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赵妙果《道德经》心灵舞者之第十六章 虚静归根

赵妙果《道德经》心灵舞者之第十六章 虚静归根

赵妙果《道德经》心灵舞者之第十六章 虚静归根
赵妙果《道德经》心灵舞者之第十六章 虚静归根

赵妙果《道德经》心灵舞者之第十六章虚静归根

——第十六章虚静归根——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dǔ)。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文】

达到极度虚无,守住极度清静。万物都在生长,我以此观察它们的循环往复。万物纷纷纭纭,都要复归到它们的根源。回归根源叫做“静”,这就叫作回复本来状态,回复本来状态就叫做常道,知道常道叫做“明”。不认识常道,妄加作为就要遭来凶祸。知道这个常道才会包容,包容才会公正,公正才会周全,周全才会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会符合大道,符合大道才会长久,才会终身没有危险。

【悟道心得】

一、每个生命都有自己回归与生长的路线图,我们只要关心他,不要控制他。

二、道理是拿来要求自己,不是用来苛求他人,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别人太多,看自己心灵太少。

三、真正的包容是不必忍受、接受享受,才会产生如如生长,来去自如的可能。

四、礼仪花叶文化给人美丽,道文化朴实无华是人类生命的根文化,您会重视哪一个?根深苗壮!寻根遵道,而不是本末倒置。

五、话由心生,话是心里的折射。要发自内心认可一个生命,认可几分,他就成就几分!

六、认识自我,成为自我,为人格播下积极正面的种子,为命运收割成功富裕的果实。

(作者:赵妙果)

【卷尾语】

在《道德经》中,老子教导我们“爱以身为天下,贵以身为天下”——身体是天下的身体,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每一个人都首先要学会关注身体,感恩身体。因为只有身体健康,我们灵魂才有居所,否则一切嫁接在健康之上的名利、财富、事业、修炼都是镜花水月。

因此,当我们学会安静下来,倾听身体的声音时,我们会发现疾病只是心灵给我们拨打的紧急求助电话——这是心灵需要救赎最迫切的声音。我们会不知不觉地为身体留下感恩的眼泪,感恩它陪伴我们走过千山万水,经过艰难险阻,始终不离不弃。

当我们真正感恩自己的身体,感恩疾病的时候,我们才能把关爱的正能量输送给它,让身体也得到爱的滋润和来自我们心中的敬畏。因此,随着学用老子《道德经》,我们得到了健康,也就不足为怪了。

论文关于《道德经》在企业管理领域中的意义

关于《道德经》在企业管理领域中的意义 【摘要】 《道德经》作为传统中国最重要的几部经典之一,是一部伟大的智慧经典,在这仅仅的五千言的著作中论了大千世界的大道理,有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功成事遂,百姓皆为我自然、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善用人者为之下等等,这些理论即使就是在今天的企业管理领域中仍然有很高的意义,很是值得我们去传承。 【关键词】:老子、守中、无为、本性、自然 【正文】 《道德经》老子李耳贡献给人类文明社会的一部智慧盛典,在历史长河中,她所闪耀的智慧光芒,一直照耀着中华大地,在《道德经》的智慧体系中,不仅有精妙的生存智慧,还含着博大精深的企业管理智慧,给在企业管理领域活动的人们,起着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1、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在《道德经》的第五章中,老子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通俗的说,也就是“不要多管闲事”。这是老子在这一章中提出的最主要的观点。世界的万物,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法则,只要你适应了这一法则,你就有生存的权利,你违背了这一法则,即使你的想法再好,也会被自然所淘汰的。 (1)对任何事情不能过于关注。

天地以万物为刍狗,万物顺其自然,生机勃勃;圣人以百姓为刍狗,百姓各得其所,休养生息,代代相传;百姓以钱财为刍狗,不抱怨,不牢骚,自有生财之道,自有用财之要;学生如果也能以名次、分数为刍狗,不为一时之所得欣欣然,不为一时之所失而惴惴然,轻松愉快,顺其学习的自然规律,问题也就自然解决。 (2)做事不过分,过犹不及。 万事都如橐籥,真理再往前一步就是谬误。做人要留后路,做事要留退路,做任何事情都要留有余地。学习的动机,也像打铁的风箱一样,不能一鼓到底,要保持一定的度,就是那种中虚的状态,在不断地推动下,便可生生不息。 (3)用中性的态度来看待任何事物,事情本来就没有好与坏,就像天地、圣人一样,无所谓仁慈与关怀,他们做的都是应该做的,也都是取法自然,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来做事情的,不必评论好与坏。 所谓“仁”,只是一种情感,而“不仁”就是一种客观,就是一种“中性”的态度。 太阳光照万物,人们感到温暖,那只是人们的感觉,而太阳却并没有想到要给谁一些阳光和温暖;反过来,寒冷与冰冻,照样也是天地自然而为,它也并没有对谁不满意,要给谁制造一点麻烦,狂风暴雨,地震海啸,也不是上天对人间的惩罚,你如果能够站到月球上看看,那只不过是地球自身的一点小小的波动。 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也是一样。有人关心你,不见得就是一件好事,还可以理解成为别人对你的怜悯,还可以理解为别人对你的

