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陶渊明经典文言文及翻译

陶渊明经典文言文及翻译

陶渊明经典文言文及翻译
陶渊明经典文言文及翻译

陶渊明经典文言文及翻译

【篇一】陶渊明经典文言文及翻译

桃花源记

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

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

无问津者。

翻译/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

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

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

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

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表

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

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

狗叫到处能够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

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

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

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

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

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

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

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

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

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

“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

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

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

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

人了。

【篇二】陶渊明经典文言文及翻译

闲情赋

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

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缀

文之士,奕代继作;因并触类,广其辞义。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悲晨

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褰朱帏而

正坐,泛清瑟以自欣。送纤指之余好,攮皓袖之缤纷。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曲调将半,景落西轩。悲商叩林,白云依山。仰睇天路,俯促鸣弦。神仪妩媚,举止详妍。

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

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愿在

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

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

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

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

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

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

我而辍音!

考所愿而必违,徒契契以苦心。拥劳情而罔诉,步容与于南林。

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余阴。傥行行之有觌,交欣惧于中襟;竟寂

寞而无见,独悁想以空寻。敛轻裾以复路,瞻夕阳而流叹。步徙倚以

忘趣,色凄惨而矜颜。叶燮燮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于云端。鸟凄声以孤归,兽索偶而不还。悼当年之晚暮,恨兹

