色引入办公室,这类设计往往给人一种良好的视觉效果,从而创造一种春意,这也是一种明快感在室内的创意手段。 (三)现代感:目前,在我国许多企业的办公室,为了便于思想交流,加强民主管理,往往采用共享空间-开敞式设计,这种设计已成为现代新型办公室的特征,它形成了现代办公室新空间的概念。 现代办公室设计还注重于办公环境的研究,将自然环境引入室内,绿化室内外的环境,给办公环境带来一派生机,这也是现代办公室的另一特征。 现代人工学的出现,使办公设备在适合人机学的要求下日益增多与完善,办公的科学化、

化工工艺设计必备知识

化工工艺设计必备知识

《化工工艺设计》讲座 1. 概述 1.1 要建设一个化工厂,必须具有一批化工工艺专业技术人员,这批化工工艺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掌握化工基本理论 如化工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化 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工程)。 ?掌握化工工艺设计方法和技能 工艺设计的任务、设计范围、工艺设计人员 职责。 化工基本理论的应用(化工设计方法)。 工艺设计基本程序(工艺设计技能)。 工艺设计的成品文件(内容及深度)。 工艺设计的质量保证程序。 ?熟悉环保、安全、消防等方面的法规,如:HG20667-1986 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 护设计规定 SH3024-95 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 护设计规范 HG20571-95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

计规定 SH3047-93 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 全卫生设计规范 GBJ16-87(2001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160-92(1999版)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 防火规范 GB50058-92 爆炸和危险性环境电 力装置设计规范 ?一定的工作经验 1.2 化工建设项目阶段 1.2.1 建设项目阶段的划分以工程公司为主体,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项目前期 项目建议书→批准后即为立项 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即可展开工程 设计 ?工程设计 按国内审批要求分为:初步设计→批准 后建设单位即可开工。 施工图设计 按国际常规做法分为:工艺设计 基础设计

详细设计 ?施工、安装、试车、性能考核及国家验收(验收后工厂投入正常运行) 1.2.2 建设项目阶段的划分以建设单位为主体,通常分为四个阶段 ?项目前期 ?工程设计 ?工程建设 ?工厂投入生产 2. 工艺设计的内容和深度 2.1 工艺设计的文件包括三大内容: ?文字说明(工艺说明) ?图纸 ?表格 2.1.1 文字说明(工艺说明) ?工艺设计的范围。 ?设计基础: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原料,催化剂,化学品,公用工程燃料规格、产品及 副产品规格。 ?工艺流程说明:生产方法、化学原理、工艺流程叙述。

化工工艺设计基本要素

化工工艺设计基本要素(适合初学者) 1. 概述 1.1 要建设一个化工厂,必须具有一批化工工艺专业技术人员,这批化工工艺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①掌握化工基本理论:如化工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工程)。 ②掌握化工工艺设计方法和技能 工艺设计的任务、设计范围、工艺设计人员职责。 化工基本理论的应用(化工设计方法)。 工艺设计基本程序(工艺设计技能)。 工艺设计的成品文件(内容及深度)。 工艺设计的质量保证程序。 ③熟悉环保、安全、消防等方面的法规,如: HG20667-1986 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SH3024-95 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HG20571-95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SH3047-93 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 GBJ16-87(2001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160-92(1999版)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058-92 爆炸和危险性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④一定的工作经验 1.2 化工建设项目阶段 1.2.1 建设项目阶段的划分以工程公司为主体,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项目前期:项目建议书→ 批准后即为立项 可行性研究报告→ 批准后即可展开工程设计 工程设计:按国内审批要求分为:初步设计→ 批准后建设单位即可开工。 施工图设计 按国际常规做法分为:基础设计、详细设计 施工、安装、试车、性能考核及国家验收(验收后工厂投入正常运行) 1.2.2 建设项目阶段的划分以建设单位为主体,通常分为四个阶段 项目前期、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工厂投入生产 2. 工艺设计的内容和深度 2.1 工艺设计的文件包括三大内容: 文字说明(工艺说明)、图纸、表格 2.1.1 文字说明(工艺说明) 1)工艺设计的范围。 设计基础: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原料,催化剂,化学品,公用工程燃料规格、产品及 副产品规格。 2)工艺流程说明:生产方法、化学原理、工艺流程叙述。原料、催化剂、化学品及燃料消耗定额及消耗量。 3)公用工程(包括水、电、汽、脱盐水、冷冻、工艺空气、仪表空气、氮气)消耗定额及消耗量。 4)三废排放:包括排放点、排放量、排放组成及建议处理方法 5)装置定员

