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貌与地质构造

地貌与地质构造

地貌与地质构造
地貌与地质构造

地貌与地质构造

第一节地貌轮廓的基本特征

中国地貌是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的地貌单元常构成中国自然地域的分界线。

地形对水热状况起着重新分配的作用,从而影响到自然景观在水平地域上的差异和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地貌在自然区划低级单元划分,常成为主导因素。分析起来,中国地貌轮廓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递减

燕山运动以来,中国地貌发育的趋势是西部隆起,东部沉降。特别是新生代喜山运动第二幕以来,青藏高原的强烈抬升,形成了一个以青藏高原为中心,藏北高原为核心的大山原,使中国位于欧亚大陆面向太平洋的东斜面上。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递减,并通过宽广的大陆架,把中国大陆和太平洋大洋盆地连接起来。早在20世纪30年代,李四光教授曾指出:中国地貌的显著特点是分成了几个巨大的台阶。

中国自西向东倾斜的地形面,由东、西两列山岭所分隔,形成三级阶梯,并具有明显的地势优越性(见表1~1)。

表1~1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表

中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以东,是大陆向海洋延伸的大陆架和岛屿带,水深大多在200米以内。这里碧波万顷,岛屿星罗棋布,海洋鱼类种类繁多,是中国主要的海洋水产和海洋矿藏资源集中分

布地区。

二、地貌复杂多样,类型齐全

中国地貌具有形态各异、成因不同、类型齐全的特点。形态地貌类型,全国有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其面积构成如表1~2。

表1~2 中国形态地貌类型面积比例表

上述五种地貌类型,是按地表起伏的形态分类的。如果侧重于外营因力的成因方面,那么就有:由于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而形成的流水地貌;由于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解作用而形成的喀斯特地貌,由于冰川作用而形成的冰川地貌;由于风对地面的吹蚀、搬运和堆积作用而形成的风成地貌;由于火山喷发所形成的火山地貌,以及湿热条件下形成的红层地貌等。这些地貌(成因)类型在中国都有大面积分布(见表1~3)。

表1~3 中国地貌主要成因类型面积分布表

三、山地面积广,地势高差大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根据约略的统计,全国的山区(包括各级山地,多山的高原和丘陵)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左右。我国的高原、盆地、甚至平原等地貌类型中,有的为山脉所环抱,

有的为山丘所穿插。例如:青藏高原基本上是由雄伟高峻的大山脉所组成的大山原;四川盆地是一个丘陵性的盆地;云贵高原则更是峰峦重叠,万水千山的山地性高原。

中国众多的山地,若以兰州——昆明划线,此线以西,绝大部分为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和海拔5000米以上的极高山;此线以东多为海拔500~2000米之间的中山和低山。台湾山脉,高峻挺拔,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达62座,玉山山脉主峰海拔高度达3950米,成为我国东部的最高峰。

中国领土面积按海拔高度分配比例如表1~4。

表1~4 中国领土面积按海拔高度分配表

由表1~4可以看出我国地势高差大的特点。就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地势的最高点,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与我国的最低地,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钟哈萨低地(在艾丁湖以东25.6千米处,海拔为—293米)相比,相对高差达9,000多米;我国西部的青藏高原与东部平原相比,相对高差达数千米;我国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错分布地区,相对高差也达数百米。地势高差大的特点,对于一个多山的国家来说,在利用上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如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

四、山脉定向排列,地形分布呈网格状

遍布全国的大小山脉,其分布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按一定方向有规律地排列,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如表1~5。

上述山脉,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把大地分隔成许多网格,使地形分布呈网格特征。在不同走向的山脉之间分布着高原、盆地、平原、内海和边海等。例如,我国东部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地(隆起带),与东西走向的三列山地(隆起带)相交织,把东部地区分隔成相应的低地(沉降带)。如表1~6。

表1~6 中国构造地貌网络格状分布

分布于山脉之间的盆地,平原或边海的轮廓形状,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山脉的制约。如西部的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等盆地,受到东西走向山脉的控制,形状就象一只只菱形盘碟,菱角都指向东西;在东部多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夹在它们中间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以及黄海和东海海盆,又象朝着东北~西南方向斜放的长方形;而在中部的山脉,各种走向所占比例约略相等,所以夹在它们中间的盆地或高原,又近似四方形,其中以四川盆地最为明显。

五、中国名山简介

在众多的山地中有许多名山,相传中国名山有5770座,其中比较著名的有779座。名山地质构造复杂,地理环境多样,风景秀丽,自然资源丰富,旅游价值大,对名山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社会和学术意义。

早在6000~7000年前,中国人就把山作为崇拜的对象,尊山为神,常向“山神”祈求风调雨顺,免灾生福,并开始了祭祀“山神”的活动。中国名山的发展历史,若从“禹封九山”算起已有4000多年历史。春秋战国时代,对“山神”的崇拜已遍及神州诸国。《诗经·大雅》谓“崧高维岳,峻极于天”。成书于2700多年前的《山经》,又名《五藏山经》,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名山录。它首次以山为纲,记述了全国名山451座,每座山都记有方向、道理、特点、河流、动植物、特产以及神话传说、祭祀活动等内容。当时另一部名著《禹贡·导山》是专论山岳的著述。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亲登岳顶封泰山。《尔雅·释山》有五岳的最早记载,称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今安徽天柱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代表了五座峻极于天的山,被看作是天的五个方位。隋文帝时改称湖南恒山为南岳。与五岳相对应,又取五方之主山为五镇,即东镇青州沂山,西镇雍州

岳山,中镇冀州霍山,南镇扬州会稽山,北镇幽州医巫闾山。西汉张骞出使西域,记叙了西域山川大势,司马迁撰写的《史记》赋于应时的名山大川以新的内容和历史价值。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一些士族、官宦、文人雅士遨游壮丽河山,寄情山水欣赏自然之美,吟咏创作了一大批名传千古的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游记。佛教和道教在名山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唐宋时代,由于文化繁荣,在一些名山上组建了书馆书院。唐宋至明清时代,中国在观赏、建设名山的理论与实践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研究名山成因,探索名山的科学价值和发展地理学理论方面,也开创了新局面。出版了许多闻名于世的名著,例如沈括(宋代的《梦溪笔谈》,明末徐霞客撰写的《徐霞客游记》,清代魏源的《衡岳吟》和《游山吟》等。鸦片战争以后,许多名山受到外国列强军阀的侵占和破坏,庐山有了租界,有些名山被外国人侵占建造了疗养院和别墅。国民党政府对名山文物不加保护,致使新中国成立前,全国名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名山的保护和建设,国务院公布了文物保护单位,发布了关于保护风景名胜区的文件法令,成立了自然保护区。正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全国性大中小结合的名山体系。随着对外开放和旅游业的发展,中国名山正成为亿万人民、国际友人游览欣赏、进行科学研究和普及科学知识的天然博物馆。1949年以来,对名山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发表了许多学术论文和专著以及名山规划等方面的文献。1982年广播出版社出版《祖国各地·名山篇》谢凝高(1984)和汪谦益曾先后撰文“我国的名山”。谢凝的《祖国的山水峰洞》中有名山专述。目前,中国名山的地位日益提高,例如黄山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名山研究现状大致可包括以下方面:

名山的特点、功能和作用。名山的特点是以亿万年形成的自然山岳景观为基础,与中国悠久历史相结合而形成的。名山的自然景观一般都具有“雄、奇、险、秀、奥、旷”等特征。历史文化一般与封禅祭祀、名人游踪和多种历史文物、革命遗址、民间传说和故事相联系,加上各种文化建筑,使名山显得更加秀丽。名山的功能包括自然景观美功能(名山的峰、林、水、石、花、草、兽、禽的美学价值)、人文景观美功能(如摩崖石刻、古建筑、古文物和古遗址的人文景观价值)、科学研究功能(发展旅游,提高经济效益)。名山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是民族史、国情教育的课堂;②是诗人、画家、文学家、摄影师、园艺家的理想天地,灵感的源泉;③是人们陶冶情操、锻炼身体和磨练意志的场所;④是天然博物馆、地质博物馆和天然动植物园,是一部完美的自然之谜教科书。

名山的类型:名山类型具有不同的划分原则和规定,依据名山的演化可以划分为以下类型:①封禅名山,如“五岳”和“五镇”等。②佛教、道教名山。四川峨眉山、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和浙江普陀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云南鸡足山、湖北玉泉山、湖南衡山、江西庐山、福建鼓山、江苏宝华山、浙江大台山和东岳泰山是佛教“八小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鹄鸣山、江西龙虎山和安徽齐云山为中国道教四大名山,还有衡山、华山、崂山和青城山等也是道教名山。③风景名山,如庐山、黄山、雁荡山、长白山、武夷山、武陵山(张家界)等。④高峰名山,如中国西部的珠穆朗玛峰、乔戈里峰、托木尔峰、贡嘎山以及东部的台湾玉山都是著名的高峰名山。⑤革命胜迹名山,如江西的井岗山,湖北、河南两省间的大别山,以及山东的沂蒙山区等是中国革命的革命遗址。根据构成名山主体的主要岩类为依据,名山可分为:①岩浆岩类名山,主要包括花岗岩、火山岩、玄武岩和安山岩等,其中以花岗岩构成的名山最多,如西岳华山、南岳衡山、浙江的天台山和普陀山、

