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综合观测的强对流天气识别技术和示范系统开发项目启动:系统开发

基于综合观测的强对流天气识别技术和示范系统开发项目启动:系统开发

基于综合观测的强对流天气识别技术和示范系统开发项目启动:系统开发
基于综合观测的强对流天气识别技术和示范系统开发项目启动:系统开发

基于综合观测的强对流天气识别技术和示范系统

开发项目启动|系统开发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尤悦张立梅报道3月22日,由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牵头,南京大学、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江苏

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城市

气象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广东省

气象台、北京敏视达雷达有限公司联合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2018年立项项目“基于

综合观测的强对流天气识别技术和示范系统开发”在北京启动。

“基于综合观测的强对流天气识别技术和示范系统开发”项目针对国家防灾减灾的重大需求,围绕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业务急需,组

建了一支来自业务单位、科研单位、高校和企业的联合研究团队,

通过发展强对流精细和智能快速雷达探测技术、强对流精细化快速

综合识别和临近预警技术、精细化强对流影响预警模型等核心关键

技术,开发基于综合观测的强对流天气识别技术和示范系统。

为进一步明确和细化项目的各项研究任务,科学规划下一步的计划和安排,保障项目在未来3年顺利实施,本次启动会邀请了中国

气象局的业务和科研管理部门领导、重大专项的指南编制专家和指

标审核专家、领域内的相关专家莅临指导。

项目负责人郑永光研究员代表项目组汇报了项目整体实施方案,宣布成立项目咨询专家组。各课题负责人汇报了各课题实施方案。

项目专家组对项目整体实施方案、各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论证。与会

专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技术难点建言献策。与会的项

目研发成员针对相关技术和项目内部管理制度等问题展开讨论。

国家气象中心将全力支持和推进该项目,进一步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合作,吸收咨询指导专家给予的意见和建议,继续在

专家组的指导下不断深入强对流天气监测和预警技术的研发工作,提升我国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警能力。

(责任编辑:栾菲)

强对流天气过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习报告 2015 - 2016 学年第 2 学期强对流过程实习报告姓名夏新露一、强对流天气概述 强对流天气通常是指伴有短时强降水、冰雹、雷暴大风、强雷电等现象的灾害性天气。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依赖于大气的热力和动力条件, 其发生发展与中尺度天气系统直接相关,特别是中尺度的辐合抬升机制 往往与对流风暴发生的时间、地点有紧密联系。丰富的水汽、不稳定层 结、抬升机制、逆温层、强的垂直风切变、中层干冷空气都是有利强对 流发生的条件。强对流天气具有突发性强、持续时间短、局地性强、破 坏力大等特点,造成这类天气的强对流天气系统有时称之为“强雷暴” 或“强风暴”。 二、层结条件及背景形势 ●500hpa高空图上,从我国河套地区一直延伸下一条中空急流,并与从山 东半岛经安徽向西南延伸的温度槽有较大的交角,近乎垂直,对应强烈 的冷平流,造成黄淮地区大片区域高空显著的降温,同时,850hpa高空 图上,可以看到东西向的低空急流和南北向的温度脊垂直,对应于强烈 的暖平流,造成黄淮地区低空显著的升温。同时,该地区500hpa高空图 上大范围的干区控制,850hpa高空图上看到大范围的湿区控制,因而中 空干冷平流和低空暖湿平流同时出现在黄淮地区上空,且高空的冷温度 槽与低层暖温度脊叠置,使该地区上空环境温度直减率增大,对流不稳 定因素增加,为该地区强对流天气发生提供了位势不稳定层结。 ●700hpa图上,沿南岭—云贵高原一线有明显的切变线存在,山东半岛尖 端存在一低压中心,其槽线自低压中心平行于海岸线延伸至江淮流域外 海; ●在850hpa图上,山东半岛南部的低压伸出多条槽线,在秦岭淮河一线和 南岭附近,有明显的低空急流存在,将大量水汽输送至江南地区,使得 我国南方大部分都处于湿区的控制下,拥有充足的水汽条件,其在山东 半岛西南部的低压中心伸出的槽线呈东北西南走向伸入位于长江中游的 暖中心中; ●925hpa图上,可以看出,图上的温度脊位置与高层冷中心基本重合,具 有强大的不稳定性,并且,在长江流域上游和中游地区存在较强的暖中 心,说明长江沿岸大气有较强的不稳定性,而在长江下游地区,低层风 向随高度顺转可知,此处有明显的暖平流,而在500hpa上,此处有强的 冷平流,出现上层冷平流,下层暖平流的格局,这一现象加剧了大气的 不稳定能量的积累;在山东省西部有低压中心,并向西南和东南伸出了 槽线,即有风的幅合作用,这可触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 ●地面图上,山东半岛西南部的低压伸出了一条沿秦岭分布的小冷锋,但 其迅速消亡,在其后的12个小时内,这一低压由山东半岛西南部向东南 方向移动,在江淮地区水汽条件充足的地区引起了冰雹雷暴天气,而自 蒙古高原至新疆一线的冷锋将冷空气向东南地区输送。 ●而至2015年4月28日,20:00,高空与地面的低压中心已基本全部东移

