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学原理复习资料

安全学原理复习资料

安全学原理复习资料
安全学原理复习资料

安全学原理题型分为判断题,名词解释,问答题,简答题,论述题

5事故分类按原因分类:自然灾害、人为事故。按事故的发展过程特性分类:突变型、发展型、持续型、环境演变型

6、事故严重度的概念,指因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严重程度

7、安全观的核心:生命价值

8、安全的主要内涵:以“以人为本”为主要内涵。

一.名词解释

1、本质安全化:一般是针对某一个系统(或设施)而言,是表明该系统的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水平已达到了本部门当代的基本要求,系统可以较为安全可靠的系统;但并不表明该系统绝对不会发生事故。

3、安全价值观:是人们对安全是否有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认识和评定。

4、大安全观:将以生产领域为主的技术安全扩展到生活安全与生存安全领域,形成生产、生活、生存的大安全,将以由科技人员具备的安全意识提高到全民的安全意识,就是科学的大安全观。

5、系统: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6、事故隐患:潜藏的不安全因素,从系统的安全的角度来看,人们所说的隐患包括一切可能对人一机一环境系统带来损害的不安全因素。

7、安全目标管理:在一定的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总目标,从上到下地确定安全工作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制定一系列对策措施,开展一系列的组织、协调、指导、激励和控制活动。

8、安全文化:人类在生产、生活、生存活动中,为保护身心安全与健康所创造的有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可表现为有关安全的哲学、伦理道德、科学、艺术和政治法律思想即其构成的思想观念系统及相关制度、设施。

二.简答题

1.安全的基本特征P6:

1)安全的必要性和普遍性: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必要前提,安全作为人是身心状态及其保障条件是绝对必要的,而人和物遭遇到人为的或天然的危害或损坏极为常见,因此,不安全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首先是安全,如果生命安全都不能保障,生存就不能维持,繁衍也无法进行

2)安全的随机性:安全取决于人,物和人与物的关系协调,如果失调就会出现危害或损害。安全状态的存在和维持时间,地点及其动态平衡的方式等都带有随机性。

3)安全的相对性:安全标准是相对的,因为人们总是逐步揭示安全的运动规律,提高对安全本质的认识,向安全本质化逐步逼近

4)安全的局部稳定性:无条件地追求绝对安全,特别是巨系统的绝对安全是不可能的,但有条件地实现人的局部安全或追求物的本质安全化,则是可能的,必须的

5)安全的经济性:安全与否,直接与经济效益的增长或损失有关,保障安全的必要经济投入是维护劳动者的生产流动能力的基本条件,包括安全装置,安全技能培训,防护设施,改善安全与卫生作业条件,防护用品等方面的投入,是保障和再生生产力的前提

6)安全的复杂性:安全与否取决于人,物,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协调,实际上形成人一机一环境运转系统,这是一个自然与社会结合的开放性巨系统

7)安全的社会性:安全与社会的稳定直接相关

8)安全的潜隐性:对各类事物的安全本质本质和运动变化规律的把握程度,总是受人的认识能力和科技水平的局限

2.安全观的确立依据,安全观作为一种观念时价值何在。P43

安全观并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它应该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受世界观主导的一种观念。世界观是由人生观,价值观,安全观共同组成的,这是安全观作为一种观念时确立的依据。同时安全观和人生观、价值观又有着内在的联系,可以说安全是人生观的基本目标之一,又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保障,这些是安全作为一种观念存在或者确立的价值所在。

3.事故的基本特征,事故预防原则P86

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事故的因果性,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以及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预测性和复杂性。

预防原则:从技术和组织管理两个方面考虑:A,技术原则,1)消除潜在危险原则。2)降低潜在危险严重度的原则,3)闭锁原则。4)能量屏蔽原则。5)距离保护原则。6)个体保护原则。7)警告、禁止信息原则;B组织管理原则,1)系统整体性原则。2)计划性原则。3)效果性原则。4)党政工团协调安全工作原则。5)责任制原则。

综上所述,事故的预防要从技术、管理组织和教育多方面采取措施,从总体上提高预防事故的能力,才能有效地控制事故,保证生产和生活的安全。

7.安全法规的本质与特征P174

本质:1)安全法规是劳动者意志的体现:安全生产是保证人民幸福,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重要前提,安全生产是劳动者自身的第一需要

2)安全法规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安全法规通过调节社会生产,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保证整个社会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所必须的安全环境和正常秩序

3)安全法规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安全法规的性质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劳动者的意志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为所欲为的主动臆断,而是由劳动者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特征:1)安全法规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

2)安全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它具有国家意志性或国家权威性。

3)安全法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用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安全法规的实施,这就是安全法规的国家强制性。8,安全法规的功能与分类P178

功能:1)依据预防事故规律客观要求所产生的生产技术法规,具有直接预防事故的特定功能2)依据预防事故规律客观要求所产生的生产技术法规,具有直接控制事故的特定功能3)依据预防事故规律客观要求所产生的安全工作法规和安全奖惩法规,具有间接预防和控制事故的特定功能

分类:1)生产技术法规:例如,各种生产技术标准,设计规范,生产工艺规程,技术操作规程2)安全技术法规:例如格子安全技术标准,工厂安全卫生规程,煤矿安全规程,各种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3)安全工作法规:各种安全工作标准,安全监督检查条例,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奖罚条例,安全教育和安全监测制度

三.论述题

4.如何采取本质安全化方法控制事故。P105

主要从物的方面考虑,包括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和降低事故严重度。

(1)降低事故发生概率:1)提高元件的可靠性:1使元件的结构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条件,选用可靠性高的元件代替可靠性低的元件,合理规定元件的使用周期,严格检查维修,定期更换和重建,2增加备用系统,对处在恶劣环境下运行的设备采取安全保护措施,4加强预防性维修

2)选用可靠的工艺技术,降低危险因素的感度3)提高系统抗灾能力4)减少人为失误5)加强监督检查

(2)降低事故严重度:1)限制能量或分散风险2)防止能量逸散的措施3)加装缓冲能量的装置4)避免人身伤亡的措施

7.如何进行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P160

(1)物质安全文化建设:1)工艺过程本质安全化2)设备控制过程的本质安全化3)整体环境的本质安全化

(2)制度安全文化建设。

(3)员工心态安全文化建设:1)应急安全保护意识2)间接安全保护意识3)超前的安全保护意识

(4)员工行为规范安全文化建设:1)树立集体主义的精神风貌2)开始安全道德宣传工作,靠社会舆论、环境氛围和人们的内心信念的力量来加强安全道德修养。3)做好安全道德教育,培养人们安全道德的情感,树立安全道德的信念,坚决执行由安全道德所引导的正确的行为动机。以养成良好的安全道德的行为习惯。

一、名词解释

安全文化: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为保障身心健康安全而创造的一切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安全价值:安全价值是一种利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依靠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通过某些安全措施进行安全功能分析,力图用最低的安全寿命周期投资,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从而提高安全价值的经济技术方法。

事故: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一个或一系列非计划的,可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财产损失以及环境危害的事件。

安全科学:研究事物安全与危险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

本质安全化:是从一开始就从本质上实现了安全化,就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

的。

固有危险度:指一个生产系统,由于自身的功能需要,必须具备某些设备及物料,其设备及物料失控时可能造成灾害的严重程度。

二、简答

2、安全科学研究对象及范畴,主要研究内容,安全规律的三种形式

答:对象:人、机、环。范畴:安全科学的哲学基础、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安全工程与技术、安全科学的经济规律。研究内容:安全观、安全认识论、安全方法论、安全生理与心理、安全社会原理、安全经济原理。安全规律的三种形式:生存规律、构成规律、发展变化规律。

5、安全文化建设在安全管理中的意义

通过对人的人文因素的强化,利用一系列手段,不断提高人的安全素质,改进其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而使人们从被动地服从安全管理制度,转变成自觉主动滴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动,即从“要我遵章守法”转变成“我要遵章守法”。

安全:免受狭义安全:指某一领域的系统的安全,如生产安全、机械安全、矿业安全、交通安全、航空安全、建筑安全、核安全等,具有技术安全的含义。

人员伤害、疾病或死亡,或引起设备、财产破坏或损失的状态。

危险: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认识主体受到损伤和威胁超过某一状态限度的状态。

危险源:认识对象中产生和强化负效应的核心,是危险物质、能量和灾害信息的爆发点。

安全规律:广义安全规律: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安全,大安全的普遍规律。

狭义安全规律:某一领域或系统中的安全规律。

大安全观:将以生产领域为主的技术安全扩展到生活安全与生存领域,形成生产、生活、生存的大安全,将仅由科技人员具备的安全意识提高到全民的安全意识。

生产事故: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体、损害财务、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意外事件。

工伤事故: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件。

事故法则:事故的统计规律。1:29:300。

全面安全管理:就是总结传统的劳动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管理方法并通过全体人员确认的全面安全目标,对全生产过程和企业的全部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和协调一致的综合管理。

安全目标管理:在一定时期内,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制定一系列对策措施,开展一系列的组织、协调、指导、激励和控制活动。

安全的基本特征:必要性和普遍性、随机性、相对性、局部稳定性、经济性、复杂性、社会性、潜隐性。

安全科学的特征:安全科学要体现本质安全,即从本质上达到事物或系统的安全最合适化;安全科学要体现理论性和科学性;安全科学要体现交叉性。与相关的学科相结合,相渗透;安全科学要体现研究对象的全面化;安全科学的目的要体现人、经济、环境和技术功能的最优化。

