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表里的生物教学详案

表里的生物教学详案

表里的生物教学详案
表里的生物教学详案

古绛中心校教师课堂大比武课时教案

《表里的生物》课时教案

古绛中心校乔村小学六年级王堃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带给大家一份你们特别喜欢的礼物,想不想看。播放《大耳朵图图》动画片段。

2.看得出大家特别的喜欢,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是不是?你觉得图图是个怎样的孩子?

(预设:①图图很可爱,无论遇到什么都想问一下原因是什么。②他的问题特别多,很有趣。)

3.是呀,这个动画正是因为对图图的不断提问反复呈现,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同时还唤起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和类似的经历,这样动画就达到了表达自己观点的目的。

4.接下来我们去读一首诗好吗?出示《我们天天走着一条小路》,边读边想:哪两行诗句最能表明诗人的观点?大家轻声读。

5.老师抽四名同学再来读一读,还记得刚才的问题吗?你觉得诗人表达的自己观点的是?

(预设:应该是第3段的,后面两句就是我们的身边有多少事物向我们要求新的发现。)

6.同学们根据这首诗,你能猜一猜诗人小时候可能是个怎样的孩子吗?

(好奇、爱思考的孩子。请总结出来的同学将所总结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7.同学们,我们的猜测到底对不对呢?接下来会在课上一一揭晓答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表里的生物》。

8.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从中看出他应该是个怎样的孩子?(他也是一个很充满好奇心,爱发现新鲜事物的一个孩子)。

9.我们猜测诗人小时候应该是这样一个孩子,真没想到他其实就是这样一个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因为这首诗和《表里的生物》的作者是同一个人,他是冯至。

10.我们就可以通过本文——冯至小时候具体的事例来验证。

二、细致分析,探索方法

1.课件出示课后第二题,请大家轻声读一读这两段话,看它是什么描写?能看出作者是怎样的人?(心理描写)

2.联系起来轻声读一读,找一找哪些词语最能说明我是一个好奇而有爱思考的孩子。

3.抽生回答。(“我想”“证实”“我想、为什么”)

4.同学们,再读一读,这三段话是同一时间段的思考吗?联系起来想一想,体会作者的思考过程。

(预设:第1段是作者不知道表里面有什么东西时大概的猜测,第2段是作者得知了表里面是什么东西,想知道为什么蝎子会在表里面,第3段作者已经知道了蝎子为什么会在表里面的原因,知道之后他还在思考。)

5.我们一起看。这是证实之前的猜测,证实问题之后,依然在思考,证实了问题之后又有新的思考。你们的体会真的是非常的深刻。那我们就按照顺序,先来阅读第一自然段,看作者的好奇而又爱思考,还有什么与众不同。

6.抽生回答。

(预设:作者的观点是证实过的,还在这里举了例子。因为他的小镇上没有机器,所以他才会根据生物的活动和平常的见闻来证明——没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的发出和谐的声音,会发出声音的东西一定都是活着的。)

7.作者小时候通过自己认真的观察,有这样一个自己的结论,有了结论以后,他才这样深入的思考。他的思考与动画中图图的思考一样吗?谁来说一说?

(预设:图图不思考,直接问家长,而作者是自己在想,然后得出结论,得出结论以后,他还在思考。)

8.作者能从身边细小的事物中看出问题之后就追根求源,你能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出来吗?

9.朗读让我们对作者的思考过程有了更深的体会,下面我们来梳理一下刚才我们是如何印证观点的。

(预设:先找到了关键的词语,我们还将三段心理描写相互联系,并且联系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去学习,这样我们的观点就更具说服力。)

三、运用方法,重点感悟

1.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请大家看自学要求开始自学。

预设1:“我爱听这表的声音。”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父亲立刻把我的手拦住了,他说:

“只许听,不许动。”停了一会儿,他又添上一句:

“小孩儿不许动表。”

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这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我很痛苦。

(①大段的心理、动作描写,集中表现了“我”强烈的好奇感,渴望打开那块表探个究竟。②越是阻拦越想动,请同学们读出来。③父亲的阻挠与“我”的好奇有关系吗?是有关系的,如果没有父亲的百般阻挠,我是不可能会想知道这表里是什么东西,所以只有父亲的阻挠才能牵扯出下文——我思考着表里会是关着一个生物。)

预设2: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弄清缘由之后的满足感。)

预设3: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在他的心中充满美妙的东西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

2.文章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文字,心理描写夹杂在叙事之中,就像就像与人倾心交谈自己童年难忘的趣事。通过归纳联系就让我们更看到了作者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与众不同,我们选其中的一句去读一读。

3.大家读,得惟妙惟肖,读着读着你又发现了“我”的哪些与众不同?

