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改善环境 建设宜居北京

改善环境 建设宜居北京

改善环境 建设宜居北京
改善环境 建设宜居北京

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北京

作者:白晨曦编辑:戚本逊日期:2005-03-07

建设宜居城市,是北京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大目标。所谓建设宜居城市,就是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以综合的发展途径来创造美好的人文环境,使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活成为可能。而建设宜居城市,不言而喻,搞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至关重要。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能力大为加强。然而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人类将自然作为攫取无限财富的征服对象,对自然环境进行了掠夺式的开发和破坏性的改造。一方面,大量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和污染环境的生产活动在世界各地蔓延,形成了全球性的“工业化”运动。另一方面,人们在建造居所时,没有考虑到自然环境本身的容量和限度,单纯追求因建筑数量增加而增长的财富,即盲目的“城市化”。“工业化”和“城市化”互相交织,导致生态系统的巨大破坏,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生物种类和数量的急剧减少、气候异常,以及人口爆炸、资源衰竭等等环境问题,恶化了人居环境。

纵观工业革命以来城市迅猛发展的历史,发达国家都不同程度地走过一条对生态环境由忽视到重视的曲折之路,其改善生态环境的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最初是卫生、健康,以后是交通、服务、舒适性等,而近年来兴起的“人居环境学”,更是把向往自然作为满足人类居住最重要的支撑。总之,人们对居住的生态环境品质的追求愈来愈高,促进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竞争新的主题内容。

目前,我国城市也很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努力在探索为广大市民创造优美人居环境的路子。比如北京就正在全面实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奥运生态环境规划,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力度,从而为把北京建成宜居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京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城市,应根据北京地区的地形地貌及人们的生活空间来合理安排。北京现有绿色空间面积在3500平方公里上下,城乡建设用地2400平方公里左右。城市用地构成一般可分为工业用地、生活居住用地、市政设施用地、道路交通用地、绿化用地等等,它们各自对生态环境有不同的要求,本身又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同特征、不同程度的影响。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城市,务必要搞好绿色空间建设。完整的城市绿地空间是建设生态健全、可持续发展且宜于居住的城市的最基本要求。一个城市达到宜居城市的标准是多方面条件决定的,但完善的绿地空间是基础性条件之一。进行城市绿地的建设和改造,对于改善城市的整体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点,近年来已被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城市绿地,不仅在狭义上具有保护城市环境、改善城市小气候、安全防护和美化城市等功能,在广义上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完整的城市绿地空间是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中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在引导城市空间向良性化发展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完整的绿地空间还是保护自然资源、保持生物多样性的物质载体,它作为具有生命力的城市基础设施,在城市发展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

色。总之,城市绿色空间的建设已经成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城市是否宜居的衡量标准。

所谓城市绿色空间也就是城市植被,它包括城市范围内一切人工的、半自然的以及自然的植被类型,既有陆生的群落,也有水生的群落,在城市中除了人的呼吸外,工业、交通、电力、生活等消耗大量的燃料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需要大量的绿色空间来平衡,否则会产生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2000年,在北京规划市区104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人口高达850多万人,总建筑面积超过3亿平方米。但相比之下,绿色空间却显得不足,结果规划市区范围内共出现了6个热岛集中分布区,气温比城郊高出5度,近地面温度则高出约10度。据有关研究表明,如果不考虑大气环流,要平衡二氧化碳的排放,现代城市每人必须拥有200平方米的绿地。如果在北京区域平衡,目前的3500平方公里绿地至多可容纳1750万人。考虑到北京未来还有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求,现有绿色空间的总量绝不能再减少。

近年来,受旧城危改人口外迁、企业搬迁、城区建设用地紧缺、外来人口规模超常增加的综合影响,首都的城市建设不断向边缘集团及城乡结合部地区扩展,统计表明,近10年来城区人口增长趋势开始下降,而近郊区已成为人口增长最快和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近郊区特别是各边缘集团建设和房地产开发规模不断扩大,一些重要的城市楔形绿地和绿色空间已被建设占用。

由于城市建设偏重于西北部,西北部地区的用地扩张更加突出,造成蔓延扩张在西北部生态敏感地区的问题比较突出,城市建设扩展的重点方向与生态保护要求存在偏差,使城市西北部的生态屏障受到威胁。

再考虑到北京原本城市绿地空间比例就过低,且分布不均匀,中心地区现状公共绿地人均只有约5平方米,规划到2010年也只能达到6.5平方米,居住区绿地面积更少的现实,北京必须高度重视城市绿色空间的合理布局和建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成宜居城市。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结构将直接影响北京城市绿地空间的构成,北京城市绿地空间应该是这一城市结构的衬托,是与这一结构相“嵌合”的、山脉平原相拥、河流林网交错、绿带环绕、绿楔穿插的城市绿色空间格局,从而真正使城市溶于绿色之中。其中西北部应以山区绿化为主体,东南部以农田林网、河湖水系绿化为基础,城市以主要河流、主要出入干道两侧绿地为核心形成绿色廊道。

北京的城市绿地空间建设,要结合旧城改造,合理规划建绿,不仅要建设多片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绿地,而且要实现在市区5000米、3000米、1000米和500米半径内建有不同规模和级别的城市绿地。同时,要构建森林型的郊区绿色空间,建设五河十路绿色通道和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建设水源涵养林,建设宽、厚、高标准的农田防护林带,使平原区的永久绿地达到30%左右,以减少风沙危害,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作者单位:市规划委)

河西区生态宜居城区步入实施阶段https://www.doczj.com/doc/569674333.html, 2008年02月28日10:00 天津日报

2006-2010年为基本建设阶段,在全市率先建成生态宜居城区;2011-2015年为全面优化阶段,构建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宜居、生态文化、生态安全五个体系。

本报讯上周召开的区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了《河西区生态城区建设规划》并作出决议,这标志着生态宜居河西建设步入全面实施阶段,从现在开始至2015年,河西区将抓住发展生态产业、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宜居、弘扬生态文化四大重点,全面提升城区功能、服务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努力开创经济发展、安定祥和、生态良好的城区可持续发展新路。

天津市“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2010年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率先建成生态城区。河西区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这一部署,积极动手编制生态宜居城区建设规划,市环境科学院、经研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单位的7位专家教授对《河西区生态城区建设规划》进行了系统讨论,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这一规划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突出了规划立区、环境兴区、服务强区的区域特色,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据悉,该规划确立的总体目标为: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区、园林城区为基础,区域环境质量全面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稳步降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意识牢固树立,构建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宜居、生态文化、生态安全体系,全面建成功能完善、环境优良、安定祥和的生态城区。2006年-2010年为基本建成阶段,将着力巩固和提高“创模”成果,全面推进创建国家卫生城区、国家园林城区和构建和谐城区工作,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达到国家生态城区考核指标,在全市中心城区率先建成生态城区;2011年-2015年为全面优化阶段,巩固和提高生态城区创建成果,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宜居、生态文化、生态安全等五大体系得到全面优化,生态城区建设向更深层次发展。

2008年是河西区生态宜居城区建设的起步年,围绕规划的总体目标,今年起将全力实施生态人居与绿色创建体系、生态环境与资源节约体系、生态产业与循环经济体系、生态文化与生态道德体系和生态安全与能力保障体系五大体系建设。其中,生态人居与绿色创建体系建设将通过实施绿色家园、城区净化和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来实现;生态环境与资源节约体系建设将立足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高水环境质量、巩固声环境质量、加强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防治;生态产业与循环经济体系建设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为着力点,确立了48个现代服务业和科技文化产业项目,总投资额达336亿元,全面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生态文化与生态道德体系建设将以陈塘科技文化园区和特色产业为重点,大力培育产业生态文化,通过加强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倡导区域生态文化,推动社区生态文化;生态安全与能力保障体系建设将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格环境准入制度,努力做到增产减污,完善环境事故预警体系。

据悉,为加快推进生态城区建设,河西区已成立生态城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着手建立完善专家咨询机制、资金扶持机制和法制机制、生态环境长效监

管机制,区政府针对生态城区建设需要,将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建立专项资金,对重点生态建设项目实行倾斜,同时充分发挥区域科技优势,鼓励对生态保护、污染防治、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加快高新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利用政策引导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是城市文明的重要体现。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青山绿水,南宁市委、市政府在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十分重视对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随着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理念的进一步实施和完善,碧水蓝天的南宁正在变成一座美丽的生态之城。

不遗余力打造“中国绿城”品牌

“半城绿树半城楼”是绿城南宁的生动写照。走在南宁街头,满眼都是绿,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公园广场,绿树、绿地无处不在。

“从飞机上看到南宁是一片片的绿色,绿城真是名不虚传。”一位黑龙江客人来到南宁参观考察时发出这样的感慨。

一直以来,南宁为了打造“中国绿城”的品牌不遗余力。从2006年开始,全市每年植树150万棵以上,并积极推进青秀山、五象森林公园建设,推进六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强化城市生态屏障,形成了以青秀山风景名胜区为中心,以邕江主河道沿江森林风光为生态主轴,以环城森林带和环城森林公园带和环城森林公园及生态主题园为重点,以县区自然保护区等森林为补充,融合城市园林绿化系统,构成城乡一体化的城市森林体系。同时,围绕创建森林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把营林造林工作向城市延伸、扩张,铁路、公路首先纳入建设规划,在铁路、公路两侧大量种植生态林,外沿以人为本着眼于农民利益,种植经济林,目前已完成铁路、公路绿色通道工程造林6万多亩,全市路网绿化达2000多公里。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市政府不惜将原来建在南湖边上的别墅全部推到迁往别处,建起近100亩的名树博览园;为了救活一颗古榕,南宁人不惜重金邀请区内外专家联合会诊;南宁人还慷慨解囊,投身“捐绿”活动,每年的3月是南宁人的植树月,这一天,广大市民积极参与义务植树活动,通过实施拆违建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开展“绿化阳台,美化南宁”,认建、认养绿树、绿地,保护古树名木等活动,为这座城市平添了新的绿色魅力。“绿盾行动”“飞鹰行动”“爱鸟周”……这些市民耳熟能详的活动更成为绿城环境保护的品牌活动。据统计,2006年以来共缴获放生动物27197只,为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政府与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南宁的园林绿化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12平方米,高于全国人均水平;南湖广场展现的“绿色精品”让各地宾客赞叹不已,道路绿化亮化工程让民族大道、星光大道、朝阳路、民主路、大学路、东葛路、桃源路等路段成了“园林精品街”;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步伐加快,通过“拆违建绿”“拆墙透绿”,居民住宅区绿化有了一

