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展战略】我国黄羽肉鸡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发展战略】我国黄羽肉鸡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发展战略】我国黄羽肉鸡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发展战略】我国黄羽肉鸡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黄羽肉鸡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

黄羽肉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肉鸡产业,由于我国具有丰富的黄羽肉鸡品种资源,多年来形成了独特的消费习惯,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形成区域优势明显、产业特点突出、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的产业。

黄羽肉鸡的概念较广泛,现在习惯统称为有色羽肉鸡,是指除白羽肉鸡外的全部肉鸡,既包括我国土生土长的地方品种,也包括导入外血的仿土鸡,只要含有中国地方鸡种血源,外观能满足消费者需求,肉质鲜美、风味独特的有色羽鸡,都属于黄羽肉鸡范畴。近年来,我国黄羽肉鸡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不仅饲养量稳步增加,而且生产性能、产品品质也有了显著提高。此外,黄羽肉鸡的消费方式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消费市场由原来的港澳地区、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省逐渐延伸到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等省市,生产主要集中在华南、华东、广西、四川、湖南、湖北等地区。

一 我国黄羽肉鸡行业发展现状

1品种资源丰富

我们习惯上把黄羽肉鸡被称为地方鸡种,也叫“土鸡”,这些黄羽肉鸡广泛分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由于各地区对保种的重视程度和开发力度不同,导致地区发展不均衡,有些优良的地方鸡种没有被重视,至今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大部分优良品种资源得以保存下来,并得到了产业化开发,市场前景被大家看好。

(1)目前被列入国家级重点保护品种名录的地方鸡种有:九斤黄鸡、大骨鸡、鲁西斗鸡、吐鲁番斗鸡、西双版纳斗鸡、漳州斗鸡、白耳黄鸡、仙居鸡、北京油鸡、丝羽乌骨鸡、茶花鸡、狼山鸡、清远麻鸡、藏鸡、矮脚鸡、浦东鸡、溧阳鸡、文昌鸡、惠阳胡须鸡、河田鸡、边鸡、金阳丝毛鸡、静原鸡。

(2)我国现存数量较多、市场开发前景较好的优良地方品种有:北京油鸡、固始鸡、浦东鸡、河田鸡、清远麻鸡、崇仁麻鸡、宁都黄鸡、文昌鸡、鲁西斗鸡等。

(3)近年来,随着黄鸡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育种公司和科研人员根据市场需要,结合当地品种资源特点,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培育成功一些配套品系,这些都是经过省级或国家级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其中经过国家级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有:康达尔黄鸡128配套系、江村黄鸡JH-2号配套系、江村黄鸡JH-3号配套系、新兴黄鸡Ⅱ号配套系、京星黄鸡100配套系、新兴矮脚黄鸡配套系、岭南黄鸡Ⅰ号配套系、岭南黄鸡Ⅱ号配套系、京星黄鸡102配套系、邵伯鸡配套系、鲁禽1号麻鸡配套系、鲁禽3号麻鸡配套系、文昌鸡、新兴竹丝鸡3号配套系、新兴麻鸡4号配套系、粤禽皇2号配套系、粤禽皇3号配套系。

(4)除此之外,根据市场的需要,近两年在一些地区新出现了一种肉杂鸡,而且发展速度很快,市场占有率不断增加,甚至在一些地区还很畅销,这也是黄羽肉鸡行业发展的一个新特点。

(5)目前市场上黄羽肉鸡从生长速度上可分为:快大型、中速型、优质型,从羽色上可分为:麻羽、麻黄羽、黄羽,还有黑羽、花羽等,从皮肤和胫色上又分为:黄、青、乌等品种,此外还有白羽乌骨鸡、全骨型乌骨鸡等。

2区域市场分布明显

由于各地品种资源不同,再加上饮食习惯和消费方式的差别,黄羽肉鸡区域市场差别较大,为了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育种公司应时而需开发出了各具特色的配套品种:广东地区的主导品种是优质土鸡和快大鸡,广西是优质土鸡,海南是文昌鸡和快大鸡,重庆、四川是中速型青脚麻鸡和乌皮麻鸡,福建、江苏、浙江、安徽的主导品种是快大型青脚麻鸡。

不同类型的黄羽肉鸡对生产性能和外观品质有各自的要求:

(1)快大型鸡:要求49日龄公母平均上市体重达1.3-1.5公斤。由于受消费习惯的影响,一般公母混养,所以要求黄羽肉鸡公母混合饲养的出栏体重差别不能太大,该市场对生长速度要求较高,对外貌和体形要求一般。受饮食习惯的影响,饲养者喜欢饲养公雏。

(2)中速型鸡:要求母鸡在80-100天上市,体重达到1.5-2.0公斤,要求鸡只有“三黄”特征明显,毛色光亮,冠红而大,体型滚圆,胫长适中。该市场对体形外貌和口味要求较高,生长速度次之。

(3)优质鸡:要求母鸡在90-120天上市,体重达1.1-1.5公斤,胫短、早熟性好,一般以未经杂交改良的地方鸡种为主。目前,这三种类型的黄鸡占生产和市场份额和比例在发生着变化,快大型黄鸡由主导地位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中速型黄鸡市场占有率逐渐上升至主导地位。优质型仿土鸡发展势头很猛,已占相当的市场份额,预计将是今后市场消费的新增长点。

以生长速度进行细分市场,快大型、中速型和优质型黄羽肉鸡市场占有率分别是:50%、30%和20%。

3 饲养总量不断增加

相对于快大型白羽肉鸡,黄羽肉鸡一向深受我国市场欢迎。我国有消费黄鸡的传统,两广和港澳地区又有消费活鸡的习惯,黄羽肉鸡的发展最初是面向两广,特别是面向港澳地区展开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膳食结构的改善,黄羽肉鸡的需求不断增加,主要消费群体从高档餐饮业发展为家庭消费,而黄羽肉鸡肉质好、味道鲜美等特点符合民众高消费的需求,以往大家过年过节用以改善生活和招待客人的优质肉鸡,现在随处都可以见到,这就增加了市场对黄羽肉鸡的需求。

就饲养量而言,广东每年约有8亿只以上的规模,整个华东地区饲养量也有8亿只以上,近年来,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的市场发展也相对成熟,表现为生产和消费水平不断地提高,这些地区的总饲养量也有5亿左右。据权威人士估算,由于近年来白羽肉鸡业发展速度开始出现放缓迹象,目前黄羽肉鸡和淘汰蛋鸡已经占据了肉鸡市场的半壁江山,而且还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如果以全国肉鸡饲养量为60亿只计,黄羽肉鸡饲养量已占总量的一半,其中大部分集中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约有20亿只,而其它地区约有5亿只,如果再加上淘汰蛋鸡和一部分企业繁殖的肉杂鸡,已经超过了白羽肉鸡的饲养总量。中国年产各种类型的黄羽肉鸡约40亿只,产肉量约为360万吨,约占2006年全国禽肉产量的24%,占肉类总产量的4.5%。

