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信息技术学案编排

七年级信息技术学案编排

七年级信息技术学案编排
七年级信息技术学案编排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

2、能举例说明信息的基本特征,如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和可伪性。

过程与方法:

1、能采用直接观察法获取信息。

2、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3、能初步掌握在活动中开展小组合作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感受信息的各种特征,体验信息和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信息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能够举例判断信息的基本特征。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具准备:极域网教室、学生机、教师机、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信息?

1、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信息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各个领域。

2、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物质、能量和信息。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2、共享性

3、时效性

4、价值性

5、可伪性

六、教学反思

学生训练要件

一、课前预习

1、收集身边的信息。

2、信息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二、课堂练习

1、具有共享性、载体依附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等特征()。

A、信息技术

B、信息

C、信息素养

D、电脑

2、现代社会中,人们把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

A、物质、能量、知识

B、信息、物质、能量

C、财富、能量、知识

D、精神、物质、知识

3、"两个人交换手中的一个苹果,每个人手中还是有一个苹果;两个人交换所掌握的一份信息,每个人便拥有了两份信息。"这句话体现了信息的()。

A、共享性

B、时效性

C、多样性

D、发散性

4、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A、收到的手机短信

B、广播里播放的天气预报

C、存有照片的数码相机

D、电视里播放的汽车降价消息

5、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

A、载体依附性

B、时效性

C、共享性

D、必要性

三、课后练习

1、李梅同学在做一份调研报告时,上网查找了一些资料,这是过程。( )

A、信息的存储

B、信息的处理

C、信息的传递

D、信息的获取

2、周末快到了,李梅看到报纸上对周末的天气预报为“晴朗”,于是约人去登山。没想到登山时被瓢泼大雨淋了个透湿,非常扫兴。回答家里他才发现那张报纸是上周的。就信息的特征来说,李明忽略了信息的特征。( )

A、时效性

B、载体依附性

C、共享性

D、价值性

3、萧伯纳的名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这句话体现了信息具有。( )

A、时效性

B、载体依附性

C、隐蔽性

D、传递和共享性

4、关于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信息可以被人们交流、存储和使用

B、信息不可以被交流与传递

C、信息需要通过载体才能传播

D、信息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信息技术的含义。

2、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3、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过程与方法:

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了解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信息技术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变化。

2、体验信息技术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信息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难点:学生通过讨论体验信息技术对我们的生活的有利影响。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具准备:极域网教室、学生机、教师机、课件

五、教学过程

1、信息技术的含义?

(1)信息技术就是指包含了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信息等技术。

(2)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感测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其中微电子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基石;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

2、信息技术发展的五次革命

(1)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

(2)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使用;

(3)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应用;

(4)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及普及应用;

(5)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3、信息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1)积极影响:改善教育、电子商务、远程医疗、交流便捷;

(2)负面影响:影响道德观念取向;影响现实的人际交往;影响身心健康成长。

4、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1)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努力提高自身明辨是非有及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的能力。

(2)不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从事侵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合法利益的活动。

(3)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制度,不利用因特网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等违法犯罪活动。

(4)不危害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不制造、使用或传播计算机病毒。

(5)不私自闯入他人的计算机系统,不破坏别人的计算机系统资源,不窃取别人的软件资源。

(6)尊重作品版权,未经软件制作人或生产商的同意,不非法复制其软件作品。

(7)不破译别人的口令和密码,不在别人的计算机或公共计算机上设置口令和密码。

(8)不制作、查阅、复制和传播妨碍社会治安的信息以及淫秽色情等不健康的信息。

5、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六、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2、了解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知识。

3、了解常见存储器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知识。

教学难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具准备:极域网教室、学生机、教师机、课件

五、教学过程

(1)第一台计算机是“埃尼阿克”(ENIAC),于1946年2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

(2)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3)第四代计算机特点: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少、功能强、成本低。

计算机的组成,外观上: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

计算机的内部构造:主板、CPU、电源、内存、显卡、硬盘、光驱、软驱、网卡等。

教师展示课件引导讲解。

CPU:犹如人的大脑,起运算和控制作用。

主板:它是计算机的血管和神经,有了它和CPU才能控制其他硬件。

显卡:相当于人的眼球,图像的形成由它完成。

声卡:它是计算机的声带,计算机能发出声音全靠它。

内存条:计算机的临时仓库,它是计算机的内存储器。

硬盘:犹如一个大仓库,它是计算机的外存储器,用于储存程序和数据。

显示器:相当于人的脸,大脑处理后的信息,往往通过人的脸表现出来,它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音箱:是计算机的嘴,计算机由它发出声音,同样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键盘、鼠标:各种操作和命令由它输入计算机,它是计算机的输入设备。打印机:相当于我们使用的笔,也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

六、教学反思

学生训练要件

一、课前预习

1、了解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2、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各部件的功能。

二、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计算机系统包括。

A、硬件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

B、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C、软件系统和中央处理器

D、主机和外部设备

2、目前普遍使用的微型计算机所用的基本电子元件是。

A、电子管

B、晶体管

C、小规模集成电路

D、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3、计算机系统中的鼠标是。

A、输入设备

B、输出设备

C、存储设备

D、主机设备

4、在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

A、显示器

B、键盘

C、鼠标

D、扫描仪

5、中央处理器的英文缩写是。

A、内存

B、硬盘

C、CPU

D、显示器

6、软件系统包括。

A、数据库软件和应用软件

B、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C、办公软件和操作系统软件

D、操作系统软件和数据库软件

7、下列软件中,属于系统软件的是。

A、Windows

B、Word

C、WPS

D、Excel

8、在计算机启动后能管理计算机的所有资源。

A、软件

B、操作者

C、应用程序

D、操作系统

(二)判断题。

1、CPU又叫中央处理器。如果把计算机比做人,CPU就是人的大脑。()