第八章对流性天气过程

第八章对流性天气过程 一、填空 1、雷暴一般伴有阵雨,有时则伴有(大风)、(冰雹)、(龙卷)等天气现象,通常把只伴有阵雨的雷暴称为(一般雷暴),而把伴有雷暴、大风、(冰雹)、(龙卷)等严重的灾害性天气现象之一的雷暴叫做(强雷暴)。 2、产生雷暴的积雨云叫(雷暴云),一个雷暴云叫做一个雷暴单体,多个雷暴单体成群成带地聚集在一起叫(雷暴群或雷暴带)。每个雷暴单体的生命史大致可分为(发展)、(成熟)、(消亡)三个阶段。 3、雷电是由积雨云中冰晶(温差起电)以及其他作用所造成的。一般云顶高度到达(-20℃等温线高度以上)是才产生雷电。P403 4、雷暴云中放电强度和频繁程度与雷暴云的(高度)和(强度)有关。P403 5、在雷暴云下形成一个近乎饱和的冷空气堆,因其密度较大而气压较高,这个高压叫(雷暴高压),当雷暴云向前移动经过测站时,使该站产生气温(下降)、气压(涌升)、相对湿度(上升)、露点或绝对湿度(下降)等气象要素的显著变化。P403 6、以严重降雹为主的雷暴叫(雹暴),以强烈阵风为主的叫(飑暴),强雷暴和一般雷暴的区别是(系统中的垂直气流的强度)、(垂直气流的有组织程度)和(不对称性)。P404 7、超级单体是具有单一的特大垂直环流的巨大强风暴云。P404 8、超级单体风暴中的下沉气流是由三种作用综合造成的:一种是降水物的拖曳作用;第二种是在中层云外围绕流的干冷空气被卷入后,在云体前部逐渐下沉;第三种是在中层从云后部直接进入云中的干空气,降水物通过这种干空气时强烈蒸发冷却,因为形成很冷的下沉气流。 8、强雷暴按其结构特征划分不同的类型,常分为(超级单体风暴)、(多单体风暴)、(飑线)。 9、风暴的运动方向一般偏向于对流云中层的风的(右侧),所以这类风暴也叫(右移强风暴)。 10、由许多雷暴单体侧向排列而形成的强对流云带叫做(飑线)。 P407 11、当强雷暴云来临的瞬间,风向(突变),风力(猛增),由静风突然加强到大风以上的强风。与此同时,气压(涌升)、形成明显的(雷暴鼻),气温(急降),相对湿度也

强对流天气特征及预报方法

年月日姓名分数 选择题 多单体风暴模式中风暴内地气流特征为(). 、倾斜上升气流 、垂直上升气流 、倾斜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共存 .环境风垂直切变对强风暴具有以下作用(). 、使上升气流倾斜,同时增加了中层干冷空气地吸入 、阻碍上升气流地发展,但增加了中层干冷空气地吸入 、阻碍上升气流地发展,但同时也不利于中层干冷空气地吸入 . 雷暴云底伸展出来并达到地面地漏斗状云叫做“龙卷”.龙卷有时成对出现,其旋转方向是(). 、正好相反,一个是气旋式地,另一个是反气旋式地 、两个都相同,均为反气旋式地 、两个都相同,均为气旋式地 . 中国发生雷暴最多地两个地区是(). 、西南和华南地区 、华东和华南地区 、华南和青藏高原 . 用探空资料预报对流云时,要着重分析低层大气地稳定度和湿度情况,如果预报白天()就会有对流云出现.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地面最高温度高于对流温度时 、地面最高温度低于对流温度时 、地面最高温度等于对流温度时 . 近地面空气层湿度越大,()对辐射雾形成最为有利. 、并且水汽随高度升高有所.所增加 、并且水汽随高度升高保持不变 . 在有高低空急流耦合地情况下,特别是在高空急流()地高低空急流耦合常常有利于强对流风暴地发生发展.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入口区 、平行区 、出口区 . 锋面在移动过程中近地面部分受摩擦影响是随高度降低而()地. 、减小 、不变 、增大 . 由春到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地脊线位置是(). 、由北向南移动地 、由南向北移动地 、稳定少变地 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具备以下特征(). 、满足地转平衡,满足静力平衡 、不满足地转平衡,满足静力平衡 、满足地转平衡,不满足静力平衡

强对流天气的安全注意事项

强对流天气的安全注意 事项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强对流天气的安全注意事项强对流天气是指出现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等现象的灾害性天气,这种天气的水平尺度一般小于200公里,有的仅有几公里。强对流天气破坏力很强,它是气象灾害中历时短、天气剧烈、破坏性强的灾害性天气。世界上把它列为仅次于热带的气旋、地震、洪涝之后第四位具有杀伤性的灾害性天气。 出现强对流天气时的相关安全防范: 1、注意关闭门窗,预防雷电直击室内或者防止侧击雷和球雷的侵入,同时与门窗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2、不要站立在电灯下。 3、不宜拨打、接听手机和座机,或使用电话线等上网。 4、不宜用淋浴器、太阳能热水器,因水管与防雷接地相连,雷电流可通过水流传导而致人伤亡。 5、尽量将家中电器设备线路断开,避免电器损坏乃至引发火灾事故。

