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5月阶段性诊断考试(二模)语文试题

2016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5月阶段性诊断考试(二模)语文试题

2016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5月阶段性诊断考试(二模)语文试题
2016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5月阶段性诊断考试(二模)语文试题

2016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5月阶段性诊断考试(二模)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学校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l~3题。

冬夜,陪我失眠的竟是俄罗斯电台的音乐。那个积雪上的民族仍无睡意,她在播放几世纪来最经典

..的曲子,像一位(落落寡合/眉清目秀)的祖母,深情地怀念逝去的岁月。那曲子是标志

性的:辽阔、忧伤、苍远

....,帷幕般的(厚重/沉重)……我总有被击中的感觉,脑子里会出现滴答

的电波和徐徐流动的油画:_________,孤独的烧焦的橡树,缓缓匍匐

..的寂寞的队伍……

这不是天籁

..,而是冻土上的招魂。是风、砂石、篝火、冰凿、纤索……激荡的声音;是硫璜、枪刺、绞架、烈酒、风琴……混合的交响。我低低地抚摸这音乐。她来自生命深处的(清爽

/清冷)和哀恸,_______。隔着厚厚的寒幛

..,我默默向着北方,向那股伟大

..,隔着刺不透的阴霾

的气息致敬,向她苦难的历史和英勇的民间致敬。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经典苍远B.滴答匍匐

C.天籁硫璜D.寒幛阴霾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落落寡合沉重清爽B.落落寡合厚重清冷

C.眉清目秀厚重清爽D.眉清目秀沉重清冷

3.在义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伏尔加河呜咽着整夜感动着一个不懂音乐的青年

B.呜咽的伏尔加河一个不懂音乐的青年被整夜感动着

C.伏尔加河呜咽着一个不懂音乐的青年被整夜感动着

D.呜咽的伏尔加河整夜感动着一个不懂音乐的青年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台机器又没有多大的毛病,稍微一修理就可以继续使用,现在你却要大拆大卸,何必如此

大动干戈

....呢?

B.当消费者和许多饭馆为“蒜你狠”叫苦不迭时,济宁金乡、菏泽巨野一带的储蒜商却因蒜价

高而弹冠相庆

....。

C.在这场篮球比赛中,他如影随形

....的防守极大地限制了对方主要得分手,他为球队最后的获胜立下了汗马功劳。

D.这个钟鸣鼎食、米珠薪桂

....之家的围墙虽然很高、很厚,但这丝毫掩盖不了这个大家庭内部的种种矛盾。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欧洲部分百万富翁外流澳洲等地的原因是当地紧张局势不断升温,经济持续低迷及大量叙利亚难民涌入导致的。

B.由于电视剧《太阳的后裔》热播,使宋仲基和宋慧乔扮演的男女主角双双成为无数观众心目中的新一代男神和女神。

C.不少市民对普遍二孩生育政策持理性态度,一般会综合考虑生育二孩的前提条件和后期影响。

D.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13日得出确定性结论,寨卡病毒是导致小头症和其他几种胎儿出生缺陷的原因和恶果。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思想之活跃、人之价值之重视、精神之摆脱束缚而趋于自由,乃文学自觉之前提。人有性灵,自古而然,但魏晋以前往往湮灭于社会群体的状态之中,至此则超越社会群体的束缚而日趋独立、觉醒,重视个体生命意识。时世动荡,战乱相仍,人命危浅,被时代所裹挟,无法把握自己的生活与命运,直面惨淡的人生,也将目光内视,追求精神与心灵的自由与自足,乃使士人认识到个体生命的可贵、处于动荡时世的艰危与无奈。因觉醒、自尊而使生命过得精彩,服食求长生乃虚妄,纵情享乐为荒诞,如何超越限制而自致不朽?立德、立功,皆须依凭机遇和位势,非由自我所能掌控,唯有立言则可凭借自身的努力而获致,遂为人所青睐。因而,觉醒的个体生命意识,必然借助于文学艺术来表达。

文学自觉乃一个渐进的过程。以文字记述事件,表达思想与情性,进而描摹物象,传神写照,娱情悦性,经历了漫长的演进,日益积累了创作的经验与体会。从此,文学的表现内容扩大,文学性日趋明确、丰富。内容的扩大与丰富,不仅关注“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的自然景物之感发,而且关涉“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的广泛的人生悲欢离合。动荡社会中的民生百态,开始进入了建安、曹魏时代作家的视野,尽情展示时代乱离与悲苦人生,抒写个体命运的焦灼忧虑。汉代体物浏亮的大赋,难见个人情性,至此遂发生巨大的变化,王粲《登楼赋》、祢衡《鹦鹉赋》、向秀《思旧赋》以至其后的鲍照《芜城赋》、江淹《别赋》《恨赋》、庾信《哀江南赋》等,旨在表现个人悲苦以及对他人悲惨遭遇的感同身受,日趋多样和深切,即使实用文体,如阮籍《大人先生传》、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刘伶《酒德颂》等,亦有着鲜明的个性特色。就文学性而论,曹丕“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旨在强调作家才情、生命体验的独特性。陆机“诗缘情而绮靡”,明确主张诗歌应基于个人情感,而有“绮靡”之美。刘勰兼重“风骨”与“情采”,更是基于作家生命活力、体验、才情;“立文之道”有形文、声文、情文,特别彰显语言之美;“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婉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于情性、风物之描摹、表现无疑大有裨益。

魏晋张扬文学的个人情性表现、审美追求,打破寓训勉于文学的樊篱,也并不意味着否定文学应该承载的社会责任。曹丕说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既突出文章之价值,也强调文章可以使作者“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以自我的努力,达到超越权势、生命局限的不朽。而这正可以视为文学自觉的宣言。由此,文学自觉,乃是魏晋时期的特殊文学现象,开启于建安时期,兴盛于曹魏、两晋,影响于南朝。因而,魏晋文学自觉正是对这一特殊文学现象的高度概括,并且最终开启了唐代文学之雍容大雅和丰富多样,(选编自2015年12月《光明日报》)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晋以前,人的性灵完全消失于社会群体的状态之内,只是到了魏晋,才突然间彻底超越束缚,实现了完全的独立觉醒。

B.十人之所以认识到个体生命的可贵是因为时世动荡,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而目光内视,追求心灵自由的无奈。

C.立言为人青睐,是因为立德、立功需要借助机遇和位势,不是自己能掌控的,而立言则可以

凭借自身的努力而获致。

D.文学自觉使文学的表现内容得到扩大与丰富,不仅关注自然景物之感发,而且关涉广泛的人生悲欢离合。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曹丕、陆机等人不同的文学观点、主张,恰恰体现出了魏晋时期文学性的明确与丰富。B.魏晋时期的文学作品,个人情性突出,即使在实用文体中,也有着鲜明的个性特色。

C.刘勰基于作家生命活力、体验、才情,强调诗歌应基于个人情感,“风骨”与“情采”兼重,强调形文、声文、情文。

D.“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论断,说明曹丕认识到了文章对国家、社会的价值和对作者自身声名的重要性。

8.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魏晋文学的自觉核心是思想的活跃、人之价值的实现、精神趋于自由,文学性雍容大雅和丰富多彩。

B.文学的自觉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经历了漫长的演进,汉代大赋难见个人性情,进入建安、曹魏时期才发生了巨大变化。

C.文学的自觉对魏晋文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对情性和风物的描摹、表现都大有帮助。

D.“自觉”是魏晋文学的特征,就是张扬文学的个人情性、审美追求,承载社会责任,以自我的努力达到超越权势、生命局限的不朽。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义言义,完成9~12题。

