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生子》中黑人妇女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

《土生子》中黑人妇女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

《土生子》中黑人妇女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
《土生子》中黑人妇女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

《土生子》中黑人妇女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5-0-03

《土生子》一直被认为是黑人文学的一个里程碑。作品中赖特塑造了一位

新型的黑人形象别格。作品的伟大之处不言而喻,但也存在严重的不足。赖特

从男权社会价值观出发,在小说中将三位黑人女性――托马斯夫人,维拉和蓓

西彻底否定,甚至没有给她们自省的机会,使她们自始至终都处于麻木无知的

状态。对她们的刻画似乎在暗示:这三个女人是白人的帮凶,应该为别格的悲

剧承担一定责任。作者将三位妇女简单的模式化,并没有看到她们的复杂性;

尽管客观的描述了黑人妇女的悲惨生活,但从未进入她们的内心,从未从她们

的立场看问题。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的角度重新对作品中的三位黑人女性人物

进行解读,引起读者对这三位黑人女性的关注,从而对整个黑人群体进行再思考。

一、男主人公悲剧的帮凶

伊莱恩?肖瓦尔特在《代表奥菲利亚:女性,疯狂,及女性批评的责任》曾

说到:女性在父权语言中是“空白”(absence)的,“否定”(negative)的。在父权制文化中,女性被剥夺了思想和语言,被任意演绎和书写。(柏,2007:35)。在这本小说中,在赖特这部充满父权观念的小说中,三个黑人妇女是被

作者否定的形象,愚昧无知,都是生活的逃避者,是“瞎子”(blind),是别格悲剧的间接制造者,是帮凶。

托马斯夫人被刻画成一个循规蹈矩,终日辛劳,完全没有自我的黑人母亲

形象。尽管努力工作,但家里依然贫困,靠救济来勉强度日。面对这样的生活,她从未想过深层次的原因,愚昧地认为只要儿子接受救济的工作,全家就可以

脱离苦海。她似乎并不了解儿子的真实想法,在这个没有父亲的家里,她俨然

掌控着一切。当别格不愿听从她时,她会责骂:“别格,说老实话,你是我这

一辈子见到的最没出息的男人”(12页),“你要是不爱听,可以滚出去。没

有你,我们照样可以过日子”(13页)。这些话伤害了别格作为男人的自尊,

使别格难以在家庭中获得关爱和温暖。同时,这位母亲将白人的价值观内化,

以挣钱的多少来衡量自己儿子的价值。当儿子不愿做奴隶挣钱时,她用自己的

唠叨给儿子带来心灵上的痛苦,使儿子被迫离开家来获取片刻的安宁。作者似

乎在暗示,家人对他的冷漠使别格从内心脱离家人,同时在白人世界也不接受

他的情况下,别格被边缘化了。另外,托马斯夫人笃信宗教,借宗教来麻醉自己。她还希望自己的孩子相信基督教,遵守白人的社会秩序。在别格坐牢后,

他送来牧师让别格忏悔自己,并希望来世一家人能在天国相见,过上无忧无虑

的生活,并不知道这对儿子没有丝毫的帮助。托马斯夫人去监狱看望别格时给

白人妇女下跪,在那时作者似乎和别格一样,被她激怒了,好几次描写都不再

使用她的名字,而只用了“黑女人”三个字。在作者眼里,这个黑人妇女是多

么无知,竟然给白人下跪!别格用极端方式给黑人换来的尊严,似乎在母亲的

一跪之后变得无影无踪。再来看看别格的妹妹维拉。虽然这个人物被作者过度

简化,我们仍可以从作者的描述中看出她无知,胆小,目光短浅又奴性十足。

她关心的只是自己的缝纫课,似乎学好了缝纫就可以让全家过上幸福的生活,

根本看不到受压迫的真相。她很胆小,成天生活在恐惧之中,她的恐惧就像是

母亲的宗教,塑造着她的价值观,让她循规蹈矩的生活,不敢有任何反抗。更重要的是,她是托马斯夫人规劝别格的“帮凶”。每次母亲批评哥哥,她都在旁边帮着母亲。小说中她和别格为数不多的交流都在劝别格好好工作,“改邪归正”,并且最后以争吵而告终。在作者的描述里,别格母亲和妹妹愚昧的做法似乎很可笑,她们似乎成了“白人统治的同谋,黑人男性权威的威胁者”(贝尔,2000:53)。母亲和妹妹的存在不仅给不了他任何温暖,还使这个家变得让别格难以忍受,让他每次都不得不愤怒的从家里逃走。

至于别格的女朋友蓓西,就更加糟糕了。在作者的描述中,她完全是一个堕落的女人,除了工作就是酗酒。她也是个“瞎子”,用醉酒来逃避生活的现实,用肉体来换取酒喝。她并不是真的爱别格,平时虽然唆使别格为她偷窃,花别格给的钱,但是当别格惹了麻烦却不愿意和他一起承担。她愚昧无知,在别格试图“拯救”以她为代表的“瞎眼”的黑人群体时,她并不理解别格作为一个黑人男性内心的渴望和抱负。当别格杀了一个白人从而获得了新生和自由时,她作为女朋友,作为一个黑人同胞不但不能为别格提供任何帮助,还一直埋怨别格,成为他的负担,最后“迫使”别格杀了自己。通过对三位女性的描写,作者似乎在展示别格与他周围的人相比是多么的高明。同时,读者似乎应该像作者那样对别格充满同情:他生活的是那么艰辛,他从自己最亲近的人那里都得不到温暖,被夹在了白人和黑人社会的中间,是一个被“边缘化”了的孤独的形象,似乎是她们推着别格一步步走向悲剧的命运。

整部小说的描写中,作者一直是站在男性的立场,以男性的口吻或者意识进行叙述,对这三位黑人妇女的否定也是如此,体现了作者潜意识中性别主义(sexism)倾向。这三个黑人妇女似乎成了整个黑人群体劣根性的化身,严重威胁到了作者塑造的被认为是反传统的黑人形象---别格的自由及男性气质,使他不得不逃离她们,甚至是杀了她们来换取自由。理查德?赖特一遍遍的为男主人公辩护,但是仍会引起读者,特别是女性主义读者的不满,因为在小说中,他从未走进三位黑人女性的内心,对她们的体验视而不见。

二、双重压迫下的牺牲品

小说中三个黑人妇女都被作者塑造成了否定的形象,白人的帮凶,那是因为作者一直都是在以男主人公别格的眼光来看待周围一切的。那么,如果我们抛开性别主义的偏见,这三个黑人妇女的真实处境又是如何的呢?这个被作者给予了极大同情和理解的男主人公是怎么对待这三个他最亲近的人的呢?作者对于这种对待又是什么态度呢?

