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与税务习题答案

财政与税务习题答案

财政与税务习题答案
财政与税务习题答案

公司管理专业(本科)

《财政与税务》辅导材料

(2014年4月)

考试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15分

二、多项选择题:10分

三、填空题:10分

四、名词解释:15分

五、简答题:30分或36分

六、计算题:14分或20分

第一章财政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财政分配的对象是( D )。

A、剩余产品

B、社会总产品

C、国民收入

D、一部分社会总产品

2、财政的本质特征不包括( B )。

A、强制性

B、固定性

C、补偿性

D、无偿性

3、在西方财政学中,被人们奉为资本主义财政第一职能的是( A )。

A、资源配置

B、收入分配

C、稳定经济

D、监督调节

二、多项选择题

1、财政的本质特征包括( ACDE )。

A、强制性

B、固定性

C、补偿性

D、无偿性

E、非营利性

2、财政的基本职能包括( ABE )。

A、配置资源职能

B、公平收入职能

C、收入分配职能

D、监督调节职能

E、稳定经济职能

三、填空题

1、主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即财政是国家集中性的分配的是(国家分配说)。

2、财政分配活动的主体是(国家)。

3、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是(剩余产品出现)。

4、资源配置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市场方式),另一种是(国家干预方式)。

5、市场方式下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价格信号)调节生产和需求。

四、名词解释

1、财政: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占有社会总产品价值一部分的经济行为

2、资源配置:指人的知识、动力、资本、土地等在不同用途和不同受益者之间的分配和组合,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部门结构、地区结构等以取得最佳效率

五、简答题

1、理解财政的概念应把握哪几个基本点?P3-4

答:理解财政的概念应把握以下几个基本点

1)财政分配活动的主体是国家。

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一部分社会总产品。

3)财政分配的依据是国家拥有的政治权力。

4)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职能

2、财政的含义及其本质特征。P

3、4-5

答:财政就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占有社会总产品价值的一部分的经济行为。其本质特征如下:

1)强制性。是指国家在处理财政分配关系、组织财政收入时是依靠国家的政治权力和法律手段强制实施的。2)补偿性。尽管财政分配具有强制性,但却与企业和个人的根本利益相一致,即强制税收是以国家提供必不可少的公共服务为前提的。

3)无偿性。一方面指国家运用税收手段向企业或居民取得财政收入时是无偿的征收,是企业或居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义务,这是财政收入不再直接返还给纳税者。另一方面是当国家把财政收入作为财政支出,拨给某些机关、部队、学校、团体作为经费时,也是无偿拨付,不要使用者直接归还。

4)非盈利性。国家的财政活动目标是公共利益最大化,通常财政活动可以带来直接的、可以用货币衡量的经济效益较少,而带来无法用货币衡量的社会效益较多。可见和其他经济活动相比,财政活动具有非盈利性的特征。

3、财政的含义及其基本职能。P3、11-13

答:财政就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占有社会总产品价值的一部分的经济行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即财政在组织收入和安排支出的过程中对社会、经济产生何种影响。

1)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市场方式,一种是国家干预方式,市场自发的配置资源,会有很大的盲目性。国家必须介入,通过财政活动发挥其资源配置职能。财政资源配置职能通俗的讲就是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引导资源流向,弥补市场的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佳效率。

2)公平收入职能。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不论何种社会形态,何种经济制度,财政均具有分配职能,分配职能是财政固有的功能,是财政本质的最直接。最具体的集中反应,收入分配是指国民收入的分配。公平分配是国民收入分配的目标,也是市场经济的在要求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财政的公平收入职能主要是通过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和局面个人收入水平来实现的。

3)稳定经济职能。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市场经济越发展,宏观调控越重要,稳定一方面要实现充分就业,另一方面是平均价格水平基本稳定。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的分配、资源的配置均是依据市场价格规则进行的,必然会导致经济大幅度波动。需要国家财政运用财政工具和政策烫平市场经济带来的波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有序的发展

4、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的围。P12

在我国,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围界定如下:

1) 配置资源于社会公共部门,以提供社会所需要的包括国防、警察、环保、水利、气象等公共产品;

2) 配置资源于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医疗、保健等部门。

3) 配置资源与具有自然垄断倾向而导致竞争无效的行业和部门,即因存在规模效益递增易形成垄断而导致竞争无效或低效的如铁路、邮电、电力、公用煤气、自来水等部门。

4) 配置资源于基础产业如农业、原材料、交通运输、能源等部门以及风险大而又难以预期收益的新兴产业、技术开发等。

第二章财政收支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称为( B )。

A、财政盈余

B、财政赤字

C、财政平衡

D、通货膨胀

2、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取得的最古老的财政收入形式是( D )。

A、预算收入

B、经常性收入

C、国有经济收入

D、税收收入

3、国家机构本身为履行其管理职能进行相关活动而发生的费用是( C )。

A、社会发展与保障支出

B、经济发展支出

C、行政支出

D、国防支出

4、国家直接用于社会救济、补贴等方面的财政支出为( B )。

A、购买支出

B、转移支出

C、无偿性支出

D、有偿性支出

5、税收收入占国生产总值的比例称为( A )。

A、宏观税负率

B、剩余产品率

C、财政集中率

D、税率

6、在总需求不变的条件下,财政支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被抵消,即产生所谓的( A )。

A、挤出效应

B、收入效应

C、支出效应

D、赤字效应

7、决定财政支出性质的是( B )。

A、经济发展水平

B、国家职能

C、社会经济发展政策

D、财政收入结构

8、适用于效益是经济的有形的可以用货币衡量的支出项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是( C )。

A、最低费用法

B、公共劳务收费法

C、成本效益分析法

D、目标控制法

二、多项选择题

1、非税收收入包括( ABCDE )。

A、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收入

B、国有资产收入

C、债务收入

D、收费收入

E、基金收入

2、中央收入包括( ABCDE )。

A、中央的税收

B、中央政府所属企业的国有资产收益

C、国债收入

D、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中的中央分成收入

E、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的上解收入

3、财政支出按照国家职能分为( ABCD )。

A、行政支出

B、国防支出

C、经济发展支出

D、社会发展与保障支出

E、国家投资支出

4、影响财政收入结构的因素包括( ABCE )。

A、社会形态

B、经济发展水平

C、经济结构

D、国家职能围

E、经济体制

5、影响财政支出结构的因素包括( ABE )。

A、国家职能

B、经济发展水平

C、经济结构

D、经济体制

E、社会经济发展政策

6、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的方法包括( ACE )。

A、成本效益分析法

B、综合平衡分析法

C、最低费用法

D、最高效率法

E、公共劳务收费法

三、填空题

1、财政收入包括(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两大部分。

2、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那部分财政收入为(预算收入)。

3、财政支出包括(预算支出)和(预算外支出)两大部分。

4、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那部分财政支出为(预算支出)。

5、财政收入按其形式划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

6、财政收入按管理权限可以分为(中央收入)和(地方收入)。

7、财政支出按是否直接构成当期总需求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8、影响财政收入占国生产总值比重的因素有两个:(剩余产品率)和(财政集中率)。

