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岩石力学试题汇总

高等岩石力学试题汇总

高等岩石力学试题汇总
高等岩石力学试题汇总

1.简述岩石的强度特性和强度理论,并就岩石的强度理论进行简要评述。答:岩石作为一种天然工程材料的时候,它具有不均匀性、各向异性、不连续等特点,并且受水力学作用显著。在地表部分,岩石的破坏为脆性破坏,随着赋存深度的增加,其破坏向延性发展。

岩石强度理论是判断岩石试样或岩石工程在什么应力、应变条件下破坏。当然岩石的破坏与诸多因素有关,如温度、应变率、湿度、应变梯度等。但目前岩石强度理论大多只考虑应力的影响,其他因素影响研究并不深入,故未予考虑。

(1). 剪切强度准则

a.Coulomb-Navier准则

Coulomb-Navier准则认为岩石的破坏属于在正应力作用下的剪切破坏,它不仅与该剪切面上剪应力有关,而且与该面上的正应力有关。岩石并不沿着最大剪切应力作用面产生破坏,而是沿其剪切应力和正应力最不利组合的某一面产生破裂。即:?

τtan

σ

=C

+

式中?为岩石材料的内摩擦角,σ为正应力,C为岩石粘聚力。

b. Mohr破坏准则

根据实验证明:在低围压下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关系接近于线性关系。但随着围压的增大,与关系明显呈现非线性。为了体现这一特点,莫尔准则在压剪和三轴

τf=

破坏实验的基础上确定破坏准则方程,即:()σ此方程可以具体简化为斜直线、双曲线、抛物线、摆线以及双斜直线等各种曲线

形式,具体视实验结果而定。

虽然从形式上看,库仑准则和莫尔准则区别只是在于后者把直线推广到曲线,但莫尔准则把包络线扩大或延伸至拉应力区。

c. 双剪的强度准则

Mohr 强度准则是典型的单剪强度准则,没有考虑第二主应力的作用。我国学者俞茂宏从正交八面体的三个主应力出发,提出了双剪强度理论和适用于岩土介质的广义双剪强度理论,并得到了双剪统一强度理论:

()

3211t b b

σσσασ=+--α

ασσσ++≤1312 ()t b b σασσσ=-++31211 αασσσ++≥1312 式中α和b 为两个材料常数,是岩石单轴抗拉强度。在主应力空间里,上式代表一个以静水应力轴为中心轴具有不等边十二边形截面的锥体表面。

(2). 屈服强度准则

a. Tresca 屈服准则

Tresca 屈服准则也可称为最大剪应力准则,它认为当岩石中剪应力达到材料的特征值时岩石就屈服破坏,即:

()s 31max 2121σσστ=-=

式中为材料拉伸屈服极限。该屈服准则也没有考虑中间主应力对材料屈服破坏的影响,从实验结果来看它对金属材料近似正确,而对岩石材料的结果相差较远。

b. Mises 屈服准则

Mises 屈服准则考虑了中间主应力对屈服破坏的影响,采用偏应力张量第二不变量来表示屈服准则:

()()()[]3

6122132322212s J σσσσσσσ=-+-+-= Mises 屈服准则的物理意义为:单位体积的弹性形变能达到一定极限时,材料就会发生屈服破坏。Mises 屈服准则对于材料塑性破坏来说是比较适合的,也是最常用的。

π平面上的屈服轨迹线 c. Drucker-Prager 准则

Coulomb 准则和Mohr 准则破坏机理有相通之处,都体现了岩石材料压剪破坏的本质,由于它简单易理解,目前仍被广泛采用。但这类准则没有反映出中间主应力的影响,因此不能解释岩石材料在高围压和静水压力作用下的屈服破坏现象。Drucker-Prager 准则在Coulomb-Mohr 准则和Mises 屈服准则基础上推广而得:

Mises 屈服准则

屈服准则

Mohr 屈服准则

021=-+=K J I f α

式中:()??αsin 33sin 2-=, ()

??sin 33cos 6-=c K ;C ,?分别表示岩石材料的粘结力和内摩擦角。Drucker-Prager 准则既考虑了中间主应力的影响,又考虑静水压力的作用,在大多数的数值分析软件中都采用这个岩石破坏准则

d. 脆性断裂理论(Griffith 准则)

Griffith 准则的求解具体过程:利用极值原理先求出椭圆裂纹周边最大危险应力的大小和位置,再确定最危险裂纹长轴的方向和应力,最后由求得的极值应力和单轴抗拉强度进行对比,建立Griffith 脆性断裂破坏准则如下

()()

t S =+-312318σσσσ 0331>+σσ t S =-3σ 0331<+σσ

当岩石处于单轴抗压时,那么由上式可以得到:

t c S S 8=

从Griffith 准则得到脆性材料的抗压强度为抗拉强度的8倍,从理论上认识岩石等脆性材料的抗压不抗拉的特征是Griffith 准则一大贡献。同时它总结了单轴、三轴应力状态以及各种拉、压组合等各种应力状态达到拉应力而断裂的共同特征。Griffith 准则用下图表示,从本质上说,Griffith 准则其实就是拉伸破坏准则。

e. Hoek-Brown 准则

经过大量的试验和数理统计,研究者也建立了许多适合不同场合和用途的岩石强

度经验准则。其中1980年提出的Hoek-Brown 准则应用比较广泛,因为它考虑了岩石的峰值强度后的软化行为 。

Hoek-Brown 准则为:

2331c c S M σσσσσ++=

式中:1σ,3σ分别为岩石中的最大和最小主应力;c σ为岩块的单轴抗压强度;m, s 为两个无量纲系数,m 与岩性有关,而s 则反映岩石的完整性。

2. 简述地应力的主要规律及我国构造应力分布的特点。

答:通过理论研究,地质调查和大量地应力测量资料的分析研究,初步认识到浅部地壳应力分布的一些基本规律:

(1). 地应力是一个具有相对稳定性的非稳定应力场,它是时间和空间的函数。

地应力在绝大部分地区以水平应力为主的三向不等压应力场,三个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是随着空间和时间变化的,因而是非稳定的应力场。

地应力在空间上的变化从小范围看是很明显的,应力的大小和方向也是不同的。但是就某个地区整体,地应力的变化是不大的,如我国的华北地区,地应力场的主导方向为北西到近于东西的主压应力。

在某些地震活动活跃的地区,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的变化是很明显的。

(2). 实测垂直应力基本等于上赋岩层的重量

对全世界实测垂直应力V σ的统计资料的分析表明,在深度为25~2700m 的范围

内,V σ呈线性增长,大致相当于按平均容重3kN/m 27=γ计算出的重力H γ。但在某些地区的测量结果有一定幅度的偏差。另外,板块移动、岩浆对流和侵入、扩容、不均匀膨胀等也都可引起垂直应力的异常。

值得注意的是,在世界多数地区并不存在真正的垂直应力即没有一个主应力的方向完全与地表垂直,但绝大多数测点都发现有一个主应力接近与垂直方向,其与垂直方向的偏差不大于20°,说明地应力的垂直分量受重力的控制,但也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

(3). 水平应力普遍大于垂直应力

实测资料表明,在绝大多数(几乎所有)地区均有两个主应力位于水平或接近水平的平面内,其与水平面的夹角一般不大于30°。最大水平主应力m ax ,h σ普遍大于垂直应力V σ;m ax ,h σ与V σ之比值一般为0.5~5.5,在很多情况下比值大于2。说明,在浅层地壳中平均水平应力也普遍大于垂直应力,垂直应力在多数情况下为最小主应力。

(4). 平均水平应力与垂直应力的比值随深度增加而减小,但在不同地区,变化速度不很相同。

(5). 最大水平主应力和最小水平主应力也随深度呈线性增长关系。与垂直应力不同的是,在水平主应力线性回归方程中的常数项比垂直应力线性回归方程中常数项的数值要大一些,这反映了在某些地区近地表仍存在显著水平应力的事实。

(6). 最大水平主应力和最小水平主应力之值一般相差较大,显示出很强的方向性。

(7). 地应力的上述分布规律还会受到地形、地表剥蚀、风化、岩体结构特征、岩体力学性质、温度、地下水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地形和断层的扰动影响最大。

我国构造应力具有以下特点:

(1).各地最大主应力的发育呈明显的规律性

各地的

方向均与由各该点向我国的察隅和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堡联线所构成的1

夹角等分线方向相吻合或相近似,仅在两侧边缘地带略有偏转,即东侧向顺时针偏转,西侧向逆时针偏转。

(2). 三向应力状态及其所决定的现代构造活动类型呈有规律的空间分布

a.潜在逆断型应力状态区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前缘一带,其主要特点是两个水平

主应力均大于垂直主应力。

b. 潜在走滑型应力状态区主要分布于我国中西部广大地区,其主要特点是只有一个

水平主应力大于垂直主应力,具中等挤压区的特征。

c. 潜在正断型和张剪性走滑应力状态区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部和东北部,其主要特