岁之欲殚。思宵梦以从之,神飘飘而不安;若凭舟之失棹,譬缘崖而

无攀。于时毕昴盈轩,北风凄凄,炯炯不寐,众念徘徊。起摄带以侍晨,繁霜粲于素阶。鸡敛翅而未鸣,笛流远以清哀;始妙密以闲和,

终寥亮而藏摧。意夫人之在兹,托行云以送怀;行云逝而无语,时奄

冉而就过。徒勤思而自悲,终阻山而滞河。迎清风以怯累,寄弱志于

归波。尤《蔓草》之为会,诵《召南》之余歌。坦万虑以存诚,憩遥

情于八遐。

翻译/译文

序文

当初,张衡写作《定情赋》,蔡邕写作《静情赋》,他们摒弃华

丽的辞藻、崇尚恬淡澹泊的心境,文章之初将(功名场里的)思虑发

散开来,末了则归总到自制中正的心绪。这样来抑制流于歪邪或坠于

低鄙的不正当的心念,想来也有助于讽喻时弊、劝谏君主。缀字成文

的雅士们,代代承继(他们的传统)写作这种文赋并将之发扬,又

(往往)从某些相似点推而之广言及其他,把原来的辞义推广到更开

阔的境地。平日闲居里巷深园,多有闲暇,于是也重提笔墨,作此情赋;虽然文采可能不比前人精妙,大约也并不致歪曲作文章者的本意。

正文

(啊,)她的绰约风姿多么瑰丽飘逸,而与众不同、秀丽绝伦。

她的美貌可谓倾城倾国、绝艳殊色,她的美德的传闻又令人心生向往。只有玎珰作响的玉佩才比得上她的纯洁,只有高洁的幽兰才能与她一

较芬芳。(于是我)将一片柔情淡化在了俗世里,将高雅的情志寄于

浮云。悲叹着(时光易逝)晨曦又到了迟暮,如何不让人深深感慨人

生艰勤;同样将在百年后(逝去的那时)终止,为何人生中欢欣如此

难得而愁绪却是时时持续!(那时她)撩起大红帏帐居中正坐,拨泛

古琴而为之欣欣,纤长的手指在琴上拂出佳音,雪白的手腕上下作舞

(使我)目为之迷。顾盼之际美目中秋波流动,时而微笑言语而不分

散奏乐的心神。乐曲正奏到一半,红日缓缓向西厢那边沉。略作悲伤

的商宫的乐声在林中久久回荡,山际云气缭绕白烟袅袅。(她)时而

仰面望天,时而又低头催动手里的弦作急促的乐声,神情那么风采妩媚,举止又那么安详柔美。

(她)奏出的清越乐声使我心动,渴望(与她)接膝而坐作倾心

的交谈。想要亲自前往与她结下山盟海誓,却怕唐突失礼受之谴责,

要倩青鸟使递送我的信辞,又怕被别人抢在前面。心下如此惶惑,一

瞬间神魂已经不知转了多少回:愿化作她上衣的领襟呵,承受她姣美

的面容上发出的香馨,可惜罗缎的襟衫到晚上便要从她身上脱去,

(长夜黯暗中)只怨秋夜漫漫天光还未发白!愿化作她外衣上的衣带呵,束住她的纤细腰身,可叹天气冷热不同,(变化之际)又要脱去

旧衣带而换上新的!愿化作她发上的油泽呵,滋润她乌黑的发鬓在削

肩旁披散下来,可怜佳人每每沐浴,便要在沸水中经受苦煎!愿作她

秀眉上的黛妆呵,随她远望近看而逸采张扬,可悲脂粉只有新描初画

才好,卸妆之时便毁于乌有!愿作她卧榻上的蔺席呵,使她的柔弱躯

体安弱于三秋时节,可恨(天一寒凉)便要用绣锦代替蔺席,一长年

后才能再被取用!愿作丝线成为她(足上)的素履呵,随纤纤秀足四

处遍行,可叹进退行止都有节度,(睡卧之时)时只能被弃置在床前!愿在白天成为她的影子呵,跟随她的身形到处游走,可怜到多荫的大

树下(便消失不见),一时情境又自不同!愿在黑夜成为烛光呵,映

照她的玉容在堂前梁下焕发光彩,可叹(平旦)日出大展天光,登时

便要火灭烛熄隐藏光明!愿化为竹枝而作成她手中的扇子呵,在她的

盈盈之握中扇出微微凉风,不过白露之后早晚幽凉(便用不到扇子),只能遥遥望佳人的襟袖(兴叹)!愿化身成为桐木呵,做成她膝上的

抚琴,可叹一旦欢乐尽而哀愁生,终将把我推到一边而止了靡靡乐音!

推详我的愿望都不能如意,徒然一厢情愿地用心良苦。为情所困

的心情却无人倾诉,缓缓踱到南面的树林。在尚带露汁的木兰边略作

栖息,在苍苍青松的遮蔽下感受凉荫。若是在这里(与心仪的人)对

面相觑,惊喜与惶恐将如何在心中交集?而树林里空寞寂寥一无所见,

只能独自郁闷地念想而空自追寻。回到原路上整理衣裾,抬头已见夕

阳西下,不由发出一声叹息。一路走走停停流连忘返,林中景色凄凄

惨惨。(身边)叶子不住离枝簌簌而下,林中气象凄凄戚戚。红日带

着它的(最后一丝)影子没入了地平,明月已在云端作出另一幅美景。宿鸟凄声鸣叫着独自归来,求偶的兽只还没有回还。在迟暮的年纪凭

吊当年,深深慨叹眼前的(美好)光景顷刻就会终结。回想夜来梦中

的情景想要再入梦境,又思绪万千不能定心,如同泛舟的人失落了船桨,又似登山者无处攀缘。此刻,毕昂二宿的星光将轩内照得透亮,

室外北风大作声音凄厉,神智愈加清醒再也不能入眠,所有的念想都

在脑海里回旋。(于是)起身穿衣束带等待天明,屋前石阶上的重重

冷霜晶莹泛光。(司晨的)鸡也还敛着双翅(栖息)而未曾打鸣,笛

声清嘹忧郁的声音往远处荡扬:起初节奏细密而悠闲平和,最终寂寥

清亮中又含了颓败的声音。在这样的光景里思念佳人,请天上的行云

来寄托我的心怀,行云很快流过不语,光阴也如此荏苒而过。徒然殷

殷思念着独自体味悲心,终是山阻脚步河滞行。迎风而立,希望清风

能扫去我的疲累,对泛来的阵阵轻波寄托我的微薄心愿——(期望与你)作《蔓草》那样的聚晤,吟诵从《诗经·召南》起未曾断绝的长

歌余风。(而这终究是不能的)(还是)将万千杂虑坦然释怀,只存

下本真的赤心,让心情在遥阔的八荒空遐外休憩流连。

【篇三】陶渊明经典文言文及翻译

归去来兮辞

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并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缾无储粟,生生所资,未

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

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

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

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

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

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

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

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

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

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翻译/译文

序文

我家贫穷,耕田植桑不足以供自己生活。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

剩余的粮食,赖以维持生计的本领我还没有找到。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不过求官缺少门路。正赶上出使到外地的

事情,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

处当官。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充足造酒饮用,所以

就请求去那里。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

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是急需解决的

问题,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

了吃饭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心情激动不平,深深有愧于平生

的志愿。仍然希望看到这个茬庄稼成熟,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

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80多天。因辞官而

顺遂了心愿,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乙巳年(晋安帝

义熙元年)十一月。

正文

回去吧!田园都将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

被躯壳所役使,那为什么悲愁失意?我明悟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回,

但明白未发生的事尚可补救。我确实入了迷途,但不算太远,已觉悟

如今的选择是准确的,而以前的行为才是迷途。船在水面轻轻地飘荡

着前进,轻快前行,风轻飘飞舞,吹起了衣袂翩翩。我向行人询问前

面的路,恨天亮的太慢。

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家,心中欣喜,奔跑过去。家僮欢快地迎接我,幼儿们守候在门庭等待。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菊还长在那里。我带着幼儿们进入屋室,早有清酿溢满了酒樽。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

