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曹植的故事

关于曹植的故事

鱼山

民间有两个传说。一说:山形似甲鱼,故名。一说:鱼山上有鱼姑庙,鱼类奉为神灵,每年从东海前来朝山,故名。据考察,海上带鱼每届四月从东海沿河上溯至东平湖产卵,鱼山是它必经之路。时人不察,以为带鱼岁岁来朝,乃神力所致,遂使此名山胜迹增添了一件貌似神奇实有其事的趣闻。据当地群众反映,过去山上确建有鱼姑庙。

曹植在东阿

曹植(192-232年)字子建,曹操第三子,曹丕之弟,才华高旷。魏太和三年(公元229年)封东阿王,六年又徙封陈王。魏明帝曹睿太和七年(232年)曹植去世。谥“思”,世称陈思王。在东阿时常登鱼山游览,死后其子遵遗嘱归葬鱼山。

曹植在东阿的具体时间为太和三年十二月至太和六年二月(公元229年12月-公元232年2月),只有两年零两个月的时间,也就是他三十八岁至四十一岁的时候。他一生先后任雍邱王、东阿王、陈王,死于陈王任上,却归葬于东阿之鱼山。这说明曹植与东阿有不解之缘。青山埋诗魂,诗魂映故都。

鱼山仙人足印的传说

在鱼山南坡,有一块不规则的青石,石上有几只大小不一的脚窝,这就是当地人传说的仙人足印。

仙人足印

当年八仙游鱼山,拜谒大诗人曹植的陵墓。这时八仙中少了两仙——吕洞宾与何仙姑。道长铁拐李非常着急,满山寻找,当他来到南山坡时,远远看到吕洞宾与何仙姑在一个幽静的地方谈情说爱。铁拐李气不打一处来,急匆匆走到二人跟前,大吼一声:“呔,大家来鱼山参拜八斗才子曹植的陵墓,你们两个却躲在这里谈儿女私情,成何体统。”说罢,一甩手将铁拐插在二人站立的石头上。就这样,吕洞宾、何仙姑、铁拐李的脚印及拐窝,深深定格在这块大青石上。历经千年风雨的剥蚀,仙人的脚印依然如故,似乎在等待着游客到此寻觅那美丽动人的仙境。

曹植捉贼

传说有一年秋天,曹植为体察民情,出外私访。这天来到鱼山脚下,忽然听到一阵哭声。曹植感到诧异,便顺着哭声来到了一片菜园,原来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妈妈,望着凌乱的菜

地悲嚎。上前一问,才知道这老妈妈无儿无女,前年老伴又去世了。老伴在世时,靠他打鱼度日。老伴不在人世了,老妈妈只好在这里开了一片荒地,靠种卖蔬菜买些粮食糊口。她在这块地上一铲、一铲地施肥,一罐、一罐的浇水,跪着爬着锄草,没黑没白地干到如今。眼看着一棵一棵的茄子结出硕果,谁知道一夜的功夫,全给偷光了,老妈妈怎不伤心呢?

曹植听了老妈妈的哭诉,心里非常气愤,很想马上把偷菜贼捉到,狠狠地惩罚他。可是眼下正是产茄子的季节,老妈妈种的茄子,和别人种的茄子都是一样的,就是这贼挑着茄子到集市上去卖,也很难认出哪是偷的老妈妈的茄子,所以,要捉此贼,恐要花费些时日。可曹植还有大事要办,一时不禁为了难。他望着十分悲痛的老妈妈,又望着这一大片茄子地,灵机一动,便计上心来。他随即让从人交给老妈妈一些银两暂时度日,又把如何捉贼的法儿悄悄地告诉了老妈妈。老妈妈化啼为笑,暗暗称赞曹植贤明,便高兴地送别了曹植。

不久,老妈妈精心照料的第二茬茄子又被人偷了。这天一大早,老妈妈便赶去告诉了曹植。曹植闻讯,急忙带了几个随从,来到鱼山附近的集市。他们若无其事地逛来逛去,着意查看了许多卖茄子的小贩,可就是没有查出那个偷茄子的贼来。曹植有些失望,正欲离去,忽然看到一个汉子挑来沉甸甸的一挑茄子正要摆摊。曹植走至这汉子面前,瞅了瞅他的两大筐茄子,顺手从筐里一连抓起几个茄子看了一看,禁不住怒上心头,大喝一声:“给我绑了!”随从正要捆绑汉子,卖茄子的问道:“我身犯何罪,为何绑我?”

曹植问这卖茄子的汉子:“我来问你,你这茄子何处得来?”

那汉子一愣,随口说道:“是我自家种的呀。”

曹植又问种在何处,种了多少?“

那汉子不耐烦地说道:“我种了多少,种在何处,与你有何关系?”

只见曹植从摊上拿起一只茄子,指着茄蒂上的三个斑痕说道:“茄子既是你家所种,为何这茄子把上有这三个斑痕?”

那汉子往茄蒂上看了一眼,笑着说道:“这有什么,此为害虫所咬。”

曹植道:“真乃狡辩,既是害虫所咬,为何都咬在一个地方?”

汉子不以为然地说:“我便不信,哪有这样的事儿。”

曹植道:“你拿起茄子一一看来。”

汉子急忙拿起茄子一一细看,果然蒂部同一地方,均有三个明显的斑痕。那汉子顿时傻了眼,直惊得瞪目结舌,答不上话来。

曹植怒斥道:“你这盗贼,在贼赃面前还敢抵赖,要罪加一等!”

汉子不知因由,知道盗事败露,只好束手就擒。

茄蒂上为何都有三个斑痕,原来这是曹植交给老妈妈捉贼拿脏的法儿。那日曹植离去之后,老妈妈便按照曹植的吩咐,在每个小茄子的茄把上,都用针深深扎了三个眼儿。没想这法儿果然灵验。

曹植在集上设下临时公堂,在众人面前对盗贼作了审问,让其按市价赔偿了老妈妈两次被盗茄子的损失,向大家讲了盗贼无有好下场的道理,遂将偷茄子的盗贼下了大牢。从此曹植计捉贼的故事,也流传开来。

曹植和渔姑的故事

曹植(192-232),字子建,魏武帝曹操之子,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才高八斗,七步成章,辞彩华茂,骨气奇高。他曾于魏太和三年(公元229年)封东阿王,食户三千。太和六年(公元232年)二月,改徙陈王(今河南省淮阳县),是年十一月病逝,死谥“思”,故又称陈思王。

曹植被封为东阿王以来,由于满腹经纶无处施展,心情十分苦闷,正日价抑郁寡欢,无心料理政务,只想以酒浇愁,不久由于气火攻心便病倒了。家人多方求神拜医,均不见效。眼看着他一天天瘦弱下去,以至到了奄奄一息的程度,只得暗暗地为他准备后事了。

就在大家求医无望的时候,这天忽然有人叩响了王府的便门。开门一看,门前站着以为貌若天仙的姑娘。只见她年纪约有十七、八岁,头挽云髻,身着罗衫,体态轻盈,飘飘若仙。她身后背着一只精巧别致的草筐。老院公看傻了眼儿。姑娘倒先开了腔:“老人家,听说小王爷贵体有恙,特来探视一下病情,望您行个方便给传禀一声吧。”

老院公摇了摇头说道:“姑娘,小王爷的病什么神道名医都请过了,就是不见好转。我看你年纪轻轻,还是别招这个麻烦了。”

姑娘笑了笑道:“老人家,俗话说,偏方能治大病,为何不让我去试一试呢?”

老院公便无言答对,只好让姑娘进来,领到了客厅。

经过传禀,姑娘来到曹植的居室。只见曹植躺卧病榻,枯瘦如柴,面无血色,只有微微的一丝鼻息。姑娘伸出玉腕,轻轻按了曹植的脉搏,对站在一旁的家人说:“小王爷病情并不太重,只是气火郁结所致。我这里有一剂散药,把它服下即可痊愈。”说罢,从背后草筐里拿出一包散药交给家人。一会儿,老院公便把药煎好,灌到了曹植嘴里。不大时辰,只听得曹植腹内咕咕作响,神智便神奇般地有了起色。只见他灰白的脸上,渐渐现出红润,四肢也能自由伸动,慢慢地睁开了双眼,苏醒过来。

当曹植听说,使他复苏的竟是眼前这位年轻美貌的姑娘,神情更是一震。

姑娘见曹植醒来,笑着问道:“小王爷,您感觉如何?”