简述读道德经心得体会五篇范文

简述读道德经心得体会五篇范文 老子《道德经》字数不多,却道出了许多社会人生的智慧,每个人心中对于《道德经》的认识和理解都不同,可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但其自有一以贯之的道。以下是本人整理的读道德经心得体会,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读道德经心得体会范文一 《道德经》潜藏的一个主题是,老子提出的“道”,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道的含义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来理解。事实上,宇宙万物之运行,是存在必须的客观规律,这个客观规律,需要我们有联系的、全面的来认识,来理解。但人类限于时间和空间,能全面系统地认识宇宙万物,看来是虚渺而不可能的。但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自己走过的路,要不断总结,不断思考,找出规律,逐步认识世界,理解世界,掌握未来世界的运行规律。所以对待老子的思想,要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物欲横流的这天,老子提出的“致虚守静”,“少私寡欲”等处事的哲学是拯救人们心灵的一剂灵药,让我们正确的看待得失,能够净化人的心灵。 每个人都有私有欲,应对私欲,务必先自反自省,然后自清自虚,若能做到自知、自胜、知足,那么就能够算是得道。当社会需要用礼智维系的时候,虚伪巧诈也就慢慢的产生了,祸乱也跟着来了,自以为聪明的人,以智取巧,实在是愚昧的根源,因此我们应守质朴的大道,不要虚伪的巧智,取用道的精神,舍弃礼智的浮华。一切需自然而行,道的作用是柔弱谦下,天下万物是从有而产生的,而有却是从无产生而来的,无是道之体,有是道之用,人应无为、无事、无智、无知、无欲、无我、无私才能到达道德境界。 人生短暂,笑对人生也是过,情绪烦躁也是过,我们何不在工作学习中端正心态呢?谦虚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个人的修养,并不是象人们所说的谦虚就是虚伪,我觉得谦虚有两层意思,谦是谦卑,是一种处事的修养,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虚就是虚心学习,使之更加完善,做得更好。当别人夸奖你时,你完全能够说声“谢谢”,因为这是别人对你工作的肯定,你完全受得起,但并不是说你就此停滞不前了,还需要虚心求教,找出不足,让自己有更大的进步。心态平和是安心工作之本,只有心境到达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持续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孔子儒学与企业文化

孔子儒学与企业文化 有人问我,传统道德的内容是什么?我告诉他两个字:“和谐”。 为什么会是“和谐”两个字?这得要从“道德”两个字的涵义说起。什么是“道”?自然规律是道,社会人性的规律也是道。什么是“德”?德通得,有获得的意思,通达的意思。它包括了三层涵义:认识规律是德;遵守规律是德;更重要的一层就是,主动维护各种规律的和谐更是德。 老子是中国的人文祖先之一,他为后人著了一本《道德经》,这就是老子《道德经》的通篇内容。当然,这是我潜心研读老子《道德经》,最终得出的结论和定义。是不是这么回事,可供方家推敲。 或许有人会问,你说老子的《道德经》我们知道。可你要讲的是孔子儒学,她跟现代企业文化又有什么相干? 据我所知:当今时代,没有哪个企业,不争先恐后的,做自己的企业文化。可稍微好一点的企业文化,无一不是反射孔子儒学之光。尽管《道德经》系老子所著,可儒家思想的道德,比老子的《道德经》来的更加系统和丰富。因此,在现实中,每个企业对她更需要。 更因为我深信:自已有这个能力,能以现代鲜活的生活语言和哲学语言,诠释孔子儒学,同现代企业文化的源流关系。 如果你要问,孔子的儒学跟现代企业文化又有什么相干的话?那您就不懂了。这里我要告诉您:他不单是一个相干的问题,而且是一个事关,每一个企业最终前途的大问题,也是一个事关,国家经济稳健发展的大问题。因此,它也是一个事关,每一社会公民,最终切身利益的大问题。因为,你不知道为什么,而我知道为什么。所以,请您听我向您慢慢道来:今天的人们很讲实惠,当然时间也很宝贵。也许有人问我:我们来听你的演讲,到底能得到哪些好处?我在这里提前告诉大家:你将得到一个完美和谐的世界观。除此之外,没有其它的内容。 有了这套完美和谐的世界观,就能帮你解除心中的许多困惑,找到各种久久沉淀在你心中,许多社会问题的病根;煅炼你辨别是非的能力,促成你识别病灶的原因。从你和我自觉的做起,带动整个社会的进化。才能解决和防范问题的出现,让你和我共同获救,也让你我的子子孙孙,永世受益。 第一,你是一个企业老总,我知道你成天都在困惑什么问题? 你的得力助手,有些人,甚至是你对他恩重如山。为什么他会拆你的台?挖你的墙脚?卷你的货款?破坏你的网络?然后,另立门户开炉灶,和你打擂台? 在你心中深忧现代企业很难做,可你不知困惑的原因在哪里?你怨职工不听话,人前人后不一样;你怨业务员放不了手,货款到手就挪用;你怨有的人胆大更胡为,截留货款满天飞。 你知道为什么产品质量要天天讲,因为它是企业的生命线。可职工他不这么想?为了抢绩效,哪里管得了?产品投放市场总是出问题,搞得你焦头烂额,企业始终难以创优。你不知道为什么团队精神天天讲,可内部总是你争我斗?你说违反制度开除他,而岗前的培训花费,全泡汤。有些人开除不开除他无所谓,他比你还要狠。东方不亮西方亮,有奶便是娘。这样的人天天都在人才市场逛,下一个用他的企业,肯定会再遭殃。你说怎么去鉴别?他的谈雅风度比你强。 你到大学去要人,先看你报酬再跟你讲。普遍眼高又手低,下车间你跟他休张口。即便肯到你的企业去,好多人都是镀镀金,歇歇脚。其实,是他暂时不想掏钱住旅店,而且要吃饭。再到人才市场去要人,好多人只看他的简历表,毕业不到一年,就有三家抢。你以为他真是三家抢,其实,他在哪家都一样,试用期你不敢少他的钱,三个月以后出了门。所以在