个质的飞跃。

整治内河做好“水的文章”

在做好“树的文章”的基础上,南宁市还把“水的文章”做足、做好、做漂亮,实现人水和谐、环境优美的目标。在南宁市所开展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内河整治工程是南宁城市管理的又一个新亮点。

清水长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曾经又脏又臭的朝阳溪和竹排冲如今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南宁市又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内河的整治从无到有,从单纯的防洪排涝到集防洪、绿化、美化于一体的综合整治,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历程。”南宁市城市内河综合整治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协调组组长、高级工程师劳东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初,朝阳溪、竹排冲整治工作被提上议事日程,朝阳溪综合整治一、二期工程于1997年12月开工,2003年3月竣工,整治总长度达6公里,完成投资8亿元。竹排冲综合整治工程于2005年开工建设,整治长度9.52公里,概算总投资8.73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5.8亿元,计划2008年12月完工。

两条内河的综合整治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如今,可利江、心圩江等内河的整治相继开工,计划2008年年内开工建设的还有朝阳溪三期、二坑溪、凤凰江、良庆冲、水塘江、楞塘冲等6条内河。在不久的将来,穿城而过的18条内河将成为河水畅通的行洪道、水清岸绿的生态区、风景秀丽的景观带、人水和谐的休憩园,成为勾连山脉—城市—母亲河(邕江堤路园)的丰富血脉,构成“青山为屏、邕江为带、内河为脉、山水相衔、景在城中、城在景中”的立体景观,进一步提高城市文化内涵,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达到山水相依、人水和谐的美好境界。

改善环境打造宜居城市

在南宁人眼里,“绿城”的概念不仅是青山环城、碧水绕城、绿树融城,还是人与自然、城市的相互和谐,“绿城”的终极目标是改善人居环境,维护人的健康生活,其结果是城市升值,市民受益。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绿城一直在环境保护上做着不懈努力,2002年以来,南宁市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累计投入230多亿元,建设近400个项目。在经济发展中,突出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推进生态经济、生态产业体系建设,发展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形成人居生态、景观生态、交通生态、能源生态格局,把生态环境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环保部门通过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增加现场检查频率、建立全市重点污染源远程自动监控系统等各种手段,对全市重点流域、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进行环境监察,确保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为了让市民呼吸上新鲜的空气,从2007年开始,环保部门联合各县区政府,全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仅在宾阳县,就关掉了上百家造纸厂。而在市区,他们把位于居民区的多个污染企业搬迁出去,还市民安静的居住环境,而为了减少市区机动车尾气污染,还开展了公交车尾气控制专项行动,对各路公交车尾气进行严格现场检测,不达标的车不准上路,减少了市区公交车冒黑烟的情况,让我们的市民在街上骑车、散步都能呼吸上新鲜的空气。

为了让市民喝上放心的水,环保部门从源头上“防”起,目前建成的左右江水质预警自动监测系统,可以协调邕江上游的崇左、百色市保护左右江水,把好的水质交给南宁。而在邕江流域,则下大力气“治污”,从2007年开始,大规模地清理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的砂场、网箱养鱼和游泳点,并对江面也采取“城乡清洁工程”等措施。经过治理,南宁市5个自来水厂取水口水质从达到按照国家标准的109项指标,除受地理因素需要通过自来水厂净水工艺去除的4项外,100%达标。

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南宁市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007年南宁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南宁一年有352天空气优良,邕江等境内主要江河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空气和水质的优良率均远远高于国家城市的平均水平。

人们发现,邕城的街道变干净了,水更清天更蓝了,南宁变得生机盎然更有魅力了。2007年10月全球人居领域的最高奖项“联合国人居奖”花落南宁,联合国副秘书长兼人居署执行主任安娜〃卡珠穆罗〃蒂贝琼卡博士盛赞:南宁是一座微笑的城市、美丽的城市。(记者卢伟王红年)

打造宜居生态城市吹响三明发展“集结号”

来源:[三明市规划局] 2009-02-24 08:16:00 字体显示:大中小

21世纪,被称为城市的世纪,城市集聚全球50%的人口,创造高达90%的国民生产总值,消耗全球70%的能源。在中国,海西城市群将成为在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环渤海这三大城市群后,又一极具活力的经济区。三明作为海西城市群体系中的城市之一,由于独特的地理位臵和交通优势,具有“连接沿海、辐射内陆、联动周边经济协作区”的地位和作用。为此,三明城市要充分发挥在海西建设中的“前锋、基地、枢纽、支撑”作用,应当及时吹响“集结号”,打造“宜居生态城市”,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令行者驻足流连,令居者安居乐业,从而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增强城市活力,发展城市经济。

一、什么是宜居生态城市

宜居生态城市的主要标志是人居环境良好、生态环境良好,城市经济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适宜人们生活的城市。宜居生态城市发展模式是走“人本化、生态化、持续化、安全化和节约化”的发展道

路,兼顾人口、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生态化、社会生态化和环境生态化,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二、三明为什么要走宜居生态城市发展模式

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那些具有强烈地域气息、时代特征和民族风情的城市特性,随着时代的发展愈来愈绽放出夺目的色彩。这些个性特征,不仅能提升城市的品位,产生强烈的社会效应,而且也往往能随之产生更高的知名度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全球化给城市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海峡两岸关系的纵深发展为海西区城市发展带来了新高潮。但城市体系也将重新整合,特色明显、交通便利、环境优越的城市将集聚人才和资金,日益进入繁荣期,而另一些城市则会因为“边缘化”而不断衰退。三明城市机遇和挑战并存,要不被“边缘化”,就必须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正确分析在海西城市群体系中的功能,找准有前瞻性、有竞争力的定位。

(一)外部环境的挑战。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建筑设计中抄袭、模仿、复制现象十分普遍,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千篇一律”、“千城一面”的情况一直是困扰城市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在海峡西岸城市群中,三明城市必须要有自己的个性和地方特色,才能实现在海西建设中加快崛起和可持续发展。三明城市近几年的发展成就是很显著的,这表明三明正进入发展的繁荣期,但与沿海厦、泉、漳等城市比,差距还是明显地在拉大,三明城市的步伐显然无法在同一条道路上紧紧跟上沿海发达城市的发展车轮。因此,三明应当走自己的发展道路,找到另外一条相对便捷的、适宜自身特色的途径。《海峡西岸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中指出:三明城市重点强化全国旅游城市地位,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城市空间集约发展,加强生态保护,建设宜居城市。三明在海西城市群体系中的有前瞻性、有竞争力的定位就是必须走宜居生态城市发展模式。

(二)内部条件的机遇。三明城市位于福建省中部,是海西经济区“东出西进”的综合通道。在新的交通路网规划中,三明城市将形成集高速公路、机场、快速铁路、航运为一体快速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是国家确定的交通运输枢纽城市,也是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三明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全市森林面积2645.5万亩,森林覆盖率76.8%;活木蓄积量1.15亿立方米,竹林储量3.8亿株,享有福建“绿色宝库”的美誉。三明山川秀丽,风光独特,旅游资源丰富,全市拥有1个世界地质公园品牌、39个国家级品牌和60多个省级品牌,休闲主题产品有泰宁金湖旅游度假区、永安桃源洞-栟榈潭度假区、沙县小吃文化城、尤溪闽湖水上运动中心、建宁荷苑乡村休闲区、清流九龙湖洞滨水休闲区等;安养主题产品有梅列瑞云家园、三元格氏栲国际安养中心、永安天宝岩和将乐龙栖山森林疗休、建宁金铙山高山避暑、清流温泉城、大田象山及石牌温泉等;文化主题产品有宁化客家祖地、泰宁峨嵋峰慈航祖庭、沙县淘金山、清流灵台山、尤溪朱子诞生地、三元万寿岩、明溪南山遗址等。便捷的交通网络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三明城市带来了无限的机遇。

(三)三明具有竞争力的城市载体是宜居生态城市发展模式。三明的竞

争力,就是要求城市有自己的个性,自身的特色,具有对各类资源的强大集聚能力。生态,意味着要和谐发展,立足发挥生态优势,以保护生态资源、彰显生态特色为抓手,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使优美生态成为三明的最大特色、最强优势、最响品牌,三明不与沿海城市比海水沙滩,而是比草绿花红、比空气清新、比环境优美;宜居,就是三明城市要有优越的生活环境,对人才的强大吸引力,人们安居乐业,城市集聚了人,激励了人的活力,才能有效提升城市的竞争力,有效带动人本经济占主导的现代经济快速发展。

三、三明如何走宜居生态城市发展模式

建设宜居生态城市就是要构建“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环境”体系,实现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同、和谐发展。瑞士地形地貌与三明相似,其地处欧洲内陆,95%都是山区,没有1公里的海岸线,缺乏地缘优势,但人均GDP 位于欧洲最前列。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3日发表的2008年全球环境指数报告显示,瑞士的环境质量位居全球第一,其优美环境产生的资金吸引可以为三明城市打造宜居生态城市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三明城市该如何走宜居生态城市发展模式,不能简单的模仿沿海发达城市的发展模式,而应借鉴山地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走出自己的特色,努力做到产业生态良好、社会生态和谐、环境生态优越。

(一)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国民经济体系逐步由链条经济向循环经济过渡,数量经济向质量经济过渡,“大全”经济向效益经济过渡,自然经济向生态经济过渡,粗放经济向品牌经济过渡,趋同经济向特色经济过渡。三明产业体系从现在起要用循环经济的理论、方法进行改造、提升,建立诚信体制,强化产业集群,发展生态经济,不搞大而全、小而全,突出产业特色,实现良好的产业生态。

1、建立诚信体制。犹太人是世界上最商业化的民族,“美国人的钱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体现了犹太商人的富足,这与他们诚信的契约精神不无关系。三明城市要着重诚信体制的完善,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信用服务机构,工商企业以及广大消费者都共同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只有来源于政府和市民们主动意识的诚信才能真正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水平,才能有效促使产业产品质量的提高,让“三明制造”成为优质产品和服务的先锋。

