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政 第七课 积极奉献社会 教案

八政 第七课 积极奉献社会 教案

八政 第七课 积极奉献社会 教案
八政 第七课 积极奉献社会 教案

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

第一框关爱他人

重阳二中编写人:闫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关爱传递着美好感情,了解关爱他人、社会和个人的意义。

2、能力目标:懂得关爱要尽己所能,掌握关爱他人的策略和注意事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关爱他人带给我们的快乐,积极主动地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关爱他人的作用。

教学难点:1、关爱他人的策略;

2、关爱他人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探究法、讲授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们要以真诚的态度、积极的行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同学们是如何理解关爱他人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学会关爱他人。(板书课题)(二)设疑自探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75-P79的内容,通过自学,在课本标出疑问准备提问。

教师归纳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形成本节课的自探提纲。

1、什么是关爱?

2、关爱他人有怎样的作用?为什么要关爱他人?

3、关爱他人,我们应该怎样做?

学生自探8分钟,做好批注。

(三)解疑合探

1、小组交流

根据自探情况,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在小组内互讲互学。

2、出示展示评价分工表与要求

展示要求:1、书面展示书写规范,条理清楚。

2、口头展示必须声音洪亮,吐字清晰。

3、非展示同学继续讨论交流,并做好点评的准备。

评价要求:1、声音洪亮,语言简洁。

2、面向所有同学,指出展示内容的优点和不足,补充或

阐述不同的见解。

3、询问其他组是否需要补充或有不同意见,综合打分。

4、非评价的同学要认真倾听,并迅速记录,做好补充评

价的准备。

教师点拨:

一、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1、活动:运用你的经验

阅读教材75页“运用你的经验”,回想:你有类似的经历吗?当时你的感受如何?与同学分享,互相交流。

教师通过活动,归纳出:

关爱,就是关心爱护。关爱传递着美好感情,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2、探究与分享

教师引导小组讨论教材第76页的材料,并请同学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回答相关问题。

你如何评价售票员、司机和乘客们的行为?

你从中体会到关爱具有怎样的作用?

教师归纳:

1、关爱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使人们在交往

过程中互谅互助,相互尊重,与人为善,增进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2、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他人的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

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二、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

1、学生完成教材第77-78页的“探究与分享”

联系自身实际,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你是如何看待这位中学生的行为?让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学生完成课本中的探究与分享,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关爱他人,做一个无私奉献有爱心的人。

教师归纳:

1.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我们应心怀友善,学会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在道义上给予支持,物质上给予帮助,精神上给予关心。

2.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只要尽己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奉献社会,就是一个友善和值得称赞的人。

3.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面对复杂情形,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断和理智的行为。

(四)质疑再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问请大胆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教师预设:

居委会在小区开展向贫困山区孩子献爱心活动,小区居民纷纷捐款捐物。

同学甲:我要把我的压岁钱和珍爱的书捐给他们。

同学乙:献爱心是大人的事,我们小孩子还是以后再说吧。

同学丙:我又不认识他们,跟我有什么关系?

问题:你如何看待他们的观点?遇到类似的情况,你怎么办?(五)运用拓展

1、完成教材79页“拓展空间”

2、“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这句话告诉我们()

A.关爱他人的人是最受欢迎的人

B.关爱他人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

C.要让别人先关爱自己,自己再去关爱别人

D.关爱他人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关爱

【解析】选B.

3、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这要求我们()

①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②要学会尊重他人

③面对复杂情形要学会保护自己

④只要诚心就行,不必考虑其他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选A.