4 产业化开发步伐加快

由于市场对黄羽肉鸡的产量和品质要求不断提高,一些企业改变了原有的发展思路,开始进行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现代化管理,以广东省为代表的现代化生产企业不断涌现,这些企业走出了本地发展的局限,开始全国范围的生产经营,其中以温氏集团最具代表性,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温氏集团通过“公司+农户”、“产、供、销”一条龙和“科、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在全国成立了60多家一体化公司,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国黄羽肉鸡产业化开发较好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华南、华东、广西、河南等地区,这些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很大,在行业中处于引领作用,而且经过多年的成功经营,打

造出了各自的品种、品牌和优势产品,具体情况见表1。

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推算:目前中国最大的10家黄羽肉鸡育种公司,年提供父母代种鸡约3000万套,约占全国年父母代种鸡需求量的75%;最大的30家黄羽肉鸡父母代种鸡公司,年存栏父母代种鸡约3600万套,约占全国年父母代种鸡需求量的90%。

表1 国内主要从事黄羽肉鸡产业化开发的企业和科研院所

我们对全国近30家大型黄羽肉鸡生产企业的调查数据显示,这些企业黄羽肉鸡饲养量占全国总量的90%以上,这其中虽然有一些企业是以单纯的种鸡生产为主,但是,从事产品加工的企业数量在逐年增加,还有的企业已经建有产品深加工生产线,企业的产业链正在延长,产业化程度也在加大。

5 传统消费习惯仍占市场主导

我国不同地区对黄鸡的消费习惯不同,如华东地区以吃白斩鸡为主,广东地区以煲鸡汤为主,港澳地区主要是以消费三黄鸡为主,而且是接近性成熟的小母鸡,当地称之为“项鸡”,具有典型的“三黄”外形特征,冠红而大,毛色光亮,湖北地区以消费公鸡为主,湖南以消费

母鸡为主,海南地区以文昌鸡消费为主。即使这样,黄鸡消费大部分仍以活鸡为主,集贸市场大多卖鲜活鸡(进行现场宰杀),转化加工(初加工)的少;而且黄鸡本地区销售的多,跨区域销售的少,精细深加工产品更少。由于黄羽肉鸡的大众化资源开发滞后于现代消费需求,未能开发出与现代消费接轨的富有特色的系列商品,因此仍以传统消费为主,与快大型白羽肉鸡的快餐市场和即食市场相比,黄羽肉鸡消费市场发展显得相对滞后。

二黄鸡产业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 行业发展缺乏整体规划

由于我国家禽业已经进入了市场化运作时期,政府对行业的行政干预越来越少,目的给企业提供更多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当发生重大疫情或市场上禽产品供应出现重大问题以至于影响居民的生活时,国家会采取相应的扶持政策,正因如此,至今并没有关于行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但是,由于企业发展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尤其是起步相对较晚的黄羽肉鸡业,其历史很短,而且也没有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很多企业都是在探索中前进,这就难免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些盲目性。目前的情况是:有的企业在从事黄羽肉鸡生产时,并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论证,看到别的企业赚钱就盲目跟风,甚至从别人那里听到一个好消息就会产生介入的冲动。归根结底,这是由于黄羽肉鸡市场准入门槛低,企业进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各地在发展时缺乏统一规划,对饲养总量没有明确的控制,对生产水平也没有明确的要求,行情好时大家一哄而上、行情差时又快速退出,造成市场大起大落,波动明显,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进而影响行业发展。

2 没有统一标准,造成市场混乱

前几年大家普遍反应黄羽肉鸡市场很乱,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恶性竞争,虽然这两年状况有了明显好转,但是,以次充好、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现象仍然存在,这是由于缺少行业标准造成的。目前黄羽肉鸡没有统一的、完全适用的育种方法、繁殖手段、营养标准等技术指标和参数,以三黄鸡为例,前些年围绕三黄特征的讨论时有发生,关于快速型、中速型、优质型如何界定,也是大家争议最多的问题,由于黄羽肉鸡仍以活鸡消费占主导,因此,消费者购买时对鸡的外观要求就高,包括对羽色、皮肤、体型的选择。由于大家对鸡的外观要求不一致,就为市场定价带来很大难度,衡量标准难以统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由于企业之间不能在同一平台上竞争,这对正规经营的企业是不公平的。

3 科研力量相对薄弱

目前专业从事家禽研究的科研院所不多,高校也没有设立专门的学科,国内专业从事黄羽肉鸡研究的人员十分有限,这与我国黄羽肉鸡产业的发展速度不相适应,目前国内从事黄羽肉鸡研发较多的科研院所见表2。此外,这些研究人员大部分从事遗传育种专业,对黄羽肉鸡营养需要、生产性能、产品品质、产品加工等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更缺少对黄羽肉鸡产业化生产的系统研究,不仅人力资源不足,而且物力和财力的提入也相对有限,不利于行业的均衡发展。目前黄羽肉鸡的科研工作主要集中在育种企业,这些企业通过市场化运作具备了一定的资金实力,从而保证了育种工作得以继续开展,但是与真正的市场开发和产业化运作还有一定的差距,这种状况需要尽快改进。

表2 国内从事黄羽肉鸡研发的科研院所

4 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

黄羽肉鸡育种大多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这样虽然可以提高地方鸡种的利用率,但在种源配套上缺乏统一协调,明显表现出小区域、小规模特色,缺乏长远规划,再加上一部分企业受利益的趋使,简化育种程序,减少鸡种代次,使种鸡生产性能达不到市场要求,难以满足集约化大规模养鸡生产的需要。目前黄鸡育种最缺少的是像蛋鸡“曾祖代一祖代一父母代一商品代”这样代次分明的良种繁育体系,至于市场亟需的节粮、优质、高效配套新品系的培育,虽然在广东地区取得了明显效果外,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发还显不足,使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明显滞后于商品鸡生产的发展。

