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肾功能影响论文

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肾功能影响论文

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肾功能影响论文
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肾功能影响论文

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应用厄贝沙坦降压的疗效及其对心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厄贝沙坦口服,每天75mg,每日1次,持续口服8-12个月。结果 39例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及收缩压均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厄贝沙坦在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同时能提高患者心功能并改善肾动脉

血管壁厚度及内径,逆转心、肾损伤,值得应用。

【关键词】厄贝沙坦;老年;高血压;心肾功能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46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242-02

高血压随时间进展可引起患者心肾功能损伤。如何在平稳降压同时最大程度逆转或减轻患者心肾功能损害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

及重点。笔者于2010年4月——2012年10月对3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厄贝沙坦口服,在观察其降压疗效同时探讨了厄贝沙坦对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0年4月——2012年10月于我院诊治的3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39例患者均符合我国高血压诊断标准[1],年龄>60岁,其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63-84岁,平均(70.4±5.7)岁;病程4-16年,平均(10.3±4.1)年;其中1

级7例,2级22例,3级10例;其中合并冠心病患者15例。39例患者入本研究前1个月内无angⅱ受体阻断剂、acei类降压药应用

高血压防治知识内容

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 主讲:赵若英 一、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概念:高血压是指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 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 收缩压≥140mmHg而舒张压<90mmHg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 <140mmHg而舒张压≥90mmHg为单纯舒张期高血压。 二、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 1、原发性高血压就是高血压病,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 临床表现但病因不明确的独立性疾病,占总共高血压的90%,由于动脉血管硬化,血管调节中枢异常所造成的动脉压持续升高。 2、继发性高血压,这类疾病病因明确,高血压只是这种疾 病的一种表现,血压可暂时升高或者持续升高。如肾病引起 的肾性高血压。 3、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即什么样的血压才为高血压? 正常血压:收缩压(高压)小于120mmhg,舒张压(低压)小 于80mmhg,。 正常高值:收缩压在120-139,舒张压80-89 高血压:收缩压大于等于140,舒张压大于等于90

轻度:收缩压140-159,舒张压90-99 中度:收缩压160-179,舒张压100-109 重度;收缩压大于等于180,舒张压大于等于110。 三、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1、年龄:随着年龄的升高患病率随着升高。且发生冠心病 的机率也增高,每增加10岁,患脑卒中增加1-4倍。 2、性别:男性多于女性 3、吸烟:吸烟是心脑血管病发生的重要危险。 4、饮酒:饮酒过量饮酒可引起顽固性高压。 5、饮食:高盐饮食易引起高血压。 6、血脂高: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导致高血压。 7、超重肥胖:是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因素。 8、缺少体力活动:脑力劳动都患病高于体力劳动者。 9、遗传性:家族史中有心血管疾病病史可增加高血压的发 病危险。 四、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高血压表现多样化,有的毫无症状,甚至有的人一生都无 症状,有的表现头晕头痛烦燥等。

(完整版)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导读: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益于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那么,老人怎样才算心理健康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保持年轻健康的心态,生活才会过得丰富多彩,但是我们都知道,长期保持放松愉快的心情是不太可能的。对于老年人来说,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基础,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对维护心身健康至关重要。那么,评判老年人心理健康都有些什么标准呢? 综合国内外心理学专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结合我国老年人的实际情况,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基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界定:

*1、有正常的感觉和知觉,有正常的思维,有良好的记忆。就是说在判断事物时,基本准确,不发生错觉;在回忆往事时,记忆清晰,不发生大的遗忘;在分析问题时,条理清楚,不出现逻辑混乱;在回答问题时,能对答自如,不答非所问;在平时生活中,有比较丰富的想象力,并善于用想象力为自己设计一个愉快的奋斗目标。 *2、有健全的人格。情绪稳定,意志坚强。积极的情绪多于消极的情绪,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和外界的事物,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办事较少盲目性和冲动性。意志力表现的非常坚强,能经得起外界事物的强烈刺激。 在悲痛时能找到发泄的方法,而不至于被悲痛所压倒。在欢乐时能有节制地欢欣鼓舞,而不是得意忘形和过分激动。遇到困难时,能沉着地运用自己的意志和经验去加以克服,而不是一味地唉声叹气或怨天尤人。

*3、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帮助他人,也乐于接受他人的帮助。在家中与老伴、子女、儿媳、女婿、孙子、孙女、外甥等都能保持情感上的融洽,能得到家人发自内心的理解和尊重。 在外面,与过去的朋友和现在结识的朋友都能保持良好的关系。对人不求全责备,不过分要求于人,对别人不是敌视态度,而从来都是以与人为善的态度出现。无论在正式群体内,还是在非正式群体内,都有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4、能正确地认知社会,与大多数人的心理活动相一致。如对社会的看法,对改革的态度,对国内外形势的分析,对社会道德伦理的认识等等,都能与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态度基本上保持一致。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不接纳社会,与时代前进的步伐不能同向同步。 *5、能保持正常的行为,能坚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活动。其一切行为符合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身份和角色。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治疗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治疗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重,以及社会压力的增加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越来越多的高血压患者伴有较高的心理、情绪障碍,因此,从心理因素方面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患者精神心理疾病从而更好的控制患者的血压,对于我国高血压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心因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趋势,这类慢性疾病往往长期反复住院,但见效慢,影响生活质量,同时会引起更多的躯体化疾病障碍,降低生活质量,严重的患者伴随生命危险。反复治疗使得多数患者治疗态度消极、思想压力大,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的心理,从而增加了血压控制的难度,降低治疗依从性,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及疾病预后。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高血压合并心理问题,尤其是焦虑抑郁情绪问题,心理干预能帮助患者增强克服疾病的信心、降低心理压力、缓解焦虑抑郁状态,治疗由心理因素、情绪问题引起高血压问题,在传统的单纯药物干预的基础上有非常好的预后效果。 心因性高血压患者的识别 通过门诊患者以及住院患者中对存在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初筛查,然后对患者采用心理评估的办法,评估量表采用的是庄琦、毛家亮、李春波等人编制的《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患者健康问卷-9项(PHQ-9)和广泛焦虑问卷-7项(GAD-7)(量表附后),对患者的躯体化症状,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估,发现患者是否存在心理情绪问题引起的高血压状况。