陈夷行,字周道,其先江左诸陈也,世客.颍川。由进士第,擢累起居郎、史馆修撰。以劳迁司封员外郎,凡再岁,以吏部郎中为翰林学士。太子在东宫,夷行兼侍读,五日一谒,为太子讲说。数迁至工部侍郎。

开成二年,夷行进平章事。杨嗣复、李珏相次辅政,夷行介特,雅.不与合,每议论天子前,往往语相侵短。夷行不能堪,辄引疾求去,文宗遣使者慰劳起之。会以王彦成为忠武节度使,史孝章为邪宁节度使,议皆出嗣复。及夷行对延英殿,帝问:“除二镇当否?”对曰:“苟自圣择。无不当者。”嗣复曰:“若用人尽出上意而当固善如小不称下安得嘿然①?”夷行曰:“比奸臣数干.权,愿陛下无倒持太阿②,以柄授人。”嗣复曰:“古者任则不疑,齐桓公器管仲于仇虏,岂有倒持虑邪?”帝以其面相触,颇不悦。乐工尉迟璋授王府率,右拾遗窦洵直当衙论奏,杨嗣复嫌以细故,谓洵直近名。夷行曰:“谏官当衙,正须论宰相得失,彼乐工安足言□?然亦不可置不用。”帝即徙璋光州长史,以百缣赐洵直。

帝常怪天宝政事不善,问:“姚崇、宋碌二贤□时在否?”李珏曰:“姚亡而宋罢。”珏因推言:“玄宗自谓未尝杀一无辜,而任李林甫,种夷数十族,不亦惑乎?”夷行曰:“陛下今亦宜戒以权属人。”嗣复曰:“夷行失言,太宗易暴乱为仁义,用房玄龄十有六年,任魏征十有五年,未尝失道。人主用忠良久益治,用邪佞一日多矣。”时用郭荣为坊州刺史,右拾遗宋邧论不可,荣果坐赃败。帝欲赏邧,夷行曰:“谏官论事是其职,若一事善辄进官,恐后不免有私:”夷行盖专诋嗣复。又素善郑覃,阴.助其力,以排折朋党。……后□足疾乞身,罢为太子太保。卒,赠为司徒。(《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六》,有删改)

【注】①嘿然:沉默无言的样子。②太阿:古宝剑名。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先江左诸陈也,世客.颍川客:寄居,客居

B.夷行介特,雅.不与合雅:文雅

C.比奸臣数干.权干:干预,十涉

D.又素善郑覃,阴.助其力阴:暗地里

10.填人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彼乐工安足言□

②姚崇、宋臻二贤□时在否

③后□足疾乞身

A.①者②于③以B.①矣②于③则

C.①者②也③则D.①矣②也③以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若用人尽/出上意/而当固善/如小不称下/安得嘿然

B.若用人尽出上意/而当固善/如小不称/下安得嘿然

C.若用人尽出上意而当/固善/如小不称/下安得嘿然

D.若用人/尽出上意/而当固/善如小不称/下安得嘿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夷行中进士后,经过多次提拔,后来兼任了太子的侍读,每五天去拜见太子一次,为其授书讲学。

B.陈夷行性情孤高,与杨嗣复、李珏两人不合,议政时常常相互揭短,陈夷行受不了。就称病请求离职。

C.对于提拔任用的尉迟璋和窦洵直,陈夷行力主进一步提拔尉迟璋,最终皇帝提拔尉迟璋为光州长史。

D.皇上任用郭荣为坊州刺史,有拾遗宋邱上奏认为不合适,后来郭荣获罪,皇帝打算赏赐宋郦,陈夷行不赞成。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古者任则不疑,齐桓公器管仲于仇虏,岂有倒持虑邪?(5分)

(2)玄宗自谓未尝杀一无辜,而任李林甫,种夷数十族,不亦惑乎?(5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秋日(其一)

秦观

霜落邗沟①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②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注】①邗(hán)沟:邗江。②菰蒲:水生植物。

(1)诗中是从哪些方面体现“秋”的特点的?(4分)

(2)请从衬托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4分)

15.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雍也》中的“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到“立人”与“达人”,意思是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

(2)李白《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无数壮士的牺牲才换来了栈道的出现,这悲壮的来历让人难忘。

(3)欧阳修《堞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了作者想留住春天,但落红无语还是依然飞去。

五、(12分)

16.在下面这段文字的画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要求:语意连贯,合乎逻辑。(4分) 阅读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相处。阅读①为了逃避世界,②为了更好地拥抱世界。在阅读中,我们③能与高尚人物的灵魂对话,更能见识到比眼前世界更深邃、更辽阔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④包括历代典籍所营造的精神空间。

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儿童的可贵在于单纯,因为单纯而不以无知为耻,因为单纯而又无所忌讳,这两点正是智慧的重要特征。相反,①。偏见使人满足于一知半解,在自满自足中过日子,看不到自己的无知。利欲使人顾虑重重,屈从社会上流行的意见,看不到事物的真相。一个人如果能保持一颗童心,同时善于思考,就能避免可悲的结局,在成长过程中将单纯的慧心转变为一种成熟的智慧。由此可见,②,它实际上就是一种达于成熟因而不会轻易失去的童心。

18.下图是漫画《浇树》,请写出构图要素及内容,并说明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0字。(4分)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陈四

汪曾祺

陈四是个瓦匠,外号“向大人”。

我们那个城里,没有多少娱乐。除了听书,瞧戏,大家最有兴趣的便是看全,看迎神赛会,——我们那里叫做“迎会”。所迎的神是阴间能保佑境内黎民的一县之主——城隍老爷。所谓“看会”,实际上指的是看赛城隍。

我记得的赛城隍是在夏秋之交,阴历的七月半,正是大热的时候。那真是万人空巷,倾城出观。

我们那里的赛会和鲁迅先生所描写的绍兴的赛会不尽相同。前面并无所谓“塘报”。打头的是“拜香的”。这都是为了父母生病到城隍庙许了愿的,“拜香”是还愿。后面:“挂香”的,这也是还愿的。后面就是各种玩艺了:十番锣鼓音乐篷子,茶担子,花担子,舞龙。舞狮子……最后是高跷。

迎会的玩艺到此就结束了。这些玩艺的班子,到了一些大店铺的门前,店铺就放鞭炮欢迎。他们就会停下来表演一会,或绕两个圈子。

后面才真正是城隍老爷(叫城隍为“老爷”或“菩萨”都可以,随便的)自己的仪仗。

前面是开道锣。后面是虎头牌。长方形的木牌,白漆,上画虎头,黑漆扁宋体黑字,大书“肃静”“回避”“保国佑民”。

最后是城隍老爷的“大驾”。八抬大轿,抬轿的都是全城最好的轿夫。他们踏着细步,稳稳地走着。轿顶四面鹅黄色的流苏均匀地起伏摆动着。城隍老爷一张油白大脸,疏眉细眼,五绺长须,蟒袍玉带,手里捧着一柄很大的折扇,端端地坐在轿子里:这时,人们的脸上都严肃起来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诚惶诚恐,不胜屏营待命之至。

城隍老爷要在行宫(也是一座庙里)呆半天,到傍晚时才“回宫”。回宫时就只剩下少许人扛

着仪仗执事,抬着轿子,飞跑着从街上走过,没有人看了。

且说高跷。我见过几个地方的高跷,都不如我们那里的。我们那里的高跷,一是高,高至丈二。踩高跷的中途休息,都是坐在人家的房檐口。我们县的踩高跷的都是瓦匠,无一例外。瓦匠不怕高。二是能玩出许多花样。

