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

我国卫星通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1-01-28 14:47:01)

转载▼

标签:

分类:我国卫星通信

科技

中国

卫星通信

卫星应用

应急通信

it

我国独资和中外合资经营卫星的公司有4家,内地2家,香港2家。4家公司现有8颗通信卫星在轨运行提供业务,这些卫星是亚星-2、亚星-3S,亚星-4、亚太-v、亚太-1A、亚太-2R,中卫-1和鑫诺-1。以上卫星共有329个转发器

单元。其中C频段218个,Ku频段111个。上述卫星覆

盖了中国本土及其周边国家以及亚太等部分地区。据初步

统计8颗卫星的转发器出租率为40%左右。此外,为开展

国际业务需要,有关单位还租用了国外多颗通信卫星的转

发器,有国际通信卫星、泛美通信卫星、银河-3R及热鸟-

3通信卫星。

把卫星通信业务市场按应用领域分为公众通信应用领域、专用及增值业务应用领域、广播电视应用领域及应急

通信应用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3年底,全国批准建立的卫星通信网有179个,各类双向通信地球站1万多座,单收站4万多个。整个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现有广播电视地球上行站34个,全国卫星电视接收站约有60多万个。40余家VSAT业务提供商的VSAT小站达3万多个。此外有数十辆具有C/Ku频段的应急通信车辆;国际移动卫星通信系统提供服务的全球星卫星电话2929套,Inmarsat移动台数百个。

近年来随着光纤技术的发展,各个运营公司投入大量的资金铺设陆地和海底光缆,其容量之大和价格之低廉,卫星通信面临巨大的挑战。卫星通信必须利用自身优势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1实现直接到户是卫星业务市场增长的最大推动力。

其中面向消费用户的视频直播业务、宽带移动无线接

入业务将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随着光缆技术的进步,

光缆的容量迅速增长,覆盖范围迅速扩大,卫星电路作为

长途传输干线电路的作用已越来越小,卫星通信在国内传

输干线上的应用将呈下降趋势,只是一种补充的手段。因此,卫星通信业务必须实现由做为传输手段向直接面向用

户开放的各种业务转变。

2有通信需求但无地面通信设施或建立地面通信设施

不经济的地区是发展卫星通信业务的主要市场。

3向宽带多媒体通信业务发展

随着卫星固定通信业务和卫星直接广播业务用户终端

进一步小型化和可移动性,与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用户终端

区别将减小;同样,随着卫星直接广播业务由单向电视和

声音广播向双向多媒体通信业务发展,卫星直接广播业务

与卫星固定通信业务区别也将减小;此外,这三种业务都

在向宽带多媒体通信业务发展。这三种业务同一性增加互

异性减小的趋势,体现了这三种业务正在往融合方向发展,

这种发展将更好地适应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需要。

因此,卫星通信业务将实现广播电视与通信业务分离向其相互融合的方向转变。

我国卫星通信市场的经营环境

1 .卫星应用市场的竞争环境

可替代手段的竞争

——地面光纤网

随着光缆技术进步,网络逐步建设和完善,光缆容量迅速增长,覆盖范围迅速扩大,卫星通信作为长途传输干线的作用已越来越小。

——各种地面接入手段

各种接入技术(包括PSTN、ISDN、xDSL、LAN接入、HFC+CABLE MODEM、DDN、帧中继/ATM、LMDS、微波等)的应用,使卫星通信做为接入手段的一种,处在激烈的竞争的环境之中。

——2.5G/3G移动通信网络

2.5G/3G移动通信网络能提供网络容量更大、速率更高、质量更好的服务。对各种环境提供不同数据速率(从9.6Kbps——2Mbps)的支持,提供宽带移动多媒体业务。

同行业的竞争

——某些卫星特定优势市场的垄断经营和保护

——40家VSAT经营商的激烈竞争

2.卫星应用市场的政策环境

对于卫星电视行业目前仍处于严格限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卫星直播电视业务已完成可行性论证阶段,距离启动还需一段时间;

各省级电视台目前只允许开播一套卫星电视频道,省级以下电视台还不允许拥有卫星电视频道;

境外卫视节目须审批后有限制落地;

除广电行业,不允许其它资本办电视台。

对于电信行业,按市场准入方式进行管制。

3.卫星应用市场的经济环境

卫星通信市场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中国持续的经济发展为卫星应用市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

展契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持续发展,人均收入不断提高;

政府及企业对建设信息系统需求及投入在逐渐提高;

国家非常重视教育、医疗等行业在基层的普及、提高;

普遍服务的提出为卫星通信在边远地区、山区通信提

供有力的手段;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西部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

增加;

零售、物流、旅游等服务行业的迅猛发展,为卫星应

用市场带来了机遇。

4.卫星应用市场的技术环境

目前我国卫星应用产业的技术环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世界上的主流卫星系统供应商都以进入中国;

目前国内卫星通信市场最新的产品的技术应用与全球

市场基本上同步;

国内已有相当一批厂商致力于天线、射频设备及整套

系统的研发和生产,但尚未形成成熟配套体系。

5.卫星应用市场的国际竞争环境

中国的卫星运营商也面临着国际卫星运营商巨头的威胁。因为亚太地区的卫星运营比过去更富有竞争性,Intelsat、Inmarsat、新天空(New Skies)和PanAmSat、SES GLOBAL等全球运营商几年来都在这一地区推行其

更富有竞争性的计划——-提高覆盖亚洲地区的卫星容量。其对亚洲市场及我国的影响力不可低估。

卫星通信因为市场需求分析

我们把卫星通信业务市场按应用领域分为公众通信应用领域、专用及增值业务应用领域、广播电视应用领域及应急通信应用领域。

公众通信业务市场

在公众通信中,干线通信方面光纤通信正在发挥主导作用,但卫星通信手段作为国家信息传输基础设施的战略资源必须保留。我国许多边远地区和广大农村用户分散,业务量稀疏,完全靠地面网解决通信需求是不经济的。为此,发挥卫星通信的作用,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发展前景:预计保持现状或略有下降。

主要影响因素:价格影响

主要竞争对手:光纤

广播电视业务市场

卫星的广播特性最适合于广播电视业务市场,但这个

业务市场的发展是和国家的政策密切相关的。期望允许更

多的电视频道通过卫星传输,以此促进卫星电视行业的产

业化进程和市场竞争。主要市场如下:

——中央及省级电视频道上星播出,属全国性的业务;

——省内各地市、县电视台上星播出,属省内业务;

——境外卫星频道落地中国;