一、高血压患者躯体化障碍治疗 高血压患者往往伴有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化障碍,躯体症状的治疗通过应用降压,镇静,抗抑郁,抗焦虑,治疗惊恐发作等药物治疗,配合心理疏导,以及应用中医的平肝潜阳,泻火安神,疏肝解郁,平衡阴阳等中药蒙药,如疏肝解郁胶囊,芪冬颐心口服液,清血八味片等药物,促使人体紊乱的机能恢复,这也是心理治疗的先导,同时心理访谈也有助于患者躯体化症状的缓解。 三、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治疗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治疗就是通过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情绪问题来消除高血压病的根源性因素,只有解除病人的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发病原因,彻底消除引起血压高的问题。 (一)首先是由心理医生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通过患者的认知活动使患者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对血压产生的影响,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转变自己的某些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以及思想困惑,并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心理意识和情感调节,从而达到稳定情绪控制血压的目的。在心理情绪因素引起的高血压治疗过程中,对一些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同时配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性人际关系,增加遵医嘱治疗的依从性,对患者服用的药物进行登记随访,因患者血压不稳,对患者血压进行严密监测,要求患者每天监控血压并做记录,早睡醒即刻监测记录血压,并服用吃降压药,吃降压药后2小时再次测量血压,午睡醒后测量血压,下午5点左右测量血压,晚上睡前10点左右测量血压,记录5~7天,不间断的请心内科医生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特点有什么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特点有什么 人到老年,机体各部分、各脏器包括大脑在内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老化,功能减退,如视力模糊、两耳失聪、行动不便、皮肤 多皱、毛发变白或脱落、代谢下降、免疫功能低下等,这是老人正 常生理方面的改变,与此同时,也可发生心理方面的改变。 1.情绪改变:有些老人变得多疑善感,容易激动,可为小事而大发脾气,对周围事物总感到看不惯,不称心;有的还固执己见,自以 为是,倚老卖老;有的变得郁郁寡欢,苦闷压抑,情绪低落,或是显 得淡漠无情,凡事无动于衷。 2.智力改变:记忆力常有减退,以近时记忆较明显,如昨天吃的什么菜,几天前有谁来看望过自己都会想不起来,东西放下就忘, 经常要寻找钥匙、眼镜、钢笔等小物件,见到熟人一下子想不起名字,自己也感精力和脑力不足,对空间概念和抽象理解、分析和概 括能力都减退,计算能力也会缓慢迟钝,容易出错,新的知识难以 吸收。 3.性格改变:有的老人显得噜苏,说话多重复,过于小心谨慎,唯恐出错;有些变得不修边幅,生活懒散,不注意个人卫生;也有的 变得幼稚,喜与孩子们在一起,贪吃零食;或变得自私、贪婪,好占 小便宜。 当然,正常老人的这些改变有一定范围,但若过分突出,尤其与一般同龄老人相比,若已明显不同,则要考虑有无老年期精神疾病 的可能。 1.角色转变与社会适应的矛盾。这是老年人退休后带来的矛盾。退休、离休虽然是一种正常的角色变迁,但不同职业群体的人,对 离退休的心理感受是大不一样的。工人退休前后的心理感受变化不大。他们退休后摆脱了沉重的体力劳动,有更充裕的时间料理家务、消遣娱乐和结交朋友,所以内心比较满足,情绪较为稳定,社会适

应良好。但离退休干部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这些老干部在离退休 之前,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广泛的社会联系,其生活的重心是事业,退休、离休以后,生活的重心变成了家庭琐事,广泛的社会联系骤 然减少,这使他们感到很不习惯、很不适应。 2.老有所为与身心衰老的矛盾。具有较高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的老年人,通常在离开工作岗位之后,都不甘于清闲。他们渴望在 有生之年,能够再为社会多做一些工作,所谓退而不休、老有所为,便是这类老年人崇高精神追求的真实写照。然而,很多年高志不衰 的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并不理想。他们或者机体衰老严重,或者 身患多种疾病,有的在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能力的衰退方面, 也非常明例如一位老人突然遇到丧偶的打击,若是缺乏足够的社会 支持,会很快垮掉,甚至导致早亡。据统计,居丧老年人的死亡率 是一般老年人死亡率的7倍。除丧偶之外,夫妻争吵、亲友亡故、 婆媳不和、突患重病等意外刺激,对老年人的心灵打击也十分严重。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由许多因素所决定的。大致说来有四个方面。一是生理因素。人到老年大脑和其他生理机能开始退化。如果此时 能有效延缓大脑衰老,这对于人的心理健康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基础。如果大脑衰老过快或者个人不能很好地调适自己,有可能导致心理 上失常。二是环境因素。人的心理健康与否,与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如果生活在一个良好和谐的环境里,人的心理健康就有一个外部的 良好环境。如果生活在一个经常受到恶性刺激的环境里,有可能产 生不良心理,甚至心理变态。三是生活因素。有意义的活动,良好 的生活习惯有益于人的心理健康,若参与一些不良活动,如赌博、 酗酒等就会损害人的心理康。四是文化因素。一个人有较高的文化 素养,他会对人生有一个正确态度,能正确处理人生道路上遇到的 一切挫折和不幸,而不会因意外情况的产生而导致心理失常。要做 到长寿,老年人要对自己负责,多做心理保健。 1.“动”,就是多运动。“生命在于运动。”实践证明,运动不仅延缓衰老,生物学家的研究已经证明人的肌体“用进废退”,古 人也早就提出“不动则衰”。日本一位研究老人问题的专家指出 “君欲延年寿,动中度晚年。”因此,老年人要注意加强身体的适