大安全观的基本内容:1、全民的安全意识2、树立全民安全文化素质的教育观3、坚持科教减灾的科学观4、全力发展科学减灾的信息观5、树立综合减灾的决策管理观

事故的特征主要包括:事故的因果性,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和预测性。

事故的预防原则:1、技术原则:①消除潜在危险原则②降低潜在危险严重度的原则③闭锁原则④能量屏蔽原则⑤距离保护原则⑥个体保护原则⑦警告、禁止信息原则;2、组织管理原则:①系统整体性原则②计划性原则③效果性原则④党政工团协作原则⑤责任制调安全工原则

系统理论把人、机、环境作为一个系统,研究人、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反馈和调整,从中发展事故的致因,揭示出预防事故的途径。

人机匹配法:为了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应充分考虑人和机的特点,使人和机相互匹配。1.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2.防止物的不安全状态3.人机相互匹配

要点

绪论及第一章

一.安全工程的几个基本概念

1、安全指标:事故损失的可承受水平。

2、本质安全化:安全达到本部门当代的基本要求。说明:本质安全化是相对的。

3、重大危险源: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存储危险物质,其数量大于或等于国家规定的危险物质单元。

4、安全评价:对危险性的定量定性分析,确定其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分为系统安全评价和随机安全评价。

5、固有危险度:造成灾害的危险程度。

6、危险物质:化学、物理及生物作用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的物质。

二.安全科学的定义

安全科学是研究事物的安全与危险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

三.安全三要素:安全人体、安全物质、安全社会

安全四因素:安全系统+“安全三要素”

四.对安全认识的四个阶段

无知的安全认识阶段(被动工业革命以前)

局部的安全认识阶段(主动但有局限性工业革命以后

系统安全认识阶段(采用系统的观点二战时期)

动态的安全认识阶段(动态的观点目前)

作业:1、解释以下名词

本质安全化;安全评价;重大危险源

简述题

1.目前对“安全科学”的定义;

2.安全科学的本质特征

1)安全科学要体现本质安全,即从本质上达到事物或系统的安全最合适化。

2)安全科学要体现理论性和科学性。

3)安全科学要体现交叉性。与相关的学科相结合,相渗透。

4)安全科学要体现研究对象的全面化。

5)安全科学的目的要体现人.经济.环境和技术功能的最优化。

3.构成安全整体的组成部分或安全三要素;

4.请列出对安全认识的四个阶段。

5.何为“0123”安全管理模式

“0”——以事故为0为目标

“1”——以一把手负责制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保证

“2”——以标准化作业建设标准化安全班级为基础

“3”——以全员教育,全面管理,全线预防为对策

第二章

一.安全观

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围绕着如何确认和维护安全利益所形成的对安全问题的主观认识。

一般包括对威胁的来源、安全的主体,内涵及维护手段等方面的综合判断。

(2)世界观与安全观:影响;动态发展变化

(3)安全观是一个覆盖众多领域,多学科交叉的概念。举例

二.安全科学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理的具体含义

安全第一:是在进行工业生产时,时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当作头等大事来做好。必须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明确“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道理。

预防为主:掌握工业伤亡事故发生和预防规律,针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预先采取防范措施,消除和控制他们,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二者关系

“安全第一”和“预防为主”两者相辅相成。

组织生产时,优先考虑安全,安全和生产矛盾时,须先解决安全问题;一切安全工作需立足于预防,活动初就要考虑安全措施。

四.安全价值的定义及内容

安全价值定义:是一种运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依靠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通过对某些安全措施进行安全功能分析,力图用最低的安全寿命周期投资,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从而提高安全价值的安全技术经济方法。

安全价值内容:1.降低安全寿命周期投资 2.安全功能分析

3.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

4.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

安全寿命周期:从安全措施的构思、设计、实施、使用、到基本失效的过程。

4.什么是大安全观为什么要树立科学的大安全观

答:将仅由科技人员具备的安全意识提高到全民的安全意识,这就是科学的大安全观。

(为什么)树立大安全观的必要性:

1).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文明的标志;

2).现实情况不容乐观;

3).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战略之策树立新世纪的大安全观,是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此外人类对安全的认识扩展到各个领域。

第三章

一,安全与事故的关系

1、安全与安全性

(1)安全

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

安全是指没有引起死亡、伤害、职业病,没有引起财产、设备的损坏或环境危害的条件;

安全是指补因人、机、环境的互相作用而导致系统损失、人员伤害、任务影响或造成时间的损失。

(2)安全性

安全的极向性:三层含义

1)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是0→∞事件或叫稀少事件,即事故具有以下特点:

可能性0,但后果却∞;

作用强度可能很小,但具有累积效应。

2)描述安全特征的两个参量:安全性与危险性就有互补关系:S=1-H

3)人从事的安全活动是希望:最小投入获得最大安全

安全的有限性——避免事故或危险的有限性,这一属性包含两层含义:

①事故或危害事件是可以避免的,但难以完全避免;

②各种事故或危害事件的不良作用、后果及影响可能避免,但难以完全避免。

安全与事故密切相关,为了安全,就必须了解事故(特征、原理、致因理论、预防原则),与安全的基本特征相对应。

二.事故发展三个阶段(孕育生长损失阶段)

三.安全定义:安全是指没有引起死亡、伤害、职业病,没有引起财产、设备的损坏或环境危害的条件

事故定义: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有目的的行动暂时或永远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四.事故模式理论

事故因果类型(1)连锁型:一个因素促成下一个因素发生,下一个因素又促成再下一个因素发生,彼此互为因果,互相连锁导致事故。

(2)集中型:多种独立的因素在同一时间的共同导致事故的发生。

(3)复合型:某些因素连锁、某些因素集中、互相交叉、复合造成事故。

多米诺骨牌理论:海因里希的多米诺骨牌理论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是一连窜事件,按一定顺序互为因果一次发生的结果。

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5个因素:

(1)遗传因素及社会环境,是造成人的性格上缺点的原因

(2)人的缺点,是使人产生不安全行为或造成机械、物质不安全状态的原因

(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4).事故是造成伤害的直接原因

(5).伤害,事故是直接产生的人身伤害的原因

多米诺骨牌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它把事故致因的事件链过于绝对化了。事实上,各块骨牌之间的连锁不是绝对的,而是随机的。前面的牌倒下,后面的牌可能倒下,也可能不倒下。可见,这一理论对于全面的解释事故致因过于简单化。

系统理论:系统理论把人、机和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研究之间相互作用、反馈和调整,从而找出事故的致因、揭示预防途径。

1.何谓事故模式理论考事故模式理论的内容

答:是人们对事故机理所做的逻辑抽象和数学抽象,是描述事故成因、经过和后果的理论,是研究人、物、环境、管理及事故处理这些基本因素如何作用而形成事故、造成损失的理论。

2.主要的事故因果类型有几种

5.预防事故应当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1.技术原则1)消除潜在危险原则2)降低潜在危险严重度的原则3)闭锁原则4)能量屏蔽原则5)距离保护原则6)个体保护原则7)警告禁止原则

2.组织管理原则1)系统整体性原则2)计划性原则3)效果性原则4)党团协调安全工作原则5)责任制原则

第四章

一.本质安全化:该系统的安全技术和管理达到本部门当代的基本要求。本质安全化方法,指为达到本部门安全的基本要求从安全技术和管理上采取的措施方法。主要从物的方面(设备、能量)考虑。包括:

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降低事故严重程度。

二.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

1.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2.选用可靠的工艺技术,降低危险因素的感度;

3.提高系统抗灾能力;

4.减少人为失误;

5.加强监督及检查.

三.事故严重度: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严重程度。

四.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可采取的具体措施

1.职业适应性检查;

2.人员的合理选拔和调配;

3.安全知识教育;

4.安全态度教育;

5.安全技能培训;

6.制定作业标准和异常处理标准;

7.作业前培训;

8.制定和贯彻安全规章;

9.开好班前会;

10.实行确认制;

11.巡查监督指导;

12.评比奖惩;

13.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活动。

五.安全目标管理定义以及内容

定义: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总目标,从上到下确定安全工作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制定一系列对策措施,开展一系列的组织、协调、指导、激励和控制活动。

基本内容:年初,企业的安全部门在厂长的领导下,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制定安全管理总目标。然后经过协商,总目标自上而下地层层分解,制定各级、各部门直到每个职工的安全目标和为达到目标的对策措施。在制定和分解目标时,要把安全目标和经济发展指标捆在一起,同时制定和层层分解,还要把责、权、利也逐级分解,做到目标与责、权、利的统一。通过开展一系列组织、协调、指导、激励、控制活动,通过全体职工自上而下的努力,保证各自目标的实现,最终保证企业总安全目标的实现。年末,对实现目标的情况进行考核,并给予相应的奖惩。在此基础上,经过总结,再制定新的安全目标,进入下一年度的循环。

七.需要重点控制的对象(注意区分)

(1)危险点:指可能发生事故,并能造成人员重大伤亡,设备系统造成重大损失的生产现场。

(2)危害点:指尘、毒、噪声等物理化学有害因素严重,容易产生职业病和恶性中毒的场所。

(3)危险作业

(4)特种作业: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

(5)特殊人员:心理、生理素质较差,容易产生不安全行为,造成危险的人员。

3.简述安全目标管理的基本内容。

九.系统定义: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十.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与原则

1.管理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整分合原理反馈原理封闭原理

弹性原理人本原理能级原理(三角形从上至下为经营决定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动力原理激励原理

十一.安全教育方法(列举几种)