安徽的黄山和九华山、江苏吴县的灵岩山、山东崂山、辽宁千山等;②沉积岩类名山,如珠穆朗玛峰、北岳恒山(主要为古生代前期的石灰岩、砂砾岩、页岩组成)、南京钟山、湖口石钟山(石灰岩)、江西井岗山、甘肃麦积山、四川青城山(古名丈人山,红色砾岩和沙、页岩构成)、台湾阿里山(第三纪红砂岩和页岩)、新疆火焰山(以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砂砾岩和红色砂页岩为主)、甘肃呜沙山(砂砾岩)等;③变质岩类名山,岩性以片麻岩、混合岩、石英岩、大理岩、板岩和片岩为主,如东岳泰山、东镇沂山、连云港云台山、五台山、中岳嵩山、陕西骊山、江西庐山、湖北武当山、台湾玉山、云南苍山和玉龙雪山等。

奇峰是名山的组成部分,包括孤峰、峰丛和峰林,在喀斯特地貌分布区最为发育,以云南路南石林最为著名。近来有些地理学家把由石英砂岩、花岗岩、火山岩等岩石在构造、流水和重力等作用下所形成的类似峰林的地貌分别称为砂岩峰林地貌(如张家界)、花岗岩峰林地貌(如黄山、天柱山等)和火山岩峰林地貌(如雁荡山火山岩峰林)。一些由钙质胶结、产状近似水平的红色砂砾岩、砂页岩所组成的峰林地貌称为丹霞地貌,例如广东的丹霞山、福建武夷山、安徽齐云山等。

汪谦益曾报道中国名山形成的地质年代,约在20亿年开始,中国名山被陆续随古陆台的抬升而奠基。太行山、五台山、嵩山、泰山等北方名山是在华北陆台的基础上升出海平面的,距今已有25亿年历史,这些名山历经漫长的地质岁月,显示出“皱纹满布”“面貌全非”的“老年”特征。燕山、南岭及西部一些高峰,是在距今2亿年左右的燕山运动时形成的,山峰林立,充满“青春”活力。台湾玉山和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等,形成于距今300~7000万年前,具有山峰高大的不断增高的幼年特征。

中国名山的研究历来以描述性、文学性和美术性研究为主。随着经济和旅游事业的发展,中国名山研究的热点包括:①名山的形成与构造;②名山的价值、功能和作用;③名山的景观和经济的定性与定量评价;④名山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等方面。

第二节地质构造基础

一、中国大地构造单元的名词系统

1、地槽褶皱区构造单元名词系统

主要分褶皱区、褶皱系和褶皱带

一级:地槽褶皱区(如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

亚一级:地槽褶皱系,简称褶皱系(如天山褶皱系);

二级:优地槽褶皱带(如北天山优地槽褶皱带);

冒地槽褶皱带(如南天山冒地槽褶皱带);

中间隆起带(如天山中间隆起带);

山前拗陷(如乌鲁木齐山前拗陷);

山间拗陷(如吐鲁番——哈密山间拗陷)。

隆起(如佳木斯隆起)。

2、大陆边缘活动带构造单元名词系统

中生代以来,中国大部分地区转化为大陆边缘活动带,强烈的构造变动在原来比较稳定的中国

东部地台上形成断隆、断拗、台褶带和台缘褶带等。

断隆:即断块隆起区(如鲁西断隆);

断拗:即断块拗陷区(如华北断拗,较次一级的可称为断陷、如冀中断陷);

台褶带:即地台盖层褶皱带之简称(如下扬子台褶带);

台缘褶带:即原台缘拗陷中地台盖层褶皱而成的褶皱带(如盐源——丽江台缘褶带)。

3、地台区构造单元名词系统

一级:地台(如俄罗斯地台);

准地台(如扬子准地台);

二级:台隆:地台及准地台上的隆起(如胶辽台隆);

台拗:地台及准地台的拗陷(如下扬子台拗);

地轴:地台边缘活动性很大的线状隆起带(如内蒙古地轴);

台缘拗陷:地台或准地台边缘的线状拗陷带(如盐源——丽江台缘拗陷)

二、中国主要构造单元简介:

1、中朝准地台(华北地台)

包括秦岭以北的整个华北、东北南部、渤海、北黄海以及朝鲜北部。特点是中国最古老的地台,大约在吕梁运动(1700百万年前)形成地台基底,最初的陆核在阜平旋迴以前形成,呈现出深变质的特点。

地台盖层中,寒武系和奥陶系以浅海碳酸盐岩建造为主,缺失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中上石炭统致二迭系为含煤建造,构成中国北方最重要的含煤岩系。印支运动以后,中朝准地台进入大陆边缘活动带发展阶段,形成了鄂尔多斯中生代陆相沉积盆地。燕山运动,在燕辽山东、内蒙古等地有大规模的中、酸性火山喷发花岗岩的侵入,地台盖层发生强烈的褶皱断裂。新生代以断块升降运动为主,形成著名的汾渭、河套等断陷盆地,以及巨大的华北——渤海陆缘盆地。

2、扬子准地台

包括从云南东部开始直到江苏的整个长江流域和南黄海。是晚元古代扬子旋迴形成的地台,构造基底不同,根据基底岩石变质程度不同可分为:川中式(基底岩石变质深,僵化程度高);江南式(呈过渡特点,基底僵化程度很低),昆阳式(云南东部康滇地轴地区,基底由浅变质岩组成,基底僵化)。

扬子准地台元古代的基底岩系多出露于地台的边缘。地台内部的沉积盖层发育良好,从震旦纪到中三迭世,沉降幅度较大。晚三迭世以后,扬子准地台进入大陆边缘活动带发展阶段。印支运动使得扬子准地台的古构造格局受到深刻的改造。燕山运动使地台的沉积盖层普遍褶皱,地台东部且伴有中酸性为主的强烈的岩浆活动。新生代形成了江汉平原、下扬子地区小型断陷盆地。

3、塔里木地台

位于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的塔里木盆地内,属晋宁运动(距今800百万年)时形成。除周围边界地区有出露震旦纪变质岩系构成的基底和古生代盖层沉积外,内部广大地区被新生代地层所覆盖。

扬子准地台和塔里木地台形成以后,并与中朝准地台连成一体,形成古中国地台。其分布受到东西和北东向构造的控制,即塔里木地台和中朝准地台呈东西延伸,中朝准地台和扬子准地台呈北

北东向展布。因中国所处大地构造位置的影响,使中国地台具有活动性大,基底硬化程度不高,盖层沉积巨厚,构造运动强烈,褶皱断裂发育,中酸性岩浆活动强烈,地貌形态复杂等特点。

4、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

位于塔里木,中朝准地台以北,是巨大的中亚——蒙古地槽的一部分(二迭~三迭纪时关闭)。由阿尔泰、准噶尔、天山、内蒙古~大兴安岭、吉黑等几个褶皱系组成。地槽褶皱区内,大多表现为高大的山系。内蒙古地槽褶皱后,差异运动比较微弱,形成比较缓坦的地形。准噶尔拗陷、松辽拗陷均有巨厚的中、新生代沉积,沉积了含油岩系。

5、昆仑——秦岭地槽褶皱区

由西昆仑、东昆仑、祁连和秦岭4个褶皱系组成,根据现有资料分析,初步认为昆仑~秦岭地槽区的大部分可能是在中国地台的基础上裂陷而成的地槽区(黄汲清,1977),它是一个古生代的地槽褶皱区。在地形上表现为一系列平行的高耸的山脉。

6、滇藏地槽褶皱区

由松潘——甘孜褶皱系,三江褶皱系,喀拉昆仑唐古拉褶皱系、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所组成。滇藏地槽褶皱区,是欧亚大陆南缘规模巨大的北特提斯中生代地槽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据著名的青藏高原的主体。特点是:优地槽与冒地槽相间排列,断裂带为优地槽带,其间为冒地槽带;地槽由北向南迁移,北部为早中生代印支褶皱系,南部为晚中生代燕山褶皱系;深断裂发育,最主要的断裂有三条:可可西里——金沙江深断裂、班公湖——怒江深断裂和雅鲁藏布江深断裂。

7、喜马拉雅地槽褶皱区

属巨大的南特提斯中、新生代地槽带的一部分。包括苏来曼、喜马拉雅、阿拉干3个褶皱系,中国境内主要是喜马拉雅褶皱系。喜马拉雅褶皱系构成雄伟的青藏高原的南部边缘,构造基底位于喜马拉雅山主脉及其南坡。其基底可能是印度地台北缘一个晚元古代一古生代初地槽中的沉积变质岩系。根据岩石建造和构造变形特征,喜马拉雅褶皱系自北而南可分为5个构造带:雅鲁藏布江优地槽褶皱带、北喜马拉雅优地槽褶皱带、高喜马拉雅辗掩构造带(纳布带)低喜马拉雅辗掩构造带和锡瓦利克——山前拗陷带。