中老年人主要健康问题【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中老年人主要健康问题【中老年人的 心理健康问题】 中年人不论在社会、在家庭,都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中坚地位。下面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希望能帮到你。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1.事业上要量力而行,不可超负荷工作。成人正处于成家立业、工作压力大、家庭负担重、扮演角色多,易导致紧张。而大多数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的发生考,试大网站收集多与工作紧张、心理压力大、不良行为生活方式相关。 2.保持家庭稳定和幸福。家庭稳定、幸福是中年人情绪稳定、乐观、事业成就的基石。医学|教育网搜集所以,要担负好家庭 中的角色,如孝女、贤妻、贤媳、良母的角色并求同存异,以维持家庭和睦的大局,心胸宽大处理好家庭矛盾。 3.矫正不良行为,培养健康行为是预防各种慢性病的关键。所以要保证充足睡眠,

吃好早餐,平衡膳食结构、不吸烟、不酗酒、低盐食,改变A型和C型行为。面对这些问题中年人应注意几个方面 注意身心健康,避免心理负荷过重中年期任务繁重,压力很大,加之个体意识到人到中年,此时不搏更待何时,因而常常主动找事情做。但由于中年人生活工作繁忙,常感时间紧迫,又有很多想做的事情做不了,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 中年期的烦恼也超过其他年龄阶段。据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引起中年人烦恼”的因素依次排列为:身体不好、社会分配不公、想做的事做不了。此外,还有子女成长不称心、工作不理想、个人价值被否定、人际间的内耗(猜忌与摩擦)、真诚不被人理解等,也是引起中年人烦恼的因素。 紧张感、焦虑和过多的烦恼均容易引起心理和躯体疾病,严重者还可导致自杀。研究表明,30~40岁年龄阶段的个体自杀率明显增高,40~60岁是自杀高峰期。60岁以后即开始下降。尽管自杀者在同龄人中毕竟是极少数,但根据自杀发展的年龄趋势来看,

心理咨询与治疗

心理咨询学 第一章心理咨询与治疗概述 第一节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心理咨询 (一)心理咨询的定义 “对心理失常的人,通过心理商谈的程序和方法,使其对自己与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改变其态度与行为,并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 心理失常,有轻度的有重度的,有属于机能性的,有属于机体性的。心理咨询以轻度的属于机能性的心理失常为范围。至于重度的属于机体性的心理失常,则需住院并以药物治疗为主,不包括在心理咨询范围之内。心理咨询需根据某种理论并运用一定程序和方法进行。”《心理学大词典》(朱智贤主编) 莉奥妮〃E〃泰勒(Leone〃E〃Tyler)认为,“咨询是一种从心理上帮助的活动,它集中于自我同一感的成长以及按照个人意愿选择和作出行动的问题。” 塞西尔〃H〃帕特森(Cecil〃H〃patterson)认为,“咨询是一种人际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咨询人员提供一定的心理氛围或条件,使咨询对象发生变化,作出选择,解决自己的问题,并且形成一个有责任感的独立个性,从而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和更好的社会成员。” 罗杰斯(C.Rogers,1942)通过与个体持续的、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 威尔森(1949)A、B两个人在面对面的情况下,受过心理专门训练的A,向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B提供帮助的过程。 1984年,在美国出版的国际心理学会编辑的《心理学百科全书》肯定了心理咨询的两种定义模式,即教育模式和发展模式。其中认为“咨询心理学始终遵循着教育的模式而不是临床的、治疗的或医学的模式,咨询对象(不是患者)是在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任务方面需要帮助的正常人。咨询心理学家的任务就是教会他们模仿某些策略和新的行为,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已经存在的能力,或者形成更为适当的应变能力”。 心理咨询尽管定义很多,但有其共同的性质: 首先、心理咨询是一种人际互动过程。是咨询员对来访者(client)进行帮助的过程。咨询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信息的交流也是双向的,来访者和咨询员相互影响,相互改变。罗杰斯甚至把咨询看成是设法建立、维持、发展咨访关系的过程。 其次、心理咨询具有心理性 表现为: A、来访者的困难或问题是心理、行为方面的困难或问题。如:人际交往障碍、焦虑症等。 B、心理咨询的内容主要属于心理学范畴。 C、心理咨询的目标是要促成来访者在心里、行为方面的积极变化。如消除紧张反应,客观认识自我等。 D、心理咨询所依据的理论,使用的方法来自心理学的基础研究。 第三、心理咨询属于一个特殊的服务领域。 在咨询过程中可帮助来访者认识自己、确立目标、作出决定、解决难题。在西方,心理咨询家活跃在学校、医院、工矿企业、社区服务等各个领域,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二)心理咨询的对象 心理咨询的对象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某种精神压力引起心理冲突而企求帮助的正常人。他们不一定是病人,因而不称患者,而称来询者或来访者。 (三)心理咨询的目的 心理咨询的目的,是帮助精神正常但又存在某种心理困扰的人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1、重视准确、忽视速度 (一)老年人小心谨慎 心理学家发现: 老年人在做一件事情时,往往比较重视完成任务 的准确性即比较注意避免犯错误,而对完成任务所花时间的长短并不是很在意。生活中老年人常常嫌年轻人做事毛手毛脚,不够踏实认真。 2、不会轻易冒险 老年人表现在行动上的另一种小心谨慎就是做事稳扎稳打,轻易不愿冒风险。这也是一般人对老年人的一种印象深刻的看法。心理实验证实: 老年人宁拿较低的工资,也不愿冒较大的风险去选择一份有机会得到高工资的工作。 (二)老年人“固执” 性格是一个人对自己、对别人、对周围的社会生活环境所持的一种态度和行为方式,是心理特征的一种稳定表现。进入老年期之后,人的活动能力和生理机能就开始逐渐衰退。许多在年轻时意气风发、活泼向上的人,到了老年期之后就变得低沉、缓慢和淡漠。此外,老年人由于一生经历众多,经验丰富,因此其性格特点就更为突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个人思想的逐渐成熟,老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逐渐成型,有了自己独特的为人处事的模式。那些不了解老年人身心特点和个性特点的人就会感觉到老年人是越来越冥顽不化和固执己见了。 对于个性特点较为固执的老年人,有一种心理技巧和策略可以一试,就是低球技术。其具体做法就是:

先提出一个较小的要求,待老年人接受了之后,接着再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这个要求需要老年人负出比第一个要求更多的物质和精神代价。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使用低球技术比直接提出那个较大的要求来得更容易,并且为老年人接受。 (三)老年人爱“唠叨” 俗话说: 树老根多,人老话多。老年人一但上了年纪之后,说话就开始重复,早就过去的一件小事也会唠叨个不停,而且对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还深信不疑,决不屈从别人的意见。 老年人由于生理衰老的原因,开始显得精力不够充沛,许多事情自己不能直接参与,或者无法再象年轻时那样从容和潇洒地把事情做得较为理想。因此,他们只好通过说话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情绪,这样他们才会觉得心理平衡。同时由于自尊心的强烈作用,老年人对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都会进行坚决地维护,也就是心理学上说的自我防卫。这个时候,老年人为了排出寂寞,也会借助重复和唠叨的语言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一点热闹的气氛;老年人最善于津津乐道的就是自己的陈年往事,自己以前取得的成绩,这都是为了能得到一点心灵上的慰籍,以解脱现时的空虚和无奈。 (四)老年人的“怀旧情绪” 对于过去的时光和以往美好时代的怀念之情,感染着全世界的老人们。这种现象也可以理解为多数老年人对不断变化、急剧动荡的当今时代感觉到无法适应,从而企图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 古语说得好: 树高千尺,落叶归根。人到老年,仿佛思想就开始退步,不再象年轻时那样憧憬未来,而是开始对自己几十年走过的路进行回味和自我评价,说的话和做的事都带着浓厚的怀旧色彩。由于退休之后突然之间就失去了生活奋斗的目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浅析(非常专业)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一)老年人小心谨慎 1、重视准确、忽视速度 心理学家发现:老年人在做一件事情时,往往比较重视完成任务 的准确性即比较注意避免犯错误,而对完成任务所花时间的长短并不是很在意。生活中老年人常常嫌年轻人做事毛手毛脚,不够踏实认真。 2、不会轻易冒险 老年人表现在行动上的另一种小心谨慎就是做事稳扎稳打,轻易不愿冒风险。这也是一般人对老年人的一种印象深刻的看法。心理实验证实:老年人宁拿较低的工资,也不愿冒较大的风险去选择一份有机会得到高工资的工作。 (二)老年人“固执” 性格是一个人对自己、对别人、对周围的社会生活环境所持的一种态度和行为方式,是心理特征的一种稳定表现。进入老年期之后,人的活动能力和生理机能就开始逐渐衰退。许多在年轻时意气风发、活泼向上的人,到了老年期之后就变得低沉、缓慢和淡漠。此外,老年人由于一生经历众多,经验丰富,因此其性格特点就更为突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个人思想的逐渐成熟,老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逐渐成型,有了自己独特的为人处事的模式。那些不了解老年人身心特点和个性特点的人就会感觉到老年人是越来越冥顽不化和固执己见了。 对于个性特点较为固执的老年人,有一种心理技巧和策略可以一试,就是低球技术。其具体做法就是:先提出一个较小的要求,待老年人接受了之后,接着再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这个要求需要老年人负出比第一个要求更多的物质和精神代价。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使用低球技术比直接提出那个较大的要求来得更容易,并且为老年人接受。 (三)老年人爱“唠叨” 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老年人一但上了年纪之后,说话就开始重复,早就过去的一件小事也会唠叨个不停,而且对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还深信不疑,决不屈从别人的意见。 老年人由于生理衰老的原因,开始显得精力不够充沛,许多事情自己不能直接参与,或者无法再象年轻时那样从容和潇洒地把事情做得较为理想。因此,他们只好通过说话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情绪,这样他们才会觉得心理平衡。同时由于自尊心的强烈作用,老年人对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都会进行坚决地维护,也就是心理学上说的自我防卫。这个时候,老年人为了排出寂寞,也会借助重复和唠叨的语言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一点热闹的气氛;老年人最善于津津乐道的就是自己的陈年往事,自己以前取得的成绩,这都是为了能得到一点心灵上的慰籍,以解脱现时的空虚和无奈。 (四)老年人的“怀旧情绪” 对于过去的时光和以往美好时代的怀念之情,感染着全世界的老人们。这种现象也可以理解为多数老年人对不断变化、急剧动荡的当今时代感觉到无法适应,从而企图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 古语说得好:树高千尺,落叶归根。人到老年,仿佛思想就开始退步,不再象年轻时那样憧憬未来,而是开始对自己几十年走过的路进行回味和自我评价,说的话和做的事都带着浓厚的怀旧色彩。由于退休之后突然之间就失去了生活奋斗的目标,生活的节奏也骤然放慢,老年人的心态渐渐地进入到一种安详和宁静的停滞状态。(1月14号发现的新话术点) 在心理上,由于老年人不太可能在获得新的、重大的成就和自豪感的满足,于是就转而进行自我的心理

