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险精算方法_三_信度理论

保险精算方法_三_信度理论

保险精算方法_三_信度理论
保险精算方法_三_信度理论

心理学中的各种信度和效度

心理学中的各种信度和效度 一、信度 所谓信度,指的是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其操作定义是,信度乃是一个测验X与它的任意一个“平行测验X'的相关系数。无关因素、测验的长度、测验试题的区分度、被试团体的代表性都会影响信度。 (一)重测信度 1、定义:利用同一量表,让同一被试群体在不同时间两次施测之后的相关值。这一信度值表示的是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故也称之为稳定性系数。 2、形式:施测——经过适当时间——再施测 3、举例:假设有一份主观幸福感调查表,先后两次施测于10名学生,时间间隔为半年,结果如下表所示,求该测验的重测信度。 4、使用的前提条件 (1)所测量的心理特质必须是稳定的。 (2)遗忘和练习的效果基本上互相抵消。 (3)在两次施测的间隔期内,被试在所要测查的心理特质方面没有更多的学习和训练。5、注意事项 (1)有些测验不宜采用重测法估计信度,如测量推理和创造力的测验。那些不易受重复使用影响的测验才能用再测法估计信度。如感觉运动测验、人格测验。 (2)两次测验间隔的时间要适当,并注意提高被试的积极性 (3)测验手册中报告重测信度时应说明两次施测的间隔,以及在此期间内被试的有关经历(4)时间间隔的把握:适宜时间间隔依照测验目的、性质及被试特点而定,可以是几分钟甚至几年。例如对于年幼儿童的间隔要小;年长群体的间隔可大。但智力测验的间隔不能太短,成就测验的间隔不能太长。一般间隔时间不超过六个月,既不能让被试记住上一次测验的内容,又不能让其特质发生变化,或对所学知识产生遗忘。 6、重测信度的评价: (1)优点:能够提供有关测验结果是否随时间而变异的资料,可作为预测受测者将来行为表现的依据。 (2)缺点:易受练习和记忆的影响,前后两次施测间隔的长短必须要适度。 (二)复本信度

信度理论习题

信度理论习题1 以下几题来自近几年SOA的course4和courseC。 1、(2005 May course C 第2题)You are given: (i) The number of claims follows a negative binomial distribution with parameters r andβ=3 . (ii) Claim severity has the following distribution: The number of claims is independent of the severity of claims. Determine the expected number of claims needed for aggregate losses to be within 10% of expected aggregate losses with 95% probability. 2、2005FallcourseC第35题.You are given: (i) The number of claims follows a Poisson distribution. (ii) Claim sizes follow a gamma distribution with parameters α(unknown) and θ=10,000 (iii) The number of claims and claim sizes are independent. (iv) The full credibility standard has been selected so that actual aggregate losses will be within 10% of expected aggregate losses 95% of the time. Using limited fluctuation (classical) credibility, determine the expected number of claims required for full credibility. ((A) Less than 400 (B) At least 400, but less than 450 (C) At least 450, but less than 500 (D) At least 500 (E) The expected number of claims required for full credibility cannot be determined from the information given. 这道题limited fluctuation (classical) credibility就是指我们课堂上讲的有限波动信度,这道题要求我们求满足完全可信条件所需的最小理赔次数。 3、1104-第21题 You are given: (i) The number of claims has probability function: (ii) The actual number of claims must be within 1% of the expected number of claims with probability 0.95. (iii) The expected number of claims for full credibility is 34,574. Determine q. 4、1100中第14题.For an insurance portfolio, you are given: (i) For each individual insured, the number of claims follows a Poisson distribution. (ii) The mean claim count varies by insured,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mean claim counts follows a gamma distribution. (iii) For a random sample of 1000 insureds, the observed claim counts are as follows: (iv) Claim sizes follow a Pareto distribution with mean 1500 and variance 6,750,000. (v) Claim sizes and claim counts are independent. (vi) The full credibility standard is to be within 5% of the expected aggregate loss