点是:区内新生代以来正断层与地堑或断陷盆地十分发育,发育方向NE、NEE,,推积厚度数千米;区内KZKZ堆积具双层结构,E充填断陷盆地,N-Q掩埋了E时期的地堑和地垒,形成了现代的低平的平原地形,横向差异小;区内地震由两个方向断裂引起,即NNE向断裂的右旋兼张性活动和NNW向断裂的左旋兼张性活动。卫星影象及天然地震的震源机制资料还揭示,在西藏高原内腹,还存在着一个局部潜在正断型应力分布区。该区内广泛地发育着可能是新生代形成的近南北向的正断层和地堑式的

断陷谷地。该区天然地震的震源机制也大多属正断层,且主拉应力轴为近东西。

我国大部分地区最大主应力方向和量

值的上述变化规律,完全是由印度板块与欧

亚板块的碰撞、挤压所导致的。一般认为,

白垩纪末印度板块从西南向北北东方向推

移,并在始新世中期末,即大约距今3800

万年前与欧亚板块相碰撞(对接)。此后印

度板块仍以每年约5cm的速度向北北东方向推进,这样一种巨大而持续的板块间的相互作用是控制我国西部地区地应力场的决定性因素。在同一时期,东部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则分别从北东东和南东方向向欧亚大陆之下俯冲,从而分别对我国华北和华南地区地应力场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并认为华北地区目前处于太平洋板块俯冲带的内侧,大洋扳块俯冲引起地幔内高温、低波速的熔融或半熔融物质上涌并挤入地壳,使地壳受拉而变簿,表面发生裂谷型断裂作用,这样形成的北西一南东向拉张和太平洋板块于上地幔深处对欧亚板块所造成的南西西向的挤压相结合,就决定了华北地区现代地应力场和最新构造活动的特征。

3.试述岩爆的机制及如何进行防治。

答:处于高应力或极限平衡状态的岩体或地质结构体,在开挖活动扰动下,其内部储存的应变能瞬间释放,造成开挖空间周围部分岩石从母岩中急剧、猛烈地突出或弹射

出来的一种动态力学现象。其中核心的条件为:高三向应力下的能量积聚在开挖条件下顺临空面的瞬时能量释放。

常用的控制对策有:

(1). 宏观均衡整体工程,使隧道线路设计尽可能避开高岩爆区域和岩爆多发地段。

(2). 在高应力区铺设的隧道,尽可能使隧道走向与最大主应力方向保持一致,并按隧道断面的原岩应力设计断面形状,缓解隧道围岩应力。

(3). 对于高应力区岩体,采用卸压技术(如钻孔卸压等)来调整隧道围岩应力,使隧道周边附近岩体中的集中应力向深部转移。

(4). 改善围岩性质,岩石的脆性、坚硬和高强度性质是岩爆发生的内在原因,故可以用两方面来进行岩性调整。一是注水软化,另一个是注浆硬化。

(5). 隧道开挖与岩爆防治相结合。

在岩爆多发地段进行超前支护,防治隧道开挖触发应力集中区岩层在掌子面发生岩爆。

对初步成巷的隧道,以柔性支护为原则进行支护设计,逐步提高支护强度。(6). 开挖中若发生意外须尽快搞清机理,预防再次发生。

4.简述锚杆支护作用原理及不同种类锚杆的适用条件。

答:岩层和土体的锚因是一种把锚杆埋入地层进行预加应力的技术。锚杆插入预先钻凿的孔眼并固定于其底端,固定后,通常对其施加预应力。锚杆外露于地面的一端

用锚头固定,一种情况是锚头直接附着在结构上,以满足结构的稳定。另一种情况是通过梁板、格构或其他部件将锚头施加的应力传递于更为宽广的岩土体表面。岩土锚固的基本原理就是依靠锚杆周围地层的抗剪强度来传递结构物的拉力或保持地层开挖面自身的稳定。岩土锚固的主要功能是:

(1)提供作用于结构物上以承受外荷的抗力,其方问朝着锚杆与岩土体相接触的点。

(2)使被锚固地层产生压应力,或对被通过的地层起加筋作用(非顶应力锚杆)。

(3)加固并增加地层强度,也相应地改善了地层的其他力学性能。

(4)当锚杆通过被锚固结构时.能使结构本身产生预应力。

(5)通过锚杆,使结构与岩石连锁在一起,形成一种共同工作的复合结构,使岩石能更有效地承受拉力和剪力。

锚杆的这些功能是互相补允的。对某一特定的

工程而台,也并非每一个功能都发挥作用。

若采用非预应力锚杆,则在岩土体中主要起简

单的加筋作用,而且只有当岩土体表层松动变位

时,才会发挥其作用。这种锚固方式的效果远不及

预应力锚杆。

效果最好与应用最广的锚固技术是通过锚固

力能使结构与岩层连锁在一起的方法。根据静力分析,可以容易地选择锚固力的大小、

方向及其荷载中心。由这些力组成的整个力系作用在结构上,从而能最经济有效地保持结构的稳定。采用这种应用方式的锚固使结构能抵抗转动倾倒、沿底脚的切向位移、沿下卧层临界面上的剪切破坏及由上举力所产生的竖向位移。

岩土的锚杆类型:

(1)预应力与非预应力锚杆

对无初始变形的锚杆,要使其发挥全部承载能力则要求锚杆头有较大的位移。为了减少这种位移直至到达结构物所能容许的程度,一般是通过将早期张拉的锚杆固定在结构物、地面厚板或其他构件上,以对锚杆施加预应力,同时也在结构物和地层中产生应力,这就是预应力锚杆。

预应力锚杆除能控制结构物的位移外,还有其它有点:

○1安装后能及时提供支护抗力,使岩体处于三轴应力状态。

○2控制地层与结构物变形的能力强。

○3按一定密度布置锚杆,施加预应力后能在地层内形成压缩区,有利于地层稳定。

○4预加应力后,能明显提高潜在滑移面或岩石软弱结构面的抗剪强度。

○5张拉工序能检验锚杆的承载力,质量易保证。

○6施工工艺比较复杂。

(2)拉力型与压力型锚杆

显而易见,锚杆受荷后,杆体总是

处于受拉状态的。拉力型与压力型锚杆的主要区别是在锚杆受荷后其固定段内的灌浆体分别处于受拉或受压状态。

拉力型锚杆的荷载是依赖其固定段杆体与灌浆体接触的界面上的剪应力(粕结应力)由顶端(固定段与自由段交界处)向底端传递的。锚杆工作时,固定段的灌浆体易出现张拉裂缝.防腐件能差。

压力型锚杆则借助无粘结钢绞线或带套管钢筋使之与灌浆体隔开和特制的承载体,将荷载立接传至底部的承载体由底端向固定段的顶端传递的。这种锚杆虽然成本略高于拉力型锚杆,但由于其受荷时,固定段的灌浆体受压,不易开裂,用于永久性锚固工程是有发展前途的。

更值得提出的是国内外研究表明,在同等荷载条件下,拉力型锚杆固定端上的应变值要比压力型锚杆大。另外,压力型锚杆的承载力还受到锚杆截面内灌浆体抗压强度的限制,因此在钻孔内仅采用一个承载力的集中压力型锚杆,不可能被设计成有较高的承载力。

(3)单孔复台锚固

传统的拉力型与压力型锚杆均属于单孔单一锚固体系,它是指在一个钻孔中只安装一根独立的锚杆,尽管由多根钢绞线或钢筋构成锚杆杆体,但只有一个统一的自由长段和固定长度。

单孔复合锚固体系(SBMA法)是在同一钻孔中安装几个单元锚杆,而每个单元锚杆均有自己的杆体、自由长度和固定长度,而且承受的荷载也是通过各自的张拉千

斤顶施加的,并通过预先的补偿张拉(补偿各单元锚杆在同等荷载下因自由长度不等而引起的位移差)而使所有单元锚杆始终承受相同的荷载。采用单孔复合锚固体系,由于能将集中力分散为若干个较小的力分别作用于长度较小的固定段上,导致固定段上的粘结应力值大大减小且分布也较均匀,能最大限度地调用锚杆整个固定范围内的地层强度。此外,使用这种锚固系统的整个固定长度理论上是没有限制的,锚杆承裁力可随固定长度的增加而提高。

若钳杆的固定段位于非均

质地层中,则单孔复合锚固体系

可合理调整单元锚杆的固定长

度,即比较软弱的地层中单元锚

杆的固定长度应大于比较坚硬

地层中单元锚杆的锚固长度,以

使不同地层的强度都能得到充分利用。还应特别提出的是单孔复合锚固体系可采用全长涂塑的无粘结钢绞线,组成各单元锚杆的杆体,这种钳杆完全处于多层防腐的环境中,既可用作高耐久性的永久性锚杆,也可用作可拆除芯体(钢绞线)的临时性锚杆。

单孔复合锚固体系(SBMA法)中最具有实用价值的是压力分散型锚杆。

5.就分形理论、块体理论、岩石损伤与断裂力学和可靠度理论中的某一理

论,说明其在岩石力学中应用的意义、目前的困难和发展前景。

答:分形几何是由Mandelbrot(1983)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数学分支,用来描述自然界不规则以及杂乱无章的现象和行为。分形几何学主要概念是自相似性和分数维数。