五、板书设计

7.1关爱他人

1、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①关爱,就是关心爱护。

②关爱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③关爱他人,收获幸福。

2、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

①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

②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

③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六、课后反思

七年级政治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 第一课珍惜新起点——新学校,新同学 一【说教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自己所在的学校,了解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包括同学、老师、环境、课程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认识中学的学习环境,尽快适应中学新的学习生活。 2、能力目标:通过“新学期、新面貌”的活动,更深入地思考怎样尽快适应中学新的学习生活,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与同学分享。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充分认识展现在自己面前的中学生活的各种新变化,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学习生活。 【教学重点】分析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 【教学重点】如何引导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生活。 二【学生】 三【教法】 授课理念:坚持“还课堂于学生”的教学理念,立足于学生的“学”,在开放性教学中,结合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真实体验。构建“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 授课思路:本框内容分目,首先学习第一课第一框第一目“初中生活新体验”。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是其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中学和小学相比,无论在同学、老师、校园环境还是在课程设置上都有很大变化,通过互动游戏把这些变化带给七年级新生新鲜感,让学生体验初中新生活,珍惜新起点。其次以活动课的形式,学习第二目“珍视新友谊”和第三目“与新朋友结伴同行”。因为在进入中学最初的阶段,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也是能否适应中学生活的问题。而在这一方面可能存在比较明显的个体差异,有的能迅速地和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的也许历时三年也未能建立起来。因此对这一时期的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辅导是十分必要的。 【课前准备】 四【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教师在正式组织本单元教学前,先让学生翻翻上册的教科书,让他们与同桌分享看到如此精美、漂亮的教科书的心情。并利用好本书的“前言”,简明扼要地介绍思想品德课程将要学习的内容,本书的特点及学习上要注意的问题。以上处理应该是生动活泼的,而不是严肃的、说教的。让学生对你所教的学科留下美好的印象,憧憬着将来的学习,这样你就成功了一半。(二)新课讲授 结束语 五【课堂延伸与反思】 (一)初中生活新体验(板书) (一)初中生活新体验(板书) (学生发言或小组讨论,提示:比如军训生活的紧张有趣、心理压力的增大、学习内容的复杂等等。) 师:同学们刚才都谈到了新生活带给自己的兴奋和不安。兴奋是因为那么多新奇有趣的事物等着我们去认识,不安是因为还有那么多我们未曾了解的问题。我想,同学们肯定急于想知道的东西很多,比如我们的学校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它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和期望?比如各科老师是什么样的性格,是和蔼可亲还是严厉苛刻?再比如班里的同学,谁爱学习,谁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练习题及答案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女真族的崛起 1.女真统一:女真族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2.女真建国: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

3.发展壮大: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知识点2 金灭辽及北宋 4.金灭辽 ( 1 )背景:正当女真崛起之时,辽和北宋的统治却是危机重重,统治者腐败无能,人民不断起义。当金军攻占了辽的一些地区后,北宋朝廷想借金的势力收复被辽占领的失地,于是遣使与金联系,双方订立盟约,相约夹攻辽朝。 ( 2 )概况:北宋出兵伐辽,被辽军打得大败。而金军势如破竹,相继攻占辽的都城和许多地区。1125 年,辽被金灭亡。 5.金灭北宋 ( 1 )背景:金在与北宋联兵攻辽的过程中,看到了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于是在灭辽后发动了对宋的战争。 ( 2 )概况:面对金军的强大攻势,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知识点3 南宋的偏安 6.南宋建立: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7.岳飞抗金 ( 1 )背景: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大举南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 ( 2 )概况: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 3 )结果: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下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8.宋金议和 ( 1 )内容: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 2 )影响: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八课导案

第八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备课时间: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隋唐时期书画的成就及代表人物、莫高窟艺术、隋唐乐舞 2、使学生把课内与课外知识相结合,开阔眼界与思维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隋唐文化对中国和世界文化发展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 【教学难点】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教法学法】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知识链接】 多媒体播放视频舞蹈《千手观音》片段 导语:美轮美奂的舞蹈给予我们无尽的艺术享受,而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千手观音”的图像正式保存在盛唐时期所绘的敦煌壁画中。这一舞蹈不仅采用了敦煌壁画中善良的千手观音形象,而且融入了盛唐乐舞的多向元素。它以恢宏的气势展现了大唐王朝的繁荣与昌盛,以绚烂夺目的色彩解释了辉煌的隋唐文化。今天就让我们在它的引领下走进这一艺术殿堂。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阅读教材38页-40页,第一标题“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

题: 1.特点:大量吸收了______和周边各国的传统乐舞。 2、著名的歌舞大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著名的舞蹈家: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结构严谨,法度精密。据说,宋朝人 将他们二人的楷书用作印刷字体,称之为“宋体字”。我们课 本中,就有大量宋体字,你看它们与颜柳的书法有什么相似之处? 【达标检测】 1.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 A.欧阳询 B.顔真卿 C.苏轼 D.柳公权 2.对隋唐乐舞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隋艺术家将中原乐舞与各族乐舞融为一体 B.著名的歌舞大曲有歌颂唐玄宗武功的《秦王破阵乐》 C.盛唐时流行的《霓裳羽衣舞》是唐玄宗参与创编的 D.唐朝时著名舞蹈家公孙大娘善于剑器舞 3.敦煌壁画的内容是() ①表现佛教故事②塑像姿态各异③塑像富于艺术魅力④描绘社

思品教案第七册

第一课上课专心听讲袆 一教学目标:莃 1 使学生知道上课专心听讲才能学习好。羄 2 教育学生上课要专心听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蕿 二教学重难点:艿 让学生明白上课时“眼睛注意看,脑子跟着想,”才能做到专心听讲。肆 三教学过程:蒀 1 默读课文两遍,把不理解的词句画出来,师给予讲解。蚀 2 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讨论:莇 (1)上课时,小刚要和小洋说话,小洋为什么不理他?蒆 )小刚碰碰小洋,小洋为什么仍不理他?2(芁.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由于小洋懂得上课专心听讲对学好功课蒈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他都能够做到专心听讲。 3 进上步引导学生讨论:蒅 (1)上课专心,听讲有什么好处?羅 (2)不专心听讲有什么害处?羁 师可用一些著名科学家或学生中的事例来说明专心致志学习的葿好处。

