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心理学复习资料及答案

旅游心理学复习资料及答案

旅游心理学复习资料及答案
旅游心理学复习资料及答案

《旅游心理学》复习资料及答案

名词解释

1.知觉的相似原则

2.(心理学意义上的)学习

3.需要

4.旅游偏爱

5.组织

6.旅游目标

7.自我知觉

8.参照群体

9.服务时机

10.群体规范

简答题

1.简述旅游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2.有时消费者在购买旅游产品后会有疑虑,被称为“购买后的失调”。这种失调有可能出于哪两个原因?

3.根据服务心理学原理,说明下列服务言语的不妥之处(可综合说明,也可分句说明),并分别改为符合规范的服务用语:

i)现在不是时候。

ii)这不关我的事。

iii) 这里不是问讯处。

4.群体内聚力的大小,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5.简述组织变革的内在基本动力主要有哪几种?

6.旅游消费者的心理实质是什么?

7.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旅游消费者常常会感知到风险?

8.改变旅游消费态度的方法通常有哪几种?

9客我交往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0.对旅客投诉的处理,一般要经过哪几个过程?

论述题

1.联系实际,分析旅游企业中客人的投诉心理,并说明处理客人投诉的一般对策。

2.试分别论述“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三种人性假设相对应的管理思想。

3.试举例说明如何确立良好的服务态度?

4.试述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疏导员工情绪,从而优化改革的社会心理?

答案

名词解释

1.知觉的相似原则是指多种物体在形状和性质上具有相似特征时,人们在知觉上有将其归类的倾向。

2.学习是一种经由练习,使个体在行为上产生较为持久改变过程,也可以说,是个体经验的获得及行为改变的过程。

3.需要是指个体由感到缺乏什么东西有不足之感,又是期望得到什么东西有求足之感的两种状态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现象。

4.旅游偏爱是人们趋向于某一旅游目标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取决于人们对该旅游目标所持态度的稳定性和对该旅游目标所拥有信息量和信息种类的多少。

5.组织是个有共同目标和一定边界的社会实体和活动过程。

6.是人的旅游需要的一种期待,是人的旅游行为所要追求的预期结果在头脑中的一种超前反映,是满足人的旅游需要的对象或期望所达到的结果。

7.是指一个人通过对自已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它是个性社会化的结果。

8.是指一个人在其思想、态度和信仰形成时能给他以影响的群体。

9.是指服务人员为旅客提供服务的“火候”和“机会”。

10.是由群体成员建立起来的行为标准。这些标准规定着群体对其成员的行为可以接受和不能容忍的范围,提示其成员应该怎样做而不应该怎样做。

简答题

1.研究对象和任务:

(1)研究旅游消费行为。

(2)研究旅游服务行为。

(3)研究旅游企业管理行为。

(4)各要点的简要表述。

2.(1)一是决策时由于可供选择的信息太多,鉴于个人经验、价值观和知觉水平所限,以及被选对象又是处于动态中,因此很难作出一个理想的抉择。而且在决定后,又有可能发现更为理想、更为满意的购买对象。

(2)在决定后,也可能出现意外情况,如消费者经济状况发生变化、朋友或熟人的评论、其他信息的闯入、旅游产品的突然变化等等。

3.这些言语的共同问题是:

(1)没有用礼貌用语。

(2)直接而唐突地对待或拒绝客人。

(3)没有为客人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

(4)可分别改为:

i)请您在规定的服务时间(或…这个时间段)再来好吗?

ii)这事请您找我的同事,在那儿。

iii)这个问题您可以在问讯处得到解答。

4.主要因素:

(1)群体的领导方式。

(2)群体的社会地位。

(3)群体的沟通方式。

(4)群体的外部影响。

(5)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

5.内在基本动力:

(1)组织目标的选择和修正。

(2)组织结构的改变。

(3)组织成员内在动机和需求的改变。

6.(1)消费心理是旅游消费者脑的机能

(2)客观现实是旅游消费心理的源泉

(3)旅游实践活动是旅游消费心理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

(4)旅游消费心理的自觉能动性

(5)旅游消费心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7.(1)购买目标不明确

(2)购买酬偿不清楚

(3)购买经验缺乏

(4)积极和消极的后果

(5)群体伙伴的影响

(6)旅游产品推销员的影响

8.(1)提高旅游产品形象

(2)改变知觉

(3)引导参加旅游活动

(4)输送新的知识和信息

(5)激发潜在动机

9.(1)不稳定性

(2)个体和群体的兼顾性

(3)有利性

(4)主观性

10.(1)耐心倾听,弄清真相

(2)以诚恳的态度向客人道歉

(3)区别不同情况,作出恰当处理

论述题

1.客人投诉时的心理一般可以用下列三方面来概括:

(1)求尊重的心理。

(2)求发泄的心理。

(3)求补偿的心理。

(4)联系实际分析论述。

处理投诉的一般对策:

(1)耐心倾听,弄清真相。

(2)以诚恳的态度向客人道歉。

(3)区别不同情况,作出恰当的处理。

(4)联系实际分析论述。

2.要点:

(1)“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一切行为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最大利益,尤其是谋求最大的经济利益。所以最有效管理手段是奖惩。

(2)“社会人”假设:认为人对社会需要和自尊需要的重视,高过对物质利益的需要。所以管理要重视职工之间的人际关系,提倡集体奖励等。

(3)“自我实现的人”假设:“自我实现的人”重视人的价值、尊严和发展。所以管理者要创造条件发挥职工的潜能,提倡参和决策或管理。

(4)各要点的分析论述。

3.(1)自我尊重

(2)自我提高

(3)完善服务行为

(4)改善服务环境

(5)举例论述

4.(1)克服心理惰性

(2)提高心理随受力

(3)提高心理适应性

(4)观念更新

(5)具体论述

B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旅游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_.观察_法、_访谈_____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2.气质是个人和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__.行为____特征。