Mandelbrot把分形定义为:如果一个集合的Hausdorff维数严格大于它的拓扑维数DT,则该集合为分形。这样的维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它是图形不规则性的度量。

岩石材料作为亿万年地质演变的产物,具有大量自然形成的不同层次的孔隙、空洞和裂纹分布,可以抽象地看成高刚度的海绵体。对一个海绵立方体在欧氏空间看是三维,而在单向压力作用下,由于海绵体的高度空隙性,可以压扁在一个平面上,这时它的维数是二维。这种维数量刚的突变性说明欧氏空间的整数维只是一个表观维数。事实上,海绵体可以看成一个分形物体(如Mengor海绵体),它的维数是处于2和3之间。这说明分形维数能刻画海绵体这类随机分布孔隙体的几何结构本质。

第一层次是分形研究的数学基础或形成其基本的数学框架,以及重新认识和建立分形空间中的力学量和力学定律;

第二层次是广泛、系统地研究探讨岩石力学中的分形行为和分形结构,揭示岩石力学问题中一些复杂现象的分形机理和分形形成过程,应用分形定量地解释和描述岩石力学过去只能近似描述甚至难以描述的问题和现象;

第三层次是岩石力学分形研究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应用到工程,对工程中的复杂性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统计描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促进工程问题的定量化、精确化和

可预测性。

在岩石破碎过程中,产生不同尺寸的碎块。随着破碎块度的逐渐减小,必然产生更多的新表面,因此需要耗散更多的能量。从某种意义上讲,破碎过程也就是能量耗散过程。由于岩石破碎过程也是一个分形过程,可以建立一个分形破碎模型来分析破碎与能量耗散的关系:

k p D log log 3=

()n n f r r C E ---=1112

如果说岩石试件的破坏是小尺度的岩石破坏,地震是大尺度的岩石破坏,那么岩爆就算中等尺度的岩石破坏。岩石试件从微观断裂到试件的破碎都表现出分形特征,而地震工作者也发现地震活动规律具有分形特征,作为岩石中等尺度破坏形式的岩爆也可能具有分形性质。

岩爆的物理过程可以用损伤力学来描述,首先由

于岩石内的初始损伤在采动应力作用下,在岩体内

部形成局部损伤拉应力状态。这些局部损伤拉应力

引起岩体内的局部微破裂。随着采动应力的增加,

局部微破裂也相应增加,并且在某些区域形成微破

裂集聚。该区域的裂纹密度(单位体积的微裂纹数目)明显大于其它背景区域。一些地质构造面的存

在使得进一步开采所诱发的应力状态是拉应力,则严重损伤区将演化成岩爆的震心,并形成一个大的岩爆事件。如果进一步开采诱发的是高压应力状态,那么集聚区将经历一个损伤愈合过程,因此一部分应变能将被吸收。这个过程刚好对应于声发射探测的平静期或反常期。在损伤愈合过程后,持续作用的高应力再一次在严重损伤区形成局部拉应力场。这些微断裂非常容易汇合聚集,有可能发生一个岩体的大破裂(岩爆)。

岩体内微破裂分形集聚的分形维数与能量释放成负指数相关关系。一个低分形维数值的出现,意味着岩体内将形成一个大的破裂事件,也就对应一次岩体失稳事件。因此可以根据声发射事件分布的分形维数的减小,作为预测主岩爆发生的指标。

6.简述岩石力学的主要数值方法的基本原理、适用条件并分析其在岩石力

学研究中的发展和前景。

答:岩石力学数值分析方法主要用于研究岩土工程活动和自然环境变化过程中岩体及其加固结构的力学行为和工程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法有:有限单元法、边界元法、有限差分法、加权余量法、离散元法、刚体元法、不连续变形分析法、流形方法等。其中前四种方法是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方法,随后的三种方法则是基于非连续介质力学的方法,而最后一种方法具有这两大类方法的共性。

有限元法基于最小总势能变分原理,以其能方便地处理各种非线性问题,能灵活地模拟岩土工程中复杂的施工过程,因而成为岩石力学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数值分析方法。

边界元法以表述拜特互等定理的积分方程为基础,建立了直接法的基本方程,而基于叠加原理建立了间接法的总体方程;因其前处理工作量少、能有效模拟远场效应而普遍应用于无界域或半无界域问题的求解。

有限差分法是将问题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以简单、直观的差分形式来表述,使其更易于在工程实际中应用,尤其是近年来Flac程序在国内外的广泛应用,使得有限差分法在解决岩石力学问题时又获得了新生。

离散单元法是康德尔(1971)以刚性离散单元为基本单元,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提出的一种动态分析方法。随后又将其发展为变形离散元(简单变形离散单元和充分变形离散单元),使之既能模拟块体受力后的运动,又能模拟块体本身受力变形状态。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我国后,在边坡工程、隧道工程、采矿工程及基础工程等方面都有重要应用。

流形方法是由石根华等人近期发展的一种新的数值分析方法。这种方法以拓扑学中的拓扑流形和微分流形为基础,在分析域内建立可相互重叠、相交的数学覆盖和覆盖材料全域的物理覆盖,在每一物理覆盖上建立独立的位移函数(覆盖函数),将所有覆盖上的独立覆盖函数加权求和,即可得到总体位移函数,然后,根据总势能最小原理,建立可以用于处理包括非连续和连续介质的耦合问题、小变形、大位移、大变形等多种问题的求解格式。它是一种具有一般形式的通用数值分析方法,有限元和不连续变形分析法(DDA)都可看作是它的特例。

7.请结合你的研究课题或你感兴趣的问题,谈谈岩石力学研究的关键是什

么,如何研究和应用岩石力学。

答: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思维方法的变革而提出的“不确定性系统分析方法”,为大型岩石工程分析和设计提供了正确的方法。用“系统”概念来表征“岩体”可是岩体的“复杂性”得到全面科学的表达。岩石或岩石工程系统不仅是因为多因子、多层次组合而具有“复杂性”,而且还在于他们大多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即模糊性和随机性。岩石或岩石工程系统的“复杂性”还来源于它的非线性特性。因子之间、层次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实现动态耦合,这些相互作用往往是非线性的,经过相互影响和反馈,形成系统的强非线性特性。将整个系统的非线性掌握住,才能做出正确的理解和描述。

岩石工程分析和设计的重点是对岩石工程条件的评价,岩石工程变形、破坏的预测,以及相应工程措施的决策。岩石工程和其它土木工程相比,其重要的差别在于岩体是天然的地质体,而非人工设计加工的,首先要认识它,然后才能利用它。由于岩体结构及其赋存条件和赋存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并且受到工程施工因素的影响等,因此,不能在事先把他们搞得非常清楚,其中必然存在大量认识不清的不确定性因素。这种内部结构或初始状态不清楚或不完全清楚的系统,就是所谓的“黑箱”或“灰箱”问题,必须采用“黑箱—灰箱—白箱”的研究方法,通过外部观测、实验,根据得到的信息来研究系统的功能和特性,探索其结构和行为,使一开始不清楚或不完全的系统或事物变得清楚。对于岩石工程系统来说,经过工程前期的探测、实验,可以获得

岩体结构、物理力学性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地应力等部分资料,因为把该系统处理成“灰箱”,即“部分已知,部分未知”的系统比较合适。采用“黑箱—灰箱—白箱”的方法就可以在整个岩石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不断相对减小黑度,增加白度,达到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逐部优化。

岩石力学研究是伴随着对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认识的逐渐深入而不断发展的,所有理论及方法都始终围绕着如何正确反映和预测岩石力学性质和行为。与此同时,岩石力学基础研究的成就也极大地促进了岩土工程建设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与方法的变革。由于岩石结构及环境因素极为复杂,对岩石力学理论研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耦合岩石力学———渗流问题的研究

天然岩石是固相、液相和气相并存的三相介质。在许多情况下,必须考虑液体(水或油)、气体(煤矿瓦斯等)在多孔隙和裂隙岩体中的流动规律以及给岩体本身的变形和强度造成的影响。例如,岩体中的冷库、气储存库、油库、核废料处理等都涉及多相介质在裂隙岩体中的流动和相互作用的问题。当前,水电站大坝建设中的岩体渗流,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滑坡问题急需要分析瞬态非饱和流动的问题,如三峡高边坡迫切需要研究未来水位上升的渗流诱发的滑坡和地震;在暴雨状态下,雨水流动与渗透、岩体边坡水压聚升与聚降对裂隙岩体稳定性的影响。因此,耦合岩石力学研究应予以高度重视。Biot理论描述单一流体经过线弹性(或粘弹性)固体中的流动,应用在耦

合岩石力学研究,有很大的局限性。耦合岩石力学研究包括:

(1)岩石孔裂隙网络几何形状和裂隙表面粗糙度的描述,其中分形理论、混沌理论和随机分析将是强有力的理论工具。

(2)固液两相介质应力-渗透性和流动的耦合分析,即研究液体(水、油)流经非弹性变形孔隙岩石或裂隙岩体的渗透性和流动规律,特别是研究流动的细观力学问题,了解细观结构参数与渗透率之间的关系;岩体应力变化、孔隙流体压力对渗透率和流动性的影响;裂隙水对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3)煤与岩体应力-气体渗透与流动耦合分析,即研究煤炭开采过程中瓦斯沿煤和岩体孔裂隙的渗透和流动规律,瓦斯突出机理与防治。

(4)岩体中应力-热-气(液)体流动及化学材料渗透耦合分析是研究温度对岩石力学性质和气(液)体渗流的影响。

(5)岩体内的二相流动涉及两种液体(油和水)、一种液体和一种气体(水和瓦斯)或一种液体和颗粒介质(水泥浆、水砂充填)。这类流动的稳定性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同时也需要研究非层流流动和非牛顿效应。

血液净化专科试题

血液净化试题 一单项选择 1、透析液引起低血压得主要原因:(C ) A、透析液得温度 B、透析液成分 C、透析液钠浓度过低 D、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差 E透析液钠浓度过髙 2.透析患者得饮食治疗原则就是:(A ) A、低脂.优质高蛋白.低磷 B、低脂.优质低蛋白.髙磷 C、低脂.优质低蛋白.低磷 D、髙热量.髙蛋白.髙磷 E高磷,低钾?优质高蛋白 3、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得多少:(C ) A、3% B、4% C、5% D、6% E 8% 4、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防首用综合征最重要得措施就是(C ) A 了解患者透析状况

B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 C对曾发生过有首用综合征患者给予预灌透析器 D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E观察患者病情变化5、、抢救严重A型首用综合征患者最首要得措施就是(E ) A立即平卧 B氧气吸入 C对症处理 D注意保暖 E停止透析,丢弃体外管路及透析器得血液,对症处理。 6、在CRRT得监护中哪项在治疗中就是至关重要得(D) A、出凝血功能 B、预防感染 C、生命体征 D、液体平衡 E、电解质及血气分析7、血液透析滤过后稀释置换液得输入量应小于或等于血流量(B )。 A、20% B、30% C、35% D、40% E、50% 8、在对将进行透析患者评估时不应该:(C ) A、询问患者身体状况 B、了解患者既往有透析经历 C、评估家属就是否对透析技术有了解

D、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合作 E、评估患者血管通路状况 9、血浆置换时血浆分离器截流系数较高,孔经多在270—330卩叫最 (B ) 大截流分子*为 400—500道尔顿 300—400道尔顿 200—300道尔顿 100—200道尔顿 600—700道尔顿10、血浆各种置换液得使用顺序就是:(0 蛋白溶液与血浆代用品,哪个先用无所谓; 先给蛋白液再给血浆代用品; 先给电解质溶液或血浆代用品,最后给予蛋白质溶液 蛋白溶液与血浆代用品可以交替使用 以上都不对二、多项选择 1、出现下列何种情况可判断血液透析充分性不够(ABCDE 如血液透析器破膜或透析中超滤量与设定值偏离过多如患者出现临 床状况恶化出现难以解释得血清肌軒水平升髙尿素下降率(URR) 降低 Kt/V降低 2、血液净牝室必须具备得功能区包括:(ABC 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生活区以上都不就是 3、水处理间地面应符合得要求:(ABE

(完整版)高等岩石力学试题答案(2012)汇总

1..简述岩石的强度特性和强度理论,并就岩石的强度理 论进行简要评述。 答:岩石作为一种天然工程材料的时候,它具有不均匀性、各向异性、不连续等特点,并且受水力学作用显著。在地表部分,岩石的破坏为脆性破坏,随着赋存深度的增加,其破坏向延性发展。 岩石强度理论是判断岩石试样或岩石工程在什么应力、应变条件下破坏。当然岩石的破坏与诸多因素有关,如温度、应变率、湿度、应变梯度等。但目前岩石强度理论大多只考虑应力的影响,其他因素影响研究并不深入,故未予考虑。 (1). 剪切强度准则 a.Coulomb-Navier准则 Coulomb-Navier准则认为岩石的破坏属于在正应力作用下的剪切破坏,它不仅与该剪切面上剪应力有关,而且与该面上的正应力有关。岩石并不沿着最大剪切应力作用面产生破坏,而是沿其剪切应力和正应力最不利组合的某一面产生破裂。即:? τtan σ =C +

式中?为岩石材料的内摩擦角,σ为正应力,C为岩石粘聚力。 b. Mohr破坏准则 根据实验证明:在低围压下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关系接近于线性关系。但随着围压的增大,与关系明显呈现非线性。为了体现这一特点,莫尔准则在压剪和三轴破坏实验的基础上确定破坏准则方程,即:()σ τf = 此方程可以具体简化为斜直线、双曲线、抛物线、摆线以及双斜直线等各种曲线形式,具体视实验结果而定。 虽然从形式上看,库仑准则和莫尔准则区别只是在于后者把直线推广到曲线,但莫尔准则把包络线扩大或延伸至拉应力区。 c. 双剪的强度准则 Mohr强度准则是典型的单剪强度准则,没有考虑第二主应力的作用。我国学者俞茂宏从正交八面体的三个主应力出发,提出了双剪强度理论和适用于岩土介质的广义双剪强度理论,并得到了双剪统一强度理论:

灭火器试题及答案

灭火器试题(满分100)答题人:分数: 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各1分) 2、燃烧时物质带电的火属于下列那类() A、B类火 B、C类火 C、D类火 D、E类火 2、灭火器的规格,按照其充装的灭火器及量来划分,下列那类没有3kg类型() A、水基型 B、干粉灭火器 C、二氧化碳灭火器 D、洁净气体灭火器 3、手提式灭火器(二氧化碳除外)总质量不应大于()kg A、15 B、20 C、25 D、30 4、3kg干粉灭火器充装量允许误差为() A、±5% B、±4% C、±3% D、±2% 5、8kg干粉灭火器最小喷射距离为()m A、5 B、4.5 C、4 D、 6、灭火器喷射滞后时间不应大于()s A、5 B、4 C、3 D、2 7、灭火器喷射剩余率不应大于()s A、20% B、15% C、10% D、5% 8、8kg干粉灭火器最小喷射时间为()s A、25 B、20 C、15 D、10 9、干粉灭火器筒体水压试验压力不应小于()Mpa A、B、4.0 C、D、 10、灭火器保险装置解脱力应大于20N,小于()N A、120 B、100 C、80 D、60 11、灭火器充装量大于3kg时,应配有喷射软管,其长度不应小于()mm

A、500 B、400 C、300 D、200 12、灭火器总质量大于12kg时,器头提把长度不应小于()mm A、200 B、160 C、120 D、100 13、推车式ABC干粉灭火器最小喷射时间不应低于()s A、50 B、40 C、30 D、20 14、推车式灭火器喷射剩余率不应大于()s A、20% B、15% C、10% D、5% 15、推车式ABC干粉灭火器最小喷射距离不应小于()m A、7 B、6 C、5 D、4 16、指示器表盘上的数字、符号和“再重装”、“超重装”等字样应用白色或()表示。 A、黑色 B、绿色 C、黄色 D、蓝色 17、对于可重复充装的灭火器,其充装口的内径不应小于( )mm。 A、17 B、19 C、21 D、23 18、灭火器质量检测所用的称重仪器的误差应小于被测灭火器总质量的( )。 A、千分之一 B、千分之三 C、千分之五 D、千分之六 19、灭火器压力指示器的最大量程应为灭火器工作压力的( )倍。 A、~ B、~1.5 C、~ D、~ 20、灭火器压力指示器上用于指示灭火器工作压力的刻度线其宽度应在( )mm之间。 A、~ B、~ C、~ D、~ 二填空题(共40分,每小题各2分) 1、灭火器筒体内部在充装灭火剂前应清理干净,不应留有、、、等杂物。