5 现有生产、消费方式面临挑战

目前黄羽肉鸡种鸡繁育实现了笼养,而商品鸡生产大多数仍采用放养和平养方式,主要还是来自于小规模饲养户散养,这种方式不仅饲养效益低,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高,而且抗病能力差,生产成本高,造成饮饲料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不合理的饲养方式加上卫生防疫体系不健全,使疫病发生的风险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此外,随着公众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黄羽肉鸡的生产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除生产方式外,传统的消费方式也导致了市场上产品单一,大部分是活鸡产品,冰鲜和深加工产品市场占有率低,这对于行业长远发展十分不利,活鸡消费不仅为企业经营带来风险,而且不利于产品流通和确保食品安全。2004、2005年的禽流感疫情对黄羽肉鸡的生产与市场消费都造成了严重冲击,黄鸡放养和活鸡销售一度广为诟病,从那以后,国内一些大中城市开始限制活禽消费,这对于产品生产、流通相当不利,虽然经过多方努力,我国供港澳活鸡出口仍在继续,但是,出口量却明显减少,2007年12月商务部公布的《2008年供港澳活畜禽配额分配初步方案》中,供港活鸡方案与2007年相同,总量为1000万只,供澳活鸡为340万只,详情见表3、表4。目前广东每天出口香港的鸡肉限额减少至2万只,约是原来出口量的20%,而且这其中变数还有很多,一旦出现任何风吹草动,就会出现出口量急剧下降、甚至停滞的状况,从而使活鸡消费方式的根基产生动摇。至于禽流感疫情是否推动了行业发展,短期内还不能定,但是,从积极的因素出发,由于禽流感引发的问题和思考,是黄羽肉鸡生产企业必须面对的,只有找到更加合适的出路,才能确保黄鸡行业健康发展。

表4 2008年供港活鸡品牌企业专项配额(单位:万只)

三 黄鸡产业良性发展的有效举措

1 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必要时进行宏观调控

(1)发展规划事关重大

由于家禽行业可以为社会提供营养丰富的食品,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行业的健康发展事关重大。黄羽肉鸡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初具规模,规模化生产企业不断增加,产业化水平逐年提高,不仅带动了一部分农民增收致富,而且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由于缺少行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并不明确,对市场变化的把握不够准确,抗风险能力不强,短期效应明显,由此造成市场大幅度波动,一旦遇到大的市场风险和重大疫情,就会对整个行业发展造成毁灭性打击。正因如此,国家主管部门应组织行业专家、企业家制定行业发展战略和长期规划,也可以由企业牵头制定可以共同遵守的规则,实现一定范围内的行业自律。

(2)宏观调控必不可少

在畜牧业领域,去年国家对生猪生产和玉米、豆粕市场的调控就是成功的例子。去年国内猪肉和玉米、豆粕价格大幅上涨,对猪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这也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为此,上至国务院、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农业部、银监会、保监会,下至地方政府都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积极促进猪业生产,全国上下迅速行动起来。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业内人士的共同努力下,生猪生产逐步恢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初见成效。针对玉米和大豆市场的价格波动,国家也进行了必要的宏观调控,制定了产业发展政策,如限制玉米加工业过度发展,在供应不足时抛售国家储备来增加市场供给,通过取消出口退税、征收出口关税来限制出口,制定收购计划保护农民利益和种植积极性等,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农业、畜牧业发展的日益重视。

为了确保黄羽肉鸡这一独特的产业在我国健康发展,打造家禽领域的品牌产业,使产业的幅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当行业发展遇到重大困难、企业自身能力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对行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科学规划和协调产业发展,制定总体发展框架,保证企业在良性的环境中快速发展。

2 理顺保种与开发的关系,健全良种繁育体系

(1)保种在先、利用在后

我国地方鸡种资源丰富,目前全国各地建有规模、层次不一的原种场、保护场,还建有国家级地方鸡种基因库,这些保种方法适合我国的国情,可以确保育种素材的多样性。但是,保种只是一种手段,在保种的基础上如何开发利用,发挥其经济效益,是大多数保种场面临

的问题。由于大部分保种场都集中在事业单位,大多带有国营性质,他们每年可以从国家获得一定数量的保种经费,对于品种开发利用的积极性并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良种的开发利用。

(2)根据市场需要选择育种方向

优质鸡育种不是单一性状的选育,它包括内在品质和外观性状的兼顾,比白羽肉鸡所要选择的性状多,这就造成了优质鸡育种的复杂性,并不像一些人所说的那样简单,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肉品质的选育。在育种的技术手段方面,有必要借鉴白羽鸡的育种模式,在育种技术上与国际知名家禽育种公司开展广泛合作,开发出适合中国市场需求的黄羽肉鸡新品系。前些年,使用商品代鸡做种鸡的意识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近几年来,这一现象已经很少了,原因在于鸡的生产性能难以保证,企业信誉更无从谈起。在优质鸡的配套系上,康达尔公司、温氏集团、广东农科院畜牧所、广东家禽所走在了行业的前沿,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3 发展适度规模生产,搞好产业化经营

目前,为很多养殖户创造利益的黄羽肉鸡小规模、分散饲养的传统模式已经逐渐显现出它的局限性,现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黄鸡企业基本上实现了产业化生产,在一些大企业的带动和引领下,“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逐步完善,规模化饲养比例正在提高。现在很多企业都有追求规模生产的心理,这固然是一件好事,因为当企业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实现规模生产,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管理费用不断上升,来自企业内部、外部因素的影响也会增加,如行业自身发展问题和土地紧缺、环保要求提高等条件的限制,会为企业的经营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企业在确定生产规模时,必须综合考虑目标市场、管理水平、产业政策等多种因素,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益,不必要过分追求生产规模,要在发展适度规模的基础上,提高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强化内部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此外,在未来黄鸡发展进程中,走产业化道路是企业的必然选择,只有不断完善公司的产业链条,才能增加抗风险能力。

4 企业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

由于消费者对黄羽肉鸡肉品质和外观都有相应的要求,再加上黄羽肉鸡种类多,生长速度上又分为三种或更多类型,容易造成市场混乱,离整个行业的品牌化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鉴于此,行业专家和企业家可以组织制定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如黄鸡外观标准、鸡肉品质分级标准、育种技术规范、产品加工技术规范等,先从育种生产环节规范,由此延伸到产品加工和流通市场,使黄鸡生产的各项工作逐步进入正轨。

在标准制定过程中,企业应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因为标准的出台将会为行业带来一次重新洗牌,有的企业可能受益于标准,发展壮大,有的则可能在标准的制约下被淘汰出局。对于企业来说,能够参与标准的制定,就能在接下来的这场行业洗牌中抢占先机,不仅能对标准有一个前瞻的、透彻的了解,还能参照标准的各项具体数据,尽早发现自己企业的差距,以便迅速迎头赶上。此外,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还有可能把企业的标准作为重要参考,企业在今后的竞争中就有了更多的制胜筹码。

5注重产品深加工,打造知名品牌

黄鸡产品深加工一直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对此,业内专家也曾呼吁多年,由于受消费习惯的和技术研发的影响,虽然这一领域受到了大家的重视,但是,发展步伐非常缓慢,与白羽肉鸡的加工产品相比,差距相当明显。产品深加工不仅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附加值,而且也是提高产品卫生质量、抵御疫病风险的有效手段。目前黄羽肉鸡产品深加工市场亟待开发,当然这要建立在改变消费者饮食习惯的基础上,首先要大力培植消费市场。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黄羽肉鸡产业链仍然很短,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其主要经营领域也是种禽生产,经过多年的积淀,企业的鸡种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生产性能也逐步稳定,可以满足农户的养殖需要,在打造品牌上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但是,在产品加工方面,