——卫星直播电视业务。

发展前景: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主要影响因素:相关政策

主要竞争对手:有线电视

专用及增值业务市场

我们将这类市场定义为向社会开放经营的VSAT通信业务及企业自用业务。主要使为特定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如远程医疗、企业专网等等。主要市场如下:

——和卫星宽带传输的应用相结合

——一点对多点稀路由传输

——个人及商用

——非对称双向传输

这个市场技术成熟,建设周期短,易扩展,适用于中

小型运营/服务提供商。

发展前景:有一定的增长。

主要影响因素:政策(市场准入等)。

主要竞争对手:各种接入网

应急通信应用市场

对紧急情况下保持各种形式的通信能力,是国家对重

大事件反应能力的标志,是综合国力的象征。随着综合国

力的增强,国家将增强对各种突发事件的防御和处理能力,因此,卫星通信在各种情况下的应急通信能力将发挥巨大

的作用。

卫星通信应用在我国有一定的市场发展空间,卫星通

信的市场规模主要取决于国家管制政策的开放程度及卫星

通信资费水平的高低。

传统的卫星固定通信业务

市场已基本成熟。广播电视传送在固定卫星通信领域的需求比重将有所增加(由于数字压缩技术的不断提高带宽需求比重增加有限);电信网的应用在卫星固定通信领域的需求比重将进一步降低;专用通信及宽带领域的应用在卫星固定通信领域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应急通信领域的应用将呈平稳发展趋势。

卫星电视直播/卫星数字音频广播业务

我国是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人口散居的国家,具有面对家庭直接播出电视节目的巨大优势,早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我国是最适合发展卫星电视直播产业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拥有世界上潜力最大的市场。

卫星宽带接入

互联网宽带接入/宽带多媒体业务是未来10年具有广

阔市场的新兴业务。

卫星宽带通信是近年来卫星通信业务发展的热点,是

商用卫星通信业务的主要发展方向。应发展频率更高的

Ka等频段新型卫星宽带通信系统,以适应新业务的需求,并力争与发展中的地面宽带通信系统相适应,起到应有的

补充和延伸作用。

【完整版】2020-2025年中国低轨卫星通信行业市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20-2025年中国低轨卫星通信行业市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研究概述 (6) 第一节研究报告简介 (6) 第二节研究原则与方法 (6) 一、研究原则 (6) 二、研究方法 (7) 第三节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的作用、特征及与企业的关系 (9) 一、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的作用 (9) 二、市场发展战略的特征 (10) 三、市场发展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11) 第四节研究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12) 一、重要性 (12) 二、研究意义 (12)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9-2020年中国低轨卫星通信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13) 第一节卫星通信系统简介 (13) 一、卫星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13) 二、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的特点与优势 (17) 三、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的商业价值和战略意义 (20) 第二节卫星通信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 (22) 一、轨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环境 (22) 二、卫星通信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 (23) 第三节国内中外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发展现状 (26) 一、国外中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发展 (28) (一)第一代低轨卫星通信系统 (28) (二)国外典型中低轨宽带星座建设计划 (31) 二、国内主要中低轨卫星通信系统 (33) (一)航天科技集团“鸿雁”星座 (34) (二)航天科工集团“虹云”工程 (35) (三)中国电科集团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36) (四)银河航天“银河Galaxy”5G 星座 (36) (五)国电高科天启物联网星座 (37) 第四节2019-2020年低轨通信卫星产业正在兴起 (37) 一、卫星按用途分类,通信类占比最大 (37) 二、我国新发卫星通信类占比快速提升 (39) 三、美国在轨卫星远多于其他国家 (40) 四、卫星按轨道分类——低轨正在兴起 (41) 五、低轨卫星系统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 (43) 六、新发卫星中低轨占比逐渐提升 (43) 七、2020年预计我国低轨卫星市场空间达4000亿元 (44) 第五节美国优先布局,中国也已起步 (46) 一、美国低轨卫星系统:已规划上万颗卫星 (46) 二、相比美国,中国低轨卫星产业起步晚、规模小 (51)

卫星应急通信项目解决方案

卫星应急通信解决方案 2007-3-16 13:56:54 阅读531次 为了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国家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应急处置的指挥效率,公安、军队、市政、电力、地震、气象、电信、疾病控制、防火等诸多领域急需建设应急通信系统,将突发现场的视频、音频和其他数据送至指挥中心,为其获取灾情信息,进行现场指挥提供“通信畅通、现场及时、数据完备、指挥到位”的技术保障。由于通信线路的限制,通常采用卫星通信作为应急通信的主用线路,卫星通信灵活多样,机动性好,但系统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因此系统平时应可用于一般的民用通信租赁,为商业用户提供高速率的话音、图像和数据传输,以降低运营成本;在遇突发事件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配置成满足实际需要的应急通信网,迅速转变为应急战备状态,保证各种通信指挥系统的畅通无阻。 应急通信网络应具备以下特点: 1、平战结合,注重实用性 网络建设要考虑平时应用,尽量简化中心站和远端站的配置,提高利用率,在日常的工作中,整个系统资源可以用来处理民用通信:如电视会议、数据输出、视频传输等工作;当进入应急工作状态,指挥中心和整个系统资源将全部用来应付紧急公共安全事件,能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最佳的资源调配和指挥,达到“一点感知,处处可知;闻警而动,处处协同;有备而战,临危不乱”的状态。 2、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的应用系统建设 着眼于应急联动实际使用现状,以满足各业务部门的应用需求为前提,尽量利用和整合现有系统资源,避免重复投资,不搞“高、大、全”式的形象工程。注重网管建设,合理调配转发器资源。通过引进规范、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来保证系统的成功实施,建立科学的运行保障体系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把硬件建设放在以需求驱动的基础上。 3、支持高速率数据通信 在以往的卫星通信应用中,单链路用户数据速率达3M-20Mbps的高速率通信需求不是十分普遍,随着视频应用的日益普及,通信和互联网的各类应用速率不断提高,基于卫星通信的单链路宽带数据通信需求正越来越多。因此系统应能够支持多种类和大流量业务,可提供不低于5Mbps速率的数据通信,并具备支持大型网络的能力,适应网络覆盖全国、辐射省市、地区的日益扩大的规模要求。 4、系统安全可靠,易操作,简化接口类型和协议,避免繁复的设备组合在多媒体数据交互的过程中,尽可能选择统一、标准的接口和协议,力求