6、出现雷雨天气,请尽量避免户外活动。 7、乘车途中遇雷雨天气,请确保门窗关闭严实。 8、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山顶、山脊或建(构)筑物顶部,平地空旷区域,不宜停留在小型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车库、车棚、岗亭及附近。 9、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10、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至少5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11、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12、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13、在户外躲避雷雨时,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强对流天气介绍

强对流天气介绍

什么是强对流天气 强对流是强烈的垂直运动。 强对流天气是指发生在对流云系或单体对流云块中的中小尺度的天气系统。 02强对流天气的特点 一是持续时间短,生命史为数小时,较短的仅有几分钟。 二是局地性强,影响范围一般在几公里至几十公里。 三是要素变化强,如在短时间内会出现风力突然增大、降水增强、气温变化明显等情况。 03强对流天气的成因 强对流其实是空气强烈的垂直运动而导致出的天气现象。最典型的就是夏季午后的强对流天气。 主要影响因素有: 1、大气结构不稳定(上冷下热) 2、有丰富的水汽 3、足够的抬升作用(地形抬升、热力抬升、天气系统抬升) 4、水平方向的风随海拔变化 04强对流天气的类型 1、龙卷风

龙卷风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是由雷暴云底伸展至地面的漏斗状云(龙卷)产生的强烈的旋风,其风力可达12级以上。 2、冰雹 冰雹是由于冰晶或雨滴在对流的积雨云中几上几下翻滚凝聚而降落的固体降水。 3、雷暴 当大气中的层结处于不稳定时容易产生强烈的对流,云与云、云与地面之间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后就要发生放电,有时雷声隆隆、耀眼的闪电划破天空,常伴有大风、阵性降雨或冰雹。

4、雷雨大风 雷雨大风指在出现雷、雨天气现象时,风力达到或超过8级的天气现象。 5、短时间强降水 短时强降水指短时间内集中出现降水量很大的天气现象。 如何应对强对流天气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暴雨、雷电、大风、冰雹、浓雾、霜冻等灾害性天气特别是自然灾害呈频发态势,造成了人员和财产损失。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灾害性天气和自然灾难呢?我们从民防等部门,了解了一些应对灾害性天气和自然灾难的紧急避难措施。 01如何应对冰雹袭击 突然遇到冰雹的袭击,一定要保持镇静,迅速采取躲避的措施。如:跑进防空洞里,进入岩洞中,躲避在突出的岩石下,粗壮的大树下也可以暂时躲避。如果附近什么也没有,应该采取户外安全避险姿势,即:半蹲在地,双手抱头,全力保护头部、胸与腹部不受到袭击。如果随身携带有包、文件夹,可以临时

2004年4月23日江西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2004年4月23日江西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朱星球,应冬梅 (江西省气象台,江西南昌330046) 摘要:从天气形势、卫星云图、雷达资料及部分物理量、对流参数等方面,对江西2004年4月23日 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南支槽、地面辐合线、850hPa西南急流和切变线,是这 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强风垂直切变和不稳定是这次强对流发生的重要条件;对流云团发生 在逗点云系的凹边界;强对流落区与500hPa干舌、中尺度辐合线、当天14时≥40℃的地面总温度有较好 的空间对应关系。 关键词:对流云团,强对流,中尺度辐合线,分析。 中图分类号:P458.1+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9033(2006)02-0056-04 0引言 强对流天气是江西春夏季的主要灾害性天气。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突发性灾害天气造成的损失逐年增加。据统计,江西每年因暴雨、洪涝、强对流、雷电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人民迫切需要气象部门提供可靠的强对流天气预报[1]。因此,对强对流天气过程的个例进行诊断分析,加大对其内部结构及致灾机理的分析力度,进一步提高预报员总结预报经验的能力[2],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4月23日,江西出现了2004年首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从23日14时开始,到24日02时,赣 州、宜春、萍乡、吉安、抚州5市出现了冰雹、 雷雨大风、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其中赣县和萍乡市城区分别出现最大直径为15mm、5mm的冰雹天气,赣州市城区和崇义、 上犹、南康等县的部分乡镇也下了冰雹。文中从天气形势、卫星云图、雷达资料及部分物理量、对流参数等方面,对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以进一步探索江西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特点。 1 天气形势演变特征分析1.1500hPa形势分析 4月22日,东亚中高纬环流由纬向型转变为经向型,70~90°E附近的暖平流使脊区发展,脊前西北气流引导冷空气到达35°N附近;高原有南支槽东移,22日20时位于105°E附近,副高脊线位于17°N。23日08时,南支槽几乎没有移动,但副高脊线南落到12°N左右,华南的偏西风转变为西南风,强度加强;23日20时,500hPa槽迅速移动到115°E附近,赣州站23日20时偏南风由14m/s加大到24m/s,赣州站和南昌站24h变温分别为-2℃和-3℃,槽后-5℃变温中心位于湖北西部,槽后有明显的冷平流。1.2700hPa和850hPa形势分析 南支槽前正涡度区使低层减压。正如图1所示,23日08时850hPa形成切变,位于贵州—湘南一带。随着南支槽的东移,切变线东移至湘南—赣中一带。700hPa切变与850hPa切变近乎垂直。任荣彩等指出,在给定的大气热力条件下,环境风场的垂直切变特征对雷暴的结构、形态、生命史及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3]。08时850hPa、700hPa、500hPa赣州站的风速分别为2m/s、2m/s、14m/s,而20时850hPa、700hPa、500hPa赣州站的偏南风风速分别为14m/s、16m/s、24m/s,且风向随高度顺转,风垂直切变很大。收稿日期:2005年06月12日;修改稿日期:2005年11月11日. 基金项目:江西省科技厅重点资助项目-江西省突发性风暴天气检测和预警研究;江西省防灾减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第一作者简介:朱星球(1978-),女,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短期天气预报业务与研究. 第29卷第2期2006年6月Vol.29NO.2Jun.2006 气象与减灾研究 METEOROLOGYANDDISASTERREDUCTIONRESEARCH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典型天气过程分析江淮梅雨