与猪肉、牛肉、羊肉、白羽肉鸡、鸭肉加工相比,基本上处于品牌的空白,为此,企业应努力打造品牌,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实现全行业长远发展。

6 发挥协会作用,协调行业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具备了生产资质,生产经营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行业主管部门就没有理由限制企业的发展,更不能去干预市场,在此情况下,为避免企业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抵御市场风险,就要靠行业协会来发挥作用。近两年,随着国家转变政府职能步伐的加快,行业协会发挥作用的空间也越来越大。黄羽肉鸡行业由于其自身特点明显,任何强制手段都不利于其健康发展,只有通过市场这双无形的手来起作用。因此,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及时与政府、企业沟通信息,向企业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时向政府主管部门反映企业和行业发展中的问题,并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向行业主管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协调企业之间的矛盾,最终实现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汇总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以浙江新艺机电有限公司为例 一、前言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及意义 3. 研究方法

本研究实地调查新艺机电有限公司,主要采用访谈法、抽样问卷调查法、实 地考察法为手段搜集第一手数据资料,运用网上搜索、文献查阅等手段搜集第二手资料。使用EXCEL软件处理数据,以九力模型(包括品牌力、研发力、营销力、制造力、产品力、执行力、决策力、资源力、整合力)为分析方法,建立分析框架,对新艺机电有限公司竞争力发展进行分析研究,并以此扩展。在分析过程中,本文采取层层递进的分析思路,对每一力都分解成可具体调研的几个方面,进行深刻的分析。最后纵观整体,以整体最优为目标,找出一条可行的发展途径。 4. 本文结构 本文行文由浅入深,从实际资料着手,层层分析,探讨我国中小企业转型发 展之道。本文行文结构如下:(1)前言部分。主要包括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以及所使用的方法。(2)公司简介及数据分析。首先简单对新艺机电有限公司的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再以九力模型模型为框架,对所获取的资料的进行深刻分析,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优劣势及机遇。(3)结论分析。对数据分析的结论进行总结探讨,并联系我国实际,推导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所面临的问题。(4)感想与建议。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针对存在的问题,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二、数据资料分析 1. 调研公司简介 新艺机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艺公司)坐落于浙江海宁市观潮胜地盐 官镇开发区,公司西距浙江省省会城市杭州50公里,东离国际大都市上海135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紧邻东西大道。 新艺公司于90年代初创建,创建时只有几名工人,是个典型的中小家族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公司有厂房两座,占地2000多亩,现有资产10亿,员工600多人,年产值6000多万。公司生产的旋转窄面网缝剃须刀及内藏旋转鼻毛刀现已通过浙江省新产品鉴定,产品全部采用进口材料,工艺流程全自动高速冲压,产品质量国内领先。公司现正处于快速发展期,资源、人才、品牌、规章制度等各项工作都在发展转型。 2. 九力模型数据分析 (1)九力模型 九力分析模型是一个在企业竞争力“资源观”的观照下对企业内部的静态 属性与其外部的动态属性作系统分析的工具,借助它可对企业目前所具有的竞争力得出全面的认 识。 九力模型包括品牌力(市场稳定性、行业地位、受支持程度等)、研发力(研发新产品的时间、技术、人员等的优势)、营销力(营销体系、范围、潜力等)、制造力(产品技术、设备、产房、人员等的整体力量)、产品力(产品外观、价格、质量等方面的美誉度)、资源力(自然、资金、政府支持、人力等)、决策力(管理人员在决策中的速度和效率)、执行力(信息传达和任务执行的有效程度)、整合力(建立整体形象、整合资源能力)。如图1: 图1 九力模型分析图

关于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1)

关于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一、从战略高度认识研究生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研究生教育是为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和教育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它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以促进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为己任。因此,它在整个社会与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一)研究生教育是“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结合点与制高点。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人才强国”和“科教兴国”的重要战略思想。“人才强国”和“科教兴国”的关键是人才,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取得人才资源的优势比其他任何资源的优势都更显重要,高层次创新人才对提升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正越来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综观当今世界,一些重要大国无不在制定和调整高层次人才资源的开发战略,加紧构筑人才高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都要求其移民局制定新的政策,吸收高科技人才。加拿大为稳定本国高层次人才、赢得国际人才竞争,从1999年开始,花费巨额资金实施了“加拿大首席科学家计划”(CRC),计划面向世界招聘2000名高层次人才。德国政府从2002年到2005年计划耗资3.6亿马克,建立“青年教授”制度,稳定和吸引杰出的青年学者在德国从事科学研究;同时,推出“绿卡工程”以吸引IT领域的人才,并允许2万名非欧盟国家的外国专业人士赴德工作。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也在倾力为人才而战。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无疑将是我国“人才强国”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结合点和制高点。 (二)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主导的世纪,知识经济的本质是知识创新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我国把建立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作为我们追赶先进国家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举措,正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对我们提出的基本要求。研究生教育不仅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具有创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因此,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本身就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近10年来高等学校参与科学研究的实践证明,高等学校尤其是那些研究生培养基地的研究型大学在国家三大科学奖励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之一。如从1991年到2001年间,我国的三大科技奖励中,高等学校在自然科学奖中的获奖比例一直在46%以上;技术发明奖中的比例最少的年份也在34%以上,最多时达56%以上;科技进步奖中,高校的获奖数也一直超过23%。

我国能源综合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

国家能源战略的基本构想 (中国能源综合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课题小组) 一、过去20年中国的能源发展已取得了不小成就,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过去的20年,中国在能源领域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实现了GDP 翻两番而能源消费仅翻一番的成就。2002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14.8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二位。1980年—2000年期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高达9.7%﹔而相应的能源消费量年均仅增长4.6%,远低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仅为0.47(见表1),按环比节能量计算,1981-2002年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近12.6亿吨标准煤,实现了中国经济增长所需能源一半靠开发,一半靠节约的目标。如此低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不仅在发展中国家罕见,即便在发达国家也很低。 二是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一方面是单位GDP能耗不断下降,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我国每万元GDP的能耗从1980年的4.28吨标准煤下降到了2000年的1.45吨标煤(详见附图1)﹔相应地,每吨标准煤所创造的GDP,也由1980年的2335元(2000年价)提高到2000年的6880元。20年时间单位产值能耗下降64%,年均节能率达4.6%。同期全世界单位产值能耗平均下降19%,经合组织国家平均下降20%。另一方面,主要高耗能部门(如冶金、化工、建材、石化、电力等行业)的产品单耗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吨钢综合能耗、铜冶炼综合能耗、小合成氨综合能耗、燃机车耗油等单耗指针下降幅度达到30%以上,主要耗能产品的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如火电供电煤耗差距由1980年的32.5%缩小到了目前的21%左右(2002年我国火电供电煤耗为383克标准煤),吨钢可比能耗也由70.4%缩小到目前的20%左右。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倡导者及其拓荒之作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倡导者及其拓荒之作 ——《教育·社会·未来:郝克明教育文集》读后 【摘要】大力开展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之需。郝克明先生是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倡导者与开拓者。分析郝克明先生之《教育·社会·未来》文集可一见了然,能从整体上把握其教育战略研究对我国教育决策、相关学科建设以及实践推进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可以于细微处洞察其开辟与领航的教育战略研究所体现出的战略思维、多重跨越,实事求是、以实证为取向,立足国内、放眼国际以及注重时效、服务决策等方面的鲜明特点与学理路径。 【关键词】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教育战略决策郝克明 The Initiator and PioneerofChina’s EducationDevelopment StrategyResearch-----Review on “education, society and the future: A Collection of Education Essays by Hao Keming” [Abstract]It is a great requestof the times to reinforceeduc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research.Professor Hao Keming is the initiator and pioneerof china’s educ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research. Through deep analyzing of “education, society and the future: A Collection of Education Essays by Hao Keming”,we can get a holistic sense about the important meaning of 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research for our country’s educationdecision-making , the related principle’s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practice advancing. We can also make out the basic features and academic routes of her research, such as strategic thinking, multiplecrossovers,seekingtruth from facts, empirical orientatio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time critical and decision supportingservices. [Keyword]educ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research, strategic decision in