曹植活动了一下身子说:“很好,很好。不料姑娘有如此起死回生的绝世医道,实在太感谢了!”

姑娘道:“救人性命乃奴家本份。如此草药一剂,王爷何须提感谢二字。”

曹植见姑娘如此谦诚,心中更是感佩不已,于是问道:“但不知姑娘尊姓大名,家住何方,待俺身体康复后,定去登门拜访。”

姑娘道:“我家就住在离此不远的鱼山之上,因此起名渔姑。”

曹植拍手称妙,遂吩咐准备下酒饭,要款待渔姑。渔姑推辞不过,只好客随主便了。酒席间,曹植一反常态,双眉舒展,谈笑风生,一扫往日的郁闷之情。渔姑在席间见曹植如此笑逐颜开,她也时时含笑作陪。她笑得是那样的甜,又是那样的美,宛如一朵盛开的石榴花儿。交谈中,曹植得知渔姑广通琴棋书画,吹歌弹唱,遂即命人抬出他心爱的瑶琴,让其弹唱一曲。渔姑推辞不过,只好边弹边唱了一曲:

沧桑社稷兮几多秋,浪淘沙尽兮纯金留。

好男儿志在四方图报国,莫让年华付东流。

曲尽,余音仍萦绕不绝。曹植细细品味,感到不仅琴声悦耳,且词意甚有开导之意。他沉吟多时,猛然悟到,这聪慧的渔姑岂不是在借此曲意来医我忧郁颓废之心疾吗?因此,他对渔姑更加感激。为表诚谢和不负渔姑期望,也随即吟诗一首:

飞观百余尺。临牖御棂轩。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

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国雠亮不塞。甘心思丧元。

拊剑西南望。思欲赴泰山。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

渔姑听罢,高兴的说:“小王爷有如此激情抱负,就不负众望了。现在天已不早,小女告辞了。”曹植一再挽留,渔姑执意要走,曹植只好让家人送渔姑上路。

自渔姑走后,曹植病体很快康复。他时时思念着渔姑的词意,胸中顿生创业大志。从此他振作精神,施展才智,日理万机,潜心政务,不到两年的时间,便把贫瘠衰败的东阿领地,治理成了一个强盛的富庶之乡。

曹植大志有成,忽然对渔姑萌发了思念之情。他把政务安排妥当,便带了一个书童,乘马直奔鱼山而来。

鱼山,远远望去似一甲鱼静卧。山上翠柏郁郁,云霞缭绕。山顶处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庙宇,掩映于松柏之中。山脚下,大清河水绕山而过,滔滔之声,犹若虎啸。曹植望着山景,

不由地快马加鞭,来到山脚下。他迎面遇到一老人,曹植忙下马上前施礼问道:“老丈,此地可曾有位名叫渔姑的姑娘?”老人眯着眼睛,手捻胡须,吟哦了一阵,对曹植道:“这儿没有叫渔姑的姑娘,只是山顶上有一座渔姑庙,庙内供奉着渔姑娘娘。”

曹植听了不由一怔,他自言自语道:“渔姑庙?渔姑娘娘?这……”

那老人见曹植愣在一旁,接着说道:“这渔姑娘娘可有灵验呢,你大概不晓罢?”曹植道:“小王很少来此,老丈何不给讲讲渔姑庙的来历”。热心的老人让曹植一行坐在一块石板上,便讲述了如下的一段传说:

相传在很早以前,有一位仙姑路过这儿,看到鱼山风景如画,又有大清河水在山下滔滔流过,使她流连忘返,便在鱼山住了下来。这位仙姑正是玉皇大帝的义女,掌管着现下的渔族,因此大家都叫她渔姑。自从渔姑住到这里,每年在桃花汛期,四海江河的鱼儿便成群结队地顺着河水前来这里朝拜渔姑。从此,鱼山便由此得名。后来,渔姑不知因何缘故,被召回了天庭。人们为了怀念她,便在山顶建起一座渔姑庙,为她塑了金身,年年香火不断,朝拜人不绝。

曹植听得这里,心情一阵激动。他辞别了老人,便沿着崎岖的山路,朝山顶奔去。

到了山顶,举目观看,果然是一座雕梁画栋,建筑别致的庙宇。庙门之上,悬有醒目的“渔姑庙”的匾额,进得殿门,正中立着一尊塑像。曹植细目一望,顿时惊呆了:原来这尊塑像,和两年前为他治病的渔姑一模一样。他那笑吟吟的模样,好像在欢迎曹植的到来,曹植心谜顿开。

他恨自己未能早来探望。他肃立在渔姑娘娘像前,怀着感激和悔愧的虔诚,向渔姑娘娘作了一番祈祷。为了报答渔姑娘娘的救命之恩,曹植为渔姑娘娘重修了庙宇,又挂了金身。为表达自己的敬慕之情,和期望再能得到渔姑娘娘的教诲,于是便在庙院附近的羊茂台上,盖了几间草房,他常常住在这里读书。由此,庙院里的锺声,和曹植的读书声,就常常融为一体。据说,时至今日,鱼山每当夜深人静之际,在羊茂台上仍可听到那琅琅的读书声和那悠悠的锺声;羊茂台也随之成为鱼山八景之一。

洛神的传说

在鱼山顶,有一座仿汉魏风格的“观河亭”。亭为廊式,东西长16.8米,全石结构。站在山顶上,山下是黄河之水滚滚东去,对岸是泰山山脉连绵不绝。在山顶上,原来有一座鱼姑庙,里面供奉着鱼姑娘娘。当地父老相传,鱼姑是玉皇大帝的女儿,因为贪恋下界的繁华和曹植的才情,私自下凡定居鱼山。因此,每年桃花汛期,海洋里的鱼都会溯河而上,朝拜鱼姑。后来,鱼姑被召回天庭后,曹植就建了一座鱼姑庙来纪念她。

鱼山观河亭

恐怕这个传说仅仅是对曹植与《洛神赋》的一种附会。据东阿县文物所所长介绍说,曹植12岁时,就写了才情奔溢的《铜雀台赋》。后来的《洛神赋》更是千古绝唱,以至于东晋

顾恺之仅仅根据他的文字描写就创作了传世名画《洛神赋图》。《洛神赋》仅仅是寄语“香草美人”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呢,还是起源于他和甄氏的感情,文学圈里多年来争论不休。但曹植和甄氏的感情却是有迹可循的。据史书记载,曹植在十二岁的时候,曾请父亲代向甄逸的女儿求婚未遂,后来因此“昼思夜想,废寝与食”。

甄氏原是袁绍的儿媳,比曹植大十岁,曹操灭了袁绍后,甄氏又嫁给曹丕。公元229年,曹丕登上帝位,甄氏仅被册封为妃,甄妃因逐渐色衰而失宠,在曹丕当上皇帝之后的第二年便郁郁而终。之后,曹植入京觐见,曹丕竟将甄妃经常使用的一个盘金镶玉枕头赐给曹植作为纪念。抱着甄妃的盘金镶玉枕,曹植返回封地,不久就写下了不朽的《感甄赋》,后魏明帝曹睿将这篇千古诗文更名为《洛神赋》。

站在山顶,看着黄河和小清河在山前奔流,吟诵曹植的名篇,“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丹唇皓齿,明眸善睐,凌波微步,气若幽兰”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名句,让人不禁感叹不已。

七步诗的传说

七步诗

传说东汉末年,曹丕承袭王位后,妒忌其能,怕天资非凡的曹植争夺王位,就想将曹植杀了以绝后患。曹植闻讯后,立即骑马外逃。曹丕率人马追赶,附近百姓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纷纷赶来观看。面对文武随从和人山人海的群众,曹丕怕无缘无故杀了曹植会激起公愤,坏了名声,就心生一计对跪在面前的曹植说:“有人告你阴谋作乱,我本不相信,而你却逃跑,说明你做贼心虚。今天本该杀你,但念手足之情,再给你一个活命的机会。如今,天下皆知你才高智敏,能诗善文,那你就当着众人之面,在七步之内吟诗一首。吟出就免你一死。不

然,别怪我无情了。”曹植只好忍气吞声地说:“请兄长命题吧!”