预设: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这一点就证明了,他特别想知道这个表里面到底有什么。可是父亲就是只许听,不许动。那你不要

动就得了,不要想就得了。他爱刨根问底,还特别执着,越是阻挠我,我就越要去干,越是有困难越要去探索,这才是他的好奇而又爱思考。

4.在“我”这样的努力下,终于证实了自己的观点:凡是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得生物,后来我见人就说……请大家联系课文的第1句话,谈谈你的理解。

预设1:我觉得是因为他长大了,所以他不说了。因为他说他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面,如果他长大了,知识渊博了,知道这个表为什么会动,就不说了。

预设2:他小时候接触的是片面的东西,他只认知到他周围的这些小东西。长大之后他的认知广了,知识多了,也就不说了。

四、小结作业,巩固提高。

1.我们读着冯至的童年趣事,说着冯至的童年故事,你一定也想到了自己儿时的样子,对吗?你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

2.抽生回答。

3.文章是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简单有特色的对话,让我们了解了冯志是一个好奇而又爱思考的孩子,同时他也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了。你们在说自己的事情的时候是不是也尝试着用上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

4.同桌先互相说一说。

5.抽生说童年趣事。

6.因为有了心理描写和简单的对话描写,所以你的趣事听起来更具体更清楚,又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调皮而又淘气的孩子。

7.(课件出示冯至资料)同学们,他就是冯志。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后来成为非常有影响的诗人、翻译家、教授,这一节课我们读了诗,学了文,结合冯至小时候的故事和他后来的成果,你有什么收获?(尽量去思考去探索)

8.孩子们,这一节课我们一边体会、学习,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观点的方法,一边感受着一个人的成功与自己童年时的好奇而又爱思考。老师真诚的希望你们将这种思考继续下去,探索出属于你们的精彩世界!

板书设计

表里的生物

猜想(好奇、爱思考)

有所建树印证(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

表里的生物 教学设计

22. 表里的生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本课4个会认生字,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自主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指的是什么?体会在作者眼中童年的记忆是人生的珍宝,值得回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从小培养自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就要渴求知识,养成勤于思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意思。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内容分析】 《表里的生物》一文是S版六年级第五单元第22课,课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他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听到父亲的怀表发出清脆的声音,他认为里面也是一定有一个小生物。可是父亲不许他动,使他充满好奇的心很痛苦。一次父亲打开表盖让他看,并说这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蝎子尾巴,他信以为真,见人就说父亲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天真无邪,情趣盎然。 【教法学法】 1、教法:在教学中我首先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理念,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以读促悟,以悟促诵,积累语言。 2、学法: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常让学生自己来谈谈读懂了什么,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组织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个人都有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在这个多彩的童年里,一定会有许多事情是值得我们回忆的,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童年趣事的课文——《表里的生物》。 板书:表里的生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 2、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我”和爸爸。课文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我”和父亲的对话描写;“我”的心理描写。) 三、深入学习课文,在感悟刻画人物方法的同时,体会人物的个性。 1、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些语言和心理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情感,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这个环节就是解决了课后习题第二问: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学生独自画句子、思考、朗读。

八年级生物上册 4.4.4《生物的变异》导学案(新版)济南版

第四节生物的变异 一、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3.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二、预习反馈 (1)变异的概念:生物与子代之间,以及与之间存在的现象,变异在自然界中是存在的。 (2)可遗传的变异:由于的改变引起的,能够传递给后代。不遗传的变异:由导致,没有的改变,不遗传给后代。使得生物群体更加适应周围的环境。(3)有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是,不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是。 (4)变异的意义:生物的变异有利于生物的,各种有利的变异会通过遗传不断地,不利的变异会被。 (5)变异的应用:人们通常利用人工方法对生物进行适当处理,促使生物体内的 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新的变异个体,从中选择人们需要的变异类型进行培育,获得。 三、新知探究: 探究点一:认识变异 观看大屏幕,快速识记变异的定义。 探究点二:变异的类型及意义 (一)变异的因素 观看大屏幕,总结引起变异的因素:、。根据引起变异的原因,可以把变异分为、。 合作交流: 结合课本107-108页提供的四幅图片分析它们各属于哪种变异,并说明理由。 (二)变异对个体的影响 观看多媒体,解决问题: 1、结合图片分析,生物的变异对个体都是有利的吗?哪种变异对个体有利,哪种不利?