高跷队打头的是渔、樵、耕、读,就中以渔公、渔婆最逗。他们要矮身蹲在高跷上横步跳来跳去做钓鱼撒网各种动作,重心很不好掌握。后面是几出戏文。戏文以《小上坟》最动人。小丑和旦角都要能踩“花梆子”碎步。这一出是带唱的。唱的腔调是柳枝腔。当中有一出“贾大老爷”。这贾大老爷不知是何许人,只是一个衙役在戏弄他,贾大老爷不时对着一个夜壶口喝酒。他的颟顸(mān hān,糊涂而马虎)总是引得看的人大笑。殿底的是“火烧向大人”。三个角色:一个铁公鸡,一个张嘉祥,一个向大人。向大人名荣,是清末的大将,以镇压太平天国有功,后死于任。看会的人是不管他究竟是谁的。也不论其是非功过,只是看扮演向大人的“演员”的功夫。那是很难的。向大人要在高跷上蹚马,在高跷上坐轿,——两只手抄在前面,“存”着身子,两只脚(两只跷)一蹽一蹽地走。有点像戏台上“走矮子”。他还要能在高跷上做“探海”“射雁”这些在平地上也不好做的高难动作,到了挨火烧的时候,还要左右躲闪,簸脑袋,甩胡须,连连转圈。到了这时,两旁店铺里的看会人就会炸雷似的大声叫起“好”来。

擅长表演向大人的,只有陈四,别人都不如。

到了会期,陈四除了在县城表演一回,还要到三垛去赶一场。县城到三垛,四十五里。陈四不卸装,就登在高跷上沿着澄子河堤赶了去。赶到那里,准不误事。三垛的会,不见陈四的影子,菩萨的大驾不起。

有一年,城里的会刚散,下了一阵雷暴雨,河堤上不好走,他一路赶去,差点没摔死。到了三垛,已经误了。

三垛的会首乔三太爷抽了陈四一个嘴巴,还罚他当众跪了一炷香。

陈四气得大病了一场。他发誓从此再也不踩高跷。陈四还是当他的瓦匠。

到冬天,卖灯。冬天没有什么瓦匠活,我们那里的瓦匠冬天大都以糊纸灯为副业。到了灯节前,摆摊售卖。陈四的灯摊就摆在保全堂廊檐下。他糊的灯很精致。荷花灯、绣球灯、兔子灯。他糊的蛤蟆灯,绿背白腹,背上用白粉点出花点,四只爪子是活的,提在手里,来回划动,极其灵巧。我每年要买他一盏蛤蟆灯,接连买了好几年。(有删改)

19.小说的题目是“陈四”,却花费大量笔墨介绍“看赛城隍”的过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20.作者是怎样介绍“火烧向大人”的?请结合义本简要分析。(4分)

21.简要赏析陈四的形象特点。(4分)

22.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称得上是经典的乡土小说,让我们看到了作家的乡愁旧梦”,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七、作文(60分)

23.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60分)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作家应邀到一所中学演讲,演讲之后让学生写纸条提问题。一张纸条上写着:我很生气,这个世界是不平等的,比如,我的爸爸为什么是一个农民?为什么我上学要走那么远的路,我的同桌却坐着小汽车?为什么我只有一支笔,他却有那么大的一个铅笔盒?

这位作家看到这个纸条,马上想到了小说《简爱》中简爱的一句话:“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站在上帝面前,我们是平等的。”

假如你是这位作家,你将如何同答那位同学的问题呢?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高三阶段性诊断考试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C(“硫璜”应为“硫磺”。)

2.B(“落落寡合”表示孤高不凡,合得来的人很少,用它可以体现作者对俄罗斯的敬仰之情,此处“眉清目秀”修饰“祖母”与语境不合;“厚重”有“又厚又重”之意,与“帷幕”更搭配,也能体现曲子的特点,而“沉重”给人的感觉较为压抑,忧郁,此处与语境不符;“清爽”指清新凉爽,不符合本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音乐感受,“清冷”指清爽而微寒;清凉寒冷,更能体现作者对音乐独特的感受。)

3.D(根据上下文的句式特点和陈述对象可以确定答案。)

4.A(“大动干戈”原指发动战争,现多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与句子语意符合;“弹冠相庆”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其他人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如影随形”是形容两个人常在一起,关系十分亲密,此处误将其理解为防守严密,寸步不离。“米珠薪桂”的意思是米和柴的价格像珍珠和桂木一样,形容物价贵得出奇。)

5.C(A.“原因是……导致的”句式杂糅。B.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可去掉“由于”或“使”。D.搭配不当,可删除“和恶果”。)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6.A(“完全消失”过分绝对,而且应是“日趋独立”而非“突然”。)

7.C(把陆机与刘勰的观点混合在一起了。)

8.D(A项“思想的活跃、人之价值的实现、精神趋于自由”是文学自觉的前提而非核心,同时“雍容大雅和丰富多彩”是唐代文学的表现。B项强调文学自觉对于文学的影响,非本文主旨;C项强调文学自觉变化的过程,非本文主旨。)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9.B(雅:素来)

10.A(①彼乐工安足言者②姚崇、宋璟二贤于时在否③后以足疾乞身)

11.C(若用人尽出上意而当,固善。如小不称,下安得嘿然?)

12.C(只提拔尉迟璋做王府率,窦洵直是右拾遗,不是提拔。陈夷行未主张提拔尉迟璋。尉迟璋是徙官,不是提拔。)

参考译文:

陈夷行,字周道,他的祖先为江左诸陈姓中的一支,世代客居颍川。陈夷行考中进士后,多次被提拔担任了起居郎、史馆修撰。因其功劳升迁为司封员外郎,凡两年,凭吏部郎中做了翰林学士。庄恪太子在东宫,陈夷行兼任了皇太子侍读,每五天去拜见太子一次,为太子太子授书讲学。多次升官担任了工部侍郎。

开成二年(837),陈夷行以本官职位任同平章事。杨嗣复、李珏相继入朝辅政。陈夷行性情孤高,素来不与他们合流,每次在皇帝面前议政,往往在言语上互相冒犯非难。陈夷行不能忍受,就称说有病,请求离职,文宗派遣使者前去他家慰劳,继续任用。恰巧朝廷委任王彦威为忠武节度使,史孝章为邠宁节度使,都是由杨嗣复一手筹划的。等到陈夷行在延英殿应答策问时,文宗皇帝问陈夷行说:“日前委任的两个藩镇节度使,恰当吗?”陈夷行说:“如果是圣上的选择,没有不恰当的。”杨嗣复说:“如果用人都是皇上的心意就恰当,当然人心都满意。如果说这件事有办得失当的地方,臣下们怎么会没有意见?”陈夷行说:“近来奸臣多次干预朝政,希望陛下不可倒持太阿宝剑,授人以柄。”杨嗣复说:“古时任用了就不怀疑,齐桓公从仇虏中起用管仲,难道有倒持太阿授人以柄的忧虑吗?”文宗对陈夷行的话感到不高兴。乐官尉迟璋被授予王府率的职务,右拾遗窦洵直在官署内评论,杨嗣复嫌怨拿细小的事情来谈论,说窦洵直追求名誉。陈夷行说:“谏官在衙署,正应该评论宰相得失,不该论乐官。但是已经评论,须给予处置。”皇帝就委派尉迟璋任光州长史,赐给窦洵直绢一百匹。

文宗皇帝曾经责怪天宝时期施政状况不好,问:“在天宝年间,姚崇、宋璟两位贤臣还在吗?”李珏说:“姚崇已经去世而宋璟被免了职。”接着,李珏又说:“人君英明圣哲,始终如一极难。玄宗曾说从未错杀一个无罪的人,可是任用的李林甫,毁灭诛杀几十族,不也是昏惑糊涂吗?”

