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 样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 样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样卷

一、单选题

1.人的存在实质上是一种(关系存在)。

A.价值存在

B.关系存在

C.自我存在

D.社会存在

2.理想按性质划分,可以分为(科学的和非科学的)。

A.古代的和近代的

B.个人的和社会的

C.科学的和非科学的

D.近期的和长远的

3.友谊归根到底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A.人的不同性别

B.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C.人的情感生活

D.人们的素质水平

4.人们对吃、穿、住、行、用的构想与追求是(生活理想)。

A.社会理想

B.道德理想

C.生活理想

D.职业理想

5.信念突出的本质特征是(信)。

A.信

B.诚

C.真

D.疑

6.价值一般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范畴。

A.主体与客体

B.主观与客观

C.主体与对象

D.主观与客体

7.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精神现象)。

A.意志表现

B.文化现象

C.物质精神

D.精神现象

6.追求崇高的理想需要(坚定的)信念。

A.基本的

B.坚定的

C.彻底的

D.—贯的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要求)。

A.行为准则

B.道德规范和要求

C.法律规范

D.社会标准

10.社会主义道德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

A.历史唯物主义

B.历史唯心主义

C.辩证法

D.辩证唯物主义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四大

C.党的十五大

D.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12.理想从时序上划分,可分为(远大理想和近期理想)。

A.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

B.远大理想和近期理想

C.真理想和假理想

D.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13.缺乏科学依据,无法实现的是(空想)。

A.空想

B.幻想

C.梦想

D.理想

14.现代社会中,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

A.一致性

B.异同性

C.多元化

D.一元化

15.世界观对人生目的的影响是(直接的)。

A.清楚的

B.模糊的

C.间接的

D.直接的

16.人生观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A.独立性

B.多样性

C.明确性

D.孤立性

17.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A.“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B.“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C.“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D.“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18.在阶级社会里,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A.基础

B.理念

C.方式

D.工具

19.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表现。

A.集中

B.鲜明

C.分散

D.直接

20.爱祖国是中国公民(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

A.应该

B.必须

C.可以

D.应当

21.习近平2016年7月8日在京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是强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为主线,有力、有度、有效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

A.“三来一补”

B.“三去一降”

C.三去一降一补”

D.“一降一补”

22.香港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2016年7月1日举行一系列活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的19周

年。

A.10

B.15

C.17

D.19

23.2017年“东亚文化之都”评选活动终审工作7月25日在北京举行。经评审委员会评审,

长沙市当选2017年“东亚文化之都”。

A.长沙市

B.贵阳市

C.昆明市

D.珠海市

24.2016年11月22月,大理市全民健身中心广场锣鼓喧天,大理各族人民身着盛装,共

同庆祝大理白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

A.40

B.60

C.50

D.70

25.12月4日是我国宪法日。

A.科技日

B.环保日

C.安全日

D.宪法日

26.认可是指国家机关赋予某些既存社会规范以法律效力,或赐予先前的判例以法律效力的

活动。

A.制定

B.认可

C.提出

D.倡导

27.下列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的是行政法规。

A.国内法

B.道德

C.行政法规

D.村规民约

28.执法必严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关键。

A.中心

B.前提

C.关键

D.保障

29.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A.全体人民

B.统治阶级

C.平民

D.—部分人

3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先后颁布了四部宪法。

A.—部

B.两部

C.三部

D.四部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

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A.年满十六周岁

B. 年满十八周岁

C. 年满二十周岁

D. 年满二十二周岁

3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工人阶级

C.人民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3.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的宪法修改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驶。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总理

C.国家主席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4.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四十五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

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A.二十周岁

B.三十周岁

C.三十五周岁

D.四十五周岁

35.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A.二年

B.三年

C.四年

D.五年

36.王好14周岁,是中国科技大学学生,智力超常,生活自理能力很强,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他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A.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B.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D.少部分民事行为能力人

37.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A.祖父母、外祖父母

B.父母

C.兄、姐

D.其他近亲属

38、(依法成立)是法人的设立应具备的条件之一。

A.领导同意

B.依法成立

C.签订合同

D.自己约定

39、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A. 申请

B.声明

C.宣布

D.通知公众

40、(未注册)商标可以使用但不受法律保护。

A.文字

B.图形

C. 未注册

D. 文字和图形结合

41、(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的根据,使他人受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

A. 侵权行为

B.合同

C. 不当得利

D.无因管理

42、下列财产中,不能作为遗产的是(抚恤金)。

A.自然人的合法收入

B.自然人的房屋

C.自然人的林木

D.抚恤金

43、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A.承担大部分

B. 承担部分

C. 不承担

D.应该承担

44.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A.一般

B.住院治疗

C.精神正常

D.无人监护

45.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物或具体人,是(犯罪对象)。

A.社会关系

B.犯罪客体

C.危害结果

D.犯罪对象

46.我国《刑法》规定,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A.主要犯罪

B.重要案件

C.全部罪行

D.最重罪行

47.(犯罪预备)是指犯罪分子为了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犯罪条件。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既遂

D.犯罪未遂

48、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人,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A.一年

B.二年

C.八个月

D.五年

49、凡需要提起公诉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安全机关

50.(立案管辖)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之间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方面的职权分工。

A.立案管辖

B.级别管辖

C.指定管辖

D.地域管辖

二、多项选择题(51—6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多项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51.理想是一种(①社会意识②精神现象)。

A.社会意识

B.精神现象

C.物质现象

D.社会现实

52.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表现在(①物质财富极大半富②.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③消费资料实行按需分配④劳动成为生活第一需要)。

A.物质财富极大半富

B.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C.消费资料实行按需分配

D.劳动成为生活第一需要

53.实现理想信念的条件包(①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②要有献身精神③要有真才实学④要有创新精神)。