高血压病最佳治疗

高血压病最佳治疗(HOT)的研究及其启示 诸骏仁 最近,一项名为高血压病最佳治疗(hypertension optimal treatment,HOT)的临床研究已经完成[1]。此研究历时6年,纳入研究对象达18 790名,在31个国家进行,参加的研究者近2 000名,病人的平均随访期达3.8年,是迄今为止已完成的高血压研究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二三十年来已有了有效降低血压的手段,但一直未解决的问题是: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究竟应降到怎样一个水平最合适,并能将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降到最低。一方面高血压病人虽经降压治疗而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仍较多,因而要考虑到已用的降压治疗不足;另一方面也有研究提出存在J形曲线现象,即:在有缺血性心脏病时降压至85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下可能有害,HOT研究主要为了回答这些问题。 HOT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通过积极的降压治疗可以使血压降到我们所需的目标水平。当经过降压治疗,舒张压从开始的平均105 mm Hg 下降20~25 mm Hg时,心血管危险性随之降低,到平均82.6 mm Hg左右时,可以使心血管危险性降低30%,舒张压进一步降低,收益则并不再增加;与此同时,当收缩压从平均170 mm Hg下降26~30 mm Hg时,心血管危险性也随之而降低,到平均138.5 mm Hg左右时,心血管危险性降低22%,收缩压进一步降低收益也不再增加。由此,血压控制能带来最大益处的血压值可以定为139/83 mm Hg。在HOT研究的病人中,有3 000多例伴有缺血性心脏病,这些病人降低血压后显示同样收益而并未发现心血管危险性的增加,因而在舒张压降至70~90 mm Hg范围内未见到J形曲线。在降压治疗时给小剂量阿司匹林(75 mg/d),与安慰剂相比显著减少了主要心血管事件,其心肌梗死的患病率减少达36%,阿司匹林未增加脑血管意外的患病率,但非致命性出血则多出一倍。 在已分析出亚组研究的结果中还发现:随降压治疗使血压下降,病人的生活质量得以改善;HOT研究中的1 501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病人,血压降低后心血管事件的减少胜于不合并糖尿病的病人;用同样测量血压的方法,在家中和在诊所中测得的血压值并无差别,不同性别和年龄的病人积极降压同样受益。 上述HOT研究的结果对我们认识高血压病和治疗高血压病都有很重要的意义。HOT研究所找出的最佳血压水平比过去我们日常诊疗中所做到的水平要低,这一结果为高血压设置目标治疗血压水平提供了参考依据。在HOT研究公布前发表的美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曾提出:降压应达到并保持收缩压<140 mm Hg、舒张压<90 mm Hg,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完整)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一、单选 1、罗杰斯于1942年发表的《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第一次使非医学的和非心理分析的 心理治疗成为现实。 2、30-40年代已有专门的《测验》杂志创刊,并出版过20余种有关书籍。但这些工作还不是当今我们所说的咨询工作的主流。据记载,只有心理学家丁瓒曾在某工厂医务室做过心理咨询工作,但未留下多少文字资料。 3、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在不同的时期发展状况不同。结合钟友彬先生的阶段划分法,本书将咨询与心理治疗在我国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启动阶段(1949-1965)空白阶段(1966-1977)准备阶段(1978-1986)初步发展阶段(1987年至今) 4、“快速综合疗法”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李心天、王景和、李崇培等人。80年代末90年代初,李心天先生将此法作了总结和提炼,称之为“悟践疗法” 5、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于1990年11月在北京成立 6、1992年9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的全国首届森田疗法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成为第一个单独举办的有关某一种治疗方法的学术会议,在这些学术交流会上,有的研究报告和论文已具备较高学术水平。 7、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是对求助者的帮助过程。其根本目标是促进求助者成长,自强自立,使之能够自己面对和处理个人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8、(判断)治疗关系是一种治疗联盟。霍维茨在解释心理治疗中来访者的变化是如何产生式强调这种变化是通过人机关系中那些支持性的因素而产生。其他一些作者也认为咨询或治疗中的人际关系是一种治疗联盟。 9、治疗关系的特征:独特性、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专业限制。 10、伊根进一步把共情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初级的共情”这与罗杰斯关于共情的观点和基本的会谈技术有关。第二种是所谓“高级的准确的共情”这对治疗者有更高的要求。如去影响来访者,表明自己的态度等。 11、真诚可信也是罗杰斯所倡导的。 12、尊重与温暖、真诚可信等,都是由罗杰斯所倡导的。从这些工作中,人们又找出具体化、即时化和对峙这3种基本因素。帕特森又将其列入行动的维度中,而共情等影响因素则归属于反应的维度。 13、在讲英语的国家和地区,即时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要求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更多的使用现在时态。因为英语里面主要有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3种时态。以动词的不同形式表现出来。 14、贝伦森曾概况5种不同类型对峙。认为在治疗过程中可将对峙分为体验式、教导式、强力式、微弱式、和鼓励式几种。体验式对峙是治疗者在发现来访者所说的关于他自身情况与治疗者体会到的来访者的情况之间的矛盾时的反应。 15、诊断式会谈的目的首先是要区分来访者是否适合进行心理治疗、其次是要分清来访者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什么是对方的主要问题。 16、心理治疗式会谈是要帮助来访者产生某种改变。 17、男性们在简化一个非常复杂的事件时,可能被认为是“线性”或“假如。。。然后。。。”式的思维者。男性的死完方式倾向于注重结果和达到某个特定目标。 18解释是最重要的影响技巧。解释能给来访者提供一个钟新的认识他们的问题和自身的方式。 19指导被人们认为是最有影响力的技巧,指导简而言之就是告诉来访者做某事。 20、自我暴露这个名词是由焦若德在1958年提出来的。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老年人心理健康是我们容易忽视的部分,其实很多老年人也会发现自己的性格、脾气变化了,老人想要安享晚年,也要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本文是由安徽心港心理服务有限公司整理解答,希望能帮助到您!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1、心理孤独--造成老年人孤独的最普遍原因是:退休在家,离开了工作岗位和长期相处的同事,终日无所事事,孤寂凄凉之情油然而生。儿女分开居住,寡朋少友,缺少社交活动。丧偶或离婚,老来孑然一生。老年人最怕孤独。因为孤独使老人处于孤独无援的境地,很容易产生一种"被遗弃感",继而使老人对自身存在的价值表示怀疑、抑郁、绝望。 2、心理空虚--这种问题多见于退休不久或对退休缺乏足够思想准备的老人。他们从长期紧张、有序的工作与生活状态突然转入到松散、无规律的生活状态,一时很难适应,伴随"空虚感"而导致的问题