形势与政策--分析我国未来能源发展战略趋势

分析我国未来能源发展战略趋势 摘要:近两年,中外多家机构的70余位专家,开展了中国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重点对全球和中国能源的供求形势,未来中国能源发展的目标、原则和战略途径,煤化工、核电、电动汽车等有争议的能源技术,城市化、交通等重点用能领域,能源安全以及重大能源政策进行研究。 关键字:能源发展电力节能电动汽车建筑节能 能源问题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必须系统谋划和长远考虑,形成明确的能源战略及实施举措。近两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壳牌公司、哈佛大学、清华大学等中外多家机构的70余位专家,开展了中国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形成以下基本观点: 一、能源领域处在大调整、大变革时期,能源技术、能源市场和能源地缘政治正发生重大变化 一是能源技术革命快速演进。全球能源技术创新进入高度活跃期,呈现多点突破、加速应用、影响深远等特点。能源技术革命已经引发了产业革命,将对能源供应结构、生产和利用方式、产业组织、地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并将引领全球进入新一轮工业革命。 二是全球能源供求格局出现重大变化。目前全球已出现油气消费重心东移,生产重心西移的新趋势。2010—2030年,中国和印度新增石油需求将占全球新增石油需求的一半以上。预计在2020年前后,美洲将成为新的石油生产中心,美国也在谋求成为石油天然气的定价中心。石油供应地区格局呈现出传统产油地区、美洲甚至北极等多极发展的新格局。 三是能源地缘政治日趋复杂。美国能源独立取得实质性进展,使得全球能源地缘政治更趋复杂和多变。美国不会放弃在中东地区的石油利益,国际能源市场将更加不稳定。随着页岩油气的成功开发,美国将成为天然气的潜在出口大国,我周边地区的能源角力将此消彼长,能源地缘政治将更为复杂。 二、未来20年是我国实现能源生产和利用革命的窗口机遇期 (一)全球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供求偏紧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根据模型分析,2020年和2030年的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将分别达到159亿吨标油和177亿吨标油。2010—2030年中国新增能源需求占同期全球新增能源需求的33%。尽管北美由于非常规油气开发使得地区能源供给状况有所改善,但从全球的角度来看,随着南亚、东盟、中东等地区加快步入工业化进程,全球能源供求偏紧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 (二)在我国经济将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的阶段,能源需求增速有可能明显下降。2010—2020年我国能源需求年均增长4.8%,2020—2030年年均增长1.5%,明显低于2000—2010年年均8.4%的增长速度。 (三)我国能源自给率总体上保持在较高水平,但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能源开发利用带来的环境压力持续加大。如果不控制石油消耗快速增长,2030年石油进口依存度将达到75%左右,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也将快速上升,能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能源开发利用带来的环境压力增大,如果不采取控制措施,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挑战,有损中国人民及世界人民福祉。 三、以推动能源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构建安全、绿色、高效的能源系统 我国的能源战略应以推动能源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到2020年应初步构建并在2030年基本形成“安全、绿色、高效”的能源系统。实现上述战略目标的途径包括一下六个方面:(一)保障安全。一是坚持立足国内的方针,加大新能源和天然气的开发力度,避免能源自给率的快速下降。二是安全、有效利用国际资源。三是提高储备和应急能力。

浅议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科毕业论文 中文题目:浅议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 所在专业工商管理 学号 姓名高先生 指导教师及职称 成绩

浅议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近些年的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受到自身规模、技术水平及企业主能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造成了企业的发展战略受到忽视,企业转型及扩大规模等较为困难的局面。因此,中小企业如何打破这种格局,是其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本文在阐述中小企业的涵义及作用的基础上,对中小企业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战略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找出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战略规划

To discuss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China Abstract: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economy, has a pivotal role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tuation is not optimistic, however, by its scale, technical level and business owners the ability limitation of many factors, such as, neglected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strategy, enterprise transformation and expand more difficult situation. Therefore, SMEs how to break this pattern is a major reality facing it. Based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meaning and function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briefly analyzes the existing challenge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of the problem, find out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Keywords:s 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strategy; strategic planning

中小企业发展策略

XX省经济的发展格局一直是以中小企业为主, 加快中小企业发展, 推动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在XX经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 社会已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较好的发展环境, 但还需要政府继续给予有力扶持, 特别是在融资、人才等方面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消除发展障碍, 培育竞争力。企业自身要充分把握发展机遇, 确定企业发展战略, 推动企业发展驶上快车道, 为向大企业发展积蓄力量。同时, 中小企业还必须十分重视发展策略问题。 一、权变制胜出奇以绝- 善于运用奇正策略 孙子曰:“凡战者, 以正合, 以奇胜。”转换到商战中, 正者, 也就是常规产品、传统款式、已有市场以及通行的营销方式等;奇者, 就是不断推出新产品、翻换新款式、开拓新市场、变换营销方式等。中小企业固然要让有市场的常规产品形成规模,筑牢原有的营销网络, 唱好自己的拿手戏。 但是, 市场风云变幻, 况且同一领域的中小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档次往往差异性不大, 又在同一市场内抢吃同一个蛋糕。如果只知道守住“正”地, 固步自封不创新,“正”地是不可能固若金汤的, 不是坐以待毙, 就是被拖垮。