8、滨太平洋地槽褶皱区

指亚洲东部滨太平洋的古生代和中生代地槽褶皱区,包括上黑龙江冒地槽褶皱带、那丹哈边优地槽褶皱带,延边褶皱系、华南褶皱系和东南沿海褶皱系。华南褶皱系是围绕扬子准地台逐步发展起来的大陆边缘活动带,它是一个古生代地槽褶皱带,后来转化为地台并与扬子地台合并,然后沉积了泥盆系——中三迭统地台盖层。印支运动使沉积盖层全面褶皱。燕山运动以大规模中、酸性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为特点,形成著名的东南沿海火山岩带和巨大的花岗岩基。喜马拉雅运动、主体继续隆起,但沿海地区则断裂下陷,并有玄武岩喷溢。

9、西太平洋岛孤地槽褶皱区

中国仅有一小部分,即台湾褶皱系。属于新生代褶皱带,沿岛的东岸地震、火山十分活跃,可与琉球群岛、菲律宾东岸的火山带相连,组成一个近代活动构造带,具有岛孤和海沟区的特点。

10、中国东部陆缘盆地和边缘海盆

中国大陆东缘海域辽阔,主要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根据所处的构造位置及海底构造特

征,可以将渤海和黄海划分为陆缘海,东海和南海属边缘海。

三、中国大陆构造演化

1、中朝准地台形成阶段(太古代——早元古代)

根据中朝准地台上太古界地层的分布,在冀东、辽东、豫西等地发现距今3000百万年的太古代变质岩,可能代表中国已知的时代最老的构造岩浆旋迴,为中国境内陆壳的最初形成时代。在冀东的迁西群、辽东的鞍山群、鲁西的泰山群、豫西的登封群、太华群中都有相当数量的2500百万年左右的同位素年龄数据。马杏恒认为这是早太古代陆核迅速增长,形成萌地台时期。朱英所说的河淮陆核可能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鄂尔多斯北部为另一较大的陆核。由地层分布可以看出,从鄂尔多斯北部直到辽东为一近东西向的陆核,在南部从皖西大别山往鲁西胶东与辽东相连有一条北东向的陆核带,为河淮陆核,两陆核之间为地槽活动带,沉积了五台群及相当地层的优地槽型建造。五台旋迴是中朝准地台基底最重要的形成时期。在2000百万年左右发生的五台运动使五台期地槽封闭,并把河淮和鄂尔多斯雏地台连结在一起,形成中朝准地台的主体部分。五台旋迴以后,中朝准地台范围内的陆壳已基本形成,外围为冒地槽活动带,发育冒地槽型沉积。1700百万年左右发生的中条运动使上述活动带褶皱、固结,从而使中朝准地台的基底最终形成。

2、古中国地台形成阶段(晚元古代)

中朝准地台形成以后,中国的晚元古代地层可分为两种不同的沉积类型:华北型,以燕山蓟县剖面为代表的不变质地层。华北型晚元古代层属地台型沉积,构成中朝准地台的沉积盖层;扬子型,以南方昆阳群、四堡群、极溪群及其相当地层为代表的浅变质地层。扬子型晚元古代地层属地槽型沉积,构成扬子准地台的基底。

扬子旋迴是元古代晚期的一个构造旋迴,以滇东为代表。主要构造运动称晋宁运动,时限为800百万年左右,表现为昆阳群与其上覆澄江砂岩之间的不整合,后者是造山后的磨拉斯沉积。另一次重要的运动称澄江运动,指澄江砂岩与南沱冰碛层之间的不整合,年龄值为700百万年左右。扬子旋迴的构造运动使中国南部扬子江流域和塔里木地区的地壳基本固结,因而形成扬子准地台和塔里木地台。经过扬子造山旋迴,在中国境内西起天山、塔里木,向东经柴达木、东昆仑、祁连、秦岭到扬子江中、下游,曾经形成了一个范围辽阔的扬子期后地台。而且,它很可能与早先形成的中朝准地台连成一体,构成一个巨大的古中国地台。

3、古欧亚大陆形成阶段(古生代)

古亚洲构造域包括天山以北,内蒙古北部(阴山以北)、大兴安岭以西地区。它是古生代的地槽区,包括中亚——蒙古地槽区位于西伯利亚地台与塔里木——中朝准地台之间,这是一个自元古代至古生代末长期发育的地槽区,地槽总体表现为由北向南离陆向洋迁移为主,由南向北迁移为副的偏对称迁移。昆仑——秦岭地槽褶皱区位于塔里木——中朝准地台南侧,它是一个从中寒武纪初开始在古中国地台基底上裂陷再生及拗陷再生的地槽区,后来又受到特提地槽褶皱的强烈改造,并使其西南部分成为特提斯地槽的一部分:

古亚洲构造域经历了兴凯、加里东、华力西三个构造旋迴的发展。兴凯旋迴在萨彦——北蒙古——大小兴安岭地区十分重要,是中亚蒙古地槽古生代第一次重要的造山运动。兴凯旋迴之后中国中西部的天山、昆仑、祁连、秦岭等地槽是在古中国地台上裂陷再生的。古中国地台裂陷解体。加

里东旋迴时,华南、祁连、三江等地槽褶皱或封闭。华力西旋迴是形成古亚洲的主旋迴褶皱时期,它使中亚——蒙古地槽中的各个褶皱系——阿尔泰、准噶尔、天山、内蒙——大兴安岭、吉黑等全部封闭,昆仑地糟也大部褶被;从而使西伯利亚的陆壳与中国境内的陆壳相连,形成古欧亚大陆。

4、滨太平洋和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强烈活动阶段(中、新生代)

滨太平洋构造域:包括大兴安岭以东、中朝地台绝大部分扬子地台大部以及华南加里东褶皱带。它是一个中、新生代为主的地槽带,可分内外两带:内带主要为新生代构造带,包括西太平洋岛孤地槽区及其间的陆缘盆地和边缘盆地。外带主要为中生代构造带,包括亚洲东部环太平洋中生代地槽褶皱带和新生代大陆边缘活动带。新生代大陆边缘活动带重迭于较老时代不同的构造单位之上,形成强烈的地台盖层褶皱、断裂以及大量火山岩和大规模的花岗岩,总体呈北东——北北东的隆起带和拗陷带。

滨太平洋构造域经历了印支、燕山、喜马拉雅三个阶段多旋迴的发展过程。印支运动时期,太平洋与亚洲大陆之间沿西太平洋毕乌夫带的强烈挤压,是中国东部滨太平洋构造域强烈活动的开始。它一方面使日本等地的印支地槽封闭,形成第一对双变质带——飞单一三郡双变质带(Miyashiro, A, 1972);另一方面使亚洲东部的稳定大陆边缘转变为活动大陆边缘。燕山旋迴是中国东部滨太平洋构造域最强烈活动的阶段。这时,西太平洋毕乌夫带活动进一步加强,随着日本中生代地槽的封闭,形成第二对双变质带——领家——三波川双变质带。在中国东部大陆边缘活动带则主要表现为强烈的褶皱作用、断裂作用和大规格的钙碱性岩浆活动。喜马拉雅旋迴,是岛孤——边缘海发展阶段。中国东部的活动大陆边缘在中生代,即印支——燕山旋迴基本上是一个类似安第斯式的大陆边缘,但到喜马拉雅旋迴,则逐步转为化为岛孤——边缘海式大陆边缘。

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主要是一个中、新生代的地槽带,包括喜马拉雅地槽褶皱区和滇藏地槽褶皱区。前者(位于稚鲁藏布江深断裂之南)属于冈瓦纳大陆边缘的南特提斯地槽带的一部分;后者是古亚洲大陆南缘的北特提斯地槽带的一部分。黄汲清指出,整个特提斯地槽带总体的构造迁移特点,显示从北向南迁移为主,由南向北迁移为副的偏对称性。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经历了印支、燕山、喜马拉雅三个阶段多旋迴的发展过程。印支运动时,特提斯洋壳或次洋壳与欧亚大陆陆壳之间发生了强烈的挤压作用,形成规模巨大的印支地槽褶皱区,此褶皱区背后形成四川、鄂尔多斯、柴达木、塔里木等大型陆相为主的沉积盆地。燕山旋迴,以晚燕山运动最为重要,是北特提斯地槽的最后封闭阶段。燕山运动还使南特提斯喜马拉雅地槽初次褶皱。喜马拉雅运动,特提斯洋壳消失并最终导致印度次大陆与亚洲大陆之间沿雅鲁藏布江缝合线发生强烈碰撞,结果使南特提斯喜马拉雅地槽最后封闭,印度次大陆与亚洲大陆合并。