【完整版】2019-2025年中国通信卫星运营行业成本领先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19-2025年中国通信卫星运营行业成本领先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企业成本领先战略概述 (9) 第一节报告简介 (9) 第二节企业成本领先战略的重要性及作用 (10) 一、成本领先战略是构建竞争优势的基础 (10) 二、成本领先战略还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作用 (10) 二、是决定企业经营活动成败的关键性因素 (11) 三、是实现企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 (11) 四、是企业扩展市场、高效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12) 五、是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利武器 (12) 第三节企业成本领先战略的特性 (12) 一、长期性 (12) 二、全局性 (13) 三、外向性 (13) 四、竞争性 (13) 五、动态性 (13)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8-2019年中国通信卫星运营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14) 第一节通信卫星运营概述 (14) 第二节我国通信卫星运营行业监管体制与发展特征 (14) 一、行业主管部门及行业监管体制 (14) 二、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5)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15) (2)香港地区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16) (3)行业主要产业政策 (17) 三、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19) (1)通信卫星制造水平明显提升 (19) (2)卫星通信向高频段发展 (19) (3)多波束天线技术趋于成熟 (20) 四、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 (20) 五、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 (20) (1)周期性 (20) (2)区域性 (20) (3)季节性 (20) 六、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系 (21) (1)上下游行业 (21) (2)上下游行业对本行业的影响 (21) 七、产品进口国的相关进口政策及贸易摩擦的影响 (21) 第三节2018-2019年中国通信卫星运营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23) 一、卫星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23) 二、卫星通信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25) 三、通信卫星运营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26) 第四节2018-2019年我国通信卫星运营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7)

应急指挥车卫星通信系统方案

一、项目概述 当前,突发安全生产事件发生地点不确定,部分地区通信不便,特别是发生安全生产事件时,交通通信极易中断,因此执行应急监测时,为及时发送调查、监测信息,必须配备卫星通讯设备,保证应急信息传输通畅。本项目卫星通信系统建设主要包括卫星地面中心站通信系统、静中通应急指挥车卫星通信系统两大部分。 二、项目建设目标与原则 2.1 建设目标 1、建设安监局卫星地面中心站通信系统、一台静中通应急指挥车,实现两者之间的卫星通信。并依托卫星网络,借助音视频编码设备,实现双向视频、音频、数据的实时通信。 2.2 建设原则 系统总体设计遵循“安全保密、技术先进、功能完善、实用可靠、投资合理、运行方便、扩展容易”的原则,具体如下: 1、规范性: 各类设备、通信和控制软件及协议必须符合国内外相关标准。 2、先进性: 系统设计和设备规格完全符合行业技术规范和技术发展潮流,适应主流技术发展的要求。采用当今成熟、先进的技术及设备,在功能和性能方面体现出技术发展的先进性。 3、可靠性: 系统应具有在各种情况下的高可靠运行能力。 4、安全性: 系统对于信息、设备和人身的安全上具有较高的保障。 5、电磁兼容性: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严格按照电磁兼容分析结论实施,保证整个系统的各个部分无相互干扰的协同工作。 7、可扩展性: 在技术发展和业务增加时系统具有较大的扩展能力。

8、经济性: 按照需求合理配置系统,确保系统中每一个环节的投入比例达到最高的性能价格比,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资金。 三、项目总体技术要求 ?卫星通信:采用卫星Ku波段转发器,实现中心站到任意现场的实时的视频、图像、话音及数据的传输和显示,保障省中心站对现场信息的实时掌控,为领导的指挥决策提供有效及时的现场资料和依据。 ?3G公网通信:利用中国电信或联通3G公网通信系统,实现图像、话音、数据的双向通信。 1、卫星地面中心站通信系统要求 卫星地面中心站通信系统应具有卫星音视频传输及数据通信功能,实现与应急指挥车的互联互通,实现将中心站的各种信息传输到应急指挥车。 ▲中心地面站采用三轴控制(方位、俯仰、极化)天线系统具有一键通信标自动跟踪功能。 2、静中通应急指挥车要求 1)指挥调度功能 利用专用卫星通信系统,及时接收中心站的实时信息,监视现场情况,实现语音、图像、文字数据的双向通信,确保对安全生产现场实施指挥调度。 2)现场信息采集和处理功能 适用于各种复杂环境,能够采集安全生产现场图像、声音等信息。系统具有声音(包括通信话音)、图像、数据等各种信息处理存储能力,具有编辑、发送指挥信息能力。 3)通信保障功能 系统具有电话、音视频、计算机网络等有线接口,无线宽带图像传输等多种通信设备,具有安全生产现场指挥调度和远程通信的能力。 4)辅助决策功能 为领导及时了解灾情,提供生产现场情报,为抗灾指挥决策提供依据。辅助领导分析判断情况;辅助拟制各种保障方案和预案。 5)公网通信 利用中国电信或联通3G公网通信系统,实现图像、话音、数据的双向通信。

卫星通信

浅述卫星通信系统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作为信息传输基础的通信技术,越来越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21世纪通信的发展与多媒体、互联网络、个人通信等高科技产物融合在一起,成为信息产业中发展最为迅速,进步最快的行业。面对如此迅猛的发展,我们必须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模式和新设计方法去适应未来信息化社会。 卫星通信指的是在两个以上的地球站之间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或反射无线电波进行的通信,之前提到的地球站是设置在地球上(包括地面、水面和低层大气中)的无线电通信站。它将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与航空航天技术相结合的一项重要成果,并且作为一种远距离通信方式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应用至今。 目前,卫星通信广泛应用于国际通信、国内通信、国防、移动通信和广播电视等诸多领域。较其他传统的通信方式而言,卫星通信具有极大优势,特别是在边远山区、人烟稀少地区、沙漠地区、江河湖泊地区以及海岛等通信不发达的地区,卫星通信具有其他通信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鉴于卫星通信具有的上述优势,使得它自诞生之日起便迅速发展成为现如今通信领域中最为重要的一种通信方式。 一、卫星通信系统的起源于发展 1667年,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在开普勒三定律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是: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引力,其大小与两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而与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卫星和地球也服从万有引力定律,这就使得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成为卫星诞生的理论基础。 1945年10月,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不久,当时的英国空军雷达军官阿瑟〃克拉克(Arthur C.Clark)在《无线电世界》杂志上发表了关于“地球外的中继站”(Extra-Terrestrial Relays)学术性文章。在

