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练习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练习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练习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练习

全能家教中心暑假特训七年级科学测试题

一、你能选吗?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25×2分=50分)

1、下列长度单位中最小的单位是( ) A 、米 B 、千米 C 、纳米 D 、分米

2.下列现象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 A 人工降雨 B 砍伐森林 C 沙漠干旱少雨 D 夜晚霓红灯闪烁

3、下列物体中,质量接近45千克的是( )A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 B 、一只猫质量 C 、一只大象的质量 D 、一个婴儿的质量

4、一只鸡的质量大约是 ( ) A 、0.3千克 B 、3千克 C 、30千克 D 、300千克

5、把质量为2千克的一块铁带到月球上,则铁块的质量将( ) A 、大于2千克 B 、仍为2千克 C 、小于2千克 D 以上都有可能

6、某同学从气温计上读得当时的气温为—5℃,则下列读法中正确的()A 零下5度B 负摄氏5度C 零下5摄氏度D 零下5度

7、如图所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正确的是( )

8.有一支温度计,当它的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管内水银面的位置在刻

度3℃处,如果用这支温度计测量某杯水的温度,这时温度计内水银面位置在 59℃处,那么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 )A 62℃ B 59℃ C 56℃ D 53℃ 9、准确量取70毫升氯化钠溶液,所选用的量筒正确的是( ) A 100毫升 B 50毫升 C 200毫升 D 10毫升 10.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

B 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C 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

D 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它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

11、用体温计测得小明的体温为37.1℃,若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炮就去测量小英和小刚的体温,如果小英和小刚的实际体温为37.3℃和38.4℃,那么两次测量结果应该是( )A 、37.3℃和38.4℃ B 、37.1℃和38.4℃C 、37.1℃和37.4℃D 、37.3℃和37.4℃ 12. 试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50克的铁块比50克的木块质量大。B 50克的冰块比50克的水的质量大。C 75千克的宇航员到月球上,他的质量要变小。 D 20克的食盐水和20克的砝码,它们的质量相等。

13.托盘天平调节好以后,在称量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央的左边,这时( )

A 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 将游码向左移动。

C 向天平右盘中增添砝码或游码从左向右移。

D 减少天平右盘中的砝码或游码从右向左移。

14.一个物体的质量大小取决于()A 物体外部的形状B 物体所处的位置。C 物体的状态和物体的温度D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15.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①合作与交流②制订计划③建立猜测和假设④提出问题⑤检验与评价⑥获取事实与证据。正确排列顺序是( ) A 、 ④③②⑥⑤① B 、③④⑥①②⑤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④⑥⑤③②①

16.用手表测量某同学的脉搏为每分钟75次,则该同学的心脏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为() A 0.6秒 B 0.08秒 C 0.8秒 D 1.33秒 17、在运动会上的铅球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的太紧,则测量值将会( ) A 偏大 B 偏小 C 不变 D 都有可能 18、下列不属于科学探究的是 ( )

A 、麦哲伦航海探险,发现地球是圆的

B 、苹果落到牛顿头上,发现万有引力

C 、瓦特好奇水的沸腾,发明蒸汽机

D 、李明到杭州旅游,发现西湖十大美景

19、下列对科学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要仔细观察,善于提出问题 B 要认真做实验,收集相关资料 C 要善于进行分析和归纳,找出问题答案 D 是科学家的事,我们无法研究 20、要测量如图中所示的一根曲线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 )

A 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

B 用一条无弹性的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

C 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同B

D 上述方法均很好 21、使用托盘时,以下说法或做法中错误的是( )

A 、不允许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中

B 、加减砝码时,用手直接轻拿轻放

C 、被测物体的质量不允许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值

D 、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指示的质量值

22、有一棵参天大树,我们班三位同学手拉手,刚好能把树围起来,那么这棵大树的周长可能是下面哪一个?( )A .10厘米 B .42分米 C .36000毫米 D .0.45米

23、观察右图的家用自来水表的刻度,它们的刻度表示测量的是什么量 ( )

A、质量

B、体积

C、时间

D、长度

24、关于0℃的水结成0℃的冰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下降 B、质量不变C、质量变小D、状态不变

25、某人上午9点乘火车从上海出发,下午2点到了宁波,这个人乘火车乘了()A.3小时B.9小时. C.2小时D.5小时

二、请仔细填一填(每空1分,31题4分共30分)

25、长度的测量一般要求能做到放正确、________正确、_______正确和记录正确。

26、温度指的是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要准确的测量温度,需要使用_________,它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27、完成下列换算

(1)15千米=厘米=毫米(2)3.2微米= 米880毫米=纳米

(3)250升= 厘米3 0.5米3=分米3=厘米 3(4)3小时= 秒= 分

28.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现象,寻找各种答案的学问,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

29、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气温为20 ,青青的妈妈让青青去给温岭的姑妈送一瓶体积为2.5 质量为2.2 的“鲁花”花生油,从江山到龙港距离大约15 。(填上适当的单位)