不断扩张着的印度洋推动着刚硬的印度地台向着形成不久的特提斯——喜马拉雅地槽褶皱带产生强大的挤压力,当受到古亚洲大陆南缘几个刚性地块(塔里木、中朝、扬子)的抵抗,并产生强大的反作用。这样构造作用力便在特提斯——喜马拉雅地槽褶皱带及其邻近地区集中,促使地壳、上地慢物质运动强化,发生剧烈的深层和表层地质作用,结果使那里的地壳急剧加厚,地表大幅度隆起,形成青藏高原和中国西部各大山系。并使原古亚洲构造域中的古生代褶皱系(昆仑山、祁连山、天山等)相继“复活”,形成新生代“复活”山系,山前拗陷形成断陷盆地。

纵观中国大地构造演化的历史,可以看出是一个大陆增生过程。大陆增生的形式大致可分为三

种形式:关闭式,如古亚洲构造域的形成,为两大陆地块(或板块)间的地槽褶皱关闭成陆,在中国随着中亚——蒙古地槽的关闭使古欧亚大陆形成。②镶边式,如滨太平洋构造域,由于大洋地壳的扩张,形成沟——弧——盆构造形式,在扩张的过程中,老的沟——弧——盆镶边在大陆地壳上,在中国东部至少发生了三次镶边(相伴生为三个隆起带三个沉降带),从发展形势来看,东亚岛孤将有可能成为东亚新的陆地。③碰撞式,如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为洋底的扩张,使刚性大陆地壳与新生大陆地壳的碰撞,形成巨大的高原和山地,并与老构造复活。以上构造形式均具有多旋迴的特点。

高考地理命题方向: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2021高考地理命题方向: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命题方向1 褶皱与地貌 下图示意意大利南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分布,该地地表分布有三种不同的岩层,其分布范围分别是M、N、P。经观测发现,该三处岩层在形成时间上连续,且岩层年龄为M<N<P。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处于( ) A.背斜顶部B.向斜槽部 C.向斜右翼D.背斜右翼 答案 C 解析岩层年龄为M<N<P,右侧岩层老,左侧岩层新,结合背斜、向斜的岩层弯曲的特点,可以判断地质剖面示意图位于向斜右翼或背斜左翼,故C项正确。 (2)①处地貌的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 A.处于断裂带,岩石破碎B.向斜槽部地势凹陷 C.夏季汛期流水侵蚀严重D.地表岩层差异侵蚀 答案 D 解析根据提示三处岩层在形成时间上连续,断裂带岩层发生明显的位移,岩层有错位,岩层在形成时间上会不连续,即该处不可能是处于断裂带,A项错误;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处不是向斜槽部,B项错误;由于图示地区是意大利南部沿海某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降水量少,流水侵蚀弱,C项错误;①处起伏较大,且地势走向与岩层分界线走向一致,故应是两个岩层地表岩层差异侵蚀造成,D项正确。 命题方向2 断层与地貌 元谋干热河谷地处金沙江南岸攀西大裂谷中。土桥是元谋干热河谷内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之一,主要由黏土、粉砂、细砂和中砂组成,直立性强。元谋土桥一般发育于冲沟沟底,是由于沟底地下通道扩展导致局部塌陷,或陷穴扩展使陷穴间

地变窄,其残存的保留原始沟底地面的部分形成了天然桥的形态,土桥的洞高普遍大于洞宽。下图示意冲沟上游横剖面。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元谋干热河谷的主要自然作用是( ) A.风力沉积B.流水侵蚀 C.流水沉积D.断裂下陷 答案 D 解析据材料可知,元谋干热河谷地处金沙江南岸攀西大裂谷中,故形成元谋干热河谷的主要自然作用是断裂下陷,D项正确。 (2)土桥的洞高普遍大于洞宽,其主要原因是( ) A.地震频发,土桥中部易断裂 B.土桥土层节理发育,易崩塌 C.雨季冲沟流水冲刷土桥顶部 D.冲沟内流水的下蚀作用强烈 答案 B 解析土桥是元谋干热河谷内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之一,土层的直立性强。土桥的洞高普遍大于洞宽,其主要原因是土桥土层节理发育,易崩塌,B项正确。是流水侵蚀形成,地震不是主要因素,A项错误;元谋土桥一般发育于冲沟沟底,是由于沟底地下通道扩展导致局部塌陷,或陷穴扩展,保留原始沟底地面的部分形成了天然桥的形态,C项错误;冲沟内流水的下蚀作用强烈不是土桥的主要成因,D项错误。 命题方向3 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下图示意我国准噶尔盆地南缘小泉沟油藏地质剖面。据此完成(1)~(2)题。

十大地质构造运动详解

十大地质构造运动详解 一、迁西运动 迁西运动是发生于中国北方始太古代末的一次构造运动及构造—热事件。因XX迁西得名。在冀东,表现为迁西群遭受强烈的变形、以角闪岩相—麻粒岩相为主的变质作用和以钠质花岗岩为主的岩浆事件。在华北及东北南部各太古宙麻粒岩—片麻岩区最具有广泛性和一定代表性,属于一次主要的构造运动。铁架山运动、兴和运动与之相当,为迄今中国境内确定之最早的构造运动。 迁西构造期,简称迁西期,是始古太古代(4500-3600Ma)期间的构造期,迁西期是今中国及周边地区的第一个构造期,是古陆块形成和陆壳克拉XX的时期。由于年代过于久远,目前的研究还极不充分。 二、阜平运动 阜平运动是古太古代的一次褶皱运动,其时限置于3600-3200Ma。阜平运动在华北各太古宙变质岩区影响较广,它使阜平群及更老地层普遍发生变形和产生以角闪岩相为主的区域变质,并伴随大量花岗质岩浆侵位。 三、五台运动 五台运动(Wutai orogeny)由马杏垣等于1955年创名,是新太古早期的一次褶皱运动。是根据新太古界五台群与古元古界滹沱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的。广义的五台运动应包括甘泉不整合、探马石不整合及金洞梁不整合等3个褶皱幕。在华北除太行、吕梁及中条山

等地发现不整合界面外,阴山、燕山、辽东、吉南及豫西等地皆已获得与之有关的构造—热事件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在XX塔里木库鲁克塔格地区,达格拉格布拉克群与上覆古元古界的不整合应与之相当。在扬子古陆西缘XX群中麻粒岩相层位取得2451百万年的锆石U-Pb 年龄,可能亦属五台运动的构造—热事件之反映。 四、吕梁运动 是古元古代(2500-1800Ma)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吕梁运动或称吕梁事件。 因为吕梁运动在吕梁山的表现最典型,故而得名。与此同时,五台山地区也有比较强烈的构造运动,学术界称之为滹沱运动(以滹沱河命名),所以也有不少人把吕梁期称为滹沱期。吕梁运动的其他名称尚有中条运动(晋南)、兴东运动()、凤阳运动()和中岳运动(XX 登封)等。吕梁期相当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2004)确定的古元古代成铁纪(2500-2300Ma)、层侵纪(2300-2050Ma)和造山纪(2050-1800Ma)的全部。 吕梁期的年代久远,目前只能对这期间的构造运动做粗略的描述。在吕梁期,可以识别出构成后世中国大陆的五个地块,即原始中朝地块、扬子地块、华夏地块、XX地块和准噶尔地块。其中原始中朝地块是在吕梁期第一次由塔里木克拉通和中朝克拉通等小陆块拼合而成的,从而形成了统一的结晶基底。 其他地块在吕梁期也发生了强度不同的构造运动,但都未能形成统一的结晶基底。

陆地构造地貌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案(首页)

第一章构造地貌 概念:构造地貌是主要由岩石圈构造运动造成的地表形态。即通过地壳变动、岩浆活动和地质构造所形成的地貌。由于它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产物,所以也称为内营力地貌。按规模可分为三级: 1)全球构造地貌——大陆和洋底。 2)大地构造地貌——如大陆上的褶皱山脉、大型拱起高原,洋底的洋中脊、海岭和深海平原等。 3)地质构造地貌——指由断裂、褶皱和火山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第一节全球构造地貌 一、大陆与海底的特征 1. 大陆和海洋的分布 大陆和大洋是全球二种最巨型的地貌,大陆是高出海平面的正地貌,大洋是低于海平面的负地貌,它们不仅形态不同,而且地质构造上也有本质的差别。 (1)大陆特征 大陆是高出海面的高地,占全球面积29.2%。它的内部起伏很大,最高点是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高度8844米;最低点为约旦河谷地的死海洼地,高度为-399米。虽然地形高差很大,但大陆的平均高度只有875米。 按高度分配,以500~80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最大,它占大陆面积的47.82%;高度200~500米的丘陵次之,占26.8%;高度0~200米的平原再次,占24.85%;高度小于0的陆地面积最小,仅占0.53%(表4-1)。就世界各大洲而言,南极洲地形最高,平均高度2200米,欧洲及大洋洲最低,仅340米(表4-2)。 表4-1 大陆和大洋面积统计表