4 通过课文中的事例讲解或讨论,应使学生明确,上课要专心听讲,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上课时,要按照老师的要求看老师,板书或课本,不看窗外或莄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2)要注意看老师的口形和手势,不受其它的干拢。蚁 )要动脑筋想所学的内容,不想别的事情。3(薁. 板书设计:羆 专心听讲要做到眼睛注意看螄 脑子跟着想蒂 精神要集中莈 第二课今日事今日毕芈 一教学目标:膃 1 懂得今天的作业今天做,明天还有新功课。膂 2 使学生懂得今天的事情今天做的道理,教育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荿业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莇让学生懂得今天的事情今天做的道理。

教学过程三袇. 1 让学生默读课文两遍,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师给予讲羂解。 2 讨论:蒁 (1)为什么小红能够做到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小丽为什么做不薅到? (2)你们应该向谁学习,不应该向谁学习?莆 (3)小丽为什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她为什么急得哭了?蚃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当天的作业如果当天不能完成,就会直芈接影响第二天学习新知识。使学生知道完不成作业的害处,教育学生懂得“今天的作业今天做,明天还有新功课“的道理。 四完成课后练习。袈 1 夸夸班里按时完成作业的同学,请他们说说为什么这样做。螅 说一说,有哪些事必须当天完成,你完成得怎样。2 蒃. 五板书设计:艿 今日事今日毕今天的作业今天做羆 膅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 女真族兴起,阿骨打建立了金国,先后灭了辽和北宋。南宋开始后,金兵数次进攻南宋。南宋军民在抗战派将领岳飞等领导下,奋起抵抗金兵,给金兵以重创,特别是在郾城大捷后,抗金斗争一度出现很好态势。但当抗金斗争顺利发展的时候,宋高宗和秦桧等投降派却杀害了岳飞,向金求和,后达成了宋金和议,从而形成了宋金对峙的局面。岳飞抗金是本目的重点,而对岳飞本人及岳飞抗金的评价是本课的又一难点。 二、课程标准 掌握金的建立;了解岳飞抗金,宋金议和等基本史实和概念。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掌握金的建立;了解岳飞抗金,宋金议和等基本史实和概念。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史实景儿历史人物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国内民族战争的能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并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以促进他们的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四、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女真政权的建立和岳飞抗金; 难点:正确评价岳飞抗金。 五、教学流程

真人 “ 俗勇悍,喜战斗,耐 饥,骑马上下崖壁如 渴苦辛 ,济江河不 、金的建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八 千 里 路 云 和 月 三 十 功 名 尘 与 土 教师:岳飞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将领,他为什么受到人民的尊敬和 爱戴,南宋与金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问题:女真族何时建立的金?首领是谁?都城设立在哪里? 学生:12 世纪初,完颜阿骨打建立金,都城会宁。 展示《大金国志》 四 说女 飞用舟楫,浮马 而渡。 ” 真 女 教师:通过这些资料,反映出女真有什么品质呢? 学生:骁勇善战、彪悍、好战。 教师:当然资料展示的有些夸大的成分。除了这些品质之外,女真族同 时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清王朝的祖先。 教师:女真建立了金,随着金的壮大,金灭辽,后 1127 年,金灭北宋。 展示:历史事实 宋徽宗和宋钦宗被掳走,这就是岳飞词中提到的“靖康耻”。同年南 宋建立。 教师:南宋的建立者是谁?定都? 学生:赵构,临安。 教师:赵构是谁的儿子?赵构是宋徽宗的儿子。后来南宋与金之间的战 争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将领,其中最突出的人物是谁? 学生:岳飞。 活动:岳飞精忠报国,但是岳飞的结局让人唏嘘不已。大家思考一下, 为什么岳飞抗金节节胜利的时候为什么会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并被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全册教案完全版

1、卢沟桥的狮子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试着用“……有的……好象……”练习说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卢沟桥的结构特点,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才能。 3、了解“七七事变”历史事件,认识卢沟桥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1、2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准备:(挂图、有关七·七事变的材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揭题导入 1、指名介绍卢沟桥及其故事、历史意义,读文,学习生字读音 2、导入新课 〈二〉、指导看图 1、看全景图: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2、看分图:第二图:这些狮子栩栩如生,个个雄壮威武,非常可爱。 第三图: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多得数不清。 3、说说看完后的感受 〈三〉、初读课文,了解各段大意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划出新词,说说自然段段意 2、结合图画,自由读读课文,后同桌间说说卢沟桥的狮子是什么样的。〈四〉、学习新字词 1、读准字音。(铺、雕、歇、概、侵、抗) 2、记清字形。(歇、概、侵) 3、理解词义: (歇后语、联拱石桥、驻扎、望柱、偎依、大概、挑衅、甚至) 〈五〉、看图,后想图读文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分段朗读课文。 〈二〉、读文分段 1、课文中哪几段具体介绍卢沟桥的狮子的,用双竖线在其头尾处标出 2、说明这种分段方法 〈三〉、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用最快的速度记下第一段中卢沟桥的相关资料