3.__ .需要____是旅游消费积极性的源泉。

4.知觉__.选择性是指知觉在一定的时间内并不感受所有的刺激,而仅仅指向能够引起注意的少数刺激。

5._ .封闭_____原则是指若干个刺激共同包围一个空间,有形成同一知觉形态的倾向。

6._ 晕轮效应_____指的是从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整体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印象。

7.旅游消费的学习,意指人们学习正确地使用旅游__产品____。

8.态度的信息量和信息种类的多少是旅游消费_偏好___形成的重要依据。

9.卡特认为,人格由_16___种各自独立的特性因素构成。

10.典型的家庭形态有两类:_核心_____式家庭和__延续____式家庭。

11.儿童自我状态其典型的行为模式有两种:_.自然_____式和__服从____式。

12.从市场营销角度,一些专家将旅游者划分为四种类型:封闭型、半封闭型、开放型、__.活动____型。

13.旅游职业对服务人员意志的要求必须具备:_自觉__性、_果断___性、自制力、坚韧性。

14.职工的能力差异主要表现在三方面:能力_发展水平_____差异、能力__类型差异和能力表现早晚差异。

15.强化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_斯金纳___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6.群体的领导方式分为专制式、民主式和__.放任____式三种。

17._ .正式_____沟通是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渠道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沟通。

18.1964年美国的布莱克博士和莫顿博士提出了管理_ 方格_____理论。

19."__ 人____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是企业管理的四条原则。

20.组织_变革_____的动力主要来自组织内部环境和组织外部环境两个方面。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小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多血质人的行为: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和人交往,注意易转移、兴趣易变换,外倾。( √)

2.依据动机在旅游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可以把动机区分为主导动机和次要动机。(√)

3.任何旅游决策都包含有风险和不可知因素。( √)

4.文化是旅游消费者环境中影响旅游消费行为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X )

5.注重实用、追求档次是中年消费者的心理。( X )

6.工作和外在满足是满足职工生存和精神需要的重要手段。( X )

7.双因素理论是研究满足人们需要的目标或诱因对人的动机作用的理论。( √)

8.如果员工的能力较差,应调整工种或岗位,或者加强针对性培训。( √)

9.引起竞争的根本原因是目标有限、资源短缺。( √)

10.直线式组织结构适用于规模较大、管理任务繁重复杂的企业。( X )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旅游目标: .是人的旅游需要的一种期待,是人的旅游行为所要追求的预期结果在头脑中的一种超前反映,是满足人的旅游需要的对象或期望所达到的结果

2.自我知觉: 是指一个人通过对自已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它是个性社会化的结果。

3.参照群体: 是指一个人在其思想、态度和信仰形成时能给他以影响的群体

4.服务时机: 是指服务人员为旅客提供服务的"火候"和"机会"

5.群体规范: .是由群体成员建立起来的行为标准。这些标准规定着群体对其成员的行为可以接受和不能容忍的范围,提示其成员应该怎样做而不应该怎样做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旅游消费者的心理实质是什么?

1.(1)消费心理是旅游消费者脑的机能

(2)客观现实是旅游消费心理的源泉

(3)旅游实践活动是旅游消费心理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

(4)旅游消费心理的自觉能动性

(5)旅游消费心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2.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旅游消费者常常会感知到风险?

2.(1)购买目标不明确

(2)购买酬偿不清楚

(3)购买经验缺乏

(4)积极和消极的后果

(5)群体伙伴的影响

(6)旅游产品推销员的影响

3.改变旅游消费态度的方法通常有哪几种?

3.(1)提高旅游产品形象

(2)改变知觉

(3)引导参加旅游活动

(4)输送新的知识和信息

(5)激发潜在动机

4.客我交往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1)不稳定性

(2)个体和群体的兼顾性

(3)有利性

(4)主观性

5.对旅客投诉的处理,一般要经过哪几个过程?

5.(1)耐心倾听,弄清真相

(2)以诚恳的态度向客人道歉

(3)区别不同情况,作出恰当处理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举例说明如何确立良好的服务态度?

1.(1)自我尊重

(2)自我提高

(3)完善服务行为

(4)改善服务环境

(5)举例论述

2.试述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疏导员工情绪,从而优化改革的社会心理?

2.(1)克服心理惰性

(2)提高心理随受力

(3)提高心理适应性

(4)观念更新

(5)具体论述

旅游心理学复习总结

旅游心理学复习资料 .感觉、知觉、记忆、性格、行为的定义 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记忆:以识记、保持、再现的方式,在头脑里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叫记忆。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 行为:行为是个体和周围环境的函数。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具有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的特点。 )情感指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它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情绪与自然需要相联系,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情感是与社会需要相联系,是人类独有的。 .人的心理过程 人的心理是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和气质、能力、性格以及个性倾向等人的心理现象的总称。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气质的体液学说:希波克拉底 血液多血质快乐、好动、反映迅速敏捷,喜欢与他人交往、兴趣易变换,外倾粘液粘液质安静、稳定、反映迟缓、沉默寡言,情不外露,善于忍耐,内倾黑胆汁抑郁质孤僻、

行动迟缓、情绪体验深刻,善于觉察细小事物,内倾黄胆汁胆汁质直率、热情、精力充沛,情绪易激动、心境变换激烈,外倾 .行为的决策过程 一般决策重大决策 多对可供选择的各种可能的了解和认识少 低对了解情况的必要性的认识高 短做出决策所需的时间长 . 动机、需要、需求的概念 动机:是指引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需要: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的一种主观状态。 需求:用来满足一种需要的特殊消费方式。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①生理的需要physiological need——食物、水分、空气。 ②安全的需要safety need——稳定的职业、参加保险、受保护、有秩序、免除恐惧和焦虑、婴儿无力应对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时安全需要强烈 ③归属和爱的需要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团体并获得某种地位。

