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隧道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隧道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隧道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隧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第一章前期施工准备

1.1 施工调查内容:

1 工程环境、气候特征、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工程特点。

2 当地原材料及半成品的品种及质量状况。

1.2 设计文件的核对内容

1 技术标准、技术条件、设计原则。

2 隧道的平面及纵断面。

3 隧道设计的勘测资料,如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钻探图表等。

4 各设计专业的接口及相互衔接。

5 隧道穿过不良地质地段的设计方案。

6 隧道洞口位置,洞门样式,洞身衬砌类型,辅助坑道的类型和位置,洞口边坡、仰坡的稳定程度。

7 施工方案、方法和技术措施。

8 洞门与洞口段的其它各项工程的衔接方式。

9 洞内外排水系统和排水方式。

10 施工注意事项。

1.3 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必须在确认桩点稳固、可靠后进行.

2 经纬仪、水准仪及标尺、光电测距仪、全站仪、GPS全球定位系统应按规定周期进行检定和校正。

3 测量工作中的各项计算,均应由两组独立进行;计算过程中应及时校核,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

4 利用原控制点(含中线控制点)做第二次设站观测或根据原控制点增设新点时,必须对原控制点的相邻边和水平角检测。

5 利用原水准点做引伸测量时,必须对其相邻的已测段高差或相临水准点间高差进行检测;水准点应定期复测。

6 洞外控制测量应在进洞施工前完成。

7 控制网复测应结合CPⅠ(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Ⅱ(线路控制网)规定进行。

1.4 控制测量内容和要求

1 用于测量的图纸资料、抄录数据资料认真核对。

2 隧道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单位交付的测量资料,进行核对和交接。

3 平面控制测量应结合隧道长度、平面形状、线路通过地区的地形和环境等条件,可采用GPS、导线网测量、边角网测量、三角网测量或综合使用。

4、每个洞口应设不少于3个平面控制点(包括洞口投点及其相联系的三角点或导线点)和2个高程控制点。

1.5 教育培训及技术交底

1 建立全员培训上岗制度和技术工人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制度,并坚持把培训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2 培训内容:施工技术指南(施工规范)、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施工细则、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及管理、施工合同对工程质量指标的约定、质量目标等。

3 技术交底逐级进行,对承担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

4 交底内容:工程规模、特点,设计要求,验收标准,工程质量要求,竣工文件要求,施工工艺,施工注意事项。

5 交底应采取书面形式,并办理签字手续归档。

1.6 施工前检查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情况:

1 开工报告已批复。

2 现场质量管理制度:有施工调查、施工测量、施工图复核、技术交底、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质量计划等制度。

3 质量责任制:《部门及人员质量管理职责》、《层层质量责任制》。

4 工程质量检验制度:《工程质量试验检验管理办法》。

5 施工技术标准:验收标准、技术指南(规范)、规程、工艺细则、作业指导书齐全。

6 施工图现场核对已进行,并形成记录。

7 地质勘察资料:在施工图上。

8 交接桩、施工复测及测量控制网资料齐全。

9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环境保护方案齐全并按程序审批。

10 主要专业工种即钢筋工、混凝土工、架子工、焊工、起重工、电工等有操作上岗证书。

11 施工检测设备及计量器具设置合理、有管理制度、有校验和精度控制措施。

12 材料、设备管理有制度:如《工程物资管理、使用、运输、储存工作细则》、《机械设备管理办法》。

第二章洞口及明洞工程

2.1 施工前制定施工方案

1 对施工的各工序进行必要的力学分析,以确定隧道洞口边仰坡土石方开挖及防护、防排水工程,隧道洞门及洞口段衬砌、背后回填的施工方法、施工顺序。

2 洞门端墙处的土石方,应视地层稳定程度、施工季节和隧道施工方法等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

3 洞口应按“早进晚出”的原则优化方案。

4 洞口段施工方案中确定施工顺序为:施工准备,洞口位置复核、边仰坡测量放样,洞顶截水天沟施工,洞口坡面处理、地表加固,边仰坡开挖及防护、洞口段超前支护、开挖进洞,衬砌。

5 明洞施工方案中确定施工顺序为:侧壁及基础开挖、净空检查及测量放样,基坑检查、仰拱及边墙基坑钢筋安装、检查,安装边墙基础模板、检查,浇筑仰拱及边墙基础混凝土,水沟立模,填充混凝土浇筑,台车定位,拱墙钢筋安装、检查,外模安装,浇筑拱墙衬砌混凝土,拆模养护,防水层施工,回填土。

6 洞口缓冲结构施工方案中确定的施工顺序参见明洞工程。

2.2 控制要点

1 截水沟位置设在距边仰坡坡顶5m外,开挖断面尺寸采用样板尺控制,基坑开挖成型后表面为原状土。

2 边仰坡开挖前先测量放样,开挖自上而下顺序进行;如需爆破开挖,采用浅眼松动爆破为主;开挖中随时检查坡面的稳定性。

3 边仰坡应分层开挖,分层防护,及时用坡度板检查坡度,及时打设系统锚杆,挂设金属网与锚杆头焊接成整体,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

4 明洞开挖时:防止爆破影响边仰坡;松软地层宜边支护边开挖。

5 明洞施工:检查基底承载力满足设计并均匀;如遇地下水,须引离基础;浇筑混凝土前应复核中线、高程和外轮廓尺寸(考虑预留沉降);检查模板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模板缝隙严密不漏浆;模板涂刷脱模剂;模板内无积水和杂物;拱圈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且拱顶回填高度达到0.7m时,方可拆除明洞拱架。明洞侧墙回填要对称进行;拱背粘土封闭要与边仰坡搭接平顺、封闭紧密。

6 洞门应及早完成;端墙、翼墙基础的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并均匀;如不均匀,在分界处设沉将缝;排水系统及时连通;端墙、翼墙、挡土墙的反滤层、泄水孔、施工缝设置符合验收标准要求;检查梯、隧道名牌、号标的设置符合设计。

7 缓冲结构的结构尺寸和预留孔符合设计;当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天低于+5度或最低气温低于-3度时,应采取冬季施工措施;当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度时,应采取夏季施工措施;灌筑12小时内应开始进行保湿养护(气温低于+5度时,不得洒水养护)。

第三章钻爆及开挖

3.1 钻爆设计

1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开挖方法、掘进循环进尺、钻爆机具和爆炸材料等进行设计。

2 设计内容主要有炮眼(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的布置、深度、斜率和数目,爆破器材、装药量和装药结构,起爆方法和爆破顺序,钻眼机具和钻眼要求等。钻爆设计图应包括炮眼布置图、周边眼装药结构图、钻爆参数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必要的说明。

3 爆破作业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

3.2 爆破施工控制要点

1 周边轮廓线和炮眼的放样宜采用隧道激光断面仪或其它类似仪器,周边轮廓线的放样误差应小于2cm;硬眼开眼在轮廓线上,软岩可向内偏5~10cm;炮眼深度小于3m时外插角的斜率为0.05,大于3m时外插角斜率为0.05~0.03。

2 炮眼的深度和斜率应符合钻爆设计。掏槽眼眼口间距误差不大于3cm、底眼间距误差不大于5cm;辅助眼眼口排距、行距不大于5cm;周边眼眼口位置位置误差不大于3cm,眼底不超出开挖轮廓线3~5cm/m。

3 开挖面凸凹较大,调整炮眼深度,使周边眼和辅助眼眼底在同一垂直面上。

4 检查是否符合炮眼布置图;司钻工相对固定。

5 采用粘土炮泥堵塞,堵塞长度与计算确定的长度相符。

3.3 调整爆破设计的依据:通常减小周边眼间距和抵抗线,爆破后轮廓成形好;周边眼装药集中度太大易造成超挖,太小易造成欠挖;装药结构应均匀分布,眼底相对加强;施工过程中把监控量测和地质预报纳入工序中,修正爆破参数。

3.4 爆破效果检查:爆破后硬岩无剥落,中硬岩基本无剥落,软岩无大的剥落或坍塌;超欠挖符合规定;开挖轮廓符合设计,开挖面平整;爆破进尺达到设计要求,爆出的石块块度满足装碴要求;炮眼痕迹保存率(残留有痕迹的炮眼数:周边眼总数×100%)硬岩大于80%,中硬岩大于60%,并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两次爆破的衔接台阶尺寸符合规定。

3.5 隧道开挖施工方法:全断面法、台阶法、环行开挖预留核心土法、中隔壁法(CD)、交叉中隔壁法(CRD)、双侧壁导坑法。

3.6 施工工艺、适用条件和控制要点

1 全断面法是按设计断面将隧道一次开挖成型,再施做衬砌的施工方法。Ⅰ、Ⅱ级围岩;干燥或潮湿。初期支护应严格按照设计及时施做。

2 台阶法是将隧道设计断面分两次或三次开挖,其中上台阶超前一段距离后,上下台阶同时并进的施工方法。Ⅲ级围岩;干燥或潮湿。台阶长度一般不超过一倍洞径;上台阶施做钢架时,应采用扩大拱脚或施做锁脚锚杆等措施,控制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下台阶应在上台阶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时开挖;及时施做初期支护和仰拱。