往往是情绪的低沉或烦躁不安,这种恶劣的心境如果旷日持久,甚易加速衰老,有时可以达到使人想死的程度,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威胁很大。 3、情绪变化--老年期是人生旅途的最后一段,也是人生的"丧失期",一般而言,老年人的情感趋于低沉,这与他们的历史经历和现实境遇是分不开的。另外,由于大脑和机体的衰老,老人往往产生不同程度的性情改变,如说话罗嗦、情绪易波动、主观固执等,少数老人则变得很难接受和适应新生事物,怀恋过去,甚至对现实抱有对立情绪。 4、记忆力减退-不少老年人都时常为自己的记忆力不好而深感苦恼,记忆力减迟是大脑细胞衰老、退变的常见现象,过于严重则可能是老年痴呆的一种表现。 5、睡眠问题--老年人大多数睡眠减少、睡眠浅、易惊醒,有的老人同时有入睡困难和早醒,这也是脑功能自然现象。医学研究发现,老人在睡眠过程中醒来的次数较多,女性入睡比男性慢。由于老年人睡眠的质和量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因此许多老人常感到睡醒后不解乏,白天精神不济,甚至有昏昏欲睡之感。 更多关于老年人的心理特点的心理咨询详情,推荐您咨询安徽心港心理服务有限公司!

高血压病防治知识讲座

高血压病防治知识讲座 主讲人:瞿绍华 大家都知道现在高血压病人很多,而且得了高血压它的并发症也很多,甚至很难治愈,有的导致残疾,甚至死亡。给个人、家庭及社会都带来很大的影响。那么什么是高血压呢?它有哪些症状或者表现,我们该如何去预防或者治疗高血压?下面我就上述问题一一来讲解。 一、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 1.原发性高血压就是高血压病,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但病因不明确的独立性疾病,占总共高血压的90%,由于动脉血管硬化,血管调节中枢异常所造成的动脉压持续升高。 2、继发性高血压,这类疾病病因明确,高血压只是这种疾病的一种表现,血压可暂时升高或者持续升高。如肾病引起的肾性高血压。 3、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即什么样的血压才为高血压? 根据2005年修订版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化分以下几级: 正常血压:收缩压(高压)小于120mmhg,舒张压(低压)小于80mmhg,。 正常高值:收缩压在120-139,舒张压80-89 高血压:收缩压大于等于140,舒张压大于等于90 轻度:收缩压140-159,舒张压90-99 中度:收缩压160-179,舒张压100-109 重度;收缩压大于等于180,舒张压大于等于110。 二、高血压的现状及特点 1.患病人口众多:目前高血压患者是发病率最高,对人民健康危害最 大的疾病之一。全国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每年新增患者约600多万,其中有150多万人死于由于高血压引起的中风。现患人数约为1.6亿, 涉及几千万个家庭,平均每4个家庭就有1个高血压病人。 2、居民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患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却很高。全国高血压的知晓率仅仅不到高血压病人的二分之一,有一半的人不知道;治疗

老年人心理健康知识

老年人心理健康知识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如何提高广大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群体水平,已逐步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尤其是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老年人群体寿命逐步增加,如何提高老年人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亿万老年人在身心愉快的状况下安度晚年,已成为老年学研究领域研讨的重要课题之一。下面是为你精心整理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人到老年,机体各部分、各脏器包括大脑在内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老化,功能减退,如视力模糊、两耳失聪、行动不便、皮肤多皱、毛发变白或脱落、代谢下降、免疫功能低下等,这是老人正常生理方面的改变,与此同时,也可发生心理方面的改变。 1.情绪改变:有些老人变得多疑善感,容易激动,可为小事而大发脾气,对周围事物总感到看不惯,不称心;有的还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倚老卖老;有的变得郁郁寡欢,苦闷压抑,情绪低落,或是显得淡漠无情,凡事无动于衷。 2.智力改变:记忆力常有减退,以近时记忆较明显,如昨天吃的什么菜,几天前有谁来看望过自己都会想不起来,东西放下就忘,经常要寻找钥匙、眼镜、钢笔等小物件,见到熟人一下子想不起名字,自己也感精力和脑力不足,对空间概念和抽象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