曹丕抬头,见一麻脸将军跨马持刀,正虎视眈眈地盯着曹植,便说:“就以…麻脸?为题,但不准出现…麻、点、坑、凹?四字。”说后,环视众人,面露得意之色。

曹植听后,沉着地迈动双足,七步之内,吟出一首诗:

沙滩下大雨,新鞋踩硬泥,豆包去了馅,翻看石榴皮。

诗一吟出,自以为得计的曹丕不禁愕然,不由自主地“嗯”了一声。曹植以为已让过关,便起身跨马向北奔去。曹丕愣过神来,率众追赶,又追上了曹植。并一板面孔说:“刚才那诗太粗俗,需以…瘸腿?为题再作一首方可,但不得出现…瘸、踮、拐、短?四字。”

曹植听后,迈出七步,又吟诗一首道:

走路风摆柳,站立马歇蹄,坐下一边倒,睡觉脚不齐。

曹丕听后,心中大惊,又说:“两篇都欠文雅,现在你再以…同胞兄弟?为题,吟诗一首,不得用…兄弟、手足、同胞、你我?之词。曹植见王兄一而再,再而三地纠缠威逼,只怕没完没了,便强压心中怒火说:“王兄再三追逼,多方限制条件做诗,这次做成,能赦否?”曹丕眉头紧皱,迟疑片刻,狠狠心说:“赦!”

这时,只见曹植从容不迫,一步一吟,不足七步,又吟出一首世代留传的千古佳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传说之二:

公元210年,曹操在邺(临漳县)建造了十丈高的铜雀台。落成那天,曹操率领儿子们观赏,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要他们各自作一首赋,曹植拿起笔来一挥而就,又快又好。

曹操死后,长子曹丕即位。他为打击曹植这个争夺权位的敌手,便把曹植捉来,对他说:“夕日先父在世之时,你常以文章夸耀于人,今天限你在走十步路的时间里做诗一首,要是作不出来就要杀头。”曹植请出题目,曹丕指着金殿上悬挂的头牛坠到井里面死的画说:“就以此画为题,始终不许犯着二牛斗墙下,一牛坠井死的字样”。曹植边走边思索,还不到十步,诗已作成:

两肉齐道行,头上带凸骨;相遇由山下,焱起相搪突。二敌不惧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池毕。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曹丕说:“十步成诗不足奇。你能在七步之内吟诗一首才算数。”曹植又请出题,曹丕说:“我是你兄弟,就以此为题,但不可犯着…兄弟?二字。”此时曹植看到兄长苦苦相逼的情形,悲愤之极,走出七步愤然吟道:“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了此诗,脸上露出羞愧之色,只好免了曹植的死罪。

传说之三: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曹丕当了魏王,当年就将汉献帝废了,自己做了魏文帝。他虽然做了皇帝,依然将曹植看作敌手,总想寻找机会将他除掉。

机会终于来了。一天,有人告发曹植喝醉了酒,傲慢地侮辱威胁朝廷的使者,要求拿他问罪。曹丕大怒,就将曹植抓来,预备治他死罪。

曹丕的母亲大惊,立刻召见曹丕,哭着说:“你弟弟平日嗜酒成性,自恃才高,狂妄放纵。你应该想到同胞的情谊,留他一条性命。我死之后也就瞑目了!”

曹丕不敢违抗母亲,只得说:“孩儿也很爱他的才华,怎敢害他性命?今天只是要狠狠教训他一下,让他改了这种骄横性格。母亲不必担心。”

曹母走后,曹丕将曹植叫来。曹植惶恐地伏在地上请罪。

曹丕说:“从情理上说,我们是兄弟,从道义上讲,我们又是君臣;你怎可倚仗自己的才华,蔑视朝廷的礼数呢?”

“父亲在世时,你常常把自己的文章拿出来向人夸耀,我很怀疑你是请人代笔的。现在限你在七步之内吟诗一首。若是能够,就免你一死;若不能,则从重治罪,决不宽恕!”

曹植说:“请出题目。”

曹丕说:“我和你是兄弟,就以兄弟为题。但诗中不许犯着…兄弟?字样。”

曹植站起身过,刚跨出一步,就随口吟道: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诗吟完了,还没有跨出七步。

曹丕听了曹植的诗,也受到触动,禁不住流下眼泪。

曹母从后殿出来,说:“你是兄长,为何这么逼迫弟弟呢?”

曹丕慌忙离座告诉母亲:“国法不能废除啊!”于是将曹植从临淄王贬为安乡侯。

梵呗的祖庭——鱼山

中国早期的佛教梵呗之声,主要来自于西域。而中国的佛教音乐源于鱼山梵呗。东晋之初,中国佛教唱诵音乐梵呗创立,鱼山成为中国佛教唱诵音乐的发源地——梵呗的祖庭。

鱼山梵呗寺

据唐释道世《法苑珠林》记载,曹魏陈思王曹植(192~232年)在魏明帝太和三年(229年)“曹植尝游鱼山,忽闻空中梵天之响,清雅哀婉,其生动心。独听良久,乃摹其声节,写为梵呗。撰文制音,传为后式。”。曹植游览东阿鱼山,闻洞内传有梵音歌唱,便拟写音调并以《太子瑞应本起经》内容编撰唱词填入曲调,故称“鱼山梵呗”。曹植成为“改梵为秦”中国化佛曲——梵呗的创始者。可以说,“鱼山梵呗”的创制,成为“呗赞”音乐系统在中国成立的标志。

曹植是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是曹操第三个儿子,魏文帝曹丕之胞弟。字子建,谥号思,故称陈思王。据史料记载,曹植自幼才思敏捷,智力过人,才高八斗,七步成章,辞采华茂。“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

建安十五年(210年)冬,曹植19岁时,邺城(今河北临漳)铜雀台刚刚建成,“太祖(曹操)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由此,深得曹操喜爱,认为他是诸子中“最可定大事”的人。

曹操几次想立他为太子,继承千秋大业,但由于曹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终于失去了曹操的信任。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死,曹丕继位,曹植遭到种种猜忌。

曹丕怕他争夺王位,以“醉酒悖慢,劫胁使者”的罪名将他抓了起来,令他“七步成诗,不成者行大法”。曹植应声而对,七步之内吟诗一首:“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的性命虽然保住了,但也开始了屈辱偷生的悲惨生活。他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像囚徒一样,凄惨地走着人生之路。

太和三年(229年),“太皇太后念雍丘下湿少桑,欲转东阿。”遂在其母卞太后的关照下,徙封东阿为王。当时的东阿,“田则一州之膏腴,桑则天下之甲第。”他的生活开始有所好转。但统治者并没有放松对他的防范,“兵人给其残老大数不过二百,又植以前过,事事复减半。

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常汲汲无欢,遂发疾薨,时年四十一。”死后谥号“思”,意为追悔前过,因其曾封陈王,世称陈思王。曹植生前常“登鱼山,临东阿,喟然有终焉之志,遂营为墓。”在他死后,其子曹志将他的遗骸迁葬于鱼山西麓。也因此,而使得鱼山充满了灵性,凝聚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成为佛教名山。

可以说,曹植的一生历经苦难,而他却在孤独、沉闷、压抑、流浪中把才气发挥的淋漓尽致,创造了不朽的传世之作。锺嵘在《诗品》评价说:“陈思为建安之杰。……植诗其源于国风,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古今,卓尔不群。嗟乎!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麟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何其高也!”就连一生恃才傲物、目空今古的谢灵运也竞出人意料谦逊地评说道:“天下才分十斗,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天下人共用一斗。”

《魏书·释老志》中有载:“魏明帝(227—239年)曾大起浮屠。”陈思王曹植喜读佛经,并创作梵呗。《广弘明集》言:“植每读佛经,辄流连嗟玩,以为至道之宗极也。遂制转读七声,升降曲为之响,故世之讽诵感弘章焉。”

据梁代僧佑(445~518)的《出三藏记集》记载已有《陈思王感鱼山梵声制呗记》的标题;《历代三宝记》卷五载:他曾参加以月支人支谦为首的《太子瑞应本起经》的翻译工作。

梁慧皎《高僧传》(519)卷十三曰:“陈思王曹植,深爱声律,属音经音,既通般遮之瑞响,又感鱼山之神制,于是删治瑞应本起,以为学者之宗,传声则三千有余,在契则四十有二,其后帛桥、支龠亦云祖述陈思,而爱好通灵,别感神制。其中四十二契,便是四十二个曲调联奏,《三国志》、《魏书》中均有就戟。《法华玄赞》(897年)卷四日:“陈思王登鱼山,闻岩岫诵经,清婉遒亮,远俗流响,遂拟其声,而制梵呗。

