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痛分娩应用效果观察

无痛分娩应用效果观察

无痛分娩应用效果观察
无痛分娩应用效果观察

无痛分娩在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无痛分娩在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无痛分娩在产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18例进行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9例。观察组采用无痛分娩技术,对照组不采用无痛分娩技术。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分娩方式、产程及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程短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技术可以有效降低产妇分娩疼痛感和剖宫产率,促进分娩顺利进行,效果良好。 关键词无痛分娩;镇痛;临床效果 分娩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这一过程往往伴随着剧痛,对母婴安全造成一定威胁,这也使得一些产妇选择剖宫产。无痛分娩技术可以有效缓解分娩疼痛,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1]。为进一步明确无痛分娩技术对产妇分娩疼痛的缓解效果,本文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月在本院产科进行分娩的118例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月在本院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118例,纳入标准:①具备阴道试产条件;②无妊娠合并症;③知情同意,自愿参与。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9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4~38岁,平均年龄(27.8±3.7)岁;初产妇39例,经产妇20例;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8±1.7)周。对照组产妇年龄25~38岁,平均年龄(28.0±3.3)岁;初产妇40例,经产妇19例;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40.1±1.5)周。两组产妇年龄、孕周、产次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两组均接受相同的心理疏导与护理配合。 1. 2. 1 观察组采用无痛分娩技术,具体如下:①宫口开至3 cm且胎心监护无异常,产妇侧卧,常规消毒,在椎间硬膜外进行穿刺,置入长度3 cm 的固定导管;②向导管内注入1%利多卡因(广东新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2303)3 ml;③连接导管与自控电子泵,向椎管内注入0.15%罗哌卡因(广东华润顺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325)35 ml+0.1 mg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42022076)+生理盐水15 ml,保持8~10 ml/h泵入,宫口全开后停止用药。 1. 2. 2 对照组不采用无痛分娩技术,宫缩乏力则给予人工破膜+0.5%缩宫素静脉滴注。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比较两组产妇镇痛效果、分娩方式、产程(活跃

无痛分娩的产程观察与护理要点

无痛分娩的产程观察与护理要点 发表时间:2014-07-31T14:25:48.2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8期供稿作者:蒋艳[导读] 分娩是一个自然而痛苦的过程,产妇常常由于难以忍受剧痛而导致自然分娩失败。蒋艳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医院妇幼中心产科广西桂林 541000) 【摘要】采用综合护理手段配合无痛分娩技术,可使产妇分娩顺利,降低剖宫产率。本文从产前教育、生理监测、产程观察与护理、产后并发症护理等四方面探讨了无痛分娩的有效护理方法及其要点。 【关键词】无痛分娩产程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8-0334-02 分娩是一个自然而痛苦的过程,产妇常常由于难以忍受剧痛而导致自然分娩失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在无痛的情况下经阴道顺利分娩已成为可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式是采用连续性硬膜外小剂量给药方式(如芬太尼、罗哌卡因)阻断支配子宫的感觉神经,可明显减轻产妇分娩时的阵痛,减少产妇体力的消耗,有利于促进母婴健康,效果较好[1]。本文分析总结多年来的护理经验,探讨在产妇无痛分 娩过程中的综合护理措施与护理要点。 一、产前教育与心理护理 充分的产前宣传教育,尊重孕妇的知情选择权十分重要。除了给孕妇介绍分娩镇痛的优点外,还告之分娩的过程,可能产生的疼痛、性质及原因,疼痛出现的时间及持续时间,分娩过程大致所需的时间,进行无痛分娩的最佳时间,让产妇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并让孕妇和家属了解副作用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孕妇和家属知情了解,使他们能够权衡利弊自愿选择;并告知孕妇何时提出镇痛申请以免错过最佳时机。 二、无痛分娩生理监测 当宫口开大至 2-4cm时,是最佳分娩镇痛时间,立即通知麻醉师进行硬膜外穿刺,并向孕妇讲解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方式、方法,消除孕妇心理恐惧。建立通畅的静脉输液管道。嘱孕妇排空膀胱,以防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宫缩时指导孕妇做适当的呼吸。助产士始终面对孕妇,扶持好体位,穿刺成功后,帮助麻醉师固定麻醉导管,并将孕妇取半卧位或左侧卧位。在此期间应注意减轻孕妇心理压力,掌握好正确的镇痛时间,观察孕妇的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变化和胎儿宫内情况。 三、产程观察与护理 (一)第一产程的观察和护理 严密产程观察,合理安排无痛分娩的时机。密切观察产妇宫缩情况,全产程连续胎心电子监护,每隔1-2小时肛查一次,了解宫口扩展情况。产程潜伏期采取不干预原则,让产妇获得充分休息。活跃期要加强宫缩,但要避免宫缩过强,密切观察宫口扩张和先露下降以及胎心变化,鼓励产妇每 2-4 小时排尿一次,以免膀胱充盈影响宫缩及胎头下降。 (二)第二产程的观察和护理 由于镇痛药物的作用,产妇在第二产程中宫缩可仍保持无痛。故第二产程开始宫口开全后,应及时停止使用麻醉镇痛药,并密切观察胎心。助产士应正确指导产妇在宫缩时向下排便式屏气,宫缩间隙时学会全身肌肉放松,鼓励并帮助产妇饮水、进食。同时做好接生准备工作;并且检查新生儿急救与复苏的装置备用完好状态。 (三)第三产程的观察与护理 胎儿娩出后进人第三产程,此时应密切观察,预防出血。首先正确及时使用催产素以促进子宫收缩;其次接生者使胎盘及时完整的娩出,如需伤口缝合,由巡回护士从硬膜外导管注入利多卡因来延续无痛分娩,并在半小时内将新生儿抱至产妇身边,完成早吸吮和早接触工作,以促进子宫收缩,增进母子感情,同时正确估计出血量。协助麻醉师拔管,注意保护穿刺点。 四、产后并发症护理 (一)切口疼痛 产后麻醉过后产妇对疼痛敏感性增高,切口疼痛加重。要勤洗会阴部,勤换会阴垫,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会阴肿胀时必要时局部理疗,酌情给予镇痛剂[2]。 (二)尿潴留 由于产妇分娩时膀胱受压、会阴疼痛以及副交感神经受麻醉影响恢复慢等因素导致排尿困难。此时应解除产妇思想顾虑,鼓励其尽快下床排尿,或者热敷或按摩膀胱底部,必要时可插管导尿[3]。 (三)低血压 低血压是麻醉的副作用,对所有分娩后产妇进行心电监护,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师处理。一般24小时内嘱产妇卧床休息,缓慢改变体位,床旁解尿时尽量搀扶产妇在床上完成,下床排尿必须缓慢分步骤下床,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发生。通过助产士严密的观察和有效护理,使产妇有了安全感和信任感,能保障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疼痛减轻或消失,产妇情绪更加平稳安定,产程进展更加顺利,能大大降低剖宫产率。 参考文献 [1]胡雪娴.80例无痛分娩产妇的护理体会[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7):1091-1092. [2]张玉芬.分娩疼痛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2,10(7):1804-1805. [3]杨柳,刘艳秀.无痛分娩的护理[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7,27(6):999-1000.