2、从对生物个体角度来看,变异可以分为哪两类? (三)深入探究:变异的意义 根据大屏幕图片分析,结合课本图4.4-15,说出变异的意义。 (三)探究点三:变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阅读课本109页结合大屏幕图片的信息,了解人类在农业上利用变异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并分别举例。 变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方法: 1、 2、 3、等。 四、当堂训练 1、下列疾病不是遗传病的一组是() A.血友病和白化病 B.色盲和先天愚型 C.呆小症和侏儒症 D.白化病和色盲 2、不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往往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 () A.两个品种杂交 B.基因变化 C.染色体发生变化 D.环境影响 3、玉米有时会出现白化苗,这种现象属于() A.有利、不遗传的变异 B.不利、不遗传的变异 C.有利、可遗传的变异 D.不利、可遗传的变异 4、一只雌猫一次产了四只小猫,这四只小猫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则说明生物体具有 ( ) A.遗传性 B.变异性 C.进化性 D.适应性 5、实验分析题:科学工作者将一种普通(产量不高)的矮杆(抗倒伏能力强)小麦与一种高产的高杆(抗倒伏能力差)小麦作亲本进行杂交。在后代植株中出现了普通、高杆,普通、矮杆,高产、高杆,高产、矮杆4种类型的小麦。选出其中的高产、矮杆植株进行繁殖培育,再经过若干代的选择培育后便得到高产、矮杆的新品种小麦。据此回答:

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变异第二节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教学案浙科版必修

第二节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 知识内容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 a a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b b 转基因技术 a a 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 c 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b 课时要求1.结合培育番茄新品种的实例,概述杂交育种的概念和基本过程。2.结合基因突变的原理,阐明人工诱变育种的概念和过程。3.比较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 4.结合烟草新品种的选育过程,说明单倍体育种的过程及特点。 5.结合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说明多倍体育种的过程及特点。 6.通过转基因技术的过程介绍,说明转基因技术的过程及应用。 你见过像图示那样大的南瓜吗?它可不是普通的南瓜,它是由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带入太空培育的新品种。这种南瓜比一般的杂交种品质好,一般重量在300~400斤,是名副其实的“巨人”南瓜。这种育种方法的原理和过程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育种的知识。 解决学生疑难点 一、杂交育种 1.概念:利用基因重组原理,可以有目的地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培育出更优良的新品种。 2.原理:基因重组。

3.处理方法 (1)培育显性纯合子 选取亲本――→杂交F 1――→自交F 2――――――――――――→筛选表现型符合要求的个体 连续自交,直至后代几乎不发生性状分离 (2)培育隐性纯合子 选取亲本――→杂交F 1――→自交F 2→筛选符合要求的个体即可推广 4.优缺点 (1)优点:使位于不同个体上的多个优良性状集中于一个个体上,能产生新的基因型。 (2)缺点 ①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育种过程缓慢。 ②不能产生新基因、新性状。 有两种纯种的小麦,一个为高秆(D)抗锈病(T),另一个为矮秆(d)易感锈病(t),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要培育矮秆抗锈病新品种,方法如下: 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感锈病――→a F 1――→b F 2――→c 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新品种。 请据此分析: 1.过程a 、b 、c 的处理方法分别叫什么? 答案 杂交、自交、连续自交和观察筛选。 2.从哪一代开始出现矮秆抗锈病的新品种?其中有多少比例的纯合子? 答案 F 2中开始出现矮秆抗锈病,其中纯合子占13 。 3.上述杂交育种过程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假设每年只繁殖一代)? 分析 第一年:种植亲代,杂交,收获F 1种子; 第二年:种植F 1,自交,收获F 2种子; 第三年:种植F 2,获得表现型符合要求的小麦(矮抗),同时矮抗自交,收获F 3种子,分单株保存; 第四年:分别种植符合要求的F 3,观察是否发生性状分离,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为合乎要求的新品种。 答案 4年。 4.培育细菌新品种时,能否用杂交育种的方法? 答案 不能,杂交育种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如植物和动物。细菌是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性生殖。 5.是不是所有的杂交育种过程都必须从F 2开始筛选?是不是也都需要连续自交提高纯合度?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表里的生物》教案

表里的生物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注意“拨”字写法,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指的是什么? 3、体会在作者眼中童年的记忆是人生的珍宝,值得回忆。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是指什么。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的事件是作者人生的珍宝。 教学准备 查找与课文有关的文字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把课文分成四部分,思考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文章条

理不是那么明显,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不要在这设置障碍。(1)小时候,作者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可是没有生命的怀表也能发出声音,父亲又不让作者动。(2)一次父亲亲手拨开表盖让作者看,他被表里的世界迷住了。(3)父亲又一次打开表盖让作者看,并告诉他“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蜇你”。作者证实了自己的猜测。(4)作者逢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一只小蝎子,也不知说了多久。 2、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2)说一说这些生字都该注意什么?(学生从字的发音、字的书写上抒发自己的看法。) (3)教师适当的总结,注意“拨”的读音以及与“拔”字的区分。 (4)开火车读生字词,并巩固。 二、指导默读,提高默读的速度。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2、开火车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深入学习课文

