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讲义-科斯定理

经济学讲义-科斯定理

经济学讲义-科斯定理
经济学讲义-科斯定理

经济学讲义-科斯定理(之一)

从这一讲起,就从传统经济学领域进入新制度经济学的范畴。传统的经济学着重于关注资源使用与收入分配,缺少了制度安排这重要的一环,这是因为忽略交易费用的存在——《交易费用》一讲已解释了广义的交易费用就是制度费用。其实即使在前面的讲义中,交易费用已频频亮相,所以要把新制度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完全地割裂开来是不可能的,只是传统经济学一般将从这一讲开始的内容归入新制度经济学的范畴而已。

但另一方面,“现代”的经济学教科书往往都会在所谓的微观部分也涉及一些新制度经济学的内容,却是把它划入“福利经济学”之内。《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一讲的最后已经批判过福利经济学的问题所在,在后面的具体分析中还会再次提到。

此外,新制度经济学的名称来自于它关注制度安排,而所谓制度,说得更具体就是合约,因此所谓制度安排就是合约选择。这样,广义地看,“合约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是同一回事。同样广义地看交易费用就是制度费用,所以交易费用经济学也与新制度经济学是同一回事。还有一个“产权经济学”的范畴,则是专注于产权界定与保护。产权有足够清晰的界定,并得到足够有效保护时,就可以使用价格准则来决定竞争的胜负,可以消除租值消散所带来的交易费用增加。当然,要界定与保护产权,也要付出交易费用的代价。这样来看,“产权经济学”是新制度经济学或合约经济学或交易费用经济学的一个子集。

科斯定理的第一个版本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础是交易费用的概念,而在交易费用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重要理论,是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其实有三个版本,教科书通常教授的是第三个版本。下面逐一介绍。

第一个版本,是科斯在《联邦传播委员会》(The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的文章中提出的:权利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必要前提。(The delineation of right is an essential prelude to market transactions.)中国的经济学界在引入新制

度经济学时曾有过一场争论:是先有产权界定、再有市场交易,还是先有市场交易、再有产权界定。乍一看这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但其实不然。从时间先后的角度来看,可能的确不好分辨;但从逻辑先后的角度看,当然肯定是先有产权界定,再有市场交易了。如果你对某物品没有产权——无论是政府以法律形式明确界定,还是得到足够多的人的默许认同而得到界定——,我为什么要向你购买呢?我一手抢过去不就行了吗?是的,弱肉强食是大自然的竞争准则,不需要任何制度作为游戏规则来支持这准则成立的。其余的竞争准则(不一定是价格准则),都需要有一定的游戏规则,如先到先得,那是大家都默认先到者有优先的权利。

权利有了界定,那就是私有产权了。反过来说,所有在市场上交易(转让)的物品、资产或资源——《利息理论》说过了,物品与资产是同一回事。从社会的角度看,资产就是资源——,都是有私有产权的。政府在法律条文的纸面上是否承认,那是另一回事。仔细地辨析,私有产权其实由三大权利构成:使用权、收入权与转让权。

使用权是指产权人有权决定资源使用的权利,包括(1)是否使用:产权人有权决定撂荒;(2)给谁使用:既可以是决定自己使用不给别人用,也可以是决定作为公用;(3)怎么使用。

要注意的是,竞争的行为需要约束,界定和保护产权的法律从一方面来看是保护产权人,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也是约束产权人的,主要就体现在“怎么使用”上。例如,我有一个苹果,我是苹果的产权人,我可以决定自己吃了它,也可以决定或卖或送地给别人吃,也可以决定扔掉不吃。但是,我不能把这苹果砸到你的头上去,也不能决定不吃苹果就当垃圾在公共地方随地扔。如果我对苹果有完全、绝对的产权,那应该是我想怎么用这个苹果就怎么用,为什么我不能拿这苹果砸你呢?因为这是侵犯了你的身体、乃至生命的产权的!至于不能在公众地方随地扔垃圾,那是因为这侵犯了公众对公众地方的清洁卫生的产权。所以,使用权的界定,也是使用权的约束,包括用途(权项)的约束——如不能拿苹果作攻击他人的武器——,而每种用途也有上限(权限)的约束——如虽然你可以扔掉苹果不吃,但不能在公众地方当垃圾随地扔。

构成私有产权的第二项权利是收入权。收入权是私有产权的核心权利,因为无论是前面的使用权还是后面的转让权,目的都是为了确保这收入权。一项资产有价值,是因为它能带来收入;一个人对这资产有产权,是因为他能获得这资产的收入。收入权哪怕只是被部分地侵犯——如价格管制的本质就是侵犯了管制价格低于均衡价格的那一部分收入——,都会导致产权在那一部分上呈现出非私有(即公有)的效果。这一部分收入变成无主,就会引起自私的人去争夺,造成租值消散。消散掉的租值,是反映着交易费用的上升。这一点在以后详细地分析租值消散时再作介绍。

这里要着重说的,是政府的税收是否侵犯私有产权中的收入权呢?古代之时,“租”与“税”往往同义,这是因为最早的政府往往同时也是地主——作为地主他提供了土地这生产要素,要求获得地租收入;作为政府他提供了治安、解决纠纷等公共服务,也要求获得相应的收入。而且税收本身是被政府明确地占有了的,不存在着这是无主收入而会导致租值消散的问题。当然,这里没有考虑政府是个虚无的概念,真实存在的是政府官员,因此税收收入的产权界定会较为不明确。

如果政府抽的是一个从量税——即按量计征的税,这量可以是人口,也可以是土地的面积——,而它提供的公共服务的价值与征收的税收相适应,那么收税只是政府出售公共服务的收费,是公共服务在市场上间接地成交,没有侵犯私有产权的收入权。当然,政府也有可能乱抽一通苛捐杂税,与其提供的公共服务的价值脱了节。如果人民能容易地跑到别的国家去,这种“用脚投票”能有力地约束政府的胡作非为。问题是现实中这样做不容易,含义着交易费用很高。

如果政府抽的是从价税——即按价计征的税,其实就是按收入提成,属于分成性质——,因为政府其实并不是带来收入的资源的产权人,对其使用或是无权过问,或是难以过问,那就确实会造成侵犯这些资源的私有产权中的收入权,打击了资源使用的意欲。(张五常在《中国的经济制度》一书深入研究中国的增值税,指出其本质是地方政府与投资者分成,而各级政府也在它们收取的增值税中参与分成。但地方政府与投资者签订的土地合约显示,地方政府对土地如何使用、投资者做什么生意是有深入过问的,因此不存在这里说的从价税侵犯收入权的问题。有关的问题很复杂,不宜在这入门级的经济学讲义中介绍,有兴趣的读者可

去阅读此书。)

第三项权利是转让权。转让可以是转让一段时间内的使用权(即出租),也可以是把整个产权完全、彻底地转让出去(即出售或卖断)。产权的转让能最直接地体现市场交易是以价格准则决定竞争胜负的本质。因为是以价格决定胜负,所以资源就能落在最擅长使用的人手上——谁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生产能力,谁就能从资源使用上得到最高收入,也就最有本钱可以开出高价把跟他争夺这资源的对手淘汰出局。

科斯定理的第一个版本的经济含义,是所有在市场上交易(转让)的物品(资产、资源)都是有私有产权的。所以,凡有转让权的资产,某程度上必有使用权与收入权。事实上,市场上怎么会有人愿意购买不能使用、没有收入的东西呢?不过,倒过来说却未必成立。即有使用权与收入权的物品,未必会有转让权。例如大学教授的私人办公室,就是有使用权与收入权(享受办公室所带来的非货币收入),但不能转让。缺乏转让权的产权是不完整的,其价值较低,因为如前所述,不能通过转让使资源落在最擅长使用它的人手上,会使得资源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产能力。

另外,出租与卖断对产权的价值会有影响吗?如果出租之后租客可以把资产再转租出去,租期满了之后可以再续期,理论上没有影响。例如,永久地出租房子,跟一次性卖断房子本质上没有区别。然而,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出租之后再转租、租期满了之后再续期都需要进行谈判商讨,交易费用可能会比一次性卖断只需谈判商讨一次要高。但如果租期比较长,或者是延期的规定很明确,不需谈判什么就能自动延期,交易费用就能足够低,差别就不会很大。毕竟就算是卖断,购买者也有可能会把资产再卖出,那时也需要再谈判商讨而产生交易费用。

这就带来重要的一点:所有权不重要!