3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是在上部以弧形导坑领先,其次开挖下半部两侧,再开挖中部核心土的方法。Ⅲ、Ⅳ、Ⅴ、Ⅵ级围岩;有渗水或股水。每循环长度为0.5~1m;开挖后及时施做喷锚支护、安装钢架支撑或格栅支撑,相邻钢架之间采用钢筋连接,并加锁脚锚杆,全断面初期支护完成距拱部开挖面不宜超过30m;地质条件差,围岩自稳时间短时,开挖前进

行超前支护;上部弧形,左右侧墙部,中部核心土开挖各错开3~5m进行平行作业。

4 中隔壁法(CD)是将隧道分为左右两大部分进行开挖,先在隧道一侧采用台阶法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待该侧初期支护完成,且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时再分层开挖隧道的另一侧,两侧分部次数及支护形式相同。Ⅳ、Ⅴ级围岩;浅埋隧道。开挖时,周边轮廓尽量圆顺;各部底部高程与钢架接头处一致;开挖形成全断面后,及时完成全断面初期支护;左右两侧纵向间距拉开不大于15m;中隔壁弧形应向后开挖侧偏斜1/2钢拱架宽度;在灌注二次衬砌前,逐段拆除临时支护,加强量测,一次拆除不宜超过15m,及时施做仰拱。

5 交叉中隔壁法(CRD)是将隧道分侧分层进行开挖,分部封闭成环;每开挖一部均及时施做喷锚支护、安设钢架、施做中隔壁、安装底部临时仰拱;一侧超前的上中部,待初期支护完成且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时再开挖隧道的另一侧的上中部,然后开挖一侧的下部,最后开挖另一侧的下部,左右交替开挖。Ⅳ、Ⅴ、Ⅵ级围岩;浅埋隧道。开挖时各部轮廓尽量保持圆顺;同一层左右两侧两部纵向间距不宜大于15m,同侧上下部纵向间距不宜大于8m;每一分部的临时仰拱应及时设置,步步成环;中隔壁设置成弧形,向后开挖侧偏斜1/2钢拱架宽度;中隔壁和中间临时仰拱在灌注二次衬砌前,逐段拆除,加强量测,一次拆除不超过15m。

6 双侧壁导坑法是采用先开挖隧道两侧导坑,及时施做导坑四周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必要时施做边墙衬砌,然后对剩余部分采用台阶法开挖。双线隧道Ⅳ、Ⅴ、Ⅵ级围岩;有渗水或股水。侧壁导坑形状近似椭圆形,导坑断面宽度宜为整个断面的1/3;导坑开挖后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尽早封闭成环;临时支护拆除时加强量测,一次拆除长度不超过15m。

第四章超前支护及初期支护

4.1 一般规定

1 隧道施工前根据设计提供的工程及水文地质资料,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隧道开挖后自稳时间小于完成支护所需时间的地段,制定超前支护方案。

2 超前支护根据设计可选择超前锚杆、小导管超前注浆、超前管棚支护、小导管周边注浆、预注浆(全断面注浆或周边帷幕注浆)等一种或多种手段。

3 爆破后首先清除浮石,立即进行初喷混凝土封闭围岩,出碴后根据围岩级别施做锚杆、挂网、拱架及复喷混凝土。

4 初期支护紧跟开挖施做,进行监控量测;采用湿喷工艺。

4.2 控制要点

1 喷射混凝土前:检查开挖断面净空尺寸;清除松动岩块和墙脚岩碴、堆积物,用水或高压风冲洗清扫受喷面;设置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对于岩面大股涌水采用注浆堵水后在喷射混凝土,可顺涌水出露点打孔,压注速凝浆液(水泥—水玻璃浆液);对于岩面小股水或裂隙渗漏水,可进行岩面注浆(孔密且浅),或采用小导管沿隧道周边环形注浆;对集中出水点可顺水路扣排水半管或线形排水板将水引到水沟或纵向排水管。

2 喷射作业分片自下而上依次进行;一次喷厚拱部小于10cm,边墙小于15cm;喷嘴与岩面垂直,距受喷面0.8~1.2m;喷射时控制好风压和速凝剂掺量,喷射压力控制在0.15~0.2MPa ;分层喷射时,后一层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终凝1h后再喷射,先清洗受喷面;对较大凹处先喷平;喷射作业紧跟开挖作业,下一循环作业在喷射混凝土终凝3h 后进行;对潮湿不宜粘结的受喷面,初喷混凝土可适当加大水泥用量。

3 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采用养护台架湿润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土质隧道以喷雾养护为主;隧道内环境气温低于5度,不得进行喷水养护。

4 喷射混凝土24h抗压强度不低于10MPa。

5 冬期施工喷射混凝土,喷射作业区的气温不应低于5度,在结冰的岩面上,不得喷射;

混合料进入料斗前温度不应低于5度;对液体速凝剂进行加热处理,温度不应低于10度(最佳20度)。

6 喷射混凝土表面应平整,无空鼓、裂缝、松酥;2m靠尺检查平整度允许10cm。

7 喷射混凝土厚度用断面仪或凿孔检查,平均厚度要大于设计厚度,最小不小于设计的2/3。

8 锚杆孔位允许偏差150mm,保持直线,与所在部位的围岩主要结构面垂直;深度确保锚杆露出岩面长度不大于喷层厚度;有水地段应先引出孔内水或在附近另行钻孔。

9 锚杆插入锚杆孔时,保持位置居中,深度满足设计。开始砂浆锚杆灌浆应饱满,浆液可加适量的微膨胀剂和速凝剂;开始或中途暂停超过30min时,用水润滑注浆管;注浆孔口压力不大于0.4MPa;注浆管应插至距孔底5~10cm处,随水泥砂浆的灌入缓慢均匀拔出,随即迅速将杆体插入,若孔口无砂浆流出,拔出杆体重新注浆。药包型和树脂型锚杆要检查药包和树脂质量,受潮和变质的不准使用,插入过程中旋转。中空注浆锚杆及附属结构的内外表面不得有裂缝、折叠、压折、离层、结疤和锈斑等缺陷;使用前内外表面除去油污;在锚孔向上倾斜的角度大于30度时,必须自锚杆体外钻孔中注浆,中空锚杆体的中空通孔作为排气回浆管,注浆完成后立即安装堵头;在用于仰角小于30度时,锚杆注浆可采用锚杆体内中通管进浆,中通管外钻孔排气回浆方式;单管达到注浆量时注浆结束,当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不少于20分钟,进浆量仍达不到注浆终量时结束注浆。锚杆垫板应与孔口混凝土密贴,安装时锚杆已具有抗拔力;锚杆安装后不得随意敲击,在砂浆终凝前不得悬挂重物。

10 钢筋往在初喷混凝土后挂设,初喷厚度不小于4cm;采用双层钢筋网,第二层钢筋网在第一层网被覆盖后铺设,覆盖厚度不小于3cm;钢筋网搭接长度为1~2个网格边长,固定牢固;喷射混凝土尽量减小对钢筋网的影响,钢筋网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cm。

11钢架加工后要进行试拼检查;安装前清除底脚的虚碴杂务;安装偏差纵向10cm,横向和高城5cm,垂直度2度;外缘要与基面密贴;纵向连接牢固,间距符合设计;安装后利用锁脚锚杆定位。钢架与围岩间隙用喷混凝土填实;全部被喷射混凝土覆盖,保护层不小于4cm。

12 管棚按设计位置施工;能成孔时,钻孔至设计深度,成孔困难地段采用套管跟进方式顶入;钻进中采用测斜仪量测钢管钻进的偏斜度,及时纠偏;管棚接头错开布置,同一截面内接头数不大于50%,相邻钢管接头错开至少1m;钢管接头采用丝扣连接,丝扣长15cm;管棚方向与线路平行,外插角1~3度;注浆压力0.5~1.0MPa,终压2.0MPa。

13 超前小导管支护一般用在施工断层及其影响带、浅埋地段和洞口附近。钻孔位置根据放样进行,仰角5~10度;钻孔钻进避免钻杆摆动,保证孔位顺直;钻至设计孔深,用吹管将碎渣吹出,避免塌孔。在孔内插入φ42钢花管,在管尾后段30cm处用麻丝缠绕在管壁上成纺锤状,用胶带缠紧;利用钻机的冲击力将花管顶入围岩中,孔口露出喷射混凝土面15cm,钢管顶进长度不小于90%管长;将孔口用水泥—水玻璃胶泥将花管与孔壁间缝隙封堵,安装钢拱架后与花管外露部分焊接。注浆结束标准为注浆压力达到1.0MPa且注浆量达到设计。