旅游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

名词解释: 个性倾向性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思想倾向。游目标是人的旅游行为所要追求的预期 结果在头脑中的一种超前反映,也可以说是满足人的旅游需要的对象或期望所达到的结果。 诱导是一种把旅客的需要变成一种在服务中便于 接待的形式而进行工作。 成人自我状态是人格中支配理性思维和信息的客观 处理部分,它对储存于父母的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中的信息加以检验,看其是否适合具体的情况。 心理风险指旅游产品或服务能否增强个人的幸福感、 自尊心或改进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等问题。 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 件下,通过社会交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带有一定倾向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规范决策是指人在解决一般性问题时,依据长期处理此 类问题的经验迅速作出决定的过程。 服务态度是服务人员对旅客和服务工作的一种行为倾向。领导是指引和影响他人或群体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某种目标的行为过程。 组织结构指在组织理论指导下,经过组织设计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模式。或指于工作任务如何进行分工、分组和协调合作。 态度是一个人以肯定或否定的方式估价某些抽象事物、具 体事物或某些情况的心理倾向。 群体压力指群体规范对其成员所具有的无形的约束力。旅游需要推动人们进行旅游活动以得到某种满足的感受状 ^态。 性格一个人对待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惯常的行为方面的心理特征。很大程度是一个人思想品德、世界观的标志。刻板印象 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印 象。 旅游动机是推动人们进行旅游活动,并使人处于积极状态以到达一定目标的动力。 客我交往是指旅游服务人员同旅客之间为了沟通思想、交 流感情、解决在旅游活动中共同关心的某些问题,而相互施加各种影响的过程。 沟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或群体,通过一定的联系渠道传递和交换各自的意见、观点、思想、情感与愿望,从而达到相互了解、相

旅游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旅游心理学》期末试题 成绩: 本试题卷共五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入以下横线上) 1、旅游消费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社会影响的左右,社会影响大致可分为四类、参考群体、和社会文化。 2、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五种:生理需要、、社交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3、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个体心理、、 和组织心理。 4、由于旅游产品具有交易滞后性、、不易测量性、应有效用的主观放大性的特性,再加上旅游者与旅游服务人员之间只有短而浅的交往,旅游者往往会对旅游服务抱有超值期望,向旅游服务人员提出一些与他们所付的费用不相称的、过高的要求。 5、服务人员在为客人服务时,要以“情绪谱”上的为情绪基调,可以有所变化,但一般向上不能超过向下不能超过。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把答案填写到以下表格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定程度的单一性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多样性需要来平衡,但这种平衡只是相对的说法。() 2、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压力越小,群体成员工作绩效越高。() 3、领导是一种活动,是引导和影响个人或群体,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一定目标的行动过程。() 4、前厅服务员用姓名称呼客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会使客人有被冒犯的感觉。() 5、人的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定型,但知识技能可以不断积累。() 6、公平理论认为,员工的报酬—投入比和与之比较的另一个人的报酬—投入比是平衡的,如果不平衡,员工就会采取措施以达到这种平衡。() 7、心理学家认为,群体冲突是有害无益的,管理者的重要职责就是避免群体冲突的发生。() 8、群体可以整合个体成员的各种优势,所以群体运行的效率远远高于个体。() 9、非正式沟通只应用于非正式群体,因为这种沟通方式很容易造成信息的失真。() 10、在正式沟通网络的五种基本类型中,链式沟通网络信息需要经过层层传递,层层筛选,因此最容易造成信息漏失和信息失真。()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晕轮效应: 2、人际交往: 3、认知:

旅游心理学复习资料.doc

旅游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 1、旅游产品分为整体旅游产品与单项旅游产品 2、旅游产品的基本特征 不可感知性(也称无形性、最主要,最基本)、不可分离性(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差异性(异质性)、不可贮存性(易逝性)、缺乏所有权 3、亚文化群体包括民族、宗教、种族、年龄和地域亚文化群体 4、澳大利亚旅游学家波乃克把旅游行为分为休养、体育、文化、社会、政治、经济旅游 5、心理上的准备状态就是态度,个体的态度决定其将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和做到什么。(丹麦朗格) 6、大五人格:外倾性、随和性、责任心(尽责性)、情绪稳定性(神经质)、经验的开放性 7、旅游业的三大支柱:酒店,旅行社、交通运输 8、导游语言是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三者的融合。 9、态度的三因素模型:认知、情感、意向,态度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罗森伯格) 10、罗伯逊把消费者可觉察到的风险分为功能风险和心理社会风险。 11、卡普兰把觉察风险分为功能风险、身体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和心理风险。 12、奥尔波特假设知觉经验的方向受心境、态度、价值观念、需要以及类似中间变量的影响。 13、态度的功能:功利性功能、价值表现功能、自我防卫功能、认识功能 二、判断 ●旅游会成为社会风尚 ●一旦离开家,进入幻想世界 ●温顺性,进取性的个体通常会对旅游感兴趣 ●国际旅游者轮船是其主要交通(错) ●旅游是人们逃避厌恶,寻求刺激的最普遍的方式。法国社会学家乔弗里认为 旅游是一种使人们暂时逃避到“第二现实”中的游戏 ●态度不如情绪稳定 ●如果降低自己的知觉栅栏,人们就能得到更多的享受 ●人类有强烈的探索需要,这种需要仅仅用冒险尚不能充分概括,因为人类的 大多数探索是没有明显的实用价值的 ●笑是一种世界通用语言 ●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第二大产业,石油产业是第一大产业 ●度假旅游者比不度假的人更加活跃、更有信心,更好奇,更善于交际和心情 更开朗。 ●对很多旅游者来说,选择旅游目的地是一个扩展性很大的决策过程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产生的,与感觉有有机的联系 ●人们常说经销旅游的人在做愿望与幻想的买卖。 ●