A.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B.要有献身精神

C.要有真才实学

D.要有创新精神

54.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①心理倾向②基本意愿)。

A.心理倾向

B.基本意愿

C.情感情绪

D.理想信念

55.人生价值包括(①个人价值②社会价值)。

A.个人价值

B.社会价值

C.政治价值

D.文化价值

56.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应该努力做到(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②在实践中锻炼提高③学习工农群众的优秀品质)。

A.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在实践中锻炼提高

C.学习工农群众的优秀品质

D.脱离人民群众

57.实现人生价值的社会历史条件包括(①经济条件②.政治条件③.思想文化条件)。

A.经济条件

B.政治条件

C.思想文化条件

D.物质基础条件

58.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意义表现在(①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②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③.对外开放的基本保证④抵御西方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根本措施)。

A.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B.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C.对外开放的基本保证

D.抵御西方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根本措施

59.爱科学的基本要求包括(①尊重科学②.尊重知识③尊重人才④倡导讲科学的风气)

A.尊重科学

B.尊重知识

C.尊重人才

D.倡导讲科学的风气

6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现在(①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②它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③它是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④.它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

A.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B.它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C.它是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

D.它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

61.法律发展史上曾先后产生过下列哪几种法律制度(①奴隶制法律②封建制法律③资本主义法律④.社会主义法律)。

A.奴隶制法律

B.封建制法律

C.资本主义法律

D.社会主义法律

62.法律的基本特征包括(①.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②.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③.法律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④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A.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B.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

C.法律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D.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

63.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下列哪些权利的保护期不受限制(①署名权②修改权

③保护作品完整权)。

A.署名权

B.修改权

C.获得报酬权

D.保护作品完整权

64.下列哪些情况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①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②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未声明的③延付或拒付租金的④寄存财物被去失或损毁的)。

A.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B.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未声明的

C.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D.寄存财物被去失或损毁的

65犯罪的基本特征是(①严重社会危害性②刑事违法性③.应受刑法惩罚性)。

A.严重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法惩罚性

D.危险性

三、判断题(66—65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正确的请在括号内填字母"T",错误的请填"F")

66.理想与人生观无关。(F)

67.每个社会公民关心社会、关心政治,其实就是关心自己。(T)

66.不同信仰的人的精神境界和济世胸怀大不一样。(T)

67.人生就是一个自然过程。(F)

70.对生活丧失信心,对社会缺乏责任感就是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T)

71.个人活动不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F)

72.道德规范是人们在行为选择中应该怎样做与不应该怎样做的基本标准。(T)

73.经济发展了,人们的道德品质就会自然提高。(F)

74.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表达言简意赅、科学准确、通俗易懂、简明易行。(T)

75.诚信是现代青年成功进入社会的"准入证"。(T)

76.法律的强制性只能由法定的社会组织和力量来实施。(T)

7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T)

78、平等原则是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T)

79、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天赋的。(F)

80、法人不需要以其全部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F)

81、抵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或者权利凭证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或者权利作为债权的担保(F)

82、民事法律行为都是合法行为。(F)

83、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只能单独适用。(F)

84、犯罪的动机是指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所希望达到的某种结果。(F)

85、我国刑法把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同犯罪和犯罪集团。(T)

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50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19世纪中叶,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是(马克思)。

A.黑格尔

B.马克思

C.恩格斯

D.列宁

2.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见根本看法和态度指的是(人生观)。

A.世界观

B.价值观

C.人生观

D.政治观

3.实现人生价值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活动。

A.改造世界

B.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

C.改造人的主观世界

D.改造人的自身条件

4.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的。

A.历史唯物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历史唯心主义

D.社会主义

5.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的价值观取向决定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A.老年

B.中年

C.青年

D.少年

6.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A.科学性与社会性

B.革命性与斗争性

C.阶级性与革命性

D.科学性与革命性

7.解决人生目的和奋斗目标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靠(理想信念)。

A.世界观

B.政治立场

C.理想信念

D.人生观

8.在“六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成为政治建设的关键的是(党的建设)。

A.政治建设

B.文化建设

C.经济建设

D.党的建设

9.“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引领地位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10.在“一带一路”内涵的“五通”中作为社会根基的是(民心相通)

A.民心相通

B.政策沟通

C.贸易畅通

D.资金融通

11.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A.政治制度

B.文化传统

C.传统习惯

D.经济基础

12.道德最突出和最主要的功能是(调节功能)。

A.认识功能

B.规范功能

C.调节公共

D.沟通功能

13.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是(中华传统美德)。

A.中华传统习俗

B.中国语言文字

C.中华传统美德

D.中华传统文化

14.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中。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C.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D.见利忘义,自私自利

15.道德的根本是(诚)。

A.仁

B.义

C.诚

D.信

16.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公德)。

A.个人品质

B.家庭美德

C.职业道德

D.社会公德

17.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是(奉献社会)

A.诚实守信

B.服务群众

C.爱岗敬业

D.奉献社会

18.家庭美德的起码要求是(尊老爱幼)。

A.男女平等

B.尊老爱幼

C.夫妻和睦

D.邻里团结

19.在人的各种综合素质中,个人品德是(核心要素)。

A.核心要素

B.内在根据

C.基本素质

D.基本要求

20.在无人知晓、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能坚守道德操守,自觉自愿地按照道德要求行事的修养方法被称为(慎独自律)。

A.慎独自律

B.省察克治

C.学思并重

D.积善成德

21.继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后,《“十三五”规划纲要》又对此进行了细化,要求将大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全面实施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治理创新。

A.储备

B.开放

C.交换

D.基础性战略

22.2016年7月17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四十届大会上,(湖北神农架)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荣膺“世界自然遗产地”称号。

