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一军事理论整理

大一军事理论整理

第一章中国国防

第一节国防概述

(一)国防要素

国防的概念: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

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只要有国家存在就有国防,国防是国家的重要职能之一)

国防要素:主体要素——国家

对象要素——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

目的要素——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手段要素——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

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的目的:1捍卫国家的主权2保卫国家的统一

3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4维护国家安全

国防的手段:军事政治经济外交

国防的对象:国防的对象,一是侵略,二是武装颠覆

1国防要防备和抵抗的是侵略;

2国防应把武装颠覆作为制止的对象

(二) 中国国防历史

我国古代国防理论主要有:“以民为体”、“居安思危”的国防指导思想;“富国强

兵”,“寓兵于农”的国防建设思想;“爱国教战”,“崇尚武德”的国防教育思想;“不战而胜”,“安国全军”的国防斗争策略等。

五次对外战争:1 鸦片战争 2 第二次鸦片战争 3 中法战争 4 中日甲午战争 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三)主要启示:

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2 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第二节国防法规

(一)法规时间: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一部是1955年7月3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届二次会议

现行的是1984年5月3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六届二次会议

1998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修正案》,对1984年颁布的兵役法进行了修正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2001年4月28日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

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实施

(二)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

1国防义务:1 履行兵役的义务 2 保护军事设施的义务

3保守国家军事秘密的义务 4 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

2 国防权利:1 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 2 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

3 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

第三节国防建设

(一)国防政策

21世纪新阶段中国的国防政策,主要包括:

1 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

2 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4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5 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

6 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

(二)中国武装力量

组成:人民解放军、人民武装警察、民兵

第四节国防动员

国防动员包括: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科学技术动员、人民防空动员

第二章军事思想

第一节军事思想概述

(一)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

的理性认识。它揭示的是战争的本质,战争的基本规律以及进行战争的指导规

律,阐明军队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

理论概括。军事思想在军事科学体系中占指导地位,属基础理论部分。军事思

想与其他军事学科的关系类似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军事实践的指南,

是研究各门具体军事学科如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后勤学,政治工作学等

的理论基础和根本方法,军事思想对其他社会实践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军事思想的特征:1 阶级性 2 实践性3 继承性 4 创造性5 时代性

第二节毛泽东军事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萌芽诞生成熟新发展时期国民革命时期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共和国时期

标志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道路的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

理论

社会主义革命

和建设

著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

分析》《湖南农民运动

考察报告》《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

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

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国革命和中

国共产党》《新民

主主义论》

《论人民民主

专政》《论十大

关系》《关于正

确处理人民内

部矛盾的问

题》

1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35年1月遵义会议前,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时期,也是奠定毛泽东军事思想基础的时期——1928至1930年初《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 遵义会议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是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和系统的总结而达到

成熟,形成比较完整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时期——1936年12月《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战争爆发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论新阶段》、《战争和战略问题》

3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继续得到全面丰富和发展的时期—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三个月的总结》、《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将革命进行到底》

抗美援朝战争中:《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采取轮番作战的方针》、《对美英军

目前应实行战术的小包围,打小歼灭战》、《祝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重大胜利》、《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和今后的任务》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体系

1 军事理论和原则:强调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实行官兵一致,军民

一致和瓦解敌军的原则2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内容(了解)(三)历史地位:1 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宝库 2 是中国革命胜利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南 3 在世界上有着重大的影响

第三节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一)基本内容:战争与和平理论——1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2 战争危险依然存在,但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

3 霸权主义是当代战争的主要根源

4 提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思路

新时期军事战略理论、新时期国防建设理论、新时期军队建设理论(二)历史地位:对于指导新时期我国国防建设、军队建设以及未来作战的实践,

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1 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做出来历史性的贡献

2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是新时期我军军事理论的集中体现

4 是新时期我军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精髓和主要内容

第四节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一)军队建设思想:

1 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

2 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全面加强军队建设

3 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要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

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加强军

队的全面建设,使革命化,现代化,正规

化建设落到实处【目的】

第五节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

1 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确立了新世纪新阶段军队的历史使命:“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

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

展的重要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

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

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

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章战略环境

第一节战略环境概述

(一)战略与战略环境

1 战略的含义:战略,亦称军事战略,是对军事斗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其基本含义是战略指导者基于对军事斗争赖以进行的主客观条件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认识,全面计划、部署、知道军事力量的建设和运用,以保证有效地达成既定的政治目的