2、扫描仪是计算机的一种输出设备。()

3、Windows系统、Unix系统、Linux系统都属于系统软件。()

4、显示器、运算器和控制器三部分合称为计算机的主机。()

5、计算机系统中软件比硬件重要。()

6、CPU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主频,它是衡量计算机运算速度和重要指标之一。()

7、安装和运行应用软件时,只需考虑软件环境,不必考虑硬件环境。()

三、课后练习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计算机应遵守与信息技术有关的道德规范

B、开机时要先开显示器,后开主机;关机的顺序与开机的顺序相反

C、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可在开机状态下插拔各种接口卡

D、选择计算机的工作环境要注意:温度、湿度、摆放位置、防尘

2、下列不是计算机的输入或输出设备的是()

A、键盘

B、显示器

C、打印机

D、CPU

3、下列属于基本的输入设备的是()

A、显示器

B、打印机

C、键盘

D、音箱

4、用于存储当前工作所需数据和程序的设备是()

A、RAM

B、ROM

C、CPU

D、CDROM

5、下列工具中可以采集图像信息的是()

A、键盘

B、扫描仪

C、麦克风

D、显示器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PU是计算机的主机

B、ROM是只读存储器

C、RAM是随机存储器

D、CPU是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

7、若要获取《动物图谱》一书中金丝猴的图片,应使用()。

A、扫描仪

B、打印机

C、键盘

D、鼠标

8、销售商在销售计算机时,给出了“Intel 酷睿2E7500(2.93GHz)”信息,该信息说明了

A、硬盘的容量

B、CPU的型号和主频

C、内存的速度

D、内存的容量

9、下列属于应用软件的是。

A、Windows

B、Unix

C、Linux

D、Word

10、下列有关计算机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工具

B、计算机按照人们编写的程序,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C、由于计算机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人最终可以代替人类

D、计算机的使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生活质量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2.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具准备:极域网教室、学生机、教师机、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计算机容量单位换算。

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中,我们说内存是临时仓库,硬盘也是个大仓库,不管是内存储器还是外存储器(包括硬盘、软盘、光盘和U盘等),它们的容量大小是怎么衡量的呢?(展示课件)(1)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最小容量单位是比特,英文bit,也就是一位二进制位(0或1)最基本的容量单位是字节,英文Byte,缩写为B。

一个英文字符占1个字节,一个汉字占2个字节。

常见的容量单位有比特(bit)、字节(B)、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

(2)单位换算关系

1 Byte=8 bit

1KB=1 024 B

1 MB=1 024 KB

1 GB=1 024 MB

(二)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见图一)

六、教学反思

图一

学生训练要件

一、课前预习

1、了解计算机的存储容量单位及换算关系。

2、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一、课堂练习

1、下列存储容量最大的是()

A、1MB

B、10GBC、100KBD、1000B

2、下列存储容量最小的是()

A、1MB

B、10GBC、100KBD、1000B

3、用计算机保存1000个汉字要。

A、1000字节

B、2000字节

C、1000比特

D、2000比特

二、课后练习

1、八个二进制位构成一个字节(Byte),1KB= Byte,1MB= KB,1GB= MB

A、1000,1000,1000

B、1024,1024,1024

C、2000,2000,2000

D、4000,4000,4000

2、计算机内部数据的表现形式是。

A、英文

B、ASCⅡ码

C、二进制代码

D、拼音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

2、了解文件及文件夹的概念;

3、能够给自己的电脑做美化。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窗口操作、切换、排列

教学难点:1、窗口组成;2、文件扩展名所代表的意义;3、文件夹的作用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具准备:极域网教室、学生机、教师机、课件

五、教学过程

1、窗口的组成

窗口由标题栏、菜单栏、标准按钮栏、地址栏、滚动条、状态栏等组成。

标题栏:显示窗口的名称,拖动标题栏可以改变窗口位置。

菜单栏:列出该窗口的菜单项,单击菜单命令,可以完成各种操作。

标准按钮栏:窗口中常用命令以标准按钮形式出现,单击按钮可以方便地完成一些操作。

滚动条:拖动滚动条或单击滚动箭头可查看窗口信息。

2、窗口的操作

(1)打开窗口

(2)关闭窗口

(3)最小化、最大化和还原

(4)移动窗口的位置

(5)调整窗口的大小

(6)窗口间的切换和排列

注:当同时打开多个窗口时,正在工作窗口的标题栏为深蓝色,任务栏上对应的“窗口标题”按钮向里凹,此窗口称为活动窗口或当前窗口。其他的窗口称为非活动窗口,标题栏呈浅蓝色,任务栏上对应的“窗口标题”按钮向外凸。(无论打开几个窗口,活动窗口只有一个。)

3、设置桌面背景

在桌面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打开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打开“显示属性”对话框→单击“桌面”选项卡→单击“浏览”按钮,打开“浏览”对话框→选择图片→确定即可。

4、文件及文件夹

(1)文件的概念

文件是指存储在磁盘上的信息的集合。在计算机中,一篇文章、一首歌曲、一幅图片都是文件。

(2)文件的命名

每一个文件都有一个文件名,文件名由“主文件名”和“扩展名”组成,中间用. 隔开,主文件名可命名,扩展名由生产该文件的应用程序自动给出。

即主文件名.扩展名

(3)文件夹的概念

文件夹是一个容器,用来分类管理计算机资源,方便用户查找文件。

六、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

2、了解文件及文件夹的概念;

3、能够给自己的电脑做美化。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窗口操作、切换、排列

教学难点:1、窗口组成;2、文件扩展名所代表的意义;3、文件夹的作用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具准备:极域网教室、学生机、教师机、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数据的筛选》导学案 新人教版ok