(1)讲授法(2)谈话法(3)读书指导法(4)演示法(5)练习与复习法(6)研讨法(7)宣传娱乐法(8)访问法(9)实验和实习(10)发现法(11)外围教育法(12)奖惩教育法(13)全方位教育法(14)计算机多媒体教育法

十二。三级教育:入厂(矿)教育;车间(区队)教育;岗位教育

十三。两种高技术系统安全管理方法-安全确认型与危险检出型的区别:

安全确认型仅认同被确认的安全,在被确认的安全之外,认为不安全,不允许作业;危险检出型仅在危险被检出时认为危险,除已发现的危险之外,认为安全的,允许作业。

安全确认型将确认的安全以外状态统统视为不安全,尽管被视为不安全的状态中确有可能存在实际上是安全的情况,但是这样处理不会带来危险的后果。危险检出型将发生了危险之外的状态统统视为安全,由于被认为安全的状态中可能存在着未被发现的危险.安全无法确保,会造成危险的后果,这正是危险检出型的致命缺陷。

为什么高技术系统安全管理方法的指导思想是安全确认型思想而不是危险检出型思想

高技术事故一般由机器的错误因素和人的错误因素两方面所造成,虽可通过各种努力使其发生概率降低,但终究是概率论前提下的安全,可能存在着未被发现的危险,可能会造成危险的后果,而安全确认型思想认为真正意义的安全,必须是经过确认的安全,即只有在安全得到确认状态下实施的作业,安全才有保证。所以进行高技术系统的管理方法应该坚持安全确认型思想。

1、何谓系统方法系统应当具有哪些属性(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

2、安全教育中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答:1. 教育的目的性原则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3.教与学互动性原则4 .巩固性与反复性原则

3、安全教育中采用的方法有哪些

4、安全经济有何特点研究安全经济可采用哪些基本方法

答:1.系统性 2.预先性3.决策性 4.边缘性 5.实用性

基本方法: (1)分析对比方法(2)调查研究方法(3)定量、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第五章

一.安全文化含义:是人类在生产、生活、生存活动中,为保护身心安全与健康所创造的有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二.安全文化的层次结构

1)安全器物层次包括人类为了生活、生产的需要而制造并使用的各种安全防护工具、器具和物品。

2)安全制度层次这一层次包括劳动保护、劳动安全与卫生、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环保、防灾减灾等方面的一切社会组织形式和制度。

3)安全精神智能层次这一层次包括安全哲学思想和信仰、安全审美意识(安全美学),包括安全文学艺术、资金科学、安全技术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在安全科学或安全管理方面的理论总和。

4)安全价值规范层次: 包括安全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三.普及大众安全文化的重点

l)宣传安全防灾文化

2)普及公民安全启蒙及应知应会教育

3)提高全民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模式

1.安全宣传建设

2.安全教育建设

3.安全管理建设

4.安全百日竞赛活动

5.安全科技建设

6.安全日常活动

7.安全检查活动

8.安全演练活动

9.安全报告活动

10.安全评价表彰活动

七.安全与生产的辨证关系{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

1.安全文化的层次结构有哪些

2.普及大众安全文化的重点有哪些

3.试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体系与模式。

4.我国企业安全管理体制是什么

5.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企业必须按照国家的法令和法规进行建设,并取得主管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

2.在资金许可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对危险岗位实现无人操作或远距离控制。

3.选用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设备

4.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5.有严密的管理制度和切实可行的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

6.工人上岗经过良好的教育和技术培训

7.在发生事故时有报警设备,消防设备以及充分的防护抢救设备

8.有良好的通讯联络及交通工具,以便一旦发生事故,及时联系抢救

9.有从上到下对安全工作重视的良好风气和责任感

课后题详解

绪论安全观安全认识论

1.何谓安全,人们安全的认识可分几个阶段

答:安全是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况(包括健康状况)及其保障条件。狭义的安全是指某一领域或系统中的安全。广义的安全即大安全是以某一领域或系统为主的安全到生活安全与生存安全领域,形成生产、生活、生存领域的大安全。认识:无知(不自觉)、局部、系统、动态的安全认识阶段。

2.什么是安全科学

安全科学是认识和揭示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安全状态及保障条件与其转化规律的学问。即安全科学是专门研究安全的本质及其转化规律和保障条件的科学。

3.何谓安全指标,本质安全化、危险物质、安全评价和固有危险度

答:安全指标:在一定条件下,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在完成其功能过程中,所产生的事故损失的可接受水平。

本质安全化:一般是针对一个系统和设施而言,是表明该系统的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水平达到本部门当代的基本要求。系统可以较为安全的运行,但不表明该系统绝对不会发生事故。

危险物质:一种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他的化学、物理和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制爆炸、燃烧或中毒的的危险物质。

安全评价:是指对于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存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得出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

固有危险度:是只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由于自身功能的需要,必需具备某些设备及物料,其设备及物料失控时可能造成灾害的严重程度。

4.安全有哪些基本特征,了解安全的基本特征有何作用答:安全的必要性和普遍性,安全的随机性、安全的相对

性、局部稳定性、经济性、复杂性、社会性、潜隐性。作用:有助于认识安全的本质,提高安全意识。

5.安全三要素,安全科学体系应包括那些方面

答:三要素:安全人体,安全物质,安全人与物关系。安全科学体系:工程技术层次——安全工程;技术科学层次——安全工程学;基础科学层次——安全学;哲学层次——安全观。

6.安全四因素安全人体,安全物质,安全社会,安全系统。

7.什么是安全观

安全观是把握安全的本质及其科学的思想方法,是安全的最高理论概括,也是安全思想的方法论和认识论。

8.安全科学技术何时列为一级学科,其下属有几个二级学科和三级学科,这种划分是否合理答:在国家标准

GB/T13745-T1992《学科分类和代码》中,将安全科学技术列为一级学科,该学科体系是由5个二级学科和27个三级学科组成的。不合理,2001年三月根据专家的建议和我国的实际需要,将原属于矿业工程二级学科中的安全技术及工程调整为一级学科。

9.安全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答: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安全科学的应用理论与技术、安全科学的经济规律。

10.安全科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哪些方面答:生产领域(安全生产即劳动保护方面)、生活领域(交通安全及消防与

家庭安全)、生存领域(工业污染控制与治理、灾变的控制与预防)

11.何谓安全价值,安全价值包括哪些内容

答:安全价值是一种运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依靠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通过对某些安全措施进行安全功能分析,力图用最低的安全寿命投资,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从而提高安全价值的安全技术经济方法。内容:降低安全寿命周期投资、安全功能分析、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集体投资和有组织的活动

12.提高安全价值有哪些途径答:V=F/C(V-安全价值;F-安全功能;C-安全投入)

F提高C下降;F提高C不变;C略有提高F更大提高;F不变C降低;F略有下降C大幅下降

答:市场观念:我国企业正向生产经营型转化,从表面看,安全是企业内部的事,似乎与市场无关;实际上,人们对产品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产品安全性不好,容易触电,爆炸等,则无人敢买,也就没有市场。此外,如果一个企业的安全状况不好,经常出事故,在社会上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导致企业形象受损,并影响企业经营。

什么是大安全观,为什么要树科学的大安全观

答:如果将生产领域的技术安全扩展的生活安全和生存安全领域,形成生产、生活、生存的大安全,将仅有科技人员具备的安全意识提高到全名的安全意识,这就是科学的大安全观。近年来,我国每年意外事故与灾害死亡人数高达10万多,各类事故引发的原因,有70%以上由于人的“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其根本在于企业领导、职工和社会大众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因此,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树立科学的大安全观,应成为社会的当务之急,也是国家的战略之策。

13.试分析科学大安全观的时代背景。

答:事故状况、公众安全观的变化、科技的发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深入人心、独生子女要求更高标准的安全与健康保障。高新科技产品给家庭带来风险、缺乏安全科普教育和安全文化知识宣传、必须采取与国际接轨的安全与健康标准化体制。

14.试述大安全观的内容及其合理性。

答:内容:1.树立“人人要安全,安全为人人”的全民安全意识;2.树立全民安全文化素质的教育观;3.坚持科教减灾的科学观;4.全力发展科学减灾的信息观;5.树立综合减灾的决策管理观。

第三章:事故致因理论

1.安全的特点:安全条件与自然科学有关,安全机制与人体科学和思维科学有关,安全管理与系统科学和社会科

学有关。

2.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行动暂时或永远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

3.生产事故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体、损坏财物、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意外事件。根据生产事

故所造成的后果的不同,有设备事故、人生伤亡事故、未遂事故3种。人生伤亡事故又叫工伤事故。

4.工伤事故是指企业职工为了生产和工作,在生产时间和生产活动区域内,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影

响,或虽然不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但由于企业的环境、设备或劳动条件等不良影响,致使身体受到伤害,暂时或长期地丧失劳动能力的事故。

5.工伤事故地构成要素:伤害部位,伤害种类和伤害程度20种

6.事故特征(性质):因果性,随机性与偶然性、潜在性与必然性。

7.工伤事故的影响因素:人,物,管理,环境的原因,事故处置情况。

8.对付事故的办法:事故发生活吸取经验、进行预防的方法(问题出发型),从系统内部出发,研究系统各部分

存在的联系,检查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性及其发生途径,通过重新设计或变更操作来减少或消除危险性,把事故的可能将地道最小限度(问题发现型)。

9.安全的极向性的三次含义1)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一种“零—无穷大”事件;2)描述安全特征的两参量—安

全性与危险性具有互补关系,即安全性=1-危害性;3)人类从事安全活动,总是希望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安全。