中国卫星系列介绍及应用

中国卫星系列介绍及应用 中国自一九七0年四月二十四日成功研制并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至今,已在民用领域初步形成了遥感、通信广播、气象、科学探测与技术实验、地球资源和导航定位等六大卫星系列。 中国卫星研制工作开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国家财力有限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目前,各系列卫星已广泛应用于经济、科技、文化和国防等各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1.民用领域卫星系列 (1)“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此系列包括三种不同类型的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即“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二号甲”试验通信卫星和“东方红三号”通信广播卫星。中国这一系列至今共发射了十颗卫星,为通信、广播、水利、交通、教育等部门提供了各种服务。其中东方红一号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的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卫星轨道的近地点高度是436KM,远地点高度为2384km,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的平面夹角为68.5°,绕地球一圈需要114min。卫星质量为173kg,用20.009MHz的频率播放“东方红”乐曲。“东方红一号”卫星升空后,星上各种仪器实际工作的时间远远超过了设计要求,“东方红”乐音装置和短波发射机连续工作了28天,取得了大量工程遥测参数,为后来卫星设计和研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依据和经验。“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为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打下了极为坚实的根基,带动了中国航天工业的兴起,使中国的航天技术与世界航天技术前沿保持同步,标志着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到2000年为止,中国共发射了三代通信卫星。第一代通信卫星是1984年发射的2颗通信卫星和1986年2月1日发射的东方红二号实用型通信广播卫星。第二代通信卫星是1988年3月7日、1988年12月22日、1990年2月4日和1991年11月28日发射的载有4台C波段转发器的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第三代通信卫星是1997年5月12日发射的东方红三号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 现今,中国实验性的发射了“鑫诺”及“亚太”系列通信卫星,成为下一代中国通信卫星主力军。 (2)“风云”气象卫星系列。该系列包括“风云一号”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和“风云二号”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两类,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又称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风云二号”此前已分别发射了三颗和两颗卫星,在中国天气预报和气象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分别进行过4次和3次发射,在中国天气预报和气象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8年9月7日,中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由长征四号火箭发射升空。 中国在1997年6月10日发射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甲,并于1997年12月1日正式交付用户使用。2000年6月25日又发射了风云二号乙。2004年10月19日又发射了一颗风云二号气象卫星。 (3)“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这一系列形成时间较长,包括六颗卫星,分别是:一九七一年三月发射的“实践一号”;一九八一年九月用一枚运载火箭同时发射的“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实践二号乙”;一九九四年二月发射的“实践四号”;一九九九年五月发射的“实践五号”。

卫星通信天线简介

常用卫星通信天线简介 天线是卫星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站射频信号的输入和输出通道,天线系统性能的优劣影响整个通信系统的性能。地球站与卫星之间的距离遥远,为保证信号的有效传输,大多数地球站采用反射面型天线。反射面型天线的特点是方向性好,增益高,便于电波的远距离传输。 反射面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反射面的数量可分为双反射面天线和单反射面天线;按馈电方式分为正馈天线和偏馈天线;按频段可分为单频段天线和多频段天线;按反射面的形状分为平板天线和抛物面天线等。下文对一些常用的天线 作简单介绍。 1.抛物面天线 抛物面天线是一种单反射面型天线,利用轴对称的旋转抛物面作为主反射面,将馈源置于抛物面的焦点F上,馈源通常采用喇叭天线或喇叭天线阵列,如图1所示。发射时信号从馈源向抛物面辐射,经抛物面反射后向空中辐射。由于馈源位于抛物面的焦点上,电波经抛物面反射后,沿抛物面法向平行辐射。接收时,经反射面反射后,电波汇聚到馈源,馈源可接收到最大信号能量。 图1 抛物面天线 抛物面天线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较双反射面天线便于装配。缺点是天线噪声温度较高;由于采用前馈,会对信号造成一定的遮挡;使用大功率功放时,功放重量带来的结构不稳定性必须被考虑。 2.卡塞格伦天线

卡塞格伦天线是一种双反射面天线,它由两个发射面和一个馈源组成,如图2所示。主反射面是一个旋转抛物面,副反射面为旋转双曲面,馈源置于旋转双曲面的实焦点F1上,抛物面的焦点与旋转双曲面的焦点重合,即都位于F2点。从从馈源辐射出来的电磁波被副反射面反射向主反射面,在主反射面上再次被反射。由于主反射面的焦点与副反射面的焦点重合,经主副反射面的两次反射后,电波平行于抛物面法向方向定向辐射。对经典的卡塞格伦天线来说,副反射面的存在遮挡了一部分能量,使得天线的效率降低,能量分布不均匀,必须进行修正。修正型卡塞格伦天线通过天线面修正后,天线效率可提高到0.7—0.75,而且能量分布均匀。目前,大多数地球站采用的都是修正型卡塞格伦天线。 卡塞格伦天线的优点是天线的效率高,噪声温度低,馈源和低噪声放大器可以安装在天线后方的射频箱里,这样可以减小馈线损耗带来的不利影响。缺点是副反射面极其支干会造成一定的遮挡。 图2 卡塞格伦天线 3.格里高利天线 格里高利天线也是一种双反射面天线,也由主反射面、副反射面及馈源组成,如图3所示。与卡塞格伦天线不同的是,它的副反射面是一个椭球面。馈源置于椭球面的一个焦点F1上,椭球面的另一个焦点F2与主反射面的焦点重

2020年卫星互联网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20年卫星互联网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一、低轨卫星风起,产业链迎重大机遇 (一)卫星通信系统概览 卫星通信是利用卫星转发器作为中继反射或转发无线电信号的通信方式。根据中国卫通招股说明书,卫星通信系统是以人造通信卫星作为核心基础设施,利用卫星中的转发器作为中继站,通过反射或转发无线电信号,实现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的通信。卫星通信系统的核心是卫星空间段,主要包括空间轨道中运行的通信卫星,以及对卫星进行跟踪、遥测及指令的地面测控和监测系统。卫星地面段以用户主站为主体,包括用户终端、用户终端与用户主站连接的“陆地链路”以及用户主站与“陆地链路”相匹配的接口。卫星通信具有抗毁性强、覆盖范围广、通信距离远、部署快速灵活、通信频带宽、传输容量大、性能稳定可靠、不受地形和地域限制等优点,可以实现有线电话网和地面移动通信网均无法实现的广域无缝隙覆盖。 按照卫星轨道平台的高度可以把卫星分为静止、中轨和低轨: 1)低轨卫星(LEO)的轨道高度范围为 500-2000km,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由于卫星轨道低,信号传播时延短,