无痛分娩在临床中的应用观察

无痛分娩在临床中的应用观察 在确保母婴安全的前提下,为了减轻或解除这种痛苦,开展无痛分娩以减少母亲分娩时痛苦,国内外专家在分娩镇痛的研究中开展了大量工作。针对这一课题,各自不同的经验。为了寻找更为理想,适于基层的分娩镇痛方法,我们通过对硬膜外分娩镇痛,水针镇痛二种方法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我院全产程镇痛已成功应用,,取得了满意效果和较丰富的经验,为产妇解除痛苦。并现介绍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2010年~2011年在我院选择年龄20~34岁,实施无痛分娩孕妇100例均为足月,妊娠34~42wk,单胎,有自然分娩条件的产妇。另选产妇99例为对照组未用任何止痛措施。两组均为初产妇,在年龄、孕周、身高、体重方面无差异显著性,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镇痛方法:a组:初产妇宫口开大3cm左右,经椎间隙行常规硬膜外腔穿刺并向头置管4~5cm。由麻醉师选择椎问隙行硬膜外穿刺并置管,穿刺成功后注入1.5%利多卡因3ml,观察5min无脊麻和局麻中毒征象后,再注入5%利多卡因6m1.用持续性电子微量泵以3-4ml/h,泵内药物为罗哌卡因针75mg,芬太尼针0 1mg 加人生理盐水60—80ml,,且设定pca(自控镇痛量)为3-4ml。这些应根据产妇的腹直肌及盆底肌肌力情况调查,并正确指导产妇协调产力往下用力。速度持续输注0.125%布比卡因+2ug/ml芬太尼

