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知识讲解

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知识讲解

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知识讲解
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知识讲解

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

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

一、A 型题

1.肾功能不全严重障碍时首先表现为

A.尿量变化

B.尿成分变化

C.泌尿功能障碍

D.代谢紊乱

E.肾内分泌功能障碍

[答案] C

[题解] 当各种原因使肾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时,首先表现为泌尿功能障碍,继之可引起体内代谢紊乱,与肾内分泌功能障碍,严重时还可使机体各系统发生病理变化。

2.引起急性功能性肾衰的关键因素是

A.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B.心输出量异常

C.肾灌流不足

D.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小

E.肾血管收缩

[答案] C

[题解] 急性功能性肾衰,就是肾前性急性肾衰,是由肾前因素引起的。凡能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心输出量下降及引起肾血管收缩的因素,均会导致肾灌流不足,以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发生急性功能性肾衰。

3.能引起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原因是

A.肾动脉硬化

B.急性肾炎

C.肾血栓形成

D.休克早期

E.休克晚期

[答案] D

[题解] 引起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关键环节是肾灌流不足,以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各种休克时,每当血压低于8.0kPa(60mmHg)时,肾血流量可减低到正常的30%~50%。因此各类休克是引起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原因。肾动脉硬化、急性肾炎、肾血栓形成,均不是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原因,而休克晚期由于长期肾缺血可引起肾小管坏死会导致肾性的急性肾衰竭。

4.肾毒物作用引起的急性肾衰竭时肾脏损害的突出表现是

A.肾血管损害

B.肾小球病变

C.肾间质纤维化

D.肾小管坏死

E.肾间质水肿

[答案] D

[题解] 肾毒物主要是指重金属(砷、汞等)、有机溶媒毒物(四氯化碳、甲醇等)、药物(新霉素、卡那霉素等)以及生物性毒素(蛇毒蕈毒、生鱼胆等),它们损害肾脏的突出表现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

5.下述哪种情况不会产生肾后性急性肾衰竭?

A.一侧输尿管结石

B.前列腺肥大

C.前列腺癌

D.尿道结石

E.盆腔肿瘤

[答案] A

[题解] 肾后性急性肾衰竭主要由于尿路阻塞所致。若一侧输尿管因结石阻塞后,即使这一侧肾完全丧失功能,另一侧肾可完全代偿,也不会产生肾后性急性肾衰竭。

6.急性肾衰竭发病的中心环节是

A.GFR降低

B.囊内压增高

C.血浆胶渗压降低

D.体内儿茶酚胺增加

E.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

[答案] A

[题解] 无论是少尿型急性肾衰或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的病人,肾小球滤过率(GFR)均降低,因此,GFR降低被认为是急性肾衰发病的中心环节。

7.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少尿的发生关键机制是

A.肾灌注压下降

B.肾血管收缩

C.肾小管阻塞

D.肾小管原尿反流

E.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答案] E

[题解] 肾灌流压下降和肾血管收缩引起的肾缺血、肾小管阻塞以及肾小管原尿反流,均可最终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使病人出现少尿。所以,肾功能不全患者少尿发生机制的关键是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8.肾小管原尿反流是指

A.肾小管内液反流到肾小球

B.髓袢内液反流到近曲小管

C.髓袢升支内液反流到髓袢降支

D.肾小管内液反流到肾间质

E.集合管内液反流到远曲小管

[答案] D

[题解] 急性肾衰时,由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广泛坏死,基膜断裂,尿液经断裂的基膜扩散到肾间质,这种现象称为肾小管原尿反流。

9.急性肾衰时引起肾小管原尿反流的直接原因是

A.尿量增多

B.肾小管基膜断裂

C.原尿流速缓慢

D.肾小管阻塞

E.间质水肿

[答案] B

[题解] 急性肾衰时,由于缺血、中毒等多方面的因素可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广泛坏死,基膜断裂,尿液经断裂的基膜扩散到肾间层,使间质水肿,并压迫肾小管和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使肾小管受压,阻塞加重,进一步使GFR下降和持续少尿。引起原尿反流的直接原因是肾小管基膜断裂。

10.急性肾衰竭少尿期患者最危险的变化是

A.水中毒

B.高钾血症

C.少尿

D.代谢性酸中毒

E.氮质血症

[答案] B

[题解] 急性肾衰时由于肾泌尿功能降低,可出现少尿或无尿,从而导致水中毒、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和氮质血症,其中高钾血症是少尿期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因为高钾血症可使心肌中毒,引起心律紊乱,甚至心脏停搏而死亡。 11.有关非少尿期急性肾衰竭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GFR下降程度不严重,无氮质血症

B.肾小管损伤较轻

C.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尿量较多

D.尿相对密度较低

E.尿钠含量较低

[答案] A

[题解] 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竭患者GFR下降程度不严重和肾小管损伤较轻,但发生进行性氮质血症,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尿量较多,尿钠含量较低,尿相对密度也较低。

12.下述有关慢性肾衰竭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常见于慢性肾脏疾病

B.肾单位进行性破坏

C.氮质血症进行性加重

D.水、电解质酸碱紊乱

E.无内分泌功能紊乱

[答案] E

[题解] 慢性肾衰竭是指任何疾病能使肾单位发生进行性破坏,则在数月、数年或更长的时间后,残存的肾单位不能充分排出代谢废物和维持内环境恒定,因而引起体内代谢废物潴留(如氮质血症),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肾内分泌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它与急性肾衰竭重要临床表现不同就在于有明显的肾内分泌功能障碍。

13.目前在我国引起慢性肾衰竭最常见的原因是

A.慢性肾盂肾炎

B.肾结核

C.多囊肾

D.全身性红斑性狼疮

E.慢性肾小球肾炎

[答案] E

[题解] 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多囊肾、全身性红斑狼疮等疾患均可引起慢性肾衰竭,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是最常见的原因,约占

50%~60%。

14.慢性肾衰竭的发展阶段可分为

A.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B.多尿期、少尿期、衰竭期

C.代偿期、失代偿期、尿毒症期

D.代偿期、肾衰竭期、尿毒症期

E.代偿期、肾功能不全期、肾衰竭期、尿毒症期

[答案] E

[题解] 慢性肾衰竭的病程是进行性加重的,根据发展阶段可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失代偿期又可分为肾功能不全期、肾衰竭期和尿毒症期。

15.慢性肾衰竭发展过程中代偿期的内生肌酐清除率是大于

A.50%

B.40%

C.30%

D.25%

E.20%

[答案] C

[题解] 慢性肾衰竭发展过程中的代偿期,虽然肾单位进行性地被破坏,但通过残存的完整的肾单位的代偿,使内生肌酐清除率大于30%,此时机体尚能维持内环境稳定,无氮质血症和不出现临床表现。

16.慢性肾衰竭不全期不会出现

A.内生性肌酐清除率下降至正常值的20~25%

B.代谢性酸中毒

C.中度氮质血症

D.多尿、夜尿

E.乏力和轻度贫血

[答案] A

[题解] 慢性肾衰竭的肾功能不全期临床表现有:代谢性酸中毒,因肾浓缩功能减退可出现多尿、夜尿等症状;也可有乏力与轻度贫血,轻度或中度氮质血症,内生性肌酐清除率下降至正常值的25%~30%,若下降至20%~25%,则进入肾衰竭期。

17.慢性肾衰终末尿毒症阶段时内生性肌酐清除率下降至正常值的百分之多少?