9、财政支出管理工作的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10、凡是可以买卖的公共劳务都可以用(公共劳务收费法)来定价。

四、名词解释

1、财政收入 : 又称国家收入,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或生产资料所有者身份,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一种货币资金,是用货币表示的一部分社会总产品价值

2、财政支出: 又称国家支出,是国家为了实现其经济与社会管理职能,取得所需物品和劳务,而对集中起来的货币资金的支付

3、财政收入规模: 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个财政年度)财政收入的总水平。它是衡量一个国家财政实力、国家参与收入分配围的重要指标

4、财政支出规模: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个财政年度)财政支出的总水平。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满足公共需要的能力和对社会经济发展干预程度与围的重要指标

5、财政收入结构: 指各种财政收入的比例关系。它反映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与构成情况

9税收收入: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利,按法定标准向社会成员强制无偿地征收而取得的一种财政收入

6、财政支出结构:指各项财政支出所占的比例。不同的财政支出结构反映着一个国家政府经济活动的围及方向

五、简答题

1、财政收入的分类。P17-18

答:a按财政收入的形式分类。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b按财政收入来源分类c按管理权限和管理方式分类d按财政收入的稳定程度分类,分为经常性和临时性收入

2、财政支出的分类。P19-20

答:a按照国家职能分类。分为行政支出、国防支出、经济发展支出、社会发展支出、保障支出

b按财政支出是否直接构成当期总需求进行分类。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c按财政支出形式分类。分为无偿性支出与有偿性支出

d按财政支出的安排次序和使用结果分类。分为维持性支出、经济性支出、社会性支出

3、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P21、24-25

答:财政收入规模: 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个财政年度)财政收入的总水平。它是衡量一个国家财政实力、国家参与收入分配围的重要指标.

影响因素:a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可以用该过一定时期的国生产总值,社会总产值等指标来表示。经济发展水平高,经济效益好,社会产品丰富,国生产总值就多,财政收入就可以随之提高。

b不同经济体制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不同类型的经济体制决定了国家职能的大小,从而影响财政集中率的高低

c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

d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财政可以通过调节财政收入占国生产总值的比重来影响财政收入规模。

4、财政支出规模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P2

5、27-28

答:财政支出规模: 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个财政年度)财政支出的总水平。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满足公共需要的能力和对社会经济发展干预程度与围的重要指标

影响因素:a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影响b经济体制不同的影响c国家干预经济程度强弱的影响d政治因素e社会因素

5、财政收入结构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P29、33

答:财政收入结构: 指各种财政收入的比例关系。它反映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与构成情况

影响因素: a社会形态的影响。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有了长足的发展商品的经济发达,财政收入结构渐渐一税收为主,并形成了税、费、债并处的结构。b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结构的影响。c经济体制的影响

6、财政支出结构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P34、37-38

答:

财政支出结构: 指各项财政支出所占的比例。不同的财政支出结构反映着一个国家政府经济活动的围及方向影响因素: a国家职能。b经济发展水平c社会经济发展政策。

第三章税收收入(上)

一、单项选择题

1、无法转嫁的税收是( C )。

A、价税

B、价外税

C、直接税

D、间接税

2、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 B )。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目

D、税源

3、税收的直接作用点是( A )。

A、课税对象

B、纳税人

C、负税人

D、税源

4、具体规定一个税种的征税围,体现税的广度的是( C )。

A、税源

B、税率

C、税目

D、纳税环节

5、税收制度的核心是( C )。

A、税种

B、税目

C、税率

D、税法

6、比例税率一般适用于( B )。

A、所得课税

B、商品课税

C、劳务课税

D、行为课税

7、把课税对象数额按大小分成若干个不同等级的部分,对每个等级部分分别规定相应的税率,各等级分别计

算税额,一定数额的课税对象同时使用几个税率,这样的税率的是( C )。

A、累进税率

B、全额累进税率

C、超额累进税率

D、行业差别比例税率

8、征税成本居各种税之首的是( B )。

A、增值税

B、所得税

C、消费税

D、关税

9、税收发挥经济杠杆作用的着力点是( C )。

A、税目

B、税率

C、税收负担

D、税制结构

10、税负转嫁的最典型和最普遍的形式是( A )。

A、前转

B、后转

C、混转

D、消转

二、多项选择题

1、税收的基本特征有( ACD )。

A、强制性

B、补偿性

C、无偿性

D、固定性

E、营利性

2、现行流转税主要有( ABCE )。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土地增值税

E、关税

3、税收公平原则要求( ADE )。

A、税收负担公平

B、税收横向公平

C、税收纵向公平

D、税收经济公平

E、税收社会公平

4、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通常有( ABCDE )。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率

D、纳税环节

E、纳税期限

5、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有( ADE )。

A、经济因素

B、社会因素

C、法律因素

D、税制因素

E、非正常因素

6、税负转嫁的方式有( ABCDE )。

A、前转

B、后转

C、混转

D、消转

E、税收资本化

三、填空题

1、税收的强制性特征体现于(依法征税)。

2、价税的计税依据是(含税价格)。

3、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是(负税人)。

4、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是(课税对象)。

5、税目的确定一般采取(列举法)和(概括法)两种方法。

6、反映征税深度的税收要素是(税率)。

7、流转税的纳税期限最长不超过(1个月)。

8、在征税对象数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是(免征额)。

9、纳税人拒不按照税法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是(抗税)。

10、复合税制结构类型一般根据(主体税种)确定。

四、名词解释

1、税收收入: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利,按法定标准向社会成员强制无偿地征收而取得的一种财政收入

2、流转税 :指以商品生产流通的商品销售收入额或提供劳务费的营业额为征税对象的各种税收的统称,现行流转税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额、关税等

3、所得税: 指以纳税人的纯收益额或所得税额为征税对象的各种税收的统称

4、税收效率 :指的是以尽能小的税收成本取得尽可能大税收收入

5、税收制度:简称“税制”,它是国家以法律或法令形式确定的各种课税办法的总和,反映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国家财政制度的主要容。