旅游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自学考试《旅游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分,每题1分) 1、有的人因车祸损伤大脑,康复后虽然眼睛外形完好,却不能瞧到东西,这说明了心理( )。 A 就是人脑的机能 B 就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C 具有主观能动性 D 具有选择性 2、“博鳌”现象反映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 )。 A、“酒香”效应 B、“酒好”效应 C、“口碑”效应 D、“名人”效应 3、“寻根问祖”归因于( )。 A、安全需要 B、社会交往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4、“入国问禁,入乡随俗”反映旅游态度形成中( )因素。 A、知识经验 B、深刻经历 C、需要的满足 D、群体态度 5、“桂林山水甲天下”反映了旅游态度的( )。 A、认知因素 B、情感因素 C、意向因素 D、舆论因素 6、提出16PF的心理学家就是( )。 A、弗洛伊德 B、荣格 C、奥尔波特 D、卡特尔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反映出旅游者( )的情绪情感。 A、喜悦 B、激情 C、热情 D、心境 8、理智性强,对推荐商品与广告宣传具有很强评价能力就是( )的购物心理特征。 A、青年旅游者 B、女性旅游者 C、知识分子旅游者 D、高收入白领阶层旅游者 9、( )就是非胆汁质的行为倾向。 A、喜欢运动量大的剧烈运动 B、不达目的不罢休 C、兴奋的事情常常失眠 D、反映敏捷、头脑机智 10、在《西游记》取经团队中,( )在团队中起着润滑剂作用。 A、唐僧 B、孙悟空 C、猪八戒 D、沙僧 二、多项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旅游心理学研究范围涉及到( )。 A、旅游者心理活动 B、旅游者个体心理特征 C、旅游服务心理 D、旅游企业管理心理 2、错觉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应用的例子有( )。 A、“海市蜃楼” B、怪坡 C、“巫山神女” D、云南石林的“千钧一发” 3、通常情况下,旅游者对飞机的知觉主要与( )因素有关。 A、起飞时间 B、中途着陆次数 C、运行速度 D、沿途经过的旅游景点 4、下列需要中,( )属于精神需要。 A、工作环境 B、信仰 C、空气 D、友谊 5、入境团的外国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有( )。 A、有潜在的不安感 B、“锦上添花”心理 C、新鲜、好奇 D、疯狂购物心理 6、旅游态度的特征有( )。 A、情感性 B、可变性 C、对象性 D、稳定性 7、外倾型旅游者的个性特征有( )。 A、喜欢驱车前往旅游点 B、高活动量 C、选择非旅游地区 D、喜欢正规的旅游设施 8、( )体现出情绪情感的两极性。 A、激动与平静 B、浅与深 C、弱与强 D、积极与消极 9、旅游者对酒店服务的一般心理需求( )。

旅游心理学复习资料

旅游心理学复习资料 1.感觉、知觉、记忆、性格、行为的定义 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记忆:以识记、保持、再现的方式,在头脑里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叫记忆。 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 行为:行为是个体和周围环境的函数。 2.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1)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具有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的特点。 2)情感指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它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3)情绪与自然需要相联系,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情感是与社会需要相联系,是人类独有的。 3.人的心理过程 人的心理是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和气质、能力、性格以及个性倾向等人的心理现象的总称。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气质的体液学说:希波克拉底 血液多血质快乐、好动、反映迅速敏捷,喜欢与他人交往、兴趣易变换,外倾 粘液粘液质安静、稳定、反映迟缓、沉默寡言,情不外露,善于忍耐,内倾 黑胆汁抑郁质孤僻、行动迟缓、情绪体验深刻,善于觉察细小事物,内倾 黄胆汁胆汁质直率、热情、精力充沛,情绪易激动、心境变换激烈,外倾 5.行为的决策过程 一般决策重大决策 多对可供选择的各种可能的了解和认识少 低对了解情况的必要性的认识高 短做出决策所需的时间长 6. 动机、需要、需求的概念 动机:是指引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需要: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的一种主观状态。 需求:用来满足一种需要的特殊消费方式。 7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①生理的需要physiological need——食物、水分、空气。 ②安全的需要safety need——稳定的职业、参加保险、受保护、有秩序、免除恐惧和焦虑、婴儿无力应对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时安全需要强烈 ③归属和爱的需要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团体并获得某种地位。 ④尊重的需要esteem need——自尊和受到别人的尊重。得到满足使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在生活中更有能力、更有创造性。反之,缺乏自尊会导致自卑,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处理面临的问题。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self actualization need——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化。 8 结合自己或他人度假旅游的经历,分析旅游动机的多元性。

2020年自考《旅游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一)

2020年自考《旅游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旅游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2.气质是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 特征。 3_需要是旅游消费积极性的源泉。 4( .知觉) (选择性) 是指知觉在一定的时间内并不感受所有的刺激,而仅仅指向能够引起注意的少数刺激。 5.封闭_原则是指若干个刺激共同包围一个空间,有形成同一知觉形态的倾向。 6晕轮现象指的是从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整体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印象。 7.旅游消费的学习,意指人们学习正确地使用旅游产品。 8.态度的信息量和信息种类的多少是旅游消费__偏好_形成的重要依据。 9.卡特认为,人格由16种各自独立的特性因素构成。 10.典型的家庭形态有两类:核心式家庭和延续式家庭。 11.儿童自我状态其典型的行为模式有两种:自然式和服从式。 12.从市场营销角度,一些专家将旅游者划分为四种类型:封闭型、半封闭型、开放型、活动型。 13.旅游职业对服务人员意志的要求必须具备: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韧性。

14.职工的能力差异主要表现在三方面:能力发展水平差异、能力类型差异和能力表现早晚差异。 15.强化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斯金纳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6.群体的领导方式分为专制式、民主式和放任式三种。 17.正式沟通是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渠道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沟通。 18.1964年美国的布莱克博士和莫顿博士提出了管理_方格理论。 19."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是企业管理的四条原则。 20.组织变革的动力主要来自组织内部环境和组织外部环境两个方面。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小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多血质人的行为: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易转移、兴趣易变换,外倾。(√) 2.依据动机在旅游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可以把动机区分为主导动机和次要动机。(√) 3.任何旅游决策都包含有风险和不可知因素。(╳) 4.文化是旅游消费者环境中影响旅游消费行为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5.注重实用、追求档次是中年消费者的心理。(╳)