14 超前锚杆采用罗纹钢按设计长度加工,头部加工成扁铲形;使用前矫直和清除污锈并用水湿润;钻孔顺直、夹角正确,控制用水量防止坍孔;注浆采用早强水泥浆,注浆量为孔深的2/3。

第五章二次衬砌

5.1 一般规定

1 隧道中线、水平、断面和净空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2 二次衬砌及仰拱混凝土满足设计的强度、防水性、耐久性要求;原材料的标准和规格符合验标要求。

3 施做时间:Ⅰ~Ⅳ级围岩的深埋隧道,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施做,即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速度小于0.2mm/d,拱顶相对下沉速度小于0.15mm/d。在特殊条件下(如松散堆积体、偏压、浅埋地段等)提前施做。集团公司规定:软岩隧道一律禁止长台阶法施

工,采用短台阶法,上下台阶距离不超过5m;仰拱应及时施作,尽快形成封闭环,硬岩仰拱距开挖面应不超过80m,Ⅳ、Ⅴ级软弱不稳定围岩施工时,仰拱距开挖面应不超过30m;风积沙地质仰拱要及时封闭,一环一封闭;硬岩隧道衬砌距开挖面应不超过100m,软岩隧道衬砌距开挖面应不超过2D;风积沙隧道衬砌距开挖面应不超过1D;针对不良地质地段,衬砌应在开挖后及时施作,必要时采取跳衬措施。

4 二次衬砌不得侵入隧道建筑限界,施工放样时可将设计轮廓线放大5cm。

5 仰拱施工尽量紧跟开挖工作面,为解决和运输作业的干扰,采用仰拱栈桥进行仰拱和底板施工。

6 仰拱与填充分开全幅浇筑,仰拱和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后可行人,达到设计强度100%后,可行车。

7 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天低于5度或最低气温低于—3度时,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度时,采取夏期施工措施。

5.2 控制要点

1 施工前确定符合设计要求的水泥、钢材、粗细骨料、水源、外加剂等来源和质量,选定配合比;模板台车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拼缝严密,板面平整,净空尺寸满足要求;钢筋接头数量符合要求,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

2 混凝土温度、温差检查和控制,仰拱施工缝和变形缝的防水处理符合要求。

3 拆模:在初期支护变形稳定后施做,二次衬砌混凝土强度达到8MPa以上;初期支护未稳定,二次衬砌提前施做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以上;特殊情况下,根据试验和监控量测结果确定。

第六章围岩监控量测

6.1 量测计划的编制:根据隧道规模、地形、地质条件、施工方法、支护类型和参数、工期安排、量测目的编制,内容包括量测项目、量测仪器选择、测点布置、量测频率、数据处理、反馈方法、组织机构、管理体系等;紧跟开挖、支护作业,根据设计布点监测,根据施工情况及时调整量测项目和内容;贯穿施工全过程,为施工管理提供信息:围岩稳定性、支护结构承载力,二次衬砌的合理时间,为施工中调整围岩级别、变更设计方案及参数、优化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提供依据。

6.2 控制要点

1 洞内观察主要是围岩、喷射混凝土、锚杆和钢架等的工作状态;动外观察重点在洞口段、岩溶发育区段地表和洞身埋置深度较浅地段,主要是地表开裂、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透情况。

2 量测项目主要有二次衬砌前净空变化、拱顶下沉、二次衬砌后净空变化、沉降缝两侧底板不均匀沉降、洞口段与路基过渡段不均匀沉降。

3 根据围岩量测结果分析,判定原设计不合适时,及时修正设计。

4 明挖基坑段主要监测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及沉降,地表沉降,地下水位,支撑轴力,围护结构倾斜变形,桩身内力,基底变形,周围建筑物的沉降。

5 根据量测结果采取措施原则:净空变化速度大于5mm/d,围岩处于急剧变形状态,加强初期支护系统;水平收敛(拱脚附近)速度小于0.2mm/d,拱部下沉速度小于0.15mm/d,围岩基本稳定;在浅埋段以及膨胀性和挤压性围岩等情况下,每次量测后及时进行数据处理,绘制量测数据时态曲线和距开挖面关系图,对初期时态曲线进行回归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最大值和变化速度,数据异常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采取加厚喷层、加密或加长锚杆、增加钢架等加固措施。

第七章防排水

7.1 要求

1 隧道工程施工防排水采用经过试验和鉴定并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根据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耐久性要求、施工技术水平、防水等级,选用适宜的材料。

2 隧道正洞和设备洞衬砌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防水标准,衬砌结构不允许渗水,衬砌结构表面无湿渍;

3 衬砌混凝土抗渗等级符合要求;施工防水以施工缝、变形缝防水为重点,施工缝防水措施符合设计;

4 初期支护的防水要满足结构设计和使用要求。

7.2 控制要点

1 对初期支护表面的渗漏水,采取回填注浆堵水,无明显漏水。

2 对初期支护表面外露的硬物进行割除,用砂浆抹平;处理初期支护表面凸凹不平,使防水层铺设基面平顺。

3 排水盲管的材料质量、直径、透水孔的大小、间距满足设计;纵向排水管的安装坡度符合设计要求;盲管尽量与岩壁或初期支护表面密贴。

4 环向铺设防水板,从拱部向边墙铺设,下部压住上部,松紧适度,保证防水板全部抵到围岩;两幅防水板的搭接宽度不小于150mm;分段铺设的卷材边缘部位预留至少60cm的搭接余量;焊缝处干净、焊缝接头平整,先试焊以掌握焊接温度和焊接速度,焊缝的有效宽度不小于15mm,焊缝搭接部位焊缝必须错开,焊缝搭接处刮成缓角,避免出现错台,焊缝无漏焊、假焊烤焦、焊穿、外露固定点、均匀连续、表面平整光滑。

5 充气检查焊缝质量:将5号注射针与压力表连接,用打气筒充气至0.25MPa,保持15min,压力下降在10%以内合格,否则,对漏气处补焊。

6 防水板的防护:钢筋焊接作业时,防水板要用阻燃材料覆盖;挡头板的支撑物在接触到防水板处加设橡皮垫层;钢筋混凝土衬砌,对钢筋头部进行防护;对钢筋垫块进行包裹;灌筑混凝土,震动棒不得接触防水板。

7 止水条的材质、性能、技术参数、截面尺寸满足设计及标准要求,表面没有开裂、缺胶等缺陷及受潮提前膨胀现象;安装位置、接头连接满足设计要求,环向止水条为衬砌断面的中部,误差不超过30mm,与槽底密贴无空隙;安装前清理预留槽;止水条要安装牢固;安排在下一循环混凝土浇筑前3~5小时安装。

8 止水带的性能和技术参数满足设计要求;安装的横向位置偏差不超过5cm,纵向位置偏差不超过3cm,与端头模板正交,中间空心圆环与变形缝重合,安装牢固;接头连接牢固,热流化连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焊缝宽度不小于50cm,冷连接长度不小于20cm,抗拉伸强度不低于亩材的80%,表面平整光洁,压茬有利排水,避开易形成壁后积水的部位;控制振捣对止水带造成损伤。