6、税收负担:指的是整个社会或单个纳税人(个人和法人)承受税收的水平和能力

7、税负转嫁: 纳税人通过购入或卖出商品的价值的变动,将全部或部分税收转嫁给他人负担的过程

五、简答题

1、税收收入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P4

2、43

税收是最主要的财政收入形式,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相比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a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特征体现于依法征税b无偿性,体现于国家征税时不向纳税人支付等价物或报酬c固定性

2、税收的类型。P43-45

答:a按征税对象划分,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政税、行为税、和资源税b按照税负是否转嫁划分,分为间接税和直接税

c按照征税标准划分,分为从量税和从价税d按照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划分,分为价税和价外税

e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权限划分,分为中央税和地方税

3、税收公平原则的涵。P47

税收公平可以从税收负担的公平,税收的经济公平和税收的社会公平三个方面理解

4、税收制度的含义及税收要素。P48、48-52

答:简称税制,它是国家对税收这种无偿、强制和规性的分配活动以法律或法规形式,制定和颁发的一整套具体课税办法的总称,是规国家征税和纳税人纳税的法律规。

要素:a纳税人b课税对象,亦称课税客体c税率是指国家征税的比率d纳税环节e纳税期限f减免税g 违章处理

第四章税收收入(下)

一、单项选择题

1、增值税的类型不包括( C )。

高一政治必修《财政与税收》知识点梳理

高一政治必修《财政与税收》知识点梳理 高一政治必修《财政与税收》知识点梳理 一、国家财政 1、财政的含义与本质是什么?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1)财政是指国家的收入和支出。从本质上说,财政是国家参与的社会分配。 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是国家预算;上一年度的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国家决算。 ★(2)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①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免费义务教育、各自社会保障、抗震救灾、帮护困难群众和下岗失业职工等等)。②财政具有促进社会资合理配置的作用。(如国家通过财政支持某些行业、某些地区的建设、财政投资基础设施行业等等。)③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国家通过财政政策促进社会总供给和社

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在经济增长滞缓,(收大于支)经济发展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供大于求),政府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发展过热、物价上涨(供小于求),经济的正常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支大于收)。 注:财政政策国家调整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的政策,如增加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或者减少税收,免收利息税和农业税,调整出口退税等。货币政策是国家关于货币和金融的政策,国家通过货币政策调整流通中的货币量,使之符合流通中货币的需要量。如调整存贷款利息率、存款准备金率,鼓励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等等。 ★2、财政收入有哪些形式?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及如何增加财政收入? (1)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的资金。财政收入的形式有:①税收收入--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它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②利润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和国家参股企业的分红收入。

个人所得税教学设计

个人所得税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09-11-25 17:55:29 《个人所得税》教学设计 所用教材、版本:《财政与税务基础(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蔡少优主编 一、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理解个人所得税的含义、纳税人、征税对象及税率,掌握个人所得税中偶然所得的计税方法。 2、技能目标:能判断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对生活中的各种偶然所得情形知道该不该纳税,应纳多少税。 3、情感目标:激发对个人所得税的学习兴趣;通过案例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内容和特点分析:个人所得税是税务基础部分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个人所得税概述和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教材从中等财经类职业教育的实际出发,本着“懂原理、会应用”的原则,设计了案例分析、课堂练习、自测题和一些扩展的知识点,将抽象的理论附着生动的载体,实用性较强,密切联系实际,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教学重点、难点分析:个人所得税全部内容计划用4课时。本节课教学内容包括个人所得税的概念、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和偶然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其中纳税人及偶然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这两部分内容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因为个人所得税的概念浅显易懂,不需深入讲解,而征税对象和税率这两部分的内容不适合单独学习,把每一种征税对象和与它对应的税率及计算方法放在一起学习,内容会显得生动些。本节课只讲一种征税对象,所以征税对象和税率不是本节课的重点。 三、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特点 (1)在此之前,学生对个人所得税都有所了解,但主要集中于工资薪酬的所得税,对其他所得税知道一点,却不知道如何纳税。所以偶然所得的计税方法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知识。(2)由于税务课程既不属于高考科目,也不属于考证科目,所以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 (3)该年龄段的学生开始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追求新颖活泼的内容。所以要求教学方法多样化,并且不能拘泥于形式。 2、对策及学法研究:针对学生的特点,首先我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研究和改进,引进了生本教育的理念,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把所学的知识视作认识和研究的对象;其次,在教学手段上设计多样化,将教师讲解与FLASH动画播放相结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学习让学生理清思路;最后,设计了任务拓展环节,让学生在学习新内容后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对新内容进行理解消化。 3、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不难,密切联系实际,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也相对感兴趣。但是,如果学生在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的情况下直接看教材,会感觉无从下手。于是,在课堂上如何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引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与创新的能力便成为本节课的设计难点。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分别采用提问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新知识点的学习主要采用演示讲解法和提问法,既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又能实现师生互动,了解学生的接受情况;对于新内容的拓展和引申部分首先采取任务驱动法,让学生独立

公共经济学考试模拟试题

《公共经济学》习题 一、填空题 1.所有的经济主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________及其所有的机构和实体组 成的公共部门;一类是个人家庭和企业组成的_______部门。 2.社会经济福利的准则是准则和准则。。 3.混合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一般被概括为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 4.公共产品的两个基本特征是_____ 、_______。 5.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的一般均衡条件 是。 6.处于所有投票者最偏好结果中间状态的投票者,称之为。 7.有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的产品是____________。 8.公共收入是国家占有的以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的价值,其最主要的 形式是_____。 8、政府引致的通货膨胀是为了弥补政府提供的物品或服务的费用而扩大货币的供给,从而造成物价的普遍上涨。也被人们喻为“________”。 9.公共支出的政策效应包括挤出效应、替代效应、效应和 效应。 10.是国债发行额与当处财政支出之比。 11.税收具有_________性、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性。 12.公共支出的社会收益一般用项目的______________来衡量。 13.政府的公共支出,按照是否通过市场作为标准,主要包括转移支出和 _________支出。 14._______是社会保障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一般由疾病保险、老年保险、失 业保险等内容组成。 15.经济学家们提出的公共收入的原则主要有两条:即________、________ 16.课税会使纳税人可支配收入的减少,纳税人会以减少现期消费为代价,相对 提高储蓄水平。这种税收对私人储蓄的影响,称为______________效应。 17.税负转嫁的典型形式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18.当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时,税负易于转嫁。 19.与税收的形式特征相反,公债具有_________性、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 性。 20.我国的流转税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关税。 21.增值税是以商品价值中的__________为课税对象的一个税种。 22.公债是指国家或政府以的方式,向国内外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形 式。 23.在对于地方偏好信息的识别上,具有相对优势的是政府。 二、判断题 1.基尼系数能够反映社会财富分配的平等程度,一般情况下数值越大,收入分 配越公平,反之,越不公平。( ) 2.理论上说,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市场机制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收入 分配的公平。( )

