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实习报告

南京实习报告

南京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地理与旅游学院

地理科学专业

姓名:秦延华

学号:2011414593

总述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有重要的意义。因此,2012年11.11——11.17我们地理科学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类的全体同学在王晓青、刘飞和荆延德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南京,进行综合自然地理的实习。

一、.实习目的: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学大纲中有明确规定的教学内容之一,观察与实践是学习、研究地质学、地貌学、土壤学和植物地理学等的重要方法。因此,野外实习对于自然地理学就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的目的分为四个方面:

首先:印证课堂上学习的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并提高我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独立研究的能力以及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收集第一手资料,能解释相关现象和自然演化规律、了解实习地的地质地貌演化过程;

第三:发现问题,培养并激发兴趣点,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第四:开阔视野,增加阅历,为将来相关专业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方法:

1、踏勘法。通过对实习地线路的观察和资料分析,了解地质地貌等的总体

特征。

2、地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地图法。利用已有的地形图资料,填注调查区的相关内容,并进行专业

分析。

三、实习的相关课程:

实习课程包括本科期间学习的地质学基础、地貌学、生物地理学、土壤学等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矿物和岩石的识别,地质地貌类型与构造岩石的关系、了解地层分布、火山活动及其产物的特点、河流和地貌形成、生物分布与地理特征间的关系、不同的土壤类型与母岩间的关系等。

四、.实习时间和地点的安排:

实习地选为南京及周边地区主要实习地点根据实习内容,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预则设计实习路线。

实习出发前两天:开准备动员会;实习前室内辅导,进行野外实习的准备工作。

11月11号:早晨乘客车从日照至南京,途中观察沿线景观变化。下午到达南京前观察六合瓜埠火山。

11月12号:南京汤山→孔山→棒槌山→大石碑公园。

11月13号:紫金山天文台→中山植物园。

11月14号:小矛山→中山垭口→阳山碑材及猿人洞。

11月15号:燕子矶→玄武湖→幕府山。

11月16号:地质博物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雨花台。

11月17号:返校。

五.实习地南京简介

南京位于北纬31°14″至32°37″,东经118°22″至119°14″。南京,战国时楚威王始置金陵邑、以为“王之地也”,简称“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城市。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之称。南京位于长江下游沿岸,是长江下游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中国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之一,也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现以时间和行程为线索书写实习报告。

11.11 日照———六合瓜埠火山

一.早上七点从日照出发,沿途观察植被变化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变为水稻;行道树的种类基本没变,以杨树、柳树、二球悬铃木为主(江苏省内也有少数棕榈),但山东省内树木落叶明显比江苏早。二.六合瓜埠火山(地质地貌学)

实习时间:11月11号下午

实习地点简介:南京长江北岸六合、仪征一带,,如瓜埠山、灵岩山等,属于六合火山群的一部分。

实习内容:在刘飞老师和王晓青老师的讲解下,我们了解了有关六合瓜埠火山的如下地质地貌情况:

1、六合方山

1)、组成火山锥的岩层及其特征:

构成该火山基地的岩石是第三纪中新世的浦镇组(相当于洞玄武组),此处的岩石较硬、呈黑色、质密(颜色深说明是基性岩或超基性岩,颜色浅说明是中性岩)。火山碎屑成分主要是各种形态的火山弹、火山渣、火山砾,此外还有少量磨圆度很高浦镇组砾石,填隙物为火山灰。

火山弹有麻花状、纺锤状及梨形等,有螺旋扭转现象,横剖面上为气孔构造发育程度不等的同心层状构造。

火山渣是无一定形态的多孔渣状玄武岩碎块,比重较小,外表极似炉渣,它是多孔状熔浆抛入空中冷却后撞击地面破碎形成。火山砾为玄武岩的碎块。

。附图:火山

2)、在火山碎屑岩之上为橄榄玄武岩。玄武岩的柱状解理明显,大部分是六棱柱,它呈新月状围绕山顶分布(北坡火山口开裂和缺失),造成方山顶部的悬崖和陡坎,厚50米至70米。岩石呈暗紫红色和深灰色。微晶质或隐晶质,具气孔构造。按气孔分布特征,可分出七、八层熔岩流,每层厚数米至十余米,其分层标志及原生构造特征如下:

①、红色烘烤层:

见于每层熔岩流的表部,呈红色。是后期溢出的熔岩流在高温下对前期熔岩表层

烘烤形成。

②、熔岩流气孔构造的变化:

在方山上玄武岩中,每一层熔岩流气孔的多寡与垂直位置有关,顶部最多,底部次之,中间最少。气孔的形态,顶部以蝌蚪状、卵圆状及串球状为主,其拉长方向与熔岩流层面一致;下部以蜂窝状、不规则状及管状为主。气孔直径从数毫米至十几毫米,一般无填充物,少数情况气壁被碳酸盐及沸石类矿物填充。

③、绳状构造:

这种构造是由于熔岩流表层冷却较快,而内部仍处于流动状态,当内部岩浆流动时,表层塑性冷凝面发生扭动及旋转而成。

④、原生裂隙构造:

玄武岩柱状节理不规则,但仍较发育,其方向垂直于冷凝面,因此沿节理崩落后常形成陡坎。

3)、火山喷发过程:方山火山主要形成于晚第三纪上新世。在浦镇组沉积之后,开始有小规模火山喷发,形成方山周围浦镇组智商的火山碎屑堆积;然后是熔岩溢出,形成下橄榄玄武岩;接着喷发作用趋于强烈,从火山口喷发出大量熔岩团块,形成含有火山弹、火山砾及火山渣等的火山碎屑岩。此后火山喷发作用减弱,又一次溢出玄武质熔岩,即上橄榄玄武岩,分布于方山顶部,产状平缓,其岩性是一套气状玄武岩。伴随着这次的喷溢,有辉绿岩的侵入,它填塞了火山颈,亦填塞于火山周围的环状裂隙中。

2、灵岩山剖面

灵岩山位于六合县城南8公里,其西南坡砂矿开采场揭示的下上新统六和组与下更新统雨花台组最为完整,此两组呈内迭关系,雨花台组为当地的Ⅱ级阶地组成部分。

六合组不整合于赤山组之上,全由松散未固结的砂砾石组成水平地层,下部为棕黄色含细砾的砂、粉砂、粘土,多具交错层或透镜体。上部为橘黄、土黄色细砂、砂纸粘土、钙质结核等组成,整个沙砾层表现出韵律构造,是湖泊相与河流相兼有的沉积,总厚度约为25米。其上为玄武岩所覆盖,两者之间有烘烤现象。

雨花台组位于灵岩山西南麓,由含玛瑙的砾石层及砂层构成。砾石磨圆度甚佳,显示河床相特点。虽未发现化石,但从岩性上看,与其他新第三纪砂砾层不同。从的地貌上看,属阶地范畴,再从上下地层接触关系看,它位于玄武岩之上,下蜀组之下,以及从流域的导对比诸方面分析,归于下更新统较易,灵岩山的雨花台组,其下与赤山组呈不整合,与六合组亦呈不整合接触。

附图:柱状垂直节理

11.12 汤山—孔山—棒槌山一带—大石碑

一.汤山一带简介(地质地貌学):

从南京到镇江一线全长约70公里,是由若干背、向斜组成的线状褶皱束。褶皱束的走向在西端为北东、南西走向,过汤山以东转为北东东向。汤山即属于该褶皱束的一支:青龙大连山——汤山——仑山大背斜。

这是构成山脉南带的主体构造。由南京城东郊的淳化镇经汤山镇、韦岗,抵五州山、十里长山,并接近镇江城,大背斜绵延60多公里。

在南京城东郊的青龙大连山一段为一简单背斜,轴部为志留系地层,具有典型的背斜谷地貌。在汤山,次一级向斜核部由下二叠统栖霞组组成,它将背斜分割成两支,北支即汤山地区有名的空山背斜,核部由五通组地层组成;南支即汤山背斜,核部由寒武系地层组成。

二.实习内容:

1、汤山位于宁镇褶皱束的南带,有三列山组成,其走向北北东。北列山海拔高度在120——169米,包括排山与棒槌山;中列山山势较高,一般标高为160——250米,包括黄龙山、团山、纱帽山、土山、陡山、狼山等,主峰孔山高341.8米;南列山简称汤山,其主峰标高为292.3米。三列山之间是两个谷地。1)、地层这里地层出露齐全而清楚,易于观察。

