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基”训练指南习题集(医院感染管理)

★“三基”训练指南习题集(医院感染管理)

★“三基”训练指南习题集(医院感染管理)
★“三基”训练指南习题集(医院感染管理)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三基”训练指南

—医院感染管理分册习题集》

第一章医院感染管理概论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

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 医源性感染: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疗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二、填空题

1. 外源性医院感染病原体来自于(病人体外);内源性医院感染病原体来自于(自身的

常居菌或暂居菌)。

2. 外源性医院感染的传播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3. 我国医院感染常见发生部位为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手术切口。

4.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

5. 医院感染根据病原体来源不同可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三、是非题

1. 内源性医院感染可表现为散发,也可表现为暴发形式。(×)

2. 呼吸道感染是我国常见的医院感染部位。(√)

3. 泌尿道不是我国常见的医院感染部位。(×)

4. 长期接受抗菌药物治疗者不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

5. 指导、督促本科室医务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等制度是临床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的职责。(√)

四、单选题

1. 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是:(C )

A. 五官科

B. 消化科

C. 新生儿病房

D. 皮肤科

E. 心脏科

2. 以下选项不是外源性医院感染的感染源的为: (B )

A. 病人

B. 病人自身的常居菌

C. 污染的医疗器械

D. 病原菌携带者

E. 污染的血液制品

五、多选题

1. 易发生医院感染的人群为:(ABDE )

A. 所患疾病严重损伤机体免疫功能者

B. 老年人

C. 女性

D. 接受各种免疫抑制治疗者

E. 接受各种侵袭性诊疗操作的患者

第二章医院感染诊断

【练习题】

一、填充题

1、医院感染中,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病人入院48 小时以后发生

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中,有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自病人入院时算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3、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拔除导管48小时内患者出现的

静脉穿刺部位感染、或隧道感染、或血流感染等临床表现的感染。

4、表浅手术切口感染是指:手术后30天以内发生,仅累及切口皮肤或皮下

组织的感染。

5、深部手术切口感染是指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 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

后1年以内发生的感染,累及到筋膜和肌肉的深部软组织。

6、输血相关性感染常见病原体有肝炎病毒(乙、丙、丁、庚型等)、艾滋病毒、

巨细胞病毒、疟原虫、弓形体病等。

二、单选题

1、下列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D )

A 患者住院次日晨尿常规检查显示,WBC 30个/高倍镜视野。

B 患儿住院48小时内出现麻疹。

C 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D 手术后30天以内发生,切口局部红、肿、热、痛,并可见化脓性分泌物。

E 手术缝线通过处有轻微炎症。

2、下列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A )

A 住院期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B 患者住院1周后出现无症状菌尿症。

C 病人肌肉注射后出现注射部位明显肿胀、疼痛,穿刺有脓性分泌物。

D 患者在拔牙后出现化脓性牙龈炎。

E 因肺炎链球菌肺炎住院治疗,治疗期间痰培养又发现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征

象。

3、下列哪项不符合呼吸机相关肺炎诊断的是

( C )

A 患者施行人工机械通气治疗后出现肺部感染临床表现,并伴发热。

B 患者解除机械通气48小时内出现黏液、肺部啰音,并伴发热。

C患者住院期间行面罩吸氧治疗,5天后出现肺部感染临床表现,并伴发热。

D病人在原有肺部感染基础上施行人工机械通气治疗,3天后送痰培养,结果证实有新的病原体感染。

E患者解除机械通气48小时内出现黏液、肺部啰音,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侵润性病变。

4、诊断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下列哪些是错误的。( E )

A 临床表现为假膜性肠炎和腹泻。

B 可由艰难梭菌引起。

C 与应用抗菌药物有关。

D大便涂片有菌群失调或培养出有意义的优势菌群。

E与使用免疫抑制剂有关。

5、有关医院感染诊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B )

A 无症状性菌尿不属于医院感染。

B 1周内有留置导尿史,现尿液培养出革兰阳性球菌浓度≥104cfu/ml,虽无尿路刺

激症,但属于医院感染。

C 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以后出现的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属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D 创口感染就是手术切口感染。

E 病人化疗后出现活动性肺结核,不属于医院感染。

三、是非题

1、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患者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这是血管内导管

相关感染的临床表现之一。(Y )

2、由创伤或非生物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属于医院感染。(X )

3、带血管内导管期间,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在排除了其他明确的感染源以后,

可诊断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Y )

4、患者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的感染,属于医院感

染。(Y )

5、住院患者在皮肤开放性伤口分泌物中培养到细菌,即可诊断为医院感染。(X )

【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哪项不是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部位(B )

A、泌尿道感染

B、胃肠道感染

C、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D、医院获得性肺炎

E、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2、关于微生物标本采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 )

A、避免常居菌群污染

B 在感染急性期

C、使用抗生素后采集标本

D、选择正确的采集部位

E、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

二、多选题:

1、医院感染常见耐药菌有(ABCDE)

A、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B、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

C、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

D、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

三、填空题:

1、医院感染病原体的特点主要有:机会致病菌、多重耐药菌株

主要侵犯抵抗力低下的患者。

四、是非题:

1、临床微生物培养标本采集后,应在12小时内送达实验室。(X)

2、采集手术切口感染标本时,可将切口辅料上的渗液送检。( X )

3、患者尿培养标本不能在集尿袋中采集。(Y )

4、在诊断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应根据是否保留导管采取不同的血培养标本采集方法。(Y )

第四章、医院感染监测

【练习题】

一.多选题

1.耐药菌监测的目的是:(ABC)

A.将不同时期的细菌耐药性及耐药菌分离率进行比较

B.了解细菌耐药的发生发展趋势

C.为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策略等提供依据

D.了解医院感染发病率

E.提供医院感染本底率

二、填空题

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根据其监测范围可分为全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

三.是非题

1. 医院感染监测的目的之一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Y )

2. 及时发现和鉴别医院感染暴发,不是医院感染监测的目的。( X )

第五章、医院感染暴发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二、单选题

1、医院感染暴发常见类型不包括以下哪种类型:C

A、某一综合症的暴发

B、某一系统感染的暴发

C、某一环境污染的暴发

D、某一种细菌感染的暴发

E、某一种病毒感染的暴发

2、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临床应在多长时间内向感染管理科报告:B

A、12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72小时

E、立即

3、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时,应该由谁来确认:D

A、医生

B、护士

C、病区护士长

D、感染管理科组织相关专家

E、科主任

三、多选题:ABCDE

1、医院感染暴发处置原则包括;