2、强化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由于具有产业特色性、区域集聚性、技术共享性、管理互动性、信息快捷性等特点,是构建良好产业生态的主要方式。三明城市的“块状推进”、连片发展,为发展“4+1”产业集群提供了园区平台,架构了空间布局形态。强化产业集群,要重视产业品牌建设,著名品牌一般都诞生在产业集群聚集的地方,三明至今共拥有3项中国名牌产品,81项福建名牌产品,品牌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强化产业集群还要培育企业集群,不搞大而全、小而全,针对“4+1”产业特色培育大量的中小企业,相互竞争、相互协作,在此基础上诞生的产业集群才最具有生命力,美国的硅谷和台湾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基地就是企业集群的代表。

3、发展生态经济。通过市场化的手段,使生态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产生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良性循环,最终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环境也是生产力,是城市最直观的名片,要贯彻生态经济理念,做足“山”、“林”文章,以林博会为平台,实现从“卖山头”到“卖山货”再到“卖生态”的发展历程,“靠山吃山”的传统观念转变成了“靠山养山、养山致富”的生态观念,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农业,按照加强农业、做特农业的发展思路,依托农业示范园区,着力建设农业特色产业,提升农业品牌,实现生态经营、集约经营、规模经营、效益经营的统一;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特色,立足水上丹霞、绿海洞天、温凉泉乡、地质奇观、乡野田园等原生态旅游资源和闽人源、闽江源、客家源、长征源、理学源等源头类旅游资源,突出差异化定位,做优做特观光旅游产品,打造“休闲、安养、文化”三大主题旅游产品,重点培育“世界地质公园探秘游”、“沙溪滨河城市休闲游”、“客家风情文化体验游”等主题线路产品,打响泰宁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品牌,培育永安桃源洞-石林、将乐玉华洞、宁化客家祖地、沙县小吃等精品品牌,开发三元格氏栲森林休闲、清流温泉疗休、建宁乡村旅游等新品品牌。完善配套设施,大力发展餐饮娱乐、商业休闲等服务业,加快星级酒店建设步伐,做大做强餐饮、住宿、娱乐、文体、休闲等第三产业,实现生态旅游经济大的飞跃。

(二)创建和谐的社会生态。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发展社会事业为着力点,努力扩大就业再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挖掘、发扬三明精神,创立三明独特的生态文化,促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努力做到宜居、宜业、宜交际,实现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

1、和谐的社会生态首先要宜居。“人本化”是宜居的真谛,在城市建设中要以人为本,遵循舒适、安全、健康、和谐的发展原则。商品房要组团策划、“块状”推进,合理控制购买成本,风格、形式要满足市民多样化的需求,如:三明市区应重点做好上河城、贵溪洋、徐碧重机厂地块、滨江新城、白沙片区、台江片区的规划建设,在市区形成档次较高的住宅小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要加大投放力度,供给要充足的,分配要公开、公平、公正;提供良好的商业服务、社区医疗、文体活动,以及清洁的空气、饮用水和安全的社会环境,真正让生活在三明的居民感到舒适、方便。

2、和谐的社会生态还要宜业。宜业是要有适宜创业的环境,创业是发展之基、富民之本。三明城市在扩大就业再就业的同时,要创造开放、争先、创新、包容的创业空间,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服务,建立多样化的孵化器和创业扶持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尽心尽力为创业者创造便利条件,激发市民的创业热情,推动全民创业。

3、和谐的社会生态更要宜交际。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和谐的社会生态不是形式,还体现在人与人交往中的信任、宽容和谅解。推进“信用三明”建设,推行企业、个人诚信记录,让三明成为信用度较高的地区。关注民生,关怀老弱病残,建设充满人性的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实际贡献,吸引人才来三明创业、生活。

(三)建设优美的环境生态。环境质量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根本。三明城市在建设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坚持在发展中保护环境,保护中优化经济增长,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环保、生态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居民生活和生产提供一个优质、宜人的环境条件。

1、注重塑造城市景观。三明要成为环境生态优美的山水城市,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就必须因地制宜,靠山造景,靠水显景,塑造一个富有魅力的生态特色城市。城市公共空间要与自然相融合,依山傍水,显山露水,把最美丽的景观资源留给最广大的市民群众。推进绿色建筑、生态建筑、节能建筑,推广新型建筑结构体系和高性能、低耗材、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推广建筑整体绿化、立体绿化和屋顶绿化,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生活、工作空间,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2、注重提升城市环境。推进城区园林绿化建设,做好三明城市一重山的保护利用,全面治理“青山挂白”和乱建坟墓现象,在保护好城市山体生态的同时,塑造优美的城市景观。保障水安全,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污染来源预警、水质安全应急和水厂应急处理“三位一体”的饮用水水源应急保障体系,全方位开展水质监测分析,减少对饮用水的直接污染,使市民都能喝到“放心之水”、“安全之水”。改善空气质量,完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关停、淘汰落后水泥企业,严格控制市区重污染企业的扩建,杜绝引进高能耗、高污染、低水平的项目,把自然环境优势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3、注重完善城市管理机制。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加快建立“排污者付费、治污者赚钱”的利益导向机制,形成企业减少污染、治理污染的内生动力和社会环保投资动机。建立健全环境资源的限额分配利用、有偿转让机制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确保生态保护区的稳定发展。稳步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的市场化、产业化,促进环保投入的多元化、市场化,努力形成群众广泛参与的环境保护新局面,共同改善三明的城市生态环境。

总之,三明走宜居生态城市发展模式,就必须通过良好的产业生态、和谐的社会生态、优越的环境生态之间的相互循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不断优化,从而产生强大的竞争力。这种竞争力决定了在未来的发展中三明能否实现在海西建设中加快崛起,成为海西城市网络体系中耀眼的节点、璀璨的明珠。

建设生态宜居合肥发布:鄱湖人家

媒体:中安在线-安徽日报作者:内详 2009-2-21 10:07:39 自1992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殊荣以来,合肥市十分珍视这一荣誉,持续加强园林科技理念和体制、机制创新,全力做好“水”文章和“绿”文章,强力推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使合肥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景更美、空气更清新”,并以推进“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为契机,全面启动生态园林城

市建设,努力把合肥建成生态文明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前不久,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来肥视察时,对该市城市建设和园林绿化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近三年来,合肥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为契机,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实施天鹅湖公园、翡翠湖公园、生态公园等重点园林绿化项目40多个,累计完成绿化投资19.5亿元,新增园林绿地1904.7公顷,有力凸显了园林城市特色,有效改善了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环城水系综合治理工程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环城灯饰工程荣获“中国节约能源-城市绿色照明示范工程”称号,环城公园被命名为第二批“国家重点公园”,包公园、徽园、野生动物园先后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肥东、肥西县城成功创建“省园林县城”,天鹅湖生态景观建设、清溪路垃圾填埋综合治理工程等4项目荣获“省人居环境范例奖”。截至2008年底,该市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达8744.8公顷,城市绿地率达到38.91%、绿化覆盖率达到43.9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44平方米,城市绿化三项指标均大大超过园林城市标准,接近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把蓝图变为现实让绿色亲民为民

合肥市主要领导反复强调,同基础设施建设一样,城市绿化工作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同时指出,现阶段的合肥,在经济实力上与先发地区还有较大差距,必须在确保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千方百计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同时,合肥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绿化基础,一定要乘势而上,在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等方面与先发地区一争高下,使之成为合肥的靓丽名片。

如何把蓝图变为现实,让绿色亲民为民,合肥市一是坚持规划建绿,突出抓好公园游园建设,努力实现市民“出门500米见绿、1000米见一处公园广场”的目标。去年,合肥市各区、各开发区和市园林部门启动30个城市公园建设,公园建设总规模约1.8万亩、总投资约7.1亿元,现已基本建成23个公园,是该市公园建设最多、最快、最好的一年。他们还从科学发展、建设生态宜居合肥出发,规划扩建占地面积4900亩的大蜀山森林公园,采取社会认建和市财政投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建设。该地区是商家眼中的“黄金地段”,若挂牌用于商业开发,政府可获净收益80亿元,现用于建设公园,市财政还将投入1亿元。截至去年底,大蜀山森林公园共有社会单位120余家、市民个人2万多人参加了认建认养,相继开展“国防林”、“红领巾林”、“先锋林”、“园林职工林”等14项认建认养活动,累计完成投入达5000万元,完成绿化4200亩。2005年下半年以来,合肥以大拆违为契机,坚持拆违与建绿“无缝对接”,新建158块面积达100.8万平方米的小游园、小广场、小绿地。二是按照构建“三环绕翠、绿地楔入”的城市大绿化格局,依托“山、水、城、林”等自然环境要素,因地制宜、注重特色,突出重点、城郊统筹,以生态廊道建设为重点,推进防护绿地和风景林地建设。目前全市已完成高压走廊绿化约26.55公里,绿化面积达3082亩。同时充分利用城市天然河道自然条件,以栽树扩绿、改善环境为重点,实施南淝河、十五里河、塘西河等一批河道绿化建设,积极打造滨水景观和生态廊道。三

是坚持增加绿量,提升道路绿化水平。先后完成了徽州大道、蒙城北路、包公大道、合安路、长江中路等一批新改扩建道路绿化。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居住区和单位附属绿化。合肥市以创建省“园林式单位”、市“花园单位”为抓手,提倡“园林深入生活”,积极推进企业、事业、机关、学校及居住区等社会单位环境绿化,综合整治老旧住宅小区100多个;坚持绿化高标准、高质量,实施房前屋后绿化和居住区游园建设,保证绿地率达到40%,先后涌现出新加坡花园城、绿城桂花园、金色池塘等一批园林式小区。