(长度、建筑年代) 特点:狮子多得数不清。 2、学习第二段 (1)图文对照说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有何特点。 (2)说说这段话在介绍石狮子时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使用排比句式)1)读文,认识什么是排比(连续使用了3个以上的相同句式,集中表达一个意思)举文中例子说明。 2)读排比句,感受其句式起伏,领略其表达作用 3)多媒体出示荷花图,说说荷花的形态及自己的想象 4)练习用文中的“有的……好像”句式将同学们刚才的话连起来说说,其余同学作好记录。 5)全班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3、学习第三段 (1)读课文,了解段意。 (2)了解“七·七事变”。 〈四〉、总结课文 1、说说喜欢卢沟桥的狮子的原因。 2、看图读课文。 〈五〉、尝试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 2、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三味书屋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学习运用“一面……一面……”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味书屋的有关知识。 2、学习并运用课文从中间到四周的观察方法进行观察。 3、学习鲁迅先生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的精神。 4、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1、2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准备:(挂图)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出示三味书屋的图画,指名说说图画内容。 2、齐读课文第二段,比较同学们的发言,说说课文在叙述上的优点 3、明确学习目的,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小声读课文,圈画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说说课文为我们介绍了三味书屋的哪些内容。

人教道德与法治初中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教案

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 第1课时关爱他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了解关爱对他人、社会和个人的意义;懂得关爱要尽己所能,掌握关爱他人的策略和注意事项。 【过程与方法】 运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关爱他人的意义,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关爱的力量,增强关爱他人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关爱他人的作用。 【教学难点】 关爱他人的艺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材料)一位老奶奶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年轻的女士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进去后才放开手。老奶奶向她道谢时,那位女士对老奶奶说:“我的妈妈也和您的年纪差不多,我只是希望她遇到这种事的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你怎么看待这位女士的行为? 教师讲述:奉献社会,不是远离现实的高谈阔论,而是平凡生活中的实际行动。关爱他人能给人带来温暖,社会需要关爱。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七课第1课时:关爱他人。学习为什么关爱他人和怎样关爱他人。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一)关爱他人的含义及表现 1.什么是关爱。 提示:关爱,就是关心爱护。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2.你得到过哪些关爱?这些关爱对你的成长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回答) 3.(多媒体展示一组有关关爱他人的图片) (二)理解关爱 设计意图:通过再现公交车前等待老人的温馨一幕,旨在引导学生对情境中乘客、司机、售票员的行为作出合理的评价,引导学生分析关爱对于他人、社会的意义,感悟关爱他人传递的社会正能量。 1.展示教材P76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2.人物评价:分别对情境中的司机、售票员、乘客的行为进行评价。 提示:售票员、司机和乘客们的行为体现了对老人的尊重,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

四年级(下册)思品教案全集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走进家乡,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立志为建设家乡而勤奋学习的情感; 2、知识与技能:学会读地图,了解“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及西北、东北、西南、东南等地图方位;能快速找到自己的家乡,正确读出和自己家乡相邻的省市。 3、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地图,了解自己家乡所在的位置;通过走进家乡,了解自己家庭所在的地方。 二、教学准备 1、教师:拿中国行政区图和伊春市地图挂件。 2、学生:课前调查,了解自己家庭所在。 三、教学课程: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歌曲欣赏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相信大家能够喜欢。(播放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学生欣赏) 师:听了这首歌曲,同学们想到了什么?(学生答) 师:是啊,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古今中外,没有那一个人不爱自己的家乡,今天让我们走进新课《我的家乡在哪里?》(板书课题)同学们知道我们的家乡在中国的那一个省吗?(生:黑龙江省) 过渡:让我们在地图上找一找。出示地图,分辨方向。 (二)、知方向、识图例 1、看地图知方向 师:看,认识它吗?(出示中国地图) 生:这是一张中国地图。 师:它像一只大公鸡,雄赳赳气昂昂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你知道在地图上怎么辨别方向吗? 生: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贴方向 请四位同学每人分别拿一个东、南、西、北的卡片,把它们贴在方向标准确的位置上,其他同学来做小裁判。 3、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师:有些方向并不是正南正北,那么这些方向叫什么名字呢? 学生回答并把“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贴到相应的位置。 4、小结:在看地图的时候,要做到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5、地图图例知多少 师:同学们你发现了吗,地图就像一幅画,在查看地图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符号,它们叫做图例。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看地图的图例) 师:说出图例代表什么。(学生先回答,教师再指导、点拔。) (三)、找家乡 1、(课件出示中国行政区图)同学们,认识了方向和图例,读懂了地图,在幅员辽