的复合液。b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分娩。 1.3 观察项目:①镇痛效果:分级分四级,0级:无痛;;i级轻微疼痛可耐受,能合作。ⅱ级:明显腰腹疼痛。ⅲ强烈腰腹疼痛,呻吟不断,合作欠佳。②观察产程进展。③产后不良反应。 1.4 统计方法:计量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 表示。 2 结果 观察组产妇活跃期明显短于对照组,经检验t=19.20,p0.05。②两组产后出血差异无显著性,经检验t=0.40,p>0.05;③观察组新生儿窒息人数少于对照组,经检验x 2=0.55,p<0.05有显著性差异;④硬膜外镇痛分娩的产妇,生命体征稳定,均未发现明显的低血压、心动过缓、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3.1 分娩对产妇而言既是一个欣喜的过程又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由于各人的疼痛不同,在分娩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难以忍受产痛而要求剖宫产,还有宫颈及子宫下段的扩张均是导致阵痛的原因。由于子宫收缩,另外产痛可导致产妇的恐惧、紧张而消耗大量产力,子宫肌的缺血及子宫肌肉中的神经末梢受压,最终导致产力异常增加剖宫产率,无痛分娩的推广给产妇带来了福音。对比分析均可说明无痛分娩对减轻产痛、缩短产程有明显效果。 3.2 产力、产道、胎儿和精神心理因素,分娩时的剧烈疼痛使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的观察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的观察 摘要:探讨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方法从我院随机选出足月、 初产的产妇120例,按照产妇个人意愿进行分组,每组60人,采用无痛分娩技 术的一组为观察组,自然生产的一组为对照组,在两组采取常规产前准备的基础上,将两组的镇痛效果、生产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的窒息情况进行对比。结 果观察组的镇痛效果达到了100%远高于对照组的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观察组进行剖宫产的有6例,占10%;对照组进行剖宫产的有18例,占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的窒息率上无显著 差异。结论在产科临床中无痛分娩技术的应用有利于缓解产妇在生产时的疼痛,降低剖宫产的几率,安全有效,对婴儿无影响,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无痛分娩;产科临床;应用 分娩是人类繁衍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女性生产的一个必经环节。俗话说“儿女的生日,母亲的难日”,在分娩的过程中通常会伴有疼痛感,按照医学的分级来说,分娩痛高于刀割痛仅 次于烧伤痛,有人将这种疼痛程度比喻为十二根骨头一起折断的程度,可见分娩痛的剧烈程度。这种在自然分娩时产生的疼痛会使产妇产生一种焦虑紧张感,不利于产妇的生产和胎儿 的健康,因此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在我院选取不具精神疾病的120例足月、初产的产妇,按其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进行无痛分娩,对照组常规分娩。两组产妇年龄都在23~33岁, 平均年龄为(26.2±1.3)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对 两组的镇痛效果、生产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的窒息情况进行比较。 2、方法 观察组:当产妇开始宫缩,子宫口开到3~4厘米时,医生对其进行腰麻—硬膜外麻联合 用药,在L2~3或L3~4间隙进行穿刺,刺入蛛网膜下腔,在子宫收缩间隙注入布比卡因 2.5mg,芬太尼2.5μg,麻黄素20mg,葡萄糖0.25g,分次给药或微量泵连续给药,宫口全开 后停止。 对照组:进行常规分娩,在整个分娩过程中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缓解其生产 的心理压力。 若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脐带脱垂、胎儿宫内窘迫的状况是要及时进行剖宫产。 3、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生产方式、产妇的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的窒息率等各项指标。镇痛 效果的评定标准:无痛或稍感不适为显效;酸痛但可忍受为有效;强烈腰腹疼痛为无效。 二、结果 1、镇痛效果的比较 在观察组的60人中,有48人是显效,有12人是有效,镇痛率为100%。而对照组的12 人都出现了强烈的腰腹疼痛,镇痛率为0%。所以,无痛分娩技术的实施有利于孕妇的无痛生产,减轻孕妇生产的压力,有利于产妇产后的状态调整。 2、孕妇生产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的对比 我们从数据的对比中观察到,采用无痛分娩技术的孕妇中有6例进行了剖宫产,而进行 常规生产的产妇有18例进行了剖宫产,其人数是观察组的3倍,可见采用无痛分娩技术的 产妇更容易顺产。然后再将两组的产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的窒息率进行对比,发现其差别 不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无痛分娩技术对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率无影响的结论。 三、讨论 据多国家多产科中心调查,我们可知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感觉不痛或轻微疼痛占15%, 中等疼痛占35%,极度剧痛占20%,这就说明了至少55%的产妇需要缓解生产时的疼痛。分 娩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产程,分娩痛主要出现在第一、二产程可分别表现为“内脏痛”和“躯体

无痛分娩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无痛分娩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19-07-19T16:31:39.147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5期作者:李君璐姚锦[导读] 在对产妇进行分娩护理时,应用无痛分娩方案,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分娩结局,降低剖宫产率,对于产妇的分娩后恢复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娄底市 417009)摘要:目的探究将无痛分娩应用于妇产科产妇护理中的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于数据库中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间收入的妇产科的所有分娩产妇一般资料进行评估,通过数据库随机抽签法,将其中64例患者纳入研究,作为实验样本,将所有患者进行 随机两组均分,分别命名为对照组(n=32)与实验组(n=32)。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对产妇的分娩过程进行配合,实验组产妇则应用无痛分娩进行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剖宫产应用率并评价产妇的各项分娩指标,分析组间差异。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中,共2例产妇选择剖宫产,占比6.25%,而对照组共9例剖宫产,占比28.1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同时观察两组产妇的各项指标,实验组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产妇进行分娩护理时,应用无痛分娩方案,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分娩结局,降低剖宫产率,对于产妇的分娩后恢复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无痛分娩;产妇;护理方案;情绪影响 怀孕和分娩几乎是所有女性在生命过程中必然需要经历的生理过程。无痛分娩又被称为分娩镇痛,是采用各类方式来缓解产妇在分娩时的失眠,可以减轻产妇的痛苦,降低分娩时的恐惧和对产妇的伤害,可以在第一产程中有充足的时间休息,为后续生产积攒体力,顺利完成分娩[1]。在给予无痛分娩的同时,配合相应的护理可以让产妇保持相对的舒适,缓解其焦虑、紧张等情绪[2]。为探讨无痛分娩中责任助产与无痛分娩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在所有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间入住本院的产妇中随机挑选64例作为研究对象,取得良好的成果,现归纳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数据库中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间收入的妇产科的所有分娩产妇一般资料进行评估,通过数据库随机抽签法,将其中64例患者纳入研究,作为实验样本,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两组均分,分别命名为对照组(n=32)与实验组(n=32)。实验组中产妇年龄信息区间介于21~32岁,平均年龄(28.6±3.4)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9.6±1.1)周;对照组中产妇的年龄信息区间介于22~32岁,平均年龄(27.7±3.1)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8.7±1.2)周。 产妇在入院时经临床体检,未见其他全身性疾病,产妇个体状况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包含告知其需要注意的事项,对其身体进行评估,监测生命体征等。实验组产妇实施无痛分娩方案: 1、在进入第一产程后,产妇由于时间较长,并且体力消耗较大,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叮嘱产妇在分娩期间注意休息,保持体力,适当进食高热量和易消化的食物。同时为了避免产妇由于宫缩疼痛而出现的紧张和焦虑等情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允许产妇丈夫陪同,增强产妇的信心。 2、当产妇进入第二产程后,由于产妇此时疼痛感较强,可以通过播放音乐或帮助的方式来提高产妇的疼痛阀值,在产妇分娩期间,护理人员应当耐心指导如何进行腹压增加和放松肌肉,必要时为产妇补充水分,充分休息后应对下一次宫缩。 3、在产妇分娩完成后,护理人员应当首先告知产妇分娩结果并表示祝贺,对产妇的脐带进行处理后,立刻将胎儿抱到产妇面前,告知产妇胎儿的性别以及发育状况,增加产妇的成就感,同时在胎盘娩出后应当立即检查产妇是否存在产道损伤,若出现裂伤或其他状况,应当及时予以对症治疗。 1.3 评价标准 记录所有产妇分娩完成后的产后出血数据,记录所有产妇的剖宫产应用率。分娩完成后由护理人员对产妇的产程时间、失眠评分和焦虑、抑郁评分进行分析和记录。失眠评分满分为1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失眠状况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作为本次实验的数据处理软件。本次实验期间,t值用于检验文中患者的年龄信息数据、产妇各项指标计量资料,而卡方则用于文中产妇剖宫产率、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率等数据计数资料,以P<0.05说明实验结果中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中,共2例产妇选择剖宫产,占比6.25%,而对照组共9例剖宫产,占比28.1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无痛分娩在产科的应用