第八章附属洞室

1 附属洞室的开挖和支护方式符合设计要求,与正洞连接处加强支护;对附属洞室断面较大的正洞部位,早做二次衬砌。

2 采用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法开挖,落后正洞1~2个循环进行。

3 对较深洞室,设点量测。

4 防排水设施施工符合设计。

第九章浅埋隧道

9.1 施工原则

1 管超前(管棚、超前小导管注浆预先加固)、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快衬砌。

2 加强监控量测和数据分析,发现隐患暂停施工,加强临时支护,封闭开挖面,调整施工方案。

3 隧道防水等级为一级。防水原则为:以防为主、多道防线、综合治理。

9.2 开挖

1 施工方法主要有CD法、CRD法或双侧壁导坑法。每个分部开挖时,采用预留核心土开挖方式。

2 石质隧道采用减震爆破,机械开挖避免破坏初期支护。

9.3 支护

1 超前支护:采用大管棚进行超前支护,对管棚进行注浆提高管棚刚度和加固围岩;采用小导管注浆加固围岩;采用全断面超前注浆加固围岩。

2 初期支护:按设计施工;及时进行、封闭围岩;临时钢架的拆除等洞身主体结构初期支护施工完毕并稳定后进行。

3 加强量测。

9.4 衬砌

1 紧跟开挖工作面。

2 仰拱超前,形成稳定结构。

3 拱墙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后拆模。

4 钢筋施工对防水层采取保护措施。

隧道施工质量控制点

隧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工程实施中严格遵守施工图和设计说明的有关技术要求;施工活动以采用的规范、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标准为依据,对应遵守而未列入的规范和标准的技术要求,以业主书面通知为准。标准、规范与施工图有矛盾时,以设计施工图为准。若标准、规范条文之间出现矛盾或不一致时,按业主提供标准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执行。 由于本标段暗挖隧道均深埋地下,施工出碴与进料均需通过垂直运输,施工进度指标较低,为确保工期,地下隧道各施工段的交接面宜尽早安排提前贯通,尽快形成地下联络通道,以充分有效利用四处施工竖井的出碴与进料,适时合理调配,洞内外均采用无轨运输方案。 施工中加强加强围岩监控量测和地面监测,实现施工信息化,提高掘进(钻、爆、装、运)、喷锚(拌、运、锚、喷)、衬砌(拌、运、灌、捣)等三条机械化作业线的作业效率。 施工过程中密切配合隧道机电、通风、照明、监控等专业附属设施的安装施工,注意附属设施预埋、预留,同时与管线等进一步配合,切实做好各专业的协调。 1、隧道开挖作业质量控制点: ①根据隧道围岩等级和岩层结构,做好钻爆设计,重点控制好周边眼间距、抵抗线和装药集中度,并严格按钻爆设计尤其要掌握好施钻精度组织施工。爆破设计是实施光面爆破技术的基础,光面爆破设计参数的选定,与围岩级别、岩体结构、岩性、断面尺寸和形状、爆破材料,以及施工机具密切相关,在现场试验和施工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优化,逐渐形成规范化、标准化施工,通过全过程的信息化监控,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②在对隧道地质围岩、岩体结构探测完成、爆破设计方案以及主要机械设备和材料确定后,再结合本隧道开挖工作区,合理配置专业化施工班组进行专业化、机械化的施工。 ③钻孔作业严格控制每一道工序的质量。炮眼眼底位置的控制,直接影响爆破效果,其中掏槽眼布置的准确性更为重要;布置炮眼时先布置掏槽眼,然后根据地质情况及开挖断面的大小均匀布置辅助眼和周边眼;开挖断面较大时,按上稀下密,适当加眼,中部均匀分布的原则布置辅助眼和周边眼。 ④隧道在稳定土体中可先开挖后支护,支护结构距开挖面宜为5~10m;在土层和不稳定岩体中,初期支护的挖、支、喷三环节必须紧跟,当开挖面稳定时间满足不了初期支护施工时,应采取超前支护或注浆加固措施。 ⑤隧道开挖循环进尺,在土层和不稳定岩体中为0.5~1.2m;在稳定岩体中为1~1.5m。 ⑥隧道台阶法施工,应在拱部初期支护结构基本稳定且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方可进行下部台阶开挖。 ⑦通风口、出入口等横洞与正洞相连或变断面、交叉点等隧道开挖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隧道工程安全质量管理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3704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隧道工程安全质量管理详 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隧道工程安全质量管理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1.项目概况 宜万铁路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目前在建的最复杂的山区铁路,作为8 座一级风险隧道之一的***隧道全长6 640 m ,是全线的重点工程。隧道出口里程为DK248 +724 ,隧道最大埋深800 m,是集山岭隧道多种地质灾害突泥突水、天然气、高地应力等为一体的长大隧道。据物探资料显示,***隧道深部岩溶较发育,隧道正常涌水量4.565 5 ×10 m / d ,最大涌水量为17.199 4 ×4 310 m / d ,地下水极为丰富。作为宜万铁路高风险隧道之一,该隧道最大埋深800米,是集山岭隧道多种地质灾害突泥突水、天然气、高地应力等为一体的长大隧道。节理及岩溶发育,五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 季文华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季文华 发表时间:2019-04-16T11:45:30.61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5期作者:季文华 [导读] 通常来看,公路隧道的施工程序是极为繁琐和复杂的,鉴于其独特的施工环境,从而使其具体的施工过程通常会遇到诸多的困难龙泉市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通常来看,公路隧道的施工程序是极为繁琐和复杂的,鉴于其独特的施工环境,从而使其具体的施工过程通常会遇到诸多的困难。而这样既不利于工程质量的达成,同时也可能会留下诸多潜在的质量漏洞和技术难题。而如要解决以上出现的问题,就务必要透彻了解公路隧道的具体特点,并切实了解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疏漏,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举措,从而把隧道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事故等级降到最低或根本杜绝,以助力施工企业获得长效和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公路隧道施工的特点 对于公路隧道施工来说,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 对地质条件的依赖性比较明显。因为隧道工程通常都是在地下的环境中施工,所以对于地质的具体情况务必要做到透彻的了解,并切实分析可能出现的地质问题和突发情况,以确保隧道工程能够稳定安全地进行。2) 公路隧道工程的差异性。对于公路隧道工程来说,工程项目的具体设计与正式施工是两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隧道中的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比较复杂,因而导致很多设计内容需要根据围岩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修改与调整,进而使得工程设计的内容与施工的实际状况存在巨大的偏差。3) 施工难度系数较大。通常整个隧道的施工都是在洞中进行,而洞内的不可知因素太多,且环境极为复杂,施工的空间极为有限,大型的设备也不能有效地展开,稍有不慎极易出现碎石甚至于塌陷的情况,这样就给隧道工程的整体推进造成了很多的干扰。 2公路隧道施工常见问题 2 .1开挖质量问题 在公路隧道的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开挖质量问题较为突出。例如,目前我国许多施工单位在开展公路隧道施工时并没有做好隧道拱部爆破的控制工作,导致爆破过程出现问题。很多施工人员对初喷的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在此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而引发边墙质量问题,从而给开挖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2.2支护质量问题 在开挖过程中,应确保开挖全面、彻底,切忌出现部分开挖现象。较常用的一种开挖方式是台阶式开挖,但是这种开挖方式会使开挖纵向距离较大,时间久了会导致围岩与初期支护相脱离,并且经过长期的作用,如果地基支撑的稳固性不足,极易引发空洞问题,从而能导致拱角悬空。 2.3防水问题 在公路隧道施工中,还要特别注意防水问题。防水问题不但会对公路隧道的施工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还会影响公路隧道的功能性与安全性,如防水卷材质量不合格、防水卷材的使用方法不当、防水卷材的黏结性能不好等。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 3公路隧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3.1完善施工工艺 从现实的角度来讲,施工工艺控制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不断地完善公路隧道施工工艺才能够准确有效的保证隧道的质量,进而建设质量达标的隧道。为此,相关的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将一些新型的施工工艺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并且不断的对施工工艺进行创新,保证施工工艺能够为质量控制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公路隧道施工当中较为传统的施工工艺为先拱后墙,这种施工工艺主要适用于地质有断层且极为复杂的环境当中。但是随着人们对于隧道施工的要求不断提升,这种较为传统的施工工艺已经很难满足人们的施工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逐渐的研究出了一种新型的施工工艺,该种施工工艺为台阶法施工,这种施工工艺是在先拱后墙施工工艺的基础上创新而得出的,有效的将这种施工工艺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不仅可以极大的提升施工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极大的降低成本支出。 3.2做好施工安全控制 从本质上来讲,安全控制是公路隧道施工质量控制的核心内容所在,它主要强调的是施工的安全性,只有在安全施工标准下才能够准确有效的完成质量控制目标。隧道安全控制的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当中: 其一为通风控制,通风控制主要指的就是依照施工人数以及呼吸所需的氧气情况,设置出不同数量的通风口,保证相关的施工人员能够正常的呼吸。其二为环境控制,这一控制主要指的就是相关的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之前必须要对地质环境进行勘测,了解施工环境当中的地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预估出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施工难点,结合这些信息制定出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同时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施工培训,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其三为建立起完善的监督系统,在施工环境当中的各个关键部位设置一些摄像头等监督设备,保证监管人员能够全面的了解到整个工程的施工全过程,并且要做到及时有效的发现施工质量控制问题所在,并及时的制定出解决措施。 3.3完善开挖方法 通常情况下,在开挖隧道之前,应充分了解围岩的具体状况,从而保证开挖符合预期设定的标准。该文主要以Ⅴ级围岩为例,进而介绍了公路隧道的具体开挖方式。由于长久的风化和侵蚀的作用效果,进而使得Ⅴ级围岩中岩石的整体稳定性出现大幅度的下降,同时也会造成其传递荷载的能力严重下降。而为了处理这样的情况,就需要使用短台阶施工的方式实施开挖,以控制台阶的高度等各个方面的内容。通常台阶的高度应为 3 m 左右,而长应达到 5 m。此外,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1) 科学控制进尺的大小程度。通常应把进尺设定为 1 m,而之所以这样做是开挖的便捷性的考虑。2) 在对台阶进行施工的时候,为了减少爆破的频率,应尽量使台阶能够在同一时间段施工。爆破频率的减少有助于确保岩石本身整体的稳定性和坚固性,另外也能推动工作效率的大幅度提升。3) 在完成开挖作

