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扶罗镇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典型发言材料

扶罗镇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典型发言材料

扶罗镇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典型发言材料
扶罗镇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典型发言材料

县委农村工作会议典型材料

优化产业调整增强示范带动

不断开创扶罗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扶罗镇人民政府

(2011 年4 月2 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扶罗镇下辖16 个行政村,1 个居委会,169 个村民小组,3574 户,万人。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耕地万亩,林地万亩。境内交通方便,“晃天”、“晃三”省道穿境而过,土壤肥沃,农田水利设施完善,素有“新晃粮仓”之美誉。

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始终牢记发展主题,把发展作为农村工作的第一要务,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特色种植模式、促进土地规模流转、加快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为抓手,圆满完成了县委、县政府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全镇的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打好三张经济品牌一是打好优质稻种植牌,促进粮食增产。作为“新晃粮仓” ,我镇结合自身实际,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积极推广优质稻种植。同时,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政策精神,全面落实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

有关惠农政策,积极完善农业服务体系,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较好地实现了粮食增产。仅2010 年,全镇种植水稻达到8756 亩,其中推广中高档优质稻4000 余亩,主要分布于横坡、扶罗、拱夫、东风、伞寨、桐木等村,全年水稻产量达到4200 吨,粮食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同时,借助皂溪“新米节”的平台,使我镇优质稻谷每斤价格高于市场元左右,仅此一项每亩优质稻让农民增收近千元。二是打好烤烟种植牌,帮助农民增收。扶罗镇山林多,耕地少,气候特点非常适宜干旱作物的生长,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把烤烟生产作为全镇主导产业来抓,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财政增税、企业赚利的“四赢”目标。2010 年,通过政策引导和宣传发动,全镇实现土地流转1468 亩,落实烤烟种植面积1300 余亩。投资1200 多万元修建了现代烘烤工场和烟水工程项目。其中,现代烘烤工场占地32 亩,是目前怀化市最大的现代烘烤工场。同时,还新建了新式现代烤房100 座、育苗大棚4 个、存贮车间1 个,并成立烟叶专业合作社1个,发展百亩以上种植大户5 户。另外,新建水渠15.36 公里,完善了克寨、弓判、拱夫、扶罗、伞寨五个村的农田水利设施,确保了项目区农田的旱涝保收。2010 年,全镇收购烤烟2310 担,种烟村烟农平均增收2000 元左右。三是打好特色种植牌,推进农业增效。通过实行产业合作、规模经营、共同发展的方式,优化了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促进了我镇农业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切实推进了农业增效。2010 年,全镇种植韩国大萝卜

800 亩、金银花750 亩、葡萄600 亩,马铃薯180 亩、优质辣椒300 亩、生姜200 亩,有效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其中,桂贡村的反季节韩国大萝卜和优质辣椒种植使得该村人均收入增加300 元。

二、促进养殖产业发展,写好肉牛特色文章一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黄牛养殖效益明显。我镇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山地优势,积极发展黄牛养殖业,扶持桂贡、伞寨等村发展规模养殖,成立了专业的养牛协会,建立起“协会+农户+企业”的养殖模式,大力培育养殖大户,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了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10 年,通过养牛小区、养牛协会的带动,全镇饲养肉牛7000 多头,全年出栏肉牛4000 多头,养牛户人均增收350 元。另一方面,加强政策引导,能繁母牛发展迅速。在省、市、县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紧密围绕“打造三湘黄牛第一县” 的目标,将发展能繁母牛产业列入“十二五”时期重点发展的产业范围。通过深入的思想动员和政策宣传,引导有条件的农户进行能繁母牛饲养,目前已形成了以桂贡、东风、皂溪等村为中心的能繁母牛养殖小区。2010 年,全镇发展饲养5 头以上能繁母牛的农户27 户,饲养10 头以上能繁母牛的农户5户,饲养20 头以上能繁母牛的农户2户,促进了全镇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强化示范带动效应,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我镇积极发挥皂

溪和伞寨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效应,扎实推

进全镇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2010 年,完成了皂溪示范村2 公里长的环寨公路及村内主干道工程建设,通畅和硬化率达100%。完成8400 米入户道路硬化,硬化率达98%。完成了全村193 栋二檐子古木质房屋和庭院的美化亮化,新修200平方米的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引资45万元增建电信基站1个,全村拥有移动电话520多部,安装固定电话96 户,电视和宽带入户率分别达100%、10%。另外,伞寨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进一步完善。完成组级公路1.93 公里和入户便道7000 米的硬化工程,至此全村12 个村小组都通了水泥公路。同时,完成人饮工程、畜牧小区的项目建设以及300 户房屋美化亮化工程。另外,全村电话和电视普及率分别达40%、80%。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使文明进步程度进一步提升,农村整体面貌进一步明显改观。目前,这两个村为我镇生态休闲旅游和新农村建设起到了领头雁的作用,正引导全镇人民为建设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新扶罗而不断前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