旅游心理学复习思考题完整版

旅游心理学复习思考题完整版

旅游心理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编 一、名词解释 1.常规决策: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需要解决的一般性决策问题。这类决策往往是根据经验做出的,迅速而不假思索的做出决定。 2.扩展性决策(广泛性决策):无先例可循而又具有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决策被称为广泛性决策。这类决策的特点是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而且缺乏准确可靠的信息资料。 二、小题 1.简述人的心理活动过程。 认识过程→感情过程→意志过程 A.认识过程:指人获取各种知识、经验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过程。认识过程是通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一系列心理机能的活动完成的。 B:感情过程:旅游消费者在认识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时候,并不是无动于衷的,我们常会观察到喜、怒、哀、乐等积极的和消极的情感。 C:意志过程:为实现预定目标,有意识的支配和调整人的行为的过程叫做意志过程。 2.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个性倾向性: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思想倾向,其基本内容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点。表现个人独特的心理活动和独特的行为表现,具体表现在气质、性格和能力上。 在旅游消费者个性心理中,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密

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个性倾向性影响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水平和方向: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又是制约个性倾向性形成的重要条件。 三、大题 1.影响旅游者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个人因素:知觉、动机、学习、态度、个性 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参考群体、社会阶层、文化与亚文化 第二编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知觉防御:是指把那些无关紧要的事物,或那些在个性上和文化上难以接受的事物拒之于门外。 2.刻板:指对刺激进行分类、概括,即对人、行为、物体和事件的认识是根据“陈规旧习”得出的。 3.知觉失真:当一个人所面临的外界刺激与其态度、价值观或原有信息发生冲突时,他对外界刺激的解释有可能与客观事实相违背。之所以发生这种现象,是因为人们要使外界刺激更迎合其自身的爱好与信念。这样的过程被称为“知觉失真”。 二、小题 1.知觉过程往往被称为一种过滤过程,谈谈这种过程是怎样起作用的? A.旅游者的知觉过程:是指人们对于施加给自己的信息,只是注意其中的一小部分。 B.知觉过程步骤:接触,选择性注意,理解,选择性保持。 C. a接触:是人们在其感官接收范围内对刺激注意

旅游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人在做旅游决策时会受到_心理因素和_ _社会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_双重影响。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觉的组织性主要体现在接近原则、 ___封闭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 相似原则_____ 三原则。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形态对旅游决策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家庭每个成员在家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位___和__作用 _______ 。_ 4.____ 学习是一种经由练习,使个体在行为上产生较为持久改变的过程。它由三个基本环节构成:___定向环节;_ __行动环节_____ ;_ ___反馈环节____ 。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格倾向是人格特征之一,主要有___外倾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 _ 内倾型______ 。来源网上 6.___________________ 纵向服务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 售前服务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售中服务_____ 和_ 售后服务____ 。_ 来源网上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旅游服务人员必须具备以下意志品质:自觉性、___果断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自制力 _____ ;____ 坚韧性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旅游企业家来说,领导艺术主要体现在_领导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处理事 ______ 和__ 掌握时间_____三_ 个方面。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织实现目标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正确认定组织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有效地达成组织目标 ______ 和_ __组织的社会责任 _____ 。 10.导游结束阶段的主要工作有:提前为游客安排好离开的准备工作和__征询游客的意见和真诚地向游客道别_和_致欢送词_。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旅游者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 ___个性心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_心理状态。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觉的心理定势有首次效应、晕轮效应、_经验效应和刻板印象。 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社会的旅游动机可以分为自我提高-社会反常动机与内含的旅游动机____________________ 两_ 大类。 14. _______________ 态度的___强度指_赞成或不赞成的力量程度。 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确立旅游服务工作的先决条件是__客我交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6. _ 社会心理学家孙本文认为在整个人格体系中,主要的人格特质有六个方面,包括智能、意志、_感情 ______ 、应付社会环境、感受社会影响与品格。 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旅游者的需要变成服务一方便于接待的形式而进行的工作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诱导 ______ 。_ 20. ___ 非正式团体_____ 是_人们在社会工作和生活中自愿结合而成的团体。 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的决策行为包括:规范

《旅游心理学》考试试卷A及答案

名姓 校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线― ―― ―线 ―― ―― ―― ―― ―― ―― ―― -― 封― ―- ―封 ―― ―― ―― ―― ―― ―― ―― ―― 密― ―― ―密 ―― ―― ―― ―― ―― ―― ―― ―― ―― 福建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函授考试旅游管理专科 《旅游心理学》考试试卷A 2011级福州榕西职专教学点(中职校)学生学号 本试卷共有五道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题分2015103223100 得分 得分 一、单选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 分)每小题所列备选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未选、 多选或错选均无分。 1、把青蛙投进沸水,它会立即蹦出。但是,当把它放进常温 水并慢慢加热至沸腾,青蛙就不会觉得烫,也不会作出激烈的反应, 这就是感觉的()的缘故。 D、安全需要 3、著名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 次理论。 A、法国 B、德国 C、美国 D、英国 4、在态度的结构中,()是最稳定的因素。 A、认知 B、情感 C、意向 D、客观对象 5、能力、气质、性格都属于()。 A、人的心理 B、个性心理倾向 C、心理过程 D、个性心理特征 6、一般情况下,旅游的许多主要动机较明显地存在于哪种自 我状态之中?() A、父母自我状态 B、儿童自我状态 C、青年自我状态 D、成人自我状态

― ― ―A、相互作用 B、适应性 C、对比性 D、理解性 2、根据需要层次论,基本需要包括()。 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交需要 B、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C、生理需要 ― 1

旅游心理学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旅游心理学概论 第一节旅游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一、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旅游者,旅游业从业人员在旅游活动中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心里现象和行为表现。 2、旅游者,旅游业从业人员在旅游活动中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的一般心里和行为规律。 3、旅游者心里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和旅游业从业人员的心理适应。 二、旅游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包括旅游者,潜在旅游者和旅游业所有从业人员,在旅游活动的整个过程,在旅游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在整个旅游活动的方方面面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规律。 三、旅游心理学的研究目的 为了提高对旅游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采取适当的措施和办法,来引导人们的行为朝着有利于旅游业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四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的方法 1、观察法 2、访谈调查法 3、问卷调查法(开放和封闭问卷) 4、测验法 第二节研究旅游心理学的意义 1、有助于旅游事业的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2、为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心里依据。 3、为科学合理的安排旅游设施和开发旅游资源提供心里依据。 4、有助于建设高质量的旅游企业职工队伍。 第二章旅游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一、旅游消费者的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 旅游消费活动的认识过程事旅游消费者获得“游戏世界”的各种知识和经验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过程。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务个别属性的反应。(2)知觉――人脑对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务个别属性的整体反映。(3)记忆――以识记,保持,再现的方式,在头脑里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4)想象——想象是人脑对通过感知获得的并通过记忆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活动过程。 (5)思维――是人的认识过程的最高阶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间接和概括的反应 (6)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集中。