实习三2012年7月13日典型梅雨过程分析 一.天气概述 2012年7月13-14日江淮梅雨具有典型的梅雨环流特征 500hpa高纬具有乌拉尔山,鄂霍次克海阻高及长波槽,中纬具有短波槽,低纬具有印缅槽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副高脊线位于北纬20度附近。 850hpa具有明显的风切变线,低空急流以及西南涡,低空急流与切变线稳定少动。 地面具有气旋及准静止锋 此次江淮梅雨是2012年出梅前最后一次大范围降水,局部地区有大到暴雨。此次降水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影响强度大等特点,受此次降水影响,江苏部分地区有洪涝灾害。 二.天气过程分析 7月13-14号500hpa高空图上,高纬地区形成稳定的双阻高,东阻位于鄂霍次克海,西阻位于乌拉尔山,在东亚地区形成显著的东亚倒Ω流型,长波槽位于贝加尔湖附近。长波槽与阻高配合,引导冷空气沿河西走廊南下,进入我国。低纬地区印缅槽槽前西南风,与西伸的副高想配合,使来自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暖池的暖湿空气输送至江淮流域,与西北方向的干冷空气汇合,形成梅雨锋。中纬地区的短波槽的形成,使得槽前形成正涡度平流,促进西南涡的形成与发展。另外我国东北上空存在一与极涡分裂开的切断低压,东北冷涡,是一深厚系统,暖平流侵入导致了东北冷涡的消亡,冷暖空气的交汇给东北地区带来大范围的降水。13-14号850hpa高空图上有明显的江淮切变线和低空急流,呈东北西南走向。低空急流风速达22m/s,位于南京上空。从13号20时到14号20时江淮切变线稳定少动。形成暴雨的机制除了强烈的上升气流和充分的水汽供应还需要较长的持续时间,形成此次暴雨的两大系统,低空急流和江淮切变线稳定少动,持续时长超过24小时,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西南涡受短波槽和切变线的影响移出沿切变线移动。副高北侧的西南气流为西南涡提供了充沛的水汽。高空槽前的正涡度平流提供高空的辐散的环流场。江淮切变线与低空急流叠加在一起同时提供了较强的辐散上升气流。由低空急流提供的充沛的水汽供应,高空槽,低空的切变线,急流提供由高空到低空稳定的,持续的上升气流,配合西南涡这一扰动,构成了江淮地区暴雨形成的物理机制。降雨区主要分布在低涡的中心区和右前方,位于江苏部分地区。 13-14号地面图上可以看出主要降水集中在由梅雨锋和西南涡造成的江淮地区的大范围降水,以及有东北冷涡的消亡造成的东北部分地区大范围的降水。到了14日,地面气旋东移,降水范围增大。江淮梅雨锋形成与7月份,由于大陆地表此时显热加热,使得内陆空气温度升高,与来自洋面的暖空气温度对比不大,但来自西北内陆的干冷空气与来自热带洋面上的暖湿气流形成的准静止锋湿度梯度较大。 三.总结 此次江淮地区大范围降水,局部地区暴雨的物理形成机制分析: 1.高空短波槽前提供了正涡度平流,利于西南涡的移动好发展,同时提供高空的辐散气流。低空急流及江淮切变线提供了低空的辐散气流,高空和低空的辐散气流叠加,形成了江淮地区持续,强烈的上升运动。 2.形成暴雨的两大系统,江淮切变线,低空急流稳定少动。 3.低空急流向江淮地区源源不断的输送水汽。