表4-2 世界各大洲平均海拔高度 (2)大洋特征 大洋是指海平面之下的水底部分,占全球总面积70.8%。从构造地貌观点看,它又分为大陆边缘和洋底两部分。大陆边缘是大陆与洋底之间的构造过渡带,水深0~-2500米或0~-3000米,在这里,大陆型地壳厚度逐渐减小直至尖灭,地貌上靠近大陆一侧的称为大陆架,而靠洋底一测的称为大陆坡和大陆基。这三个地段连接起来,构成了一条上凸下凹形曲线,它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底斜坡区。 洋底是在水深-2500米(或-3000米)至-6000米以下的大洋底部,它占全球面积54.7%和大洋面积77.2%,是地球上最深而规模巨大的凹地,平均水深为3800米。在世界各大洋之中以太平洋最深,平均深度为3940米;北冰洋最浅,平均深度为1117米(表4-3)。洋底的起伏也很大,如最深的马利亚纳海沟-11034米至高出海面4205米的夏威夷海岭的冒纳罗亚火山,高差达15000多米。洋底次级地貌也多,有海岭、海底高原、深海丘陵、深海平原和海底峡谷等等,其规模也很大(表4-3)。 表4-3 世界各大洋的面积及深度 整个地壳表面面积为5.1亿km2,据统计,陆地面积约占29.2%,而海洋面积约占70.8%。从大地构造的角度看,大陆架和陆坡也是大陆的一部分,这样算起来,大陆约占35%,海洋占65%,两者构成地球上的两大基本地貌单元。 根据不同高度的地貌所占面积的比例,可以画出地表起伏的曲线,由曲线可以看出,大陆和海洋在地表呈两个明显的台阶。第一级台阶分布在-3000~-6000m,平均深度为-3729m大部分为洋低。第二级台阶分布在1000~-200m,平均高度为875m,大部分为陆地,一部分为陆架。 海陆分布的另一特点是其分布的不均匀性。大部分陆地分布在北半球,占此半球总面积的39%。而南半球陆地仅占南半球总面积的17%左右。 地表最大的起伏为20km,最高的山峰为珠穆朗玛海拔8844m,最深的海洋为马里亚纳海沟-11022m,地表平均高度为-2450m。 2. 陆壳与洋壳的特征和成因

第3章 地质构造及对工程的影响

第3章 地质构造及对工程的影响 地壳运动:指由于地球内动力而引起的地壳变形和变位。 包括:升降运动:指垂直地表的运动(沿地球半径方向的上升或下降运动)。 水平运动:指平行于地表的运动(沿地球切线方向或沿水平方向的构造运动)。 地壳运动的结果:导致地壳岩石产生变形和变位,并形成各种地质构造(构造变动在岩层和岩体中遗留下来的各种构造形迹)。 第一节 水平构造和单斜构造 一、概念 沉积岩层形成时的原始产出状态(即产状)大多数是水平或近于水平。如果经受地壳运动(垂直抬升)的影响,改变了原始形成时的位置,但仍保持水平产状的一套水平岩层组成的构造,称为水平构造。 岩层受构造运动的影响,不仅改变了岩层形成时的位置,而且改变了原有的水平状态,使岩层面向同一方向倾斜,并与水平面具有一定的交角,便形成了单斜构造。常常是组成其它构造(褶曲一翼,断层一盘等)的一部分。 二、岩层产状 岩层的产状常用岩层的走向、倾向、倾角来确定,这三者称为产状要素。在野外产状要素直接用地质罗盘进行测量。 第二章 褶皱构造 褶皱指组成地壳的岩层,受构造应力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丧失其连续性的构造。岩层的连续性整性末遭到破坏,是岩石塑性变形的表现。 褶皱构造的基本类型 一、褶曲:褶皱构造中的一个弯曲 二、褶曲的类型 1、褶曲的基本形态是背斜和向斜。 产状要素 走向 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称走向线走向线 两端所指的方向称走向 倾向 垂直于走向线沿层面向下所引的直线,称倾斜线。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方向,称为倾向 倾角 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间的夹角 褶曲 的要素 核:褶皱中心部分的地层 翼:核部两侧对称出露的地层 轴线:轴面与地面的交线 枢纽:轴面与层面的交线 枢纽在空间上的产出状态:枢纽水平、枢纽倾斜 轴面:指大致平分褶皱的一个假想面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导学案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2课时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教材和微课视频,能说出地质构造的基本含义和类型; 2.通过演示岩层的弯曲实验,能分析出地质构造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的基本特征和成因; 3.运用实例,说出地质构造在找矿、找水、修建大型工程中的实践意义; 4.通过学习活动,学会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待人地关系,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爱护环境,合理利用。 【学习材料】 学习资料包:微视频(课前)、导学单、多媒体课件、演示道具若干、课本、同步练习【学习过程】 <课前自学> 通过观看教师微课—《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完成<自学梳理>。(观看方法:百度搜索 - 微课大赛活动平台”高中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作者:杨洋) <自学梳理> 1.是什么?——基本概念 (1) 引起的岩层永久性、,称为地质构造。 (2)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 (3)地质构造常常被保留在中,被称为地壳运动的“足迹”。 2.有什么?——常见类型 地质构造最常见的类型有和。 (1)褶皱

①成因: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 力,使岩层发生 ,形成褶皱。 ②地形:世界上许多高大 , 都属于褶皱山脉。 (请在图中相应 位置标出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 脉、安第斯山脉。) ③基本形态: 和 两种。 ④背斜岩层 ,在地貌上常常形成 。 ⑤向斜岩层 ,在地貌上常常成为 。 ⑥地形倒置:有些背斜 因受张力作用, 比较发育,容易遭受侵蚀而成为 。 ⑦有些向斜 因受挤压,岩层变得 ,不易遭受侵蚀反而成为 。 (2)断层 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 岩层所能承受的强度,岩层发生 ,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 ,形成断层。大的断层常常形成 或 。断层构造中,相对上升的一侧叫做 ,相对下沉的一侧叫做 。 3.怎么做?—现实意义 (1)石油、天然气多储存在 中。 (2)在 盆地中往往较易找到地下水。 (3)隧道、水库建设,则应尽量避开 。 <课堂小组合作探究> <任务一>(1)请设计一个模拟演示,正确反映“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形成过程、地质构造和地表形态。(小组展示成果) (2)请在下面绘出正地形(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构造简图。(用小黑板展示成果) <任务二>(1)请设计一模拟演示,正确反映“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形成过程、构造形态与地貌状况。 (2)请在下面绘出“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形成过程简图。(用小黑板展示成果)

中国八大构造运动

阜平运动是新太古代的一次褶皱运动,也是我国已知的最早的一次地质构造运动。 阜平期阜平期的时限为2900(+-)——2600Ma 期末的构造运动称为阜平运动或铁堡运动(Tiebu orogeny)。 据五台—太行山区新太古界阜平群上亚群(龙泉关群)与上覆五台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其时限距今约26亿年。 2划分依据 五台群与阜平群无论在构造形态、构造方向、混合岩化作用、变质作用以及沉积建造上都有明显差异。因而主张将其放在阜平群与五台群之间,其时限置于26亿年。阜平运动在华北各太古宙变质岩区影响较广,它使阜平群及更老地层普遍发生变形和产生以角闪岩相为主的区域变质,并伴随大量花岗质岩浆侵位。 3分布 五台山东北边缘龙泉关以西约5千米的铁堡村南见有明显的低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二者之间尚保存有厚约1.5米的古风化壳,因之命名“铁堡运动”。 所造成的角度不整合还包括吕梁山区吕梁群与下伏界河口群之间、中条山区绛县群与下伏涑水杂岩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等。阴山、燕山及辽东、吉南、山东、豫西以及小秦岭等地亦然。 吕梁运动 古元古代(2500-1800Ma)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吕梁运动或称吕梁事件。 因为吕梁运动在山西吕梁山的表现最典型,故而得名。与此同时,山西五台山地区也有比较强烈的构造运动,学界称之为滹沱运动(以滹沱河命名),所以也有不少人把吕梁期称为滹沱期。吕梁运动的其他名称尚有中条运动(晋南)、兴东运动(黑龙江)、凤阳运动(安徽)和中岳运动(河南登封)等。吕梁期相当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2004)确定的古元古代成铁纪(2500-2300Ma)、层侵纪(2300-2050Ma)和造山纪(2050-1800Ma)的全部。 吕梁期的年代久远,目前只能对这期间的构造运动做粗略的描述。在吕梁期,可以识别出构成后世中国大陆的五个地块,即原始中朝地块、扬子地块、华夏地块、哈尔滨地块和准噶尔地块。其中原始中朝地块是在吕梁期第一次由塔里木克拉通和中朝克拉通等小陆块拼合而成的,从而形成了统一的结晶基底。其他地块在吕梁期也发生了强度不同的构造运动,但都未能形成统一的结晶基底。 晋宁运动 晋宁运动(Jinning movement,Tsinning movement)由米士(P.Misch)于1942年创名,是新元古代中期的一次构造运动。 系据云南中、东部晋宁、玉溪等地南华系澄江砂岩与下伏中元古界—新元古界下部昆阳群之间的显著角度不整合确定。这次运动发生于距今8亿年左右。使昆阳群剧烈褶皱,而澄江组则为后造山磨拉石建造。此不整合在华南普遍存在。前澄江运动、皖南运动、休宁运动、雪峰运动等均与之相当。 分散的古陆核已经联合成为较大陆块,晋宁运动使其焊接,并进一步扩大固化形成为相对稳定的大型板块-扬子板块。