30、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仪器的读数是必不可少的。请你将图中五种仪器测量的读数,填写在表格中。

31、

将下

列测

量仪

器与

所测的量、单位用线连接起来。(4分)

天平体积米(m)

量筒质量千克(kg)

刻度尺时间米3(m3)

停表长度小时(h)

32、从下表列车时刻表可知列车从上海站出发到达济南站所需的时间为

__________。

三、简答题:(第1、2题3分,第3题各4分,共10分)

33,某同学把天平调平衡后,错把待测的小石头放在右盘,左盘放砝码20克、10克各一个,又把游码移到2.6克处天平刚好平衡。问:小石头的实际质量为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4、给你一杯果汁,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利用哪些测量工具能测出果汁的哪些数据?(至少测出两个量)

35、过年了,小明的爸爸让小明把家里的一年来积下的报纸整理一下,突然小明的爸爸问小明了,你知道这里大概有多少张报纸啊,如果你是小明,你打算怎样做?把你的测量方法和计算过程写在下面。

四、实验与探究(每空1分,共10分)

36、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第 (填字母)次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的,石蜡的体积是 。

37、某同学要称取50克水,操作方法曾经做过以下几步:

A 、称量一只100ml 的烧杯质量为m

B 、加水到天平平衡

C 、调节天平平衡

D 、在右盘再增加50克砝码

E 、拿下烧杯整理天平 请将各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用前面的代号排列好:

38、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 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

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 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 2 —V 1 。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后水的体积V 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 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 1— V 2。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你做此实验将选择哪种方法: (选填“甲”或“乙”)

(2)如果两同学读数都是正确的,两同学计算出的石块体积可能不相等,比较大的是 (选填“甲”或“乙”)。

(3)如果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右图所示,则这块碎石的体积是 厘米3

。 39、阅读下文并谈谈你的想法:(每空2分)

在美国的科罗拉多州,有一天,有7个孩子突然病倒了,并伴有腹泻、胃痛、发烧、呕吐等症状。数日后,又有43人出现了相同的症状。化验结果显示,所有患者都感染了一种能够通过染菌的肉或蛋传播的细菌。那么孩子们是怎么感染上病菌的呢?为什么有些孩子感染了,而另一些孩子却没有?研究员认为这些细菌来自某些染菌的食物。他们对孩子们进行了询问。但孩子们说:“他们没有一起吃饭!”

那么孩子们一起参加过什么活动呢?调查发现:他们去过动物园参观过蜥蜴展览。研究员经检查发现了一只蜥蜴的确是此病菌的携带者。但展览的动物是不许触摸的,又怎么会感染到孩子们身上的呢?

于是,研究员仔细询问了孩子们在展区的活动,并将他们提供的信息与那些没有得病的孩子进行比较,发现洗过手的孩子没得病,而没洗手的孩子则得病了。

对信息的进一步筛选和分析发现,凡是接触过木栅栏又没洗过手的孩子都病了。而对木栅栏的检验的确发现了该病菌。原来孩子们得病的过程是这样的:他们的手接触了围护蜥蜴的木栅栏,没有洗手就直接吃东西,病菌就由口腔进入了他们的体内。

(1) 提出的问题是 (2)建立的假设是 (2) 收集的证据是 (4)作出的结论是

科学七年级(上)第1章测试

最新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1的学问。如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定律 2、科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使人们改造和利用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 3、科学的重要性: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和谐发展和利用科学技术。 4、学习科学的方法是: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究实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 5、重要的实验:鱼和气球的浮沉、“喷泉”实验。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第二节:实验与观察 1、实验是科学探究最重要的环节;实验前要了解实验的步骤,熟悉实验的仪器。实验时,我们要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注意安全;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尊重实验事实,不得捏造实验事实,更改实验数据。 2、实验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天平测量质量;温度计测量温度;停表测量时间;量筒、量杯测量液体体积;刻度尺测量长度;电流表测量电流;电压表测量电压;酒精灯加热;显微镜观察细小物的结构。 3、在很多情况下凭我们的感觉器官对事物作出判断是不可靠的,为了准确的判断,实验时我们要借助一些和。 4、测量工具:天平、量筒、刻度尺、停表;观察工具: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雷达 5、人们直接用感官器官的观察叫:直接观察。借助仪器工具的观察叫:间接观察。 6、重要的实验:鸡蛋浮沉实验。 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2、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而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3、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还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的范围。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测量:国际单位:米;常用: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米=106微米=109纳米 3.体积的测量: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主单位是立方(m3或米3),体积的常用单位:分米3、厘米3、升、毫升。1立方米=1000升;1升=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4、雷达、激光、声纳等可测长度。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正确使用该工具的方法是:一选二贴三垂直,估读单位莫忘记。 (1)选尺选零点(2)贴被测物、被测边(3)视线与尺面垂直(4)读正确: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最后写单位。使用时还要注意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及最小刻度。

2019秋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同步测试试题:第二章第3节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