所有权只是一个法律上的名义归属权,但只要上述三权(使用权、收入权、转让权)齐备,在法律上即使没有这个名义归属权也丝毫不会影响产权的完整。最典型的例子是,无论是中国还是香港的土地,所有权都不是归私人的——中国的土地是国有的;香港的土地在回归之前是英女皇的,回归之后是香港政府的。这样,土地的所有权是国家或政府的,但国家或政府可以把土地拍卖出去(其实

是出租),私人只要在使用年限(严格来说是租用年限)内对土地有完整的使用权、收入权与转让权,那土地就是私有产权。中国的土地使用年限大多是70年,现在有《物权法》为依据可以延期,跟前面说的出租之后允许转租——土地及其上的房产都允许转让——,租期较长且期满后可延期的情况是一样的了。

作业题:日本右翼分子在东京鼓动日本人集资购买钓鱼岛。根据科斯定理的第一个版本,说明他们的这种做法,等于是承认了中国对钓鱼岛拥有产权(主权)。

经济学讲义-科斯定理(之二)

科斯定理的第二个版本

第二个版本的科斯定理,也是科斯在《联邦传播委员会》一文中提出的,其内容是:有了明确的权利界定,在市场交易下资产的使用会带来最高的资产价值。

然而,这个定理其实是个套套逻辑。那是因为在“自私”的假设之下,人的一切行为在目前的局限条件下必定已经达到最优。这“一切行为”当然也一般化地包括“在市场交易下资产的使用”这一种行为。所以在“有了明确的权利界定”这局限条件下,资产的使用当然一定是带来最高的资产价值的,否则就没有达到最优,违反了自私的假设。所以这定理是个套套逻辑,在“自私”这基本假设之下,在经济学的领域里不可能是错的。

但另一方面,既然“自私”的假设限定了一切行为在目前的局限条件下已达到最优,那么即使权利没有得到明确界定,不通过市场交易来使用资产,还是带来最高的资产价值——哪怕这时的资产因为没有权利界定而发生租值消散,其价值下降为零(!),它依然是最高的!跟负值相比,零就是最高的嘛。这是因为“权利没有得到明确界定”无非是另一种局限条件而已。当然,科斯想说的意思可能是,在“权利没有明确界定”这种局限条件下的资产价值,会低于上述那种“权利有明确界定”的局限条件下的情况,但问题是权利界定本身是需要支付交

易费用的,如果因此而导致的交易费用增加高于不明确界定权利导致的资产价值下降(即租值消散),把交易费用也考虑进来之后的资产净值,未必能高于权利没有明确界定时的情况。

说到这里,就要顺便介绍一个“福利经济学”中很热衷的概念“帕累托最优”(Pareto-optimality),因为“福利经济学”都以是否达到这个状态来定义“有效率”。《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一讲的末尾已经提到过,“福利经济学”以有效率或无浪费作为判断“好不好”、“对不对”或“应该不应该”的标准是有问题的,因为在“自私”的假设之下是不可能出现“无效率”或“浪费”的现象或行为的,这些行为是与自私的假设有冲突的。这里就详细地加以解释。

在讲解“最优”的概念时已经解释过,说人的行为达到最优,跟说人是自私的,毫无区别。自私的人怎么会选择不是最优的行为呢?这是指个人的最优与“自私”假设的关系直接等同。而这里说的“帕累托最优”指的是社会(两个人或以上)的最优。社会处于“帕累托最优”的状态,是指要使其中一个人的处境变好,必须以至少使另一个人的处境变差为代价的情况。也就是说,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在不会损害别人的前提之下,已经达到了最优。反过来说,如果做一下改变,可以至少使得社会中的一个人的处境变好,但所有其他人的处境都至少是没有变差,那么这时就没达到“帕累托最优”,要做那个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去达到

“自私”假设可以确保人的行为一定达到最优,但它可以确保这社会的最优也能达到吗?如果考虑了交易费用,回答是肯定的!试想,如果某个变化的发生只让某个人获益,不会损害其他人,自私之下获益者没理由不进行那个变化,其他人不受损也没理由要阻挠他进行那个变化。会构成问题的是:如果某个变化的发生虽然可以使社会中的某个人获益,但会损害其他人;不过获益者的获益很大,但受损者的受损很小,则获益者可以把他的一部分获益拿出来完全地补偿那受损者,这样后者没有受损,前者仍有获益,自私之下获益者没有理由不通过赔偿受损者来使这变化发生。可是,现实之中有时人们会看见这种变化就是没有发生!

为什么这变化不发生呢?一定是因为获益者与受损者之间谈判补偿所涉及

的交易费用太高了!获益者到底获益多少,受损者到底受损多少,要掌握有关的信息,本来就涉及很高的信息费用;谈判本身又会引起交易费用。最终达成双方都接受的协议所需的交易费用,如果高于获益者完全地补偿了受损者之后所余下的净收益,那其实整个社会是因为这变化的发生而处境变差了!所以,表面看起来,好像是变化发生之后的社会处境,比变化发生之前的社会处境要好,但那只是因为没有把变化所带来的交易费用考虑进来而已。换个角度来看,变化发生之前的社会处境背后的局限条件是不含变化的交易费用的,变化发生之后的社会处境背后的局限条件是包含变化的交易费用的,局限条件不同,是不能比较不同的社会处境的。

回到科斯定理的第二个版本:明确界定权利、通过市场交易来使用资产所带来的资产价值,高于不界定权利、不通过市场交易来使用资产所带来的资产价值,看起来后者是无效率,是浪费了。然而,前面已经指出,这只是忽略了界定权利、进行市场交易是要产生大量的交易费用的!如果这交易费用太高——是高于界定了权利、进行市场交易所带来的资产价值的增加——,那就不值得了嘛!所以,前面说“权利有明确界定”与“权利没有得到明确界定”是两种不同的局限条件,更准确地说,前一种局限条件是“权利界定的交易费用低、因此明确界定了权利”,后一种局限条件是“权利界定的交易费用高、因此没有明确界定权利”。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不同的局限条件,那又要继续往下追查造成权利界定的交易费用有如此高低不同的更背后的局限条件了。

总而言之,只要把一切局限条件考虑在内(尤其是交易费用的局限条件),帕累托最优不可能达不到,也就是不可能有所谓的“无效率”或“浪费”的情况,因此任何资产的价值在现有的局限条件下一定已经达到最高。