高等岩石力学试题答案1

1. 简述岩石的强度特性和强度理论,并就岩石的强度理论进行简要评述。 答:岩石作为一种天然工程材料的时候,它具有不均匀性、各向异性、不连续等特点,并且受水力学作用显著。在地表部分,岩石的破坏为脆性破坏,随着赋存深度的增加,其破坏向延性发展。 岩石强度理论是判断岩石试样或岩石工程在什么应力、应变条件下破坏。当然岩石的破坏与诸多因素有关,如温度、应变率、湿度、应变梯度等。但目前岩石强度理论大多只考虑应力的影响,其他因素影响研究并不深入,故未予考虑。 (1). 剪切强度准则 a. Coulomb-Navier 准则 Coulomb-Navier 准则认为岩石的破坏属于在正应力作用下的剪切破坏,它不仅与该剪切面上剪应力有关,而且与该面上的正应力有关。岩石并不沿着最大剪切应力作用面产生破坏,而是沿其剪切应力和正应力最不利组合的某一面产生破裂。即: ?στtan +=C 式中?为岩石材料的内摩擦角,σ为正应力,C 为岩石粘聚力。 b. Mohr 破坏准则 根据实验证明:在低围压下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关系接近于线性关系。但随着围压的增大,与关系明显呈现非线性。为了体现这一特点,莫尔准则在压剪和三轴破坏实验的基础上确定破坏准则方程,即: ()στf = 此方程可以具体简化为斜直线、双曲线、抛物线、摆线以及双斜直线等各种曲线形式,具体视实验结果而定。 虽然从形式上看,库仑准则和莫尔准则区别只是在于后者把直线推广到曲线,但莫尔准则把包络线扩大或延伸至拉应力区。 c. 双剪的强度准则 Mohr 强度准则是典型的单剪强度准则,没有考虑第二主应力的作用。我国学者俞茂宏从正交八面体的三个主应力出发,提出了双剪强度理论和适用于岩土介质的广义双剪强度理论,并得到了双剪统一强度理论: () 3211t b b σσσασ=+--α ασσσ++≤1312 ()t b b σασσσ=-++31211 αασσσ++≥1312 式中α和b 为两个材料常数,是岩石单轴抗拉强度。在主应力空间里,上式代表一个以静水应力轴为中心轴具有不等边十二边形截面的锥体表面。 (2). 屈服强度准则 a. Tresca 屈服准则

高等岩石力学答案

3、简述锚杆支护作用原理及不同种类锚杆的适用条件。 答:岩层和土体的锚因是一种把锚杆埋入地层进行预加应力的技术。锚杆插入预先钻凿的孔眼并固定于其底端,固定后,通常对其施加预应力。锚杆外露于地面的一端用锚头固定,一种情况是锚头直接附着在结构上,以满足结构的稳定。另一种情况是通过梁板、格构或其他部件将锚头施加的应力传递于更为宽广的岩土体表面。岩土锚固的基本原理就是依靠锚杆周围地层的抗剪强度来传递结构物的拉力或保持地层开挖面自身的稳定。岩土锚固的主要功能是: (1)提供作用于结构物上以承受外荷的抗力,其方问朝着锚杆与岩土体相接触的点。 (2)使被锚固地层产生压应力,或对被通过的地层起加筋作用(非顶应力锚杆)。

(3)加固并增加地层强度,也相应地改善了地层的其他力学性能。 (4)当锚杆通过被锚固结构时.能使结构本身产生预应力。 (5)通过锚杆,使结构与岩石连锁在一起,形成一种共同工作的复合结构,使岩石能更有效地承受拉力和剪力。 锚杆的这些功能是互相补允的。对某一特定的工程而台,也并非每一个功能都发挥作用。 若采用非预应力锚杆,则在岩土体中主要起简单的加筋作用,而且只有当岩土体表层松动变位时,才会发挥其作用。这种锚固方式的效果远不及预应力锚杆。效果最好与应用最广的锚固技术是通过锚固力能使结构与岩层连锁在一起的方法。根据静力分析,可以容易地选择锚固力的大小、方向及其荷载中心。由这些力组成的整个力系作用在结构上,从而能最经济有效地保持结构的稳定。采用这种应用方式的锚固使结构能抵抗转动倾倒、沿底脚的切向位移、沿下卧层临界面上的剪切破坏及由上举力所产生的竖向位移。 岩土的锚杆类型: (1)预应力与非预应力锚杆 对无初始变形的锚杆,要使其发挥全部承载能力则要求锚杆头有较大的位移。为了减少这种位移直至到达结构物所能容许的程度,一般是通过将早期张拉的锚杆固定在结构物、地面厚板或其他构件上,以对锚杆施加预应力,同时也在结构物和地层中产生应力,这就是预应力锚杆。 预应力锚杆除能控制结构物的位移外,还有其它有点: 1安装后能及时提供支护抗力,使岩体处于三轴应力状态。 2控制地层与结构物变形的能力强。 3按一定密度布臵锚杆,施加预应力后能在地层内形成压缩区,有利于地层稳定。 4预加应力后,能明显提高潜在滑移面或岩石软弱结构面的抗剪强度。 5张拉工序能检验锚杆的承载力,质量易保证。 6施工工艺比较复杂。 (2)拉力型与压力型锚杆 显而易见,锚杆受荷后,杆体总是处于受拉状态的。拉力型与压力型锚杆的主要区别是在锚杆受荷后其固定段内的灌浆体分别处于受拉或受压状态。拉力型锚杆的荷载是依赖其固定段杆体与灌浆体接触的界面上的剪应力(粕结应力)由顶端(固定段与自由段交界处)向底端传递的。锚杆工作时,固定段的灌浆体易出现张拉裂缝.防腐件能差。

血液净化室第三季度理论考试试题

2017年血液净化室第三季度理论考试试题(N1~N2)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 以下关于医疗不良事件分级不正确的是() A . 医疗不良事件分为五级 B. Ⅰ级医疗不良事件:在诊疗过程中由于医务人员的违规行为造成患者死亡或永久性功能丧失的 C. Ⅱ级医疗不良事件:造成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的 D.Ⅲ级医疗不良事件:给患者带来痛苦但未造成机体与功能损害或有轻微损害但不需处理可完全康复的 E.Ⅳ级医疗不良事件:及时发现差错被纠正,没有形成事实的 2 以下关于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不正确的是() A . 医务人员有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的义务 B. 对于已发生的或潜在的医疗不良事件应如实报告 C. 鼓励医务人员自愿报告不良事件,实行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奖惩制度 D.对主动报告且积极整改者,如涉及相关事件,视情节轻重可减轻或免于处罚 E.发生医疗不良事件,病人无投诉可不上报 3 以下不属于预防护理差错事故措施的是() A . 严格执行护理三查七对制度 B. 加强各种药品的管理 C. 定时检查各种急救药品、物品,急救设备,保证功能良好齐全 D.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因护理操作造成医源性感染 E.病人病情平稳可不观察病情变化 4 以下关于血液净化中心高危药品管理不正确的是() A . 将一些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称为高危药品

B. 高危药品可按风险等级分为A、B、C三级进行管理 C. 护理人员执行A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双人核对后给药,并双签名D.10%氯化钾注射液为A级高危药品 E.低分子肝素注射液不是高危药品,使用时无需双人签名 5 以下关于血液净化中心预防护理差错事故不正确的是() A . 护士执行上机操作后应由组长进行核查 B. 高年资护士执行上机操作后也需组长核查 C. 执行高危药品医嘱时,应双人核对后给药,并双签名 D.病人病情平稳,应每30min测量生命体征 E.病人治疗时,如病情平稳,责任护士可以自行离开透析病区20min 6 以下关于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紧急处理不正确的是() A . 采取头低脚高位 B. 立即暂停超滤 C. 遵医嘱补充生理盐水100ml或白蛋白溶液等 D.待血压好转,病情稳定可逐步恢复超滤 E.如血压仍继续降低,可继续血透 7 以下关于透析中发生肌肉痉挛的紧急处理不正确的是() A . 寻找诱因是处理的关键 B. 因血压低而引起的肌肉痉挛可遵医嘱快速输注生理盐水、高渗葡萄糖溶液等 C. 对痉挛肌肉进行外力挤压按摩有一定疗效 D.停止超滤、降低血流量 E.提高血流量 8 以下不属于透析中发生肌肉痉挛的诱因的是() A . 透析中低血压、低血容量 B. 应用低钠透析液治疗而导致肌肉血流灌注降低引起肌肉痉挛

《岩石力学》考博真题-秋及答案

重庆大学二零零七年博士生(秋季)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248 (共 1 页)

重庆大学博士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

则将破裂表述为侵入破裂,当检查图(a)情况中的破裂面时,它们中的一些部分有剪切破裂的状态。而其他一些部分显然是拉伸破裂。岩石破裂中,注意力还将集中于重要的扩容现象,它发生于岩石试件的单轴和三轴受压期间.通常,在三轴试验中,围压是由流体通过一个刚度可忽略不计的不渗透膜来施加的,在这样的试验中,试件的径间膨胀和扩容显然不会由于围压的增加而被局部或均匀地阻挡;如果试件被更多的岩石包围,象实际情形中听发生的那样,那就将是这种情况,不管围岩是否破坏,预料它所提供的阻力会有增加最小主应力值的效应,因此趋于阻止破坏和集中破裂于有限的体积内。 三. 论述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 回答要点: 论述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因素很多,如水、温度、风化程度、加荷速度、围压的大小、各向异性等等,对岩石的力学性质都有影响。现分述如下: 1、 水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连接作用、润滑作用、水楔作用、孔隙压力作用、溶蚀及 潜蚀作用; 2、 温度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增高,岩石的延性加大,屈服点降低,强度也降低; 3、 加荷速度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随着加荷速度的降低,岩石的延性加大,屈服点降低,强度也 降低; 4、 围压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增高,岩石的延性加大,屈服点降低,强度也降低; 5、 风化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产生新的裂隙、矿物成分发生变化、结构和构造发生变化。 四. 试述岩石的水理性 答:岩石遇水作用后,会引起某些物理、化学和力学等性质的改变,水对岩石的这种作用特性称为岩石的水理性。岩石的水理性包括吸水性、抗冻性和软化系数三方面,现分述如下: 所谓吸水性是指岩石吸收水分的性能,可以采用吸水率、饱水率和饱水系数来表示,即: 吸 水 率: %10011?= d W W V 饱 水 率: %10022?= d W W V 饱水系数: 2 1V V K s = 其中,W 1为岩石在标准大气压下吸入水的重量,W 2为岩石150个大气压或真空条件下吸入水的重量,W d 为岩石的干重量。 所谓抗冻性就是指岩石抵抗冻融破坏的性能,它是评价岩石抗风化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采用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员工入职安全培训试题 (80分以上合格) 姓名:考试日期: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3分) 1)消防工作的最基本的原则是。 2)消防工作的方针是、。 3)消防工作是和的总称。 4)燃烧是一种反应。 5)燃烧具有、、三个特性。6)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是、和。7)工厂发生火灾的起因按方法分为和两类。 按性质可分为、、、 、等几种。 8)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应该注意伤害。 二.选择题:(每个4分不定项选择) 1)灭火方法包括:。()A.隔离法 B. 冷却法 C. 窒息法 D. 化学拟制法 2)通常有哪几种灭火器?()A. 干粉灭火器 B. 泡沫灭火器 C. 二氧化碳灭火器 D. 1211灭火器 3)干粉灭火器可用于以下哪些物料起火?()A. 散流液体 B. 易燃气体 C. 电气 D. 普通固体 4)二氧化碳灭火器可适用于以下哪些物料起火?()