A、控制并积极治疗感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对易感人群实施保护措施

D、积极查找病原体

E、制定预防措施。

第六章标准预防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所有医务人员所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包括手卫生、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呼吸卫生/咳嗽礼仪、患者安置、处理污染的医疗器械与环境及安全注射等。

2、手卫生: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3、常居菌:是指能从大部分人体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固有

寄居菌,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一般情况下不致病。

4、暂居菌:是指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直接接触患者

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二、单选题

1.符合标准预防的基本原则是?(A )

i.认定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有可能含有被传播的感

染原,应采取相应的隔离和防护措施;

ii.只需对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进行隔离;

iii.认定传染性疾病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含有被传播的感染原,应采取相应的隔离和防护措施;

D. 目的是预防疾病由医务人员传至患者;

E. 目的是预防疾病由患者传至医务人员。

2.下面哪项不是标准预防的措施?(D )

A.手卫生,包括洗手及手消毒;

B.呼吸卫生/咳嗽礼仪;

C.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时做好个人防护;

D.接触到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分泌物的医疗仪器不必进行处理;

E.正确地处理污染的医疗器械、物品、织物和环境,防止其成为感染原的传

播媒介。

3、下面有关WHO提出的手卫生的“五个重要时刻”正确的是?( C)

A.清洁(无菌)操作前、清洁(无菌)操作后、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

后、接触患者环境后。

B.接触患者前、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环境前、

接触患者环境后。

C.接触患者前、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

患者环境后。

D.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

患者环境后。

E.接触患者前、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前、接触体液后、接触

患者后。

4、医务人员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不必洗手( C )

A.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B.接触易感病人前;

C.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清洁部位移动到污染部位时;

D.接触不同病人之间;

E.摘手套后

5.关于洗手不正确的描述是:( A )

A.要有充足的水洗手不必考虑是否为流动的

B.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C.按“六步洗手法”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

D.应注意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

E.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用干手巾或纸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三.多选题

1.医务人员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必须进行手卫生?( ABCDE )

A.穿脱隔离衣前后

B.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C.进行无菌操作前

D.当医务人员的手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

E.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2.关于暂居菌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 ABCDE )

A 机械清洗容易被去除;

B 通过直接接触病人或被污染的环境表面获得;

C可随时通过手传播;

D 具有致病性,与医院感染有很大关系。

E 寄居在皮肤表层。

四.填空题

1.洗手能去除手部皮肤污垢和部分暂居菌。

2.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称卫生手消

毒。

3.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五.是非题

1.标准预防就是医务人员接触所有病人都要带好手套、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穿好隔离衣、以及安全注射。( X )

2.标准预防就是指医务人员接触传染性疾病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做好防护。

( X)

3.医务人员洗手与卫生手消毒都能减少手部皮肤暂居菌。( Y )

4.即使手部有肉眼可见污染,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也能代替洗手。

( X)

第七章医院隔离措施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隔离:是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

2、接触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疾病传播。

二、填空题

1、医院人员对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非密闭式吸痰和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

2、医务人员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

3、医务人员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时和从缓冲间进入负压病房时应穿鞋套。

4、医务人员在有创操作中,为防止血液、体液飞溅,应佩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5、医务人员进入污染区和洁净环境前、进行无菌操作等时应戴帽子。

三、单选题

1、在呼吸道传染病病区的隔离要求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应严格服务流程和三区的管理

B 不同种类传染病患者应分室安置

C 经空气传播疾病的隔离区,应安置在负压病房

D 受条件限制的医院疑似患者可以不单独安置

E 各区之间界线清楚,标识明显.

2、医务人员使用防护用品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 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应穿隔离衣

B 医用防护口罩可反复持续使用,但遇污染及时更换

C 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D 戴医用防护口罩时,应进行面部密合性测试

E 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防护服可连续应用

3、接触飞沫传播的疾病患者时,医务人员防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进入隔离病室应戴口罩

B 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C 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双层口罩

D 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E 离开时按要求摘脱防护用品,并正确处理

四、多选题

1、接触传播疾病的患者隔离要求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E )

A 当条件受限时,可将感染或定植相同病原体的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

B 优先安置容易传播感染的患者

C 应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

D 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

E 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2、空气传播疾病的患者隔离要求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 )

A 不必严格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B 如需要转运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

C 患者应戴医用防护口罩,定期更换

D 严格空气消毒

E 应将患者安置于负压病房

3、对接触传播的疾病患者,医务人员防护要求中正确的是( ACDE )

A 进入隔离病室,应穿隔离衣

B 在接触隔离患者的周围环境时,可不戴手套

C 离开隔离病室前,应摘除手套,执行手卫生

D 离开隔离病室前,脱下隔离衣

E 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脱防护服

五、是非题

1、受条件限制的医院,普通病区同种感染性疾病、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可安置于一室,病床间距宜大于0.8m 。( Y )

2、医务人员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X )

3、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Y )

4、戴手套可以替代洗手,脱手套必须进行卫生手消毒。(X )

5、接触疑似或确诊SARS、禽流感或其他新发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应遵循最新感染控制指南。( Y )

第八章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第一节医院内肺炎预防与控制措施

【练习题】

一、是非题

1.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每周评估是否撤机和拔管,以减少插管天数。( X )

O。

2.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保持气管插管气囊压力在10~20cmH

2

( X )

3. 在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措施中,要求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优先考虑无创通气。( Y )

4.为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在吸痰等操作前后,医务人员应该执行手卫生。

( Y )

5. 在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措施中,要求呼吸机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倾倒,不可使冷凝水逆流入患者气道。( Y )

二、多选题

1. 下列关于医院内肺炎的预防措施中正确的有:( ACD )

A 对医院内肺炎高危患者,建议使用含0.2%的氯已定漱口或口腔冲洗

B 如无禁忌症,应将患者床头抬高10o

C 应鼓励上腹部手术后的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D 控制患者血糖在正常水平

E 常规采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来预防医院内肺炎

第二节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练习题】

一、是非题

1. 择期手术患者应当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的感染治愈后再施行手术。( Y )

2. 糖尿病患者手术前应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Y )

3. 在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中,要求需要引流的手术,应当首选开放式引流

( X )

4. 手术前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术前一天分次、足剂量口服肠道吸收的抗

菌药物。( X )

5. 医务人员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未治愈前,应戴双层口罩参加手术。( X )