力推绿化新举措再造绿色新合肥

近两年来,如火如荼的大建设让广大市民感受到了合肥巨大的变化,相比而言,道路绿化在土壤、树苗、栽植、养护等细节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改变这一状况,去年10月中旬至11月底,合肥首次在全市开展道路绿化改造大比武。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由市园林局制定计划,道路所在区政府、开发区、市直有关部门对67条道路绿化进行提质增绿改造。此次道路绿化改造按照“栽植乔木、增加绿量、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共栽植乔木7.16万株,灌木151.9万株,总投资达4229.2万元。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合肥城市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不段推出新的举措。一是科学编制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严格组织实施。《规划》提出:合肥市将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节约型园林绿化为目标,实施“一圈、三环、四楔、五廊、十带”绿化发展战略,构建合肥“翠环绕城、园林楔入、绿带分隔、点线穿插”的大生态、大园林、大绿化格局。近期规划(2007-2010年)城市绿地率达到40%,绿化覆盖率达到48%,人均公园绿地达13平方米;远期规划(2011-2020年)城市绿地率达到50%,绿化覆盖率达到55%,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9.6平方米。二是加强园林绿化法规和行业规范建设,对《合肥市环城公园环境管理办法》进行了重新修订,充实了许多有针对性的管理条款。今年还将对大蜀山风景区生态保护进行立法。三是创新城市园林绿化理念,坚持科技兴绿,加强城市绿化设计,推进节约型绿化建设。环城水系率先实施中水回用工程;景观水体均采取生态驳岸,营造亲水空间;城市道路、广场建设多采用纽西兰砖等透水材料;集中处理绿色垃圾并堆肥回收利用;推广喷滴灌、绿色照明、立体绿化等节水节能节地型绿化新举措,都取得了良好成效。四是多渠道筹集绿化资金。如该市大蜀山森林公园扩建共发动120家社会单位和2万名市民参加了认建认养,认建认养绿地2450亩,单位认建认养资金约730万元,个人达36.35万元。经统计,近三年来,合肥城市用于园林绿化的投入年均达6.5亿元,其中市本级财政年均园林绿化投入达2.1亿元,各区、各开发区财政年均园林绿化投入累计达4亿元。全市累计完成道路绿化改造200多条,新增道路绿化面积达256.3公顷,栽植行道树和乔木40万株以上。

强力推进大建设打造生态宜居城

自2006年3月以来,合肥市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城乡统筹的原则,突出交通先行、生态环保优先,以道路桥梁建设全面带动基础设施配套,强力推进城市“大建设”,努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截至2008年底,全市共完成各类项目

515项、在建项目112项,完成投资322亿元。其中包括路桥、园林绿化、市政基础设施、危旧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及公益项目、大建设拆迁复建点、环境整治项目、港口、南部水系沟通、土地复垦项目等。

合肥在大建设中,还努力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加强各类污染治理工作。一是大力实施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马钢(合肥)公司总排口污水处理回用工程基本建成,使其占全市51%的工业污水实现零排放。二是加快建设城市垃圾处理设施,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均达到97%。三是加强城市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永续利用和优化配臵,尤其是重视山、湖、河、库、湿地等生态敏感区的保护,为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和合肥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生态基础。

2009年,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合肥市把挑战变机遇,全市上下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目标,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全力做好“绿”文章,又好又快推进城市绿化事业发展,为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生态环境。(刘冰石朱来喜) 滨海新区加快建设宜居生态型新城区字号显示:大中小2007-11-27 09:37:00 来源:滨海新区网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市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通过统筹制订生态规划、严把项目环保审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综合治理这四大举措,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加快建设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同时,不断提升的良好环境也吸引了更多投资者纷至沓来,抢滩落户滨海新区,1至10月份新区合同外资额56.4亿美元,占全市比重达68%。

滨海新区按照功能定位的要求,组织有关单位对区域范围内的空气、水、噪声、生态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分析,编制完成了《天津滨海新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确立了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四大体系建设目标,划分了重点开发、优化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区域,为建设宜居生态型新城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滨海新区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新上项目严把技术水平关、资源消耗关、环境保护关,坚决杜绝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落户新区,从源头上避免“病从口入”。同时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推进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滨海新区各行政区与市政府都签订了污染减排责任书,制定了区域污染减排计划,把减排指标分解到企业,落实到具体工程项目中。滨海新区正在加快建设开发区、大港区两个生态工业园和石化、电水盐联产、现代冶金、汽车制造四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大力推动企业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0国家示范区创建工作,对有污染的企业强制实行清洁生产审核。新区3个10万吨级以上的海水淡化厂正在加快建设,太阳能、沼气、地热等新能源开发利用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此外,滨海新区还集中综合治理,不断改善提升整体环境,以崭新的面

貌迎接北京奥运会和达沃斯论坛在津召开。目前,连接市区和滨海新区的津滨、京津塘高速公路两侧的环境治理和绿化工作全面开工;坐落在塘沽区的中海油渤海公司周边环境和道路交通改造开始实施。此外,针对建筑施工和塘沽区铁矿粉、天津港粉煤灰货运量增加引起的部分区域扬尘一度上升的情况,制定并实施了《滨海新区扬尘治理工作方案》,空气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截至11月12日,滨海新区今年累计达到或优于二级良好水平的天数为280天,比去年同期增加28天。(蒋偲佳编辑)

加快建设生态文化新城区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河北区政协城市建设管理委员会

--------------------------------------------------------------------------------

政治协商加入时间:2007-12-6 17:51:52 qzx 点击:439 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跨越发展的和谐河北的奋斗目标,确定了未来发展要突出“商贸天地、生态城区、文化河北”三大功能,打造“现代商贸服务区、生态建设示范区、文化旅游特色区和新型都市工业区”四个区域特色。这是区委、区政府着眼于天津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的定位,推动河北区又好又快发展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对于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商贸天地彰显的是经济实力,建设生态城区体现的是科学和谐,建设文化河北表明的是质量内涵,三者之间统一协调,彼此促进。

一、生态、文化城区的基本概念

生态、文化城区是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行政区域。

开展生态、文化城区建设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全民生态意识、文化意识和整体素质为基础,以生态经济为核心,以生态文化为底蕴,以提升城区环境质量为重点,以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及提升城区文化品位为目标,充分发挥区域生态与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大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统筹规划生态、文化环境、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推动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开展生态、文化城区建设,必须抓住发展生态产业、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人居、培育生态文化四大重点,创新管理运行机制,完善城区发展规划,促进人与自然实现和谐,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生态、文化城区的基础与优势

(一)我区开展生态、文化城区建设具有殷实的基础条件

一是自然环境基础好。作为市内中心城区之一的河北区,区域面积32.1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73米,地层为第四纪沉积物,土层深厚,四季分明,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位于九河下梢,海河源头,水体资源丰富而独特,全区绿地总面积达487.5公顷。

二是经济社会基础实。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持续大幅增长,城区面貌发生巨大改观,社会和谐进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三是城区发展定位准。区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河北区三大功能定位和四个区域特色和建设跨越发展的和谐河北的奋斗目标。充分体现了河北区交通区位、科技资源、水体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相对丰富的有利条件和比较优势,定位

准确,切实可行。

(二)我区开展生态、文化城区建设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

一是商务商贸优势。近年来,全区开工建设各类商务商贸设施135.5万平方米,竣工64.4万平方米。以“两团一线”为主线的海河沿岸已基本建成颇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带、文化带和景观带,中山路文化商贸街建设开始启动,以狮子林大街、金纬路为轴线的大商圈建设稳步推进,一大批有实力的投资商和较大的现代服务业项目落户河北区。

二是人文环境优势。河北区地理位臵优势明显,人杰地灵,既有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又有西方文明的影响,留下许多历史遗迹、革命遗址、名人故居、寺庙教堂、石刻碑记等。人文景观独特,旅游资源丰厚,有纪念馆2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其中国家级1处、市级10处、区级9处。

三是城区建设优势。铁路天津站和天津北站、京津塘、津蓟高速公路出(入)站口坐落区内,京山、京沪两条铁路干线在境内交汇,东西“两纵”快速路和京津城际快速铁路,连同全区200多条道路、30多座桥梁、立交桥,形成较密集的人流、物流、交通流,与市内各区县和周边省市交通便捷、通畅。海河、北运河、新开河、月牙河河网密布,水系相连。随着海河基础设施工程的实施,新建设和改造了连接我区的大沽桥等五座桥梁,完成了海河堤岸结构、景观工程,建成了会师、音乐、钟楼三座公园,为建设高品位住宅区和风景旅游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海河大道、北岸华庭、春和景明、万科花园等一批具有现代风貌的高、中档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初具规模,城市面貌明显改观,城市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逐年提高,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四是环境保护优势。河北区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05年,空气环境质量好于二级天数稳中有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海河、北运河、新开河、月牙河、北宁公园东湖等景观水体主要指标基本保持五类标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噪声达标区覆盖率93%,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声级保持在55分贝以下,交通噪声平均声级保持在68分贝以下,区域环境质量稳步提高。

以上列举的这些殷实的基础条件和独特的环境优势,为河北区开展生态文化城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有利条件。特别是经过近几年的建设,“两团一线”已具雏型,连同正在开发建设的中山路文化商贸街,作为河北区的特色品牌,必将成为我市海河岸边一颗璀灿的明星,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经贸往来的桥梁和平台,成为展现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窗口,成为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福地。

在充分认识我区生态、文化城区建设优势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一些制约因素,主要是区域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特别是文化资源优势缺乏统筹整合;城区规划特色不明显,有待进一步完善;生态宜居环境缺乏治理等。

三、建设生态、文化城区的基本原则

生态、文化城区的建设是一项十分繁杂的系统工程,在制定规划及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兼顾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资源状况,依据区域发展定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协调增长。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为民造福。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将生态、文化城区建设成果最终落实在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改善上,实现

环境优美、居民富裕、社会和谐。

三是坚持求真务实,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和发挥区域资源、环境、区位等优势,围绕重点项目,积极稳妥推进落实,突出区域特色。特别是依托文化优势,打造河北区特色品牌。

四是集约高效,提升质量。建立与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容量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的有效率,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提升城区生态功能和环境承载力。

四、建设生态、文化城区的对策

第一,完善城市发展规划,突出河北文化特色

城市规划设计是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应突出本区域内的特点和功能,把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进而形成城市品牌。这个城市品牌首先是经济发展主题,同时要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宜居环境,包括健全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具有特色的城市景观环境。我们在进行城区规划、实施城区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开发河北区的资源优势,特别是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把“近代中国看天津”及“两团一线”这个品牌做大、做特、做优、做响,使之成为能展现中国民族和民俗文化的载体,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比如,重点依托海河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一宫花园历史文化保护区、大悲院佛教圣地保护区及海河东路等资源,统筹整合,形成规模,使其尽快发挥效益,为生态天地、文化河北的建设做出表率。并以此来支撑和带动全区文化旅游的发展,丰富城区文化,提高文化品位。

第二,建设绿色生态居住区,改善人民群众居住条件

一个城区的居民住宅区的质量反映了该区域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了社会进步的速度和质量,反映了当地居民群众的综合素质。要按照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要求,认真分析河北区人口结构状况,根据各类居民的实际需要,建设不同档次住宅小区。