陈夷行说:“陛下不可以将自己的权柄移交他人。”杨嗣复说:“陈夷行的话说错了,太宗改变暴乱,实行仁政,重用房玄龄十六年、魏征十五年,又何曾违背道义呢?君主任用忠良时间长了对治国有利,滥用邪辟奸佞之人一天也是多了。”当时任用郭荣为坊州刺史,右拾遗宋邧上奏论评不合适。后来郭荣因贪赃获罪,文宗皇帝想赏赐宋邧,陈夷行说:“谏官奏论政事,是他本身的职责。如若每奏论一件事就加授一个官职,恐怕以后不免有私情。”陈夷行所说的话,全都是说杨嗣复擅自专断独揽大权。又平时结交郑覃,暗地里给他助力,来排挤朋党。……后来因为足疾去世后,罢为太子太保,死后,封为司徒。

四、(24分)

13.(1)古时任用了就不怀疑,齐桓公从仇虏中起用管仲,难道有倒持太阿授人以柄的忧虑吗?(“古者任则不疑”1分,后两句每句2分)

(2)玄宗曾说从未错杀一个无罪的人,可是任用的李林甫,毁灭诛杀几十族,不也是昏惑糊涂吗?(前三句每句1分,“不亦惑乎”2分)

14.(1)这首诗描写了邗沟附近的水乡夜色(1分),微霜已降、秋水方清、满天星斗、菰蒲满地,特别是全诗由霜寒二字领起,不消点出“秋”字,而更突出了题意。(3分)(2)人声笑语以动衬静写出了夜色的朦胧、冷清、寂静。(2分)更衬托出诗人在寒霜冷清的秋夜里的寂寞、孤独、愁苦。(2分)

15.(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3)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五、(12分)

16.①不是②而是③不仅(不但、既)④也(还、更)(每空1分)

17.①偏见和利欲是智慧的大敌(2分,只写出“偏见”“利欲”给1分)②智慧与童心有着密切的联系(只写出“成熟的智慧”给1分,答“智慧就是童心加思考”得1分)(2分)18.该图由小树、水管、绳子构成。水管流出的水柱被两道绳子捆在树上。(构图要素,2分)寓意是想法很好,采用的方式不对,没有达到目的。(捆绑水柱的方法是徒劳无益的,精准做事不到位,没有达到目的;做事不精准,还差最后一公里;想法很好但难以实现,没有达到目的)。(寓意2分)

六、(18分)

19.(1)(1)浓墨重彩地描写“看赛城隍”的过程,是为“向大人”扮演者陈四出场作充分的铺垫与准备。(2)“看赛城隍”过程的介绍,丰富了文章内容,意在突出后文陈四的技艺高超。(共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0.先介绍角色分工,再介绍“向大人”历史渊源,然后重点介绍表演内容。通过动作(或细节)描写表现“向大人”表演时的高难动作、技艺娴熟,最后用侧面描写,写了看会人的反响,表现了向大人的技艺高超。(过程和内容得2分,表现手法得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21.(1)陈四是一个善于表演踩高跷扮“向大人”角色的、多才多艺的瓦匠形象。(2分)(2)敬业(或“守时”“讲信用”)。陈四无论在县城表演还是赶场表演都非常认真,受人欢迎。(1分)(3)倔强而脾气大。因雨误了表演被会首处罚后,气得大病一场,发誓再也不踩高跷。(1分)(4)糊纸灯的手艺高超。他糊的灯精致、灵巧、种类多,受人欢迎。(1分)(共4分,第⑴点2分,⑵⑶⑷三点答出两点即可。只答出人物特点,不写具体内容最多给2分)22.(1)“乡土小说”主要表现在作者对家乡不同于其他地方“看会”的详细介绍上,无论形式还是内容,作者家乡的“看会”都有独特之处。如“和鲁迅先生所描写的绍兴的赛会不尽相同”“我们县的踩高跷的都是瓦匠,无一例外”等。(2)通过对“看会”中“迎城隍老爷的仪仗”“看踩高跷”等的详细介绍,表现了作者对故乡浓郁的传统文化习俗的喜爱。(3)通过对陈四“摔伤被罚不再表演”的曲折的人生际遇以及家乡人情世故的记述,表现了作者对家乡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心,也表现了对故乡人的人文关怀。(共6分,每点2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赋分)

七、作文(60分)

23.材料来源:(1)来自毕淑敏的散文《呐喊是必须的》;(2)选自罗丹名言。

评卷要求:

(1)作文:立意是物质上人们是不平等的,但精神、人格上人们却是平等的。一类卷必须涉及“平等”与“不平等”两者关系。光写一个方面不能进入一类卷。

(2)作文:立意是要用心去发现司空见惯事物中的美。(或者用眼睛、用境界、用思想发现美等)。一等卷必须涉及两个方面“司空见惯的事物”与“用心发现美”的关系。光写“美”

一个方面不能进入一类卷。

(3)采取综合分等打分法打分。一等54-60分,二等48-53分,三等42-47分,四等 36-41分,五等35分以下。字数不够每缺少50字扣1分,没有标题扣2分。错别字错一个扣1分,最多扣5分。

“内容项”评分补充说明

一等:符合题意:凡是在材料内容及含义涉及范围内选题立意的;中心突出:凡是紧紧围绕主题构思行文的;内容充实:凡是材料丰富,能够充分表现主题的;思想健康:凡是思想倾向积极向上的;感情真挚:凡是行文合情入理的。

二等:符合题意:凡是在材料内容及含义涉及范围内选题立意的;中心明确:凡是能够围绕主题构思行文的;内容较充实:材料能基本表现主题;思想健康:凡是思想倾向积极健康的;感情真实:凡是行文自然朴实,不造作。

三等:基本符合题意:尚能把握材料含义,但行文中有所游离;中心基本明确:尚有中心,但部分材料游离中心之外;内容单薄:虽有材料,但不足以表现主题;思想基本健康:思想倾向基本符合道德规范。感情基本真实:行文有造作痕迹,总体尚自然。

四等:偏离题意:仅抓材料中枝节及其含义立意行文。中心不明确: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内容不当:所选材料不能表现主题。思想不健康:思想观点有悖于现行法律和道德规范。感情虚假:行文矫揉造作。

参考例文

说平等与不平等

市教研室王玉强

一只稚嫩的手,一张呐喊的纸条。我要感谢这个同学对我的信任,能真诚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他说,这个世界是不平等的,我家为何是农民?我家为何没有小汽车?我为何没有大大的铅笔盒?