无痛分娩在产科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6-03-02T11:25:41.75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8期作者:党立艳 [导读] 陕西省荣誉军人第一医院妇产科无痛分娩可缩短产程,对产后出血及新生儿无影响。 陕西省荣誉军人第一医院妇产科 714200 摘要:目的:观察无痛药物分娩在产程中的镇痛效果、宫缩、产程时间、出血情况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孕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显著,缩短了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的时间。结论:无痛分娩可缩短产程,对产后出血及新生儿无影响。 关键词:无痛分娩;镇痛;产科应用 产妇在分娩时胎儿对产道产生一定的压迫,导致产妇在分娩时剧烈疼痛。为有效的减轻疼痛,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无痛分娩”的技术。所谓“无痛分娩”在医学上又称“分娩镇痛”,是使用各种方法使分娩时的疼痛减轻或者消失。分娩镇痛分为两种:一种是药物性的分娩镇痛,一种是非药物性的分娩镇痛。现就针对药物性的分娩镇痛进行讨论,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2月~2012年12月来我院住院且自愿要求无痛分娩的待产孕妇100例,并选取不实施无痛分娩的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及对照组均为胎位正常、胎儿宫内储备良好、无椎管内麻醉禁忌的产妇。两组在年龄、孕周、体重、孕次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试验组孕妇宫口开大3~4 cm,且有规律的宫缩时,选择3~4腰椎硬膜外穿刺,置药管3-4 cm,药管内配置0.1%罗哌卡因,首次用药量为8 ml,试验剂量3 ml。药物起效后,观察无异常,外接镇痛泵。采用0.1%罗哌卡因8 ml混合芬太尼2 μg/ml持续泵入,输液泵6~10 ml/h剂量维持量,输液过程中根据产妇的疼痛情况,调整用药速度和药量。在产妇宫口开至10 cm左右停止用药,若产妇的宫缩不足,可静脉滴注适量缩宫素增强宫缩效果。待胎儿分娩后,再会阴局部麻醉消除会阴处切口疼痛。为确保母婴平安,试验组及对照组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均鼻管吸氧,胎心监护,心电监护,观测产妇的血压、心率、胎心,观察宫颈的扩张程度、胎儿先露下降程度,对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的影响情况及产后出血情况进行对比。对照组采用传统分娩方式处理。 1.3 镇痛效果评定:根据WHO镇痛分级评定标准,显效:分娩时无疼痛感,产妇顺利生产;有效:分娩时产妇有轻微的疼痛感,但疼痛可以忍受;无效:产妇在分娩时有中度及以上的持续疼痛感,疼痛无法忍受。 1.4 统计学处理:组间采用t检验标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镇痛效果:试验组及对照组在镇痛前均有明显的疼痛感,孕妇产前有烦躁、呻吟或大汗淋漓的现象。镇痛后,试验组显效95例,显效率达到了95%,有效5例,有效率为5%,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 2.2 对宫缩的影响:对照组发生不同程度的高张性宫缩的产妇10例,占总数的10%,试验组发生高张性宫缩的产妇3例,占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对产程的影响: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宫缩不足时给予缩宫素混合5%的葡萄糖静脉滴注,试验组第一产程平均时间(4.6±0.2)h,对照组活跃期平均时间(6.8±0.3)h,可见试验组第一产程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试验组平均(0.8±0.2)h,对照组平均(1.4±0.1)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产程两组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对产后出血的影响:试验组产后出血<100 ml为46例,100~300 ml为30例,>300 ml为24例;对照组产后出血<100 ml为44例,100~300 ml 为31例,>300 ml为2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 对新生儿的影响:试验组和对照组孕妇分娩后,婴儿均无重度窒息,轻度窒息两组均为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分娩时的剧烈疼痛可以导致孕妇体内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使孕妇发生血管收缩、胎盘血流减少等,对孕妇及胎儿产生不良影响。产妇在产程启动后疼痛加剧,频率从3分钟一次到几分钟一次,疼痛程度从可以耐受到难以耐受,第一产程开始到第二产程启动,需要的时间从几小时到十几小时,甚至几天,而第二产程开始后,疼痛的频率和强度更大,需要更大的意志力配合,很多产妇此时体力消耗殆尽,心理极度紧张和矛盾,出现宫缩乏力,产程停滞,这对母体和胎儿的影响都很大,母体可能会引起产后出血,而新生儿,则可能因宫内乏氧出现窘迫症状,产程停滞时间长,对胎心有很大影响,出现胎心过速或胎心过缓,都是手术指征的重要表现,也是自然分娩改剖宫产的主要原因。随着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产妇对分娩时的要求逐渐提高。由于分娩时子宫压迫缺血等因素带来的疼痛使产妇产生焦虑和不安。通过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数据对比发现,药物性的分娩镇痛,适用于分娩的各个产程,对运动的影响可达最轻程度,其镇痛效果不单是两药简单相加,而是有协同作用。无痛药物分娩在实施过程中大大缩短了第一产程的时间,可以认为可能是药物作用于子宫颈的运动神经减少了产道阻力,有利于先露下降和宫颈扩张。给药过程配合缩宫素,使胎位下降迅速,减少了第一产程的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缩短明显可能与第一产程药物作用的时间呈正比。由于减少了孕妇的痛苦缩短了产程时间,且整个过程中出血量、新生儿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特点有利于分娩镇痛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引平妇产科学.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安旭著,龙燕.无痛分娩与正常分娩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5):141-142. [3]时巧玲.无痛分娩与正常分娩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7):72-73. [4]宋丽君.腰硬联合麻醉无痛分娩86例临床护理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3,3(3):1266-1267.