人寿保险精算经验总结

第一章人寿保险的主要类型 一、普通型人寿保险 定期寿险:以死亡为给付条件且期限固定。 优点:保费低廉 可以无现金价值,可续保性,可转换性 终身寿险:以死亡为给付条件且期限为终身。 优点:可得到永久保障,有退费权利,获得退保现金价值 分类:普通终身寿险、限期交费终身寿险、趸交终身保险 两全保险:以死亡或生存为给付条件的。储蓄性极强。 定期死亡险与生存险的结合,净保费由危险保费和储蓄保费组成。 年金保险:以生存为给付条件,按约定分期给付生存保险金,且给付间隔不超过一年。 ◆交费方式:趸交年金、期交年金 ◆给付开始日期:即期年金、延期年金 终身年金 ◆给付方式:最低保证年金确定给付年金(规定了最低保证年数) 退还年金(退还购买金额与领取金额的差额) 定期生存年金 个人年金 ◆被保险人数联合年金(均生存为给付条件) 最后生存者年金(至少一个生存为给付条件,给付金

额不变) 联合及生存者年金(至少一个生存为给付条件,给付 金额随被保险人减少调整) ◆给付额是否变动:定额年金、变额年金 二、新型人寿保险 (1)分红保险 ?分红保险、非分红保险以及分红保险产品与其附加的非分红保险产品必须分设帐户、独立核算。 采用固定费用率的,相应的附加保费收入和佣金、管理费用等不列入分红保险帐户; 采用固定死亡率方法的,相应的死亡保费收入和风险保额给付等不列入分红保险帐户 ?特点: ○1保单持有人享受经营成果。至少将当年可分配盈余的70%分配给客户 ○2保单持有人承担一定风险 ○3定价精算假设比较保守 ○4保险给付、退保金中含有红利 ?保单红利 利源:利差益、死差益、费差益、失效收益、资产增值、预期利润、残疾给付等与实际给付的差额 分配:满足公平性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 分配方式:现金红利、增额红利

第12章--保险精算

第十二章保险精算 本章要点 1.保险精算是以数学、统计学、金融学、保险学及人口学等学科的知识和原理,去解决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障业务中需要精确计算的项目,如研究保险事故的出险规律、保险事故损失额的分布规律、保险人承担风险的平均损失及其分布规律、保险费和责任准备金等保险具体问题的计算。 2.保险精算的基本任务。在寿险精算中,利率和死亡率的测算是厘定寿险成本的两个基本问题。非寿险精算始终把损失发生的频率、损失发生的规模以及对损失的控制作为它的研究重心。保险精算的首要任务是保险费率的确定,但这并不是保险精算的全部。伴随着金融深化的利率市场化,保险基金的风险也变为精算研究的核心问题。在这方面要研究的问题包括投资收益的敏感性分析和投资组合分析、资产和负债的匹配等。 3.保险精算的基本原理。保险精算其最基本的原理可简单归纳为收支相等原则和大数法则。所谓收支相等原则,就是使保险期内纯保费收入的现金价值与支出保险金的现金价值相等。所谓大数法则,是用来说明大量的随机现象由于偶然性相互抵消所呈现的必然数量规律的一系列定理的统称。 4.在非寿险精算实务中,确定保险费率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分类法和增减法。 5.在一定的要求之下,“大数”由下面的公式来测定: 6.自留额与分保额的决策。假定在原有业务上,赔偿基金为P1,赔偿金额标准差为Q1,则。现将另外接受n个保险单位,保额为x元,纯费率为q,则合并业务后要使K1+2仍维持K1的值,则应有: 当q十分小时,可近似得到: 即要维持原有的财务稳定性,对于新接受的业务,如果保险金额在x以下,则可全部自留;对于保险金额超过x的新业务,自留额以x为限,超过部分予以分保。 7.寿险精算的计算原理及公式。 8.理论责任准备金及其计算。 9.实际责任准备金及其计算。 第一节保险精算概述 一、保险精算的概念和基本任务 所谓精算,就是运用数学、统计学、金融学及人口学等学科的知识和原理,去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而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