我要说,这个同学是善于思考的,他提出了一个十分深刻的问题。但我要告诉你——平等永远是相对的,我们在物质层面上永远是不平等的,但我们每个人在精神、人格上是永远平等的。

为何我生于贫寒之家?为何同学坐小汽车上学?这些都是物质上的不平等。你无法选择家庭,你无法选择父母,你也无法选择贫富。但这并不意味着你的人生没有前途,没有追求幸福的自由,没有与别人平等的权利,简爱不也和你同样的遭遇吗?她穷,她矮,她丑,但是她却说:“站在上帝面前,我们是平等的。”这个平等,就是精神、人格、灵魂上的平等。

周国平说:“一个心灵美好的女人可能其貌不扬,一个灵魂高贵的男人可能终身残疾。”荷马是瞎子,贝多芬是聋子,拜伦是跛子,史铁生瘫痪,霍金只有眼睛在动,你说上帝对他们平等吗?但丁被流放,索尔仁尼琴被驱逐,苏轼再三被贬,莎士比亚就是一个剧团的打杂工,杰克?伦敦就是一个落魄的淘金者,你说上帝对他们平等吗?不平等呀。但是他们自己并没有觉得与别人不平等啊。他们消沉了吗?颓废了吗?没有,他们恰恰是由此而愤发了,努力了。他们正因为觉得自己在精神上与别人平等,所以才站到了人格高贵的灵魂高地。

我要问问这个同学,我们每个人的出身、家庭都是平等的吗?你是黄种人,他是黑种人;你出生在亚洲,他出生在非洲;你是男孩,她是女孩;你的父亲是农民,他的父亲是富翁。我们尽管有很多不平等,但我们与所有人却都是平等的,那就是人格与精神。

古语言:自古英雄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难道命运的不平等,就阻碍我们前行吗?我想到了很多名人的际遇。那是贫寒而不屈的林肯;那是贫寒而得到歌德资助的诗人席勒;那是贫寒的马克思,连自己的小女儿病死都无钱掩埋;那是“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的颜回不改其乐;那是“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杜甫;那是夜晚抄书冻僵双手而不悔的宋濂。我要说,正是因为这物质的、先天条件的不公平,恰恰为他们后来的成功打下了牢牢的顽强基石。

当然,社会的平等永远在前行。我国的精准扶贫,义务教育城乡全部免费,粮食补贴,农村老人的养老金发放,职业教育的学业补助,大病就医的国家资助,哪一项不是惠民平等的政策?完全物质的平等,在什么时代都是相对的。人类追求的平等是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生存权、发展权的平等,更是精神的平等。

岁月如花,柳线莺鸣;流年如梭,精神丰厚。我不知回答这位同学的问题当否?但请大家记住林肯的话吧:“所有的人,生来都是平等的。”在物质上是存在不平等的,但在精神与人格上却永远是平等的。

(注:此篇中的作文素材来自王玉强新著《作文有道》一书)

用心灵发现司空见惯中的美

市教研室王玉强

美在何处?那是柳暗花明,那是大江东去,那是春华秋实,那是天心月圆。如何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美?就是要用心去发现。

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所言:“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美,为何在大师的眼睛里就有了神韵,有了灵性,有了超凡脱俗?就是因为他们从司空见惯的事物里发现了美的深邃与灵魂。这就要有一颗发现美的心灵。

同样是登庐山,为何我们感触一般,而苏轼却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巍巍山峰,高低错落,游人如织,春去秋来,有谁会想到这个奥秘?身在山中,你往往会被烟雾障掩了自己的眼睛,看不到事物的真相。这是多么聪颖

的智慧发现啊。

正是因为大师们有一颗联想的心,一颗灵动的心,一颗由此及彼的心,才驾驭了由事物到理性的关系,才从寻常事物中发现了美与真理。

难道不是这样吗?杜甫登泰山发出感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李清照感叹岁月流逝,慨叹“绿肥红瘦”。朱自清看到荷塘,我们也看到了,为何他写出了那么美丽的《荷塘月色》?为何我们日日经过地坛,却写不出史铁生那样的《我与地坛》?就是因为大师们在司空见惯的事物里,用心物化,用情感化,用心灵去发现美的存在啊。

一切美丽与创造不是埋藏于司空见惯的事物之中吗?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领悟、去探究,就一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细数乾坤,心志恒定;拨动琴弦,熠熠生辉。牛顿看到的苹果不是和我们看到的苹果一样吗?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不也是从司空见惯的事物里萌发了创造的思维?莱特兄弟不是看到了爬犁,才发明了飞机?阿基米德不是在洗澡中,发现了浮力?为何乔布斯的手机上画上了苹果的符号?为何雷军的手机用“小米”称谓?司空见惯的事物无处不在,为何我们没有发现?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用心创造。美就在我们的生活里,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美正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身处万众创新之时,心付瑶琴踏歌之际,我们又如何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出美来呢?学学袁隆平走向那株野稻吧,让杂交水稻绿满神州;学学屠呦呦沉迷青蒿素吧,让疟疾远离人们的健康躯体;学学日本电饭煲吧,让大米在一圈电子加热系统里循环跳舞。沉迷于常态,奇崛于神思;留恋于静水,潜龙于腾渊。

别林斯基说:“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当我们看到罗丹的雕塑《思想者》,我们才真正认识到美的思想与惯常事物的完美统一。做一个从惯常事物中发现美的思想者吧。

走向平等,尚需努力

市教研室陈鲁峰

作家面对中学生一连串问题的提问,想到了简爱的名言,我想作家会这样引导这位满腹牢骚的中学生的,“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是啊,自己的出身无法选择,自己的爹娘无法选择,自己生活的环境无法选择,自己拥有的物质资源的短缺状况也短时间内无法改变,和那些一出生就生活于温柔繁华地、纸醉富贵乡的官二代、富二代相比,确实是不平等的,有些怨气也无可厚非。但作为自然界的万物灵长的人来说,就应该像简爱那样发出天地之间的呐喊——在上帝面前,我们是平等的。

从物质层面的贫乏、困窘、难堪,走向精神层面的富足、充盈和高贵,是实现人从不平等走向平等的重要途径和路线。改变物质状况的不平等,首先要走向精神层面的平等,要先在精神层面站立起来,让自己精神、意志、思想不缺“钙”,这样才能快捷走向物质层面的平等。

俗话云:“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莫言小时候也面临着贫穷生活带来的种种不便和困窘,高密农村的生活也让小小莫言吃不消,他也没有当前高富帅所拥有的一切,但他并没有埋怨和抱怨这种“不平等”,而是立志成为蒲松龄式人物、马尔克斯式的人物,努力追求更高层面的精神实现和“平等”,于是在他独创的“梦幻现实主义”引导下,他创作出《红高粱》系列作品、《娃》、《丰乳肥臀》等,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试想,若小莫言一味抱怨出身低贱、家庭贫寒、拥有的物质匮乏,只是生气而已,那世界上只能是多了一个“撒气包”而已……

其实,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都不会把眼前物质生活的匮乏当作一回事,反而把眼前物质层面的不平等作为精神层面积极修为的催化剂,以期望达到更高层面的实现与平等。

还有沈从文先生,年轻时候闯荡京城,租住在地下室,几乎断粮断水,以致郁达夫先生来看他,看他饿得不行了,花了2块大洋请沈从文到小饭馆吃了一顿,暂时帮助他渡过了难关。沈从文即使在这样“粮草”匮乏的情况下,面对着这种物质生活的“不平等”,毫无怨气,依然整日躲在地下室中埋头苦写,退稿信堆成堆,他依然不放弃,终于《边城》横空出世了,成为

现代著名作家,实现了人生精神层面的“平等”与张扬。若因物质的贫乏,沈从文放弃写作,一味生气,那就不会有“照我思考,可认识人”的大作家了!

是啊,“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曹雪芹是这样,“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杜甫是这样,“临清流而赋诗”的陶靖节是这样……物质层面的不平等并不可怕,而精神层面的自甘低贱才是人生的毒酒,这样的事例枚不胜举!

记得苏格拉底在经过雅典市场时,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曾经发出如此感叹,“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多我用不到的东西啊!”是啊,一个从不在意物质层面不平等的人才会是一个精神层面富足、充盈和高贵的人!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须努力。”最后,想告诉开头提到的中学生,先给自己的精神以力道,从不跪着对待一切,你将摆脱一切的精神束缚,超越物质层面的不平等,走向精神与物质的平等与富足!