A. 普通固体 B. 电气 C . 易燃液体 D. 化学品蒸汽 5)使用前需要颠倒灭火器并摇动几下,在进行灭火的灭火器是()A. 干粉灭火器 B. 二氧化碳灭火器 C. 泡沫灭火器 D. 1211灭火器 6)因破坏大气层而被淘汰的灭火器是哪种?()A. 干粉灭火器 B. 二氧化碳灭火器 C. 泡沫灭火器 D. 1211灭火器 7)诺贝尔(九江)公司使用的是哪种灭火器?()A. 干粉灭火器 B. 二氧化碳灭火器 C. 泡沫灭火器 D. 1211灭火器 8)以下哪些是火灾自救的方法?()A. 湿毛巾捂住口鼻 B. 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 C. 跳窗 D. 浓烟中大声呼叫 9)以下哪些是班(组)安全员的职责?() A. 经常对本班(组)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B. 督促本班(组)员工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各种安全生产制度 C. 指导员工正确使用个防护用品 D. 检查和维护本班(组)的安全措施 E. 发现生产中有不安全的情况和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对恶性突发事件,协助班(组)长组织员工逃生自救 F. 参加事故的分析研究,协助上报制订防止事故的措施 10)以下哪些是公司义务消防员的职责?() A. 学习掌握和宣传消防法规,消防常识; B.了解和熟悉所在部门、班组的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因素,协助建立健全 防火安全、完善和落实防火措施; C.积极参加消防演练,熟练掌握消防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血液净化中心专科考试题目

血液净化中心专科考试题 一.单选题: 1.血液透析是一种安全、可行、应用广泛的血液净化方法之一。其应用原理是A A 利用溶质通过半透膜的弥散作用及超滤现象来清除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和水分 B 血液透析机供给与病人血浆成分相似的透析液 C 透析器膜孔能清除毒素 D 以上都不是 2.血液透析主要清除血液中A A小分子物质 B 中分子物质 C 大分子物质 D 中大分子物质 3.血液滤过的治疗原理是B A 弥散 B 对流 C 两者都是 D 两者都不是 4.血液透析机供水压力一般为B A 0.5~1㎏/c㎡ B 1~3㎏/c㎡ C 3~5㎏/c㎡ D 5~7㎏/c㎡ 5.我科采用的水处理方式C A 简单的水处理 B 除离子水处理 C 反渗透水处理 D 全前级水处理 6.透析器复用最重要的特性C A 膜材料 B 生物相容性 C 清除率 D 通透性 7.复用透析器的消毒液用水细菌计数应低于B A 100个/ml B 200个/ml C 300个/ml D 400个/ml 8.透析器复用的过氧乙酸浓度是B A.0.02%-0.04% B 0.2%-0.4% C 2%-4% D 18% 9.透析液中不含有下列哪种离子成份:D A 钾 B 醋酸盐 C 钙 D 磷 10.内瘘是维持性血透患者最常用的血管通路,内瘘使用一般在术后多长时间?C A 1-2周 B 2-3周 C 3-4周 D 4-8周 11.血透中使用抗凝剂种类比较多,其中哪一种临床应用最普遍?A A 肝素 B前列环素 C枸缘酸钠 D 其他 12.血透并发症最常见和危险的是:A A 症状性低血压 B 心律失常 C 电解质紊乱 D 失衡综合症 13.血透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B A 感染 B内毒素热原反应 C透析机温失控 D 透析热 14.下列哪项不是血透中发生急性溶血的并发症原因?D A透析液低渗 B 透析液温度过高 C 消毒剂残留 D 透析液温度过低 15.透析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最多、危险性最大的是人体什么器官系统?C A 呼吸系统 B 消化系统 C心血管系统 D神经系统 16.血液灌流的应用原理:C A 对流 B 弥散 C 吸附 D 以上三者都是 17.血液灌流的血流量一般要求在:C A 100ml/min以下 B 100-150ml/min C 150-200ml/min D 200-250ml/min 18.甲醇中毒下列哪种抢救方法最有效?A A 血液透析 B 血液灌流 C 血浆置换 D 缓慢超滤 19.血浆置换三个泵的血流速度:B A 50、80、100ml/min B 60、100、150 ml/min C 100、120、200 ml/min D 30、

岩石力学模拟题汇总

《岩石力学》模拟题(补) 一.名词解释 1.冲击地压(岩爆):是坚硬围岩中积累了很大的弹性变形能,并以突然爆发的形式释放出的压力。 2.边坡安全系数:沿着最危险破坏面作用的最大抗滑力(或力矩)与下滑力(或力矩)的比值。即:F = 抗滑力/下滑力 3.“让压”支护:就是允许井巷在一定范围内变形,使围岩内部储存的弹性能释放,从而减少支架的支护抗力。 4.蠕变:岩石在受力大小和方向不变的条件下,其变形随时间的变化而增加的现象。 5.全应力应变曲线: 反映岩石在受压后的应力应变关系,包括岩石破坏后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6.应力集中系数:K = 开挖巷道后围岩的应力/开挖巷道前围岩的应力= 次生应力/原岩应 7.松弛:是指介质的变形(应变)保持不变,内部应力随时间变化而降低的现象。 8.准岩体抗压强度:用室内岩石的抗压强度与岩体的龟裂系数之积为岩体的准岩体抗压强度。 9.边坡稳定性系数:稳定系数F (安全系数)的定义为沿着最危险破坏面作用的最大抗滑力(或力矩)与下滑力(或力矩)的比值。即:F = 抗滑力/下滑力 10.岩石质量指标(RQD ):RQD= %1001010 钻孔长度 )岩芯累积长度以上(含cm cm 11.全应力-应变曲线:全应力应变曲线:能显示岩石在受压破坏过程中的应力、变形特性,特别是破坏后的强度与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 12.岩石的完整性系数:反映岩石节理裂隙发育的指标,用声波在岩体中的传播速度与岩石块中的传播速度之比的平方表示。 二.问答题 1. 岩石的流变模型的基本元件有哪几种?分别写出其本构关系。 答:流变模型有三个基本元件: 弹性元件、塑性元件和粘性元件 (1) 弹性元件:是一种理想的弹性体,其应力应变关系为:

消防试题及答案

山东联诚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消防安全知识测试题 部门: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 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负责。 A.建筑单位 B.施工单位 C.设计单位 2.下列()物质是点火源? A.电火花 B.纸 C.空气 3. 房屋室内装修时采用的装修材料应是:() A.可燃材料 B.难燃材料和不燃材料 C.易燃材料 4.下列()灭火剂是扑救精密仪器火灾的最佳选择。 A.二氧化碳灭火剂 B.干粉灭火剂 C.泡沫灭火剂 5.使用然气灶具时,()。 A.应先开气阀后点火,即"气等火" B.应先点火后再开气,即" 火等气" C先点火还是先开气阀都无所谓,二者都是正确的 6.在公共场所,手提式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是()。 A.20米 B.25米 C.30米 7.用灭火器灭火时,灭火器的喷射口应该对准火焰的()。 A.上部 B.中部 C.根部 8.解决火险隐患要坚持"三定",请问"三定"是指()。 A.定专人、定时间、定整改措施 B.定时间、定地点、定专人 C.定人、定岗、定编制 9.依据公安部第61号令,企业应当至少()进行一次防火检查。 A.每月 B.每星期 C.每季度