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从哪些语句中能体会到作者对表里的生物十分感兴趣、充满好奇? 2、指名反馈。学生结合课文相关的句子谈体会。 “他这么说,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要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它的好奇心也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这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这段话对作者心理描写非常细腻,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表里的生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 在体会的基础上就是指导学生读好,读出作者的好奇和儿童的那份天真。 文章中还有多处这样的文字,(比如6、1、15自然段都是例证)心理描写夹杂在叙事之中,,就像与人倾心交谈自己童年的一件难忘的趣事,所以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小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他共同感受童年的天真无邪。 在体会这些语句的时候要让学生明白,心理描写方式一是有提示语,易发现。二是没有提示语,难分辨,必须仔细阅读才行。举例 3、标点符号的特点 冒号(冒号在本文出现了多次,应该以此为契机,让学生掌握冒号的规范使用。)冒号的作用:(1)提起下文(2)提取下文(3)引起下文(4)解释或说明(5)总结上文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

第四章第四节生物的变异

教学过程 教学环 节及时 间 安排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2分钟【多媒体展示】有显著遗传特征的父子 的照片:瞧这父子俩 1.房祖名长得像成龙这在生物学上叫 什么? 2.房祖名和成龙长得一模一样吗?这 种现象又叫做什么呢? 遗传物质从亲代传给代,子所以亲子间 有相似性,即有遗传现象产生。那变异 又是如何发生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 这个问题。[板书课题:第四节生物的 变异] 回顾旧知思考回答:这种子 女和父母之间长得像的现象 在我们生物学上称为遗传 学生通过观察回答: 显而易见他们长的不完全 一样,这种现象应该叫变 异。 通过为学生 创设问题情 境,利用学 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 学习情趣及 探究心里。 而明星恰恰 是学生比较 感兴趣的, 贴合学生的 “胃口”。 引出课题导入目标2分钟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本节 课的重难点,即将要达成的 目标。 通过展示学 习目标使学 生明确学习 的方向和将 要达到的目 标。做到有 的放矢。 引导探究我们首先来探究第一个主题:通过老师的

层层推进14分钟 探究主题一:变异的概念(一)变异的概念 【“导、疑、思”问题导学】在我们周 围,可以看到很多变异现象。那么请你 能举出几个身边的变异例子吗? 下面请同学们分析以下四幅图片,能否 整合出变异的概念 【“导、疑、思”问题导学】想一想, 你与你的父母之间有哪些性状的变异? 学生勇于展示身边变异 现象的实例 观看老师展示的变异图片, 认同生物变异的普遍性。 一对绿鹦鹉的四个子女 同一棵树上的五片叶子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 片叶子 变异存在于一家三代之中 问题引领, 从身边的实 例入手,引 导学生进入 了一个五彩 缤纷的变异 世界! 通过一组图 片的展示, 加深对变异 概念的认 识,认同生 物变异的普 遍性。[来源:学。科。网] 通过小组间

表里的生物优秀教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

《表里的生物》优秀教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会写“脆、拦”等5个字,会写“洪亮、盲人”等11个词语。 2?默读课文。联系课题,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 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说说“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印证自己的观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同学们,你们一定见过人们戴在手腕上用来看时间的手表,那你们听说过表中的生物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表里的生物》。(板书课题) 2. 大致了解作者信息。 3. 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冯至,看看他在小时候是如何以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 提出读书要求:自由、出声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 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蝎(xi e )子钵(b o )子

3. 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脆” “蟋” “蟀”,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时候的“我”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关于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说法。)2?点名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并说说作者是怎样设置悬念、引起下文的。 (在小时候的作者看来,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3. 课文中父亲多次强调“不许动”,为什么? (表在那个贫困年代,不论是对个人还是家庭来说,除了具有掌握时间的功用外,更是一件非常珍贵的东西。父亲怕被孩子弄坏了,所以规定:不许动。) 4. 读课文第2~16自然段,思考:作者是在怎样的好奇心驱使下,发现这个“美丽的世界”的?作者唯恐父亲把这个“美丽的世界”盖上指的是什么? (在“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的驱使下,父亲终于打开了表盖。这个“美丽的世界”是指“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面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 四、课堂小结。 “我”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鸟叫、狗吠、虫唱、钟声、琴声这一系列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2.5《生物的变异》导学案(1)

《生物的变异》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 的。 2.能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 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 原因。 3.能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 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 高处理调查数据的分析数据的能力,以 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 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到通过科学探究得出结 论的成就感。 学习重点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 变异” 学习难点 变异的原因。 学法指导1.测量工具不能直接用支尺,否则误差太大。 2.引导学生分析,花生果实的大、小是两个不同的品种,存在着变异,引起变 异的原因多种多样,让学生明白生物变异的原因普遍存在。生物的如何性状都是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3.从讨论中可以启发学生花生果实长度的变异,有的是环境改变引起的,有的 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仅仅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的。 4.教师组织各小组进行测试方法、测量数据的交流,可以使各小组的实验设计 和结果更加完善。 知识 准备 学生知道生物的遗传、变异,相对性状的概念。 情境导入 放眼生物世界,不同种类的生物固然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这都源于生物的变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之相关的知识。 学习流程预习 检测 1.人的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生男生女的几率是多少? 2.什么叫变异? 自主 学习 1.不同种生物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这都源于生物 的__________。 2.引起变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种类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 定于____________,其次与_____________有关系。 3.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就不会__________。