善于司空见惯中发现美

市教研室陈鲁峰

我们也要向大师学习,用自己眼光发现司空见惯中蕴藏的“美”,这是提升我们境界的天梯啊!

当年文革期间,沈从文流放到湖北某地改造,依然保持乐观积极情绪。在给自己表侄黄永玉的信函中,兴奋写到,“这里的荷花很美,你若来看……”是啊,沈从文身处逆境之中,依然在人们司空见惯的景物中发现了一份美丽,这份美丽就是他内心境界的外化。试想,若无从容淡定的境界,怎能将荣辱置之度外,独独欣赏一份荷花的美丽呢?

看来,大师能够从司空见惯中发现美,表面上好像说的是大师的眼光独特,其实是其内在的精神境界在观照世界的缘故。

还有张岱,明朝灭了,他经历了亡国之痛,成为明朝遗民了,于是《湖心亭看雪》出世了。在他眼中,司空见惯的雪景已不是自然雪景了,“雾凇沆荡,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切的一切都化成了自我坚守的冰雪精神了,其他的一切一切都渺小成一点一介一粒而已,冰雪世界成为张岱人格节操的一种外化!谁没见过雪景,但有谁“大雪三日”却独往湖心亭看雪呢?是那种外人无法看到的美在召唤着这张岱,让他欣赏到天地之间那份澡雪精神!

可见,大师,首先是思想境界自成一格的大师,才能欣赏到司空见惯中蕴藏的那份美。“天地不言,自有大美”,唯有情有义之人可观之!

还有那个秋士郁达夫,从大老远的南方跑到北平,不去看陶然亭的、钓鱼台的、颐和园的花草美景,却要租住一椽破屋,泡上一杯浓茶,从槐树低下,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驻足品味那司空见惯的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还有那衬在下面的尖细秋草丝丝,品味那份独享的美味。是啊,一阵又一阵秋风过,草会黄了,牵牛花也会吹落凋零,这种物衰的美,也只有这位郁达夫先生能够体会的到啊!

原来,只有心中柔软细腻如水的人,才会在别人司空见惯中发现那份美,那份人生感悟之美,这难道不是一种境界的使然?

还有那个以残缺身体培塑成最健全思想的史铁生,在最狂妄年龄上残废了双腿,他想到了自杀,来到荒凉但并不荒芜的地坛公园,开始了与地坛公园之间对话,蜜蜂悬停在空中,露水摔碎成金灿灿的一片光芒,各种植物拔节生长的声音震撼着他的耳鼓,……于是,他明白了,这生机勃勃的地坛公园为了等他,已经历经沧桑等待了四百年了,他也要成为地坛公园中一棵旺盛的银杏树,于是他从轮椅中“站”起来了,成为当代中国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了……

看来,只有历经生命轮回的大师才能参透自然万物的真谛,才能在自然法则关照下品味到那份真美!

大师,因境界和眼光而发现司空见惯中的美。我们呢?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有眼光则能欣赏到天地之大美。努力修为吧!

2016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 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黟县的西递和宏村,拥有蛮声海内外的徽派建筑群。两寸背依青山,清流抱村穿户。数百幢明清四期的民居静静伫立。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的表情、跌宕飞扬的韵质、①灰白的屋壁被时间画出斑驳的线条。礼拜的?黟县小桃园,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到处了这里山水风物的(优美/幽美)、民风人情的醇厚从容。要真正(领略/领悟)徽 派建筑之美,这是在西递村。②在都市的暄哗 ....的民间 ..之外,西递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宁静质朴 生活。从远处眺望去,西递是一片线条简洁的(繁杂/繁复)精致和高大的白墙,黑白相间错落有致。迈入老屋你会发现,这些老屋内部的(繁杂/繁复)精致与外部的简洁纯粹形式鲜明 的对照,徽派建筑中著名的三雕——③木雕、砖雕、石雕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至 ....。 1.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文字,都正确的一项是 A.蜚(fēi)暄哗B.幢(zhuàng)宁静质朴 C.伫(chù)纯粹D.淳(chún)淋漓尽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喧哗,C 伫(zhù),D淋漓尽致。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2016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题及标准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 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 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黟县的西递和宏村,拥有蛮声海内外的徽派建筑群。两寸背依青山,清流抱村穿户。数百幢.明清四期的民居静静伫.立。高达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的表情、跌宕飞扬的韵灰白的屋壁被时间画出斑驳的线条。礼拜的“黟县小桃园,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到处了这里山水风物的(优美/幽美)、民风人情的醇厚从容。要真正(领略/领悟)徽派建筑之美,这是在西递村在都市的暄.哗.之外,西递向我们呈现 了一种宁静质朴 ....的民间生活。从远处眺望去,西递是一片线条简洁的(繁杂/繁复)精致和高大的白墙,黑白相间错落有致。,这些老屋内部的(繁杂/繁复)精致与外部的简洁纯粹形式鲜明的对 照,徽派建筑中著名的三雕木雕、砖雕、石雕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至 ....。 1.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文字,都正确的一项是 A.蜚(fěi)暄哗 B.幢(zhuàng) 宁静质朴 C.伫(chù) 纯粹D.淳(chún) 淋漓尽至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优美领略繁杂 B.幽美领略繁复

2016年高考全国2卷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料概述与简介 绝密★启用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 C.17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方面,都受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 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使它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故事各有特点,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 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审慎构思,创作新的故事。 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D.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僵化古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种和早期小说接近的文字,有些讲述

2016年高考全国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丹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题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吧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起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税收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唐吉可德》中的故事是唐吉可德的行侠其余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录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礼金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瓢泼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作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掷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6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 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首发2016年高考山东卷文科数学真题及答案

首发2016年高考山东卷文科数学真题及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数学(文科)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 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填空题直接填写答案,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P(A+B)=P(A)+P(B).

第I 卷(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1,2,3,4,5,6},{1,3,5},{3,4,5}U A B ===,则()U A B U e= (A ){2,6} (B ){3,6} (C ){1,3,4,5} (D ){1,2,4,6} (2)若复数2 1i z =-,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z = (A )1+i (B )1?i (C )?1+i (D )?1?i (3)某高校调查了200名学生每周的自习时间(单位:小时),制成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自习时间的范围是[17.5,30],样本数据分组为[17.5,20), [20,22.5), [22.5,25),[25,27.5),[27.5,30).根据直方图,这200名学生中每周的自习时间不少于22.5小时的人数是 (A )56 (B )60 (C )120 (D )140 (4)若变量x ,y 满足2, 239,0,x y x y x +≤??-≤??≥? 则x 2+y 2 的最大值是 (A )4(B )9(C )10(D )12 (5)一个由半球和四棱锥组成的几何体,其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2016年山东春季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讲解