A.贵州梵净山

B.云南石林

C.湖北神农架

D.山西五台山

23.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周年。

A.80周年

B.70周年

C.60周年

D.50周年

24.习近平于2017年5月3日来到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

A.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B.立德树人、德法兼修

C.积跬步、致千里

D.公生廉、廉生威

25.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7年5月14日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

A.TPP

B.“一带一路”

C.APEC

D.WTO

26.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

A.国家政策

B.国家强制力

C.社会道德

D.风俗习惯

27.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A.依章治国

B.依德治国

C.依宪治国

D.依习惯治国

28.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之一。

A.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B.社会公平

C.社会正义

D.获得群众信任

29.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A.基本法

B.部门法

C.根本大法

D.法律渊源

30.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同意才能通过。

A.三分之一

B.三分之二

C.二分之一

D.四分之一

31.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有(选民直接)选举

A.选民直接

B.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 D民主党派

3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A.赠送财物

B.物质帮助

C.就济

D.扶养

33.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

A.单一制

B.复合制

C.混合制

D.联邦制

34.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A.十八周岁

B.十六周岁

C.十岁

D.出生

35.(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

A.十八周岁

B.十周岁

C.十六周岁

D.二十周岁

36、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D.一般民事行为能力人

37、事业单位属(非营利法人)。

A.营利法人

B.非营利法人

C.特别法人

D.非法人组织

38.(所有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可以对自己的不动产和动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A.用益物权

B.所有权

C.担保物权

D.债权

39.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这是承担违反合同的哪一种责任方式。(定金惩罚)

A.继续实际履行

B.赔偿损失

C.定金惩罚

D.违约金

40.著作权根据(自动保护)原则产生。

A.自愿

B.强制

C.注册

D.自动保护

41.下列哪一种作品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口述作品)。

A.时事新闻 B口述作 C历法 D. 通用数表

42.下列哪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B.不违背公序良俗

C.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D.意思表示真实

43.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A.应该承当

B.不承担

C.视情况而定

D.承当部分

44.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的,也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照我国刑法规定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

45.(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利益的行为。

A.正当防卫

B.意外事件

C.紧急避险

D.犯罪

46.犯罪的故意是指犯罪主体(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

A.设想

B.明知

C.不知道

D.猜测

47.有期徒刑的期限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A.十八年

B.三十年

C.二十年

D.二十五年

48.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人,如果不是必须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四年

49.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任何机关

50.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是(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

A.普通刑事案件

B.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

二、多项选择题(51—6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多项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51.理想的内容包括(①生活理想②职业理想③道德理想④社会政治理想)。

A.生活理想

B.职业理想

C.道德理想

D.社会政治理想

52.信念的特征有(①稳定性②多样性③亲和性)。

A.稳定性

B.灵活性

C.多样性

D.亲和性

53.理想信念对人生的重要作用有(①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②支撑人生的精神支柱③推动人生的前进动力)。

A.帮助人生克服困难

B.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C.支撑人生的精神支柱

D.推动人生的前进动力

54.人生观的基本内容包括(①人生目的②人生态度③人生价值)。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价值

D.人生经历

55.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主要有以下作用(①能促进人生目的的到达②有助于人生价值的体现③能够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

A.能促进人生目的的达到

B.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

C.能够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

D.能够调整人生态度

56.人生价值的基本特征包括(①创造性②社会性③崇高性)

A.进步性

B.创造性

C.社会性

D.崇高性

57.道德是通过以下作用来维系的(①社会舆论②传统习俗③内心信念)。

A.社会舆论

B.传统习俗

C.内心信念

D.科学文化

58.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要求的三个层次是(①无私奉献,一心为公②先公后私,先人后己③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A.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B.无私秦献,一心为公

C.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D.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59.个人品德的特征包括(①实践性②综合性③稳定性)。

A.实践性

B.综合性

C.稳定性

D.理论性

60.个人品德在现实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②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跟据③.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A.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B.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跟据

C.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D.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桥梁

61.违法由下列哪些要件构成(①违法行为的客体②.违法行为的客观方面③违法行为的主体④.违法行为的主观方面)。

A.违法行为的客体

B.违法行为的客观方面

C.违法行为的主体

D.违法行为的主观方面

62.政治权利和自由主要包括(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政治自由)。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宗教信仰自由

C.政治自由

D.平等权

63.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③无民事行为能力)。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C.无民事行为能力

D.判断是非的能力

64.犯罪故意分为(①直接故意②间接故意)。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65.审判管辖包括(①级别管辖②地域管辖③指定管辖③专门管辖)。

A.级别管辖

B.地域管辖

C.指定管辖

D.专门管辖

三、判断题(66—85题,每小题一分,共20分,正确的请用字母“T”表示,错误的请用字母“F”表示。)

66、对自己生命的存在的肯定是人生的社会价值。(F)

67、劳动、创造和贡献是人生社会价值的基本标志。(T)

68、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的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T)

69、“四个全面”被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T)

70、“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T)

71、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的最大梦想。(T)

72、道德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的经济状况。(F)

73、中国革命道德的重要环节是要求共产党人修身自律,保持节操。(T)

74、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T)

75、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就是奉献社会。(T)

76、在中国,一切组织和个人都是守法的在主体。(T)

7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T)

78、我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T)

79、绿色原则是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T)

80、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但没有扶助和保护的义务。(F)

81、夫妻一方死亡后,另一方再婚的,有权处分所继承的财产,任何人不得干涉。(T)

82、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T)

83、刑法的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在什么时间有效力,在什么地方有效力和对什么人有效力。(F)

84、我国刑法将考试作弊、组织考试作弊、非法出售和提供试卷答案,代替考试等行为列为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的范围。(T)