清乾隆皇帝题北京香山宝谛寺门联曰:“国满桷香,古枝分鹿苑;天高竺梵,晴呗接鱼山。”

后世所传《鱼山梵》,即其遗制(《法苑珠林》卷三十六)。其后支谦亦传有梵呗三契,康僧会复造有泥洹梵呗,晋帛尸梨蜜多罗也以梵呗传于觅历,昙钥又造有六言梵呗,当时名师所作的呗赞,到了六朝的齐梁时代,还多有存在。

曹植创制佛教音乐鱼山梵呗主要是受当时政治形势的压迫而进行的,他借用佛教来使自己摆脱陷入的政治困境,寻找精神的归宿。可以说曹植的落难成就了后来的佛教音乐——鱼山梵呗,并为其奠定了基础。而鱼山也因曹植彰显着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景观。

鱼山梵呗

鱼山是中国佛教梵呗的发源地,“梵呗”起源于佛陀时代,而我国最早的梵呗是从曹魏时

代开始的。中国佛教音乐按其表演性质特征可划分为声乐与器乐两大部分。“梵呗”是声乐类别中最为重要的一种音乐形式。注重于佛教经文宣传教义。

“梵”是印度语“梵览摩”(Brahma)的略称,其大意为清净、寂静、离俗之意。本义为不生不灭,无所不在的最高实体,宇宙的最高主宰。“呗”为古梵语的音译,又称婆陟、呗匿,意为赞叹、赞颂,是佛教举行宗教仪式时,佛教徒在佛与菩萨前歌诵、供养、止断、赞叹的颂歌,亦可用乐器伴奏。后世泛指为传统的佛教音乐。

《高僧传》卷十五《经师论》记载梁慧皎说:“自大教东来,乃译文者众,而传声盖寡。良由梵音重复,汉语单奇。若用梵音以咏汉语,则声繁而偈迫;若用汉曲以咏梵文,则韵短而辞长。是故金言有译,梵响无授。”可见,佛教传入中国之初,译经事业虽渐发达,而梵土歌呗却未获传授。当时来自西域的各国高僧,初入中土,宣传佛教教义过程中,人们对梵呗音乐中的词曲不能完全理解,无论用“梵腔”以咏汉语,或用汉曲而歌“梵声”,都有困难。所以在佛经的译解和吟诵上必须要有一个“改梵为秦”、“改梵为汉”、“改梵为晋”的加工改造,即学术界称之为“华化”的过程。在中国也只有当魏陈思王曹植创造出中国式的“梵呗”,而道安、慧远等人又陆续制定了僧尼规范,在中国建立起中国式的丛林制度,中国化的佛教音乐才成为中国佛教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中国汉传的佛教音乐,即梵呗音乐是在模仿印度音乐旋律的基础上而创制的新声,用汉语来歌唱,而不再使用印度语。梵呗音乐平和、深沉、肃静、淡雅,充分体现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美神韵。

自东汉开始,中国文化思想界经历了一场空前的文化变革,儒学的衰微,道教的兴起,佛教的传入,形成了三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这时期的贵族文化趋于平民化和世俗化。曹植创建的梵乐,至唐代中期,传入朝鲜半岛和日本,因此,曹植被誉为日本佛乐的鼻祖。据悉,每年日本宗教界都有大批的人士前往鱼山参拜曹植墓,并在墓前演奏曹植当年创作的梵乐。

宋元以后,佛教音乐因市民阶层的出现而日趋通俗化,许多佛曲用民间曲调演唱。由于佛教音乐的影响,民间音乐(尤其是民间器乐和说唱音乐)日趋繁荣发展。佛教音乐的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佛教和佛教音乐作为外来的宗教文化,自西汉哀帝时佛教传入中国内地以后,就根植于中国民间音乐的土壤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音乐丈化。中国的佛教音乐大都音清新典雅,超凡脱俗,其韵幽远深长,令唱者身心合一,物我两忘;令闻者胸襟豁然,神游情动。

佛教在供养赞颂、唱道修行皈依等佛事无不以音声来做佛事,从中领略佛教文化深邃含意,起到净化心灵的作用。佛教音乐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渗透颇为深厚,在各种佛事中使用呗赞丰富了传统音乐的内容,并在吸收传统音乐基础上产生了诸如变文等多种新的音乐形式,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影响。

东阿鱼山梵呗佛教音乐被文化部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杂技莫忘曹子建

曹子建不仅具有“独占八斗”的诗才,而且是一位矫健潇洒的杂技艺术家。这在史书中有记载为证,在东阿还流传着他这样一段故事。

曹植来到东阿,一切都感到新鲜。他就到处巡游。这一日,他来到一座小镇,见前面的空场上聚集着一大簇人群。走近一看,原来是江湖艺人在表演杂耍马戏。一位短打小生骑一匹白马在绕场驰骋,那小生一忽儿马上,一忽儿马下,跳跃翻腾,倒立空卧,做着各种惊险动作,赢得一阵喝彩声。

曹植见了却暗自晒笑。他“生乎乱,长乎军”,极喜走马跳剑,自然马上功夫非凡。难怪他对这江湖艺人的表演看不上眼了。

不一会儿,鼓锣停歇,白马退下。场上又响起了管弦之声。一位红衣少女跃入场中,表演开了跳丸跳剑。五彩术球和银光闪闪的宝剑轮番抛向空中,少女在剑和球下面闪跃腾挪,

一会儿如蜻蜓戏水,一会儿如紫燕腾空。那球和剑越抛越快,如流星,似闪电,渐渐变成了银练悬空、彩虹一架,看得人们眼花镜乱,目瞪口呆。那曹植一时兴起,纵身跃入场中,对那女子道声:“领教了!”便拔剑同那少女对跳起来。他一个仙人摘桃的跳跃把剑抛入空中,又一个神龟承露的仰姿将球衔在口里。人们没有看清怎么回事,那球和剑,竟围着他像一连串陀螺似地绕着他的身子旋转起来。那少女也不示弱,恶虎扑食一般抢上前来,那球和剑不知怎么就变成了神梭一高一低在他与她之间来回飞旋。他做一个游龙潜水,她做一个紫燕穿云、她来一个猴子捞月亮,他来一个狮子滚绣球,……把场上的看客弄得心乱神迷,如痴如醉,情不自禁地叫起好来。

曹植与那少女正跳得起劲,忽听场外一声呐喊;“且住!”那少女竟像中了定身法一般僵立在那里。曹植大感奇怪:什么人这么大胆,竟敢扫本王的雅兴?抬头看去,竟是一个黄色面皮、仆从模样的汉子在发号施令:“刘大官人有请,叫小珍去宴前助兴!”.那红衣少女听了,立时被吓得小脸蜡黄,像霜打的瓜叶一般蔫了。原来这刘大官人是本地豪强,自称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人,一向称霸乡里,鱼肉乡里。他见红衣少女小珍色艺双绝,早就想占为己有,不想小珍誓死不从。那班主怕刨了摇钱树也不情愿。但又惧怕刘大官人的权势,不得不曲意周旋。小甄也就不得不硬着头皮为刘大官人助兴了。

曹植知道了这些情由,不由得义愤填胸,就对那个仆从说:“回禀你家官人,就说东阿王曹子建在此。叫他另找别人吧!”。这时看客们已经散去,那刘大官人的恶奴也灰溜溜地走了,艺人们众星捧月一般把曹植围在中央,求王爷为他们做主。曹植生性风流,一向喜欢杂技马术。见自己的封地竟然有水平这样高超的艺人怎不欢喜?再看那小珍竟长得同他一向锺情的甄氏面容酷似。甄氏——小珍,莫非她与她是……不,不可能。这不过是天地造比之功偶然地巧合罢了。不管怎样,这么优秀的艺人绝不能任恶人蹂躏,杂技马术也应该继续繁荣发展。于是,他说:“本王早就听说东阿是杂技之乡,技艺高超,从艺者甚众。咱们来一回百戏大会演如何?你们如果同意,可将此事广为传布,叫所有的班子都来参加。至于那刘大官人,你们不必怕他,自有本王来对付!”众艺人听了,禁不住欢呼跳跃,齐喊王爷英明。