旅游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能力、气质、性格都属于( D )。 a.人的心理 b.个性心理倾向 c.心理过程 d.个性心理特征 2.由于总服务台对旅客留下了良好的影响,这位旅客就认为这家饭店其他方面的服务肯定不错。这属于知觉的哪种心理定势?( A ) a.晕轮效应 b.首次印象 c.刻板印象 d.经验效应 3.某人早上出门看到一张似曾相识的面孔,不小心却被身边疾驶的自行车撞了一下。这可以用哪种知觉原理来解释?( C ) P49 组织性的相似原则 a.组织性 b.解释性 c.选择性 d.关联性 4.以下哪些是属于旅游动机中的社会原因动机?( A ) a.自我提高 b.学习知识 c.宗教信仰 d.闲暇和消遣 5.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态度的特性。( D ) a.稳定性 b.对象性 c.情感性 d.价值性 6.当你发现客人对服务项目兴趣不大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办?( B ) a.控制积极性、继续服务 b.提高积极性、继续服务 c.控制积极性、暂停服务 d.提高积极性、暂停服务 7.下列( C )不是客我交往特殊性的主要表现。 a.不稳定性 b.有利性 c.客观性 d.主观性 8.服务人员在工作中由于对客人不够热情、不主动、不耐心,这使客人产生情绪波动,心理冲突加剧。这可以用心理学上的什么功能来解释?( C ) a.感化功能 b.感召功能 c.激化功能 d.逐客功能 9.小张爱发脾气,在小李认为这是他的个性,他并不介意,并能和小张保持经常的来往。他们的这种关系属于以下哪个人际关系形成阶段?( D ) a.定向阶段 b.探索情感交换阶段 c.情感交换阶段 d.稳定情感交换阶段 10.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基本要素?( C ) a.品格因素 b.才能因素 c.资历因素 d.感情因素 11.旅游者在作出旅游决策时,会受到____的双重影响。( D ) A.旅游环境与个性心理特征 B.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C.心理状态与社会环境 D.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 12.一位旅游者刚进入饭店就遇到了一位服务态度恶劣的行李员,于是该旅游者就认为这家饭店其它方面的服务肯定很糟糕。这属于(B ) A.首次效应 B.晕轮效应 C.刻板印象 D.经验效应 13.著名的____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 C ) A.法国 B.德国 C.美国 D.英国 4.旅游行为的社会限定因素主要指( C )

旅游心理学练习题

旅游心理学练习题: 第一章 1.什么是心理学人的心理活动包括哪些方面 2.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3.学习旅游心理学有什么意义 4.研究旅游心理学主要有哪些方法 第二章 1.什么是旅游需要旅游需要有哪些特点 2.什么是旅游者需要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举例分析旅游过程中旅游者的不同旅游需要。 3.旅游者最常见的旅游动机有哪些试举例说明旅游者的各种旅游动机。 4.怎样才能激发人们的旅游兴趣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 5.团体旅游和散客旅游有什么不同的心理诉求 6.了解需要、动机、兴趣的含义及特点等。 7.案例分析 案例1 “天父,瞧瞧我们——你谦卑、顺从的旅游奴仆,他们已命定要在这个世上游览、拍照、寄明信片、买纪念品(购物),穿着一身易干的衬衣四处奔走。”“主呵,恳求您,务必使我们的飞机不要被劫持,行李不要丢失(安全),超重的行李没有让人发觉。给我们神旨,教会我们选择饭店,在那里,我们的预订受到尊重,房间已经清扫完毕,水龙头里流出的是热乎乎的水(生理),人们祈求,我们房间里的电话线路畅通,接线员能听懂我们的语言,没有从我们

孩子那边寄来的邮件,因为这会迫使我们取消余程。”“引导我们,亲爱的主,上那价廉物美的餐馆去,有鲜美可口的食物,和蔼支好的待者,酒费已包括在膳食中了,给我们以聪明,当我们用看不惯的外币会小费时。不出差错,宽恕我们因无知而付得不足,因害怕而多付(心理平衡)。让当地人因为我们的为人而爱我们(情感交流),而不因我们能为他们的财产增添点什么。给我们力量去参观博物院、庙宇、宫殿、城堡等在导游册上列出的必去之处(精神文化),若有可能,午餐后让我们再去一个历史遗址,稍睡一会,怜悯我们,我们的身体太虚弱了。”“当旅行结束,我们返回我们的亲友处,给我们以特惠,让人们来观看我们的家庭电影,聆听我们的奇闻趣事,这样,我们作为旅游者的生活也就没有白白过去。主呵,我们以***的名义向您祈求,阿门。” 分析:1.旅游者祈文中反映了旅游者哪些心理需求 2.该文中有多处描述表现出了旅游者的“矛盾”心理,为什么会如此矛盾呢旅游服务者应该怎样做才能帮助他们消除这些顾虑 案例2 一天,507房间里传来了一阵呵斥声,不一会,一个男服务生愁眉苦脸地出现在客房部经理办公室,他正在接受经理的询问。 原来,507房的客人是英国颇有名气的演员科沃特,他每次来伦敦必住萨伏依酒店。他喜欢预定房间,所以每次作好日程安排后即给酒店去电话,要求腾出507房。他还有一个怪僻:房间内的物件都必须按指定位置安放,不可以随意移动或增减。今天他大声责骂服务员,就是因为发现一个放花盆的茶几被挪动过了。 “你必须立刻回507房间向科沃特先生道歉,并向他保证以后再也不会发