85、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T)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按照制定与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C)。 A、根本法与普通法 B、一般法与特别法 C、国内法与国际法 D、实体法与程序法 2、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就是(C )。 A、党中央 B、国务院 C、广大人民群众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B )适用我国法律。 A、一律 B、一般 C、可以 D、不能 4、法律( A)就是划分部门法的首要的、第一位标准。 A、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 B、调整的方法 C、保障权利的途径 D、调整的机制 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就是(D )年制定的宪法。 A、1949 B、1950 C、1952 D、1954 6、(C )就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就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制度。 A、民族自治制度 B、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族平等制度 7、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D )。 A、权利 B、权力 C、义务 D、权利与义务

8、最高人民法院就是我国的最高国家审判机关,(C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与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A、领导 B、指导 C、监督 D、管理 9、行政法与行政法规的关系就是(C )。 A、行政法就就是指行政法规 B、行政法就是行政法规的渊源之一 C、行政法规就是行政法的渊源之一 D、行政法与行政法规就是效力不同的两种类别的规范性文件 10、私营企业就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达到( D)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A、5 B、6 C、7 D、8 11、增值税属于(A )。 A、流转税 B、财产税 C、所得税 D、营业税 12、我国森林法把每年(C )定为全国统一的“植树节”。 A、3月5日 B、3月11日 C、3月12日 D、3月15日 13、刘迪,6岁,在北京幼儿园学习绘画数年,1989年夏天,某机构组织儿童绘画展,刘迪的画被选中参展,并获得一等奖,得奖金1000元。此时刘迪父母已离异,其母张某为刘迪的监护人,刘迪之父每月给刘迪100元抚养费。1000元奖金应归( D)所有。 A、刘母 B、刘父 C、幼儿园 D、刘迪 14、财产所有权中最核心的就是D )。 A、占有权 B、使用权 C、用益权 D、处分权

2019年法律基础知识考试题库-法律基础知识题库2020

2019年法律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C)。 A.根本法和普通法 B.一般法和特别法 C.国内法和国际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2.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C )。 A.党中央 B.国务院 C.广大人民群众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B )适用我国法律。 A.一律 B.一般 C.可以 D.不能 4.法律( A)是划分部门法的首要的、第一位标准。 A.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 B.调整的方法 C.保障权利的途径 D.调整的机制 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D )年制定的宪法。 A.1949 B.1950 C.1952 D.1954 6.(C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制度。 A.民族自治制度 B.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族平等制度 7.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D )。 A.权利 B.权力 C.义务 D.权利和义务

8.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国家审判机关,(C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A.领导 B.指导 C.监督 D.管理 9.行政法与行政法规的关系是(C )。 A.行政法就是指行政法规 B.行政法是行政法规的渊源之一 C.行政法规是行政法的渊源之一 D.行政法与行政法规是效力不同的两种类别的规范性文件 10.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达到( D)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A.5 B.6 C.7 D.8 11.增值税属于(A )。 A.流转税 B.财产税 C.所得税 D.营业税 12.我国森林法把每年(C )定为全国统一的“植树节”。 A.3月5日 B.3月11日 C.3月12日 D.3月15日 13.刘迪,6岁,在北京幼儿园学习绘画数年,1989年夏天,某机构组织儿童绘画展,刘迪的画被选中参展,并获得一等奖,得奖金1000元。此时刘迪父母已离异,其母张某为刘迪的监护人,刘迪之父每月给刘迪100元抚养费。1000元奖金应归( D)所有。 A.刘母 B.刘父 C.幼儿园 D.刘迪 14.财产所有权中最核心的是D )。 A.占有权 B.使用权 C.用益权 D.处分权

法律基础知识总结

民事制裁是适用范围最为广泛的制裁,刑事制裁是最为严厉的一种制裁。 行政拘留是行政违法行为、刑事拘留是犯罪行为。 不良行为没有违法、严重不良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任何违法行为都有其法律后果,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相应制裁。 二、犯罪行为的基本特征 ①严重社会危害性,这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②刑事违法性,即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这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③应受刑罚处罚性,即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这是犯罪的法律后果。 三、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①一般违法行为社会危害性较轻,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严重。 ②一般违法行为违反的是行政或民事法律规范,犯罪行为违反的是 刑事法律规范。 ③一般违法行为应受行政或民事制裁,犯罪行为应受刑罚处罚。(2)联系(相同点):①都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②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③都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 任。

四、如何防范一般违法行为(做到遵章守法)—方法、怎么做 ①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③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法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五、如何预防犯罪(怎样加强自我防范)—方法、措施、怎么做 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③我们应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六、七年级法律知识补充 法律的特征:①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②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法律的作用:①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制裁作用,同时法律更具有保护功能,即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②我国法律是保护人民、惩治违法犯罪的有力武器。 ③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 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百度文库专用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按照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其中,根本法又称 A宪法B民法 C刑法D行政法【】 2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称为 A法律编纂B法律制定 C法律整理D法律汇编【】 3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和惩罚,体现了法律的 A评价作用B教育作用 C强制作用D指引作用【】 4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务院职能范围的是 A修改宪法

B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 C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划分 D对国防、民政、文教、经济等各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诉或者检举。这属于公民基本权利中的 A政治权利B监督权利 C社会经济权利D人身自由权利【】 6公民的下列违法行为中,属于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是 A不遵守合同约定,长期拖欠房屋租金 B拒不赡养年迈、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 C故意损毁或者擅自移动路牌、交通标志 D为境外机构、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情况中,行为人不受行政处罚的是A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B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C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D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法律基础知识点汇总