(二)商用通信卫星发射拉动卫星制造和发射产业收入快速增长

2)地面设备制造业总收入 1252 亿美元,YoY+5%,占比卫星产业 45%。其中,消费设备(卫星电视、广播和宽带设备)收入为 181 亿美元,GNSS 导航设备收入933 亿美元,网络设备(VSAT,网关等)收入为 138 亿美元。导航设备和网络设备收入有所增长,消费设备收入持平或略微减少。 3)卫星制造业总收入 195 亿美元,YoY+26%,占比卫星产业 7%。其中,美国卫星制造产业收入 115 亿美元,占比约 59%,其他国家总计 80 亿美元,占比约 41%。2018 年共发射 314 颗卫星,YoY-10%。 4)发射服务业总收入 62 亿美元,YoY+34%,占比卫星产业 2%。2018 年共有 114 次轨道发射,93 次是商业发射,15 次是空间飞行器,6 次不是商业发射。其中,美国商业卫星发射业务收入份额占比为 37%。 商用通信卫星发射拉动 18 年卫星制造和发射产业收入增长。根据《卫星报告》,2017-2018 年全球分别发射了 345/314 颗卫星,虽然卫星整体新增发射数量同比减少约10%,但2018 年卫星制造业收入同比增长了26%,发射服务业收入同比增长了 34%。从卫星数量占比来看,商用通信卫星和研究与开发卫星占比大幅提升,其中遥感卫星占比大幅下降,由于卫星寿命基本在 5-15

中国卫星通信现状和展望

中国卫星通信现状和展望 闵士权 一、卫星通信基本情况 我国卫星通信21世纪初发展基本情况如下: (1)卫星固定通信:空间段建设大发展;相应的卫星公用通信网、卫星专用通信网和卫星广播电视传输网得到较好的发展。 (2)卫星移动通信:静止轨道的便携式用户终端的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运营良好;中低轨道的手持式用户终端的各种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运营不佳。 (3)卫星直接广播:国外卫星声音直播系统正在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卫星电视直播系统已纳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前期建设准备工作已开始。 (4)卫星宽带通信:积极发展卫星宽带通信业务;密切跟踪新型卫星宽带通信系统动态。 二、卫星固定通信情况 1. 空间段 中国独资或中外合资经营卫星的公司有5家: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亚 洲通信卫星有限公司、亚太通信卫星有限公司、鑫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和中国 东方通信卫星有限责任公司。5家公司现有9颗静止通信卫星在轨运行提供业务,这些卫星是中星-6(东三)、亚洲-1、亚洲-2、亚洲-3S、亚太-1、 亚太-1A、亚太-2R、中卫-1和鑫诺-1。以上卫星共有346个转发器单元, 其中C频段213个,Ku频段133个。它们共覆盖了中国本土及其周边国家以及亚、太、非等部分地区。此外还有待发射的中星-8卫星,其转发器单元C频 段38个,Ku频段22个。以上卫星主要为中国国内用户服务,也为覆盖区内其 它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服务。 为了开展国际业务需要,有关单位还租用了国外多颗通信卫星的转发器。 这些卫星有国际通信卫星和泛美卫星,还有银河-3R和热鸟-3通信卫星。 2.地面段 (1)公用通信国内业务:主要由中国电信、联通、网通和吉通诸公司经营。其中中国电信为最早和最大经营者。中国电信公网共用中星-6和中卫-1卫星

卫星通信

我国卫星通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1-01-28 14:47:01) 转载▼ 标签: 分类:我国卫星通信 科技 中国 卫星通信 卫星应用 应急通信 it 我国独资和中外合资经营卫星的公司有4家,内地2家,香港2家。4家公司现有8颗通信卫星在轨运行提供业务,这些卫星是亚星-2、亚星-3S,亚星-4、亚太-v、亚太-1A、亚太-2R,中卫-1和鑫诺-1。以上卫星共有329个转发器 单元。其中C频段218个,Ku频段111个。上述卫星覆 盖了中国本土及其周边国家以及亚太等部分地区。据初步 统计8颗卫星的转发器出租率为40%左右。此外,为开展 国际业务需要,有关单位还租用了国外多颗通信卫星的转 发器,有国际通信卫星、泛美通信卫星、银河-3R及热鸟- 3通信卫星。 把卫星通信业务市场按应用领域分为公众通信应用领域、专用及增值业务应用领域、广播电视应用领域及应急

通信应用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3年底,全国批准建立的卫星通信网有179个,各类双向通信地球站1万多座,单收站4万多个。整个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现有广播电视地球上行站34个,全国卫星电视接收站约有60多万个。40余家VSAT业务提供商的VSAT小站达3万多个。此外有数十辆具有C/Ku频段的应急通信车辆;国际移动卫星通信系统提供服务的全球星卫星电话2929套,Inmarsat移动台数百个。 近年来随着光纤技术的发展,各个运营公司投入大量的资金铺设陆地和海底光缆,其容量之大和价格之低廉,卫星通信面临巨大的挑战。卫星通信必须利用自身优势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1实现直接到户是卫星业务市场增长的最大推动力。 其中面向消费用户的视频直播业务、宽带移动无线接

国外卫星发展简史

国外卫星发展简史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伴侣1号”(代号PS-1),从此开启了人类由来已久漫游太空的旅程;1960年4月1日,美国在其东海岸把世界上第一颗遥感卫星——“泰罗斯1号”(TIROS-1)气象卫星成功送入轨道,揭开了当代科学技术利用卫星“遥感地球”的序幕;1968年12月21日,美国阿波罗-8号(Apollo-8)宇宙飞行器发送回了第一幅地球影像,标志着人类开始以全新的视角重新认识自身赖以生存之地球的新时代。 随着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和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航天遥感技术正在进入一个能快速、及时提供多种对地观测海量数据的新阶段及应用研究的新领域。 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启动了陆地观测卫星系统Landsat(Land Observation Satellite)计划(1975年前称为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RTS),从1972年7月23日以来,已相继发射7颗(第6颗发射失败),卫星的轨道设计为与太阳同步的近极地圆形轨道,以确保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获得中等太阳高度角(25°-30°)的午前成像,而且卫星以同一地方时、同一方向通过同一地点,保证遥感观测条件的基本一致,利于图像的对比分析。影像幅宽185公里,轨道周期16天。Landsat-1采用多光谱扫描仪MSS(MultiSpectral Scanner)多光谱扫描仪,包括绿色、红色、近红外-1、近红外-2四个光谱段,影像空间分辨率80m;1982年和1984年发射的Landsat-4与Landsat-5,载荷除MSS以外,增加了专题制图仪TM(Thematic Mapper),其几何分辨率提高到30m;1999年发射的Landsat-7,装备有加强型多光谱扫描仪ETM+(Enhanced Thematic Mapper Plus),其全色波段几何分辨率达到15m,辐射分辨率(即对电磁波的能量的敏感程度)也有所提高。目前Landsat1-4均已失效,Landsat5则仍在超期服役(从1984年3月1日发射至今)。 1986年以来,法国先后发射了SPOT 1-4对地观测卫星。SPOT 1-3采用832km 高度的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重复周期为26天。卫星上装有两台高分辨率可见光相机(HRV),可获取10m分辨率的全色遥感数据以及20m分辨率的三谱段多光谱遥感数据。该传感器具有摆动观测能力,侧视角达±27°,同时还可进行临轨立体观测。SPOT-4卫星遥感器增加了新的中红外谱段,可用于估测植物水分,增