另外,前面的讲义分析过,均衡条件等同于边际相等原则,而均衡跟最优是同一回事,所以帕累托最优也等同于边际相等原则。“福利经济学”引入帕累托最优的概念,最初是用于证明所谓的自由竞争的市场交易就能达到帕累托最优——从《受价》、《觅价》的内容可知,受价(所谓自由竞争)时生产者的边际成本(MC)是等于消费者的边际用值(相当于是消费者的MR)的——,后来经济学家觉得有些地方应该有市场却没有出现市场,或市场交易没能满足边际相等

原则(如垄断),在他们看来就是没能达到帕累托最优,于是批评那是“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从而主张要由政府出手来使得社会达到那个美好的境界。

然而,从上述的分析就可明白,考虑交易费用的局限条件,帕累托最优不可能达不到。有些市场交易看起来没满足边际相等原则,要不是看错了市场交易的方式——如《觅价》一讲已解释了现实中的垄断者会采取多种定价方法消除死角损失,使生产者的边际成本其实已经等于消费者的边际用值——,要不就是漏算了交易费用的成本。而有些地方没有出现市场,要不是其实存在着市场,只是直接成交的交易费用太高而改用间接成交,眼睛不灵光之辈就视而不见了;要不就是因为使用市场的交易费用太高,自私的人们于是选择不使用市场。这都跟市场失灵无关——你可不能因为物品价格太高,于是你不选择购买,就说那物品是失灵的吧?(注意:凯恩斯认为市场的自发运作会导致总需求少于总供给,从而造成生产过剩的经济萧条,跟这里的“福利经济学”所批评的“市场失灵”完全不是同一回事!凯恩斯的有关主张的错误,前面批判他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时已经作了层层的剖析。)

经济学讲义-科斯定理(之三)》的课后作业讲评

《经济学讲义-科斯定理(之三)》之后布置了一道作业题,题目如下:

本篇关于一块土地是用于种麦还是用于做停车场的例子,乍一看是虚构,其实是对现实中将农业用地改作其它用途(如工业用地、住宅用地)的情况的映照,还可进一步引申到旧城改造、征地拆迁的现实问题上。请根据本讲所学习的知识,解释现实中出现的钉子户、暴力拆迁或逼迁的现象。

我在帖子后面附了张五常教授在2004年写的一篇《旧市重建与逼迁》的一部分供读者参考,但看来很多读者没有注意到,这里再贴一次:

这就带来我要说的话题。在有租管的情况下,或房屋卖散了,或像今天国内,旧区的住客有居留权,要重建,逼迁是需要的。应该补偿,但不管怎样补偿,逼迁总要用上:恐吓是一种办法,威逼、骚扰、出动黑社会等也是办法,都是逼迁。以法庭裁决补偿是最文明的办法,但也往往要出动警察,也是逼迁。

今天国内的大城市,有很多残破不堪的旧区,位于市中心地带,是要重建的。仁慈的温总理反对逼迁,同情贫民的青年更反对逼迁。但逼迁是需要的,问题是怎样逼法而已。关键是穷人与富人有一点绝对相同:钱越拿得多越妙。有些人毫不讲理,知道自己拚死不迁,整区也不能重建,补偿的钱更多也要求多一点。一区之内有十个八个这样的人不算多,不逼迁就无法重建。所以西方发明了eminent domain这项征用法律,由法庭裁决补偿之价然后逼迁。

补偿多少从何而定,不是浅学问。香港战前建造的楼宇,法庭是同情业主的,相对市值补偿很少。档案支持如下的看法。一幢物业如果空置,市值达一亿,但数十年来业主每月收到的总值只得五万,每年的回报率只有物业市价的零点零零六二,确实可怜,要重建,放业主一马吧。

虽然原则一样,国内的情况很有点不同。旧区的楼宇,谁是业主往往不明确,而重建一般是由政府当局收回空置楼宇然后发展的。我不大清楚今天国内的旧区的产权界定,但迁出补偿应该比香港法庭裁决战前楼宇的迁出补偿为高。如果住客不是业主,但有明确的居留权,补偿迁出之价应该近于该住客所占用地面积(不是土地面积)的市值,打个合理的折旧。但如果旧楼宇有业主——解放前的业主——而政府尊重旧业权的话,衡量迁出补偿就较为困难。然而,只要有足够的资料(我没有),裁定补偿的衡量准则不会太困难。

有了衡量补偿的准则,处理最好由法庭裁决。国内今天还没有采用法庭。另一方面,国内的法庭会否公正严明,还是一个问号。

从社会经济的角度看,补偿的多少会影响重建之行或不行,所以判断应否重

建不容易。这方面,中国的情况是容易判断的。除了因为文化传统而要保护的建筑物,所有在开放改革前的建筑物都应该重建。不会拆错这些旧楼宇,问题是补偿多少给住客迁出而已。

世界各国要改变土地用途或重建旧区时,都是由发展商补偿给业主或住户,这说明权利是明确地界定给了业主或住户,满足科斯定理第三个版本的前提条件。但逼迁(即暴力拆迁。一部分读者将二者视为不同的选择是错的,不使用暴力何来“逼”可言?)往往出现,说明交易费用不但不可能是有问题的科斯定理所假设为零,而且还是非常高,导致要用非市场的方式来降低有关的交易费用。

改变土地用途或重建旧区的交易费用是什么?显然是开发商与业主或住户谈判补偿迁出之价。根据上述张五常教授的文章的分析,合理的补偿价是“近于该住客所占用地面积(不是土地面积)的市值,打个合理的折旧。”要使用市值而不是原值,当然是因为历史成本不是成本的缘故。而目前我国的补偿价,大部分能达到这个要求,甚至都没打什么折旧,可以说是相当合理的。然而,钉子户与暴力拆迁还是层出不穷,为什么呢?那就是教授的文章里说的“关键是穷人与富人有一点绝对相同:钱越拿得多越妙。有些人毫不讲理,知道自己拚死不迁,整区也不能重建,补偿的钱更多也要求多一点。一区之内有十个八个这样的人不算多,不逼迁就无法重建。”正如一个读者在评论里提到,开发商拨掉最后一个钉子户之后重建就能获得1亿的收入,在这情况下,钉子户漫天要价2000万是符合理性经济人的假设的。但问题是开发商并不会因此就“屈从”于钉子户,虽然之前已经支付给其它拆迁户的补偿费是历史成本、不算成本,但他必须考虑到以后再参与其它旧区改造的项目时,开了这“纵容”钉子户的先例,会有很恶劣的示范效应,鼓励了所有拆迁户都去争当钉子户,这种并非历史成本的预期成本就是实实在在的成本,对他目前的选择有重大的影响。暂且撇开政府也是个利益团体不论,先假设它确实是站在社会整体利益的高度来考虑问题,只要重建对社会整体有利,它就应该制定适当的法例让开发商能以较低的交易费用去逼迁钉子户,否则开发商只能转向黑社会这类非法手段;而禁绝开发商借助黑社会力量的话,重建就无法进行,社会整体利益是受损了的。所以,当我听到新闻说从此要禁绝暴力拆迁,我就为那些尚未完成旧区改造的城市感到忧心,恐怕它们永远都

不可能再得到改造了。

《经济学讲义》最后一讲是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将会谈到使用市场的交易费用太高时,非市场的手段就会被采用。民主与独裁都是非市场手段而已。拆迁法例通常都规定住户接受政府或开发商提出的补偿协议达到一个比例就能拆迁,这是用民主投票的手段代替市场上的谈判交易。张五常教授的文章中说发达国家多用法庭来裁决补偿价,那是用独裁的手段代替市场。然而,钉子户的存在是违反拆迁法例,真要严格执行拆迁法例就得由警察这暴力机构来确保;话说回头,法庭裁决又何尝不是由警察来执行的呢?所以推到最后,暴力拆迁或逼迁是必要的,不论过程是使用了民主还是独裁的手段来代替市场。