(部编版)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16《表里的生物》优质教案

《表里的生物》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脆、拦”等8个生字,会给它们组词,学会“机器、钟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懂得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是科学探索的重要条件。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描写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习“脆、拦”等8个生字,会给它们组词,学会“机器、钟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懂得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是科学探索的重要条件。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描写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歌曲展示: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 太阳总下到山的那一边 没有人能够告诉我 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 多少的日子里 总是一个人面对着天空发呆 就这么好奇 就这么幻想 这么孤单的童年 预设:你的童年有趣吗?会唱的同学来唱一唱。 2.你们喜欢大自然的声音吗? 预设:模仿蟋蟀、老虎、小狗等生物的叫声。 3.谈话导入: 手表会发出声音吗?那是一种怎样的声音呢?那是什么发出来的呢?

预设:表里会有生物吗? 4.课题解读。 谈一谈对课题的理解。你知道机械手表的工作原理吗? 预设:机械表的动力来源是外部手工上发条,或者全自动机械表是通过振臂甩动手腕带动表中的偏心块旋转上发条,最终卷曲的发条的弹性势能转化为齿轮的动能,进行工作的,各齿轮间的传动比配置好,达到秒针的每秒一跳,分针、时针原理也一样,最终完成计时功能。 二、认读生字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得很熟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你认识它们吗? 机器钟楼洪亮街心盲人坚硬清脆 单调请求加速齿轮玻璃唯恐丑恶 恐怖证实蟋蟀 2.和同桌互相指读生词。 三、内容感知 (一)默读课文,将课文读流利,遇到不懂的地方标记出来吧! (二)快速默读课文,完成任务。 (1)读一读:按照课文段落进行顺序读文。 (2)画一画:在你认为的关键词下面画线。 (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再读课文概括,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预设:小时候的“我”认为凡是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话。 (四)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吧! 预设: (1)作者认为凡是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2-10)父亲的表里发出了声音,“我”对此产生了疑问。 (11-19)父亲打开表并告诉“我”摆动的是蝎子的尾巴。 (20-21)“我”见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小蝎子。 四、名人名言

八年级生物下册 22.5 生物的变异学案(新版)苏教版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学案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现象。 2.区别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并能说明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3.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选育抗倒伏、抗锈病小麦等方面的应用。 【重、难点】 重点:1.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现象。 2.正确区分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3.举例说明变异在育种方面的应用。 难点:1.能够说出引起两种变异(遗传变异与不遗传变异)的原因。 2.举例说明变异在育种方面的应用。 【自主探究】(通过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一)自学指导:利用5分钟,阅读课本P53—56页,勾画出重点内容、标注疑难点,并理解记忆。(二)自主学习:完成下列内容。 1.生物体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是自然界存在的现象。 2.自然界中,每种生物都有可能产生变异,对于生物自身来说,有的变异于生物的生存,有的变异于生物的生存。 3.地球上的环境复杂多变,如果没有生物的,就没有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就不可能产生新的。 【合作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表达交流与合作共赢的能力) 1.调查人体性状的变异。讨论: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

2.区别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并能说明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3. 联系实际生活,举例说出变异在生产实践中是如何应用的。 【跟踪练习】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月季花的红色与白色 B.父亲高,儿子矮 C.母亲正常,儿子色盲 D.水肥条件不同导致水稻长势不同 2.下列不属于生物变异的是() A.玉米果穗的颜色上的差异B.安康羊的后代比其父母矮许多 C.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头部D.未成熟的小苹果与成熟的大苹果 3.下列属可遗传变异的是() A .小红暑假经常游泳,皮肤被晒黑 B. 动物园中的大熊猫比自然界环境中的大熊猫胖 C. 将南方的橘子种到北方,结出的是枳 D. 小云的父母有酒窝,而小云无酒窝 【知识梳理盘点收获】(我努力、我成功!) 1.生物界普遍存在着的现象。根据变异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变异 和变异。根据变异对生物的影响,可分为变异和变异。 2.可遗传变异是由于发生改变而引起的,不可遗传变异是生物体在不同 的影响下产生的变异。 3.常用的诱变育种的方法是,采用因素或因素诱导动、植物的遗传物质发生较多变异。 【我的疑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15 表里的生物 教案设计(3篇)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3篇教学设计 15表里的生物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脆、拦”等5个生字。在文本中理解“三弦、和谐、清脆”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能够联系课题,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写的事情。 3.掌握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4.能从文中找到关键语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5.能够结合生活经历,与同学交流生活中遇到与文中的“我”类似的趣事。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能够联系课题,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写的事情。 教学难点 能从文中找到关键语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同学们,我们见过各种各样的生物,有天上飞的,有地上跑的,还有水里游的……【出示课件2-5】你见过表里的生物吗? 板书课文题目《表里的生物》,学生读。 2.本课是著名作家冯至写的文章,记载了他小时候的趣事,你了解作者吗?你课下搜集关于他的资料了吗? 冯至(1905~1993),中国诗人、学者。原名冯承植,字君培,直隶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作品主要有《昨日之歌》等。 3.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设计意图:以问题导入,创设情境,学生初步质疑,激发学习兴趣。