无痛分娩的护理观察与体会

无痛分娩的护理观察与体会 发表时间:2019-05-15T11:24:44.04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2月上第3期作者:吴佩茹[导读] 产妇对无痛分娩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无痛分娩技术是一项在临床上值得推荐的分娩方式。佛山市南海区罗村医院广东佛山 528226 【摘要】目的探究无痛分娩的最佳护理方法和产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名临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50位产妇自愿接受无痛分娩为观察组,通过椎管内分娩镇痛法及优质的产程护理方法;剩下50位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分娩和护理方法,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中的疼痛情况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顺产率高,刨宫产率明显降低。结论无痛分娩操作简单,安全性好,明显减轻产妇痛苦,减少分娩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无痛分娩;椎管内分娩镇痛法;护理;疼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保证母婴安全的情况下,无痛分娩技术应运而生,给临产产妇带来了福音。无痛分娩又叫分娩镇痛,也就是通过各种方法使产妇减轻分娩痛苦和疲劳,缓解产妇精神压力,保存体力为生产做充足的准备[1]。本研究通过对100名临产产妇进行研究,探究椎管内分娩镇痛法加优质合理的产程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7年10月到2018年10月间,选择50例自愿在我院选择椎管内分娩镇痛法进行无痛分娩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50例要求自然分娩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全部为初产妇且单胎妊娠,年龄应在17岁到36岁之间均匀分布,平均年龄在24岁左右,孕周在介于37周到42周,无严重高危因素以及阴道分娩禁忌症和椎管麻痹禁忌症,产妇无剖宫产前兆,胎儿发育良好。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在年龄、孕周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1.2方法 无痛分娩主要采用椎管内分娩镇痛。在产妇宫口开到3cm左右,开始实行腰椎间隙穿刺技术。在穿刺之前,应进行产妇各种指标的检测,产妇采用左侧侧卧体位,在L2~L4腰椎间隙实行穿刺,穿刺深度在2到4厘米之间,穿刺成功后,向导管内注射3~5mL的1%的利多卡因,同时在产妇的的硬膜外腔放置导管,与镇痛泵连接,观察注射后产妇的情况,若无不良反应,将提前配好的药物从导管内注入,药物配方为浓度在0.1~0.2%的罗哌卡因和0.5~1ug/ml的舒芬太尼的混合物,首次给药量可维持在8ml左右,15分钟到20分钟后起效。过程中可根据产妇疼痛程度持续给药,直到宫口全开至,但最高给药量应不超过14ml。整个过程要严格控制药物泵入量,不影响产妇的规律宫缩。 1.3护理方法 1.3.1心理健康护理 首次生产的产妇对分娩的过程不了解,在临产之前都会出现焦虑、害怕和紧张不安的情绪[2]。为了缓解产妇焦虑的情绪,在产妇生产之前,护士应热心的向产妇介绍医院的环境和分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取得产妇的信任。并说明无痛分娩是一种非常普遍成熟,且简单易行的技术,安全指数高。因为初产妇产程长,易产生急燥情绪,因此允许家属陪产,发挥家庭的支持系统作用。 1.3.2一般护理 在产妇分娩前和分娩过程中,做好产妇的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出现,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1.3.3产程观察及护理 无痛分娩所使用的麻醉药浓度是非常低的,只有剖宫产的十分之一,所以在注入麻药后,产妇还处于意识清醒的状态,须卧床观察半小时后可根据需求在麻醉师医生的准许下下床实施自由体位活动。期间应提醒并协助产妇进行大小便,同时鼓励产妇进食一些高热量、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保持精力和体力充沛。 助产师在第一产程中要严密监控产妇身体的各项指标,如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胎心音、疼痛评分等,如有异常反应及时通知医生。同时注意观察产妇的宫缩频率和程度,必要时可给予宫缩素以保证顺利生产。期间,根据情况对产妇做阴道检查,了解其宫口扩张、胎头下降情况,一旦宫口全开,应立即停止麻药使用。此时产妇进入第二产程,此时胎头下降,产妇会有剧烈的疼痛感,医护人员在安抚产妇情绪的同时,帮助产妇调整好呼吸节奏,在宫缩时指导用力技巧,使产妇更好地配合分娩,减少阴道裂伤程度。同时准备好新生儿的急救设备,随时应对突发状况。 1.3.4产后护理 产后2小时内应密切观察产妇的各生命体征,膀胱是否充盈,按压产妇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听取产妇主诉,了解肛门是否有便意不适感。返回病房前需通知麻醉师撤出硬膜外腔内的导管,并注意观察穿刺伤口有无渗血,嘱产妇注意身体皮肤清洁卫生,防止感染的发生。产后4小时内鼓励产妇及时排尿,预防产后尿潴留。向产妇说明产后护理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1.4疼痛标准 采用主诉疼痛分级法(VRS法),该方法将疼痛分为4个等级。0级表示完全没有痛苦;1级表示有轻微疼痛,但可以接受,不影响正常生活;2级表示,有明显疼痛,难以忍受,影响正常生活;3级表示剧烈疼痛,难以忍受,需服用镇痛药物,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并有神经紊乱的症状。满意程度也可分为3个等级,不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 1.5数据处理 数据的处理主要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当P<0.05的差异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疼痛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对产程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见表1、表2。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疼痛级别比较