黑人妇女首先要受到白人的剥削和压迫。尽管她们并不喜欢白人的世界,却不得不按照白人的规则来生活,甘于忍受生活带来的一切。托马斯夫人整日为白人拼命干活,却还要为生计发愁,因交不起白人昂贵的房租不得不和孩子挤在一间狭小的房子里。为了儿子别格,甚至还要向白人下跪,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而维拉整日上缝纫课,希望有朝一日能通过给白人劳动帮母亲减轻负担。蓓西像“狗”一样一天到晚就是为白人干活。黑人妇女是被法律所忽视的弱势群体。在活着的时候,她们只是白人廉价的劳动力,干活的工具,因而她们的生命是无法和一个白人女孩相提并论的。在蓓西死后,白人制定的法律对于蓓西被谋杀的事情视而不见,只是将她视作一个“证据”。如同别格用来杀人的斧头刀子等一样,蓓西的尸体只是被法官任意挪用的物证,从未有过作为人应有的尊严。别格也就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才那么轻而易举地就杀了蓓西,并且杀了蓓西后丝毫没有杀过白人女孩玛丽那样的恐惧。较为讽刺的是,

这部小说中黑人妇女所受的压迫更多的不是来自白人,而是来自于黑人内部,

来自于和她们最亲近的黑人男主人公别格。别格一直生活在角色迷失之中,他“不去适应自己文化身份的双重性,而是有意识地抛弃黑人世界,可白人世界

又一贯排斥他”(贝尔,2000:196)。虽然别格痛恨白人,却潜移默化地吸收了白人的价值观。他希望能像白人那样生活,每天读报看电影,甚至对白人女

性有点崇拜。在看白人电影和与Mary接触的过程中,别格更加意识到黑人妇女是如此的卑微,没有人会在意她们,也因此更加瞧不起黑人妇女。对于道尔顿

夫人,“他对她的感觉很像对于自己的母亲一样”(62页),甚至觉得道尔顿

夫人要比自己的母亲还要好。可以说,“身为美国‘土生子’,他不仅无形中

接受了美国社会的梦想与价值观,同时也接受了这个社会对黑人女性极端歧视

的态度,认为她们是最卑贱的一群人”(刘,2001)。

别格骨子里对身边这三个黑人女性是没有爱可言的。在他看来,母亲是个“瞎子”,十分愚昧无知。但是,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这位被生活压得透不

过起来的母亲并没有那么愚昧。别格虽然什么都不愿意告诉她,但托马斯夫人

清楚自己的儿子整日在和狐朋狗友们做不正当勾当。她也知道儿子想要机会实

现自己,因此她在求道尔顿夫人时说道“他从来不曾有过机会!他只是个可怜

的孩子”(280页)。面对母亲的爱和苦难,别格想到的不是同情,而是觉得

她们所受的苦难在提醒自己作为男人的失败。别格从没想过替她们做点什么,

相反,他选择了逃避,在他与她们之间竖起一堵墙,将她们排除在自己的世界

之外。而且,这些女人是苦难和限制他自由的化身,“他真想一挥手,把她们

抹掉。她们总是离他那么近,近的使他永远无法照他自己的心愿办一件事”

(95页)。他想要摆脱她们来获取自由却又不能,因为他还需要母亲和妹妹劳

动所得来生存。全家在母亲的支撑下勉强度日,他却还要想着自己享受,向母

亲要钱看电影。就像托马斯夫人所说,别格“只知道自己开心”(12页)。他

从来没有关心过这三个黑人女性的苦难,像白人一样瞧不起她们,在剥削她们

劳动的同时,又将自己的苦难归结于她们。

受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性别主义思想的影响,别格除了在骨子里瞧不起黑人

女性外,在行动上也从未给过她们作为人的尊严,而是处处利用她们。左拉?赫斯顿曾这样描述黑人女性所受到的压迫:“那白人把包袱扔下,叫黑人男性捡了,因为他不得不这样做。但是他并不背着它走,他递给他家里的女人。就我

的理解来看,那黑人就是世界的驴子”(Hurston, 1990: 14)。别格不仅将生活的重担直接转交给身边的黑人妇女,更将白人面前所受的压迫、屈辱等转

嫁到她们身上。别格可以利用她们来找回在白人面前不可能有的尊严和男子汉

气概。似乎只有通过贬低和利用她们,别格才能体会到自己是个“男人”。小

说开篇打老鼠的过程中,别格发现妹妹维拉特别怕老鼠,在老鼠被打死后非但

不安慰,还拎着死鼠吓唬妹妹。看着维拉被吓得快要昏过去,他竟然哈哈大笑,十分享受妹妹的恐惧。通过这一常人看来变态的行为,别格在妹妹面前炫耀自

己作为一个男人的勇气和力量。托马斯夫人是个单亲妈妈,在白人的社会里独

自抚养三个孩子的艰辛可想而知。但别格对于母亲没有丝毫的体贴,就连起码

的尊敬都做不到。每次母亲要和他谈工作的事,还没开口他就开始发脾气,对

母亲的体贴关心也当成恶意。当他入狱后,托马斯夫人为了别格的活路向白人

妇女下跪,在作者或者别格眼里这样一个女人是多么愚昧,但是别格从没考虑

母亲将要失去儿子的无助与悲伤。为了保持他作为男人的尊严,他对母亲没有

丝毫同情,只有羞耻和鄙视。

别格对黑人妇女的态度最直接体现在对女友蓓西的利用上。别格并不是真

的爱蓓西,他追求蓓西只是为了她的肉体,将她作为释放自己的工具。他平时

从未将蓓西放在心上(甚至自己刚得到白人的工作开始挣钱时,就开始自大起来,觉得蓓西配不上他了,打算换掉她),只是需要利用她的时候才想起她。

当他在去抢店铺之前十分害怕时,“他渴望得到一种强有力的刺激,足以吸引

他的注意力,耗尽他的精力”(31页)。那个时候他想到了看电影,读杂志等等,当然还有蓓西。在他眼里,蓓西和其他娱乐方式一样,只是供他消遣的工具。杀死玛丽的那一天发生了很多让他兴奋的事情,因此他觉得自己没必要想