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

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 刘 峰 ( 民航中南空中交通管理局气象中心,广州 510406 ) 摘 要 利用常规资料和WRF模拟结果分析了2007年4月17日发生在广州白云机场附近的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天气过程发生于高低层系统有利配置、南海季风涌活跃和低空急流加强使得华南地区具备充足水汽和不稳定条件的环境中。热力作用、地形和锋面的抬升作用促使冰雹和飑线等强对流天气生成和发展。数值模式输出的局地强降水和雷达强度回波等产品对航空安全有很好保障作用。 关键词:冰雹,飑线,诊断分析,数值模拟 引 言 4月到6月是华南的前讯期。其中,4月份是华南地区冬季风向夏季风过渡时期,由于冷空气仍不断南下,南方暖空气逐渐增强,空气中的水汽增多,使降水陡增,华南前讯期的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45%。[1]对于航空气象保障来说,降水过程中伴随的雷暴、大风、冰雹、龙卷、低云和低能见度天气等恶劣天气对航空安全有很大的影响。 2007年4月17日下午,广州白云机场遭受两场强雷雨袭击。其中,14时左右机场附近的源潭导航站出现冰雹天气;17时左右飑线过境,造成众多航班返航备降。本文对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和数值模拟,以揭示春夏之交广州地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机制,进而探讨中尺度数值模式[2-5]在预报强对流天气以及在保障航空安全方面的应用可能性。 1地面形势与强对流天气 17日中午开始,地面冷空气前沿越过南岭后自北向南影响华南和东南沿海地区,锋面附近产生了大范围的降水云系。到夜间,冷锋东南移出海后,陆地上的降水减弱。14时,还处于锋前低槽暖区中的南岭山区及其偏东地区,局地生成了中β的对流云团,14:30时此块对流云团造成了白云机场附近的冰雹天气。此后,随着锋面的南移,锋前和锋面附近不断有中β-中α的对流云团生成和发展。17:40时锋面经过广州白云机场,带状对流云系对机场造成强雷暴天气。 2 诊断分析 2.1有利的动力和不稳定条件 17日08时850hPa长江以南大部分是辐合区,辐合中心位于长江流域与南岭之间,辐合值达到-40X10-6 s-1;与之对应200hPa的辐散中心值达到40X10-6 s-1。低层辐合与高层辐散将造成垂直上升运动。500hPa上处于高空槽前的江南地区,垂直上升运动值达到-3――6 X 10-1 Pa/s 。并且随着冷空气的南压和高空槽的

最新整理强对流天气知识.docx

最新整理强对流天气知识 强对流天气,一般是指天空出现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龙卷风、冰雹和飑线等现象的灾害性天气,它发生在对流云系或单体对流云块中,在气象上属于中小尺度天气系龙卷风统, 强对流天气是发生在对流云系或单体对流云块中,在气象上属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这种天气的水平尺度一般小于200公里,有的仅有几公里。这种天气破坏力很强,它是气象灾害中历时短、天气剧烈、天气剧烈、破坏性强的灾害性天气。 强对流天气是指出现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龙卷风、冰雹和飑线等现象的灾害性天气,它发生在对流云系或单体对流云块中,在气象上属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中央气象台7月18日早6时发布暴雨及强对流天气警报:预计今天白天到夜间,xxxx西北部及南部和东部、xxxx、xxxx南部、xxxx西部、xxxx北部、xxxx东北部以及xxxx中北部、xxxx东南部、xxxx大部、xxxx大部、xxxx、xxxx、xxxx大部、xxxx中东部、xxxx东部等地有大雨或暴雨,其中xxxx盆地东北部、xxxx中西部以及xxxx半岛北部、xxxx北部和东部、xxxx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上述地区局地并将伴有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强对流天气天气。 强对流天气是发生在对流云系或单体对流云块中,在气象上属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这种天气的水平尺度一般小于200公里,有的仅有几公里。这种天气破坏力很强,它是气象灾害中历时短、天气剧烈、破坏性强的灾害性天气。世界上把它列为仅次于热带气旋、地震、洪涝之后第四位具有杀伤性的灾害性天气。 强对流天气是气象学上所指的发生突然、移动迅速、天气剧烈、破坏力极大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局部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发生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空间尺度小,一般水平范围大约在十几公里至二三百公里,有的水平范围只有几十米至十几公里。其生命史短暂并带有明显的突发性,

805天气学与天气分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 《天气学与天气分析》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天气学与天气分析 第一部分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目标: 《天气学与天气分析》主要涵盖了《天气学原理》、《中国天气》和《天气学分析》三部分内容。《天气学原理》和《中国天气》主要以天气学原理来揭示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并利用天气学原理论述天气系统及天气过程生、消演变规律以及影响中国的主要天气过程。《天气学分析》主要掌握天气图分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结合天气学原理初步建立以天气图为主的天气预报思路,提高对主要天气过程演变规律的独立分析和总结能力。 二、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内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便提高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 1. 了解大气运动各作用力含义、表达式及理解它的物理意义 2. 了解个别变化、局地变化、平流变化含义 3. 会推导连续方程,了解质量散度、速度散度含义、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 4. 了解尺度分析含义、掌握在自由大气中大尺度系统运动,可以作为准地转、准静力处理 5. 理解热力学能量方程中引起固定点温度变化的因子 6. 了解实际工作中高空分析等压面图而不分析等高面图(P坐标系的优越性) 7. 了解位势、位势高度、位势米、几何米概念 8. 理解等高面上水平气压梯度力可以用等压面上位势梯度或等压面坡度表示 9. 理解地转风、梯度风、热成风、地转偏差含义、表达式及掌握它的讨论 10.了解正压大气、斜压大气概念;掌握热成风发生在斜压大气中 11.了解地转风、梯度风及热成风实用意义 12. 掌握低压中心附近及其边缘,还有高压边缘等压线可以分析密大风经常出现,而高压中心附近不能有上述现象 13.理解变压风及切向、法向地转偏差含义,要求会画图解释 第二章气团与锋 1.了解锋、锋面、锋线、锋区含义及锋倾斜原因 2.了解冷性锢囚锋、暖性锢囚锋含义,要求会画出剖面图中锋位置及等温线分 布 3.了解以密度零级不连续面模拟锋时,锋面坡度公式物理意义