百戏会在鱼山脚下的广场上举行。几十个班子报名献艺,汇集了东阿一带所有的杂技精英。前来观看的百姓更是成千累万,摩肩接踵,除了众艺人登台献艺以外,曹植也登场表演了走马斗狗、跳丸跳剑,还和小珍合演了一回,赢得了黎民百姓和众人的赞扬。会上评出了头牌、二牌、三牌,由曹植出资进行了奖赏。曹植又拿出银两资助了贫苦老弱的艺人。从此,杂技艺术在东阿更加兴盛。据说,当时东阿竟有数百个班子,几千名艺人。艺人们不忘曹植的恩德,编了这样的民谣来称颂他:

跑马卖解上大杆,

跳丸地圈流星鞭。

走江行会保平安,

莫忘先拜曹子建。

杂技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历史。

新石器时代晚期,东阿、阳谷一带是东夷人活动的主要区域,当时东夷人的首领蚩尤据说便是一位杂技高手,古代杂技就源于角抵戏即蚩尤戏。

源自蚩尤戏

东阿是中国著名的杂技艺术之乡。东阿县孟庄、贺庄、张大人集等村都是著名的杂技村。

春秋战国时期,东阿杂技马戏得到初步发展,到汉代已经基本成熟。三国时期,杂技马戏在东阿一带已很盛行,成为一种以杂技为主兼有其他技艺的表演形式。

魏太和三年(229年),曹植被封为东阿王后,昔日结交的俳优术士会集东阿参加百戏会。

据传,他墓前的一块风水地就是他当年的娱乐场。可见,曹植对于东阿杂技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1951年在曹植墓发掘的132件出土文物中,有蒜头形五花石球一个,据考证即为曹植“跳丸”用的道具。

曹植是一位出色的杂技艺术家,史料记载他“跳丸击剑,诵俳优小说数千言”,“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在《白马篇》中“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首接飞猱,俯身散马蹄”,就是他当时表演马术的生动写照。汉魏时期也曾有此佳句来形容聊城杂技声名的鹊起“踢丸击剑谁家子,鱼山杂技自此兴。”经过魏晋南北朝,杂技艺术已经非常成熟。

东阿杂技,源远流长,代不乏人,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杂技艺人对传统竞技项目,不断推陈出新,多次在国内国外的杂技大赛中独领风骚。“英航杯”、“金小丑奖”都是东阿人的骄傲。据不完全统计,东阿有一千二百余名杂技艺人,遍及全国各地,展现着东阿人的英姿。杂技之乡,名不虚传。在东阿现出现了许多杂技村,杂技之家。如刘集的路庄,六十多户人家中从事杂技艺术的就有四十多户。许多人从小学到老,田间地头、场院、庭院,到处是他们练功的场所。锄头、扁担、筢子、扫帚等生产工具,碗、筷甚至刚收获的冬瓜、南瓜、玉米,刚捉来的鱼、虾等,都是他们练功道具。这个村有三个杂技团,常演的节目有高空杂技、舞台杂技、软技、车技、蹬技、马术、魔术等。他们练在田间地头,演出在全国各地,深受群众的喜爱。

拳不打铜城

拳术在东阿历史悠久,素有“拳不打铜城”之说。流传的拳种有少林拳、二郎拳、太祖拳、形意拳、查拳、大洪拳等二十余种。

相传清朝嘉庆年间,有一保镖护卫着一批商货由南京向北京进发。这一天,他们来到地处南北交通的铜城驿站时,天已黄昏。他们为了赶路,想越城而过。可是保镖自恃武功高强,不愿悄悄走城过关,便在昏黑的夜色中,面对着万家灯火的铜城,口出狂言,进行“喊镖”。

这下可惹恼了拳师秦立业,出来“挡镖”比武。车辆人等,不得前行。就在南门外一块空地上拉开了战场。先比拳术,保镖人没能沾光。他恼羞成怒,投出暗器柳叶飞刀,秦立业一一躲过。这时保镖人抄起一根混铁棍,拼力朝秦立业打来。秦立业手无寸铁,难以取胜对方,便跳出圈外,回家取来兵刃,再度厮杀。经过几十个回合,保镖人被打得遍体鳞伤,跪地求饶。秦立业适可而止,觉得干镖行的也都是混口饭吃的,便拱拱手回家了。保镖人头痛难忍,羞愧难言,带着商队,趁着夜黑人静,悄悄绕过铜城往北而去。到京城后,他和镖行的朋友谈起这件事,盛赞铜城人拳术高超,武器奇特。其实,哪里是什么奇特兵器,那天秦立业回家取来的兵刃乃是扁担头上捆绑了几根枣疙针条。夜里天黑,对方看不清,枣疙针条又有弹性,保镖人凭一身蛮力,挥动铁棍左抵右挡,但就是躲不开对方的兵刃,被抽打的浑身是血,产生了以柔克刚的效果,枣疙针条舞动起来呼呼作响,这更增加了神秘色彩,乃至传到北京变成了“奇特武器”。

其实,拳不打铜城,不是指的枣疙针条,而是指的威镇武林的铜城二郎拳。据拳谱记载,铜城的二郎拳起自明代成化年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汴梁城(今开封市)有一位孙姓拳师,因拜香偶有所悟,创二郎拳。后传李贵,李贵领明之,将其发展为85路,并名之曰:“单丢袖”。后传至阿邑城北张广寒、付伯荣,再传至铜城富室周养民。其人臂力过人,得精巧之术后,于东阿县城(今平阴东阿镇)的少岱山下立擂,无有敌手,名声大振,自此,二郎拳广为流传。因此也就有了“拳不打铜城”的传说。

顽童戏镖师

铜城的二郎拳出名是在清朝中叶。那时冷兵器尚兴。江湖上从镖师口里传出一句口条:“好拳不打铜城,好枪不扎石横。”

镖师是个特殊的行当,没有两下子真本事,是难免吃亏的,所以凡镖师就要有些根底,得到过名人传授。然而,艺无止境,走镖失镖的事也常有发生。尤其在最出镖师的地方,就

常有告老还乡的名家名手,隐居乡里,教几个村童自娱自乐,与过往的朋友开开玩笑,以示潜龙手段。

并不起名的周家老店,就在城东门里路南,是个马车店,有几间上好的客房,院内地面平整,拾掇的整整齐齐。

那日,金黄的太阳已从城墙边落下,一行人越过街心,奔着周家老店的幌子走来,三辆弘车(手推车)四个人。领头的面色冷峻,肩上斜挎了一对铜拐,在晚霞的映照下奕奕光亮。后面的小推车每辆捆了两个箱子,中间插了把大三角杏黄缎子旗,火红的绣字像火苗燃烧着耀眼。引来两边店铺店主和行人的驻足凝视。

周老掌柜微笑着迎在门前抱抱拳,道声辛苦。年近七旬的老人,却是身骨硬朗,眉目清疏,举止儒雅。

那头人也抱抱拳。

老掌柜拿眼扫扫这弘车上的旗子,不由的惊讶万分!问道:客官恕老朽眼拙,敢问旗子上写的什么?那背拐的镖头哈哈大笑:老人家,这上边写的是“拳打南北二京,脚踢运河两岸。”,后面的是“天下第一拐”!

周掌柜一脸的疑惑:这天下第一拐什么意思?

那大汉解道:自我出道以来,背上这对铜拐还没有遇到过敌手,故大家都称我天下第一拐。

掌柜的笑着点点头意味深长的哦了一声,随即热情的招呼:请进,打水,看茶,看座。饭后,闲来无事,镖师与周老板谈到铜城的来历,才知道,铜城在唐宋朝就是通都大邑,宋朝前称作铜驼镇。明清时更是青瓦楼舍,店铺林立,设有快马驿站。清朝有“三十里地,三城两店”的说法。三城就是指铜城、旧城、谷城,两店指中间的南京店和北京店。

说话间,天色已晚,镖师告诉周掌柜,明天头遍鸡叫就备饭,天不明就要走。掌柜的告诉他不要慌,这个地方路上不太平。

镖师笑了:不碍事。

头便鸡刚叫,周掌柜的招呼:饭做好了,起来吃饭不?