转向其它一些钉子户出现得较少的情况,比较一下就能明白这谈判的交易费用的来源。如果不改变土地用途,例如住宅用地仍是住宅用地,只是通过重建提升容积率与楼层,提高单位土地的使用效率,以房补房——即原来有多少面积的房子就补重建后多少面积的房子——是交易费用最低的补偿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明显地“公平”,拆迁户很难漫天要价,也就大大降低了谈判的交易费用。事实上,现在我国的这种补偿方式甚至会补到1.1倍,当真是非常的慷慨。我曾见过一个楼盘,里面的房子大小不一,原来是根据这块地上的旧房业主本来的面积在新楼里补同样大的房子给他们。这样要盖大小不一的房子,会增加设计难度与建筑成本,这含义着交易费用的存在。所以后来更多是改成不特别地为补偿而建筑大小不一的房子,而是如果新房面积与旧房面积有所不同就多退少补。旧房一般面积都比较小,所以业主要补钱的情况占多数,只是以什么价格补钱又会成为谈判的难点了。

如果改变土地用途,以房补房的法子就用不上了,只能参考附近同类土地的可比价格来确定补偿价。但比如农业用地转工业用地,最初开发时附近没有其它工业用地的可比价格作为参考,只能以所谓的“青苗费”按农业用地来补偿,与变成工业用地之后的价值上升很可能相差很远,农民自然感到不服气,纷争就很容易出现。但我们转看另一种类似的情况:一条村子里的集体土地,为了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而集中修建高层住宅,让农民“洗脚上田”,腾出更多的土地来作为厂房用地出租。这种情况也是农业用地转工业用地,但引发严重矛盾冲突的情况

很少。这一方面是因为同一条村子里的人互相认识,如果为了多得利益而做钉子户,以后势必被其他村民孤立,这跟拆迁户与开发商之间没有人情上的关系、反目成仇也没什么后顾之忧是很大的不同。也就是说,人情礼仪在这里有效地降低了谈判的交易费用。另一方面则是农村的集体土地虽然改变用途,但产权归属不变,农业用地变成工业用地之后的价值上升能被农民所分享,谈判的重心在于集体收入如何分配给个人,而不在于拆迁补偿之价。

由上述情况的对比可清楚地看见,在某些特定的局限条件下,交易费用足够低,逼迁就不需要了。所以逼迁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而产生,不必扯到什么道德上去。要特别提示的是,如果成功地实现了土地用途的改变或旧区重建,外国其实也普遍地存在着逼迁,与愤青一说起中国政府就是坏是毫无关系的。张五常教授的文章中提到以法庭裁决来逼迁就不用说了,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重现英国工业革命早期的情形,央视的旁述说出“圈地运动”中的“羊吃人”,那其实不就是一场席卷英国全境的改变土地用途以适应工业革命发展需要的大规模逼迁吗?“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可是英国早在工业革命之前就有的传统观念,并不是因为英国没有法治、没有保护私有产权的意识才搞出逼迁来的。另外,据我所知,日韩两国在经济腾飞之时都有过称为“再开发”的旧区重建,开发商借助黑社会力量来实施逼迁是家常便饭。总而言之,暴力拆迁是世界各国在经济结构转型、因此大批土地需要改变用途或城市变旧需要重建时都必然会出现的现象。

当然,现实更为复杂的是,政府也是一个利益团体,它确实有可能与开发商官商勾结,故意压低对拆迁户的补偿价来损害住户利益以肥开发商。不过,按上述的张五常教授的文章中提出的衡量补偿的标准,要判断到底是开发商压低补偿价,还是钉子户勒索性地漫天开价,其实并不是那么难。难的,是不要一上来就抱着钉子户是穷人、穷人就是被欺负那样的主观感情,而妨碍了做客观分析的冷静。

最后,举几个我所知道的真实事件结束这篇讲解:

其一,广州一片旧城区的住户明确对记者说,他们现在就等着政府的拆迁来救他们。那地方破旧不堪,住户大多贫穷,根本无力重建或迁出,只能期望政府的旧区重建计划终有一天降临到他们这一片区,他们能通过拆迁补偿款来翻身。

其二,广州另一片城中村的改造因个别钉子户而陷于停顿,已经签约的村民打算联合起来状告那些钉子户。

其三,我所在的大学旁边有一条城中村,村民在93年那段地产高潮中集资兴建一座几十层高的楼宇,其后朱镕基打通胀导致房地产价格大跌,该高楼遂因资金链断裂而成为烂尾楼,其实主体结构都完成了,就差加装水电设施以及内外装修而已。本地的市中心地段有好几幢93年地产高潮阶段遗留下来的烂尾楼,都在近10年来的地产复苏价格回升中成功地被新的业主买下、继续修建完毕成高级酒店或酒店公寓,只有这一幢是例外!以它所处的地段其实很不错,至少我们学校是很愿意买的,因为它刚好就位于我校的大门旁边,近年来因不断扩招而苦于校园面积不足的学校一直很想把那烂尾楼买下来做教学大楼,就是由于该楼的产权极其复杂,事到如今将近20年了,仍无法谈判成功。如果这烂尾楼一直这样烂尾下去,村民的集资款全打水漂,只要能出售都能收回点血本,可想而知村民没理由不愿意卖。如此两全其美——对村民与我们学校都有好处——之事却因产权复杂而使得那幢高楼一直烂尾在那里,社会整体损失之大,让我每次经过都有望高楼而兴叹之慨。

经济学原理二复习资料全

《经济学原理(二)》期末复习资料 参考教材信息:请到导学资料下载区,下载《经济学原理参考教材》、《经济学原理》讲稿》。 第21章选择题 1.消费者可以承担的消费组合的限制被称为C A.无差异曲线。 B.边际替代率。 C.预算约束线。 D.消费限制。 2.以下哪一对物品的相对价格变动可能引起的替代效应最小?B A.7-11便利店的汽油和快客便利店的汽油。 B.右脚鞋和左脚鞋。 C.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 D.百城淡啤酒和库尔斯淡啤酒。 3.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称为B A.权衡取舍率。 B.边际替代率。 C.边际权衡取舍率。 D.编辑无差异率。 4.消费者任何两种物品的最优购买量是A A.在预算约束线不变时消费者达到最高无差异曲线的一点。 B.消费者达到最高无差异曲线的一点。 C.两条最高无差异曲线的相交点。 D.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相交之点。 5.如果收入翻了一番,价格也翻了一番,预算线将C A.平行向外移动。 B.平行向内移动。 C.保持不变。 D.向内旋转。 第21章判断题 1.预算约束线是向消费者提供了同样满足程度的一组商品组合。错 2.当在一个用每条轴表示一种物品量的图上作图时,无差异曲线通常是向右下方倾斜(负的)的直线。错 3.无差异曲线倾向于凸向原点,因为如果消费者拥有的想换出去的物品多,他们就愿意用大量的这种物品来换另一种物品。对 4.如果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替代效应总会引起该物品的需求量增加。对 5.吉芬物品是极端的低档物品。对 第22章选择题 1.约翰的汽车需要修理,因此,约翰决定卖掉这辆破车,以避免修理费。由于不知道有问题,苏珊买了这辆车。这是以下哪一项的例子?A A.逆向选择。 B.道德危险。 C.效率工资。 D.隐蔽行为。 2.朱迪想避免买一辆次品车。在她购车之前,她把她想买的车给她的机械师。这称为D A.道德危险。 B.逆向选择。 C.发信号。 D.筛选。 3.克里斯是一家服装公司的外出推销员。在这种就业关系中,克里斯是B A.委托人。 B.代理人。 C.发信号者。 D.筛选者。 4.为了使信号有效,以下哪一种关于用来透露私人信息的信号的说法是正确的?B A.它对有信息一方应该是免费的。 B.它对有信息一方应该是有代价的,但对有高质量产品的一方是低成本的。