10.安全与事故的辩证关系1)安全与事故是一对矛盾体;2)系统在安全状态时并不能保证不发生事故,事故不发

生也不能否认系统处于危险状态。

11.事故模式理论是人们对事故机理所作的逻辑抽象或数学分析,是描述事故成因,经过和结果的路论,是研究人、

物、环境、管理及事故处理这些基本因素如何作用而形成事故,造成损失的理论,意义:从本质上阐明工伤事故的因果关系,说明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后果的理论,它对于人们认识事故本质,指导事故调查、事故分析及事故预防都有重要的作用。

12.事故的因果类型:连续型,多因致果型,复合型。

13.多米诺骨牌理论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时间,按一定的顺序互为因果一次发生的结果。抽取五个事件中

的任何一个,事件链就被破坏,就可以防止事故发生。

14.系统理论把人、机和环境作为一个系统,研究人、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反馈和调整。从中发现事故的致

因,揭示出预防事故的途径。着眼于:机械的运行情况和环境的状况如何,是否正常;人的特性如何是否正常;

人对系统中危险信号在感知、认识理解和行为响应如何;机械的特性与人的特性是否相容配;人的行为响应时间与系统允许的响应时间是否相容等等。

15.能量意外释放论事故是不正常或不希望的能量意外释放的最终结果。人丧失了对能量的有效约束与控制,是

能量意外释放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人而不是能量本身)。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方法是采取物理屏蔽和信息屏蔽,阻止人进入能量流动的渠道。措施如下:1)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2)限制能量;3)防止能量蓄积;4)缓慢的释放能量;5)设置屏蔽设施;6)在时间或空间上把能量与人隔离;7)信息形式的屏蔽。

16.事故频发倾向论是指个别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

17.事故遭遇倾向论是指某些人员在某些生产作业条件下容易发生事故的倾向。

18.变化——失误理论针对客观世界的变化,我们的事故预防工作也要随之改进,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19.P理论把事故看做由相继事件过程中的干扰开始,以伤害或损坏为结束的过程。

20.危险源为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财物损失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第一类危险源指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

生意外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第一类危险源是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两类危险源共同决定危

险源的危险性。

21.故障:是指元件、子系统或系统在运行时达不到规定的功能。对可修复系统的失效就是故障。

22.事故发生的三个阶段:孕育阶段——>生长阶段——>损失阶段

23.事故法则即事故的统计规律,又称1:29:300法则(在每330次事故中,会造成死亡重伤事故1起,轻伤、

微伤事故29起,无伤害事故300起。启示:要消除1次死亡重伤事故以及29次轻伤事故,必须首先消除300次无伤事故,也就是说,防止灾害的关键,不在于防止灾害,而是要从根本上防止事故。

24.事故的预防原则:技术原则:1)消除潜在危险原则,2)降低潜在危险严重度的原则,3)闭锁原则,4)能量

屏蔽原则,5)距离保护原则,6)个体保护原则,7)警告、禁止信息原则。

组织管理原则:1)系统整体性原则,2)计划性原则,3)效果性原则,4)党政工团协调安全工作原则,5)责任制原则。

第三章:安全系统原理

1.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系统的特性:1)整体性2)相关性3)目的性4)有序性5)环境适应性。

3.系统工程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现代科学技术为研究手段,以系统最佳化为研究目标的科学技术。

4.安全系统的特点1)客观性2)开放性与动态性3)确定性与非确定性4)安全系统是有序与无序的统一体5)

突变性或畸变性6)耗散结构特性。

5.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1.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提高元件的可靠性,增加备用系统,对于处于恶劣环境运行

的设备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加强预防性维修)2.选用可靠的工艺技术,降低危险因素的感度 3.提高系统抗灾能力 4.减少人为失误 5.加强监督检查。

6.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1.职业适应性检查;2.人员的合理选拔和调配;3.安全知识教育;4.安全态度教育;5.安

全技能培训;6.制定作业标准和异常情况处理标准;7.作业前的培训;8.制定和贯彻实施安全生产规章制度;9.

开好班前会;10.实行确认制;11.作业中的巡视检查,监督指导;12.竞赛评比,奖励惩罚;13.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活动。

1.人、机、环境、管理是事故系统的四大要素;人、物、能量、信息是安全系统的四大因素。

2.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而动机是由需要支配的。

3.人的安全行为是复杂和动态的,具有多样性、计划性、目的性、可塑性。

4.人的社会知觉分为人的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

第五章安全社会原理

1.广义文化:指人类在生产、繁衍、发展和社会实践历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指

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2.广义安全文化:指人类在生产、生活、生存活动中,为保护身心安全与健康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3.安全文化的层次结构答:安全器物层次(物质基础),安全制度层次,安全精神职能层次,安全价值规范层次。

4.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答:提高全民族安全文化素质,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而且是衡量一个民族文明

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安全文化与安全教育的关系:与教育相关的安全文化,安全教育是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教育是发展安全文化的动力。安全文化与安全科学的关系:安全文化是安全科学技术的母体,只有人民安全文化素质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才能使安全科学技术被公众普遍接受并采用,安全科学技术将在为社会的人民服务的应用领域中得到发展。安全文化是安全科学创建和发展的基础,而安全科学是安全文化的特殊形式,是安全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的结晶。

5.普及大众安全文化的重点:宣传安全防灾文化是特殊的科普内容,以及公民的安全启蒙及应知应会教育,提高

全民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选择时机进行灾害事故忧患教育。

6.企业安全文化:指企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或有意识

塑造的,又为全体职工接受的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与行为规范。

7.企业安全生产的奋斗目标和进取精神:为保护职工的身心安全与健康而创造的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安全的价

值观,安全的审美观、安全的心理素质和企业的安全风貌习俗等。层次:物质安全文化,制度,精神,价值和规范。

8.企业安全文化的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规范功能、辐射功能、激励功能、调适功能。

9.企业安全文化的衡量标准:组织的承诺、管理参与程度、员工授权、奖励系统、报告系统。

10.安全文化的形态体系:安全观念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管理制度文化,安全物质文化。其对象体系:法人

代表的安全文化、企业生产各级领导的安全文化、安全专职人员的安全文化、职工的安全文化、职工家属的安全文化。

11.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在企业的一切方面、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一个强大的安全文化氛围。

可以从物质安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4方面建设。

12.公共安全文化:社区安全文化、交通安全文化、消防安全文化、休闲娱乐安全文化、保健安全文化。

13.实现安全工作的三个转变:从事故后的处理向事故前的预测、预防转变;从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转变;从传统

管理向现代科学管理转变。

14.法由法律概念、法律原则、法律技术性规定和法律规范4个要素组成,其中法律规范是法的主体。

15.法的规范作用可以分为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强制作用。

16.安全法规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依据和准绳,依法规范组织和个人在生产活动的行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

基本方针,强化安全管理。本质:安全法规是劳动者意志的体现,安全法规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安全法规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

17.安全法规的特征: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它具有国家意志性或国家权威性;由国家强

制力保证实施。作用:规范作用(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教育作用,强制作用)和社会作用。

18.安全法规的规范结构分为条件、行为模式、后果三要素。

19.安全法规规范的效力包括时间效力和空间效力。

20.安全法规和法律的关系: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分类:生产技术法规,安全技术法规,安全工作法规。

21.安全法规的功能:1)依据预防事故规律客观要求所产生的生产技术法规,具有直接预防事故的功能。2)依据

控制事故规律客观要求所产生的安全技术法规,具有直接控制事故的功能3)依据安全管理客观要求所产生的安全工作法规和安全奖惩法规,具有间接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功能。

22.安全法制:国家和政府对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政策和原则。各有关部门直到厂矿企业领导和职工对

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所应有的责任、权利和利益。安全技术、工业卫生和其他有关劳动保护和安全技术的要求和系列标准,新建、扩建厂矿企业和引进新技术的劳动保护和安全技术要求。厂矿企业改善劳动条件和安全装备的经费、渠道和筹款。职工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的要求、标准和考核制度。工伤事故的调查、分析和统计呈报程序以及工伤事故的诊断标准。对违反劳动保护和安全法规发生事故的处理程序和处罚规定。厂矿企业接受上级安全监察部门检查的有关规定。对事故的救护、工伤事故的医疗制度、隔热南拳防护用品标注以及劳动保护和安全管理的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内容。

补充部分

1.安全目标管理就是在一定的时期内,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总目标,从上到下确定安全工作目标,并未达到这一

目标制定一系列对策措施,开展一系列的组织、协调、指导、激励和控制活动。基本内容:年初,制定安全管理的总目标。层层分解,制定各级、各部门直到每个职工的安全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措施(把安全目标与经济发展指标捆绑在一起)。通过开展一系列组织、协调、指导、激励、控制活动,保证企业总安全目标的实现。年末,对实现目标的情况进行考核,并给予相应的奖惩。在此基础上,经过总结,再制定新的安全目标,进入下一年度的循环。

2.安全目标管理的特点:1.安全目标管理是重视人,激励人,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管理2.是系统的,动态

的管理。

3.安全目标管理的制定包括:确定企业安全目标方针,总体目标和制定实现目标的对策措施三个方面。目标的

展开:1.目标展开的过程和要求 2. 目标的协调与调整 3.目标展开图。

4.安全目标的实施:着重做好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必要的监督检查以及信息交流这三方面的工作。目标的考

评:1.目标考评的原则 2.目标考评的方法 3.奖惩与总结 4.在成果考评中应注意的事项。

5.系统方法:为有效地解决生产中的安全问题,人们需要采用系统工程方法,来识别、分析、评价系统中的危险,

并根据其结果,调整工艺、设备、操作、管理、生产周期和投资等因素,使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得到控制,并使系统安全性达到最好的状态。系统的属性: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