赵妙果老师讲解《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三宝之光

亲爱的家人: 您好!谢谢您的每月一信,谢谢您参与2016年11月的网络读书会,《道德经学用每月一信 网络读书会》是一项社会公益祈福共修活动,我们为地球母亲的安平泰祈福;为社会和谐祈福;为家庭和谐祈福;为身心和谐、快乐幸福祈福!您的每月一信能够让自己感动吗?凡能 够感动自己的正能量分享,也能感动这个世界——感动,就是我们在收获上天赐予我们的祝 福能量。 十一月是收获月,我们走进十一月: 在成长的路上,我们用不断地学习收获着太多太多的喜悦。小时候,我们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当我们含糊不清地喊出第一声“妈妈”、“爸爸”时,我们收获了语言;当我们迈出第一步时,我们收获了人生道路的起点。当然,我们那张笨拙的小嘴不知学了多少次;我们两条稚 嫩的小腿,不知摔了多少跤……从此,我们可以说出我们的心声,表达我们对世界的感受。 人生旅途中,我们在收获了快乐、富有后,还要在下一个时间继续播种“三宝”,继续用“三宝”来灌溉心田。我们的生命就是因为有新的更高层面的力量不断注入,而年轻,而健康,而热 血沸腾,而幸福天长地久! 但是,人或多或少有这样的心理:想着不付出或付出很少,就可以得到很大的收获;总是期 待着“天上掉下馅饼”,那可能吗?即使天上能掉下馅饼,会一直“掉”吗?“守株待兔”的故事 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要想有所收获,那就得去默默地耕耘。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千 古真理。 我们坚信“笨鸟先飞早入林”,只有先飞了,才有成功的可能。我们坚信凡只想索求的付出, 最终不会有结果,也不会有收获!因为付出本不一定全是回报!有能力付出的人,是世界上 最有福报的人! 现在,让我们进入【收获月的祈祷文】。 我们行走在三宝之光的旅途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收获着生命之神不尽的恩典,满揣着她的礼 物与祝福启程。 我明白,有时付出也不一定有收获,但是不付出绝对不会有收获,人生路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绝望之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之路。所以,有时的付出不一定有 收获,但不断地付出一定会有收获。所以,有时放弃也是大智慧。 我明白,人应当以信仰来敬畏“天”、服从“天”,以智慧来认识“道”、顺应“道”。天道是一个 伟大的组合!困境之中,心灵向上天祈祷,祈求上天之福佑;行动之前,研究自然之道,感 悟自然规律之特征,按“道”的规律去趋利避害。 我明白,满怀慈爱者,无所畏惧故勇敢;节俭之道,可以令人回到生命之源不衰歇;不敢为 天下先,并非孱(chán)弱无能,它有不争而胜的创造潜力。人若舍弃“慈、俭、不争”这三宝,则必死无疑!三宝中,以慈爱最重要。有了它,战则胜,守则固,天必将卫护他。修三宝,就是修最高等的风水。 我明白,能够把自己放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在下面,不用急,只要有生长的力量,下面的总会跑到上面来。修炼百分之百的信任、无条件的爱、全然的喜悦,这是一条通达大 安心、大自在的幸福路。

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

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 早时,寻找一种书味,我也不知道什么样的句子能带给我这种味道,企盼着…… 一种机缘巧合,我接触了瑜伽,于是又为其寻找理论指导,无意间看到这样一句话:中华几千年的文化瑰宝《道德经》。有一种一睹为快的冲动,于是终于从网上初步接触《道德经》,至今看过四遍,才有一些初步感受。基本介绍: 《道德经》,又称《老子》、《老子五千文》,相传是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所著,所以《道德经》就被奉为道教最高经典。其实,该经典还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全面地体现了古代中

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 《道德经》原文分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从第1章到第37章,下篇《德经》从第38章至第81章。《道德经》的全部内容,主要是阐述“道”和“德” 的深刻含义,它代表了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所描述的“道”,是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阐明他的宇宙观,也包括人生哲学和修养方法的原理。他认为“道”是无形无象的,但却是宇宙的本源,万物化生都是出于它的运动和变化。“德”的基本内涵,是本体的“道”具体到天地万物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即具体体现。 老子对“道”与“德”的描述,是从立体面的多层次剖析了宇宙、万物、人类以及人本身的种种内涵。《道德经》像一个包罗万象永不枯竭的奇妙宝藏,不同的人读道德经理解的道理都是不同的。不仅对不同的人,同样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有不同的收获。唐末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释疏题明道德义》云:“《道

德真经》,包含众义,指归意趣,随有君宗。”也就是说,《老子》一书,思想内容极其广博玄奥,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可以根据相应的时代条件和时代需要,对它作出各种主旨不同的解释。在《老子》注释史上,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老子”,每一个注解者和研究者也有他们各自所理解的“老子”,这是老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一特点启发我们,研究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老子》注,不仅可能发现作注者对《老子》原意的领会与掌握情况,还可能看出作注者本人的思想,进而考察一定历史时期某些思想流派的内涵及其衍变规律。老学,是中国古代整个思想文化发展的一面镜子。