无痛分娩的临床应用

无痛分娩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2-12-07T14:38:32.7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2期供稿作者:唐晓红张鸣雁[导读]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妇对分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娩期间在保证母儿安全的同时,更要求无痛,因此,减轻或消除分娩疼痛是产科临床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唐晓红张鸣雁(山东省昌邑市人民医院山东昌邑261300)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2-0139-01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妇对分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娩期间在保证母儿安全的同时,更要求无痛,因此,减轻或消除分娩疼痛是产科临床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我院自2010年来始至今,采用药物、仪器联合无痛分娩技术,经临床应用与观察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足月、单胎、产前检查无阴道分娩禁忌、无腰麻、硬膜外麻醉禁忌症,自愿接受无痛分娩术的初孕妇30例作为试验组;另选30例为对照组,未用任何止痛措施。两组孕妇年龄、身高、体重、孕周及产次差异无显著性。 1.2 镇痛方法试验组产妇有规律宫缩,宫口开大2-3cm时,取左侧卧位,操作前开放静脉,取L2-3或L3-4间隙进行穿刺,进入蛛网膜下腔后,缓慢给予0.1%罗哌卡因和20mg芬太尼共3ml(含罗哌卡因3mg)后,硬膜外向头端直管2-4cm,注药后将硬膜外导管接电子泵,泵内采用0.1%罗哌卡因加2ug/ml芬太尼混合液共50ml,最初持续以2ml/h硬膜外给药,麻醉1h后脊麻作用即将消退时将泵调至4-6ml/h,孕妇自控性给药,每15min3ml,于宫口开全时停泵,待胎儿娩出后,拔除麻醉导管停止麻醉。 1.3 观察项目及效果评定(1)持续心电监护观察产妇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2)持续胎心监护观察胎心、宫缩及产程进展;(3)观察麻醉药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及下肢运动情况;(4)疼痛判定标准:根据WHO疼痛分级标准判定:0级为无痛,1级为轻度疼痛,2级为明显疼痛,3级为强烈腰腹痛。 2 结果 2.1 镇痛效果及副作用试验组及对照组在镇痛前均有明显的疼痛感,镇痛后,试验组疼痛分级判定0级28例,1级2例。对照组2级12例,3级18例。试验组镇痛有效率100%。副作用少,偶有恶心,无下肢运动阻滞等情况发生。 2.2 对产程的影响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宫缩不足时可给予0.5%催产素静脉滴注增强宫缩效果。试验组活跃期(2.50±1.40)h,对照组活跃期( 3.00±1.80)h,第二产程试验组平均(0.8±0.2)h,对照组平均(1.2±0.1)h,第三产程两组基本一致。可见试验组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2.3 产时出血试验组(180±20ml),对照组(190±20ml),两组无明显差异。 2.4 对新生儿的影响试验组和对照组孕妇分娩后,新生儿均无重度窒息,轻度窒息两组均为1例,两组比较无差异。 3 讨论 分娩过程是孕妇既幸福激动又紧张焦虑的过程,剧烈的产痛可引起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改变,使母婴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严重者甚至影响母婴生命安危。许多孕妇在临产后因惧怕产痛而要求剖宫产,开展分娩镇痛势在必行。分娩镇痛的方法很多,其中腰硬联合阻滞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技术。镇痛效果好,易于给药,起效快,作用可靠,满足整个产程镇痛的需要;产妇清醒,不影响饮食,主动参与产程;几乎无运动阻滞,可下地行走;灵活满足剖宫产的麻醉需要;对母婴影响小。 美国、英国分娩镇痛率达85%以上;澳大利亚、新西兰、奥地利、新加坡和瑞典等国家的硬膜外无痛分娩率达10%~35%;法国、匈牙利和西班牙35%~75%。发达国家的剖宫产率为10%~20%,目前我国分娩镇痛率不足1%,但剖宫产率高达50%,与发达国家整体差距甚远。分娩镇痛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自古以来分娩疼痛困扰着每一位女性,很多准妈妈因惧怕疼痛纷纷想尽办法做剖宫产,导致剖宫产率升高。成熟的分娩镇痛技术减轻了产妇的痛苦,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现在我院已成功实施了无痛分娩,提高了自然分娩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无痛分娩操作流程