第3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学生用书B14] 1.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D) A.细胞颜色变化 B.细胞体积增大 C.母细胞一分为二 D.细胞内出现染色体 2.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个体由单个细胞构成。草履虫细胞分裂后,其结果是(B) A.个体变大 B.个体数目变多 C.个体中出现了两个细胞 D.形态结构发生改变 3.如图所示为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图像,按发生分裂的先后顺序,它们的顺序为(B) 图2-3-1 A.a→c→b B.b→c→a C.c→a→b D.a→b→c 4.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不同的是,植物细胞还要形成新的

(B) A.细胞核B.细胞壁 C.细胞质D.细胞膜 5.细胞中出现染色体,细胞形态和功能发生变化分别属于(B) A.细胞生长和细胞分裂 B.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C.细胞分化和细胞生长 D.细胞分化和细胞分裂 6.如图展示了青蛙的发育过程,其中虚线包含以下哪些变化(D) 图2-3-2 ①细胞生长②细胞分裂③细胞分化④细胞衰老 A.②③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7.如图表示细胞的几种生理过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C) 图2-3-3 A.①表示细胞的生长过程 B.通过③形成了不同形态的细胞

C.③导致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②表示细胞分裂 8.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说法,错误的是(D) A.多细胞生物体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 B.通过细胞分裂,一个母细胞变成两个子细胞 C.刚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大小一般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D.所有的细胞都有分裂能力 9.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细胞__,桃的种子长成桃树,发育过程中,细胞数目__增加__,体积__增大__,细胞数目和体积的变化是细胞__分裂__和__生长__的结果。 10.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为保护面临灭绝的生物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科学家用人工授精的方法把大熊猫的受精卵移植到适龄雌性大熊猫的体内,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健全的大熊猫胎儿,这是(D) A.细胞分裂的结果 B.细胞发育和生殖的结果 C.细胞生长的结果 D.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 11.洋葱根尖的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结果是(B) A.形成两个细胞,遗传物质减少一半 B.形成两个细胞,遗传物质不变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第2章观察生物 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对刺激有反应,非生物对刺激没有反应。所有生物都具有共同的特征: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 蜗牛:触角两对,口(摄取食物);足(腹足)运动、爬行;眼;壳(保护)。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没听觉。 2.我们把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特征叫做生物的应激性。 3.生物与非生物的差别: 生物非生物 1对刺激有反应(有应激性)对刺激没有反应(无应激性) 2能生长不能生长 3需要营养(会新陈代谢)不需要营养(不会新陈代谢) 4有严整的结构无严整的结构 5能生殖和发育不能生殖和发育 6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没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4.动物与植物最主要的 2 个区别: (1)运动:有些植物可以局部运动,动物可以自由快速运动。 (2)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动物不可以。 细胞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时,发现了细胞。细胞很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之间。 2.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 细胞构成的。 3.动物细胞 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外界 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4.植物细胞 细胞壁:最外层,由纤维素组成,具 有支持保护作用,使植物具有一定的形 状。 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 用的场所,椭圆形。 液泡:含有细胞液。 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 外界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5.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比较: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除此之外,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年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19 世纪 40 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1)镜和物镜:两者结合起来,有放大作用。它们的放大倍数分别可在目镜和物镜上面,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越长,倍数越高。目镜越短,倍数越高。

2020人教版初一下册科学配套练习册答案

2020人教版初一下册科学配套练习册答案第一章水 第一节地球上的水 【课前预习】 1.地球表面的_71%_是海洋,海水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_96.5%_,海洋水不能直接饮用,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类物质。陆地水占 了地球上所有水量的_3.5%_,其中淡水只有_2.5%_,且绝绝大部分是人 类当前还不易利用的___冰川和深层地下水。能够被人类利用的淡水 仅占地球上全部淡水资源的_0.3%_,占所有水量的 0.0075% 。 2. 水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不同植物的含水量不同,同 一株植物中的不同部分的含水量差异也很大。 3.人体的含水量约占体重的__60% 左右,但不同的组织或器官含 水量不同。成年人因为通过排尿、呼吸、出汗会失去一定的 水分,为了保证健康,我们每天至少应该饮水_2-2.5_L。 【课堂学习】 例1 渔民出海时遇淡水用完应该 ( D ) A.立即返航 B.吃海水 C.用海水制淡水 D.吃鱼等海生动物 解析:人类生存需要饮用淡水,饮用咸水(如海水)会使人的生 理机能失调,严重时会危及生命,所以B错。如果能够轻易地将海水 转化为淡水,渔民出海时也就不需要储备淡水,故C也错。渔民出海 作业都不是在海岸线附近,有时航程达几天几夜,返航取水既有时间 问题,又影响海上作业,所以A也错。海洋动植物虽然生活在海洋里,但它们体内丰富的水却是淡水,这主要是由它们自身的生理机能决定的。故应选D。