自饮,看看院子里的树木,觉得很愉快;倚着南窗寄托傲然自得的心情,觉得住在简陋的小屋里也非常舒服。天天到院子里走走,自成一

种乐趣,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时

时抬头望着远方。云气自不过然的从山里冒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

回巢中;阳光黯淡,太阳快落下去了,手抚孤松徘徊。

回来呀!我要跟世俗之人断绝交游。世事与我所想的相违背,还

能努力探求什么呢?以亲人间的知心话为愉悦,以弹琴读书为乐来消

除忧愁。农夫告诉我春天到了,西边田野里要开始耕种了。有时叫上

一辆有帷的小车,有时划过一艘小船。有时经过幽深曲折的山谷,有

时走过高低不平的山路。草木茂盛,水流细微。羡慕自然界的万物一

到春天便即时生长茂盛,感叹自己的一生行将结束。

算了吧!活在世上还能有多久,为什么不放下心来任其自然地生死?为什么心神不定,想要到哪里去?富贵不是我所求,修成神仙是

没有希望的。趁着春天美好的时光,独自外出。有时放下手杖,拿起

农具除草培土;登上东边的高岗放声呼啸,傍着清清的溪流吟诵诗篇。姑且顺其自然走完生命的路程,抱定乐安天命的主意,还有什么可犹

疑的呢!

【篇四】陶渊明经典文言文及翻译

五柳先生传

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

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

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

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翻译/译文

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

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

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度深究;每当

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

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

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

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不过他

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

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以前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

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个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

【篇五】陶渊明经典文言文及翻译

自祭文

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

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羞以嘉蔬,荐以清酌。候颜已冥,聆音愈漠。呜呼哀哉!

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籽,乃育乃繁。欣以素牍,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

惟此百年,夫人爱之,惧彼无成,愒日惜时。存为世珍,殁亦见思。嗟我独迈,曾是异兹。宠非己荣,涅岂吾缁?捽兀穷庐,酣饮赋诗。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能够无恨。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

寒暑愈迈,亡既异存,外姻晨来,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窅窅我行,萧萧墓门,奢耻宋臣,俭笑王孙,廓兮已灭,慨焉已遐,不封不树,日月遂过。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鸣呼哀哉!

翻译/译文

现在是丁卯年九月,天气寒冷,秋夜漫长,景象萧条冷落,大雁

南飞,草木枯黄凋零。陶子将要辞别这暂时寄居的人世,永远回到自

己本来的住处。亲友们怀着凄伤悲哀的心情,今晚一道来祭奠我的亡灵,为我送行。他们为我供上了新鲜的果蔬,斟上了清酒。看看我的

容颜,已是模糊不清;听听我的声音,更是寂静无声。悲痛啊,悲痛!

茫茫大地,悠悠高天,你们生育了万物,我也得以降生人间。自

从我成为一个人,就遭遇到家境贫困的命运,饭筐水瓢里常常是空无

一物,冬天里还穿着夏季的葛布衣服。可我仍怀着欢快的心情去山谷

中取水,背着柴火时还边走边唱,在昏暗简陋的茅舍中,一天到晚我

忙碌不停。从春到秋。田园中总是有活可干,又是除草又是培土,作

物持续滋生繁衍。捧起书籍,心中欣欢;弹起琴弦,一片和谐。冬天

晒晒太阳,夏天沐浴于清泉。辛勤耕作,不遗余力,心中总是悠闲自在。乐从天道的安排,听任命运的支配,就这样度过一生。

这人生一世,人人爱惜它,唯恐一生不能有所成就,格外珍惜时光。生前为世人所尊重,死后被世人所思念。可叹我自己独行其是,

竟是与众不同。我不以受到宠爱为荣耀,污浊的社会岂能把我染黑?

身居陋室,意气傲然,饮酒赋诗。我识运知命,所以能无所顾念。今

日我这样死去,可说是没有遗恨了。我已至老年,仍依恋着退隐的生活,既以年老而得善终,还又有什么值得留恋!

岁月流逝,死既不同于生,亲戚们清晨便来吊唁,好友们连夜前

来奔丧,将我葬在荒野之中,让我的灵魂得以安宁。我走向幽冥,萧

萧的风声吹拂着墓门,我以宋国桓魋那样奢侈的墓葬而感到羞耻,以

汉代杨王孙那过于简陋的墓葬而感到可笑。墓地空阔,万事已灭,可

叹我已远逝,既不垒高坟,也不在墓边植树,时光自会流逝。既不以

生前的美誉为贵,谁还会看重那死后的歌颂呢?人生道路实在艰难,

可人死之后又能怎样呢?悲痛啊,悲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