第六课 数据的筛选 学习目标: 1、数据的筛选 2、数据的条件格式 引导学习: 如何从表格中挑出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如何突出显示重要信息?为了迅速从表格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就需要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筛选。 重点内容 一、数据的筛选 使用Excel 的“筛选”功能可以很方便地筛选出满足条件的数据行。 我们将成绩表中各科成绩都在70分以上的同学“筛选”出来。 【操作步骤】 步骤1:将光标移到表格中任意一个有数据的单元格,然后单击菜单【数据】→【筛选】→【自动筛选】。 步骤2:如果要对某一列提出筛选条件,就单击该列上的“筛选”按钮“”,例如,单击语文单元格中的筛选按钮,然后选择“自定义……”。如图2-6.7。 步骤3: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筛选条件。如图2-6.8。 图2-6.8输入筛选条件 步骤4:单击图2-6.8中的【确定】按钮,就按照刚才提出的条件(语文>=70)对表格进行了筛选,筛选的结果如图2-6.9所示。 如果还要对其他列提出筛选条件,重复以上步骤即可。 当对多列提出筛选条件时,显示的数据是各个筛选条件都满足的数据行。 二、数据的条件格式 1、设置条件格式 【操作步骤】 步骤1:选择总分列,然后单击菜单【格式】--【条件格式】 步骤2:在对话框中依据单元格的数值设置条件 步骤3:单击确定 2、复制条件格式 步骤1:选择要复制条件格式的单元格,单击按钮 步骤2:单击要设置同样条件格式的单元格,如果是连续的多个单元格,可以拖放鼠标。 注意观察行标的 变化,不满足条件的行被隐藏了 这一行设置的条件 含义是: 语文>=70

课堂练习: 1、将成绩表中姓“张”的同学记录筛选出来,将不姓“张”的同学记录筛选出来。 2、将成绩表中总分在200-220分之间,语文在80-85分之间的学生找出来 3、将成绩表中各科成绩都在70分以上的学生找出来 4、将成绩表中总分在200分以下的单元格突出显示

信息技术导学案

《制作课程表》 教师寄语: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学习目标】: 1、学会插入表格,并进行简单得编辑与排版。 2、能够正确使用表格加工处理相关信息。 3、养成做事有计划、有条理得习惯。 【学习重、难点】: 重点:掌握插入表格得方法,认识并初步能运用表格工具编辑、修改表格。 难点:灵活运用表格工具编辑、修改表格。 【学习过程】: 一、自学研讨,初识表格 1、同学们,下面就是七班得《课程表》,请您瞧一下这个表格得结构及所包含得 内容。 2、请您举例,说一下您所见过得表格及结构。 (1)使用菜单命令创建表格 3、创建表格得三种方法(2)使用工具栏中得“插入表格”按钮 (3)使用“表格与边框”工具栏绘制表格 二、动手操作,实践感知 1、创建表格 (1)了解《课程表》结构。 (2)打开Word,输入表格得标题“课程表”,保存文档。 (3)执行“表格”→“”→“表格”,弹出“”对话框,在“列数”

框中输入8,在“行数”框中输入6,单击“确定”按钮。 任务一:创建一个简单得6行8列得表格。 2、表格得缩放 ⑴当鼠标指针指向表格得右下角(小方块)时,鼠标指针变成得形式,这时拖动鼠标,当表格达到合适大小时松开鼠标就完成了表格得缩放。 ⑵设置准确得行高与列宽 (1)选定整个表格,执行“表格”→“表格属性”命令,打开“”对话框。 (2)在“表格”选项卡中将表格得对齐方式设置为居中对齐。 (3)单击“行”选项卡。设置表格行高为1.5厘米。 (4)单击“列”选项卡。设置表格行高为2.5厘米。 任务二:将任务一中得表格拖放到适当得大小。 2、插入行 (1)将光标定位表表格最后一行段落标记前,按“”键即可,插入一行。 (2)操作一点通: ①如果要同时插入多行,选定得行数与插入得行数要相同。 ②将插入点光标移动到表格得最后一个单元格中,按Tab键可以在底部插入一行。 ③将光标定位表表格最后一行段落标记前,按Enter键也可插入一行。 任务三:插入两行(第7、8行)。 3、合并单元格 合并单元格时,首先选定要合并得单元格→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命令,完成操作。 任务四:对比我们得课程表,现在需要将第七、八行进行一些合并。 具体要求:将第七或第八行得2~8个单元格合并为1格。操作步骤:先选定2~8这几个单元格→然后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合并单元格”即可。 4、绘制单元格中得斜线 方法:点击“表格”菜单→选择“绘制斜线表头…”命令→在弹出得“”对话框中选择合适得表头样式,并添加行标题与列标题→点击“”。 任务五:完成斜线表头得绘制。 5、编辑美化表格文本 (1)输入表格中得内容。 (2)根据《课程表》,完善设置。 任务六:完成课程表得制作。 三、合作探究 1、根据教师讲解,与同组同学完成我们班《课程表》得制作。 2、探究步骤 1)启动Word,输入标题《课程表》

信息技术 - 第八册计算机教育学习学案及教案(全册)-四年级

信息技术-第八册计算机教案(全册) -四年级 教学计划 一、教学大纲对本年级本学科的基本要求: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删除、还原方法;认识常用的图片文件格式;掌握用AcDSee软件浏览图片的操作方法;认识电子邮箱的作用;学会申请电子邮箱;学会收发电子邮件;认识电子邮件的格式;掌握在“outlookExpress”软件中设置电子邮件帐号的操作;学会用“outlookExpress”发送电子邮件;掌握在邮件中插入附件的操作方法;学会绘制简单的图形;掌握自选图形格式的设置;掌握表格的插入方法;会在表格中输入文字;掌握在表格中插入和删除行列的方法;会简单修饰表格的方法;了解分栏的方法;了解打印预览的功能;学习制作贺年片。 二、对教材体系和内容的简要分析: 本学期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收发电子邮件;学习用woRD制作表格;页面设置和制作贺卡。 1、文件的删除; 2、图片的浏览; 3、申请电子邮箱; 4、收发电子邮件; 5、学做邮票; 6、制作课程表; 7、表格的修改; 8、页面设置; 9、学做贺卡。 三、对本年级学生学习情况的基本分析: 四年级学生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的功能及简单操作已经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也已经学会用woRD处理文字的简单操作,对网络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如何上网;最重要的是学生对学习计算机这门课程兴趣浓厚,对于进一步的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进度 略 第一课文件的删除