起蓓西,但是杀了玛丽之后,他“得忘掉一切,散散心,因此他想要见他”(123页)。蓓西不仅是他消遣娱乐的工具,而且他还可以通过操纵蓓西使自

己看起来像个男子汉,变得更强大。恋人之间本该是平等的关系,但别格一直

想要彻底支配他们的关系。蓓西问他钱从哪里来,他编造一个又一个谎言欺骗她。当蓓西对他的故事很感兴趣时,他十分开心,很为自己自豪;当蓓西并不

像他想象的那么傻,猜到了些他不想要她知道的东西时,他十分愤怒,甚至想

要杀了她。在他眼里有两个蓓西:一个是肉体的,他可以轻而易举的控制;另

一个在蓓西脸上,它“提出问题,讨价还价”(133页)。他想杀了那个会思

考的蓓西,只留下肉体的蓓西,像木偶一样完全听从于他。在他眼中,杀死蓓

西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一开始没有杀她,因为蓓西对自己还有用,他可以

利用她的来成就自己。他故意告诉蓓西整个真相,给蓓西花他从玛丽那里拿来

的钱,一步步将蓓西牵扯进来,最后在逃亡的时候又嫌她是个负担,将她无情

的杀害。作者一直在为别格找借口,将别格的残忍和变态行为归罪于美国的社

会制度,这一点可以理解,相信读者也可以原谅别格第一次无意识的杀人。但

是对于自己的女友蓓西,别格是有意识有策划地将她杀掉的,比意外地杀死玛

丽要残忍的多。同样都是黑人,同样受白人压迫和剥削,别格不是保护自己的

女人,而是做了白人的帮凶,甚至比白人对她还要残忍。白人榨干了蓓西的躯体,而情人别格完全将她作为自己泄欲的工具。当成为负担时,就像他杀死故

事开头的那只老鼠一样将蓓西无情杀害,并像扔掉那只老鼠一样将她扔出窗外。杀死了自己女友之后他也没有丝毫的后悔,甚至很少能够想起她。蓓西的遭遇

正印证了沃尔的话:“在一个建立在种族、阶级和性别基础上的等级制度所决

定的社会中,再没有比一个贫穷的黑人姑娘更没有权利,因此也就更脆弱的人了”(Wall,1989:3)。三、结语

赖特性别主义立场不仅体现在他对三位黑人女性的直接刻画中,更重要的

是体现在他刻画的主人公别格对待女性的态度上。在男权制社会中男性作家的

作品中,“残暴的男性色情狂总是怀着矛盾而奇特的感情对女性施暴,以满足

他们狂燥的情感”(项, 2010: 7)。美国种族主义制度把别格变成了野兽,压抑了他的人性,在追寻个人自由的过程中,他并没有将内心的怨恨发泄到那

些压迫者身上,而是发泄到逆来顺受的女人身上。种族主义压迫和性别主义剥

削一起,使黑人女性成为社会制度的牺牲品。

贬低黑人女性是白人的一贯做法,黑人男性将这一价值观内化,把黑人女

性看做是愚昧的化身。黑人男性通过白人的价值观来看待自己阵营中的女性,

使白人种族主义在黑人内部得以延续,造成黑人民族内部的瓦解。结果就是黑

人男性企图逃离黑人女性,完全接受白人的价值观,但是白人社会又不会接纳他,造成黑人男性文化身份的困惑,彻底成为两个社会的“边缘人”。同时,

黑人男性歧视自己集团内部女性的做法也极大损害了黑人的凝聚力,使得黑人

女性不可能也没有机会参与到种族主义的斗争中去,削弱了斗争的力量。

小说中的白人在作者眼中都是“瞎子”,但其实别格,包括作者本人也是盲目的。赖特看不到黑人女性在革命中的积极作用,他塑造的主人公别格更是不将自己最亲近的女人当做“人”来看待,处处利用压迫她们,甚至比白人对待她们还要残忍。这也是为什么别格的反抗得不到大家的同情,而且注定了要失败原因。

参考文献:

[1] 柏棣.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伯纳德?W?贝尔. 非洲裔美国黑人小说及其传统[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

[3] 刘戈. 被牺牲掉的黑人女性―试论理查德?赖特《土生子》中的黑人妇女形象(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4).

[4] 唐红梅.种族,性别与身份认同[M].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6.

[5] 项婷婷. 《性的政治》研究[D]. 兰州:西北师范大学, 2010.

[6] Hurston, Zora Neale. 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M].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90.

[7] Wall, Cheryl A. ed. Changing Our Own Words: Essays on Criticism, Theory, and Writing by Black Women[M]. New Brunswick and London: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89.

[8] Wright, Richard. Native Son[M].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90.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欧美,至今仍在继续发展。它是西方女性主义运动高涨并深入到文化、文学领域的成果,因而有着较鲜明的政治倾向。它是以妇女为中心的批评,其研究对象包括妇女形象、女性创造和女性阅读等。它要求以女性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对男性文学歪曲妇女形象进行批判。它努力发觉不同于男性的女性文学传统,重评文学史;探讨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研究女性特有的写作、表达方式,关注女性作家的创作状况。它声讨男性中心主义传统文化对女性创作的压抑,提倡一种女性主义写作方式。女性主义批评在发展过程中广泛改造和吸收了在当代西方影响很大的新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等批评的思路与方法,体现了它的开放性,增强了它对父权中心文化的颠覆性。 一、女性主义批评的现实背景和思想来源 首先,女性主义批评是西方妇女运动高涨的产物。 在19世纪60年代前后,在西方出现了风起云涌的妇女解放运动,在就业、教育、福利和政治、文化各领域向现有的制度提出了质问,并努力将这种质问上升到对妇女的本质和文化构成的探讨。它包括妇女应是什么的问题,女性气质和女性特征怎样界定以及怎样重新界定的问题,它包括反对妇女作为供男性消费的性欲对象的战役,反对色情描写、强奸等暴力形式。 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女性主义批评应运而生。它首先发现了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根深蒂固的男权中心主义的存在(如在作为主流文学的男性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性别歧视存在;及时女性作家的作品,多数也收到男性中心话语的控制),从而对之加以批判。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正是这样依托着争取女权的政治斗争的强大动力而发展起来的,它同时又反过来为女性政治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作出了自己的重要贡献。 其次,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有着文学理论和批评方面的思想来源。 一是60年代起西方文学理论、批评发生了重大变化和转折,给女性主义批评提供了理论思路和方法上多方面的启示。当女性主义批评崛起的时候,正是形式主义和新批评走向没落、结构主义向解构主义转变、新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扩大的时期。女性主义批评冲破了新批评的形式主义方法,注意吸收被新批评所摈弃的作家生平资料,并重视进行社会学和文化学的分析;对新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也对她们洞察妇女自身的地位及女性文学与阶级、种族冲突的密切关系提供了帮助;解构主义则为她们消解文学创作和作品中的男女二元对立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 二是女性主义批评继承了一些先驱者的理论创造。其一是弗吉尼娅·沃尔夫,她是著名的意识流作家。(1)她肯定了女性文学有不同于男性文学的独特题材、语言、风格等,并努力寻找妇女自己的文学传统。(2)她明确提出了“双性同体”的思想,认为在我们之中每个人都有两个力量支配一切,一个男性的力量,一个女性的力量。(3)她对妇女创作的考察常常注意从她们经济地位、社会阅历、文化教育入手,认为在父权制社会中,不仅广泛的生活经验之门对妇女关闭,而且法律和习俗也严格限制了她们的感情生活。其二是西蒙·德·波伏娃,他在《第二性》中指出:“一个女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没有任何生理上、心理上或经济上的定命,能决断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而是人类文化整体,产生出这居间于男性与无性中的所谓女性。这种”女性是形成的“观点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对后来全世界的女性运动发生了重要影响。