隧道工程关键部位质量控制

隧道工程关键部位质量控制 一、主要项目施工工艺及方法 (一)洞口施工 (1)洞口段采用边坡、仰坡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施工机械以挖掘机为主,尽量不采用爆破,保证不扰动原地层;洞口场地用装载机辅以推土机整平压实;遇坚硬石质地层采用破碎锤开挖, (2)边仰坡防护、边仰坡开挖按设计坡度一次整修到位,并分层进行边仰坡挂网喷锚防护,以防围岩风化,雨水渗透而坍塌,确保稳定。 (3)隧道洞门在进洞施工正常后,适时安排施工。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条件及洞口美化等条件。进洞施工前,先将洞外排水系统做好,再进行洞门施工,以防对洞门造成威胁。 (4)明洞拱、墙与洞内相邻的拱、墙衬砌时,应同时施工连成整体; (5)洞门及洞口附近的排水、截水设施应配合洞门施工尽早做好,并与洞外排水系统连通,以免地表水冲刷坡面。 (6)洞门仰坡和边坡宜在进洞前刷好,坡度的施工允许偏差为5%; (二)明洞 (1)明洞基础施工(出口端) ①明洞边墙基础必须置于稳固的地基上。遇有地下水

时,须将地下水引离边墙基础。 ②凹形地段或外墙深基部分,施工时本着先难后易的原则,可先开挖、砌筑最低凹处,逐步向两端进行,以利于施工。 ③边墙基础挖至设计标高后,核对地质承载力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 ④若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可考虑采用沉井基础或挖孔桩基础进行地基加固。 ⑤明洞开挖前,预先做好洞顶防水、排水设施,防止地面水冲刷而导致边坡、仰坡落石、塌方。施工计划安排时,也应合理避开雨季施工。 (2)边墙施工 架立支架、绑扎钢筋。支架采用20号工字钢作支柱、横梁及纵梁,斜撑、纵向连接、横向连接均采用角钢,各连接头均采用高强螺栓连接。内模采用定型钢模板,外模和挡头板模板采用定制的木模加钉铁皮,挡头板内,外弧线在现场按实际比例放样后,精确加工。泵送砼灌注,灌注时其模板支撑必须牢靠,防止跑模造成砌衬侵入限界。 (3)拱圈施工 ①拱架一般在立柱上架设,立柱基底坚实,若在松软路肩上,则设纵向卧木,并将各立柱纵向联结成整体。 ②拱架采用特制大跨度钢拱架,组合钢模安装拱部内

隧道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控制要点[全面]

隧道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控制要点 1审核方案,检查“三通一平”和各种设备准备情况 重点审核隧道场地布置方案、地方料使用情况、交通运输状况、电力、通讯、供水、进场施工设备和检测设备; 1.1审核重点隧道施工场地总布置图方案 施工场地布置应结合工程规模、工期、地形特点、弃渣场和水源等情况,本着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合理布置、统筹安排的原则进行,并符合下列要求: (1)以洞口作业区为中心布置施工场地.施工场地应事先规划,分期安排,并减少与现有道路交叉和干扰. (2)长隧道洞外应有大型机械设备安装、维修和存放的场地. (3)机械设备、附属车间、加工场应相对集中.仓库应靠近公路,并设有专用线. (4)合理布置大堆材料(砂石料)、施工备品及回收材料堆放场地的位置. (5)生活服务设施应集中布置在宿舍、保健和办公室用房的附近,洞口段为不良地质时,不应在洞顶修建房屋高压水池和其他建筑. (6)运输便道、场区道路和临时排水设施等,应统一规划,做到合理布局、形成网络. (7)危险品库房按有关规定办理. (8)检查开工准备条件,审批开工报告. 1.2对地方料的使用进行审核 (1) 审查进场原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建设单位供应的原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应齐全.施工单位自行采购的原材料,检查采购合同复印件、生产厂家资质证明等. (2) 通过外观检查、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等方式,按现行“验标”的规定对实物进行检查验收. (3) 检查原材料存放.要求施工单位对原材料进场时间、产地、数量、批次、品种、规格和检验情况分别作出明显标识. 1.3交通运输状况 对重点隧道洞口施工作业区的交通运输状况进行审核,重点审核运输方式、运输道路、运输路线、运输管理及运输设备满足施工需要,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中的相互干扰. 1.4电力

隧道工程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隧道工程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要点施工质量控制要以设计为依据、以施工技术指南为规范、以验收标准为目标,将质量控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施工阶段是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 施工过程中,工序质量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质量控制程序: 1.制定质量控制计划 2.选择质量控制点 3.确定控制点的质量要求 4.对控制点进行检测 5.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质量控制的一般做法: 每道工序完成后,施工单位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一、洞口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一)质量控制目标 隧道洞口边、仰坡土石方开挖及防护工程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环境保护、 水利保持有关规定。 (二)施工控制要点: 1.边、仰坡应自上往下分层开挖,不得采用洞室爆破,开挖后要及时进行 防护。 2.边、仰坡地质条件不良时开挖前要采取稳定加固措施。 3.边、仰坡周围的排水沟、截水沟应在边、仰坡开挖前修建完成。 4.洞口施工前,应先检查边、仰坡以后的山坡稳定情况,清除悬石、处理 危石。施工期间实施不间断监测和防护。 5.隧道洞门及洞口段衬砌应尽早施工以保证洞口边、仰坡稳定。 6.隧道洞门和缓冲结构的基础必须置于稳固的地基上。 7.隧道洞门两侧的混凝土浇筑与背后回填应对称进行,不得对拱、墙衬砌 产生偏压。 二、洞身开挖质量控制 (一)质量控制目标 不欠挖,少超挖,表面平顺,无明显凹凸现象。 允许超挖值(mm): 隧道允许欠挖值: 隧道开挖应严格控制欠挖,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允许岩石个别突出

部分侵入衬砌。 (二)超欠挖控制要点 1.开挖方法的选择 2.开挖轮廓线的定位 3.钻爆设计及优化 4.钻爆作业 5.光面爆破效果控制 钻爆设计: 1)合理确定炮眼(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的间距、深度、斜率和 数目,钻爆器材、装药量和装药结构,起爆方法和爆破顺序,钻 眼机具和钻眼要求。 2)有效的控制超、欠挖,应从钻孔精度、爆破参数的选择及对地质 变化的适应性、爆破器材和装药结构的选择等方面不断改进,采 取一炮一分析制度,根据爆破效果,不断优化钻爆设计,把钻爆 设计与地址变化有机结合在一起。 钻爆作业控制: 1)钻爆作业必须按照钻爆设计进行钻眼、装药、网路接线和起爆。 2)炮眼的深度和斜率应符合钻爆设计: 掏槽眼眼口间距误差不大于3cm,眼底深度误差不得大于5cm;辅助眼眼口排距、行距误差均不得大于5cm;周边眼眼口 误差不得大于3cm,眼底不得超出开挖断面轮廓线3~5cm。 当采用凿岩机钻眼时,掏槽眼眼口间距误差和眼底深度误差不得大于5cm;辅助眼眼口排距、行距误差均不得大于10cm; 周边眼眼口位置误差不得大于5cm,眼底不得超出开挖断面轮廓 线15cm。 3)周边炮眼与辅助炮眼的眼底应在同一垂直面上,掏槽炮眼应加深 10~20cm,以保证掏槽效果和掌子面的平整。 4)每次开挖后均要用激光限界检测仪对开挖面尺寸进行检测,及时 检查出欠挖面并进行处理,保证隧道开挖断面不侵限。 光爆效果控制: 1)要合理确定周边眼间距与抵抗线的相对距离,通过减小周边眼间 距和抵抗线,提高光面爆破效果。 2)控制周边眼装药集中度和装药结构,集中度太大易造成超挖,太 小会造成欠挖;炮孔装药应均匀分布,眼底适当加强。 3)严格控制开挖轮廓线和炮眼布设精度。 (三)塌方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1.塌方主要原因: 1)地质条件的复杂多变,原有支护措施不当。 2)支护的不及时、暴露时间过长,导致围岩风化严重、变形失稳。 3)通过断层,突然遇到较高水压富水洞段,地下水向洞室内漏出, 淘空了断层构造带中破碎岩体和填充物。 4)由于岩层产状不利或因岩爆等诸多地质原因。 5)一般情况下造成塌方的主要原因是人为的因素。 2.控制掌子面塌方的措施

隧道施工质量控制点.doc

1 隧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工程实施中严格遵守施工图和设计说明的有关技术要求;施工活动以采用的规范、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标准为依据,对应遵守而未列入的规范和标准的技术要求,以业主书面通知为准。标准、规范与施工图有矛盾时,以设计施工图为准。若标准、规范条文之间出现矛盾或不一致时,按业主提供标准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执行。 由于本标段暗挖隧道均深埋地下,施工出碴与进料均需通过垂直运输,施工进度指标较低,为确保工期,地下隧道各施工段的交接面宜尽早安排提前贯通,尽快形成地下联络通道,以充分有效利用四处施工竖井的出碴与进料,适时合理调配,洞内外均采用无轨运输方案。 施工中加强加强围岩监控量测和地面监测,实现施工信息化,提高掘进(钻、爆、装、运)、喷锚(拌、运、锚、喷)、衬砌(拌、运、灌、捣)等三条机械化作业线的作业效率。 施工过程中密切配合隧道机电、通风、照明、监控等专业附属设施的安装施工,注意附属设施预埋、预留,同时与管线等进一步配合,切实做好各专业的协调。 1、隧道开挖作业质量控制点: ①根据隧道围岩等级和岩层结构,做好钻爆设计,重点控制好周边眼间距、抵抗线和装药集中度,并严格按钻爆设计尤其