6.系统工程解决问题的方法:工程逻辑、工程分析、统计理论与概率论、运筹学、现代管理学理论与原则。

7.采用系统工程方法解决安全问题的理由:

1).使用系统工程方法,可以识别存在于各个要素本身,要素之间的危险性

2).可以了解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消除各要素由于相互依存、互相结合而产生的危险性

3).系统工程所采用的一些手段都能用于解决安全问题。

8.安全教育的原则:教育的目的性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教与学互动性原则;巩固性与反复性原则;

安全教育的作用。

9.安全教育的方法:教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练习与复习法、研讨法、宣传娱乐法、访问法、实

验和实习、发现法、外围教育法、奖惩教育法、全方位教育法、计算机多媒体教育法。

(完整word版)安全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安全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安全文化: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 为保障身心健康安全而创造的一切安全物质财富和 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 安全价值:安全价值是一种利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 依靠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 通 过某些安全措施进行安全功能分析 力图用最低的安全寿命周期投资 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 从而提高安全价值的经济技术方法。 事故: 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一个或一系列非计划的 可导致人员伤亡 设备损坏、财 产损失以及环境危害的事件。 安全潜力势: 指事物达到安全最佳状态或理想状态的能力大小和趋势 潜势力越大说明事物 从现在的状态发展到安全最佳状态的能力越大 可能性越强。 重大危险源: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存储危险物质 其数量大于或等于国家规定的危险 物质单元。 风险:是对人是主体可能发生灾害的后果的定量描述 是一定时期产生灾害事件的概率与有 害事件危及势的乘积。R=PV 式中 P 为风险出现的概率 V 为危及势的量度值。 安全科学:研究事物安全与危险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 本质安全化:是从一开始就从本质上实现了安全化 就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从 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安全评价:以实现系统安全为目的 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 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 危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 判断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严重度 制定预防措施 和管理决策的工程。 固有危险度: 指一个生产系统 由于自身的功能需要 必须具备某些设备及物料 其设备及 物料失控时可能造成灾害的严重程度。 二、简答 1.采取哪些综合措施可达到本质安 全 答 一、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 1.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2.选用可靠的工艺技术 降低危险 因素的感度 3.提高系统抗灾能力 4.减少人为失误 5..将强监督管理 二、降低事故严重度的措 施 1.限制能量或分散风险 2.防止能量逸散的措施 3.加装缓冲能量的装置 4.避免人身伤亡的措施 2.安全科学研究对象及范畴 主要研究内容 安全规律的三种形式 答 对象 人、机、环。 范畴 安全科学的哲学基础、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安全工程 与技术、安全科学的经济规律。 研究内容 安全观、安全认识论、安全方法论、安全生理 与心理、安全社会原理、安全经济原理。 安全规律的三种形式 生存规律、构成规律、发 展变化规律。

最新安全学原理复习重点

安全学原理复习重点

安全工程的几个基本概念 1、安全指标:事故损失的可承受水平。 2、本质安全化:安全达到本部门当代的基本要求。说明:本质安全化是相对的。 3、重大危险源: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存储危险物质,其数量大于或等于国家规定的危险物质单元。 4、安全评价:对危险性的定量定性分析,确定其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分为系统安全评价和随机安全评价。 5、固有危险度:造成灾害的危险程度。 6、危险物质:化学、物理及生物作用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的物质。 安全科学的定义(现在的定义) 安全科学是研究事物的安全与危险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研究事物安全的本质规律,揭示事物安全相对应的客观因素及转化条件;研究预测、清除或控制事物安全与危险影响因素及转化条件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安全的思维方法和知识体系。 构成安全整体的组成部分(安全三要素)安全人体、安全物质、安全社会(安全人与物关系) “0123”安全管理模式(略) 安全观的定义 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围绕着如何确认和维护安全利益所形成的对安全问题的主观认识。 安全科学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 安全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理的具体含义 ?安全第一 是在进行工业生产时,时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当作头等大事来做好。必须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明确“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道理。 ?预防为主 掌握工业伤亡事故发生和预防规律,针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预先采取防范措施,消除和控制他们,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二者关系 “安全第一”和“预防为主”两者相辅相成。组织生产时,优先考虑安全,安全和生产矛盾时,须先解决安全问题;一切安全工作需立足于预防,活动初就要考虑安全措施。 安全价值的定义:是一种运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依靠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通过对某些安全措施进行安全功能分析,力图用最低的安全寿命周期投资,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从而提高安全价值的安全技术经济方法。 提高安全价值的主要内容有四点 ?降低安全寿命周期投资 ?安全寿命周期:从安全措施的构思、设计、实 施、使用、到基本失效的过程。 ?投资:整个安全寿命周期各个阶段投资的总和。

安全学原理题库(含答案)教学内容

安全学原理题库(含答 案)

安全学原理试题 一、解释 安全投资:是指对安全活动所做出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总和。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可靠度:是可靠性的概率的度量,通常记为R. 掩蔽效应:一个声音被另一个声音所掩盖的现象,称为掩蔽。一个声音的听阈因另一个声音的掩蔽作用而提高的效应,称为掩蔽效应安全成本:是指实现安全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它是衡量安全活动的重要尺度。 安全效益:安全收益与安全投入的比较。它反映安全投入的关系,是安全经济决策所依据 的重要指标之一。 安全: 是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况)及其保障条件。安全科学: 是专门研究安全的本质及其转化规律和保障条件的科学。 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行动暂时或永远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 工伤事故 :一般的人身伤亡事故又称工伤事故,它是企业职工为了生产和工作,在生产时间和生产活动区域内,由于受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影响,或虽然不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但由于企业的环境、设备或劳动条件等不良影响,制使身体受到伤 害,暂时地或长期地丧失劳动能力的事故。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互相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集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工程:是用现代科学方法组织管理各种系统的规划、设计、生产和使用的一门科学,是指系统所有组成部分的综合,已达到全系统的最优效率。 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需要阐明几点:规定的时间、规定的条件、规定的功能、能力。 群体:是指俩人或俩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 正式群体: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组织建立的群体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为全体员工所接受、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及行为规范。 需要:是指客观的刺激作用于人们的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 动机:心理学上把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念等心理因素。 二、填空题 1. 安全三要素是人、物、人与物。

安全学原理总结

安全观 1.安全科学:研究安全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安全科学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2.安全: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因素危害的存在状态及保障条件。 3.人们对安全的认识:(1)从前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安全是人类生存、 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的条件(2)从安全与事故的相对存在中认识到,安全是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发生事故的环境。安全等于无事故,安全是指人身没有伤害、设备没有损坏、财产没有损失的状态(3)从安全与事故之间的联系中认识到,安全系判明的危险性不超过允许限度。(4)1.安全是之人的身心而言,不仅仅是人的躯体不上、不死、不病,而要保障人的心理、生理的安全与健康。2安全设计的范围超出了生产过程、劳动生产的时空领域,拓展到人能进行活动的一切领域,可以延伸到人能生活,生存的一切地方。3人们随着社会文明、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的程度不通过,对安全需求的水平与质量页不同(5)从安全的存在中认识到,安全是一种状态。 4.生产安全的本质:生产时间符合生产规律的规律活动,具有安全必然性,它通过总结安全生 产的历史经验教训,联系生产时间,遵循生产规律,实现了安全生产的实施加以确认。 5.安全的规律:狭义安全规律与广义安全规律。安全科学讲的是广义的安全规律,它具有安全 的必然性,及安全的根本规律。分三大类安全规律;(1)生存规律:指安全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具有与自然界的生态规律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相依而生的自然属性(2)构成规律:指能构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客观事物规律运动的诸因素,各自内在与系那个湖之间的本质联系所具有的安全必然性(3)发展变化规律:指安全从与隐患、事故的对立统一中分离出来之后,经过理性升华,变成了符合预防、控制事故规律的产物,以其具有的规律性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按客观规律发展。 6.安全第一原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安全方针。 7.安全价值:一种运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依靠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同过对安全措 施进行安全功能分析,力图用最低的安全寿命投资,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从而提高安全价值的安全技术经济方法。 8.安全价值内容:(1)降低安全寿命周期投资(2)安全功能分析(3)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4) 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 9.安全价值的观念:(1)安全的战略观念(2)安全的市场观念(3)安全的竞争观念(4)安 全的服务观念(5)安全的素质观念(6)安全的开发观念(7)安全的信息观念 10.大安全观:以生产领域为主的技术安全扩展到生活安全与生存安全领域,形成生产、生活、 生存的大安全,将仅由科技人员具备的安全意识提高到全民的安全意识。 11.大安全观的目的:动员全社会、全民族、各行各业、上上下下,通过安全减灾的国家战略和 系统工程,不仅要保证实现国家和企业的安全生产,更为了追求人类的安全生存、社会的和谐、稳定 12.科学大安全观的内容:(1)树立“人人要安全,安全为人人”的全民安全意识(2)树立全 民安全文化素质的教育观(3)坚持科教减灾的科学馆(4)树立发展科学减灾的信息观(5)树立综合减灾的决策管理观 13.大安全学科体系仍需要建立的观点和概念:(1)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仍需要完善(2)安全科 学技术应考虑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3)灾害科学应把自然的和人为的灾害作为研究对象(4)环境科学与安全科学及减灾科学本质存在着协同和交叉(5)安全、减灾、环保的工程技术层次有公用共享的基础(6)保护人类的身心安全与健康是共同的目标(7)大安全学科框架

安全学原理课后答案(1)