美国黑人批评文学概述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综述 摘要: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在20世纪70年代崛起并迅速发展,成为当代西方文学与批评领域的新思潮。它引入了性别、种族、阶级等共时性话语,并借鉴其它当代文学批评理论,建构了自己独特的文学特色,丰富了女性主义的内涵,不仅推动了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美国黑人文学批评的发展, 也是美国文学批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性别;种族;阶级 (一) 女性主义运动在历史上经历了很长一段发展、成熟的过程。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薄迦丘、乔叟等人文主义者已开始呼吁家庭婚姻中的“男女平等”。1729年,英国的克雷弗特(Mary Wollstone Craft)发表了题为《女性权利》的论著。19世纪出现妇女解放运动的萌芽。20世纪初开始了更积极争取男女平等和选举权的运动,被称为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一次浪潮”。在这期间也出现了女性主义批评的声音。以弗吉尼亚·沃尔夫的《一间自己的屋子》(1929)为先声,西蒙.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1949年出版了《第二性》,大大深化了女性主义思想,这对以后的西方女性主义思潮产生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20世纪60、70年代,西方的女性主义运动进入“第二次浪潮”,主要以反对男性在家庭的统治为核心,强调男女平等,鼓励妇女走出家庭,参加工作,实现经济独立。这个时期的女性运动主要是争取白人妇女的权利,白人女性主义者成为所有女性的代言人,她们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观点普适化,而忽略了黑人女性和其它第三世界女性的差异性。莫汉蒂在《在西方注视下:女性主义学术研究与殖民话语》一书中指出,西方女性主义者在提到“妇女”这个范畴时,不约而同的把它看作一个先验的、统一的、有一致利益和欲望的整体,而有意忽略它内部包含阶级、种族、文化等差异。美国的白人妇女很难将黑人妇女视为平等的姐妹,甚至很难视她们为女人,这就导致了白人女权主义者不可能真正站在黑人妇女的立场上为她们谋求福利。 20世纪60、70年代正值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高潮,它强调黑人的团结,旨在唤起黑人大众的民族意识和自豪感,最终解放黑人种族,但事实上它所关注的对象主要是黑人男性,忽略了存在于种族内部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压迫,忽视了黑人妇女的存在和要求。在这两次运动中,“黑人”成了黑人男性的代名词,而“妇女”一词则成为白人妇女的专利,“所有的女性都是白人,所有的黑人都是男性” 黑人女性地位一直处于双重边缘状态。 早在19世纪30、40年代,美国黑人女性就开始了争取女性权利的斗争。主要代表有;

《所罗门之歌》中黑人女性形象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所罗门之歌》中黑人女性形象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所罗门之歌》是美国黑人女性作家托妮·莫里森的第三部长篇小说,一经发表便受到了极大关注和广泛好评。在这部小说中,莫里森不仅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美国黑人艰难的生存境遇,试图唤起美国黑人对黑人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关注;她还通过深入了解美国黑人女性的苦难生活来探讨黑人女性的命运与自然的命运之间的关联,倡导人类在关爱女性的同时也要关注自身在整个生态中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 而生态女性主义作为一个新兴的理论,认为女性与自然本质上是密切联系的,想要实现人类与自然、男性与女性和谐共存,人类必须同时摒弃歧视自然和歧视女性的错误观念,而这与《所罗门之歌》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不谋而合。因而,结合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从《所罗门之歌》中的黑人女性形象的独特视角出发来揭示美国黑人女性在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和父权制文化压迫下的生存状态,对有效解决种族、性别、自然问题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建立一个种族、性别平等和人与自然健康的生态体系。 本论文共六个部分:引论部分包括选题缘起、莫里森和《所罗门之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意义、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第一章对生态女性主义理论、莫里森的自然女性观进行整理和界定,旨在为接下来的文本分析提供理论支撑。 第二章对作品《所罗门之歌》进行文本分析,解读作品中黑人女性的悲剧命运。首先从社会历史层面探讨美国黑人女性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原因,其次从女性主体身份丢失角度来分析作品中黑人女性命运悲剧的原因,最后从生态层面分析黑人女性如何正确处理女性与自然的关系并由创伤到自我治愈。 第三章研究《所罗门之歌》中的生态女性主义体现,通过人类对自然的破坏、