寒武系、奥陶系以及志留系下统均分布在汤山。中列山他、与南列山体之间的谷地为志留系所在,谷地的形成是该地岩性软弱,易受侵蚀所致。

下中泥盆统茅山群很不发育,仅零星见于中列山。

上泥盆统五通组至下二叠统孤峰组发育良好,均产出在中列山,因采石公路达山顶,剖面切割的清楚,化石丰富。

上二叠统龙潭组地层位于中列山北侧谷地之中,谷地的形成是改组地层岩性软

弱,易受侵蚀所致。在谷地中段黄花岸附近因公路穿过,有龙潭组下部的页岩与砂岩暴露,其中植物化石很多。

下中三叠统青龙群组成并列山体,在棒槌山西端便道旁其下部地层剖面十分清晰,盛产瓣腮类及头足类化石。这里也局部暴露了上二叠统顶部的大隆组地层。在北列山的西北方向有一引起低缓的丘岗,是由中上三叠统黄马青群与下中侏罗统象山群组成。

2)、上泥盆统五通组(D⒊)

假整合与茅山群之上。其接触面略显受侵蚀的痕迹,局部见到细砾石,砾石成分为茅山群砂岩。

五通组厚约150米。可分为四部分:

底部: 灰白色石英砾岩及石英砂岩,厚层状,层次清楚。石英砾岩有三层以上。砾石成分为白色石英、黑色燧石、浅色据纹理的硅质岩等,滚圆或半滚圆状,砾径以1——3厘米为主。砾石可排列成单向斜层理。

下部: 灰白色石英砂岩,厚层状,间夹薄层粉沙岩。砂岩中石英含量达95%以上,硅质胶结。具有缝合线构造以及单向斜层理。

上部 : 黄褐色砂岩及粉砂岩,夹有较多灰白色粘土岩及灰黑色碳质页岩,局部夹扁豆状薄层赤铁矿。在灰黑色页岩及灰黄色砂岩中可找到斜方薄皮木、亚鳞木及楔叶木等化石。

顶部灰白色中厚层状石英砂岩,缝合线构造十分发育,根据它能准确判断剖面。

3)、石炭统船山组

与黄龙组为假整合接触。黄龙组顶面因受到侵蚀起伏不平,且因氧化颜色发红。但厚度约40米。

为浅灰色与深灰色互层的厚层生物屑灰岩、微晶生物屑灰岩及微晶灰岩。具有缝合线构造,可借以判识剖面。中部及上部产有核形石,为圆形球,似豆粒大小,灰白色,即见于深灰色灰岩中,也见于浅灰色灰岩中,是藻类生物聚集而成的。它是识别船山组的重要标志。

4)、下二叠统栖霞组

与船山组为假整合接触。厚度约为130米。分为四部分:

①臭灰岩段为灰黑色富含沥青质生物屑微晶灰岩,中厚层状,发育缝合线构造。底部有一层数十厘米厚的灰黄色泥质页岩及生物屑灰岩,其中产介形类化石。

②下硅质层段灰黑色燧石岩夹同色具纹层构造的含硅质生物微晶灰岩,露头零星。

③栖霞本部段为深灰色微晶生物屑及生物屑微晶灰岩,中厚层状。化石丰富,常见早阪珊瑚、奇壁珊瑚、中国孔珊瑚等。化石突出于岩石表面,极易找到。

④上硅质层段为灰黑色燧石岩夹同色具纹层状生物屑微晶灰岩。露头零星,在深槽中可以找到拟纺锤蜓等蜓类化石。

5)、下、中三叠统青龙群

与大隆组为整合接触,厚约500米。分为上青龙组与下青龙组。在棒槌山西段人工剖面出露下青龙组,可分为四部分:

下部 : 黄绿色页岩、泥岩,夹薄层微晶灰岩,产蛇菊石及克氏蛤。

中部 : 灰色薄层微晶灰岩及黄绿色页岩、黄褐色泥岩互层,层理清晰,产佛来明菊石等。

上部 :灰色中厚层及薄层微晶灰岩夹黄褐色泥质微晶灰岩、钙质页岩、薄层瘤状微晶灰岩及微晶砾屑灰岩。

顶部: 厚层微晶灰岩,多被覆盖,仅在死虎岩附近山包上出露清楚。

上青龙组未见在此出露。

6)、中、上三叠统黄马背群

与青龙群为整合接触。在死虎岩附近山包上黄马青群底部为石灰岩质角砾岩。厚约40余米。不整合在青龙群顶部的不同层之上。附

图:棒槌山岩层

★小资料

在地质地貌实习中地质罗盘是不可缺少的工具,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1、定方位:

目标所处的方向和位臵。定方位也叫交会定点。

①当目标在视线(水平线)上方时的测量方法。

右手握紧仪器,上盖背面向着观察者,手臂贴紧身体,以减少抖动,左手调整长照准器和反光镜,转动身体,使目标、长照准尖的像同时映入反光镜,并为镜线所平分,保持圆水泡居中,则读磁针北极所指示的度数,即为该目标所处的方向。按照同样的方法,在另一测点对该目标进行测量,这样两个测点对同一目标进行的测量得出两线沿着测出的度数,相交于目标,就得出目标的位臵。

②当目标在视线(水平线)下方时的测量方法。

右手紧握仪器,反光镜在观察者的对面,手臂同样贴紧身体,以减少抖动。左手调整长照准器和上盖,转动身体,使目标、照准尖同时映入反光镜的椭圆孔中,并为镜线所平分,保持圆水泡居中,则读磁针北极所指示的度数,即为该目标所处的方向。

按照同样的方法,在另一测点对该目标进行测量。这样从两个测点对该目标进行测量,得出两线沿着测出的度数,相交于目标,就得出目标的位臵。处的方向。按照同样的方法,在另一测点对该目标进行测量。这样从两个测点对该目标进行测量,得出两线沿着测出的度数,相交于目标,就得出目标的位臵。

2、测坡角:

目标到观察者与水平面的夹角。

右手握住仪器外壳和底盘,长照准器在观察者的一方,将仪器平面垂直于水平面,长水泡居下方。左手调整上盖和长照准器,使目标、照准尖的孔同时为反光镜椭圆孔刻线所平分。然后右手中指调整手把,从反光镜中观察长水泡居中,此时指

示盘在方向盘上所指示的度数,即为该目标的坡角。如果测某一坡面的坡角,则只需把上盖打开到极限位臵,将仪器侧边直接放在该坡面上,调整长水泡居中,读出角度,即为该坡面的坡角。(与测产状中的倾角相同。)。

3. 岩层走向的测定

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向也就是岩层任一高度上水平线的

延伸方向。

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

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

因为走向是代表一条直线的方向,它可以两边延伸,指南针或指北针所读数

正是该直线之两端延伸方向,如NE30度与SW210度均可代表该岩层之走向。

4.岩层倾向的测定

岩层产状及其测量方法

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走

向垂直。

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

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

假若在岩层顶面上进行测量有因难,也可以在岩层底面上测量仍用对物觇板

指向岩层倾斜方向,罗盘北端紧靠底面,读指北针即可,假若测量底面时读指北

针受障碍时,则用罗盘南端紧靠岩层底面,读指南针亦可。

5.岩层倾角的测定

岩层倾角---是岩层层面与假想水平面间的最大夹角,即真倾角,它是沿着

岩层的真倾斜方向测量得到的,沿其它方向所测得的倾角是视倾角。视倾角恒小

于真倾角,也就是说岩层层面上的真倾斜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真倾角,层面上视

倾斜线与水平面之夹角为视倾角。野外分辨层面之真倾斜方向甚为重要它恒与走

向垂直,此外可用小石子使之在层面上滚动或滴水使之在层面上流动,测量时将

罗盘直立,并以长边靠着岩层的真倾斜线,沿着层面左右移动罗盘,并用中指搬

动罗盘底部之活动扳手,使测斜水准器水泡居中,读出悬锥中尖所指此滚动或流

动之方向即为层面之真倾斜方向。

最大读数,即为岩层之真倾角。

11.13紫金山——中山植物园

一.紫金山地区

钟山,有名紫金山,位于南京城东。东西延长约七公里,南北宽约四公里。最高峰海波450米,这里有中山陵明孝陵及灵谷寺等名胜古迹。钟山出露的地层主要为黄马群和象山群,剖面比较完整且地貌具有一定的特点

1. 中上三叠系黄马青群

主要是紫红色钙质页岩、粉砂岩、沙质页岩和页岩,夹有数层细粒岩含砾砂岩,岩层具有明显的沉积韵律。有虫迹交错层理波痕和微层理等原生构造。本组厚度约750米。岩性自上而下可分为三部分:

底部厚度约数十米的砾岩层,砾岩成分主要石灰岩,含少量的石英和燧石,在钟山北坡未见露头

中部紫红色粉砂岩粉沙质页岩夹页岩,发育大量虫迹及交错层理

上部灰暗色的泥质砂岩夹黄色砂质页岩,波痕发育

2、构造

钟山北部出露黄马青群,钟山山脊及南坡出露象山群。西段岩层走向北东,倾向南东;东段岩层走向西北,倾向南西;主峰附近近于东西走向,倾向向南。因而区域走向显示向北突出的弧形。岩层倾角25°-30°。与走向的弧形弯曲相关的是有放射状的横断层发育,它们具有平移性质。沿着横向断裂,后期有差异性升降活动,使钟山的中段上升,东西两端下掉。因而中山就整体看还具有地垒山的性质。

二.中山植物园植物实习

1.中山植物园简介

南京中山植物园是中国第一座国立植物园,建于1929年,前身是“中山先生纪念植物园”。中山植物园坐落于南京市东郊的国家级钟山风景区内,占地186公顷。园中气候温和、植被茂盛、融山、水、城、林于一体,秀色天成,风光旖旎,既是一个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又是一个奥妙无穷的植物王国1954年由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华东工作站接管和重建,定为现名,实行了园、所一体的体制。1970年划归江苏省领导,1993年实行江苏省与中国科学院双重领导。

2.具体实习简介

实习目的:观察紫金山植物群落,亚热带植物特征,并与山东植物群落特征进行比较,同时采集压制植物标本。

本区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季气候寒冷,盛行西北风;夏季高温多雨,盛行东南风;春季气候多变,秋季天高气爽,年均温15.4℃,年降水量

1000-1150mm,自然植被属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栎树林分布普

遍。本区与地处暖温带的山东地区的植物群落在某些特征上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较大差别,现将两者作如下比较:

1)、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①、南京地区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三个基本层次,发育良好的乔木层可分为两个亚层:上层为落叶树种,下层为常绿树种,灌木层也可分出几个亚层,草木层按高度分异,以落叶的藤木占优势,附生植物寄生植物比山东常见,生长较旺盛。

②、山东地区的植物群落结构,乔木二层,灌木不分层,还有一个草木层。构成群落的植物、乔木层均为落叶类,草本植物整株或地上部分在冬季枯死,层产植物在群落中不起显著作用。

2)、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

①、南京区树种甚多,而落叶成分占比例较大,包括许多温带科属,如栎、槭、桦等,更有丰富的中国特有属分布,如琪桐、根树、金钱槭等,常绿植物较多,较耐寒。②、由于山东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酷热多雨,冬季炎热干燥,天然植被多以栎林为主,乔木层伴有其它落叶树种,灌木层以荆条、蔷薇、荀子等最常见。除此之外,南京地区松树林多而山东多柏树,人工种植

园林也不相同,前者多橘子,后者多苹果、梨、山楂等,南方蔬菜中居多,北方多白菜,南北方种类并非与两地自然地理条件差异有关。

3)、季相变化:

①、南京地区植物群落主要为落叶阔叶混交林,一般整个群落全年富营养生长,夏季更为旺盛,但是在秋冬季节由于落叶植物的存在,使林内部分植物落叶,常绿植物的存在又使其并不显得萧条,群落的花期,大多集中在春末夏初。

②、在山东地区,大多为落叶阔叶林,在秋季,由于气温下降,树叶变黄脱落,在冬季,树叶全部掉光,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在春季,随着气温回升,树木开始发芽、开花,夏季只是群落生长最茂密的季节,总起来由于两地所处气候地区、气温带的差异,使得山东区的植物群落比南京区的季相变化明显。

4)、植物形态差异:

暖温带与亚热带植物在形态上有较大差异,在本区也有明显表现,主要如下:叶:①叶较小但厚硬,有脂质光泽,但光线,照射方向垂直,叶呈椭圆形,单叶苹质;②但在山东区夏要植物叶较大,叶薄软,复叶膜质表面光泽不好,叶呈心卵形。