A.30%以上

B.25~30%

C.20~25%

D.20%以下

E.10%以下

[答案] D

[题解] 慢性肾衰竭发展到尿毒症阶段时,内生性肌酐清除率下降至正常值的20%以下。

18.慢性肾衰竭患者一般不会出现

A.夜尿

B.多尿

C.少尿

D.高渗尿

E.蛋白尿

[答案] D

[题解] 慢性肾衰竭患者泌尿功能障碍早期可表现为夜尿、多尿,晚期则少尿;尿渗透压改变表现为低渗尿、等渗尿;尿成分变化表现为蛋白尿、血尿和脓尿。因为肾浓缩功能障碍,不会出现高渗尿。

19.多尿,是指24小时尿量超过

A.1000ml

B.1500ml

C.2000ml

D. 2500ml

E.3000ml

[答案] C

[题解] 多尿是指24小时尿量超过2000ml。

20.少尿是指24小时尿量少于

A.2000ml

B.1000ml

C.800ml

D.400ml

E.100ml

[答案] D

[题解] 少尿指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

21.慢性肾衰时患者出现低渗尿,其相对密度比重最高只能达到

A.1.010

B.1.015

C.1.020

D.1.025

E.1.030

[答案] C

[题解] 正常人尿相对密度的变动范围为1.002~1.035,在早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肾浓缩能力减退而稀释功能正常,因为出现相对低密度尿,当尿相对密度最高只能到1.020时,称为低渗尿。

22.慢性肾衰竭患者尿相对密度固定在1.010左右说明肾脏

A.浓缩功能下低

B.稀释功能降低

C.重吸收功能降低

D.滤过与重吸收功能受损

E.浓缩与稀释功能障碍

[答案] E

[题解] 慢性肾衰竭患者随着病情发展,终尿的渗透压接近血浆晶体渗透压,尿相对密度固定在1.008~1.012,即1.010左右,尿渗透压为266~300mmol/L。这种尿称等渗尿。等渗尿的出现说明肾浓缩和稀释功能均已丧失。

23.慢性肾衰竭晚期发生代谢性酸中毒主要机制是

A.CFR功能降低致非挥发酸排出↓

B.肾小管泌H+↓产氨↓

C.肾小管重吸收HCO3-阈值↓

D.高钾血症影响

E.乳酸生成↑

[答案] A

[题解] 慢性肾衰竭晚期,当肾小球滤过率降至正常人的20%以下时,每天可积蓄20~30mmol的H+,血浆中非挥发性酸代谢产物不能由尿中排泄,特别是硫酸、磷酸等在体内积蓄而发生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

24.慢性肾衰竭常出现的钙磷代谢紊乱是

A.血磷↑,血钙↑

B.血磷↑,血钙↓

C.血磷↓,血钙↑

D.血磷↓,血钙↓

E.血磷正常,血钙↑

[答案] B

[题解] 人体正常时60%~80%的磷由尿排出。在慢性肾功能功能衰竭时, 由于肾小球滤过率极度下降,故血磷排出障碍引起血磷升高。因为血钙与血磷的乘

积为一常数,此时必然导致血钙降低;此外由于VitD代谢障碍,血磷升高引起降钙素分泌增多,以及体内某些毒物影响肠钙吸收等因素均会引起血钙下降。25.产生肾素依赖性高血压的主要机制是

A.钠水潴留

B.外周阻力增加

C.心输出量增加

D.血液粘度增加

E.扩血管物质减少

[答案] B

[题解] 在某些肾疾病患者,由于肾相对缺血,激活了肾素-血管紧张素引起高血压,称之为肾素依赖性高血压。其主要机制是血管收缩,使外周阻力增加。26.产生钠依赖性高血压的主要机制是

A.钠水潴留,血容量增加

B.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

C.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

D.扩血管物质减少

E.血液粘度增加

[答案] A

[题解] 钠依赖性高血压产生的主要机制是在慢性肾衰竭时,由于肾排钠、排水功能降低,钠水在体内潴留,血容量增加和心输出量增大导致血压升高。27.慢性肾衰竭引起患者出血倾向的主要原因是

A.凝血因子消耗过多

B.抑制血小板第三因子释放

C.血小板数量减少

D.FDP的抗凝血作用

E.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

[答案] B

[题解] 慢性肾衰竭引起患者有出血倾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血小板数量的变化和质的变化等。其中血浆中有毒物质抑制血小板第三因子的释放,这可能是引起出血倾向的主要原因。

28.下述哪一因素不是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发病因素?

A.低钙血症

B.高磷血症

C.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D.维生素D代谢障碍

E.碱中毒

[答案] E

[题解] 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发病机制:①钙磷代谢障碍;高血磷和低钙血症,因低血钙刺激甲状旁腺引起功能亢进,分泌大量PTH,致使骨质疏松和硬化;②维生素D代谢障碍;③酸中毒;H+持续升高,可促进骨盐溶解,干扰

1,25(OH)2D3的合成。而慢性肾衰一般不会出现碱中毒,且碱中毒也不会参与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分布。

29.慢性肾衰竭患者出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主要原因是

A.低血磷

B.低血钙

C.高血钾

D.尿毒症毒素

E.氮质血症

[答案] B

[题解] 慢性肾衰竭患者由于肾排磷障碍,出现高血磷,继之引起血钙水平下降,而刺激甲状旁腺分泌大量PTH,出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30. 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肾后性因素是:

A、高胆红素血症

B、挤压伤

C、前列腺肥大

D、血红蛋白性肾病

E、磺胺中毒

[答案] C

[题解] 前列腺肥大引起急性输尿管阻塞导致肾功能不全

31. 下列哪一项不是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的主要机制?