曼昆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

1 Q4Why should policy makers think about incentives? Policymakers need to think about incentives so they can understand how people will respond to the policies they put in place. The text's example of seat belts shows that policy actions can have quit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If incentives matter a lot, they may lead to a very different type of policy; for example, some economists have suggested putting knives in steering columns so that people will drive much more carefully! While this suggestion is silly, it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incentives. Q6what does the invisible hand of the marketplace do? The "invisible hand" of the marketplace represents the idea that even though individuals and firms are all acting in their own self-interest, prices and the marketplace guide them to do what is good for society as a whole. 2 Q1How is economics like a science? Economics is like a science because economists use the scientific method. They devise theories, collect data, and then analyze these data in an attempt to verify or refute their theories about how the world works. Economists use theory and observation like other scientists, but they are limited in their ability to run controlled experiments. Instead, they must rely on natural experiments.

原创PPT-生活中的经济学(讲稿)

生活中的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门引人入胜的学问。它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我们周围的事务,看透它的变化,进而引出对自己作调整的要求。反过来我们生活在市场经济的环境当中,经济也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身边的事件或行为模式中的有趣问题,然后尝试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他们。 (一)机会成本 首先,有谁知道机会成本是什么? 从事一项活动的机会成本,是指你为了从事这件事而放弃的其他事情的价值。 案例一:演唱会---机会成本 那么问题来了:假设你赢得了一张刘德华今晚演唱会的免费门票。注意,不能转售。但是陈奕迅今晚也开演唱会,你也很想去。陈奕迅演唱会的票价为400元,当然,你别的时候去看他的演出也行,但你的心理承受价格是500元,换言之,要是陈奕迅的票价高于500元,你就不愿意看了,哪怕你没有别的事要做。除此之外,看两人的演出并无其他成本。请问你去看刘德华演唱会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A.0元; B.100元; C.400元; D.500元。 答案:去看刘德华的演唱会,唯一必须牺牲的事情是去看陈奕迅的演出会。不去看陈奕迅的演唱会,你会错失对你来说价值500元的表演,但同时,你也省下了买陈奕迅演唱会票所需支付的400元。所以不看陈奕迅演唱会,你放弃的价值是500元-400元=100元。所以,在选择时,如果你觉得刘德华的演唱会至少值100元,那么你就应该去看,要不然就去看陈奕迅的演唱会。 (二)成本效益原则 什么是成本效益原则?谁可以解释一下? 成本效益原则,是所有经济学概念的源头。它提出,唯有当行动所带来的额外效益大于额外成本时,你才应该这么做。 案例二:闹钟与电脑 我们面临以下两个选择: 你想在京东买一个闹钟,价值20元。有个朋友告诉你,同样的闹钟附近商

曼昆《微观经济学原理》复习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提纲一、题型 名词辨析(4分×5=20分) 选择题(1分×20=20分) 判断题(2分×10=20分) 计算题(10分×2=20分) 论述题(10分×2=20分) 二、知识点 第1章 ?理解稀缺性、经济学、机会成本、边际、激励以及市场失灵、外部性和通货膨胀等术语的含义 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劳务。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经济学家研究:人们如何作出决策;人们如何与他人相互交易;影响整体经济的力量和趋势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边际变动:对行动变化微小的增量调整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熟悉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1、人们面对权衡取舍,有所得必有所失,要兼顾公平与效率。 2、所得的成本就是放弃的东西,真正的成本不是会计成本,而是机会成本。 3、增量大小的比较决定选择,边际分析是经济学分析的关键。 4、人们根据刺激做出决策,并随刺激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5、交换可以使有关各方都得到好处。 6、市场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率。 7、政府可以弥补市场的局限,如市场失灵、外部性和垄断等。 8、一国生产能力的大小决定国民生活水平的高低。 9、货币发行过多可能造成通货膨胀。 10、短期中,失业和通胀之间有替代关系。 ?领会“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的含义 做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权衡取舍。(大炮vs黄油; 环境vs收益;效率vs公平) 第2章

?理解循环流向图与生产可能性边界这两个模型的内容 循环流向图: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p21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一个经济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所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表明了社会所面临的一种权衡取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改变。P22 第3章 ?学会利用图形分析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组合 ?理解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含义 绝对优势:根据生产率比较一种物品的不同生产者。如果一个生产者生产一个单位的物品所需的投入要素比其他生产者少,就说该生产者在生产此物品上有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根据机会成本比较一种物品的不同生产者。如果一个生产者生产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比其他生产者小,就说该生产者在生产此物品上有比较优势 ?学会运用比较优势原理分析交易的机会成本 当每个人专门生产自己有比较优势的物品时,经济的总产量就增加了。 贸易可以使社会上每个人都获益,是因为它使人们从事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

经济学原理经典题及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供给:卖者愿意且能够出售的一种物品。 2 需求:买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 3 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是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4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是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 5供给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是衡量一种物品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 6最高限价:出售一种物品或服务的法定最高价格比如:租金控制。 7最低限价:出售一种物品或服务的法定最低价格比如:最低工资。 8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9边际效用:即每一单位新增的商品或服务带来的效用量的增量。 10消费者剩余: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量减去其为此实际支付的量。 11机会成本:是指当经济资源有多种用途时,把资源投入到某一特定用途以后,在所放弃的其他用途中,可能给选择者带来的最大收益。 12比较优势: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能力 13生产者剩余:卖者出售一种物品得到的量减去其生产成本。 14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15完全竞争市场:交换和竞争没有任何阻力和干扰的理想化市场。 16公共产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非分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17外部性:生产或消费一个物品影响到旁观者的福利(比如:污染) 18需求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的观点。 二、简答题 1、解释市场失灵的两个主要原因,并各举出一个例子。 外部性:污染市场势力:垄断 2、画出并解释一个生产牛奶与点心的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果一场瘟疫造成该经济一半奶牛死亡,这条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发生什么变动? 答:假设在正常情况下,将可能得到的所有资源用于生产点心,可以生产300千克,如果全用于生产牛奶,可以生产1 000升。L1表示正常情况下该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果一场疾病造成该经济一半的奶牛死亡,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向内移,即L2线。因为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可用于生产点心和牛奶的经济资源减少了。 3.画一张循环流向图,确认模型中对应于下列每种活动的物品与劳务流向和货币流向的部分。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讲稿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原理 南京气象学院经济贸易系于波