山东省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0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是 A.庇.护/ 禆.益湍.急/ 惴.惴不安B.主角./ 号角.自诩./ 栩.栩如生 C.国粹./ 憔悴.沉湎./ 冠冕.堂皇D.沮.丧/ 诅.咒屏.障/ 屏.气凝神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松弛亲和力口干舌燥B.脉博孺子牛断章取义 C.斑驳摇蓝曲甜言蜜语D.气概度假村义不容词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是 ①我们只要放慢脚步,静下心来,就会到人生很多的苦与乐。 ②蒲松龄故居有一个的小花园,园中几尊怪石,增添了“聊斋”的气氛。 ③人生正如攀爬高山,跌落了100次,要安静地开始第101次的攀爬。 A.体味精制如果那么B.体验精制即使也 C.体验精致如果那么D.体味精致即使也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 A.“我不知道是谁的挂号信退回来了?”张师傅说。 B.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C.版画是在不同材料的版面上(如木板、石板、钢板等)通过手工制版印刷而成的。 D.中国的年俗:如剪窗花呀、贴春联呀、放鞭炮呀……每一项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错误的是 A.首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新加坡举行,参赛者大多是初出茅庐 ....的小将。 B.难道大自然那无与伦比 ....的智慧没有引起你心灵的震撼吗? C.大学生跳河救人的事迹,一经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 ....。 D.这位成功的企业家慷慨解囊 ....,资助了多名失学儿童。 6.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是

2016年语文高考山东卷优秀作文

2016年语文高考山东卷优秀作文 【高考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立意参考】 ①做什么事都要有充分的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把将来可能发生的事考虑全面些,许多时候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一旦踏上征程,很可能发现困难重重,充分的准备会使你从容应对,有备无患。 ②适当的的减负。总是带着沉重的行囊会加重负担,何况有的还是终生的负担呢。有的时候可以就地取材,或放开思路想想办法,谁能事事提前就考虑周到呢,有时候再大的困难也会“柳暗花明又一村”,重新找到新的出路,使我们豁然开朗。 ③保持好的心态,缺着不灰心,用着也不得意。世界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路。“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你敢走,很多时候“船到桥头自然直”。 如果仅仅把“行囊”理解为成功路上的知识储备或工具用品会显得很肤浅,边缘化的立意:扔掉多余的负担,轻装前进。因为谁又能知道那个是多余的呢? 【名师点睛】 今年山东卷作文仍然延续了材料作文的形式,材料取自许顺居的散文《行囊》,在形式上选取了一段富有哲思的语言材料,体现了山东卷作文命题选材的一贯风格。与去年相比,今年的作文题立意角度更加宽泛,更方便考生扣题。本题所给材料最鲜明的特征是极富思辨性,即“准备好的却没有用到”“没有准备的却可能有用”,“有用”与“无用”等二元概念的分析恰好体现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情感体验。 这里的“旅程”可指具体的出行计划,更可指人生中的前行。路途漫漫,可指现实中的路途,更可指代“漫漫人生路”。“行囊中的储备”可以指比较务实有用的东西,如知识技能、处事技巧、健康体魄等,这些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曾让我们用力准备,却可能在旅行的某些时刻被弱化或弃用;也可以指精神层面的东西,如理想、信仰、乐观心态、诗意情怀等,这些务虚的东西看似无用,没有刻意准备,却可以濡养人的精神气质,伴随整个旅程,“无用之用”,终为大用。行囊中的东西,也可以在一定情境下建立联系或互相转化。 行文过程中考生需要着眼全篇,抓住关键词,分析概念,探讨关系,同时也要重点突出,谈及个人体悟写出真情实感。也可以贴近时代现状,写一篇闪烁思想火花、凝聚理性智慧的文章。 【审题误区】

2017年山东高考语文真题及标准答案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笼罩/席卷)欧亚大陆,狂风肆虐,草木凋零,而那些春天的元素------温暖、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海南岛就像是一艘花船,(系/停)在雷州半岛上,满载寒冬大陆的梦幻和想像。每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昼夜兼程,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的(扩展?扩充)。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的声音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迢迢旅途中,气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中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木棉花花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一声铜锣催开,千树珊瑚奇列,”但她终究无法走出岭南。当春天行经长江、黄河流域时,出场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桃花嫣然出篱笑,----------”,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国,陆续抱憾退出,随后登场的便是白杨、连翘等北国耐寒植物。 1. 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肆虐凋凌 B. 集结昼夜兼程 C. 版图稚嫩D.嫣然抱憾退出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席卷系扩展 B. 笼罩停扩展 C. 席卷停扩充 D. 笼罩系扩充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逢草逢花报发生只恨春归我未归 B.万柄莲香一枕山只恨春归我未归

高考专题-2019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共36分) 1页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笼罩/席卷)欧亚大陆,狂风肆虐 ..,而那些春天的元素——温暖、 ..,草木凋凌 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 ..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海南岛就像是一艘花船,(系/停)在雷州半岛上,满载寒 冬大陆的梦幻和想象。每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昼夜兼程 ..的(扩展/扩充)。他像 ....,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 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 ..的声音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迢迢旅途中,气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中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木棉花花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列,”但她终究无法走出岭南。当春天行经长江、黄河流域时,出场的 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桃花嫣然 .. ..出篱笑,”,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国,陆续抱憾 退出 ..,随后登场的便是白杨、连翘等北国耐寒植物。 2页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逢草逢花报发生只恨春归我未归 B.万柄莲香一枕山只恨春归我未归 C. 逢草逢花报发生似开未开最有情 D.万柄莲香一枕山似开未开最有情

2016高考全国1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高考全国Ⅰ卷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

2016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山东高考语文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黟县的西递和宏村,拥有蜚声海内外的徽派建筑群。两村背依青山,清流抱村穿户, 数百幢明清时期的民居静静伫立。高达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脾腉的表情、跌宕飞扬的韵效 灰白的屋壁被时间涂画出斑驳的线条。李白的“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道出了这里山水风物的(优美/幽美)、民风人情的淳厚从容。要真正(领略/领悟)徽派 建筑之美,这是在西递村在都市的喧哗之外,西递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宁静质朴的民间生活。 从远处望去,西递是一片线条简洁的黑白铺成的屋顶和高大的白墙,黑白相间错落有致。迈入老屋你会发现,这些老屋内部的(繁杂/繁复)精致与外部的简洁纯粹形式鲜明的对照,徽派 建筑中著名的三雕木雕、砖雕、石雕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至。 1.文中加粗的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蜚(fěi)喧哗 B.幢(zhuàng)宁静质朴 C.伫(chù)纯粹 D.淳(chún)淋漓尽至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优美领略繁杂 B.幽美领略繁复 C.幽美领悟繁复 D.优美领悟繁复 3.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① B.② C.③ D.④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B.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农田被淹,房屋倒塌,灾情扣人心弦,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组织救灾。

C.两位多年未见的战友在火车上意外相逢,他们一见如故,回忆起一同出生入死的战斗经历,不禁感慨万千。 D.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从意外致残、生活无望到残奥会夺冠,并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人生道路。 B.该型飞机在运营成本上是其他同级别机型的1.3至2倍,优势明显;在商载、航程、航速等方面也极具竞争力。 C.学校宿舍、教学楼等人群密集区,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学生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相当重要。 D.央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反响巨大,工匠们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试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汉魏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捧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于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望,