10.身上着火后,下列哪种灭火方法是错误的()。 A.就地打滚 B.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C.迎风快跑 11.下列()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A.棉布、家具 B.金属钾、钠 C.木材、纸张 12.电脑着火了,应()。 A.迅速往电脑上泼水灭火 B.拔掉电源后用湿棉被盖住电脑 C.马上拨打火警电话,请消防队来灭火 13.火灾初起阶段是扑救火灾()的阶段。 A.最不利 B.最有利 C.较不利 14.采取适当的措施,使燃烧因缺乏或隔绝氧气而熄灭,这种方法称作()。 A.窒息灭火法 B.隔离灭火法 C.冷却灭火法 15.凡是在特级动火区域内的动火必须办理 ( )。 A.相关手续 B.许可证 C.特级动火证 D.动火证 16.烟头中心温度可达(),它超过了棉、麻、毛织物、纸张、家具等可燃物的燃点,若乱扔烟头接触到这些可燃物,容易引起燃烧,甚至酿成火灾。 A.100~200℃B.200~300℃C.700~800℃ 17.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工作,实行()监督管理。 A.分级 B.分类 C.统一 18.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公共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 A.迅速撤离 B.抢救贵重物品 C.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 19.二氧化碳灭火器应多长时间检查一次()。 A.一个月 B.三个月 C. 一年 D.两年 2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B)米。 A.3 B.4 C.5

高等岩石力学练习题详解

岩体力学习题 1、何谓岩体力学? 谈谈你对岩体力学的认识和看法。 1)岩体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岩体在各种力场作用下变形与破坏规律的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科学,是一门应用型基础学科。 2)认识和看法:对于岩体力学的认识看法,主要还是体现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以及研究对象内容所囊括的重要意义。 岩体力学的形成和发展,是与岩体工程建设的发展和岩体工程事故分不开的。岩块物理力学性质的试验,地下洞室受天然水平应力作用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下半叶。20世纪初出现了岩块三轴试验,1920年,瑞士联合铁路公司采用水压洞室法,在阿尔卑斯山区的阿姆斯特格隧道中,进行原位岩体力学试验,首次证明岩体具有弹性变形性质。1950~1960年,岩体力学扩大了应用范围,从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研究扩展到岩质边坡和地基岩体稳定性研究等。1957年,法国的J.塔洛布尔著《岩石力学》,从岩体概念出发,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岩体力学的理论和试验研究方法及其在水电工程上的应用。至50年代末期,岩体力学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60年代以来,岩体力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研究内容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对不连续面力学效应和岩体性能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成果和发展;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离散元法先后被引入,岩体中天然应力量测的加强与其分布规律不断被揭示。 岩体力学的理论基础直接来源于弹塑性力学,同时也包含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方面的知识,只是研究对象细化到了岩土体这一材料上,故而其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大量岩体工程的开展必须要保证其既安全稳定又经济合理,所以要通过准确地预测工程岩体的变形与稳定性、正确的工程设计和良好的施工质量等来保证。其中,准确地预测岩体在各种应力场作用下的变形与稳定性,进而从岩体力学观点出发,选择相对优良的工程场址,防止重大事故,为合理的工程设计提供岩体力学依据,是工程岩体力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和任务。岩体力学的发展是和人类工程实践分不开的。起初,由于岩体工程数量少,规模也小,人们多凭经验来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岩体力学问题。因此,岩体力学的形成和发展要比土力学晚得多。随着生产力水平及工程建筑事业的迅速发展,提出了大量的岩体力学问题。诸如高坝坝基岩体及拱坝拱座岩体的变形和稳定性;大型露天采坑边坡、库岸边坡及船闸、溢洪道等边坡的稳定性;地下洞室围岩变形及地表塌陷;高层建筑、重型厂房和核电站等地基岩体的变形和稳定性;以及岩体性质的改善与加固技术等等。对这些问题能否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将会对工程建设和生产的安全性与经济性产生显著的影响,甚至带来严重的后果。 2、何谓岩块、岩体? 试比较岩块与岩体,岩体与土有何异同点? 1)岩块:指不含显著结构面的岩石块体,是构成岩体的最小岩石单元体。 2)岩体:指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由岩块和结构面网络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并赋存于一定的天然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等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是岩体力学研究的对象。 3)岩块与岩体:岩块是构成岩体的最小岩石单元体,岩体包含岩块; 岩体与土:土不具有刚性的联结,物理状态多变,力学强度低等,因而也不具有岩体的结构面。 3、何谓岩体分类? RMR 分类和Q 分类各自用哪些指标表示? 怎样求得? 1)岩体分类:在工程地质分组的基础上,通过对岩体的的一些简单和容易实测的指标,将工程地质条件与岩体参数联系起来,并借鉴已建的工程设计、施工和处理等方面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对岩体进行归类的一种方法。

血透专科护士考试题-精品.pdf

血透专科护士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血液净化室(中心)必须具备的功能区有(D)A清洁区B半清洁区C污染区D以上都是 2、配液间应设在(A) A清洁区B半清洁区C污染区D半污染区3、水处理间应设在(A) A清洁区B半清洁区C污染区D半污染区4、患者的候诊室应设在:(C) A清洁区B半清洁区C污染区D半污染区5、透析准备室(治疗室)应设在:(B)A清洁区B半清洁区C污染区D半污染区 6、透析治疗室(准备室)应当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几类环境要求:(A) AⅢ类环境BⅡ类环境CⅣ类环境DⅠ类环境 7、水处理间面积应为水处理装置占地面积的多少倍(C)A2倍B1倍C1.5倍D2.5倍 8、血液透析室(中心)的清洁库房应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几类环境要求:(A) AⅢ类环境BⅡ类环境CⅣ类环境DⅠ类环境 9、三级医院血液透析室的负责人应当由具备()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 执业医师担任。(C) A初级B中级C副高D正高 10、三级医院血液透析室护士长应由具备一定透析护理工作经验的()以上专 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注册护士担任。(B) A初级B中级C副高D正高 11、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必须分区分机进行隔离透析,护理人员操作时应 做到:(A) A护理人员应相对固定,照顾乙肝和丙肝患者的护理人员不能同时照顾乙肝和 丙肝阴性的患者。 B护理人员无需专门固定医|学教|育网整理

C照顾乙肝和丙肝患者的护理人员可以同时照顾乙肝和丙肝阴性的患者。D只要加强手消毒可以同时照顾乙肝和丙肝阴性的患者。 12、应在血液透析治疗区域内设置供医务人员手卫生设备:(D)A水池、非接触式水龙头B消毒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C干手物品或设备D以上都是 13、对于第一次开始透析的患者必须在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 感染的相关检查。(A) A对于HBV抗原阳性患者应进一步行HBV-D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 B对于HCV抗体阳性的患者无需进一步行HCV-R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CHIV阳性患者可以继续做血液透析治疗 D对于HBV抗原阳性患者无需进一步行HBV-D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 B不能将传染病区患者的私人物品带入非传染病区 C不能用同一注射器向不同的患者注射肝素或对深静脉置管进行肝素封管D护士按治疗需要在治疗室(透析准备间)准备治疗物品 二、填空题 1、设置血液透析室的医疗机构应当明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落实血液透析室医源性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保障血液透析治疗安全、有效地开展。 2、血液透析室每名护士每班负责治疗和护理的患者应相对集中,且数量不超过5名透析患者。 3、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合理、规范的血液透析治疗流程,制定严格的接诊制度,实行患者实名制管理。 4、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确保透析液和透析用水的质量和安全。 5、血液透析室应当根据设备要求定期对水处理系统进行冲洗消毒,并定期进行水质检测。 6、水处理系统每次冲洗消毒后应当测定管路中消毒液残留量,确保安全。 7、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当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 8、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监测制度,开展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感染病例监测。

《高等岩石力学》作业习题

《岩石力学》习题 一、岩体分级 (1)取直径为50mm 、长度为70mm 的标准岩石试件,进行径向点荷载强度试验,测得破坏时的极限荷载为4000N ,破坏瞬间加荷点未发生贯入现象。试确定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c R 。 (2)测得某中等风化花岗岩体的压缩波速s m v pm /2777=,剪切波速s m v s /1410=;已知相应岩石的压缩波速s m v pr /5067=,剪切波速s m v s /2251=,重度3/3.22m kN r =。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MPa R c 40=,根据《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该岩体的基本质量级别为几级? (3)某工程岩体,已测得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标5.2)50(=s I ,岩石的压缩波速s km /6.6,岩体的压缩波速s km /1.4,根据《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该岩体的基本质量级别为几级? 二、岩石强度 (4)自地表向下的岩层依次为:表土层,厚m H 601=,容重31/20m KN =γ,内摩擦角 301=φ,泊松比3.01=μ;砂岩层,厚m H 602=,容重32/25m KN =γ,内摩擦角 452=φ,泊松比 25.02=μ。求距地表m 50及m 100处的原岩中由自重引起的水平应力。 (5)将岩石试件进行一系列单轴试验,求得抗压强度的平均值为0.23MPa ,将同样岩石在0.59 MPa 的围压下进行一系列三轴试验,求得主应力的平均值为2.24 MPa . 请你在Mohr 图上绘出代表这两种试验结果的应力圆,确定其内摩擦角及粘结力. (6)某均质岩石的强度曲线为: 30,40,tan ==+=φφστMPa c c 其中. 试求在侧向围岩应力 MPa 203 =σ的条件下,岩石的极限抗压强度,并求出破坏面的方位.