旅游心理学试题(A、B)试卷及答案

卷号:4074 座位号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2012-2013学年 度第二学期考试 《旅游心理学》试题A卷 2013年5月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旅游消费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社会影响的左右,社会影响大致可分为四类、参考群体、与社会文化。 2.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五种:生理需要、、社交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 3.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个体心理、、与组织心理。 4.美国心理学家与行为学家埃德加?沙因将人的特性归纳为四种假设:“经济人”假设、假设、假设与“复杂人”的假设。 5.弗洛姆的期望认为,对于一种激励因素,其激励力量等于个人对此因素的与的乘积。 二.判断(每题1分,共10分) 1.一定程度的单一性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多样性需要来平衡,但这种平衡只就是相对的说法。( ) 2.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压力越小,群体成员工作绩效越高。( ) 3.领导就是一种活动,就是引导与影响个人或群体,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一定目标的行动过程。( ) 4.前厅服务员用姓名称呼客人就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会使客人有被冒犯的感觉。( ) 5.人的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定型,但知识技能可以不断积累。( ) 6.公平理论认为,员工的报酬—投入比与与之比较的另一个人的报酬—投入比就是平衡的,如果不平衡,员工就会采取措施以达到这种平衡。( ) 7. 学家认为。群体冲突就是有害五益的,管理者的重要职责就就是避免群体冲突的发生。( ) 8.群体可以整合个体成员的各种优势,所以群体运行的效率远远高于个体。( ) 9.非正式沟通只应用于非正式群体,因为这种沟通方式很容易造成信息的失真。

旅游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自然观察法、实验室观察法) 2、调查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3、测量法 4、个案研究法 5、实验法 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一、心理过程(共性) (一)认识过程(1.注意、感觉、知觉2.记忆、思维、想象) (二)情感过程 (三)意志过程 二、个性心理(差异) (一)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二)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世界观) 三大流派: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第二章旅游决策 旅游者的决策类型及其异同 (一)常规性决策——重复、可掌握的相关信息多、已有成功经验、基于习惯的选择 ●对各种可供选择方案的认识程度高 ●对信息的需要程度低 ●对作出决策所需的时间短 (二)扩展性决策——无标准、无模式、需求信息多、随机性、偶然性、依赖判断力 ●对各种可供选择方案的认识程度低 ●对信息的需要程度高 ●对作出决策所需的时间长 旅游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作为个体的旅游者1)感觉与知觉2)学习与记忆3)动机与价值4)态度5)个性 (二)作为决策者的旅游者1)参照群体2)家庭3)角色 第三章旅游者的知觉 知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感知觉的异同 同:都是心理过程、都有积极性、直接反应 异:1)、感觉---反映个别属性、介于生理和心理之间,是以生理作用为基础的心理过程、不包含知觉、感觉不依靠经验 2)、知觉----反映整体属性、纯粹的心理活动,加入了主观因素、包含感觉 知觉依靠经验 影响知觉的因素:客观因素(事物的大小、声音、颜色、运动和其他属性) 主观因素(个体需要、知识经验、情绪对知觉的影响) 一、对旅游距离的知觉 1.对旅游行为的阻止作用1)位置移动需要付出代价2)距离摩擦力 2.对旅游行为的促进作用1)心理学家认为:人有积累经验的心理需要2)越是遥远的、看不见、陌生事物,越是渴望——逆反心理3)审美心理——距离就是审美 二、对旅游时间的知觉 时间知觉的影响:1)周末休闲的兴起2)黄金周的旅游热潮3)奖励旅游的兴起4)游学消极影响:1)促使放弃旅游2)知觉到旅游活动中的消极因素

旅游心理学试题与答案(11页)

填空题 1.一个人在做旅游决策时会受到_心理因素和_社会因素的双重影响。 2.知觉的组织性主要体现在接近原则、封闭原则和相似原则三原则。 3.家庭形态对旅游决策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家庭每个成员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 4.学习是一种经由练习,使个体在行为上产生较为持久改变的过程。它由三个基本环节构成:定向环节;行动环节;反馈环节。 5.人格倾向是人格特征之一,主要有外倾型和内倾型。来源网上 6.纵向服务的三个阶段是: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和售后服务。来源网上 7.旅游服务人员必须具备以下意志品质: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韧性。 8.对于旅游企业家来说,领导艺术主要体现在_领导人;处理事和掌握时间三个方面。 9.组织实现目标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正确认定组织目标;有效地达成组织目标和组织的社会责任。 10.导游结束阶段的主要工作有:提前为游客安排好离开的准备工作和征询游客的意见和真诚地向游客道别_和_致欢送词_。 11.旅游者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与心理状态。 12.知觉的心理定势有首次效应、晕轮效应、经验效应和刻板印象。 13.现代社会的旅游动机可以分为自我提高-社会反常动机与内含的旅游动机两大类。 14.态度的强度指赞成或不赞成的力量程度。 15.确立旅游服务工作的先决条件是客我交往。 16.社会心理学家孙本文认为在整个人格体系中,主要的人格特质有六个方面,包括智能、意志、感情、应付社会环境、感受社会影响与品格。 17.把旅游者的需要变成服务一方便于接待的形式而进行的工作被称为诱导。 20非正式团体是人们在社会工作和生活中自愿结合而成的团体。 21.人的决策行为包括:规范决策、瞬时决策和重大决策。 22.旅游者对旅游距离的知觉对其旅游行为起到阻止作用和激励作用。 23旅游需要是人们旅游行为最基本、最核心的动力因素。 24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