二、学习生字,自读课文 1.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2)说一说这些生字都该注意什么?(学生从字的发音、书写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3)教师适当总结。 (4)开火车读生字词,并巩固。 琴弦清脆添加拒绝恐怖蟋蟀 2.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把课文分成四部分,思考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文章条理不明显,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不要设置障碍。 ①小时候,作者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可是没有生命的怀表也能发出声音,父亲又不让作者动。(板书:怀表有声音) ②一次父亲亲手拨开表盖让作者看,他被表里的世界迷住了。(板书:被迷住) ③父亲又一次打开表盖让作者看,并告诉他“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蜇你”。作者证实了自己的猜测。 ④作者逢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一只小蝎子,也不知说了多久。(板书:见人就说)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爱写字、主动理解词语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和理解词语的方法,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三、指导默读,提高默读的速度。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课件6、7】 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 第二课时

五年级语文上册《表里的生物》教案 长版

表里的生物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螫”、“蝎”等生字,注意“拨”字写法,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指的是什么? 3、体会在作者眼中童年的记忆是人生的珍宝,值得回忆。 【教学重、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的事件是作者人生的珍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老师犯了个小错误,那就是一个没带手表,但,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手表的课文,那就是——表里的生物。 2、板书题目,读题目 3、质疑问难:看到这个课题,你又什么想问的吗? 生:表里的生物是什么? 生:表里会发出怎样的声音? …… 二、初读课文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大声自由读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并把不懂得句子用横线加问号标出。) 2、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反馈 ①交流生字新词 螫、小蝎子、单调、蝈蝈儿、柔和 ②梳理文脉:围绕这只表,父亲经常说的话是哪几个字?谁能说一说? 生:只许听,不许动 生:只许看,不许动 师:根据这个,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分别是猜测表中的生物——听表里的声音——看表里的声音——不再说表 ③师:父亲的命令非但没有阻止我,反而使我的“好奇”疯狂地滋长,谁能找找文中“我”心理变化的词语 教师根据交流适时板书 好奇——痛苦——高兴——吓了一跳 唯恐愉快 4、教师小结:文中的“我”随着这只表,心情在起起落落,我们也仿佛也回到了作者的童年。 三、研读课文 1、让学生描写作者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在旁边做一做批注。 2、组织反馈 出示: 句子一:我想:这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句子二: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句子三: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的声音,也许 1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设计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五节《生物的变异》的内容。本节课是生物遗传的延续篇,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决定了生物的遗传,而遗传物质的可变性又使生物可以发生变异,而且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生物性状的的改变是可以传递给后代的。 特别提出生物的性状既受基因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使学生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和遗传与变异问题的理解更加全面,为以后生物的进化的学习打下基础。 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举例说出生物 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取样、测量、整理数据、画曲线图等方面得到训练,并使学生通过实验得出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注高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能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重点】 1.对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探究;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教学难点】 对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探究。 学生准备:各种测量长度的工具。 教师准备:1.许多大小两种花生的果实;

2.将学生分成2人一组; 3.准备几种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图片资料。 一情境导入 教师:中国有句谚语“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你从这句话中能悟出什么? 学生:这说的是变异现象。 教师:对,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生物变异的知识。(板书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二新知探究 (一)探究活动:测量和获取实验数据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变异现象? 学生:比如金鱼有许多种,菊花有许多颜色和形态,狗有很多品种。 教师:说得很好。不同种类的生物固然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这都源于生物的变异。 教师:我们前面学过的各种相对性状,其实也是通过变异产生的。下面我们对一种性状的变异进行深入地探究。(板书一、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1.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大小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测量,应尽量减少误差。与学生一起分析处理实验结果。 教师:按照课前分好的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份大花生,一份小花生,请你选择适当的工具,来测量每个花生的长度。注意怎样测才能使误差降到最小?同时作好记录。 学生:讨论使用什么样的测量工具,两人合作完成测量工作,并做好记录。 教师:把你数据进行整理,画出曲线图,找出最大值、最小值并计算出平均数。 教师:通过测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看着差不多的花生却有大有小。 教师:是的,这下你就认识到了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板书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 引导学生分析性状是受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差异可以由基因不同引起,也可以由环境不同引起。引导学生深入地分析变异的原因和类型.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有关。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变异。 教师:为什么都是花生却有大有小?大花生中有的个大有的个小,是什么原因?小花生也一样有长有短,为什么?