6. 做局麻小手术时,手术人员只需要戴无菌手套,不必进行外科手消毒。( X )

7. 为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手术中应保证手术室门关闭,尽量保持手术室正压通气。( Y )

8. 手术中,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和手卫生规范。( Y )

9. 为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手术人员术中接触组织要轻柔,最大限度地减少组织损伤。( Y )

10.为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手术中应有效止血、彻底去除坏死组织,避免形成死腔。( Y )

11. 为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手术部位冲洗应选用39~42℃的无菌生理盐水。

( X )

二、单选题

1.关于手术前手术部位皮肤的准备,正确的是( D )

A清除手术切口局部的污染即可

B术前均应去除手术部位毛发

C术前备皮应在手术前一日进行

D术前备皮应在手术当日进行

E应使用刀片刮除手术部位的毛发

2. 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时机,不正确的是( A )

A 手术前一日及手术当日分次、足剂量使用抗菌药物

B 手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使用抗菌药物

C 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术前一天分次、足量口服非吸收性抗菌药物

D 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术中应当追加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

E 术中失血量大于1500毫升时,应当追加抗菌药物

3. 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有:( B )

A 接触患者切口前后不必进行手卫生

B 更换切口敷料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

C 术后为了充分引流,尽可能延长引流管留置时间

D 鼓励家属帮助观察患者手术切口情况

E 切口出现分泌物时,应当及时使用抗菌药物

第三节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在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时应当铺大无菌单(巾);置管人员应戴帽子、口罩、

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

2. 在为成人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时,置管部位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

颈静脉和股静脉部位。

3. 在紧急状态下进行中心静脉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操作,应在 48小时内尽快拔除导管,更换穿刺部位后重新置管。

二、是非题

1. 中心静脉置管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Y )

2. 医务人员如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在未治愈前不应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操作。( Y )

3. 为预防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应保持中心静脉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注射药物前用75%酒精或含碘消毒剂进行消毒。

( Y )

4. 为预防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中心静脉导管连接端口如有血迹等污染时,应24小时内更换。( X )

5. 医务人员应当每周1-2次对保留中心静脉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尽早拔除导管。( X)

6. 为预防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应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

( X )

三、单选题

1.关于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敷料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A )

A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

B 无菌透明敷料1-2次/周更换

C 无菌纱布1次/2天更换

D 穿刺点有出血、渗出的患者每日更换

E更换敷料时,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2.关于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输液管路的维护,正确的是()

A 输血后,应于24小时内更换输液管路

B 输注脂肪乳剂后,应于48小时内更换输液管路

C 持续输液每8小时更换输液管路一次

D 输液开始时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封管,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

E 输液过程中定时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冲管,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

第四节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练习题】

一、是非题

1.应严格掌握适应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Y )

2. 为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在置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

( Y )

3. 若留置导尿管患者出现导尿管阻塞时,为预防感染,应立即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尿管。( X )

4. 当留置尿管患者搬运时,应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 Y )

5. 应经常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尽可能延长留置导尿管时间。( X )

6.留置导尿时,应保证患者的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防止逆行感染。

( Y )

二、单选题

1. 关于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错误的是( B )

A 应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

B 医务人员要认真洗手,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

C 置管过程中尿管污染,应当重新更换尿管

D 导尿时应该正确铺无菌巾,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

E 应采用开放式引流装置

2. 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措施,错误的是( C )

A 留置导尿管期间,应当每日清洁或冲洗尿道口。

B 应当保持尿道口清洁,大便失禁的患者会阴部清洁后还应当进行消毒

C出现尿路感染时,不应更换导尿管

D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应使用个人专用收集容器

E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

三、多选题

1.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措施正确的是:( ABE )

A 妥善固定尿管,保持通畅

B 维护导尿管时,要严格执行手卫生

C 应常规使用含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以预防尿路感染

D 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应经常更换导尿管

E留置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时,应立即更换导尿管

第九章、消毒灭菌概念与原则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的处理。

2、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二、单选题

1、下列哪些不属于高度危险物品的是( B )

A.关节镜、胸腔镜

B.腹腔镜、活检钳

C.手术器械、穿刺针

D.植入物、心脏导管

E.呼吸机管道、胃肠道内镜

2、下列选项不属于常用低度危险物品的是( C )

A.餐具、茶具、地面

B.听诊器、血压计袖带

C.压舌板、喉镜、体温表

D.床头柜、毛巾、被褥

E.脸盆、便器、痰盂

3、医院消毒、灭菌基本要求正确的是( A )

A.重复使用的物品应先清洗,再消毒或灭菌

B.重复使用的物品应先预消毒,再清洗,再消毒或灭菌

C.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D.环境与物体表面日常应常规消毒

E.环境受到病人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消毒,再清洁

4、使用化学消毒剂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B )

A.使用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的消毒剂B.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范围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

C.消毒前物品应清洁、干燥

D.消毒物品应与消毒剂充分接触

E.盛放消毒剂的容器要清洁等

三、多选题

1、下列哪些属于常用的中度危险物品(ADE )

A.气管镜、喉镜

B.穿刺针、输血器材、输液器材

C.透析器、导尿管、膀胱镜

D.体温表、压舌板

E.呼吸机管道、胃肠道内镜、

2、消毒作用水平可分为4级,即(ACDE )

A.灭菌

B.消毒

C.高效消毒法

D.中效消毒法

E.低效消毒法

四、填空题:

1、根据污染后导致的危害程度,可将医院物品分为___高度危险性物品、_中度危险性_物品和___低度危险性物品三类。

2、医院高度危险性物品使用后应采用____灭菌_______方法处理。

3、医院中度危险性物品使用后应采用____高水平消毒_______方法处理。

4、医院低度危险性物品使用后应采用______低水平消毒_____或清洁方法处理。

五、是非题:

1.如果医疗器械使用后不清洗,微生物在物体表面形成生物膜,将造成灭菌失败。(Y )

2.当使用总的消毒剂浓度测试偏低时,应添加消毒剂。(X )3穿刺针使用后可选择高水平消毒方法处理(X )

第十章、医院常用物品及环境的消毒与管理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启用后作为溶媒的无菌药液,最长可以使用24 小时。