要掌握好施钻精度组织施工。爆破设计是实施光面爆破技术的基础,光面爆破设计参数的选定,与围岩级别、岩体结构、岩性、断面尺寸和形状、爆破材料,以及施工机具密切相关,在现场试验和施工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优化,逐渐形成规范化、标准化施工,通过全过程的信息化监控,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②在对隧道地质围岩、岩体结构探测完成、爆破设计方案以及主要机械设备和材料确定后,再结合本隧道开挖工作区,合理配置专业化施工班组进行专业化、机械化的施工。 ③钻孔作业严格控制每一道工序的质量。炮眼眼底位置的控制,直接影响爆破效果,其中掏槽眼布置的准确性更为重要;布置炮眼时先布置掏槽眼,然后根据地质情况及开挖断面的大小均匀布置辅助眼和周边眼;开挖断面较大时,按上稀下密,适当加眼,中部均匀分布的原则布置辅助眼和周边眼。 ④隧道在稳定土体中可先开挖后支护,支护结构距开挖面宜为5~10m;在土层和不稳定岩体中,初期支护的挖、支、喷三环节必须紧跟,当开挖面稳定时间满足不了初期支护施工时,应采取超前支护或注浆加固措施。 ⑤隧道开挖循环进尺,在土层和不稳定岩体中为0.5~ 1.2m;在稳定岩体中为1~1.5m。 ⑥隧道台阶法施工,应在拱部初期支护结构基本稳定且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方可进行下部台阶开挖。

高速公路隧道二衬质量控制措施

高速公路隧道二衬质量控制措施 王东 中铁航空港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高速的发展,高速公路建设蓬勃向上,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建设高潮中。同时,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对二次衬砌的质量提出了较以往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隧道的防水等级必须达到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规定的一级防水等级标准,要求衬砌结构不允许渗水,表面无湿渍,二次衬砌混凝土必须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等性能。因此,隧道二次衬砌的施工质量控制尤为重要,且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本文结合望安高速公路上新寨隧道二次衬砌施工的实例与以往的经验,对高速公路隧道二次衬砌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速公路;隧道二衬;质量;控制措施 二、工程概况 上新寨隧道为分离式长隧道,左幅长度1640m,隧道进口段位于半径为2588m的圆曲线上,出口段位于半径为1900m的圆曲线上,纵坡坡度为-2.5%,最大埋深约为222m;右幅长度1603m。隧道进口段位于半径为2500m的圆曲线上,出口段位于半径为1800m的圆曲线上,纵坡坡度为-0.6457%,其余的纵坡坡度为-2.5%,最大埋深约为229m。 进口位于单斜破体中部,洞身段横穿山体,出口位于一缓坡中部。隧道前半段坡度较陡,基岩零星出露,植被较发育,后半段坡度较缓,覆盖层较厚,植被发育。属于构造侵蚀-剥蚀型低山地貌。场区属珠

江流域之北盘江水系,进口处无常年地表径流。出口处为深切冲沟,属雨源型山间溪流,流量受大气降水控制,雨季流量较大,低于隧道底边,对隧道无影响。 该隧道围岩类别分为V级围岩和Ⅳ级围岩,隧道洞身初期支护采用喷锚支护,二次衬砌采用C25防水钢筋混凝土结构,拱墙衬砌厚度设计为:IV级围岩40cm,V级围岩50cm。 三、影响二次衬砌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施工工艺或现场操作不规范 ①隧道开挖成型差,欠挖或初期支护侵入衬砌断面,造成衬砌混凝土厚度不均匀或局部厚度不足; ②隧道监控量测工作不到位,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安排不够合理,造成二次衬砌荷载承受围岩压力较大,安全可靠性受到影响。 ③混凝土拌合时原材料计量误差较大,尤其外加剂的掺加不够准确,施工用水量未能准确根据砂、石料的实际含水率及时调整,造成混凝土水胶比增大。 ④在混凝土运输及泵送过程中加水现象时有存在,严重影响混凝土综合性能。 ⑤采用整体式钢模板衬砌台车施工时,台车变形或加固不到位,以及混凝土浇筑时局部不振捣或漏振等现象普遍存在,致使混凝土平整度、密实度、均质性差。 ⑥隧道局部衬砌混凝土背后存在脱空现象。

隧道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及环保要求

隧道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及环保要求 质量环保部对现场质量控制、环保提几点要求: 质量方面: 1.为加强现场质量管理,项目部要求你队陆续将完整的人员配置、施工人员信息报送至质量环保部,质量环保部将根据工程进展需求设置兼职质检员,项目部将对兼职质检员进行培训,以落实班组自检、队伍兼职质检员复检、然后报项目部专职质检员终检的“三检制”施工程序; 2.队伍原材料进场前(甲控材料),须提前与项目部机物部、试验室联系,看材料厂家是否满足项目部要求,项目部同意后,方可通知材料进场。原材料进场后,及时与试验室联系,进行试验检测工作,检测合格后的产品才能用于本工地; 3.施工现场严格按山东省标准化要求布置,具体规划依据工管部发的技术通知单执行,尽早完成临时场地硬化,材料堆放整齐,设备停放合理,材料必须下垫上盖(下垫20cm*20cm枕木,彩条布上盖),场地周边排水沟尽早设置,以防场地积水; 4.洞口段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截水沟、边仰坡开挖支护、洞口明挖、套拱及管棚支护严格执行设计要求,混凝土施工严格执行混您土技术要求,确保施工质量;(首先进行洞口截水沟施工,通知项目部测量队放样,截水沟应布置在离边仰坡开口线5~10m处,根据工区要求合理布置,水沟应平顺,开挖过程中提前考虑开挖坡度,禁止沟内积水。水沟尺寸开挖满足要求后,采用反铲陪人工基底夯实,并测量10m放个点(设置沉降缝))。

5.洞挖质量控制:严格按施工方案执行,施工过程中控制好洞挖钻孔(钻孔孔位、方向、孔深)、爆破质量(周边眼间距、线装药密度),确保隧道轴线、尺寸、坡度、高程正确,开挖轮廓线、超欠挖符合设计要求。 6.管棚施工质量控制:按方案要求施工,控制好钻孔的角度、深度,过程中及时纠偏,孔内注浆前要保证孔内干净,严格控制注浆比重,每次注浆前检查压力表是否完好,确保净浆灌注压力(保证钢管内及钢管周围空隙填满); 7.初期支护施工质量控制: ①砂浆锚杆(砂浆按试验室提供配合比配置)、药卷锚杆(药卷浸泡后孔内要满塞1/2孔深)严格按设计要求布设,孔深、钢筋尺寸满足要求,确保锚杆注浆饱满; ②钢筋网:按图纸要求挂设加工好的钢筋网片,钢筋网片随坡面3cm的距离起伏铺设,绑扎与先期施工的锚杆之上,再把钢筋片焊接成网,钢筋片之间的搭接长度不小于25cm; ③喷射混凝土:喷射前应对受喷面先进行处理,岩面可用高压水冲洗受喷岩面的岩屑、浮尘,喷射采用湿喷工艺,喷射作业要自下而上,分段分层进行,首次喷层厚度一般可控制为5cm;喷完成后,应及时清除坡面上的回弹混凝土,然后才能进行复喷到设计厚度,每次喷射厚度宜控制在5~6cm;注意保证混凝土要及时养护,且养护时间应满足规范要求。 ④钢支撑的施工质量控制:重点为加工质量和安装质量。其中加工质量主要包括加工尺寸、钢支撑的强度和刚度以及焊接质量,钢筋格栅质量要求可按照钢筋骨架加工标准;安装质量主要包括安装尺

隧道工程质量安全控制要点

隧道工程质量、安全控制要点 1审核方案,检查“三通一平”和各种设备准备情况 重点审核隧道场地布置方案、地方料使用情况、交通运输状况、电力、通讯、供水、进场施工设备和检测设备; 1.1审核重点隧道施工场地总布置图方案 施工场地布置应结合工程规模、工期、地形特点、弃渣场和水源等情况,本着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合理布置、统筹安排的原则进行,并符合下列要求: (1)以洞口作业区为中心布置施工场地。施工场地应事先规划,分期安排,并减少与现有道路交叉和干扰。 (2)长隧道洞外应有大型机械设备安装、维修和存放的场地。 (3)机械设备、附属车间、加工场应相对集中。仓库应靠近公路,并设有专用线。 (4)合理布置大堆材料(砂石料)、施工备品及回收材料堆放场地的位置。 (5)生活服务设施应集中布置在宿舍、保健和办公室用房的附近,洞口段为不良地质时,不应在洞顶修建房屋高压水池和其他建筑。 (6)运输便道、场区道路和临时排水设施等,应统一规划,做到合理布局、形成网络。 (7)危险品库房按有关规定办理。 (8)检查开工准备条件,审批开工报告。 1.2对地方料的使用进行审核 (1)审查进场原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建设单位供应的原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应齐全。施工单位自行采购的原材料,检查采购合同复印件、生产厂家资质证明等。 (2)通过外观检查、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等方式,按现行“验标”的规定对实物进行检查验收。 (3)检查原材料存放。要求施工单位对原材料进场时间、产地、数量、批次、品种、规格和检验情况分别作出明显标识。 1.3交通运输状况 对重点隧道洞口施工作业区的交通运输状况进行审核,重点审核运输方式、运输道路、运输路线、运输管理及运输设备满足施工需要,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