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分析《可以吃的女人》

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分析《可以吃的女人》 作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之一,女权主义文学批评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欧美,至今仍在继续发展。它是西方女权主义运动高涨并深入到文化、文学领域的成果,因而有着比较鲜明的政治倾向。它是以妇女为中心是一种用女性意识关照文学作品具有女性价值标准和审美追求的文学批评。用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女性人物形象正是在这么一种文学思潮的影响下产生的。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涌现了一大批著名的女权主义文学作家,她们以女性的姿态在自己的作品中探索女性的生存、地位、价值等问题。在探索女性人生的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她们为我们创造了许多成功的女性形象,这一系列的女性形象渗透着女权思想,并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时期的创作中有着明显的改变。 〈可以吃的女人》(TheEdibleWoman)是阿特伍德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笔调轻松,语言幽默,在很多方面不乏喜剧色彩,但是它的主题却是十分严肃的。该书探讨了妇女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问题。1969年,小说出版后立即引起了文学评论界的注意。当时妇女解放运动恰好席卷西方世界,不少评论家异口同声地指出它是一部女权主义抗议文学作品。尽管作者在1979年为本书写的序言中指出,她在创作此书时女权主义运动尚未兴起,但这部小说所表现的内容确实反映了西方社会的现实。 但《可以吃的女人》无疑给出了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女性视角。主角玛丽安不是一个边缘或叛逆的女子,事实上她仅有一次最根本意义上离经叛道的行为,便是文末选择离开彼得。我依然坚持认为,这个举动无关对错,也并非什么权利。它仅仅是一种觉醒,然后则是觉醒之后的再度走向正轨。 而文中玛丽安的室友恩斯丽则是令我更感兴趣的角色。文字的魔力便在于此,一个在日常生活中行为怪诞,想做就做的女子,在小说中却全然是一副奇妙,独特而富有个性的形象。如果硬要套到女性主义上,恩斯丽算得上是女权主义的实践者。她将婚姻,爱情和生育分开对待,在不同角色间转换地游刃有余,根据自己的意志独立行动,来去自由,甚至是个真正做到了把男人仅仅当作精子库的女人。然而她在令人惊叹之余,又对这个女子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恐惧和疏远感,因她过于果断,过于坚决,过于不可把握。她投射出一个完全不与男性发生情感交集的强势女子所面对的社会现实,亦体现了所谓女权的真实悲哀所在。 一个女子追求自己的自由和幸福,从任何一个角度而言都是无错的。然高三时阅历史题无数,对伏尔泰一句反复出现的名言始终印象深刻:“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脖子上戴着项圈,贵族的儿子腿上生来长着踢马刺吗?一切生理平等的人都应该是平等的。”纵然是伏尔泰,也给这种平等冠了一个前提——生理平等。农民和贵族的平等固然艰难,仍将实现。而男女的不平等,其根源是生理不平等,并且将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普遍情况下持续这种不平等。 第二次女性主义呼吁不要忽略女性的生理现实而去追求与男性的所谓事实平等,这无疑是一个比较进步的论调。然而亦舒说,女人若以四海为家,必有不幸。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述评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述评 李秀清 (青岛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山东青岛266071) “女性主义”一词源于英语feminism,泛指欧美国家中主张男女平等的各种思潮。在当代美国,女性主义有不少学派,比如自由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后现代派女性主义等,这些女性主义研究的视角不同,但多局限于表达美国白人中产阶级妇女反对性别歧视的主张和策略,没有把黑人女性所遭受的种族与性别的双重压迫纳入研究范畴,导致了黑人女性主义者的不满和批评。 一、美国黑人女性主义与主流女性主义的分野 美国的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及女性主义思潮改变了人们对于性别的传统认识。根据女性主义理论,性别(gender)是社会建构的,而不是生理的性(sex)。社会性别思想的鼻祖当推美国人类学家、心理学家,文化心理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她研究并发现虽然不同的社会群体为不同性别分配不同的任务、责任与权利,但是在不同文化中同一性别承担的任务有很大差异,绝非男主外、女主内之简单区别,但相同点是在不同的文化中,男性所从事的事务被赋予更高的社会地位及认可。肇始于19世纪,西方妇女权利先驱者们以追求妇女的社会权利为目标推行妇女运动,及至20世纪初期,这场运动以西方社会关于妇女财产权、选举权等法案的通过而取得了标志性胜利。然而,这些方案的通过并没有能够保障妇女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独立,因而没有彻底解决妇女问题。美国女性主义批评坚持以社会性别为中心角度,将历史上被压抑的妇女的声音、被埋藏的妇女的历史、被忽视的妇女所关心的问题,由边缘推向中心。然而,在此过程中,女性主义者并没有把种族问题对妇女的影响提上批评日程,如伊莱恩·肖瓦尔特(Elaine Showalter)只关注到了女性主义的世界性和普遍性,忽略了种族主义等因素对妇女的影响。“这些女性主义的重要代表站在女性主义权威的角度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批评理论。”[1]少数族裔女性主义者认识到性别并不是对人类行为和认知产生影响的唯一因素,不同种族的妇女之间的种族、经济地位的不同导致了妇女问题的多样性。黑人女性因为面临种族、性别、阶级等多方面的问题而与白人中产阶级妇女面临的问题有很大的差异。这些是主流的女性主义理论与实践所没有能够处理的。20世纪70年代之后女性主义的观念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传播,但同时也遭遇到来自少数族裔女性主义者,尤其是黑人女性主义者的挑战。黑人女性主义者虽然对 白人女性主义者所代表的主流女性主义的观念有总体的认同,但当时“女性”一词通常暗指白人女性,而男性通常指黑人、土著美国人和拉美裔人,黑人女性及其他少数族群中的女性比白人女性遭到更加边缘化的命运。在这种背景下,黑人女性主义以挖掘被埋没的黑人女性的作品、建立有别于白人女性主义的批评等方式探寻黑人妇女的问题,争取黑人妇女的权利。 二、黑人女性主义的萌芽 除了积极投身于妇女运动等政治斗争,黑人女性主义的重要策略之一,如同主流女性主义批评一样,是着力挖掘被埋没的黑人女性主义作品,将黑人女性主义的思潮追溯到19世纪。19世纪对于黑人来说,是一个充满波折又孕育着希望的时代。当时奴隶制尚未废除,1790年美国国会针对新教徒和宾夕法尼亚社团敦促国会废除奴隶制的请愿组织了辩论,这场辩论虽以国会在1808年以前对奴隶制不采取行动而告终,但点燃了争取自由、平等、正义的激情。同黑人男性一样,黑人女性对于物质生活、社会和政治权利的不满、抗议与抵制帮助她们取得了很大成绩。意识觉醒的诗人、小说家如玛利亚·斯图亚特(Maria Stewart)、索杰纳·特鲁斯(Sojourner Truth)、弗兰西斯·哈珀(Frances Harper),教育家如安娜·朱丽娅·库伯(Anna Julia Cooper)等表明立场,强调种族、性别、阶级的互联性。玛利亚·斯图亚特的政治小品文触及教育权、经济权、法律平等、政治参与、社会正义、非裔美国人所遭受的成见、女性所遭受的社会制约等广泛的内容。有着超凡演讲口才的索杰纳·特鲁斯以其激动人心的演讲如“难道我不是女人吗?”(1851)和“当女人得到她的权利,男人才正确”(1867)提出了至今仍具震撼力的黑人女性主义思想的核心观点:谁应该作为进入“女性”的类别?种族与阶级如何影响性别?这些勇敢的黑人女性在妇女地位式微、大环境不利的19世纪在边缘下抗争,发出超越时代的强音,标志着黑人女性主义的萌芽。 三、黑人女性主义的发展 进入20世纪,自由、平等的呼声更加高涨,一批黑人男作家运用黑人独特的经历和视角进行创作,兰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es)和理查德·赖德(Richard Wright)等描写了黑人的苦难经历、社会觉悟和民族自尊,成为“哈莱姆文艺复兴”的代表。同时代的黑人女性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Zora Neale Hurston)创作丰厚,她以一位女性的笔触和独特 收稿日期:2011-04-09 基金项目:山东省人文社科研究项目(J10WD19) 作者简介:李秀清(1965—),女,山东潍坊人,青岛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副教授,主要从事美国文学及跨文化交际研究。 · ·154

试论电影《紫色》中的黑人女性形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98904861.html, 试论电影《紫色》中的黑人女性形象 作者:李聪李焕征 来源:《教育传媒研究》2017年第06期 【内容摘要】美国好莱坞电影在世界电影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传播的价值观影响颇大,然而,许多好莱坞影片都或多或少带有主流白人社会对少数族裔的刻板印象。本文以影片《紫色》作为个案,分析当代美国电影中的少数族裔形象,力图揭示黑人女性受到的更深重的压迫,并着重指出她们在社会、种族问题之外还面临性别不平等的问题。【关键词】少数族裔;女性主义;《紫色》;好莱坞电影 2017年美国弗吉尼亚州骚乱再一次引起全世界对美国种族问题的关注。现实中如此,一 向以美化美国民主、宣扬美国价值观为己任的好莱坞电影又是怎样的呢?本文以影片《紫色》(The Color Purple)作为个案,分析其中的黑人女性形象,发掘好莱坞电影中被虚饰的自由、平等、尊严,探讨深藏其中的种族偏见和性别歧视。 一、《紫色》提出的社会问题 20世纪的好莱坞电影对于少数族裔(尤其是黑人)形象的展示程度和数量呈现阶梯式上 升的状态,40年代、60年代直到斯皮尔伯格拍摄《紫色》的80年代都是非常关键的时期 (一)非裔黑人与好莱坞的80年代 20世纪40年代是好莱坞的全盛时期,主角是清一色的白种人,黑人只能充当“忠仆”和“家奴”,并且种族之间的矛盾被有意地掩盖了;到了60年代,全美民权运动高涨,好莱坞关注黑人生存状况的电影逐渐增多;80年代,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黑人越来越多地参与好莱坞 电影的制作,扮演的角色范围也越来越广。就《紫色》来说,影片不仅是一部讲述黑人故事的电影,而且是美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由黑人女性担当主角的电影。除了少数白人配角,其他角色均由黑人出演。由此,我们可以从中看出黑人作为少数族裔在美国社会的身份地位、白人对他们的态度、黑人对女性的歧视等。黑人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角色,在80年代的好莱坞已经有了一席之地,掌握了部分话语权。与此同时,一批描写黑人文化、讲述少数族裔与主流白人关系的影片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如《猜猜谁来吃晚餐》(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弱点》(The Blind Side)等,不乏优秀之作。 好莱坞是美国电影文化的中心,也是全世界最负盛名的电影梦工厂,为全世界观众提供了了解美国的范本。然而,在好莱坞,有很多表现黑人的电影却落入了“俗套”,非裔人物形象木讷、刻板,人物设置、性格刻画都与现实美国社会中的非裔人物不相符。当然,并非所有影片都是如此,电影《紫色》就获得了11项奥斯卡奖项提名,并且被誉为真正的非裔美国人电影。正如有论者指出的:“优秀的非裔美国人电影并不是枯燥单一的,它夹杂着民族、种族、

浅析《紫色》中的女性主义(英文论文)