2.常规情况下,止血带用后的处理只需清洁、消毒,干燥备用。

3.用容器包装灭菌的敷料类无菌物品启用后,可连续使用24 小时;抽出的药液须再2小时内使用。

4.临床常用的需要消毒的内镜有:胃镜、肠镜、纤支镜、喉镜

5临床使用的油沙布、石蜡油要用干热方法灭菌。

6.病室的空气消毒处理时,如果有人在的情况下不能用紫外线消毒空气。

7.病房地面不需要常规消毒,只有在被病人体液或血液污染的情况下才需消毒处理

二、单选题

1.手术器械使用后处理方法为:(A )

A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

B高温消毒

C灭菌

D 75%乙醇消毒

E 0.5%碘伏消毒

2.换药碗使用后处理方法是:(B)

A清洁

B灭菌

C 5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

D高温消毒

E乙醇浸泡消毒

3. 干保存的无菌持物钳和持物罐启用后更换时间为:(A )

A 4小时

B 6小时

C 8小时

D 2小时

E 4-8小时

4.使用后的体温表消毒方法正确的是:(A )

A 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B 25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60分钟

C 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60分钟

D 25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E压力灭菌

5. 需要灭菌的内镜有:(B )

A腹腔镜胃镜膀胱镜胆道镜

B膀胱镜腹腔镜胆道镜胸腔镜

C胸腔镜膀胱镜胆道镜喉镜

D关节镜膀胱镜肠镜脑室镜

E喉镜膀胱镜胃镜脑室镜

6. 以容器包装灭菌的敷料类无菌物品启用后最长不得超过(D )

A 4小时

B 6小时

C 8小时

D 24小时

E 12小时

7. 灭菌后的无菌物品包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应视为污染不能再使用(B)

A 在有效期内

B 包内化学指示卡变色不完全

C 包装完好无损

D 包内化学指示卡变色完全

E 外包装干燥

三、是非题

1.使用后的血压计袖带只需清洁,从来都不需要消毒(X)

2.被污染的听诊器可用75%的乙醇擦拭消毒(Y )

3.灭菌后医疗物品有保存有效期,消毒后的物品可无限期存放(X)

4.病室的空气不需要常规消毒,每天开窗通风即可(Y)

第十一章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练习题】

一、是非题:

1、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经灭菌后可重复使用。(X)

医院感染管理核心制度(最新修订)

1 含山县中医院 康 复 二 科 感 染 管 理 核 心 制 度

核心制度目录 一、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及管理责任度…………………………… 二、医院感染暴发及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监测制度…………………… 三、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与控制制度…………………………… 四、医院感染培训制度………………………………………………… 五、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与考评制度…………………………………… 六、医务人员标准预防及职业卫生防护制度………………………… 七、医疗废物、医院污水管理制度…………………………………… 八、医院感染管理责任追究及奖惩制度……………………………… 九、消毒隔离制度……………………………………………………… 十、消毒管理制度…………………………………………………… 十一、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管理制度……………十二、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质量改进制度………………十三、手卫生管理制度……………………………………………………十四、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十五、安全注射……………………………………………………………十六、普通病区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一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及管理责任制度

(一)组织建设 1、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兼职监控医师、监控护士组成,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 2、实行科室感染网络管理:其组成结构及工作运行如下: 兼职监控医师、监控护士 ↓ 住院医生、临床护士 ↓ 住院病人、陪护探视人员 (二)各级各类组织和人员管理责任制度: 1、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1)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和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的指导下,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落实各相关规章制度,定期开展管理小组活动。 (2)凡住院患者由床位医师负责填写《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实施前瞻性医院感染监控, 掌握各类感染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 (3)发现医院感染病例时,需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查,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做好感染病例的登记,并于24 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卡》上报感染管理科;出现暴发趋势时应及时报告,并积极协助感染管理科进行调查,妥善救治患者。 (4)负责监督本科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掌握使用指征,适应症明确;分级分线使用抗菌药物。护士应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配伍禁忌和配置要求,正确执行医嘱,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必要时向经治医师报告。 (5)负责监督本科室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手卫生规范,落实消毒隔离和标准预防的各项措施。 (6)按规定进行消毒灭菌效果和环境卫生学监测,切实做好病人、陪客、探视人员的卫生学管理。 (7)组织和参加医院感染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8)积极配合感染管理办公室完成指定的各项任务。 2、科室主任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职责: (1)全面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督促、检查各项制度的落实。 (2)开展本科室医院感染质量自查和培训活动,并对存在问题主动与感染管理科联系解决,对感染管理办公室反馈的问题及时整改。 (3)督促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从预防医院感染管理角度改进诊疗技术。 (4)掌握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发现医院感染暴发趋势,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控制感染流行,同时立即向分管院长和感染管理办公室报告。 3、科室护士长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职责: (1)督促、检查消毒灭菌和隔离措施的落实,消毒灭菌合格率达100%。 (2)督促监控护士搞好本科室的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指导本科室正确、合理使用消毒剂和消毒器械,指导护士抗菌药物的正确配制。 (3)从预防医院感染角度监督本科室医务人员做好诊疗操作和护理操作,加强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医疗废物正确处置及职工卫生防护等工作。(4)发现医院感染暴发趋势,立即向感染管理办公室报告;配合科主任采取有效