卫星通信第1章

名词解释: 1 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波,在两个或多个地 球站之间进行的通信。 2 宇宙通信:以宇宙飞行体或通信转发体为对象的无线电通信称为宇宙通信。 3 摄动:对静止卫星来说,由于地球结构的不均匀和太阳,月亮的引力的影响等,将使卫星轨道参数随时变化,不断偏离出开卜勒法则确定的理想轨道,产生一定的漂移这种现象称为摄动. 填空: 1 宇宙通信包括三种形式:(1)(地球站)与(宇宙站)之间的通信,(2)(宇宙站)与(宇宙站)之间的通信,(3)通过宇宙站的(转发或反射)进行地球站之间的通信。 2 卫星通信系统通常由(通信卫星),(地球站)(跟踪遥测及指令系统)和(监控管理系统)等四大部分组成。 3 通信卫星主要由(天线分系统),(通信分系统),(遥测指令系统),(控制分系统)和(电源分系统)等五部分组成。 简答: 1卫星通信与其它通信手段相比,具有哪些明显的特点? 答:(1)通信距离远,且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 (2)覆盖面积大,可进行多址通信; (3)通信频带宽,传输容量大; (4)机动灵活; (5)通信线路稳定可靠,传输质量高。 2 简述卫星通信的基本工作原理。 答:首先,经市内通信线路送来的电话信号,在一个地球站的终端设备内进行多路复用,成为多路电话的基 带信号,在调制器中对中频载波进行调制,然后经上变频器变换为微波频率f 1 的射频信号,再经功率放大器、 双工器和天线发向卫星。这一信号经过大气层和宇宙空间,信号强度将受到很大的衰减,并引入一定的噪声, 最后到达卫星。在卫星转发器中,首先将微波频率f 1 的上行信号经低噪声接收机进行放大,并变换为微波频 率较低的下行频率f 2 的信号,再经功率放大,由天线发向收端地球站。 由卫星转发器发向地球站的载波频率f 2 的信号,同样要经过大气层和宇宙空间,也要受到很大的衰减,最后到达收端地球站。由于卫星发射功率较小,天线增益较低,所以收端地球站必须用增益很高的天线和噪声非常低的接收机才能进行正常接收。收端地球站收到的信号经双工器和接收机首先将 载波频率f 2 的信号变换为中频信号并进行放大,然后经解调器进行解调,恢复为基带信号。最后利用多路复用设备进行分路,并经市内通信线路,送到用户终端。 这样就完成了单项的通信过程。 双向的通信过程与单项的通信过程完全类似。不同的只是反方向的上行 频率用另一频率f 3,而且f 3 ≠f 1 , 下行频率用f 4 , 而且f 4 ≠f 2 ,这样以免上、 下行信号相互干扰。

车载卫星通信设备及操作简介

车载卫星通信设备及操作简介 3.1 卫星通信系统开通前应该注意的事项: 3.1.1 环境勘察 1)选择停放场所 ★选择较为平坦、坚实的空地作为停车场地。确保对卫星信号收发、微波信号收发不形成遮挡。 ★车辆上方应无遮挡物,以免阻碍天线桅杆正常升起。 ★应尽量避开高大的障碍物(陡坡、高大建筑、高大树木等),确保对卫星通信、微波通信、无线网桥通信的信号收发不形成遮挡。 ★如果采用市电则车辆停放地距最近的有效市电电源应在60M以内,且能打地桩以接地或能接入其他的接地系统。 ★车辆停放地还要考虑整车噪声对居民或环境的影响。 2)选择市电电源 ★车载系统原则上应尽量考虑采用目的现场的有效市电电源。 ★在车载系统到达现场前,应与提供电源的单位或供电部门做好协商。 3)确定传输方式 ★同相关单位协商拟采用的传输方式,传输方式应遵循方便接入的原则结合停放场所条件综合考虑。若距机房较近,可采用光纤直接连接的方式;否则可采用微波或者无线网桥传输方式;特殊情况可采用卫星传输方式。 ★采用微波或者无线网桥传输方式时,要预先选定好对端微波架设的位置,以最近的机房和视距传输来综合考虑。原则上在车载系统达到目的现场 前,应架设好对端微波天线,以尽量缩短系统开通的时间。 ★采用卫星传输方式时,应根据使用的卫星经度考虑对应方位无遮挡,且 避免使车头朝向卫星方位停放,以方便卫星天线接收。 ★车载卫星系统通过自动对星需要获取的信息:(1)GPS、(2)电子罗盘、(3)AGC(信标机电压)。

3.1.2 数据准备 确定BTS的相关数据 ★根据网络规划,确定车载BTS相关数据,如频点、邻区切换等,必要时,到目的现场测试移动网络的数据,了解频率干扰情况、话务量分配、切换等情况。同时与传输室确认应急车传输的接入基站,并在基站端对通传输电路,同BSC 核对每套应急传输电路所对应小区的关系、核对小区定义的设备数量、设备类型和软件版本等信息,确保BSC的数据定义与应急车安装的硬件完全对应; ★根据现场的网络状况,确定基站天线的覆盖范围和方向。 ★根据网络规划,确定车载BTS系统接入PLMN网的BTS的相关数据。 3.1.3 带卫星的小C车规范开通流程 1、停车、拉手刹 2、打地桩、接工作地、保护地 3、放支撑脚、启动联合供电 4、挂CDMA天线、升天线桅杆、接馈线 5、对星、核对工作频率、极化、标定功率、载波上星 6、开基站、数据下载 7、开通测试、网络优化 3.2 卫星系统概述 3.2.1卫星系统业务需求简介 卫星传输作为小型应急通信车三种传输方式(微波传输、光纤传输、卫星传输)之一的传输手段解决从车载BTS到各省BSC的Abis接口的传输,实现1x 语音数据及EVDO数据业务的传输。 3.2.2卫星系统组成 根据系统设备配置和改装要求,小型应急通信车包括移动通信系统(不同厂商BTS和BSC设备)、传输系统(SDH、PDH、50M无线以太网桥、车载卫星)及天馈线系统(卫星天线、微波天线基站天线、桅杆等),其中卫星子系统主要由以下几种设备组成: 车载卫星天线、GPS天线、天线控制系统、信标接收机、MODEM、LNB、固态高功放。