因此, 必须善于运用奇正策略, 学会度势控变, 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以权变来制胜。要设立研发机构, 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获得产品技术上的提高, 不断推出市场需求、款式新颖的新产品, 采取别出心裁、出人意外的新举措, 开拓新兴的、有潜力的新市场。 当然,“正”与“奇”是相对的、辩证的关系, 一件产品最先研发出来时为“奇”, 待其他企业相继模仿后则变为“正”, 就需要用更新的产品来开拓市场, 使“正”又转化为“奇”。 中小企业只有充分运用好奇正策略,“奇正相生”, 不断创新, 才能有生命力, 才能发展壮大。 二、扬长避短乘势而行- 善于运用聚焦策略 每个企业只能在一定的领域、一定的行业形成优势, 不可能在多个方向、多个方面都有竞争力。而且, 中小企业往往难以形成规模性生产和销售, 难有较强的研究开发能力, 质量、技术、信誉以及市场营销一般都不及大型企业, 形不成成本领先战略、产品差别战略所要求的经营优势。所以, 明智的中小企业就要善于“并兵相敌”, 坚持“有所不为而后 有为”的原则, 运用市场聚焦策略, 扬长避短, 把有限的 资源、资金、力量集中到能够形成自身优势的领域和目标上来, 或者谋求成本领先地位, 或者争取产品差别优势, 如有可能两者兼而有之。在形成相对竞争优势后, 要乘势而

关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关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 略的几点思考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关于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一、从战略高度认识研究生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研究生教育是为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和教育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它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以促进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为己任。因此,它在整个社会与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一)研究生教育是“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结合点与制高点。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人才强国”和“科教兴国”的重要战略思想。“人才强国”和“科教兴国”的关键是人才,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取得人才资源的优势比其他任何资源的优势都更显重要,高层次创新人才对提升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正越来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综观当今世界,一些重要大国无不在制定和调整高层次人才资源的开发战略,加紧构筑人才高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都要求其移民局制定新的政策,吸收高科技人才。加拿大为稳定本国高层次人才、赢得国际人才竞争,从1999年开始,花费巨额资金实施了“加拿大首席科学家计划”(CRC),计划面向世界招聘2000名高层次人才。德国政府从2002年到2005年计划耗资亿马克,建立“青年教授”制度,稳定和吸引杰出的青年学者在德国从事科学研究;同时,推出“绿卡工程”以吸引IT领域的人才,并允许2万名非欧盟国家的外国专业人士赴德工作。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也在倾力为人才而战。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无疑将是我国“人才强国”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结合点和制高点。 (二)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作者:闫强王安建王高尚于汶加 内容摘要:与常规能源相比,新能源最大优势是地域分布比较均衡且资源量巨大,其资源量相比人类需求来说,可谓资源无限。开发利用新能源有利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保障能源安全。同时也是拉动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新能源大多存在能量密度低、资源分散等问题,难以在短时期内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对其开发利用需要在技术、成本、管理等诸多方面做更大努力。本文对新能源资源潜力和总体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并针对我国新能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关键词:新能源资源潜力发展现状对策建议 新能源的特征与分类 新能源是相对常规能源而言的,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尚未大规模作为能源开发利用,有的甚至还处于初期研发阶段;资源赋存条件和物化特征与常规能源有明显区别;开发利用技术复杂,成本较高;清洁环保,可实现二氧化碳等污染物零排放或低排放;资源量大、分布广泛,但大多具有能量密度低的缺点。根据技术发展水平和开发利用程度,不同历史时期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新能源的界定也会有所区别。发达国家一般把煤、石油、天然气、核能以及大中型水电都作为常规能源,而把小水电归为新能源范围。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科技水平跟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能源开发利用水平

和消费结构跟发达国家有着明显不同,对新能源的界定跟发达国家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小水电在我国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装机容量占全球小水电装机总容量的一半以上,归为新能源显然是不合适的。核能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长,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很低,仅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比发达国家的水平更是低得多,核能在我国应该属于新能源的范围。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把新能源范围确定为: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天然气水合物、核能、核聚变能等共9个品种。生物质能在广义上分为传统生物质能和现代生物质能,传统生物质能属于非商品能源,是经济不发达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的主要能源,利用方式为柴草、秸秆等免费生物质的直接燃烧,用于烹饪和供热;现代生物质能包括生物质发电、沼气、生物燃料等,是生物质原料加工转换产品,新能源中的生物质能仅指现代生物质能。传统生物质能和大中小水电可称之为传统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则统称为新型可再生能源,是新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资源评价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能源资源完全不存在短缺或枯竭问题,人类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碍是开发利用的技术和成本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能源价格的上涨,目前不可开发的新能源资源有可能变为可开发资源,因此,对新能源来说,理论资源量是相对不变的,而可开发资源量却可能会大幅度增加。 开发利用现状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 摘要:针对中小企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指出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在研究战略目标定位时,从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运行结果、噩社会效益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在这三个方面所要达到的战略目标以噩要实现访目标所要迭到的十太要求。在确定中小企业发展方向时,鲒告中国国情、中小企业的特点噩加八WTO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要坚持发展特色型中小企业、配套型中小企业噩科技型中小盘业等7个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中小企业发展方向世界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中小企业以其经营方式灵活、组织成本低廉、转移进退便捷等优势更能适应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消费者追求个性化、潮流化的要求,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在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的国家,中小企业的发展更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约1ooo万户,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和一些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大多是中小企业生产的,中小企业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6o%;中小企业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我国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绝大部分被中小企业所吸纳中小企业每年为国家缴纳的工商税收占总额的50%左右。在2o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工业新增产值的76.7%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但是应该看到,我国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展面临着空前的困难,其思想观念、技术装备、经营管理组织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为了使我国中小企业能够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有必要首先明确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方向。一、战略目标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是对中小企业的战略定位,这种定位既要成为我国中小企业的追求目标,起到引导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又要使其在运行过程中通过努力实现并能推动中小企业的逐步发展,是运行过程中的动态目标。就其目标而言.既要与我国国情相符台,又要与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相统一;就其动态来看,还要与加入WTO 后的世界经济形势相统一。通过研究我们认为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应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战略目标:运动状态支持目标、中小企业运行结果目标、社会效益目标。(一)运动状态支持目标这主要是从外部环境来讨论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必须在一个有利于其发展的大环境系统中才能成长壮大。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它们是一个弱势群体,更需要系统环境目标的实现才能达到自身运行的结果目标和社会效益目标。因此,运行状态支持目标就自然构成战略目标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而具体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政府扶持到位政府的政策扶持是一个关系到中小企业发展方向和系统目标能否实现的首要问题。由于中小企业资金缺乏、人才短缺、技术落后,很难与大企业相互抗衡,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获得发展所必要的资金、人才和技术,这就要求政府对其进行必要的扶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扶持政策到位目标体现在政府观念的到位、政府身份的到位、政府扶持政策的到位。(1)政府观念的到位是指政府应改变自己的观念,认识到大中小企业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平等的一员,都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各自的贡献.并且大中小企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规模结构的形成过程是既定约束条件下资源的配置过程,它们相互依存、互相协作、互为补充、共同发展,都应给予同等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而不能只重视大企业,忽视甚至歧视中小企业。(2)政府身份的到位是指政府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以恰当的角色出现在中小企业面前,不能超越其职权干预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政府的行为应该是:代表和维护中小企业的利益;负责对中小企业的宏观指导、发展规划和发展产业指导;负责贯彻落实及督促和检查中央有关中小企业发展的文件的执行;推动服务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环境等。(3)政府扶持政策的到位是指政府制订的政策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政府运用政策的行为是间接管理而不是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与教育体制改革研究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与教育体制改革研究 一、导言 (一)研究的目的、思路、特色 制定教育发展战略,将有利于在未来发展中进一步明确方向,系统规划,使得教育事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发展服务。 研究思路是通过分析环境的变化和新时期教育面临的历史使命,按照发展战略的科学逻辑,以及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观,制定教育的发展战略目标,提出相应的战略措施,并对若干关键性体制保障措施进行专门研究。 研究特色是对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观进行了两个层次的归纳,分为价值观、系统观层次,按照“资源”-“活动”-“产出”-“效果”-“未来影响”等逻辑关系区分计划工作与未来预期,从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人力资本提高以实现科教兴国的高度,构建基于未来效果的教育战略目标。 (二)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基本逻辑 1.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逻辑 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变化对教育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不仅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方向,也影响着教育功能的变迁。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作为推动教育发展重要动力的教育需求是不同的,呈现出教育组织发展性需求一技术诱致性需求一人的全面发展性需求。教育系统在不同教育发展阶段