浅析《紫色》中的女性主义 摘要:二十世纪美国黑人作家对美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作品极大地丰富了美国文学,同时也对世界文学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进入七十年代以后,黑人女作家领导文学潮流,掀起了第三次美国黑人文学高潮。艾丽丝?沃克是当代美国最杰出和最具影响力的黑人女性作家之一。她对黑人命运问题的研究探讨,引起文坛瞩目,被认为是美国黑人作家中的后起之秀,有“女才子”之誉。小说《紫色》是她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本文主旨意在分析《紫色》中的女性主义。第一章简要地介绍了爱丽丝?沃克的个人经历及作品《紫色》。第二章论文的理论基础—女性主义的含义和它的发展阶段。第三章是本文的主体,以小说的主旨及其写作技巧—书信体形式两方面为切入点来分析《紫色》中所体现的女性主义。最后本文得出女性如果要独立、自尊、自强,需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战胜重重困难,最终才能取得与男性平等的社会地位与权力的结论。这也正是爱丽丝·沃克想要表达的女性主义的真正内涵。 关键词:《紫色》美国黑人女性女权主义双重压迫寻求独立 An Analysis of Feminism in The Color Purple Li Yixuan Abstract: Afro—American writers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American literature in the 20th century. Their works have enormously enriched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exerted great influence on literary creation in the world. Black women writers have set off a new upsurge of literature since the 1970s. This is called the third Renaissance of Afro—American literature. Alice Walker is one of the most remarkable and influential Afro—American 1

《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女性主义解读

第33卷第3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33 No.3 2012年3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r.2012 《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女性主义解读 王玫马燕 (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 基础部,安徽 合肥 230031) 摘 要:托尼·莫里森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深切关注着美国社会中黑人女性的生存状况和身份危机。在黑人女性主义的理论指导下,该文对莫里森的首部小说《最蓝的眼睛》进行了解读,并指出处于白人世界边缘状态的黑人女性一直以来受到种族、性别和阶级的多重压迫,尽管她们努力地去迎合着白人的种种价值观,却始终被白人蔑视和忽略,从而迷失了自我,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黑人女性主义;多重压迫;身份危机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03-0037-02 随着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在欧美的兴起,女性主义批评作为后现代主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传统的女性主义运动被认为是白人中产女性为了获得与白人男性在就业、教育、家庭等方面得到相同报酬和认可而进行抗争的产物。事实上,这种白人女性主义运动并没有把有色人种妇女的权利包含进去,长期以来,黑人女性一直处于“他者”地位[1]。“所谓他者妇女就是那些我们看得到形象却听不到她们声音的女性,黑人妇女长期以来就处在他者妇女的地位上——一直处于无言状态”[1]P157。正如玛吉·休姆(Maggie Humm)所说:“简单地说,黑人妇女不是白人妇女涂上颜色。白人女性主义批评不能框定和领导黑人女性主义。”对此,托妮·莫里森曾在一次访谈中也表示出她的担忧:“女性主义起源于(白人)民权运动,因此在妇女运动中忽略了黑人和少数族裔的解放,并把黑人女性放在一个特殊的位置,即不得不做出欺骗性的选择:为黑人运动或女性主义服务”,奥伊·莫瑞声称“白人女性主义最终还是没有考虑到种族问题,没有考虑到政治和社会因素给处于社会边缘的黑人带来的伤害”[2]P5。戴伯·金则用了“多重危险”来表明黑人女性要承受“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和阶级歧视”三重压迫[3]。 一多重压迫下身份的迷失 身份的迷失是黑人女性长期遭受种族、阶级、性别等多 收稿日期:2012-02-10 作者简介:王玫(1974-),女,安徽宿州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马燕(1979-),女,安徽滁州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英语教学和外军教育。重压迫的结果。拒绝接受自己的黑人形象,千方百计地模仿、迎合白人,最终导致心理扭曲,自我身份迷失的除了主人公佩科拉外,还有她的母亲鲍琳和布拉德利。 年轻时的鲍琳非常爱去电影院,好莱坞电影极力宣扬的美的标准让她自惭形秽,于是她模仿电影女影星,把头发从旁边分开,盘起来。而电影里宣扬的浪漫也让她羡慕不已。在电影里,白人男性总是那么温文尔雅,对女性体贴呵护,他们往往住在带有浴缸和马桶的干净宽敞的房子里。电影中的这种生活总能给她带来许多快乐,可却使她越来越无法回到现实中的家庭,接受自己的丈夫。她越来越讨厌这个贫穷、破烂和肮脏的家庭,越来越无法接受丈夫、孩子和自己的黑人形象。因此,当她成为一位白人家庭的保姆时,她处处维护白人雇主的利益,俨然把自己当做白人家庭的一份子。她越来越忽略自己的家庭、丈夫和孩子,对她来说,他们只不过是[4]“睡前的一点遐想,一天当中的清晨和黄昏”而已。更过分地是,她要求丈夫和孩子称她为“布瑞德夫人”,而白人雇主则亲切地称她为“鲍琳”。对她来说,这种称呼拉近了她和白人世界的联系,摆脱了和黑人任何有关的羁袢。 布拉德利则是来自另一个黑人社区的女性,她和她的朋友只关注与白人有关的事情,竭尽所能地抛弃一切与黑人身份有关的任何东西。为了远离黑人,她不上黑人学校,按照白人的方式做饭、装修房子、教育孩子。像鲍琳一样,她把头发拉直,从旁边分开,甚至睡觉也要像白人一样把胳膊交叉放在胸前。最可笑的是,她自认为是“有色人种”,否认自己的黑人身份,并对儿子解释有色人种和黑人的差别。在她看来,两者的差别一目了然,[4]“有色人种整洁而安静,黑人既肮脏又吵闹”。在盲目追随白人价值观的同时,布拉德利也恰恰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对黑人的歧视事实上就是 37