教学目标: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删除和还原方法 教学重点: 文件和文件夹的删除和还原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删除文件 1、删除硬盘中的文件 如删除“画1”这个文件的方法是: 选定“画1”这个文件, 单击工具栏中的删除按钮, 弹出“确认删除文件”对话框; 单击“是”。 2、删除软盘上的文件 如删除软盘上图像文件“房子”的方法是: 将软盘插入软盘驱动器中, 打开“我的电脑”窗口,双击软驱图标,打开软盘窗口;右击需要删除的文件“房子”,再单击菜单中的“删除”命令; 在弹出的“确认文件删除”对话框中单击“是”。 二、回收站的操作 1、还原文件

(整理)信息技术学案.

认识计算机 【学习目标】 1.了解并识记冯·诺依曼计算机模型。 2.了解并识记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3.了解并识记计算机未来的发展趋势。 【学习内容】 引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研究历史,从18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连续出现了三次全球性的科技革命,人类的生产、生活和世界历史面貌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 第一次科技革命,以18世纪末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这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以机器大工作代替工场手工业,使人类进入机器时代。 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9世纪中叶,它以电机的发明为起点,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不仅推动了生产技术由一般的机械化到电气化、自动化转变,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一、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问世60多年来,虽然现在的计算机系统从性能指标、运算速度、工作方式、应用领域和价格等方面与当时的计算机有很大的差别,但基本体系结构没有变,都属于冯·诺依曼计算机。 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最新提出程序存储的思想,并成功将其运用在计算机的设计之中,根据这一原理制造的计算机被称为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世界上第一台冯·诺依曼式计算机是1949年研制的EDVAC,由于他对现代计算机技术的突出贡献,因此冯·诺依曼又被称为“现代计算机之父”。 冯·诺依曼设计思想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以下三点: ①计算机应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 ②计算机内部应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据。每条指令一般具有一个操作码和一个地址码。其中,操作码表示运算性质,地址码指出操作数在存储器的位置。 ③将编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送入内存储器中,然后启动计算机工作,计算机应在不需操作人员干预的情况下,自动逐条取出指令和执行任务。 冯·诺依曼设计思想最重要之处在于他明确地提出了“程序存储”的概念。他的全部设计思想,实际上是对“程序存储”要领的具体化。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集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集(必修)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信息技术基础的学案6.1.2

第六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 6.1 信息集成(上机实践) 一、学习目标 1.通过信息集成实践更好的理解信息集成的过程的含义,体验信息集成四个阶段 2.了解常见的信息集成工具的分类及代表性的信息集成工具的工作环境 3.掌握网站制作的过程,并能熟练使用FrontPage2000进行网页制作 4.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想、感情交流习惯 二、知识要点 FrontPage软件知识介绍:FrontPage是Microsoft公司制作的,很受欢迎的网页制作工具。 1.“FrontPage2000”界面主要有“标题栏”、“菜单栏”、“常用工具栏”、“格式工具栏”、“视图工具栏”、“编辑区”、“状态栏”等组成。 2. FrontPage2000 中的“编辑区”是我们制作网页的舞台。在这里,网页以三种状态显示: (1)普通视图——显示网页的编辑状态,可以设置文本、插入表格和图像、插入各种网页元素。(2)HTML视图——显示自动生成的HTML语句,此时可以用HTML语言来编辑和修改网页(3)预览视图——模拟显示编辑完的网页,供编写者查看。 3.“菜单栏”——“查看”命令——“视图栏” 视图栏提供了浏览、组织或编辑网页的几种方式: (1)“网页”视图提供编辑网页的方式 (2)“文件夹”视图提供显示和组织站点中文件和文件夹的功能 (3)“报表”视图提供了统计和分析站点中文件和超链接的功能 (4)“导航”视图显示站点中的导航结构,即网页间的链接情况 (5)“超链接”视图显示了各个网页的超链接情况 (6)“任务”视图列出站点中要完成的任务 三、网站制作知识介绍 1.网站也叫做站点,是网页等一组网络资源的集合,我们把制作的所有素材和网页集合成一个网 站,便于维护和管理。新建站点:文件——新建一个站点——只有一个网页的站点 2.利用表格布局网页:表格在网页中有定位和设置网页布局的作用,利用表格可将各块内容分类 列出,使网页清晰美观、富有条理。用表格布局时,表格边框粗细应设置为0。菜单

第3课《页面布局》导学案--广东省阳江市粤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阳江市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导学案 章节名称: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一单元图文排版第三课《页面布局》 【学习目标】: 1、了解页面布局的方式。 2、了解排版的基本内容。 3、了解文字排版的基本过程,并学会实践操作。 【学习重、难点】: 1、设置页面版式。 2、图形对象的使用。 学习来源:Z&xx&https://www.doczj.com/doc/5813698245.html,] 环节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5813698245.html,][来 源:Z|xx|https://www.doczj.com/doc/5813698245.html,] 导学内容师生笔记 学法指导1、采用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进行学习,小组长负责管理本小组同学。[来源:学科网ZXXK]2、同学们可以直接根据教材内容、图片或其他资源完成相应的活动任务。3、同学们可以选择观看老师提供的微视频,然后完成活动任务。 4、探究过程中,小组成员要相互交流,讨论和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 课 堂导学自主 探究 任务一:了解图文排版的好处,观摩示例作品,分析其图文排版技巧。 [学习提示]小组学生通过对示例作品的讨论和分析,了解图文排版的四个技 巧。 任务二:完成P24“岭南佳果.doc”巩固练习。 [学习提示]参考课本P24-25完成相关操作。 任务三:完成P28“岭南佳果.doc”巩固练习。 [学习提示]参考课本P28完成相关操作。[来源:学。科。网Z。X。X。K] 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5813698245.html,]