例2 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为什么说地球上还缺水呢? 解析:即使地球水域广阔,但能供我们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所所用的淡水资源却不充裕,还不到总量的1%,且分布不均匀。很多地方沙漠化现象日趋严重。所以科学家们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可见节约水的重要性。 【课后提升】 基础巩固 1.在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中,数量最多的水是 ( D ) A.海洋水 B.湖泊水 C.河流水 D.冰川水 2.当今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 C ) A.江河水、湖泊水、地下水 B.江河水、湖泊水、冰川水 C.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D.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冰川水 3.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 D ) A.自然界的水主要用于人们的日常饮用 B.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能饮用 C.海水呈蓝色,湖水呈绿色,所以水具有各种颜色 D.地球表面的3/4是水 4.世界上的淡水主要消耗在( C ) A.工业生产上 B. 生活用水中 C. 农业生产中 D. 交通运输上 5.下列生物中含水量的是( D ) A.人体 B.黄瓜 C.水稻 D.水母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集

浙教版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进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3、科学技术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也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 第二节实验和观察 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 2、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断。因此我们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2、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还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范围。 试管:做化学反应的容器; 试管夹:夹持试管; 试管架:放置试管; 酒精灯:加热; 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 停表:测量时间; 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 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引流; 药匙:取粉末状固体; 烧杯:配制溶液。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一、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二、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国际主单位:米(m) 1米(m)=101分米(dm)=102厘米(cm)=103毫米(mm) 10-3千米(km)=1米(m)=103毫米(mm)=106微米(um)=109纳米(nm)=1010埃(?) 2、常用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 (1)、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刻度尺): a.使用前:先观察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测量范围(量程):计量器具所能够测量的最小尺寸与最大尺寸之间的范围被称作该测量器具的测量范围。最小刻度值(分度值):测量工具上面任意两个最近的刻度线表示的数量差值 b.使用时要做到: ①选对:不同的刻度尺分度值不同,精确程度也不同,不同的测量对象选择不同的刻度尺;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科学七年级上知识点总结 科学的入门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温度的测量:实验室中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质量的测量质量常用来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时间的测量 科学探究的过程 1.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2.针对问题,依据自己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建立猜测和假设 3.依据探究的目的制定探究的计划 4.通过观察,实验等多种途径获取事实和证据,对假设进行检验。 5.对探究的过程进行评价,并与他人讨论和交流。 观察生物 生物与非生物 生物是一类具有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等特征的物体; 动物与植物最主要的区别:植物能利用太阳光制造营养物,而动物要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动物根据有无脊椎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分为体外长有毛皮,胎生的哺乳类及体外没有毛皮的卵生类; 卵生类又分为体外有羽毛,体温恒定的鸟类及体温不恒定的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 无脊椎动物分为身体多细胞类及身体单细胞类; 植物分为有种子的植物和没有种子的植物 有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分为被子植物及裸子植物; 没有种子植物分为有茎和叶分化的及无茎和叶分化的(藻类植物); 有茎和叶分化的分为有根的蕨类植物和没有根的苔藓植物,它们都用孢子繁殖; 细胞学说提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即细胞构成; 一个母细胞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叫细胞分裂; 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有的子细胞,长到与母细胞一般大小时能继续分裂;而有的子细胞则发生变化,形

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这个过程叫细胞分化。 在细菌的细胞内看不到成形的细胞核,因此也被称为原核生物; 霉菌与细菌一样,需要现成的有机物生活,但在细胞结构上,它与植物细胞相似,有细胞核,属于真菌。(根据细胞内有无细胞核,可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植物,动物和真菌的细胞都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细胞分化成各种不同形态和不同功能的细胞群,这些细胞群就是组织; 植物的基本组织主要包括具有保护功能的保护组织,能输送物质的输导组织,能制造和储存营养物质的营养组织,起支撑和保护作用的机械组织,能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分生组织等; 在叶的表面有一层表皮,起保护作用,是一种保护组织; 在叶片的中部,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叶肉细胞,它们是植物的营养组织; 在叶脉处,有输导组织,能输送由根吸收的水分,无机盐以及由叶制造的营养组织; 人体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主要具有保护功能,有些部位的上皮细胞还有分泌和吸收物质的功能; 结缔组织具有运输,支持等多种功能;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人体的肌肉组织分为:心肌,骨骼肌,平滑肌; 神经组织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它具有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作用; 由多种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 人体的七大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多样的环境造就了丰富多样的生物世界; 地球与宇宙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为0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2018年秋七年级浙教版科学上册同步练习:专题提升4 地图和等高线地形图

专题提升4 地图和等高线地形图 巩固练习 1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符合甲地在乙地西北方向、丙地在丁地东南方向的是(B) A. B. C. D. 【解析】由图可知,A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方向,丙地在丁地东北方向;B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方向,丙地在丁地东南方向;C图中甲地在乙地东北方向,丙地在丁地东南方向;D 图中甲地在乙地东北方向,丙地在丁地西北方向。故B正确。 2下列关于①、②两幅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D)