根:(1)在南京区能见到一些有板状根的植物,也有的有气生根;(2)在山东区的群落中一般是主要系无板状根、寄生根等现象。

茎:(1)在南京区树木的树干高大,灌木、乔木较高,但树干较细,枝条较细,(2)在山东区的树干稍矮,但较粗,如广玉兰、夹竹桃、事实、水杉,在山东较矮小,但在南京地区却长得非常高大。

由于生活习惯、风俗等不同,再加上气候因素,使得两地在观赏植物、园艺植物等方面也有诸多不同。

垭口是山脉脊部比较低下的马鞍形部分。沿钟山山脊常见这种地形。它是钟山南北两坡的流水不断溯源侵蚀的结果。在某些垭口的南北两侧冲沟中,见于密集的节理和地层沿走向不连续,说明这些垭口的形成还受断裂构造控制。垭口地形在山区交通上有重要意义。

三、

山碑材又称孝陵碑材,遗存于南京市东郊汤山镇西北侧的阳山南坡,距南京市区约23公里。该处在明代以前就是古采石场,杨山碑材是利用该处山体中完整性好又十分巨大的栖霞灰岩开凿出来的,由碑座、碑额、碑身三部分构成。其碑座高17米,宽29.5米,厚12米,重量16250吨;碑额高10米,宽22米,厚10.3米,重量6118吨;碑身高51米,宽14.2米,厚4.5米,重量8799吨。将上述三部分按碑式垒起,总高度78米,总重31167吨,确为举世罕见,硕大无朋,令人叹为观止。难怪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在《洪武大石碑歌》中惊叹:“碑如长剑惊天倚,十万骆驼拉不起”。

2、 汤山猿人洞 如图1-17

汤山镇西的雷公山中,有一个总面积达数万平方米的巨大溶洞群,洞内出土的较为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经科学鉴定,是大约出生于30万年前的南京猿人,证实了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现已探明溶洞总面积达数万平方米,目前图1-16 杨山碑材

对游人开放的有雷公洞和葫芦洞。1993年3月13日葫芦洞内出土了一具较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引起了世界的瞩目。考古学家在此先后发现了十几种

图1-17 猿人洞

动物化石,据科学鉴定,这大约出生于

30万年前的南京猿人,南京地区人类史也因此向前推进了20多万年,同时也证实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葫芦洞内发现的化石还有肿骨鹿、斑鹿等十余种,这些动物多生长在距今1.5亿年前的中更新世。

11.15燕子矶—玄武湖—幕府山

一.上元门与燕子矶沿江地区(三台洞)(地质地貌学)

1.上元门与燕子矶沿江地貌

沿江陡崖是断层作用所形成的断层崖。此断层崖继续延续至栖霞山及龙潭一带。断层崖的证据主要有:1)断层走向稳定,与地层倾向无关,甚至断层面与地层倾向相反2)断层崖壁破碎,有的地段可见擦面、擦痕3)方向与河流弯曲无关,非充实陡崖4)具断层三角面山和悬谷等特征地貌5)沿断层崖一线有泉水出

二.玄武湖

玄武湖位于南京市东北城墙外,由玄武门和解放门与市区相连。1909年辟为公园。当时称元武湖公园,还曾称五洲公园、后湖等。玄武湖湖岸呈菱形,周长约10公里,占地面积437公顷,水面约368公顷。湖内有5个岛,把湖面分成四大片,各岛之间有桥或堤相通。

三.幕府山

南京幕府山地区简介:本区位于南京北郊,濒临长江。其范围东至燕子矶,南至宁燕公路,西至上元门附近老虎山,北以长江为界。属低山.丘陵地貌景观区1.地层(地质地貌学)

黄棕壤分布地区的生物气候条件是:夏季高温,具有热带特点。冬季低温,时间而具有暖温带特征:平均气温为15-18℃。=10℃积温为4500—5500℃。降水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年降雨量为750—1000mm。植被为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代表树种有槭属、枫杨属、栎属等。母质为不同时代的沉积岩,花岗岩麻岩,玄武岩和第四纪沉积物,在丘陵区尤以下蜀黄土为主。