最新-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 精品

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 自从我局开展文化讲堂学习了老子的《道德经》,自己受益匪浅。 对《道德经》一书的理解还很肤浅,但是认真学习,能让我受益的地方多之又多,会影响到各个方面,要不断地揣摩,慢慢地体会。 加减乘除上有苍穹世界上不存在绝对、今时好许是明日非。 知识是加法悟道是减法凝结沉淀升华。 人心所向便是方向,百姓的根本利益就是国家的根本利益。 追根溯源培其根而枝繁落叶归根。 以身观天下一身一宇宙观点而知面。 人世间独善吾身灵魂里循道而富足。 只有知错才有机会改正错误所以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切记不要不懂装懂不知知病也自知者明。 倘若百姓过的幸福富足那么谁还愿意去冒险犯罪?解决民生问题、社会就会自然和谐,有些东西不是靠宣传洗脑就可以的,从根本出发才是关键。 和气生财以和为贵、弱者博怜、刚者遭嫌。 得理让三分、善恶自有报、因果也。 该书不仅是道教的宝典,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经世之作。 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的认识。 揭示了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 老子指出人们不管是形体还是精神,不管是主观努力还是客观实际,都不可能完全一致。 这样就必须做到心静,洗清杂念,懂得规律,加深自己的道德修养。 善者,吾善之。 不善者,吾亦善之,善德。 不管别人是善是恶,都能一视同仁这是一种美好的品德。 而要做到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需要何等的勇气!老子的眼光不仅在于教善人和圣人如何不与不善人同流合污,而是要教善人和圣人如何教化不善之人使人改恶从善,最后达到人人向善修道,天下太平。 以前,我与别人交往时,总是以自己的原则判断别人,然后决定是否与之交

《道德经》领导者的四重境界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在《道德经》第十七章中对古代统治者的四重境界进行了描述,在现代社会,这四重境界对于组织领导者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笔者针对这四重境界的理解,结合现实社会实际情况,从的视角进行了分析。 (1)第一重境界:不知有之。 该境界是领导者的最高境界,即下面的员工不知道有该领导。在现代社会,这一重境界一般适合于企业的最高领导者。在这种境界下的领导者往往能够做到对下属的合理授权,能够下属充分的信任,让下属在公司总体战略和商业规则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这些领导者则集中于更高层面的工作,更多的在于概念层面和交际层面,如对于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对于战略合作伙伴的交涉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最高领导者和基层员工交流和见面的机会比较少,便形成了员工不知道或者不熟悉最高领导者的情况。在这种境界下,企业的文化更多的需要有信任、理解的基因。 (2)第二重境界:亲之誉之。 该境界是领导者的中高层次境界,即下面员工对于该领导者非常亲近,并且充满了赞美。这一重境界适合于企业中层领导者和部分高层领导着。在这种境界下,领导者能够放下架子和员工一起为企业发展而努力,能和员工经常性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为员工解决工作和生活难题。在这一重境界下,公司的基层员工能够快乐地工作,并且有较强的归属感。这样的企业多数会形成一种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家文化。笔者认为,最高领导者能达到第一重境界的基础是中高层领导者达到第二重境界,这样整个企业才是更加人性化和健康化的企业。在这种境界下,企业的文化便有了快乐、团结、凝聚等元素。 (3)第三重境界:畏之。 该境界是领导者的中低层境界,即下面的员工对于该领导非常畏惧。在这种境界下,员工之所以会尊敬领导,也只是因为该领导处于领导的职位。在现实社会中,很多企业高层领导和中层领导在工作中过渡强调工作结果,并且没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心态,给整个公司制造一种很紧张的氛围。在这种境界下,企业上下级之间不能进行充分的沟通,中高层对于员工实际需求和想法很难有效把握,员工多数不会畅所欲言。这样的更多体现了层级和制度文化。 (4)第四重境界:侮之。 该境界是领导者的最低境界,即下面的员工对于该领导有很多不满和怨言,私下里都会对其进行批判。大多数领导者是不希望这种结果出现的,出现这种境界的原因有很多,如不负责任、水平不高、没有计划、没有效率、素质不高等都可能导致出现这种境界。在这种境界下,员工大多工作不满意,或者工作推进缓慢,员工的跳槽率也会比较高。若企业领导者有这种境界,则中便多了更多的负面因素,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不利。 以上是笔者对领导者的四种境界的个人理解,主要是基于的视角进行了分析,并没有对企业运行效率和效果进行分析。笔者认为,领导者的境界和企业运作效率并没有特别的关系。最高领导者拥有最低境界的企业也可能运作的很成功,因为其中高层领导者可能拥有更高的境界和领导管理才能。通过对《道德经》领导者四重境界的理解,笔者认为企业领导者的领导风格对于整个的影响深远,企业无论是最高领导者,还是中高层领导着,都应当先做人再做事。企业各个层面的领导者只有把握好自己的境界,整个才会更加和谐健康,企业运作终会成功。 随机读管理故事:《鸭子只有一条腿》 某王爷手下有个著名的厨师,他的拿手好菜是烤鸭,深受王府里的人喜爱,尤其是王爷,更是倍加赏识。不过这个王爷从来没有给予过厨师任何鼓励,使得厨师整天闷闷不乐。有一天,王爷有客从远方来,在家设宴招待贵宾,点了数道菜,其中一道是王爷最喜爱吃的烤鸭。厨师奉命行事,然而,当王爷挟了一鸭腿给客人时,却找不到另一条鸭腿,他便问身后的厨师说:另一条腿到哪里去了? 厨师说:禀王爷,我们府里养的鸭子都只有一条腿!王爷感到诧异,但碍于客人在场,不便问个究竟。饭后,王爷便跟着厨师到鸭笼去查个究竟。时值夜晚,鸭子正在睡觉。每只鸭子都只露出一条腿。厨师指着鸭子说:王爷你看,我们府里的鸭子不全都是只有一条腿吗? 王爷听后,便大声拍掌,吵醒鸭子,鸭子当场被惊醒,都站了起来。王爷说:鸭子不全是两条腿吗? 厨师说:对!对!不过,只有鼓掌拍手,才会有两条腿呀! 要使人们始终处于