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教学设计

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 7.1 关爱他人【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关爱他人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懂得关爱他人要讲究艺术 能力目标 :能够心怀善意、尽己所能关爱他人,注意讲究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在关爱他人时做到心怀善意、尽己所能、把握策略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关爱他人的作用。 教学难点:关爱他人的艺术。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材料) 一位老奶奶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年轻的女士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进去后才放开手。老奶奶向她道谢时,那位女士对老奶奶说:“我的妈妈也和您的年纪差不多,我只是希望她遇到这种事的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思考:你怎么看待这位女士的行为? 教师讲述:关爱他人能给人带来温暖,社会需要关爱。这节课我们学习为什么关爱他人和怎样关爱他人。 展示课题《关爱他人》。 二、新课讲授 (一)认识关爱 A.关爱他人的含义 活动一:你说我说:我得到的关爱 思考:什么是关爱。 教师总结:关爱,就是关心爱护。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B.理解关爱 (二)关爱他人的原因 1、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活动二:关爱促和谐 (展示教材P76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1.思考:你如何评价售票员、司机和乘客们的行为? 2.你从中体会到关爱具有怎样的作用? 提示:售票员、司机和乘客们的行为体现了对老人的尊重,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令老人深受感动,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爱有助于社会文明进步。 教师总结: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互谅互让、相互尊敬,与人为善、增进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活动三:关爱获幸福 (展示教材P76—77“探究与分享”) 思考:小李的做法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提示:小李将品质好的南瓜种子分给邻居们种植,使自己和邻居都获得更大的收益。 教师总结: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他人的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从一定意义上说,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导学案+习题(含答案)

第八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导学案 一、知识储备,复习测评 1、12世纪初由女真人建立的政权是:() A、南宋 B、辽 C、西夏 D、金 2、宋真宗时,辽军大举进攻北宋,主张坚决抵抗的北宋宰相是:() A、寇准 B、秦桧 C、阿保机 D、岳飞 3、澶渊之盟是北宋与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签订的协议() A、辽 B、西夏 C、金 D、蒙古 二、明确目标,提出任务 学习目标: 1、掌握女真崛起、宋金战争、南宋建立、岳飞抗金、宋金议和的史实。 2、知道岳飞抗金胜利的原因,学会评价岳飞。 三、自读文本,预习评价 1、女真族生活的地域在哪里?找出女真族建立政权的时间、都城和建立者。 2、找出金灭辽的时间和过程、金灭北宋的时间。 3、找出南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4、说出岳飞抗金的事迹,找出宋金议和的内容和影响。 四、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1、岳飞和他的岳家军在抗金斗争中能够取胜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评价岳飞? 2、如何正确认识两宋时期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的三次议和? 五、学习小结 我的问题与收获:

第八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检测题 1、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和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 B C D 2、宋与辽、夏、金议和的相同点是() A、宋向少数民族政权称臣B、宋向少数民族政权送岁币 C、划定双方的边界D、少数民族的军队撤走 3、在美丽的西湖畔,曾有一位姓秦的读书人来到一座英雄墓前看到几尊铸铁跪像,触景生情,十分惭愧地写下来两句诗:“自从贼后不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这位读书人为了何事发出这样的感慨() A.文天祥宁死不屈 B.王彦抗金 C.秦桧谋害岳飞 D.韩世忠抗金 4、岳飞诗曰:“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在这里,匈奴是指() A.女真贵族 B.契丹贵族 C.党项贵族 D.匈奴贵族 5、小刚同学在暑期旅游的时候,参观了岳飞墓。在岳飞的墓门上有幅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但是小刚同学不知道“忠骨”、“佞臣”分别指的是谁,你能帮他解释吗?() A.岳飞、赵高 B.郑成功、和珅 C.戚继光、兀术 D.岳飞、秦桧 6、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议和”的不同点是()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C.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7、“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江红怒发冲冠》 (1)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2)词中的“匈奴”指什么民族?“靖康耻”指哪一历史事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教案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女真族的崛起,金政权的建立和统治,以及金灭辽、灭北宋相关史实,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 过程与方法: 通过研读相关史料,获取有效信息,做到论从史出。《金、西夏、南宋并立图》,运用比较法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民族战争性质的分析,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金灭辽及北宋、岳飞抗金 难点:岳飞抗金和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靖康之耻导致了北宋的灭亡,深深刺痛汉人的内心,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北宋王朝由盛而亡,只经历了短短100年时间。 今天让我们通过学习《金与南宋的对峙》来揭开这些谜团。 (二)、讲授新课 一、女真族的崛起: 1、女真族的崛起 女真即隋唐时期的靺鞨,又名女贞、女直,满族的祖先,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辽宋时期,女真族受到辽的控制和压迫。 当时,女真有很多部落,其中的完颜部落逐渐兼并了许多部落。 11世纪末,完颜部的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从此,女真族的力量不断增强。相关史事: 女真族勇敢勤劳,擅长狩猎。打猎时,他们用桦树皮做的号角,吹出呦呦的声音,把鹿引诱出来。他们住的房屋,门窗向东或向南开,室内垒有土炕,炕下烧火。至今,中国北方地区还在使用火炕。