二、黄棕壤的形成特点

黄棕壤在形成上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在北亚热带的生物气候条件下,有机质的分解和合成作用较强烈,地表有薄而不连续的凋落物层,表层累计有机物不多。黄棕壤的剖面淋溶作用较强,土体中盐基多被淋失,土壤溶液呈酸性,并破坏了铝硅酸盐,释放了铝离子,使吸收性复合体上有一定数量上的交换性铝和交换性氢。铁铝在土体中的移动和聚积明显,具有弱富铝化特征。土体中原生矿物的化学风化比较迅速,长石较快地高岭化。粘土矿物形成已处于脱钾与脱硅阶段,云母经脱钾而转变成蛭石,蒙脱石有转变成高岭石的趋势。粘粒的淋浴淀积也比较明显,甚至成粘盘。

三、棕壤的性状

黄棕壤的性状,兼有黄壤和棕壤的某些特征。在形态特征中,最显著的是在剖面结构中具有棕色或红棕色的心土层。这一层虽因母质不同而色泽有变,但一般都呈棱状和块状结构。结构体中的表面被露有棕色或暗棕色胶膜,或土体含有铁锰结构。质地粘重,甚至形成粘盘。粘粒含量可超过30%。表土有掉落物层与腐殖质层。凋落物层厚约1厘米,腐殖质层厚约10-20厘米,呈暗灰棕色粒状团块结构,心土层之下的母质层仍带基岩本身色泽,在下蜀黄土上发育的呈大块状结构。被覆有胶膜,并有灰色灰纹,所以黄棕壤的剖面构型为O-An-Bts-C。

黄棕壤的理化性质,主要表现在粘量含量较高(>30%),粘粒的指示矿物为水云母,蛭石,高岭石。粘粒的硅铝率在2..6-3之间,下蜀黄土上发育的黄棕壤还有蒙脱石。一般粘粒的淋溶聚积过程也很强烈,常形成粘粒聚积的心土层。因此黄棕壤一般质地粘重。由于黄棕壤还具有富铝化特点,所以,在粘粒形成和移动过程中,铁锰也发生淋溶和淀积。有的包被到土壤结构表面形成铁锰胶膜,有的聚集而成铁锰结核。在下蜀母质粘重滞水的情况下,有利于铁锰的还原和积累,往往出现结核层和网纹层。此外,由于盐基淋溶较强,黄棕壤一般呈酸性至微酸性反应,盐基不饱和,但下蜀母质上的黄棕壤盐基饱和度及PH值均较高。腐殖质的积累作用不很强,表层有机质含量一般为2%-3%,最高不超过10%。

四.黄棕壤的利用与改良

黄棕壤自然肥力较高,一般分布于低山丘陵,农业发展古老地区,过去由于滥发森林,开垦不合理,造成严重水土流失,使一些地方土壤肥力大大降低。因此,其利用应注意发展多种经营,分布在低山区的薄层质黄棕壤,可营造用材料。丘陵地区土层深度的黄棕壤,可种植茶、桑,发展果园;平缓丘陵地区,可作为农业生产基地,用于稻、麦、棉、油菜等作物的生长,只要注意水土保持,发展灌溉和土壤培肥,均可得高产。

11月16号:地质博物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雨花台

一.南京地质博物馆

南京地质博物馆由老馆(改造完成)和新馆(建设中)组成。老馆设有《地学摇篮》、《中国石文化》、《矿产资源》、《地质环境》4 个展厅。新馆共设置“神秘的地球” 、“生命的演化” 、“恐龙的王国”3 个主要展厅。博

物馆将面向社会公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以地球科学知识为基础,以地学科普为宗旨,以宣传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为目的,兼顾地球科学研究,是集地学科普与科研为一体的博物馆,将以科学性、知识性、观赏性和趣

味性的崭新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小资料附图:地质博物馆

以《中国石文化》为例,介绍一下所见所闻

①按照清朝礼仪:一品官员官帽顶珠用红宝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砗磲,七品用素金,八品用阴文镂花金,九品阳文镂花金。顶无珠者,即无品级。

②中国四大玉石为新疆和田玉,河南独山玉,辽宁岫岩玉和湖北的绿松石。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呈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蜡状光泽。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5000米高的山岩中。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中开采的为山料。和田玉的经济价值评定依据是颜色与质地之纯净度。其主要品种有:羊脂白玉、白玉、青白玉、青玉、黄玉、糖玉、墨玉。