,(第2题)) A. 图①表示盆地地形 B. 图①的比例尺比图②大 C. 甲、乙的实地距离小于丙、丁的实地距离 D. 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 【解析】图①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为山地地形;图①的比例尺比图②小,故甲、乙的实地距离大于丙、丁的实地距离;图幅相同,等高距相同,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所以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 3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第3题)) A. 甲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山脊 B. 甲处的海拔约为388米 C. 小河的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D. 小河的流向是自东南向西北 【解析】由图可知,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向判断,小河的流向是自西北流向东南,故C正确。 4如图所示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沿图中虚线处可能有河流分布且流速较快的是(B) ,(第4题)) A. 虚线甲处 B. 虚线乙处 C. 虚线丙处 D. 虚线丁处 【解析】甲、丙两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乙、丁两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山谷处可能形成河流,且乙处等高线较为密集,坡度较丁处陡,所以河流流速较快。 5如图所示,a、b、c、d四条等高线的数值关系为a>b>c>d,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 ,(第5题))

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基础知识点汇总-精简版

第一章科学入门 姓名: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二、实验和观察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加热,用途十分广泛。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 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试管外壁不能有水。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0,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酒精灯的火焰有三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使用时用外焰加热。熄灭时要用两次盖灭法。 试剂瓶:用来盛放试剂,打开后瓶盖应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标签应朝向手心。 胶头滴管:用来取用少量液体,用它往试管中滴液体时,试管应竖直,胶头滴管在试管口上方约0.5厘米处竖直向试管中滴入液体,绝不能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公认的标准量。长度测量中公认的标准量是“米”,而不是“刻度尺”。 1、长度的测量。 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 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不要忘记) 积累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除以张数)、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2、体积的测量。 新教材已舍去“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这一说法。 读数要看仔细,单位换算要仔细。 四、温度的测量 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来表示。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单位符号是℃。人为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在O℃和100℃之间分成100小格,则每一小格为l℃。 体温计。测量范围从35℃~42℃,最小刻度为0.1℃。 结构优点 玻璃泡容积大而内径很细。精确。 特别细的弯曲。离开读数。 横截面形状近似三角形。放大液柱,便于读数。 第二章观察生物

浙教版科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3.4 地壳变动的证明火山(第1课时) 同步练习B卷

浙教版科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3.4 地壳变动的证明火山(第1课时)同 步练习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题 (共8题;共25分) 1. (2分)今年4月12日,浙江临安发生4.2级地震时,我市有轻微震感。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B . 现代科学技术已能准确预报地震 C . 发生地震时赶快乘电梯逃离 D . 所有的地震都会对社会造成巨大损失 2. (2分)下列现象与其形成原因对应的是() A . 雅安地震——人类活动 B . 四季更替——地壳运动 C . 海陆变迁——太阳活动 D . 地形变化——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 3. (2分)下列地形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 . 青藏高原 B . 珠江三角洲 C . 舟山群岛 D . 台湾海峡 4. (2分)下列证据不能证明地壳变动的是() A . 石灰岩溶润 B . 雅鲁藏布大峡谷

C . 沧海桑田 D . 悬崖峭壁上断裂的岩层 5. (2分)火山喷发的熔融岩来源于() A . 地壳 B . 地核 C . 地幔的底部 D . 地幔的软流层 6. (2分)日本的圣山——富士山是一座什么类型的火山() A . 死火山 B . 活火山 C . 休眠火山 D . 无法确定 7. (11分)火山: (1)火山组成:一般由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部分组成。 (2)火山喷发物有________ (如水蒸气、二氧化硫等),也有________ (熔岩流)和________ (火山灰、火山尘等)。 (3)火山按活动特点分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4)分布:主要集中在________ 的陆地和周围海区,以及________ 一带。 8. (2分)下列关于火山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密度专题复习