应急卫星通信指挥车

应急卫星通信指挥车 为保障紧急突发事件现场的通信指挥任务,我公司设计的通信指挥车采用先进的车辆改装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图象采集和传输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无线微波传输和图象处理等技术,组成一个功能较为完备的移动指挥中心,该系统在处理紧急突发事件中机动灵活、快速反应,实现通信保障、指挥调度,图像采集传输功能,把现场情况通过车载卫星系统高质量回传指挥中心,实现现场与远地指挥中心之间的远程图像监控、语音联络、数据查询,使指挥中心的指挥决策人员如临其境,及时获得现场信息,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实现事件现场和远地指挥中心联动提供可靠的通信保障。 通信指挥车上具备卫星通信、地面无线通信等多种方式,各通信方式互为补充、备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通信不中断,为顺利完成各项任务提供可靠的保障。 通信指挥车通信系统要求具有的功能为: ?具有卫星通信能力,能提供不低于2048kbps双向视频,音频和数据传输能力,视频信号采用MPEG-4压缩格式. ?具有GSM移动电话, 海事卫星电话,GPRS/CDMA无线通信终端. ?具有多路固定摄像图象输入,一路无线微波图象输入. ?具备音视频切换和处理能力 ?具有多路视音频硬盘录象能力. ?具备计算机通过公网上网能力. ?具有车外电子显示系统,在车内可以随时更新修改显示内容. 卫星通信系统集成设计充分考虑现有卫星通信系统的技术体制与设备性能,注重与其适配性与兼容性。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用户新要求的提出,系统和结构上具有可扩充性,包括硬件的兼容和软件的升级与扩充. 卫星通信作为地面通信的补充,具有不受地域限制,覆盖面广,通信距离远,站点设置方便,信号传输质量好,可以点对点、点对多点进行图像、语音、数据的传输,方便地接入地面通信网等许多优点。突发事件现场位置随机性大,而地面有线、无线通信线路覆盖有限,传输速率带宽有限,传输质量较低。在执行任务时,通信指挥车能够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为现场和远地指挥中心建立应急指挥通信链路。利用移动卫星车载站可以方便、快速地开通卫星通信链路,解决现场图像、语音和数据的通信问题。 卫星通信系统由车载卫星站、通信卫星和卫星地面站构成。通信指挥车到达现场后,车载卫星通信分系统加电后能够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利用天线自动伺服与控制系统在几分钟之内完成天线准确对准指定卫星,及时开通卫星信道,充分发挥卫星信道建立快速有效、误码率低、覆盖面广等优势,实现指挥车、指挥中心之间的图像、语音和数据的传输。 通过卫星链路连通通信指挥车与远地指挥中心的通信联络,实现图像、语音、数据的双向或单向传输。 卫星图像传输采用MPEG-4编码,地面站接收的图像质量可以达到DVD质量。 根据应急通信指挥车的特点及实际工作的需要,通信指挥车的卫星通信系统采用非对

2020年低轨宽带卫星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低轨宽带卫星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4月

目录 一、低轨卫星移动通信 (4) 1、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特点 (5) 2、低轨道宽带卫星已经初见成型 (6) 3、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产业生态 (10) 4、低轨道卫星物联网应用 (11) 二、频率资源对低轨宽带卫星的发展至关重要 (15) 1、太空互联网是低轨卫星系统的演进方向 (15) 2、从频率资源看太空互联网发展趋势 (17) 3、太空互联网产业链状况 (20) 4、卫星通信产业中的频率状况 (21) 三、低轨宽带卫星通信相关公司 (22) 1、卫星行业发展趋势 (22) 2、低轨卫星通信相关公司 (24) (1)吉利:布局卫星领域 (24) (2)银河航天 (25) (3)中国卫通 (27) (4)中国卫星 (29)

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将迎来爆发期。近年来,低轨卫星移动通信在技术突破和应用需求增强的促进下,形成了快速发展的趋势。由于低轨道卫星重量轻,卫星数量大,覆盖范围广,研发迭代周期短,成本低廉,便于组网。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组成的星座可以实现真正的全球覆来保证无线通信系统的质量和高可靠性。同时多址、点波束、频率复用等技术已经为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提供了技术保障。目前国外的星链计划和OneWeb星座、国内的鸿雁星座和虹云星座都已经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一旦完成部署,可满足全球宽带互联网用户的规模化接入需求,也可满足应急通信、传感器数据采集以及工业物联网、无人化设备远程遥控等对信息交互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需求,从而构建以卫星通信为基础的太空互联网。 频率资源将是低轨卫星竞争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航天领域,频段轨道资源是一种有限的自然资源,卫星公司需要采取申报的方式向相关机构申请使用资格。国际规则中的轨道资源主要以“先到先得”的方式分配,后申报方不能对先申报国家的卫星产生不利干扰。低轨卫星要提供通信服务需要组网。低轨卫星星座由众多小卫星组成,当一部分卫星无法工作时,公司可以发射新的卫星进行补网,不会将整个资源让给别家。所以在低轨星座领域,资源的竞争更加激烈。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在频率资源的使用方面,太空互联网的设计上将以更多的技术创新,开辟更多可用的资源,这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 国内低轨卫星行业发展演进加快。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通信卫星在承载能力、输出功率、使用寿命、灵活性以及适应性等方面取