呈现不同的特点,面临着不同的任务和矛盾。根据“十一五”及未来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教育事业的功能不仅是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的劳动者,而且更重要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公民的基本素质,并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2.教育发展战略制定的逻辑过程 教育发展战略是教育在未来一个时期面对环境的变化,以发展的效果和未来影响为导引,根据一定理念而进行的发展规划设计,其流程是:分析社会和公众的需要与评价一分析系统存在问题一明确未来的目标和结果一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一确定战略措施一制定实施方案。 战略逻辑按照“资源”-“活动”-“产出”-“效果”-“对未来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即根据未来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从效果出发考虑教育的资源配置、良好的教育服务活动、最佳的产出,设计教育发展战略目标体系,最后构成“目标-指标-措施”系统。 二、教育发展的环境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政治民主化加速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科教兴国战略使得教育的地位更加突出和重 要 教育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教育的发展指标成为小康社 会发展的重要标志,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

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 摘要 为了实现跨世纪我国教育的历史性任务,解决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难点,我们应该作什么样的战略选择呢?我认为,要着眼于扩大教育资源供给,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教育改革力度。 关键字教育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改革教育投入 一、在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方面上一个新的大台阶 1.把增强人力资源开发投入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 加强教育投入,扩大教育资源供给,不仅是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新世纪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经济发展中地位的加强,人才资源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应摆在突出的战略位置。 首先,应加强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在教育投入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固然有许多方面的因素,但关键还在于有些部门和地区的领导同志思想上不够重视,存在着“见物不见人”、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行为。新的世纪,应当在这个问题上迈出大的步伐,进一步调整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切实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应当指出的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有一些最根本、最基础、不能立竿见影,然而是使国家的基础得到巩固,使子孙后代长远受益的事情,往往得不到足够的注意。在这方面,更应当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作用,特别是强化政府在义务教育方面的责任和行为。应当通过立法和各种政策措施,建立保障教育经费稳定增长的机制。 其次,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和广大群众关心和支持教育的积极性,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把社会的资源优势转变为教育发展优势,建立并完善教育经费的分担机制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实现教育投资的多元化。 对非义务教育阶段各类学校的教育投入,除政府为保证国防建设、基础学科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艰苦行业、贫困地区和国家重点单位人才需求的必要投入外,应建立和加强教育经费成本由政府、用人单位、家庭、个人合理分担的机制。在这方面,应进一步转变观念,根据不同类型教育的实际情况,切实加强改革的力度。 为了调动全社会和广大群众投入教育的积极性,还应制订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助学的法规和政策措施,例如,允许把对教育的捐资列入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在遗产继承法及有关税收等法规中制定有利于向教育捐赠的条款,等等。

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与发展方向选择

目录 一、对我国中小企业情况的概述 (1) (一)我国中小企业定义 (1) (二)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 1、中小企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加速器 (1) 2、中小企业促进了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 (1) 3、中小企业有力于缓解就业压力 (1) 4、中小企业有利于国民经济提高抵抗意外风险的能力 (2) 二、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 (一)地区差异正在显现 (2) (二)企业自主程度比较 (2) (三)企业创新能力比较 (2) 三、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规划 (3) (一)发展战略 (3) (二)技术创新 (3) 一、转变对中小企业的认识 (4) 二、改善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管理 (4) 三、加快中小企业制度创新 (4) 四、多渠道开拓资金来源 (4) 五、加快催生中小企业 (5) 参考文献 (5)

内容提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经济体制改革的加深和完善,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摆在了突出位置。由于我国的现行体制和历史原因,对中小企业存在的现状问题及长远发展战略必须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规划部署。通过对政府的政策简单分析和中存在环境分析出发,从发展战略及创新等方面简略地阐述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应采取的对策和策略。 [关键词] 中小企业 ; 战略规划; 经营战略; 技术创新

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与发展方向选择 世界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中小企业以其经营方式灵活、组织成本低廉、转移进退便捷等优势更能适应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消费者追求个性化、潮流化的要求,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在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更具有重要要的意义。近年来,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展中国家,都出现了中小企业的复兴和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就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技术创新及发展战略方面进行阐述。 一、对我国中小企业情况的概述 (一)所谓中小企业,根据我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求,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为便于界定,《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对其作了划分。一般说来,除了因行业不同人数有差别外,资产总额在 4 亿元以下,或销售额在 3 亿元以下的企业为中小企业。 (二)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特别是目前,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国有经济战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均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中小企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加速器” 中小企业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使其能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因而能在经济不景气时,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同时加速经济体制的转型,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到位。 2、中小企业促进了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呈现如下特点:国有经济的份额逐渐下降,其他经济形式的比重上升。形成了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格局。我国中小企业人数少、规模小、经营方式灵活。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小企业在企业制度形式选择上的空间广、自由度大、可变性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行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政策,使中小企业获得了极好的发展机遇。 3、中小企业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 中小企业比大公司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是因为中小企业投资少、经营方式灵活、对劳动力要求