如何面对挫折 赵妙果老师与《道德经学用》41章分享

如何面对挫折 赵妙果老师与《道德经学用》第41章的分享 让我们一起走进《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去享受老子关于宇宙规律之爱对我们的祝福! 【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mèi),进道若退,夷道若纇(leì)。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yú)。大白若辱,大方无隅(yú),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译文】具有上德且知行合一者为“上士”。上士一旦有机会接触到大道,就会如饥似渴,勤勤恳恳,自强不息;坚信不疑,依法修行。具有小德且闻一善言心便喜,见一利欲心便乱者为“中士”。中士是道与非道之间的徘徊者,他们大多接触到大道后,或热血沸腾,或将信将疑。具有失德且嚣张无礼者为“下士”。下士听到大道之理,会憋不住要大笑,这种嘲笑,是把大道之理视为异端邪说的讥笑——这实在是一种愚痴的表现!这些人听闻大道要是不笑,那么道也就不是道了。 以下是老子对从事于道者的忠告: “明道若昧”是指光而不耀者。大道光明,精通大道者却外似愚昧,藏智敛慧,浑然无迹。 “进道若退”是指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进道之人是知止、知反、知退的勤而行之者;是真正孜孜不倦,以寻求大道之光的人;当他走向大道深处时,常人却误以为他在后退。 “夷道若纇”又好比若冬涉川——平滑的冰面比起伏的路面还要难行,更需谨慎而行之;过程中的种种挫折不是障碍,而是夷道的一部分,好比考试不是对针好学生的障碍,而是用来淘汰不用心学习者。 “上德若谷”是指上德之人,心德广大,如空谷一般,无所不容,无所不纳。 “广德若不足”是指德行广大,虽辽阔无边,包容一切,但广德者始终不自以为有德。 “建德若偷”是指德已厚,而不自以为厚;功已深,而不自以为深;兢兢业业,始终以圣贤之任为己任,以天地之心为己心;“偷”者,薄也。 “质真若渝”是指质朴纯真的德行,柔和而表现为平淡,出色而表现为普普通通的浅显。质真者,不矜其真,故渝也。

道德经学习后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84040 道德经学习后心得体会Experience of learning moral classics

道德经学习后心得体会 “道可道,非常道……”一阵阵读书声回荡在校园里。自从学校开展“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读书活动以来,校园里每天都飘荡着整齐而有节奏的读书声。 当老师第一次捧着《道德经》,告诉我们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我就暗暗地下决心一定要认真地学习它。 可是当老师第一次用清脆的声音带领我们读《道德经》时,我感觉到枯燥无味,一点儿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来。虽然如此,我还是不忘每天读一读,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它。于是每天清晨,伴着鸟儿的歌声,迎着初升的朝阳,我坐在阳台上,一边享受着清鲜的空气,一边开始了晨读。它给我的心灵开启了一道门,引导我如何从小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不追求名利的人,一个健康向上的人。 读《道德经》后,我渐渐发现,原来做事马虎的我竟安静耐心地思考问题了,原来作业中潦草的字迹变得端正了许多。从诵读经典书籍中,也让我悟出了些做人的道理。比如文中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告诉我们,一个人不仅要能战胜别人,更应该有勇气战胜自己。 《道德经》让我受益匪浅。“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

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站在老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的角度,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可以在这输入你的名字 You Can Enter Your Name Here.

文化传统与现代企业管理答案

文化传统与现代企业管理答案 传统文化概述(一) 1【单选题】古代所说的“扬一益二”中的“益”指的是现在以下哪个地区?()A、成都B、西安C、洛阳D、开封 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 2【单选题】以下哪种文字不是夏商周及秦朝时期所使用的文字?() A、甲骨文 B、草书 C、篆书 D、金石文字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3【判断题】两汉时期,我国南方农业生产力就超越了北方的农业生产力。()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判断题】企业的软实力往往决定着企业的未来。()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儒家学派(一) 1【单选题】以下不属于“五经”的是()。 A、《尚书》 B、《周易》 C、《礼经》 D、《论语》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单选题】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 A、义 B、忠 C、仁 D、礼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3【判断题】《天人三策》是孟子的儒学著作。()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判断题】《周易》被认为是“五经”之首。()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儒家学派(二) 1【单选题】明朝的科举考试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 A、国试 B、省试 C、文试 D、殿试 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 2【单选题】我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张道陵 B、庄子 C、老子 D、荀子 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 3【单选题】科举制最早从()开始实行。 A、汉朝 B、南北朝 C、隋朝 D、唐朝 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 4【判断题】老子是历史上第一个把“道”划入哲学范畴的人。()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判断题】孔子的天命观是对鬼神的迷信。()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道家学派(一) 1【单选题】关于老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是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人 B、老子生于公元前551年

学习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学习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学习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今年寒假,我校的老师利用放假的机会,集中充电,学习了《道德经》的后半部。 我们知道《道德经》分成上下两部,上部《道经》,下部《德经》。下面我就自己学习的体会,谈谈认识。 上部主要讲道,道就是天道,就是宇宙中的自然规律。下部则主要讲人之道,也就是人如何将天道应用于人事。其实老子写道德经的侧重点在下部德经上。鲁迅云:“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对待老子这部经典里的思想我们要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的许多内容对我们的当政者的执政,个人的修养乃至教育工作者的实际工作都有很高的指导及教育意义。 下面我就我们这三天来学的德经谈谈自己的看法。第六十三章说:“天下之难,比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第六十四章中说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作于累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就是说要想完成一件事必须从容易的地方做起,从细小处开始。从基础做起。就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来说,我们的备学生,备教材,备多媒体;关心学生的心里、