北师大思品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 《平等待人》教学设计

北师大思品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平等待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对学生生活中出现的不平等待人现象的分析,使学生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正确认识、理解平等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培养学生在法律范围内正确行使平等权利的能力。 通过体验性参与活动,让学生体验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和相互帮助;并能运用宽容和理解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友好地与人交往。 〖教材分析〗 1.逻辑分析 平等待人是一项基本美德。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在学习中,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平等的待遇,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宽容和尊重。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平等待人、宽容待人的。我们在埋怨、抱怨他人对自己不够尊重、平等、宽容的时候,常常忽略了自己对待他人的态度。尊人者,人尊之;敬人者,人敬之。平等待人、尊重他人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宽容是一项基本美德。宽容是一种博大,它能包容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宽容是一种人生境界,它能使人跃上新的台阶。培养学生以宽容的态度,平等待人是本课的核心目标。 本课共分为两站。 第一站:人人平等。 (1)主要是从法律社会的角度体会平等的含义。首先用八路军改称谓的事例引发对平等的思考。然后,分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同学之间虽然家境的贫富、天分的优劣、成绩的好坏等有差别,但是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能以贫富贵贱智愚论人。要在法律范围内正确行使平等权利。 (2)平等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石。让学生明确平等待人的重要作用,以及怎样做才能做到平等待人。着重介绍“尊重”。对他人的尊重既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对他人尊重,就是尊重自己。 第二站:相互宽容。 首先以贴近学生的事例引入,激发对“是否需要宽容待人”的思考。然后,重点介绍:理解和宽容是与人交往的重要品质。宽容是一项重要的美德,它要求能以博大的心胸对待他人。同时强调,宽容不是无限制的,要以法律和道德为底线。学生理解宽容的重要作用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在实践中真正成为宽以待人的人。 图示: 平等是法律赋予的权利 平等是交往的前提 人人平等社会生活中存在各种差别,但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与人是平等的人在人格、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享有平等的尊严,应受平等的待遇 理解:共同生活的基石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教案全集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整体感知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已经掌握了“个”、“十”、“百”、“千”这几个计数单位,并且会正确地读写万以内数的基础上,把计数单位扩展到“亿”,再分别学习万级数的读法和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万级数的写法和含有两级数的写法,最后学习比较数的大小,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以及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亿以内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按照四位一级的计数特点正确读、写亿以内的数.帮助学生建立较完整的计数知识体系.为进一步学习亿以内加法和减法,乘数和除数是三位数的乘法和除法打下基础.本单元教学重点是万级数的读法和写法,培养学生运用迁移、类推的方法获取新知,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内容:教材1页—3页,例1、例2,2页—3页做一做,练习一1—5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2.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以及按数级读数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能按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2.帮助学生建立有关数的概念,掌握一系列的计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在万以内数的读法基础上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突出我国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鼓励学生在科学领域中研究与创造. 教学重点: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每级末尾、中间带0的数的读法. 教具、学具准备:算盘、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答:(1)一千里面有( )个百,一万里面有( )个千. (2)( )个一百是一千,( )个一千是一万. 2.复习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师出示5张卡片: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教师首先把“百位”贴在黑板上,指名同学按照顺序依次贴其它卡片.全部贴好后请同学口述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3.读数练习: 教师在贴好的数位下填数字,学生进行读数练习.重点引导学生复习中间或末尾带0的数的读法. 4.想一想,万以内的数的读法规则是什么? (引导复习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后面类推亿以内数的读法作铺垫.) 二、探究新知 1.设疑导入: (1)投影出示: ①1993年我国台湾省大约有20944000人. ②人造地球卫星速度是每分钟约474000米. ③某县去年试种水稻新品种,总计增产5471000千克,增值6705000元.学生自由读一读上面3句话.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学案人教版

第9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学习目标 了解女真族的崛起,金政权的建立,金灭辽及北宋的史实。 南宋的建立,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南宋偏安。 学习重点 知道宋和金是并立的政权;学习岳飞等人为维护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的优良品质。 学习难点如何正确认识宋金的和战和如何评价岳飞?。 学法提示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联系比较法。 导入示标: 南宋与金的南北对峙局面是怎样形成的?你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吗?金朝占据中原后一个多世纪,当地契丹人、女真人和汉人之间密切交往,金朝灭亡后都被笼统称作汉人。你知道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变化的吗? 一、自主学习,感知史实: (一)预习检测: 1.1115年,完颜(金太祖)建立政权,国号。1125金灭。 2.1127年,金军俘虏和,北宋灭亡。史称“”。 3.1127年,(宋高宗)在南京称帝,后定都,史称南宋。 4.著名抗金英雄带领“岳家军”在大败金兵,取得大捷。 5.宋金订立和议:南宋对金称臣,南宋送给金“”。双方以 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二)质疑问难: 二、探究交流,理解史实: 材料: 据史书记载,迁都之后二十多年的时间,女真人 逐渐改变旧俗。在日常饮食、音乐等方面“皆习汉风” 甚至皇室子孙也“自由惟习汉人风俗”,以至对女真 语言文字都不能通晓。