试卷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 一.试卷的难度 (一)什么是难度 难度是指试卷的难易程度,是评价考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一个题目,如果大部分考生都能答对,那么这个题目的难度就小;如果大部分考生都不能答对,那么这个题目的难度就大。 客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难度指数)=试卷答对人数/考生人数;主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试卷平均得分/试卷满分。试卷难度计算公式:P=为平均分,K 为试卷满分值。易、中、难的标准为:易:P≥0.7,中:0.4≤P≤0.69,难:P≤0.39;P值越大,难度越低,P值越小,难度越高。一般来说,难度值平均在0.5最佳,难度值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测验的信度。 (二)难度的计算 (1)客观性试卷难度P(这时也称通过率)计算公式: P=k/N(k为答对该题的人数,N为参加测验的总人数) (2)主观性试卷难度P计算公式: P=X/M(X为试卷平均得分;M为试卷满分) (3)适用于主、客观试卷的计算公式: P=(P H +P L )/2(P H 、P L 分别为试卷针对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 步骤为:①将考生的总分由高至低排列;②从最高分开始向下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高分组;③从最低分开始向上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低分组;④计算。 (三)试卷难度的一般要求 就高考来说,难度以适中为宜,单个试卷的难度以0.3--0.7之间为好,整卷以0.5--0.6之间为最佳。一般将难度值大于和等于0.7的试卷定为容易题;大于0.4和小于0.7的定为中档题;小于和等于0.4的试卷定为难题。命题时难度一般要按一定比例分配,如3:6:1或3:5:2。 二.试卷的区分度 (一)什么是区分度 区分度是指考试卷目对考生心理特征的区分能力。区分度高的试卷能将不同水平的考生区分开来,水平高的考生得高分,水平低的考生得低分。区分度高的

保险精算学公式

《精算技术》公式 第一章 利息理论 1n n v a i -=; ()11n n n v a a i d -=+=; () ()11 1n n n n i s a i i +-=+= ; ?? ? ?? -=11511000x l x ; 1a i ∞=; 1a d ∞=; 1n n v a δ -= ; ()11 n n i s δ +-= ; ()n n n a nv Ia i -= ; ()()()1n n n n s n Is Ia i i -=+=; ()n n n a Da i -=; ()()1n n n n i s Ds i +-= ; ()211Ia i i ∞ =+。

第二章 生命表 22x x x m q m = +; 1x x x l l d +=-; x x x d q l =; ()11 2 x x x L l l += +; 1 x x x t t T L ?--+== ∑ ; x x x T e l = 。 第三章 生存年金 生存年金的概念及其种类。 生存年金现值计算公式 x a :x n a

x a x a x a x a -2m x a x a -2m :x n a :x n a -2m )x Ia :)x n Ia

)x a :)x n Da 各种年金之间的关系式: x a =:x n a +|n x a | n x a =n x E x n a + x a =1+x a :x n a =1+:1x n a - | n x a =1|n x a - |n m x a =1|n m x a - :x n s =:x n a 1n x E :x n s =:x n a 1n x E ()m x a =()m x a + 1 m ()m x a =():m x n a +()|m n x a () | m n x a =n x E ()m x n a + 转换函数的定义

保险精算

保险精算(寿险)模拟教学系统 第一章前言 一、系统概述 本技术白皮书主要阐述保险精算系统的项目背景和使用现状以及建设目标、总体解决方案,从多个 角度描述本系统的优势和特点,并结合产品特点提出适合贵校的系统总体框架。 本设计方案是公司组织多名在保险行业有多年从业经验的精算师开发而成,是目前国内专业精算软件 中唯一针对高校保险专业而开发的教学系统。 本系统可以为金融实验室构建一个精算实训平台,是保险精算信息化处理、操作和管理平台,充分利 用科技手段实现精算理论教学和精算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目标。 二、发展趋势 9 0 年代以来,保险精算在中国保险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种发展不仅表现在保险精算算法上,还 表现在保险教育上,目前国内综合性高校相继开办保险精算专业或保险精算课程,教授保险精算理论知识, 部份高校还开设培养保险精算专业研究生,而且更主要的发展体现在保险精算从理念接受、学习借鉴和探 索阶段,开始向着保险业乃至相关行业的实际操作和应用阶段迈进,即精算理论与技术在中国保险实务中 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 三、开发背景 随着保险精算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各高校基于保险专业教学的需要,开始 希望有一套保险精算软件系统来构建一个模拟保险精算实验室,模拟整个精算过程、结果,让学生有一个 完善、实用、真实的实践环境,去检验所学到的保精算理论知识。正是基于这种市场需求,公司I T 技术 专家、美国/ 香港/ 大陆注册精算师及知名财经高校保险精算教授等核心开发力量共同合作,历经一年时 间开发了本系统,以满足高校保险精算教学需求。 通过对本系统的实训操作,可以促使学生关注最新的信息技术,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金融专 业及其它相关专业的学生走向社会提供一个理论结合实际的实习环境。 本系统是金融保险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为了培养面向2 1 世纪的新型实用人才,本系统 提供的真实的操作环境,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熟悉实际操作过程,改变其知识结构,培养保险行 业真正需要的实用性人才,增强学生的社会就业竞争力。 第二章解决方案 一、概述