马车店的大门咣当的推开,独轮弘车轧在石头路面上,咕噜作响。街上只能隐隐约约地看见路影。周掌柜的送出门来说:天太早了,最好天明再走。

“没事没事!”镖师领头,一行人出西门下坡左拐,上了大官道。

耳听得周掌柜站在西门边喊到:“路上遇到不方便时,再回来。”

千年的大路走成河。古老的官路,不过只有对行两辆马车的宽度,一路向南延伸,路面两侧的庄稼地比路面低三四米深。

中秋的天气,空气十分的清凉,东方天幕有一弯下弦月,时隐时现。有白白的雾气从两边的玉米地里涌出来,笼罩了路影,路边的草从里有蛐蛐嚯嚯叫个不停。有觅食的兔子唰的从路一边的地里出来,顺了路面跑去,立刻不见了踪影。吱吱的弘车轮轴声打破了四周的沉寂。远处有几棵高耸的阴影,在雾色中隐现。

“嗖”的一声,左边路沿上一个影子,如一片秋叶轻飘飘的落下来,立在路中间。镖师心中一惊,喊了声停,随手从背上抽出那对铜拐。左脚在前,重心在后立了个守式。“哪路英雄,报个名号。”

“呔!何方狂妄之徒,不拜山门,不收旗号,留下买路钱。”随着一声清脆的童音,一个瘦小的身影卷一阵清风,直扑过来。

镖师早已看清,那少年手中的兵器,不过一根小细棍。心暗笑,看我一拐砸死你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雏。那少年手中的小细棍挟风呼啸而至,镖师右手蓄劲抡起右拐,准备直劈来者的头部,一击毙命。这时,那棍梢却弯曲下来,扑向镖师,镖师的脸上一团针刺麻木的感觉,两眼就模糊不清了。

谁也不曾注意,侧面一个更瘦小的身影,一个燕子抄水式,已经飘过了头辆弘车,铮铮的三声断弦的声音里,三面杏黄旗已随小孩的身影飞到了旁边的玉米地,一阵玉米棵子唰唰的抖动。头前的少年身影已经退出丈余,“不跟你们玩了”。一扭身进了玉米地。

护车的三人看见丢掉铜拐、双手掩面的领头人,慌了神。警惕的打量四周,并无更多的动静。

镖师渐渐回过神来说:回去,去周家老店。他们费力的将弘车推进西门,深红的太阳在东门洞外的树梢间露了出来。店门闭着,里面静悄悄的。

镖师开始敲门,虚肿的脸上,眼皮只漏着一条细缝。

看开门,镖师扑通跪在门前。

周掌柜不由高声称怪:咦!这是怎么了?屋里说话!

师傅,弟子有不识泰山!望收下徒弟!不然弟子长跪不起。

这是哪里话,你可是天下第一拐呀!快起。镖师红肿的脸变的发紫。进客房,坐定。周掌柜把前因后果问了个清楚。

哦!难道是我的两个小熊羔子!便对倒茶的说,喊大小和二小来。

一高一矮,一身蓝衣,两个系了绑腿的儿童,嘻嘻哈哈的笑着,手中拎着杏黄的旗子走进门来。

镖师见状问道:弟子有一事不明,小师兄用的明明是一条细棍,却不知怎么就弯下来扎了脸。师傅能否让弟子看看所用兵器。

周掌柜呵呵一笑,手向外摆摆。墙角边,立了几根圪针条子,是杜梨树下遍生的条子。有两根用细麻绳从下往上缠了,梢节去了尖,留了一团刺。

是意在人先,以柔破刚。以变制不变,以有心对无心。

镖师边看,连连点头。

好在镖车押运的并不是十分值钱的东西,时间又充裕。

一行人,留下来学习十天。八十五路二郎拳,学了头二十趟。空余时间,又学了长兵短器、短兵长器和文武春秋刀。

从此,铜城的二郎拳,响遍大江南北。

周家门前村的由来

东阿县牛店镇东南方向的黄河岸边,有一个曾经远近闻名的村庄,叫做周门前。过去,这个村名叫顺德乡,是黄河岸边的码头。村子人是从今黄河中心河道的小杨庄搬迁到河的西沿来的。

小杨庄因黄河发大水给冲掉了。村子是沿着河岸而建,有一里半的店铺门头,其中有许多客店,前面是饭店,后面是客房。店铺前的门台石就是河岸的码头。

每到傍晚,这里便像赶集一样热闹起来,家家店门前挂着大红的灯笼,运粮运盐的、经商的船只到了这里,便纷纷靠岸,在码头拴了船,进店住宿。连绵的大小船只要停靠一里多地。到那时,整个村落欢歌笑语,酒香飘荡。大的店铺设有大厅,专门供客人观看地方艺人表演节目,如:“打落子”、“河南坠子”。还有的唱地方小戏“二宗弦”,因歌曲清丽婉转,余音绕梁,十分动听,人们感觉像喝了“半碗蜜”一样甜美,所以给它起名“半碗蜜”。

这村落码头对外有个承诺,不论谁家的船上丢了东西,由店家全部包赔。其中以周家的旅店名声最好,曾经多次有旅客在周家店和其他店铺遗漏下旅行的盘缠银两,都能够如数归还。由于这里民风淳朴,饭菜酒肉便宜。所以从河南到济南泺口的河段上的行船的船家都到这里落脚。其中,周家的旅店是这片店铺中,规模最大,设施最好,服务最全面的。周家店位于村落的最北头,往往有比较大的船只和成群的船队集体下榻。时间长了,来往熟了,船家在水路上相约,常常会说咱们到周家门前落脚吧。周家门前从此叫响,时间久了顺德乡的名字倒生疏了。周家门前,就演变成村庄的名字。

1958年所有在河道跑的风船、木船被政府集中济南泺口,成立了十几个航运社,跟船的船工成了工人。尤其是1958年以后黄河里跑轮船,金堤上跑汽车,这里的码头才渐渐衰落下来。

晏子治阿

东阿历史悠久,春秋为齐国的柯邑(即阿邑)。以治理东阿而名垂青史的人不少,晏子(名婴,宇平仲)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据《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公元前547~前490年)在位时,晏于两度出任东阿宰。第一次他来东阿主政三年,齐景公听到很多人说晏子的坏话。景公很不高兴,把他召至国都当面斥责说:“我本以为你能胜任,才让你治理东阿。现在你却没把它治理好,我要重重责罚你。你退下去好好反省吧!”

晏子说:“我知道错在哪里了,让我再干三年吧。”景公遂叫晏子继续治阿。三年届满,景公果然听到许多赞誉晏子的话。这次景公非常高兴,把他召至国都要当面奖赏他。不料晏子拒不受赏。景公问其原因,他回答说:“我第一次治理东阿,筑溪径,安闾里,招来违法人的怨恨;奖励勤俭孝悌,惩治偷盗懒惰,招来权势者的怨恨;左右的人求我办事,合法的我才应,不合法的我拒绝,所以左右生怨恨;在达官贵人眼前,我不越礼服事,所以贵人就不高兴。就因为这样,有人向你进谗言,所以三年恶名声就传到您的耳朵里。第二次我改变以往之所为,不管闾里安不安宁,不筑溪径,作奸犯科的人就高兴起来;勤俭孝悌的不奖,偷盗懒惰的不罚,惰民就高兴起来;对左右我是有求必应,不论合法与否,左右就高兴起来。因为这样,三年好声名就传到您跟前了。过去您认为我应该受罚的其实该受奖,今天您认为我应该受赏的其实该受罚,所以我不敢接受奖赏。”

景公听罢,深知晏子之贤能,任以国政,用为齐相。晏子执政三年,齐国大兴。当时,孔夫子周游列国,到齐讲学时,就对晏子的门生说:“晏子果君子也。”西汉司马迁著《史记》,专门写了一篇《管晏列传》,并说愿为晏子执鞭,表明了他对晏子的无限敬仰之情。