独玉为斜长石类玉石,质地细腻纯净,具有油脂或玻璃光泽,抛光性能好,透明及三种以上的色调组成多色玉,颜色艳。主要品种有:白玉、绿玉、绿白玉、紫玉、黄玉、芙蓉红玉、墨玉及杂色玉等。

岫玉形成于镁质碳酸岩的变质大理石中,外观呈青绿、黄绿、淡白色,半透明,抛光后呈蜡状光泽。

绿松石呈深浅不同的蓝、绿等颜色,蜡状光泽。湖北产优质绿松石,中外著名,其工艺品深受人民喜爱,畅销世界各国。

③雨花石是南京的特产之一,它是一种天然玛瑙石,也称文石,观赏石,幸运石。神奇的雨花石更是成为石中珍品,有“石中皇后”之称,被誉为天赐国宝,中华一绝。

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1)简介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中国南京市人民政府为铭记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而筹建。位于中国南京城西江东门茶亭东街原日军大屠杀遗址之一的万人坑。1985年8月15日落成开放。

该馆的所在地,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和遇难者丛葬地。场馆建筑物采用灰白色大理石垒砌而成,气势恢宏,庄严肃穆,是一处以史料、文物、建筑、雕塑、影视等综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杀”特大惨案的专史陈列馆。

2)感悟

进入纪念馆的心情是压抑的,走出时的心情是沉重的。

大量的铁一般的史实记录了,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我们现在需要的不仅是气愤,更重要的是理性,是自我的强大。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三.雨花台

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由名胜古迹区、烈士陵园区、雨花石文化区、雨花茶文化区、游乐活动区和生态密林区六大功能区组成。近年来,新、复建了雨花阁、二忠祠、木末亭、乾隆御碑亭、方孝孺墓、辛亥革命人马冢、甘露井、曦园、怡苑、梅岗等20余处名胜古迹和楼台亭阁馆。如今,这里有气势雄伟全国规模最大的烈士纪念建筑群,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郁郁葱葱的山林,四季应时的花草,以及驰名中外的雨花石和闻名遐迩的雨花茶等,已成为集教育、旅游、休闲、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风景名胜区

11.17返校

总结与感悟

这次南京实习,从开最初的动员大会、发放仪器,到出发,到南京的七天,老师和同学都做了很多工作。作为一名学习地理的学生,能到野外实践学习,让我感到兴奋。

南京之行,真的是收获颇多。在南京的七天,是忙碌而充实的七天,是快乐而团结的七天,是成长与收获的七天。

古有徐霞客游历祖国大好山河,为地理学写下不朽篇章。今有各支科研勘探小组,为勘测资源奔波于祖国各地。并且现代教学中,一直在强调“实践”二字,这次我们走出校门,来到南京将实践进行到底。一方面丰富了我们的视野,有机会把书本上学到的很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另一方面通过亲自动手测量岩石产

状、实地观察岩石地层特性等,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观察能力。在一起的学习和生活总能加深感情,这七天使同学之情、师生之情进一步加深。很多小细节让我感动。女生背的行李多了,男同志们显示出了自己的力量;这段山坡比较陡了,同学们互帮互助、相扶相牵,一起走过;集合的时间快到了,相互提醒不让任何一个掉队;老师讲的口干舌燥了,轻轻地递上一杯温水……这都是一些很小很小的事情,但是让我深深的明白了,我们是一个集体。

其实最大的收获,是认识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

1)平时在课堂上,有很多东西是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展现给我们的,虽然有了一定的印象,但不如实物来的深刻。通过实习,发现很多东西掌握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而且发现自己综合自然地理的整体思想还没有建立起来。

2)我们的很多观念还是不行,如时间观念。集合的时候,往往有同学在拖拖拉拉。还有自我总结的习惯基本没有。

3) 来到南京看到大都市的繁华,看到往日自己的同学现在在南京的发展,也让我有了对人生的新的思考。看着过往的车辆,绚丽的灯光,我在想,我能不能在这样一座城市立足?现在我也不知答案,但是我会一步步脚踏实地地前行,一步步的考研、就业、实现心中的目标。也许我的人生会平平淡淡,普普通通,但是我不能让它失去奋斗和前行。

这次的南京之行,与其说是地理实习,不如说是提高能力、开阔视野、反思自己的课堂。它既生动,又实际。

我想,这七天会在每个人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记,会或多或少的影响每个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