密度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 】1、酒精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它表示的意思是 A.每立方米酒精的质量 B.每立方米酒精的质量是0.8×103千克/米3 C 每立方米酒精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 D.每立方米酒精的质量是0.8×103千克 【 】2、从密度公式ρ=m/v 可以看出,对于同一种物质 A.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 .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与质量、体积无关,保持不变 【 】3、将一瓶水倒掉一些后,对剩余部分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质量变小,密度变大 【 】4、冬天户外水缸常会破裂,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 A .水缸里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B .水缸本身耐寒程度不够而破裂 C .水缸里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D .水缸里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 】5、在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需用到的测量仪器有 A .量筒、天平、烧杯 B .量筒、天平 C .量筒、直尺 D .量筒、天平、水 【 】 6.某钢瓶中装有氧气,瓶内气体密度为8千克/米3,在一次急救中用去了其中的 4 3,则剩下气体的密度为 A.2千克/米3 B.4千克/米3 C.6千克/米3 D.因密度是物质的特性,故保持不变还是8千克/米3 【 】7.将一块正方体的木块分成完全相同的八个小正方体木块,则对于每一小块木块来说, 正确的是 A.质量和密度都为原来的1/8 B.质量为原来的1/8,密度不变 C.质量不变,密度为原来的1/8 D.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 】8.三只完全相同的杯子中装有等质量的水,把质量相等的铁块、铜块和铅块浸没在水 中而水未溢出,已知三种金属的密度是ρ铅>ρ铜>ρ铁,则杯中水面上升最高的是 A.装有铁块的杯子 B.装有铜块的杯子 C.装有铅块的杯子 D.无法判断 【 】9.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最多装500克酒精的容器,一定能装500克的水 B.最多装500克水的容器,一定能装500克的酒精 C.最多装500厘米3酒精的容器,一定能装500克的酒精 D.最多装500厘米3水的容器,一定能装500克的酒精 【 】10.在三只完全相同的容器里,放有等量的水,分别将铝、铁、铅三块金属放入容器后, 水面上升相同的高度,设铝、铁、铅三块金属的质量分别为m 1、m 2、m 3,则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要点 1、科学就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她们产生、发展的原因与规律的学科。在学习科学时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 2、观察与实验就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就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借助各种仪器的目的:使观察的范围更广,使判断更准确 4、测量就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5、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准确程度)与量程。 1)放正确:刻度尺不能斜放;物体的一端一般要与零刻度线对齐(零刻度线磨损、尺面较厚?) 2)瞧正确:视线与尺面垂直。 3)读正确:读数=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4)记正确:被测物体的长度=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6、特殊长度的测量 A 以曲化直法:用一根质软、易弯曲、弹性差的细棉线在地图上按弯曲与走向将细线覆盖在线路上,然后将细线拉直,量出长度,根据比例尺算出铁路实际长度。 B 卡尺法:用两块直角三角板与直尺,注意令刻度线。 C 测多算少法(累积法):适用于纸张的厚度、金属细的直径等的测量。 7. 测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方格法(割补法),四舍五入 8、

9、量筒的使用——使用前瞧清测量范围与最小刻度 1)放正确:放在水平面上 2)瞧正确: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 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 3)读正确:不能用手拿起来读数 4)记正确:勿漏写单位 10、量筒与量杯的比较 1)量筒:粗细均匀、刻度分布均匀2)量杯:上粗下细、刻度上密下疏 1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摄氏度(37℃);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12、 13、 14、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试卷科学计数法同步测试题

1.5.2科学计数法同步测试题 一、填空题 1.设有理数A用科学记数法记为A=a×109,则A的整数数位有位. 2. 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6.36×105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6.36×105亿元的 原数约为________亿元. 3.我国“钓鱼岛”周围海域面积约170 000 km2,该数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____________. 4.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约为7.2×105平方米,即平方米. 5.已知2.73×10n是一个10位数,则n=9,原数是______________. 6.下列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请写出原数: (1)4.02×103=________; (2)8.321×107=________. 二、选择题 7.下列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A.56.78万B.567 800 C.5.678×104D.56 780 000 8.用科学记数法表示870 000=m×10n,则m,n的值分别是() A.m=87,n=4 B.m=8.7,n=4 C.m=87,n=5 D.m=8.7,n=5 9.据统计,2015年在“情系桃源,好运丹东”的鸭绿江桃花观赏活动中,6天内参与人次达27.8万.用科学记数法将27.8万表示为() A.2.78×106B.27.8×106 C.2.78×105D.27.8×105 10.某条路线的总里程约为1.37×105千米,这个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据的原数可表示为( ) A.13 700 000千米B.1 370 000千米 C.137 000千米D.137千米 1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3.102×10n的整数数位是() A.n位B.(n+1)位 C.(n+2)位D.无法确定 12.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将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根据规划,“一带一路”地区覆盖总人口 约为4400000000人,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44×108B.4.4×109 C.4.4×108D.4.4×1010 13.我国是缺水国家,目前可利用淡水资源总量仅约为8.99×105亿立方米,则8.99×105所表示的原数是() A.8 990 B.89 900 C.899 000 D.8 990 000 14.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23 000 000,正确的是() A.-1.23×106 B.-123×106 C.-1.23×108 D.-0.123×109 三、解答题 15.比较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两个数的大小: (1)8.93×105与1.02×106;