2 其决定或影响因素:一:战略思想二:战略环境三:军事力量

(二)战略的特点:1 全局性2 对抗性3 谋略性4 预见性5 相对稳定性

第二节当前国际战略环境的主要特征

一伊拉克战争严重损害了现行国际秩序,世界局势更趋动荡不安——1 美国独霸世界的

野心进一步膨胀 2 世界战略力量之间关系调整成为必然 3 联合国框架内的国际安全机制受到严重挫伤 4 热点地区的局势更加扑朔迷离 5 世界军备竞赛正在加剧

二恐怖主义成为各国的共同威胁,国际恐怖主义难以根除

第二节国际战略格局

(一)结构类型:1 单极格局2两极格局3 多级格局4多元交叉格局(二)特点:层次性、时代性、稳定性、依赖性

(三)当代世界战略格局论:1“一超多强”战略格局论 2 “三圈”“三环”

“三角”战略格局论

(四)未来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1“多极化”将是未来国际战略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

2 未来国际战略格局中各方关系将日趋复杂化

3 中国在“多级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愈显突

第三节我国安全环境

(一)概述: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拥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疆土,有约2.28万千米长的陆地边界。同时,中国又东临太平洋,拥有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有约1.84万千米长的大陆海岸线,中国长期以来形成了重陆轻海的观念。

(二)我国安全环境的发展趋势:1 目前我国地缘方向上表现为“北稳、南和、东紧、西东”的不同态势 2 国家安全环境不断扩展和延伸

(三)我国安全环境面临的主要挑战:1美国始终把我国看作潜在的战略对手——战略包围中国制造“中国威胁论”插手台湾问题,牵制中国

2日本对我国安全的潜在和现实威胁——日与我战略利益矛盾日趋突出,将我列为主要潜在对手国防战略由“防御型”向“进攻型”转变

拥有巨大军事实力,具备成为军事大国的物质基础加强对我有争议岛屿和海域的控制

3“台独”受挫,但祖国统一依然形式严峻

4周边地区热点问题不稳定

5边界和海洋权益争端尚未全部解决——解决方

针: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6反对民族分裂势力和恐怖主义任重道远

(四)立足和谐,倡导和践行新国家安全观

一2006年2月5日,中国政府代表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阐述了中国安全政策,其有三

个目标:

1 保持中国自身的稳定与发展

2 维护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3 促进国际安全对话与合作

二中国提倡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

第四节我国周边主要国家军事概况

一日本的防务政策:1 防务重点从对付北方威胁转向对付西方威胁

2 加强美日安全合作

3 积极推行外向型防卫政策

4 大力发展军备,提高武装力量的质量

5 军事体制出现重大突破,军事部门获得更大权限

二印度的国防政策:1 推行务实、全方位的外交防务政策

2 继续推行“地区性有限威慑”的军事战略

3 大力发展武器装备及核武器

4 争取21世纪初成为世界军事强国

四中国的核外交:我国对核武器坚持不首先使用、不扩散、不在外国部署、不以核

武器相威胁的“四不”政策。

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绝对不向无核武器国家使用核武器,平时不向任何国家瞄准,在国家受到核威胁时,提升戒备状态,做好核反击准备,慑止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在受到核攻击时,应用必要的核力量予以坚决回击

五对待台湾问题何时动武—— 1 台湾宣布独立时

2 台湾发生大规模动荡,外国军队入驻

3 如果台湾长期拒绝和平

第四章军事高技术

第一节军事高技术概述

(一)军事高技术的特点:高创造性、高增值性、高竞争性、高渗透性、高风险性(二)军事高技术的分类方法:第一种:是按照高技术的分类方法,将军事高技术相应地划分为以下相互联系和支撑的六大技术群:包括——军事信息技术群,军用新材料技术群,军用新能源技术群,军用生物技术群,军用海洋开发技术群,军用航天技术群

(三)影响

第二节精确制导武器

(一)精确制导武器的种类

1 按作战使命分类——战略导弹和战术导弹

2 按射程分类——近程导弹、中程导弹、远程导弹和洲际导弹

3 按飞行弹道特点——弹道式导弹和飞航式导弹(翼式导弹)