院感三基训练习题

. . 院感三基训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外源性医院感染的病原体来自;内源性医院感染的病原体来自。 2.外源性医院感染的传播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 、。 3.我国医院感染常见发生部位为、 4.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 和。 5.医院感染根据病原体的来源不同可分为 感染和感染。 6.医院感染中,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病人入院 小时以后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7.医院感染中,有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自病人入院时算起,超过 期后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8.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拔除 导管48小时内患者出现 部位感染、或隧道感染、或感染等的临床表现。 9.表浅手术切口感染是指:手术后天以内发生, 仅累及切口或组织的感染。 10.深部手术切口感染是指无植入物手术后天以 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年以内发生的感染,累及和的深部软组织。 11.输血相关性感染常见病原体有肝炎病毒(乙、丙、 庚型等)、病毒、病毒、疟原虫、弓形体等。 12.医院感染病原体的特点主要有:、 及。 13.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根据器监测范围科分为 监测和监测。 14.洗手能去除手部和部分菌。 15.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称。 16.手卫生为医务人员、和的总称。 17.医务人员对经空气传播的传染患者进行检查、吸痰 和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防护面罩。 18.医务人员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手套;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手套;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手套。 19.医务人员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时和从进 入负压病房时应穿鞋套。 20.医务人员在有创操作中,为防止血液、体液飞溅, 应佩戴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口罩。 21.医务人员进入污染区和洁净环境前、进行无菌操作等时应戴。 22.在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式,应当铺单(巾);置 管人员应戴帽子、、手套,穿无菌手术衣。 23.在为成人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式,置管部位应首选 静脉,应尽量避免选择静脉和静脉。 24.在紧急状态下进行的中心静脉置管,若不能保证有 效的无菌操作,应在小时内尽快拔除导管,更换穿刺部位后。 25.根据污染后导致的危害程度,可将医院物品分为 物品、物品和物品三类。 26.医院高度危险物品使用后,应采用方法处理。 27..医院中度危险物品使用后,应采用方法处理。 28. .医院低度危险物品使用后,应采用或 方法处理。 29.启用后作为溶媒的无菌溶液,最长可以使用 小时。 30.常规情况下,止血带使用后的处理只需,干燥备用。 31.用容器包装灭菌的敷料类无菌物品启用后,可连续 使用小时;抽出的药液须在小时内使用。 32.临床常用的需要消毒的内镜 有:、、、。 33.临床使用的油纱布、石腊油要用方法灭菌。 34.病室的空气消毒处理时,当有人在地情况下紫外线消毒空气。 35.病房地面不需要常规消毒,只有在被或 污染的情况下才需消毒处理。 36.医院使用的消毒药械主要包括和两大类。 37.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有伤口时,应当由端向 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并用和 进行冲洗。 38.当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感染源为艾滋病病毒 时,应立即对暴露者进行,决定的实施方案,并进行艾滋病病毒追踪检测。 39.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总的用药时间不应超 过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小时。 40.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的医疗废物属于性废物。 41.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 存液等高度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 或者处理,然后按性废物收集处理。 42.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 物需要使用层包装物,并及时。 二、是非题 1.内源性医院感染可表现为散发,也可表现为暴发形式。() 2.呼吸道是我国常见的医院感染部位。() 3.泌尿道不是我国常见的医院感染部位。() 4.长期接受抗菌药物治疗者不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 5.指导、督促本科室医务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 隔离等制度是临床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的职责。()6.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患者静脉穿刺部位有脓 液排出,这是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表现之一。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1)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 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医院感染管理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 的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的预防、诊断和控制活动。 第三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医务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规章和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院感染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院感染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五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 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防止传染病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第六条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下的医院应当指定分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部门。 其他医疗机构应当有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 第七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临床科室、 消毒供应室、手术室、临床检验部门、药事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及其 他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主任委员由医院院长或者主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担任。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是: (一)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制定本医院预防和 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并监督实施;

“三基”训练指南习题集(医院感染管理) (1)教学文案

“三基”训练指南习题集(医院感染管理) (1)

第一章医院感染管理概论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医院感染 2. 医源性感染 二、填空题 1. 外源性医院感染病原体来自于;内源性医院感染病原体来自 于。 2. 外源性医院感染的传播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 3. 我国医院感染常见发生部位为、、、。 4.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 5. 医院感染根据病原体来源不同可分为感染和感染。 三、是非题 1. 内源性医院感染可表现为散发,也可表现为暴发形式。() 2. 呼吸道感染是我国常见的医院感染部位。() 3. 泌尿道不是我国常见的医院感染部位。() 4. 长期接受抗菌药物治疗者不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 () 5. 指导、督促本科室医务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等制度是临床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的职责。 () 四、单选题

1. 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是:() A. 五官科 B. 消化科 C. 新生儿病房 D. 皮肤科 E. 心脏科 2. 以下选项不是外源性医院感染的感染源的为: () A. 病人 B. 病人自身的常居菌 C. 污染的医疗器械 D. 病原菌携带者 E. 污染的血 液制品 第二章医院感染诊断 【练习题】 一、填充题 1、医院感染中,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病人入院小时以后发生 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中,有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自病人入院时算起,超过期后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3、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拔除导管48小时内患者出现 的 部位感染、或隧道感染、或感染等临床表现的感染。 4、表浅手术切口感染是指:手术后天以内发生,仅累及切口或 组织的感染。 5、深部手术切口感染是指无植入物者手术后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 后年以内发生的感染,累及到和的深部软组织。 6、输血相关性感染常见病原体有肝炎病毒(乙、丙、丁、庚型等)、 病毒、病毒、疟原虫、弓形体病等。

最新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模板集合10篇

关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模板集合10篇 1、继续完善和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制度和院感控制流程。 2、加强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3、严格医院的消毒灭菌及隔离工作,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和高危人群的院感防控,预防院感暴发及院感事件的发生。 4、采取监测与检查督导相结合方法,继续开展医院感染监测。 5、做好参与现患率调查人员的培训,完成本年度的现患率调查及上报工作。 6、做好医院感染暴发演练的各项工作。 7、定期召开医院感染委员会会议和专题会议,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8、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每季度按要求完成耐药菌监测的上报工作。 9、做好医疗废物管理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工作。 10、深入临床科室督导、检查、持续质量改进。 11、做好质量控制中心及院感委员会的各项工作。 12、做好医院及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各项应急、临时性工作。 一、医院感染监测: 1、采取前瞻性监测方法,对全院住院病人感染发病率,每月下临床监测住院病人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督促临床医生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病例,防止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 2、每半年采取回顾性监测方法,对出院病人进行漏报率调查。减少医院感染漏报,逐渐使医院感染病历报卡制度规范化。 3、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及环境卫生学监测。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每月对重点部门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消毒剂、灭菌剂、消毒灭菌物品等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4、根据《手术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和《消毒供应中心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的要求,严格做好手术室器械的清洗、消毒和保养工作。 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 根据我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实施细则及抗菌药物合理管理办法”,对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每季度调查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 为了积极配合我院总体工作计划,更好的贯彻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健全我院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并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实行三级管理。医院成立医院感染管