旅游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旅游心理学试卷及答案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分,每题1分) 1、有的人因车祸损伤大脑,康复后虽然眼睛外形完好,却不能看到东西,这说明了心理( )。 A 是人脑的机能 B 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C 具有主观能动性 D 具有选择性 2、“博鳌”现象反映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 )。 A、“酒香”效应 B、“酒好”效应 C、“口碑”效应 D、“名人”效应 3、“寻根问祖”归因于( )。 A、安全需要 B、社会交往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4、“入国问禁,入乡随俗”反映旅游态度形成中( )因素。 A、知识经验 B、深刻经历 C、需要的满足 D、群体态度 5、“桂林山水甲天下”反映了旅游态度的( )。 A、认知因素 B、情感因素 C、意向因素 D、舆论因素 6、提出16PF的心理学家是( )。 A、弗洛伊德 B、荣格 C、奥尔波特 D、卡特尔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反映出旅游者( )的情绪情感。 A、喜悦 B、激情 C、热情 D、心境 8、理智性强,对推荐商品和广告宣传具有很强评价能力是( )的购物心理特征。 A、青年旅游者 B、女性旅游者 C、知识分子旅游者 D、高收入白领阶层旅游者 9、( )是非胆汁质的行为倾向。 A、喜欢运动量大的剧烈运动 B、不达目的不罢休 C、兴奋的事情常常失眠 D、反映敏捷、头脑机智 10、在《西游记》取经团队中,( )在团队中起着润滑剂作用。 A、唐僧 B、孙悟空 C、猪八戒 D、沙僧 二、多项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旅游心理学研究范围涉及到( )。 A、旅游者心理活动 B、旅游者个体心理特征 C、旅游服务心理 D、旅游企业管理心理 2、错觉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应用的例子有( )。 A、“海市蜃楼” B、怪坡 C、“巫山神女” D、云南石林的“千钧一发” 3、通常情况下,旅游者对飞机的知觉主要与( )因素有关。 A、起飞时间 B、中途着陆次数 C、运行速度 D、沿途经过的旅游景点 4、下列需要中,( )属于精神需要。 A、工作环境 B、信仰 C、空气 D、友谊 5、入境团的外国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有( )。 A、有潜在的不安感 B、“锦上添花”心理 C、新鲜、好奇 D、疯狂购物心理 6、旅游态度的特征有( )。 A、情感性 B、可变性 C、对象性 D、稳定性 7、外倾型旅游者的个性特征有( )。 A、喜欢驱车前往旅游点 B、高活动量 C、选择非旅游地区 D、喜欢正规的旅游设施 8、( )体现出情绪情感的两极性。 A、激动与平静 B、浅与深 C、弱与强 D、积极与消极

《旅游心理学》期末试卷三及答案

期末试卷三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______是人们旅游行为、最核心的动力因素。 2、______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 3、在现代社会中,典型的家庭形态有3类:、______和。 4、_____是研究群体活动的内部机制理论。 5、改革中的心理障碍包括_________、、和观念崇拜。 6、旅游业在设置服务项目时一定要______、和。 7、“领导人的艺术”、_________和“”是领导艺术中最重要的。 8、___________实行的是统一指挥、垂直领导、层层负责的原则。 9、___________指安于现状的守旧心理。 10、有的心理学研究者认为,心理现象是复杂和多样的,但概括起来可分为、和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根据需要层次论,基本需要包括() 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交需要 B.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C.生理需要 D.安全需要 2、领导者即使没有才能也能让部下服从。这是由下列哪个因素决定的?() A.资历因素 B.传统因素 C.职位因素 D.品格因素 3、由于某个行李员服务给旅客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这位旅客就认为这家饭店其它方面的服务肯定不错。这属于哪种知觉心理定势?() A.晕轮效应 B.首次印象

C.刻板印象 D.经验效应 4、职业心理对服务员的意志要求主要有() A.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可塑性 B.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 C.自觉性、忍耐性、坚韧性、可塑性 D.自觉性、忍耐性、果断性、可塑性 5、在态度的三个组成部分中,______为态度的核心部分。()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向成分 D.行为成分 6、心理内容来源于_____为每个人所意识到的各种映象的本身。() A.梦想 B.想法 C.现实 D.情绪 7、因为_____需要,旅游者往往倾向于选择入住知名品牌酒店。() A.单一性 B.平衡性 C.多样性 D.生理性 8、由于某饭店服务人员工作热情主动、服务周到,使得许多客人来到这个城市旅游时指定要入住这家饭店,这说明服务态度具有____的功能。( ) A.满足 B.感召 C.激化 D.刺激 9、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所提出的____是用以研究人们需要的目标或诱因

旅游心理学

1、复习资料答案由班委整理上传,仅供参考, 2、请学生打印模拟试题考试后作为作业上交 旅游心理学模拟题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从心理学角度讲,构成旅游者千差万别、各具特色购买行为的主要原因是旅游者的。 ( A )A个性心理特征 B认识过程 C情感过程 D意志过程 2.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是——,它是个性发展的潜在动力。(D )A能力 B气质 C动机 D兴趣 3.西方国家的一个早期市场调查表明,20世纪50年代的家庭主妇抵制速溶咖啡,因为这危及她们自认为是全能持家者的观念。这是出于消费者态度的——。 ( D ) A顺应功能 B识别功能 C 价值判断功能 D自我保护功能4.旅游消费者决策过程的初始阶段是——。 ( B ) A作出决策 B寻求信息 C认知需要 D方案评估 5.一种迅速强烈的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绪体验称为——。(A )A激情 B心境 C热情 D应急 6.人的求知欲望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情感称为——。(B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幸福感 7.“人心之不同,各如其面”表明个性具有——。( C )A稳定性 B整体性 C独特性 D可塑性 8.个性心理表现为敏捷、多疑、孤僻、行为迟缓、情感体验深刻但不外露的人的气质属于——。(D )A多血质 B黏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二、填空题 1.旅游服务语言的特性主要表现为——、时代感强、浓厚的职业特色和声、情、形并茂等。 (灵活性)2.服务态度的心理功能是感召与“逐客”功能和——。(感化和激化)3.社会阶层的特点除了同质性、全面性、变动性外,还有——。() 4.态度由认识、情感和——等成分所构成。(表达)5.均衡理论告诉我们,当各种想法之间保持均衡时,——最稳固。() 6.认知理论的核心是将消费行为看作是一个——的过程。()7.——是心理的源泉。(社会)8.调查者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旅游者的语言、行为、表情等,分析其内在的原因,进而发现其心理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是——。(观察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