地质地形地貌专题复习

地质地形地貌专题复习 一、专题精析 (一)关于地质地形地貌的有关知识 1、地壳的组成(元素、矿物、岩石) 2、地质作用(概念、按能量来源分类、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3、地壳运动(分类、机制、地形、构造、地貌) 4、外力作用与地形、地貌 5、地质作用与自然资源:岩浆活动金属矿产的形成、沉积岩的形成 火山爆发温泉变质作用 6、地质灾害(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泥石流等) 7、地壳物质循环(包括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地形地势的变化,自然资源的形成和自然灾害的发生)。 (二)地形 1、地形的特点的描述 a 对高度(地形的起伏)b平均海拔(地形的高低)c地形的类型d主要地形类型e地势 2、各类地形的特点及主要分布区 3、地形的形成(内外力共同作用) 4、地形的分布(各大洲及我国地形的特点)1)各大洲分布 (2)我国地形分布 5、地形类型的判断(依经纬度位置判断、依“等高线”判断、依河流判断、依等温线判断、依等降水量线判断、依等潜水位线判断、) 6、地形的部位的判断(山谷、山岭、山坡、山脊、鞍部、陡崖等) 7、地形、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地形不仅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组成要素,而且是和气候一样的两大基本要素之一。 (1)地形与气候 A、地形对气候的影响通道作用、阻挡作用(例如北美洲气候的形成),热力作用(例如青藏高原、东非高原、横断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界线作用(如秦岭)。 B、气候对地形的影响 主要是通过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作用影响地形,使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 (2)地形与植被、自然带 A、地形对植被、自然带的作用 从山麓到山顶形成垂直地域分布(如喜马拉雅山南坡)。 非地带性因素(如南美洲温带沙漠气候的形成)。 B、植被对地质、地形、地貌的影响(参与沉积的形成,促成岩石的风化,促进土壤的形成)。 (3)地形与水文 A、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a、地势影响河流的流向和流速、水能的多少。 b、地形地貌影响水系特点和流域范围(分水岭划分流域)、河流的形态,干

十大地质构造运动详解

十大地质构造运动详解 1迁西运动 迁西运动是发生于中国北方始太古代末的一次构造运动及 构造—热事件。因河北迁西得名。在冀东,表现为迁西群遭受强烈的变形、以角闪岩相—麻粒岩相为主的变质作用和以钠质花岗岩为主的岩浆事件。在华北及东北南部各太古宙麻粒岩—片麻岩区最具有广泛性和一定代表性,属于一次主要的构造运动。铁架山运动、兴和运动与之相当,为迄今中国境内确定之最早的构造运动。迁西构造期,简称迁西期,是始古太古代(4500-3600Ma)期间的构造期,迁西期是今中国及周边地区的第一个构造期,是古陆块形成和陆壳克拉通化的时期。由于年代过于久远,目前的研究还极不充分。2 阜平运动 阜平运动是古太古代的一次褶皱运动,其时限置于 3600-3200Ma。阜平运动在华北各太古宙变质岩区影响较广,它使阜平群及更老地层普遍发生变形和产生以角闪岩相为 主的区域变质,并伴随大量花岗质岩浆侵位。3五台运动 五台运动(Wutai orogeny)由马杏垣等于1955年创名,是新太古早期的一次褶皱运动。是根据新太古界五台群与古元古界滹沱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的。广义的五台运动应包括甘泉不整合、探马石不整合及金洞梁不整合等3个褶皱幕。

在华北除太行、吕梁及中条山等地发现不整合界面外,阴山、燕山、辽东、吉南及豫西等地皆已获得与之有关的构造—热事件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在新疆塔里木库鲁克塔格地区,达格拉格布拉克群与上覆古元古界的不整合应与之相当。在扬子古陆西缘康定群中麻粒岩相层位取得2451百万年的锆石U-Pb年龄,可能亦属五台运动的构造—热事件之反映。4吕梁运动 是古元古代(2500-1800Ma)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吕梁运动或称吕梁事件。 因为吕梁运动在山西吕梁山的表现最典型,故而得名。与此同时,山西五台山地区也有比较强烈的构造运动,学术界称之为滹沱运动(以滹沱河命名),所以也有不少人把吕梁期称为滹沱期。吕梁运动的其他名称尚有中条运动(晋南)、兴东运动(黑龙江)、凤阳运动(安徽)和中岳运动(河南登封)等。吕梁期相当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2004)确定的古元古代成铁纪(2500-2300Ma)、层侵纪(2300-2050Ma)和造山纪(2050-1800Ma)的全部。 吕梁期的年代久远,目前只能对这期间的构造运动做粗略的描述。在吕梁期,可以识别出构成后世中国大陆的五个地块,即原始中朝地块、扬子地块、华夏地块、哈尔滨地块和准噶尔地块。其中原始中朝地块是在吕梁期第一次由塔里木克拉通和中朝克拉通等小陆块拼合而成的,从而形成了统一的结

2021届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训练:专题三 高频考点34 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的特征描述与成因分析 (人教版)

(2020·湘潭市一中高考模拟)“飞来峰”即外来岩块,常见老岩层覆盖在新岩层上,通常是老岩层自远处推移而来,上覆于相对停留在原地不动的原地岩块之上。下图为“某地飞来峰附近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⑤岩层形成年代比⑥岩层早。据此完成下题。 1.关于图中甲处的褶曲形态及判断理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斜,岩层向下弯曲 B.背斜,岩层向上隆起 C.背斜,中间岩层老,两翼新 D.向斜,中间岩层新,两翼老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和地层界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2.图示地区主要的地貌类型及其成因分别是() A.背斜山地外力作用 B.背斜谷地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C.向斜谷地内力作用 D.向斜山地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以下各图与泰山的形成原因相吻合的是() (2020·河南郑州一中测试)读下图,回答4~5题。

4.图示() A.花岗岩的形成早于石灰岩 B.乙山为断块山 C.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 D.地形主要为山地 5.在野外考察时,判断丙断层的依据有() ①断层面发育的陡崖②断层破碎带③断层两侧岩层错开④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低地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19·安徽合肥一中测试)某地质考察队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地质研究,在Y1、Y2、Y3、Y4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在该水平面上Y2、Y3处取得相同的砂岩,Y1、Y4处取得相同的砾岩,且砂岩的年代比砾岩老。据此完成6~7题。 6.甲处属于()

A.向斜成谷B.向斜成山 C.背斜成谷D.背斜成山 7.若在Y2处钻30 m到达该水平面,则在Y4处钻至该水平面最可能的深度是() A.25 m B.35 m C.55 m D.65 m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教案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教案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构造运动的证据 (一)新构造运动的证据 1.地表的形态变化 前面我们所学的河流阶地及海蚀阶地等地质现象的形成和位置的变化就是地壳运动真实的记录。(说明地壳在缓慢上升。) 例1.广州七星岗海能崖,现在距离海岸线数十公里。 例2.辽宁盖县望儿山海蚀崖,距海岸线十公里,高出海面约60m。2.大地测量的证据 根据大地测量发现许多地区的大地现有平方向的位移又有垂直方向上的升降。 例1.河北邢台的形家湾自1920年至1955年35年中上升了140mm,平均每年上升4mm,而耿庄桥却下降32.1mm。前面说过的印度古大陆2cm/年向北推移。 例2.美国西部圣安德利斯大断裂西侧的地块,自2千多万年前以来,每年以几毫米至几厘米的速度,作顺时针方向的水平错动。 (二)老构造运动的证据 1.沉积地层的厚度 我们前面已学过,浅海环境下,海水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但是我们却能见到上千米甚至上万米厚的浅海相沉积岩。如:喜玛拉雅山原来是古

地中海的浅海区,沉积地层的厚度达到3万米。这就说明该地区的地壳一边下降、一边接受沉积。同时在另一些地区却见不到该时期的沉积岩,说明那些地区此时地壳正在上升,因而缺少这一时期的地层。 2.岩相变化 岩相——就是反映沉积环境的沉积岩岩性和生物特征。是岩层形成环境的物质表现。 一般分为:海相、陆相、海陆交互相(三角洲相、滨海沼泽相) 河流相 湖泊相 滨海相 沼泽相 这种岩相的变化,说明了当时海陆的变迁,也说明了地壳当时处于上升还是下降的地质环境。 3.构造变形 我们在野外常常可以看到倾斜的岩层或波状起伏、弯曲的岩层,以及错、断开的岩层,说明地壳受到构造力的作用。 第一节构造运动的特征 一、构造运动的概念 构造运动——指由地球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 构造变动——指由构造运动引起岩石的永久性变形。如褶皱变动、断裂变动。构造运动常和地壳运动混称,只不过构造运动包括整个岩石圈,但从研究意义上说,我们现今研究的内容和深度也只是在地壳的深度范围内。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教学设计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质构造的概念 2、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影响。 3、理解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地质构造示意图的阅读分析,学会简单的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和构造地貌的分析。(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一些内力作用形成的自然景观图片的学习,培养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教学难点】 背斜、向斜及形成的主要地形。 【教学媒体与教具】 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练习检查与反馈。 新课导入:世界十大地貌奇观欣赏切入主题地质构造。 一、褶皱 动手观察与思考: 1.取出一本书,假设每页书代表一个地下的岩层,如果书本岩层受到强烈的水平挤压碰撞时,岩层在垂直方向上发生怎样的变化? 2. 背斜和向斜在外部形态上有什么不同? 3. 一般情况下,背斜和向斜往往形成什么地形? 4.试分析“地形倒置”的原因 5.在纸上画出一个褶曲(背斜和向斜)图,作一条剖面线,分析A.B.C.D.E五点的新老关系。 小结和练习。 二、断层 1.什么是断层? 2.我国有哪些典型地垒和地堑分布? 小结和练习 三、实践意义 分组探究活动:假如你是地质工程师,请确定下列选址,为什么? 1、采石场应选择背斜还是向斜? 2、石油勘探应选择背斜还是向斜? 3、地下水开采应选择背斜还是向斜? 4、隧道应选择背斜还是向斜? 5、水库大坝建设应选择背斜还是向斜?