难度、信度、区分度

难度 概念 难度即测试题目的难易程度.一般在能力方面的测试中,它作为衡量测试题目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它是衡量试题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参数,它和区分度共同影响并决定试卷的鉴别性。难度的计算一般采用某题目的通过率或平均得分率。测试的难度水平多高才合适,这取决于测试的目的、项目的形式和测试的性质。 两种定义 (1)P=1—x/w x为某题得分的平均分数,w为该题的满分。这种定义法,难度值小时表明试题容易,值大时表明试题难,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 (2)P=x/w 这种定义法,难度值小时表明试题难,值大时表明试题容易,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 难度的计算 (1)主观性试题的难度 A 基本公式法:P=1—x/w B 极端分组法P=1—(XH+XL)∕2W XH:高分组的平均得分(前27%),XL:低分组的平均得分(后27%)。 (2)客观性试题的难度

A 基本公式法:P=1—R/N R 为答对人数,N 为全体人数。 B 极端分组法:P=1—(PH+PL)∕2 PH=RH/n 叫高分组通过率,RH:高分组答对人数,n:总人数的前27%。PL=RL/n 叫低分组通过率,RL:低分组答对人数。 区分度 区分度是高考试题分析的一个指标,反映了试题对考生素质的区分情况。其数值在-1~1之间,数值越高,说明试题设计的越好。 参数含义 反应一个题目的鉴别能力,由其可得到三方面的信息:题目能否有效的测量或预测所要了解的某些特性或正态;题目能否与其他题目一致的分辩被试;以及被试在该题的得分和测验总分数间的一致性如何。区分度取值介于(-1,+1)。 输入 高分组(即得分最高的27%)被试在该题上的通过率(P H),低分组(即得分最低的27%)被试在该题上的通过率(PD) 操作 D=PH-P L PH:等于“假设被试群体是高分组时算出来的难度值”

保险精算中的人寿保险的精算现值的模型

保险精算中的人寿保险的精算现值的模型 一、人寿保险简介 保险精算学主要分为两大类:一个是所谓的人寿保险(寿险精算),另一个是非人寿保险。前者主要以人的寿命、身体或健康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非人身保险主要包括:汽车保险、屋主保险、运输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等。而这次我们主要讨论人寿保险。 狭义的人寿保险是以被保险人在保障期是否死亡作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保险。 广义的人寿保险是以被保险人的寿命作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保险。它包括以保障期内被保险人死亡为标的的狭义寿险,也包括以保障期内被保险人生存为标底的生存保险和两全保险。 人寿保险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人寿保险有不同的分类: (1)以被保险人的受益金额是否恒定进行划分,可分为:定额受益保险,变额受益保险。 (2)以保障期是否有限进行划分,可分为: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 (3)以保单签约日和保障期是否同时进行划分分为:非延期保险和延期保险。(4)以保障标的进行划分,可分为:人寿保险(狭义)、生存保险和两全保险。人寿保险的特点 1:保障的长期性 这使得从投保到赔付期间的投资收益(利息)成为不容忽视的因素。 2:保险赔付金额和赔付时间的不确定性 人寿保险的赔付金额和赔付时间依赖于被保险人的生命状况。被保险人的死亡时间是一个随机变量。这就意味着保险公司的赔付额也是一个随机变量,它依赖于被保险人剩余寿命分布。 3:被保障人群的大多数性 保险公司可以依靠概率统计的原理计算出平均赔付并可预测将来的风险。 人寿保险趸缴纯保费厘定的原理 1、假定 传统的人寿保险产品的趸缴纯保费是在如下假定下厘定的:假定一:同性别、同年龄、同时参保的被保险人的剩余寿命独立同分布。假定二:被保险人的剩