自考财政与税务复习题汇总(附答案)

自考财政与税务复习题汇总(附答案) 1#自考财政与税务复习题汇总 第一章财政概论 单项选择题 1. 市场方式下资源配置主要通过调节生产和需求。 2. 在西方财政学中,被人们奉为资本主义财政第一职能的是。 3. 财政分配的对象是。 多项选择题 1. 财政的本质特征包括 a强制性b补偿性c无偿性d非盈利性 2. 财政的基本职能包括a配置资源职能b公平收入职能e稳定经济职能 3. 市场方式稳定经济的盲目性表现在:a市场竞争的不完全和不公平b市场调节过程中出现的偏差c市场经济目标在实现过程中与社会目标的矛盾和冲突d市场不能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全社会的公共需要 填空题 1. 主张财政是以国家为主题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及财政是国家集中性分配的是。 2. 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是。

3. 资源配置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名词解释 1. 财政:财政就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占有社会总产品价值的一部分的经济行为。 2. 资源配置:是指人的知识、劳动力、资本、土地等在不同用途和不同受益者之间的分配和组合,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部门结构、地区结构等,以取得最佳效率。 简答题 1. 如何理解财政的概念? 3-4 理解财政的概念应把握以下几个基本点 1)财政分配活动的主体是国家。 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一部分社会总产品。 3)财政分配的依据是国家拥有的政治权力。 4)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职能。 2. 什么是财政?财政有何基本特征?3、4、5 财政就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占有社会总产品价值的一部分的经济行为。其本质特征如下: 1)强制性。是指国家在处理财政分配关系、组织财政收入时是依靠国家的政治权力和法律手段强制实施的。

财务会计应聘笔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划分投资者与被投资者经济活动范围的界限,所遵循的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正确答案:A 解析:会计主体前提要求会计人员只能核算和监督所在主体的经济活动,以便将该主体的经济活动与该主体所有者及职工个人,以及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 2、下列各项,能够使企业资产总额减少的是() A、向银行借款 B、以存货对外投资 C、以银行存款偿还借款 D、接受投资者投入的现金 ×正确答案:C 解析:以银行存款偿还借款,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 3、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企业对原始凭证的保管期限应为()年。 A、3 B、5 C、10 D、15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依据05年教材92页。 4、甲公司2003年起采用销货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2003年赊销金额750万元,估计损失比例1%,2004年6月16日确认坏账损失6万元,8月1日收回已作为坏账损失处理的应收账款4.5万元,2004年赊销金额600万元,计提准备比例同上年,该企业2004年末“坏账准备”科目的余额是()万元。 A、7.5 B、6 C、12 D、0 ×正确答案:C 解析:期末“坏账准备”科目的余额=750×1%-6+4.5+600×1%=12(万元)。采用销货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是今年的新增内容,注意掌握。 5、某企业2001年11月1日销售商品,并于当日收到面值50000元、年利率6%、期限3个月的银行承兑汇票一张。12月31日,该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为()元。 A、50000 B、50250 C、50500 D、50750 ×正确答案:C 解析:考试应注意带息应收票据,应于期末(一般为年末或中期末),按应收票据的票面价值和确定的利率计提利息,因此,12月31日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面值+已计提的利息=50000+50000×6%×2/12=50500元。

财政与税收重点

简答题 一、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有哪些?P60 1、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 (1.)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正向作用、线性关系 (2.)生产技术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制约作用 2、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政府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政 策倾向确定财政收入的水平 3、价格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由价格变动引起的GDP分配的变化是影响财政 收入增减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1)价格总水平 (2)价格结构性变化 二、国债发行的方式有哪些?P83 1.承购包销方式 2.公募拍卖方式 3.直接发行方式:亦称承受发行法 4.连续经销方式 国债负担是指国债的发行和偿还所产生的经济负担。包括: (1)债务人负担(借债要还本付息的负担) (2)债权人负担(考虑认购人的实际负担能力) (3)纳税人和其他劳动者负担(国债实际是捐税的预征,往往会形成债权人,债务人和纳税人的负担) 四、预算外资金的特点和定义P105 1、定义: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机构为履行或 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制度,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2、特点 (1.)自主性:财政专户存储,单位拥有支配权与使用权 (2.)专用性:专款专用 (3.)分散性:来源繁多、分散使用 (4.)灵活性:自行安排使用,管理灵活 五、财政政策的效应有哪些?P126 1.“内在稳定器”效应 2.乘数效应: ①投资或公共支出乘数效应;②税收乘数效应;③预算平衡乘数效应 3.奖抑效应 4.货币效应

六、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有哪些?P123 1.税收(税收作为调节手段,一是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是调节收入分配关系) 2.财政支出,包括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3.公债(调节货币供求,协调财政与金融关系的重要财政工具) 4.财政预算(预算调节经济的作用主要反映在财政收支的规模和收支差额上) 七、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1.社会保险 2.社会福利 3.社会救济 4.社会优抚 八、税负转嫁的主要形式以及定义是什么?P150 1、定义: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在名义上缴纳税款之后,主要以改变价格的方式 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过程。 2、主要形式: (1.)税负前转:亦称顺转或向前转嫁, (2.)税负后转:亦称负逆转或税负向后转嫁 (3.)税负消转 (4.)税负辗转 (5.)税负叠转 (6.)税收资本化 九、增值税的特点有哪些?P182 1.以增值额为课税对象:避免重复征税 2.具有征收的广泛性:税源充裕、道道征税 3.具有税收中性:同一商品同一税负 4.实行税款抵扣制度 5.实行价外税制度:消除对成本、利润和价格的影响 十、影响税收制度结构的因素有哪些?P168 1.生产力发展水平 2.经济结构 3.政府调节经济的意图 4.税收征管水平 5.历史原因 6.国际影响 计算题 一、增值税

税收概论》作业(二)