4 按发射点特征——机载导弹、舰载导弹、车载导弹和单兵肩射导弹

5 按攻击目标种类——反坦克导弹、反舰导弹、反潜导弹、反雷达导弹、防空导弹、反导导弹和反卫星导弹

6 按发射点和目标位置——空中发射:

地面发射:

水面发射:

水下发射:

(二)精确制导弹药的种类:末端制导弹药和莫敏弹药

(三)精确制导武器的特点:1命中进度高2作战效能高 3 射程远 4 威力大

(四)精确制导武器的基本组成: 1 战斗部 2 动力装置 3 制导系统 4 弹体结构

(五)精确制导技术的分类:1 自主式制导 2 遥控式制导 3 寻的制导 4 全球定位制导 5 复合制导

(六)精确制导武器对作战的影响及发展趋势

精确制导武器的出现是武器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它既是飞机、坦克和军舰等重型兵器的致命武器,又是攻击部队集结地、机场、码头、仓库、交通枢纽,指挥中心等军事目标的有效武器。精确制导武器已成为现代战争中最有效的打击兵器。

一精确制导武器对作战的影响

1 提高了作战效能

2使作战样式和方法发生了深刻变化

3 成为改变军事力量对比的杠杆

(七)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趋势——智能化、远程化、隐性化、模块化

第三节军队指挥自动化

(一)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在现代化作战中的作用

1 作战指挥——收集情报、传递情报、处理情报、显示情报、定下决心、实施指挥

2 武器控制

3 作战保障

4 作战模拟

5 人员训练

6 后勤保障

第五节伪装隐身技术

(一)军事伪装隐身的分类

一军事伪装技术的分类:天然伪装技术、迷彩伪装技术、植物伪装技术、人工遮障伪装技术、烟幕伪装技术、假目标伪装技术、灯火与音响伪装技术

二军事隐身技术的分类:反雷达隐身技术、反红外隐身技术、反电子隐身技术、防光学侦察隐身技术、反声波隐身技术

(二)军事伪装隐身技术对作战的影响

一伪装技术对作战的影响——伪装是对付敌方侦察的主要手段

伪装在战争中是有力的防御盾牌

伪装成为夺取作战主动权的重要手段

伪装使作战任务和作战方法发生了变化

第六节现代侦察监视技术的主要手段

(一)地面侦察监视—— 1 无线电通信侦察 2 雷达侦察 3 地面传

感器侦察

4 炮射电视侦察

5 装甲侦察车侦察

(二)水下(面)侦察监视技术—— 1 侦察监视水下目标的传感器声呐 2 水

下电

3 水下舰艇舰载雷达

(三)空中侦察监视技术

(四)空间侦察监视技术

第七节军事航天技术

(一)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由前苏联制造的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二)我国与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三)卫星导航系统——美国:GPRS系统俄罗斯:GLONASS系统(格罗纳斯)

欧洲:伽利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中国:北斗导航系统(COMPASS)

(四)反导弹系统——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五)三个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7.9千米/秒

第二宇宙速度:11.2千米/秒

第三宇宙速度:16.7千米/秒

第五章信息化战争

(一)信息化战争的标志——所谓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的战争。它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控制、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的瘫痪和震慑作战的战争形态。

(二)信息化战争与机械化战争的区别——1 作战主导要素不同

2作战指挥不同 3 作战总体效能不同(三)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1武器装备高技术化2作战方式更加多样化

3 作战指挥高度自动化4战场与作战行动高度立体化

5战法新型化6军队建设数字化、小型化、职业化

7 作战方式远战化8 后勤保障整体化

第二节信息化战争的特征

1战争工具一信息主导2战争的可控性强——能有效控制打击的目标、战争的规模、进程

3战场空间广阔——从区域战场向全球战场延伸、从空中战场向太空战场延伸、从有形向

无形战场延伸

4系统对抗突出 5 作战方式多样化6指挥控制自动化7 战争消耗巨大——武器装备费用上升、战场物资消耗增多

第三节信息化战争对我国国防建设的要求

1着力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全面提高军队质量

2加大国防科研力度,加速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

3优化军队编制体制,提高部队战斗力

4加强信息化战争的理论研究,创新军事理论

5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平战转换机制、军地协调机制、激励补偿机制、监督约束机制

6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三大战役: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