关于隧道施工的质量及安全措施

编号:SM-ZD-44878 关于隧道施工的质量及安 全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关于隧道施工的质量及安全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摘要】从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火工器材、机械设备、用电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及对质量保证的一系列措施,对公路质量保证与安全保证措施进行论述。 【关键词】隧道施工;质量;安全;措施 随着公路隧道建设的快速发展,隧道的质量与安全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火工器材、机械设备、用电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及对质量保证的一系列措施,对公路质量与安全控制进行论述。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安全与企业自身的效益。 1 质量保证措施 1)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教育,提高质量意识,深化质量责任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广泛开展QC 小组活动,消除人为因素造成的工序质量缺陷。

矿山法区间隧道工程质量控制定稿版

矿山法区间隧道工程质量控制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矿山法区间隧道工程质量控制矿山法区间隧道主要包括洞孔工程、竖井及横通道、洞深开挖、主体结构、防水和排水、附属等工程。 一、洞口工程控制要点 洞口工程包括:洞口开挖、洞口钢筋、洞口模板、洞口混凝土、洞口防护(包括但不限于锚网喷、气体) (1)洞口开挖(《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 ①洞口边仰坡边缘线5-10米范围设置截水沟,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②洞口边坡、仰坡土石方的开挖应减少对岩、土体的扰动,严禁采用大爆破;边坡和仰坡上可能滑塌的表土、灌木以及边坡和仰坡上的浮石、危石要清除或加固,坡面凹凸不平应予整修平顺。 ③应在进洞前按设计要求对地表及仰坡进行加固防护;松软地层开挖边、仰坡时,宜随挖随支护,随时监测、检查山坡稳定情况。当洞口可能出现地层滑坡、崩塌时,应及时采取预防和稳定措施稳定坡体、确保施工安全。 ④洞口仰坡上方洞身范围内禁止修建施工用水池。 ⑤隧道排水应与洞外排水系统合理连接,不得侵蚀软化隧道和明洞基础,不得冲刷洞口前路基边坡及桥涵锥坡等设施。 ⑥?洞口边坡及仰坡采用明挖法施工,自上而下分阶段、分层进行开挖。第一阶段挖至设计临时成洞面,并视围岩情况,结合暗洞开挖方法,预留进洞台阶;第二阶段开挖其

余部分,形成永久边仰坡。不得掏底开挖或上下重叠开挖。洞口有邻近建(构)筑物时,应采取微震控制爆破。 ⑦洞口永久性挡护工程应紧跟土石方开挖及早完成。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⑧进洞前应完成应开挖的土石方,废弃的土石方,应堆放在指定的地点,边坡、仰坡上方不得堆置弃土、石方。 (2)洞口钢筋(《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①衬砌钢筋的规格、型号、机械性能、化学成分、可焊性等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钢筋进场后必须进行复检、抽样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②钢筋弯曲应采用冷弯,不允许热弯。同时钢筋表面洁净,无损伤、锈蚀、油污。 ③钢筋焊接焊工必须持证上岗,在正式焊接前,必须按实际施工条件焊接试样进行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焊接施工。 ④焊接接头距弯曲处的距离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也不应位于构件最大弯距处。 ⑤钢筋交叉点应用铁丝全部绑扎牢固,至少不少于90%,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及误差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⑥钢筋在隧道内衬砌工作面焊接施工时必须设必要的防护措施,严禁钢筋绑扎、焊接损伤防水层。钢筋加工完成后,必须对衬砌区的防水层认真检查,重新验收,确保无损伤后进行施工,否则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⑦衬砌钢筋之受力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错开距离为35d(d为钢筋直径),且不少于50cm。受力钢筋接头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积的百分率为:受拉区

隧道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控制要以设计为依据、以施工技术指南为规范、以验收标准为目标,将质量控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施工阶段是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 施工过程中,工序质量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质量控制程序: 1.制定质量控制计划 2.选择质量控制点 3.确定控制点的质量要求 4.对控制点进行检测 5.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质量控制的一般做法: 每道工序完成后,施工单位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一、洞口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一)质量控制目标 隧道洞口边、仰坡土石方开挖及防护工程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环境保护、水利保持有关规定。 (二)施工控制要点: 1.边、仰坡应自上往下分层开挖,不得采用洞室爆破,开挖后要及 时进行防护。 2.边、仰坡地质条件不良时开挖前要采取稳定加固措施。 3.边、仰坡周围的排水沟、截水沟应在边、仰坡开挖前修建完成。 4.洞口施工前,应先检查边、仰坡以后的山坡稳定情况,清除悬石、 处理危石。施工期间实施不间断监测和防护。 5.隧道洞门及洞口段衬砌应尽早施工以保证洞口边、仰坡稳定。 6.隧道洞门和缓冲结构的基础必须置于稳固的地基上。 7.隧道洞门两侧的混凝土浇筑与背后回填应对称进行,不得对拱、 墙衬砌产生偏压。 二、洞身开挖质量控制 (一)质量控制目标 不欠挖,少超挖,表面平顺,无明显凹凸现象。 允许超挖值(mm):

隧道开挖应严格控制欠挖,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允许岩石个别突出部分侵入衬砌。 (二)超欠挖控制要点 1.开挖方法的选择 2.开挖轮廓线的定位 3.钻爆设计及优化 4.钻爆作业 5.光面爆破效果控制 钻爆设计: 1)合理确定炮眼(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的间距、深度、 斜率和数目,钻爆器材、装药量和装药结构,起爆方法和爆破顺 序,钻眼机具和钻眼要求。 2)有效的控制超、欠挖,应从钻孔精度、爆破参数的选择 及对地质变化的适应性、爆破器材和装药结构的选择等方面不断 改进,采取一炮一分析制度,根据爆破效果,不断优化钻爆设计, 把钻爆设计与地址变化有机结合在一起。 钻爆作业控制: 1)钻爆作业必须按照钻爆设计进行钻眼、装药、网路接线 和起爆。 2)炮眼的深度和斜率应符合钻爆设计: 掏槽眼眼口间距误差不大于3cm,眼底深度误差不得大于5cm; 辅助眼眼口排距、行距误差均不得大于5cm;周边眼眼口误差不得 大于3cm,眼底不得超出开挖断面轮廓线3~5cm。 当采用凿岩机钻眼时,掏槽眼眼口间距误差和眼底深度误差不得大于5cm;辅助眼眼口排距、行距误差均不得大于10cm;周边眼 眼口位置误差不得大于5cm,眼底不得超出开挖断面轮廓线15cm。 3)周边炮眼与辅助炮眼的眼底应在同一垂直面上,掏槽炮 眼应加深10~20cm,以保证掏槽效果和掌子面的平整。 4)每次开挖后均要用激光限界检测仪对开挖面尺寸进行 检测,及时检查出欠挖面并进行处理,保证隧道开挖断面不侵限。 光爆效果控制: 1)要合理确定周边眼间距与抵抗线的相对距离,通过减小 周边眼间距和抵抗线,提高光面爆破效果。 2)控制周边眼装药集中度和装药结构,集中度太大易造成 超挖,太小会造成欠挖;炮孔装药应均匀分布,眼底适当加强。 3)严格控制开挖轮廓线和炮眼布设精度。 (三)塌方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1.塌方主要原因: 1)地质条件的复杂多变,原有支护措施不当。

隧道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和管理措施

隧道工程质量管理规定 和管理措施 CKBOOD was revised in the early morning of December 17, 2020.