A、肾缺血

B、肾小管阻塞

C、肾小管原尿返流

D、有效滤过压下降

E、肾小球超滤系数增加

[答案]E

[题解] 肾小球超滤系数增加可引起尿量增加。

32. 慢性肾功能不全时,血磷增高可引起

A、ATP生成减少

B、PTH减少

C、肠道吸收钙减少

D、红细胞内2,3-DPG 减少

E、血红蛋白氧离曲线左移

[答案]C

肾功能不全怎样选择抗菌药物

、肾功能不全时抗菌药物的选用原则 ①有明确指征时方可使用; ②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等选用无肾毒性或肾毒性低的有效品种; ③避免长时间应用有肾毒性的抗菌药物; ④避免与其他肾毒性药物联合应用; ⑤密切观察药物的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 ⑥尽可能测定药物(特别是具有肾毒性的抗菌药)的血浆药物浓度,以调整用药剂量。 二、肾功能不全时抗菌药物的选择 选择抗菌药物可依据肾功能减退时药物在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改变以及对肾脏的毒性大小来决定,一般分为四组: ①可应用:按原治疗量或略减: 此类抗菌药物主要是由肝胆系统排泄或由肝脏代谢,或经肾脏和肝胆系统同时 (双通道)排泄。包括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多西环素;克林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哌拉西林/舒巴坦;头抱曲松、头抱哌酮/ 舒巴坦;硝基咪唑类(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夫西地酸、利奈唑胺等。 ②可应用:治疗剂量需适当调整: 此类抗菌药物主要经肾脏排泄,药物本身并无肾毒性,或仅有轻度肾毒性。包括青霉素和头抱菌素类的大多数品种,如青霉素、头抱唑啉、头抱氨苄、头抱拉定、头抱呋辛、头抱他啶、头抱地尼、头抱泊肟、头抱吡肟等;氨曲南;头抱西丁;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氟康唑;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等。 ③尽量避免使用:确有应用指征者调整给药方案(慎用): 此类抗菌药物有明显肾毒性,且主要经肾脏排泄,在肾功能不全时,其体内积聚明显增加,如确有指征使用该类药物时,需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MD ),调整 治疗方案,达到个体化给药;也可按照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内生肌酐清除率为准)减量给药,疗程中需严密监测患者肾功能。包括磺苄西林;头抱替唑;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依替米星等;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 ④肾功能损害者忌用: 此组包括四环素类(多西环素除外),呋喃妥因、特比萘芬、头抱噻啶等。四环素、土霉素的应用可加重氮融血症;呋喃类和萘啶酸可在体内明显积聚,导致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三、肾功能不全者给药方案的调整 当肾功能不全者必须使用主要经肾脏排泄并具有明显的肾毒性药物时,应按肾功能损害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完整版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 一、.图线GB/T 4457.4-2002 GB/T 17450-1998 注:粗虚线和粗点画线的选用 (1)两种粗线都用来指示零件上的某一部分有特殊要求。但应用场合不尽相同。粗虚线专门用于指示该表面有表面处理要求。(表面处理包括镀(涂)覆、化学处理和冷作硬化处理。) (2)粗点画线是限定范围的表示线常见于以下场合: a.限定局部热处理的范围(如上图) b.限定不镀(涂)范围(如下左图) c.限定形位公差的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的范围(如下右图) 二、视图GB/T 17451-1998 GB/T 4458.1-2002 1.按第一角法配置的六个基本视图 2.局部视图 1)按基本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 2)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 不要 “向”字

三、剖视图及剖面区域的表示法GB/T 17452~17453-1998 GB/T 4458.6-2002

图形不对称时,移出断面不得画在中断处

四、简化画法GB/T 16675.1-1996 1.管子 1)可仅在端部画出部分形状,其余用细点画线画出其中心线 2)可用与管子中心线重合的单根粗实线表示。 2. 五、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示法GB/T 4459.1-1995 GB/T 197-2003 无论是外螺纹或内螺纹,在剖视或剖面图中的剖面线都应画到粗实线。 根据GB/T 197-2003的规定,将普通螺纹的标记方法介绍如下: 六、弹簧表示法GB/T 4459.4-2003 七、尺寸注法GB/T 4458.4-2003 GB/T 19096-2003 1.在光滑过渡处标注尺寸时,应用细实线将轮廓线延长,从它们的交点处引出尺寸界线。(如下图)

机械制图试题库完整

《机械制图》大学 第一单元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教学要求】 1、掌握国家标准中有关图幅、图线等制图基本规定及尺寸注法的规定。 2、初步掌握使用绘图工具的能力,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作图方法,为学习投影作图打下 基础。 【知识要点】 1.《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2.比例的概念、种类。 3.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组成以及标注的基本方法。 4.圆弧连接的概念、步骤。 5.平面几何作图的基本方法。 6.平面几何图形的尺寸分析、线段分析和画图步骤。 一、填空题: 1A.比例是指与的之比,比例有、、三种,某图样的比例为2:1,该比例是比例,其图形是实物的倍。 答:图样中图形其实物相应要素线性尺寸原值放大缩小放大 2 2A.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为依据,与及无关。 答:所注的尺寸数值图形的大小绘图的准确度 3A.标注尺寸一般包括、和三个要素。 答: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数字 4B.线性尺寸的数字一般应注写在尺寸线的方或方,也允许注写在尺寸线的处。在同一图样上,数字的注法应。注写线形尺寸数字时,如尺寸线为水平方向时,尺寸数字规定由向书写,字头向;如尺寸线为竖直方向时,尺寸数字由向写,字头朝;在倾斜的尺寸线上注写尺寸数字时,必须使字头方向有向的趋势。 答:上左中断一致左右上下上左上 5B.标注角度时,角度的数字一律写成方向,一般注写在尺寸线的处;尺寸

界线应沿引出,尺寸线应画成,其圆心是该角的顶点。 答:水平中断径向圆弧 6B、直径符号“Φ”用于标注圆或的圆弧;圆弧符号“R”用于标 注圆或的圆弧。 答:整圆大于半圆的圆弧半圆小于半圆的圆弧 7A、锥度是指与之比。 答:正圆锥体底圆直径锥高 8A.圆弧连接的三个步骤是:、、。 答:求圆心求切点画连接圆弧 9B、凡确定图形中各部分几何形状大小的尺寸, 称为尺寸。如确定图形中各个组成 部分相对位置的尺寸,称为尺寸; 基准是标注尺寸的。 答:定形定位起点 10B、定形、定位尺寸均齐全的线段,叫线段;只有定形尺寸和一个定位尺寸,而缺少另一定位尺寸的线段。叫线段;只有定形尺寸而缺少定位尺寸的线段,叫线段。 答:已知中间连接 二、基本知识与技能题 1B、指出左边的图中尺寸标注的错误,在右边图上作正确标注。 答: 2C、参照下图所示图形,用1:2比例在制定位置画图,并作正确标注:

16章-肾功能不全

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 【A型题】 1.肾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时,首先表现为() A.代谢紊乱 B.泌尿功能障碍 C.肾内分泌功能障碍 D.肾性高血压 E.肾性骨营养不良 2.引起肾前性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是()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前列腺肥大 C.肾血栓形成 D.休克 E.汞中毒 3.肾性因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不全,肾脏损害的突出表现是()A.肾间质水肿 B.肾间质纤维化 C.肾血管损害 D.肾小管坏死 E.肾小球病变 4.引起肾后性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是()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汞中毒 C.急性间质性肾炎 D.输尿管结石 E.肾结核 5.急性肾功能不全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A.肾小管阻塞 B.肾小管原尿反流

C.肾缺血 D.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 E.肾内DIC 6.急性肾功能不全的中心环节是() A.肾小球囊内压增高 B.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D.肾小管阻塞 E.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 7.急性肾功能不全最严重的并发症是()A.高钾血症 B.高磷血症 C.高镁血症 D.氮质血症 E.代谢性酸中毒 8.急性肾功能不全多尿期,多尿的发生机制是()A.原尿反流减少 B.新再生的肾上管功能不成熟 C.近曲小管功能障碍 D.远曲小管功能障碍 E.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 9.原尿反流是() A.肾小管内液返流到肾间质 B.肾小管内液返流到肾小球 C.肾盂内液返流到肾小管 D.由于肾小管阻塞所致 E.急性肾功能不全初期的主要发病机制 10.原尿反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 A.原尿流速缓慢

B.肾小管阻塞 C.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 D.肾间质水肿 E.尿量减少 11.急性肾功能不全较常见的首要症状是() A.脓尿 B.血尿 C.蛋白尿 D.多尿 E.少尿 12.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肾功能不全的表现() A.机体内环境严重紊乱 B.氮质血症 C.低钾血症 D.高钾血症 E.代谢性酸中毒 13.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的表现() A.少尿 B.代谢性碱中毒 C.水中毒 D.高钾血症 E.氮质血症 14.少尿型肾功能不全最危险的阶段是() A.多尿早期 B.多尿后期 C.少尿期 D.恢复早期 E.恢复后期 15.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病人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是()

机械制图基本知识和技巧.