分娩镇痛操作、流程及配方 1.产妇进入分娩待产室,由助产士通知产科医师,掌握分娩镇痛适应症。 无分娩镇痛禁忌症的产妇,由助产士通知麻醉医师。一般建议宫口开至3cm,产程进入活跃期后开始分娩镇痛,若产妇在宫口<3cm时即因疼痛剧烈而要求在潜伏期开始分娩镇痛时,必须要保证产妇宫口已开,同时存在规律宫缩。 2.由麻醉医师签署分娩镇痛知情同意书,并开出分娩镇痛临时医嘱。 3.助产士开放外周静脉、心电监护、胎心监护。 4.麻醉医师实施分娩镇痛,助产士协助。 5.助产士与麻醉医师共同实施麻醉后管理,助产士注意观察产程进展,胎心变化,根据宫缩情况必要时予催产素加强宫缩。 开放外周静脉后,在L3/4或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朝头侧留置硬膜外导管(置管长度<5cm),记录孕妇不处于宫缩状态时的心率,同时推注含肾上腺素的1.5%利多卡因3ml(6支5ml2%利多卡因+0.2mg肾上腺素+10ml生理盐水=1.5%利多卡因+1:200000肾上腺素)为试验剂量,观察1min,如孕妇心率上升没超过10次以上,则视为阴性反应。贴膜固定硬膜外导管,同时推注5ml 负荷剂量罗哌卡因(0.15%罗哌卡因+2ug/ml芬太尼)后,平坦孕妇继续推注3ml 罗哌卡因(0.15%罗哌卡因+2ug/ml芬太尼),同时持续泵注维持剂量罗哌卡因(0.15%罗哌卡因+2ug/ml芬太尼)4-8ml/h,力求使产妇在不痛的同时,仍然能有宫缩的压迫感。 观察生命体征,术后镇痛开始后每5min一次,30min后每15min一次,1h 后每隔30min一次,直至分娩镇痛停止。麻醉医师进行镇痛效果评估及运动神经阻滞评估,对下肢运动行改良Bromage评分(0分,无运动神经阻滞,髋、膝、踝都可屈曲;1分,不能抬腿(仅能屈膝、踝关节;2分,不能弯曲膝部,仅能屈踝关节;3分,不能弯曲踝关节,髋、膝、踝三个关节都不能屈曲;4分,不能动趾。) 产妇宫口开全进入第二产程后,可以根据产妇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情况结合产科意见考虑是否予停止硬膜外输注还是减量输注。诺产妇下肢运动改良Bromage 评分为0分,无下肢肌力减退,同时第二产程不适感较剧,可考虑继续硬膜外输注。 6.第一产程所需镇痛平面为T10-L1,第二产程所需镇痛平面为S2-S4。 7.出现紧急剖宫产指征,立即通知产房麻醉医师协助手术安排。 罗哌卡因10ml 0.75%的罗哌卡因+2ml芬太尼(0.1mg)+38ml生理盐水,为0.15%罗哌卡因+2ug/ml芬太尼50ml

无痛分娩及其护理应用观察

无痛分娩及其护理应用观察 发表时间:2016-11-30T14:49:13.977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22期作者:李霞 [导读] 探讨无痛分娩及其护理的方法和效果。 (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医院江苏宿迁 223800) 【摘要】目的:探讨无痛分娩及其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给予无痛分娩及相应护理的10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再选取经阴道自然分娩的1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在产程中的疼痛程度、并发症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明显较轻,并发症较少(均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无痛分娩及其相应护理的实施可明显减轻产妇分娩疼痛,降低不良反应率,且对新生儿无影响,值得推广采用。 【关键词】无痛分娩;护理;分娩镇痛;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2-0186-02 无痛分娩又称为分娩镇痛,主要是指使用各种手段使分娩疼痛缓解甚至消失的一种分娩方法,有利于分娩顺利进行,降低剖宫产率及相应并发症,有利母婴结局,是现代文明的一个表现。有研究显示[1],无痛分娩产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等均优于自然分娩。本研究选择了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给予无痛分娩及相应护理的10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并与经阴道自然分娩的100例产妇进行对照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进行无痛分娩的100例产妇纳入观察组,产妇年龄为21~34岁,孕37~40周。纳入标准:初产妇;单胎妊娠;头枕先露;经阴道分娩;正常女性骨盆;无明显妊娠合并症;胎儿体质量≥2500g且≤4000g。再选择基本条件相当的100例未采取无痛分娩的产妇为对照组,经比较,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采取自然经阴道分娩,给予产科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产前指导孕妇保持外阴清洁,给予常规饮食指导,产程中给予精神安慰指导正确用力,产后鼓励早下床活动,加强饮食营养等。 1.2.2观察组。采取无痛分娩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产妇临产后即转入产房待产,给予胎心全程监护,产程活跃期宫口扩大到3厘米时由麻醉医师给予持续硬膜外麻醉,以微量注射镇痛泵连接硬膜外导管,负荷量给予0.125%布比卡因10mL,其后经硬膜外自控镇痛持续给药,维持量给予0.125%布比卡因2~4mL/h,新生儿娩出后,麻醉医师给予拔管。注意观察产程的进行情况。产前产后护理基本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在产程中的疼痛程度、并发症情况及新生儿Apgar 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疼痛程度分级参考WHO相关标准:完全无痛为0级;Ⅰ级为轻度疼痛,可忍受,睡眠不受影响,无需镇痛剂;Ⅱ级为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一定程度上影响睡眠,患者要求使用镇痛剂;Ⅲ级为重度疼痛,难以忍受,睡眠严重受影响,必须使用药物镇痛。Apgar评分为根据新生儿皮肤颜色、心率、呼吸、肌张力及运动、反射这5项体征进行评分,10分为满分,评分7分以下的新生儿考虑有不同程度的窒息。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软件,产妇各疼痛分级对应的人数/占比、并发症人数/占比、新生儿Apgaer评分各分值段对应人数/占比都以n,%形式表示,组间采取秩和检验与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明显较轻,并发症较少(均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表2。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越来越丰富的精神物质追求,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选择无痛分娩。分娩镇痛能减轻产妇疼痛,对母婴无任何不良影响[2]。该方法提高了产妇的分娩安全性,缩短了产程时间,减少了产后并发症。本文观察组在给予分娩镇痛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目的是让妇女提高生产耐受性和疼痛阈值,且对产妇并发症的预防有较好的预防作用。随着近年来无痛分娩的普及,相应的护