青岛地区一次冷涡槽前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Letters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19, 8(6), 688-697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9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5a6938836.html,/journal/ccrl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5a6938836.html,/10.12677/ccrl.2019.86075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of Strong Convective Weather in the Background of Cold Vortex in Qingdao Mingxiao Gong1, Yan Ma2, Hua Li1 1Jimo Weather Bureau, Qingdao Shandong 2Qingdao Weather Bureau, Qingdao Shandong Received: Oct. 3rd, 2019; accepted: Oct. 18th, 2019; published: Oct. 25th, 2019 Abstract The data of Doppler weather radar and FY-2F geostationary satellites, FNL and ECMWF reanalysis data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strong convective weather process in the background of a cold vortex in Shandong. The strong vertical airflow before the deep cold vortex, the strong vertical wind shear caused by the high-level jet and the ground convergence line provide a very favorable con-dition for the strong convective weather. Radar echo can also be found on the echo overhanging, bounded weak echo area, the cyclone, into the gap and other signs of strong storm echo characte-ristics; marking the strong convection development is very strong. Black-Body Temperature (TBB) has a good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short-term heavy precipitation. The TBB gradient large area corresponds to the large precipitation site, and the heavy rainfall usually occurs after the TBB suddenly drops, and the precipitation stops after TBB rises. Keywords Cold Vortex, Strong Convection, Black-Body Temperature 青岛地区一次冷涡槽前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宫明晓1,马艳2,李华1 1青岛市即墨区气象局,山东青岛 2青岛市气象局,山东青岛 收稿日期:2019年10月3日;录用日期:2019年10月18日;发布日期:2019年10月25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典型天气过程分析寒潮天气过程

实习二2013年11月23日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一.概述 2013年11月26-29日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形成了切断低压,在高空冷平流的配置下阻高崩溃,引导横槽转竖,导致我国中东部地区爆发寒潮,部分地区降温9-12℃,28日伴随冷锋南压,气旋如海,给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带来9-10级大风。 二.综合分析 11月26日 (1)11月26日高空图呈倒Ω流型,乌拉尔山高压脊和阿拉斯加暖脊发展将极涡中的冷空气驱赶南下形成切断低压气旋式涡旋,固定于我国内蒙东部上空形成横槽。 (2)乌拉尔山高压脊后有冷平流,高压脊将减弱 (3)注意到极涡有一不稳定小槽,且槽后冷平流,槽前有明显的疏散结构,将发展。(4)高空槽位于高原东部,受蒙古高原背风坡影响,将发展 (5)地面图上气旋位于东北上空,并带来局地降雪。亚欧大陆被寒潮地面冷高压控制。 11月27日 (1)乌拉尔山高压脊后有冷平流,进一步减弱,横槽转竖。 (2)不稳定小槽发展 (3)地面图上冷锋南压,中国东南沿海有间歇性降水,内陆持续被冷高压控制

11月28日 (1)高空图上阻高崩溃,横槽转竖,东移出海,冷空气对我国的影响趋于结束。 (2)注意到不稳定小槽已得到发展,若北支槽东移并与南支槽合并可能将对未来我国中东部造成新一轮的降温。 三.结论 2013年11月26-29日寒潮天气过程属于由阻高崩溃导致的横槽转竖型寒潮天气过程。此次冷空气路径偏东,由乌拉尔山高压脊和阿拉斯加脊直接将极涡中的新鲜冷空气驱赶南下,从东伯利亚移动到我国东北上空,高空低温中心达零下46℃,造成的寒潮天气也比较强烈。注意到北支不稳定小槽的发展,并携带来自极涡的新鲜冷空气东移,若与南支槽合并加强未来可能会对中国东部造成降温。 2020.9.26

典型天气过程分析实习报告-梅雨天气过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习报告 2018 -2019 学年第1 学期梅雨天气过程时间2018.11.23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过程概述 (请在此部分简要概述此次梅雨天气过程及造成的天气影响等)2012年7月13—14日的天气过程具有十分典型的梅雨形式,短波槽、低空急流、西南涡、江淮气旋等系统叠加有利于降水的持续。 (1)7月13日20时,高层维持稳定的形势,冷空气、上升运动、暖湿空气的输送持续;低层西南急流、切变线提供水汽的上升运动;地面出现准静止锋和江淮气旋,出现大片降水以及暴雨。 (2)7月14日08时,高层继续维持稳定的形势,短波槽稍稍东移;低层西南急流、切变线加强,西南涡东移;地面准静止锋和江淮气旋东移,产生更大范围的降水。 在13-14日,江苏省沿江和江淮之间迎来了2012年出梅之前最后一次区域性暴雨、局部大暴雨天气过程。此次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强度大的特点。受此次强降水过程的影响,泰州、盐城、镇江、无锡等地出现大面积农田积水、设施农业受损、果树倒伏、水产养殖漫塘等。 二、此次梅雨天气过程的发生发展的演变(可具体细分为高空和地面形势) 200hPa上江淮流域均处于南压高压的东北象限,有利于对流层高层的辐散气流的流出,而在江淮流域的北侧则存在一高空急流。在500hPa上,50°~70°N之间的西风带上维持着稳定的两个阻塞高压,中间是一个宽广的低压槽,中纬度的西风气流带上不断有短波槽生成东移,副高稳定在30°N以南。在850hPa上,低空急流、切边线、西南涡叠加。地面上出现江淮气旋和准静止锋。 下面具体分析各层的环流形势: 2.1 对流层上部(200hPa) 7月13日,南压高压从高原东移(图1),位于长江流域上空,其中心位于青藏高原上空,高压脊位于30°N以南。江淮流域上空维持一个暖性反气旋,在此反气旋维持的同时其北侧有明显的高空西风急流。江淮流域位于南压高压的前部风向切变最强处,且也位于西风急流的右侧,因此这个区域高层辐散作用明显,高层辐散,有利于上升运动的发展,为之后的降水提供了有利的垂直运动条件。