《税收概论》作业(二) 本次作业在第七章企业所得税讲完之后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0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0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计算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题) 1、下列对我国企业所得税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的说法正确的有( C ) A、居民企业一定是我国境内的盈利性企业; B、居民企业一定是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成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 C、非居民企业有一部分满足相关条件的境外所得要在我国申报纳税; D、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所适用的税率是不同的。 2、某企业2008年12月接受捐赠设备一台,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10万元,增值税1.7万元,企业另支付运输费0.8万元,该项受赠资产应缴企业所得税为( B ) A、3.32万元; B、2.93万元; C、4.03万元; D、4.29万元。 3、某公司2008年度实现会计利润总额25万元。经注册会计师审核,“财务费用”账户中列支有两笔利息费用:向银行借入生产用资金200万元,借用期限6个月,支付借款利息5万元;经过批准向本企业职工借入生产用资金60万元,借用期限10个月,支付借款利息 3.5万元。该公司2008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为(B)万元。 A、21; B、26; C、30; D、33 4、某贸易公司2008年3月1日,以经营租赁的方式租入固定资产使用,租期1年,按独立纳税人交易原则支付租金1.2万元;6月1日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机器设备一台,租期2年,当年支付租金1.5万元。当年企业核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扣除的租赁费为( A )。 A、1.0万元; B、1.2万元; C、1.5万元; D、2.7万元 5、某外商投资企业2008年度年度利润总额40万元,未调整捐赠前的所得额为50万元。当年“营业外支出”账户中列支了通过当地教育部门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5万元。该企业2008年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 B )。 A、12.5万元; B、12.55万元; C、13.45万元; D、16.25万元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企业为( C )。 A、在国外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B、在中国境内成立的外商独资企业 C、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 D、在中国境内没有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7、下列项目收入中,不需要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有( B )。 A、企业的债券利息收入; B、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收益 C、债务重组收入; D、接受捐赠的实物资产价值 8、根据企业所得税的规定,下列税金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从收入总额中扣除

公共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的标注T ,错误的标注 F 。每题 2 分,共20 分) 1 .导致市场运转失灵的基本原因在于价格信号总是能充分地反映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 2 .存在正外部效应时,物品生产和销售将呈现过多状态。 3 .纯粹公共品的最佳产量在这样的点实现,即所有消费者因此而获得的边际效益之和恰好等于该公共品的社会边际成本。 4 .只要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双峰形,那么不论他们所须承担的税收份额如何,中间投票者定理均可以成立。 5 .征税是政府获取公共收入的最佳形式。 6 .在供给缺乏弹性的情况下,税收不易向前转嫁,而会更多地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 7 .在长期的U 型平均成本曲线上,曲线的下降阶段表示生产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 8 .国债管理的流动性效应是指在国债管理上通过调整国债的流动性程度来影响整个社会的流动性状况,从而对经济施加扩张性或紧缩性影响。 9 .存在负外部效应时,物品生产和销售将呈现不足状态。 10 .信息不对称会增加市场的交易成本。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20 分) 1 .当供求力量自由作用时,一次谷物欠收的效果通过什么显示在市场上?() A 政府规定的个人谷物购买量限制; B 谷物价格上升; C 报纸上劝告人们减少谷物消费量的广告; D 谷物贸易量增加。 2 .替代品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 A 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减少; B 需求曲线右移; C 个人减少他所消费的所有商品数量; D 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增加。 3 .如果人们变得更加关注他们食谱中的饱和脂肪,牛肉需求会左移,牛肉销售量也减少。这种变化是()

A 沿着牛肉需求曲线的移动; B 牛肉供给曲线移动; C 沿着牛肉供给曲线的移动; D 以上都不对。 4 .需求收入弹性衡量的是()的反应。 A 消费对价格变化; B 收入对消费变化; C 价格对消费变化; D 消费对收入变化。 5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意味着() A 边际商品的价值高于以前购买的单位价格; B 随着更多商品的买入,边际效用递增; C 边际商品的价值低于以前购买的单位价格; D 随着买进商品越来越多,支付意愿越来越高。 6 .当经济中所生产的产品组合反映消费者的偏好时,经济达到了() A 效用的效率; B 产品组合的效率; C 生产的效率; D 交换的效率。 7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竞争性市场相比,价格(),产量()。 A 较高,较低; B 较低,较高; C 较低,较低; D 较高,较高。 8 .公共品的两个显著特点是() A 非竞争性和排他性; B 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C 竞争性和排他性; D 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9 .下列属于商品税的是() A 消费税; B 所得税; C 遗产税; D 车船使用税。 10 .边际税率是指() A 全部应征税额除以课税对象数额的值; B 单位商品缴纳税收数额占商品价格的比例; C 课税对象数额的增量中税额增量所占的比例; D 一国税收总额占GDP 总额的比例。 三、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20 分) 1 .外部效应; 2 .垄断; 3 .税收制度;

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

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试卷 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我国目前财政资源配置的主体是()。 A.国有企业 B.政府 C.市场 D.计划 2.公共产品的效率由()组成。 A.生产效率和供给效率 B.社会公平效率和生产效率 C.资源配置效率和需求效率 D.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 3.财政履行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目标是()。 A.实现资源配置高效率 B.实现收入平均分配 C.实现收入公平分配 D.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4.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国家预算应该实行的行政策是()。 A.收入相等的平衡政策 B.全面扩张政策 C.收大于支的结余政策 D.友大于收的赤字政策 5.把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分类依据是()。 A.财政支出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 B.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 C.财政支出的目的性 D.财政支出的受益范围 6.当政府购买性支出增加时,产生的结果是()。 A.社会生产萎缩 B.国民收入增加 C.资本的利润率降低 D.劳动力的工资率降低 7.在世界范围内,财政支出的变化趋势是()。 A.绝对量上升 B.绝对量下降 C.绝对量和相对量都上升 D.绝对量和相对量都下降 8.考核基本建设投资支出效益时,应采用的方法是()。 A.最低费用选择法 B.公共劳务收费法 C.最低成本考核法 D.成本-效益分析法 9.企业挖潜改造支出属于()。 A.积累性支出 B.消费性支出 C.补偿性支出 D.非生产性支出 10.税收的本质是()。 A.税收仅仅是一种取得财政收入的工具 B.税收能调节国民经济分配格局 C.税收体现了国家与纳税人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 D.税收能监督国民经济运行 11.产生国际重复征税的根本原因是()。 A.各国税收管辖权的交叉 B.各国实行统一标准的税收管辖权