生活、学习。对其嘘寒向暖,万事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你看似无为,其实达到了无不为。比如这次家长会的成功,收学费的成功,无不是从做小事而最终做成了大事。(我们班43人,除一人免费外,其余全部缴齐) 第四十章中谈到:“上士闻道,勤而创之;中士闻道,先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意思是说“上士听了道,勤奋的实行;中士听了道,半信半疑;下士听了道,哈哈大笑。道由于其玄妙,不被一般人所理解,所以不被嘲笑,反而就不够格称为道。结合我们目前的教学情况:目前的道到就是课改。课改就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小孩要哄,老头要请”就是这个道理。课改不就是想办法哄着学生学习吗?我们的课改,到**,**,**,**,推进改革。校长就是要让我们知道,课改道路上并不是我们汇贤一家孤军奋战,还有许多兄弟学校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激励,学习老子就是说两千年前的老子早给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指明了道路,我们要见定课改信念。目前我们的班级学生自治,学生对子互学。教师的前置研究、学生展示、学生上课、给学生过生日,给学生出书。无不是遵循教学教育的道。按这个德办事,事实我们走对了。这几年我们汇贤人就做了一件事:课改、课改、还是课改。 当然,老子还有其他的思想,比如做人要谦卑、以德抱怨、反对暴政、人贵有自知之明、勤政爱民、不扰民、不争

道德经的企业文化智慧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5a13965439.html,)/总结报告/企业文化 道德经的企业文化智慧 老子告诉世人:天下无形万物的背后有人类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的本源规律,这一本源总则又分为各层次的细则。有形的一切都在无形的法则掌控之中。实际上我们日常商业经营也是无中生有,世间的所有上市公司都源于创始人头脑中的想法、思路、思想风暴。无形的道像气一样无所不入,像水一样无所不适。这就是《道德经》通篇的核心主旨:宇宙间一切有形的万物都源于无形的“道”能量的运行,正所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谈到现代商业管理自然也离不开这一宇宙的基本原则,那就是企业治理的成就归根于企业一代代领导者的企业使命、企业文化。 韦尔奇的管理也是从无形开始的。上任伊始,韦尔奇就提出数一数二的战略愿景。他说:“我们要能够洞察到那些真正有前途的行业并加入其中,要在自己进入的每一个行业里做到数一数二的位置——无论是在精干、高效,还是成本控制、全球化经营方面。不这样,20世纪80年代的公司将不会再出现在人们面前。我们必须做到数一数二,因为如果我们对一项业务的长期竞争力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那么终将有一天业务会陷入困境,这只不

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韦尔奇认为GE的各项业务都要力争在市场占有率、在竞争力上达到业界数一数二,否则就要处理掉。追求数一数二,这正是GE的新战略愿景。在此后的20年里,这一愿景就像一面旗帜,指引GE从当年的美国十强之一,变成世界第一;从当年的大而有些僵化的“超级油轮”,变成最具活力的企业——“会跳舞的大象”。 在此基础上,韦尔奇强调要确立面对现实的经营态度。他提出要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安排,而不是按照希望的去做。这对于克服大公司的骄傲自满和忽视现实的经营态度极为重要。他同时提出追求卓越的口号,要求各个企业都要追求卓越的经营目标。韦尔奇喜欢造就一种充满激情的氛围,使员工为追求高质量和出色的工作成就而自豪,使他们愿意并敢于尝试新事物。追求卓越的理念就是为下属设定看似高不可及的目标,以此激发员工的潜能。韦尔奇上任以后所做的都是围绕着无形的理念下功夫,从而奠定了GE飞速发展的基础。 21世纪以来,企业文化这个主题已经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乃至被人们称为企业管理的“文化学派”。企业文化被当做“宝”的直接原因就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本身就需要一个精神,这是属于上层建筑的事。好的企业文化的确能为企业带来好的收益,比如方太集团提出“产品、厂品、人品”的文化精髓,贯彻得非常好,在企业内部树立了很好的情感形象。 但是,企业文化不是点金石,文化的根本在于效应而不在于

【赵妙果悟道心得】道德经第68章:用人之力

【赵妙果悟道心得】道德经第68章:用人之力 【原文】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译文】 善为将帅者不逞武;善战者不发怒:善胜者不硬拼;善用人者对人谦下,这叫做不争的品德,这叫做用人的力量,这叫做自古以来最高的准则。 【神奇生命】 1、生命就是修行,修行就是要懂得转圆,留了余地,才可能转圆。 2、做领导的人,是让自己成为环境,引领大家做人做事,把舞台让给大家绽放。而不是什么事都自己做,不是让事把自己做死了! 3、有能力还能尊重别人、有能力还受欢迎的人叫本事;有能力处处让人看不顺眼,那铁定会闯祸。 4、生气是下下策,生气产生的黑色毒素,登陆在人体哪里,哪里就产生不舒服,不生气命才大。 5、如果我们思想有病,那我们将收获病痛、失败、挫折。

