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试验技术规程

农业试验技术规程

农业试验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烟草品种农业试验的操作规程。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国家级和省级烟草品种试验,其他品种比较试验、引种试验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635 烤烟

GB 5991.1-2000 香料烟分级技术要求

GB/T 8966-2005 白肋烟

GB/T 21138-2007 烟草种子

GB/T 23219-2008烤烟烘烤技术规程

GB/T 23221-2008烤烟栽培技术规程

GB/T 23222-2008 烟草病虫害分级及调查方法

GB/T 23224-2008 烟草品种抗病性鉴定

GB/T 25241.1-2010烟草集约化育苗技术规程第1部分:漂浮育苗

GB/T 25241.2-2010烟草集约化育苗技术规程第2部分:托盘育苗

GB/T 24310-2009 烟草及烟草制品转基因检测方法

YC/T 25-1995 烤烟实物标样

YC/T 142-2010 烟草农艺性状调查测量方法

YC/T 193-2005白肋烟晾制技术规程

YC/T 291-2009烟叶分级实验室环境条件

YC/T 338-2010白肋烟栽培技术规程

YC/T 369-2010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烤烟

YC/T 436-2012香料烟调制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试验品种 testing variety

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与现有品种有明显区别且其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征一致,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新品系或引进品种。

3.2

对照品种 control variety

在生产上或特征特性上具有代表性,用于与试验品种比较的品种。

3.3

区域试验 regional variety trial

在同一生态类型区的不同自然区域,选择能代表该地区土壤特点、气候条件、耕作制度、生产水平的地点,按照统一的试验方案和技术规程鉴定比较多个试验品种的适应性、稳定性、抗逆性、经济效能、质量特点和工业可用性等重要特征特性,从而确定品种的利用价值和适宜种植区域的试验。

3.4

生产试验 yield potential trial

在接近大田生产的条件下,对试验品种的适应性、稳定性、抗逆性、经济效能、质量特点和工业可用性等重要特征特性进一步验证。

4 试验点

4.1 试验点的选择

选择能代表所在区域气候、土壤、病虫害、栽培条件和生产水平等特点的地点,试验承担单位具有实施试验的物质条件和技术力量。

4.2 试验点数量

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在同一生态类型区,且每个生态类型区不少于五个试验点。

5 试验设置

5.1 试验田选择

在基本烟田规划内,选择地面平整、前茬作物一致且为非茄科作物、无严重土传病害发生、土壤肥力适中,质地疏松,排灌便利,周围无烟草主要病虫害传染源的地块。

5.2 试验设计

5.2.1 区域试验

区域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4)次重复,小区面积不小于40 m2,种植(3~5)行,试验区周边设置保护行(区),参照图1。

5.2.2 生产试验

采用大区对比试验,即试验品种与对照品种在生产条件相同的地块相邻种植,不设重复。每个试验点每品种种植面积1.0 hm2以上。

5.2.3 保护行(区)设置

区域试验四周设置保护行(区),不少于两行或五株,种植的品种可用对照品种。

注:A1~A7代表试验品种,CK代表对照品种。

图1 小区田间排列示意图

6 试验品种

6.1 试验品种的申请条件

参加区域试验的品种须经两年以上的品种比较试验,应具备特异性,性状稳定一致,亲本来源清楚,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等重要性状表现优良。

6.2 试验品种的申请和确立

对申请参加试验的品种,应组织人员进行实地考察,提出推荐意见,申请单位填报参试品种(系)申请书,择优参试。生产试验参试品种为区域试验中综合表现优良的品种。

6.3 对照品种

一个生态区一般设立一个对照品种,对照品种相对稳定,全国统一确定。根据试验需要可增设辅助对照品种。

6.4 试验种子

参加试验的烟草种子质量应符合GB/T 21138-2007第5条的要求,数量应满足全部试验承担单位两次播种的需要。供种单位不得对试验用种进行任何可能影响植株生长发育的处理。

6.5 试验年限

品种农业试验周期为3年,其中区域试验为2年,生产试验为1年。经过两年区域试验,综合表现优异的品种进入生产试验。在第一年的区域试验中表现特别突出的品种,可以在第二年同时参加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对第一年区域试验综合表现差或存在明显种性缺陷的试验品种,应终止试验。

7 供试种子发放和处置

试验品种的种子由试验主持单位在播种前发放到各个试验承担单位。各承担单位应控制种子的保存和使用,对种子的扩散负直接责任,所接收的试验用种只能用于品种试验工作,在确保试验顺利实施后多余种子及种苗应及时销毁,不能用于育种、繁殖、交流等活动。

8 育苗和田间管理

8.1 播种期

按当地适宜播种期播种。同一个试验点各试验品种的播期应一致。

8.2 育苗方法

采用人工点播,其他按GB/T 25241.1-2010或GB/T 25241.2-2010执行。

8.3 移栽方法

各试验点根据所在区域生产技术规范以及品种特点确定移栽期、行株距。区域试验同一试验点的移栽期、行株距相同;生产试验移栽期、行株距可依据育(引)种单位的建议和区域试验结果确定。移栽后及时查苗、补苗,保证全苗。

8.4 田间管理

除实施方案特殊要求外,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栽培管理按GB/T 23221-2008或YC/T 338-2010执行,及时中耕、施肥、排灌并做好病虫害防冶。田间管理水平应略高于大田生产水平,同一区组的同一项技术措施应在同一天完成,并做好农事操作记录。