娃娃邑宰尹子奇

春秋战国时期,地处齐国西南重镇的阿邑,一连换了七个地方官,都没有把阿邑治理好。那里连年兵荒马乱,匪患无穷,再加上魏国人经常越境来这里抢劫民财,使黎民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可愁坏了齐宣王。经过多方观察,他看上了年仅18岁的尹子奇,准备叫他到阿邑当邑宰。一天,尹子奇被召进宫中,宣王问:“治理天下的根本和要领在哪里呢?”尹子奇答曰:“君主任用官吏,不循私情,亲近贤人,赏赐有功之人;使政治平正,人民安乐,所有的人能各得其所。这样,天地自然会顺从我而正常,凶灾自然就会离开我们而消灭。如果君主任用官吏,不是亲属就是私宠的人;喜爱的不是美女就是专事拍马的人;跟自己意见相同的人就当作好人,跟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就当作坏人;高兴的时候就随便奖赏,发怒的时候就乱用刑罚;一天到晚只顾吃喝玩乐,把政事丢开不管,使老百姓受到冤枉残害。那么,就是四季风调雨顺,地里边也长不出好的庄稼来,社会也不会安宁。

尹子奇的政见,很为齐宣王所赞赏,事隔不久尹子奇就走马上任了。可是不到三天,朝内就议论纷纷,说什么:“阿邑一向很难治理,大王想必知道,尹子奇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毛孩子,俗话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若是弄出差错,可就不好收拾了。”奏本的大臣接二连三,齐宣王听后便拿不定主意了,于是,赶忙派使者把尹子奇追回。

所派使者是一位能文善武的中年人,他追上尹子奇时大吃一惊,遂调转乌头急忙回朝向宣王禀报:“我见到子奇已邀请了五六个须发斑白的老人同车赶路。老年人有智谋,年轻人有朝气,办事果断,他们结合起来,集思广益,一定能把东阿治理好。”宣王听了表示赞同。尹子奇上任后,接受了前任邑宰没有治好东阿的教训,又尊重老人的意见,整治民风,除匪患,安民心,到各地察访民情;救济穷苦百姓,招贤纳士,共商治阿大计。因此,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与东阿毗邻的魏国,听说派了一个娃娃当邑宰,便派兵来攻打,想吞掉阿邑,蚕食齐国领土。尹子奇发动全县百姓拿起刀枪,奋起抗敌,直杀得魏兵尸横遍野,狼狈

逃窜。这一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开了,齐国上下都称赞尹子奇。齐宣王便传旨给这位“娃娃邑宰”记一大功、并官升三级。

农桑县令枣祗

在东阿县的历史上,不乏德才兼备的贤臣良吏,东汉末期的县令枣祗称得上是其中一位佼佼者。

枣祗,颍川(今河南许昌)人。本姓棘,“先人避难,易为枣”。枣祗为人忠诚,很有才能。他早年跟随曹操起兵讨董卓,袁绍占领冀州后,“亦贪祗,欲得之”,但是枣祗始终跟随曹操,不愿离去。曹操占领兖州后,以为东阿县令。

枣祗对农业生产很有研究,他深知民以食为天,主张治理地方,必须以农为本,注重农桑。他任东阿县令期间,正值东汉末期。由于连年战乱,人民流离失所,大片肥沃的上地被废弃荒芜,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破坏。当时,不仅老百姓难以维持生活,就连各军阀的部队也都普遍缺乏粮晌。袁绍的军队在河北靠采摘桑椹充饥;袁术的军队在江淮靠捞水草、摸蚌蛤维持,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景。有的军队因没有粮食而散了伙。枣祗在这种混乱异常的情况下,潜心发展农桑,使得当时的东阿,家家植桑养蚕,户户粮食满仓。东阿如此富庶,惹得当时的一些军阀垂涎三尺。袁绍曾三番五次劝说枣祗归附于他,并以高官厚禄相许。枣祗深知袁绍的为人,便屡次之回绝了。公元194年,曹操失去兖州,无立足之地,因得到枣祗和东阿军民的接济与支持,才转危为安。这样以来,枣祗深得曹操的信任和器重。枣祗在发展农桑上是当时屈指可数的人物,特别是后来在帮助曹操推行屯田制度上,更显示出杰出的才能和超众的卓识。怀有雄才大略的曹操,在当时军阀混战、逐鹿中原的年代,深知若想打败强敌,完成统一大业,就必须做到强兵足食。

公元196年,曹操迁都许昌后,便着手发展生产,推行屯田。但是在如何收取地租的问题上,曾经历过一番争论。最初不少人主张采用“计牛输谷”的办法,即按屯田客使用国家耕牛的多少,来确定不同的租额。这个办法已经定了下来,并开始付诸实行。但枣祗经过反复考虑,觉得这个办法不妥,认为如按这个办法,收成好的年份也只能按原来的定额收租,国家并不能增加收入,而收成坏的年份,国家还不得不减免,对国家太不利。主张实行“分田之术”,根据每年的实际收成,按一定比例收取租谷,丰收多收,歉收少收。枣祗向曹操反映这一意见,建议重新考虑,但曹操认为已经做出决定,丰收年成也用不着再改变了。枣祗仍坚持自己的意见,一次又一次地去找曹操,曹操终于犹豫起来,于是就让枣祗去同尚书令荀彧商议决定。

荀彧为此专门召开讨论会。在会上,军师祭酒侯声说:“按照租用官牛的头数收租,是为扩大官田着想。如果按枣祗的意见去办,对官家有好处,对屯田客却没有好处。”荀彧一听,也犹豫起来,觉得两种办法都有道理。因为按牛收租的办法,由于规定的租额是不变的,屯田客为增加收获,就会扩大种植面积,开垦荒地,增加官田;如实行按产量分成收租的办法,收成增加了地租也要跟着增加,屯田客不能完全占有自己的增产所得,就会失去扩大种植面积的积极性,但对增加国家收入又确实有利。荀彧一时难以做出最后决定,会议只好不了了之。

于是,枣祗又去找曹操,非常自信地坚持自己的意见。曹操终于被他说动,最后采纳了按产量分成收租的办法。按照这个办法,屯田客用官牛耕种的,要将收成的百分之六十交给国家,自己只得百分之四十;如果用自己的牛耕种,收成则各得百分之五十。

就这样,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准备之后,屯田制度正式推行。广漠荒凉的原野上,出现了一处处农耕的人群,在兵荒马乱的岁月中,掀起了一个农业生产的热潮。

自此,枣祗由东阿县令提拔为屯田都尉,还配备了懂作农业生产的韩浩做他的助手,具体做这项工作。为了避免臣僚再发议论,曹操下了一道命令。令中说:“安定国家的根本大计,在于强兵足食。过去秦国的执政者由于重视了农业生产而统一了全国,汉武帝因实行了

屯田政策而巩固了西域的边防,这是前人留下的好经验。”同时广泛招募流亡的农民,把一些无主的土地租给他们耕种,进行屯田。在枣祗和韩浩的精心管理下,屯田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收获粮食百万斛(念hú,古代量器,一斛十斗)。就连那些反对屯田的人,也都伸出大姆指,称赞屯田确实好。因此,曹操下令,所属郡县,都要配备一些值农业生产的官员,广泛实行屯田。数年以后,北方大半个中国,由原来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景象,变为“仓储积所在皆满”,不但解决了军粮问题,为曹操征伐四方,平定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也使得大量流离失所的百姓,重返家园,安居乐业。

时号“穷张”的张本

张本

张本故宅院

张本(1366~1431年),字致中,今东阿县铜城镇张大人集人。明朝洪武年间,自国子生授江都知县。燕王朱棣南下靖难,张本开城迎降,升扬州知府,继为江西布政司右参政。永乐四年(1406年)诏工部左侍郎。永乐七年(1409年)为刑部右侍郎。仁宗即位,拜南京兵部尚书,兼理掌都察院。宣德四年(1429年)兼太子宾客。张本一生为官清正,时号“穷张”。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是商即奸、无官不贪”的社会风气盛行。张本出污泥而不染,两袖清风,一生清白。在他还在做江都知县的时候,为了尽孝,把母亲由乡下接到任上奉养。

当时正值战争频起的混乱年月,生活极其艰苦,“禄入不继,朝暮极淡薄”。但张本从未克扣粮响,以饱私囊,始终过着清淡寡欲的生活。后来,张本由于有功于朝庭,连连升迁,直至兵部尚书,但他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品质。据《明史》记载:“成祖宴近臣,银器各一案,因以赐之,独本案设陶器。喻日:卿号…穷张?,银器无所用。本顿首谢。” 纵观张本的一生,可谓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据《资善大夫兵部尚书兼太子宾客张公(本)志铭》记载;张本死后,家中竟拿不出一定的埋葬费用。“卒之日,家无余资。亦可观其平素矣”。