拓展提升 1、页面分栏后,如何根据需要灵活调整每一栏的宽度呢?[学习提示 ]参考课本P25“知识链接”完成相关操作。 2、如何设置文本框的属性? [学习提示]单击文本框,在弹出的菜单按钮中根据需要进行属性设置。 评价 小结 1、填写本节课学习评价。(在线学习评价调查链接) 2、总结自己完成本节课活动任务时遇到的问题,分享成功经验。[来 源:Z#xx#https://www.doczj.com/doc/5813698245.html,] [学习提示]单击在线学习评价向老师汇报学习成果,总结分享写入其它收获项 中 课后导学 课后登录网站http s://www.wps.c n/learning/course/index/cg/31.html,自由学习关于页面布局的相关内容。

教科版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套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课件演示) 1、载体依附性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信息技术导学案

信息技术《版式美化》导学案 徐钰烊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所接触的资料当中,无论是报纸还是书籍,还有我们检测用的检测试卷,都有一个漂亮的页面,今天我们一块探讨本节课的内容,如何设置一个美丽的页面——版式的美化。 二、目标、重、难点概括 知识目标:设置适当的纸张类型,并能调整页边距 插入适当的页号形式 设计美观的页眉与页脚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编辑制作之前对页面进行设置及对版面进行勾划的良好习惯。 重、难点:页面的设置、设置页眉、页脚和页码。 三、任务驱动,学生自学,合作探究 (1)设置纸张大小: 选择“文件”菜单中的“页面设置”命令,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单击“纸型”选项卡,从“纸型”下拉列表框中选择“A4”规格,设置A4纸,页边距上、下、左、右分别为2厘米。并将方向设置为“纵向”。最后单击“确定”按钮使设置生效。(图见课本)) 自学任务:设置A4纸,页边距上、下、左、右分别为2厘米。 (2)设置页号 第一步:执行“插入/页码”菜单项 第二步:在“页码”设置对话框中设置页号的位置与对齐方式 自学任务:在页面的底端中间设置页码,格式为1,2,3…… (3)设置页眉、页脚 第一步:点击“视图”菜单,选择“页眉和页脚”命令。 第二步:编辑页眉和页脚(编辑页眉这时,将显示“页眉”框和“页眉和页脚”工具栏)。将鼠标指针移至页眉框内,即可开始输入和编辑页眉内容。要回到主文档,可选择“页眉和页脚”工具栏上的“关闭”按钮,或者双击主文本区。要重新进入页眉和页脚编辑状态,可在主文档页眉或页脚区域内双击鼠标。若要删除页眉和页脚,则在页眉和页脚编辑状态下删除所有的页眉和页脚内容即可。(“注”:一页操作,全页删除) 第三步:编辑页脚 单击切换页眉和页脚按钮,可把插入点在页眉或页脚区之间切换。将鼠标指针移到页面底部,然后在页脚框内单击,亦可。 自学任务:设置页眉为:信息技术导学案 设置页脚为:作者,页码

初中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导学案共课时图文稿

初中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导学案共课时

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导学案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 第1课我的好朋友 主备人: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年 月日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Excel软件的窗口界面; 2、掌握Excel软件的启动或运行方法; 3、掌握数据输入的方法; 4、基本掌握自动填充有规律数据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序号”的设置,掌握自动填充有规则数据的操作方法;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掌握运用Excel软件制作简单电子表格的基本运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Excel软件的运行、数据的输入。 【教学难点】:自动填充有规律的数据。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1、设置情境:你究竟有几个好朋友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好朋友。既然是好朋友,自然就要经常联系,但有的时候我们却经常忘记朋友的联系方式。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我们今天就制作一个电子通讯录,牢牢记录上好朋友的联系方式吧。 2、引入课题:引出本节课课题——好朋友通讯录。 学生活动:倾听、思考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思考。 二、出示目标,任务分析 教师活动:展示完成本课知识内容将要分为几个过程。 学生活动:讨论分析完成作品需要运用到哪些设置。 三、自主完成,任务探究(结合师生分析结果,依托教材进行实践) 教师活动:巡视辅导,分层次教学。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四、作品展示,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 1、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教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 2、提示学生将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记录到“成长基石”中。 学生活动: 1、组间互评。 2、完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 3、保存学习成果,记录学习感受。 【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基础的学案3.1

第三章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 第一节信息加工概述 制作人:马庆辉 学习目标: 1.了解信息加工的基本知识; 2.理解手工加工信息和计算机信息加工方式的异同; 3.理解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三种形态的特征。 知识要点: 一、信息加工的过程和方式 1.信息加工的概念:信息加工是指通过判别、筛选、分类、排序、分析和 研究等一系列过程,使收集到的信息(原始信息)成为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信息。 2.信息加工的目的:发掘信息的价值、方便用户使用。 3.为什么要对收集到的信息(原始信息)进行加工呢? 信息加工是信息利用的基础,也是信息成为有用资源的重要条件:(1)在大量的原始信息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假信息、伪信息,只有通过认真的筛选和判别,才能避免真假混杂; (2)我们收集来的信息是一种初始的、零乱的、孤立的信息,只有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和排序,才能有效的使用; (3)通过信息的加工,可以创造出新的信息,使信息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 4.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1)记录信息; (2)加工信息; (3)发布信息; (4)存储信息。 5.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 (1)人工加工的方式 特点:所需工具较少,方法灵活,使用方便。 不足:有时不但繁琐、容易出错,而且费时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