强对流天气的安全注意事项

管理制度参考范本强对流天气的安全注意事项a I时'间H 卜/ / 1 / 4

强对流天气是指出现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等现象的灾害性天气,这种天气的水平尺度一般小于200 公里,有的仅有几公里。 强对流天气破坏力很强,它是气象灾害中历时短、天气剧烈、破坏性强的灾害性天气。世界上把它列为仅次于热带的气旋、地震、洪涝之后第四位具有杀伤性的灾害性天气。 出现强对流天气时的相关安全防范: 1、注意关闭门窗,预防雷电直击室内或者防止侧击雷和球雷的侵 入,同时与门窗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2、不要站立在电灯下。 3、不宜拨打、接听手机和座机,或使用电话线等上网。 4、不宜用淋浴器、太阳能热水器,因水管与防雷接地相连,雷电 流可通过水流传导而致人伤亡。 5、尽量将家中电器设备线路断开,避免电器损坏乃至引发火灾事 故。 6、出现雷雨天气,请尽量避免户外活动。 7、乘车途中遇雷雨天气,请确保门窗关闭严实。 8、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山顶、山脊或建(构)筑物顶部,平地 空旷区域,不宜停留在小型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车库、车棚、岗亭及附近。 9、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10、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至少5 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11、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 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12、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 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13、在户外躲避雷雨时,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 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14、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 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15、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 夫球棍、锄头等,避免增加人的有效高度成为尖端而遭雷击。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 16、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 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也越容易伤人。 17、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 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18、强降雨天气中,行车应尽量避免易发泥石流路段公路,或应快速通过易发泥石流路段公路路面.

十堰地区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及经验总结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a6938836.html, 十堰地区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及经验总结作者:余勇史志藏 来源:《科学大众》2019年第12期 摘; ;要:文章利用气象部门常规气象资料、环流形势、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回波等气象产品资料,对2017年8月7日—8月8日十堰地区一次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减弱,中低层低涡切变,北方冷空气是造成这次过程的主要原因,十堰地区位于700 hPa和850 hPa的切变线之间,为强降水提供了动力条件。副高外围水汽充沛,前期高温 能量条件好,动力条件好,地面辐合增强,再加上十堰地区喇叭口地形作用,完全满足暴雨产生的条件。 关键词:十堰;暴雨分析;副热带高压;低涡切变;动力条件 十堰市境内山地起伏明显,海拔高度相差悬殊,北有秦岭山脉对北方冷空气的阻挡和削弱作用,南有大巴山系对西南暖湿气流的阻隔和扰动影响,加之境内丹江口、黄龙滩等大型、特大型水库巨大库容的“水体气候效应”及众多散落分布的山间河谷、盆地的“地形效应”,使得十堰市气候既具有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典型特征,又有别于同类气候区域内其他地区所独有的个性特点。主要表现为集内陆腹地季风气候和地形小气候于一体,具有鲜明的立体气候特征和局地小气候差别较为明显的特点。即所谓的“高一丈、不一样”和“十里不同天”。 我国对暴雨的定义是24 h内由空中降落的雨量为50 mm及以上的强降雨。暴雨是气象灾害中最严重、最常发生的灾害之一,往往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工程失事、堤防溃决和农作物被淹等以及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 十堰市地区每年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暴雨洪涝灾害。文章是对2017年8月7日—8月8日十堰地区发生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以及本次暴雨过程预报经验的总结。 1; ; 天气实况 受高空低槽、中低空切变线与地面冷空气的共同影响,8月7日傍晚到8日上午十堰地区出现较大范围强降水天气、并伴有雷暴大风,其中十堰城区、丹江口市暴雨,局部大暴雨,造成丹江市六里坪镇、均县镇等受灾较重;竹山、房县暴雨;竹溪、郧阳区中到大雨,局部暴雨;郧西小雨到中雨。25 mm以上210站,其中50 mm以上88站,100 mm以上28站,最大降水量为丹江口六里坪镇油坊坪村,为194.5 mm,其中迎风寺村在8月7日19时1 h降雨量达130.1 mm,油坊坪村同时段降雨量达119.5 mm,为丹江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小时雨强最大与次大值。 2; ; 环流形势及主要影响系统