导论 ●教学目的 通过导论的教学,使学生明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理论基础、研究对象和根本任务,以及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性,正确认识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实和发展。 ●教学要点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1.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独立的以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为己任的社会科学 政治经济学作为—门学科最早是由法国重商主义者孟克列钦(1575~1622年)提出的。在1915年出版的《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中,孟克列钦使用了“政治经济学”这个名词。这里的“政治”与我们现在一般使用的“政治”概念不同,它是国家范围或社会范田的意思。“政治经济学”就是指所研究的是国家范围或社会范围的经济问题,突破/以往研究社会经济问题只局限于家庭经济或庄园经济,或只作为某一学说的组成部分的限制。从此以后,“政治经济学”—词便被广泛使用,成为研究社会经济问题这门学科的代名称。到1890年马歇尔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书后,这门学科的名称才逐渐由政治经济学改为经济学。但马歇尔认为,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是通用的,因此,不能把“政怡经济学”理解为既研究政治又研究经济的学科,“政治经济学”也可简称为“经济学”。当今,随着经济学科的发展,经济学分支学科不断增多,于是将政治经济学纳入理论经济学的范畴,以与应用经济学科、管理经济学科相区别。从前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知道,“政治经济学”这个学科名称并不是马克思发明的,因而“政治经济学”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专用词。这样,政治经济学就因理论框架、理论观点的不同而区分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反映客观经济运动规律的经济理论,具有严格的、高度的科学性。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由于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核心讲义】(第10章外部性)

第10章外部性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 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外部性和市场无效率 夕卜部性(externality): 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 如果对旁观者的影响是不利的,就称为负外部性;如果这种影响是有利的,就称为正外 部性。在存在外部性时,市场均衡并不是有效的,均衡并没有实现整个社会总利益的最大化。 1 ?福利经济学:回顾 图10-1表示铝市场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需求曲线的高度表示边际买者的支付意愿也就是购买最后一单位铝对消费者的价值。供给曲线的高度表示边际卖者的成本,也就是出售最后一单位铝对生产者的成本。 在没有政府干预时,铝的价格会自发调整,使铝的供求达到平衡。如图10-1的Q市场所示的市场均衡时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在使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之和最大化的意义上说是有效率的。 2.负的外部性 假设铝工厂排放污染物,产生负的外部性,使得生产铝的社会成本大于铝的私人成本。因此社会成本曲线在供给曲线之上。 一个仁慈的社会计划者会力图使该市场产生的总剩余一一铝对消费者的价值减去生产 铝的社会成本一一最大化。决定了社会的最适量(即Q最适),如果不考虑对除生产者之外的 其他人的影响,则均衡数量为Q市场。此时铝的均衡数量(即Q市场)大于社会的最适量(即

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消费可能线 又称消费者预算线,它是一条表明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线。 2、等效用曲线 也称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3、限制价格 是指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而规定的这些商品的最高价格,限制价格低于市场均衡价格。 4、范围经济 是指在相同的投入下,由单一企业生产联产品比多个不同企业分别生产这些联产品中每种单一产品的产出水平要高。 5、联产品 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可以使用共用设备、技术、管理等资源条件的技术特性相同或相近的产品。 6、学习效应 是指企业的工人,技术人员,经理等人员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可以积累产品生产、技术设计以及管理工作经验,从而通过增加产量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 7、外在经济 是指整个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给个别生产经营单位所带来的产量与收益的增加。 8、内在不经济 是指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由于本身生产规模过大而导致产量或由收益的减少。 9、规模经济 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两种生产资源按同样的比例增加,即生产规模扩大时,产量或收益增加的倍数大于生产规模扩大的倍数。 10、规模不经济 是当厂商的经营规模小于一定程度,或规模扩大超过一定限度时,会使产量或收益增加的倍数小于生产规模扩大的倍数,甚至使产量或收益绝对量减少。 11.生产可能性2 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用既定资源投入两种以上的产品生产所能达到的产品产量的最大组合。 12.实证分析规范分析7 实证分析是指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关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 规范分析是指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13.自发需求派生需求17 自发需求如果消费者对某一商品的需求独立于其他需求而产生,那么这种需求称为自发需求。 派生需求如果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由于是为满足其他需求而产生的,则称为派生需求,引致需求或中间需求。 14.一级/二级价格歧视115 一级价格歧视也称为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完全垄断厂商在销售其产品时,每个产品均以不同的价格出售以获得最大可能的收入。 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对某个特定消费者,按其购买数量的不同制定不同的价格,以获得较大利益的一种方法。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经济学原理复习整理 第一章经济学导论 1.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他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 2.机会成本:因选择而放弃的其他机会所造成的代价; 3.经济学解决的问题:资源配置的问题(生产什么与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为谁生产),资源利用问题(就业问题,实现经济增长,货币与经济社会(通胀紧缩问题);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4.两个基本经济模型:经济活动的循环流动图,生产可能性边界; 5.微观经济学:对个体单位的经济行为进行研究; 6.微观经济学资源配置的三个层次: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单个市场价格的决定;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同时决定; 7.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总量和经济的总体运行; 8.两者关系: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互为补充;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或重复; 第二章:需求与供给理论 1.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不同价格的水平下愿意并且能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的自身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互补品与替代品);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其他因素(政策、历史、地理等); 3.需求定理存在的原因: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需求定理的例外:吉芬商品(盐、米);某些炫耀性消费商品;某些商品价格小幅度升降时,需求量按正常情况的变动(如黄金市场); 4.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5.影响该供给的因素:商品自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企业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生产呢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其他因素(气候、政策、时间等); 6.供给定理的例外:劳动供给量,徒弟,文物等,价格上升供给量也不会增加; 7.市场均衡:经济事物中有关经济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既没有变化趋势的状态; 供求决定价格的三种状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求平衡,价格相对静止; 8.最低限价:也称支持价格:政府所规定的某种商品的最低价格;

经济学原理真题讲解专项讲义

真题讲解专题讲义一.微观部分 关于完全竞争市场的问题以及答题要点总结: 回顾历年真题,相关的高频出现的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大类: 1. 思路:抓住下划线标记的4个题眼,逐一突破之。 首先必须明确:市场机制分为价格机制和数量机制!! (1)下面先从“市场期”,“短期”,“长期”3个方面分析价格机制的作用和实现过程。 a)在市场期,价格只能调节需求量,使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被如数分配给意愿以这样价格 购买的消费者,出清市场。既不存在短缺,也不存在过剩。因此,在市场期,价格机制仅仅限于分配产品的作用。 b)在短期内,价格机制具有一定的资料配置作用,它可以调整需求,也可以调整供给。在 厂商根据价格调整供给时,实际上是通过调整对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来实现的。(可以结合以下图形对短期均衡的过程做简要描述)

c)在长期内,价格机制的作用就更为明显和重要,它可以通过调整所有要素来实现产量的 改变。(可以结合以下图形对长期均衡的过程做简要描述) 总结:价格机制的作用在于根据产品价格,即产品的相对稀缺程度来调整产品的供给量,使产品的市场供应量与其需求量相适应,也保证社会上有相对充分的资源用于人们需要的产品上面。一旦某种产品的需求达到相对充分的满足的状态,即达到长期均衡态,如果信息是充分的,就不会有更多的资源用于该种商品的生产,剩余资源就会流向更需要的行业。这样,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就在引导追逐利润的厂商行为的同时,把资源引导到符合社会需要的地方,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对数量机制的归纳: 功能:在供给无限制的萧条经济中,价格机制失效,数量机制引导市场供求自动的趋于平衡。实现过程: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期末复习资料上课讲义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期末复习资料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期末复习提纲 第24-25章 ? 掌握消费物价指数(CPI )与生产物价指数(PPI )的计算方法; 通货膨胀:指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消费物价指数(CPI ):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劳务总费用的衡量指 标。每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要除以基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格,然后把这个比率乘以100,所得出的数字就是消费物价指数。 通货膨胀率:从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总水平变动的百分比 第二年通胀率= 生产物价指数(PPI ):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由于企业最终要把它们的费用以更高消费价格的形式转移给消费者,所以生产物价指数变动将领先于消费物价指数,因此可以预测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动。 ? 理解CPI 是高估还是低估生活费用?为什么? 替代倾向。一篮子的数量权重不变,但实际上便宜物品一直在替代昂贵物品,CPI 高估了从某一年到下一年生活费用的增加。 新产品的引进。新产品的出现并不能在一篮子物品中反映出来,所以物价指数不能反映公众享受到的福利。 无法衡量的质量变动。物品质量变动不能在货币价值中反映出来,物价指数不能反映生活质量的变动。 因此,CPI 高估了真实的通货膨胀。 ? 了解CPI 与GDP 平减指数的差异; CPI CPI -CPI 第一年第一年第二年