都减退,计算能力也会缓慢迟钝,容易出错,新的知识难以吸收。 3.性格改变:有的老人显得噜苏,说话多重复,过于小心谨慎,唯恐出错;有些变得不修边幅,生活懒散,不注意个人卫生;也有的变得幼稚,喜与孩子们在一起,贪吃零食;或变得自私、贪婪,好占小便宜。 当然,正常老人的这些改变有一定范围,但若过分突出,尤其与一般同龄老人相比,若已明显不同,则要考虑有无老年期精神疾病的可能。 二、老年人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 1.角色转变与社会适应的矛盾。这是老年人退休后带来的矛盾。退休、离休虽然是一种正常的角色变迁,但不同职业群体的人,对离退休的心理感受是大不一样的。工人退休前后的心理感受变化不大。他们退休后摆脱了沉重的体力劳动,有更充裕的时间料理家务、消遣娱乐和结交朋友,所以内心比较满足,情绪较为稳定,社会适应良好。但离退休干部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这些老干部在离退休之前,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广泛的社会联系,其生活的重心是事业,退休、离休以后,生活的重心变成了家庭琐事,广泛的社会联系骤然减少,这使他们感到很不习惯、很不适应。 2.老有所为与身心衰老的矛盾。具有较高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的老年人,通常在离开工作岗位之后,都不甘于清闲。他们渴望在有生之年,能够再为社会多做一些工作,所谓退而不休、老有所为,便是这类老年人崇高精神追求的真实写照。然而,很多年高志不衰的老

心理咨询与治疗论文

心理咨询与治疗论文 法国共产主义心理学家瓦龙对儿童心理学有相当造诣的研究。瓦龙认为,人是在一个处在与周围环境经常相互作用中的积极的活体,不仅是行动的客体,也是行动的主体。他在《心理生活研究概论》一文中写道:“无论是心理学的或是生物学的事实,都是从活体与其环境的接触开始。”随着个体的生长、环境的变化及教育的影响,心理活动根据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被动到主动的顺序,有序的发展起来。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心理活动不仅显示着连续的、多层次的、多水平的特性,而且也显示着连续的、多层次的、多水平的特性。而且也显示着一定的结构性和阶段性。这是由人与周围世界的联系和关系的多样性所决定的。心里的特征似乎是渗透于社会和生物两者之中,并以一定方式把它们连接、贯穿起来,通过转化行为和活动而最终得以实现。所以,研究人的心理,既不能离开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又不能脱离机体的生长,也不能忽视心理活动的连续性和整合性。在这几方面的相互关系中,人的发育成熟往往起着主导作用。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叙述我小学三年级至四年级的一段时光,可以称之为“网瘾期”;以及初中二年级的另一段时光,可以称之为“戒瘾期”。 “网瘾期” 小学一二年级的我一直是班里的尖子生,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都在我那个近两百人的年级中频繁年级第一。在小学三年级的一次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海选考试时,我不负重望的考取了年级第一,参加到了学校专门组建的数学奥林匹克班级中。或许是小学的我承受不起父母与老师多方面的热烈期望,施与我的压力也确实是足够大,在接连几次考试失利排名接连倒退后,索性直接对所有科目的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 从结交经常逃课去附近上网吧的小同学开始,到每天放学跟他们一起去网吧,再到小学四年级多次逃奥数课去上网。我一步步离开了家长与老师为我规划好的道路,沉迷于另一条路上不能自拔。当时的电视经常播放一些网瘾孩子被父母打、各种专家再对事件进行分析的节目,那时的我也知道:假如被发现了,我也难逃一顿揍。可是没办法,真的上瘾了,我很难控制自己不去网吧玩游戏,即使去那也只是玩一些特别幼稚的弱智小游戏。并不是没有想过假如被发现以后会怎么样,也不是没有下定决心以后坚决不能再去网吧,哪怕是对学习再没有兴趣了,也绝不能再去网吧了。可是当同行的小朋友邀约一起上网时,又很难形成自我约束,建立不起自己的最终底线。 情况大概维持了一年多,小学四年级。经常缺席奥数课的我终于被老师要求请家长去一趟,在双方的沟通下,我的谎言与伎俩全部被拆穿,逃课上网吧的事情最终还是被大家知道了。我以为我会挨打,可是很庆幸的是我的父母并没有动手。事实上,直到现在,我回忆起我的整个人生,都没有任何被父母打过的记忆,他们的教育方式真的不是那种简单粗暴给教训一下的方式,而是循序渐进,从孩子的内心发现问题并解决它,真的很棒。我的父母当时只是批评了我,并重新送我上学放学,争取不再有任何能进行逃课的盲区。但是最伟大的一件事在于:他们也知道了我这是网瘾,不可能说戒就戒,在了解到我也想戒了网瘾的想法与决心后,在我表现好时父亲也会带我去网吧在监管下玩一些小游戏。 我们现在都在学教育学、心理学。但是回想起来似乎在中学阶段中,感觉上没有几个老师看起来是学过这两门课程的。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是从升学率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的。教师的不断施压使得学生的心理负担日益加重,以至学生们的叛逆心的积累。到一定的时日便会将其释放出来,部分会出现过于偏激的行为。老师所应该做的是在理解和爱的基础上,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疏通学生的心理,帮助学生释放心中的压抑,也正如《师生情》中所表达的那样。事实可以证明,受欢迎的老师要比不受欢迎的老师授课的效率高得多。 我想荣格心理学派的动力学这个概念解释我这个问题比较好。荣格认为,一个人的精神是一

老年人心理健康经典语录

老年人心理健康经典语录 老年人需要经常保持健康的心理,乐观点,生活才能快乐,身心也才能健康。这里为大家总结了一些老年人心理健康经典语录。 世界的纷乱,社会的变革,银色浪潮的到来,我们自身的衰老,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要积极地进行思想改造重新认识自己,才能与时俱进适应我们所处的环境。(自撰) *千万要记住天地和父母给了我们每个人两件东西:一是我们的身体,这是越用越破旧;另一件是精神,这可以越用越好,人老可以志不老,精神可以永存。《家庭宝典》 *心理健康不是消极的,不是静态的,而是积极的,动态的,应该是有坚强的人格,顽强的毅力,能吃苦耐劳,在逆境中奋进,苦中求乐,胜不骄,败不馁。 *忧患而不悲观,成功而不狂妄,视困难为常规,以付出为快乐。