强对流天气特征及预报解读

第六章强对流天气特征及预报 6.1 强对流天气时空特征 在气象学上,强对流天气属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其特点是水平尺度小、生命史短、影响范围小、强度大。内蒙古强对流天气,通常是指出现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强对流天气突发性强,破坏力大,是内蒙古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 内蒙古位于祖国北疆,地域广阔,达1.18×106km2,天气气候及地形复杂,雷雨大风、冰雹以及伴随的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时有发生,特别是6~9月发生的机率很高,且经常几种天气相伴出现,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工农业及交通运输造成严重损失。 下面就内蒙古强对流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雷暴和冰雹天气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 6.1.1 雷暴天气时空特征统计分析 本章所使用的资料是1971~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117站的气象资料。 6.1.1.1 地理分布 内蒙古117站的年平均雷暴日分布如图6.1所示。其特点是:年平均大于36个雷暴日的区域在东部地区沿大兴安岭山脉呈准南北走向;而在西部地区沿阴山山脉呈准东西走向。说明多雷暴地区与山脉分布和走向关系较密切。多雷暴中心,一个在乌兰察布市中部和呼和浩特市北部地区的武川,其中最多地区是丰镇,38年间累计达1514次,年均雷暴日达39.8次;另一个在锡林郭勒盟的多伦,累计达1513次,年均雷暴日达39.8次。阿拉善盟西部的雷暴最少,其中雅布赖38年间累计为254次,年平均仅6.7次。 图6.1 内蒙古117站年平均雷暴日分布 6.1.1.2 年际变化 1971~2008年内蒙古共有雷暴118236次(表6.1),全区117站年平均3112次,每站平均26.6次。1971~2008年期间,1980年最多,达3954次。2007年最少,有2323次。最多年份1980年是最少年份2007年次数的1.7倍。变化趋势见图6.2。

三维立体天气图在“典型天气过程分析”课程上的应用

2018年5月 第31卷第3期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lofHeilongjiangVocationalInstituteofEcologicalEngineering May2018 Vol.31No.3 doi:10.3969/j.issn.1674 ̄6341.2018.03.040 三维立体天气图在 典型天气过程分析 课程上的应用 张福颖一王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江苏南京210044) 一一摘一要: 典型天气过程分析 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也是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气象业务的第一课?针对教学图过于平面而不能让学生更直观清楚地理解教学内容的困难?设计三维立体天气图?并逐步展现三维立体图的优点?以期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三维立体天气图?北方气旋?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4一一一文献标识码:A一一一文章编号:1674 ̄6341(2018)03 ̄0124 ̄02 ApplicationofThreeDimensionalWeatherMapinthe CurriculumofTypicalWeatherProcessAnalysis ZHANGFu-ying?WANGYan (NanjingUniversityof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Nanjing210044?China) Abstract:TypicalweatherprocessanalysisisamajorcourseintheatmosphericscienceinNanjinguniversityofInforma ̄ tionScienceandTechnology.Itisalsothefirstlessonforstudentstoconnecttheorywithactualweatherservices.Inviewof thefactthattheteachingplanistooflat?itcannotmakestudentsunderstandthedifficultyofteachingcontentmoreintui ̄tivelyandclearly.Sowedesignedathree-dimensionalweathermap?andgraduallydemonstratedtheadvantagesofthethree-dimensionalweathermap?hopingforbetterteachingresults. Keywords:Three-dimensionalweathermap?Northerncyclone?Teachingeffect 一一收稿日期:2018 ̄04 ̄08基金项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度实验室开放项 目(2016kf012)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张福颖(1981 )?女?江苏兴化人?气象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短期气候预测? 一一天气预报员的摇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为大气科学专业本科生开设了 典型天气过程分析 专业主干课程?它是大气科学专业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是在 天气学分析基础 上?运用 天气学原理 中的理论知识?分析中国天气中的北方气旋二寒潮二梅雨二台风二强对流五种常见天气?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天气过程分析的基本思路?逐步提高学生短期天气预报的能力?为今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或进一步深造奠定不可或缺的专业基础? 在前沿课程 天气学分析基础 中?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平面天气图的画法?并对天气图中的天气系统有了初步的了解?从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前沿课程内容掌握情况较好?可以将天气图绘制得清楚准确?并对天气系统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学生在此门课程中接受效果差距比较大?有的学生能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有的学生天气分析的能力几乎没有长进[1]?原因可能是教师所用的教学图过于单一平面化?虽然学生能理解每一层的天气系统?但他们很难将各层天气平面图综合运用?将各层天气图连贯起来形成一个立体的天气图概念?三维的天气结构让学生一下接受有很大的困难?在教学中?教师往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解释和反复讲解?这样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大打折扣?而这一直是教师难以解决的问题? 1一绘制三维立体天气图的工作开展 为突破传统的以平面天气图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本课 程教学团队于2016年开始研究三维立体天气图在教学中的应用?欲用一种新的方式展现典型天气发生发展过程?即采用三维立体图的形式?空间三维立体天气图的建立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天气的发生发展情况并建立正确的预报思路?进而提高对典型天气过程规律的总结?为天气预报业务打下良好基础?本文选取课程中第一个北方气旋天气个例分析三维立体天气图在课程中的应用效果? 2一北方气旋天气过程三维立体图 个例选取的是2002年4月5日08时 6日08时的一 次北方气旋生成并发展的天气过程?这是一次随高空槽东 42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