法律基础知识点汇总 法的概念和本质: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共同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基本特征:(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3)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4)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规范作用:作为由国家制定的社会规范,法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规范作用。 社会作用: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1)法与经济①法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引导、促进、保障、制约作用。 ②法在规范微观经济行为中的作用:确认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调整经济活动中各种关系;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纠纷;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2)法与政治、政策①法受政治制约体现在: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影响法的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发展的变化;政治活动的内容更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变化。②党的政策指导法制建设的各个环节,社会主义法是实现党的政策的重要手段和形式,同时又对党的政策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法律制度的相关概念 法的制定: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一种专门活动,一般也称为法律的立、改、废活动。 立法的指导思想:我国现阶段立法的指导思想,必须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不能以别的思想为指导,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 立法的基本原则:(1)立法必须以宪法为依据;(2)立法必须从实际出发;(3)总结实践经验与科学预见相结合;(4)吸收、借鉴历史和国外的经验;(5)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标准,立足全局,统筹兼顾;(6)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7)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与及时立、改、废相结合。 法的渊源:(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自治条例、单行条例;(6)行政规章;(7)国际条约。 法律部门:(1)宪法;(2)行政法;(3)民法;(4)婚姻法;(5)经济法;(6)劳动法;(7)环境法;(8)刑法;(9)诉讼法;(10)军事法。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 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 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C)。 A. 根本法和普通法 B. 一般法和特别法 C.国内法和国际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2. 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C )。 A. 党中央 B.国务院 C.广大人民群众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B )适用我国法律。 A.一律 B. 一般 C.可以 D.不能 4. 法律(A)是划分部门法的首要的、第一位标准。 A.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 B.调整的方法 C.保障权利的途径 D.调整的机制 5.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D )年制定的宪法。 A.1949 B.1950 C.1952 D.1954 6. (C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制度。 A.民族自治制度 B.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族平等制度 7.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D )。 A.权利 B.权力 C.义务 D.权利和义务 8. 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国家审判机关,(C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 的审判工作。 A.领导 B.指导 C.监督 D.管理 9. 行政法与行政法规的关系是(C )。 A. 行政法就是指行政法规 B. 行政法是行政法规的渊源之一 C. 行政法规是行政法的渊源之一 D. 行政法与行政法规是效力不同的两种类别的规范性文件 10. 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达到(D)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A.5 B.6 C.7 D.8 11. 增值税属于(A )。 A.流转税 B.财产税 C.所得税 D.营业税 12. 我国森林法把每年(C)定为全国统一的“植树节”。 A.3月5日 B.3月11日 C.3月12日 D.3月15日 13. 刘迪,6岁,在北京幼儿园学习绘画数年,1989年夏天,某机构组织儿童绘画展, 刘迪的画被选中参展,并获得一等奖,得奖金1000元。此时刘迪父母已离异,其母张某为 刘迪的监护人,刘迪之父每月给刘迪100元抚养费。1000元奖金应归(D)所有。 A.刘母 B.刘父 C.幼儿园 D.刘迪 14. 财产所有权中最核心的是 D )。 A.占有权 B.使用权 C.用益权 D.处分权 15.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上以相同或相似的商标在同一天申请注册 的,商标局应当依照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公告(A)的商标。 A.使用在先 B.申请在先 C.申请在先并且使用在先 D.设计在先 16. 我国继承法规定,继承人对于被继承人生前的合法债务(D)。 A.应当负责全额偿还 B.可以负责全额偿还 C.可以不负责偿还 D.应当在遗产的实际价值范围内负责清偿 17.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单位(B)。 A. 可以成为所有犯罪的主体 B. 只能成为法律明文规定可由单位构成的犯罪的主体 C. 不能成为任何犯罪的主体 D. 能否成为犯罪的主体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18.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 (B)处罚。A.可以免除B.应当减轻C.可以减轻D.应当从轻 19. 我国刑法规定,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就不再追诉;如果20 年以后必须追诉的,须报请(B)批准。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最高人民法院 D.中共中央政法委 20. 中学生某甲,1983年4月5日生。1998年3月28日,他故意把一同学打成重伤,某甲对于他的这一行为,(A)。 A.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法学基础知识汇总