消费物价指数与GDP平减指数的变动并不完全一致,因为前者只指消费者的支出,后者指所有的商品和劳务,进口影响消费物价指数而不影响GDP平减指数;且两者的权重不同,GDP平减指数一直随GDP构成的变动而自动地改变物品与劳务的组合,而消费物价指数用固定的一篮子物品。 指数化:当一美元购买力根据法律或合约自动按照通货膨胀校正时被称为通货膨胀的指数化。 ?掌握生产率的含义以及决定生产率的各种要素; 生产率:一个工人每小时工作时间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数量。 生产率的决定因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知识 物质资本: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设备与建筑物存量 人力资本:工人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而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自然资源:由自然界提供的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投入,如土地、河流和矿藏。 技术知识:社会对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最好方法的了解。 ?理解“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取决于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的原理。 一个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时衡量经济中所有人赚到的总收入和经济中物品与劳务产量的总支出。一个经济的收入是该经济的产出。一个国家只有生产出大量物品与劳务,它才能享有更高的生活水平。 第26-27章 ?了解金融市场的类型与主要参与者; 金融体系:经济中促使一个人的储蓄与另一个人的投资相匹配的一组机构 金融机构分为两种类型——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 金融市场:储蓄者可以通过它直接向借款人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两种最重要的金融市场是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5个 简答6个 计算作业 论述题(在18章) 分析题 一、名词解释: 1、什么是经济学: 经济学是人们对稀缺性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的一门科学。 2、稀缺性: 人的欲望和需求是无穷无尽的,而满足这些需要的经济资源(包括它们生产的产品)在一定时期内总是有限的,这就是稀缺性。 3、生产可能性边界(PPF):(结合图来解释) 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体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最大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4、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高收入。 5、帕累托最优(改进):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不可能再有更多的帕累托改进的余地;换句话说,帕累托改进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法。 ●6、均衡价格:(结合图解释E点) 一个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7、供求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8、边际效用: 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量所得到的效用的增加量。 9、总效用: 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效用总和。 10、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与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11、需求价格: 商品的需求价格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终极必过版)

一、经济学十大原理(注:最佳复习方法是对照考题啃书,熟悉相关知识)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2.某种东西的成本只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即机会成本)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边际量”是指某个经济变量在一定的影响因素下发生的变动量。经济学家用边际变动这个术语来描述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边际变动是围绕你所做的事的边缘的调整。个人和企业通过考虑边际量,将会做出更好的决策。而且,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利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 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人们如何相互影响 5.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通过与其他人交易,人们可以按较低的成本获得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看不见的手) 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为什么我们需要政府呢?一种回答是,看不见的手需要政府来保护它。只有产权得到保障,市场才能运行。但是,还有另一种回答。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有两类:促进效率和促进平等。尽管看不见的手通常会使市场有效地配置资源,但情况并不总是这样。经济学家用市场失灵这个术语来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我们说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并不意味着它总能这样。学习经济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判断什么时候一项政府政策适用于促进效率与公正。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 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当政府增加经济中的货币量时,一个结果是通货膨胀,另一个结果是至少在短期内降低失业水平。说明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短期权衡取舍的曲线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这个名称是为了纪念第一个研究了这种关系的经济学家而命名的。 a) 货币量增加,提升支出水平,从而刺激物品与劳务需求 b)长期的高需求引起高物价,继而引起企业更多的生产,更多的雇佣 c)更多的雇佣则意味着更少的失业 二、名词解释(大家最好还要看书,把概念和具体应用都看懂) 1.供给: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 2.需求: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3.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4.边际效用: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也就是总效用的增量。 5.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线上所有各点两种物品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相同(效用水平)的线。 6.边际替代率:在保持同等效用水平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可以代替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 量。它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7.消费者均衡: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并保持不变的状态。 8.恩格尔定律: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 9.替代效应:因该种商品价格变化,导致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组合比例变动,即商品与其他商品之间的替代效应 10.生产可能性曲线:指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利用现有资源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组合。 11.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2016北师行管考研唐任伍《经济学原理》核心讲义。

第1章导论 本章节包括4个大知识点,经济学的发展与研究对象,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方式,经济学教会了我们什么和经济学研究方法。其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是经济学的定义和作用,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帕累托最优,经济学教会了我们什么。 在复习过程中,首先要了解知识点,通过阅读教材,知道文章写的是什么,而后分析教材的例题知道怎么去掌握重要知识点,最后通过查阅资料完善自己的理解。这样就能熟悉相应知识点,最后再通过本讲义如下内容对应的例题,从分析、解题、易错点到布置作业,完成相应知识点的掌握过程。 1.1本章知识点串讲 【知识点1】经济学的发展与研究对象 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配置稀缺资源使其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无限欲望的 科学。 经济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经济组织的这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 产 【知识点2】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方式(名师注:相当重要) 市场机制的运行基础:价格机制。 价格机制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它的作用: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说得同样简单明了,他把价格在经济的作用简要归 纳为:第一,传递情报;第二,提供一种刺激,促使人们采用最节省成本的生产方法,把可得到的资源用于最有价值的目的;第三,决定谁可以得到多少产品——即收入的分配。作者观点: 1.市场价格能传递信息。从消费的角度而言,市场价格提供了重要信息从生产的角度说,市场价格提供了消费者对每种商品评价的最新信息。市场价格也为生产过程中豺资源 或要素的使用提供重要信息。 2.市场价格能协调人们的行为。 3.市场价格能提供有效激励。 4.市场价格能保证良好的市场秩序。总之,价格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通过价格对需求与供给的调节,最终会使需求与供给相等。当需求等于供给时,消费者的欲望得到了满足,生产者的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价格机制分配于各种用途,使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和生产者的利润最大 化得以实现,这种配置就是最优状态。 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又称为“帕累托效率”,是意大利经济学维弗雷多·帕雷托(Vilfredo Pareto)提出来的,用来评价资源使用和配置是否有效率,是资源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核心讲义】(第13章 生产成本)

第13章生产成本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成本 1.总收益、总成本和利润 总收益(total revenue):企业从销售其产品中得到的货币量。 总成本(total cost):企业用于生产的投入品的市场价值。 利润(profit):企业的总收益减去其总成本。 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而且这个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2.作为机会成本的成本 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所有东西。当经济学家提到某个企业的生产成本的时候,它们包括该企业生产其物品与劳务的所有机会成本。 显性成本(explicit costs):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 隐性成本(implicit costs):不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 经营的总成本是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之和。 经济学家关注于研究企业如何做出生产和定价决策。由于这些决策既考虑了显性成本又考虑了隐性成本,因此,经济学家在衡量企业的成本时就包括了这两种成本。与此相反,会计师的工作是记录流入企业和流出企业的货币。因此,他们衡量显性成本,但往往忽略隐性成本。 3.作为一种机会成本的资本成本 几乎每一个企业都有一项重要的隐性成本,那就是已经投资于企业的金融资本的机会成本。经济学家和会计师以不同的方式来看待和处理成本。 4.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 由于经济学家和会计师用不同的方法衡量成本,他们也用不同的方法衡量利润。经济学家衡量企业的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即企业的总收益减去生产所销售物品与劳务的总机会成本(显性的与隐性的)。会计师衡量企业的会计利润(accounting profit),即企业的总收益仅仅减去企业的显性成本。 由于会计师忽略了隐性成本,所以,会计利润通常大于经济利润。从经济学家的角度看,要使企业有利可图,总收益必须弥补全部机会成本,包括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核心讲义】(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