我区海河东路、新开河、月牙河、金钟河大街、小树林、小王庄等地区,人口集中,交通流量大,该区域河流多、绿地多、花园多、街景饰物多,尤其海河大道、北岸华庭等居住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已形成规模化的新型生态宜居住宅区。应以此为样板,在这一区域逐步建设成水、景、绿、房等多种因素联动的绿色生态居住区。

要着力生态人居体系的建设,围绕巩固环保模范城市建设成果,创建园林城区和生态城区目标,优化城区人居布局,建设宜居的城市生态环境。结合旧区改造,构建与保护城区景观体系,实施绿色家园工程。加快城市公共绿地和社区绿地建设,重点建设河流、快速路、主干道两侧绿化带,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化体系;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污染治理力度;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宜居环境,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第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完善文化基础设施

加强对意奥风情区等历史文化街区的修复保护和合理利用,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特别是要保护、弘扬、扶持并创新具有环境道德特色的民族民间艺术。大力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大悲院佛教文化和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品牌,建成现代绘画艺术和佛教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强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的保护,加快梁启超纪念馆、李叔同故居和曹禺故居的修复与完善,早日形成“中国文化名人故居游”的集聚效应,构建区域旅游文化特色品牌。建成并完善曹禺

剧院、城市规划建设展览馆、天津美术展览馆使用功能,向社会开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城区文化品位。以河北区近代历史文化为脉络,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以历史风貌建筑和遗迹为载体,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注重保护和弘扬城区的历史特色、文化特色和民俗特色,深入挖掘佛教文化、卫药文化等旅游文化内涵,开发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海河文化、都市休闲文化等自然生态文化,形成“以我为主、向外辐射”的旅游服务格局,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使旅游业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

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宜居城市——在全市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

发表日期:2008年11月16日共浏览280 次字体颜色:选择颜色黑色红色黄色绿色橙色紫色蓝色褐色墨绿深蓝赭石粉绿淡绿黄灰翠绿综红砖红淡蓝暗红玫瑰红紫红桔黄军黄烟灰深灰灰蓝【字体:放大正常缩小】

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宜居城市

——在全市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张剑飞

2008年 9月4 日

同志们:

刚才,大家看了环保专题片《颤抖的家园》,听了省环保局副局长和湘平副市长的讲话,相信大家和我一样感触很深。会后,请各部门对照专题片中的问题,“各家孩子各家抱”,认真抓好整改。下面,我就如何保护和改善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宜居城市,谈一些想法。

进入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和能源危机,但说到底,这两个危机都和环保密切相关。今天我推荐给大家两本书:《寂静的春天》、《只有一个地球》。这两本书都曾给我心灵的震撼。生态学创始人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中深刻地描述,现代人由于滥用DDT和其它杀虫剂,已经伤害了许多生命,严重地改变自然生态。人类再不节制,未来的春天将不再鸟语花香、热闹缤纷,而是一片死寂与静肃。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推进,环境、资源问题更加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面临有史以来最严峻的考验。沙尘暴的肆虐,土地的盐碱化、荒漠化,SARS的流行,以及今年我国南方罕见的冰灾,实际上都是人类破坏大自然造成生态失衡的典型例子。其实,市民的幸福拥有感与财富拥有感并不完全成正比关系,国际上幸福指数高的国家,也不一定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去年,英国“新经济基金”组织对全世界178个国家

和地区按“幸福指数”作了一次排名,冠军是生态环境好的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英国和美国则分别排在108位和150位。

人类是自然之子,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人与自然、与大自然的其他物种,应该和谐相融,共存共处。只有这样,认识自然、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才能更好地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但是,目前我国的生态形势十分严峻。中科院今年初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118个国家参加生态现代化指数评价,中国排在第100名,位居倒数第18位。全世界20个污染最重的城市,中国占了一半。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总结过去五年工作时指出,当前我们面临的若干突出问题,排在第一位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作为人均资源拥有储量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比世界先进水平却低10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耗能高20%-30%。而每年因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大体上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甚至占到十分之一。按照这样的发展模式,等于我们在吃子孙饭,中华民族将难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严酷的现实,促使城市建设思想走向生态觉醒,人类开始高度关注和深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的环境意识普遍提高。法国议会于2005年通过了一部环境专项法规《环境宪章》。宪章明确规定,公民享受健康环境的权利和保护环境的义务神圣不可侵犯。同样,为减少大量使用塑料袋对环境产生的恶劣影响,日本开展了“my bag(我的购物袋)”运动,提倡顾客自己携带购物袋,用来代替超市所提供的一次性塑料袋。今年6月1日,这项运动在我国也已经用法的形式推行。我们很多到过国外的同志,都有一个十分深刻的感受,就是越是发达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越高,市民的环保意识越强。

我们的祖先历来讲究“天人合一”,注重生态平衡,并逐步演变为生态文明这一人类新的文明形态。我国古老的生态思想早在四千年前的夏朝便已发端,此后绵延传承。《逸周书》记载:“家之禁,寿三月,山林不登斧斤。”意思是春天树木刚刚复苏,不许砍伐。而二千多年前的商鞅提出了有关城市生态的思想。数千年来,正是这些循环生息,自我调节、永续利用的朴素思想,支撑了中华民族特定的文明形态延续,直到今天仍然广泛地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文化艺术。近年来,我们党和国家对环保的认识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项基本国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世情,把握国情,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做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将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放在了同等的高度。这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的重大进步。

“生态优先”理念逐渐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战略决策正在逐步落实。贵阳、广州、深圳等城市相继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思路。2002年8月,《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发表。单纯的“环卫”、“环保”和“污染治理”等传统观念正在彻底改变,“生态环境建设就是投资”、“要工业就不能要环境”、“先污染后治理”等传统认识已经打破,全新的生态环境理念、模式逐步形成。近年来,长沙市以建设文化生态型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致力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摆在十分突出的战略位臵,环境总体质量经受了经济总量翻番的考验。去年底,长沙有幸被批准为国家资源节约型、环

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勇于探索,先行先试,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今年1-7月,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187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7.79%,其中7月份的优良率达100%,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在全国首创了农村环保“三新”模式,以浏阳市金塘村为代表的农村环保自治模式成效明显,得到李克强副总理的高度肯定,并在全国予以推广。这是一场生态思想革命。实践证明,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举措,只要扎实行动,就一定能够让我们的家园山绿、水清、天蓝!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也是生态文明时代。现代宜居城市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生产中心、工作中心和居住中心,也是一个生态文明中心,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完美融合,并能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交流提供舒适、方便、安全、可靠的文明栖息地。面对人口、环境、资源等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必须将生态文明落实到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环境、生态机制建设中去,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宜居城市。

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宜居城市,必须培育和发展生态经济。美国著名学者芭芭拉〃沃德和勒内〃杜博斯在《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中提出,“贫穷是一切污染中最坏的污染”。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生态经济作支撑,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任务。关键是构建“两型产业”体系。要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由“长沙制造”向“长沙创造”迈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为“宜居城市”提供丰富的物质保障。一方面,做大增量,严格招商引资的准入门槛,引进科技含量高、单位产出率高的好项目,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生态园区;另一方面,提升存量,用循环经济模式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达到少排放乃至零排放的目的。突出发展物流、金融、信息、会展、咨询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区域性金融中心、金霞物流保税中心和芙蓉中央商务区建设,促进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深度融合。发挥文化名城品牌优势和人才资源集聚优势,发展壮大影视传媒、动漫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提升第三产业的综合实力。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建立环保资金投入机制,引进民间和社会资本,加快生态环保项目的产业化。

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宜居城市,必须培育和发展生态文化。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一方面从娃娃抓起,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再教育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媒体和创建绿色社区、生态示范基地等多种教育形式,深化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使生态文明家喻户晓,自觉做“大自然的守法公民”。大力倡导和树立绿色文明理念。将绿色文明当成是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文明,让关爱自然、关爱野生动物、珍惜生态环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使人们的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以保护生态为前提、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同步。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注重生态效益的发展观、政绩观,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也是政绩,破坏生态就是犯罪;生态环境创造财富,是可以拿来当饭吃的;生态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不仅是“育土”,同时还是“养民”,保护生态环境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我们还要深刻认识到:节约资源也是保护生态;越是文明进步,越要崇尚节约。牢固树立“浪费是腐败,节约是政绩”的观念,把节约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和自觉追求,从小事做起,从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做起,努力使能源发挥最大效益。

国外宜居城市建设实践及其启示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and Its Enlightenment of Livable City Abroad 姜煜华 甄峰 魏宗财 国外宜居城市建设实践及其启示 1 国外宜居城市研究概述 1.1 关于宜居城市的定义 宜居城市,即适宜居住的城市,这是一个极其概括而又内涵丰富的概念。在国外,不同的专家、学者对宜居城市的概念、标准和认识的看法不同,实践的侧重点也不同。 哈尔韦格(D.Hahlweg, 1997)认为:在宜居城市中,能够享有健康的生活,能够很方便到达要去的任何地方——不论是采取步行、骑车、公共交通或是自驾车的方式,宜居城市是一个全民共享的生活空间[1]。萨尔扎诺(E.Salzano, 1997)认为:宜居城市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枢纽:宜居城市尊重所有的历史遗迹(我们的根),同时它也尊重那些还未降临尘世的人们[2]。埃文斯(P.Evans, 2002)认为城市的“宜居性”概念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适宜居住是其中之一;宜居城市还应该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3]。伦纳德(Lennard.H. L. t, 1997)则提出了如下宜居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在宜居城市中,人们可以彼此自由地交流;健全的平等对话机制是很重要的;城市公共管理机构应该经常举行各种活动、庆典和公众集会;一个好的城市不应该为恐惧的气氛所主宰,不应该有歧视异族、认为他们低人一等或是天生邪恶的观念;一个好的城市能够提供合适的公共设施,以作为社会学习和成员社会化的场所,对于儿童和青年而言,这些场所是他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城市应该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有机体;城市中的居民应该彼此认同、彼此尊重;我们应该注重城市建设中的审美考虑、建筑美学和实体环境的深层次文化含义[4]。1.2 理论与实践进展 宜居城市建设实践较早出现于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它不是一种运动,而是城市发展水平进入高质量阶段的一种必然,是随同城市建设过程“生长出来”,被逐步认识并因此开始频繁使用的概念。如果回溯城市发展历史,有相当共通含义和比较完整的认识体系的概念应是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该理论的出现正式吹响了改善城市质量、关注城市生活的号角。 《雅典宪章》和《马丘比丘宪章》首先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这种适合居住的城市观,两个宪章一致认为要争取获得城市生活的基本质量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摘要:城市宜居性是当前国际城市发展研究的一个热点,在国外已经拥有一批宜居性建设较好的城市,而在快速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中国仍处于理论与建设的摸索阶段。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本文选取了国外不同规模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宜居城市建设案例并对其实践经验进行了深入分析及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论文针对目前我国宜居性建设的不足,提出了几点对我国宜居城市建设的启示。Abstract: Livable city is a hotspot of research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rrent international cities. There has been a set of nice constructed livable cities abroad. However, in China, which is a fast urbanized and industrialized country, we are still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theory and construction. Through a large amount of references, this paper selects several representative livable cities in various scales abroad, and deeply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exercises.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talks about the defects of livable cities in our country, and proposes enlightenment for Chinese livable cities. 关键词:国外;宜居城市;建设案例 Keywords: Abroad; Livable City; Construction Case 作者:姜煜华,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硕 士研究生。carrie.008@https://www.doczj.com/doc/569674333.html, 甄峰,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博士,教授 魏宗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助理规划师