托尼·莫里森《爱》中黑人女性形象分析

第31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7月 Vol. 31 No. 4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ul. 2009 ────────── 收稿日期:2009-01-09 作者简介:李东风(1980-),男,河南濮阳人,文学硕士,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20- 托尼?莫里森《爱》中黑人女性形象分析 李东风 (盐城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摘 要:托尼?莫里森在其新作《爱》中刻画了两个性格、命运完全不同的黑人女性:梅和朱尼尔。通过女权主义的方法,分析这两个黑人女性形象,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托尼?莫里森创作中的女权主义倾向。 关键词:女性形象;天使;妖妇;女权主义 中图分类号: I 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9)04-0020-03 An Analysis of Black Women Figures in Toni Morrison’s Love LI Dong-fe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Yancheng Teachers College, Yancheng Jiangsu 224002, China) Abstract: In her latest novel Love , Toni Morrison depictes two black women figures whose characters as well as destinies are totally different: May and Junior. May is submissive to her husband and father-in-law in almost everything. Junior, on the other hand, has strong rebellious spirits to patriarchal ideas, ignoring all the restrictions imposed on black women by the black community. It intends to analyze the two figures with the help of feminist approach, hence discusses the feminist tendency in Toni Morrison’s literary creation. Key words: female image; angel; sapphire; feminism 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是当今美国乃至世界文学舞台上的一名杰出的小说家。黑人和妇女的双重身份使她的写作别具一格,可以深入黑人妇女的心灵。发表于2003年的小说《爱》是她写作生涯的第八部小说,也是其最新作品。国内外的文学评论界对她的前七部小说(《最蓝的眼睛》、《秀拉》、《所罗门之歌》、《柏油娃》、《宠儿》、《爵士乐》和《乐园》)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爱》面世后在美国反响强烈,但在中国却很少有人对其进行学术研究。本文将从这部小说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梅和朱尼尔入手,揭示小说作者对于黑人女性在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压力下,应如何面对并做出合理选择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 一、天使和妖妇──女权主义批评着力颠覆的女性形象 自18世纪女权主义诞生以来,冲破父权制价值体系和道德标准的牢笼,追寻女性自己的身份和自由一直是女性作家和文学评论家孜孜以求的目标,这一诉求在其创作和批评实践中也得到了自然而然的流露。 女权主义理论家的苏珊·格巴和桑德拉·吉尔伯特把传统的男性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分为两种表现形式:天使和妖妇[1,p64]。在其女权主义名著《阁楼上的疯女人》中,她们详细阐述了这一观点。古往今来,众多男性文本中着力打造了许多女性天使形象,如荷马史诗中奥德修斯的妻子,但丁笔下的贝雅特里奇,弥尔顿的人类妻子,歌德的玛甘泪等,她们美丽、纯洁、内敛、顺从并且无私,是一切男子梦寐以求的人生伴侣。但在苏珊?格巴和桑德拉?吉尔伯特看来,这些女性都不过是男性审美理想的寄托。她们没有自己的独立意志,没有独立的生活,只是一些美好但毫无生命力的傀儡形象。借用女权主义理论先驱西蒙?波娃的语言,她们是男性作家们所创造的一些“对象性存在”[2,p35]。与天使形象相对应的则是出现在众多男性文本中的妖妇形象,如《圣经》中引诱亚当偷食禁果的夏娃,斯宾塞《仙后》中的半人半蛇的Errour ,萨克雷《名利场》中的比基?夏普等。在这众多的女性形象身上,无疑存在着让深受父权制文化影响的男作家们如鲠在喉的性格特质和审美内涵。她们美丽,却被当成立引

抵抗表征_美国黑人女性主义的形象批评

抵抗表征:美国黑人女性主义的形象批评 作者:周春, ZHOU Chun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刊名: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2005,34(5) 被引用次数:3次 参考文献(10条) 1.Lorde Audre Sister Outsider 1984 2.hooks bell Outlaw Culture:Resisting Representation 1994 3.Murray, Pauli Song in a Weary Throat: an American Pilgrimage 1987 4.hooks, bell Feminsit Theory from Margin to Center 2000 5.Christian Barbara Black Feminist Criticism:Perspectives on Black Women Writers 1985 6.James Joy Shadowboxing:Representations of Black Feminist Politics 1999 7.hooks, bell Introduction: Revolutionary Attitudes: In Black Looks: Race and Representation 1999 8.Collins;Patricia Hill Black Feminist Thought 1991 9.Unspeakable Things Unspoken 2000 10.Smith, Barbara Home Girls: A Black Feminist Anthology 1983 引证文献(3条) 1.季文君美国诗歌中的美国色彩——格温多琳·布鲁克斯和黑人女权主义[期刊论文]-北方文学(下半月) 2010(6) 2.龚云霞"骡子"的救赎之舟——试析《紫色》中美国黑人妇女的自我解放[期刊论文]-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2) 3.龚云霞黑人女性自我身份之构建——解读沃克的小说《紫色》[期刊论文]-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598904861.html,/Periodical_hnsfdx-sh200505022.aspx

女性主义对新时期中国文学的影响文档

新时期,女性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可谓轰轰烈烈,文学领域对女界人生的反思与表现,走在了哲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的前面。在“方法热”、“文化热”的催生下,在“妇女文学”兴盛及关于“女性文学”究竟是什么的论争方兴未艾之际,西方女性主义文学与批评悄然而至。女性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从翻译、介绍西方女性主义文学与批评开始的。 一、女性意识及女性主义的历史渊源 事实上,戊戌维新以来,女性主义思潮就开始在中国萌动,它在内受到明、清之际不少男性思想家、文学家,如李贽、袁枚、曹雪芹、李汝珍等的哺育,在外,受到西方文化及19世纪下半叶西方女权运动的影响。 明朝的思想家李贽在《答女人学道为短见书》《夫妇论》《司马相如传》中大力宣传两性平等思想、抨击妇女低人一等的道学观,可谓中国“女权”运动的前驱。自1878年起,《万国公报》便刊出《裹足论》《全球五大洲女俗通考》《女教》等文,介绍英美俄德等国妇女受教育的情况,倡导西方文明。1902年,中国近代第一本关于妇女问题的译著赫伯特·斯宾赛的《女权篇》(马君武译,少年中国学会发行)出版,该书以“自然权利”论与进化论为基础,论证了男女平权的观点。1903年,J.s.密尔的《女人压制论》也被介绍进中国,该书鼓吹妇女应拥有自由的政治权利和经济独立的能力,对“五四”时期的女性主义思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时这些介绍西方女性主义和两性学方面的材料的译介,其目的是和强国壮民联系起来的。其后陈独秀、周作人、鲁迅、胡适纷纷译文或撰文疾呼两性平等,“五四”一代学人更多地将性别问题与社会政治改革及两性生活的实际情形联系起来,即使谈到文学,也主要将其作为反映“人”的生活的镜子来看,并未深入探讨文学中的性别问题。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波琳·G.李(Pauline G.Lee),出版于2000年的《李贽与J.s.密尔》(Li Zhi and John Stuart Mill:A Confucian Feminist Critique 0f Liberal Feminism)将李贽与英国男性女性主义者约翰·司都本文世纪论文网(https://www.doczj.com/doc/598904861.html,)提供华·密尔做了比较。指出他们为两性平等辩护的许多相似之处,但其差异性表明:密尔强调的是实际的社会参与,而李贽强调的是自我的内在修养。由此阐述了中西方由于文化的差异所带来的关于女性解放问题的不同思考,即西方女性主义者比较强调实际的社会改革运动,而中国的女性主义者则注重意识形态领域的自我反思与自我更新。强调通过内在的道德选择来改变人们的思考与生活方式。这种差异至今仍然存在,了解这种差异有助于我们理解新时期女性主义在文学创作和批评领域的接受、影响和发展。 在中国,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人们的性别意识,呈现出从“性别”(gender)到“中性”(neutral)再到“无性”(sexless)这样的发展轨迹。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民族解放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广大民众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制度中解放出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妇女也就跟着解放了。这一思维模式对中国近半个世纪的社会实践和意识形态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然也在文学领域得到充分的表现。新中国成立以后,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改善,这甚至是发达国家的妇女也难以企及的。但在“男女都一样”、“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语域里,以妇女的名义解构了“妇女”,一种忽视女性生理、心理特殊性的“拟男”主义在种种口号下滋长起来。这一时期的文学或女性文学。“人的自觉”消解于政治的大目标中,更遑论“女人的自觉”了。“性”乃至“性别”属性成了洪水猛兽,像瘟疫一样招人嫌弃,《百合花》《林家铺子》《红豆》等表现了一点点人,性人情的作品往往受到批判。 70年代末,性别问题随着社会政治问题或新启蒙思潮,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新时期之初,“人”的发现必然伴随着“女人”的发现,“女人”的发现绽露出人们对女性主体意识的朦胧追求。由“五四”开启的有关性和情的欲望叙事场景开始了新的转换。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谌容的《人到中年》,铁凝的《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舒婷的《致橡树》