(1)金朝为什么要革旧俗? (2)金朝采取采取了哪些措施改变旧俗?有何作用?材料中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史料链接:“桧……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字金牌,飞愤惋泣下,东向拜曰:‘十年之功,废于一旦。’”——《宋史》卷365 (1)秦桧“乞令班师”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2文中“十年之功”是指什么? (3岳飞班师回朝后结果怎样? 三、训练反馈,运用史实: 1、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A、地方军阀割据 B、南北政权对峙 C、民族政权并立 D、战乱长期不息 2.(2017·山东东营·7)右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A.卫青北击匈奴 B.岳飞抗金 C.文天祥抗元 D.戚继光抗倭 3、岳飞抗金取得的重大胜利有〔〕 ①东京保卫战②收复建康③郾城之城④黄天荡之战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下列北宋发生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知识整理+练习(有答案)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知识整理+练习 知识整理 1.女真族的崛起 (1)女真崛起:女真族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2)金朝建立: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2.金灭辽及北宋 (1)辽灭亡:北宋出兵伐辽,被辽军打得大败。而金军却势如破竹,相继攻占辽的都城和许多地区。1125年,辽被金灭亡。 (2)北宋灭亡:面对金军的强大攻势,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1127 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3.南宋的偏安 (1)南宋建立: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2)岳飞抗金:岳飞统率“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3)岳飞被害: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下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4)宋金和议: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5)宋金对峙: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 “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你认为说这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 A.阿保机B.阿骨打 C.元昊D.赵构 2.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 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

人教版第七册数学全册教案

数学第七册教案 第一单元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整体感知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已经掌握了“个”、“十”、“百”、“千”这几个计数单位,并且会正确地读写万以内数的基础上,把计数单位扩展到“亿”,再分别学习万级数的读法和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万级数的写法和含有两级数的写法,最后学习比较数的大小,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以及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亿以内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按照四位一级的计数特点正确读、写亿以内的数.帮助学生建立较完整的计数知识体系.为进一步学习亿以内加法和减法,乘数和除数是三位数的乘法和除法打下基础.本单元教学重点是万级数的读法和写法,培养学生运用迁移、类推的方法获取新知,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内容:教材1页—3页,例1、例2,2页—3页做一做,练习一1—5题.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2.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以及按数级读数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能按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2.帮助学生建立有关数的概念,掌握一系列的计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在万以内数的读法基础上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突出我国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鼓励学生在科学领域中研究与创造. 教学重点: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每级末尾、中间带0的数的读法. 教具、学具准备:算盘、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答:(1)一千里面有( )个百,一万里面有( )个千. (2)( )个一百是一千,( )个一千是一万. 2.复习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师出示5张卡片: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教师首先把“百位”贴在黑板上,指名同学按照顺序依次贴其它卡片.全部贴好后请同学口述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3.读数练习: 教师在贴好的数位下填数字,学生进行读数练习.重点引导学生复习中间或末尾带0的数的读法.

最新思品教案(第七册)

第一课上课专心听讲 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上课专心听讲才能学习好。 2 教育学生上课要专心听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明白上课时“眼睛注意看,脑子跟着想,”才能做到专心听讲。三教学过程: 1 默读课文两遍,把不理解的词句画出来,师给予讲解。 2 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讨论: (1)上课时,小刚要和小洋说话,小洋为什么不理他? (2)小刚碰碰小洋,小洋为什么仍不理他?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由于小洋懂得上课专心听讲对学好功课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他都能够做到专心听讲。 3 进上步引导学生讨论: (1)上课专心,听讲有什么好处? (2)不专心听讲有什么害处? 师可用一些著名科学家或学生中的事例来说明专心致志学习的好处。 4 通过课文中的事例讲解或讨论,应使学生明确,上课要专心听讲,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上课时,要按照老师的要求看老师,板书或课本,不看窗外或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2)要注意看老师的口形和手势,不受其它的干拢。 (3)要动脑筋想所学的内容,不想别的事情。 板书设计: 专心听讲要做到眼睛注意看 脑子跟着想 精神要集中 第二课今日事今日毕 一教学目标: 1 懂得今天的作业今天做,明天还有新功课。 2 使学生懂得今天的事情今天做的道理,教育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懂得今天的事情今天做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1 让学生默读课文两遍,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师给予讲解。 2 讨论: (1)为什么小红能够做到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小丽为什么做不到? (2)你们应该向谁学习,不应该向谁学习? (3)小丽为什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她为什么急得哭了?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当天的作业如果当天不能完成,就会直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全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 案: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 一、课标透析 课标要求:(本单元主要落实以下几条课程标准的要求) 1、“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整体形象,” 2、“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部分:“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他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 3、“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的品德”部分:“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宽容,相互帮助。” 二、单元内容介绍 1、单元地位: 本单元是初一下册教材的第一单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学期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本单元是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在上学期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变化和自身的成长,对自己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学习本单元,进一步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是十分重要的。同时,本单元的学习,也为后几个单元的学习做了铺垫。只有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才能做生活的主人,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我们知道初中生心理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自我意识的产生与迅速发展。中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方面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自我评价水平提高,自尊心增强,强烈的成人意识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给予信任。但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并不意味着学生已经完全成熟,学生的自我意识不稳定,有时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出现评价过高;