1 常用绘图工具、用品及仪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确地选择和使用绘图工具和用品是学好《制图》课程的前提。常用的绘图工具和用品共有10种,现一一介绍给大家 一、常用绘图工具 1、图板: 图板是用来固定图纸的矩形木板。其要求: (1)板面平整、光滑; (2)左侧的“导边”应平直。 #常用图板规格: 0号(900mm×1200mm)、1号(600mm×900mm)、2号(450mm×600mm) 2、丁字尺: 丁字尺由“尺头”和“尺身”组成。 #其用途: (1)与图板配合来画平行线。 (2)与图板、三角板配合来画角度线、垂直线。 3、三角板: 一副三角板由两块三角板组成,一块45o,另一块30o(或60o)。 #其用途: (1)与丁字尺配合来画垂直线、倾斜线(15o倍数角的角度线):45o、30o、60o、75o、105o和15o等, (2)两块三角板配合来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或垂直线。 4、比例尺: 比例尺俗称“三棱尺”,共有六种常用的比例刻度,是供绘制不同尺寸比例的图形所用的。 注意:比例尺不能当作直尺来画线使用,只能用于量取不同比例的尺寸。

5、曲线板: 曲线板是用于绘制不规则的非圆曲线的工具(可正、反两面使用)。 其使用方法: (1)至少保证4个点(或4个以上的点)与曲线板的边缘相吻合,才能连接这4个点(或4个以上的点)。 (2)两段之间应有重复。 二、常用的绘图用品 1、铅笔: 铅笔分:硬、中、软三种。其标号有:6H、5H、4H、3H、2H、H、HB、B、2B、3B、4B、5B、6B共13种。其中:6H为最硬,HB为中等硬度,6B为最软。 铅笔的选择与使用: (1)绘制底稿时,应使用H或2H铅笔,并削成尖锐的圆锥形; (2)绘制图形时,应使用B或HB铅笔,并削成四棱柱形(扁铲形)。 (3)铅笔应从没有标号的一端开始使用,以便保留铅笔的软硬标号。 2、绘图纸: 绘图纸有正、反面之分,绘图时,应选用正面画图。其识别方法:用橡皮擦拭几下,不易起毛的一面就是正面,或采用观察法,反光较亮的一面就是正面。 三、常用绘图仪器 1、分规: 分规是用来截取尺寸、等分线段或圆周的工具。 其使用方法:两针尖并拢时应对齐。。 2、圆规: 圆规是用来画“圆”或“圆弧”的工具。 (1)其附件有:钢针插脚、铅芯插脚、鸭嘴插脚、延长杆等。

病理生理学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试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一、选择题 【A 型题】 1.引起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是:A.汞中毒 B.急性肾小球肾炎 C.肾血栓形成 D.休克 E.尿路梗阻 2.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机制中原尿回漏是由于:A.肾小管阻塞 B.原尿流速过慢 C.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 D.肾间质水肿 E.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3.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疾病是: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急性中毒性肾小管坏死 C.肾结石 D.急性间质性肾炎 E.肾肿瘤 4.原尿回漏可造成下列后果,除外: A.肾小管阻塞 B.肾间质水肿 C.GFR↓ D.渗透性利尿 E.原尿流速缓慢 5.主要在肾脏灭活的激素是: A.VD3 B.PTH C.激肽 D.促红细胞生成素 E.PGE2 6.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的机制是: A.近曲小管对钠重吸收减少 B.远曲小管钠浓度改变 C.远曲小管钾浓度下降 D.近曲小管钙浓度改变 E.远曲小管氯浓度改变 7.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输入大量水分可导致: A.低渗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D.水肿 E.水中毒 8.下述哪点不是急性肾衰时肾小管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的机制? A.能量代谢障碍 B.自由基增多 C.还原型谷胱甘肽增多 D.磷脂酶活性增高 E.细胞骨架结构改变 9.持续性肾缺血和肾毒物作用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其肾脏损害的突出表现是: A.肾脏循环障碍

B.肾小球病变 C.肾小管坏死 D.肾间质纤维化 E.肾小管阻塞 10.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 A.高钙血症 B.高钾血症 C.代谢性酸中毒 D.氮质血症 E.少尿 11.下列哪项不是引起肾小管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 A.严重休克 B.重金属中毒 C.严重挤压伤 D.免疫复合物 E.严重溶血 12.慢性肾衰时继发性 PTH 分泌过多的始动原因是: A.低钙血症 B.骨营养不良 C.低钾血症D.肠吸收钙↓ E.高磷血症 13.下列指标中哪项表示慢性肾功能衰竭更严重? A.夜尿增多B.尿蛋白阳性 C.高渗尿D.低渗尿 E.等渗尿 14.急性肾衰少尿期,对患者危害最大的变化是: A.水中毒B.少尿 C.高钾血症D.代谢性酸中毒 E.氮质血症 15.下列哪一项不是肾性高血压的发生机制? A.钠水潴留 B.肾脏产生 RBC 生成素增加 C.RAAS 系统活性增加 D.肾脏分泌 PGE2减少 E.肾脏产生激肽减少 16.慢性肾衰患者出现等渗尿的原因是: A.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 B.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 C.肾脏浓缩和稀释功能障碍 D.肾血浆流量减少 E.肾脏浓缩功能障碍 17.无尿的概念是指24 小时的尿量等于或小于: A.500 ml B.400 ml C.200 ml D.100 ml E.0 ml 18.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是: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汞中毒 C.间质性肾炎 D.输尿管结石 E.肾结核 19.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共同发病环节是: A.肾缺血 B.肾血管梗塞 C.肾单位广泛破坏 D.肾小管阻塞 E.GFR ↓ 20.下述哪项指标可用于区分功能性和器质性肾功能衰竭? A.GFR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治疗 一、延缓慢性肾衰(CRF)病程进展的基本对策: 目前,CRF药物治疗的目的主要包括缓解CRF 症状和延缓CRF病程进展两个方面。其基本的对策主要有: 1.坚持病因治疗:尤其是对高血压、糖尿病、原发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等,能否坚持长期合理的治疗,定期随访,是影响这些疾病是否发展为CRF以及CRF进展速度的十分重要的因素。 2.阻断或抑制肾单位损害渐进性发展的各种途径,控制或减慢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进展的速度,保护健存肾单位。 3.避免或消除CRF恶化的某些危险因子,如血容量不足、严重高血压、肾毒性药物、严重感染、泌尿道梗阻、高粘滞状态等。 为了防止和延缓CRF的进展,不仅要积极控制某些影响渐进性进展的因素,而且要避免上述导致病情急剧加重的危险因素,或在其发生时及时加以控制或消除。为了控制某些影响慢性肾

衰渐进性进展的因素,除积极治疗病因外,还可根据病情适当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抗氧化药物、抗酸中毒药物(碳酸氢钠)、磷结合剂、降脂药物、以及中西医结合措施等;并合理应用低蛋白饮食,必要时适当加用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ARB)及新型钙拮抗剂可能具有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 二、CRF的非透析治疗措施 (一)营养治疗: 优质低蛋白、低磷、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对缓解CRF症状和延缓其病程进展有肯定的临床意义。 1.低蛋白饮食(LPD) 高蛋白饮食可因氨基酸代谢后形成大量的尿素和其他含氮代谢产物而使血BUN升高,在合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出现尿毒症综合征;减少蛋白质摄入,可使BUN下降,减轻尿毒症症状和延缓肾功能恶化的速度。 一般认为,每日摄入蛋白质0.6g/kg,可以维持病人氮平衡,其中至少60%是富含必需氨基酸