目录 一、编制依据---------------------------------------------------------1 二、施工范围---------------------------------------------------------1 三、质量目标---------------------------------------------------------1 四、组织机构保障-----------------------------------------------------1 五、工艺流程---------------------------------------------------------2 六、质量管理制度保障-------------------------------------------------8 七、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12 八、质量奖优罚劣制度-------------------------------------------------13

隧道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控制措施 一、编制依据 1、渝利铁路隧道设计图纸; 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3、新建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补充规定(暂行); 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5、施工组织设计。 二、施工范围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渝利铁路二分部隧道工程。 三、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具体目标: 隧道开挖、初期支护、防水与排水、衬砌施工等工序、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实现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 质量创优计划:拟创部优工程(火车头奖)项目有胡家坡隧道、观音岩隧道、石缸坡隧道、方斗山隧道、南白洞隧道共5座隧道工程,其中方斗山隧道、南白洞隧道共2座隧道工程创国优工程(鲁班奖)。 四、组织机构保障: 为保证隧道工程施工质量目标的实现,分部工程质量由工程部负责,各工区成立以工区经理为组长、工区总工、分部派驻工区质检工程师为副组长的质量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工区副经理、技术室、安质室、物资机电室及工班班长等工作人员,组织隧道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监督检验施工质量。 组织机构 质量保证体系小组:

公路隧道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公路隧道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分析了公路隧道的施工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并对其质量控制措施从四方面进行了探讨。 标签:公路;隧道施工;质量控制 在当前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广泛地应用了隧道施工建设,其规模不断扩大。隧道作为公路施工中的特殊构造物,其与路基、桥洞等其他公路施工有着较大的区别。而公路隧道的特点是断面大、附属设施多以及运营环境要求特别高等,这就提出了建设公路隧道的技术水平必须跟上现实的要求,那么探讨隧道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就显得非常有必要。本文对这一问题简略进行探讨。 1 公路隧道的施工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仅仅对光面爆破在拱部通常有着比较好的控制,但不重视初喷的作用,边墙质量也不高。特别是进行台阶法开挖期间,就可能存在初期支护初喷的滞后问题,也有不作初喷的现象。没有控制好下半断面扩挖的开挖面的质量标准,遇到比较好的围岩则超欠挖就严重,存在当过去几个循环了初喷才进行的情状;当遇到比较差的围岩现象,过多地超挖边墙中部,大多时候就是先立钢拱架,尤其是进行分部开挖,在边墙脚有严重欠挖问题。尤其突出的是喷混凝土一次性开挖。当进行台阶或分部的开挖期间,在喷混凝土层内田加了片石,纵向距离则在扩挖下半断面时存在过大现象,全部用上了那些严重超挖区域的挡板和杂物,也就可能导致有初期支护与围岩脱离状态的出现,钢架拱脚虽然在稳定地基上接长了却没有相应的的支撑,产生空洞和悬空拱脚,这类质量问题很严重。再看施工的机具与台架方面,存在锚杆长度缺少,锚杆到拱部距离长而打不到的问题。缺少足够的砂浆饱满度,没有将锚杆垫板与表面紧贴。混凝土在二次衬砌拱背没有灌注满,拱顶的厚度由于仰拱施工未采用外模而不够振捣,混凝土不密实,在拱顶外层钢筋出现了严重裸露和脱空的现象。 2 公路隧道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1)隧道开挖质量控制措施。要切实控制好隧道开挖的质量,通常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是控制好开挖断面规整程度;其二是控制好断面尺寸及超欠挖。必须按照设计要求控制住隧道开挖断面的尺寸标准,遇到围岩松软与地压力比较大的问题,要变形那些比较大的围岩,就需要采取措施,避免产生那些净空不够的一系列问题。所采取的开挖方法和施工工艺必须针对围岩类型对断面进行来有效选择,通常比较惯常使用的钻爆法这一比较实用的施工方法。对硬岩就应采取光面爆破的方法,而预裂爆破可针对软岩运用。采取半断面开挖期间,就必须对半断面开挖厚度及其用药量从严掌握与控制,避免扰动和拱部围岩失稳情况出现。以目测方法来检验开挖轮廓面的规整度。对于隧道开挖的实际断面可以采用隧道激光断面仪进行快速精确地测定,同时可将其与设计断面一起放在同一极坐标之下比较其区别,从而将隧道超欠挖的详细资料获取到,来具体指导施工过程。

隧道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注意事项

隧道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注意事项 一、从设计理念和施工方法方面来分析质量控制 本项目隧道均采用新奥法设计和施工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岩体力学的理论,通过对隧道围岩的超前雷达地质预报、量测监控,采用新型的支护结构,尽量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指导隧道设计和施工的方法。其特点是在开挖面附近及时施做密贴于围岩的薄层柔性喷射混凝土锚杆支护,必要时施做超前支护(如超前锚杆、注浆小导管、管棚等),以便控制围岩的变形和应力释放,从而在支护和围岩的共同变形过程中调整围岩应力重分布而达到新的平衡,以求最大限度地保持围岩的固有强度和利用其自承能力。 作为新奥法最重要的手段超前雷达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必须通过这些手段比较准确做好围岩级别判定和事前调查,科学合理的决定以下四个方面:一、开挖方法;二、支护的布设及支护的最适宜时机;三、是否设置仰拱及设置的时间和方法;四、是否采用辅助施工方法及其种类。从隧道新奥法设计和施工理念的原理及特点可以看出:超前雷达地质预报、施工监控量测必须真实、准确及时,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科学合理的评价隧道围岩的级别、判定设计的合理性,从而决定是否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这是确保隧道施工质量的一个根本条件。为此,隧道施工质量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选择专业的且具有相应资质的监控单位对隧道进行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同时施工单位也要进行相应的监控量测工作; 2、按照超前雷达地质预报能预测的范围做好每一期地质预报,比较准确的判定围岩级别,通过地质预报检查或复核设计的合理性,然后严格按照设计施工,确保质量; 3、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监控量测的手段和方法及时、全面而真实的进行隧道的监控量测工作,并搞好相应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 4、通过上面两个手段的实施,互相验证,更加完善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方法,从而达到更加科学合理的控制施工质量。 二、从施工过程中控制工程质量

隧道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一、隧道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一)开挖质量保证措施 1.采用光面爆破技术。针对不同开挖断面、围岩级别及围岩破碎程度,采用不同炮眼布置、深度、装药量,进行光爆参数设计,并根据开挖后的爆破效果及时调整爆破参数。 2.采用复合式掏槽,掘进眼间距布置合适,积极采用水压爆破工艺,保证爆破块度大小适中,用炮泥机制作炮泥加强炮眼堵塞,提高炮眼利用率,确保爆破效果,并具有“节能环保”的作用。 3.严格控制周边眼间距、光爆层厚度、钻孔中控制钻杆角度及利用空气间隔装药和小直径药卷,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和超挖量,提高炮眼残痕率,确保硬岩残痕率达到80%,中硬岩残痕率达到60%,实现光爆效果。 4.按设计施作底眼角度、深度和装药量,以保证隧道底板不欠挖和减少超挖量。在富水地段采用乳化炸药装药。 5.钻眼时严格控制外插角的角度,按照设计控制开挖断面,控制超欠挖。隧道开挖后,在两侧及洞顶每隔10~20m设一个标志桩,实测开挖断面尺寸。 6.采用湿式钻孔,钻孔前清除掌子面松散岩块。钻眼深度、角度按设计施工,钻孔偏斜度不大于1°,周边眼在断面轮廓线上开孔并向外扩散,眼底向外张量不大于20cm。 (二)支护质量保证措施 1.超前大管棚 管棚采用干钻法施工,以维持围岩稳定。钻孔前,按设计精确画出钻孔位置。控制钻孔角度,尤其是接长钻杆后钻进角度应严格控制。注浆时准确掌握浆液配比和注浆压力。创造良好的照明条件,施工时专人统一指挥。加强对围岩进行动态监控量测,实行信息化管理。 2.超前小导管 间距根据围岩情况确定,导管安装前,正确测放出钻眼位置,小导管排间搭接长度不小于1m。注浆前喷射混凝土封闭作业面,防止漏浆。注浆材料满足下列要求:浆液流动性好,固结后收缩小,具有良好的粘结力和较高的早期强度;结石体透水性低,抗渗性能好。 注浆过程中根据地质、注浆目的等控制注浆压力,注浆终压为注浆压力的2~3倍,派专人做好记录。注浆结束后检查其效果,不合格者补注浆。注浆达到需要的强度后方可进行开挖。注浆顺序由拱脚向拱顶逐管注浆。 3.超前锚杆 间距根据围岩状况确定,地质变化时,锚杆参数也随之变化。锚杆的水平夹角根据地质条件确定,并严格控制。钻锚杆孔前,根据设计要求和围岩情况,定出孔位,做好标记。孔位、孔深、孔径符合设计要求。 锚杆原材料型号、规格、品种、各部件质量及技术性能符合设计要求,注浆及锚固剂材料质量确保合格。灌浆锚杆安装前除去油污锈蚀,安装时孔内灌注浆饱满,灌注后锚杆各剩余长度不大于喷射混凝土的厚度。 4.钢筋网 钢筋直径及网格尺寸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网与锚杆焊接牢固,网片之间搭接长度不小于2个网格。铺设钢筋网前,先在开挖岩面喷射≥4cm混凝土,钢筋网保护层厚度≥2cm,在喷射混凝土时确保钢筋网不晃动。 5.喷射纤维混凝土 ⑴喷混凝土采用湿喷技术。水泥、水、骨料的各项技术指标确保满足规范中有关条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