保险精算学 参考书籍

精算学习书目 [1]王晓军,孟生旺主编保险精算原理与实务(第三版)/2014-07-01 /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 [2]范兴华,邹公明编著,保险精算学通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 F840/19 [范兴华, 邹公明, 2007] [3]杨全成主编,陈飞跃李一鸣副主编,保险精算技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年7月第一版 [杨全成, 2006] [4]张博著精算学/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材系列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 社出版时间:2005年11月 [5]周渭兵著中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精算研究/2014-05-01 /经济科学出 版社 [6]S.G.凯利森著;尚汉冀译,利息理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1 F84-51/3/1 5 本 [凯利森, 1995] [7]刘占国主编,利息理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11 F032.2/3 [8]N.L.鲍尔斯等著;余跃年,郑韫瑜译,精算数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6 544页,大32开 [9]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全真模拟试题邹公明主编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 社,2005.8 F84-44/2 [10]精算数学N.L.鲍尔斯等著;余跃年,郑韫瑜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社,1996.6 [11]精算学基础第1卷:复利数学李晓林编著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 社,1999.6 [12]精算学基础第2卷:风险统计基础李晓林编著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 版社,1999.6 [13]社会保障精算理论与应用张思锋,雍岚,封铁英等编著北京:人民 出版社,2006. [14]寿险精算基础杨静平编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0 [15]寿险精算数学卢仿先张琳主编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12 [16]寿险精算实务李秀芳主编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11 [17]卓志主编,李恒琦等副主编保险精算通论出版时间:2006年05 月 [18]李秀芳,曾庆五主编保险精算(第二版)——21世纪高等学校金融 学系列教材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年01月 [19]周渭兵著社会养老保险精算理论、方法及其应用出版社:经济管 理出版社出版时间:2004年12月 [20]曾庆五,陈迪红,黄大庆编著保险精算技术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 社出版时间:2002年06月 [21]保险精算/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4 年08月 [22]李秀芳主编寿险精算实务出版社:中国财经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6年11月

保险精算第二版习题及答案

保险精算(第二版) 第一章:利息的基本概念 练 习 题 1.已知()2 a t at b =+,如果在0时投资100元,能在时刻5积累到180元,试确定在时刻5投资300元, 在时刻8的积累值。 (0)1(5)25 1.8 0.8 ,1 25300*100(5)300 180300*100300*100(8)(64)508 180180a b a a b a b a a a b ===+=?= ==?=+= 2.(1)假设A(t)=100+10t, 试确定135,,i i i 。 135(1)(0)(3)(2)(5)(4) 0.1,0.0833,0.0714(0)(2)(4) A A A A A A i i i A A A ---= ===== (2)假设()()100 1.1n A n =?,试确定 135,,i i i 。 135(1)(0)(3)(2)(5)(4) 0.1,0.1,0.1(0)(2)(4) A A A A A A i i i A A A ---= ===== 3.已知投资500元,3年后得到120元的利息,试分别确定以相同的单利利率、复利利率投资800元在5 年后的积累值。 1113 2153500(3)500(13)6200.08800(5)800(15)1120 500(3)500(1)6200.0743363800(5)800(1)1144.97 a i i a i a i i a i =+=?=∴=+==+=?=∴=+= 4.已知某笔投资在3年后的积累值为1000元,第1年的利率为 110%i =,第2年的利率为28%i =,第3年的利率为 36%i =,求该笔投资的原始金额。 123(3)1000(0)(1)(1)(1)(0)794.1 A A i i i A ==+++?= 5.确定10000元在第3年年末的积累值:

保险精算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保险精算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摘要 保险精算是指运用数学、保险学、统计学、金融学以及人口学等学科的知识与原理,去解决商业保险与各种社会保障业务中需要精确计算的项目,如死亡率的测定、生命表的构造、费率的厘定、准备金的计提以及业务盈余分配等,以此保证保险经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险精算通常可分为寿险精算和非寿险精算两类。 关键字:大数定律、产品定价、精算应用