【立足生态宜居,,建设美丽村镇】绿色宜居村镇

【立足生态宜居,,建设美丽村镇】绿色宜居 村镇 立足生态宜居建设美丽村镇 **镇位于**市的中部,东望涢河水,西靠白兆山,有国土面积110.8平方公里,生态林3万余亩,森林覆盖率38%。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生态建设的理念,大力实施生态宜居行动,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镇已完成生态林面积6500亩,通道绿化28公里,建设生态示范村33个,并努力在“生态、宜居、美丽”上作文章,以特色产业发展为抓手,完善生态基础; 以生态环境建设为总纲领,改善人居环境; 以村庄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打造生态宜居美丽村镇。 一、发展现状 **镇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特色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村庄环境不断优化,美丽村镇魅力四射。 (一)特色产业发展完善生态基础一是流转土地,提高效率。通过抓董桥村朴泥生态产业园扩建和冯庙村芡实种植项目,推动农田集中流转,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改善地力环境,促进生态环保提档升级,并带动附近村民就业,发展地方经济。二是集中回收,发挥效益。通过抓中涢环保项目,将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附属物秸秆、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进行回收处理,制造清洁能源

及发电,极大地改善村镇环境,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三是创新模式,协同发展。通过发展稻虾共养等新型农业项目,促进种养业绿色协同发展,激发农业活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通过这些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村组面貌的进一步改观,形成一道靓丽的产业风景线,完善了美丽村镇生态产业基础。 (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一是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对全镇18座大小水库、2条市级河流、4条支流全面落实河库长责任,签订河道水库保洁协议69份,设立公示牌44块,河道界牌23块,强化日常巡查管护,彻底整治乱排放、乱倾倒、乱采挖等突出问题。二是全力配合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开挖主管沟槽并安装污水管道,接入集镇居民生活污水,多次接受省住建厅、孝感市建委的检查。三是加强秸秆禁烧巡查工作。在夏收、秋收的重要时间节点,组建秸秆禁烧巡查宣传专班,不间断、全覆盖地进行宣传和巡查,秸秆露天焚烧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改善了美丽村镇人居环境。 (三)村庄环境整治营造宜居环境。 一是推进村镇垃圾集中清运。农村垃圾治理一体化PPP项目已在**镇率先实施,启迪桑德公司已正式进驻**,集镇和主干道垃圾转运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每村有2人纳入公益性岗位作为公共卫生保洁员,全镇垃圾集中清运处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果。二是推进畜禽粪肥综合利用。对全镇57家规模养殖场实施了粪肥资源综合利用,畜禽污染治理工作顺利推进,使得粪肥变废为宝,改善了生态环境。三是

关于提升县城市规划建设品位的调研报告

关于提升县城市规划建设品位的调研报 告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我局针对近年来县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情况,研究确定了以“提升我县城市规划建设品位”为调研课题,并开展了深入调查研究活动,按照问计于民,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认真查找我县城市规划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认真思索和探讨应对的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城市规划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城市规划建设加大了投资,加强了领导和监管文秘杂烩网力度。一是制定了县城总体规划和工业园区、西南片区控制性详规,为规范城市建设开好了头;二是精心打造新区,拉大了县城框架;三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兴建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和排污管网建设改造,净化了城市环境;四是湿地公园、人民广场、沿江路景观大道等休闲场所相继建成,教育、医疗、商场、菜市场和服务行业布点合理,县城道路形成网络,城市功能不断提高;五是城市建筑异军突起,建筑风格文秘杂烩网各异,高层、多层、低层文秘杂烩网错落有致,使我县县城环境更优美、更宜居、更人性化,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1、规划编制落后,详规覆盖率不到位。其一,我县虽然在XX年重新修订编制了进贤县县城发展总体规划,并报上级有关文秘杂烩网部门审批,但因各种原因尚未获批,给我县县城规划建设带来诸多不便,特别是各项详规的制定没有一个可靠统一的依据。总体规划是母规,详规是子规,子规必须依据母规而制定。没有总体规划为依据详规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详规与详规之间难以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城市公用建筑、基础设施布局困难,特别是道路、管网的高程、走向不得相互一致,在实施建设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片区与片区之间难以接口,甚至无法接口,还可能出现重复建设,既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协调又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其二,目前我县仅编制完成工业园区4平方公里、西南片区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规,县城绝大部分没有编制控制性详规,详规覆盖率极低,在没有编制控制性详规的区域实施建设,很容易导致城市土地使用性质不明确,城市建设用地随意性较大,建筑布局混乱,道路、绿化、休闲场所、学校、医院、农贸市场等基础设施、公用建筑布局的不合理,甚至基础设施、公用建筑用地被挤占,给市民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严重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 2、违规违章严重,城中村建设混乱。由于利益驱动、审批程序复杂、把关不严、执法不力等原因,造成乱搭乱建、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甚至不批强建等现象屡禁不止,特别

工程竣工验收流程及控制要点

工程竣工验收流程及控制要点工程竣工验收流程及控制要点 一、竣工验收所需必备的基本条件 二、排定验收计划 三、组织各专项验收工作流程及步骤 四、工程组织 五、竣工验收 六、竣工备案所需资料 一、竣工验收所需必备的基本条件 一实体、一证、一书、一资料、四个报告,五个认可文件、其他类资料共计14项内容: 一、竣工验收所需必备的基本条件 一实体:完成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一证:建设单位已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工程款支付证明)一书: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质量保修书 一资料: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按51规程整理) 四个报告: 1.施工单位《工程竣工报告》 2.监理单位《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3.设计单位《工程质量检查报告》 4.勘察单位《工程质量检查报告》 五个认可文件

1.电梯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认可文件 2.环保部门出具环保监测的认可文件 3.城建档案馆出具的工程竣工档案预验收认可文件(列入北京市城建档案馆接受范围的工程) 4.消防部门出具的消防验收认可文件 5.规划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 一其他:其他文件:节能备案;竣工图;外立面照片等 竣工验收流程 流程名称:工程项目竣工流程 二、排定验收计划 项目验收计划(北京模板)

三、组织各专项验收工作流程及步骤 1、电梯验收:施工单位负责。 2、档案预验收:所需资料按51规程整理,详见附件。 三、组织各专项验收工作流程及步骤 3、节能验收:节能验收所需资料 1、《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备案登记表》原件一式两份; 2、《节能工程专项验收报告》原件一份; 3、《北京市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复印件一份(加盖建设单位公章,下同); 4、《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表》复印件一份;

最新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教案1.doc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教案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对北京的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使学生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未来发展方向。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2.使学生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1.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2.北京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 1.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 2.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 课时安排 教材分析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每一个中国的公民都应该了解首都的基本状况;另外,北京还是一个特大城市,教材通过对北京的介绍,使学生掌握了解一个城市的基本方法和

思路。因此说,北京这节在本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节从内容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北京作为首都的城市职能和优越的自然条件;第二部分介绍了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第三部分描述了北京的未来发展趋向。本节教材的线索非常明确,即北京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政治职能;正是由于北京自古就是政治中心,所以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了全国的文化中心;正因为北京是首都,所以需要进一步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的方向发展,又因为它是历史古都,所以在发展的同时还要注意传统风貌的保留。从整体上来看,教材始终围绕着“自然环境──城市职能──城市发展建设”三个方面展开的。 首先,教材通过图片、文字资料及活动式课文介绍了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在地理位置、对外联系、地形地势等方面的优越条件,并且通过“北京的国家机关、对外机构等部门数量多、文化机构和设施密度大”的事实,进一步来验证“它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这与古都有着直接的渊源。于是,教材在第二部分介绍了北京的传统文化,包括城市的格局、历史遗迹等,同时还提出了如何保护古城特色的问题,为后面作了铺垫。 第三部分介绍了古城北京现代化的一面,无论从城市的建设还是从城市的经济发展来看,北京都体现了时代的气息。当学生对北京“传统”与“现代”的层面都有所了解之后,教材又很自然地提出了是“保护”还是“发展”的问题,启发学生辩证、全面地思考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 自学思考题: 1、北京位于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海。 2、北京属带气候。 3、北京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夏季。 4、北京是全国的、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 5、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6、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 7、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建设高标准宜居城市的建议

建设高标准宜居城市的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市建设步伐有序推进,使得我市的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不断好转,市容市貌焕然一新。但是对照“宜居城市”标准来看,却仍然存在着基础设施分布不均衡、人文生态环境特色不突出、公共安全系统不完备等问题。下面就如何建设高标准宜居城市提出三点建议。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便利优质服务。 实施了 誉楼、耀华等商业区最为突出。要结合城市绿地等公共空间或地下空间,尽可能多建设停车场,解决停车难问题。 最后要均衡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按服务半径配套建设学校、医院、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要提高银行、超市、邮政等商业网点密度,将公共服务设施组团化、社区化,让人民群众能就近享用服务。同时预留文化设施如图书馆、音乐厅、博物馆