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

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 授课教师病理生理教研室 施广霞教授 教学要求:1、掌握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概念。了解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和发 展过程。掌握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的机制和少尿期的代 谢紊乱。熟悉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概念。 了解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防治原则。 2、掌握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概念,熟悉其病因、发病过程与机制。 掌握慢性肾功能不全对机体的影响。掌握尿毒症的概念,熟悉 尿毒症的表现。了解尿毒症的发病机制与尿毒症的防治原则。教学手段:黑板结合多媒体课件和病理生理学挂图 教学时间:6学时 急性肾功能不全:3学时 肾脏的功能:5分钟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概念和分型:10分钟 急性肾功不全的病因:10分钟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展过程:10分钟 少尿的发生机制:50分钟 细胞损伤和机制:15分钟 少尿期的代谢紊乱:45分钟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防治:5分钟 慢性肾功能不全:3学时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概念:5分钟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5分钟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展过程:10分钟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展机制:30分钟 对机体的影响:80分钟 尿毒症:20分钟 板书设计:急性肾功能不全(Acute renal insufficiency, ARI)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概念和分型 急性肾功不全的病因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展过程 少尿的发生机制 细胞损伤及其机制 少尿期的代谢紊乱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防治 慢性肾功能不全(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CRI)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概念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展过程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展机制 对机体的影响 尿毒症 教学内容 概述 肾脏是重要的排泄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是泌尿功能:通过泌尿排出代谢废物并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保持内环境稳定。其次肾脏还具有多种内分泌功能:分泌肾素、前列腺素参与血压与血量的调节;分泌红细胞生成素参与造血功能的调节;分泌1,25-二羟维生素D3参与钙磷代谢的调节,灭活胃泌素、甲状旁腺素等激素。 第一节急性肾功能不全* 急性肾功能不全是由于肾小球滤过率急剧减少,或肾小管发生变性、坏死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急性病理过程,往往出现少尿(但也有部分病人的尿量一开始并不减少,甚至反而增多)以及随之而来的氮质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和水中毒等综合征。 一、病因和分类 (一)病因 肾前因素:由肾脏血液灌流量降低而引起的肾功能不全称为肾前性急性肾功能不全。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心输出量下降及引起肾血管收缩的因素,均会导致肾灌流不足,以 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而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见于各类休克等。 肾性因素:由肾脏的器质性损伤引起的急性肾功能不全称肾性急性肾功能不全。原因包括(1)广泛性肾小球损伤。 (2)急性肾小管坏死:由肾缺血或/和肾毒物中毒等引起。 (3)体液因素异常:高钙血症、低钾血症、高胆红素血症等。 (4)不同型输血(血红蛋白性肾病)。 肾后因素:由尿路梗阻引起的急性肾功能不全称为肾性急性肾功能不全。见于从肾盂到尿道的急性梗阻。 (二)分型 (1)少尿型: 尿量减少,氮质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和水中毒。 (2)非少尿型:发病初期尿量不减少,而且无明显多尿期,有进行性氮质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等,高钾血症较轻,预后较好。 二、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 (一)发病经过* 分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1、少尿期:持续8-16天,最危险的时期。病因引起肾血管持续收缩,肾实质缺血,肾 小球滤过率极度降低,肾小管上皮细胞因缺血缺氧而发生变性坏死、肾 毒素也可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

第十一章、肾功能不全复习进程

怀化医专《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编号

第十一章肾功能不全 肾具有泌尿及内分泌等功能,它不仅排泄代谢废物,参与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调节,而且还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肾素、前列腺素、红细胞生成素及1,25-二羟维生素D3等。肾的功能对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当各种原因使肾功能严重障碍,代谢废物不能排出,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发生紊乱,并伴有其内分泌功能障碍时,称为肾衰竭(renal failure)。根据其发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分为急性和慢性肾衰竭两类。在急性或慢性肾衰竭的严重阶段,机体会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即尿毒症(uremia)。 Acute Renal failure Uremia Chronic 一、急性肾衰竭 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肾泌尿功能在短期内急剧降低,引起代谢废物不能排出,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机体内环境发生严重紊乱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根据发病后患者尿量的不同,分为少尿型急性肾衰竭和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竭两种。前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后者尿量减少不明显,但肾脏排泄代谢产物的功能障碍,仍然存在机体内环境的紊乱。 (一)病因 1.肾前因素主要系各种原因造成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常见的有各类休克、创伤、严重烧伤,大出血、严重脱水,急性心力衰竭等,它们均可通过急剧地降低有效循环血量,引起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明显减少和钠,水潴留,使肾泌尿功能急骤降低。但缺血时间短,肾实质尚无损

肾功能不全健康教育

一什么是肾功能不全 二肾功能不全的病因 三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 四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方法 五肾病的饮食调养原则 六肾功能不全者用药应谨慎 七健康教育 一什么是肾功能不全 1.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肾小球肾炎、多囊肾等; 2.感染是常见的诱发因素,由急性吐泄、发热、电解质平衡失调和使用了肾毒性药物引起者亦不少见。此外还有外伤、手术等 三临床表现 (1)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泻、舌炎、口有尿臭味和口腔粘膜溃烂,甚至出现消化道大出血等。 (2)精神、神经系统:精神萎靡、疲乏、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失眠、四肢

麻木、手足灼躁、谵语、肌肉颤动、抽搐、昏迷。 (3)心血管系统: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损害、心包炎、血管硬化、血管钙化。 (4)造血系统:严重贫血是非常突出的症状。晚期可有出血倾向,常见有鼻衄、止龈出血、淤玉,也可为呕血、便血、咯血、血尿、颅内出血、月经过多。 (5)呼吸系统: 胸膜炎。 (6)皮肤: 等。 (9)电解质平衡紊乱:①低钠血症或钠潴留;②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③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④高镁血症。 (10)代谢紊乱:出现程度不同的糖耐量降底,血中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甲状旁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胃泌素等升高。还可有脂肪代谢谢异常,出现高脂血症。(11)继发感染:常发生肺部和泌尿系统感染,亦可有自发性腹膜炎。 四治疗 1、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轻度酸中毒者可通过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得到改善,亦可加用碳酸氢钠,每日4~8g,分2~4次口服。

2、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1)脱水和低钠血症:尿毒症患者容易发生脱水和低钠血症,一旦发生,应及时补充。 (2)低钾症和高钾血症:前者应口服氯化钾或枸橼酸钾,紧急情况下静脉补钾。高钏血症的处理见急性慢性肾功能不全节。 (3)低钙血症和高钾磷血症:口服葡萄糖酸钙或乳酸钙可使低血钙得到改善,当低钙性搐搦时,应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5%氯化钙10~20ml。口服 3、心力衰竭: 4、蛋白合成激素疗法: 5 6 7 五肾病的饮食调养原则 一蛋白质的摄入量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这样可减少血中的氮质滞留,减轻肾脏的负担,从而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程。 1、一般主张摄入蛋白质每日0.4-0.6g/kg体重,应选用优质蛋白质,如鸡蛋、牛奶、瘦肉等动物蛋白