一、保险精算的基本原理 精算起源于保险业,是保险公司经营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之一。保险公司只有运用精算技术进行保险产品定价、准备金评估、风险管理等,才能在科学基础上实现保险业务的稳健经营,有效防范风险。 保险精算的基本原理与保险的基本原理相类似,都运用了概率论的知识以及大数定律。不过保险精算作为保险经营的基础性定价环节所必须的技术壁垒,在这些知识的运用上更加侧重于计算以及统计,从数理理论的角度上进行体系的架构。保险精算中运用的大数定律有切比雪夫大数定律和贝努利大数定律。 切比雪夫大数定律是指:设X1,X2,…,Xn是由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所构成的序列,每一随机变量都有有限的方差,并且它们有公共上界,即: Var(X1)≤C,Var(X2)≤C,…,Var(Xn)≤C 则对于任意的Ξ>O,都有: 切比雪夫大数定律阐述的是大量随机因素的平均效果与其数学期望有较大偏差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的规律。从风险的角度看,它表明,如果以Xi表示第i 个风险单位的未来损失,则当n很大时,n个风险单位未来损失和以概率1接近它们的期望值。这就是保险人把未来损失的期望值作为纯保险费的主要根据。 在保险学中的解释即为,当保险人承保了n个相互独立的保险标的后,尽管每个风险单位的实际损失Xi不会等于其期望值E(Xi),但当保险标的数n足够 大时,保险标的的平均损失与其损失的平均期望值几乎相等。换言之,如果保险人按照每个风险单位的未来损失期望值作为纯保险费来收取,则当其聚集风险单位足够多时,这些纯保险费将足够支付保险人未来作出的损失赔偿。这就为保险基金的积累和保险赔偿准备金的提取提供了数理理论基础。 贝努利大数定律指的是在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的n次贝努利模型中,令μn以表示A发生的次数,则对Ξ>0,有:

保险精算学公式

《精算技术》公式 第一章 利息理论 1n n v a i -=; ()11n n n v a a i d -=+=; () ()11 1n n n n i s a i i +-=+= ; ?? ? ?? -=11511000x l x ; 1a i ∞=; 1a d ∞=; 1n n v a δ -= ; ()11 n n i s δ +-= ; ()n n n a nv Ia i -= ; ()()()1n n n n s n Is Ia i i -=+= ; ()n n n a Da i -= ; ()()1n n n n i s Ds i +-= ; ()211Ia i i ∞ =+。

第二章 生命表 22x x x m q m = +; 1x x x l l d +=-; x x x d q l =; ()11 2 x x x L l l += +; 1 x x x t t T L ?--+== ∑ ; x x x T e l = 。 第三章 生存年金 生存年金的概念及其种类。 生存年金现值计算公式 :x n

() m a +1m -():m x n a +1m -(1-:x n :x n -a N :x n

:x n 各种年金之间的关系式: x a =:x n a +|n x a | n x a =n x E x n a + x a =1+x a :x n a =1+:1x n a - | n x a =1|n x a - |n m x a =1|n m x a - :x n s =:x n a 1n x E :x n s =:x n a 1n x E ()m x a =()m x a + 1 m ()m x a =():m x n a +()|m n x a () | m n x a =n x E ()m x n a + 转换函数的定义

第四章信度

第四章信度 一、什么是信度 含义:指的是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或叫可靠性)。也指同一被试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或用另一套相等的测验)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 1、理论定义:测验实测值和真值的相差程度。 2、操作定义: 定义1: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分数变异数(方差)与总变异数(总方差、实得分数的方差)的比率,或者是真实分数方差占总方差的的百分比。计算公式: rxx=ST2/SX2 定义2:信度乃是一个被试团体的真分数与实得分数的相关系数的平方。即 rxx=ρTx2 定义3:信度乃是一个测验X(A卷)与它的任意一个“平行测验”X’(B卷)的相关系数。即 rxx=ρxx’ 二、信度的类型及估计方法 (一)重测信度 1、含义与计算 又称稳定性系数。他的计算方法是采用重测法,即使用同一测验,在同样条件下对同一组被试前后施测两次测验,求两次得分间的相关系数。 三、信度的类型及估计方法 (一)重测信度(再测信度) 例:15名同学在1个月间隔内,先后2次重复施测某测验,测验结果如表中所列,请根据这些数据对该测验的重测信度进行计算。 三、信度的类型及估计方法 (一)重测信度