建设用地,提高城市文化品位。 二、加强自然环境保护,创建生态环境。 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只有在良好的自然环境中才能感受到舒适,因此,环境优美与否便成为了城市是否宜居的主要因素之一。 要加大绿化建设力度,营造良好城市景观。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载体,按照“规划建绿、生态建绿、立体建绿”的原则,从平面绿化向立体转变,点、线、面、 1 2 字化城市管理监督中心、指挥中心,创新城市管理模式,以城市管理信息库为基础,通过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构成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对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实现精确定位、快速反应、高效处置和全时段监控,构建城市数字化减灾系统,促进信息可视化和决策科学化,完善公共安全信息通报制度,适时适度的警情发布和社会公示,增强化公民公共安全意识,提高突发事件反应、处理速度。要坚持把加强社会管理、

《关于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为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提升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提出了关于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下面是意见的详细内容。 关于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 全国老龄办发〔20xx〕7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老龄办、发展改革委、教育厅(委、局)、科技厅(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公安厅(局)、民政厅(局)、司法厅(局)、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国土资源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局)、交通运输厅(局、委)、商务主管部门、文化厅(局)、卫生计生委(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闻出版广电局、体育局、旅游委(局)、保监局、总工会、团委、妇联、残联: 为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提升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增强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现就加强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重要意义 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在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改善老年人居住、生活和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老年人居住、出行、就医、养老以及社会参与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不适老、不宜居的问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公共基础设施与老龄社会要求之间不适应的矛盾将日益凸显。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有利于增进老年民生福

祉,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增进社会和谐,有利于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是开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的重要举措,也是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对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基本原则 ——理念引领,规划先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综合考虑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树立适老宜居新理念。将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加强前瞻性规划和安排,以规划带动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 ——城乡统筹,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全面推进,促进城乡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协调发展。树立问题导向,聚焦城乡社区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集合运用保障民生的各方面资源,创新供给方式,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优先解决老年人生活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多元参与,共建共享。引导市场、社会、家庭、个人多元参与,形成合力,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功能,创新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弘扬孝亲美德,塑造敬老风尚,促进代际和谐,使人人既是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工作的参与者,又是建设成果的受益者。 ——改革创新,注重实效。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又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积极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

关于加快建设和谐宜居城市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建设和谐宜居城市的调研报告 近期,市政协围绕“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快建设和谐宜居城市”这一主题,组织调研组深入各街道、经济开发区专题调研,邀请有关部门和委员座谈讨论,走访征求部分市级老领导、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并召开主席会议讨论审议,形成专题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根本宗旨,突出建设富强和谐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定位,深入落实“一个尊重、五个统筹”要求,高度重视城市建设管理,城市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工作中,突出规划引领、管控,规划城区总面积160平方公里,着力推进“北工、南文、中商、东新、西农”功能布局,形成胶河生态景观带“一带”、康成大街城市发展主轴和夷安大道城市发展次轴“两轴”、东部现代服务中心和中部传统商业中心“两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切实加强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成五大主题公园和18处街头游园;“十二五”期间完成旧城改造175万平方米,提升街路万平方米,新增绿化140公顷;东部新城一批地标性建筑相继建成使用,XX一中新校、职教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公共交通、绿化美

化、供热管网、供排水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人居环境。坚持建管同步、建管并重,加快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完善城市管理办法措施,提高综合管理水平,提升宜居宜业品质。我市城市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等一系列殊荣。 二、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必须直面正视、着力解决。 (一)城市协同管理运行机制还不够顺畅。城市管理涉及部门多、层级多、范围大,由于缺少高层次的权威机构牵头抓总,缺少到边到底的责任分工和标准体系,缺少市级层面对各责任单位的长效、刚性考评机制,导致检查督察失之于宽,责任落实失之于软,集中整治后经常出现问题反弹。有的部门单位对城市管理,缺乏主动作为、主动担当、依法作为的意识,不敢抓不敢管,甚至推诿责任、应付一时。特别是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后,有的管理部门随着执法权移交,失去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城市规划建设还有较大欠账。一是城市规

关于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几点思考

对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认识和思考 白塔镇泮怀宇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总结国内外城市化经验和教训得出来的城市建设努力实现的最终目标,即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人类生存发展创造最方便、高效、环保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以下谈一些个人对仙居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认识和思考: 一、对生态宜居城市的几点认识 1、生态宜居城市提出的背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城市的“生态性”和“宜居性”产生了迫切的需要。1976年联合国首届人居大会提出“以持续发展的方式提供住房、基础设施和服务”;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两个主题,倡导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确保人类住区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公平、更持久,也更具效率的全球性目标。近几年,国内也提出了“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等城市发展新模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宜居城市”加以具体阐释。国内外学者关于生态宜居城市的理论探讨正悄然兴起。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100多个城市把“宜居城市”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 2、生态城市的内涵。生态的概念查阅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等,有关的定义或解释是:生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在2010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对城市的生态城

市概念进行了解读。生态城市的概念存在了几十年,二十世纪工业文明以后,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城市而提出的生态城市。邹院士指出,首先生态城市的核心应当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由三个主要的子系统组成,包括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城市是三大系统协调而且良性运行的城市。生态城市应该是生态系统健康的、良性的城市。 3、宜居城市的内涵。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宜居城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宜居城市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强调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能协调发展,人们在此工作、生活和居住都感到满意,并愿意长期继续居住下去。狭义的宜居城市指气候条件宜人、生态景观和谐,适宜人们居住的城市。在实践中,有的城市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宜居城市建设的首要位置,突出园林绿化的作用。宜居城市又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含义。从宏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良好的城市大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人工建筑设施环境在内,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从中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规划设计合理、生活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和谐亲切的社区环境;从微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单体建筑内部良好的居室环境,包括居住面积适宜、房屋结构合理、卫生设施先进,以及良好的通风、采光、隔音等功效等。 因此生态城市和宜居城市从内涵上讲应该是相互交融互通的,生态的才是宜居的,或者说宜居的城市必然也是生态良好的城市。 二、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主要思路

加快城市建设和谐宜居的调研报告

加快城市建设和谐宜居的调研报告 近期,我市政协围绕“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快建设和谐宜居城市”这一主题,组织调研组深入各街道、经济开发区专题调研,邀请有关部门和委员座谈讨论,走访征求部分市级老领导、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并召开主席会议讨论审议,形成专题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根本宗旨,突出建设富强和谐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定位,深入落实“一个尊重、五个统筹”要求,高度重视城市建设管理,城市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工作中,突出规划引领、管控,规划城区总面积160平方公里,着力推进“北工、南文、中商、东新、西农”功能布局,形成胶河生态景观带“一带”、康成大街城市发展主轴和夷安大道城市发展次轴“两轴”、东部现代服务中心和中部传统商业中心“两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切实加强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成五大主题公园和18处街头游园;“十二五”期间完成旧城改造175万平方米,提升街路113.6万平方米,新增绿化140公顷;东部新城一批地标性建筑相继建成使用,XX一中新校、职教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公共交通、绿化美化、供热管网、供排水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人居环境。坚持建管同步、建管并重,加快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完善城市管理办法措施,提高综合管理水平,提升宜居宜业品质。我市城市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等一系列殊荣。

二、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必须直面正视、着力解决。 (一)城市协同管理运行机制还不够顺畅。城市管理涉及部门多、层级多、范围大,由于缺少高层次的权威机构牵头抓总,缺少到边到底的责任分工和标准体系,缺少市级层面对各责任单位的长效、刚性考评机制,导致检查督察失之于宽,责任落实失之于软,集中整治后经常出现问题反弹。有的部门单位对城市管理,缺乏主动作为、主动担当、依法作为的意识,不敢抓不敢管,甚至推诿责任、应付一时。特别是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后,有的管理部门随着执法权移交,失去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城市规划建设还有较大欠账。一是城市规划品质不高。由于规划理念不够前瞻、执行存在随意性,旧城开发中大多片区规模偏小,现代建筑、老旧房屋交叉布局,难以形成整体连片效应。一些建筑、片区规划时,没有兼顾其他服务要素配置,对人流密集带来的影响考虑不够周全,如凤凰大街东首朝阳中学、妇幼保健院相对而建,由于人流大、车辆多经常导致交通不畅。二是基础设施专业规划不全。城市总规修编基本完成,但缺少农贸市场、停车场、露天烧烤、户外广告、夜景照明、地下管廊、二手车市场等专业规划,从根本上制约城市管理的提升。城区沿街经营性网点1万余家,接近诸城的5倍,增加了城市管理难度。三是部分服务设施供给成为短板。我市机动车保有量为25.2万辆,但市区仅有公共停车场17处、停车泊位4600个,道路临时停车位和路沿石以上停车位2600个,停车场所远远满足不了停车需求。民生市场、公厕、路灯、公共自行车等设施也存在较大缺口。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doc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教学设计 株洲市芦淞区体育路中学张辉 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的地理位置作出评价。 2、利用资料分析说出北京的城市职能。 3、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城市建设的成就。 4、通过学习北京祝福祖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的城市职能。 教学难点:北京城古建筑的保护与发展。 课时: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课型:新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多媒体播放歌曲《北京欢迎你》,在歌声中把同学们引入新课。 二、学生自主预习 教师给出本节学习目标,学生阅读教材自主预习,可以组内互相讲解。 措施: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在预习时,把重点的基础知识点理解并记住。 三、学生分组上黑板 每组按老师分派的任务在黑板上写出来,组内讨论,各个过关,组内完成的可以去其他组学习讨论。同时组内分工,明确各自上台展示的内容。 四、分组展示 全班同学集中在黑板前,各小组轮流上台分析讲解本组的学习内容,并指出容易出错或容易混淆的地方。 第一小组:政治文化中心 1、北京位于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 2、北京的经纬位置大致是、;北京的地势,