2018年消防考试试题100题及答案

2018年消防考试试题100题及答案 一、是非题 1. 泡沫灭火器可用于带电灭火。(×) 2. 可燃气体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 3. 防止烟气危害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湿毛巾捂嘴逃身。(√) 4. 物质的燃点越低、越不容易引起火灾。(×) 5. 泡沫灭火器应放置在高温地方。(×) 6. 泡沫灭火器扑救汽油、煤油、柴油和木材等引起的火灾。(√) 7. 使用过的油棉纱、油手套等沾油纤维物品以及可燃包装,应放在安全地点,且定期处理。(√) 8. 电器开关时的打火、熔热发红的铁器和电焊产生的火花都是着火源。(√) 9. 电闸保险盒上的保险丝熔断后,可以有铜丝或铁丝替代。(×) 10. 精神病人放火,没有人需负责任。(×) 11. 对个人来说,思想麻痹,存在侥幸心理,导致行为失误和违章操作进而有可能发生火灾。(√) 12. 火场上扑救原则是先人后物、先重点后一般、先控制后消灭。(√) 13. 从消防观点来说,液体闪点就是可能引起火灾的最低温度。(√) 14. 当单位的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占用、堆放物品影响疏散通道畅通时,单位应当责令有关人员当场改正并督促落实。(√) 15. 凡是能引起可燃物着火或爆炸的热源统称为点火源。(√) 16. 举办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不必向公安消防机构申报。(×) 17. 室外消防栓是供消防车,清洗马路、公共绿化的供水设备。(×) 18. 公共场所室内装修时,只要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可以使用易燃材料。(×) 19. 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不当,可能会冻伤手指。(√) 20. 泡沫灭火器可用于带电灭火。(×) 21. 可以拨打火险报警电话“119”演练报火警。(×)

2019年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1

2019年消防安全培训试题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 1)消防工作的最基本的原则是依法管理。 2)消防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3)消防工作是预防火灾和扑灭火灾的总称。 4)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 5)燃烧具有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三个特性。 6)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是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 7)工厂发生火灾的起因按方法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类。 按性质可分为电器类火灾、可燃性气体火灾、可燃性液体火灾、温度超限、静电引发、吸烟引发等几种。 8)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应该注意窒息及冻伤伤害。 二、选择题: 1)灭火方法包括:( A B C D) A.隔离法 B. 冷却法 C. 窒息法 D. 化学拟制法 2)通常有哪几种灭火器?( A B C D) A. 干粉灭火器 B. 泡沫灭火器 C. 二氧化碳灭火器 D. 1211灭火器 3)干粉灭火器可用于以下哪些物料起火?( A B C D)

A. 散流液体 B. 易燃气体 C. 电气 D. 普通固体 4)二氧化碳灭火器可适用于以下哪些物料起火?(A B C D) A. 普通固体 B. 电气 C . 易燃液体 D. 化学品蒸汽 5)使用前需要颠倒灭火器并摇动几下,在进行灭火的灭火器是( C ) A. 干粉灭火器 B. 二氧化碳灭火器 C. 泡沫灭火器 D. 1211灭火器 6)因破坏大气层而被淘汰的灭火器是哪种?( D ) A. 干粉灭火器 B. 二氧化碳灭火器 C. 泡沫灭火器 D. 1211灭火器 7)诺贝尔(九江)公司使用的是哪种灭火器?( A ) A. 干粉灭火器 B. 二氧化碳灭火器 C. 泡沫灭火器

血液透析室专科考试试题

血液透析室专科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64 分) 1、透析性低血压是血液透析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般指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 以 上,或收缩压降至 以下。 2、常见的透析并发症有 、 、 、 、 等应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 3、新的透析器使用时要进行预冲处理,一般用 或 冲洗血室,如怀疑过敏者增加冲洗量 至 ,并上机循环 。首次诱导透析的患者,应选择 、 的透析器,防止失衡反应。 4、对于透析时发生心绞痛的处理:停 、减慢 、吸氧、纠正 、含服或静脉滴注 、无 效时 透析。 5、肌肉痉挛的主要病因是 氧,可应用高张盐水或 ,体重低于干体重或应用低钠透析液,导致血管收缩使肌肉缺 静脉输注治疗。 6、透析液的电导度主要放映 过低有会引起 。 的浓度,正常范围为 。该离子浓度过高时患者易 & ARF 患者的肾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 和 迅速升高, 明显减少,或出现其他有关的症状。 每日尿量 为少尿, 为无尿。 二、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36 分) 1.血液透析是一种安全、可行、应用广泛的血液净化方法之 一。其应用原理是( ) A 利用溶质通过半透膜的弥散作用及超滤现象来清除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和水分 B 血液透析机供给与病人血浆成分相似的透析液 C 透析器膜孔能清除毒素 D 以上都不是 2.血液透析主要清除血液中( ) A 小分子物质 B 中分子物质 C 大分子物质 D 中大分子物质 3.血液滤过的治疗原理是( ) A 弥散 B 对流 C 两者都是 D 两者都不是 4.血液透析机供水压力一般为( ) A ~1 kg /c m 2 B 1~3 kg /c m 2 C 3~5 kg /c m 2 D 5~7 kg /c m 2 5.我科采用的水处理方式( ) A 简单的水处理 B 除离子水处理 C 反渗透水处理 D 全前级水处理 6. 透析液中不含有下列哪种离子成份:( ) A 钾 B 醋酸盐 C 钙 D 磷 7. 内瘘是维持性血透患者最常用的血管通路,内瘘使用一般在术后多长时间( ) A 1-2 周 B 2-3周 C 3-4周 D 4-8 周 8. 血透中使用抗凝剂种类比较多,其中哪一种临床应用最普遍( ) A 肝素 B 前列环素 C 枸缘酸钠 D 其他 9. 血透并发症最常见和危险的是:( ) A 症状性低血压 B 心律失常 C 电解质紊乱 D 失衡综合症 1 0.血透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 ) A 感染 B 内毒素热原反应 C 透析机温失控 D 透析热 11. 下列哪项不是血透中发生急性溶血的并发症原因( ) A 透析液低渗 B 透析液温度过高 C 消毒剂残留 D 透析液温度过低 12. 透析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最多、危险性最大的是人体什么器官系统( A 呼吸系统 B 消化系统 C 心血管系统 D 神经系统 13. 血液灌流的应用原理:( ) A 对流 B 弥散 C 吸附 D 以上三者都是 14. 血液灌流的血流量一般要求在:( ) A 100ml/min 以下 B 100-150ml/min C 150-200ml/min D 200-250ml/min 15. 血透增加血液流速、透析液流速,可提高毒素的清除率,下列哪一种陈述不正确( ) 7、CRF 主要表现为 , 及 的一组临床综合症。 引起全身各系统症状,

灭火器、消防栓使用方法培训试题及答案

灭火器/消火栓使用培训考试题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10分,共50分) 1、消防火灾报警电话是。 2、火灾类型有_____________火灾、液体火灾和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______________火灾、可燃金属火灾、______________火灾五种。 3、一般手提式4KG灭火器内装药剂的喷射灭火时间在____________之内,实际有效灭火时间仅有____________________秒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必须正确掌握使用方法,否则不仅灭不了火,还会贻误了灭火时机。 4、灭火时,可手提或肩扛灭火器快速奔赴火场,在距燃烧处3~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操作者应先将开启把上的保险销拔下,然后握住喷射软管前端喷嘴部,另一只手将开启压把压下,打开灭火器进行灭火。有喷射软管的灭火器或储压式灭火器在使用时,一手应始终压下压把,不能放开,否则会中断喷射。如在室外,应选择在___________方向喷射,当干粉喷出后,迅速对准火焰的______部扫射。 5、灭火器日常检查内容包括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压把、_________、喷嘴等。 二、简答题:(50分) 简述灭火器压力表中指针指向的黄、绿、红色所代表的含义。

员工安全培训测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119 2、固体、气体、电器 3、1分钟、20~30秒 4、上风方向、根部 5、压力表、保险销、胶管 二、简答题 2、答:1)当指针进入红色区域时,说明压力降低; 2)指针进入黄色区域,则表明压力过高; 3)指针停在绿色区域,说明灭火器的压力正常。 员工安全培训测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119 2、固体、气体、电器 3、1分钟、20~30秒 4、上风方向、根部 5、压力表、保险销、胶管 二、简答题 2、答:1)当指针进入红色区域时,说明压力降低; 2)指针进入黄色区域,则表明压力过高; 3)指针停在绿色区域,说明灭火器的压力正常。 员工安全培训测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119 2、固体、气体、电器 3、1分钟、20~30秒 4、上风方向、根部 5、压力表、保险销、胶管 二、简答题 2、答:1)当指针进入红色区域时,说明压力降低; 2)指针进入黄色区域,则表明压力过高; 3)指针停在绿色区域,说明灭火器的压力正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