1、目前人们对安全认识有哪几种类型 人们对安全的认识: 安全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 安全是没有危险、不发生事故 安全是可以接受的危险 安全不仅指生命,还包括健康、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 安全是一种良好的存在状态 2、安全规律具有哪几种形式 规律——客观事物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狭义安全规律——某一领域或系统中的安全规律 广义安全规律——自然界及人类社会的安全规律 1、安全的生存规律 指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中、具有与自然界生存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相依而生的自然属性。 2、安全的构成规律 指构成自然界的人类社会客观事物规律运动的诸要素,各自内在与相互之间的本质联系所具有的安全必然性。 生产安全规律的五种构成要素: 劳动者 劳动手段 劳动对象 劳动时间 劳动空间 3、安全的发展变化规律 是指安全从与隐患、事故的对立统一中分离出来之后,经过理性升华,变成了符合预防和控制事故规律的产物,以其具有的规律性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按客观规律发展。 3.为什么说“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战略方针 安全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之一没有安全就没有人类的生活和生产,这是安全第一思想的客观基础,安全第一是我国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应当自始自终贯彻的安全生产方针,体现在:安全第一是指我国各级政府,一切生产建设部门,交通运输和其他有关部门生产,设计过程中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真正树立人是最宝贵的财富,劳动者是发展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在组织指挥和进行生产活动中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来考虑,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完成生产计划的前提条件和头等大事来抓。安全第一是指我国各级政府一切生产建设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时时处处都应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生产中个环节都要坚持安全第一,每一项生产中都应该首先考虑安全因素,经常地检查隐患,找问题,自觉形成一套预防事故保证安全的制度,以保证职工的安全与健康,保证生产长期的安全的进行。

安全学原理 北科大 期末复习总结

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的风险的状态。 危害:可能带来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或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源或事故隐患。 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风险: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职业病: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全过程。也称危险度评价和安全评价。 危害辨识: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危险因素: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 有害因素: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事故隐患:泛指现存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管理上的缺陷。 系统安全:指在系统使用的期限内,应用安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并排除系统要素的缺陷及可能导致灾害的潜在危险。 劳动保护:只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采取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来消除劳动过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条件和行为,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职业安全卫生:以保障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为目的的工作领域以及再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安全信息:安全活动所以来的资源,按安全事物在时间和空间定性或定量的表达。一次:生产过程中的人机环境客观安全性。二次:法规,条例政策安全科学理论总结分析报告等。 安全收益:安全产出。具有潜伏性,间接性,延长性,迟效性特点。 安全目标管理:在一定时期内,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总目标,从上到下的确定安全工作目标,并未达到这一目标制订一系列对策措施,开展一系列的组织,协调,指导,激励和控制活动。职业健康管理体系:为建立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所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或相互作用的要素管理体系。 绩效测量: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和结果的测量。 可承受风险:是根据用人单位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已将危害性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降低至可接受的程度。 四同时: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为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事故致因理论:是用来阐明事故的成因,始末过程和事故后果,以便对事故的发生,发展进行明确的分析,是从最早的单因素理论,发展到不断增多的复杂因素的系统理论。 安全人机学原理:从安全学的角度和着眼点,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解决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的或者临时的生产,加工,使用或者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安全科学四要素:人,物,人物的关系,信息。 安全生产中的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 人的原因:工人,管理干部,事故现场的在场人员和有关人员。注意力分散,忽视安全警告,不安全的工作,危险作业,高速作业。是重要致因。 物的原因:原料,燃料,动力,设备,工具,成品,半成品,装置结构,材料不良,零件磨损老化危险物有害物的存在安全防护装置失灵防护用具失灵。 管理的原因:技术缺陷,劳动组织不合理,错误、缺乏检查指导,教育培训不够,人员选择和使用不当,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安全管理学重要知识点总结整理

安全管理学总结 第一章概论 本章学习重点是第二节、第三节。重点掌握:1、管理的基本原理2、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本章学习的难点内容是第三节;难点是安全管理科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及其在安全科学体系中的任务 (1)安全的定义及概念 1. 安全的定义(任选一个) 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 安全是指没有引起死亡、伤害、职业病或财产、设备的损坏或损失或环境危害的条件。 2. 安全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安全体现三个方面):经济损失大;社会影响大;影响周期长 3. 职业安全卫生、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 ①职业安全卫生:职业安全卫生通常是指影响作业场所内员工、临时工、合同工、外来人员和其他人员安全与健康的条件和因素。 ②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或控制危险及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健康、设备完好无损及生产顺利进行。安全生产包括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③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二者从概念上看是有所不同的,但在内容上有所交叉:安全生产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强调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保证企业员工的安全、健康和企业的财产不受损失。劳动保护是站在政府的立场上,强调为劳动者提供人身安全与身心健康的保障、属于劳动者权益的范畴。(简述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异同点) 4. 安全、安全性与系统安全 ①安全:保护,主要指职业安全、意外伤害、家庭安全等安全问题(安全科学工作者所关注的领域);Security:保卫,主要涉及国家安全、刑事犯罪、防抢防盗等安全问题。 ②安全性:安全性是系统在可接受的最小事故损失条件下发挥其功能的一种品质。 ③系统安全:在系统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和成 本为约束条件,应用工程和管理的原理、准则和技术,使 系统获得最佳的安全性。 5. 系统可靠,是否一定安全?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在使用期限内实现规定性能的可能程度。可靠性技术的核心是失效分析,安全性技术的核心是危险分析。可靠性与安全性不能等同,系统可靠不一定安全。 (2)管理科学及基本概念 6. 管理的定义:是为实现预定目标而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物质资源的过程。 7. 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弹性原理 ①系统原理----系统分析内容包括(选择):①系统界定;②系统要素;③系统结构;④系统功能;⑤系统联系;⑥系统目标;⑦系统变革。 ---系统原理的基本原则:(1)整分合原则(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则的主要含义)(2)反馈原则(正反馈、负反馈)(3)封闭原则(4)动态相关性原则 ②人本原理---人本原理的基本原则:1、能级原则2、动力原则3、激励原则 ----动力原则基本动力有三类:物质动力,以适当的物质利益刺激人的行为动机;精神动力,运用理想、信念、鼓励等精神力量刺激人的行为动机;信息动力则通过信息的获取与交流产生奋起直追或领先他人的动机。 激励原则中人发挥其积极性的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内在动力,指人本身具有的奋斗精神;外在压力,指外部施加于人的某种力量;吸引力,指那些能够使人产生兴趣和爱好的某种力

安全学原理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安全三要素:安全人体、安全物质、安全社会(即安全人与物关系)、 3、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 4、安全经济管理的特点:综合性、整体性、群众性 5、事故按原因分类:自然灾害、人为事故。按事故的发展过程特性分类:突变型、发展型、持续型、环境演变型 6、事故严重度的概念,指因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严重程度 7、安全观的核心:生命价值 8、安全的主要内涵:以“以人为本”为主要内涵。 二.名词解释 1、本质安全化:一般是针对某一个系统(或设施)而言,是表明该系统的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水平已达到了本部门当代的基本要求,系统可以较为安全可靠的运行,但并不表明该系统绝对不会发生事故。 2、固有危险度:是指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由于自身功能的需要必须具备某些设备及物料,其设备及物料失控时可能造成灾害的严重程度。 3、安全价值观:是人们对安全是否有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认识和评定。 4、大安全观:将以生产领域为主的技术安全扩展到生活安全与生存安全领域,形成生产、生活、生存的大安全,将以由科技人员具备的安全意识提高到全民的安全意识,就是科学的大安全观。 5、系统: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6、事故隐患:潜藏的不安全因素,从系统的安全的角度来看,人们所说的隐患包括一切可能对人一机一环境系统带来损害的不安全因素。 7、安全目标管理:在一定的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总目标,从上到下地确定安全工作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制定一系列对策措施,开展一系列的组织、协调、指导、激励和控制活动。 8、安全文化:人类在生产、生活、生存活动中,为保护身心安全与健康所创造的有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可表现为有关安全的哲学、伦理道德、科学、艺术和政治法律思想即其构成的思想观念系统及相关制度、设施。 9、安全效益:通过安全条件的实现,对国家、企业、个人产生的效果和利益,即用尽量少的安全投资,提供尽量多的符合全社会和人民需要的安全保障。: 三.简答题 1.安全的基本特征P6: 1)安全的必要性和普遍性: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必要前提,安全作为人是身心状态及其保障条件是绝对必要的,而人和物遭遇到人为的或天然的危害或损坏极为常见,因此,不安全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首先是安全,如果生命安全都不能保障,生存就不能维持,繁衍也无法进行 2)安全的随机性:安全取决于人,物和人与物的关系协调,如果失调就会出现危害或损害。安全状态的存在和维持时间,地点及其动态平衡的方式等都带有随机性。 3)安全的相对性:安全标准是相对的,因为人们总是逐步揭示安全的运动规律,提高对安全本质的认识,向安全本质化逐步逼近 4)安全的局部稳定性:无条件地追求绝对安全,特别是巨系统的绝对安全是不可能的,但有条件地实现人的局部安全或追求物的本质安全化,则是可能的,必须的 5)安全的经济性:安全与否,直接与经济效益的增长或损失有关,保障安全的必要经济投入是维护劳动者的生产流动能力的基本条件,包括安全装置,安全技能培训,防护设施,改善安全与卫生作业条件,防护用品等方面的投入,是保障和再生生产力的前提 6)安全的复杂性:安全与否取决于人,物,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协调,实际上形成人一机一环境运转系统,这是一个自然与社会结合的开放性巨系统 7)安全的社会性:安全与社会的稳定直接相关 8)安全的潜隐性:对各类事物的安全本质本质和运动变化规律的把握程度,总是受人的认识能力和科技水平的局限 2.安全观的确立依据,安全观作为一种观念时价值何在。P43 安全观并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它应该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受世界观主导的一种观念。世界观是由人生观,价值观,安全观共同组成的,这是安全观作为一种观念时确立的依据。同时安全观和人生观、价值观又有着内在的联系,可以说安全是人生观的基本目标之一,又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保障,这些是