构建国家应急卫星通信网 推进产业化

构建国家应急卫星通信网推进产业化

构建国家应急卫星通信网推进产业化 https://www.doczj.com/doc/5a3449266.html, ( 2009/10/30 10:23 ) 一、前言 卫星通信虽然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充分暴露出我国卫星通信系统建设存在的不足:没有自主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缺乏固定通信卫星储备、没有自主的卫星宽带通信系统、卫星网络系统未形成规模化的全国网、卫星通信地面设施配套不足、卫星通信地面设备的国产化水平较低等一系列问题,正有待通信行业的所有同仁们共同探索和解决。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作为中国空间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面对国家和人民对于应急通信的迫切需求,我们深感使命光荣并且责任重大。以下是我们对于构建国家应急卫星通信网和推进国产卫星通信产业化所做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并收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二、建立国家应急通信网的必要性 (一)从我国历次应急事件处置工作经验来看,畅通的通信手段与方式是通报灾情、疏散群众、请求支援的关键环节,没有一个健全可靠的通信信息系统作为保障,应急救援工作是无法顺利展开的。 (二)与传统的地面通信相比,卫星通信覆盖面积大、不受地势条件限制,非常适合在重大应急事件(如自然灾害)发生、地面网络瘫痪后保证通信的畅通,使上级部门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灾情信息,并及时开展应急救助工作,从而极大地减少灾害与应急事件造成的损失。 (三)应急卫星通信现状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缺乏统一的国家级应急卫星通信平台 目前我国地方各级应急管理部门仍以地面通信作为主要通信手段;现有的卫星通信系统大多为行业专网,通信体制各异,且隶属于不同的部门或企业;通信终端配置情况参差不齐,网-网之间相互封闭,且多采用固定站进行卫星通信,缺少卫星移动通信站;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调度机制,导致在出现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各系统、各部门之间协同工作困难,系统响应速度慢,卫星信道资源利用率低,难以充分调配各行业已有通信资源为应急所用。 (2)缺少通信卫星资源的战略储备 虽然目前我国境内的卫星运营企业拥有中卫1号、鑫诺1号、鑫诺3号、中星6B和中星9号等在轨运营卫星,但由于这些卫星资源都实行企业市场化运作,国家应急储备的快速响应机制尚未形成,遇到紧急状况的时候,只能主要依靠卫星运营企业的临时调拨,无法满足应急通信的需求。因此,亟待加强通信卫星资源的战略储备,以及与卫星运营服务企业间的应急响应能力建设。 (3)缺少国产化的VSAT关键设备 由于缺少国产化的关键设备和系统层面的关键技术,VSAT系统搭建只能依托进口设备,无法根据应急减灾的需要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卫星通信平台;同时由于大量采用进口设备,相应地,在技术支持、技术保障与响应时间等方面都难以满足应急响应工作需求。 (4)缺少自主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由于我国还没有自主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应急救援人员只能使用如海事卫星电话等国外卫星移动通信设备,这种状况,不但难以保障抢险救灾对应急通信的需求,而且使得我国在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发展中没有主动权,也难以获得完备的通信安全机制。 鉴于此,有必要从国家应急通信的大局出发,统筹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将卫星固定通信业务、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卫星直接广播业务等相关业务网系、设备整合形成为统一指挥调度服务的国家应急卫星通信网,为国家应急平台做好通信支持。 三、国家应急卫星通信网体系结构构想

未来5年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的预测分析

未来5年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的预测分析 1.1卫星互联网的特点 根据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5年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卫星互联网是基于卫星通信的互联网,通过发射一定数量的卫星形成规模组网,从而辐射全球,构建具备实时信息处理的大卫星系统,是一种能够完成向地面和空中终端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等通信服务的新型网络,具有广覆盖、低延时、宽带化、低成本等特点。 广覆盖:实现全球宽带无缝通信,作为地面网络的补充和延伸,实现有线电话网和地面移动通信网均无法实现的广域无缝隙覆盖,有效解决通信基础设施匮乏地区互联网接入问题。 低延时:实现延时与地面网络相当,卫星网络布置于近地轨道,数据信号在卫星与地面终端往返传输延时被大大降低,达到几十毫秒级别的较低延时。 宽带化:高通量卫星技术日渐成熟,高频段、多点波束和频率复用等技术的使用显著提升了通信能力,降低了单位宽带成本,能满足高信息速率业务的需求,极大的拓展了应用场景。 低成本:建设成本低于地面通信设施,与地面5G基站和海底光纤光缆等通信基础设施相比,具有显著成本优势。现代小卫星研发制造成本低,软件定义技术又可以进一步延长在轨卫星使用寿命。 1.2中国卫星通信市场规模 根据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5年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随着我国商业航天市场的逐步开放,卫星国家队和许多民营企业纷纷布局卫星互联网星座产业,将带动通信小卫星研制、火箭发射、卫星通信系统终端设备与软件应用市场爆发式发展。2018年,我国卫星通信市场规模达到607亿元。2019年中国卫星通信市场规模为682亿元,同比增长12.4%,2020年我国卫星通信市场规模将达723亿元。

基于卫星通信网络的视频传输方案V1.1

基于卫星通信网络的视频传输系统 方案设计 撰写:张健 修改: 版本号:V2012.1.0 2012年 9 月 4 日

一、方案需求分析 随着目前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讯息的掌握也越来越频繁,特别是随着视频在各种领域的不断开拓,人们对视频资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但在一些特殊环境下,不具备互联网的覆盖,视频传输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特别是对移动船只,可能出现在地球上任意海域的某个地方,平时在海上航行或停靠码头上下货物,需要进行一些视频监控,怎么样才能将船上的视频监控资讯回传给指挥中心,并进行观看是本方案需要解决的问题。 按照航天的视频回传模式,需要租借卫星频道进行数据传输,这样成本非常高。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到回传的视频监控录像不一定要实时监看且不是全天候的监控,基于此情况可进行线下传输,结合我所目前成熟的无线通信网络传输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卫星通信网络的视频传输方案。 二、系统功能 ●视频监控录像压缩存储 ●移动IP格式数据打包 ●全球任一地点点对点数据传输 ●数据线下传输 ●视频资讯点播 基于卫星通信网络的视频传输方案,主要完成对视频流的无线传输以及播放功能。系统对前端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监控录像进行编码压缩,将压缩后的视频监控录像通过卫星通信终端进行点对点的跨地域传输,指挥中心对监控录像进行存储,待录像全部接收完后存储在本地并提供给中心进行点播。

三、方案的基本结构 图1 基于卫星通信网络的视频传输方案示意图该系统主要由如下几部分组成: ●视频压缩存储分系统; ●点对点移动数据传输分系统; ●接收存储点播分系统。

视频压缩存储分系统 图2 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视频压缩存储分系统:主要完成对摄像头视频监控录像的采集,压缩并在本地进行存储,以供传输分系统进行传输; 点对点移动数据传输分系统:主要将视频数据从一个地点传输到另一个地点; 接收存储点播分系统:主要完成对传输分系统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并进行保存,建立索引,并提供点播功能。 四、系统参数 考虑到卫星通信的带宽及服务商的流量使用费,本系统的主要参数如下: ●监控点最大数量:50个; ●监控视频分辨率:D1; ●单路视频码率:20Kbps; ●视频压缩格式:H.264格式(High Profile); ●点对点网络运营商:卫星通信运营商; ●本地视频存储空间:1T; ●每日最大录像时间:24小时; ●卫星通信最大带宽:492Kbp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