财务会计题库-整理(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统一法人后农村信用社的独立核算单位是指(C) A、信用社 B、分社 C、县级联社 D、储蓄所 2、无效的借款合同从( A )。 A、订立时起无效 B、纠纷时无效 C、履行时无效 D、确认时无效 3、根据会计档案管理的规定要求,综合核算和明细核算的各种帐、簿、卡应属于(C)保管的档案。 A、3年 B、 5年 C、15年 D、永久 4、办理抵押、质押贷款时,抵、质押物的价值一般不得低于贷款本金的(D) A、70% B、80% C、100% D、150% 5、(C)又称特别背书或全衔背书。 A、空白背书 B、托收背书 C、记名背书 D、抵押背书 E“禁止转让”背书 空白背书,又称无记名背书、略式背书、不完全背书,是指不记载被背书人名称而仅由背书人签章的背书。国外的票据实践中,存在空白背书的情况。空白背书的票据再转让时,一般采取三种方式:(1)以单纯交付票据的方式转让。以空白背书方式取得的票据,由于票据上并未记载持票人的名称,所以,他在转让该票据时,只要将该票据直接交付给受让人,就产生票据权利移转的法律效力。(2)再以空白背书的方式转让。即以空白背书方式取得的票据再转让时,由持票人在票据背面签章,但并不记载受让人的名称,该票据交付给受让人后即产生票据权利移转的法律效力。记名背书,是指载明了被背书人名称的背书。根据票据法的规定,汇票和本票必须记载收款人的名称,否则汇票和本票无效;支票上未记载收款人名称的,经出票人授权,可以补记。票据以背书转让或者以背书将一定的票据权利授予他人行使时,必须记载被背书人名称。所以,我国的票据一律实行记名背书的方式,要求出票时明确记载收款人的名称,转让时记载被背书人的名称,使票据流通所有的经手之人,在票据上都有比较确切的

增值税专项练习Microsoft Word 文档

会计专业.财政与税务基础 -----增值税专项练习 1.某公司为一家综合性商业企业,经认定为一般纳税人,该企业使用的增值税税 为17%。该公司2010年10月发生下列业务: (1)购进商品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其中不含税价款200000元,同时支付运费2000元; (2)外购自用设备一台,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设备价款20000元,增值税3400元,设备已投入使用; (3)批发专柜本月批发商品收入3500000元,均批发给一般纳税人; (4)本月零售商品收入合计2995200元,价税混合收取。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计算该公司本月应纳增值税税额。 2.某啤酒生产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2010年2月发生以下业务: (1)5日购进生产用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00元,增值税额为17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价税款已用银行存款支付。(2)8日,又购进生产用材料一批,取得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金额为3000元。 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暂欠。 (3)20日,销售啤酒200吨,每吨售价1590元(含税),开出的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金额为318000元,款项已存入银行。 (4)25日无偿赠送给某酒店啤酒5吨。 要求:计算该企业2010年2月应纳的增值税税额。 3.某商场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2010年10月发生以下购销业务: (1)购入服装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贷款为36万元,增值税税额为6.12万元,支付运费4万并取得承运单位开具的普通发票。 (2)批发销售服装一批。取得不含税销售额18万元,采取委托银行收款方式结算,货已发出并办妥收手续。 (3)零售各种服装,取得含税销售额38万元,同时将零售价17.8万元的服装作为礼品赠送给了顾客。

公共经济学试题

一、判断正误,并给予解释(50分) 1、 正外部性也能降低资源的配置效率。 答:对。效率要求,边际成本等于边际社会收益,在Q*点。在市场决策中,边际成本等于 边际个人收益,在Q 点。故供给不足,降低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2、 如果所有物品和服务的边际社会收益(MSB )都等于边际社会成本(MSC ),资源配置便 达到了帕累托效率。 答:对。当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符合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假设,即不存在市场影响力 和市场不存在,资源配置就达到了帕累托效率。 3、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意味着,为提高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政府可通过改变商品价格干预 收入分配。 Q* P 价格 Q 产量 Q Q* P 价格 Q 产量

答:错。根据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社会通过作出初始资源禀赋的适当安排,然后让市场发挥作用,就能得到实现公平又不抑制效率。直接改变商品价格会干预市场效率。 (书上第42页的图,大家自己看下吧) 4、公共产品只能由政府提供,私人产品只能由私人部门提供。 答:错。公共产品可以由私人部门提供,例如通过慈善活动修路建学校等。例如私人雇佣保镖提供“保护”;私立学校提供“教育”。 私人产品可以由政府提供,例如政府为了公平而提供的食品券等。 (答一部分也行。例子可能不恰当,大家可以自己举) 5、如果某产品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使用价格为零是有效率的定价(注:本地电话月租 费不是使用价格,按每分钟收取的费用是使用价格)。 答:错。市场机制不能有效提供消费具有非竞争性的物品。使用价格为零导致生产者不再提供这种产品。 6、信息不对称有可能导致市场不存在。 答:对。一方拥有信息,另一方没有,没有信息的一方得到的是对方的逆向选择,可能导致市场不存在。 或者:对。拥有信息的一方根据另一方的出价做出决策,收益大于成本的人交易,收益小于成本的人不交易,导致没有信息的一方提高价格,最终可能导致市场不存在。 或者举例子:对。比如在健康保险市场上。买者拥有更多的信息,低风险的人,即预期健康补偿小于保费的将不购买保险,高风险的人购买。保险公司会亏损,提高定价也一样,可能导致市场不存在。 7、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下,只要界定了产权,外部性问题不需要政府也可以得到解决。答:对。交易成本为零为交易双方进行讨价还价提供了条件,界定了产权,可以使外部性内部化,市场会达成资源的配置效率。 或者:交易成本为零和界定产权符合科斯定理的假设,在这种前提下市场可以解决外部性问题。 (另一个假设条件是:资源所有者能识别使其财产受到损害的源头且能合法地防止损害。不符合这个条件的话,也是错的。但我记得老师说是对的,所以哪位同学记得当时老师是怎么讲的在群里说一下吧,对还是错) 8、“中位投票人定理”适用于任何民主决策机制。 答:错。当某些投票人的偏好是多峰偏好时,可能出现投票悖论,即中位投票人定理不成立。 9、专利制度是对知识的垄断,不利于技术扩散,因此阻碍社会的进步。 答:错。知识创新具有巨大的正外部性,市场提供不足。通过专利制度可以使研发活动的边