第一节法理学 一、法的概念、特征和本质 1.法的定义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利好义务为调整机制,以人的行为及行为关系为调整对象,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价值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2.法的特征 (1)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2)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3)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4)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法的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法体现的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不是统治阶级中个别人或少数人的意志,同时也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简单的相加。 二、法的渊源 法的渊源,也被称为法的形式,是指由一定的有权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表现形式。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主要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一般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 (一)法的渊源 1.宪法 作为法的形式,宪法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经由特殊程序制定和修改的,综合性地规定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法的效力的一种法。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2.法律 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补充、废止的。根据《立法法》第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3.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是国家行政机关体系中最高的规范性文件。 4.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是指法定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和颁布的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实施的规范性文件。 5.自治法规 自治法规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即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人大制定的与民族区域自治有关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包括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不得对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门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6.规章 规章通常称行政规章,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职权所制定、发布的针对某一类事件或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4)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 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是【C】 A 民法 B 刑法 C 宪法 D 行政法 2 法律规范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个部分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故意伤人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这一规定中的法律后果是【D】 A 故意伤人致人死亡 B 严禁故意伤人致人死亡 C 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 D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3 我国的政体是【C 】 A 民主集中制 B 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4 根据我国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我国选举制度基本原则的表述中错误的是【D】 A 秘密投票的原则 B 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C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D 代表不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监督的原则 5 我国行使监督宪法实施职权的机关是【C】 A 最高人民法院 B 最高人民检察院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D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6 公民甲驾驶车辆闯了红灯,交警对其处以200 元罚款。交警的行为属于【B】 A 抽象行政行为 B 羁束行政行为 C 被动行政行为 D 非要式行政行为 7 法律规定,只有符合法律要求的形式,并按照法定程序收集、提供和运用的证据,才可作为定案证据。这体现的是诉讼证据的【C】 A 客观性特征 B 关联性特征 C 合法性特征 D 排他性特征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权力机构是【B】 A 经理 B 股东会 C 董事会 D 监事会 9 某商场经营者拒绝答复消费者就商品性能提出的询问,该商场经营者侵犯了消费者的【D】 A 自主选择权 B 公平交易权 C 人格尊严受尊重权 D 商品真实情况知悉权 10 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社会保障法是指【B】 A 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B 调整关于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C 调整婚姻家庭包括人身关系和由此产生的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D 调整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方面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1 民事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和政策,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这是民法基本原则中【D】 A 公平原则的要求 B 平等原则的要求 C 等价有偿原则的要求 D 禁止滥用民事权利原则的要求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打印版)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 题1分,共30分) 1.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 C )。 A.根本法和普通法 B.一般法和特别法 C.国内法和国际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2.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C )。 A.党中央 B.国务院 C.广大人民群众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 B )适用我国法律。A.一律 B.一般 C.可以 D.不 4.法律( A )是划分部门法的首要的、第一位标准。 A.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 B.调整的方法 C.保障权利的途径 D.调整的机制 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D )年制定的宪法。 A.1949 B.1950 C.1952 D.1954 6.( C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制度。 A.民族自治制度 B.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族平等制度 7.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 D )。 A.权利 B.权力 C.义务 D.权利和义务 8.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国家审判机关,( C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A.领导 B.指导 C.监督 D.管理 9.行政法与行政法规的关系是( C )。 A.行政法就是指行政法规 B.行政法是行政法规的渊源之一 C.行政法规是行政法的渊源之一 D.行政法与行政法规是效力不同的两种类别的规范性文件 10.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达到( D )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A.5 B.6 C.7 D.8 11.增值税属于( A )。 A.流转税 B.财产税 C.所得税 D.营业税 12.我国森林法把每年( C )定为全国统一的“植树节”。 A.3月5日 B.3月11日 C.3月12日 D.3月15日

最新书记员法律知识基础完整考试题库288题(含答案)

2020年书记员法律知识基础考试题库288题[含参考 答案] 一、选择题 1.【参考答案:D】人民法院对于下列何项应采取“决定”的形式。 A.有关撤诉的事项 B.有关中止和终结诉讼的事项 C.有关移送或指定管辖的事项 D.有关回避的事项(BC11.下列各项原则中,属于行政诉讼特有的原则是 A.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原则 B.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原则 C.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原则 D.人民检察院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 2.某县公安局对林某违法作出拘留3天的行政处罚,林某向某市公安局申请复议,某市公安局违法作出拘留7天的行政处罚,为此()(1、2)(1)某县公安局承担赔偿拘留3天的责任(2)某市公安局承担赔偿拘留4天的责任(3)某县、市公安局共同赔偿拘留7天的责任(4)某市公安局承担赔偿拘留7天的责任 3.甲为工商局干部,乙为公安局干部,两人共同违法作出没收李某财产的决定,为此()。(2)(1)甲乙共同赔偿(2)工商局与公安局共同赔偿(3)甲乙分别赔偿(4)工商局与公安局分别赔偿 4.行政机关违法作出没收张某录像机的决定,张某气愤之极而砸毁了自己的录像机,为此()。(2)(1)应由某行政机关赔偿(2)张某不能主张行政赔偿(3)由行政机关与张某共同承担(4)减轻行政机关的赔偿责任 5.某甲因调戏妇女被带到派出所,有一警察从外面进来,看到某甲态度不好,便踢了某甲一脚,却造成某甲脾脏破裂。为此()。(2、4)(1)该警察所在的派出所应对某甲承担赔偿责任(2)该警察所在的公安局应对某甲承担赔偿责任(3)某甲自行承担(4)对某甲实行国家赔偿后,对该警察实行追偿 6.【参考答案:D】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应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内提出。 A.十五日 B.一个月 C.两个月 D.三个月 7.【参考答案:ABCD】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行政机关的行为提起的诉讼。 A.行政指导行为 B.重复处理行为 C.刑事侦查行为 D.调解行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整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整理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得境界 1、树立新得学习理念(简答): ①自主学习得理念②全面学习得理念③创新学习得理念④终身学习得理念 2、确立成才目标(简答): ①德就是人才素质得灵魂②智就是人才素质得基本内容 ③体就是人才素质得基础④美就是人才素质得重要体现 3、(选择)知性统一,脚踏实地。知行统一就是与道德人格紧密结合在一起得。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基本内容: 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得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得时代精神④社会主义荣辱观 5、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灵魂,解决得就是举什么旗得问题,就 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理论基础。 6、认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得意义: ①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与做人得道理,选择正确得成才之路。 ②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得思想道德与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与法律素养打下 知识基础。 ③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得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7、掌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得方法: ①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②注重学习与掌握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得基本知识; ③注重联系实际; ④注重学以致用。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1、理想得含义与特征(简答、选择): 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就是人类社会实践得产物,就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得集中体现。 2、信念得含义(简答): 信念就是情感、认知与意志得有机统一体,就是人们在一定得认识基础上确立得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得心理态度与精神状态。 3、理想信念得作用: ①指引人生得奋斗目标; ②提供人生得前进动力;③提高人生得精神境界; 5、(选择)⑴理想信念就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就是一个实践问题。 ⑵只有实践才就是通往理想彼岸得桥梁 6、有关立志(简答、论述):①立志当高远②立志做大事③立志须躬行 7、如何认清实现理想得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简答、论述): ①理想得实现就是一个过程。 ②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得顺境与逆境。 8、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①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得关系就是实现理想得思想基础。(选择) ②坚定得信念就是实现理想得重要条件。 ③勇于实践、艰苦奋斗就是实现理想得根本途径。(选择)