表里的生物教案设计教案

教学 要求 1.学习本课的生字,借助工具书分辨字音和字形。 2.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 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我”一直认为表里有生物是幼稚、可爱的表现。 重点 难点 1.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我”一直认为表里有生物是幼稚、可爱的表现。 教学 课时 一课时 1表里的生物 2 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没有工厂,所以也没有机器的声音。[①这句话交代了什么?]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 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3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句导读: “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是有根据的,是“我”经过思考得出的结论——鸟叫、狗吠、蝉鸣、虫唱、钟声、琴声,这一系列的事实都证实了“我”的论断。]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 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4[②这句话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我”小时候很幼稚,认为只有活的生物才能发出声音。 可是父亲怀里的表有时放在桌子上,不但它的秒针会自己转动,并且它坚硬的表盖里会发出清脆的声音:滴答,滴答……没有一刻的休息,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句导读:把“这种声音”与“蝉鸣”“虫的歌曲”对比,可见“我”的观察很仔细。]一天,我对父亲说: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5[③这两句话运用的描写方 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父亲立刻把我的手拦住了,他说: 1 知识点详解 ? 2 ①交代了事情发生的背景与环境。正是由于在这样的环境下,“我”才会产生凡是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的想法。 3 ?弦,读xián ,不要读成xuán 。 4 ②反问,这个句子表达了“我”对死的东西能发音产生的疑问,说明“我”认为只有活的生物才能发出声音,为下文认为表里有生物作了铺垫,也表现出小时候的“我”是一个很善于思考的孩子。 5 ③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准确地表现了“我”对父亲的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并渴望打开那块表探个究竟。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生物的变异现象导学案苏教版

《2.生物的变异现象》导学案 班级:姓名: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探究过程和方法: 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动植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 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 会查阅和收集有关生物的变异资料。 情感态度: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感受生物变异的神奇和美妙。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什么是变异现象 难点:了解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多张有关玉米、康乃馨和金鱼的图片做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查找有关变异的谚语 五、学习流程 预习教材第17至19页内容后,完成下列问题。 1、通过学习知道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地保持着一些 ()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2、()与()之间一般都()地存在着一些()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 3、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即()和()。 4()和()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

班级:姓名: 各位同学,请根据预习内容,在单位时间内进行系统思考后认真完成下面的问题,并在小组内充分交流,经过合作探究后准备多元展示。 问题一:同学们,通过对课本17到19页知识的了解,来回答下面问题! 1、用眼不当造成的近视眼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2、“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说的是遗传现象。() 3、生物的变异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4、孪生兄弟间完全相同,不存在变异。() 5、全班同学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长相特征,这是由于各个家族的遗传基因造成的,也是人种变异的结果。 () 问题二: 1、()与()之间一般都()地存在着一些()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 2、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即()和()。 3、()和()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 问题三: 1、什么叫变异? 2、什么叫可遗传变异? 3、什么叫不可遗传变异? 自我评价:小组评价: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并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2.体验探究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并运用获得的数据说明生物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4.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及遗传育种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体验探究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并运用获得的数据说明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内容】 教学进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导入有一对夫妇,他们有两个孩子。爸 爸妈妈眼睛的性状都是双眼皮, 而两个孩子中,一个孩子是双眼 皮,另一个孩子是单眼皮。这说明 了什么? 思考:双眼皮的孩子继承了 父母双亲的性状,这种现象 叫遗传。另一个孩子的性状 与双亲不同,是发生了变异

2.探究一种变异现象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 之间总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这就 是生物的变异现象。引导学生阅读 课本P43内容,仔细观察图7-18 和图7-19各种变异现象,展示变 异现象的视频及图片,使学生认识 到变异的普遍性。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44-P45探究 一种变异现象活动内容,指导学生 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教师对学生 的讨论进行适当引导,并对讨论结 果进行小结。讨论以下问题: 1.根据两个品种花生种子在不同 长度范围内的数量分布状况,你能 得出什么结论? 2.把大花生种子种在贫瘠土壤里, 或者小花生种子种在肥沃土壤里, 结出的种子会怎样?你做出推测 的依据是什么? 3.从大花生中选择一粒饱满粒大 的种子种下去,所收获的种子一定 都是大的吗?为什么? 小结: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引起变 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变异可分 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自主阅读课本,观看视频及 图片,认识到生物变异的普 遍性。 阅读课本,设计探究活动, 完成探究活动,小组讨论得 出结论,思考回答老师问 题。 3.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46-P47应用 遗传变异培育新品种内容,播放遗 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相关视 阅读课本,观看视频及课 件,了解依据遗传变异原理 培育出的新品种。对课本中