(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科学入门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作为科学的入门,本节内容从自然界的一些奇妙现象入手,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相应答案的学科。观察、实验、思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着世界,但是我们要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它对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从而理解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二、实验和观察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要进行实验,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实验室的操作规程。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加热,用途十分广泛。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 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试管外壁不能有水。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0,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时间间隔。 天平和砝码:配套使用,测量物体的质量。 电流表:测定电流的大小。电压表: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观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酒精灯的火焰有三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使用时用外焰加热。熄灭时要用两次盖灭法。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试剂瓶:用来盛放试剂,打开后瓶盖应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标签应朝向手心。 胶头滴管:用来取用少量液体,用它往试管中滴液体时,试管应竖直,胶头滴管在试管口上方约0.5厘米处竖直向试管中滴入液体,绝不能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认识自然界的事物要从观察开始。首先要有正确的观察态度,不能为了观察而观察,要明确观察目的,全面、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通过比较、分析,正确地描述、记录实验现象。 由于人体感官具有局限性,所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直接观察往往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为了能正确地进行观察,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可以借助工具,扩大观察的范围和进行数据的测量。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测量和观察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测量对象,我们应能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尽可能使用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公认的标准量。 1、长度的测量。 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是m。了解一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并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l 千米(km)=1000米(m) 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06微米(m)=109纳米(nm) 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 观察:零刻度线 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 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 量程: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2)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 *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思考: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是什么?(读数偏大) 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 (找一清晰的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如图所示,但读数时要注意) *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思考:视线偏左和偏右时,读数会怎样? (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没有意义的。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1.4 科学测量 同步练习(有答案)

1.4长度的测量 〖课堂练习〗 1、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A .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米 B .厘米、分米、毫米、微米、米 C .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 D .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 2、如图16 所示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 ,木块A 的长度是_______cm 。 3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如图1所示),方法正确的是( ) 4、刻度尺的准确程度由( )决定………………………………………( ) A .最小刻度 B .准确值 C .估计值 D .量程 5、我国一角钱硬币的厚度大约是:…………………………………………( ) A .2.4微米 B .2.4毫米 C .2.4厘米 D .2.4分米 6、下列各物体的高度接近6厘米的是 ( ) A .围棋子 B .墨水瓶 C .矿泉水瓶 D .课桌 7、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为15.47厘米,其中准确值是 ,估计值是 ,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8、有一棵参天大树,我们班三位同学手拉手,刚好能把树围起来,那这棵大树的周长可能是下面哪一个?( ) A .10厘米 B .42分米 C .36000毫米 D .0.45米 9、如图1所示,木块的长度是 ,若改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刻度尺 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测量结果应是 。 10、用刻度尺测得某物长度为7.864米,其中准确程度为 ,估计值 为 ,准确值为 ,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11、下面是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得《自然科学》课本得宽度,符合读数要求的是( )。 (A)14cm (B)14.0cm (C)14.00cm (D)0.140cm 12、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 B .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消灭误差; C .无论测量仪器如何精密,误差只能减小,但不能消灭;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13、判断下列测量数据: 0.3260米, 7.59米, 759毫米, 759分米, 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 A .分米、毫米、厘米、米 B .厘米、分米、毫米、米 C .毫米、厘米、分米、米 D .毫米、分米、厘米、米 14、有三把刻度尺,其最小刻度分别是分米、厘米、毫米。你认为其中最好的 是…………………………………………………………………………………………( ) A .分米刻度尺; B .厘米刻度尺; C .毫米刻度尺; D .无法确定。 15、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四次的记录数据分别为: 30.72厘米、30.72厘米、30.74厘米、32.72厘米。其中可能记录出现错误的数据是 。圆柱体的直径是 。 16、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1.1《科学并不神秘》同步练习(含答案)

科学并不神秘(同步练习) 总分 100 分,共 2 大题 20 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80.0分) 1.下列问题中,不属于科学研究范围的是() A. 月亮形态的变化 B. 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 C. 地震的发生 D. 校学生会选举产生新一任学生会会长 2.科学技术在改变我们生活和促进杜会进步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下列实例中属于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不利影响的是() A. “蛟龙号”7062m海深试验成功 B. “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 C. 利用机器人扫地 D. 网络给青少年健康带来影响 3.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 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在经历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青蒿素的成功发现,告诉我们在科学探究中应积极() A. 调查 B. 实验 C. 观察 D. 思考 4.这个学期开始学习科学课程,下列有关科学的认识错误的是()

A. 从探究身边的问题开始 B. 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C. 书本上的知识永远是正确的 D. 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 5.种子长成幼苗、冰雪熔化成水、火山喷发,日落日出。这些现象说明() A. 事物的变化规律是一样的 B. 事物的变化是没有规律的 C. 大自然中的事物都在发生变化 D. 大自然中的事物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6.下列问题不是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A. 月亮形态的变化 B. 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 C. 四川九寨沟发生地震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领导 7.科学无处不在,每一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发现。下列现象与相应的科学 发现(发明)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A. 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 B. 水的沸腾顶起壶盖——发明蒸汽机 C. 悬挂的灯晃动——手表 D. 挤奶女工没有患天花——种牛痘预防天花 8.科学家要进行发明和创造,首要工作是() A. 仔细观察,提出问题 B. 积极思考,发现规律 C. 认真记录,分析论证 D. 总结交流,资源共享 9.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正确的是() A. 牛顿通过望远镜观察天体运动而发现的 B. 牛顿通过观察到苹果落地的现象进行探究而发现的 C. 伽利略通过望远镜观察天体运动而发现的 D. 伽利略通过探究物体下落而发现的 10.下列不属于科学研究的是() A. 小明到杭州旅游,发现西湖十大美景 B. 苹果落在地上,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C. 瓦特好奇于水的沸腾,发明了蒸汽机 D. 麦哲伦航海探险,发现地球是圆的 11.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大全(完美打印版)