位显德高三父子

刘约、刘田、刘隅,东阿县关山乡苫山村人。父子三人都考取进士,位显权重,刚直不阿,深受世人的称赞。

刘约,字博之,别号黄石。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中进士,曾任吏部验封郎中、河南布政司参政。当时,徽王及其下属把一些民田强行收归己有,刘约知道后谏奏朝廷:把田还给农民。徽王贿赂权奸太监刘谨复查民田,借故将刘约罢官。正德五年(1510年),刘谨事发被诛斩,刘约被重新启用,官复原职。刘约品德高尚,不因自己的升迁而嫌贫爱富,不以自己的得志而追求新欢。刘约和徐氏订婚后,徐氏得了一场病,眼睛瞎了。徐家自感不配刘约,请求退掉这桩婚事。刘约诚恳地说:“假使我的眼睛瞎了,你女家能赖婚吗?”最终没有退婚,娶其为妻。后来生了六子,两个举进士,都是名臣。

刘田,字伯耕,别号东溪,刘约的长子。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中进士,被授于元氏县(今河北省)知县。在任期间,公正廉明,不阿权贵。奸臣太监刘谨派两个内侍私察,别的官员都到郊外迎接,独有刘田不去迎接。二内侍坐到大堂之上传令刘田去谒见,刘田乘车前呼后拥闯入传舍,二内侍稳坐不起,刘田大怒厉声呵斥道:“咄,阉胡不为长者下坐!”内侍惊得一下子站起来,呼叫随从羞辱刘田。刘田提起一个随从扔到堂下,叫县吏捆起来送到大狱,对两个内侍说:“你们矫诏行事,我定上奏朝廷,将你们严加惩处!”

两名内侍无言以对,慌忙跪下求饶,才被放走。刘谨被诛后,刘田晋升为户部主事,稍后即迁员外郎。正德十二年(公元517年),奉命到江南监督运输粮食,一改往常大量使用运粮船工和索取钱财的弊端,受到当地人的赞扬。三十九岁时病故于长安,地方设祠堂于学宫。

刘隅,字叔正,号范东,刘约之子。嘉庆二年(公元1523年)进士,授福建道监察御史,吏部尚书乔宇被罢官,朝中无人敢言,唯刘隅直谏,上书奏留。后巡按江西,清理冤狱,惩治贪官污吏,打击地方恶霸,断案不避权贵。后任督察院右僉都御史。流寇王士举聚众三千抢劫七省,刘隅协调各省兵力给以剿平。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晋升副都御史。不久,因犒赏的军费遭劫,罢归故里,家居三十多年,嘉靖四十五年卒,享年76岁。刘隅博学工文,所著文集有《奏议》《治河通考》《古篆分韵》

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进入农历六月,北方雨季来临,在山东大地上,“秃尾巴老李”的名字便时有人提及,特别是遭遇冰雹天气时,人们甚至还要向天井院里“扔菜刀驱龙”,所有这些,都与“秃尾巴老李”的传说有关。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东阿县李车店村有一个李老汉,结婚很多年没有子女,由于他经常做积德行善的一些好事,李老汉的夫人一天在地里干活,因为困极打盹被“龙戏”而怀孕,后来生下一个怪物,即一条小黑龙。小黑龙落地即能腾云驾雾,来去无踪,但每天都要回到母亲身边吃奶,非常恋母。老李对此非常恼火。一天,趁小黑龙来吃奶的时候,挥起菜刀向小黑龙砍去,小黑龙躲闪不及,被砍掉了尾巴,负痛逃到了东北黑龙江。

传说黑龙江原为一条白龙镇守,名曰白龙江。小黑龙来到后,在当地“闯关东”的山东人帮助下,打败了白龙,白龙江从此改名黑龙江。因为与山东老乡有如此深厚的情意,在黑龙江上凡载有山东人的过往船只,到了江心,秃尾巴老李就送上一条大鲤鱼。船家在开船前总是先问问乘客中有没有山东人,有山东人就风平浪静,稳稳当当,没有山东人那就难说了。因此即便没有山东人,船上的人也会代为回答,“有啊”。那跳上船板的大鲤鱼,当然谁也不吃,船家双手捧起,向着乘客喊道:“秃尾巴老李给山东老乡送礼了!”然后再放回江里,这风俗直到民国时还保持着。

小黑龙非常眷恋母亲和家乡。每年山东大旱不雨,他总会想办法给老家行云布雨,只不过有时来得急了,会携带来黑龙江的冰碴子,下雨时带有冰雹。逢有冰雹时,人们就会联想起当年小黑龙被菜刀砍伤的情形,于是便把菜刀抛向半空中,冰雹戛然而止。至今在鲁西仍有下冰雹时向院子里扔菜刀的习俗。当然,大多数情况下,小黑龙带来的都是为人所喜的及时雨。

无形中,小黑龙充当了河神和雨神的角色,因为他生在李姓人家,人们便尊称他为“秃尾巴老李”。秃尾巴老李是个孝子,民间又有“龙不离母”之说,所以龙王庙附近往往又建有“龙母坟”。因为来祈祷的人很多,许多地方还因此兴起了“龙王庙会”或“龙母庙会”。

除上所述,民间关于“秃尾巴老李”的习俗还有许多:如传说农历六月六日是“秃尾巴老李”的生日,每逢这天,他们家的人都要把他断留在家里的龙尾巴拿出来晒一晒,并有谚语

说“六月六,晒龙衣,阴晴四十天”,即这一天是什么天气,就会持续四十天都这样。后来演变为民间晒衣日,据说这一天晒了衣服穿着吉利。还有就是一些地方妇女都穿绑腿裤,伏天夜里不敢在户外乘凉,更不敢打盹,生怕遭到龙戏,等等。

秃尾巴老李的另一个传说是:

山东有户姓李的人家,没有子女,有一天,女主人去河边洗衣裳,被一条龙误配而怀了孕,后来生下一条小黑龙,他父亲以为它是妖怪,就砍了它的尾巴,它化做人形,后来秃尾巴老李到一个大财主家当了长工。

这个财主有个哑巴女儿,貌美如花,见到秃尾巴老李竟然开口说了话。这个财主就把女儿嫁给了秃尾巴老李。过了两年,山东大旱,秃尾巴老李不忍心看百姓受苦,就私自下了一场大雨,得罪了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派了一条白龙来捉拿秃尾巴老李,两条龙从山东打到东北,打了三天三夜,不分胜负;第四天,秃尾巴老李托梦给他媳妇,让她在六月初三,把山东老乡邀集在一起,连夜蒸了十锅馒头,准备十车石灰,堆在江沿上,要看见黑水翻花,就往水里扔馒头。看见白浪翻花,就往白浪里扔石灰。

站在江岸上的山东老乡,见江水像开了锅,知是小黑龙和小白龙开了战。两眼就盯着江面,不一会儿,“呼啦”翻起了白浪,他急将石灰撒下。又过了会儿,黑浪掀起,他们赶忙将馍馍扔过去。就这样,他们不时地向江里撒石灰、丢馍馍。二龙在江里拼命厮杀,白龙见小黑龙要浮上水,就想窜过去压住他,刚抬头就被石灰迷了眼睛。小黑龙觉得饿了,趁白龙揉眼之机,往上一窜,张口吃下人们丢下的馍馍,顿时有了力气。如此大战三天三夜,小黑龙不时吃着馍馍,力气有增无减,越战越勇;白龙被石灰多次迷眼,肚子又饿,渐渐力不能支,最后只好败阵,窜出江面,腾在空中,驾云施风,暴雨隐着身形,奔他乡逃命去了。

白龙败逃,黑龙入主,因此人们就把白龙江改叫黑龙江了。

人们为了纪念秃尾巴老李,便把这条江叫做黑龙江。

曹植与牛郎织女的传说

牛郎织女故事在我们国家可谓是家喻户晓。这么一个有生命力的故事由何而来,怎样演变,这是此论文着力之处。

现有资料中出现最早的关于牛郎织女的当数《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尔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睕彼牵牛,不以服箱。”

在此,牵牛织女只是作为星辰被提及,还未能体味其中含有恋慕之情的成分。然而我们可以发挥一下想象力:织女为什么来来回回织不成布匹,牵牛又为什么不驾车?是否受着思念的苦?不得而知。

在《史记?天官书》可以找到如下文字:织女,天女孙也。此处织女已经被冠以仙女的身份,可见当时社会上已有织女传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