总 院感 三基训练题

院感三基训练题 一、填空题 1、外源性医院感染的病原体来自;内源性医院感染的病原体来自。 2、外源性医院感染的传播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 3、我国医院感染常见发生部位为、、和。 4、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和。 5、医院感染根据病原体的来源不同可分为感染和感染。 6、医院感染中,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病人入院小时以后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7、医院感染中,有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自病人入院时算起,超过期后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8、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拔除导管48小时内患者出现的 部位感染、或隧道感染、或感染等的临床表现。 9、表浅手术切口感染是指:手术后天以内发生,仅累及切口或组织的感染, 10、深部手术切口感染是指无植入物者手术后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年以内发生的感染,累及和的深部软组织。 11、输血相关性感染常见病原体有肝炎病毒(乙、丙、丁、庚等)、病毒、病毒、疟原虫、弓形体等。 12、医院感染病原体的特点主要有、及。 13、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根据其监测范围可分为监测和监测。 14、洗手能去除手部和部分菌。 15、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住菌的过程称。 16、手卫生为医务人员、和的总称。 17、医务人员对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吸痰和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要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防护面罩。 18、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手套;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手套;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手套。 19、医务人员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时和从进入负压病房时应穿鞋套。 20、医务人员在有创操作中,为防止血液、体液飞溅,应佩戴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口罩。 21、医务人员进入污染区和洁净环境前、进行无菌操作等时应戴。 22、在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时,应当铺单(巾);置管人应戴帽子、、手套,穿无菌手术衣。 23、在为成人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时,置管部位应首选静脉,尽量避免静脉和 静脉。 24、在紧急状态下乾的中心静脉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操作,应在小时内尽快拔除导管,更换穿刺部位后。 25、根据污染后导致的危害程度,可将医院物品分为物品物品和 物品三类。 26、医院高度危险性物品使用后,应采用方法处理。 27、医院中度危险性物品使用后,应采用方法处理。

最新医院感染管理制度7

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目的 规范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防止患者及医务人员医院感染。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 3.定义(无) 4.职责 4.1检验科感控小组负责对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进行指导、落实及督查。 4.2 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科、护理部等对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及督查。 5.标准 5.1人员管理 5.1.1严格执行职业防护制度。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手套和防护眼(面)罩。 5.1.2 严格执行实验室操作规程。 5.1.3 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5.1.4建立工作人员健康档案,每年对工作人员进行一次经血传播病原体感染情况的检测 (包括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患有经血传播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输血相关工作。 5.2环境管理 5.2.1布局合理,工作区与生活区分开,设置专门的清洗消毒间,标识醒目。 5.2.2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设置门禁开关,入口处有生物危险标志,限制与试验无关人员进入。 5.2.3.保持室内清洁,每日通风或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1-2次。物体表面及地面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无菌间和超净台必须保持清洁,每天清洁消毒2次。无菌间配备空气消毒设备,定期维护。紫外线强度监测每半年1次。 5.2.4 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环境,特殊传染病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上级报告。 5.3消毒隔离制度 5.3.1一次性检验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5.3.2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一人一针一管一片。采血前后洗手或手消毒。 5.3.3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5.3.4落实手卫生制度,采血型标本接触患者前后、取血前洗手或手消毒;接触血液标本后、被血液污染后洗手。接触血液应戴手套,脱手套后应洗手。 5.3.5 采血型标本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

院内感染三基模拟试题考试卷题

院内感染三基模拟试题 考试卷题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三基试题---医院感染试题篇(2016年) $1.医院感染是指 A.住院病人在医院获得的感染 B.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C.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D.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E.以上都是 @E $2.下面哪条属于医院感染 A.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B.创伤或非生物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 C.有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的感染 D.医务人员不在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E.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发病)的感染 @ C $3.手术部位感染以下哪条是错误的 A.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有植入物手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的深部切口及器官或腔隙感染 B.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深部切口、器官(或腔隙)感染的证据 C.由临床医师诊断的切口感染 D.手术切口浅部和深部均有感染时,仅需报告浅部感染 E.经切口引流所致器官(或腔隙)感染,不须再次手术者,应视为深部切口感染 @D $4.如何预防手术切口感染 A.尽量缩短术前住院时间、术前的感染应得到诊断和控制 B.术前有潜在疾病应给予正确处理,如糖尿病应以控制,营养不良者应予以改善 C.规范围术期预防用药、手术室严格无菌操作、保持伤口引流通畅 D.术前皮肤的清洁准备应避免皮肤破损 E.以上都是 @E $5.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对术前备皮有哪些新的要求 A.避免不必要的备皮(剃毛),除非毛发在切口部位 B.备皮方式:采用电动剃毛或剪毛 C.备皮时间:手术当日 D.备皮时间:术前即刻备皮 E.以上都对 @E $6.关于预防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措施中,以下错误的是A.置管时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医疗用品和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B.置管时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穿刺点,成人中心静脉置管时,应当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颈静脉和股静脉 C.置管后应当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D.紧急状态下的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72小时内尽快拔除导管,更换穿刺部位后重新进行置管,并作相应处理 E.置管后告知置管患者在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保护导管,不要把导管淋湿或浸入水中 @D $7.关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是医院感染中常见的感染类型 B.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方面和导尿管置入与维护方面 C.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主要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D.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方式主要为下行性感染 E.导尿管置入与维护方面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导尿管留置时间、导尿管置入方法、导尿管护理质量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等@D $8.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必须遵照以下原则 A.凡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必须灭菌 B.内镜及附件用后应当立即清洗、消毒或者灭菌 C.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时间应当使用计时器控制 D.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 E.以上都是 @E $9.以下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中属于管理要求的是 A.制定并完善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严格落实 B.加强对临床医师、护士、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员的培训,掌握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工作要点 C.严格按照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关规定,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D.开展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目标性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逐步降低感染率 E.以上都是

201X年最新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2017年最新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全文)导语: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提供到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全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17年最新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全文) 第一条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医院感染管理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的预防、诊断和控制活动。 第三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医务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规章和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院感染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

内医院感染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防止传染病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第六条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下的医院应当指定分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部门。 其他医疗机构应当有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 第七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临床科室、消毒供应室、手术室、临床检验部门、药事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主任委员由医院院长或者主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担任。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是: (一)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制定本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并监督实施; (二)根据预防医院感染和卫生学要求,对本医院的建筑设计、重点科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

医院感染管理三基(有答案)