安全学原理题库

安全学原理题库 一、解释安全投资:是指对安全活动所做出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总和。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可靠度:是可靠性的概率的度量,通常记为R、掩蔽效应:一个声音被另一个声音所掩盖的现象,称为掩蔽。一个声音的听阈因另一个声音的掩蔽作用而提高的效应,称为掩蔽效应安全成本:是指实现安全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它是衡量安全活动的重要尺度。 安全效益:安全收益与安全投入的比较。它反映安全投入的关系,是安全经济决策所依据的重要指标之一。 安全: 是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况)及其保障条件。安全科学: 是专门研究安全的本质及其转化规律和保障条件的科学。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行动暂时或永远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工伤事故 :一般的人身伤亡事故又称工伤事故,它是企业职工为了生产和工作,在生产时间和生产活动区域内,由于受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影响,或虽然不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但由于企业的环境、设备或劳动条件等不良影响,制使身体受到伤害,暂时地或长期地丧失劳动能力的事故。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互相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集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工程:是用现代科学方法组织管理各种系统的规划、设计、生产和使用的一门科学,是指系统所有组成部分的综合,已达到全系统的最优效率。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需要阐明几点:规定的时间、规定的条件、规定的功能、能力。群体:是指俩人或俩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正式群体: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组织建立的群体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为全体员工所接受、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及行为规范。需要:是指客观的刺激作用于人们的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动机:心理学上把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

安全学原理复习重点

安全工程的几个基本概念 1、安全指标:事故损失的可承受水平。 2、本质安全化:安全达到本部门当代的基本要求。说明:本质安全化是相对的。 3、重大危险源: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存储危险物质,其数量大于或等于国家规定的危险物质单元。 4、安全评价:对危险性的定量定性分析,确定其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分为系统安全评价和随机安全评价。 5、固有危险度:造成灾害的危险程度。 6、危险物质:化学、物理及生物作用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的物质。 安全科学的定义(现在的定义) 安全科学是研究事物的安全与危险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研究事物安全的本质规律,揭示事物安全相对应的客观因素及转化条件;研究预测、清除或控制事物安全与危险影响因素及转化条件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安全的思维方法和知识体系。 构成安全整体的组成部分(安全三要素)安全人体、安全物质、安全社会(安全人与物关系) “0123”安全管理模式(略) 安全观的定义 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围绕着如何确认和维护安全利益所形成的对安全问题的主观认识。 安全科学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 安全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理的具体含义 ?安全第一 是在进行工业生产时,时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当作头等大事来做好。必须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明确“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道理。 ?预防为主 掌握工业伤亡事故发生和预防规律,针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预先采取防范措施,消除和控制他们,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二者关系 “安全第一”和“预防为主”两者相辅相成。组织生产时,优先考虑安全,安全和生产矛盾时,须先解决安全问题;一切安全工作需立足于预防,活动初就要考虑安全措施。 安全价值的定义:是一种运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依靠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通过对某些安全措施进行安全功能分析,力图用最低的安全寿命周期投资,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从而提高安全价值的安全技术经济方法。 提高安全价值的主要内容有四点 ?降低安全寿命周期投资 ?安全寿命周期:从安全措施的构思、设计、实施、 使用、到基本失效的过程。 ?投资:整个安全寿命周期各个阶段投资的总和。

安全学原理题库

一、解释 事故工伤事故系统工程可靠性安全投资群体正式群体 安全系统企业安全文化安全科学重大危险源可靠度掩蔽效应 需要动机安全成本安全效益 二、填空题 1. 安全三要素是、物、。 2. 安全的经济功能主要体现于和两个方面。 3. 构成工伤事故的三要素是、伤害种类、。 4. 根据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和,间接原因是。 5. 《安全生产法》的实施日期是。 6.从安全的属性来看,可以划分为和。 7.根据工伤事故分类标准,重伤指工作日损失在工作日以上,个工作日以下的伤害。 8.博得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认为导致事故的间接原因是。 9.博得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认为导致事故的基本原因是。 10.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认为导致事故的间接原因是。 11.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认为导致事故的基本原因是。 12.瑟利模型将事故发生的过程划分为危险构成和两个阶段。 13.瑟利模型在每个阶段中都从人的感觉、、和行为响应三个方面阐述。 14.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完成的能力。 15.心理过程包括、和。 三、判断 1.根据事故法则,得知一个企业出现了1次死亡事故,推断出该企业必然发生了29次重伤或轻伤事故。() 2.100%的安全是安全性的最大值,这很难,甚至不可能达到。() 3.根据动机理论,当人有某种需要时,就会产生相应的动机,从而产生相应的行为。() 4.在企业中,领导的对待安全的态度对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作用。() 5.当前,我国安全生产的总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6.人的眼睛对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视野范围,其中黄色的视野范围比红色大。() 7.安全法规具有与宪法同等的法律效力。() 8.人的本质是趋利的。() 9.人的眼睛的水平运动比垂直快,但在对物体的尺寸估计时,垂直方向比水平方向准确。() 10.我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体制是实行国家安全监察、行业安全管理、群众安全监督相结合。() 11.吉布森认为导致事故的原因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意外释放所致。() 12.根据瑟利模型,当人的认知过程完成并采取了行为响应时,事故就是可以避免的。() 13.在繁忙的车间奔跑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 14.出现了故障的设备,就一定是物的不安全状态。() 15.根据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事故的发生是因为工厂中存在容易发生事故的人。() 16.具有感情冲动、容易兴奋的性格的工人,发生事故的概率一定比其它人员大。() 17.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根本,不存在第一类危险源就不会发生事故,因此,要预防事故必须消除第一类危险源。() 18.根据两类危险源理论,要预防事故的发生重点是在控制第二类危险源。() 19.安全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静止的人-机-环境组合不能称之为安全系统。() 20.就可靠性而言,可靠度和不可靠度构成了一个完备事件组。() 21.在生产过程中,如果物的状态、人的行为和环境条件不能满足依据事故发生与预防规律的认识所制定的标准、规章、规定、规程 等,就有可能发生事故。( ) 22.在安全管理的强制原理申,所谓"强制"就是让被管理者绝对服从,不必经过被管理者同意便可采取控制行动。( ) 23.近几年来,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总体现状是工矿企业事故发生总数有下降趋势,事故发生率己接近美国、英国、日本等工业化国 家。 ( ) 24.在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后逐步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监督、检查等制度,特别要注意发挥工会组织的监督作用,以保证安全 生产责任制得到真正落实。( ) 25. 建设项目"三同时"是指生产性基本建设项目中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同时投人生产和使用。( ) 26. 事故的发生是完全没有规律的偶然事件。( ) 27.如果用人单位没有统一购买劳动防护用品,应该按照法律、法规或标准的规定,发给从业人员资金由其自行购买。( ) 28. 国家颁布的《安全色》标准中,表示禁止、停止的颜色为黄色。( ) 29.防止重大工业事故发生的第一步是辨识或确认高危险性的工业设施。( ) 30.某单元中有甲、乙两种物质,甲种物质的临界量和实际量分别为5t和2.5t,乙种物质的临界量和实际量分别为2t和1·5t,则 该单元不属于重大危险源。( ) 31.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涉及许多部门,因此应该先明确在应急救援中承担相应任务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 32.事故应急救援系统中的后勤保障组织主要负责应急救援所需的各种设备、设施、物资以及生活、医药等的后勤保障。( ) 33.应急预案是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文件,但不具有法规权威性。( ) 34.接触高浓度氯气可立即昏迷、死亡,这种伤害被称为 "闪电型"死亡。( ) 35. 企业中对人身有害或污染劳动环境的设备无法改造时,交罚款后可以允许继续使用。() 3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和安全许可证、销售许可证的发放工作,国家发 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拟定烟花爆竹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有关标准、规范。( ) 37.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是指代表市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执行安全监察任务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的工作人员。 ( )

安全学原理复习提纲

名词解释: 1、安全: 指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及其保障条件 2、重大危险源:长期的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规定的一种或一类特定危险物质的单元(或设施)称为重大危险源。 3、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为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行动暂时或永远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 4、安全评价:安全评价是指对于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系统发生危险性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 5、系统: 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集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6、安全价值:安全价值是一种运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依靠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通过对某些安全措施进行安全功能分析,力图用最低的安全寿命周期投资,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从而提高安全价值的安全技术经济方法。 7、事故法则:事故法则即事故的统计规律 8、轨迹交叉论:伤害事故是许多互相关联的事件顺序发展的结果。这些事件不外乎人和物两个发展系列,当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各自发展过程中(轨迹),在一定时间、空间发生了接触(交叉),能量“逆流”于人体时,伤害事故就会发生 9、本质安全化:本质安全化一般是针对某一个系统(或设施)而言,是表明该系统的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水平已达到了本部门当代的基本要求,系统可以较为安全可靠的运行;但并不表明该系统绝对不会发生事故 10、企业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在企业中应用时与企业文化找到了共同点后形成交叉的结果 11、固有危险度:指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由于自身功能的需要必须具备某些设备及物料,其设备及物料失控时可能造成的灾害的严重程度? 12、安全指标:安全指标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在完成其功能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事故损失的可接受水平 13、安全系数:安全系数是表示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程度 14、安全文化:安全物质文化和安全精神文化的总和 15、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判断: 1、安全与危险在所要研究的系统中是一对矛盾,它们相伴存在。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绝对的。(错) 2、安全人体、安全物质和安全系统构成了安全整体的三要素。(对) 3、100%的安全是安全性的最大值,这很难,甚至不可能达到。(对)? 4、工伤事故由伤害部位和伤害程度两项要素组成。(错) 5、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具有偶然性,因此是不可预防的。(错) 6、公共安全文化主要包括社区安全文化、交通安全文化、消防安全文化、休闲娱乐安全文化和保健安全文化。(对)