(2)计算机加工方式 二、计算机信息加工的过程和类型 1、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1)根据信息类型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机软件或者自编程序; (2)信息录入; (3)信息加工; (4)信息输出; (5)信息存储。 2、计算机信息加工的类型 利用计算机加工信息有三种形态 第一种是基于程序设计的自动化信息加工(信息的编程加工); 第二种是基于大众信息技术工具的人性化信息加工; 第三种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信息加工。 自我评价: 1.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2.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 3.利用计算机加工信息有三种形态:第一种, 第二种,第三种。 4.信息加工的目的:。 5.信息加工有以下几个环节:A. 加工信息、B.记录信息、C. 存储信息、D. 发布信息; 请你分析以下资料,指出各工作流程分别属于信息加工的哪一个环节。 2006年9月28日下午,我校举行了校教职工男女混合4*400接力赛,参加小组有:高一年级组、高二年级组、高三年级组。裁判员将各小组的比赛成绩记录于规定的参赛项目成绩记录表中,这是信息加工的_____环节;然后裁判员再对这些比赛成绩进行分析、排序等工作,排出名次,这又是信息加工的_____环节;裁判员将这比赛的结果抄了一份送到广播员处,广播员播出成绩,这属于信息加工的_____环节;另将各参赛小组比赛成绩的原材料整理成册送到体卫处存根,这又属于信息加工的_____环节。 6、信息加工是指通过判别、()、()、()、分析和研究等一系列过程,使收集到的信息成为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信息。 7、比较人工方式和计算机加工方式的异同。

完整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导学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导学案 第一单元第1课《信息的特征》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信息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理解信息技术的特征。 2.技能目标:能够正确识别信息,合法地利用和发布信息。 3.情感目标: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信息意识,养成关于甄别信息的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什么是信息 2、掌握什么是信息的特征 【教学难点】: 1、信息概念的理解 2、正确分析信息的特征 【学习探究】: 一、信息 1、引入:用一段视频引出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它又有何特征?它对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有何影响? (举例): 古代:“结绳记事”、“烽火告急”、“信鸽传书” 现代: (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2): (3): 2、在做了上述举例后,再提出问题:究竟什么是信息?回到信息的定义上,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信息是。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1、提出问题: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哪些信息? 信息普遍存大于自然、人类社会之中。书籍、报刊、电视、网络也向我们传递着各式各样的信息。这说明了信息具有的特性 2、提出问题:古代人们点燃的烽火是信息吗? 在古代,烽火的含义是为了报警有外敌入侵。但是点燃的烽火本身只是信息的载体,它里面包含的意义即有外敌入侵,这才是信息。 这说明了信息具有的特性。同时大家要特别注意信息与信息的载体之 间有一定的关系,但信息和信息的载体不是同一个概念。 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发现这样的经验。同样一则新闻我们在广播上听到了,在报纸上也看到了。因此对于同样的信息,可以加载于多种不同的载体之上。 3、用投影显示“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 1 - 七年级信息技术导学案

八年级(下)信息技术导学案

第1单元数据处理和电子表格软件 §1.1 数据信息和数据处理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数据信息和数据处理这两个基本概念,能够简要说明两者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举例说明什么是数据信息和数据处理,了解数据处理软件的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自觉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学习重点:理解数据信息的概念,理清数据和信息的关系。 学习难点:理解数据处理的概念,了解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优势。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文字处理软件Word和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它们和我们这学期将要学习的数据处理软件Excel,都是Microsoft Office软件中的一个组件。所以,它们有着很多类似的地方。运用类比的方法,请同学们课前学习以下内容: 1、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数据需要我们进行处理? 2、了解数据处理一般包括哪些环节? 3、预习课本P1-3的内容。 二、教师引导 1.数据信息 提问:什么是信息?请做简明扼要的阐述。 信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的特征的主观描述。(学生叙述) 问题:什么是数据信息?请做简明扼要的总结。(学生填写) 数据信息是指。 问题:数据和信息是什么关系?请做简明扼要的总结。(学生填写) 。 2.数据处理 问题:什么是数据处理?请做简明扼要的总结。(学生填写) 数据处理一般是指。 四、当堂检测 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你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处理过哪些数据?你处理这些数据的目的是什么?使用过什么数据处理软件? 1、你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处理过(或见过的)哪些数据?请举例说明。 2、请说说你处理这些数据的目的是什么? 3、在此过程中,你使用过什么数据处理软件? 五、自主小结 1、通过这节课,我收获了什么? 2、这节课我还有什么疑惑? 3、学习反思 §1.2 认识Excel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悉Excel窗口各个组成部分,学会区分工作表和工作簿。 过程与方法:掌握Excel的启动、保存、退出。

中学信息技术导学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学科导学案 课题Word中文本的编辑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在要插入文字的地方添加文字。 2、拖拉鼠标框选文字。 3、使用删除键或者“删除”菜单删除文字。 4、通过拖拉对象或使用“剪切/粘贴”功能移动文字。 5、使用“复制/粘贴”功能复制内容。 学会对上面的操作,并通过练习,能够熟练掌握。 【课前预习】: 通过对课本的阅读和提前预习,能够熟练把握所要学习的内容,对知识有初步的了解,能够对插入、选择、复制、移动、删除进行初级的操作,并能自己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在课本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性的练习。 【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重点 1、拖拉鼠标框选文字。 2、使用删除键或者“删除”菜单删除文字。 3、通过拖拉对象或使用“剪切/粘贴”功能移动文字。 4、使用“复制/粘贴”功能复制内容。 (2)学习难点 通过拖拉对象或使用“剪切/粘贴”功能移动文字。 使用“复制/粘贴”功能复制内容。 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探究,对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对知识有初步的了解。 【打字练习及展示】: 将屏幕上的文字在五分钟练习时间内做一下打字练习。 给学生展示一下这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及修改后的效果,使其有大致的了解,引出下面的练习及学习操作。 【课堂导学】:

咱们都写过作文,在修改时有很多的方法和标记符,在作文本上用笔一点点标记,会让页面很杂乱,例如:有一个句子位置不合适,怎样把它移到正确的位置。 现在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很多编辑都在电脑上,在输入过程中又会出现很多错误,今天咱们学习一下用电脑对其进行操作,使页面布局简洁、规范。 【旧知回顾】: 咱们已经学习了文本的输入,这节课学习文本的修改,怎样打开word文档? 在word的输入过程中,会遇到输入法的转换,首先打开word,单击“任务栏”上的输入法图标,选择“智能ABC输入”,或者同时按“shift+ctrl”键,转换输入法,然后单击需要输入的位置,将文字输入,在开始另一段时按键盘上的“enter”键,空两格进行输入。 【探索新知】: 在自学课本和自我学习探讨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疑问,请同学们大胆举手提问,在课堂上相互探讨一下,一起解决。 1、自学习题 (1)在第一段第三行“又像一个”后面插入“忍俊不禁的”几个字。 (2)选中“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这句话。 (3)将刚才输入的“忍俊不禁的”删除掉。 (4)将第五段“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这段话复制到最后一段。 (5)将第一段内最后“我凑上去,想摘一朵。”这段话移动到最后一段。 2、拓展延伸 对跨行的文字进行选择时是怎样操作的,怎样准确选择。 自己探究怎样对图片进行复制粘贴。 【操作练习】: 对展示的文章进行对比后,在原文章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达到修改后的效果。计算机课是操作课,强调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穿插练习,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1)在文章指定位置插入预想的文字。 (2)尝试选中一句话或一段话的操作方法,并对其中的文字进行复制/移动

信息技术学案3

高三一轮基本能力复习导学案 --信息技术部分(三) 一、学习目标: 1、体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其重要作用; 2、掌握图像的两种主要类型 3、选择恰当的工具加工图像、表达信息; 4、选择恰当的工具采集和加工音频、视频和动画信息 5、客观评价数字化音频、视频和动画技术的应用 技能知识点: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二、知识网络 三、知识归纳: 1、多媒体的含义 所谓媒体通常是指承载信息的载体,如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一般意义上的多媒体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媒体的组合。在计算机技术及其领域,多媒体技术通常指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即运用计算机处理多媒体信息的技术。 2、图像的类型 图像的类型有两种:点阵图和矢量图,各有优缺点,见下表。 类型优点缺点制作软件 点阵(位图)图象色彩丰富文件容量大,放大或旋 转图像会失真 画图、Photoshop、 ASDsee 向量(矢量)图象文件容量小,放大或 旋转图像不会失真 不容易制作色彩变化太 多的图像 Fireworks、Flash、 CoreDraw 补充:常见的位图图像文件的文件类型有:jpg、gif、bmp、png、psd、tif等常见的矢量图像文件的文件类型有:swf、cdr、 3、常见的音频信息处理软件:Windows自带的“录音机”、Cool editpro、Gold wave等 4、常见的图形图像的处理软件 类型常用软件适用性 简易型图像软件画图初学者 普及型图像软件我行我速普通家庭和办公Acdsee 看图为主,处理为辅Flash 网络图形和动画制作 专业型图像软件Photoshop 专业图像处理AutoCAD 建筑、机械、电子CoreDraw 专业的图像设计人员 多 媒 体信 息加工图像信息加工 图像的类型 常见的图像加工软件常见的音频信息加工软件 常见的视频、动画信息加工软件 多媒体的含义

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 第1课欢迎参加辩论会 教师寄语:在word2000中尽情的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吧。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WORD2000编辑文档的步骤;学会添加文件摘要信息、设置自动保存时间及保存为不同版本;学会中文板式和文本框的使用方法。 2、技能目标:能独立完成一篇图文并茂的文档的编辑排版工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文字处理软件的操作技能,养成规范使用的好习惯。 【操作探究、知识梳理】 一、创建文档 1、新建一个空白文档,并将新建文件名名为“辩论会海报.doc” 2、执行“文件”→“”命令,进行“页边距”和“纸型”的设置。 3、执行“文件”→“”命令,单击“摘要信息”选项卡,添加文档的相关信息后,单击“确定”按钮。 [加油站]:页面设置影响整个文档的板式,一般来说应当在开始编排一篇文章之前就进行页面设置,以使该文档符合实际要求。 二、格式化文档 文档的格式化主要包括的格式化和的格式化。 三、插入图形和对象 我们可以利用工具栏上的各个按钮插入、、,并对其进行设置。 四、保存文档 如何设置自动保存的时间间隔呢? 1、执行“工具”→“选项”命令,单击“保存”选项卡。 2、选中“自动保存时间间隔”复选框,在“分钟”框中,输入时间间隔,单击“确定”按钮。 五、打印文档 1、打印预览 2、打印 【大显身手】: 利用WORD2000文字处理软件设计一张光彩夺目的辩论会海报吧~!

第2课为运动员加油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样式和模板的概念;学会新建样式、应用样式、保存模板和应用模板的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使用样式与模板快速排版格式相同的文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灵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操作探究、知识梳理】: 一、新建样式: 1、样式是应用于文本的一系列格式特征,利用它可以快捷改变文本的外观。 2、总结新建样式的操作步骤: 3、动动手,在WORD2000中创建一个新的样式。 二、应用样式 三、保存模板 1、模板是一种带有特定格式的扩展名为.doc的文档,它包括特定的字体格式、段落格式、页面设置等格式。 2、想一想:保存“模板”和保存普通“文档”在操作中的不同之处? 【合作释疑】: 1、小组讨论学习应用模板。 2、[一点通]:执行“文件”→“新建”命令,出现“新建”对话框。在word2000中,将模板按照不同的种类分别放在相应的选项卡中。双击需要的模板,即可创建基于该模板的文档。 【实践与创新】: 王小洁是初一一班足球队的拉拉队队长,她想制作一幅“运动员加油”的横幅标语,你能帮她完成这个任务吗?