肾功能不全知识点归纳

肾功能不全知识点归纳 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系指各种原发和继发的慢性肾脏疾病进行性恶化,逐渐出现不可逆的肾功能不全这一统一性结局。 (一)慢性肾脏病概念 慢性肾脏病(CKD)指肾损害或GFR<60ml/(min·1.73m2)持续3个月以上;肾损害指肾出现病理改变或损害指标如血或尿检查异常,影像学检查异常。 (二)常见病因 任何泌尿系统疾病最终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时均可引起慢性肾衰竭。如原发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慢性间质性疾病、梗阻性肾病、先天性和遗传性肾病及肾血管病等。在我国最常见引起慢性肾衰竭的病因按顺序为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等。国外慢性肾衰竭最常见的病因与我国不同,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更为常见。目前在我国由于生活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有明显改善,因糖尿病肾病所致慢性肾衰竭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有些疾病发生发展均很隐蔽,患者来诊时已经到了慢性肾衰竭阶段,双肾萎缩变小,有时难以判断其病因。 (三)慢性肾脏病临床分期 近年来根据国际公认的K/DOQI指南,临床按照。肾小球滤过率的水平将慢性肾脏病分为5期,其中2~5期为慢性肾衰竭的不同阶段: 1期:肾损害:GFR正常或升高[≥90ml/(min·1.73m2)]。 2期:肾损害伴GFR轻度下降[60~90ml/(min·1.73m2)]。 3期:GFR中度下降[30~59ml/(min·1.73m2)]。 4期:GFR重度下降[15~29ml/(min·1.73m2)]。 5期:肾衰竭[GFR<15ml/(min·1.73m2)]。 血尿素氮受诸多因素如蛋白质入量、发热及消化道出血等的影响很大,不能单独作为衡量肾功能受损轻重的指标。血肌酐虽然比较稳定,但在老年人、肌肉萎缩者,其水平偏低。肌酐清除率可作为慢性肾衰竭分期的指标,但近年来国际上推荐使用MDRD公式计算的GFR(eGFR)来判断肾小球功能。 (四)肾功能恶化的诱因 肾功能不全患者有以下因素出现时,可导致肾功能急骤恶化。如果能得到及时、恰当的处理,肾功能有望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故称这些为可逆性因素。如最常见的是血容量不足(出血或液体入量不足及丢失过多),饮食不当,过度劳累,各种感染,血压增高,尿路梗阻及不适当药物的应用等。 (五)各系统临床表现 1.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1)水:慢性肾衰竭患者可有水潴留但也有脱水者。肾小管浓缩功能受损时,患者可有夜尿增多,排出的是低渗尿。当肾小球普遍严重受损时滤过减少、出现少尿。总之慢性肾衰竭患者对水的调节能力很差,要密切观察患者液体出入量及病情变化,以作出适当的处理。 (2)钠:正常肾脏有保存钠的功能,当肾功能受损时此功能亦受影响,故对慢性肾衰竭患者除非有水钠潴留情况外,不必严格限制钠的入量。 (3)钾:晚期肾衰竭患者多有血钾增高,尤其是少尿、代谢性酸中毒、用药不当及处于高分解状态等患者,可以出现致命的高钾血症。 (4)钙磷平衡失调:慢性肾衰竭患者排磷减少致血磷升高、肾脏产生活性维生素D3,的功能减退,均致血钙降低。血钙浓度降低刺激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增加,发生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5)镁: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ml/min时,可以出现高镁血症,有食欲缺乏、嗜睡等表现,故要注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讲义教材

一、机械制图基础知识 (一)机械制图的一般规定: 1.幅面、图框格式国标GB4457.1 ○1机械图纸共有A0~A5六种幅面。 A3、A4为我公司图纸常用幅面。 A3 幅面尺寸大小:297*420 A4 幅面尺寸大小:210*297 其中总成图、总装图、芯体图纸一般采用A3幅面。 其它零件图、部装图为A4幅面。 ○2图框格式分加装订边和不加装订边两种 2.比例国标GB4457.2 比例—指图样中机件要素的线性尺寸与实际机件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举例:1:10 则图面绘制线长100mm,实际物件1000mm 但图面标注为1000mm。 ○1绘制同一机件的各个视图应采用相同比例。 若某个视图采用不同比例,必须另行标注。 ○2不论缩小还是放大,在注尺寸必须标注机件的实际尺寸值。 3.图线简介国标GB4457.4 介绍几种我们公司常见图线: 粗实线:可见轮廓线线宽 b 细实线:尺寸线尺寸界线、剖面线、螺纹底线、引出线线宽1/3b 虚线:不可见轮廓线线宽1/3b 细点划线:中心线、轨迹线线宽:1/3b 波浪线:剖视的分界线线宽:1/3b 4.尺寸标注国标GB4458.4 尺寸标注由尺寸数字、尺寸界线、箭头组成。 尺寸标注规则: 1>真实反应机件大小,以图样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大小及绘图准确度无关。 2>标注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3>以毫米mm为单位,不需标注计量单位。 4>机件每一个尺寸,只标注一次,标注在反映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尺寸标注规范: 1>尺寸的数字一般应注写在尺寸线的上方,也可以在中断处。 2>参考尺寸、尺寸数字加圆括弧。 3>尺寸线与尺寸界线相互垂直。 4>标注线性尺寸、尺寸线必须与所在标注的线段平行。 5>在光滑过渡处标注尺寸时,必须用细实线将轮廓线延长。 6>从它们交点处引出尺寸界线。 7>标注直径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Φ”。标注半径时数字前加注符号“R”,其尺寸线 通过圆心,尺寸线的终端应画成箭头。 8>狭小部位的标注,尺寸数字可以在外,也可以箭头数字都可以布置在外面。 9>半标注,在一半剖视时的标注。

机械制图基本知识

青岛市技师学院课时授课计划 编号:QGJ-QR-JW-50L 版本:A/0 流水号:课时授课计划(一体化)

可见轮廓线 尺寸线及尺寸界线 剖面线、过渡线 重合断面的轮廓线 不可见轮廓线 轴线、对称中心线 断裂处的边界线 视图与剖视图的分界线同波浪线 限定范围表示线 相邻辅助零件的轮廓线轨迹线、中断线 极限位置的轮廓线 允许表面处理的表示线

平行。角度的尺寸界线应沿径向引出。 (2)尺寸线 尺寸线由细实线和箭头组成。 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在尺寸界线之间, 如图1-7(a )所示。尺寸线必须单独画出,不能与图线重合或在其延长线上,如图1-7(b )中尺寸3和8的尺寸线,并应尽量避免尺寸线之间及尺寸线与尺寸界线之间相交,图1-7(b )尺寸14和18标注不正确。 标注线性尺寸时,尺寸线必须与所标注的线段平行,相同方向的各尺寸线的间距要均匀,间隔应大于7mm ,以便注写尺寸数字和有关符号。标注角度和弧长时,尺寸线应画成圆弧,圆心是该角的顶点,尺寸线不得用其他图线代替。 24 8 16 18 14 R42×φ4 箭头尺寸线数字尺寸界限 2-R416 8 24 3 φ4 18 14 (a)正确 (b)错误图1-7 标注尺寸的要素 尺寸线终端有两种形式:箭头和细斜线。 箭头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图形,箭头尖端与尺寸界线接触,不得超出也不得离开,如图1-9所示。 (a )箭头的画法 (b )正确注法 (c )错误注法 图1-9 箭头画法 箭头的尾部宽度等于图形中可见轮廓线的宽度b ,长度约为 4b ~5b 。箭头的位置应与尺寸界线接触,不得留有间隙。细45° 斜线的方向和画法如图1-8所示,当尺寸线终端采用斜线形式 时,尺寸线与尺寸界线必须相互垂直,并且同一图样中只能采用 一种尺寸线终端形式。画箭头地方不够时,允许用圆点或斜线代 替箭头,也可用单边箭头。 (3)尺寸数字 讲解, 结讲解 强的画法