*人应当经常保持一种怀有希望、愉快、明朗、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从事一些对心身有益的学习和思考,如阅读历史、名人格言、处世箴言或观察自然。------培根 *让每天有所感悟,有所创新,有所事事。要主宰生活,不要被生活所主宰。要懂得生活的艺术才能有艺术的生活。 *物物而勿物于物。 *有为有弗为,知足知不足。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 *广厦千间夜眠八尺,良田万顷日食三餐。 *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所失必有所得。 *一分为二,过忧不及。 *可喜不大喜,可忧不大忧。------105岁的陈椿 *物质的匮乏和丰富都可以使一个人精神备受折磨:过去的社会我们称之为匮乏型的社会,不幸的根源来自于人无法获得充足的能量来维持运转;未来的社会我们称之为过剩型的社会,不幸的根源来自于人贮存的能量无处发泄。

*金钱买不到健康,买不到温暖的家庭,买不到真挚的友情,买不到舒畅的心情。 红楼梦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有一位哲学家做过这样的比喻:同样是半杯水,乐观者会说杯子里还有半杯水,而悲观者则会叹息杯子里已失去了半杯水。一个人倘若老是悲观地盯着生活的阴暗面,看不到光明面,那么,焦虑、忧愁等不良情绪就会找上他,缠住他。

高血压病的饮食治疗方法

高血压病的饮食治疗方法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治科有关专家介绍,引起高血压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包括体重超重、膳食高盐、中度以上饮酒,其他如遗传倾向、吸烟、年龄、性别、工作紧张程度、血液粘稠度、高血脂症、社会经济及心理因素等也可能成为诱发高血压的因素。 疾控专家强调,在高血压病的防治中,合理膳食十分重要,不但能降低服药剂量,避免药物的副作用,轻度的血压升高甚至还能完全控制。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大量的消化系统疾病都与不合理的“吃”有很大关系,于是有许多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远离荤食,只是吃素”但这样做是不科学的。就高血压的饮食疗法,疾控专家建议: ①尽量吃得清淡。盐要少吃,甚至味精也尽量避免,因为其钠含量也高; ②适量摄取含钾食物。柑橘、香蕉、葡萄、菠菜、红枣、花椰菜、马铃薯、大豆等食物的钾含量较高; ③多吃含钙食物。钙能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血管的紧张度,还能镇静神经,有助于稳定血压。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

优酪乳、黄豆、杏仁、韭菜、芹菜、花生、核桃,高血压患者多吃有益; ④多吃含锌食物如牡蛎及锌/镉比值高的食物,如硬果、豆类、茶叶及全谷、全麦等粗粮。就饮水而言,由于矿泉水比自来水含镉量少,更适合高血压患者饮用; ⑤多吃降压食物,如香菇、木耳、洋葱、海带、大蒜、胡萝卜、柿子、芹菜、玉米、荸荠、醋等,都有很好的降压作用。 此外,高血压患者还应尽量少吃高热量食物,避免发胖,少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食用油也应选择植物油。至于戒烟、戒酒、少喝浓茶,也是保养准则。多吃蔬菜水果也对平稳血压有益。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性格特征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性格特征 “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这一界定把人的精神、情感、心理活动作为健康的重要标志,因这些活动和变化的本身就是人体各项生理活动、功能状态是否正常的综合性的反应。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世界人口老龄化已日趋明显,这已成为21世纪各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全世界大于60岁的老人已达6亿,目前全世界大约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现有老年人口1亿多人,为全世界老年人口的1/5,80岁以上的人口达900余万。人口平均寿命普遍延长,老龄化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根据老年人特殊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开展老年护理工作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老年期生理特点 衰老过程是人们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它给老年人带来许多不适、烦恼和困境1.形态的老化衰老引起形态的变化必然导致老人不满意自己的形象,挫伤老年人自尊心,并由此提示老年人已是来日无多。离休或退休,必然带来社会角色的改变。进入老年后,人的各种生理机能都进入衰退阶段,这必将引起心身一系列变化。 2.感觉器官功能下降老眼昏花、听力下降、味觉迟钝,这些都会给老年人的生活和社交活动带来诸多不便。例如,由于听力下降,容易误听,误解他人谈话的意义,出现敏感、猜疑、甚或有心因性偏执观念。 3.神经运动机能缓慢老年人的行动以及各项操作技能变得缓慢、准确、不协调,甚至笨拙,操作性动作缓慢、迟钝。这些都会减少老年人外出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的积极性。、 4.记忆减退老年人的记忆特点是:近事容易遗忘,而远事记忆尚好。速记、强记虽然困难,但理解性记忆、逻辑性记忆常不逊色。 二.老年期心理特点: 1、感知衰退:随着年龄增长,感知觉的适应性变化最明显。表现为视力明显减退,出现所谓的“老花眼”;听力下降,尤以70岁以后明显;味觉、嗅觉、皮肤觉在60岁以后都有明显下降; 2.记忆衰退:记忆力下降表现为记忆广度、机械识记,再认和回忆等均减退。 3.思维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组织质量和脑细胞数减少,萎缩,思维迟缓迟钝。 4.智力变化:受许多因素如教育水平、某些生活经历、生活环境等影响,智力也不同程度下降。 5、情绪情感变化:老年人由社会人变成自由人,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短期内可能不适应,情绪易变而不一定外露,随之而带来情绪上的变化,表现为消沉、郁闷、烦躁等。 6、人格行为变化:不安全感主要表现在身体健康,经济保障两方面。由于权势的失落而诱发的孤独感;由于子女关心照顾的较少,或失去配偶等因素而导致的孤独和苦楚。适应性差对周围环境的态度和方式趋于被动,依恋已有的习惯对新环境很难适应,拘泥刻板,速度减退,趋于保守,会产生多疑、依赖、易激动的情况。 三.老年人性格特征 性格是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周围事物和对整个生活环境所抱的态度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