财务会计习题集及标准答案

财务会计习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同一会计主体在不同会计期间尽可能采用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这一原则在会计上称之为( )。 A.可比性原则 B.一贯性原则 C.相关性原则 D.配比性原则 2.下列各项支出中,属于企业收益性支出的是( )。 A.购入不需要安装设备支付的运杂费 B.购买土地使用权支付的耕地占用税 C.以购买债券形式进行长期投资时支付的经纪人佣金(金额较小) D.申请专利时支付的注册费 3.企业在现金清查中发现多余现金,在未经批准处理之前,应借记“现金”科目,贷记( )科目。 A. “营业外收入” B. “待处理财产损溢” C. “其他应付款” D. “其他业务收入” 4.经过“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整后的银行存款余额为( )。 A.企业账上的银行存款余额 B.银行账上的企业存款余额 C.企业可动用的银行存款数额 D.企业应当在会计报表中反映的银行存款余额 5.下列应收、暂付款项中,不通过“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的是( )。 A.预付给企业内部各单位的备用金 B.应向运输部门索赔的村料短缺赔款 C.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 D.应向购货方收取的代垫运杂费 6.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下列票据中应作为应收票据核算的是( )。 A.支票 B.银行本票

C.商业汇票 D.银行汇票 7.某工业企业2001年1月1日甲材料账面实际成本90000元,结存数量500吨;1月2日购进甲材料500吨,每吨实际单价200元;1月15日购进甲材料300吨,每吨实际单价180元;1月4日和20日各发出甲材料100吨。如该企业按移动平均法计算发出甲材料的实际成本,则2002年1月31日甲材料账面余额为()。 A.206452元 B.208000元 C.206000元 D.206250元 8.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甲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每千克35元。企业购入甲材料5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17600元,增值税额2992元。企业验收入库时实收490千克,短缺的10千克为运输途中定额损耗。该批入库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为()。 A.450元 B.100元 C.3442元 D.3092元 9.某企业1月1日以97000元的价格,购入甲公司当日发行的债券,债券面值为100000元,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10%,债券溢价或折价采用直线法摊销。该企业本年年末确认的本年债券投资收益为 ()元。 A.10000 B.11000 C.9700 D.10700 10.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对于被投资企业因外币资本折算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投资企业应按所拥有的表决权资本的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将其计入()。 A.资本公积 B.投资收益 C.其他业务收入 D.营业外收入 11.某企业1月1日以97000元的价格,购入甲公司当日发行的债券,债券面值为100000元,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10%,债券溢价或折价采用直线法摊销。该企业本年年末确认的本年债券投资收益为 ()元。 A.10000 B.11000 C.9700 D.10700

公共经济学考试试题解析汇总

公共经济学考试重点:粗体字为我们考试时考过的题目,不完全记忆 1、名词解释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的学科(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部门核心主体是政府,也称政府经济学)。见书P22。采用经济学方式方法,是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一种融合方式。 实证分析 与事实相关的分析。即对某种可以验证的经验事实(如现状)做出的描述,回答这一经济现象“是什么”(what is?),简言之就是分析经济问题“是什么”或“是怎样的?”的研究方法。 合作收益 当个人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认识到了采取集体行动的潜在或预期收益时,分散的个人行动才有可能汇聚成为集体行动。这时利益主体之间是一种正和博弈。这种合作基础上的集体行动而带来的额外好处称为合作收益 2、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①资金渠道与用途不同。私人部门的活动依赖于个人资产,所取得的收入属于个人。公共部门则依赖纳税人的钱为社会目标的实现而行为。 ②行为效果不同。在民主政治体制下,政府的干涉行为主要是向选民负责,而私人部门的行为则主要是向投资者负责。 3、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时什么? ?主要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以及包括官方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经营的企事业的存在意义和经济行为。(书P2) ?包括三个层次:政府的财政收支;财政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财政收支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的管理和必要性; ?传统与现代公共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不同 传统:如何为政府和政府部门服务,为其管理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寻求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 现代:如何促进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方面。 第二章 1、名词解释 市场失灵 涵义:指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而低效率地配置资源。即在有些情况下仅仅依靠市场的价格调节机制并不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 政府失灵 就是指由于存在政府内在的缺陷而导致政府干预的低效或无效性,无法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资源的最优配置。即:当政府政策或集体行动所采取的手段不能改善经济效率或道德

2018年度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 考试大纲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公共财政占财政职能、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税收理论、货物和劳务税制度、所得税制度、其他税收制度、税务管理、纳税检查、公债、政府预算理论与管理制度、政府间财政关系、国有资产管理、财政平衡和.财政政策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术、规范(规定)等,以及是否具有从事财政税收专业实务工作的能力。 考试内容与要求 1.公共政与财政职能。理解公共物品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分析市场失灵的表现,理解公共.财政存在的前提,理解财政职能的基本理论,分析财政职能的内容。 2.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理解财政支出的分类,分析财政支出的经济影响,理解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分析财政支出规模的增长趋势,辨析财政支出效益的特点,分析财政支出效益,分析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具体内容。 3.税收理论。理解税收的基本原理,分析税收的原则,理解税法与税制,分析税收负担,理解国际税收理论,解决国际重复征税的问題。4.货物和劳务税制度。理解增值税的各项规定,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分析增值税的征收管理规定,理解消费税的各项规定,计算消费

税应纳税额,理解关税的各项规定,计算关税应纳税额。 5.所得税制度。理解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各项规定,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实施资产的税务处理,分析征收管理方法,理解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各项规定,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 6.其他税收制度。理解财产税制、资源税制、行为目的税制等各税种及其基本规定,计算各项税收应纳税額。 7.税务管理。理解税务基楚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内容,实施税务登记、账簿凭证管理、发票管理,进行纳税申报,理解税收征收管理的内容,进行税收征收管理,理解税收控制管理,进行经济税源调查分析与报告。 8.纳税检查。理解纳税检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的检查。 9.公债。理解公债理论,分析公债制度中发行、偿还、发行管理杈限、收入使用权限、持有者、流通等方面的规定,分析公债市场的原理与功能,理解政府直接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的原理。 10.政府预算理论与管理制度。理解政府预算的基本理论、基本特征和研究视角,分析政府意识到决策程序及模式,理解政府预算的原则与政策,理解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及审批监督制度,进行政府预算的绩效管理。 11.政府间财政关系。理解政府间财政关系划分的基本理论,分析政府间收支划分的制度安排,理解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分析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内容。