第18章生产要素市场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劳动的需求 生产要素(factors of production)是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投入。劳动、土地和资本是三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企业的生产要素需求是从它向另一个市场供给物品的决策派生出来的。 1.竞争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 劳动的价格即工资由劳动的供给与需求决定。从劳动的需求取决于企业在另一个市场上供给产品的意义上说,劳动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考察劳动需求要作出关于企业的两个假设:(1)企业在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上都是竞争的; (2)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 2.生产函数与劳动的边际产量 生产函数表示生产中所有的投入量与生产的产量之间的关系。理性决策者考虑边际量,可以从生产函数中得出劳动的边际产量——增加一单位劳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量。生产函数表现出边际产量递减的性质,即随着一种投入量的增加,该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 3.边际产量值和劳动需求 (1)边际产量值 为了确定工人对收益的贡献,必须把劳动的边际产量变为边际产量值。边际产量值(value of the marginal product)是指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乘以该产品的市场价格。 由于一个竞争企业的市场价格是不变的,随着工人越来越多,边际产量在递减,所以边际产量值(与边际产量本身一样)随着工人数量的增加而递减。经济学家有时边际产量值称为企业的边际收益产量:它是企业从多使用一单位生产要素中得到的额外收益。 (2)边际产量值对劳动需求的决定 如图18-1所示,该图描述了边际产量值如何取决于工人的数量。这条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劳动的边际产量随着工人数量的增加而递减。该图还包括一条市场工资时的水平线。为了使利润最大化,企业雇用的工人数要达到这两条曲线相交的那一点。低于这个雇用水平,边际产量值大于工资,因此再雇用1个工人会增加利润;高于这个雇用水平,边际产量值低于工资,边际工人是无利可图的。因此,一个竞争性的、利润最大化企业雇用的工人数要达到劳动的边际产量值等于工资的那一点。

经济学原理课程讲义教学内容

第一讲经济学基础知识 1研究主题和研究对象 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 1.1稀缺与效率:经济学的双重主题 经济学的两大核心思想:物品和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有效地加以利用。正是由于存在着稀缺性和人们追求效益的愿望,才使得经济学成了一门重要学科。 1.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共同构成现代经济学的核心 微观经济学:亚当·斯密《国富论》创始,主要研究作为单个实体的市场、企业、家庭的行为,其研究对象是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研究领域是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和政府作用理论;研究方法除了无法回避的规范分析以外,主要是实证分析,大量采用数学技术。 宏观经济学: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之前,现代意义的宏观经济学还根本不存在,其研究的是经济的总体运行,包括国民收入构成、投资与消费的决定、货币与利率、商业周期、经济增长等领域。 2经济组织的三个基本问题 2.1每个社会都必须面对和解决三个基本的经济问题 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 为谁生产 2.2解决三个基本问题的方式 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 混合经济

3社会的技术可能性 3.1投入和产出 投入即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技术 3.2生产的可能性边界 各种生产可能性(以黄油和大炮为例) 4经济学十大原理(曼昆) 人们如何作出决策 “经济”是什么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无论我们谈论的是洛杉矶经济,美国经济,还是全世界的经济.经济只不过是一个在生活中相互交易的一群人而已。由于一个经济的行为反映了组成这个经济的个人的行为,所以我们的经济学研究就从个人作出决策的四个原理开始。 原理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 关于作出决策的第一课可以归纳为一句谚语:“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件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作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有所取舍。 我们考虑一个学生必须决定如何配置她的最宝贵的资源——时间,她可以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学习经济学;她可以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学习心理学;她也可以把时间分配在这两个学科上。她把某一个小时用于学习一门课时,她就必须放弃本来可以学习另一门课的一小时;而且,对于她用于学习一门课的每一个小时,她都要放弃本来可用于睡眠、骑车、看电视或打工赚点零花钱的时间。 还可以考虑父母决定如何使用自己的家庭收入。他们可以购买食物、衣服,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34章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第34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34.1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流动性偏好理论 流动性偏好理论是基本的利率决定模型。它把货币供给和物价水平作为外生的变量,并假设利率调整使货币市场的供求均衡。这一理论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增加使利率下降。 (1)假设:①货币供给M是一个外生政策性变量,固定不变;②短期物价水平P也是外生固定;③利率是人们选择持有多少货币的决定因素。 (2)内容: 货币供给由中央银行决定,是外生变量,所以用一条垂直的货币供给曲线代表固定的货币供给。因为利率是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利率上升,持有货币的成本增加,因此,货币需求减少,因而得到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因此,如图34-1所示,货币供给和需求决定利率,即利率的调整使货币市场均衡。 图34-1 流动偏好理论 2.货币市场与总需求曲线 较高的物价水平增加了货币需求,提高了使货币市场均衡的利率。由于利率代表借款的成本,所以,较高的利率减少了投资,从而减少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因此,物价水平与物品和劳务需求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图34-2所示。 图34-2 货币市场与总需求曲线的斜率

3.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决策者可以用货币政策影响总需求。货币供给增加使货币供给曲线向右从 MS移动到 1 MS,货币需求曲线不变,因此均衡利率降低,较低的利率增加了物价水平为既定时的物品2 和劳务需求量,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如图34-3所示。相反,货币供给减少通过提高利率减少物品和劳务需求量,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图34-3 货币供给增加对总需求的影响 4.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决策者可以用财政政策影响总需求。政府购买增加或减税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政府购买减少或增税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当政府改变支出或税收时,所引起的总需求移动可能大于或小于财政变动。乘数效应倾向于扩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挤出效应减少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1)乘数效应 财政政策对总需求有乘数效应。原因是根据消费函数() =-,高收入引起高消费。 C C Y T 当政府支出增加或税收减少时,提高了总需求并使收入增加,同时也提高了消费,消费又进一步提高总需求和收入,收入又进一步提高了消费,如此循环,以至政府支出的增加或税收的减少引起了总需求更大的增加。乘数() =-,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 1/1MPC 但政府购买和税收变动对总需求的影响方式不同,决策者改变其物品与劳务的购买时,它就直接使总需求曲线移动;当决策者改变税收水平时,它通过影响企业或家庭的支出决策而使总需求曲线移动,因此,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 (2)挤出效应 政府购买增加刺激了对物品和劳务的总需求,会使利率上升,较高的利率往往会减少投资支出,阻止总需求增加,这种由于财政扩张使利率上升所引起的总需求减少被称为挤出效应。 5.稳定政策的争论 由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以影响总需求,所以,政府有时用这些政策来努力地稳定经济。经济学家对政府应该如何积极地进行这种努力的看法并不一致。根据积极稳定政策支持者的看法,家庭和企业态度的改变使总需求移动,如果政府不做出反应,结果就是产量与就业不合意而又引起不必要的波动。根据积极稳定政策批评者的看法,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发生作用都有相当长的时滞,这种时滞使稳定经济的努力往往以失败告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