三基训练题 一、填空题 1、外源性医院感染的病原体来自_病人体外;内源性医院感染的病原体来自_病人自 身的常居菌或暂居菌__。 2、外源性医院感染的传播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__感染源______、__传播途径__、__易感者___。 3、我国医院感染常见发生部位为__呼吸道__、__泌尿道___、__消化道__和_手术部位__。 4、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_空气传播___、__飞沫传播____和___接触传播___。 5、医院感染根据病原体的来源不同可分为__外源性_感染和___内源性_感染。 6、医院感染中,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病人入院_48___小时以后发生的感染属 于医院感染。 7、医院感染中,有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自病人入院时算起,超过__平均潜伏__ 期后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8、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拔除导管48小时内患者出现的__静 脉穿刺__部位感染、或隧道感染、或__血流__感染等的临床表现。 9、表浅手术切口感染是指:手术后___30_____天以内发生,仅累及切口__皮肤__或 __皮下____组织的感染。 10、深部手术切口感染是指无植入手术后_30_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__1__年以 内发生的感染,累及__筋膜__和_肌层___的深部软组织。 11、输血相关性感染常见病原体有肝炎病毒(乙、丙、丁、庚型等)、_艾滋病___病 毒、__巨细胞__病毒、疟原虫、弓形体等。 12、医院感染病原体的特点主要有:_机会致病菌为主__、__多为多重耐药菌株__及_主要侵犯抵抗力低下的患者__。 13、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根据其监测范围可分为__全院综合性__监测和_目标性__监测。 14、洗手能去除手部__皮肤污垢_和部分_暂居_菌。 15、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称卫生手消毒。 16、手卫生为医务人员__洗手___、_卫生消毒_和__外科手消毒_的总称。

2018最新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试题

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考核试题 科室: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48分) 1、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 2、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 3、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 4、是医院感染控制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更是感染控制的基础。 5、洗手的重要时刻一定记住:,把好五关。 6、其他接触完整皮肤的医疗用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应保持清洁,被污染时应及时。 7、治疗车上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为、下层为。 8、抽出的药液,开启静脉输入用的无菌溶液,启用时注明,有效期不超过。 9、快速速干手消毒液启用后使用有效时间是天。 10、清洁与消毒原则应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采取的清洁方式。 11、使用中的新生儿床和暖箱内表面,日常清洁应以为主,不应使用任何消毒剂。 12、一般物品表面消毒,消毒液配置的浓度为。对有明显污染的现场表面消毒,消毒液配置的浓度应达

到。 13、对于性能不稳定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配置后使用时间不应超过小时。 二、判断题:(32分) 1、擦拭物体表面的布巾,不同患者之间和洁污区域之间应更换。() 2、擦拭地面的地巾不同病房及区域之间应更换,用后集中清洗、消毒,干燥保存。() 3、隔离患者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严格消毒,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4、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应控制在术前30min?2h。() 5、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使用疗程应合理,I类切口预防使用时间原则上≤24小时。() 6、医疗废物不应超过包装物或容器容量的3/4。() 7、按照医院要求配合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工作:包括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医院感染暴发监测、MDRO感染的监测、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的监测等。() 8、新建、改建病房(室)宜设置独立卫生间,多人房间的床间距应大于0.8m,床单元之间可设置隔帘。 9、使用不稳定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时,应现配现用,并在每次配制后进行浓度监测,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10、无菌柜及物品必须保持包装完整清洁干燥、按灭菌日期顺序实行左拿右放、分区放置。每日清点。()

院感三基考试题库(干货)

院感三基考试题库 院感三基训练题 一、填空题 1、外源性医院感染的病原体来自 ;内源性医院感染的病原体来自。 2、外源性医院感染的传播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 、. 3、我国医院感染常见部位为、 和。 4、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和 . 5。医院感染根据病原体的来源不同可分为 感染和感染. 6、医院感染中,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病人人院小时以后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

染。 7、医院感染中,有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自病人入院时算起。超过期后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8、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拔除导管48小时内患者出现的部位感染、或隧道感染、或 感染等的临床表现。 9.表浅手术切口感染是指:手术后天以内发生.仅累及切口或组织的感染. 10、深部手术切口感染是指无植入无植入物者手术后 ___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年以内发生的感染,累及和的深部软组织. 11、输血相关性感染常见病原体有肝炎病毒(乙、丙、丁、庚等)、病毒、病毒、疟原虫、弓形体等。 12、医院感染病原体的特点主要有: 、 及 . 13、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根据其监测范围可分为

监测和监测。 14、洗手能去除手部和部分菌。 15、医务人员用速干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时居菌的过程,称。16、手卫生为医务人员、和的总称。 17、医务人员对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吸痰和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防护面罩. 18、医务人员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手套;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手套;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戴手套。 19、医务人员从潜在的污染区进入时和从进入负压病房时应穿鞋套。 20、医务人员在有创操作中,为防止血液、体液飞溅,应佩戴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口罩。

新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华康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并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制定与完善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应急程序与措施。 2、医院要根据有关规定制定医院感染的诊断、预防、消毒、灭菌、 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程序。 3、医院要制定和实施医院感染管理与监督方案、对策、措施、效果 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并将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的重要内容。 4、医院要加强消毒隔离工作,做好治疗室、采血室临床检验部门和 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工作。 5、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协同有关科室监督、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指导原则》、制定和完善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开展临床用药监控,对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及时予以干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6、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废物管理办法》、 《医疗废物的分类》的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有效管理,并有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 7、医院建立全员医院感染控制培训教育制度,定期对医院在职职工 和新职工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与培训。

华康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 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召开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医院在医 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问题,正确给予指导,增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针对各部门反馈的信息,协调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召开两次会议,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 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项。会议由(医院)感染委员会主任主持,全体委员至少2/3人员参加。 3.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主要议定的事项: (1)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制订全院控制医院感染的规划和管理制度; (2)参与医院消毒药、械的购入,并对其购入、使用、保管进行监督管理; (3)对照医院感染控制的标准,对医院的扩建、改建和新建提出建设性意见; (4)对医院感染管理科拟定的全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进行审定,对其工作进行考评; (5)遇到紧急问题和突发事件随时召开会议,讨论处理措施及应急预案。 4.每次会议均有记录,保存3年。

医院感染管理系统要求规范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级各类医院。其它医疗机构,参照执行。各级各类医院必须将医院感染管理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医院管理工作。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医院感染既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医院管理课题,医院感染既造成了健康损害甚至残疾或死亡,又增加了不必要的医疗支出,对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都是严重的危害。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工作,护理人员如能正确认识及掌握各项有关的知识和技术,可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扩散。因此,护理工作在 医院感染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4 加强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 主要学习内容有:(1)医院感染的概念;(2)医院感染的危害与现状;(3)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4)医院感染暴发与流行的处理措施;(5)正确的洗手方法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重要作用;(6)医院感染管理与消毒灭菌技术;(7)医院感染与隔离技术;(8)环境卫生与医院感染管理;(9)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等知识。