三、信度的类型及估计方法 (一)重测信度 可见,这两次测验分数之间有较高的正相关,该测验有较高的重测信度。 2、使用的前提条件 (1)所测量的心理特性必须是稳定的。 (2)遗忘和练习的效果基本上相互抵消。 (3)在时间间隔中没有学习另外的与测验有关的东西,或者说每人学习其他东西的程度都一样。 3、优缺点: 优点: (1)它最符合重复测验的涵义,是重复测验最简单最明确的方式。(2)首测和再测只需要一套测验题目,省时、省力。(3)同一套题目无论施测几次,所测的属性是完全相同的。 缺点: (1)同一组被试对同一个测验先后两次作答相互之间是不独立的。(2)如果两次施测时间间隔较长,在此期间被试的身心发展,新知识的获得,都会使两次测验结果不相同。(3)同一个被试对现一个测验先后两次作答,对测验的兴趣不同,影响测验结果。(4)两次施测的环境不同,也是产生测量误差的因素。(二)复本信度 1、含义与计算: 含义: 又称等值性系数。它是以两个平行或复本的测验(等值但题目不同)来测量同一群体,然后求得被试在两个测验上得分的相关系数,这个相关系数就代表了复本信度的高低。复本信度反映的是测验在内容上的等值性,故称等值性系数。 2、使用的前提条件: (1)要两份或两份以上真正平行的测验。 (2)被试要有条件接受两个测验。主要取决于时间、经费等几方面。 3、优缺点: 优点: (1)一个测验的复本使得测验数目的增加,对于所欲测量的属性相联系的行为总体代表性强,因此,一个测验的两个复本在两三天至一周对同一组被试施测时,获得的复本信度系数是相当准确的。(2)测验的两个复本,如果在不同时间使用,其信度不仅可以反映在不同时间的稳定性,而且还可以反映对于不同测题的一致性。(3)两个复本在同时使用时,可以避免再测验信度的缺点。 缺点: (1)编制两个完全相等的测验是很困难的。(2)复本法只能减少而不能完全排除练习和记忆的影响。(3)被试同时接受性质相似的两个测验可能减少完成测验的积极性。 (三)分半信度 1、含义 指采用分半法估计所得的信度系数。这种方法估计信度系数只需一种测验形式,实施一次测验。通常是在测验实施后将测验按奇、偶数分为等值的两半,并分别计算每位被试在两半测验上的得分,求出这两半分

信度分析

1 信度概述 1.1 信度 问卷调查法是研究中广泛采用的一种调查方法,根据调查目的设计的调查问卷是问卷调查法获取信息的工具,其质量高低对调查结果的真实性、适用性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了保证问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在形成正式问卷之前,应当对问卷进行试测,并对试测结果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筛选问卷题项,调整问卷架构,从而提升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在此主要讨论信度分析。 信度又叫可靠性,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或一致性程度。一个好的测验必须稳定可靠,即多次测量的结果保持一致,否则便不可信。作好问卷调查后,接下来为了进一步考验问卷的可靠性与有效性,即要做信度分析(Reliability Analsis),信度本身与测量所得结果正确与否无关,它的功用在于检验测量本身是否稳定。 例如:我们用一个智力量表去测量某一个儿童,第一次测得的结果是IQ=90,第二次测得的结果是IQ=120。那么我们就会问:到底这儿童的智商是多少?这就是该智力测验的可靠性有问题。就好象用橡皮筋去量东西的长度。前面讲过,任何一种测量,总有或多或少的误差,信度受随机误差的影响。随机误差越大,信度也就越低;随机误差越小,信度就越高。因此,信度也可看作测量结果受机遇影响的程度。测验信度越高,表示测验结果越可信,但也无法期望两次测验结果完全一致,信度除受测验质量影响外,亦受很多其他受测者因素的影响,故没有一份测验是完全可靠的。信度只是一种程度上大小的差别而已。一致性高的问卷便是只同一群人接受性质相同题型相同目的相同的各种问卷测量后,在各衡量结果间显示出强烈的正相关。稳定性高的测量工具则是指一群人在不同时空下接受同样的衡量工具时,结果的差异很小。 一般信度的测量时容易产生误差的原因,是来自研究者的因素包括:测量内容(遣词用句、问题形式等)不当、情境(时间长短、气氛、前言说明等)以及研究者本身的疏忽(听错、记错等);而来自受访者的因素则可能是由于其个性、年龄、教育程度、社会阶层及其他心理因素等,而影响其答题的正确性。 问卷内容的同构型及受访时间间隔的影响是影响信度的两个主要因素。 在测量理论中,信度被定义为: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变异数与总变异数(实得分数的变异数)的比率。即: XX = S T2 /S X2