小结和练习 课堂小结、练习和作业 板书: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一、褶皱 1、背斜 2、向斜 二、断层 1、地垒 2、地堑 三、实践意义 该教案已用于校内公开课教学,科组评价认为:课时内容条理性比较清晰;教案、课件的知识体系性很完整;注重讲练结合,给予学生思考、分析、理解、讨论的时间较多;在教学重点、难点突破方面,比较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乐于探究、及时归纳总结。 教案设计还有如下方面需要改善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方法应尽可能再给多一些时间,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说明自已的选择理由,同时详讲相应知识点。 . .

构造地貌研究方法

构造地貌研究方法 刘静 赵越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 1、引言 构造地貌学是近十几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研究构造与气候相互作用,并通过侵蚀和沉积等方式对活动构造区的地形地貌进行塑造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定量构造地貌学的兴起为标志之一,地球圈层之间(如岩石圈、大气圈与生物圈)相互作用等认识开启了另一场革命,其意义将不小于60年代的板块构造运动理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的测年技术和GPS、GIS、LiDAR等空间探测技术和手段的迅猛发展和应用,构造地貌进展迅速,特别是在确定原始地貌面高度、构造活动幅度和速率、侵蚀速率以及构造抬升与侵蚀下切平衡等关键问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热点研究方向,并在灾害防御、环境和气候变迁、新构造演化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国际上对构造活动、气候、地表过程的耦合关系的研究力度和注意力越来越大,涉入的学科也日益广泛:地貌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学、水文学、环境学、低温/中低温年代学、大陆动力学数值模拟等等,使得构造活动、气候、地表过程的耦合关系成为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的具开拓前景的研究领域。 与传统大地构造学不同,构造地貌学清晰地认识到气候和剥蚀作用可能控制着构造变形样式,强调地表侵蚀过程在山脉形成和高原隆升中的作用(England and Molnar, 1990; Brozovic et al., 1997; Pinter and Brandon, 1997; Willett,1999;Zeitler et al., 2001; Montgomery et al., 2001; Beaumont et al., 2001)。在传统地质学中,发生于地球表面或浅部的浅表地质作用统称为外营力,包括风化作用和剥蚀作用。具体过程包括河流,滑坡、泥石流、冰川刨蚀等,也有生物的参与,尤其是微生物参与的风化作用。尽管这些作用在影响区域甚至全球的气候和环境变化中起着不容置疑的作用,但在塑造造山带及大陆构造中所起的作用往往被认为是居于次要地位,甚至被忽略。最近一二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冲击着构造地质学、地貌学、表生地球化学和矿物学中的一些传统认识,如山链或高原的形成是岩石圈构造运动和大气圈地表过程联合作用的结果: 在构造活动活跃地区,快速的浅表作用(如剥蚀)可通过重力均衡来调节深部物质平衡,改变深部热和应力状态,调整变形机制来调制深部物质垂向和侧向的运移速

山东的主要地质构造特征及工程地质问题

山东的主要地质构造特征 及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建筑工程与地质构造关系的学科。山东的地质构造特征如何本省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这就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一、山东的地质构造特征及工程地质分区 (一)山东的地质构造特征 1山东处在欧亚板块的东部活动大陆边缘 受太平洋板块向北西西扩张及印度洋~澳大利亚板块向北运移的影响,山东目前(以来)地应力:最大主应力σ1的轴向方位为70~80о、大小是; 最小主应力σ3的轴向方位为340~350o、大小是33..9 Mpa;σ1与σ3差应力值为 Mpa。 2.基岩区的地层褶皱不发育,地层多呈单斜构造;发育NNE、 NW、EW走向的主要断裂构造,其中的NNE向和NW断裂为活动断裂主要NNE向活动断裂:(1)沂沭断裂带,由四条大断层组成“两堑一垒”的构造格局;(2)聊考断裂带。 主要NW向活动断裂:(1)威海~烟台~渤海~天津断裂带;(2)诸城~益都(青州)~惠民断裂带;(3)骆马湖~微山湖断裂带。 证据:近代地震活动记录;第四纪岩土层被断裂错开、逆掩。

(二) 山东的工程地质分区 据基岩地层的出露情况、地貌特征和地壳稳定性分3个分区: σ1 σ1 σ1 σ 1 目前中国地应力方向 以东经100~105o 为界分东西两区。 强度上:西强东弱(西高东低) 方向上:西: NNE-SSW 为主,东:近E-W 。

1.鲁中南中低山丘陵工程地质区: 其范围是:济南~淄博~潍坊以南、东平湖~南四湖一线东北、昌邑- 大店大断层(沂沭断裂带最东侧的大断层)以西及济南~东阿~东平一线以鲁东低山 丘陵工程 地质区 鲁西北平 原工程地 质区 鲁中南中低山丘陵工程地质区 鲁西北平 原工程地 质区 昌邑~大店断层

地貌-教学教案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地质作用及其分类,初步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相关内容,掌握地质构造类型及其形成的构造地貌,掌握外力作用形式及其形成的地貌。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判读原理示意图,从图中提取有用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地壳运动和变化的观点,逐步树立物质运动的观点,通过学习板块构造理论帮助学生树立历史发展的观点,并以此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建议 关于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教材分析 本部分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在这部分教材中,首先介绍了“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概念,接着重点分析了两种最常见的基本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了两种构造在地表的形态和地貌特征,分析褶皱形成的不同岩层形态时,运用辩证的观点说明在外力作用的影响下,地表形态发生变化后形成的地形倒置状况。本段教材配备有大量的原理示意图,对褶皱和断层形成加以辅助说明,这些示意图有助于学生对本段教材的形象理解,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本段教材的最后介绍了地质构造与找矿、找水和工程建设的关系,这部分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联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同时有利于学生认识地质、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地关系的重要性。本节教材的最后部分主要介绍“外力作用和地貌”。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其作用力的来源也有多种,教材对此有所侧重和删减,从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看,教材选择了学生较为常见的、陆地上分布也最广的三种,即风化地貌、流水地貌、风成地貌。风化地貌注意其形成原因,包括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风化,但注意风化并不是由于风的原因,应与风成地貌的原因区分开。流水和风成地貌两部分内容注意不同外力作用形式形成的地貌形态是不一样的,流水有侵蚀和沉积地貌,风力也有侵蚀和沉积地貌,无论是流水还是风力的沉积地貌其形成过程都是有分选的。特别注意搬运作用是运动过程,没有结果,因此不形成地貌类型。这部分内容教材同样配备了大量图片,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对图像资料的观察、分析处理能力,教学中应引起重视。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也非常大,教材在最后安排了阅读材料说明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阅读使学生认识人地关系,知道人类应遵循自然规律办事,做到趋利避害,保护环境,才能使地表形态的变化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关于地质作用和地壳运动的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从地表形态——地貌的不断变化以及引起这种变化的作用——地质作用等内容入手,首先强调了沧海桑田的变化是地壳变动的结果,进而分析引起这种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并从地质作用能量来源的角度介绍了其分类和表现形式以及不同表现形式所反映的激烈迅速的地质作用和极其缓慢的地质作用等。这部分内容既可以看作是上一节关于岩石和地壳物质循环的继续,又可以看作是后面学习地质灾害的知识铺垫。关于内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以及共同作用形成千姿百态的表形态,一直是过去教学中难点,新教材在这里进行了淡化处理,只是在本节教材最后讲述外力作用时进行简单描述。 教材从第二部分开始分别讲述内外力作用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主要介绍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地震将在后面地质灾害中有所描述,在本节教材中不再涉及。关于“地壳运动”教材首先论述了两种不同性质不同方向的基本运动形式,即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以及两种运动形式引起的地表变化和两种运动形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这两种运动形式的学习应该使学生树立地壳运动和变化的观点。由科学家对地壳运动的动力来源、运动方式、时空分布规律等的探讨和研究引出板块构造学说。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内涵教材力图体现两个方面,关于知识方面应明确:板块的概念、六大板块的分布、板块内部和边界的不同运动特点以及板块边界不同的运动所形成的不同地表形态。关于价值观念方面,主要体现