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要点 1. 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在学习科学时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 2.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 借助各种仪器的目的:使观察的范围更广,使判断更准确 4.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5. 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准确程度)和量程。 1)放正确:刻度尺不能斜放;物体的一端一般要与零刻度线对齐(零刻度线磨损、尺面较厚?)2)看正确:视线与尺面垂直。 3)读正确:读数=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4)记正确:被测物体的长度=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6.特殊长度的测量 A 以曲化直法:用一根质软、易弯曲、弹性差的细棉线在地图上按弯曲和走向将细线覆盖在线路上,然后将细线拉直,量出长度,根据比例尺算出铁路实际长度。 B 卡尺法:用两块直角三角板和直尺,注意令刻度线。 C 测多算少法(累积法):适用于纸张的厚度、金属细的直径等的测量。 7.测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方格法(割补法),四舍五入 8. 物体体积的测量 9. 量筒的使用——使用前看清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1)放正确:放在水平面上 2)看正确: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

3)读正确:不能用手拿起来读数 4)记正确:勿漏写单位 10. 量筒与量杯的比较 1)量筒:粗细均匀、刻度分布均匀 2)量杯:上粗下细、刻度上密下疏 1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摄氏度(37℃);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12. 温度计 13. 体温计——与常用温度计比较 14.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改变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改变,物体的质量不会因此而发生改变。 15、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托盘天平。 16.托盘天平的结构的正确使用: (1)放平(2)调零——游码移到零刻度处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教案集

七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 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 2、熟悉科学实验室里的常用仪器 重点难点:如何鼓励学生观察、思索身边的自然现象,引导他们自觉地提出疑问,激发探究的兴趣,形成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1. 什么是《科学》? 广袤的宇宙、神奇的生物、形形色色的物质,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我们就生活在这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那里有无数奇妙的现象,并且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都在发生变化。这些自然现象是怎样发生的?又将怎样变化?《科学》就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对各种疑问找出答案的学问。 2. 科学离我们很远吗? 你一定知道牛顿由一个苹果的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由观察沸腾的水顶起壶盖而发明蒸汽机的故事。他们都是从研究身边的问题着手,最终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 二、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科学技术带给世界哪些改变? 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但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我们在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更要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1)介绍先进的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1交通工具的变化 ○2通讯方式、工具的变化 ○3家用电器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4登月,探索海底、地球内部 讨论:科学技术还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2)先进的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1给人类带来的好处:火箭使人类认识了地球以为的世界。 ○2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与火箭相同原理的导弹等却摧毁着我们的文明。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科学 考生须知: 1.本科目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 分) 1. 科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 B C D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 A.冰雪消融B.云开雾散C.燃放烟花D.吹肥皂泡 3.有关地形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的变化全部源自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B.地形的变化只发生在陆地上,海洋中没有 C.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会使得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D.风吹雨淋等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4. 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2.42cm、 2.43cm、2.42cm、2.44cm、2.64cm,则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 A.2.42cm B.2.428cm C.2.43cm D.2.47cm 5.下表简明记录了部分植物类群的主要特征,其中正确的是(▲) 特征类群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A 藻类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 6. 下列关于分子运动理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速度也会越快 C.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D.固体不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7.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并经过多年的实地考察与论证,找到了大陆漂 移的证据。下列哪一现象不能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 A.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岩层中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B.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分布有海牛、鸵鸟等相似的生物 C.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凹凸吻合 D.人们在南极洲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炭 8.下列关于细胞与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细胞结构上看,“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细胞质 B.切开橙子,流出酸甜的橙汁,它来自于细胞中的细胞核 C.蝙蝠是哺乳动物,其最大特征是胎生、哺乳 D.动物和植物的基本组织都有保护组织、结缔组织、营养组织和输导组织 9.如图所示,下列关于M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M点的经纬度是20° W ,0° B.M点在东西半球的一条分界线上 C.M点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 D.M点位于东半球 10.冬天,在暖和的教室窗玻璃上会冰的“出汗”。有关这一现象的解释:①“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内的一面;②“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外的一面;③“汗”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④“汗”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其正确的是(▲)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的两个视野,从图甲到图乙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先移动装片,再转动粗准焦螺旋,最后转动物镜转换器 B.先转动物镜转换器,再转动粗准焦螺旋,再转动细准焦螺旋 C.先移动装片,再转动物镜转换器,最后转动细准焦螺旋 D.先移动装片,再转动物镜转换器,转动粗准焦螺旋,最后转动细准焦螺旋 12.某同学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先用仰视读得液体体积为34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用俯视读得 液体体积为15mL,则倒出的液体体积是(▲) A.大于19mL B.小于19mL C.等于19mL D.无法确定 13.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