爱与感恩的思维是一种高频率的光能振动,能改变体内细胞原子活动而引发化学变化。 6、如果我们的健康发生问题,您可以先构建一条健康程序,并将它印在您的心灵中,直到被您的血液吸收为止。 7、大自然的启示是:应该生发的时候就生发,应该静默的时候就静默,自己还给它个自己! 8、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秋天低垂的谷穗告诉我们,应该学会谦虚,过分张场昂首是不成熟的表现。 9、与任何人接触时,要常常问自己:我有什么对他有用,使他得益?如果我不能以个人的道德、学问和修持的力量使人受益,就等于欠了一份债。 10、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无为;无为就是无执著;无执著就是没有任何愿与事违。 11、生活时常和我们开玩笑,您期待什么,什么就会离您越远;您执着谁,就会被谁伤害得最深……得不到回报的付出,要懂得适可而止。 12、常常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伸出帮助的手,您便可立地成佛,与上帝同在。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3篇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3篇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道德经的心得体会3篇》的内容,具体内容:老子《道德经》的另一个广博在于任何人读之可以感悟出个体自己领域内的内涵和外延,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道德经的心得体会,希望可以让大家喜欢。篇一:道德经的心得体会选修课要求读经... 老子《道德经》的另一个广博在于任何人读之可以感悟出个体自己领域内的内涵和外延,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道德经的心得体会,希望可以让大家喜欢。 篇一: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选修课要求读经,于是将压在书柜里已经四五年的《道德经》翻了出来,细细品味了一次,随有感,记于下。 《道德经》,以其精炼的八十一章,写出了世间万物的博大精深。从社会中的政治,谈到经济,有时又涉及到教育,从中又写了军事,用这些实际中的事物来体现老子的哲学思想。在优美的文字中构造了一个朴素、自然、豁达、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以及方法论的框架。 一开始我根本是看不懂的,在旁边注解的帮助下才稍微明白一点,就这一点点,让我领略了他的辩证的哲学思想。 读完到《道德经》,使我对这位古代贤哲提出的以提高道德修养为核心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方法有了正确的认识,自身的人文知识、个人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的能力也有了提高。比如在第四十五章中,老子用辩证的思想阐释有些事物表面看来是一种情况,实质上又是一种情况,表面情况与实

际情况有时完全相反。"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就是体现了这一点。还有"躁胜寒,靓胜炅"则说明事物的对立面常常互相制约,特别是对立面的主导方面作用更大。 《道德经》的第六十三章说出了做事的原则,即"无为而无不为"的原则。也说出了"天下之难作于细,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从而说明在办事情是要从客观条件出发,一旦条件成熟,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时也告诫我们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下手,实现远大的目标,要从细微的地方下手。处理问题时,要是遇到微易的事物,万不可掉以轻心,或许细微的才是事物的关键所在。老子也说出了"合抱之木,作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垒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说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从小到大的。我们做事情时必须有恒心一点一滴的去完成,不然就会功亏一篑,半途而废。 《道德经》的许多哲学限于我的学识,不能完全理解,但是读它真是获益匪浅。在我读完《道德经》后,忽然想起古代的另一位教育家----孔子,于是就有了对比的念头。 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据说孔子还对饮食有研究。作为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孔子不及老子,孔子的哲学不能算作作哲学,他的观点,我认为其实是对现实中事物的一般发展规律的总结,只是别人照着孔子的言行去行事时,还没有发现或许很少发现错误。孔子的哲学,我认为并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只能说是孔子比别人多了一项概括的能力。比如"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都是一般人们的生活规律,生活常识,并没有太多的理论价值,说明了一点,就是一张教别人如

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

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 寒假之前学校组织大家学习了道德经的前两讲——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学完后当时心灵很是触动,于是利用寒假时间又继续学了 道德经的其它几讲,当然触动还是挺多的。 我觉得《道德经》潜藏的一个主题是,老子提出的“道”,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道的含义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来理解。事实上,宇宙万物之运行,是存在一定的客观规律,这个客观规律,需要我们有联系的、全面的来认识,来理解。但人类限于时间和空间,能全面系统地认识宇宙万物,看来是虚渺而不可能的。但我们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自己走过的路,要不断总结,不断思考, 找出规律,逐步认识世界,理解世界,掌握未来世界的运行规律。 所以对待老子的思想,要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他的许多内容在今天看来也是十分具有指导和教育意义的。例如“功成身退”“宠辱不惊”等为人处事的原则是中华民族的精髓, 更是安身立命,为人处事的基础。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老子提出的“致虚守静”,“少私寡欲”等处事的哲学是拯救人们心灵的一剂 灵药,让我们正确的看待得失,可以净化人的心灵。 以上是我对“道经”总的认识,下面就具体谈谈我对其中的一些观点的感悟认识。 每个人都有私有欲,面对私欲,必须先自反自省,然后自清自虚,若能做到自知、自胜、知足,那么就可以算是得道。当社会需要用 礼智维系的时候,虚伪巧诈也就慢慢的产生了,祸乱也跟着来了, 自以为聪明的人,以智取巧,实在是愚昧的根源,因此我们应守质 朴的大道,不要虚伪的巧智,取用道的精神,舍弃礼智的浮华。一 切需自然而行,道的作用是柔弱谦下,天下万物是从有而产生的, 而有却是从无产生而来的,无是道之体,有是道之用,人应无为、 无事、无智、无知、无欲、无我、无私才能达到道德最高境界。

道德经(第十三章)

道德经(第十三章) 原文 宠辱若惊, 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 得之若惊, 失之若惊, 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 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 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 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 若可托天下。 译文 得到宠爱或受到屈辱,以至于感到惊喜或惊恐。重视大患(即“宠”与“辱”)以至于如同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