肾功能不全如何选择抗生素

肾功能不全如何选择抗生素肾功能不全病友常有多种合并症或伴发疾病,如身体局部供血不足、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营养不良,病友常必须长期应用多种药物治。此外,肾功能不全本身及各种并发症常可引起抵抗力下降,使病友极易感染病原微生物,最常见的是细菌感染,包括普通细菌和结核菌感染。因此肾功能不全病友使用抗生素的频率非常高。如果不重视这些病友用药剂量的调整,往往会造成药物蓄积中毒而给病友带来严重不良反应。常用抗生素中青霉素及头孢类药物中毒易导致神经精神症状,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及胃肠动力药物如胃复安、马叮啉中毒易发生锥体外系症状。因此医师在对肾功能不全病友进行药物治前,应首先了解该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尤其是药物的主要代谢途径。对于主要经肾脏排泄或代谢的药物,应根据病友的肾脏功能受到损伤程度相应减少剂量。 1例中年男性肾衰竭晚期、尿毒症病友,该病友已规律进行血液透析(简称血透)/血液净化1年半。因为发生心功能衰竭并发肺部感染,某医院在治心功能衰竭的同时,给予常规剂量的青霉素,每日静脉用药640万U。治第3天,病友肺部感染症状明显好转,但是出现精神症状,表现为神志模糊、出现幻觉、语无伦次、肥秤藐与淡漠交替发作,根据病友的透析/血液净化情况、心肺功能状态,排除了因透析/血液净化不充分而引起的肾衰竭晚期、尿毒症脑病及缺氧等病因造成的脑病,考虑病友因肾功能衰竭不能排泄出常规剂量的青霉

素,引起药物蓄积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经停药并增加透析/血液净化次数以加速药物排除,病友精神症状逐渐消失。 另一位肾衰竭晚期、尿毒症透析/血液净化病友,因低热、盗汗、咳血痰,拟诊结核感染,某医院用常规剂量的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治。治2周后病友出现幻视幻听、言语不清、四肢不自主震颤。在排除其他可能因素后,考虑为利福平蓄积中毒,停药1周后症状逐渐消失。肾功能不全病友易出现药物中毒的机制,除了肌酐(CRE)清除率下降引起药物原型排泄减慢外,药物在肝脏的代谢产物从肾脏排泄减少也可引起代谢产物蓄积中毒。此外,肾衰竭晚期、尿毒症毒素及继发的各种内环境紊乱可影响肝脏代谢酶功能,使主要在肝脏代谢分解的药物清除也下降。上述都引起药物容易在肾功能不全病友体内蓄积。另外,肾功能不全病友体内各种内环境紊乱还使病友对药物的毒性更敏感,从而也使病友的药物中毒发生率增加。 应重视肾功能不全(renal inadequacy)病友的临床用药,留意根据病友的肾脏功能受到损伤程度、药物的代谢途径、药代动力学特点进行相应的药物剂量调整。可通过减少每次的药物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进行调整,特殊药物还应进行药物浓度监测。在保证疗效充分的同时,尽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防止药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在病友用药过程中发生不可解释的异常病情时,应核实药物剂量是否符合肾功能情况。如确实存在药物蓄积中毒,应立即停药,采取加速药物排出或拮抗药物毒性的治措施,以利于病友恢复。

《机械制图》题库

《机械制图》苏州大学出版社 第一单元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教学要求】 1、掌握国家标准中有关图幅、图线等制图基本规定及尺寸注法的规定。 2、初步掌握使用绘图工具的能力,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作图方法,为学习投影作图打下 基础。 【知识要点】 1.《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2.比例的概念、种类。 3.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组成以及标注的基本方法。 4.圆弧连接的概念、步骤。 5.平面几何作图的基本方法。 6.平面几何图形的尺寸分析、线段分析和画图步骤。 一、填空题: 1A.比例是指与的之比,比例有、、三种,某图样的比例为2:1,该比例是比例,其图形是实物的倍。 答:图样中图形其实物相应要素线性尺寸原值放大缩小放大 2 2A.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为依据,与及无关。 答:所注的尺寸数值图形的大小绘图的准确度 3A.标注尺寸一般包括、和三个要素。 答: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数字 4B.线性尺寸的数字一般应注写在尺寸线的方或方,也允许注写在尺寸线的处。在同一图样上,数字的注法应。注写线形尺寸数字时,如尺寸线为水平方向时,尺寸数字规定由向书写,字头向;如尺寸线为竖直方向时,尺寸数字由向写,字头朝;在倾斜的尺寸线上注写尺寸数字时,必须使字头方向有向的趋势。 答:上左中断一致左右上下上左上 5B.标注角度时,角度的数字一律写成方向,一般注写在尺寸线的处;尺