当遇到失败时,又很快丧失斗志,产生自卑,失去自信。因此,帮助学生正确树立起自尊与自信,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是十分必要的。 2、主要内容: 本单元包括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和“重塑自尊自信新形象”的主题探究活动。 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包括三框内容:“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本课通过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什么是自尊,进而逐层分析自尊的表现,让学生明白自尊与尊重他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应该怎样彼此尊重,使得青少年的自尊心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包括三框内容:“我能行!”,“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唱响自信之歌”。第一框“我能行!”主要是引导学生肯定自我,让学生体验自信的感受,区别自负、自卑和自信。第二框“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主要说明自信与成功的关系,自负和自卑使人远离成功。第三框“唱响自信之歌”主要讲如何树立和增强自己的自信。 重塑自尊自信新形象”主题探究活动是通过“快乐人生三句话”来帮助学生重塑自尊自信新形象的实践活动。“太好了”就是遇事从正面来思考。“我能行的”就是自信、大胆、主动地承担自己的责任。“我能帮你吗”就是关心他人,尊重他人。 “快乐人生三句话”正好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本单元的要旨:自尊、乐观、自信、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在进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应注意指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以使活动结果真正发挥作用。 三、学情分析 这一单元内容的设计是符合学生自身实际的需要的: 1、初一学生正处在从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阶段:生理变化突出,身体成长快速,心理上开始寻找自己的位置,关注自我形象,自尊的需要非常强烈。人们总是通过评价标准的选择来获得较高的自我尊重水平,一般来说,人们都倾向于看重自己那些非常优秀的特点,而认为自己的那些缺点是无关紧要的。这就使得人们很容

2018_2019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八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同步测试新人教版

第八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同步测试 、单选题(共17题;共34 分) 1. 观察下图《宋金对峙形势图》,对图中政权相关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 耶律阿保机建立金并定都中都 C.山西当时在金的统治范围之 内 关一带 B. 西夏的建立者是党项族的元昊 D.金与宋的分界线是淮水至大散 2.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 ①北宋建立②瀆渊之盟 A. ①②③④ C. 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 3. 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主要人物。与他们中的“靖”和“康”有直 接联系的历史事件是() B. 金灭北 C. 瀆渊之 D. 南宋建立 4. 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统一了() ③阿保机建立契丹国④元昊称大夏国皇帝 B.③④①② A. 金的建立 宋 盟

C. 西南和西北地 D. 中原地区和南方 5. 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A.北方 B.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京剧《瀆渊之盟》这一出历史故事剧,描写的双方是( A. 北宋与辽 夏 夏 7?“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取皇权的是() A. 宋太祖 宀 宗 祖 ) B.北宋与西 C. 南宋与西 D. 南宋与金 B. 宋太 C. 辽太 D. 元昊 ①宋辽关系史上由战到和的转折点②北宋政府牺牲人民利益换取苟安局面的产物③客观上维持了长久和平④暴露了北宋统治的腐败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9.南宋著名的名将岳飞在郾城大战中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贵族政权作战?()

A. 辽 B.西 夏 C.北宋 D.金 10.10世纪初,契丹改国号为() A.辽 B.北 宋 C.南宋 D.西夏 11.为了写一篇论文,小明同学阅读了《契丹的兴起》、《陈桥兵变》和《辽、西夏、宋的战与和》等书籍,对此你认为他论文的题目应是() A. 民族政权的并立 B.国家的统 - C.民族政权的繁荣 D.中华大 家庭的团圆 12.岳飞《满江红》中有“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诗句,这里的“匈奴”是指() A.匈奴统治者 B.契丹统治 者 C.党项族统治 者 D.女真统治者 13.12世纪时,阿骨打建立了金政权,他属于哪个民族() A.契丹 B.党 项 C.女 真 D.汉族 14.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根据诗歌内容,判断出诗歌作者生活的历史时期() A.南北朝 B.唐 朝 C. 五代十 国 D.南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