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专题

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专题 一、单选题 1.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1),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A .断层、向斜、背斜 B .断层、背斜、向斜 C .向斜、断层、背斜 D .背斜、向斜、断层 (2013高考题广东卷)2.图1为某地实景图。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 .搬运作用 B .地壳运动 C .变质作用 D .风化作用 (2013高考题海南卷)图1为某半岛地形图。读图1,完成1~3题。 3.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 ) A .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B .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C .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D .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4.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于( ) A .地热能B .风能 C .水能D .太阳能 5.7月份该半岛可能出现( ) A .冰川与岩浆相映 B .极昼 C .成群的企鹅 D .台风 (2013高考题北京卷)读图5,回答第6、7题。 6.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①苏 ②湘 ③滇 ④新 ⑤桂 ⑥内蒙古 A .①② B .③④ C .③⑤ D .⑤⑥ 7.图中 A .甲处侵蚀作用最强烈 B .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C .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 D .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8~9题。 8.通常能找到化石的岩层是 ( ) A.花岗岩 B 石灰岩 C.砾石层 D.石英岩 9.对图示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曾经经受水平挤压运动 ②曾经经受水平扩张运动 ③有良好的储油构造 ④有良好的储水构造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②④ (2011·河北月考)读某地地貌景观图及其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M 、N 、O 、P 、Q 五地的地质构造类型依次是 ( ) A .背斜、向斜、向斜、背斜、断层 B .背斜、向斜、背斜、向斜、背斜 C .背斜、向斜、背斜、向斜、断层 D .向斜、背斜、向斜、背斜、向斜 11.图中P 处地貌的主要成因是 A .断裂下陷 B .向斜成谷 C .岩石抗侵蚀力弱,受外力侵蚀成谷 D .外力堆积作用形成 (2011·海淀模拟)读下面的地质剖面图,回答12~13题。

构造地貌

构造地貌 第二章构造地貌 1.全球构造地貌_由大地构造运动形成并受大地构造控制的地貌,叫做全球构造 地貌。 2.大地构造地貌_在全球构造的背景上,由于区域构造差异而形成的具有区域特征的构造地貌。 3.地质构造地貌_在全球构造格局与大地构造背景下,主要由于局地构造作用、 以及外营力影响而形成的地貌,叫做地质构造地貌。根据局地构造的类型,可以将之其划分为褶曲地貌、断层地貌、火山地貌、岩性构造地貌等。 第一节全球构造地貌 一、大陆与海洋 海陆分布:1、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2、海陆分布不均匀;3、七大洲和四大洋;4、大陆轮廓呈倒三角形;5、大型岛群大多分布于大陆东岸;6、大陆东岸不仅岛屿多,而且有系列岛弧分布;7、一些大陆轮廓具有明显的相似性或吻 合性。 地球表面明显地分为海洋与陆地两大部分。连续的广阔水体称为世界大洋,它是海洋的主体。被海洋所环绕,但突出于海洋面上的部分则称为陆地。大陆是陆地的主体,岛屿是陆地的组成部分。 两半球海陆面积比较: 地球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由于海洋和陆地面积相差悬殊,因此不论在哪个半球,海洋面积都比陆地面积大,海洋分布是不均匀。 洋底——水深一般超过3000m的大洋底部。占地球总面积的55%。洋底地壳 厚度薄,是玄武岩质,上覆薄层深海沉积物或缺乏。 大陆——大陆地壳密度小、厚度大、二氧化硅含量大。表层为沉积岩、变质岩和火山岩,其下为花岗岩质的基础,再下面为玄武岩质层。大陆面积占地球总面积 的29%。 大陆边缘——洋底与大陆之间的过渡地带。指陆地周围水深小于3000m的海底,占地球总面积的16%。大陆边缘的地壳具过渡性质,大部分地方接近陆壳。

二成因 一、地壳均衡学说 地壳均衡是描述地壳状态和运动的一种理论。它阐明地壳的各个地块趋向于静力平衡的原理,即在大地水准面以下某一深度处常有相等的压力,大地水准面之上山脉(或海洋)的质量过剩(或不足)由大地水准面之下的质量不足(或过剩)来补偿。 (1)普拉特(2)艾里 三全球构造地貌的形成 特征:呈带状分布构造活动带和位于活动带的之间稳定区 构造活动带:1、环太平洋大陆边缘构造带2、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带3、洋脊 裂谷带 相对稳定区 稳定区内最稳定的是洋底深海平原区和大陆上由古老地盾构成的高原和平原区。成因:板块构造 1)大陆漂移学说提出人:魏格纳(德国)。 依据:大西洋两岸的大陆形状、地质hjhjjhjk 构造、古生物等的相似性。 内容:联合古陆,七大洲、四大洋驱动力:地球自转离心力、天体引潮力 2)海底扩张学说基本观点:高热流的地幔物质沿大洋中脊的裂谷上升,不断形成新洋壳;同时,以大洋脊为界,背道而驰的地幔流带动洋壳逐渐向两侧扩张;地幔流在大洋边缘海沟下沉,带动洋壳潜入地幔,被消化吸收.(H.H.赫斯于1960年首先提出海底扩张说) 海底岩石年龄一般不超过2亿年。岩石离海岭愈近,年龄愈轻,离海岭愈远,年龄愈老同一年龄岩石在海岭两侧呈对称分布。 3)板块构造学说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地幔对流与板块运动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八讲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5课时地质构造与地貌教学案含解析

第25课时地质构造与地貌 (1)地质构造分为□01褶皱(如A、B)和□02断层(如C)。 (2)褶皱分为□03背斜(A)和□04向斜(B)。背斜岩层向□05上弯曲,中部岩层□06老,两翼岩层新;□07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部岩层□08新,两翼岩层老。 (3)断层相对上升的岩块称为□09地垒(E),相对下降的岩块称为□10地堑(D)。 (4)开采油气应选择□11A处,开采地下水应选择□12B处,最不宜修建水库的是□13C处。(填图中字母) (5)褶皱形成初期,背斜形成□14山地,向斜形成□15谷地。背斜顶部岩层受张力作用,易受□16外力侵蚀,最终形成□17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力,坚硬不易被外力侵蚀,最终形成□18山地。 (6)非洲的□19东非大裂谷是著名的大断层。我国的□20渭河谷地、□21汾河谷地是著名的地堑,□22华山、庐山、□23泰山是著名的地垒。 考点三十一地质构造与地貌 (2017·江苏高考)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2)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 A.1 B.2 C.3 D.4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1)甲岩层位于□01上部,较为□02完整;乙为□03断层,切断下部的沉积岩层;丙为□04岩浆岩,切断了□05大多数沉积岩层。 (2)侵蚀面与岩层界面□06相交、不是平行关系,有□07两处侵蚀面与岩层界面相交。(1)完整的岩层形成□08较晚,被切断的岩层形成□09较早;乙切断的岩层数量□10少于丙切断的岩层数量,说明乙形成更□11早。 (2)岩层是倾斜的,说明发生了明显的□12弯曲,即形成褶皱的次数是□132。 答案(1)B (2)B 1.背斜、向斜及形成的地貌

构造运动和地质构造

第八章构造运动和地质构造[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讲解岩层的产状(原始产状、产状要素、线状构造产状要素、地层不整合的观察和研究);褶皱构造(褶皱和褶皱要素、褶皱的分类、褶皱的组合形式和叠加形式、褶皱的成因、褶皱的野外观测与研究);断裂构造(节理、断层要素和断层位移的概念、断层分类、断层形成机制、断层的野外观测与研究); 重点:要求掌握构造变形的研究方法,了解褶皱构造与断裂构造特点主要识别方法与技术。 难点:要求掌握构造变形的研究方法,了解褶皱构造与断裂构造特点主要识别方法与技术。 构造运动:由地球内动力引起岩石圈地质体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 地质构造:地壳运动中岩层和地块受力后产生的变形和位移的形迹。反映了某种方式的构造运动和构造应力场。 第一节概述 一、基本概念 侵入岩是在地下形成,但现在大量突出地表,甚至形成高山;沉积岩,原始应水平沉积,在地表却大量倾斜、弯曲、断裂。 这些说明地壳上岩石发生了运动,发生变形、变位,改变了原来的状态。 地壳运动(构造运动)——地壳的机械运动 运动的结果为岩石变形、变位,导致地质构造的形成。 岩石变形——地壳中岩石变改了原有的空间位置和形态。 地质构造——岩石变形的产物包括褶皱、断裂两大类。 综上所述,构造运动(地壳运动)是指由地球内部动力引起的固体地球表层的机械运动。 构造运动造成岩石的变形与变位,形成一系列的地质形迹,岩层的倾斜、岩层的褶皱、岩石中产生断裂(有的断裂是拉张型的,有的则是剪切型的等等),这一系列由构造运动造成的岩石变形与变位的地质形迹,称为地质构造。 二、构造运动 (一)构造运动的形式: 水平运动(造山运动) 垂直运动(造陆运动) 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1、水平运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