寸界线应沿引出,尺寸线应画成,其圆心是该角的顶点。 答:水平中断径向圆弧 6B、直径符号“Φ”用于标注圆或的圆弧;圆弧符号“R”用于标 注圆或的圆弧。 答:整圆大于半圆的圆弧半圆小于半圆的圆弧 7A、锥度是指与之比。 答:正圆锥体底圆直径锥高 8A.圆弧连接的三个步骤是:、、。 答:求圆心求切点画连接圆弧 9B、凡确定图形中各部分几何形状大小的尺寸, 称为尺寸。如确定图形中各个组成 部分相对位置的尺寸,称为尺寸; 基准是标注尺寸的。 答:定形定位起点 10B、定形、定位尺寸均齐全的线段,叫线段;只有定形尺寸和一个定位尺寸,而缺少另一定位尺寸的线段。叫线段;只有定形尺寸而缺少定位尺寸的线段,叫线段。 答:已知中间连接 二、基本知识与技能题 1B、指出左边的图中尺寸标注的错误,在右边图上作正确标注。 答: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大全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大全 1.纸幅面按尺寸大小可分为5种,图纸幅面代号分别为A0、A1、A2、A3、A4。图框右下角必须要有一标题栏,标题栏中的文字方向为与看图方向一致。 2.图线的种类有粗实线、细实线、波浪线、双折线、虚线、细点划线、粗点划线、双点划线等八类 3.图样中,机件的可见轮廓线用粗实线画出,不可见轮廓线用虚线画出,尺寸线和尺寸界线用细实线画出来,对称中心线和轴线用细点划线画出。虚线、细实线和细点划线的图线宽度约为粗实线的1/3。 4.比例是指图中图形尺寸与实物尺寸之比。 5.比例1:2是指实物尺寸是图形尺寸的2倍,属于缩小比例。 6.比例2:1是指图形尺寸是实物尺寸的2倍,属于放大比例。 7.在画图时应尽量采用原值比例的比例,需要时也可采用放大或缩小的比例,其中1:2为缩小比例,2:1为放大比例无论采用那种比例图样上标注的应是机件的实际尺寸。 8.图样中书写的汉字、数字和字母,必须做到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汉字应用长仿宋体书写。 9.标注尺寸的三要素是尺寸界限、尺寸线、尺寸数字。 10.尺寸标注中的符号:R表示圆半径,ф表示圆直径,Sф表示球直径。 11.图样上的尺寸是零件的实际尺寸,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标注代号或名称。 12.标准水平尺寸时,尺寸数字的字头方向应向上;标注垂直尺寸时,尺寸数字的 字头方向应朝左。角度的尺寸数字一律按水平位置书写。当任何图线穿过尺寸数字时都必须断开。 13.斜度是指斜线对水平线的倾斜程度,用符号∠表示,标注时符号的倾斜方向应 与所标斜度的倾斜方向一致。 所标锥度方向一致。 15.符号“∠1:10”表示斜度1:10,符号“:5”表示锥度1:5。 16.平面图形中的线段可分为已知线段、中间线段、连接线段三种。它们的作图顺 序应是先画出已知线段,然后画中间线段,最后画连接线段。 17.已知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的线段叫已知线段;有定形尺寸,但定位尺寸不全的 线段叫中间线段;只有定形尺寸没有定位尺寸的线段叫连接线段。 18.主视图所在的投影面称为正投影面,简称正面,用字母V表示。俯视图所在的 投影面称为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面,用字母H表示。左视图所在的投影面称为侧投影面,简称侧面,用字母W表示。 19.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主视图与俯视图等长;主视图与左视图等高;俯视图与 左视图等宽。 20.零件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主视图上能反映零件的长和高,俯视图上 只能反映零件的长和宽,左视图上只能反映零件的高和宽。

肾功能不全各个分期

肾功能不全分期 概述 肾功能不全(renal insufficiency)肾功能不全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严重破坏,使身体在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方面出现严重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候群,可分为急性肾功能不全和慢性肾功能不全。本病预后严重,是威胁生命的主要病症之一! 分期 肾功能不全可分为以下四期: 一期肾功能储备代偿期 因为肾脏储备代偿能力很大,因此临床上肾功能虽有所减退,但其排泄代谢产物及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能力仍可满足正常需要,临床-上可以不出现症状,肾功能化验也在正常范围或偶有稍高现象。 二期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肾小球已有较多损害(60%~75%),肾脏排泄代谢废物时已有一定障碍,血肌酐、尿素氮可偏高或超出正常值。病人可以出现贫血,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精神不易集中等。但此期常被忽视,若有失水、感染、出血等情形,则很快出现明显症状。 三期肾功能衰竭期

肾脏功能损害相当严重(75%~95%),不能维持身体的内环境稳定,患者易疲劳,乏力,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症状加剧,贫血明显,夜尿增多,血肌酐、尿素氮上升明显,并常有酸中毒,此期又称肾衰期。 四期尿毒症期 此期肾小球损害已超过95%,有严重临床症状,如剧烈恶心、呕吐,尿少,浮肿,恶性高血压,重度贫血,皮肤瘙痒,口有尿臊味等。 发病机制 慢性肾衰竭进行性恶化的机制:慢肾衰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弄清楚,有下述主要学说: 1.健存肾单位学说和矫枉失衡学说肾实质疾病导致相当数量肾单位破坏,余下的健存肾单位为了代偿,必须增加工作量,以维持机体正常的需要。因而,每一个肾单位发生代偿性肥大,以便增强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处理滤液的功能。但如肾实质疾病的破坏继续进行健存肾单位越来越少终于到了即使倾尽全力也不能达到人体代谢的最低要求时,就发生肾衰竭,这就是健存肾单位学说当发生肾衰竭时,就有一系列病态现象。为了矫正它,机体要作相应调整(即矫正)但在调整过程中,却不可避免地要付出一定代价因而发生新的失衡,使人体蒙受新的损害。举例说明:当健存肾单位有所减少余下的每个肾单位排出磷的量代偿地增加,从整个肾来说,其排出磷的总量仍可基本正常,故血磷正常。但当后来健存肾单位减少至不能代偿时,血磷乃升高。人体为了矫正磷的潴留,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以促进肾排磷这时高磷血症虽有所改善,但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却引起了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材料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培训 杨少龙 一、培训范围 主要讲述了机械制图中图纸幅面、比例、字体、图线、剖面符号、图样表达、尺寸标注、简单机械图样画法等的基本要求和规定。 二、培训目的 了解机械制图中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掌握识图中的各种注意事项,能够读懂基本的零件图、装配图,以及绘制简单的零件图。 三、培训内容 1 图纸幅面 1.1绘制图样时,应优先采用下表中规定的图号,各图号幅面按约二分之一的关系递减。 1.2图纸应画有图框,其格式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图2、图3为留有装订边的图框格式,图4、图5为不留装订边的图框格式。在图纸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框。 1.3为了绘制的图样便于查阅和管理,每张图纸都必须有标题栏。标题栏应位于图框的右下角,看图方向应与标题栏方向一致。标题栏一般由更改区、签字区、名称及代号区、其他区组成,也可按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 1.4在装配图中一般应有明细栏,其一般配置在装配图中标题栏的上方,按由下而上的顺序填写。明细栏一般由序号、代号、名称、数量、材料、质量(单件、总计)、分区、备注等组成,也可按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

2 比例 2.1绘制图样时所采用的比例为图样中机件要素的线性尺寸与实际机件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即图形的大小与机件的实际大小之比。 2.2绘制图样一般采用下表中规定的比例。

2.3注意: 1)绘制同一机件的各个视图应采用相同的比例,并在标题栏的比例一栏中填写。当某个视图需要采用不同的比例时,必须另行标注。 2)当图纸中孔的直径或板的厚度等于或小于2mm以及斜度和锥度较小时,可不按比例而夸大画出。 3)画图时比列不可随意确定,应按照上表选取,尽量采用1:1的比例画图。4)图样不论放大或缩小,图样上标注的尺寸均为机件的实际大小,而与采用的比例无关。 3 字体 3.1图样中书写的字体应做到:字体端正、笔画清楚、排列整齐、间隔均匀。汉字应用长仿宋体书写。 3.2字体的号数,即字体的高度(单位为毫米),分为20、14、10、7、5、3.5、 2.5七种。字体的宽度约等于字体高度的三分之二。 3.3用作指数、分数、极限偏差、注脚等的数字及字母,一般采用小一号字体。 4 图线 4.1各种图线的名称、型式、代号、宽度以及在图上的一般应用见下表。 4.1.1 粗实线:主要用于可见轮廓线和可见过渡线。 4.1.2 细实线:用途较多,主要用于尺寸线、尺寸界线及剖面线。 4.1.3 虚线:主要用于不可见轮廓线和不可见过渡线。 4.1.4 细点画线:主要用于轴线及对称中心线。 4.1.5 双点画线:主要用于相邻零件的轮廓线及极限位置的轮廓线。 4.1.6 粗点画线:主要用于特殊要求的线。 4.1.7 波浪线:主要用于断裂处的边界线及视图和剖视的分界线。 4.1.8 双折线:主要用于断裂处的边界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