科研设计的基本要素与原则

科研设计的基本要素与原则 作者:本站来源:本站整理发布时间:2006-5-20 3:15:16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关键词] 健康网讯: 科研课题确定以后,能否取得满意的科研成果及达到预期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研设计。科研设计就是制定课题研究的技术方案和计划实施方案,它是整个研究工作的蓝图,集中体现了课题课题研究人员的设想,构思。要想使科研设计达到直观,明晰,可供操作,便于实施,必须明确科研设计的基本 要素和基本原则。 一科研设计的基本要素 任何一项研究总要包括受试对象,处理因素,观察指标或效应指标三个基本要素。下面对受试对象, 处理因素,效应指标的要领及要求作一简要介绍。 1 受试对象 受试对象是指接受实验的动物或人,亦称实验对象,研究对象或观察对象。受试对象的选择非常重要,它对实验结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受试对象的选择合适与否,对实验成败是很关键的。如果进行动物实验,对实验动物的基本要求是对拟施加的处理因素反应敏感,反应稳定,尽可能近似与人,并且经济可行,容易获得。特殊要求是健康合格,种属一致,品系相同,年龄,窝别,体重差别不大,性别要求雌雄各半。 2 处理因素 就是为了不同的研究目的,加给研究对象以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各种条件被称为处理因素。在科学研究中,任何实验效应都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我们要抓住主要的,带有关键性的几个因素。 3 实验效应指标 处理因素作用于受试对象所显示出的结果被称为效应。为了具体的,准确的反映出实验效应,就必然

需要使用效应指标,指标不仅可以用来揭示实验观察对象的某些特征,也可以用来判断某些特定现象或事实的依据与标准。在医学研究中,不论那种类型的研究,要探索的因素必须通过具体的指标反映出来。 二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 1 对照的原则 就是确定实验中相互比较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各组给予不同的处理,然后观察其效应。 对照的意义在于通过它消除和减少实验误差。在医学研究中,除了正常解剖生理数据的调查以外,都要有对照。对照基本要求是除了实验因素作有计划的变化外,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其他条件应尽量保持一致。 2 重复的原则 重复是保证科研成果可靠性的重要措施之一。重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实验过程是多次重复进行的,要做到这一点与实验的样本大小有关,样本大重复的机会多,样本小重复的机会少。二是设计中提出的方 法,别人也能重复进行。 3 随机化的原则 就是被研究的对象样本是从总体中任意抽取的,抽取时每个观察单位都有相等机会被抽取。常用的随机化法有抽签法,抓阄法,扔硬币法,随机数字表等。具体使用那种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4 均衡的原则 就是要求实验对象,除了要观察某种实验因素外,其他一切条件应该尽可能均衡一致。医学科研设计是整个研究工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一项科研工作的成败,科研设计的质量,是一个重要因素,它与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密切相关,它不仅是研究工作开始的先导,也是整个研究过程的依据和结果处理一个先决条件,因此,任何一个科研项目,一切科研活动都应严格遵循科研工作的基本程序有条不紊的进行,都应明确设计的基本要求,按照设计的基本原则作好科研设计,才能保证设计的科学性,才能获得理 想的科研成果。(陈方远)(山东省立医院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