2020年法律基础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30题)

2020年法律基础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30题) 1、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下列(BC )情形下可以停止执行。 A.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B.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C.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D.规章规定停止执行的 2、行政行为有下列哪些情形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ABCD ) A.主要证据不足的 B.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C.违反法定程序的 D.超越职权和滥用职权的 3、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作出处理正确的是 (ABCD )。 A.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 理 B.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 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 C.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 D.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日 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

申请材

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4、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申请行政强制执行,应当提供下列(ABCD )材料。 A.强制执行申请书 B.行政决定书及作出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 C.当事人的意见及行政机关催告情况 D.申请强制执行标的情况 5、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依照法定的(ABCD )。 A.职责 B.范围 C.条件 D.程序 6、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有(AB )。 A.行政机关 B.人民法院 C.人民检察院 D.仲裁机构 7、行政诉讼被告的认定规则包括:(ABCD )。 A.在行政实体法律关系中处于行政主体地位 B.被诉行政行为依法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 C.被诉行政行为必须在法律上确已成立 D.经人民法院通知应诉 8行政诉讼的证据种类包括:(ABCD )。 A.视听资料 B.电子数据 C.勘验笔录 D.鉴定意见 9、行政诉讼法规定了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案件范围包括:

2020年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2020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中有() A.经济法B.刑法C.民法D.行政法规 2.按照规定的内容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 A.一般法和特殊法B.实体法和程序法 C.国际法和国内法D.成文法和习惯法 3.在普通法法系国家的法律分类中,一般有()的划分。A.公法与私法B.联邦法与联邦成员法 C.宪法与普通法D.普通法与衡平法 4.在民法法系的国家的法律分类中,一般有()的划分。

A.特别法与一般法B.成文法与习惯法 C.公法与私法D.联邦法与联邦成员法 5.法的历史类型的划分是按照法律的() A.适用范围B.制定和实施的主体 C.制定和表现的形式D.阶级本质和借以建立的经济基础6.划分法系是按照法律的() A.表现形式B.历史传统C.规定内容D.阶级本质7.法律主要体现的是()的意志。 A.全民的B.统治阶级C.党D.整个社会 8.法律是以()为基础的。 A.意志B.政治C.国家D.经济关系

9.我国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在() A.1982年宪法B.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五大 10.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A.党中央B.广大人民群众C.国务院D.全国人大 11.我国依法治国的标准是() A.宪法和法律B.社会道德C.社会习惯D.风俗和礼仪 12.在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有() A.人民法院B.自治区人民政府C.监察部D.人民代表大会 13.在我国的执法机关中包括有() A.审判机关B.检察机关C.各级人民政府D.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4.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A.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B.监察机关C.检察机关D.审计机关 15.关于法律溯及力,我国刑法规定() 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 C.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 16.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内,()适用我国法律。 A.可以B.可以不C.有的D.一律 17.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适用我国法律。 A.全部B.一律不C.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都D.有的要 18.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适用我国法律。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库完整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立法必须以( )为依据。 A.党的政策B.客观事实C.宪法D.既定事实 2.在我国,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应视为( )。A.限制行为能力人B.无行为能力人C.完全行为能力D.部分限制行为能力人 3.法律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属于( )。 A.法律解释B.法律事件C.法律行为D.法律部门 4.社会主义法是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关系进行( )的手段。 A.强制性调整B.规范性调整C.引导性调整D.约束性调整 A.某人因家中被盗而报告公安机关 B.某人因不服判决而向高级法院递交文书 C.某企业因对方不履行合同而将其告上法庭 D.被告因发现原告侵犯自己的权利而在诉讼过程中反诉原告 分享一点个人的经验给大家(经验分享部分看过的人不用看了)。我的笔试成绩一直都是非常好的,不管是行测还是申论,每次都是岗位第一。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我最多不超过3分钟,这样就比别人多出20几分钟,这在考试中是非常不得了的。论坛有个帖子专门介绍速读的,叫做“得速读者得行测”,我就是看了这个才接触了速读,也因为速读,才获得了笔试的好成绩。其实,不只是行测,速读对申论的帮助更大,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资料,看见都让人晕倒。学了速读之后,感觉有再多的书都不怕了。而且,速读对思维和材料组织的能力都大有提高,个人总结,拥有这个技能,基本上成功一半,剩下的就是靠自己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4)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是【C】 A民法B刑法C宪法D行政法 2法律规范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个部分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故意伤人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这一规定中的法律后果是【D】 A故意伤人致人死亡B严禁故意伤人致人死亡 C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 D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3我国的政体是【C】 A民主集中制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4根据我国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我国选举制度基本原则的表述中错误的是【D】A秘密投票的原则B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C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D代表不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监督的原则 5我国行使监督宪法实施职权的机关是【C】 A最高人民法院B最高人民检察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6公民甲驾驶车辆闯了红灯,交警对其处以200元罚款。交警的行为属于【B】 A抽象行政行为B羁束行政行为 C被动行政行为D非要式行政行为 7法律规定,只有符合法律要求的形式,并按照法定程序收集、提供和运用的证据,才可作为定案证据。这体现的是诉讼证据的【C】 A客观性特征B关联性特征C合法性特征D排他性特征 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权力机构是【B】 A经理B股东会C董事会D监事会 9某商场经营者拒绝答复消费者就商品性能提出的询问,该商场经营者侵犯了消费者的【D】A自主选择权B公平交易权 C人格尊严受尊重权D商品真实情况知悉权 10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社会保障法是指【B】 A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环保法律法规基础知识要点