安全学原理复习教学提纲

安全学原理复习

1、某企业2000-2008年间,事故伤亡人数分别为61、77、73、47、46、59、50、31、33人。分别用回归预测法和灰色系统预测法预测2011年的事故伤亡人数。 解: (法一)回归预测法: 基本方程y=a+bx 其中 各项求和值见下表: 得到a=76.66,b=-4.73,y=76.66-4.73x ,将x=12带入,得到2011年预测值: y=76.66-4.73×12=19.9 (法二)灰色系统预测法: ()∑∑∑∑∑∑--= 2 2 2 x n x y x xy x a ()∑∑∑∑∑--= 2 2 x n x xy n y x b

(1)先计算出原始数据的累加序列x(1)(k) 原始数据处理结果 年份人数k x(0)(k) x(1)(k) x(1)(k) x(0)(k) q(k) 2000 61 1 61 61 2001 77 2 77 138 2002 73 3 73 211 2003 47 4 47 258 2004 46 5 46 304 2005 59 6 59 363 2006 50 7 50 413 2007 31 8 31 444 2008 33 9 33 477 (2)计算参数a、u的值: 首先计算b、y数据列: ,可得: b1=-0.5×(61+138)=-99.5,类似求得其他b2…b8的值。 ,可得: y1==77,类似求得其他y2…y8的值。 序号 b y 1 -99.577 2 -174.573 3 -234.547 4 -28146 5 -333.559 6 -38850 7 -428.531 8 -460.533 计算待定参数a、u值,由以下公式:

安全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安全学原理 名词解释 1、安全的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属性相关的安全特征以及与社会相关的安全内涵 2、安全观: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围绕着如何确认和维护安全利益所形成的对安全问题的主观认识 大安全观::大有现代和全局观念的意思,是以人为核心的高度综合性的安全 3、安全价值观:是人们对于安全是否有价值及价值的大小的认识和评定 填空题 1、保障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三大对策:安全工程技术对策、安全教育对策、安全管理对策 2、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规守纪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综合监察与行业监管相结合、国家监察和地方监管相结合、政府监管与其他监管相结合 3、安全的认识阶段:无知——局部——系统——动态 4、事故的预防原则:技术原则和组织管理原则 简答和论述 背诵知识点 1、对安全的理解 【1】概念的理解 1、复杂的动态过程或状态:人和事物受到的伤害或遭受的损失在当时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2、技术状态:满足一定安全指标要求的物态 3、理念:人和事物不会遭到伤害和损失的理想状态 【2】安全的相对性 1)、安全描述的相对性 2)、安全标准的相对性 3)对安全的认识与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3】安全的基本特征:必要性和普遍性、随机性、相对性、局部稳定性、经济性、复杂性、社会性、潜伏性 1、安全系统(目标)和系统安全(方法)区别与联系 1)、定义 安全系统工程: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辨识、评价、排除和控制系统中的各种危险因素,对设备、资金、生产工艺过程和生产周期等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和综合控制,使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使系统的安全性达到最佳状态的学科 系统安全工程:运用系统论。可靠性理论等手段,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评价系统的危险性、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化,从而使系统达到最佳安全程度 2)、主要研究内容 安全系统工程: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评价、安全决策和控制 系统安全工程: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评价、危险源控制 3)、侧重点不同 安全系统工程:管理层面 系统安全工程:技术层面 4)、安全系统工程>系统安全工程 安全系统工程更符合本质安全的要求。 3、预防事故发生四个层次:

安全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电子教案

安全学原理考试试题 及答案

安全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安全文化: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 为保障身心健康安全而创造的一切安全物质财富和 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 安全价值:安全价值是一种利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 依靠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 通 过某些安全措施进行安全功能分析 力图用最低的安全寿命周期投资 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 从而提高安全价值的经济技术方法。 事故: 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一个或一系列非计划的 可导致人员伤亡 设备损坏、财 产损失以及环境危害的事件。 安全潜力势: 指事物达到安全最佳状态或理想状态的能力大小和趋势 潜势力越大说明事物 从现在的状态发展到安全最佳状态的能力越大 可能性越强。 重大危险源: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存储危险物质 其数量大于或等于国家规定的危险 物质单元。 风险:是对人是主体可能发生灾害的后果的定量描述 是一定时期产生灾害事件的概率与有 害事件危及势的乘积。R=PV 式中 P 为风险出现的概率 V 为危及势的量度值。 安全科学:研究事物安全与危险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 本质安全化:是从一开始就从本质上实现了安全化 就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从 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安全评价:以实现系统安全为目的 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 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 危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 判断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严重度 制定预防措施 和管理决策的工程。 固有危险度: 指一个生产系统 由于自身的功能需要 必须具备某些设备及物料 其设备及 物料失控时可能造成灾害的严重程度。 二、简答 1.采取哪些综合措施可达到本质安 全 答 一、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 1.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2.选用可靠的工艺技术 降低危险 因素的感度 3.提高系统抗灾能力 4.减少人为失误 5..将强监督管理 二、降低事故严重度的措 施 1.限制能量或分散风险 2.防止能量逸散的措施 3.加装缓冲能量的装置 4.避免人身伤亡的措施 2.安全科学研究对象及范畴 主要研究内容 安全规律的三种形式 答 对象 人、机、环。 范畴 安全科学的哲学基础、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安全工程 与技术、安全科学的经济规律。 研究内容 安全观、安全认识论、安全方法论、安全生理 与心理、安全社会原理、安全经济原理。 安全规律的三种形式 生存规律、构成规律、发 展变化规律。

安全学原理复习资料

安全学原理题型分为判断题,名词解释,问答题,简答题,论述题 5事故分类按原因分类:自然灾害、人为事故。按事故的发展过程特性分类:突变型、___________ 型 6、事故严重度的概念,指因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严重程度 7、安全观的核心:生命价值 8、安全的主要涵:以“以人为本”为主要涵。 一. 名词解释 1、本质安全化:一般是针对某一个系统(或设施)而言,是表明该系统的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水平已达到了本部门当代的基本要求,系统可以较为安全可靠的系统;但并不表明该系统绝对不会发生事故。 3、安全价值观:是人们对安全是否有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认识和评定。 4、大安全观:将以生产领域为主的技术安全扩展到生活安全与生存安全领域,形成生产、生活、生存的大安全,将以由科技人员具备的安全意识提高到全民的安全意识,就是科学的大安全观。 5、系统: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6、事故隐患:潜藏的不安全因素,从系统的安全的角度来看,人们所说的隐患包括一切可能对人一机一环境系统带来损害的不安全因素。 7、安全目标管理:在一定的时期(通常为一年),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总目标,从上到下地确定安全工作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制定一系列对策措施,开展一系列的组织、协调、指导、激励和控制活动。 8、安全文化:人类在生产、生活、生存活动中,为保护身心安全与健康所创造的有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可表现为有关安全的哲学、伦理道德、科学、艺术和政治法律思想即其构成的思想观念系统及相关制度、设施。 二. 简答题 1. 安全的基本特征P6: 1)安全的必要性和普遍性: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必要前提,安全作为人是身心状态及其保障条件是绝对必要的,而人和物遭遇到人为的或天然的危害或损坏极为常见,因此,不安全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首先是安全,如果生命安全都不能保障,生存就不能维持,繁衍也无法进行 2 )安全的随机性:安全取决于人,物和人与物的关系协调,如果失调就会出现危害或损害。安全状态的存在和维持时间,地点及其动态平衡的方式等都带有随机性。 3)安全的相对性:安全标准是相对的,因为人们总是逐步揭示安全的运动规律,提高对安全本质的认识,向安全本质化逐步逼近 4 )安全的局部稳定性:无条件地追求绝对安全,特别是巨系统的绝对安全是不可能的,但有条件地实现人的局部安全或追求物的本质安全化,则是可能的,必须的 5)安全的经济性:安全与否,直接与经济效益的增长或损失有关,保障安全的必要经济投入是维护劳动者的生产流动能力的基本条件,包括安全装置,安全技能培训,防护设施,改善安全与卫生作业条件,防护用品等方面的投入,是保障和再生生产力的前提 6)安全的复杂性:安全与否取决于人,物,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协调,实际上形成人一机一环境运转系统,这是一个自然与社会结合的开放性巨系统 7 )安全的社会性:安全与社会的稳定直接相关 8 )安全的潜隐性:对各类事物的安全本质本质和运动变化规律的把握程度,总是受人的认识能力和科技水平的局限 2. 安全观的确立依据,安全观作为一种观念时价值何在。P43 安全观并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它应该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受世界观主导的一种观念。世界观是由人生观,价值观,安全观共同组成的,这是安全观作为一种观念时确立的依据。同时安全观和人生观、价值观又有着在的联系,可以说安全是人生观的基本目标之一,又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保障,这些是安全作为一种观念存在或者确立的价值所在。 3. 事故的基本特征,事故预防原则P8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