10继续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继续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第六战略专题调研组(组长:郝克明、张力) 继续教育是产生于现代工业社会、在终身教育背景下迅速发展起来的教育领域,也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技术和职业教育术语》称“广义的继续教育是指那些已脱离正规教育、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根据这一定义和我国国情,继续教育是面向已结束了初始的学校教育之后走上社会的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①,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职业导向的教育和非职业导向即以丰富精神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教育。 大力加强和发展继续教育是广大社会成员不断丰富和更新知识、提高能力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是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因素。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有7.69亿从业劳动者,有2亿左右农村富余劳动者需要逐年转移到第二、三产业,每年还有数以千万计新增和需再就业的劳动者,有1.44亿的老龄人口。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及社会成员自身发展的要求,广大社会成员对接受一定阶段学校教育后的继续学习有着强烈的需求。这就使得继续教育的任务在我国尤为复杂和艰巨。 一、我国继续教育发展的状况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继续教育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领导和全社会的积极推动下,我国继续教育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国民素质、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培养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 为广大社会成员的发展提供了适应他们各种需要的学习机会。一是为因各种原因错过接受基础教育的社会成员提供了补偿性教育。30年来,成人小学毕业生累计超过1亿人,成人中学毕业生累计达到2 591万人②。二是为数千万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和其他社会成员,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机会,提升了他们的知识和学历水平。30年来,成人中专毕业生累计达到1 877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累计超过2 342万人③。至2007年底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进行学习的学生,累计达到5 000余万人次,共培养本、专科毕业生800余万人。三是为广大从业人员提供了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提升了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职业能力。仅面向农村的农民中专和农民技校所进行的培训累计达114 274.4万人次④。全国企业职工培训规模每年都达9 000万人次左右,全员培训率逐年增长,2007年达到45%⑤。截至2006年,全国从业人员累计有6 000万人次获得了各种职业资格证书⑥。社会各个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有了很大发展,成为提高专业人员的知识、技术水平以及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四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主要内容、满足社会成员特别是老年人学习需求的各种教育活动,也在蓬勃展开。 2. 继续教育的提供方式更加多样和灵活,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的长足进展,为广大社会成员的继续教育提供了更多

浅谈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与发展方向选择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经济学类 工商管理专业专科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论文题目:浅谈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与发展方向选择 姓名教育层次大专 学号1161001401683 年级2011春 专业工商管理分校汉中电大 指导教师教学点

浅谈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与发展方向选择 论文正文: 摘要: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指出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在研究战略目标定位时,从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运行结果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在这三个方面所要达到的战略目标和要实现的目标所要达到的要求。在确定中小企业发展方向时,结合我国国情、中小企业的特点以及加八WTO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要坚持发展特色型中小企业、配套型中小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等7个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中小企业发展方向 当前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中小企业以其经营方式灵活、组织成本低廉、转移进退便捷等优势更能适应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消费者追求个性化、潮流化的要求,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在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的国家,中小企业的发展更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约1000万户,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和一些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大多是中小企业生产的,中小企业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60%;中小企业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我国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绝大部分被中小

企业所吸纳中小企业每年为国家缴纳的工商税收占总额的50%左右。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工业新增产值的76.7%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但是应该看到,我国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展面临着空前的困难,其思想观念、技术装备、经营管理组织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为了使我国中小企业能够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有必要首先明确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方向。 一、战略目标 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是对中小企业的战略定位,这种定位既要成为我国中小企业的追求目标,起到引导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又要使其在运行过程中通过努力实现并能推动中小企业的逐步发展,是运行过程中的动态目标。就其目标而言.既要与我国国情相符台,又要与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相统一;就其动态来看,还要与加入WTO后的世界经济形势相统一。通过研究我们认为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应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战略目标:运动状态支持目标、中小企业运行结果目标、社会效益目标。 (一)运动状态支持目标 这主要是从外部环境来讨论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必须在一个有利于其发展的大环境系统中才能成长壮大。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它们是一个弱势群体,更需要系统环境目标的实现才能达到自身运行的结果目标和社会效益目标。因此,运行状态支持目标就自然构成战略目标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而具体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政府扶持到位政府的政策扶持是一个关系到中小企业发展方向和系统目标能否实现的首要问题。由于中小企业资金缺乏、人才短缺、技术落

【发展战略】中国教育发展趋势

为什么有的文化被同化而消失?为什么有的文化能够融合不同文化的精髓而很好地适应新的发展?这些看似宏大的问题,都是跨文化教育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并正在被学校教育不同程度地吸收。跨文化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 跨文化教育(Intercultural Education)是20世纪后期世界教育民主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趋势,也是21世纪为了实现全民教育目标 而产生的国际教育热点问题之一。 跨文化教育对中国教育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第一,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对于如何对待国内不同民族的文化,如何看待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跨文化教育思想具有启发意义。 第二,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对外交流日益增多,对于如何理解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 文化积累与文化创新,跨文化教育思想极具重要意义。 第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大量农民工涌向城市,生活在与他们过去不同的区域文化之中。如何引导他 们正确对待区域文化的差异,跨文化教育思想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第四,文化需要通过教育来传播,各种文化的和谐共处需要通过学校教育来加强,因此,跨文化教育可以进一步促进我们思考学校教育如何关注不同文化、如何平等对待不同文化的问题,在课程和教学中消除我们习惯使用的、带有文化歧视和文化偏见的内容,以更 有利于各种文化的相互了解、尊重和共处。 因此,跨文化教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领域。 跨文化教育作为教育发展趋势 跨文化教育的实践历史悠久。从古至今,世界各国一直在进行着不同方式、不同层次的文化交流和学习,例如国际旅游、访问、留 学、研究、移居等,都具有跨文化教育实践的性质。 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对跨文化教育的理论探讨始于20世纪60年代。战后,世界许多国家兴起了移民潮,具有不同文化的移民移居他国,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人们开始关注不同文化之间的变迁,研究各种文化变化的原因、过程与结果,探究为什么有的文化被同化而消失,为什么有的文化能够融合不同文化的精髓而很好地适应新的发展,等等。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有关跨文化教育 的理论。 作为一种教育思潮,跨文化教育的兴起是在20世纪90年代,这是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力提倡和努力推行分不开的。从20世纪80年代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关注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作用。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日内瓦召开了第43届国际教育大会,主题是“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并发布了《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的建议性文件。在此基础上,于1996年发布了《国际理解教育:一个富有根基的理念》专题报告。该报告强调,通过跨文化教育,可以促进国际理解,并可以从学校教育、课程与教学过程中进行跨文 化教育。 国际社会倡导的跨文化教育,其目的不仅在于促使各国儿童尊重自身文化背景,而且也倡导理解其他文化,增强彼此间的公正、团结与容忍,引导他们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世界的文化差异。跨文化教育鼓励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国际理解与沟通,减少冲突,促进世界和平,已被认为是创建多元化社会、尊重平等人权的有效工具之一。 目前,跨文化教育思想已超越了以往的移民教育、少数民族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双语教育等概念,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并成为一种教育发展趋势,成为一种国际教育思潮和运动 未来的冲击与中国教育发展趋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