专题讲座内容: 1. 建筑布局与医院感染 2. 医院环境物表清洁与监测进展 3. 压力蒸汽灭菌器的选择和使用 4. 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 提交者:佚名发表时间:2012-5-7 15:59:39 点击次数:697 来源:转载为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就医安全,根据卫生部要求,在广东省卫生厅的领导和组织下,我有幸参加了2005--2009年我省部分地区的医院感染管理专项督导检查。检查发现, 我省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主要汇报有关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相应对策。 1 主要成绩 1.1 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感染管理普遍重视。总体情况较好的地区有如下工作经验: (1) 卫生行政部门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加强对医院感染管理方面法规、规范、文件的学习、贯彻,加强有关部门的协调,形成合力,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2) 注意集中省内专家优势力量,加强医院感染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和质量考核工作。(3) 发挥部分重点医院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促进本地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共同提高。 1.2 一些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较为规范,制定并能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配备专业结构合理、具备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和能力的人员开展工作,重视医院感染的重点科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87662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和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和防治法实施细则》及《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医院成立院内感染控制委员会,全面领导院内感染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监控网,以医院住院患者和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住院患者感染率。 三、感染管理办公室医护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科病房及重点科室工作,做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微生物学监测,督促检查预防院内感染工作。 四、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院内感染漏报率的调查,督促病房如实登记院内感染病例,杜绝漏报。 五、分析评价监测资料,并及时向有关科室和人员反馈信息,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率,将院内感染率控制在10%以内。 六、经常与检验科细菌室保持联系,了解微生物学的检验结果及抗生素耐药等情况,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七、加强院内感染管理的宣传教育,宣传院内感染监测工作的意义和监测知识,提高医护人员的监控水平。 八、拟定全院各科室计划并组织具体实施。 九、协调全院各科室的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提供业务技术指导和咨询,推广新的消毒方法和制剂。 十、对广大医务人员进行预防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做好有关消毒、隔离专业知识的技术指导工作。 病房感染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的有关规定。 2、在院感科的指导下配合做好各项监测,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3、患者安置原则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4、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每周空气消毒一次,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每月大扫除一次。 5、病人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并装入红色塑料袋,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物品。 6、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7、弯盘、体温计等用后立即消毒处理。

三基训练指南习题集医院感染管理

第一章医院感染管理概论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医院感染 2. 医源性感染 二、填空题 1. 外源性医院感染病原体来自于病人体外;内源性医院感染病原体来自于 自身的常居菌或暂居菌。 2. 外源性医院感染的传播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3. 我国医院感染常见发生部位为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手术切口。 4.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 5. 医院感染根据病原体来源不同可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三、是非题 1. 内源性医院感染可表现为散发,也可表现为暴发形式。() 2. 呼吸道感染是我国常见的医院感染部位。() 3. 泌尿道不是我国常见的医院感染部位。() 4. 长期接受抗菌药物治疗者不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 5. 指导、督促本科室医务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等制度是临床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的职责。() 四、单选题 1. 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是:() A. 五官科 B. 消化科 C. 新生儿病房 D. 皮肤科 E. 心脏科 )(: 以下选项不是外源性医院感染的感染源的为2. A. 病人 B. 病人自身的常居菌 C. 污染的医疗器械 D. 病原菌携带者 E. 污染的血液制品 五、多选题 1. 易发生医院感染的人群为:() A. 所患疾病严重损伤机体免疫功能者

B. 老年人 C. 女性 D. 接受各种免疫抑制治疗者 E. 接受各种侵袭性诊疗操作的患者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答: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 答: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疗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二、填空题 1. 病人体外、自身的常居菌或暂居菌 2. 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3. 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手术切口 4. 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 5. 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 三、是非题 1. (×) 2. (√) 3. (×) 4. (×) 5. (√) 四、单选题 B 2. C 1. 五、多选题 ABDE 1. 第二章医院感染诊断 【练习题】 一、填充题 1、医院感染中,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病人入院小时以后发生 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中,有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自病人入院时算起,超过期 后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3、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拔除导管48小时内患者出现的 部位感染、或隧道感染、或感染等临床表现的感染。 4、表浅手术切口感染是指:手术后天以内发生,仅累及切口或 组织的感染。

院感三基题库

院感三基题库 院感题库(三基) 一(单选题 1.1关于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错误的是( ) A(应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 B(医务人员要认真洗手,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 C(置管过程中尿管污染,应当重新更换尿管 D(导尿时应该正确铺无菌巾,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 E(应采用开放式引流装置 2.1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有( ) A(接触患者切口前后不必进行手卫生 B(更换切口敷料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 C(术后为了充分引流,尽可能延长引流管留置时间 D(鼓励家属帮助观察患者手术切口情况 E(切口出现分泌物时,应当立即使用抗菌药物 3.1关于微生物标本采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避免常居菌群污染 B(在感染急性期 C(使用抗生素后采集标本 D(选择正确的采集部位 E(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 4.1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不宜选择( ) A(一代头孢菌素 B(二代头孢菌素 C(头孢拉定 D(喹诺酮类药物 E(头孢呋辛

5.1关于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敷料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A(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 B(无菌透明敷料1,2次,周更换 C(无菌纱布每2天1次更换 D(穿刺点有出血、渗出的患者每日更换敷料 E(更换敷料时,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6.1下列哪种手术不考虑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 A(人工心瓣膜植入 B(人工关节置换 C(头颅手术 D(皮肤淋巴结活检术 E(心脏手术 7.1下列选项不符合呼吸机相关肺炎诊断的是( ) A(患者施行人工机械通气治疗后出现肺部感染临床表现,并伴发热 B(患者解除机械通气48小时内出现黏痰、肺部啰音,并伴发热 C(患者住院期间行面罩吸氧治疗,5天后出现肺部感染临床表现,并伴发热 D(病人在原有肺部感染基础上施行人工机械通气治疗,3天后痰培养证实有新的病原体感染 E(患者解除机械通气48小时内出现黏痰、肺部啰音,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 8.1有关医院感染诊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无症状性菌尿不属于医院感染 B(1周内有留置导尿史,现尿液培养出革兰阳4性球菌菌落数?10cfu,ml,虽无尿路刺激征,但属于医院感染 C(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以后出现的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属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D(创口感染就是手术切口感染 E(病人化疗后出现活动性肺结核,不属于医院感染 9.1灭菌后的无菌物品包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应视为污染不能再使用( ) A(在有效期内 B(包内化学指示卡变色不完全 C(包装完好无损 D(包内化学指示卡变色完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