属气候。 3、北京是新中国的,是全国的、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 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4、举例说明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 措施:以上内容板书在小黑板上,由第一小组不同组员上台讲解,在讲解第2题时,利用多媒体图片展示,从图上把知识点落实到位。讲完第3题后,教师应追问:北京长期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其地理位置有什么有优点?第4题可以让学生通过书本的图片文字说明后,再举生活中同学们熟悉的实例。以把课堂气氛推向一个小高潮。 第二组:历史悠久的古城 1、列举北京作为都城的历史。3 教学设计 株洲市芦淞区体育路中学张辉 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的地理位置作出评价。 2、利用资料分析说出北京的城市职能。 3、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城市建设的成就。 4、通过学习北京祝福祖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的城市职能。 教学难点:北京城古建筑的保护与发展。 课时: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课型:新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多媒体播放歌曲《北京欢迎你》,在歌声中把同学们引入新课。 二、学生自主预习 教师给出本节学习目标,学生阅读教材自主预习,可以组内互相讲解。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宜居城市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宜居城市 ——关于**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思考和建议20世纪英国著名城市学家,“花园城市”之父,英国“田园城市”运动创始人埃比尼泽·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中写道:“一座城市就像一棵花、一株草或一个动物,它应该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保持统一、和谐、完整。而且发展的结果决不应该损害统一,而要使之更完美;决不应该损害和谐,而要使之更协调;早期结构上的完整性应该融合在以后建设得更完整的结构之中”。同样,在中国传统人居环境观中,人们对居住需要也有着朴素而丰富的阐述,如“安其居,乐其业”,“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等,这些诗人、哲学家们的思想火花无不映衬出古代的中国居民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追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立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生活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体现,也是城市规划设计与建设的目标和理想。 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污染的加剧和人地关系的恶化,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势在必行。那么什么是生态宜居城市? 生态的概念,查阅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等有关的定义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或者我们的环境,生态的产生最早也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的,“生态”一词

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 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宜居城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宜居城市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强调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能协调发展,人们在此工作、生活和居住都感到满意,并愿意长期居住。狭义的宜居城市指气候条件宜人、生态景观和谐,适宜人们居住的城市。 因此,生态城市和宜居城市从内涵上讲应该是相互交融互通的,生态的才是宜居的,或者说宜居的城市必然也是生态良好的城市。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宜居城市建设,事关城市的发展转型,与经济发展方式密切相关,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建设的不断提升、功能布局的调整定位以及“牡丹故里·康养**”特色旅游品牌的不断推进,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然而,**作为全市12个县级行政区域之一,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历史欠帐和“制约因素”较多,特别是地理区位、经济总量受到制约。这一切,决定了**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从我县的基本情况和现状入手,找准切入点、突破瓶颈,攻坚克难,步步为营,扎实推进。 一、 **创建生态宜居城市的独特优势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整版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整版 《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他的研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全国40个城市,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的五座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其中,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自然环境舒适性和宜人性优势明显,位居全国第五位。 同时,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低的五座城市为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和北京。其中,北京位居倒数第一位,离居民认可度尚有较大差距。此外,郑州、南宁、呼和浩特、拉萨和银川宜居指数也相对较低。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本次《报告》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 研究表明,居民评价得分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是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而城市安全性评价得分最低,为55.76分,其中交通安全短板制约最为明显;环境健康性评价得分次低,为58.23分,并以雾霾污染要素评价最低,仅为56.4 分;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低,为58.59分,停车便利性和交通运行通畅性是居民不满意的症结所在。 “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和交通便捷性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三大’短板。”不过,张文忠同时解释,“在29个具体评价指标上,尽管房价与宜居城市有直接关系,但我们特意回避了房价这一评价指标,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评价结果被房地产商用来炒作。” 《报告》还指出,北京城市宜居指数之所以倒数第一,主要受制于环境健康性、交通便捷性和居民对自然环境的认可度三大维度瓶颈制约。其中,环境健康性维度成为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短板。 宜居城市的构成要素 《GN中国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由包括生态环境健康指数、城市安全指数、生活便利指数、生活舒适指数、经济富裕指数、社会文明指数、城市美誉度指数在内的七项一级指标,四八项二级指标,七四项三级指标组成。总结一下城市宜居性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安全要素 安全是人的需求层次中除了基础生理需求之外的首选。目前城市的物质生活水平使绝大部分城市居民已无需过多地关注基础生理需要, 安全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维护公共安全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 是居民安居乐业的必要条件和创造宜居环境的保证。因此, 宜居城市需要有完善的预防与应

宜居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69674333.html, 宜居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邓琪川 来源:《商情》2016年第09期 【摘要】以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宜居城市的内涵,探讨了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内涵,问题,对策 一、宜居城市的内涵 宜居城市,即适宜居住的城市,这是一个极其概括而又内涵丰富的概念。2005年,北京 市在制定2004--2020年北京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中,第一次将宜居城市发展目标写入规划的总体报告中,第一次规划出宜居城市建设的实践设想,计划用15年时间将北京建成宜居城市。同年,国务院在批复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时首次在中央人民政府的文件中出现“宜居城市”概念。《国务院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把宜居城市表述为创造充分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 任蒴(2011)认为“宜居城市”指的就是经济、社会、环境以及文化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以及精神生活的需要,能够适宜人类生活、工作以及居住的城市。“宜居城市”主要有两种定义,即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所谓狭义的宜居城市就是指气候条件宜人,生态景观和谐,人工环境优美,治安环境十分良好,适宜居住的城市,这里的“宜居”仅仅指的是适宜人们居住;所谓广义的宜居城市则指的是人文环境及自然环境相协调,经济的持续繁荣,社会和谐稳定,文化氛围浓郁,设施舒适齐备,适于人类工作、生活以及居住的城市,这里的“宜居”不仅仅指的就是适宜居住,还包括了适宜出行、就业以及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李家凯(2013)认为宜居城市建设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原有城市的改造,如何按照宜居城市的理念对现有城市中不宜居的地方进行改造,成为宜居城市;二是在新城市建设中,如何按照宜居城市的标准进行建设。 二、宜居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宜居城市的建设缺少文化内涵 愈刮愈烈的城市“广场风”、“大学城风”、“会展中心热"、“标志性建筑热”,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承载着城市文明与发展的特色文化的空间。这种没有文化内涵的建设,使城市间建设陷入了一个“巨型结构游戏”之中。完全的城市,既需要外观上的美感,但更需要关注其内在品质上的提升。换言之,建筑只是城市的骨架,而居民的“幸福指数”、文化魅力才是城市文明、有序、公正、宜居发展的灵魂。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调研报告 卢氏县发改委 新型城镇化,就是以城乡统筹为结合点,以城乡一体化为切入点,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城镇生产要素和产业链条向农村延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逐步实现农民就业城镇化、农村基础设施城市化、生活服务社区化、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战略选择,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是促进资源要素集约开发的着力点。如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带旺一片土地,富活一方经济,已成为我县当前经济建设战略思考的重大课题。 一、我县城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卢氏县地处河南省西部,两省八县交汇处,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全县辖19个乡镇,352个行政村,3112个居民组,总人口3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6万,农村剩余劳动力16万人,国土面积40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1万亩,农民人均耕地1.2亩。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工作,坚持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带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举措,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发展,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全县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 (一)城乡规划全面启动。坚持高起点编制规划,分阶段实施,多角度宣传,初步形成了“城乡一体化”的规划管理模式。

一是完成了城区总体规划。2003年,县委、县政府委托河南省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卢氏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对县城规划进行了第三次修编。2008年,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又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卢氏县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2009-2020)》。在广泛征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县直各部门、各乡镇、社会各界人士意见的基础上,经县政府常务会、县四大班子会讨论研究及有关专家评审论证后,确定了“一轴一带六组团”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将城区规划控制区由原来的16.6平方公里扩大到120平方公里。同时,我们还对城市局部规划进行专项修编,如城镇供排水、停车场、水体景观、重点建筑等,力求使规划更合理、更完善,体现人民意愿,贴近群众生活。二是完成了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按照产城融合、产城互动的要求,将产业集聚区建设同城市建设相结合,委托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 3.95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并呈报省政府批准,从而使城区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了100%。三是完成了重点集镇、重点村等规划。按照村镇经济发展要求,结合乡镇经济发展特点,由住建、国土等相关部门完成了各乡镇集镇规划和全县确定的61个中心村的规划编制。同时,并积极争取上级业务部门支持,完成了全县所有市、县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新农村社区的规划编制工作。 (二)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坚持县城、重点镇、小集镇同步建设发展,不断加大投入,完善功能,提升层次,各项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城镇化水平日益提高。一是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按照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南昌要建成“生态宜居城市”,应该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率、降低消耗、保护环境上下功夫: 一、重视生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心区域与次中心区域建设,应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兼顾”。南昌市中心区域空间有限,人口密集、居民生活质量低,商务成本高,城市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几乎丧失,城市扩容势在必行。在扩建城市中心区域,建设红谷新区的同时,要对南昌县、新建县、青云谱区、湾里区等的功能加以科学定位,提高城镇的服务功能和产业化发展水平,改善人口聚合与土地利用状况,使其组成若干个次中心区域和活动区域,在分散人流,缓解市中心压力的同时,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兼顾”的局面。把南昌建成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氛围开放的动感城市,成为各种资源与人气集聚的“洼地”。 二、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完善相关政策,城市规划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南昌是动感和国家卫生城市,但是,南昌发电厂、造纸厂、江纺等工业污染严重企业位居市中,极不合理。煤烟与工业尾气混合污染威胁着南昌的空气质量。南昌绿化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城乡、地产开发造成对自然生态的破坏现象屡屡发生。

2007年芬兰、挪威等名列世界各国“环境可持续指数”前五。这些国家也许不是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但都是环境管理最成功的国家。结合南昌的实际,政府必须强化管理,对原有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政策进行细化、量化。如水的回收利用普及率、废物排放、污染治理标准等等。对南昌发电厂、造纸厂、江纺等工业污染严重企业从新布局。同时,提高项目准入“绿色门槛”,对污染重、难治理项目,实行生态环境一票否决,防止发达国家将高能耗和高污染的项目转移到南昌。 另外,城市规划必须体现前瞻性,保护和突出自然景观特色。江与湖是南昌的特色风光,也是宜居环境的主要因素。在南昌的城市建设中,应重视建设项目与城市环境的融合,强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协调,但是南昌规划建设中,还是存在一些令人遗憾的地方:如:南昌的滕王阁与周边居民房的不协调等。 城市规划要正确处理好保护、利用、开发的关系,延续历史,体现特色,兼顾发展。南昌的规划建设应该侧重做好“水”和“绿”的文章,可借鉴国外新加坡和国内大连的经验,水边岸线杜绝人工建筑,除休息观景座椅、照明路灯、步行道外,尽量保持大自然的原始风貌,并与生活区之间要有绿化隔离带。 调整现行绿化政策,鼓励发展私有绿化业,建立绿色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使绿化权利人得到实惠;加强生态教育,通过教育、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