无痛分娩的临床应用研究

无痛分娩的临床应用研究 吴军莲 (萍乡市上栗县中医院,江西 萍乡 337000) [摘 要] 目的:探究无痛分娩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研究三方法:选取临床产妇140例并且产妇身体状况以及心理状况差别不大,平均年龄32岁,并将140例产妇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70例,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三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使用的阵痛方法进行分娩止痛;试验组使用新型临床椎管内阻滞阵痛的无痛分娩的方法进行镇痛三结果:对照组70例临床产妇,有17例产妇得到了很好的镇痛效果,镇痛成功率仅为24.29%,仍然还有大部分产妇对此镇痛办法无反应;试验组中有67例的产妇得到了很好的镇痛作用,镇痛成功率高达95.71%三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三结论:采取新型临床椎管内阻滞阵痛的无痛分娩的方法,提高了无痛分娩的镇痛成功率,同时有助于平稳产妇 的生命体征,减少了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缩短了宫颈扩张时间与第一产程时间,同时也降低了胎儿在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剖宫产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三 [关键词] 无痛分娩;椎管内阻滞;镇痛 在分娩过程中,母体会因为各种不确定因素引起令产妇难以忍受的疼痛,导致产妇体力极度下降,胎儿不能顺利生产下来,很可能危及到产妇与胎儿的生命三在使用了新型的临床椎管内阻滞阵痛的无痛分娩的方法之后,笔者发现可以起到很好的镇痛治疗效果,因此,笔者选取2017年4月~2018年9月妇产科临床产妇140例,产妇身体状况以及心理状况相差无几,平均年龄32岁,通过对两组试验的对比研究,试验组方法可以明显提高镇痛效果,取得了满意的调查结果三现报告如下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4月~2018年9月妇产科临床产妇140例,并将其产妇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70例,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三两组数据纳入标准:①参与的产妇应选取头胎生产,并且对于胎儿体位应该头部朝下的正常体位;②无不利于生产的阴道禁忌证;③对于自然生产的盆骨指数应该在正常的范围之内;④无影响自然生产的脊膜外腔以及内科严重的并发症三两组产妇的身高及心理状态无显著差距,减少其他因素的干扰三对两组产妇采用相同的护理方法,避免其他因素影响对比数据的结果三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三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镇痛手段,即为非药物镇痛治疗方法,是在自然分娩时科学地引导产妇进行呼吸的方式,为产妇进行按摩来缓解疼痛三试验组患者在产妇宫口开到3~ 4cm时,在第二腰椎至第三腰椎之间进行硬膜外腔穿刺(在第三腰椎与第四腰椎之间也可行),并且放置导管3~5cm,待产妇平卧在手术床上后,注射4~5ml1%的利多卡因,在注射后的5~6min内,对产妇进行观察,待产妇产生麻醉效果后,用针刺的方式检测麻醉效果,根据麻醉效果的不同,合理的注射0.125%二单位为2μg/ml的布比卡因联合芬太尼5~6ml,再次进行针刺检测,若无明显疼痛感觉,可以停止注射,若疼痛感明显,可以每隔1h以相同剂量的0.125%二单位为2μg/ml 的布比卡因联合芬太尼持续电子泵入,直到产妇的宫口开到10cm左右,可以适当减少布比卡因联合芬太尼的用药量,大约为0.0624%~0.1000%的范围内即可三当胎儿顺利分娩之后,注射5ml左右的镇痛剂,结束分娩过程三在产妇完全结束临床椎管内阻滞阵痛的无痛分娩后,可将置于硬膜腔的导管去除三彻底结束此次的无痛分娩,为产妇进行后续的一些处理工作三 1.3 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数据采用SPSS8.1统计学专业软件进行系统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 2 结果 对照组70例临床产妇采用常规镇痛方法,17例产妇得到了很好的镇痛效果,镇痛成功率仅为24.29%三仍然还有大部分产妇对此镇痛办法无反应三试验组使用新型的临床椎管内阻滞阵痛的无痛分娩方法,有65例产妇得到了很好的镇痛作用,镇痛成功率高达95.85%三新型的临床椎管内阻滞阵痛的无痛分娩的方法还能够缩短了宫颈扩张的时间与第一产程的时间,同时降低了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的概率三由于镇痛效果的不同,使得两组顺产以及剖宫产的比例也有显著的差异三对照组70例产妇,顺产55例,占78.57%,剖宫产15例,达21.42%三试验组70例产妇中,顺产65例,约占92.85%,剖宫产5例,占7.15%,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剖宫产的发生率三对于顺产与剖宫产之间的差异用统计学数据分析后得知,两者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三 3 讨论 在传统的无痛分娩过程中,一般采取的是非药物的治疗手段,是在自然分娩时科学的引导产妇进行呼吸的方式,为产妇进行按摩来缓解疼痛的方式来降低疼痛的程度,效果不是很明显三但是新型的临床椎管内阻滞阵痛的无痛分娩的方法能够缩短了宫颈扩张的时间与第一产程的时间,同时也降低了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的概率[1-2]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剖宫产的发生率,为产妇的安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保障三新型 四9901四 吉林医学2019年5月第40卷第5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