什么叫宠辱若惊?由于得宠者地位卑下,因此得到宠爱就会为之惊喜,失去宠爱就会感到惊恐。这就是宠辱若惊。什么叫贵大患若身?人之所以有大患(即宠辱),是因为人患得患失而心中只有自己。如果人达到不患得患失、心中没有自己(即无身)的境界,那么人还有什么忧患呢? 所以,崇尚把自身献给天下者,就可以把天下交给他;情愿把自身献给天下者,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评析]本章所讲关于"贵身"和人的尊严问题,大意是说"圣人"不以宠辱荣患等身外之事易其身,这是接着上一章"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的而言的。凡能够真正做到"为腹不为目",不为外界荣辱乱心分神者,才有能力担负治理天下的重责。对于本章主旨,王夫之作过如下精辟的发挥。他说:"众人纳天下于身,至人外其身于天下。夫不见纳天下者,有必至之忧患乎?宠至若惊,辱来若惊,则是纳天下者,纳惊以自滑也。大患在天下,纳而贵之与身等。夫身且为患,而贵患以为重累之身,是纳患以自梏也。惟无身者,以耳任耳,不为天下听;以目任目,不为天下视;吾之耳目静,而天下之视听不荧,惊患去已,而消于天下,是以百姓履籍而不匹倾。"(王夫之:《老子衍》)一般人对于身体的宠辱荣患十分看重,甚至于许多人重视身外的宠辱远远超过自身的生命。人生在世,难免要与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打交道。许多人是以荣庞和功利名禄为人生最高理想,目的就是为享荣华富

解读道德经心得体会范文

解读道德经心得体会范文 解读道德经心得体会范文1 “道可道,非常道……”一阵阵读书声回荡在校园里。自从学校开展“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读书活动以来,校园里每天都飘荡着整齐而有节奏的读书声。 当老师第一次捧着《道德经》,告诉我们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我就暗暗地下决心一定要认真地学习它。 可是当老师第一次用清脆的声音带领我们读《道德经》时,我感觉到枯燥无味,一点儿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来。虽然如此,我还是不忘每天读一读,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它。于是每天清晨,伴着鸟儿的歌声,迎着初升的朝阳,我坐在阳台上,一边享受着清鲜的空气,一边开始了晨读。它给我的心灵开启了一道门,引导我如何从小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不追求名利的人,一个健康向上的人。 读《道德经》后,我渐渐发现,原来做事马虎的我竟安静耐心地思考问题了,原来作业中潦草的字迹变得端正了许多。从诵读经典书籍中,也让我悟出了些做人的道理。比如文中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告诉我们,一个人不仅要能战胜别人,更应该有勇气战胜自己。

《道德经》让我受益匪浅。“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 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解读道德经心得体会范文2 长夜漫漫,路亦漫漫,时间真是白驹过隙,一晃步入一年的职场。 一年里,为了弥补自己思维方式的短板,刚毕业就花了7万多的钱去学习财商课,情绪管理课程,企业家学徒课程;一年里,自己用休息时间卖过各类水果和坚果;做过项目合伙人,现在也正在尝试自己做老板,锻炼自己做项目的能力。所有一切归根结底都是希望自己用勤奋和时间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一条漫长的路,也是需要恒心,耐心,慧心的路。站在23岁的节口,我

《道德经》第十五章给我们的启发

《道德经》第十五章给我们的启发 【原文】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惟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古之善行道的人,深奥玄妙,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因为玄妙莫测不容易让人认识,所以下面的描述有些勉强:小心谨慎地好像在冬天渡大河;犹豫不决、畏首畏尾地好像怕惊动了四方邻居;拘谨严肃地好像是在作客;潇洒涣散地好像是冰在溶化;敦厚老实地好像是很朴实;心胸豁达开阔地好像山谷一样幽深;融入任何事物中去都能水乳交融。现代启发本段阐述的内容阐述的是:成大事人高境界的行为规范。在没有制定出周密的计划,没有十足把握的时候,要体现出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高度紧张、高度重视;在为人处事方面,要谦虚谨慎、虚怀若谷,毕恭毕敬低调处理;在处社会方面,要敦厚纯朴、心胸豁达,能够融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刘伯承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面对内忧外患、满目疮痍的国家,面对水深火热的人民,为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他毅然放弃了显赫的地位和丰厚的待遇,投身于轰轰烈烈大革命的洪流中去。在战场上他是一员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虎将;在生活中他又是一个无微不至的慈祥长者;面对文化落后的彝族同胞,他可以和他们的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全国

解放后他功成身退,在军政大学潜心研究军事理论。他的一生轰轰烈烈而又谦虚低调,留给后人的是一本永远也学不完的书。曾国藩研究了三年《道德经》以后,大彻大悟,展现于世人的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桀骜不驯、凶神恶煞的“曾剃头”了。为使自己的学生李鸿章更好的发挥才干,曾国藩宁愿让出自己的位置;为联络旷世奇才左宗棠,曾国藩情愿把自己比作“雌”把左宗棠比作“雄”;攻下洪秀全的首都南京以后,曾国藩秋毫无犯,没有拿走任何财宝;打败洪秀全以后,曾国藩没有居功自傲,而是急流勇退,他毅然解散了他苦心经营的军队。曾国藩坚忍不拔、矢志不移,以屡败屡战而著称;曾国藩识人善任,不拘一格用人才,以发现重用李鸿章、左宗棠而著称;曾国藩勤俭持家、谦虚低调,以《曾国藩家书》而著称;办事严谨周密、滴水不漏,以功成身退解散军队而著称。老子指出善为道者的行为规范,曾国藩几乎都做到了,所以他能够成为三朝元老,成为后人推崇的典范。对青少年的道德启发老子为成大事的人指出了行为规范,引申到青少年身上就是要做到:“反求诸己、宽以待人。”城市里:两台汽车互不相让,结果后面停了一长串,这种事没少见吧?工作中:“别人都在玩,凭什么要我干?”这种话没少听吧?校园中:“老师偏心眼,我们怎么学得好?”这种牢骚没少发吧?凡是先找别人的原因,自己是“墨索里尼总是有理”,这种人往往被世人唾弃,然而轮到自己的时候又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