财务会计考试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2608期末考试中级财务会计二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将其顺序号填在答题纸上-每小题2分,共20分) 1.对辞退福利的正确列支方法是( ) A.计人管理费用B.计入营业外支出C.计入制造费用D.计入销售费用2.下列资产负债表项目中,可根据相应账户期末余额直接填列的是( ) A.应付债券B.持有至到期投资C.应付账款D.交易性金融资产 3.下列有关利润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属于中报与年报B.属于动态报表C.反映经营成果D.采用“本期营业观”编制 4.Z公司涉及一桩诉讼,根据以往经验及公司所聘请律师本期的意见判断,公司在该桩诉讼中胜诉的可能性为30%,败诉的可能性有70%。如果败诉,公司将要支付40万元~60万元的赔偿款。据此,Z公司应在本期末资产负债表中确认预计负债金额( ) A.40万元B.50万元C.60万元D.100万元 5.因采购商品开具面值40万元,票面利率4%,期限3个月的商业汇票一张。该应付票据到期时,公司一共应偿付( ) A.440 000元B.412 000元C.404 000元D.400 000元 6. 12月31日“长期借款”账户余额600万元,其中明年4月末到期应偿还的金额为200 万元。则本年末资产负债表中“长期借款”项目填列的金额应为( ) A.200万元B.400万元C.500万元D.600万元 7.会计实务中,某项会计变化如果不易分清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时,正确的做法是( ) A.按会计估计变更处理B.按会计政策变更处理C.不作处理,待分清后再处理D.在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的处理方法中任选一种 8.年末预提商品保修费15万元,但税法规定该项支出在实际发生时准予扣除。该项负债

土地增值税清算全流程答疑目录-作者:蔡少优

土地增值税清算全流程答疑 《土地增值税清算全流程答疑》对土地增值税实务操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疑点问题进行了全面认真的梳理和归纳,并采用了“问题—情景—解答”的编写方式。情景案例主要来源于编者多年来一直从事房地产开发企业财税管理工作和税务干部培训工作所积累的素材,并进行了精心的设置和编写,做到知识点不重复,使《土地增值税清算全流程答疑》具有极强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可读性。 内容简介 《土地增值税清算全流程答疑》解读土地增值税个有效文件;比较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个差异点;解答土地增值税全流程多个疑难问题。《土地增值税清算全流程答疑》的作者是蔡少优。 作者简介 蔡少优,福建省税务学校副校长。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税务专业。国家税务总局师资名师成员,房地产税收专家,北京财税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注册税务师。曾获福建省优秀中青年教师称号。年开发的“房地产行业税务管理与检查”培训项目获全国税务系统第二批特色培训项目荣誉。主要论著:《遵从税法的涉税制度设计》、《土地增值税清算实务操作指南》,《房地产疑难问题解析》,“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财政与税务基础》(主编),《会计电算化教程》(主编),《税务检查》,《税务信息技术及应用》等;在《税务研究》、《税务与经济》等刊物发表论文五十多篇。

目录 第一部分、清算实务答疑 一、清算对象的界定 1、合作开发项目中谁是清算单位? 2、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的同一宗房地产中既有普通住房又有非普通住房,如何 确定清算单位? 3、分期开发的项目,如何进行土地增值税的清算? 4、单位开发了四期房地产项目,是四期一起清算,还是分别清算? 5、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单位是以预售证确定吗? 6、土地增值税清算过程中对商住一体项目(连体楼)如何计算土地增值税? 7、如何确定土地增税的清算单位? 8、投资、联营企业将接收投资的房地产再转让时,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是 谁? 9、联合开发项目土地增值税是单独清算,还是合并进行清算? 10、非房地产企业转让房屋是否缴纳土地增值税? 11、不承担经营风险而只收取固定利益的合作建房清算单位如何确定? 二、转让收入 12、房地产企业VIP卡抵房款是否缴纳土地增值税? 13、房地产企业整体产权转让是否缴纳土地增值税? 14、房地产开发企业代地方政府收取的费用是否应并入土地增值税应税收 入? 15、预售房地产所取得的收入是否缴纳土地增值税? 16、实行“售后回购”方式销售商品房如何缴纳土地增值税? 17、折扣销售应如何缴纳土地增值税? 18、将开发的商品房转为自用,是否征收土地增值税? 19、“小产权房”是否征收土地增值税?

MPA试题库(公共经济学)

MPA公共经济学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84个) 1.下列哪种情况实现了帕累托最优: [ ] A.甲善必然对应于乙的处境恶化 B.甲处境变好了,而乙处境至少不会变坏 C.当乙处境固定时,甲前的处境不一定是他可以得到的最好状况 D.甲以通过变化来改善自己的处境,但这种变化对乙有影响 2.下列不属于市场失灵表现的是: [ ] A.电信行业价格居高不下 B.传染性疾病流行 C.民营企业没有能力从事国防科技研究 D.政府提供医疗保险,但医疗费用飞速上升,无法控制 3.政府促进西部大开发总体上属于 [ ] A.资源配置职能 B.收入分配职能 C.稳定经济职能 D.以上都有 4. 在两个人A地区与B地区之间,下列()情况是帕累托改进。[ ] A.A地区的生产排放的污染让B地区的环境变坏。 B.A地区的污水流到B地区,同时B地区的废气排到A地区。 C.A地区的税收被国家强制要求转移支付给B地区。 D.A地区与B地区达成交易,A地区的污水流到B地区,A地区向B地区支付污染费。 5.下列哪一个不是公共部门协调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 [ ] A.安排最低生活保障资金 B.对公共资源的经营颁发许可证 C.开征遗产税 D.对落后地区给与较高的转移性支付资金 6.关于基尼系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尼系数介于0到0.5之间 B.基尼系数越大,则表明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C.基尼系数越小越好 D.中国的基尼系数一直低于0.25 7. 财政的自动稳定器功能是指()。[ ] A.政府在经济萧条的时候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 B.政府在经济过热时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C.政府在公开市场上买卖证券 D.政府的税收和救助政策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反应 8.在公共场合吸烟对身边人的影响,其外部效应可描述为 [ ] A.正的生产外部效应 B. 负的生产外部效应 C.负的消费外部效应 D.正的消费外部效应 9.对科学发明应当采用什么来矫正其外部效应 [ ] A.征收税收措施 B.发放补贴措施 C.政府规制措施 D.科斯定理 10.政府部门通过制定环境质量标准来矫正外部效应是 [ ] A.征收税收措施 B.发放补贴措施 C.政府规制 D.科斯定理 11.下面哪一项经济活动可能引起负外部效应 [ ] A.汽车排放的尾气 B.一项科学发明 C.购买一件衣服 D.修复历史建筑 12.下面哪一项经济活动可能引起正外部效应 [ ] A.汽车排放的尾气 B.造纸厂排放的污水 C.购买一件衣服 D.科学发明 13.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三项职能不包括()。 [ ] A.稳定经济 B.资源配置 C.收入分配 D.消灭剥削 14.当某项经济活动为别人带来损害,而又没有承担相应的成本,这叫做 [ ] A.正外部效应 B.负外部效应 C.公共产品 D.搭便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