环保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一基础知识 1.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3.《水污染防治法》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 4.新环境保护法完善了环境经济政策,综合运用财政、税收、价格、信贷、保险等经济手段,调整和影响生产经营者的行为,下环境经济政策包括国家鼓励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财政支持。 二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 1.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编制时向可能受影响的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在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除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事项外,应当全文公开;发现建设项目未充分征求公众意见的,应当责成建设单位征

求公众意见。 2.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应当以保障公众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做到科学合理。 3.新建、改建、扩建排放重点大气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前按照规定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取得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4.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强制公开和自愿公开相结合的原则,及时、如实地公开其环境信息。 5.新环境保护法明确了环境公益诉讼,环境公益诉讼主要是针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 6.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二)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 符合前款规定的社会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提起诉讼的社会组织不得通过诉讼牟取经济利益。 7. 重点排污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责令公开,处三万元以下罚款,并予以公告:(一)不公开或者不按照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内容公开环境

法律基础知识网上考试试题及答案

考试名称:N7法律基础知识网上考试(2011年7月), 1.单选题(本题总分50.0分,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题2分,总计50.0分) 1.(本题分值:2) 通信自由和秘密属于我国公民的()。 A.政治自由 B.人身自由权利 C.民主权利 D.政治权利 答案: B 2.(本题分值:2) 法存在于()。 A.资本主义社会 B.整个阶级社会 C.整个人类社会 D.原始社会

答案: B 3.(本题分值:2) 国家财产所有权的主体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 B.国务院的财政部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体中国公民 答案: A 4.(本题分值:2) 法律关系属于( )。 A.思想关系 B.思想社会关系 C.经由该关系的参加者的意思表示而建立的关系 D.权利义务关系

答案: D 5.(本题分值:2) 《湖北省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规定》是我省第一部以责任制度形式规范全省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执行行为的重要()。 A.行政法规 B.地方性法规 C.国务院部门规章 D.地方人民政府规章 答案: D 6.(本题分值:2) 立法必须以()为依据。 A.党的政策 B.客观事实 C.宪法

D.既定事实 答案: C 7.(本题分值:2) 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终止的原因有()。 A.自然死亡 B.宣告死亡 C.自然死亡或宣告死亡 D.自然死亡和宣告死亡 答案: C 8.(本题分值:2)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 A.社会主义法的基础 B.社会主义立法的基本原则 C.社会主义法的实施的基本原则 D.宪法的总的指导思想

答案: C 9.(本题分值:2) 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是我国调整民事关系的主要规范性法律文件。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C.《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法典》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答案: D 10.(本题分值:2) 婚姻自由的内容包括()。 A.恋爱自由和订婚自由 B.结婚自由和同居自由 C.订婚自由和结婚自由 D.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二

) (二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5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在答题一、单项选择题( 分) 1分,共30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每小题1.法律按照不同的标准或角度有着不同分类,按照制定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 A、一般法和特别法 B、国内法和国际法 C、根本法和普通法 D、成文法和习惯法 2.在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 A、国务院 B、最高人民法院 C、中央军事委员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下列选项中不是表述我国选举制度基本原则的为 A、公开投票的原则 B、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C、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 D、从物质和法律上保障选民的选举权利 4.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了公民广泛的权利和义务。宪法不允许任何公民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的现象存在,也不允许任何公民只履行义务而不享有权利的现象发生,这体现了 A、公民权利和义务平等性 B、公民权利和义务广泛性 C、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 D、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5.在不同种类的处罚中,属于治安管理处罚的是

A、管制 B、罚款 C、拘役 D、没收非法所得 6.行政法有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之分,属于一般行政法的是 A、行政组织法 B、民政行政法 C、科技进政法 D、卫生行政法. 7.有关行政法律关系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有一个是国家行政机关 B、行政法律关系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管理职能的过程中产生的 C、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D、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的权利义务都是由行政法律规范预先规定的 8.以生产经营为其活动内容,实行独立经营核算,自负盈亏,向国家纳税的单位称为 A、企业法人 B、非企业法人 C、事业单位法人 D、社会团体法人 9.一日,某职员要求与公司马上解除劳动合同,该职员所提的理由中符合《劳动法》规定的是 A、试用期已满 B、另有公司高薪聘请 C、公司未按约定支付工资 D、工作比别人辛苦,业绩比别人好,却未得晋升 10.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依法对经济组织和个人无偿征收货币或实物的经济活动。国家对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的税是

2020年公务员考试法律基础知识多选题库及答案(共100题)

范文 2020年公务员考试法律基础知识多选题库及答案 1/ 7

(共100题) 2020 年公务员考试法律基础知识多选题库及答案(共 100 题)1.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AB) A.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政府 C.人民法院 D.人民检察院 2.我国国家领导人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有(ABC) A.委员长、副委员长 B.国家主席、副主席 C.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 D.中央军委主席、副主席 3.我国公民的政治自由主要有(BCD) A.选举自由 B.言论、出版自由 C.集会、结社自由 D.游行、示威自由 4.宪法不同于其他一般法律,宪法是根本法,这主要表现在(BCD) A.宪法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 B.宪法的内容在于规定一国的根本制度 C.宪法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 5.D.宪法的效力不同于一般法律 6.宪法规定,我国行使宪法监督职权的机关是(AB)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最高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 6.2014 年 10 月 23 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下列哪几项?(ABC) A 依法治国

B 依法执政 C 依法行政 D 依法治理 7.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其特征是下列哪几项?(ABCD) A 科学立法 B 严格执法 C 公正司法 8.D 全民守法 9.下列哪些事项只能制定法律?(ABCD) A 国家主权的事项 B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 C 民事基本制度 D 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 9.根据立法法规定,需要制定法律但尚未制定法律的事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哪些事项除外?(AB) A 犯罪和刑罚 B 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 3/ 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