2016年高考山东卷 语文

2016年高考山东卷语文 第Ⅰ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黟县的西递和宏村,拥有蛮声海内外的徽派建筑群。两寸背依青山,清流抱村穿户。数百幢明清四期的民居静静伫立。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的表情、跌宕飞扬的韵质、①灰白的屋壁被时间画出斑驳的线条。礼拜的“黟县小桃园,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到处了这里山水风物的(优美/幽美)、民风人情的醇厚从容。要真正(领略/领悟)徽派建筑之美,这是在西递村。②在都市的暄哗之外,西递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宁静质朴的民间生活。从远处眺望去,西递是一片线条简洁的(繁杂/繁复)精致和高大的白墙,黑白相间错落有致。迈入老屋你会发现,这些老屋内部的(繁杂/繁复)精致与外部的简洁纯粹形式鲜明的对照,徽派建筑中著名的三雕——③木雕、砖雕、石雕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至。 1.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文字,都正确的一项是 A.蜚(fēi)暄哗 B.幢(zhuàng)宁静质朴 C.伫(chù)纯粹 D.淳(chún)淋漓尽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喧哗,C 伫(zhù),D淋漓尽致。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优美领略繁杂 B.幽美领略繁复 C.幽美领悟繁复 D.优美领悟繁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优美:美好;美妙。幽美:(1)形容地方很偏僻、光线暗;(2)使人感觉宁静、安闲的;(3)幽静美丽;幽雅,幽深。领略:有领会,理解,理会,理睬等意思。领悟:就是体会,解悟。繁杂:事情多,繁琐而杂乱。繁复:指繁多复杂。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的表情、跌宕飞扬的韵质”和“灰白的屋壁被时间画出斑驳的线条”之间应用逗号。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2016年山东英语高考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封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 英语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 分) 做题时,现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 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7.5 分) 听下面5 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9.18 C.£ 9.15 答案是C。 1.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Having a birthday party. B. Doing some exercise. C. Getting Lydia a gift 2. What is the woman going to do? A. Help the man. B. Take a bus. C. Get a camera 3. 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 the man do? A. Tell Kate to stop. B. Call Kate, s friends. C. Stay away from Kate. 4.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wine shop. B. In a supermarket. C. In a restaurant. 5.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Keep the window closed. B. Go out for fresh air. C. Turn on the fan.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this summer? A. Teach a course. B. Repair his house. C. Work at a hotel. 7. How will the man use the money? A. To hire a gardener. B. To buy books. C. To pay for a boat trip.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2016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3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2016年3月济南市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制作: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四十多年前,在贵州下乡当知青的时候,曾经跟着两个年长的朋友匆匆到过一趟昆明,事后却没有对这个毗.邻省份留下任何印象。到了现在,我对这个“彩云之南”的历史知识, 依然匮乏得很。云南遗存历史资料不足,一方面固然由于①,(不免/难免)受了历史记载.的冷落。另一方面,恐怕是因为中国传统的历史记载,原本就只关注汉族中心区域的朝 代更叠、风云变幻,常常并不很留意隔山限水的边陲,所以在常见历史文献中,这一区域的记载总是显得支离破碎。特别是那些非汉族人的生活世界,除了好奇或者猎奇的“采风者”,或者奉命巡视边疆的官吏,偶尔写一些“竹枝词”,画一些“蛮夷图”之外,很少有人真的对它做过深入(考查/考察)和仔细描述。 可是随着西风东渐.,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洋和东洋的学者纷至沓来,对中国学术形成了 巨大冲击。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关注(重心/中心)与传统中国学者大相径庭。他们不仅对“中心”的汉族中国有别出心裁的解释,也对“边缘”的满蒙回藏鲜、苗彝羌傣壮都兴趣盎. 然;虽然对“主流”的儒家一如继往地研究,但对“支脉”的佛教、道教、三夷教、天主教更有巨大的热情;②。这种对于“边缘”“支脉”和“下层”的研究,特别表现在宗教学、人类学、地理学、语言学等领域中。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匮乏风云变幻毗(bǐ)邻 B.更叠纷至沓来记载(zǎi) C.边陲大相径庭东渐(jiān) D.边缘一如继往盎(àng)然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免考察重心 B.难免考察中心 C.难免考查重心 D.不免考查中心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宋代又把它划出国境之外 ②虽然关注历史叙述中通常占据显著位置的“上层”文化,但更关注过去历史文献中往往缺席的“下层”文化 B.①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宋代又被划出国境之外 ②对历史叙述中通常占据显著位置的“上层”文化有新的论述,但对过去历史文献中往往缺席的“下层”却更为关注 C.①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宋代又把它划出国境之外 ②对历史叙述中通常占据显著位置的“上层”文化有新的论述,但对过去历史文献中往往缺席的“下层”却更为关注 D.①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宋代又被划出国境之外 ②虽然关注历史叙述中通常占据显著位置的“上层”文化,但更关注过去历史文献中往往缺席的“下层”文化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过去,干果店在元宵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 ....,制成各样的冰灯,招徕顾客。

2016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

2016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

2016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 第Ⅰ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一3题。 黟县的西递、宏村,拥有蜚.声海内外的徽派建筑群。两村背倚秀美青山,清流抱村穿户,数百幢.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静静伫.立。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睥睨的表情、跌宕飞扬的韵致、①灰白的屋壁被时间涂画出斑驳的线条。李白的“黟县小桃源, 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道出了这里山水风物的(优美/幽美)、民风人情的醇厚从容。要真正(领略/领悟)徽派建筑之美,该是在西递村。②在都市的喧哗 ....的民间。从远处望去,西递是一片线条..之外,西递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宁静质朴 简洁黑瓦铺成的屋顶和高大的白墙,黑白相间,③错落有致。迈入老屋你会发现, 这些老屋内屋的(繁杂/繁芜)精致与外部的简洁纯粹 ..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徽派建筑著 名府三雕---- ④木雕、砖雕、石雕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至 ....。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蜚(fěi)喧哗 B.幢(zhuàng)宁静质朴 C.伫(chù)纯粹 D.淳(chún) 淋漓尽至 2.依次选中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优美领略繁杂B.幽美领略繁复 C.幽美领悟繁杂D.优美领悟繁复 3.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①B.②C.③D.④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 ....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B.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农田被淹,房屋倒塌,灾情扣人心弦 ....,

2016山东春季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6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和全部答案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一3题。 黟县的西递、宏村,拥有蜚.声海内外的徽派建筑群。两村背倚秀美青山,清流抱村穿 户,数百幢.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静静伫.立。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睥睨的表情、跌宕飞 扬的韵致、①灰白的屋壁被时间涂画出斑驳的线条。李白的“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道出了这里山水风物的(优美/幽美)、民风人情的醇厚从容。要真正(领略/领悟)徽派建筑之美,该是在西递村。②在都市的喧哗 ..之外, 西递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宁静质朴 ....的民间。从远处望去,西递是一片线条简洁黑瓦铺成的屋顶和高大的白墙,黑白相间,③错落有致。迈入老屋你会发现,这些老屋内屋的(繁杂 /繁芜)精致与外部的简洁纯粹 ..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徽派建筑著名府三雕---- ④木雕、砖 雕、石雕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至 ....。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蜚(fěi)喧哗 B.幢(zhuàng)宁静质朴 C.伫(chù)纯粹 D.淳(chún) 淋漓尽至 2.依次选中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优美领略繁杂 B.幽美领略繁复 C.幽美领悟繁杂 D.优美领悟繁复 3.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 ....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B.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农田被淹,房屋倒塌,灾情扣人心弦 ....,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组织救灾。 C.两位多年未见的战友在火车上意外相逢,他们一见如故 ....,回忆起一同出生入死的战斗经历,不禁感慨万千。 D.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兴的宏伟

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答案及解析)

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答案及解析) 目录 1.【2016全国卷1】曾公亮 (1) 2.【2016全国卷2】登云 (3) 3.【2016全国卷3 】傅珪 (5) 4.【2016卷】桓公问于管子 (7) 5.【2016卷】琅嬛福地记 (9) 6.【2016卷】传 (12) 7.【2016卷】汝霖 (14) 8.【2016卷】羊祜 (15) 9.【2016卷】勿斋记 (17) 10.【2016卷】景公问晏子 (19) 1.【2016全国卷1】曾公亮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曾公亮,字明仲,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 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九,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 ..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 请建储 ..,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盍取之,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 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 ..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 ..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 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计,凡更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