9 调查记载

9.1 田间定株

取各小区相同行次,从第二株起连续确定调查的烟株,直至达到试验所需烟株,生长不正常的烟株不作为调查对象。

9.2 调查记载

由试验主持单位根据需要确定统一调查记载项目。

农艺性状调查按YC/T 142-2010执行,病虫害调查按GB/T 23222-2008执行。

9.3 记载本的格式

区域试验按小区进行调查记载,生产试验按品种调查记载。在调查和记载过程中,应注意试验品种的异常表现,分别参照附录A和附录B执行。

10 图像采集

区域试验按小区、生产试验按试验品种进行图像采集。单株图像在初花期进行采集,按品种选择能代表试验品种的烟株,采用蓝色或黑色背景拍摄株型和花絮照片;群体图像在平顶期进行采集。在平顶期对下部、中部和上部烟叶进行鲜烟叶图像采集(三个部位的烟叶放在蓝色或黑色背景上进行标记后拍摄到同一张照片上)。在调制后采集样品图像。

11 烟叶采收及调制

区域试验按小区挂牌采收,全部参试品种在同一烤房或晾房的最佳位置调制。

生产试验按品种采收,按品种特性单独调制。

不同品种的调制工艺分别按GB/T 23219-2008、YC/T 193-2005或YC/T 436-2012执行。

12 取样和送检

12.1 取样

12.1.1 区域试验

每小区在打顶时确定取样烟株和叶位,试验品种和对照品种均取中部(8~13)叶位调制后的烟叶混合样2 kg作为检测样品。

12.1.2 生产试验

每品种按五点取样法,在打顶时确定每点的取样烟株和叶位,试验品种和对照品种均取中部(8~13)叶位调制后的烟叶混合样5 kg作为检测样品。

12.2 送检

各个试验点将所采样品按规定包装储存,试验结束后及时交送指定的样品接收单位。样品包装和水分含量符号YC/T 25-1995的要求。

13 品质鉴定

13.1 品质检测

检测项目包括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感官质量。品质检测由指定的单位统一检测评定。

13.2 品质评价

根据检测结果,对每一个试验品种(系)分别作出定性或定量评价,并与对照品种进行比较。

14 抗病性鉴定

14.1 主要鉴定病害

鉴定试验品种(系)对黑胫病、青枯病、南方根结线虫病、赤星病、烟草普通花叶病(TMV)、烟草黄瓜花叶病(CMV)、马铃薯Y病毒病(PVY)等抗性。

14.2 鉴定方法

以人工诱发鉴定为主,自然发病为辅。

14.3 鉴定要求

由指定的病害鉴定单位,设立病害诱发鉴定圃,按照GB/T 23224-2008进行病害鉴定,并对试验品种的抗病性分别作出定量或定性评价。抗病性鉴定用烟草种子由农业试验主持单位从参加试验的种子中分样后统一提供。

15 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检测

由指定的单位按YC/T 369-2010进行。

16 转基因检测

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按GB/T 24310-2009执行。

17 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

17.1 区域试验

调制后的烟叶按小区存放、分级,并分别计算亩产量、亩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级指和产指,进行统计分析。烟叶分级环境条件符合YC/T 291-2009的要求,分别按GB 2635-1992、GB/T 8966-2005、GB 5991.1-2000进行分级,价格按国家统一价格,不含地方性补贴。

17.2 生产试验

调制后的烟叶按品种存放,分级按第17.1条的相关要求执行,并分别计算亩产量、亩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级指和产指,进行统计分析。价格按国家统一价格,不含地方性补贴。

18 检查与评估

定期对品种表现、试验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因灾害性气候或操作失误对试验结果造成较大影响的,应提交评估报告和建议。

19 试验报告

试验承担单位在试验结束后,及时向试验主持单位提供该点的试验结果报告;品质检测和抗病性鉴定单位向试验主持单位提交检测和鉴定结果报告;试验主持单位对全部试验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对参试品种的性状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撰写试验年度报告。

20 试验报废

试验承担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该点试验应做报废处理:

a)因不可抗拒原因造成试验的意外终止;

b)每个小区缺株率超过15%;

c)误差变异系数超过15%;

d)平均产质量低于全组所有试验点平均值30%;

e)其他严重违反烟草品种农业试验技术规程和严重影响试验科学性的情况。

出现报废情况的试验点,应及时报告试验主持单位。试验主持单位在实地调查后,半个月内函告试验主管部门。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烟草品种区域试验记载本

(××××年度)

承担单位:

试验地点:

试验负责人:试验执行人:

一、试验设计

1、小区排列方法:

2、重复次数:

3、小区面积:m2;小区长:m;小区宽:m;每小区:行。

4、行距:m;株距:m;密度:每667 m2株。

图1 田间种植图

二、参试品种(系)(见表1)

表1 参试品种(系)及供种单位

四、特殊气候及自然灾害记载表(见表3)

六、植物学性状记载表(见表5)

表5 植物学性状记载表

七、主要农艺性状记载表(见表6)

表6 主要农艺性状记载表

八、主要病害调查记载表(见表7)

表7 主要病害调查记载表

九、主要经济性状统计表(见表8)

十、照片或录像记载表(见表9)

表9 照片或录像归类记载表

十一、对品种(系)的综合评价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烟草品种生产试验记载本

(××××年度)

承担单位:

试验地点:

试验负责人:

试验执行人:

一、供试材料(见表1)

二、田间管理记载表(见表2)

三、特殊气候及自然灾害记载表(见表3)

四、主要生育期记载表(见表4)

五、植物学性状记载表(见表5)

六、主要农艺性状记载表(见表6)

表6 主要农艺性状记载表

七、主要病害调查记载表(见表7)

表7 主要病害发病记载表

八、主要经济性状统计表(见表8)

九、照片或录像记载表(见表9)

表9 照片或录像记载表

十、对品种(系)的综合评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