信度和效度评价

调查问卷信度和效度评价 一、信度分析 信度(Reliability)即可靠性,它是指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信度指标多以相关系数来表示:大致可分为三类:稳定系数(跨时间的一致性)、等值系数(跨形式的一致性)和内在一致性系数(跨项目的一致性)。 若以信度系数来表示信度的大小。信度系数越大,表示测量的可信程度越大。究竟信度系数要多少才算有高的信度。学者DeVellis(1991)认为,0.60~0.65(最好不要);0.65~0.70(最小可接受值);0.70~0.80(相当好);0.80~0.90(非常好)。由此,一份信度系数好的量表或问卷,最好在0.80以上,0.70至0.80之间还算是可以接受的范围;分量表最好在0.70以上,0.60至0.70之间可以接受。若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0以下或者总量表的信度系数在 0.80以下,应考虑重新修订量表或增删题项。 二、信度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重测信度法 这一方法是用同样的问卷对同一组被调查者间隔一定时间重复施测,计算两次施测结果的相关系数。显然,重测信度属于稳定系数。重测信度法特别适用于事实式问卷,如性别、出生年月等在两次施测中不应有任何差异,大多数被调查者的兴趣、爱好、习惯等在短时间内也不会有十分明显的变化。如果没有突发事件导致被调查者的态度、意见突变,这种方法也适用于态度、意见式问卷。由于重测信度法需要对同一样本试测两次,被调查者容易受到各种事件、活动和他人的影响,而且间隔时间长短也有一定限制,因此在实施中有一定困难。 2、复本信度法 复本信度法是让同一组被调查者一次填答两份问卷复本,计算两个复本的相关系数。复本信度属于等值系数。复本信度法要求两个复本除表述模式不同外,在内容、格式、难度和对应题项的提问方向等方面要完全一致,而在实际调查中,很难使调查问卷达到这种要求,因此采用这种方法者较少。 3、折半信度法

信度、效度、区分度

信度就是一致性,效度就是符合程度,(测验的代表性有多强)。 打个比方。 比如说,某一个学生参加生物考试。 很显然,这个测验的目的是为了检测该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掌握的有多牢固,对吧! 那这一张试卷的效度是指什么呢?其实效度就是指,这张试卷到底能够代表整个生物课本的内容的程度,(也就是符合所要测目的的程度),如果把,该课本的整体内容与试卷做一个比例,那么整本书的内容,就肯定是代表100%也就是1,对不对。那么试卷的效度就是这张试卷能够占这100%的比例有多少,也就是符合程度,如果这张试卷能完全代表整本书的内容,那么试卷就占整本书内容的100% 如果效度低,可能代表性就只有90% 或者更低80% 这就是所谓内容效度提出的原理。 那么信度是什么呢? 信度是指,这一张试卷上的题目,是否对于这个学生的学习分布是随机的,说通俗点讲,你可以这么理解,比如说,张三参加这次考试,其实他对于整本书的知识只是知道点皮毛而已,根本不是全知道,每一章知道一点点基本内容,也就是说他根本就学习不好。然而呢,参加考试的时候,却异常幸运,所出的题目,全部都是他正好会的皮毛,所以他的成绩异常的好。可能考了100分。 然而,在另一次重新测的时候,试卷和以前的难度一样大,但是题型和以前不一样,有恰恰全部都是张三不懂的内容,但其实他并不是完全不懂,他本来是掌握了课本的60%内容,按照常理,他的成绩应该在60分左右,但上次,他的成绩却超过了太多,得了满分。可遗憾的是这一次,再测,正好是他全不懂的内容,他得了0分。 这就是所谓的“复本信度”,正因为试卷的信度设计的不够好,才会出现这种极端偏态的情况,所以难以反映考生的实际水平。几次测得的成绩相关为0那就完全不能算了。对不对。 再谈谈效度问题。其实你也可以这样理解效度,即,假如张三去参加考试,他要考的是生物。但是出题的人,却把生物试题全部用古文写(即,文言文书写)你想想如果是这种状况的试卷,即使是该试卷的题目是国内顶尖的生物老师出的“标准题”,但是被人改为了文言文书写,那测的时候,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呢? 不言而喻。大部分人连题目的几个字音都不会读。更别提做题目了。 这就是说,所谓效度,即,你要是为你所测的内容符合程度服务,你测的是生物,你就应该排除试卷中一切与生物不相干的无关的(但会影响成绩的因素)。 效度,就是尽可能把测验的内容与所要测的目的符合起来。记住“符合”两个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