最新2018泰山版信息技术第一册全册教学设计

新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 1.信息工具知多少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信息和信息工具,知道信息工具的作用。 2.知道身边常见的智能信息工具有哪些,能说出他们的主要功能。 3.初步了解电脑的基本组成和主要功能及其对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知道身边常见的智能信息工具有哪些,能说出他们的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 了解电脑的开机、关机的操作步骤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计算机、课本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是什么课? 对,信息课,那什么是信息呢?信息工具都有哪些呢? 二、做中学: (一)信息和信息工具: 1.通过学生的回答和阅读课本导图,让学生明白: 我们通过书籍、路牌、电视等获取的知识或消息就是信息;传递这些信息的书籍、路牌、电视就是信息工具。

2.活动一:说说身边的信息工具。 学生先分组说再轮流说、补充说等,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说出身边的信息工具都有哪些。 (不要太乱铺得太开,着重引导学生说说身边的高科技产品)(二)电脑是强大的信息工具。 1.根据学生的回答,告诉学生电脑是强大的信息工具。 2.教师要和学生区分:狭意电脑(笔记本和台式机)和广义电脑(还包括手机、导航仪、一体机、CT机……等智能工具): 3.活动二:我来说电脑在生活中的作用。 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知道:电脑正在成为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信息工具。 (三)电脑的主要组成部分: 1.先让学生自行说,再以台式机为例,让学生了解它主要由主机、显示器、键盘和鼠标组成。 2.了解各部分的功能: 先让学生自行说,再补充,让学生知道:主机是电脑的主要部件,运算处理的主人。 键盘:传统键盘、无线键盘、软键盘 鼠标:有线、无线、触摸屏…… 显示器:显示信息,任何电脑都离不开它。 3.了解开关机顺序,并让学生自己操作,学会开关机。 (四)练一练:

信息技术基础的学案7.1

7.1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制作人:马庆辉 审核人:高峰 【学习目标】 1. 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一般过程,理解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普遍性及其重要意义 2. 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信息进行分类 3. 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化思想 【知识框架】 管理对象:信息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包括信息、人员、设备、资金等) 管理内容: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控制、加工、协调 管理目的:有效的满足社会的各种信息需求 管理手段: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最佳配置 二、信息资源管理过程 各种信息资源管理活动都是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的:从具体需要出发,对信息资源按照一定的方法分类、组织和存储,继而提供方便的信息服务,与此同时还要不断进行更新与维护。 图书馆的工作流程,一般可以分为:采-分-编-藏-用-剔等几个阶段: 1.采,就是采购。 2.分,就是分类 3.编,就是编目。 4.藏,就是图书的上架管理。 身边的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过程 信息资源的分类组织 信息资源管理中的标准化思想和意义 信 息 资源 管理 概述 【知识要点】 一、 概念介绍 信息资源: 狭义来说,把信息资源等同于知识、资料和消息,即只指信息内容,指导信息本身或信息的集合。广义来说,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本章所述的“信息资源”,指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积累的有具体载体存储的信息,包括文本、图象、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表现印刷品、计算机文件、光盘产品、或者仅仅是其中的包含有相对完整内容的某个片段而已,也可以是数据库中特定结构的广义数据。 信息资源管理(IRM ):一方面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对文献、知识和信息管理的延伸和拓展,另一方面则是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信息已成为重要的经济资源这个背景下所发展起来的信息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

信息与信息技术》学案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导学案 内容标准 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学习要求 1.信息及信息的特征 ·通过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性,形成对信息的感性认识。 ·能结合典型事例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 2.信息技术及其历史和发展趋势 ·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能描述几个重要阶段的基本特征。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描述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关知识点 (一) 信息及其特征 1、信息、物质和能量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 2、信息的一般特征: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可转换性、可增值性、普遍性、不完全性、无限性、传递性、可压缩性 (对信息特征相关事例的分析此为重点和难点) 3、信息的基本容量单位是字节( Byte ) 1Byte=8bit (二) 信息技术与社会 1、信息技术的定义: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又称为“IT(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利用电子技术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显示信息等的相关技术 2、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第一次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第五次计算机技术及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3、神奇的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VR)、语音技术、智能代理技术、中国的超级计算机 例: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技术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三维动画技术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如,电子宠物等 语音技术:包括语音识别(语音到文字的转换)和语音合成(文字到语音的转换) 智能代理技术:Office小助手、搜索引擎中的“蜘蛛”程序 4、丰富多彩的因特网:建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标是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因特网是基于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ransport Control Protocal/Internet Protocal)) 5、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A 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全套教案

信息必修(一) 课题:信息及其特征《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 课时:1课时 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2、学情分析: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能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性;能列举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对信息有较全面的认识。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与人类的关系;信息特征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亲历感官剥夺——你能坚持多久? [游戏] 请几位同学和老师做实验。等学生上来以后,让他面向墙壁静止等我的指令才能回头和说话。让其他同学保持安静并出示一张纸板,上面写着:请大家保持安静,看看他能坚持多久? [提问]:为什么有的同学只能坚持几十秒钟,而有的同学坚持的时间稍长? [学生]:因为他耐力不行 [学生]:因为被孤立,无法得到信息 [总结]:由此可见,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今天我们来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 二、丰富多彩的信息 观察下图,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学生讨论]: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运动员比赛场景;奥林匹克运动会徽标;2008年奥运会口号。 [小结]: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 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