语文版六年级上册《表里的生物》教案+教学反思

表里的生物 教学目标: 1、学会“蝎、蟋、蟀、蝈”4个会认字。 2、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激发学生从小培养自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就要渴求知识,养成勤于思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意思。 【教具、学具】 1.教具:PPT课件 2.学具:图片资料。 【授课类型】 略读课 【教学方法】 教师:质疑、引导、点拔。 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蝎、蟋、蟀、蝈”4个会认字。 2、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把课文分成四部分,思考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文章条理不是那么明显。(课件出示以下主要内容) A.小时候,作者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可是没有生命的怀表也能发出声音,父亲又不让作者动。 B.一次父亲亲手拨开表盖让作者看,他被表里的世界迷住了。 C.父亲又一次打开表盖让作者看,并告诉他“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蜇你”。作者证实了自己的猜测。 D.作者逢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一只小蝎子,也不知说了多久。 2、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认读。 (2)说一说这些生字都该注意什么?(学生从字的发音、字的书写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表里的生物》教案

《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学习本课生字,注意“拨”字写法,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指的是什么。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学,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探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到在作者眼中童年的记忆是人生的珍宝,珍惜童年时光,树立正确的时间观。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是指什么。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的事件是作者人生的珍宝。 【教学准备】 查找与课文有关的文字资料。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生物吗?你看过表里藏着的生物是什么样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表里的生物》。 二、请大家自读课文,说说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三、检查预习,解决文字障碍。 (一)生字: 秒:秒表、秒针 怜:怜爱、怜惜、怜悯、可怜 拨:拨号、拨弄、拨打 拒:拒绝、拒捕、拒谏饰非 怖:恐怖、阴森可怖

(二)正音字: 琴弦(xián)清脆(cuì) 立即(jí)玻璃(li) 蝉(chán) (三)多音字: 转:zhuǎn(转弯)zhuàn(转动) 蒙:mēng(蒙蒙亮)méng(蒙蔽) (四)近(反)义词: 同义词:立即--马上呈现--显现 反义词:增加--减少拒绝--接受 (五)生词解释: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清脆:(声音)清楚悦耳。 钵:陶制的器具,形状像盆而较小。 三、再读课文,自由交流,尝试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布置作业: 写本课生字,一字一行。 第二课时 一、指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解决以下问题: 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段主要讲了什么?(明确:在作者的看来,一切能发出声音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 2、在这段中有一句话使用了分号,注意体会分号前后两句话之间的关系。 二、品读2-16自然段,深入理解课文。 1、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在作者看来表里的生物其实指的是什么? 2、作者对表里的生物充满的是一种怎样的感情?你从文中哪些语句中看出来了,请你读一读这样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 3、作者结尾说“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其实表里根本没有生物,作者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作者又为什么不说了? 5、从小作者童年的这件事情中,你想对小作者说些什么? 三、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童年,看一看是否也有过与小作者类似的经历,用笔记录下来。 第三课时 一、指生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

(完整版)长春版语文《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长春版语文《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教材分析 《表里的生物》一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他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听到父亲的怀表发出清脆的声音,就认为里面也是一定有一个小生物。这使他充满了好奇,可是父亲不许他动,这又使他的心很痛苦。一次父亲打开表盖让他看,并说这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蝎子尾巴,他信以为真,见人就说父亲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叙述质朴,就像与人倾心交谈自己童年的一件难忘的趣事,所以教师授课时尽量营造这种亲切的氛围,让学生津津有味地学,兴致勃勃地说。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7个字。 2.默读课文,要在前两篇的基础上再

次加快速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文,让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把课文分成四部分,思考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条理不是那么明显,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不要在这设置障碍。(1)小时候,作者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可是没有生命的怀表也能发出声音,父亲又不让作者动。(2)一次父亲亲手拨开表盖让作者看,他被表里的世界迷住了。(3)父亲又一次打开表盖让作者看,并告诉他“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蜇你”。作者证实了自己的猜测。(4)作者逢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一只小蝎子,也不知说了多久。

2、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2)说一说这些生字都该注意什么?(学生从字的发音、字的书写上抒发自己的看法。) (3)教师适当的总结,注意“拨”的读音以及与“拔”字的区分。 (4)开火车读生字词,并巩固。 二、指导默读,提高默读的速度。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2、开火车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深入学习课文 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从哪些语句中能体会到作者对表里的生物十分感兴趣、充满好奇? 2、指名反馈。学生结合课文相关的句子谈体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