第四讲 女性主义批评

第四讲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欧美,至今仍在继续发展。它是西方女性主义运动高涨并深入到文化、文学领域的成果,因而有着较鲜明的政治倾向。它是以妇女为中心的批评,其研究对象包括妇女形象、女性创造和女性阅读等。它要求以女性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对男性文学歪曲妇女形象进行批判。它努力发掘不同于男性的女性文学传统,重评文学史;探讨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研究女性特有的写作、表达方式,关注女性作家的创作状况。它声讨男性中心主义传统文化对女性创作的压抑,提倡一种女性主义写作方式。女性主义批评在发展过程中广泛改造和吸收了在当代西方影响很大的新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等批评的思路与方法,体现了它的开放性,增强了它对父权中心文化的颠覆性。 一、女性主义批评的现实背景和思想来源 首先,女性主义批评是西方妇女运动高涨的产物。 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在西方出现了风起云涌的妇女解放运动,在就业、教育、福利和政治、文化各领域向现有的制度提出了质问,并努力将这种质问上升到对妇女的本质和文化构成的探讨。它包括妇女应是什么的问题,女性气质和女性特征怎样界定以及怎样重新界定的问题,它包括反对妇女作为供男性消费的性欲对象的战役,反对色情描写、强奸等暴力形式。 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女性主义批评应运而生。它首先发现了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根深蒂固的男权中心主义的存在(如在作为主流文学的男性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性别歧视存在;即使女性作家的作品,多数也受到男性中心话语的控制),从而对之加以批判。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正是这样依托着争取女权的政治斗争的强大动力而发展起来的,它同时又反过来为女性政治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作出了自己的重要贡献。 其次,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有着文学理论和批评方面的思想来源。 一是60年代起西方文学理论、批评发生了重大变化和转折,给女性主义批评提供了理论思路和方法上多方面的启示。当女性主义批评崛起的时候,正是形式主义和新批评走向没落、结构主义向解构主义转变、新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扩大的时期。女性主义批评冲破了新批评的形式主义方法,注意吸收被新批评所摈弃的作家生平资料,并重视进行社会学和文化学的分析;对新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也对她们洞察妇女自身的地位及女性文学与阶级、种族冲突的密切关系提供了帮助;解构主义则为她们消解文学创作和作品中的男女二元对立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 二是女性主义批评继承了一些先驱者的理论创造。其一是弗吉尼娅·沃尔夫,她是著名的意识流作家。(1)她肯定了女性文学有不同于男性文学的独特题材、语言、风格等,并努力寻找妇女自己的文学传统。(2)她明确提出了“双性同体”的思想,认为在我们之中每个人都有两个力量支配一切,一个男性的力量,一个女性的力量。(3)她对妇女创作的考察常常注意从她们经济地位、社会阅历、文化教育入手,认为在父权制社会中,不仅广泛的生活经验之门对妇女关闭,而且法律和习俗也严格限制了她们的感情生活。其二是西蒙·德·波伏娃,他在《第二性》中指出:“一个女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

当代女性地位调查研究报告

从工作家庭冲突方面探讨当代女性地位的调查研究报告 研究背景: 性别问题古今中外一直都存在。研究性别问题就不得不提女权主义这个词。女权主义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被介绍到我国。当时的学者根据西方的女性运动发展和中国传统“封建家长制”的社会背景将feminism这个英文词汇翻译为女权主义。然而中国女性在社会系统中所处的地位被几千年来传统的社会规范、法律和习俗约束着。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历经母系氏族时期、父系氏族时期、奴隶制时期、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至今。在女性主义的进入到中国之前的时期里,女性的社会地位一直是在降低的,悠久的历史压迫和奴役已经导致了很大一部分人潜意识里对女性地位“低下”的认同。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人对待女性的看法也在改变,特别是早期的一些革命参与者。毛泽东同志就妇女解放的思想曾发表过多篇文章,仅1919年就超过20篇。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也在飞速的发展,国民素质也得到了整体的提高。西方女性主义思想逐渐被大家接受和认同,这使得女性的社会地位在不断的提高。女性对自我本身的看法变得更加肯定和越来越注重自我实现。但在男性主宰的传统社会中,社会性别意识形态期待着女性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女性在这方面对自己的要求也更高。但相应地,女性对工作相关需要的增加,限制了她们对家庭角色的参与和贡献。在我国,女性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同时家庭中女性参加工作的比例也超过70%,但是基于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地位调查数据的分析显示,城镇家庭的家务劳动分工具有“女性为主,男性为辅”的特征。全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女性工作的高比例都没有改变家务劳动分工的状况。 职业女性必须面临家庭工作之间的冲突,在家庭家务分工中(也包括非职业女性)又存在明显的不公平现象。中国女生的社会地位低下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女性主义的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认同。 一、国外文献综述 在人类社会研究中,对于人权这个概念的研究已经有200多年了,但最初的人权并不包括女权。在18世纪,欧洲地区在宗(新)教伦理的影响下逐渐发展出了资本主义精神【1】,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及其对文学批评的影响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及其对文学批评的影响 作者:杜芳琴 在谈到女性主义的时候,我们必须分清运动和学术两个不同的层面。本文侧重于介绍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及其在文学、文化批评中的运用和历史变化。 一、女性主义理论及其发展历程 (一)女性主义理论的特点 从20世纪60年代初第二次女权运动兴起以来,女性主义已经蓬勃发展了四十年,它从 来不是铁板一块,而是流派众多,理论繁杂,多彩纷呈且变动不居的复合构成。就理论层面而言,女性主义可以概括为如下特点: 1.多元并存、时空重叠。 在第二次女权运动蓬勃兴起的60—70年代,也就是我们惯常了解的自由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最为活跃的时期;到了90年代,第 三世界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后殖民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心理分析女性主义与前度活跃的流派多元并立,互相辩驳论争,成为女性主义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女性主义已从早期纯粹以女性抗争为旨归的理论探索,进展到以两性权力互动、改变不合理的性别文化为目标的性别研究,再发展到当下结合心理分析、政治理论、哲学、生态环境研究、种族研究、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多学科、跨学科的范畴,并且已经渗透到社会人文科学以至自然科学各个领域,成为当代西方社会文化领域最具批判力的跨学科的学术思想体系。 女性主义的各个派别不是泾渭分明、判然有别的,而是在时间的延续和代表人物上呈时空重叠和纠结难分之势。比如,最有悠久历史的自由女性主义至今仍有广阔的市场。黑人女性主义不只是到80—90年代才活跃起来,而是早在60年代就不乏中坚分子,如有名的安吉 拉·戴维斯,她现在依然是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而创造性/社会性别制度概念 的盖尔·鲁宾既采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又运用精神分析方法和结构主义分析,把她归入某一派别终有削足适履之嫌。 2.根植现实、不断丰富。 女性主义起源于妇女运动,理论的提出与检验都是根植于运动与现实的需要。无论在如火如荼的运动中,还是在扎扎实实的学科建设中,女性主义者首先关注的是男女权力的不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